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学理论范文

心理学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学理论

第1篇:心理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自杀;心理学;自杀评估;自杀治疗

有相关数据显示,在世界范围内仅2008年死于自杀的大约就有100万人,每年也在以惊人的速度上上升。我国自杀者大约每年有29万人左右,自杀的年均死亡率达到了0.23‰。因此,自杀问题的研究变得非常重要。那么,为什么人们会以自杀的方式来将自己的生命结束呢?这潜在的原因并未得到广泛的关注,这也使得自杀问题始终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因此,为了让国内外的同仁对了解自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情况,本文将对自杀的概念、成因、治疗三大方面做出有关研究和评述性的介绍。

一、对自杀的概述

1.解读自杀。自杀,指的是某一个体自愿或者蓄意运用各种手段将自己的生命结束的一种行为。这是包含着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因素的复杂行为。从心理学视角来看,自杀行为是自杀者对死的本能也是其心理长期积累的最终结果。生理学观点认为自杀是一种先天的遗传行为模式。现象学观点认为自杀是一种故意终止生命的存在,进行自我毁灭的行为。现象学观点突出了自杀者的主观故意与客观的毁灭。学者们对于自杀的概念各持己见,至今尚且一个有统一标准。根据很多研究发现,家庭成长环境以及遗传因素等方面对于自杀意识与自杀行为有着较大影响,其中包括家庭的精神疾病、自杀史等各方面的因素。2.自杀心理形成的整个过程。一般来说,自杀者自杀之前会有下列心理过程:首先是自杀动机的形成。当自杀者遇到了困难或是挫折后,他们的内心会很痛苦,为了找到发泄、表达或者解决、逃避等,选择自杀作为解决的方法。第二阶段,是自杀者矛盾冲突心理形成。当他们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之后,思想会徘徊在生死之间,也会在本能与社会规范和道德理念间反复徘徊,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斗争,自杀念头也会随时随地地冒出来。他们的自杀念头也会反映为一种重要的信号以及异于常人的各种行为。最后则是决定自杀。当生死之间的矛盾受到激化之后,反复经过选择之后,甚至表面上出现了正常的假象。第四阶段,自杀的真正实施阶段。自杀者付诸于行动,结束自己的生命。3.自杀的分类。自杀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产生自杀时不同的动机,国内研究者通常会把他们分为抗争惩罚、心理解脱以及寻求关注和要挟等类型;国外学者将其分为:献身式自杀(牺牲)、玩笑式自杀(证明自己)、攻击型自杀(勒索或者报复)、逃避式自杀(摆脱惩罚或悲伤)。

二、分析发生自杀的主要成因

当前,分析自杀成因的理论很多,下文笔者从心理学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分析了自杀形成的主要成因。1.人格特征因素。一些研究表明,自卑、紧张、焦虑、多疑、爱幻想以及与他人缺乏交流等方面特征的人更易产生自杀的念头。另外,内向、自尊心较强、兴奋性低、自律性较差、缺乏情绪稳定性、有精神质倾向的人群也较易产生自杀的念头。还有些人群孤僻、孤独、低落、悲观、自责心较重、消沉等主要特征的人群自杀发生率也较高。2.来自于家庭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家庭的氛围,如果孩子成长的家庭是单亲或者有家庭成员曾自杀、家庭暴力等,他们出现自杀念头以及自杀行为的几率会较正常家庭的孩子高得多。其次是来自于家庭经济情况方面的问题,相关研究证实,人群经济水平较高的自杀念头比收入一般的概率要高出很多。再者就是和家庭教育的方式有关。像成长在专制型的家庭教育模式下的孩子产生自杀意念的概率高于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学生。3.社会因素。我国经济和社会正处于重大转型期,很多社会规范的缺失导致某些人群的行为无法受到公共认知的约束与规范,这些人则是较易走向极端的人群。再者就是社会模仿,传媒对自杀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很多未成年人都没有成熟的心理,往往会轻视轻命去模仿他人的自杀行为。然后就是较大的社会压力,工作学习竞争激烈,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水平都有都在激烈的竞争中有所下降。四是社会隔离,快节奏的工作,人与人的交往减少,往往内心空虚。4.心理因素。有研究表明,人一旦遇到了挫折,若未对其原因进行详细地分析,他们对于事物认知的能力就会降低,这种情况若持续发展便会失去意识,变的容易冲动而且对错不分。他们为了摆脱这种痛苦的意识以及矛盾冲突、恶劣的情绪等,所以选择将自杀死亡作为最简单彻底的手段。另一方面当人与人的行为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性,人也会产生不和谐的认知,并发生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的失衡,压力会变得较大,进而提高了自杀行为发生的概率。

三、自杀的防预和治疗

1.加强筛查力度。要加强筛查的力度,及时的发现具有自杀意念或者自杀倾向的个体,通过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与治疗,并指导他们形成健康的人生观,避免他们产生自杀行为。2.大众教育。对普通群众、特殊人群、具有自杀倾向的人进行预防自杀的相关知识的教育。使民众对自杀机制的认知得以提高,对自杀有明确的防范的意识,采取有效的降低心理问题和自杀风险的措施。据大量调查表明,对因抑郁而产生的自杀倾向的发现和治疗是最为及时和有效的方法就是大众教育。3.加强干预治疗。通过干预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自杀行为的复发率,使疗效得到巩固。主要治疗的手段有精神分析疗法、行为主义疗法、认知疗法以及人本主义疗法等。与其他治疗的方法相比,自杀倾向者能够在认知疗法治疗后将复发率会降低至50%以下。4.对自杀主要途径控制的有效方法。自杀者自杀的方法一般都有较强的致死性,因为必须对武器、神经麻痹药物以及剧毒类药物加强控制与限制,使致死性高的自杀率有效降低。

作者:赵锴文 单位: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晓炜.自杀行为的心理学综述研究[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第2篇:心理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自杀:成因:心理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B8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12-0163-05

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自杀已经成为越来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社会与学界的高度关注。2008年世界范围内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并且增长迅速,而中国每年自杀死亡人数约为29万,年均自杀死亡率是0.23‰。由此可见对自杀问题研究的必要性。而目前对自杀的研究更多关注于自杀的流行病学、自杀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干预等,这些研究都是从现象入手。而人们选择自杀方式结束生命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并没有得到重视,这显然不利于从根源上解决自杀问题。因此,本文拟对已有的自杀成因理论及模式做评述性介绍,重点介绍国外最新的关于自杀的人际关系理论,为自杀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潜在的新思路。

一、自杀的概念

自杀是一种夹杂着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复杂行为,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因此自杀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标准。现象学观点认为自杀是自我毁灭,故意终止生命的存在,强调了自杀者行为的主观故意性与客观毁灭性。生理学观点认为自杀是一种先天的遗传行为模式。许多证据表明,自杀行为受家庭及遗传因素的影响,包括自杀家族史、精神疾患、低水平血清胆固醇和5-羟色胺。以精神分析为代表的心理学观点认为自杀行为是人的死本能指向内部并日益积累的结果。其他心理学家给出的定义诸如“杀死自己的行为称为自杀,它应当是有意识的行为,执行者本人完全了解或者预料到这种行为的致命后果”等,同样强调了行为的致命后果,并指出了行为的有意识性、目的性及心理上的自主性。社会学观点则在此基础上补充了被动自杀行为这一方式。

2004年WHO将其定义为,“自杀是自发完成的、故意的行动后果,行为者本人完全了解或期望这一结果的致死性后果”。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CCMD-II-R)对自杀的概念作了详细而较准确的描述。指出自杀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蓄意性;第二,自杀行为的结果有致死、致残和经救治痊愈等;第三,必须要有自杀意念的自残自伤行为:第四,自杀与精神障碍并不矛盾。

综合以上各观点的角度,可以总结出自杀定义的基本要点:(1)有意识的蓄意的;(2)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3)自发完成的;(4)可采用多种方式的;(5)结果具有致命性。从狭义上定义自杀,可以仅限于产生致命结果的自杀行为,从广义上定义自杀,则包括自杀意念、自杀企图和致命的自杀行为。本文将广义的自杀统称为“自杀相关行为”。

二、自杀的分类

自杀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按照自杀的动机分类,国外学者Baechler(1979)将其分为:逃避型自杀(为摆脱悲伤或惩罚),攻击型自杀(报复或勒索),献身式自杀(牺牲),和开玩笑的自杀(证明自己);国内学者则分为:心理解脱型、寻求关注型、抗争惩罚型和要挟型。

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认可度最高的是1970年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提出的临床诊断分类标准,该标准是按照自杀行为(结果)的严重程度分类的:(1)自杀已遂或成功自杀(CS,Committed suicide,Completed suicide);(2)自杀企图或自杀未遂(SA,Suicide attempt);(3)自杀意念(SI,Suicide idea),指个体直接或间接的表达自己想要终止生命的意向。该分类是在建立在广义自杀的基础上的,即对自杀相关行为进行的分类。这种分类方式被后文论述的诸多成因理论采纳,尤其是着重介绍的人际关系理论。

三、自杀的成因理论

目前已有的自杀成因理论很多。本文将分别从经典心理学理论解释、基于实证研究的过程模型和最新的人际关系理论三大块来介绍相关理论。其中,第一类理论对自杀的心理实质进行了很好的解释,第二类则将实证得出的危险因素也纳入其中,最后一类则综合了实证研究的过程模型和对危险因素的概括,很好的解释了自杀相关行为的成因。

(一)经典心理学理论解释

1 心理动力学理论。弗洛伊德认为自杀是罪恶和侵略感转向自身的结果,根源是长期受压抑的无意识欲望和冲动以及三我之间的冲突,最终死本能主导了生命。其他研究者像Zilboorg等人进一步发展了弗洛伊德的观点,提出包括复仇、恐惧、怨恨和逃避的幻想都会导致自杀,并指出绝大多数的自杀行为都是冲动的表现。很多后期的实证研究证实了这些观点,但很少被运用于临床和预测。

2 杀死自我理论(ego suicide)。戴维·罗森1993年提出了杀死自我理论。人的心性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杀死自我趋近自性的过程,而自杀不过是杀死自我的误用。如青少年的自我非常脆弱,任何强烈一点的挫折都有可能导致非常强烈的情绪,杀死消极自我的冲动就可能被误读成杀死自己,产生实际的自杀行为。这种理论的假设得到了不少的临床验证,但缺乏有关的实证性和量化研究。

3 “痛苦呐喊”模式(Cry of Pain)。Willians提出的“痛苦呐喊”模式认为当个体遭受了来自外界的压力情境,如失业、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差等,产生了挫败感,且认为自己无法从中逃脱,同时个体又可以获得伤害自己的机会时。个体可能会选择自我伤害或自杀行为来逃离这种情境,摆脱“挫败”给他们带来的痛苦。这种模式强调自杀行为是被组合情境诱发出的一种“反应”,而不是一种“交流”,是渴望获得解救的呐喊。该理论可解释诸如依恋关系被破坏或被遗弃的儿童自杀的原因,但无法给出自杀行为的流行病学意义。如性别差异等因素对自杀的影响。

4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自杀行为源于对家庭成员和朋友自杀行为的模仿。Chiles等认为自杀是一种习得的问题解决方式,这种方式常被内部和外部原因所强化。前者指的是自杀行动能够缓解自杀病人的焦虑和害怕,能够使情绪得到释放。后者指的是自杀行动后的环境改变,如脱离危险环境,得到别人更多的关心等。该理论被后来很多实证研究证明,如Maureen E.Lyon等(2000)的研究。该理论提供了通过行为的强化和消退来降低自杀的可能性,但缺点是不能对所有的自杀行为作出解释和预测。

5 聚合优化模型(Coherence Optimization Model)。聚合优化模型提出了个体因素的九大认知单元群(cognitive unit set,简称CUS),即经济、关系、职业、健康、自我、自杀思想、生命、死亡和自杀认知。认知单元群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建构、评价、信仰、情感等的集合体,关注共同的内外部目标和情景。自杀思想受个体对自我、经济地位、关系、职业、健康状况的看法,以及对生命、死亡和自杀的态度的影响。该模型突出了认知因素在个体自杀思想形成中的作用;但解释十分抽象,也难以施测。

6 逃避自我理论(Escape From Self)。逃避自我理论最早由Baechler 1975年提出,后经Baumeister1990年完善。该理论认为只有环环相扣地经历以下六个阶段,自杀才会发生:(1)最近某个事件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或标准。(2)不恰当的内归因,认为是自己的问题才导致事情的结果不如意。(3)质疑自己的能力等,开始出现自卑和低自尊。(4)由此产生消极情绪,为达不到标准完不成认为而焦虑抑郁。(5)认知降低。为了驱除抑郁或焦虑,人们对自己或自己的行为只从具体的短期的角度来看待。只注意眼前的活动和感觉,只考虑近期目标,让意义的维度从感知和思考领域中消失。(6)长期的认知降低带来的丧失意义、不分对错、易于冲动等特点,就会使死亡在当下成为逃避恶劣情绪和痛苦的自我意识的手段。此理论解释力较强,但缺乏对实际的危险因素的关注,因而预测与干预的实用性不强。

7 自杀脚本评价模型(SAMS,the Schematic Appraisals Model of Suicide)。Joneson(2008)提出的自杀图表评价模型SAMS认为,与自杀相关的评价系统包括以下两种:对情境的评价和自我评价。对情境的评价十分重要,当压力事件被评价为是将自己击败并诱骗自己进入陷阱时,自杀现象增多。自我评价结构被认为是对其他所有相关的认知过程的影响,而积极的自我评价则是有明显保护作用的,可以提供弹性资源。此外,积极的自我评价对情境评价系统有着直接影响。但SAMS并没有解释积极自我评价对其的影响机制,同时缺少对危险因素的全面概括。

8 家庭系统理论。该理论认为自杀行为是家庭功能紊乱的症状而非个体问题的结果,自杀个体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帮助整个家庭避免了其他冲突和难题。如果家庭交互模式不改变,个体的恢复会导致家庭成员发展出其他症状。该理论强调了家庭作为功能系统的作用,重点在于通过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来避免和减少自杀行为。但该理论缺乏预测自杀的具体指标,且无法解释实证得出的诸如身体上的疾病是自杀行为相关的危险因素的作用机理。

以上对自杀涵盖的多方面视角理论进行了论述,其中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自杀是由无意识驱动,伴随着强烈的情绪状态和不安。为了摆脱心理上的痛苦和存在的意义而产生的行为;社会学理论认为,自杀是源于对他人的观察和模仿。并习得的病态应对模式;认知理论认为自杀源于绝望和情绪失调,在错误的认知模式得以主动或被动的强化时导致了自杀:发展和系统理论则强调了家庭系统和社会关系对自杀的个体的影响。综上所述,经典心理学理论解释对于自杀的心理原因分析比较透彻,有助于理解为什么自杀的心理实质;但其缺陷也很明显,即对于自杀行为只有解释性而缺乏预测性。

(二)基于实证研究的过程模型

1 压力一素质模型(Stress Diathesis Model)。压力-素质模型是Mann(1999)和他的同事(Danuta Wasserman)提出的,该模型认为个体自杀的危险性是个体素质与应急事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压力——导致应激的生活状态及因素包括急性精神病或躯体疾病、严重的酒精与药物依赖、严重的心理创伤、工作压力或家庭危机。当易感性人群处于应激状态时,其内在的易感性就会表现为易激惹、易愤怒、易受伤的倾向,比常人更容易导致自杀。素质——主要表现为个体自杀意向较强、冲动性较高等方面,而应激情景或应激事件会给个体带来压力,使个体产生焦虑、愤怒、悲痛、沮丧及绝望等身心反应,影响他们应对情景的能力,如果此时个体再次遭遇其他应激情景或应激事件,个体将会失去有效处理的能力,极易做出自杀行动。当易感性人群处于应激状态时,其内在的易感性就会表现为易激惹、易愤怒、易受伤的倾向,比常人更容易导致自杀。在此基础上,Mann提出了广义的自杀过程中的压力一素质模型,认为自杀是应激因素、保护性因素(包括家庭、社会、文化等因素)与个体素质(包括易感性、人格、认知等因素)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这一理论对易感性的关注为自杀的评估和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但美中不足的是,对自杀行为的成因路径没有具体的描述,以至于对成因的解释和预测力不强。

2 压力不协调理论。该理论假设认为,有四种不协调的压力源会大致个体自杀,分别是(1)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即个体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碰到相互抵触的价值观或信念时所体验的压力;(2)愿望和现实的不一致。高目标期待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差距时,个人就会体验到愿望压力;(3)相对剥夺。极度贫困下的人发现和自己背景相同或相似的人却过着优越的生活的时候。就会体验到相对剥夺的压力;(4)危机和应对危机技能的缺乏。当然,在不协调的压力导致自杀行为的路径中还受到了社会和心理因素的调节以及心理病理学因素的干预或强化。从理论构建上,其范式建立在以往社会失范和压力概念系统之上,但还需要大量的实证研究将此理论完整地建立起来。此外,在操作性上,对于测量四种压力的工具也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3 生物心理社会模型(Biopsychosocial Model)。该模型把个体自杀的危险因素划分为六种。(1)人口统计学因素和社会因素,它影响着个体自杀的预先倾向性和自杀方式;(2)家庭特征和童年经验,主要包括不良的父母一儿童关系、个体遭受身体虐待等方面,对个体会产生长期影响,增加个体患精神疾病的概率和做出自杀行动的危险性;(3)人格因素和认知风格方面的某些特征可能会促使个体形成自杀意念并采取自杀行动;(4)基因和生物学因素,它会使个体在精神失调和自杀危险面前软弱无力:(5)精神疾病;(6)环境因素(包括生活中的压力以及挫折等),它会促使个体自杀或使个体以自杀的方式应对生活中的压力。生物社会心理模型认为自杀行为的产生是上述相互关联的六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该模型将危险因素归纳出六个方面,并将这六个方面分别作为自杀倾向性、自杀方式、自杀行为危险性、产生自杀意念、采用自杀行动、以自杀的方式应对压力的预测指标。从自杀行为出现的不同层面给出了相关的影响因素,强调了生物、社会和心理对自杀的共同作用,并且已被诸多实证研究证明,但没有形成具体的成因路径,因而对解释和预测的操作性不够强。

4 自杀轨迹模式。库少雄(2002)提出的自杀轨迹模式认为,影响自杀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四大类:生理、心理、认知和环境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之间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其中生理危险因素包括大脑的功能运作、遗传和性别;心理危险因素包括抑郁的情绪、绝望和无助的感觉、不良的自我概念与低自尊、不良的自我防御机制与应对能力,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怀疑;认知危险因素包括一个人已经达到的认知水平,对自己的认识以及适应外部环境的方式,刻板、狭隘、僵化的思维方式;环境危险因素包括不良的家庭环境、否定性的生活事件和自杀工具。各种危险因素的综合作用一旦达到了个人承受能力与应对技能的极限,自杀意念就有可能产生。当自杀意念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可能以预警信号的方式表现出来,也可能因触发事件而得到加强,最终导致自杀行为的实现。该理论将与自杀意念产生的所有危险因素条理清晰的罗列了出来,较为全面。但是,该模式没有形成自己的成因体系,故对于预防、排查和干预则没有体现出太大的价值。

以上理论均将自杀相关的危险因素纳入了模型建构的考虑范围内,从不同的角度对自杀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概括,有助于理解自杀的过程,有一定的预测性:但对于预防、排查和干预并没有体现出太大的临床价值。

(三)自杀的人际关系理论(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Suicide)

Van Orden等于2010年提出的人际关系理论具有三大主要特点:第一,研究采用自杀相关行为概念,涵盖了所有不同程度的自杀行为。以自杀完成(或几乎完成)为核心,依次到自杀企图和自杀意念等相关结构,对不同程度的自杀相关行为有不同程度的可操作性。第二,该理论考虑了已有的实证研究记录的自杀危险因素,将对危险因素的解释作为构建理论结构的基石。使理论与实证结果相一致,使得理论兼备了解释性和预测性特点。第三,具有理论的简练性和对严重自杀行为的明确可预防性特点。自杀的人际关系理论提出了自杀行为的三个核心结构(如图1):(1)感到缺乏归属感,(2)感到自己是负担,(3)获得自杀能力。其中前两个结构主要与自杀意念的形成相关,而第三个结构则主要与自杀能力相关。在此基础上,该理论还用四个假设描述了三个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发展了自杀意念产生与严重自杀行为能力之间的因果路径。

这三个核心结构和相互的关系是具有解释性的,但是核心结构的构成则是建立在已有的实证研究基础上,都具有多个明确的可观测的危险因素指标。第一个结构是感到缺乏归属感。它包含了“孤独”和“缺乏相互关怀的关系”这两个附属的子因素。其中“孤独”包括6个观测指标:自我报告的孤独感,聚在一起(pulling together),关怀性的书信干预,季节性变化,有婚姻、孩子和朋友,独居和少社会支持。“缺乏相互关怀的关系”也包括6个观测指标:社会退缩,居住在单人牢房,家庭暴力,配偶死亡或离婚,儿童虐待,家庭冲突。理论假定缺乏归属感是一种连续变量而非二分变量。最极端的缺乏归属感的表现形式会引起最极端的自我攻击行为,即自杀行为。

理论的第二个结构是感到自己是负担。包括“觉得自己妨碍别人”和“自我憎恨”这两个附属的子因素。其中前者包括6个观测指标:无家可归的痛苦,监禁的痛苦,失业的痛苦,身体疾病的痛苦,感到自己是没有价值、多余的,相信自己是家庭的负担;后者包括三个观测指标:低自尊,自责、羞愧,忧虑。个体感知到自己是负担的程度会随着时间、关系的变化而出现连续的变化,当个体认为自己是其他人的负担时,他们会因此而憎恨自己,而一旦严重程度超过临界线,则会引起自杀行为。此外,感到缺乏归属感和感到自己是负担是两个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结构,共同导致自杀意念的产生(相关系数r=0.79,Van Orden et al.,2008)。

该理论认为自杀意念并不足以产生致命的自杀行为,因而提出了第三个结构——获得自杀能力,由“对死亡的低水平恐惧”和“对身体上的痛苦高水平的忍受力”两部分构成。个体获得致命的伤害能力,是在长期和反复的接触身体痛苦或持续恐惧的经历中,通过适应(自我伤害中的恐惧和痛苦)和不断抗争的过程(来克服恐惧和痛苦)的机制来实现的。痛苦和挑衅的经历可以增强适应和抗争的过程,这些经历包括:儿童虐待、接触战争、冲动和先前的自杀企图。当个体同时具备自杀意念和自杀能力时会导致致命的自杀行为,因而,限制个体获得自杀能力的途径也可以阻止自杀行为,从而降低自杀率。

用于陈述自杀的成因路径的四个假设分别是:(1)缺乏归属感和感到自己是负担是最接近也是最能引起被动自杀意念的;(2)如果同时有缺乏归属感和感到自己是负担的心理状态,并对这种状态感到彻底的绝望,这是引起主动自杀意念最接近最必然的途径;(3)必须同时具备自杀意念和对死亡的低水平恐惧(获得自杀能力的第一组成部分),自杀意念才能转换成自杀企图;(4)致命的(或几乎致命的)自杀行为更容易在有自杀企图(感到缺乏归属感、感到自己是负担,并对两者感到绝望),对自杀的恐惧降低,和对身体上的痛苦忍受力提高的背景下出现。这四个假设从被动自杀意念、主动自杀意念、自杀企图到致命的自杀行为,按程度由轻到重的顺序依次介绍了自杀行为的成因路径(如图2),总之,感到缺乏归属感、感到自己是负担和获得自杀能力三方面的交互作用共同预测了个体的自杀危机。

H1=假设1;H2=假设2;H3=假设3;H4=假设4

该理论认为,所有形式的自杀行为背后都有着共同的心理过程,而本理论提到的结构是自杀行为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可能有其他途径也可以引起自杀行为。应用人际关系理论来评估自杀风险时,需要明确测量病人目前经历的归属感缺乏、感到自己是负担以及获得致命的自我伤害能力到了什么程度。在预防与治疗方面,理论认为缺乏归属感和感到自己是负担是两个动态因素,直接或间接对这两方面进行干预可以在自杀个体中起到良好的效果;而自杀能力的获得则是相对稳定和不易改变的结构,因此理论并没有尝试从这个角度对自杀行为进行干预,但限制获得自杀能力的途径却是可以实施的,例如减少儿童虐待、接触战争等经历。

总的来说,人际关系理论全面综合了已有的实证研究和关键危险因素。对自杀的原因和过程都有比较好的理解,是对已有的实证过程模型很好的综合。人际关系理论与以前理论最大的不同在于单独研究并强调了获得自杀能力这一结构的作用。以前理论更多的在描述自杀意念是如何形成的。同时认为自杀意念只要强烈到超过某一临界水平,则会发展成严重的自杀行为。而人际关系理论则认为,没有自杀能力,自杀意念再强烈也无法造成致命的自杀行为。这一点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弥补了以前理论一直存在的一个漏洞。

四、评价与展望

第3篇:心理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高职教育管理作用

一、心理学理论是高职教育发展中的必然选择

(一)可对学生心理起到调节作用

我国正处于互联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速度传播极快,并且在互联网中充斥着大量信息,信息质量参差不齐,这对学生来说是一项新的挑战,而学生需要面临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并由此能够产生焦虑、自卑等不良心理,若不能正确识别互联网络信息,负面信息同样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若此时能够应用心理学理论,可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的负面情绪得以释放,最终能够积极面对学习生活。

(二)心理学理论的应用使教学方法更加完善

心理学在高职教育管理中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同时能够使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创新性和针对性。另外,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帮助教师学习到更加丰富的教学方法,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缓解学生对学习的抵触心理以及厌烦的态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二、从学生角度而言应用心理学理论

(一)激励高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应保证学生始终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可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高职学生教育过程中,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起着重要作用,每个人思想均是独立的,俗话说,思想决定行动,也就是说,只有高职学生存在想要学习的意识,才能够引发学习的行动[1]。若高职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目标定位在拿到毕业证,那么该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则不会对学习的内容重视,并且常表现纪律松散。目标能够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刺激,该刺激在心理学中称为诱因,恰当的目标可对学生的行为起到引导作用以及激励作用。高职教育首先应制定科学的高职学生培养目标,应符合我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在高职学生学习内容设置上,应让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中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信心,学习动机得以强化,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严格要求,规范其学习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此过程中,高职教师更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使用丰富的情感,带动学生学习,并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中心,时刻了解、洞悉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的三观树立以及品行形成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引导,做到有的放矢,给予学生真正的帮助和鼓励[2]。

(二)心理学理念的应用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职教育过程中,注重心理学理论的应用,说明教育已经打破原有的教育模式,体现出新时代教育背景的价值,使学生以及教师消极的心理转变为积极的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心理变态、心理障碍、心理问题等层面,而应着眼于当下的状态,并朝积极发展方向发展。国外学者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应用于高职教育过程中,应将激发学生的内在激情作为主要目标,并能够使学生展现出其综合实力,不仅能够承担起生活的责任,同时能够承担社会责任,富有同情心以及健康心理的优秀人才,这一目标与高校培养优秀的人才目标相符合[3]。心理健康的学生,其幸福指数明显较高,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并能够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项困难,具有流畅的思维和积极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自我表达意思等,拥有积极向上健康心态的学生,对其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心理学理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能够激发出学生的最大潜力。

(三)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在当下的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和学生之间可形成各种冲突,高职教育仅仅对学生的能力以及理论知识进行培养显然是不够的,学校还应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应通过多种手段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以提高,使学生的适应环境变化能力得以提高,学生可掌握调节个人情绪的能力,保证每一位学生均能够达到心理学家公认的心理健康标准[4]。也就是说学生要热爱生活,能够接纳自我的多方面内容,可始终使情绪处于稳定状态中,长时间保持心情愉悦,具有较高的安全感,承受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不幸,对自我有着客观的评价,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求知欲望,具有较高的意志力、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人际关系良好,可实现自我价值,学生所展现的行为能够与年纪行为相符合。高职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调查,由原有的被动等待学生进行私密咨询,转变为主动,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由此可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并能够在一方面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提高学习效率[5]。

三、从心理学理论出实施高职教育工作

(一)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开展良性引导

就心理学而言,人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例如,认知活动,情绪活动以及按计划排除障碍有目的的活动。心理特征主要是人在进行一系列行为所表现出来较为稳定的特点。高职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决定了学生的行为,学生的心理正迅速向成熟阶段发展,大多数高职学生在此阶段会表现精力充沛,有气魄,对新的知识充满欲望,对未来的生活有着较美好的愿景,并能够根据自己的心理活动对人际关系进行调整,通常能够扩大交际圈,始终处于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中。高职是养成学生性格的重要场所,性格可朝多个方向发展,尚未发展成熟,即使处于学生较为擅长的领域中,也有可能因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导致一些消极甚至有损害性的表现[6]。若学生的想象能力过强容易将想象与抽象思维相混淆,容易使学生表现出不集中注意力,脱离实际,坚持片面性理论等,会影响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此时,应根据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具体问题,采取正确的教育手段,使学生的思想得以转变,在转变学生思想的过程中,应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应更多的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学生可以消除负面心理,并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发展,最终为国家培养出优秀人才做贡献。

(二)从社会心理动机入手

班级制定学生管理规定,主要是以集体荣誉为主要目标对整个班集体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主要规范的内容为:规定学生作息时间,按时起床,按时睡觉,并定时出操,整理内务等,制度的设定通常使学生处于非自愿状态下的行为。从心理学上讲,学生们只是在班集体动力体系的规范和压力下,才表现出的遵守行为,该种行为属于服从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该行为主要是学生为了个人不被排斥所表现出的一种妥协。若仅将学生非自愿状态下的服从作为班集体动力系统的目标,则不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为了保证班级动力系统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优势,应对学生的从众心理加以利用,通过树立榜样,促进学生对榜样的认知,由此能够激发学生的从众心理。树立榜样的力量主要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高职教师应做到言传身教,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另一方面,应在班级中找到学生学习进步的榜样,使学生认同榜样的行为,并逐渐产生模仿意识。模仿是学生学习当中最基础的社会行为,模仿行为通常完全出于自发状态下,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班级动力系统发挥出最佳的优势,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并不断强化自身行为,使自身的品格以及学习动力得以提升。社会心理动机制度,可对班级的管理起到促进作用,对高职院校培养优秀人才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7]。

第4篇:心理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巧用 心理学理论 高效课堂

一、巧用“同体效应”,打造和谐师生关系

【效应解读】同体效应,亦称自己人效应。

【效应感悟】课堂教学,思维交锋,既有复杂的师生智力活动,也有奥妙的师生心理过程。当学生碰到苦难时,往往会不自觉地退缩,此时,老师“朋友式”的关爱、关注和鼓励为其解开疑惑、重拾学习信心尤为重要。与学生谈心不是班主任的特权,“单纯”的科任老师的身份,在真诚交流中更容易获取学生对学习的真实想法,更有利于教师 “对症下药”,而适当低下头、弯弯腰,做平等讨论的朋友,做引导学问的长者,自然地叫出学生的名字,尊重学生,真挚地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老师的亲切与信任,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同体”感,助于学生在愉悦中学习知识、生成智慧。

二、巧用“霍桑效应”,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效应解读】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在芝加哥西方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益关系实验中发现了实验者效应,称“霍桑效应。”

【效应感悟】关注的作用是强大的,正面的关注,会让人激励、奋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创造学生展示机会,如在试卷讲评时展示学生好的卷面、让学生陈述自己的解题思路。在学生上台时,报以鼓励的眼神,亲切的笑容,结束时对其进行“亮点点评”,提出“小小期望”;细心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与微小进步,因势利导,或在课堂上给予肯定,或在课后“巧”碰面时给予赞许,让肯定成为他们学习的不竭动力。

三、把握“快乐燃点”,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心态

【燃点解读】人的生命体验中有两个“燃点”:“快乐燃点”和“痛苦燃点”。易怒易哀的人,“痛苦燃点”很低,稍不顺心,就感觉生活黯淡,对事物缺乏兴趣和热情;快乐的人,“快乐燃点”也很低,他们常会为路边怒放的小花而愉悦、一句温馨的话而感动。

【效应感悟】点燃了“快乐燃点”的人,他们的心情是愉悦的,接纳新事物、吸收新知识的效率肯定比被点燃了“痛苦燃点”的人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点燃学生“快乐燃点”,打造“幽默课堂”“惊喜课堂”,让学生在幽默和笑声中学习,让学生快乐于每一节地理课。

四、避免“习得性无助效应”,帮助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

【效应解读】经训练的狗可越过屏障或从事其他的行为来逃避实验者加于它的电击。但是,当多次受阻、狗认识到自己没能力改变外界控制时会产生一种无助感,称“习得性无助效应”。

【效应感悟】普通高三学生,学习基础弱,遇难易退缩,有的甚至认为自己学习不好是智力因素,学习主动性不强,因“难题”积累多,认为自己怎么学都不可能考得好分数,觉得高考无望,往往放弃地理学科。如此学生,高效课堂无从谈起。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树立学生“我可学,我能学”思想,避免“习得性无助效应”。让学生感受“成功”学习的喜悦,提高学习积极性。

“成功”的幅度因人而异,对学困生来说,克服一道难题,弄懂一个想了很久都想不通的知识点,就是胜利,就是成功,就需要肯定。如何让学生感受学习上一点一滴的成功?我想,可有三个途径:一是成立学习小组,强化基础知识的夯实,应用各种学习技巧进行理解和记忆,并由小组成员互相提问、检查监督;二是利用课前3分钟,通过默写的方式考要知识点,并及时对做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三是每天一道高考题训练,突破难点,拓展解题思维,积累高考题库。

五、运用“等待效应”,激发课堂活力和创造力

【效应解读】在认知对象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对某件事的等待而产生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之为等待效应。

第5篇:心理学理论范文

一 心理学理论在高等院校教师中的应用

(一)“需要理论”对高等教师进行激励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七个等级,而在高校教师需要上就要依据其层次上与规律上的不同来运用不同的手段来加以满足,并且结合高校教师培养目标,从而最终实现对高校教师的培养。教师作为社会成员组成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需要上有着比较明显的职业化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物质需求

当前我国大部分教师对于物质普遍没有太高的需求,相应的如果教师基本物质需求没有满足,就会直接影响教师工作与研究的积极性。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不断进步,对高校教师物质需要的改善以及充分满足也显得越来越迫切,这也是国内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 稳定发展需求

高校教师在教育与培养学生之前,首先必须要不断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水平与个人素质。在当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形势下,教师不断地学习新的文化知识,提升知识容量,努力进行专业科研,是当前高等院校教师最明显的职业特点。所以,为高等院校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学习环境以及研究环境是十分必要的,这也为教师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同时也是能够促进教师健康发展的良好基础。

3 自尊的需求

教师在社会发展中,自身形象以及社会地位是需要人们以及高校管理者充分尊重的。如果对教师合理工作范围内过多的干涉或者对教师个人成绩给予不合理或者不公平的评价,这些行为都很容易挫伤教师的自尊,从而直接降低教师工作积极性,甚至会使得教师受到极大的心理伤害。因此,对于高校教师个人自尊的充分尊重是保障高校教师顺利开展工作以及教师群体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公平理论”为高校教师创造和谐心理发展环境

“公平理论”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并且创立的。亚当斯认为人从事某种工作的动机不仅仅是受到薪酬的影响,同时也受到薪酬价值的影响。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投入与产出是否均等,如果两者均等或者大致相等,那么人们就会感到公平;反之,则会产生不公平的感受。因此,个体在工作上是否具有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取决于社会对其的影响程度的,也就是说,人们不仅仅在乎回报,更多的是在乎对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价值有多少。公平可以使人在工作时产生一种自我激励的作用,而不公平则会降低工作积极性,阻碍个人在工作上的创造性发挥。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教学人才,尤其是专业的优秀教学人才频现人才流失问题,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分配不公平的问题,从而使得很多教师产生不公平的感受。公平理论在高校教师中的充分运用,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能够有效缓解或者消除教师在各方面上的不公平的感受,从而避免对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伤害。除此之外,公平理论在高校教师中的应用还体现在创设和谐的教师心理发展环境。这也就要求社会各界以及高校管理者要对教师群体以及教学做到充分的尊重,从而对教师地位以及社会发展的贡献做出充分的肯定,进而有效改变分配不公平的局面。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在教师评价以及绩效考核和激励措施制定上充分运用公平理论,都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 心理学理论在高校学生中的应用

(一)社会心理动力机制对班级管理的应用

学生日常管理、班级管理目标以及班级管理规范等内容共同形成班级管理内在动力体系。在班级管理内在动力体系当中,学生往往会有出众表现或者服从管理表现等现象,例如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等。服从管理规范都是在集体压力下所产生的一种现象,这是个体充分融合集体或者避免被集体排斥的一种妥协,而并不是个体所自愿做出的行为与态度上的改变。所以在高校班级管理中运用社会心理动力机制不但能够充分实现这种效果,并且在运用榜样的示范手段以后,能够使得学生能够对榜样进行模仿,进而实现良好的从众效果,最终提升班级管理整体质量。所以,对自身举止的规范以及对榜样的模仿,都是能够有效促进高校学生产生认同的良好方法。对于高等院校学生来讲,模仿不仅仅是在对社会认识基础上产生的,同时也是学生对自我以及集体的正确认识基础上产生的,进而从模仿向认同转变,这包括在认知与情感上的认同,这有利于学生在个人学习、成长以及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发展与进步。因此,高等院校在学生班级管理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上应当注意对学生正确行为的鼓励和引导,从而使得形成正确且完整的个人品行。

(二)群体理论在高校学生中的应用

高等院校是学生学习高级文化知识以及形成自我价值观的重要场所。高等院校学生中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之间区别在于非正式学生群体具有自发产生,且都是以感情为基础,并且有着较强的群体意识和信息传递途径,并且还有很强的排他性。

加强对非正式学生群体的教育与管理是当前高等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这对高校和社会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而且还能够使得高校在推行素质教育以及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上都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群体理论应用上,国内多个知名高等院校合理利用非正式学生群体在学生服务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还对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类型以及其中心任务和管理上进行改革和指导,从而使得非正式学生群体能够对正式学生群体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促进和融合作用。

(三)应用激励理论在高等院校学生中的应用

个体需求通常具有不同的层次,需求越高,其产生的动机也就相对越强烈。需求根据来源可以分为主观需求与客观需求两方面。主观需求是产生动机的主要因素;客观需求则是促进动机形成的外部因素。主观需求主要是在学生的较低层次需求上,主要表现在学生单纯为了一纸文凭而学习,学习上采取消极态度等。目标作为刺激的一个类型,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诱因。适当的目标能够有效地激发个体产生一定的动机,进而确定行为实施的方向,这体现出目标是具有一定激励效果的。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学习知识水平与个人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上的全面健康发展,这些内容的实现主要就体现在学校课程规划以及教学内容制定上。

对学生学习上的监督管理以及错误行为的适当指导是实现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教育教学中,应当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原则,对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多加关心,从而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将学生放在高校教育的中心位置,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心理发展,从而在学生学习能力与个人成长上给予有效的指导与正确的引导,进而适当的对学生进行激励与帮助,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四)在高等院校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上的应用

在当前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当中,高等院校学生面临着多个现实性的问题,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的。高等院校还应当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出发,通过运用多种手段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强烈成功动机、适当调整自身情绪以及适应环境的各项能力,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心理良好素质的实现。心理学理论在当前心理素质培养上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 改善高等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法。一是改善新生入学的一次性的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组织开展定期的对新生的心理素质的调查与咨询活动;二是改善被动接受大学生心理问题咨询,经常性的开展和主动地关怀高等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课程。

2 改善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中单纯追求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的情况,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学生生活质量的改善,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活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对生活意义有正确的认知和追求。所以,对于当前高等院校来讲,倡导对学生的生活教育,提升学生的生活追求与质量,并且定期组织开展对大学生的生活教育活动,从而有机的将大学生活与大学教育进行统一结合。

3 应当加强对心理学理论在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的运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当代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就是对创新心理以及创新方法的培养,学生能否对所学知识与接收的信息进行理解和重新梳理,变成自身所需要的知识的能力,是当前判断大学生是否具有创造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就要充分运用心理学理论,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从而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 结语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占据了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地,对于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心理健康知识的讲授也是当前我国在大学生教育以及创新能力上的重点内容,有效的组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个人成长规划等方面的合理运用心理学理论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管理者、教育实施者以及心理学研究者面临的重要使命。总之,心理学在高等院校教师与学生中的运用不但可以全面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实力,而且创新力作为心理学研究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对象,对于推动我国其他领域发展以及民族整体的创新能力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琳.融入心理学知识促进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创新

[J].中国国情国力,2010(01).

[2]张燕.积极心理学: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拓展新视

角[J].学习月刊,2010(02).

[3]董鹏中.浅谈教育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06).

[4]张艳,李晓虹.浅析心理学方法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

运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01).

第6篇:心理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 EAP X理论 人群关系理论 Y理论 超Y理论

一、引言

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是任何领域发展的两个支点,管理学也不例外。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一个学科或者一个领域能否发展壮大的第三个重要支点,不容忽视。

管理哲学从20世纪初期开始,先后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的四个对“人性”的基本假设,演化出了与之对应的X理论、人群关系理论、Y理论和超Y理论四大基本理论派别,而每个理论派别都有各自主张的管理实践模式,分别是任务管理、参与管理、自主管理和权变管理。这些“人性假设”、“理论思想”、“管理模式”的共同点是“理论的”、“概念性的”、“宏观的”和“抽象的”。

员工援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 EAPs),泛泛而谈,就是对员工进行“援助”、“辅助”或者“帮助”,从而达到企业的某些目的、目标或者战略。那么,EAP究竟要对员工哪些方面进行援助?援助到何种程度和规模?达到企业何种目的或者战略?这些问题都是“实践的”、“工具性的”、“微观的”和“具体的”。20世纪80年代中叶从西方开始兴起的EAP,也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从最早的培训员工工作技能以提高绩效一步步发展至今,管理哲学的理念的时代变迁如何推动了EAP的时代变迁?EAP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本文通过科学的、历史的、系统的分析,对上述问题进行阐述和讨论。

二、管理哲学与EAP时代变迁

1.“绩效至上”时代――80年代的EAP

管理哲学初期对人性的假设认为人是“经济人”,其代表人物是泰勒,一个在死后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人;一个影响了流水线生产方式产生的人;一个被社会主义伟大导师列宁推崇备至的人;一个影响了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人;但同时也是一个被工人称为野兽般残忍的人;一个与工会水火不容,被迫在国会上作证的人;一个被现代管理学者不断批判的人。麦格雷戈吸纳了泰勒的观点,并进行了理论的提升,最后提出“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其管理理论称为“X理论”。

“经济人”的人性假设的核心内容如下:第一,一般人的本性是不喜欢工作的,只要可能,人就会逃避工作。第二,由于人天性不喜欢工作, 对于绝大多数人必须加以强迫、控制、指挥,以惩罚相威胁,以便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付出适当的努力。第三,一般人宁愿受人指挥,希望逃避责任,较少有野心,对安全的需要高于一切。

在X理论盛行的时代,最明显的特征的就是一切以绩效为主,工人的潜能被极大地开发,科学研究被大量用于工作设计,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率。而最早的EAP,刚刚兴起于80年代时,恰恰也是针对企业主提供的一项服务,目的是开发生产力,提高绩效。员工得到的“援助”主要是和绩效有密切关系的技能培训。而EAP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也是绩效是否大幅度的提高。至于员工的福利,例如满意感,幸福感完全被忽略。

2.“社会人际”时代――90年代的EAP

在“X理论”后诞生的是管理理论是“人群关系理论”,其代表人物和事件是梅奥主导的霍桑实验。一系列研究表明,人是社会人。而这正是人群关系理论主张的人性的假设。基于“社会人”的假设,很多思想观点被提出,例如:第一,人所受到的最主要的激励来自于社会需要的满足,以及得到和别人的关系及地位上的成就,金钱或经济激励只是第二位的。第二,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员工的“士气”。第三,来自群体中的社会力量对人的影响,比对管理中的激励和控制的影响更大。第四,人只有在上级满足其社会需要和其它要求时,才会对管理作出响应。

人群关系理论的根本贡献在于发现了人的社会属性以及如何利用人的社会属与管理实践。管理的角度从一味地像挖掘机器的潜能一样挖掘开发员工的潜能转向了对员工提供社会关怀。90年代的EAP正是表现出了相应的对员工的社会关怀和社会支持。员工从EAP中得到的是“支持和关怀”,重点是经济、心理、医疗、卫生、健康等方面,从而提高员工的满意度,鼓舞员工的士气。而单纯的技能知识的培训比例在EAP中大大下降,人们广泛意识到那些使用技能知识的主体是活生生的人,如果没有士气,再好的技术都不能转化为生产力。

3.“自我管理”时代――现代的EAP

人群关系理论之后,又一个管理哲学思潮来自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张,其代表人物有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马斯洛,其核心的人性假设认为,人是自我实现的人。其主张和X理论截然相反,被称为“Y理论”。其主要的主张是:第一,人并不是天性不喜欢工作的。第二,人们对参与目标能进行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而不需要外界奖惩。第三,报酬中最重要的是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

Y理论大大改变了管理学的理念。首先,管理重点的转变,从提供物质刺激转变成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发挥员工潜能,帮助员工自我实现。其次,管理人员职能的转变,从生产指挥者转变成条件创造者和障碍去除者。通过对员工的沟通,了解员工的喜好,创造好条件,消除障碍。再次,奖励方式的转变,从外在需要(工资、晋升)转变为内在需要(获得知识、增长才干、发挥潜力)。 最后,管理制度的重点的转变,从监督人控制人转变为保证职工自我实现的保障者。

进入2000年起,EAP的内容范围大大提升,领域可谓无孔不入,深入到员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大小小的事都力求“援助”到。这正是帮员工创造条件,使其不用担心别的事,从而可以一心为工作,一心为企业。

4.“权变灵活”时代――未来的EAP

Y理论之后,超Y理论被提出。人性的假设从自我实现人转变为复杂人,由此权变的管理理念兴起。而西方的权变理论与我们常谈及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主要的观点认为:第一,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存在个体差异。第二,人在同一时期内会有各种需要和动机。第三,由于工作和生活条件的变化,人们会不断产生各种新的需要。第四,人在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工作,会产生不同的需要。第五,人的需要不同,能力各异,对于不同的管理方式会有不同的反应。

超Y理论和与之对应的权变理论的提出,其核心特点是“灵活”。现代EAP涉及的内容非常全面,类比一下,犹如对员工进行“全面攻击”,而权变理论的精华是根据员工的需求进行“重点攻击”,并且不同类型的员工采取不一样的手段“分而治之,各个击破”。因此,未来的EAP应该从“刀耕火种”的粗犷式施行走向“精耕细作”的精细化开展,建立在管理者深入了解员工的特点、偏好和需求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EAP的各项功能和子模块,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模式下对员工进行“因材施教”和“对症下药”。

管理哲学与EAP时代变迁对应关系表

时代 对EAP的界定 关注的问题 人性假设 管理理论

1980-1990 一项雇主提供的资源,使用特点的核心技术,通过预防、识别、解决有关个人和生产率的问题,改善雇员和工作场所的效率。 绩效 经济人 X理论

1990-2000 企业通过为员工提供诊断、辅导、咨询等服务,解决员工在社会、心理、经济与健康等方面的问题,消除员工各方面困扰,达到预防问题产生、提高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目的。 社会心理 社会人 人群关系理论

雇主为雇员提供的服务,用来帮助他们克服可能会对工作满意度或生产率产生消极影响的问题,如酒精或药物依赖、职业咨询、家庭问题等,也包括将员工转交给专业的独立护理机构。

2000至今 一种基于雇佣关系的健康服务,目的是帮助识别和解决一系列广泛的员工个人关心的、可能影响工作表现的问题。 全方位援助 自我实现人 Y理论

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员工及其家庭成员,提供相应的心理评估、咨询辅导与治疗服务及家庭、法律、医疗、财务等方面的援助的过程。

一项基于工作场所的计划,旨在帮助工作组织处理生产效率问题,并帮助“雇员客户”甄别和解决个人所关心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健康、婚姻、家庭、压力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工作绩效的个人问题。

未来 建立在管理者深入了解员工的特点、偏好和需求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EAP的各项功能和子模块,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模式下对员工进行“因材施教”和“对症下药” 差异化援助 复杂人 超Y理论

三、总结

EAP的实践和管理哲学的发展两者之间紧密联系,未来的EAP必然会走上精细化、差异化的道路,这既符合理论的要求,也可使得成本降低,收益提高,事半功倍。企业应该精挑细选,为自己量身定制EAP服务,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针见血,切中要害,使得EAP从“高、大、全”走向“快、准、狠”。

参考文献

[1] 王垒.组织管理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 Roman, P. M., & Blum, T. C. The core technology of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 [J]. The Almacan,1985,15(3):8-9

[3] Sherman, A. W., Bohlander, G. W., & Chruden, H. J.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M]. South-Western Publishing Company,1988

[4] Arthur, A. R.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mes: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 of stress management [J].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 Counselling, 2000,28(4):549-559

第7篇:心理学理论范文

    一、有关概念和背景:

    教学过程:指通过师生相互作用,使学习者的行为朝着教学目标规定的方向,产生持久的变化的过程。

    教育目标群体系: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作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也称行为目标)。

    泰勒,当今学习(或行为)目标之父。

    二、教学目标的心理功能:

    ㈠启动功能;㈡导向功能;㈢激励功能:激励作用=效价×期望;㈣聚合功能三、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

    ①价值性标准:指目标对于需要满足的意义;②可能性标准;③低耗性标准;④丰富性标准;⑤就高性标准。

    四、编写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马杰,1962年,《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提出学习目标三要素:

    ㈠说明具体的行为;(做什么)。

    ㈡说明生产上述行为的条件;(怎么做)。

    ㈢指出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做得如何)。

    改进的学习目标描述:(A,B,C,D模式学习目标)。

    ①明确教学对象;(Audience)。

    ②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即行为;(Behaviour)。

    ③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即条件;(Conditions)。

    ④规定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Degree)五、教学目标的具体编写方法:

    ㈠对象与行为描述:

    行为的描述应具有可观察特点;描述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使用动宾结构短语。

    ㈡条件的表述:

    条件是指学习者表现为当时所处的环境等因素。

    包括:①环境;②人;③设备;④时间;⑤信息;⑥问题的明确性。

    ㈢标准的表述:

    标准是指作为学习结果的行为的可接受的最低衡量依据。(标准要具有可测性)。

    六、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一般将教学目标分类为:认知的情感的、心因动作的㈠认知的教学目标分类:

    1.知识(了解、对信息的回忆);2.理解(用自己语言解释信息);3.应用(将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4.分析(分解知识,找出之间的联系)5.统合(将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整体);6.评审(根据一定标准判断)。

    ㈡情感的教学目标:

第8篇:心理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家庭生活;幸福;夫妻关系;和谐

把人的活动分为公共和私人两个领域,那么婚姻家庭就是被社会所承认的私人空间,夫妻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主要的关系之一。夫妻关系的好坏关系到家庭生活是否能有序进行,并对社会结构的稳定形成潜在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转变,目前夫妻关系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从心理学的角度解决问题是优化夫妻关系的重要途径,以下将通过对夫妻关系现状分析、影响夫妻关系的心理因素分析、提高心理素质,构建良好夫妻关系三部分进行具体论述。

一、夫妻关系现状分析

1.夫妻关系的转变。我国目前正进行着历史性的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中国的夫妻关系领域必然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传统夫妻的生存模式、运作方式必将发生嬗变。中国夫妻关系在组织形式上多样化是社会的必然。现在主流家庭结构的简单化主要是由现阶段我国生育水平下降和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它宣告了我国封建男尊女卑夫妻关系的彻底解体。这是文化的胜利,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

2.新时代夫妻关系的形成。从家庭关系的角度看,夫妻关系在家庭中的地位正在上升,出现了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并重,夫妻关系超过亲子关系的情况。根据几千年的儒家理论,传宗接代是婚姻家庭成功的主要指标,家庭结构的重心在纵向,不在横向,即在于亲子关系,不在夫妻关系。但是,随着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尤其是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对自身价值的思考,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夫妻关系比亲子关系更为重要,夫妻关系才是家庭的中流砥柱,才是婚姻家庭存在的根本。婚姻家庭人性化,夫妻关系更为平等。现在的婚姻家庭越来越体现现代人的本性。在婚姻家庭中,人们引入“以人为中心”的概念,尊重个体,强调个性。“男主外、女主内”的旧婚姻模式受到颠覆,双方被要求平等地分担家务,也平等地承担经济责任。社会变革带来人性解放,突出表现在性文明和性健康日益深入民心。夫妻经济平等、人格平等,包括性生活平等,成为现代家庭稳定的基础。

3.夫妻关系存在的问题。虽然,总体来说,夫妻关系趋向于平等,但是平等并不代表着和谐,现阶段,我国的夫妻关系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包括婚外性关系、离婚、破坏一夫一妻制、家庭暴力等。(1)婚外性关系。婚外性关系。严肃而合法的性关系是我国传统婚姻家庭的核心。对外开放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西方婚恋包括性观念传入我国,并逐渐有了市场。除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模式外,婚前、婚外、非婚同居、试婚等形式在我国一定人群中较普遍地存在。(2)离婚。离婚率急剧增高,无过错离婚、良性离婚、协议离婚成为主流。“破则离”正被人们所接受。随着离婚率的上升,离婚队伍的扩大,人们对离婚现象已经见怪不怪,熟视无睹,甚至变成了同情、默许和赞许。认为离婚者比那些陷在婚姻危机泥潭中不能自拔的人更清醒、更理智。离婚很可能变得没有具体的事件作为明确的理由,仅仅是生活的平淡乏味、配偶双方交流的障碍与相处的疲惫,均会导致“无过错离婚”。而且,孩子已经不再成为离婚的障碍,“良性离婚”使离婚家庭的孩子不受伤害成为可能。孩子面对的不是“单亲家庭”,而是“双核心家庭”,他的父母只是不居住在一起,这绝不意味着他失去了其中任何一方。(3)一夫一妻制的破坏。重婚、纳妾、“包二奶”死灰复燃。现代婚姻家庭由传统的封建婚姻家庭衍变而来,一夫一妻制是现代婚姻的主要特征。然而,一些人受到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较大,在已经结婚之后,对原配不忠,采用各种方法,满足自己的私欲,包括重婚、纳妾、包二奶等等。(4)家庭暴力。家庭暴力屡禁不止。目前因家庭暴力而引起的恶性案件接连不断,这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国家和各个城市都在讨建立反家庭暴力法规问题,可见家庭暴力已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

二、影响夫妻关系的心理因素

(1)夫妻双方的价值观影响夫妻关系。价值观某种程度上是心理状态的反映,因此也被认为是心理品质的核心。夫妻双方的价值观就是对婚姻的看法和态度,你认为婚姻当中什么东西最重要,最值得追求。生活中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有相对性和特殊性,决定价值观的因素很多:所受的教育、个性、文化与社会环境及个人经验等等。一般来说,为了避免价值观的冲突,最好的办法是婚前多花时间去了解对方,双方都要多说真话,无所不谈。通过谈论生活、社会、家庭、甚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等等,各自的价值观以及不和谐的地方就能表现出来。其次是婚后夫妻双方努力创造符合两个人的新价值观。(2)人格因素影响夫妻关系。在心理学中艾森克的理论认为人格结构的三个维度为内外向、精神质和神经质。这三者 对婚姻质量的影响各不相同。神经质与精神质特质对夫妻关系的负面影响较大,内、外向特质只影响夫妻关系的部分因子。神经质指情绪的稳定性。一般是介于稳定与不稳定之间。神经质维度得分高的人,为不稳定型,遇事易激动,对刺激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调查显示,神经质得分低的人的夫妻关系要明显好于神经质得分高的人。(3)应对方式影响婚姻满意度。应对方式是指人们为了应对内外环境的要求及有关的情绪困扰而采用的种种方法、手段和策略。它对个体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的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一般选择的应对方式是成熟型,指有助于个体在应对中实现自我价值的策略或方式,这种防御机制被排在最高层级,它属于自我心理成熟的过程,如解决问题、求助等。不成熟型指一些排在最底层的、原始的防御方式,它包括退避、幻想、合理化、自责等。研究发现,婚姻中选择成熟的应对方式有利于提高夫妻关系的主观满意度和客观状况,而不成熟应对方式不利于夫妻关系的改善。

三、提高心理素质,构建良好夫妻关系

(1)完善双方的个性以构建良好夫妻关系。夫妻关系中的个性问题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个体拥有成熟的个性,能够更好地适应夫妻关系中的角色。另一方面夫妻双方不同的个性组合也会影响夫妻关系。总的来说,具有宽容、大度个性的人更容易维持婚姻的和谐。婚前双方要对对方的性格、习惯详细了解,不管是性格相似或是互补,只有最大限度地容忍对方与自己的差异,接受对方性格中的不足,包容对方与自己的不同,婚后才会接受对方在生活方式上对自己的影响,才可以减少许多生活中的摩擦,长期和睦相处。对于每个个体来说,个性的完善是婚姻和谐幸福的前提,双方的个性相容更是婚姻美满的基础。(2)增强调适能力以排解婚姻中的烦恼。调适主要指的是情绪情感状态的调适。情绪和情感的健康状态对夫妻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不良情绪状态的影响。情绪是可以互相传染的,在家庭当中更是如此。二是非理性的情绪表达。这两种情况都属于对情绪的认知、调控不够好。保持和谐的婚姻状态必须了解自己的情绪情感,掌握一些调节情绪的方式方法,遇到问题时更加理性一些,学会自我调适,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有利于婚姻满意度的提高。(3)提高应对能力以面对婚姻中的压力。调查表明,在面对压力性生活事件时,能采取解决问题和求助等成熟型应对方式的夫妻,在生活中表现出成熟稳定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其夫妻关系比较好。而采取不成熟型应对方式如退缩、幻想和自责的夫妻,其夫妻关系更容易出问题。所以,在面对婚姻中压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正确对待存在的问题,不回避。其次,冷静分析存在的矛盾,不夸大。第三,让对方分担自己的压力,不装强。(4)掌握沟通技巧以增进夫妻间的了解。心理专家认为最普遍的婚姻问题是沟通问题,日常生活中的敌意冲突、消极的沟通和互动是导致婚姻破裂、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罪魁祸首。要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最主要是要避免生活中我们习以为常的消极沟通的模式。包括批评指责、威胁、要求、退缩、沉默等。

参 考 文 献

[1]韩向前,张丽娜.不同军兵种军人婚姻满意度调查与分析[J].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2)

第9篇:心理学理论范文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载体,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积极心理学思想对于营造有内涵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积极的品质有一定的启示。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含义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是兴起于20世纪末的心理学研究新思潮,它消解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心理学偏重于研究“治疗心理疾病、从负面来界定和研究心理健康”的片面性,提倡积极的人性论,认为预防心理问题的最好工具是培养个体的积极品质、提升积极力量。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积极情感体验,主要研究各种积极情感体验的作用及其产生机制;积极人格,主要研究各种积极人格特质的作用及形成过程,在这其中又主要以人产生积极行为的能力和潜力等为研究重点;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主要研究积极的社会大系统(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和积极的小系统(学校、社区、工作单位和家庭等)”。积极心理学的三方面内容之间具有内在的相互联系:积极的社会制度有利于个体体验到更多的积极体验的发展,并形成积极的人格。

二、积极心理学理论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高校校园文化是在高校校园区域内,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在教育、培训、管理、服务等活动过程中,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为促进教师、学生的全面发展,由师生共同营造的文化氛围,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下面说一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存在不合理的认识。例如,第一,长久以来,公众甚至专业人士都习惯于将高校校园物质文化等同于办学条件,认为建漂亮的教学楼、完善的设施就是物质文化建设,其实真正意义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除了外显的办学条件外,还应包括内隐的师资力量、学科结构等;第二,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认识不到位。很多高校片面认为良好的学习氛围就是好的校园文化,用学习氛围代替校园文化,或者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学生的娱乐活动,通过开展学生活动来代替校园文化,忽视了学生的文化、情感等方面的心理需求,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其次,校园文化建设结构不合理。表现为:第一,重物质文化建设而轻精神文明建设,把精力放在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忽视了学生精神风貌的改善;第二,精神文化建设缺乏大学精神。如功利意识浓厚,学生的学习和校园活动都以是否有直接利益为标准,学校教育也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高校校园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影响大学生成长的直接环境因素。“积极心理学倡导关注人所具有的种种美德、积极品质、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等,为校园文化建设指出了一个积极的方向,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对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三、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校园文化建设措施

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和积极的社会环境,这些研究内容对于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增强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认为,增强积极体验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品质的主要途径。

1.指导学生规划未来,树立切合自身的目标。目标能增强人们对未来价值的感知,如果人们对未来怀有美好的期望,并感知到未来价值与目前状况越相关,就越能建立健康的习惯,且在目标的实现中,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然而,过高的目标会让学生觉得遥不可及,给自己带来压力;过低的目标不需付出太多努力便可以实现,则难以形成动力。因此目标的设置要符合学生自身的条件,要适宜。高校要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指导学生结合实际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将人生的长期目标细化为具体的短期目标,并在目标的实现上获得积极体验。

2.建立以激励为主、惩罚为辅的人性化管理制度。积极心理学强调激发人的潜能和积极品质,通过激励也提高了学生对未来的预期。因此,在文化制度建设中,要充分注重人性要素,要尊重学生,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掘学生的智慧和潜能,鼓励和赏识学生的优点。对于学生的错误行为,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民主的方式讨论和解决问题。

3.丰富课外活动,增强积极的情绪体验。课外活动能影响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能力的培养,并且能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转移内心的紧张,提高自我满意度。因此,高校要开展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加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指导的社团建设,不仅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实践中完善自我也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时间,缓和不良情绪。大学生通过参与课外活动形成积极的情绪特质,也在无形与有形中塑造了积极的人格。

(二)塑造大学生积极的人格

1.形成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形成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的人格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大学生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将难以找到心理的认同对象,会因此而缺乏心理归属感,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搞好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1)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师生观是建立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相伴成长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展现自身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的人格魅力,发挥榜样作用,其次要用爱心和诚心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收获知识。(2)和谐的同学关系。高校要通过开展课外活动,为大学生创设人际交往情境。开设相应的课程,如沟通技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意识和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利于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品质,如真诚、可靠、信任、宽容等。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1)通过开设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设计上“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积极心理的角度来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使学生能够对自身的心理进行调节, 用积极的心理去替换不良心理, 化解不良情绪, 促进身心健康”。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案例讨论、心理游戏、角色扮演、团体活动等,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采用幸福感问卷、情绪问卷、生活投入问卷、生活意义问卷、生命满足问卷等积极的心理测量技术,科学、客观地评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深刻反映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的综合状态。(3)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实施积极的心理干预策略,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品质,让学生学会区分自己的正面和负面心理状态,客观地看待自身及冲突对象的品质,改变以往的认知评价模式,消除自身视野的狭隘性。

(三)营造积极的校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