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园社区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社区教育是幼教事业发展的必然,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优势,建立新型的教育体系,已成为当前幼儿园改革的热点。合理的开发社区教育资源来开展幼儿园教学活动,能够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本文着重论述开发社区教育资源的意义及策略建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社区是幼儿园教育的背景,也是幼儿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1]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就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对幼儿教育的意义
第一,是顺应当今幼教事业发展的需要
幼儿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其发展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幼儿教育的范围已经扩展到家庭与社区,这已成为世界幼儿教育共同发展的方向。在我国,社区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以社区为单位的生活群体享受着共同的社区资源,他们有着大致相同的价值观,以社区为地域界限所建立的幼儿园也日渐增多。社区已成为幼儿成长的主要场所,对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幼儿及家长,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通过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共同合作,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第二,是提升幼儿园教育效果的需要
相对幼儿园来说,社区有着更为广阔的环境。社区的教育资源可以成为幼儿园教育资源的有益补充。家庭和社区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空间,除了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就是幼儿最为熟悉的场所,社区也应成为幼儿园可利用的直接资源。社区的人文环境、物质环境都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资源,如社区的医院、超市、公园、公共场所等都可以为幼儿园所用。这样,幼儿园就能扩充教育内容,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促进其身心发展。幼儿园与社区共同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
幼儿是生长在社会中的人,幼儿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成长。著名教育家伊里奇说过:“一个人要成长,首先需要利用事物、场所和过程,利用实践和环境。他需要去看、去接触、去修理、去掌握有意义的环境中的任何事物。”[2]幼儿园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教育活动,让幼儿园作用于社区,能够引导幼儿参与社会活动。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是幼儿园教学走出课堂,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方式的有效机制。幼儿园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就是以社区为依托,在适应当地情况的条件下,建立正规与非正规相结合的社区教育模式。幼儿园融入社区,幼儿能接触到更多课堂以外的东西, 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幼儿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增强幼儿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第四,是家、园、社区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家庭、幼儿园、社区对幼儿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其它任何因素所不可比拟的。它们不仅是幼儿活动的重要场所, 更是幼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三者有着不同的功能,只有把三者有机结合、互相渗透, 才能三位一体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才能真正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作为专门的幼教机构——幼儿园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成为社区教育中心。幼儿园要架起幼儿园和社区之间的桥梁,将幼儿园教育辐射到社区环境中。幼儿教师具备专业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她们了解幼儿身心的发展规律,应将科学的育儿方法推广到家庭与社区教育中。家、园、社区三方的合作既有利于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统一培养目标,让社区内所有教育资源都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提高教育质量。家长、社区能够了解教育、参与教育,因此家庭、社区对幼儿园工作能给予更多的理解与支持。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弥补知识、技能方面的不足,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有效策略
社区教育是幼教事业发展的必然,幼儿园对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幼儿园应积极探索如何有效开发社区教育资源,以下提出几点策略。
1.幼儿园应以家长为桥梁,让幼儿园教学融入社区
家长应当成为幼儿园对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桥梁。幼儿园应充分让家长明确幼儿园教育的目的、内容与要求及自己如何进行配合教育等。家长理解、支持幼儿园的工作,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幼儿园的教育。通过家长的宣传作用,可提高社区人员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和重视。幼儿园在平时的工作中还应重视与社区人员的互动,定期组织一些社区幼儿的集体活动,如一些特定的节日,以此满足家长与家长,幼儿与幼儿之间交往的心理需要。在与社区家长及社区成员的接触交流中,让社区成员了解幼儿园工作的专业性,从而使幼儿园在开发社区教育资源时能得到社区工作人员的支持和配合。另外,幼儿园应积极参与社区的活动,为社区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幼儿园与社区良好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社区还可以为幼儿园提供教育所需的各种资源。
2.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创设参与幼儿园教育的途径
幼儿园要充分了解家长的信息,并建立信息资源库,了解他们的职业、爱好、特长及联系途径,以及他们的个体素质,寻找一切可为幼儿园所用的人力资源,挖掘家长潜在的教育因素。教师与家长及社区教育人才建立广泛联系,使之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发挥其特长,把蕴涵其中的丰富教育资源引进幼儿园,达到共同培养和教育幼儿的目的。幼儿园可通过“家长导师”“家园同步游戏”“家长辅助教学”[3]等形式将家长“请进”幼儿园。如在“家长导师”活动中,我们可以请家长中有一技之长的人如医生、护士、厨师等,担任幼儿的“导师”,让幼儿自由选导师、向导师学习。教师与“家长导师”共同制定活动内容,并在活动中不断丰富导师资源库,从而加大孩子的选择机会,也更充分地利用了家长职业或爱好方面的教 育资源。“家园同步游戏”是由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共同进行的游戏。“家长辅助教学”是家长协助教师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起到改进教学的作用。
3.幼儿园应向社区全方位开放,将教育功能辐射到社区
幼儿园的发展依托于社区,同时也承担着为社区服务的功能。幼儿园向社区全方位开放,既能让社区了解幼儿教育,也能让幼儿园服务于社区。幼儿园应为社区幼儿提供一定的教育条件,让更多的幼儿共享教育资源,提高社区幼儿的受教育率。幼儿园应对社区成员进行宣传教育,为社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幼儿园要发挥幼儿教育的主导作用,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方法。幼儿园可以定期为社区家长举办关于幼儿保健、科学育儿等免费咨询与讲座,同时也可成立家长学校,组织家长专门学习育儿知识,还可举办免费专题讲座让家长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掌握必要的家庭教育方法。
4、幼儿园对社区物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个领域的教学活动,都与幼儿的真实生活密切相关。当幼儿园现有的教育资源不足或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时,可以带幼儿走进社区,利用社区中的各种资源来开展教育活动。幼儿园要与社区结成合作伙伴,共同形成教育合力,促进社区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当地的物质资源如图书馆、文化馆、展览馆、博物馆等应能定期免费为社区幼儿开放,充分发挥资源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社区中的文化资源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 这类资源往往与社区中的人或物相关,如艺术、语言、社会领域的某些教育活动就与社区中的人有很大关系。在幼儿园中开展我们的传统节日活动时,可以带领幼儿走进社区,观察我国传统节日期间人们的习俗、饮食、服饰、礼节及娱乐活动等,从而使幼儿了解传统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幼儿园还可结合传统节日举办相应的社区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我国的传统美德,培养良好的社会品质。
参考文献:
[1]蔡迎旗.学前教育概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1.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
2.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
3.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
4.促进我国城乡幼儿园教师均衡配置的政策建议
5.聚焦我国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发展:问题、影响因素及政策建议
6.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定义、内容与生成
7.学前教育的质量与表现性评价——以幼儿园过程性质量评价为例
8.《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专业化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依据
9.规模与质量:集团化幼儿园发展的现实诉求
10.幼儿教师教学责任的内涵、冲突及其实现——兼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规避
11.普惠性幼儿园的内涵、衡量标准及其政策建议
12.《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功能定位——兼谈幼儿园教师专业觉醒
13.不同类型幼儿园办学经费中地方政府分担比例及投入差异——基于3省25县的微观数据
14.幼儿园户外活动质量与儿童动作发展的关系
15.《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背景、指导思想与基本特点
16.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问题与对策
17.《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专业化理论基础
18.我国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现状——与1992年幼儿园质量状况比较
19.开封市幼儿园地表灰尘重金属积累及健康风险
20.某城市幼儿园地表灰尘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
21.新形势下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
22.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的构建原则与基本内容
23.《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
24.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意义、困境与对策
25.幼儿园教师失衡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其启示
26.我国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经验及其启示
27.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28.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比较
29.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幼儿园骨干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社会质量理论的视角
30.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现状及分析
31.幼儿园等级评估制度现状考察与批判——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
32.幼儿园音乐集体教学活动质量研究
33.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师指导的有效性研究——以湖南省部分示范性幼儿园为例
34.“人事”:一种非在编幼儿园教师人事管理的新模式
35.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问卷编制与现状分析
36.公立与私立幼儿园教师工作价值观的比较
37.幼儿园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与对策
38.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基于SCL-90量表研究的元分析
39.基于《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的园长培训课程构建
40.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及其干预策略
41.完善我国非公办幼儿园教师政策的思考
42.幼儿园亲子活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43.西部农村公办小学附属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变革
44.农村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质量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湖南省部分幼儿园为例
45.开封市幼儿园土壤重金属生物活性及潜在生态风险
46.幼儿园教育质量内部监控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
47.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48.学前教育“保教并重”基本原则的反思与重构
49.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策略
50.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班级教育环境质量比较
51.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文化性与生活性
52.河南省不同地区农村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其改进建议
53.长株潭三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54.参与式幼儿园空间营造设计框架与实践——基于儿童权利、能力和发展的视角
55.当前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行为存在问题分析及其改善策略
56.初任幼儿园教师入职适应状况及其对职业承诺的影响
57.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重建
58.幼儿园结构变量与教育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 ——以山西省幼儿园为例
59.小规模民办幼儿园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60.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评价——教育视野与需求导向
61.小学教师转岗到幼儿园工作的原因、问题与对策
62.国外幼儿园装备规范的比较研究
63.美国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制定及其启示
64.幼儿园与社区互动行为类型及其推进策略
65.幼儿园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策略
66.制定幼儿园评估标准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67.广州市幼儿园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和相关因素
68.我国幼儿园教师地位政策的可行性、执行情况及效用度分析
69.山东省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
70.工作投入对幼儿园教师工作态度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71.中儿园教师数学领域教学知识的比较
72.幼儿园教师的主观社会地位及其改善
73.不同主体视野中“好幼儿园”标准的比较
74.课程改革: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契机
75.《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评价量表》的特点、结构和信效度检验
76.生态学视域下幼儿园环境创设实践的解读
77.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78.微信公众平台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与开发
79.困境与出路:民办幼儿园发展问题探究
80.幼儿园教育质量与生均投入、生均成本的关系研究
81.增强现实技术支持的幼儿教育环境研究——基于武汉市某幼儿园的调查与实验
82.幼儿园教师专业认同的基本结构与理论模型
83.1996-2013年我国幼儿园学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84.教师专业化视角下的幼儿园教师教育问题探析
86.普通幼儿园殊教育服务现状调查与思考
87.扬州市幼儿园空间布局优化探讨
88.不同发展阶段的幼儿园教师数学学科教学知识的比较研究
89.幼儿园收取“赞助费”现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
90.对把家长满意度作为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最主要依据的质疑
91.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的研究综述
92.幼儿园生活事件的教育意义
93.幼儿园家园合作的新方式:母亲会所
94.幼儿园课程开发中社区资源的整合
95.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的建设与探索
96.幼儿园课程实施适应取向的内涵、特点及影响因素
97.武汉市幼儿园降尘Pb污染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
98.从不同类型幼儿园经费收支状况看城市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学前教育体系。保障学前教育服务质量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计划经济体制奠定的秩序已经被打乱,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要的基本制度还没有有效的发挥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学前教育应顺应市场要求稳定有序的发展。
1、建立各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满足多层次的社会需求不同的社会人群对学前教育有不同的需求差异。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是要纠正这种差异,而是形成一个满足不同层次幼儿教育需求的服务供给体系,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差异,以不同的方式提供不同的服务:既有公办示范园,又有优质民办园;既有乡镇中心园,又有农村的学前班。它们在幼儿教育服务供给体系中处于不同位置,遵循的规则和发展思路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不同的幼儿园有不同的服务定位、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多元化是今后学前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2.加强管理,提高各层次幼儿园的服务质量
为了满足社会各层次对幼儿园的要求,首先要调整好市场的运行轨迹,对不同层次的幼儿园采用不同的制度加以约束。其次,对低水平的家庭作坊式幼儿园应承认它能满足一部分家庭需要的事实,同时应加强对其的管理,支持与规范并重。最后,从发展的眼光出发,从延伸公办幼儿园教育体系出发,使各层次幼儿园共同享受大园的教育资源,提高服务标准,加强行业自律。
二、强化示范园作用。扩展幼儿园社会功能
幼儿园除进行正常的学前教育之外,应以社区为单位,毕业论文建立幼儿教育资源中心,拓展其服务形式,更广泛的发挥幼儿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1.树立正确的设立幼儿教育资源中心的思想
幼儿教育资源中心的设立并不是与幼儿园搅在一起,破坏幼儿园的正常秩序,而是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教研人员、管理基础、物质资源等拓展其服务范围、功能。例如:开放日、家长咨询日等就是幼儿园社会功能的一种体现,尽管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却是今后的重要发展趋势。
2.逐渐提升幼儿教育资源中心的社会服务水平
在学前教育阶段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幼儿来说影响很大。建立了中心,就可以定期开展一些与家长沟通的活动。如:开办家长学校,让社区内的家长听讲座,对其宣传学前教育的目标、讲解课程设计的意义,使其走出误区,正确认识社会上的各种特色班。这样既利于幼儿园的市场竞争,又促进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减少矛盾。又如:开辟家长论坛,有针对性的解决社区内一些幼儿园出现的问题,调动家长配合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使家长理解幼儿教师工作的艰辛。
3.发挥幼儿教育资源中心的横向联系
幼儿教育资源中心还可以与妇幼保健所、妇婴医院等建立联系,硕士论文定期为社区家长提供咨询服务,宣传妇幼保健知识,开设“准爸爸”、“准妈妈”课程,既增加活动内容,又提高经济效益。
三、促进多元化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民办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目前家长需求多元化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0—3岁早期婴儿的教育,还有延时服务、全托服务、特殊护理等。这要求我们探索一条新的民办幼教发展的道路。
1、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速民办学前教育发展
教育的终极关怀永远是教育的本身,重视幼教本身,职称论文 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适宜的发展是民办幼教机构的根本职责。应围绕这一职责,适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并遵循幼儿教育本身的原则,可以加速民办学前教占的发展。
2.提高民办园保教质量,务实民办学前教育基础
一方面民办幼儿教育机构内部有竞争,另一方面民办教育机构与公办教育机构的竞争更为激烈。因此,为了获得更多的生源民办教育机构必然要提高自己的保教质量。保教质量是民办园的生命线,民办园在作好宣传、服务的同时应看重树立依法从教的意识,建立系统的工作常规,开展游戏活动,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以确保民办园保教质量的稳定提高。另外,政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对民办幼儿教育质量监控也该提到日程上来,应针对不同的层次民办园进行宏观的监控和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治理框架,做到政策引导与政府监管双管齐下,保证民办教育机构的质量。
3.依法建设民办学前教育机构,保证民办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民办教育机构是学前教育体制转型中出现的新机构,它充满活力,发展迅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阶段,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构成了学前教育的中坚力量。民办教育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关注服务对象的感受,追求质量和特色,追求改革和创新,力求以最佳的方式重组幼教资源,优化了教育资源的配置。因此政府部门对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较其他教育阶段更为支持。政府部门在管理体制上、政策引导上依法建设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将会保证民办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四、加强学前教育对内对外的联系,多渠道、多方位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1、新学期伊始,雨实幼教育管理部门就认真落实区教育局“深化改革、讲求质量、创优争先、和谐发展”的工作要求,以效益型名园为发展目标,注重抓实班级教育质量,结合幼儿园“九五”“十五”课题研究成果,对幼儿园课程内容、作息制度、课时安排、个案观察、区域教育、幼儿习惯要求等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指导,为形成园本化的教学常规体系奠定了基础。
2、重视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虽然开学头绪繁多,但我们将教科研放在重中之中,园长统一领导、业务园长靠前指挥,亲自组织召开了课题中心组会议,确定本学期研究重点。9月19日,我们还邀请上海美术教育专家薛老师、南师大吕敏教授来我园进行美术教研、教科研的过程指导,教师们就前期教育中的问题和专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明确了下阶段研究思路与方向。由于教育科研成绩突出,在9月份召开的全市教科研基地大会上,我园林虹园长做为唯一一家幼儿园代表做了大会发言。
3、党员、园长带头亲自为教师上示范课,进行课程实施讲座,使幼儿园在开学初就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
4、引导教师养成反思、研究的习惯,及时记录、总结教育实践中的成败,提升理论与实践水平。九月份,每位园长、教师都撰写了研究论文参加了市论文评比。教师撰写的教育随笔也得到了区教研室的好评。
5、开展了幼儿园活动区域的研究与探讨,组织教师围绕区域材料、区域创设、区域指导开展了研讨,明确了研究的思路与班级区域活动的要求。
二、本学期新制定的一园两址幼儿园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尝试,对管理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制定了对策,使新的管理模式不断趋于完善。
三、组织管理中心组对层级考核制的操作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套科学、简便的操作体系。
四、以“爱与责任“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师节庆祝活动
组织了一次教师宣誓;园长赠送了教师两本好书;园长与每位教师进行了一次谈心;每位教师介绍了一条自己的教育信条;对退休及住宿教师送上一份节日的慰问;组织了一次社区领导座谈会;布置了幼儿园发展成果展,并获得区教育局组织的教育成果展评比优秀奖。
五、以南京市名城会的召开为契机,组织幼儿开展了爱家乡、爱雨花的园本主题活动,活动中孩子们充分地了解了雨花的风土人情,历史名胜以及现代化建设,小朋友们还背起小画板来到雨花台烈士陵园进行了实地写生,用稚嫩的笔画描绘了家乡的美景,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摘要:在我国,幼儿园课程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放眼国外,各国也在积极研究、发展学前课程。意大利学前教育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瑞吉欧教育实践闻名世界。意大利学前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四个方面有着独特的特色,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关键词:意大利;学前课程
1968年,意大利政府颁布444号法案,规定意大利3-6岁幼儿在幼儿园就读免费。该法案奠定意大利公费学前教育。1969年,教育部颁发《国立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纲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意大利的瑞吉欧・艾米里亚教育体系建立,被视为“全世界最好的教育系统之一”。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著名的课程研究者泰勒(Tyler,R.W.)认为课程系统中有四个基本要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本文试图运用泰勒课程要素理论,概要述评当代意大利学前课程。
一、当代意大利学前课程
(一)意大利学前课程目标
意大利通过一系列方针政策确立学前教育的总目标,即发展幼儿的自我认同、自主性和能力。总目标中包括四条子目标,它们分别是:认识自我和他人;发展身体以促进运动和健康;发展接受和产出信息的能力;进行探究和了解。①
(二)意大利学前课程内容
根据意大利学前课程目标,意大利学前课程内容包括自我和他人;身体和运动;艺术、创造力和表达;语言和词汇;世界的知识。在自我和他人领域,幼儿需要学会认识自我,表达自己;尊重他人,与他人交往。在身体与运动领域中,幼儿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学会照顾自己,喜欢运动。在艺术、创造力和表达领域,鼓励幼儿通过多种形式创造性表达自己。在语言和词汇领域,发展幼儿口头语,逐步学习书面语。
(三)意大利学前课程实施
学前课程实施时是对学前教育过程的组织。它包括学前课程,方法,途径和组织形式。意大利学前课程的方法主要是教师间接指导,途径主要包括,游戏、生活和方案活动,学前课程的组织方式多为分组教育活动、家园和社区共同参与。
1.教师间接指导。意大利学前教师因为分工的不同分为班级教师,艺术室教师和教研员。每个班级包括两位教师,他们实行合作教学,随班教学。这利于儿童形成长期且稳定的情感体验,培养儿童安全感和归属感。教师的角色是倾听者观察者,引导者,促进者。幼师应该对儿童给予真诚,平等,合作的态度和关注。双方都是主体,彼此没有高低差别。
2.方案活动。活动课程是以儿童的活动或经验为中心组成的课程,以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强调儿童在日常生活和经验中学习。方案活动是在偶然突发的情况下生成的,以幼儿兴趣为切入点产生。在方案活动中,教师的预设少,儿童的生成主题多。方案活动不是强调儿童能够在课程中获得预定的知识或是技能,而是强调儿童在能力和智慧方面的发展。
3.家庭、幼儿园及社区三者合作。幼儿园与家长、社区共同享有幼儿教育的责任。家长会主动为学校准备材料,提供义务帮助,和老师一起布置环境,装点教室。家长都会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咨询委员会,教师会定期组织家长开会,每个月两到三次。
(四)意大利学前课程评价
受过程和主题评价取向影响,意大利学前课程评价主要采用质性的评价方式,注重表现性目标的达成。评价的实质是给孩子以各种方式表现展示已具备的新知识和能力。意大利学前教师会负责录音,录像,拍照,负责记录孩子的行为语言及整理记录。
二、当代意大利学前课程的特色
(一)强调“参与”。在意大利学前课程中,教师更多是鼓励儿童的主动参与。在教师心中,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儿童主动参与探索,主动思考的能力。家长认为自己有义务参与到儿童的教育中,因此他们积极为儿童教育贡献力量。社区幼儿园的联系也非常紧密。有时邀请社区人士进入幼儿园和幼儿互动,有时在社区进行儿童作品的展览,让社区了解幼儿园的文化。
(二)课程的整合性与生成性。传统的课程将内容按学科独立分类传授,不利于幼儿全面发展。当代意大利学前课程强调整合性,为幼儿提供完整知识。课程是在儿童的小组讨论中提出,进而编制知识网络。课程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通过儿童的集体讨论来行成他们感兴趣的主题,并以此成为生成课程。生成课程抓住儿童共同感兴趣的主题,在讨论中,儿童通过表达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现象和事件,锻炼儿童的表达能力,记忆,思考能力。
(三)注重运用图象等艺术语言。儿童表达自己对世界认识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语言,绘画,雕刻,泥塑,建造,音乐,舞蹈等。艺术语言的运用促使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儿童借助各种艺术语言解说,回忆,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与所学到的知识,促进了儿童的发展。
(四)环境是“第三位老师”。受到建构主义的影响,意大利学前课程强调知识是在不断建构中形成的,重视环境对儿童发展的教育作用。环境被看作第三位教师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他不是被动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通过老师得不断调整,在儿童的教育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小结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意大利3至6岁的幼儿教育普及率是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中最高的。其课程适应时展需要,积极调动儿童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改变教师角色,加强社区幼儿园和家长三者之间的合作,培养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意大利的学前课程,在充分考虑幼儿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强调幼儿教育与社区加强合作,基于社区创立幼儿园。在优美的环境中,幼儿操作丰富多样的材料,积极进行自我知识与能力的建构。意大利的学前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及丰硕的成果。在此背景下,意大利学前课程能在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普及,提高我国学前教育的质量,改革我国学前教育的课程等方面提供经验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李英.瑞吉欧教育中“合作”研究及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2]王春华.瑞吉欧幼教模式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1,10:54-57.
[3]余强. 意大利学前教育制度的主要特点[J]. 幼儿教育,2009,30:49-53.
关键词:龋病;口腔健康;幼儿口腔健康教育
牙齿对幼儿身体健康相当重要,我国儿童口腔疾病的患病率高,其中龋病最为严重。笔者查阅幼儿口腔健康方面的资料后,发现对幼儿园口腔健康教育的研究寥寥无几,a尚未形成较系统、全面的理论体系,所及之处也少有深入。由此对幼儿园口腔健康教育的研究就显得更为必要和更具现实意义。以下根据查阅的各类有关幼儿口腔健康教育资料,从相关概念的界定、幼儿口腔健康状况分析、幼儿园口腔健康教育实施现状分析和对幼儿园口腔教育的反思这些方面进行研究,以此探寻幼儿园如何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提出对策,为这方面的学术研究和现实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论文相关概念界定
1.龋病
龋病(caries),亦称“龋齿”,俗称“蛀牙”,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因素影响下,牙齿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2.幼儿口腔健康教育
笔者在查阅众多的材料中发现,现行资料、著作和论文中对“幼儿口腔健康教育”这一概念的定义很少。笔者认为幼儿口腔健康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的概念为:各幼儿园、各家庭等其他社会社区对幼儿开展有关乳牙的知识介绍,采取爱护乳牙的预防措施以及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的教育。狭义的概念为:指幼儿园承担起对幼儿口腔健康的教育,包括让幼儿建立对乳牙的认识、对龋病的认识和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习惯,以及联合家长进行教育。笔者在此论文的研究中,对幼儿口腔健康教育主要集中在狭义方面的研究。
二、幼儿口腔健康状况分析
这部分内容,笔者主要采取的思路是从国内口腔健康整体状况和所调查的幼儿个别状况这两个角度分别阐释。
1.整体状况分析
我国的学者一直比较重视幼儿口腔健康问题,在不同时期对其都有专门的调查和研究。幼儿龋病随着年龄不同,地域省市的差别,患龋率也不一致,尤其是5岁后的幼儿龋病呈严重趋势。
2.所调查幼儿园状况分析
笔者选择了某市的一所甲级幼儿园,调查时间从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该园有详细病历记载的幼儿进行调查。
全园有病历卡的小朋友(从小班到大班,托班尚未进行体检)共有720人,小班(3~4岁)有病历记录的90人,其中有44人患龋,患龋率48.9%;中班(5~6岁)有病历记录的276人,其中有96人患龋,患龋率34.8%;大班(6~7岁)有病历记录的354人,其中有211人患龋,患龋率59.6%。
从中看出,该幼儿园小朋友患龋率在35%以上,随着年龄的增加,患龋人数也呈上升的趋势,大班达到顶峰即患龋率在60%左右。而中班患龋率明显呈下降趋势,造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在于乳牙和恒牙开始交替。但到大班,由于家长、教师、幼儿对乳牙的保护还没有重视,于是磨牙开始患龋病,高发的磨牙龋病位在上下的Ⅴ、Ⅳ四个大磨牙。虽然一些患龋的乳牙都已被恒牙取代,但是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刚换的下门牙左右Ⅰ号也患上龋病,又加之磨牙龋病,因此患龋率又从中班35%上升到60%。
三、幼儿园口腔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1.现行幼儿园口腔健康教育情况
(1)国外口腔健康教育情况
国外对口腔健康教育十分重视,无论从普及程度、课程安排、政策落实还是相关方面的研究,都有相当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比如意大利小学中推广“牙齿健康教育”活动;美国中小学的健康教育课程中提到,把牙齿健康作为重点领域中的一点突出;在日本开展对口腔健康教育的范围涉及孕妇等等。
(2)国内口腔健康教育情况
我国研究者和幼儿园对口腔健康教育慢慢地重视起来。然而我国幼儿口腔健康教育开展在范围上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性,家长、教师对牙齿健康方面的忽视,以及当前在我国保育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另外我国在法律法规、教育政策上尚未对健康教育形成重视。
2.所调查幼儿园口腔健康教育情况
笔者采用了深度访谈,访谈对象:10名平均教龄在5年以上和3名平均工龄在2年以上的医务人员,采用半结构化的访谈,提纲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该园的幼儿教师进行的访谈,访谈范围如下:(1)口腔健康教育在该园有没有开展以及开展的程度;(2)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是如何落实口腔健康教育的;(3)在口腔健康教育中保育结合是如何体现的。
第二部分是对该园的医务人员进行的访谈,访谈范围如下:(1)平时医务人员在晨检工作中有没有涉及幼儿口腔健康的检查;(2)面对幼儿龋病有没有采取过相应积极的措施;(3)对病历反映出的龋病严重性问题又是如何处理的;(4)在保护幼儿乳牙的过程中是如何跟家长建立沟通平台的。
通过访谈,笔者对该园口腔教育的基本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1)幼儿园教师开展的口腔健康教育
该幼儿园开始开展保护牙齿工作是在2004年,但是并没有一开始推行就立刻重视起来,随着幼儿园推行主题教育形式后,慢慢的将爱护牙齿纳入到一个主题活动中来做,但仍没将爱护牙齿的活动融入到一天的生活中,没让幼儿养成主动爱护牙齿的习惯,也没有跟家长建立长久的一个反馈形式。另外,保育员工作和教师教育的工作没有形成有机结合而是脱离的。
(2)幼儿园医务人员开展的口腔健康教育
幼儿园医务人员在检查牙齿时,只是大略地记载有无患龋的牙齿数目,没有跟患有严重龋病的幼儿家长取得联系,也没有提供一些与该幼儿园实际情况相符合的预防龋齿措施。这些检查资料只作为年终资料整理时的参据。
四、幼儿园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的反思
现今我国在爱护牙齿方面跟国际上还有一段差距,除了中西方观念意识不同外,主要在于我国有部分家庭对口腔健康还没有重视。为了让幼儿能够拥有一口健康的乳牙,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行:
1.教学和保育结合,与家园结合
在教学上从把口腔健康教育做为一个主题活动开展并融入到生活中进行教育,提高幼儿的爱护牙齿意识。加强保育员与老师的配合。
2.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对幼儿期口腔健康进行宣传
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定期张贴在幼儿园宣传栏里。
3.加强医务人员专业水平和医务室的装修
口腔保健室采用儿童化装修,对幼儿园医务人员进行专业训练,并了解幼儿的心理。
研究中的大量实例举证,保持幼儿口腔健康的工作应该融入到幼儿园一天的生活中,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在贯彻幼儿园口腔健康教育时要保育结合、家园结合,不能使这样的教育活动孤立化开展。幼儿园应该对老师和校医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授,同时要正确引导幼儿认识牙齿及牙病和换牙,不要因为牙齿脱落而感到恐惧,也不要因为害怕而不敢看牙医。只有采取了积极的预防和有牙病及时治疗这些措施,会使大部分幼儿能够有健康的口腔和灿烂的微笑。
参考文献:
[1]黄世勋.幼儿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45.
关键词:理财教育 游戏 社会实践
“理财教育”既包含了对钱币的认识,同时也探讨了行为层面的内容,对于幼儿来说,重要的不是让他认识金钱,而在于从小培养其科学、合理的对待钱的态度,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进而培养其较强的理财能力的教育。
一、在区域游戏中引导幼儿认识钱币
在幼儿园中,游戏是儿童生活的全部,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认识钱的作用和建立起一定的价值观是一种很好的前途。幼儿可以通过平时的观察,将大人的行为活动转化为游戏。
中班年龄的幼儿,教师首先找出不同年份银行发行的钱币,并把这些钱币打印下来,首先和孩子们共同观看这些不同年代、国家、风格的各种钱币,然后一起动手布置了一个“钱币展览馆”。孩子们虽然还不能从风格迥异的钱币中看出各国的文化风俗,但起码对中国的钱币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钱币,不管是什么年行的,都有着不变的标志——国徽,从钱币的人物变化上,让孩子认识一些伟人和一些少数民族,让孩子掌握一些钱币的特征。
对钱币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我们大班的老师就用一些仿真纸币和硬币,与孩子们在“点心店”、“超市”、“花店”等区域开展玩换钱币的游戏。老师当“银行的工作人员”将硬币划归己有,将纸币交给孩子,然后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按需要到“银行”来兑换硬币。比如:用5元、10元、20元的纸币分别兑换成同样面值的1元、5角或1角的硬币;再用这些纸币兑换不是同样面值的硬币。换成同样面值的硬币时,比如10元纸币可以换成10个1元硬币、20个5角硬币、100个1角硬币等,这个过程可以锻炼孩子的加减计算能力。
二、家园合作理解钱币和劳动的关系
爸爸妈妈可以告诉孩子钱币是通过辛勤劳动换来的,孩子知道了“不劳动者不得食”的道理,从而使孩子对劳动产生尊重和崇尚的心理。家园共同配合一起制定有效的方法,能让孩子亲身体会钱和劳动的关系。我们在幼儿园就利用活动场地做了一个“虚拟社区”,孩子们可以在“虚拟社区”中赚钱、看病、乘车、看电影,还可以卖报或卖废品,孩子们在里面玩得不亦乐乎,不但体验到了成人赚钱的辛苦,还能间接感受社会生活的“游戏规则”。
如:有的家长为了培养孩子从小爱劳动的习惯,在家里实行“有偿劳动”,比如:洗一次碗给多少钱,叠一次衣服给多少钱……这样做不失为一个鼓励劳动的方法,但是切忌做过头。家长可以适当使用金钱鼓励的办法,但更要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首先是要培养他的劳动观念,同时体会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进而了解父母赚钱的不易。另外,还可以通过劳动来体会其中的辛苦,从而达到约束商品价格过高而产生购物欲望的目的,建立正确的消费观。
三、社会实践活动教会孩子合理消费
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动教材。幼儿可以从社会实践活动中看到有趣的景物,遇见各式各样的人物,学到许多知识。而买卖的过程更是幼儿认识钱的最佳机会,带着幼儿一起去购物,你可以让幼儿帮助挑选所需要的物品,在挑选过程中教会幼儿挑选的方式,哪些好,哪些不好,哪些贵,哪些便宜,什么是打折,什么是拍卖。与此同时,还要帮助孩子建立合理消费和选择消费的观念。
我们幼儿园就利用社区活动进行了多次很有意义的售卖游戏,教育幼儿懂得一定的商品知识和购物知识,知道如何挑选、购买、算帐、付款、找零。首先老师将孩子的玩具当成待售商品,一一估价,然后就分成两堆卖。
比如:孩子的小熊估价8元,老师拿出10元,让她找零;而孩子的玩具手枪估价4块,老师出5元,继续让孩子计算找零。在这些练习中,孩子对钱币的运用更加熟练了。老师还经常让孩子去“超市”买东西,由孩子当顾客和营业员,自己付钱、找零。首先要让孩子做一个规划图,把要买的东西画在纸上(避免孩子进了超市看都什么都想要),还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有多少钱。来到超市,让孩子边选择自己需要的东西边把价格记在纸上,然后加起来看一下自己有没有超出预算,超出的话要重新选择商品。付账的时候,老师可以问问孩子该找多少钱,看看营业员找的钱是不是和孩子计算的一样。
四、学会理财培养奉献爱心精神
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育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学会和父母、小伙伴分享。幼儿园就组织幼儿进行了一次爱心义卖活动,让孩子把家中的闲置品带来卖给有需要的家庭,卖得的钱由幼儿园统一捐给慈善机构,让慈善机构的叔叔阿姨们在幼儿园的操场上感谢一下所有参与活动的幼儿,让他们感受到帮助人的快乐。
在幼儿园的各种理财教育中,幼儿的种种能力得到了发展。在创设游戏和实践活动中,幼儿能交往、协商、独立思考,互相协作、处理事情等,所以理财的过程,是幼儿与他人与社会发生交往的过程。在理财教育过程中,幼儿的各种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每个幼儿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做事比原来能干、懂事了。理财教育是一项系统,系统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需要家庭、社区及相关机构提供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在孩子的世界里,“金钱”不应当成为可怕的字眼。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让孩子早点接触金钱、认识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是十分必要的。缺乏及时、正确的金钱教育,会导致孩子不会花钱,不知道勤俭节约,不懂得珍惜父母的劳动。
参考文献:
[1]杨长江《中国孩子的金钱教育》[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关颖“理财教育——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C]《少年儿童研究》
[3]刘克锦“理财意识,要从娃娃抓起”[J]《经济论坛》
关键词: 环保教育 幼儿教育 社会能力
幼儿园开展环保教育,是培养幼儿社会能力及责任感最有力的途径,这是因为环境保护最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孩子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都发乎自然,来自生活,即陶行知所说的“生活即教育”。
一、积极构建环保教育的起落架
1.努力营造环保教育的氛围。在幼儿园环保教育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识是通过自身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实现的。为了让幼儿与环境进行有效的对话从而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我们在幼儿园各个角落、班级的每片墙、走廊过道等地方,积极为幼儿营造环保教育的氛围,时时刻刻提醒幼儿,让幼儿动手共同参与“绿色环境”的创造活动,既锻炼他们的能力,宣传环保,又美化环境,让幼儿当起环境宣传的小主人,激起他们的兴趣。中大班的孩子自己设计环保标志,用自己易于理解的图像、标志来提醒每一位孩子。如:在种植架上贴上可爱的小水壶图标,告诉孩子们来园时看到小植物口渴了,记得要浇点水;花架上贴上可爱的小手图标,告诉孩子们,花儿需要保护,我们不摘花;孩子们漱口的桶上,贴上小花、小草标记,告诉孩子们这些水还可以用来浇花草。
2.注重优化环保教育的队伍。开展绿色环保实践活动,目的在于让幼儿增强绿色生态意识,提高环保动手能力,参与绿色环保社会实践。而所有这一切的开展,要在教师的辅导下进行。要让幼儿成为环保小卫士,教师首先应该是环保教育的引路人。于是,我们就经常性地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多样的绿色环保实践活动,带领教师参观大唐生态农业博物园和三维园艺,感受绿色赋予人类的美,在感受美的同时丰富知识,增强意识;组织老师编排环保童话剧,走进社区,让社区里的群众、孩子直观性地感受环保的重要性;组织保教人员开展废旧材料制作体育活动玩具比赛;教师组织环保垃圾桶制作比赛、晨间区域环境、主题环境创造比赛等,使教师从思想认识到知识水平都得到提升。
3.重视搭建环保教育的平台。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电视、网络、家园之桥报、家长园地等这些有效途径,为教师、家长和孩子们搭建起环保教育的交流学习平台。经常性地将网络上有关环保教育宣传的知识转载到园内网站上;将适合幼儿看的环保电视小片在园内电视上播放;将教师中好的环保教育案及论文上传到园内网站上;将家长和孩子们好的建设放到园内网站。如我们刚把小辰爸爸建议给园内每棵小树上挂上孩子们自己写的保护环境小牌子刚放到园内网站上,就得到大家的一致表示赞赏,第二天就付之于行动。
二、注重环保教育主题活动的有效开展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曾提出“寓教于乐”,幼儿年龄小,知识面比较窄,各种思维能力、想象力有待培养,在这个阶段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忌讲深奥、空洞的大道理,而应采取利用一些幼儿喜闻乐见的直观形象和生动有趣的形式,激发幼儿的灵感,激发幼儿的兴趣。为此,我们经常性地通过教学展示课等活动,引导教师将环保教育引入一日活动中。比如以下案例:我园老师在开展《城市美容师》主题活动时,先是让幼儿了解目前城市存在的一些脏乱差的现象,带孩子们来到垃圾中转站,通过了解,让孩子们知道垃圾去了哪里,是怎样被处理的。然后让幼儿设想,假如你是美容师,你该如何给城市美容。通过画画等形式,让幼儿把自己想表达的意念充分表述出来。这样既让幼儿了解了城市美容的重要性,又让他们知道要从小注意环境卫生,争当城市美容师。此外,还围绕“保护环境”的主题,设计一系列活动,编一些小故事,使幼儿在玩乐中受到教育,让孩子们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了解我们周边的环境,通过专题性的教育进一步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重视环保教育实践活动的多样化
1.教育幼儿从身边小事做起。教育幼儿环保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节水、节电、惜粮、垃圾分类回收、爱绿护绿、废旧物品回收、保护鸟类等活动。每年,我们都结合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一些重大的环保纪念日开展各种各样的环境纪念日活动,如制作环保小报、创作环保科技画、举行环保知识竞赛、环保小制作、家庭环保征文、环保宣传等活动,让孩子们一路与低碳生活同行,争做环保小卫士。
2.培养幼儿争做护绿小天使。春天到来时,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种植活动:在幼儿园的自然角及种植小园地,为孩子们设置实践的基地。植树节来临时,大班的孩子和老师阿姨一起在校园里种上小树苗。为幼儿提供亲自参加实践劳动的机会,在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中,产生爱护植物的感情;天气转暖时,孩子们在大树荫底下,享受着绿树带来的清新;当秋天来临时,孩子们用捡来的落叶制作成美丽的贴画,来美化我们的教育环境,使孩子的环保意识在活动中得到培养和增强;当冬天来临、大雪纷飞时,孩子开始了他们的护绿行动,拨开了压在树叶上的雪,让小树抬起了头,激发了孩子爱护绿色、爱护大自然、爱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一、加强学习,让老师们在学习中感悟,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1.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每双周星期五为业务学习日,我们加强了教育理论学习,促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明确方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创新。
2.拓展学习的时间、内容空间,组织好不同层次的业务学习。除集体学习之外,还引导教师自主学习,业余学习,每学期五篇保教笔记。
3.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学习。请进来就是抓住每一次外出学习、观摩的机会,到本市、县一些幼儿园观摩活动,听讲座,让教师走出去,看一看,学一学,开阔思路。本学年我们走出去累计100多人次。通过学习,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逐步树立起了解幼儿,理解幼儿,尊重、信任幼儿,关心、激励幼儿的观念,明确了幼儿身心各方面是一个整体。
二、加强教研力度,让老师们在实践中收获,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认真做好各类计划制订工作。我们依据《幼儿园教育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中的幼儿园教育目标,再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特点,在活动整合课程的基础上,设置适合我园的园本课程作为安全教育课程。再根据我们设置的课程制定确立具体教育目标、幼儿发展目标、以及各层次的目标,把目标落实到各类计划中去,再把计划分解到新提出的、预成的、和生成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去。这样我们的计划就更趋科学、更趋系统、更趋完善。我们的软件资料很完善,教育局领导评价说:应有尽有。
2.抓好集体备课,发挥团队作用。每个年级组每周一次的集中备课,鼓励老师们分析教材,挖掘教材,针对不明确的,有异议的地方,互相探讨、相互指导,改变教学策略;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有效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育教学水平有大幅度提高。
3.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加快我园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培养和造就一批骨干教师,促进我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提高课堂效率,十月份我们进行了新教师公开课。老师们在课堂中注重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更多地以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有集体、分组、个别等形式;尽可能多地提供各种材料、用具,让他们多看、多摸、多闻、多想、多动,让他们在操作实践中获得经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对于课堂的各个环节的把握越来越有条不紊,切实提升了老师们课堂的驾驭能力。
4.加强教师技能技巧训练,为教师构筑施展身手的平台。
五月和十二月份份开展了环境布置特别是主题墙布置展示评比活动,努力创设与幼儿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环境即课程,根据季节、节日、教育教学主题及时更换。幼儿园各个区角,都根据相应的大小设置成幼儿喜欢的、操作性、互动性很强的游戏角,让孩子走到哪儿都能有所玩,有所收获,使幼儿在快乐的生活中获得发展。这项活动的开展让港城幼儿园的环境布置飞跃了一大步。老师们对主题墙创设由不懂到了解,由原来的不布置到每个主题创设正常化。
十月份到德化中心校进行送教下乡活动。王莹老师上的《荷叶与小青蛙》深受师生们的喜爱。分别在十二月份和六月份成功组织了 学会感恩、喜迎新年 亲子活动周活动和欢庆六一系列活动。为使活动能扎实、高效、有序地开展,各年级组制定了详实的活动方案,各班老师排练了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活动具有艺术性、观赏性、游戏性、趣味性、亲子性,教育性强,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展现了老师、幼儿的才华,特别是六一义卖活动把整个六一活动推向了,不仅使培养了孩子们的社会性得到了发展,也给东城社区的贫困家庭送上了一点爱心。两次活动都取得了圆满成功!
三、开创科研文化,培养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
1.抓价值观建设,萌发科研文化
科研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应以成就人的发展为中心。我们树立了科研为教师发展服务、科研为幼儿发展服务的成人科研价值观,并不断倡导和强化,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教师的职业兴趣。我们认为:教科研不应仅仅着眼于课堂、服务于课堂,不应仅仅局限于合作备课方面,科研应当是教师的一种职业生存方式,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之间的研讨不应仅仅停留于教育教学技巧的改进,更应关注教学价值观的培育;不能仅仅关注教师的讲和演,更应关注如何通过有效的互动促进幼儿主动、健康发展;不应只关注教师的专业技能技巧的提高,还应关注教师的精神面貌、对待世界的态度、行为方式上的表现。园长是一园之魂,我园的园长积极进取、锲而不舍、敢于追求、顽强拼搏的精神感染并鼓舞着全园的教职工,影响着大家的价值观,有益于我园的价值观建设,这也成为我园新型教研文化创建这一系统工程的内核,我们发现:教师对幼儿园科研活动的价值认识逐渐发生变化,带着文化自觉意识去积极创建合理教研文化,在日常行为层面上来践行新型的幼儿园教研文化的萌芽开始出现。
2.以课题研讨为切入点,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本学年我园申报了普洱市教育规划立项课题-----《幼儿用餐时的安全问题探究》。通过创设准备阶段,实验班级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写好阶段性的小结与改进方案;年级组进行讨论,进行二次备课、二次上课,用环境中各种具有潜在教育意义的、有价值的信息,提供适于幼儿感知的内容,强调的是探索活动的过程;设法将幼儿的新旧知识发生联系,诱发幼儿的认知冲突,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幼儿用餐时的安全问题探究。
3.本学期,我园紧紧围绕创建安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这一特色,将幼儿的安全教育、礼仪教育注入一日常规中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实践和谐社会的精神,培育和丰富校园文化特色,从小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