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运动会新闻报道范文

运动会新闻报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运动会新闻报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运动会新闻报道范文

“第一人冯有真”的说法

从第1届到第9届奥运会,中国均未组团参加比赛,更没有派过记者前去采访。1932年美国洛杉矶第10届奥运会上,短跑名将刘长春作为唯一的参赛选手开始了中国的奥运之旅。虽然中国媒体开始重视奥运报道,但限于人力和财力仍然没有派遣记者随团采访。1936年第11届柏林奥运会,政府派遣了以戴季陶为团长、王正延为总领队的130多人大型代表团,中央媒体也派出了特派记者参与奥运报道,掀开了中国奥运报道的新一页。

对于谁是最早参与奥运报道的中国记者,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中央通讯社特派记者冯有真。据笔者目前查阅的资料表明,这个观点首先是由文史工作者提出,并随着奥运升温逐渐成为一种常识写入了工具书;随着北京申奥的成功,体育界人士开始宣传该观点,最后在新闻界推波助澜之下,写入大学生教材。

1987年,上海文史工作者指出:“冯有真这名字在解放前的新闻界并不陌生,但对于他曾是中国参加奥运会的第一个记者,则鲜为人知。”①后来被其他文史工作者广泛传播,如《一代名记者冯有真》(见《江苏文史资料》第39辑“张家港人物选录”,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中国采访奥运第一人――冯有真》(《江苏地方志》2005年第1期)、《冯有真:第一位采访奥运会的中国记者》(《上海滩》2005年第10期)等。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历届奥运会赛场上斩金夺银,中国人民奥运热情也不断升温,追寻中国参与奥运报道的兴趣日益浓厚。冯有真最早参与奥运报道的观点不断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并开始作为一种常识,写进了各种工具书中。如《新编青年知识手册》就有记载:“采访奥运会的第一个记者是南昌分社主任冯有真,这是中国官方通讯社派遣的第一个中国新闻记者,采访第十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②大型工具书《神州第一人》就收录《中国第一个采访奥运会的记者》一文。

2001年7月,中国申奥的成功使中国开始了全方位的奥运知识普及,该观点不断出现在一些介绍奥运知识的书籍之中。2003年出版的《奥运百科知识全书》就有记载:“第一位采访奥运会的中国记者是冯有真,他于1936年采访了柏林奥运会,当时担任中国官方通讯社南昌分社社长。”③

新闻界也开始大肆报道,各大报刊纷纷发表文章进行宣传。如《爱国报人冯有真》(《南京晨报》2006年7月22日)、《流利的英语采访、忠诚之心报道中国报道奥运会第一人》,(《北京娱乐信报》2007年2月10日)、《中国采访奥运第一人冯有真,记录下别人,遗失了自己》(《南方都市报》2007年11月24日)等。

最终,这个观点被研究者们载入体育新闻教材《体育新闻学概论》,“中国媒体对奥运会大规模的报道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但我国记者第一次采访奥运会,当追溯到1932年的第10届洛杉矶奥运会。那时的官方通讯社中央社派遣南昌分社主任冯有真,单枪匹马奔赴洛杉矶,社会影响力毕竟有限”④。令人遗憾的是,该教材犯了时间错误,将“1936年第11届柏林奥运会”写成了“1932年第10届洛杉矶奥运会”。

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举行,中国奥运报道成为各大媒体的宣传重点,中国奥运历史更成为中国人民学习和普及的常识。现在只要你输入“冯有真”百度一下,用时仅0.001秒,就能找到相关网页约三千余篇。但是,笔者在查阅其他相关书籍时,发现“冯有真最早参与奥运新闻报道”的观点有值得补充商榷之处。这些书籍指出储安平参与了1936年的奥运报道,使笔者开始质疑“冯有真奥运报道第一人”的身份。

储安平参与1936年柏林奥运会报道

据目前笔者初步查阅的书籍,储安平以记者身份参与了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新闻报道,最早由学者谢泳于1997年在长春出版社出版的《学人今昔》一书中提出:“1936年,他以记者身份前往德国采访奥运会,后转赴英国,进入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师从著名的费边主义理论家哈罗德・拉斯基教授学习。”此后,不断有书籍持该观点,试举下面几例证明之。

“储安平是一位爱国报人,曾做过《中央日报》记者、主笔。一九三六年八月,他曾随中国代表团赴柏林采访奥运会新闻,颇有声望。”(谢泳、程巢父主编:《追寻储安平》第48页,广州出版社1998年版)

“1935年,柏林奥运会开幕。储安平以《中央日报》驻欧洲记者的身份(只具名义,未支薪水)去了欧洲。其间,他给《中央日报》发回一系列报道。奥运会一结束,他就去了英国,考入伦敦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系,投身著名的费边社员拉斯基门下。”(春林主编:《光明日报历任总编辑》第135页,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

“储安平(1909―1966),现代作家、记者,江苏宜兴人。……1935年志愿去柏林参加奥运会采访,后入英国伦敦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系学习。”(徐行、迅步编:《反省中国人:文化名人剖析国民性》第283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年版)

“储安平在大学时就为《申报》、《大公报》投稿,1932年大学毕业后在《中央日报》做副刊编辑。1935年,他利用采访柏林奥运会的机会考入伦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储安平末毕业就回国,在《中央日报》做主笔。”(金冠军、戴元光主编:《中国传播思想史・现当代卷》第256页,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储安平的文学创作主要集中在1928―1935年间,涉及散文、小说、戏剧与诗歌。除结集的小说、散文外,其他作品散见于《申报》、《大公报》、《新月》、《文艺月刊》、《流沙》等报刊。储安平在1935年曾主编《文学时代》,1936年以记者身份采访奥运会,后赴英国留学,从此告别文学。”(李钧著:《生态文化学与30年代小说主题研究》第153页,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这些记载,虽然其中时间不尽准确(如将柏林奥运会时间误为1935年),但都提出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储安平参与了柏林奥运会的新闻报道。然而储安平参与奥运新闻报道,迄今没有任何研究成果,仅是在记述其生平时,简单一二句话的介绍,没有直接的史料证明。另外,储安平既然和冯有真同时参与了柏林奥运会的新闻报道,也让我们心存疑惑:即最早参与奥运新闻报道的中国记者可能不止一人,可能是一个群体,除了冯有真、储安平,是否还有其他人?

有论者在《浓墨重彩的1936年柏林奥运报道》一文印证了笔者的假设:“我国媒体之所以能够如此浓墨重彩地报道柏林奥运会,有赖于中国奥运代表团的三位随团记者:中央社特派记者冯有真、《中央日报》社特派记者储安平,以及一名国际摄影社记者,这也是中国记者第一次出现在奥运赛场上。”⑤该文不仅提到储安平,而且还提及“一名国际摄影社记者”。这样,包括冯有真在内,共有三名记者参与了1936年柏林奥运会新闻报道。但令人遗憾的是,该文也没有直接的史料印证,难以让人信服。

储、冯两人的通讯均证实:还有其他人

带着疑虑和好奇,笔者查阅了当年的相关报刊史料,终于在《中央日报》、《大公报》中找到了答案。

1936年6月,第11届奥运会召开前夕,中国各大新闻媒体及早物色人选,准备赴柏林进行中国第一次的奥运新闻报道之旅。储安平当时已是《中央日报》副刊编辑和文名渐起的青年作家,正准备赴英国留学。于是该报聘他为驻欧特派记者,先赴德国采访柏林奥运会。1936年6月19日,《中央日报》就了该报特派记者储安平赴德采访奥运会的消息:

本报记者储安平赴欧先驻德采访世运,再转英专攻史学。本报副刊编辑储安平君,系著名青年作家,平日勤于写作,产品甚多。最近更求深造起见,决以自费赴英入爱丁堡大学专攻史学,并兼任本报驻欧通讯职务。兹者世界运动会即将在德举行,储君于入学前,将暂驻柏林,为本报撰世运会通讯稿,陆续在本栏发表。今晨,储君先离京赴沪,26日与我国世运会选手同轮出国,首都文艺界知好与本馆同人均将往车站送别云。

冯有真当时是中央通讯社的采访部主任,不仅能讲一口流利英语,而且具备体育运动的经历,在杭州之江大学就读期间就是足球健将。更为重要的是,他具有丰富的体育采访经验,曾单枪匹马地成功采访了1934年马尼拉第10届远东运动会。1936年6月23日《中央日报》报道了中央通讯社派遣特派记者冯有真赴德采访奥运会的新闻:“中央社采访部欢饯冯有真。冯明日赴沪,26日放洋。此次世界运动会在德举行,中央通讯社特派该社采访部主任冯有真,随我国选手赴德采访世运会消息。”⑥

1936年6月26日,中国派出了由130余人组成的庞大奥运代表团,由上海乘坐意大利大型客轮“康E浮地”号赴德参赛。送行场景非常壮观,人数达到一千多人,航空协会甚至派出飞机,欢送客轮至吴淞口。27日,《中央日报》的新闻特别提到了随奥运代表团出征的记者们:“中央社特派记者冯有真,同轮赴德,探访大会新闻,随时致电本国,并每日在德广播世运会消息,由中央电台转播全国。国际新闻摄影社社长罗谷荪及中央日报、时事新报特派记者,亦同轮前往。”⑦这里首次提到了国际新闻摄影社社长罗谷荪和时事新报特派记者也赴德采访柏林奥运会。如此算来,赴德采访人数就增加到四人:冯有真、储安平、罗谷荪和时事新报特派记者。

如果说,上述3条史料还仅是媒体的报道,还不足以令人确信的话,我们再来看看当事人的亲笔记载。我们首先看储安平撰写的新闻通讯。中央日报社聘请储安平作为特派记者采访奥运会后,在该报上特设专栏《第十一届世界运动会》,将储安平发回的稿件冠以“本报特派记者第信”字样。1936年7月8日,该报刊登了“本报特派记者第一信”《我国世运代表团从上海到香港途中带着无限离愁别了亲爱祖国两天海上生活健儿们愉快活泼》。在该文中,储安平记载了随团出征的记者们:“记者同舱一共三人,即中央通讯社的冯有真先生,国际摄影社的罗谷荪先生,还有一位是香港中兴日报的吕先生,我们四人都是同行,所以住在一起,非常适合。尤其是冯、罗两先生,我们都在南京见过,更觉亲切。”⑧

我们再看看另一位当事人中央社特派记者冯有真撰写的新闻通讯《世运代表团随征记》第一信,其中也记载了随奥运代表团出征的记者情况:“随团的记者除我外,还有中央日报的储安平君、国际摄影社罗谷荪君、时事新报毛以信君。储、罗两君同我餐同桌,睡同室,减少了很多寂寞。……这次新闻界人数增加,虽说储、罗、毛三君的责任,不像我那样繁重,可是精神上是在给了我很多的鼓励。”⑨

根据两位当事人储安平、冯有真的记载,我们发现他们之间有点出入。他们共同提到了跟自己同舱的国际摄影社的罗谷荪,但对于不同舱的第4位记者,却又有不同记载。储安平记载的是“香港中兴日报的吕先生”;而冯有真记载的是“时事新报特派记者毛以信”。根据1936年6月27日《中央日报》的报道,提到时事新报特派记者,并参考后来时事新报的奥运报道,毛以信参与了柏林奥运会的报道确信无疑。而香港中兴日报的吕先生则尚没有其他材料证实,何况储安平仅称其为“吕先生”,本身说明不熟悉。

综上所述,1936年,随中国奥运代表团出征的媒体记者不是冯有真一人,而是一批,确切可考的有四位,他们分别是:中央日报社储安平、中央通讯社冯有真、国际摄影社罗谷荪、时事新报毛以信,而香港中兴日报吕先生则还需进一步考证。

1936年柏林奥运会开幕后,他们分工不同,奥运新闻报道各异。从赴德参赛的途中到奥运结束两个多月,冯有真先后在《中央日报》和《大公报》发表长篇新闻通讯连载《世运代表团随征记》14篇。在奥运期间,他出入奥运赛场,记录精彩比赛,发表了大量的消息,报道中国代表团赛况。他的报道被称赞为“富有章回小说的味道”,另外他还开创了中国广播奥运新闻的历史,“每日在德广播世运会消息”。1936年8月2日至16日,中央广播电台于每晚19点至19点20分设置了一档特别节目――《转播世界运动会消息》,由中央社记者冯有真在德国报道奥运赛事。正因为冯有真的出色表现,自德国回国后,被委任为刚刚成立的上海分社社长。储安平的奥运报道,与冯有真不同。他先后在《中央日报》发表通讯19篇,主要记载的内容为“惟一切偏于硬性的新闻,为某地举行某种节目的新闻,何人跑得第一,成绩为若干等等,均不在本通信范围以内,本通信暂以一切软性的记述为限”。至于国际摄影社罗谷荪拍摄了大量的图片,为《申报》的《第十一届世界运动会画报》和《大公报》每日画刊栏刊登的《第十一届世界运动会特辑》提供了大量图片资料。时事新报毛以信则为该报的奥运报道提供了稿源。香港中兴日报吕先生则限于资料,详情不知。

因此,最早参与奥运报道的中国记者不是一人,而是一批记者。如果从奥运赛事报道的狭义奥运报道来说,冯有真可以说是中国现场采访奥运会的第一人;但是从广义奥运报道(与奥运会相关的一切报道)看,中央日报社储安平、国际摄影社罗谷荪、时事新报毛以信、香港中兴日报吕先生,也参与了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报道。■

(作者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讲师)

注释:

①潘湛钧:《中国参加奥运会的第一个记者冯有真》,《文史苑》1987年第1辑

②劳理、杨洋主编:《新编青年知识手册》第97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③张云柱等编著:《奥运百科知识全书(下编)》第585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版

④毕雪梅、贾静:《体育新闻学概论》第244页,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⑤薛文婷:《浓墨重彩的1936年柏林奥运报道》第30页,《新闻与写作》2008年第3期

⑥《中央社采访部欢饯冯有真》,《中央日报》1936年6月23日

⑦《我国参加世运会代表团昨由沪启程赴德》,《中央日报》1936年6月27日

第2篇:运动会新闻报道范文

【关键词】《申报》 新闻学 新闻史

《申报》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是学术界公认的。仅以研究中国新闻事业史而言,有学者称:研究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史,不能不研究上海的近代报业,研究上海近代报业,就不能不研究《申报》。本文着重分析中国新闻史的研究特点。

一、研究历程回顾

本文梳理了2001-2011十年内, 中国大陆涉及《申报》研究的基本内容。为便于分析取样来源于 《现代传播》、《当代传播》、《新闻界》、《中国记者》、《新闻记者》、《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等15份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的相关文章。本文在CNKI 中以“篇名”为检索项,对与“《申报》”有关的研究论文进行检索。检索结果得出:关于《申报》的研究文章数量上呈上升趋势,2001―2011年间共计30 篇。而且从2008年开始,相关研究较之前有较大增加。这说明对《申报》的研究在我国始终受关注。

二、《申报》研究的传统视角及内容

回顾关于《申报》的研究,发现常见的研究视角及内容主要有:

1、关于《申报》经营管理的研究

关于《申报》经营管理的研究,学者的认识基本一致,都是通过分析《申报》的成功经营策略,为当今中国报业的经营管理探索一条新路。

有学者认为,《申报》的成功是我国新闻史上一座丰碑,也是一项宝贵的资源。从它健全管理体制、完善发行渠道,到改进印刷设备、提高技术水平,再到价格策略、内容管理和办报方针,这些措施都值得借鉴,但要根据不同时代和环境下报纸的实际状况加以应用。①也有学者从现代营销学的角度分析《申报》早期经营活动,认为《申报》在定位,定价,分销渠道和促销方面己经体现出朴素的市场营销思想。尽管该报纸的经营理念并不全是首创,但能将香港的办报经验与自身创新相结合,实属不易。而这也正是《申报》由创刊时的600份发展成为销量最大、影响最深远、经营时间最长的近代中文商业报纸的重要原因之一。时至今日,其中的许多宝贵经验还值得现代媒介学习和借鉴。②

2、关于《申报》人才变动的研究

关于《申报》人才变动的研究是由《申报》的几位主要改革者进行的。

有学者认为,虽然陶行知对新闻传播的学理层面少有论及,但他却在大量的新闻传播活动当中,提出和实践了“重视受众反馈”、“强调舆论的引导作用”、“报纸真正成为人民的喉舌”、“追求民主和自由”、“与报纸整体配合改革时评和副刊”等一系列具有现代意义的新闻传播观念。应该说,这些传播观念对我国近代新闻思想史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③有学者认为,“谈旧中国报纸必谈《申报》, 谈《申报》必谈史量才”, 史量才对《申报》不可磨灭的贡献主要体现在:(1)适应形势的办报思想;(2)灵活的经营策略。④也有学者从“史量才是商人还是社会改良者? 《申报》是新闻优先,还是言论优先?史最才的《申报》与租界的关系性质如何?”三方面研究史量才与《申报》的关系。⑤

3、关于《申报》新闻业务革新的研究

这类研究主要涉及新闻内容和事业发展。

有学者从早期《申报》加强硬新闻报道的角度得出启示:(1)从受众的角度看,加强硬新闻报道是受众的需要。(2)媒体的角度看,加强硬新闻报道是都市报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需要。⑥而有的学者从《申报》的戏曲广告角度来阐释,认为《申报》的戏曲广告是中国近代传媒上最早的,对京剧在上海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4、关于《申报》舆论监督的研究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申报》的舆论监督进行研究。

有的学者以《申报》报道的事件为依托,从历史、新闻以及法律的视角,对“传媒与司法之间的内在张力”做分析和考察。⑦也有学者通过《申报》连续报道民国政府财政部违规私印巨额印花税票做抵押进行借款,引起舆论哗然,迫使财政部对相关责任人做撤职处分的角度来阐释,认为《申报》对该案的系列报道不仅反映了当时政治生活的进化和社会风气的转变,更是对媒体舆论监督功效的一种诠释。⑧

而有的学者以具体事例为依托,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以历史的眼光审视事件,得出结论:新闻“把关人”在决定新闻的取舍时,一方面受新闻界环境中立场、方针、经营目标和价值标准的影响,另一方面受社会环境中文化意识的影响。无论在什么时期,“把关人”都应该注意避免遭到不良环境影响的侵蚀。⑨

三、近年来《申报》研究的新视角及内容

近年对《申报》的研究出现新的研究视角和切入点, 也呈现出新内容:

1、关于《申报》在新闻学研究方面的作用

关于《申报》在新闻学研究方面的工作,代表性观点是:(1)《申报》是我国早期新闻学研究的重要园地。(2)《申报》是国人最早系统介绍西方新闻事业的报纸。(3)《申报》创办了新闻教育,构建了新闻学研究平台。(4)《申报》重视史料搜集,为新闻学研究创造条件。⑩

2、关于《申报》与国际活动的研究

有学者从中美新闻交流互动的角度指出,《申报》对威廉博士的访华活动进行了详实而充分的报道,为中外新闻界交流提供了宝贵经验和资料。有的学者通过对1870一1920年代《申报》与《纽约时报》新闻图式的分析,推导中美新闻叙事结构的演变和趋同的现象,以及电报发挥的主要作用。⑾有的学者从远东运动会中的《申报》报道研究得出结论:《申报》远东运动会的新闻报道历时20年,通过不断的探索慢慢走向成熟。受当时新闻理念和物质条件制约,这种成熟是相对的,比起今天铺天盖地、花样百出的体育新闻报道自然显得很稚嫩,但仍然有很多值得今天借鉴的亮点,比如体育新闻宏大叙事的报道框架、报纸对于体育巨大的议题设置功能、真实客观的报道理念等。⑿

3、关于《申报》中女性活动的研究

关于《申报》中女性活动的研究并不多,有学者通过对《申报》五四时期女性广告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发现,和妇女解放等相关社会变革对广告中女性形象有一定的影响,使女性广告数量、社会角色、广告产品都有了一定的变化,并且这些变化反映了当时妇女解放运动的趋势和潮流,体现女性开始挣脱家庭束缚,走向社会的愿望。⒀而有的学者结合对《申报》1911年-1935年有关服饰特别是女性服饰的讯息研究,得出近代上海创造大众文化的“空间”的结论。

综观对《申报》的研究历程及成果, 可以得出以下认识:

首先,对《申报》的研究一直是新闻史研究中持续不断的话题,几十年来一直在继续,而近年来的研究热度仍未减退, 研究视角和范畴有扩大倾向。大多数研究成果借古鉴今,以《申报》的成功办报经验作为切入口,在历史中寻找当代的影子。从中也可以发现,在新时期,中国新闻史的研究很注重对新闻史料的整理以及个案的研究。

其次,学者们能够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消除偏激、主观的思想。新时期不少新闻史研究工作者都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历史报刊和人物。如对《申报》曾经出现过的不足也能客观评价。而对一些老话题,如关于《申报》经营管理的研究,关于《申报》人才变动的研究还停留在原有水平上, 缺少突破和创新。现今关于《申报》早期迈入国际的研究增多,但若能从国际视角看中国,我国各个时期的新闻史内容一定会更加丰富。

第三,从研究内容上看,研究报刊活动、新闻思想和传播内容的成果居多,而对传播方法、新闻理论、新闻传播与社会的关系等研究较少。

第四,从研究方法来看,还是采用传统的立足史料做理论综合分析的方法。今后我们可以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以便产生新成果,使研究展现现代新媒体元素的价值,并且更加客观、准确。

第五,从研究趋势来看,中国新闻史的研究正由单一学科视角向跨学科方向发展,由革命史、政治史的研究范式向政治传播史、文化史、社会史等多视野发展。但是在学习和容纳其他学科的同时,我们首先应该打好自己的学科基础,使其成为一门有独立发展前景的学科,否则大量的新闻史文献只能成为丰富发展其他学科的材料和论据。

参考文献

①郭墨池,《史量才时期的〈申报〉经营策略研究》,《新闻知识》,2009(3)

②曹珊珊,《浅析〈申报〉早期经营活动中的营销思想萌芽》,《新闻大学》,2006(1)

③庞亮,《烽火九一八陶行知〈申报〉活动记略》,《新闻爱好者》,2001(3)

④董婉苏、史敏杰,《史量才对〈申报〉发展的贡献》,《新闻与写作》,2006(1)

⑤朱春阳,《关于史量才与〈申报〉三个问题之思考与追问》,《国际新闻界》,2008(9)

⑥舒骅,《早期〈申报〉硬新闻报道及启示》,《新闻界》,2008(6)

⑦张艳红、谢丹,《近代媒体舆论推促司法公正个案分析“以〈申报〉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报道”为例》,《当代传播》,2008(3)

⑧李向东,《〈申报〉与1923年财政部私印印花税票案》,《新闻爱好者》,2010(22)

⑨吴迪,《“从杨妹事件”看环境对新闻“把关人”的影响》,《新闻知识》,2001(5)

⑩马光仁,《与新闻学研究》,《新闻大学》,2009(2)

⑾陈昌凤,《电传新闻对中美新闻叙事结构的影响――1870-1920年代〈申报〉与〈纽约时报〉的叙事结构比较》,《国际新闻界》,2009(1)

⑿肖鸿波,《历史上最早的亚运会报道“远东运动会中的〈申报〉报道”研究》,《新闻爱好者》,2011(2)

⒀李文瑾、都凌霄,《五四时期报纸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研究――以〈申报〉为例》,《新闻界》,2010(3)

第3篇:运动会新闻报道范文

【关键词】民族地区;新闻资源;开发

甘南藏族自治州,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区、黄河流域与长江重要支流的过渡区、牧区与农区及林区的过渡区,形成了草原、湖泊、森林、峡谷、高山、平地等景观,也构成了牧区、林区、农区和半农林牧区交织的生产生活。这里生活着藏、汉、回、土、撒拉、满等24个民族。生活环境和地理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以拉卜楞寺为主的各大寺院正月十三晒佛节、正月十四跳神节、正月十五酥油灯会、七月和十月的大法会、藏戏等佛事活动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每年的草原香浪节、赛马会和民族运动会,博峪采花节、黑水沟朝水节、元宵节松棚灯会、莲花山花儿会、万人拔河、插箭节等新颖独特的活动,同时,在婚丧嫁娶、起居、饮食、礼仪以及文化活动诸多方面蕴涵着与其他藏区既相似又有不同的独特的民俗风情。如同丰富的资源是发展经济的优势一样,特色的要素是民族新闻的优势。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突出民族新闻特色,就能够产生良好的效应,达到宣传的预期效果。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党报,如何坚持党报原则,把报纸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方针、政策的指导性作用,忠实记录时代,新闻的服务性作用,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信息传播媒介的社会性有机结合起来,发挥传播知识信息及社会教育作用――即一般党报共性的同时,又注重突出民族特色,为当地各民族读者所喜爱,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

我认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联系当地实际,服务当地群众的需要,满足当地读者的愿望;既要突出当地特点和优势,又不能封闭自己,而应具备全局意识和鲜明的时代感;既要重视宣传内容的取舍,又要重视设置特色栏目,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1.充分认识民族地区新闻资源的价值,加大对民族新闻资源的开发力度

民族地区报纸是否具有民族特色,能否反映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点,是衡量民族地区报纸新闻报道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少数民族地区报纸区别于其它报纸,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一种标志。受自然、历史等条件的限制,我州是经济文化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且地域宽广,为民族新闻信息的开发增加了许多困难。但不能因此简单地认为新闻资源贫乏。实际上反倒是个巨大的新闻资源“宝库”,尚有许多未开垦的处女地,如独特的民族风情、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尤其是中央第五次工作座谈会的以后,全州上下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的新风貌,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闻源。党报应率先加大对民族新闻资源的开发和挖掘,将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时代特色相结合,体现出民族地区党报的鲜明个性和特色。即使是对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报道,也应尽可能选择民族地区的视角,将国内外新闻事件与本地区的发展需要和读者兴趣相联系,进行有独家特色的报道。

2.重视对新闻资源的深度开发,做好新闻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

在信息传播渠道与日俱增的今天,媒介之间的新闻竞争越来越多地变成了选题差异化的竞争、变成了对同一选题独家视角、独家观点和独家表现形式的竞争,以开发配置新闻资源为要旨的新闻报道策划正为越来越多的媒体所重视。而我们在这方面还属于起步阶段,应积极借鉴发达地区报纸的成功经验,做好对新闻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这其中不仅包括对新闻事件本身及其背景资料的介绍,还应包括对新闻事件发展前景的预测和与之相关的新闻信息的提供。宣传报道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少数民族先进典型、优秀人物,介绍他们的成长道路和模范事迹,以民族人才辈出,显示少数民族的聪明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这样,不仅突出了报纸的民族特色,而且有利教育群众,鼓舞和引导人们为实现崇高理想,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给人以希望,以信心、以向上的力量。在深入开发新闻资源的同时,通过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挖掘和发挥新闻产品生产的潜力,提升新闻信息的价值含量,提高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和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实现媒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新闻媒介的合作,努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东部沿海地区报业市场比较发达,报社办报经验相对丰富,少数民族地区报纸加强与他们的合作交流可以取长补短,少走弯路。另一方面,不同地区的报纸由于生存环境不同,新闻信息源占有情况也不同,可以通过报社间的合作,实现新闻信息资源的共享、新闻报道的联动、新闻媒介的优势互补。合作可以在更多的报道领域,以更多样化的方式展开,这对带动少数民族地区报纸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4篇:运动会新闻报道范文

以“三贴近”原则来指导工作实际

观众收看电视新闻节目不是全盘吸收。随着时代的发展,欣赏水平的提高,观众对电视节目也越来越挑剔。所以,在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就要求广大编辑记者在工作中深入基层,去报道鲜活的新闻。要用群众的语言,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报道那些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把镜头、话筒对准基层,把栏目留给观众,讲究时效性,增加信息量,以“三贴近”原则提高新闻节目的质量,提高媒体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

突出地域特色,做好重大事件报道

作为一家地方电视台,一定要时刻注意发挥地域优势,在新闻节目的题材选择和报道方式上,增加地方新闻的分量,围绕本地资源做文章。开封是七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但由于种种原因,发展步伐缓慢,与先进地市的差距不断拉大。为加快中原城市群的建设步伐,河南省委、省政府采取多项措施,大力推进郑汴一体化建设。其中一项重大决策是修建郑开大道,缩短郑州与开封的距离,力促“郑汴融城”。为做好郑汴一体化建设这一重大的宣传报道任务,我们开封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从各个方面宣传郑汴一体化的重要意义,在全市营造了加快发展、开拓创新的良好舆论氛围。2006年11月19日,郑开大道正式开通。为使当天的新闻做得好看,台里派出多路记者,在不同的地段进行采访报道。多角度、全方位、大手笔对这一事件进行了立体采访,并且记者想方设法采访到了时任省委书记徐光春,同期声的运用更增强了节目的现场感,使全市观众对郑开大道开通这一新闻事件有了全面、翔实的了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制作的短消息《郑开大道正式开通》在河南省电视新闻奖评比中获得一等奖。2007年5月10日,郑汴国际马拉松比赛在郑开大道举行,这是我国首次在两座城市之间举办的马拉松比赛。为搞好宣传报道,提升我台新闻节目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宣传开封,我们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部署。比赛的起点、途中、终点都设有记者,镜头对准运动员、志愿者和热情的观众,当天的新闻播出后,受到了全市人民的广泛好评。长消息《首届郑汴国际马拉松赛今天隆重举行》获当年河南省电视新闻奖二等奖。从2007年到2010年,连续4年的马拉松比赛报道都成为全年工作的亮点之一。这两次新闻稿件的成功使我们认识到搞好重大事件的报道对提升媒体品牌的作用很大,地方电视台只要立足本地实际,采写出有地方特色、为当地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好新闻,发展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贴近群众,增加社会新闻的分量

社会新闻又称民生新闻,是广大观众比较关注的。它包括百姓故事、生活时尚、文化娱乐、现身说法、奇闻趣事等。这类新闻报道趋向于事件化、故事化、人物化。它从观众的视角切入,注意报道的感染力和可视性。节目的主要内容多为老百姓身边的事,风格和包装等也追求贴近性,能让观众带着轻松的心情走进新闻。另外,在以社会新闻为主的同时,也注重奇闻趣事,将严肃的内容以趣味化来表现,融入影视剧片段、音乐、漫画、字幕、特技等多种视听元素,使看新闻变成看故事,但在这类新闻的报道中,特别是在社会热点报道、突发性事件报道和舆论监督类的报道中,一定要注意遵守宣传纪律,以免出现导向性错误。我台新闻中心开办的《菊城报道》就是一档以社会新闻报道为主的新闻节目。创办多年来,奉行的一条方针就是“观众关心的,就是我们关注的”。在弘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节目刚刚开办时,由于记者的经验不足,往往停留在一般化和表面现象上,后来,我们在进行节目点评时,就希望年轻记者们不要只是当“救火队员”,要善于调查研究,了解存在此类问题的根本原因。这样,我们的报道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质量不断提高,日益变得厚重与大气。观众对我们的节目也会越来越喜爱,也会非常乐意与记者打交道,节目得到了观众的支持才是最大的成功。

注重形态创新

任何一种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电视新闻节目更是如此。在媒体和受众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观众的口味可以说是“喜新厌旧”,媒体提供的节目如果满足不了观众的需求,生存的空间必将日益狭小。因此,电视新闻在形态上必须不断创新,从而以尽可能新颖、明快的新闻节目吸引观众,使他们在享受新的节目形态的同时接受快捷丰富的新闻信息。要增强节目的时效性,进行新闻直播。现在的电视越来越好看了,因为观众可以看到事件的整个发展过程,是一种正在进行时。第29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这样,中央电视台对所有场次的比赛全部进行了现场直播,观众不出家门就可饱尝奥运盛宴。这就是电视新闻节目的魅力所在。这种方式的发展创新迎合了观众对新闻报道迅速性、准确性和客观性的迫切要求。此外,要加强与观众的互动,谋划节目。时代的发展,电视新闻早已成为观众的朋友和伙伴。在节目的形态、内容的发展上,应该让广大观众参与到我们的节目中,让他们成为新闻内容的一部分。这样,不仅可以丰富电视新闻节目的内涵,而且可以更好地树立媒体的形象,扩大影响。

第5篇:运动会新闻报道范文

上世纪70年代后,卫星通讯被普遍采用,电视将体育推向一个新高度,观众可以不用到现场,在家中就可以看到紧张、刺激的体育比赛。由于电视的特殊表现技巧,观众能更为清楚地欣赏运动员的高超技艺,对他们更为崇拜。而一些地域性的或偏门的体育运动,透过电视传播,能在陌生的地方得到推广。总之,竞技体育的传播由于电视的介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体育从球场转型到电视,其内容表现的哲学基础发生了变化。

体育运动表现的哲学基础由现实主义向非现实主义转变。在球场上看体育赛事,体育赛事得以真实的表现,属现实主义表演。反观电视荧幕,则采用扭曲表现的形式。直播球赛时采用数十部摄像机,将现实赛事大为扭曲。通过剪切(打碎空间)、慢镜头(将速度和暴力美化)、重复镜头等都制造出梦幻性体育。

观众视角也随着球场到荧幕发生了变化。首先球场是一个整体的空间。在球场观众有固定座位,在一个固定的视点看体育赛事。其视野相当于电影技巧中的远景镜头,而且是单镜头。而观众通过电视观看体育赛事则没有固定的视点,观众的眼睛跟着摄影机镜头走动,经常看到球员的面部特写,运动员的喜怒哀乐一目了然 ;而且由于可以看到入球时不同角度的回放,观众就算分心,错过看到入球,也可以通过回放来补看。

对于体育运动的主体运动员,观众在球场侧重观察球员的整体表现。因远离球场,无法看到运动员的细微表情,但整体的机动性合作则一览无遗。而通过荧幕观众更专注球员的个人表现。个别球员面部表情得以强调,而镜头运动能追逐个别球员,回放镜头突出再现明星运动员的高超技艺。

第二,电视体育新闻传播内容及形式的变迁。

在电视体育新闻传播发展的初期,受制于技术条件,采取的是和电影拍摄完全类似的手法。它是媒体依赖表现形式。当体育赛事结束时,拍摄完毕。这也就是说电视转播结束,体育赛事也要结束,它是受制于拍摄程序。比如,早期的体育赛事转播常采取先拍摄后配音的方式,通过画面配解说的方式将赛事内容的镜头语言与声音语言的个性特征结合起来。如早期香港转播世界冠军摔跤大赛,就是先拍摄好比赛画面,然后由何守信旁述。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电视体育新闻现场直播的优势也日益得到体现。电视比其他媒介更优越的地方就是能即时将当场发生的事情传播到家中的电视机,让观众在事发的同一时间得以知道整个过程,甚至结果。这时电视体育新闻传播内容更具现实性。电视能捕捉瞬息的时刻,充满惊险、悬念和惊奇。现场直播的赛事看得大家很紧张,非到最后一刻不知赛果――如果知道赛果再看重播,就变得非常乏味了。

而且随着电视创作管理理念日益成熟,电视体育新闻传播更是由媒体依赖转变成事件依赖。只要有体育赛事发生,电视媒体就会有机可乘,去转播赛事的整个过程,而且每天跟进作直击报道,直到事件结束。甚至如果事件持续数年,播映也就会延续很久――充满悬念。例如,去年在多哈举行的亚运会发生的周萌萌与田鹏飞的打架事件,随着事件的升级,成为电视媒体持续报道的焦点,直到近期周家的撤诉方告一段落。

对重要综合体育赛事的转播,电视媒体更是花足本钱进行报道,电视台和社会上其他单位通力合作,预先策划及宣传,甚至调整正常节目的播映,提高节目质量,来吸引观众的眼球。捕捉历史时刻的电视体育直播,其最大的作用在于肯定国家的身份,团结民族,政治性多于信息性或娱乐性,例如: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香港电视媒体第一时间抢先采访到李丽珊更加轰动一时。极大地增强了香港民众的民族自豪感。这时的体育赛事直播可给我们错综复杂的感受和复杂的视点,让我们在同一时间用不同角度不同感受看同一事件。

第三,电视体育传播发展的展望。

展望一:电视体育新闻传播将娱乐至上

体育运动转型为电视节目后变得娱乐化,赏心悦目,极大地吸引观众。在卫星直播的奥运和世界杯上,通宵达旦追看者大有人在。除了关注赛事本身以外,电视体育节目制造体育明星,渲染高难动作、强调事件发展的戏剧性。甚至制造紧张悬疑,非到最后一刻不知结局如何。娱乐化色彩日趋强烈,CCTV-5的《全明星猜想》、《城市之间》等节目出现可视为电视体育新闻娱乐化的强音。

展望二:电视将球场的有限空间变为无限

通常体育场地有限,电视透过变化多端的拍摄技巧,捕捉动作的瞬间,强调动作、体态、肌肉、面部表情(例如特写、慢镜),不同角度反复表现动作姿势,可以使运动员完全超越空间的限制(尤其跳水、平衡木等)还有分割画面、鱼眼镜等拉扩空间。

电视画面在处理体育运动时,充分发挥表演和重演的魅力。运动员的体态姿势透过慢镜头和回放镜头得到高度美化,于是体育就转型为超人梦想,美者更臻完美,将球场的有限空间变为无限,绘成体育运动的美丽画卷。

展望三:电视体育传播将瞬间变成永恒

在体育现场表演,时间瞬息即逝,稍有一分神便会错过。但电视所制造的视觉效果却可完全脱离现实,把瞬间变成永恒。这包括 :一、从容支配时间(例如透过剪切技巧,将历时数小时的马拉松长跑比赛浓缩为几分钟的过程) ;二、控制时间,使动作更加戏剧化(例如慢镜头、不同角度重复动作),强调表演的成功或失败,胜利的喜悦或失败的痛苦等;三、勾出个别动作,加以比划,破坏本来是连贯性的动作(例如凝镜)。

展望四:电视体育传播将由表层向深层挖掘

第6篇:运动会新闻报道范文

网络媒体打破了信息的地域隔阂,地方媒体提升影响力的欲望更强烈,面对更加挑剔的读者和更为激烈的竞争,地方媒体在确保自身的本地新闻优势的同时,对于打破地域限制的远程采访更为重视,无论是介入的程度还是投人的规模,都是前所未有的。

远程采访的魅力

地方媒体打破地域界限进行远程采访其来有自,例如齐鲁晚报早在十多年前,就曾派人报道三峡大坝截流、等重要事件,但在当时,这样的远程采访,无论是在比例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比较有限。近年来,地方媒体的远程采访,更是星火燎原,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奥运会、全国两会甚至海地地震等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现场,均可见地方媒体活跃的身影,且动辄数十人集团作战。远程采访已经成了地方媒体的家常便饭,无论是人力投入规模、报道深度、采访跨越的空间范围等,与前几年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其意义也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位。

本地独家新闻一直是地方媒体主要的竞争力所在。但同城媒体的数量在增加,网络媒体的影响在深入,本地独家的新闻资源相对变得匮乏,而舆论监督发挥的空间亦有束缚,地方媒体出于自身品牌发展和影响力提升的考虑,需要开疆扩土,锻造新的优势,抢夺更大的话语权。因此,对于重大新闻事件远程采访的重视,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也是媒体议程设置的必需。

从媒体的操作来看,目前地方媒体的远程采访,涉及的题材通常都相对重大,对于此类事件的关注,不仅限于当地受众,例如9・11事件、全国两会、汶川地震等,这为地方媒体的深度开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对于大事件的话语权,成为地方媒体自身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远程重大采访也更能体现媒体实力。远程采访需要媒体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也能够从另外一个侧面展示媒体的实力。

此外,新媒体的崛起打破了信息的地域隔阂,受众素质大为提升,人们对于新闻的关注,更加看重新闻本身的影响力,地域的概念相对淡化,简单的“是什么”的报道,已难以满足读者需求,客观上也需要地方媒体提供更多“为什么”的深入报道,远程重大采访提供了更多这样的空间。

从这些方面来看地方媒体的远程采访,其意义不言自明。

题材的选择

地方媒体远程采访的题材日趋多样化。梳理一下,大致可分为几个方面。

1 重大时政报道

例如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国庆60周年大阅兵、重要时政人物的来访等。全国两会作为我国政治生活的大事件,每年吸引大量的海内外记者。地方媒体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例如前几年齐鲁晚报只派一两人随团报道,如今都是集报纸、网络为一体,派出10~20人的报道团队。

2 灾难事件

典型者如5・12汶川大地震。这次灾难是空前的,各地媒体对于灾情的报道规模、持续时间也是空前的。例如南方都市报派出了数十人的报道团队,其报道经验还形成了《巨灾时代的媒体操作:南方都市报汶川地震报道全纪录》一书。灾难事件还包括矿难、空难、海难、战争等。战争堪称残酷的人为灾难,战地报道也是媒体追逐的热点。例如凤凰卫视的间丘露薇在伊拉克战争中深入战争一线,为媒体和自身赢得了荣誉。

3 突发公共事件

典型者如2003年的SARS报道。可以说,各地媒体的SARS报道,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出台。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比较宽泛,诸如莫斯科地铁爆炸、9・11事件、南平杀人事件、马加爵事件、邓玉娇案、孙志刚案、唐福珍自焚事件等,粗略分的话,也可以归入此类。其话题涉及公共安全、公民自身的权利保障等,社会关注度极高。

4 异常的环境或气象事件

例如近期的西南大旱、北方的沙尘暴、日全食、南方雪灾以及大江大河的水污染问题等。这些事件的影响,通常不是局限在某个区域,而是在几个区域甚至更大范围内发生关联。

5 体育赛事

体育报道在地方媒体报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奥运会、冬奥会、欧洲杯、全运会、亚运会等国内外重大赛事,地方媒体基本是不缺席的。

6 科技报道

例如神舟飞船升空报道等。这样的报道能体现我国科技力量的提升,增强读者的民族自豪感,亦为国人所关注。

7 重要节会

例如世博会、广交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这样的节会,各地通常都有自己的展馆或者代表团参与,各地媒体会选择与本省本地有关的信息进行有选择的报道。

以上分类不完全科学,但从中可以发现地方媒体远程采访大致的“线路图”和结构图。

地方媒体的远程采访,关注的通常都是大事件、典型性事件,事件的新闻价值是首要考虑因素。在报道形式上,也不仅限于动态的新闻报道,而是更为多样化,在编辑思想上注重策划,在版面语言上更注重整体性和冲击力,编辑手段亦更加丰富;在文本上既有动态的消息,也有深度调查和特写,更有专家解读、评论员文章等。例如齐鲁晚报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中,设置了两会北京直播室、两会深度、两会说吧、两会观察等多个栏目,还利用先进的3G技术,采访记者利用3G手机,发微博、传图片和视频,对两会进行了全媒体覆盖。

从具体的操作来看,地方媒体对于远程采访议题的设置和选取,不再随意和盲目,而是更具计划性和前瞻性,其中大致有几个需要考虑的指标:

1 事件本身的新闻价值和影响力。这是首要考虑的指标,地方媒体根据自身媒体的定位,对事件本身的社会影响力、社会关注度进行预判。

2 关联度。异地采访报道,需要考虑事件本身与本地读者之间的关联所在,以尽可能贴近本地读者,例如灾难中是有没有本地人,省外的环境恶化会不会对本省有影响等。

3 可操作性。异地远程采访相对于本地采访,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更多,这会直接影响新闻报道的可操作性,对此应有充分的考量和预估。

未雨绸缪,预先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基于远程采访的常态化以及采访的不确定性,地方媒体需要未雨绸缪,制定前瞻性强、可操作性强的规划。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远程采访更能考验记者的综合素质,例如对于陌生甚至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对于突发事件的切入能力、把关能力、外语水平以及深入调查的突破能力等-对于编辑而言,应该善于积累,能够准确判断事件的新闻价值,并能够综合分析,及时为前方记者采访提供背景材料、文案,在及时沟通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报道思路等,在后期的报道加工中,能对记者提供的素材进行高度整合

与把关。这些素质不能靠临阵磨枪,需要厚积薄发。因此,媒体在日常的报道中,应该注意培养和选择这样的编辑记者,以备战可能随时到来的重要远程采访。

2 重大报道应惠反应机制

优秀的地方媒体应该有一套完备的重大报道应急反应机制。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及时出击,迅速调度整合媒体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优势资源,不至于乱了阵脚。各方面反应不力,准备不足,很可能贻误战机,将重要报道做成庸常报道,留下不可弥补的遗憾。

重大报道应急反应机制应该涵盖相关责任人的确定、采编人员调度、版面设置、采编配合、后勤保障等诸多方面,需立足媒体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并能充分考虑一些不利因素,做好风险控制。

3 采编沟通机制

重要远程采访大多是战役性报道,对前后方的采编沟通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以一种战时的灵活措施应对。现在不少媒体行之有效的探索是将编辑功能前移,在前方报道团队设立前方统筹,负责前后方的沟通联络,后方强化编辑的策划功能,为前方输送“炮弹”,实现前后方的无缝对接。

4 先进的技术保障

媒体传播的影响力与先进的技术保障密不可分。而远程采访对技术装备的要求更高,如在通讯不畅的地方如何发稿?如果记者携带卫星电话,这可能就不是什么困难。因此,媒体应该确保记者采访设备、稿件传输系统以及后方编辑系统的方便、快捷、稳定和流畅,并能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先进技术,让采编人员没有后顾之忧,在战役性报道中争分夺秒,占据优势。

5 媒体或集团层面的战略规划

2009年4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和上海世博局签约,成为上海世博会的全球媒体合作伙伴,这是继新华社、新加坡新传媒集团之后的第三家,也是正式签约的国内第二家合作媒体机构。上海世博会可以借助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采编网络和丰富的媒体资源、经验,更好地宣传、推广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和理念,吸引更多的人参观世博会。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则可以借助上海世博会这个世界大舞台,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实力,为未来的走出去战略进行布局,更好地实施跨区域合作。在此之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还与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深圳执行局签订合作协议,成为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首家官方合作媒体。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这种行动,是具有战略眼光的大手笔。对于地方媒体来说,其中的深意不可不察。

此外,一些优秀的地方媒体,也开始在一些信息中心,例如北京、上海等地设立记者站或者办事处,这也将大大有利于自身在这些城市的采访。

因此,面对这种趋势,地方媒体应该在远程采访方面,在更高的层面制定相应的规划。

6 平衡的原则

对于远程采访的规划,不应忽略一个原则,那就是要确保地方媒体自身的传统优势不能丢,在做好本地日常新闻的前提下,再考虑远程采访的谋划和操作。否则就是合本逐末,得不偿失。

高效率,低成本

对重大的远程采访,地方媒体除了需考虑新闻价值等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不应忽略,那就是成本。相对于轻车熟路的本地采访,异地远程采访无论是在人力、物力投入,还是在沟通环节、时间安排等方面,都要付出更多。因此远程采访也应尽可能量入为出,实现低成本、高效率运作,成本控制需优先考虑。

1 采编费用。采编费用是远程采访支出的大头,特别是一些重大采访,动辄10人20人,历时10天、半个月甚至更久,花费较多。媒体应该在这方面进行适当控制,制定相应标准,记者采访尽可能在标准之内,尽可能乘坐大众交通工具,可以通过旅行社拿到客房优惠价格。同时,如果可能的话,媒体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专题赞助等方式,为采编人员提供更多可支配的费用。

2 沟通成本。前后方的沟通应该设立通畅的渠道,最好是前后方固定专人,统筹信息,点对点进行联系,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沟通成本。同时应充分利用QQ、MSN、远程办公系统等免费手段。

第7篇:运动会新闻报道范文

摘 要 校运会枯燥单一的内容,传统呆板的组织形式几乎是众多高职运动会的通病所在。本文结合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本身教学特色,提出构建“综合性大型体育文化节”的构想,使校运会成为在校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展现一个全新的、有效的体育文化活动模式,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运动会 改革 素质教育

湖铁职院校运会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赛单位涵盖五个教学院部,是学校最重大的体育赛事。然而多年来,受竞技体育思想的影响,传统的校运会一直承袭竞技模式,墨守成规,缺乏新意,只注重挖掘人的生物潜能,追求人的生理极限,忽视面向全体学生,从而剥夺了广大学生平等参与的权利,抹杀了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本质区别。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以至于产生“少数人干,多数人看,绝大多数人没事干”的怪象,校运会育人功能和文化传递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2]。

一、湖铁职院校运会现状

(一)项目设置传统单一,多年来一成不变

每年10月举办的湖铁职院校运动会是目前我校规模最大的体育赛事。历届运动会始终沿袭传统竞技运动会的单一模式,以传统田径项目为唯一比赛内容,共设男子组、女子组两个组别,田赛:跳高、跳远、三级跳远。径赛: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和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近两年才开始有趣味项目:齐心协力,呼啦圈接力。校运会项目设置基本上延续计划体制下封闭的教学模式,多年来一成不变,比赛场成了少数有运动才能学生的表演舞台,同时由于正规的项目比较严格,程序复杂,使运动会上的比赛既缺少趣味性,又浪费时间。

(二)体育特长生成运动会专宠,参与人数越来越少

往届运动会报名对象参赛以院系为单位,要求均为每人限报两项,每项每单位限报三人。参赛人数300人左右,运动会只属于极少数学生,实际参加人数(包括拉拉队、观众)只占学生总数的10%-20%。校运会出现年级越低,人数越多,气氛热烈;年级越高,人数越少,场面清冷。从参加运动会的实际人数来看,当前我校的很多院部不得以采用点名的方式要求低年级学生出席校运会充当拉拉队员,参赛的大多数是那些在体育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体育特招生成了运动会的专宠,绝大多数学生几乎与运动会无缘。

(三)比赛的目标上过于看重名次,缺少参与精神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参与运动会的主要目的依次为:获得名次占66.2%、锻炼身体占40.6%、加强竞争意识占37.7%、增强凝聚力占28.4%、娱乐占19.9%。这说明由于运动会陈旧传统观念与模式,大多数人观念里把运动会等同于竞技运动会,而忽视了校运动会的主要性质与功能,使得竞技体育、金牌、夺标主义成为学生参与校运会的主要目的动机。缺少对参与过程体育精神的挖掘与弘扬,也就削弱了体育过程的教育价值。

二、湖铁职院校运会改革发展方向

(一)设置运动会相关比赛活动,构建校园体育文化节模式

通过体育演讲比赛、体育知识竞赛、体育新闻报道评选、体育摄影比赛、校园吉尼斯纪录挑战等活动的有益补充,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调动和发挥全体师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更多学生参与到体育的实践与创造中,让他们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亲身体验体育给人带来的愉悦性,发挥校园体育文化的教育功能、娱乐功能、陶冶功能和激励功能,从而把单调枯燥的田径运动会构建成一个五彩缤纷的校园体育文化节。

(二)改进评分和奖励机制

改进评分办法和增设奖项,强调贵在参与,参与人数越多,计分越多,让大部分参与者都能从运动中有所收获,使每一个参赛者都有一种成就感,鼓励每一个人为集体做贡献。有比赛就有胜负。增设优秀组织奖、道德风尚奖、入场式创意奖、最佳表演奖、宣传报道奖、进步奖等等,加大集体奖励的力度以及鼓励团队合作精神。让所有的参赛队员都受教益并有收获。

(三)校运会应与自己学校独特的文化相融合

体育节具体组织可以设主会场和分会场。主会场为田径场,除举办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外,以及颁奖仪式放在主会场。分会场主要承办休闲娱乐等其他不适合在田径运动场举办的项目,另外,将观赏性体育活动如摄影作品展览等放在主会场和分会场之间,作为连接分会场与主会场的纽带和走廊,使整个校园内都沉浸在体育文化氛围中,起到宣传和教化作用。

三、结语

校运会的改革势在必行,把体育文化节定位于以全校师生为主体,以体育为中心,以育人为目的,以快乐和健康为手段,在一个阶段开展全方位的教育活动,既符合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也符合学生身心发展与自我完善的需要。学校体育竞赛是教育的一部分,它的改革必然有它的局限性,很难脱离学校和社会的影响。要使体育节真正成为普通高校师生心目中的盛会和节日,其内容、形式和运作方法及其内在规律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马斌,胡海旭,顾海勇,柳鸣毅.奥林匹克运动项目阶段发展的文化解读[J].体育与科学.2010(6):64-67.

[2] 杜磊.对当前高校运动会改革的思考[J].咸宁学院院报.2010(4):127-129.

[3] 张洋.高校运动会的功能作用、发展现状及改革策略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0(07):4-6.

第8篇:运动会新闻报道范文

一、改进分团委学生会全体成员的工作作风,提高全体成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创建一支精干高效的学生工作骨干队伍,创建制度化、正式化的和谐、高效的分团委学生会组织。

二、认真举办好“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活动,为提高我系在学校中的地位贡献一份力量。

三、围绕学校至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展一些相关活动,特别是要认真举办好我系特色活动,如第三届网页设计大赛等,以提高我系师生对自己工作和专业的热爱程度,进一步燃烧我们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热情。

四、为增强我系同学的体能,开展好一系列体育活动,达到强身健体、增进团结友爱的目的,特别是在校运动会中,我们要争取再次取得佳绩,。

五、提高我系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寝室文明程度,开展好我们自己的寝室创建活动。

六、为进一步增强我系精神文明建设和学风建设,加大对晚自习和早操的检查力度。

七、加强与我系班级的联系,争取达到使班级管理与分团委学生会管理密切配合的目的。

总体工作思想:

1.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2.加强学风建设。

3.加强分团委学生会内部管理,争取做到制度化、规范化。4.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服务,努力把我系分团委学生会工作提升一个新台阶。

初步工作计划:

一、改进分团委学生会全体成员的工作作风,提高全体成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组建一支精干高效的学生工作骨干队伍,创建制度化、正式化的和谐、高效的分团委学生会组织。

二、围绕各班团支部与系分团委学生会的紧密联系,及加强班团支部的凝聚力,适当组织召开各班团支部会议和开展主题交流会,如经验交流会等等。

三、组织好“两组一会”的学习,会议记录及资料整理,做好系新闻报道工作、负责系举办的大型活动的摄影工作。

四、组织好“精神文明示范区”的卫生工作及其检查。

五、“青年志愿者”工作将在金银湖校区开辟新项目,尽量立足于校园,拓展向社区。由系青年志愿者分会负责组织开展工作。

第9篇:运动会新闻报道范文

摘要:预测性体育新闻是近年来颇受受众喜爱、规模与影响日趋扩大的体育新闻传播形式。预测性体育新闻的形成与发展是体育赛事自身的规程性、悬念性的必然反映,也是体育新闻娱乐化趋势与受众需求的必然结果。预测性体育新闻尽管不是现实的真实,而是可能的真实,当这种可能的真实经过检验成为现实的真实,其新闻价值会进一步递增。具体表现在服务受众与彩民、扩大媒体自身发展空间、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近几年来,面对媒体体育新闻日趋显著的娱乐化趋势以及各媒体体育新闻为拓展传媒空间而展开的激烈竞争,预测性体育新闻悄然兴起并渐成气候,主导及影响着报纸体育新闻的版面、电视体育新闻的时段、受众体育新闻的需求,形成了令人瞩目的体育新闻现象。本文拟就预测性体育新闻的形式、成因及新闻价值进行探析,从而把握体育新闻新的发展倾向和一般规律性。

一、预测性体育新闻数量繁多、形式多样

预测性体育新闻是指对即将发生的体育赛事的过程,尤其是结果的预测性报道。在新闻的基本特性中真实性是最重要的特性和价值要素,体育新闻当然也不例外。但与一般新闻相比较,体育新闻不仅包括对已然事实的客观反映,更包括对未然事实的客观反映,即对体育赛事结果的预测。在其他新闻活动中也有预测性新闻,如经济新闻预测股票的升降涨跌和经济的繁荣低迷等等,但其规模和具体的运作形式远不能和体育新闻相比。

在电视媒体中,每遇大型赛事,如四年一次的奥运会、世界杯、世锦赛等比赛的时候,预测性体育新闻已成为电视台吸引受众、引导受众观看赛事的重要节目。如2000年奥大尼亚悉尼奥运会开幕前以及比赛期间,国内几乎所有的电视媒体,都在奥运会前和奥运会期间精心制作类似“奥运前奏”、“奥运大家猜”、“奥运倒记时”(中央电视台)、“今日视点”、午后视点“、”明日视点“(上海卫视)、“奥运猜猜猜”(上海东方电视台)等与奥运会有关的竟猜节目。

同在2000悉尼奥运会期间,各级广播电台也是不甘落后,各种前瞻性展望和预测性新闻更是被精心设计,成版成块地被端到受众的面前。如上海广播电台的“赛前诸葛亮”、“奥运天天猜”、东方广播电台的“奥运猜猜猜”等,一个个精致、鲜活、别致、连贯性强的栏目,紧紧地吸引着听众。有些电台为了吸引听众参与,甚至与赞组单位或声讯手合作,推出各种奥运有奖竟猜。

在报纸体育新闻报道中,由于没有电视的直观和网络的迅疾,在报道比赛消息速度方面落后于电视和网络。但在现代媒体的强烈竞争压力下,仍然另辟溪径,寻找到了自己的第二战场——前瞻性报道。而其中形式多样、数量众多的赛前分析预测性报道,更成了前瞻性体育新闻报道的亮点。首先是各级媒体对奥运会、世界杯等几年一次大型运动会的预测报道“大动干戈”。紧接着对各级联赛如我国足球甲级联赛、篮球联赛,以及意甲、德甲等,在每周比赛开始前,不仅《体坛周报》、《足球》、《南方体育》等这样的专业体育报,各地地方报都是不吝版面地对几十支球队进行预测、分析。如今年3月9日2002-2003赛季甲A开赛前,《中国体育报》从3月5日开始,开设了“新赛季甲A联赛展望”系列报道,分别对新赛季的球市、俱乐部、外教外援、新现象(德比大战)以及冠亚军的争夺等各方面进行分析、预测;3月8日的《足球》的“甲A前瞻”栏目用了2版面对14支球队(一支轮空)7场比赛进行详尽分析、预测。另一个国际赛事预测栏目,也是足足2个版面,对意甲、德甲、西甲以及英超和足总杯共三十多几支球队进行了预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10月22日我国发行足球彩票以来,大江南北不仅球迷踊跃研究足球新闻购买彩票,连以前不是球迷的“彩民”,也开始为买彩票而研究有关足球预测新闻。相应的各种足彩预测报道也出现了。如中央电视台的《足球彩经》、广东电视台的《足球大赢家》……等。所有的大型综合网站也纷纷开辟足彩专栏,如新浪网的〈足彩〉专栏,雅虎网的〈足彩〉等。各地日报也新辟各种形式的“足彩”专栏,如《中国体育报》的“中国体育彩票专版”、《华西都市报》的“彩票宝典”、《成都商报》的“足球彩票”等,其版面少则一版,多则数版。各专业体育周报更是不惜花大力气新成立专门的足彩报道组或编辑组,甚至出报中报,如《足球》之《大赢家》,《南方体育》之《500万》,《体坛周报》之《体坛彩报》等等。

当然,预测性体育新闻不仅大量报道足球,还广泛地涉及其它各种体育赛事。如3月4日,太平洋那边的两支NBA球队丹拂掘金队和达拉斯小牛队的一场常规赛,因为两个中国篮球运动员王志侄和巴特尔分别在两支球队效力,于是国内的各级媒体在赛前开始大肆渲染,直把这场比赛称为王志侄和巴特尔之间的较量,由不得你不能感受到这场比赛前的紧张与刺激。

二、预测性体育新闻的成因

任何现象的发生和发展都可能与一定的条件形成必然的因果关系。预测性体育新闻的成因也有其内在的与外在的必然条件或原因。就其内因而言,它是其报道对象——体育赛事自身的规程性、悬念性的必然反映;其外因则是近些年来体育新闻的娱乐化趋势,以及受众需求刺激的必然结果。

众所周知,在通常情况下的各项体育运动赛事的时间、地点、参赛人员、比赛项目、比赛规则等都是提前规定了的,而其比赛内容又总是周期性循环的,这与普通新闻产生在时间上的偶然性、突发性和过程内容的不确定性显著不同,它使各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有足够的时间在赛前进行准备,并对比赛的各个方面进行仔细地分析与预测。

在其他新闻活动中,也有一些新闻事实是周期循环固定的,如每年一次的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等等,但除了时间和地点事先确定外,其内容就绝不能像体育比赛一样每年都是那几项固定的议题反复讨论。而体育比赛则总是相对固定的,无论是我国的足球联赛、篮球联赛和排球联赛,还是英超、意甲、德甲以及世界杯、奥运会、欧洲杯,除了举行的时间和地点都是提前规定的外,其比赛的方式和对运动员的要求,基本上也都处于一种长期固定的状态。比赛过程中各方必须严格遵守统一的比赛规则,在规则的允许下合理地运用技战术。另外,体育比赛的主角——运动员,特别是那些优秀的体育明星们,常常成为体育新闻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报道重心。每遇比赛,他们的状态成为媒体预测的主要内容之一。例如,乌克兰撑竿跳高运动员布勃卡自1983年赫尔辛基世锦赛开始,连续17年霸占世界撑高跳高的“掌门”位置。在这17年中的世界撑高跳高比赛,只要布勃卡参加,冠军便会被世界各大媒体预先授给他,而通常情况下,媒体的预测会八九不离十。

人们常说体育比赛就如戏剧般跌宕起伏,情节生动。但戏剧中演员的动作、剧情的发展是被规定了的,而体育比赛不是。著名好莱坞悬念大片导演希区柯克曾说:“没有一部奥斯卡影片能与一场足球赛媲美。”如今年本赛季的世界四大顶级联赛战已经到了联赛的最后阶段了,仍然不见一骑绝尘的球队。以往赛季“一支豪门领衔一台戏”的传统剧情已被打破。虽然西甲、皇马占据着积分榜榜首,但后有俩支气势汹汹的追兵,瓦伦西亚和拉科鲁尼亚随时有可能超出;在意甲战场上,也是罗马、国际米兰、尤文图斯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好戏;在英超同是曼联、阿森纳、利物浦三足鼎立的局面;德甲战场上也是硝烟密布,扑朔迷离,令今年的冠军大结局悬念丛生。可以说今年本赛季的欧洲联赛已具备了成为另一部好莱坞惊险大片的素材,同时,也为预测体育新闻准备了上好的材料。因此体育竞赛过程的悬念性和比赛结果的难以预料性,是体育赛事吸引各媒体注意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产生预测性体育新闻的重要条件。

另外,受众的需要也是预测性体育新闻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代大众传媒由过去的“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发展,各媒体对受众需求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各媒体的利益与生存。2近些年来社会文化的娱乐形式向多元化发展,体育新闻已走出以往“赛事消息报道”的局限,在传播内容上表现出日益显著的娱乐化趋势,体现出体育报道题材的广泛化、体育人物的明星化、体育节目的娱乐化、体育新闻传播符号的丰富化等特征,成为受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预测性体育新闻正是这种娱乐化形式的体现。各大媒体的预测栏目或节目正好满足了受众对体育新闻的娱乐需求,迎合了广大受众对充满悬念的竞赛结果的无限想象、好奇和猜测的心理。同时在足彩报道中,媒体的预测报道更关系到数万彩民的经济利益。彩民们希望媒体的预测报道既科学准确,又经济便利,对媒体的预测性体育新闻寄予较高的期望。这又促使各级媒体展开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预测报道竞争,以争取更多的受众或彩民。

3.预测性体育新闻的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及其表现形态满足社会需要的总和。它包括两个过程,即:新闻价值要素过程;新闻价值表现并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3]预测性体育新闻因其预测的对象是受众所关心的未曾发生的体育事实,而具备了突出的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趣味性的新闻价值要素。它的新闻价值直接表现服务受众与彩民,扩大媒体自身发展空间,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等方面。

服务受众或彩民。正如各媒体的经济股票版为股民服务一样,体育新闻预测版或资深记者与专家作出的各种预测,引导受众在观看赛事前,尽可能充分地熟悉比赛双方的情况。新出现的各种足彩预测报道是彩民们在购买每期彩票前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彩民们在购买足彩前,往往需要经过一个不断思索、反复对比数家(电视、网络或报纸)资料,最后下注的过程。于是,在每周彩票销售截止前,电视上、网络上、报纸上各式各样的足彩预测报道成为体育新闻的主要内容。

增加了媒体自身的发展空间。预测性体育新闻既满足了受众的欣赏要求,同时又增加了体育新闻的魅力,拓展了媒体自身的发展空间。如之前提到的奥运会前或期间的各种电视预测节目,不仅为奥运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扩大了该节目的影响力,也丰富了电视奥运报道节目的内涵。而在现代媒体的激烈竞争中,预测性体育新闻则为报纸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片天空,甚至在报纸体育新闻界,已经形成“做前不做后”的趋势,即大量进行赛前报道,少量报道赛后。随着足彩的发行,作为平面媒体的报纸,相对于电视、广播和网络更得彩民们的宠爱。因为电视和广播“播完就完”,无法容彩民们细细研究,而网络除了普及率有限的原因之外,也没有报纸经济划算。这使得“集预测性报道于大成”的足彩报道大大拓宽了报纸体育新闻发展的空间。

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在每期大赛或每轮联赛前,受众对各媒体作出的预测结果或趋同或否定,或亲自参与预测竟猜栏目的制作,从而提高了广大受众观看赛事的热情和兴致,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们长期地关注体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足球彩票的发行,各级媒体不遗余力地对每期足彩进行预测,同时对怎样玩足彩和每期中奖情况进行大肆渲染,吸引了更多的受众购买彩票,使得一些以前从不关心体育事业的也开始关注体育。这样不仅增加了足彩的销售量,也扩大了体育的影响,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通过对大量的预测性体育报道的文本考察发现,预测性体育新闻是一种独具魅力、具有一定新闻价值、颇受受众喜爱、规模与影响日趋扩大的体育新闻传播形式。它的形成与发展是体育竞赛自身的规程性、悬念性的必然反映,也是体育新闻娱乐化趋势与受众需求的必然结果。预测性体育新闻虽然涉及的是尚未发生的事情,但由于它们是经过分析客观事物的历史与现状(竞赛双方的势力,水平等)探求其内在的变化规律,从而对其发展趋势作出的科学预测。因此,有理由认为,预测性体育新闻尽管不是“现实的真实”,而是“可能的真实”。尤其当这种“可能的真实”经事实的检验成为“现实的真实”后,预测性体育新闻的新闻价值会进一步递增。体育新闻的预测性就是从”可能的真实“到”现实的真实“的实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与反映了体育新闻独特的报道形式和鲜明个性特征。

[注释]

[1]郭超人.《体育新闻选》.新华出版社,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