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理课堂教学论文范文

地理课堂教学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课堂教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理课堂教学论文

第1篇:地理课堂教学论文范文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形成性评价的特点是要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出发点,对学生某一个阶段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从而针对性地改善教学活动。由于高中生处于青春期发育的关键时期,其对外界的认知能力较为敏感,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他们很难长时间对枯燥、抽象的高中地理知识产生兴趣。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就要通过测试或者对整体教学活动进行评价。但是这种整体性的评价方式往往却忽略了学生本身个体存在的差异,没有结合他们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及学习习惯考虑。而形成性评价就可以很好地反映他们每个阶段的学习特点及问题,从而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问题及教学活动,进而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

二、基于形成性评价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一)借助评价信息反馈,完善教学活动

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及时通过一些课堂观察、考试检测、作业批改、小组合作评价等检测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及时做出分析、处理,从而针对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特点及薄弱环节进行合理的指导,进而有针对性地完善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教师还要根据评价结果,科学设置教学目标,从而最大限度地落实综合素质教学。例如,学习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一《地球上的大气》课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般是对大气运动的原因是冷热不均,进而引申到气压带和风带及常见天气系统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阶段性认知反馈信息做出及时的处理,并针对性地改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认知水平。

(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建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那么,基于形成性评价的高中地理教学就要充分发挥人本化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的以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只有充分发挥人本化的教学理念,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基于形成性评价的以学生个体本身为教学主体,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充分利用教师的引导,利用每一次形成性的评价,不断完善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时,我们就可以列举生活实例。比如,将《两小儿辩日》这个小故事穿插到课堂,借助多媒体的形式充分展现给学生。在晴好天气,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到操场上观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并仔细观察国旗杆的影子。利用课余时间对国旗杆的影子长度和方向做一个统计,并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原因。学生很明显可以得到中午时太阳的高度是一天中最高,从而得出教学概念。这种贴近生活、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并将枯燥的高中地理知识生活化地给予学生消化,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确定评价机制,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形成性评价可以加深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深入了解,准确把握教学方向,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合理确定评价机制,淡化学生过度注重学习结果的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注意他们学习兴趣的引导,避免出现体罚、侮辱等现象。例如,问题:(1)北纬30°附近的西湖龙井、君山银针、黄山毛峰、蒙顶甘露、庐山云雾、祁阳红茶等是我国的六大名茶,请分析其形成的自然条件。(2)为了提升我国茶叶的品质,增加茶叶出口量,结合材料一,请你提出一些合理建议。评析:解决这个题目时,由于每个学生自身存在个体差异以及对外界知识吸收能力各不相同,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解题、学习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使其符合学生的自身实际。例如,第一问相对难一些。这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组长让表达能力和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代为组长引导小组成员讨论学习。教师则要及时做出引导。第二问属于结合专业背景的开放性题目。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对于成绩相对较弱的学生,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只要涉及问题重点就要给予鼓励,避免因为负担过重而出现自信心击垮,学习消极的现象。而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评价标准及教学目标就相对较高,让他们的地理认知能力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升华。

三、总结

第2篇:地理课堂教学论文范文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在此活动中,教师通过备课、宣讲、与学生交流、布置作业等达到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学会新知识的目的,学生在此活动中通过学习、问答、习作等完成思考、学习的任务。活动教学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地理活动教学比之传统教学方式更能发掘学生的主动性,通过不同的活动,促进教学向探索性、开放性的形势发展,通过参与活动,学生的思维发散性提高,探究能力与创造能力逐渐增强,在掌握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2初中地理教学中课堂活动的构成

2.1地理基础知识的传授课堂活动的根本立足点是传授地理知识,其中基础知识是重中之重,只有基础知识扎实,学生们才能稳步提高自身的地理知识修养,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以课堂活动为媒介,学生对地理知识感兴趣,开始了解地球的组成,明白自转、公转等概念,逐步掌握经纬度等知识,在此基础上,不仅学识的扩充相对容易,更丰富的课堂活动也更容易开展,实现教学的良性循环。

2.2教与学的互动在地理教学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交流是实现知识传播的主要途径,可以说教与学的互动是教学的核心,课堂活动可以有效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让教师看清学生的不足之处及时予以指导,让学生找到探索方向及时求助老师,一问一答实现轻松学习的目的。在课堂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主体,枯燥的学习过程会随着活动的生动而生动,使原本曲折的教学过程变得更直接有效,更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3专题活动的设置专题活动是课堂活动的构成之一,目前诸多学校尝试开展专题活动,如清华附中在近两年实施的“自主开发”专题活动,以通过教师提供的备选课题,学生自行选择,组成小组学习、讨论,最终在课堂上分享交流,比如“为什么南方没有雪”、“东北的土地是黑色的”这些课题都为学生的课堂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形式,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开放性学习,在搜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得到扩充,也发现了问题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基于课堂活动的地理教学策略

3.1利用课堂活动,有效联系生活“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对于地理课堂呈现的新世界,学生的陌生感还是强烈的。在课堂上可以安排一些结合生活和社会的实践活动,如初一年级地理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天气与气候》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观看央视或各省的城市天气预报,记录天气概况,通过生活切入教学,学生的理解会相对容易,又如在《中国河流》这一章,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长江之歌》和《黄河大合唱》在听歌词的过程中既实现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对中国河流进行了初步的接触,再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分享去过黄河、长江等河流地域旅游同学的游记,激发学生对河流的兴趣,进而了解中国河流。

3.2游戏课堂,手脑并用在课堂教学中,以初一年级下册《法国》这一章为例,教师可以选取法国电影片段让学生观看,如电影《两小无猜》,以截取其中“敢不敢”游戏的片段,让学生在观看法国建筑,法国人生活方式的同时学习一种游戏,并在课堂上尝试推广,教师准备一个万花筒,交给一个学生,从这个学生开始,随机传给下一个学生并提出一个有关法国的问题。如“敢不敢说出法国三个致命的建筑”、“敢不敢说出法国的气候”、“用一种动物形容法国”等,在一定的游戏时间里,完成游戏的学生基于奖励,出局的学生给予小小的惩罚,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们开始对法国的地理产生兴趣,不断收集资料进行展示,真正做到主动学习,手脑并用,游戏可以持续到课下,由学生自行完成,以收获更有效的教学成果。

4结束语

第3篇:地理课堂教学论文范文

教师制作教学视频,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在家完成新知识的学习,课上由教师领导学生解决问题,交流探讨,展示提升。这种颠覆传统教学流程的教学形式就是“翻转课堂”。翻转课堂不仅在教学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迎合了教学新理念的要求,更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翻转课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翻转课堂中学生需要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根据自己的情况及理解程度安排学习进度,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其次,翻转课堂有利于个性化学习。教师对于不同学习情况、不同性格、不同经验的学生会提供适合的视频,整个学习过程体现了“因材施教”。最后,视频可以反复观看。视频可以回放,这样就使得那些因事误课的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

二、翻转课堂在我国实施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对于翻转课堂的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翻转课堂大范围地在我国课堂教学中实施依然存在着无法突破的障碍。目前我国的贫富差距严重,网络信息技术还不能达到区域共享。翻转课堂的实施中微视频的观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果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有信息技术上的支持条件,就不能达到教育公平。微视频是不是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否促使学生在家自主完成知识讲授过程也是很难掌控的。课前自学、课上活动和课后巩固,能否做到环环相扣,对教师则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翻转课堂评价机制能否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适应,与本校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对学校来说也是一种挑战。诸如此类的问题严重制约着翻转课堂在我国实施的进展,亟待解决。基于这些问题的考虑笔者产生了如下思考。

三、翻转课堂在地理学科上取得成功的希望所在

地理学科是集综合性、地域性、差异性于一体的学科。它有别于其他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看图、读图、画图,教师还要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翻转课堂在地理学科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要从传统的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要素的有机整合转变成富含教师、学生、内容、媒体、环境等多因素的复杂教育行为。因此,翻转课堂要想在地理学科上取得成功必须从以下几点入手:

1.优质的地理教学视频。

翻转课堂的实施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完成知识教学过程,因此视频的制作及特点决定着学生的自学效果。在地理学科实施翻转课堂,教学视频同样重要。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教学视频最好做成主题视频,比如“热力环流的原理”、“水循环的过程”等分别做成一个主题视频。并且视频需短小,尽量控制在15分钟之内。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使学生长时间地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教学效果不理想。在地理教学微视频中应该尽量做到图文结合,让学生学会看图、读图、识图。教学视频中尽量不要出现教师的形象,而是以一种声音的出现形式进行面对面的讲解。学生一整天都在学校中对教师早已产生了视觉疲倦,更别提对教师所讲内容的兴趣了。

2.高水平的地理教师队伍。

有人说,翻转课堂使学生在课下都进行了自主学习,削弱了地理教师的作用。其实不然,翻转课堂的操作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和职业敏感度。①地理教师必须有较高的专业敏感度。不是每一节内容、每一种课型都适用翻转课堂。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对于翻转课堂的适用性也不一样。这就需要教师凭着专业敏感度进行安排和选择。②地理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在向学生提供视频资源前,还需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根据学生性格、学习情况的不同,提供不同形式的视频,有针对性地布置相应的练习,实现个性化一对一的学习方式。③地理教师在课堂上要有很强的掌控能力。课堂上的活动需与微课程形成互补。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形成认知聚焦,着重讲解重点、难点,而不是像学生观看的微视频那样面面俱到。在课堂之上能够很好地组织学生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成果展示、归纳总结,促使学生完成知识内化。

3.学校对地理课程及其他课程的合理安排。

①翻转课堂的实施肯定针对的是所有学科,是学校课程整体的变革。这样问题就应运而生,一个学期要开设十几门课,如果每一科都要用翻转课堂,那学生在课下就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观看和完成练习,不能迎合学生减负的倡导。这样严重地占用了学生的休息时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会理想。需要观看的视频增多,学习的效果便可想而知。本身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学生在课下对知识有很好的理解,教师在课上的讲解不会像视频里那样面面俱到,如果学生对视频授课的内容一知半解,课上进行的活动就没有办法顺利完成,那么翻转课堂的意义就不大。②学校在进行课程的重新安排时应考虑到课程与课程之间的互补性,课程内部之间的互补性。比如,一天的课程里使用翻转课堂的课程不宜超过四科。同一门课中也并不是所有的课型都适用于翻转课堂。地理课程中课型主要分为讲授课、练习课、巩固课等,在地理课中可以把练习课与巩固课等其他课型交互使用翻转课堂。

4.地理教学全过程与信息技术的紧密融合。

现阶段人们对翻转课堂更多的关注点在视频观看、视频制作及网络环境中。但翻转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并不是单纯某一个环节做好就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地理学习上应用翻转课堂时,不要只关注微视频而忽略其他环节的重要性。翻转课堂是由知识讲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组成。知识的讲授最终的目的是知识的内化。让学生学会应用,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把新接触到的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学习结构中。如学习了“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这一节,学生就应该树立起环境保护、植树造林的意识。真正的翻转课堂不应该只是关注学习场所,应注重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不应该只关注学生观看视频这一单一的行为,应该关注富含地理教师、学生、媒体、环境、内容等多种因素交错的动态过程。不能只关注在线视频观看,应关注智能诊断系统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富媒体环境。

5.与翻转课堂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机制。

每一种教学模式的提出,教学评价的转变都会成为其核心内容。翻转课堂也不例外,没有适合的教学评价就体现不出翻转课堂实施的效果和意义。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来看,评价主要注重两点:①注重过程和情感评价。教师可以发放学习记录档案袋,要求学生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方法记录下来。也可进行学习过程心里变化的跟踪,让同学写课后感想。如学习了“全球气候变化”之后观察学生是不是树立了环境保护的意识,生活中是不是有所行动。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翻转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参与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很多,尤其是学生家长及社会也参与了进来。在课前的学习过程中,家长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评价。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协作学习、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内化,学生间可以互评。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往往采用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进行探究,社会也可参与评价。此外,教师是整个课堂过程的设计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教师评价不可缺少。最后,学校管理者的评价会使整个评价更为完整。

四、“翻转课堂”在我国方兴未艾

第4篇:地理课堂教学论文范文

从“讨论式”教学的多年实践中发现,教师在运用该模式时应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 把握讨论的方向——避免离题

背离主题或在一些枝节问题上纠缠不清,是课堂讨论中经常遇到的现象。因此,在讨论过程中,要帮助学生从地理角度去思考问题,教会学生用地理思维方法去想问题,使讨论始终围绕问题的中心展开。例如,讨论古代巴比伦文明为什么衰落时,大多数学生会从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环境方向找原因。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主要从人文地理环境角度去分析,让他们紧扣“过度砍伐导致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河床抬升明显,最终河流泛滥、失去家园”这一主线,从而顺其自然地得出“不尊重自然规律,就会导致自毁家园”的结论。

二、把握个体差异——避免无备讨论

在讨论某一个问题时,学生学习的速度是不同的,所以讨论离不开准备。没有准备的讨论学生往往不得要领,抓不住关键点,影响讨论的效果。例如在讨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带来的影响”时,由于学生对中国中西部地区的自然、历史、经济基础、社会发展等方面不太了解,如果贸然展开讨论,势必没有深度。因此,可以先布置讨论提纲,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收集资料,写好课堂讨论、发言的要点,这样讨论才会有深度。这样的讨论全班的学生都既动了脑、动了手,又动了嘴,理解也就会更加深刻,主动参与讨论的欲望更加强烈,发言更加积极,讨论的真正目的也才能达到。

三、把握讨论问题的难易度——避免过难或过易

确定课堂讨论的主题是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的前提和关键。教材内容有难易之分,学生的能力有高低之分,课堂讨论的问题也就要有一定的难度,既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培养自学能力,又要使难度适合学生,让学生有“跳一跳,能摘到”的感觉。一个好的议题一般有以下三大特点:1.问题是否集中典型地反映了某一地理现象,具有针对性和较丰富的内涵;2.问题是否能紧扣教材内容,有利于突破重难点;3.问题是否是学生普遍关注、迫切希望了解的。例如,在讨论北半球回归线附近地区为什么大陆东侧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性气候,而大陆西侧却是热带沙漠气候时,这一问题既是教材的重难点,又是历年高考普遍关注的问题,具有很高的讨论价值。 转贴于

四、把握讨论时间——避免讨论未展开就草草收场

充足的讨论时间是保证讨论深入的重要因素。因为讨论深入在时间上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就问题而言,找出圆满的答案;二是让所有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对于前者,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要经过认真思考、整理,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是,有时老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不敢让学生独立活动,担心学生的讨论偏离主题太远,于是情急之下帮助学生说出问题的答案,讨论未展开就草草收场。所以说,讨论要保证充足的时间。

五、注重总结与评价——避免讨论停留于问题的表面

教师总结与评价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讨论结束时简单地归纳学生发言的基本观点,使学生对讨论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大致了解,让学生掌握讨论的全貌。2.对讨论中反映出来的观点进行评价分析,肯定正确,剖析错误,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3。对讨论中学生忽视的、遗漏的、思路不清的问题要一一指明,使学生一目了然。4.总结中应当从整体出发。例如讨论中国东北、华北重工业发达地区为什么没有形成重酸雨区时,很多学生都会回答:北方受夏季风影响时间短,降水少,风大,把酸性气体吹散了。这时,就要求教师及时地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并进一步启发:风把酸性气体吹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能吹到那里?与什么有关?等学生讨论后,教师及时总结如下:1.北方受夏季风控制时间短,降水少;2.北方接近冬季风的发源地,风力大,把北方酸性气体吹到了南方;3.从地形上看,北方地区多平原,有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4.北方地区多碱性土壤,对酸雨起到了一定的中和作用;5.北方地区冬春季节多扬尘天气,悬浮在空中的颗粒物能吸附一些酸性气体。

第5篇:地理课堂教学论文范文

我于72年参加教育工作,1974年毕业于天津市南郊区师范学校,在随后的工作中,86年取得天津教育学院地理大专学历。曾在大港区太平村中学、远景中学担任地理等教学工作,1986年调入大港油田二中即现在的海滨二校至今,从事初高中地理教学,兼任电教员等项工作。95年评选为中学一级教师,最近几年一直担任本学校七、八年的级地理教学工作。

在我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六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拥护党的领导。积极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做到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进行教育教学,深入钻研教法,掌握本科教学所需的文化知识。注重素质教育,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主要工作与业绩:

1、认真钻研新教材和新大纲。搞好素质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平时认真备课写好教案,精心准备好地理课件,备好每一节课。课上认真组织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坚持知识联系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下功夫。教学手段上强化直观教学,能够熟练的运用录像、投影、电脑等多媒体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课下积极的辅导学生的学习,在思想上耐心的教育帮助他们,使学生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每年自己所教班级学生考试成绩均处于油田范围中上等水平。今年12年七年级地理考试油田第二名,XX年与12年我校八年级参加天津市地理会考,地理成绩名列前茅。全部达标,其中12年八年级的学生地理会考成绩90%为优秀与良好的最好成绩,提高了我校的地理教学水平。

2、开展素质教育组织学生积极地参加全国地理科技大赛

本人积极的组织本校的学生参加XX年—2012年第二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地理科技大赛,比赛持续两个月的时间,本人认真组织,细心辅导,我校师生积极参与。活动得到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在此次比赛中我校成绩优异!经过本人的努力我校被授予全国地理科技大赛优秀组织奖;全国地理科技示范基地的称号,并授予牌匾为我校争得了荣誉。本人也在全国地理科技大赛荣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并授予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的称号!

我校中小学生近150人报名参赛,其中15人在第二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

3、积极参与各项教学研究活动与比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平时本人积极参加教学基本功与教学公开课的比赛,积极撰写教学论文。结合地理教材内容,经常制作地理教学课件并运用与课堂教学,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XX年我撰写的《浅谈初中地理教学精神的培养》论文,获得区海滨和研究教法教育中心XX年“教育创新”论文区级三等奖并获得区级成果认定奖。

1998年12月由本人设计制作的录象教材数学《圆锥曲线定义》获得市市教育局颁发的三等奖。

XX--XX年,获得校级教研公开课评比二等奖。

XX--XX年,获得校级创优课优秀奖。

XX年,获得滨海教育中心教师公开课比赛二等奖。

XX年,我撰写的论文《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想》获得国家级一等奖。

XX年,获得教育中心初中教师基本功大赛地理学科三等奖。

在我兼任电教员工作期间在1999年12月,我校在油田取得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先进学校的称号。

1999年和XX年连续两年,我获得了《教育处关于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先进个人称号。

4、自觉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在兼任电教员其间还为学校作了大量的其它有益的工作,如每年配合学校的团队活动、学校的运动会、艺术节的文艺演出,学生会操等大型活动,主动做好广播设备的安装和录像、摄像等工作。多年来,先后为学校义务维修了各种教学、电教电路等无数设备。为学校节约了大量的教育经费。

第6篇:地理课堂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观察学习 高中地理 应用 

观察学习主要是指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比较和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从中探求出内在规律和本质,再有效地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和掌握地理知识,突破学习重难点,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一、明确观察目标,推动观察学习的有效开展 

目标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明确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第一步。在开展观察学习时,观察目标是否清晰明确,将直接影响到观察学习的实际成效。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为了确保观察学习的有效进行,提高观察学习效果,教师要立足于实际,根据教学目的,明确观察对象和目标,合理安排观察时机和教学任务,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如在教学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时,笔者要求学生观察太阳系模式图,并提出“太阳系的组成成员有哪些?”“按照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他们应如何排列?”等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分析和思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敏捷的观察能力。 

二、优选观察方法,积极调动学生的观察热情 

地理是一门观察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观察内容丰富,观察形式多样,既有地图、景观图、插图、挂图等图片观察法,有现实世界中自然现象、人文环境等课外观察法,又有石膏、磁铁矿、金刚石等实物观察法,还有借助多媒体软件进行动画演示的观察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妙灵活地选择观察学习法,借助学习方法的多样性,点燃学生的观察热情和探究动机,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研究地壳运动规律、地球公转规律等一些抽象的自然现象规律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软件制作动画演示,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深入分析、总结规律,主动获取知识。 

三、科学指引学生,强化观察学习的实效性 

观察学习并非单纯地从表面观察对象后得出表面特征,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感受、思考、分析和探讨观察对象,挖掘观察现象背后蕴藏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受知识、经验、阅历等方面的限制,许多高中生在观察事物时容易停留在观察对象的表面现象和明显特征上,忽略了观察对象的内在本质,所以在开展观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提问,拓宽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全面观察,透过现象把握内在本质。 

如在教学《气压带和风带》时,笔者一边让学生观察热力环流示意图,一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单圈环流是我们在:①地表均一;②地球不自转;③太阳直射赤道(不移动)这三个假设条件下得出的结论,倘若去掉地球不自转这个假设条件,那么大气运动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如果考虑公转这一因素,三圈环流造成的气压带和风带将会有什么变化呢?”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领悟,透过现象看本质。 

四、注重课外观察,提升学生实践运用的能力 

第7篇:地理课堂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地理 案例式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论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1-0107-02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并把科学探究列为具体内容标准的一个主题,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地理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案例式教学并不是全新的理念,最早于1870年由当时担任美国哈佛大学法院院长的克里斯托弗·朗道尔教授创立,他在《合同法案例》一书的前言中说道:“被作为科学的法律是由原则和原理构成的。每个原理都来源于众多的案例。”通过案例使学生了解生活实际,让他们更有效地参与探索和研究。地理作为一门综合学科,重在说理,而理来源于众多的案例。案例教学更适用于此,况且新课程标准人教版教材的编写也遵循了这一原则。国内许多教育工作者也就案例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了解环境知识、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我们查阅了他们取得的成果,理论性都很强,实践性相对差一些,尤其对我们现行的高中教材的针对性强的少之又少,急需一线教师研究适应于我们高中学生的案例教学法。

地理学教育应该是一个产生知识的探索过程,在探索知识的产生过程中,掌握概念和原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本质,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而反思高中地理学教育,长期以来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教师强“灌”学生强“记”,被动学习。而忽视或漠视学生的主动探索,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通过普通高中实施地理案例式教学,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把新课程理念规范转化为具体的运作。通过“案例式教学设计”而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形成一个体现一定教育思想观念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模式,从而改变我校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通过两年的新课改实践,我们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普通高中的学生现状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现总结如下:

〖新授课模式〗

新授课模式分为自然地理教学模式和人文地理教学模式。

[地理教学]

自然地理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是经过科学家长期研究和实践得出的结论。理论性非常强,比较生涩难懂,也比较抽象。让学生自己研究探讨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是很难实现的,这就要求老师的引导,深入浅出,先把理论讲透彻,再把学生带到案例中进行理解深化,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这是按照一定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产生的。它的模式一般为:理论提出——特例分析——讨论交流——作出结论——同例推证。具体实施的过程如下:

第一步:出示理论。这一步是让学生自学课本找到地理的基本理论。首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深理解并同时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进行理论讲解让学生解疑,并对理论加深理解。

第二步:特例分析。这一步是提出问题,通过案例向学生提出任务,同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可先让学生思考和议论,使理论融于案例中,更贴近生活实际。

第三步:讨论交流。这一步案例探究练习中会出现不同的答案,学生会产生疑问,这时应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已经在讲道理,学生互相讨论后,迫切需要知道自己探究的结果是否正确,这时听老师讲已成为他们的迫切要求。教师讲解火候已到,就转入下一步。

第四步:作出结论。这一步是确保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有些学生会做探究题,可能是按照例题“依葫芦画瓢”,并没有真正弄懂道理。学生是探究活动的主体。因此,在学生练习后,教师还要进行讲解。讲解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从学生最困难的地方进行。

第五步:同例推证。这一步是经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后,得到了反馈矫正,其中大部分学生会有所领悟。为了再试探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及把学生的认识水平再提高一步,应该进行同类案例反馈练习,再一次进行信息反馈。

[人文地理教学]

第一步:特例分析。这一步是提出特殊案例,通过案例向学生提出任务,同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可先让学生思考和议论,通过案例设置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案例的选取采用以下几种途径:(1)利用教材提供的案例;(2)从多种媒体中选取有用的案例;(3)引导学生自己搜集设计案例。

第二步:推出理论。这一步是让学生自学课本找到地理的基本理论。首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深理解并同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体,新课程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教师进行理论讲解让学生解疑,并对理论加深理解。

第三步:讨论交流。这一步案例探究练习中会出现不同的答案,学生会产生疑问,这时应引导学生讨论。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更应该成为教学的主体,除案例的提供、课堂结束时的简短总结由老师完成外(也可以让学生搜集整理案例),对案例的分析、讨论、结论都要由学生独立完成,当然教师要积极创造和维护良好的讨论环境和氛围,使学生能充分讨论、争辩,教师要适时地鼓励那些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同学发言。

第四步:举一反三。这一步是经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后,得到了反馈矫正,其中大部分人会有所领悟。为了再试探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及把学生的认识水平再提高一层,应进行同类案例反馈练习,再一次进行信息反馈。通过讨论学习后能运用已经学习的理论来解决现实中的相关案例。

第五步:作出结论。这一步是确保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有些学生会做探究题,可能是按照例题“依葫芦画瓢”,并没有真正地弄懂道理。学生是探究活动的主体。因此,在学生练习后,教师还要进行讲解。讲解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针对学生最困难的地方进行。

〖复习课模式〗

复习课型的设计关键是设计好探究题,题型应多样化。如问答题、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填表、填图题和解答题。通过完成上述题型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它的模式一般为:出示复习题学生做复习题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构建知识结构再出示复习题(循环进行)。

〖习题课模式〗

该课型是教师巩固和深化知识的课型。教师在应用此课型时,首先应确定完成的教学目标,然后选择相应的习题,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注意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设计好一定梯度和层次的习题。通过练习,师生评议,达到学会解题,寻求思路,归纳总结,概括规律,理解、巩固、深化知识的目的。它的模式一般为:出示习题做练习师生评议再出示习题(循环进行)。

案例教学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以案例为媒介,在课堂上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案例所含地理原因进行提升的教学方式。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已成为地理课教学的首要任务。案例教学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将地理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起来。

本课题研究就如何运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等方面做了一点浅显的探讨,旨在更好地贯彻地理学科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理念和要求,推动地理学科教学的深入。由地理的学科特点,借助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更重要。经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结合我校地理教学的成功经验,及考虑学生的特点,通过依托地理案例的讲解和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学习了地理的理论知识,还学会了科学的分析方法,提高了综合分析的能力,提升了整体学生的地理素养。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8篇:地理课堂教学论文范文

伟大的事业不是靠力气、速度和身体的敏捷完成的,而是靠性格、意志和知识的力量完成的。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地理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高中地理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1本学期我担任高三76和80班及高一106和107班地理课的教学工作任务。

首先,在高一,在本学期初,我主要抓高一地理的基础知识部分,规范学生上课纪律及完成作业,纠正学生学习地理沿用初中的方法。高二由于有全市统考,所以,在赶教学进度的同时,渗透高一两册必修的内容,进而做到温故而知新。

由于学生在本学期只有一次期末考试成绩,没有平时成绩,我马上做了补救措施:要求学生用3周时间完成练习册,改好、讲评月考试卷。在接手高一地理教学任务以后,我发现学生普遍有上课纪律散漫、作业完成质量不高、应付测验、月考不认真等情况,导致了这次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因此,针对这些普遍现象,我制定了下学期的工作方向为纠正地理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提高课堂效果这三大方面。对做得好的班级、个人及时表扬和鼓励;每次测验、月考之后进行全级排名,务求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习成绩。

其次,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各种地图、图表、照片、图片来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过程。总复习过程别强调熟练解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及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运用图导法建立各章节之间的知识结构,运用图解法将提供新材料、新情境的文字式选择题进行换向突破,化难为易;运用图图互变、文图互变、图表互变法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推导地理规律和原理;通过各种读图、填图、绘图、分析示意图题型训练提高应变能力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最后,在高三的教学工作中,本学校是一所新兴的学校,学生的生源较差,其理解能力往往不能满足教师的要求。针对这个特点,在高考复习期间,应注意对学生已学的基础知识加以巩固和落实。以避免出现教师讲过多次,但学生仍然无法理解;或者是部分同学理解,而其他同学仍然不能理解的现象。而且对于本学校的学生应该实事求是,尤其是中等及差生,不要对他们做出太高的要求,只要求其掌握能够掌握的内容;对于难于掌握或者是理解的,有时可以放弃。只有做到真正的落实,才能使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从而谋求更进一步的发展。

高中地理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2光阴飞逝,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圆满地完成了教育地理学科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钻研业务。

我担任高一4个班的地理科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为了准确的传授知识,我经常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他们一起探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问题情境中,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通过精心设计,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成学生对新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在充分地经历探索中掌握地理事物事物发展发生和变化规律。

三、致力于地理教学的优化。

1、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

沉闷的课堂气氛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能比较直观形象地理解知识。

2、注重作业的开放性。

开放性的问题能活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深刻性。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注重作业批改的及时性,经常当面批改,个别辅导。

3、注重与学生的交流。

“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与桥梁。理解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份真情。当学生取得好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以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以安慰和支持。并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除了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自然地理思想与地理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地理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地理思想、地理方法,从而达到学习地理、应用地理的最终目的。

1、多教一些地理方法、地理思想,。

地理思想是在地理活动中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想法,是对地理概念、命题、规律、方法和技巧的本质认识,是地理中的智慧和灵魂。所以,领悟地理思想,方法是地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学中要钻研教材,把握知识中蕴含的地理思想和方法,通过传授知识,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地理方法,思考问题的地理思想。学生在学习了地理知识的同时,更能领悟到地理思想和方法,能熟练的对知识进行举一反三式的应用,真正达到活学活用,使教学理念转变,促进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学习地理知识探索有效途径。只有学生自己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他的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2、多一些过程探究,少一些知识陈列。

地理知识起源于生活,是从实际应用中逐渐抽象、概括、演示、推理而形成的系统的、严密的学科体系,地理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开放的思路,就要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为地理知识生长的基础,对知识的生成,讲授多一些过程性探究,通过学生主动性探究来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和最终定义,对学生地理思维的形成、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讲难题时,我常常会让学生上讲台上来发表自己的见解,用学生自己的表达方式让大家去理解,去判断谁是对的,谁的方法最简单。我发现有很多的同学乐与表达并与大家辩论。而实际教学中公式化、概念化的粗浅、简单、枯燥的诵读、机械式的演练教学不注重地理理性的、深层次的,使地理教学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面对新理念指导下的检测,不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学生地理方面的发展。

3、多一些以生为本,少一些教师中心。

高中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对贴近他们的生活,有一定感性经验的学习素材,更能焕发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长期的教师中心式的讲授,会挫伤学生学习热情,造成了学习的被动和教学的困境。地理学习中结合知识多创设一些生动活泼、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将学生放置于问题之中,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和地理知识,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发现的思维品质,对地理学习有推进作用。以生为本,破除教师中心,要始终成为地理课堂实施教学的首要策略。

我认为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地理,乐于学习地理,才是重要的。高自我,越做越好的。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高中地理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3为了总结教学经验,使今后的教学更有进步,现将一年的高三地理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依纲教学,明确复习方向

作为高三地理教师应认真学习地理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加强高考地理试题研究,把握高考命题走向,使高三地理复习有明确的导向。

二、立足课本,夯实双基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点的落实和知识网络的构成。这也比较符合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突出能力立意,重在考查学科的知识主干、基本原理和规律,以及地理理性思维逻辑和知识运用能力。能力是建立在夯实的基础上的,没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很难获得高分。

三、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高三地理复习一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按教材的顺序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这是重点,一般在第二年的三月初完成,要“扎扎实实”,不可盲目追求进度;第二阶段是专题复习,打破常规的章节,对知识进行重组,寻求联系,侧重于能力的培养,时间为两个月左右,专题的个数不能弄得太多;第三阶段为查漏补缺,调整心态,做好考试前的准备。

四、加强知识的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理论的研究表明,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零散知识更具价值。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比较偏重于掌握知识的细节,而忽略了对知识结构整体上的理解和掌握。由此使获得的知识难以成为今后深入探究的基础。在知识整理加工的过程中,伴随一系列思维活动,如分析、判断、归纳、演绎、比较、分类、总结、概括、推理等,可以说这个过程也是思维综合训练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同时也可以发现问题、弥补漏洞、纠正错误。在对基本原理、规律的探究、发现、归纳和应用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多思、敢问、善问?可准备一个问题本?,真正弄懂、吃透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五、落实基础,突出主干,注意与初中地理

本学期我带的是七、八年级地理,对我来说地理是来到芹池中学来的一门新的课程,真的是个挑战。经过一学期的师生间的共同努力,学生们对地理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逐渐产生了爱好,他们开始了解到了地球和舆图知识、陆地和海洋知识、天气与天气知识、居民与聚落知识、发展与合作等自然地理知识,也开始慢慢认识到学习地理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

一、在思想上我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恪守优良的师风师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以为,要想在学生心目树立自己的威信,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的知识和广阔的知识面,还要在道德行为上以身作则,以已服人。

二、在教学方面,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虚心求教,努力进步自己的教学水平。

首先,认真钻研教材,把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把握知识的思维,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其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爱好、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再次,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把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最后,组织好教室教学,关注全体学生,留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留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优良的教室气氛,教室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教室提问面向全体学生,留意引发学生学地理的爱好,教室上讲练结合。

三、在自己总结教育工作的同时,主动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式,博采众长,进步教学水平。

首先,在我带的地理课上,将“人地关系”作为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线索,注重列举的题目和地理事物,尽可能启发学生运用身边的“人地关系”材料,使学生实实在在认识把握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另外,还从地理学科中与其它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角度举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把握地理基础知识与学好其它学科的关系,从而改进了教学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综合回纳出“看书、听讲、用图、动手、动脑”等方法和要求,并可利用“地理学习”图向学生先容地理学习的形式。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要求应简明具体而又切实可行。并经常督促检查,养成学生很好的学习习惯。

再次,认真组织开展温习迎接考试。侧重于教会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在把握好地理知识的同时,将地理知识与欢聚生活联系起来进行学习,如:培养学生多种爱好爱好,多阅读课外书籍,多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进新鲜血液。

尽管在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现代教学质量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自身尚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在教学工作中教室语言尚存在平缓,平时考试较少,语言不够生动等题目,这些题目尚需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知识的有机结合

基础和主干知识是指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重要的地理事物、观念、结论。它们分布在教材的各个部分。但总体来看,能够体现地理学科学习功能的、能够形成再生知识的、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的部分多为高考复习的重点所在。如:地图、地球运动、大气运动、人类活动、人地关系等。

对于基础和主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是要死记硬背,而是要深入理解和具体应用。高考试题往往通过大量引用课外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问题角度,从而考查学生的能力。但是无论如何,其考查的落脚点仍然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主干知识。所以我们必须抓住各部分的基础和主干知识,寻找各部分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综合的思维方法,才能在高三地理复习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重点复习高中系统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初高中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初高中地理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到的初中地理知识,都应该掌握,决不能回避。要正确处理好高中系统地理与初中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以高中系统地理为主,兼顾初中地理,当涉及到相关初中地理知识时要进行串联复习,并落实到区域图上。只有把具体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产生的原因、特点,预测它的发展变化趋势。如复习“地球运动”时,就应把初中的“时区和日界线”融入其中,复习“地壳运动”时应一并复习初中“地形和地形的变化”等等。

通过这样处理,不仅使初高中地理知识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便于提高综合分析地理知识的能力。可见,抓住多角度观察地理事物的空间性质,综合分析地理系统内部与外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运动与转化这些大问题,一方面能使地理知识学习更加透彻、完整,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拓展思考与解答地理问题的深度与广度。

六、加强空间思维训练,形成科学的整体观念,不断提高认识水平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地理试题选取了能够反映地理学科主要研究分析方法的内容为命题素材,紧紧围绕“描述、概括、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认识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等能力要求。试题中时差的推断、地图的判读、世界和中国某个区域的特征分析、判断等都是在考查学生的空间能力。因此,在高考地理复习中要特别注重空间思维的训练,以促进我们的整体思维观形成。

空间思维能力的考察主要有这几项内容:各类地图的判读,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大气的运动和变化,世界和中国区域(大洲、大洋、地区、国家)中的重要经线、纬线,各类重要地理分界线(自然地理界线、人文地理界限)等。培养地理学科的空间思维能力,一定要讲求方法。如对空间概念和物体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分析?可选取十条重要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120°E),通过它们,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经纬网,并想象地球运转起来线与线之间相互位置关系及晨昏线的动态关系。

通过有效的空间思维训练,才能达到当给出世界上某一点或线时?在脑海中涌现的不是乱糟糟的一团,而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地理事物。而有了这样的水平,无论命题角度如何,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高三地理复习中有法而无定法,只要我们老老实实地紧扣大纲,立足基础,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整体观念,加强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以地理事实材料为基础,形成地理概念,认识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零散知识更有价值,抓住主干知识,注重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紧紧把握住区域特征认定及其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注重空间思维的训练,促进空间思维能力的形成,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高中地理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5在过去的201x年里,本人能积极参加上级和学校组织的各类政治及业务学习,认真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思想上能同学校的整体发展保持高度统一,积极要求进步,各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下面就一年来的工作表现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积极找老党员谈心,紧紧地团结在党的身边,严格按照党员标准去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认真执行好党、团的政治思想工作。

二、教学工作方面

在教学工作方面,上学期担任高三年级219班、228班、229班3个班的地理教学,并担任228班班主任,下学期担任高一年级268班、269班、270班、275班、276班5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担任学校团委书记职务。

在地理教学中,能认真贯彻地理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吃透和把握地理教材,能做到“上课六认真”,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课堂实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注入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完成学习,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效果突出,在2013年的高考中,所任教的三个班成绩优秀,所考人数上线比例排第一,在下学期的高一班级教学中,班级优秀率和及格率在全年级列前两名,这也说明地理教学是成功的。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班级的整体发展。在校领导下,根据我班的实际,我着重加强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常与学生谈心,排除学生的心里疙瘩,多鼓励,传授他们学习方法、技巧。通过常规管理,逐步培养数名班级学生干部,并发挥了他们个人积极能动作用。我深知:教育好学生不能光靠老师,还离不开家长。所以我还特别重视家校联系工作,经常和家长互通电话,利用家校通平台做好交流工作,认真接待来访家长。经过不懈努力,本班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在2013年的高考中本班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校团委工作中,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热爱、尊重、关心学生,深入学生中去,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引导学生以团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开展团内活动,如进行团知识讲座、元旦茶话会等,让他们在愉快的、健康的环境中学习成长。通过团委会组织各类活动,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学生能手,如组建校园治安队、卫生小分队、食堂就餐秩序护卫队等组织,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体现出他们主人翁的姿态,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支持。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如举办第十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我家三十年”征文征物比赛等活动,充分地展示了学生的才华,也使学校的学风、校风有了更大的改善。

三、业务学习方面

作为年轻教师的我,始终坚持不忘学习的原则。不断阅读相关专业书籍,观摩兄弟学校优秀教师上课,学习先进经验,并做好业务学习笔记,在暑假利用假期到市里进行新课程培训,参加各种教学教研活动,勤写教学论文,如论文《浅谈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方法》获市二等奖。教学课件《地球表面的形态》在学校的课件评比中获二等奖,同时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读书活动,博客制作比赛等。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汗水终有硕果,然而都将成为过去,在这一年的工作中也感受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但我有信心,有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加倍努力,以更优异的成绩来谱写自己的人生之路。

这个学期我教初三年级4个班的地理课,这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时间过的真快,转眼本学期又要结束了。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并认真搜集每节课的可件和课外知识,保存在电脑中。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