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门急诊院感管理范文

门急诊院感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门急诊院感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门急诊院感管理

第1篇:门急诊院感管理范文

关键词 门诊手术室 院内感染 预防 管理

1 门诊手术室存在感染的因素

1.1 空气传播 如空气中的灰尘、飞沫、细菌。

1.2 接触传播

1.2.1 直接传播 术者手套破裂,手的细菌直接接触伤口,直接接触污染的液体。

1.2.2 间接传播 污染的物品,如器械、敷料。

1.2.3 术前备皮消毒不彻底,消毒液浓度不足不合要求,入室人员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自身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等。

2 门诊手术感染率情况统计

自2002年~2006年5年间,共施行门诊手术2403例,感染率见表1。

3 预防措施

3.1 手术室的清洁 保持手术室清洁的和无菌环境,是预防和杜绝手术感染的主要措施。手术室的清洁工作应定期严格执行,以尽可能减少空气及物品上的细菌。流通空气是简便有效的空气清洁方法。如室外空气清洁无尘,应定期开放门窗,经过通风换气使空气内细菌数量得以减少。手术间应在手术毕后使室内外空气对流,保持手术空气清洁,每日手术后应进行清洁扫除,每周进行彻底清扫,包括刷洗地面、墙壁、手术台、桌柜等。

3.2 手术室的清毒 我院门诊手术室就在门诊大楼的三楼,严格分区,有2个手术间,一个手术间在限制区,用来做一些简单的门诊无菌手术;一个手术间在半限制区,用来做一些简单的普通手术。2个手术间空气均为循环风紫外线清毒器消毒手术间,,时间为每天一小时。(该消毒器是福建新大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移动式C波段紫外线空气清毒机)此清毒器快速、可靠、消毒前湿洒地面效果更好。每天手术间地面常规用“84”消毒液湿拖3次,湿抹地面三次,空气每日用0.5%84液喷雾3次,本手术间已取消甲醛周末薰蒸(因甲酸对人体刺激性大,易致癌),一般用乳酸,过氧乙酸每周末轮流薰蒸,一般乳酸用量为100立方米用80%溶液12毫升(加水至20毫升)薰蒸后密闭4~6h,过

氧乙酸用量为每1立方米用20%溶液0.75ml加热薰蒸,密闭2h。每月监测消毒液效果均符合要求,手术间空气定期做培养,以检测洁净度,细菌数在109~198cfu/m3之间,无超标。

3.3 手术室的器械物品管理 手术室的器械直接与手术病人的皮肤,粘膜,组织器官接触,器械无菌程序直接关系到病人安危,常备的不同类别的器械均应高压灭菌,包括缝针、刀片、剪刀等。特殊要求手术都于术前1天预约后准备。对浸泡用的消毒液,每周测试1次并达到要求,一个月物品轮流采样送培养均符合要不,每日无菌物品灭菌率100%。

3.4 手术过程中无菌操作管理 对入室人员加强管理及培训,以减速少细菌传播机会,对参加手术人员必须更换手术室专用衣裤,口罩及帽子,拖鞋。对手皮肤有创伤,患有上呼吸道感染者严禁入内,严格了洗手制度,做到了用物一人一套一消毒,一切用物用过后均按清毒―清洁―灭菌程序,如感染手术及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按另行规定处理。工作人员每月咽试子培养阴性,每半年的体检合乎要求。无菌物品专柜存放,标签清晰,指示卡及指示股带变色无缺失,无菌日期使用前认真检查。持物钳用干桶,每4小时更换一次,手术人员严格按无菌要求开包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铺单,正确缝合。我院门诊手术室除按正规操作缝合伤口前后用酒精消毒伤口外还加用一次络合碘,经证实效果好。此外,我院门诊手术室护理人员轮流去外地学习进修,以不断接收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3.5 建立术前术后档案 对于门诊手术病人,本院建立了一个术前术后档案。内容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术前诊断、术后诊断、病人康复情况、伤口愈合时间,术后用药情况、手术医生姓名、联系方式等等。通过对此档案的建立,对于每个病人伤口生长状况,用药状况了如指掌,掌握了大量统计学资料,提高了本院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第2篇:门急诊院感管理范文

【关键词】门急诊输液 病人 安全需求 应对

我院属二级甲等医院,地处闹市中心,门急诊输液室是人群集中、流动性大的场所,经常会出现不可预见的输液高峰期,且又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的对外服务窗口,对医院的形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客观环境条件制约及人员配置不足,势必埋下安全隐患。所以要针对病人的安全需求做出积极和有效的应对,从而使门急诊输液病人得到安全、及时、准确、有效的治疗。

1 临床资料

自2008年8~11月及2009年8~11月,共8个月输液高峰期期间接受输液病人41200人次,日均约170人,其中15岁以上者占80%,15岁以下者占20%。

2 客观环境条件及人员配置

我院由于各种条件限制,一直以来门诊和急诊输液病人共处一区域,有两间输液室,5张观察床,且方位不一致,呈“Z”字形排列。护理人员17~19人,含护士长1名,另有3名护士未获得护士执业证,需要带班,实际上每天上白天班7~9名护士负责所有的门急诊输液、注射、巡视、急诊病人的抢救、出诊、护送检查及住院工作。

3 病人的安全需求及应对

3.1安全用药需求及应对 (1)向病人耐心解释输液工作流程,取得病人对我们工作的信任和支持是首要前提。(2)严格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实行谁接药谁负责的签字制度。从摆药到加药必须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加药,加药后在注射单上签全名,并保留空安瓿,经另一人核对药液质量无误后签字。(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如加药时手不可污染注射器轴心和针梗等。(4)多种药物配伍联合用药,注射针剂及静脉给药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甚至西药与中成药针剂合用加在同一瓶体液内使用,经查对配伍表无配伍禁忌方可配药。(5)不可忽视静脉输液微粒的存在。①水剂药物大部分为玻璃安瓿,在安瓿切割掰开时造成玻璃微粒有不同程度的脱落污染。

②粉剂药物为小瓶胶塞装置,液体和小瓶的胶塞目前各药厂均采用丁基胶塞,其忍性度差,胶塞易落屑。③配药时有药品结晶未溶颗粒,中成药针剂与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多。(6)查输液管质量,过保质期或漏气的输液管绝对不可用。(7)输液护士输液前再次核对药液质量、注射单及病历无误后才可以叫号输液,同时叫病人或家属辨认是否是其病历,核对无误后方可输液。(8)对于使用青霉素类药物的病人,除在注射单上用红色笔做标记外,还在液体旁先挂红色的醒目牌做标记,便于查对,确保病人用药安全。 (9)外带入医院的药物不接受代注射。(10)输液前后交代患者或陪同人员未征得护士同意不能随意更换床位或座位,不能随意调节输液滴数,以防发生意外。(11)加强慎独修养。护士的慎独意识和慎独行为是提高用药质量、确保用药安全的关键所在[1]。(12)告知病人药物的作用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输液室保证随时有护士巡视和观察。

3.2环境安全需求及应对 (1)保安人员全天不间断巡逻,防止偷窃及斗殴发生。(2)在墙壁醒目位置张贴温馨提示。(3)增加护士做好输液巡视工作,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及输液情况,确保病人安心、安全治疗。(4)定期检查,及时维修医疗用品及环境设施,以保证环境的安全、清洁、舒适。护理人员进行每日通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月进行空气培养监测,以保证微观环境的清洁。

3.3静脉穿刺安全需求及应对 门诊输液病人“药到病除”的心理特别强,打一针就希望痊愈,症状没有缓解即认为药物无效,当静脉穿刺不能“一针见血”或由于护士的健康指导不利,拔针后穿刺部位出现血肿时往往产生抱怨、不信任心理,结果导致护患关系紧张,既影响病人康复,又影响护士在病人心目中的形象[2]。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有过硬的穿刺技术,基本上做到“一针见血”,增加病人和家属的信赖感[3],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

4 讨论

门诊输液相对住院治疗,患者觉得来去自由,既方便又省钱,尤其受到上班一族及在校师生患者的欢迎,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静脉输液的方法达到治疗、检查、诊断的目的。为了确保静脉输液安全,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每次静脉输液操作中要加强操作人员工作责任心,自觉严格执行各项规范的护理操作流程,提高各项护理操作质量;需要不断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提高应对能力;加强静脉输液全过程的巡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克服不安全现象;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持续质量改进,关注患者安全;杜绝差错及医疗事故发生,让患者得到安全、及时、准确、有效的治疗,杜绝医疗纠纷及事故,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参 考 文 献

[1]方彩琼.静脉输液用药安全管理.中国基层医药,2002,9(6):572.

第3篇:门急诊院感管理范文

【关键词】 门急诊 血液标本 存在问题 对策

血液标本检查是现代医院诊疗过程中一种极为重要的检查手段,有助于了解脏器功能及确诊,因此门急诊病人的血液标本采集显得更是必要,但由于相关科室有些人员缺乏责任意识,专业知识不牢固,专业技能不熟练,使门急诊病人在血液标本采集检查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甚至发生差错和事故,影响了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秩序。现就我院2007年门急诊病人在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决策,提高服务质量,保持良好医患和谐,病人受益。

1 存在的问题

1.1采血试管不对

如将抗凝管抽成了普通管;要抽两至三管血的只抽一管血。

1.2标本溶血或凝固

其原因多为:①如采集血标本时定位或进针不准,针尖在血管中探来探去,造成标本溶血;②注射器和针头连接不紧,采血时空气进入,产生气泡发生溶血;③为增加血流而挤压穿刺部位或从皮肤上直接取血等均易造成溶血;④抗凝管抽血后没有将试管握于两掌心来回搓动混匀标本,造成血液凝固或采血量超过抗凝剂的抗凝范围,导致血液凝固(如血沉只能抽血1.6ml,凝血系列只能抽1.8ml)。

1.3缺乏三查七对意识,试管条码姓名与申请单不一致

护理人员没有将检验单与试管对号入座,导致试管上的条码与检验单的条码不对、姓名不对,有的医生开的检验单字迹潦草,护士看不清,只能照单涂鸦,造成病人不相信是自己的检验结果。

1.4基础知识贫乏

如做血气分析标本,检查单上未注明当时病人的体温,给氧浓度,甚至采静脉血,如生化标本在输液侧肢体抽血,导致结果不准确。

1.5实习护士单独操作,工作不严谨,操作不熟练。

1.6标本送检不及时,延误病人结果。

1.7收费问题

收费室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误将甲项目收成乙项目,甚至不知道价格;有的医生开的医学术语、英文缩写等收费室人员不认识,便断章取义只收其中一个项目,而检验科根据医生开的项目给全做了,病人来取结果时要病人补交化验费,病人不理解甚至拒绝,发生争执。

2 对策

2.1 加强责任意识,提升服务质量

职业责任感是影响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①加强责任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应作为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来抓;②在日常工作中,强化慎独意识: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忠实于病人的利益;③提升服务意识:牢固树立为病人服务的观念,站在病人的角度,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为其解决困难,维护医患和谐。对此,医院还定期组织关于人际关系和医患关系的讲座与考试,通过学习,努力规范自我行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成各项工作,认真将实际工作与医院文化内涵、文化理念相结合,提升服务质量。

2.2定期开展讲座,加强有关专业知识培训

①学习检验有关知识;每半年请检验科工作人员讲授标本采集相关知识。如什么项目该抽什么试管,怎样防止溶血,为什么有些标本需空腹等等,并在每月的业务学习中有目的的穿插与标本采集相关的学习内容,定期组织考试及操作评比,提高护士采集检验标本的技术水平及理论水平。②学习采血技能及与病人沟通技巧,并要熟悉医院环境,特别是检验科的准确地方,科室将采血规范要求贴在墙上或压在桌上,护士长随时抽查护理人员掌握程度。③收费室人员的培训。对收费室工作人员开展定期培训;对常规的与新开展的检验项目的简写进行学习考试,并要求熟记价格,对收送血液标本的工人、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包括职业道德学习、医院文化学习。

2.3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

①坚持三查七对,明确查对制度是最基本的护理管理制度之一,是确保病人安全强有力的保障,让每个护士要有清醒的认识,以杜绝差错为荣,违章操作为耻,做到自觉地将查对制度贯彻在护理操作的每一个环节。采血时先将化验单上的姓名与病人姓名进行查对,核对无误后将姓名写在试管上,并将试管条码贴在相应的检验单上,抽完后再次将试管上的姓名与检验单上的姓名和病人本人进行核对,并做好采血登记。注意,有多管标本时应先写姓名抽完血后再撕贴条码。②严格带教制度:对于进入临床实习同学做到以身作则,手把手带教,做到放手不放眼。③实施奖罚制度:每月护士开会时将各类大小采血疏忽进行公布,对抽血操作完成好、与病人沟通好、无疏忽发生者给予表扬,并与奖金挂钩;对于采血发生疏忽较多或事故者,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措施。④首诊首问负责制:对于一些特殊生化检查的采血时间、取结果时间、注意事项等等,必须如实、详细、耐心和精确回答,问到谁,谁负责,不能将责任再推向下一站。

2.4保证人力充足

各级医院管理者要真正支持重视护理工作,解决护士严重缺编的问题,临床上不能一味缩减护士,提高护士待遇,并且建立良好的后勤服务支持系统,杜绝因为人手少造成的疏忽,保证当班护士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进行检验标本采集工作。

3 小结

回顾我院门急诊在血液标本采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关键在于有些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专业知识欠缺,没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因此,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培训,保障充足的人力资源是减少门急诊血液标本采集问题的关键。

参 考 文 献

[1]徐国莉,韩玉媛,戚晓兰.分析前不规范标本采集的反思[J].中国临床实验室杂志,2005:3.

[2]秦月兰,马宝林,唐红英.护理常规应用中潜在的法律问题调查及对策[J].当代护士杂志,2009,1(1):22-23.

第4篇:门急诊院感管理范文

一、总体目标

围绕区委、区政府“三生融合,幸福”总体目标,以“创先争优”为中心,创建“无红包、无大方、无长队”医院,重塑卫生系统形象,全面改善医疗服务,促进医疗服务更方便,医疗质量更放心,医患关系更和谐,开展“医德好、质量好、服务好”竞赛,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切实提高群众、患者和医务人员满意率,通过三年的持续改进,使医德医风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主要内容

(一)创三无,塑形象

1、创建“无红包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严明纪律,取信于民。按照市卫生局、市纠风办《关于开展创建无红包医院活动的意见》,继续深化活动内容,实行拒收情况院内定期公示制,安排专人对出院病人进行电话或短信回访和调查,组织监督员明察暗访等。加大查处力度,对收受红包者一律按下列规定予以惩处:责令退还,并予以相应金额10倍的惩处;当年度考核定为“不合格”;两年内不得晋级、晋职;有索要等恶劣行为的由区卫生局予以吊销执业证书。

2、创建“无大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理诊疗,降低两费。打造“阳光用药工程”,加快医院电子病历建设,健全处方点评互评制度,强化处方信息监督,完善统方信息责任追究和大处方问责制度,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进一步降低患者门急诊费用和住院均次费用。继续推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临床路径管理、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深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医疗单位业务职能科室要牵头对本单位药品用量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并执行超常预警制度,对区第一人民医院月用药量(包括总量和总价)前5位的医生和药品,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月用药量(包括总量和总价)前5位的药品,医疗单位纪检人员会同牵头相关科室及时予以调查,发现违规处方,当事医生一律进入黑名单,违规三次以上医疗单位视情节轻重予暂停处方权1-3个月。

3、创建“无长队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化流程,改善环境。推行自助挂号、预约挂号、叫号服务,增设服务窗口,合理安排门急诊和入、出院服务流程,缩短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同时,通过开展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等方法缓解病人积聚现象,通过三年努力,逐步实现无长队目标和解决“就医难、就医烦”等问题。各医疗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出台切实有效措施并付诸实施。

(二)促三好,正医风

1、医德好。加大医德医风教育力度,结合卫生行业特点,深入开展宗旨意识、职业道德和纪律法制教育,大力弘扬“救死扶伤,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甘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雷锋精神,评选出一批“医德模范”,为广大医务人员树立榜样。

2、质量好。开展“名医”评选活动,大力宣传优秀医生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和良好的医风。加强医疗单位内部管理和基础医疗质量管理,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特别加强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管理。严格落实核心医疗制度,规范诊疗服务行为。医院年度医疗事故发生率控制在0.3‰以内,甲级病历率90%以上;处方合格率95%以上;基础护理合格率90%以上。

3、服务好。进一步强化卫生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将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作为加强医疗服务工作的创新点和突破点,通过不断优化医院门急诊环境和流程,进一步做好便民门诊服务和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积极推广“志愿服务在医院”活动,开展“服务之星”评选,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改善医疗服务的实效。

(三)提三率,出绩效

1、提高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满意率

结合“三生融合,幸福”建设要求和卫生行业特点,各单位不断“实化、细化、深化”服务举措,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使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整体满意率达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2、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对象对一线医务人员满意率。

对每一位出院病人开展满意度调查,完善回访制度,调查问卷存入病历档案,分病区进行统计,统计结果作为科室奖金分配的重要参数。每年年终,区卫生局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区第一人民医院的出院病人和门急诊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委托各街道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对象满意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与各医疗单位领导班子考核挂钩。已出院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小于90%,门急诊患者和公卫服务对象满意度小于80%的,该医疗单位取消年度评先资格。

3、提高一线医务人员对后勤服务满意率。

建立职工考评领导班子和一线医务人员考评后勤行政科室的机制,医疗单位领导及后勤行政科室考评结果与其年度考核及奖金系数挂钩。职工满意度小于80%的医疗单位领导,一线医务人员满意度小于85%的后勤行政科室科室负责人予以约谈,满意度过低的予以行政处理。

三、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

在2012年8月初,召开各级动员大会,层层发动,全员参与,营造行动开展良好氛围。

(二)组织实施

1、各单位和局机关各科室根据本意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各项工作三年计划。

2、各单位针对医疗服务和医德医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台提升措施,创新工作内容,以点带面,不断提高。

3、加强督导,及时了解各单位行动开展情况,并组建检查组,对各单位的进展情况开展明查暗访,对有关制度的落实情况检查评议,定期进行通报。

4、统筹安排参与“名医”、“医德模范”、“服务之星”评选活动,加大奖励力度,提高医务人员参与评选活动的积极性。

5、开展广泛的正面宣传,通过新闻媒体,设置专栏,深挖良好医德医风事迹,提高医务人员的正面形象和自豪感。

(三)年度表彰

每年底都要全面总结行动的工作情况及成效,表彰一批专项行动先进工作单位和医德医风先进个人。对工作不落实,问题较多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同时研究制定并落实改善医疗服务,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和工作措施。

四、组织措施

(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为加强对活动的领导,建立“三三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任副组长,为成员,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朱邦正任办公室主任。

第5篇:门急诊院感管理范文

关键词:现代化医院;建筑;设计

1 工程概况

高明妇幼保健院是一间曾获佛山建筑设计二等奖的医院,位于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建筑面积30000m2,建立一座功能齐全的二级甲等妇女儿童保健医院,随着当地经济发展,人口增多,生活指数日益提高,各种软、硬件设施基本配套,当地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医疗事业的发展,由于目前的妇幼保健院的医疗用房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群众医疗需求,迫切需要一间具有较高水平的二级甲等医院。高明妇幼保健院总平面图如图1所示。

图1 高明妇幼保健院总平面图

2 设计原则

2.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力求“功能清晰、分区合理、便捷高效”,为病人提供舒适的医疗环境;为医院创造美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2 坚持创新原则

以现代专科医院的发展新观念结合国际设计理念,从功能上有创新,运用病人心理学理论,营造良好医疗环境。

2.3 坚持节能原则

医院的能耗比宾馆饭店要大,力求简洁通透,、通风采光、建筑物紧凑、网管线路短。

3 整体构思

(1)将门急诊、住院综合大楼设计为二栋相对独立的建筑,再用公共连廊(主街)联成有机整体。其中门急楼在于主入口衔接以缩短门急诊病人的外部流线。医技科室在住院综合楼的1―3层,便于为门诊和住院病人双向服务。住院综合大楼为于医院腹地,与城市主干道拉开距离,为住院病人营造一个安静环境。

(2)门诊每层按4个科室布局,每个科室有独立终端,便于管理。病人不会“串科”,科室之间主次分明。前后有序,不致以造成“迷宫”现象。病人很快就可以“登堂入室”进入候诊检查与治疗。候诊厅明亮宽敞,没有压抑感,诊室为一医一患,诊室与诊室之间有内部通道。

(3)门急诊与综合大楼全部为南北方向,具有良好通风、日照、采光。整个建筑群坚持能高则高,能低则低,高层住院大楼视野开阔,最好能把周围的园林胜景尽收眼底,心驰神游、解烦忘忧。整个建筑群有高低差落有序显得平和自然。建筑群与自然环境融汇在一起,病人能看到绿地、蓝天,并且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

4 重要科室的设计

4.1 门诊部

门诊部是医院使用最频繁,人流量最大的场所,病人是进入医院第一步确诊的地方。门诊大楼以科室为核心的单元体块,参照国外设计理念,门诊病人一次候诊全部设为厅式候诊,病人进入科室感觉会非常舒适,这样改变了过去走廊候诊局面。科室的候诊厅设计为双面厅,有良好的自然采光通风,并可观赏绿化,沐浴阳光。绿化的注入,使枯燥的候诊有了几分情趣。明亮通透的候诊厅,设闭路电视系统,提供向病人候诊的同时也成为宣传各种健康知识的窗口,每个诊室为一医一患,门诊设计成国内外较为流行的“集簇多翼式”布局,其特点是形成多翼并联,分而不散的紧凑布局,同时又有良好的采光与通风,门诊量较大的科室尽量接近地面。每层设收费处、挂号处,尽量减少层间往迫,有效缓解门诊综合大厅人流高峰。门诊输液厅可观赏绿化,儿科候诊设儿童小乐园,类似幼儿园活动室,迎合儿童天性,使儿童乐而忘忧,门诊大堂设置病人休闲广场和咨询导医服务。

4.2 急诊科

急诊科代表着一间医院的急救水平,国内外医院十分重视急救中心的建设。急救科设置为门诊的一个翼,位置明显易找。结合国际先进设计理念,救护车可直接驶入急诊科门口大厅,能停车与回车,以便组织抢救和运送病员,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形成绿色生命通道。急诊科分别设置内外抢救室,可直通放射科,检查非常便捷,并与中心手术部、小儿ICU非常贴近,垂直交通方便。

4.3 放射科

放射科设计在住院综合楼首层,并按目前国外流行的三通道设计,即病人向两边分流,中间为医生控制廊,使医务人员集中调配和管理,避免把控制室设计成杂乱局面。放射科应设置5间机房(含CT室),有足够今后发展空间,也避免今后出现“见缝插针,零扩碎改”的弊病。

4.4分娩部

分娩部设在住院综合楼10楼,与产前区为同一层,分娩部设产房四间,可同时开展6名产妇分娩,其中二间为一对一分娩室,可满足不同产妇的需求。分娩部设置一间剖腹手术室,可同时进行2人剖腹产手术,方便难产的产妇尽快得到手术。

4.5 手术室

手术室设在住院综合楼11楼,有5间手术间,与小儿ICU为同一层,手术室按国家卫生部规范标准设计,采用洁、污分流,手术室设置家属谈话室,更加体现人性化服务。

4.6住院部

住院综合楼4-9楼为住院病区,其中4楼为综合科病区,5楼为儿科病区,6、7楼为妇科病区,8、9楼病休区,设8个护理单元,住院病房全部为南北向,有良好通风采光。住院部是病人起居生活的地方,由于地形原因,所以把走廊设计为单走廊,为适应医疗护理需要,又要充分考虑到病人在生活、生理及心理因素,每个病室应设有独立卫生间,结合家庭护理,创造出舒适、优美、亲切的人性化家庭环境。住院部4―9层,每层为一个护理单元,每个护理单元的主要交通体及护士站位于护理单元中部,并在此形成一个公共的“小门厅”,每层病区独立,病人出现“串科”现象。护理单元定型、各层的楼梯、电梯间、配餐间、浴厕、护士站、医生办、更衣室、库房等上、下对位。病房设单人房、双人房、三人房、四人房,可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要求。病房设标准为50张床,每间病房设有独立卫生间,配备空调、电视,较为豪华气派,真正做到对病人的人性化关怀。

5 环境设计

现代医院设计十分注重医院内部功能,注重环境绿化美化,在环境设计时,不是简单地将花草种在医院中,而是如何把医院建在花园中,这将给人以美的享受。院区内部设无障碍通道,人人享受平等健康权利。建筑物以简洁、明快、流畅外部特征,注重内部与环境融合,建筑处理上不搞过分豪华包装,贴近老百姓的现实生活,富有人性味。

地面绿化实行套种,广铺草坪,多配置常绿树木,建筑物近处种植稀疏、远处浓密的树木,屋顶种植花草,使建筑物掩隐在碧树浓荫之中。我们把建筑物的退让留出较大的空地设计为公共活动场所,更符合了人性化的设计要求。

第6篇:门急诊院感管理范文

关键词:医院建筑医技楼设计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新的服务功能大量涌现,新的方法不断推出,医疗技术、医疗设备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医院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消极的治病,更要求能在正常的状态中早期发现疾病、提高疗效、得到健康长寿。人们治病、防病、健康保健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对医院的建筑设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数医院需要不断的改建、扩建、发展完善,以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需求,迫使医院建筑设计要有新的功能、新的认识、新的观念。拥有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的医院建筑-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技楼已建成使用。这是迄今为止上海市内医技规模最大、最集中的医技楼,现已成为上海市内具有一流水平的医疗、诊断中心。

医技楼90年由夏威夷远东设计事务所(香港)完成了初步设计。由于投资渠道的变化,92年由我院承担施工图设计。根据投资来源和基础设施实施的可能性、结合国情和甲方的实际需要,原设计中的功能布置与现实要求有很大的差距。设计进行了多次反复的修改,大型设备选型的变化和更新,使设计一直处于动态的状况下。经多次研究、严格推敲、反复磋商,边施工边补充、修改,同时要感谢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完善了设计。现医技楼占地面积1545m2,建筑面积14000m2,是地下一层、地上十层的高层建筑。医院90%的高精尖设备都集中在医技楼内,是全院诊断和治疗的心脏。设计将不同要求的医疗设备容纳于一幢楼内,满足其复杂的使用功能。综合协调医疗设备给建筑带来的各种矛盾,解决了设计和施工的难题,适应医疗设备的变化,具有应变性和可持续发展。建成后运行正常、环境整洁、安静舒适、优美,使病人得到安慰感、信任感,增进了康复,使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和创新。高科技的医疗技术、高效能的医疗设备、高标准的建筑设施、高效率的管理机制得到各方面的好评。医院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总体布置医技楼是医院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全院各科室综合诊断和治疗的中心。医院经过多年的努力,调整了布局,为了适应医院基地的特征和基地偏小的局限性,医技楼设置于病房楼和门急诊楼的中间,采取自东向西连线排列的建筑群格局,对住院和门急诊病人的诊断和治疗都很方便。医院将设全天候连廊联接各主要业务大楼,主要业务用房的病人和医务人员的来往分别由地面的车行和人行交通、上层架空的连廊相联系。医技楼底层有单独的出入口和有限的停车场地。北面与医院辅助出入口联系方便。总体布置紧凑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人流、车流路线便捷。

⒉平面布局建筑平面近似方形,交通路线组织以塔楼核心筒为主干,筒内设有主楼梯一部,医用电梯二台,消防电梯一台。东北角和西南角各设封闭的防烟疏散楼梯,核心筒周围是2.4米宽的通道,满足每层的消防安全要求和人员集散的顺畅,四周医疗用房均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各房间安静互不干扰,便于使用房间的发展和变化的需要,便于医院用房重新组织调整。根据医院的功能需要,设计充分考虑到功能之间的内在因素进行组织安排。放射治疗和放射诊断的人流进出频繁,设于地下室和底层,这样对病房楼和门急诊楼病人的就诊都较方便。地下室东面布置防护要求最高的直线加速器和钴60,南面设有模拟定位和空调机房,西面布置有铜屏蔽要求的核磁共振,北面设有螺旋CT和后装机,空调机房及设备安装孔,大型、贵重、精密的医疗设备设于地下层,对恒温、恒湿、防潮、防霉的要求特别高,医院因基地面积偏小,为节约占地面积只能设于地下,如有条件这些设备放在地面上层为好,能单独设置放射楼更好,这样对维修、保养、节约能源和投资都有利。底层设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单光子断层扫描机拍片和透视等各类放射用房,走道2.4米宽满足了设备按装通道的要求。

二层为生理机能和内窥镜诊断,设有彩色B超、扇超彩色多普勒显像仪,胃镜、肠镜等电子设备,各科候诊和治疗位置布置恰当,室内空气流通,色彩明快淡雅,组成了安静舒适的医疗环境。

三层为检验科,设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流式细胞仪等诊断设备,全天候电脑控制,四层为康复理疗科。

五层为病理科,摄录像及计算机中心,设有毒气柜、单独排风直放外界。

六、七层为实验研究室八层为图书、病史室,需恒温、恒湿、防潮、防霉、防盗。

九层为同位素、会议室及学术演讲厅,同位素有专用的防护通风设施,厕所有专用的防护排污管道,直通室外的衰减池。

十层为设备机房,有隔声、隔震的设施,保证九层的学术演讲厅的使用要求。

每层的医疗用房均有自已不同的功能要求,设计综合平衡,使各科室分工明确,流线便捷,平面简洁,规整,富于统一性和功能布局的灵活性。

3结构选型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柱边均双梁布置,便于设置管道井,柱网间距较大,楼面计算荷载取较大安全值。内部隔墙采用轻质材料,这样有利于上海的抗震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医疗设备的变化,更新改造时灵活而不昂贵。在设计过程中,隔墙多次调整布置,满足了医院对使用功能重新组织的需求,给建筑提供了改造的适应性和多元的兼容性。

4管线布置医技楼内管线种类繁多,设计在框架柱边均设管道井。空调机房中也设有专用的通风井,这样做使管道敷设经济、合理、安全,减少管道的坡度和走向的交叉的复杂性,满足了每层、每个不同功能房间的使用要求,保证了供需循环的通畅。管线布置合理,易于检查、维修和保养,提供了现代科学的服务和管理的可能性。

第7篇:门急诊院感管理范文

[关键词]药师;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9(a)―167―02

2007年5月1日卫生部颁布新的《处方管理办法》,明确指出医疗机构要制定处方点评制度,定期进行处方的点评工作,目的在于建立不合理用药的动态监测、干预、制约机制,纠正不合理用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升医疗机构药物治疗水平,降低患者药品费用。我院根据该办法制订了本院处方点评制度,定期进行处方点评,对不合理处方提出整改建议,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经济使用药物。

2008年为了规范门、急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我院对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了重点全面的检查,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一经发现,通过纪检谈话、药师讲评、抗菌知识考核、主管院长谈话、全院点评与通报、处罚与纠正等措施,达到了教育、警示和规范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的目的。现将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的处方点评情况总结如下:

1 成立处方点评领导小组

成立处方点评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医疗的业务副院长担任,组员由医院医疗部、门诊部、药剂科、院感科和I临床科室专家参加,纪检部门负责对此项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合理用药专家组,由各临床专家组成,是处方点评工作的专业评判队伍。

2 制订抗菌药物处方评价标准

为了便于对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点评,门诊部和药剂科一起制订了相关规定,明确规定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限,急诊静脉为1d,口服为3d;门诊静脉为3d,口服为7d;如临床遇到特殊情况需要超过规定的使用时限,必须有权威指南的支持证据,经临床药师和临床医师探讨决定。

3 处方点评的过程

3.1 处方筛查

专门人员负责每天对所有门、急诊处方(包括感染、肠道门诊)进行全面检查,选择所有抗菌药物处方,对处方的患者情况、适应证、禁忌证、用药种类、用法、用量、取药量、相互作用、注意事项等逐一进行检查,挑出疑似不合理处方,上交门诊部。

3.2 处方核查

门诊部组织临床专家对疑似不合理处方进行核查,确定不合理处方并将其按科室、个人分类汇总成表,上交纪检部门备案。

3.3 谈话警示

纪检联合门诊部、药剂科,逐一通知不合理处方涉及的科室,并由科室转达医师本人到纪检部门谈话,并请他们再次查看各自的处方,如同意药剂科、门诊部的点评意见,即在表格上签字认可;如对点评意见存在疑义,当面和门诊部、药剂科专家探讨之后,仍然坚持认为自己用药无误者,可写出申诉材料,但要注意沟通技巧和语言艺术,尽量让当事医师从心理上接受并从思想上改正。

3.4 专家审核

门诊部、医疗部、质控部门、院感防治部门、纪检组织联合召开合理用药专家组会议。就医师的处方和申诉材料展开集体讨论,最后形成专家组意见,决定采纳或驳回医师申诉,同时,专家组就不合理用药处方达成一致意见,给出相应处罚。

3.5 点评通报

在每月初的中层干部例会上,药事主管院长对不合理处方公开点评,包括处方中药物用法不对、无适应证、联合用药不当、重复给药等,同时给出处罚办法,责令有关部门共同执行完成。

3.6 药师讲评

药剂科汇总不合理处方的各类问题,定期召集当事医师以及其相关科室的主任,有针对性地进行抗菌药物知识讲座,促进临床医师与临床药师之间的沟通,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使用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共建和谐用药氛围。

3.7 处罚整改

纪检部门综合专家组意见,向经管科及当事医师下发处罚金额的通知书并由双方确认签字,即从当事医师当月的奖金中扣除,同时将此情况通报医师所在支部和科室,责成所在科室主任督促当事医师改进,并警示其他医师遵守抗菌药物使用规范,避免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3.8 制定处方规范

总结经验教训,由专家组制定合格、准确的处方并归类展示作为范本,加强临床医师的直观印象,达到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的目的。

4 典型处方分析

4.1 用药适应证问题处方

一般软组织挫伤或皮外伤常规使用氨曲南:病毒感染如普通感冒、麻疹等使用抗菌药物。前者主要可能由葡萄球菌或链球菌等阳性球菌感染,使用只对阴性杆菌起作用的氨曲南,显然选择欠合理。另外普通感冒、麻疹等疾病都是病毒导致的疾病,使用抗菌药物如氨曲南、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肯定不合理。

4.2 用法用量错误处方

对于一般轻中度感染患者。缓释头孢克洛缓释片处方的用法是1d 3次,按照处方说明书,应该1d 2次为宜。克林霉素注射剂处方,写明1d 1次,1次1.2g。此处方为用法用量不合理处方。应该1d 2~3次,每次0.3~0.6 g。单次剂量过高,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比如呼吸抑制,引起休克,甚至死亡。

4.3 药品不良反应可能加重病情处方

骨外伤患者诊断上有累及肌腱或肌腱损伤、断裂而使用加替沙星注射液,但加替沙星药品说明书上指出可能导致肌腱断裂,虽说该不良反应属罕见,但如果患者肌腱损伤或断裂,就应该避免使用加替沙星,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4.4 不合理联用处方

口腔疾患同时开具使用克林霉素和甲硝唑;泌尿系统感染同时开具使用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克肟;丹毒同时开具使用青霉素和阿奇霉素等等,这类门急诊轻中度感染患者,两药合用,皆属于不合理联用。

4.5 无感染症状用药

酒精中毒、头痛等使用氨曲南,皆属于没有感染症状而使用抗菌药物。

5 处方点评的效果

通过不同层面、反复多次对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点评、分析、反馈、纠正,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的沟通探讨,不但提高了药师队伍业务水平,而且避免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发挥了临床药师的督导作用,达到了抗菌药物安全使用的目标。

6 处方点评的体会

开始点评处方时,曾有一些临床医师私下有抱怨,个别管理部门负责人有些思想负担,但医院领导公开在大会上反复宣讲,表明医院领导的态度和决心,使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所以说,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现在处方点评工作已深入人心,得到了绝大多数医师的拥护和支持。

制订规范和制度,做到督查工作有章可循。处方领导小组和合理用药专家组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在不同的管理环节分别进行督导,同时定期讨论有争议的用药问题,及时回复临床医师,做到督查工作公开、公正、公平、权威。实践证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必须多环节管理月,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管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长效机制。

我院抗菌药物处方点评的一大特点是临床药师参与处方筛查,从专业方面进行把关,同时和医师面对面交流,促进相互用药知识水平的提高。

我院抗菌药物处方点评的另一大特点是将每月抽查改为每天筛查所有门急诊处方,进行地毯式检查,防止个别医师存在侥幸心理,巩固点评效果。

我院抗菌药物处方点评的第三大特点是医院纪检部门的参与。不可否认,临床医师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因大部分是用药知识的欠缺,但小部分还存在着因厂家代表推广而滥用的情况,纪检部门的参与,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此种情况的发生。

第8篇:门急诊院感管理范文

[关键词] 优质护理;护患纠纷;责任感;社会因素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3(a)-0121-02

当前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医疗纠纷数量也不断增长,护患关系日趋紧张。2010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调查显示全国三级甲等医院平均每年每家发生护患纠纷中要求赔偿的有120例左右,而赔偿数额1年300万左右[1]。护患纠纷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干扰着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更是给广大患者造成身心伤害[2]。我们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沟通,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需要[3]。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优质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对护患纠纷相关影响因素的详细分析和深入研究,本文2009年6月~2011年9月,对本院的医护人员进行调研,其中优质护理从2010年1月开始实施。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400份,有效400份,回收率与有效率均为100%。经统计,接受问卷调查的医护人员与该院临床医护人员的分布相似,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1.2 调查内容

(1)护患认知:目前的护患关系现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护患沟通的重要性、是否相信护患沟通的效果等。(2)护患护理信息:是否有告知本人治疗的效果或风险、是否有告知疾病注意事项、治疗方案是否和医护人员共同制定等。(3)护患护理技巧:医护人员在交谈时是否有点头和微笑等肢体语言、医护人员是否会随意打断患者的陈述、医护人员是否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沟通方法等。(4)护患护理现状评价:对护患沟通是否满意、对护患沟通的评价。同时对医疗纠纷情况进行调查。

1.3 优质护理内容

本院实行优质护理的主要内容为,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便捷、温馨的护理服务。主要护理内容为以下几点。

1.3.1 前期护理 着力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基础,各项工作使患者满意,可以运用诊疗心理学知识作为工作辅助,比如护士在操作前、中、后都要认真做好“三查七对”,每次更换液体都要详细记录在输液卡片上并同时签名,并随时查看患者输液部位是否渗液、有无肿胀、点滴是否通畅,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等。

1.3.2 中后期护理 一是汇集权威性数据、资料,甚至可以帮助患者联系患者信任的专家,由专家直接解释。比如因医师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未及时为患者更换伤口敷料,患者认为是护士未向医护人员反映而对护士不满意。遇到这种情况,护士应认真倾听患者的意见,及时更换伤口敷料,并婉转地向医护人员反馈患者的意见,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文献研读等方法对纠纷进行定性研究。使用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明确纠纷的特点;采用专家咨询等方式,提出政策性建议。所有资料分析都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护患纠纷发生率对比采用χ2检验。P < 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院从2010年1月开始推行系统的优质护理体系,到2011年9月其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1%;而推行前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9.2%,显示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P < 0.05)。同时优质护理后,护患纠纷发生的场所主要是门诊、急诊和病房。因这三类场所进行的医疗服务的内容不同,纠纷的发生率也不相同。同时显示护患纠纷影响因素偏重于社会因素,其次为患者因素,而医院管理因素和医务人员因素也是引起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

3 讨论

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和行业医德医风的加强,因服务态度不好引发的护患纠纷已明显减少。但仍有部分护士工作中使用服务忌语,不注意说话的方式和语气,回答简单,致患者误解而引发矛盾[4]。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要态度和蔼,说话语气和缓,方式因人而宜;要学会察颜观色,对患者不清楚的问题尽量用 通俗的语言耐心解释;对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诊断、用药都要心中有数,能准确回答患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当自己确实不明白时,应向患者讲明,待了解清 楚后再告知患者;对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如调换床位、更换输液部位等尽可能满足;护士要站在患者的角度,为患者着想,处处理解、关心患者。各病房实施责任制分工方式,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各医疗机构积极为临床提供支持,保障护士更多的时间在临床一线直接为患者 服务,三级医院成立临床支持中心;同时各医疗机构不断充实护士队伍,提高床护比例,并根据医院特色,开展特色护理项目,努力拓展护理服务内涵[5]。2011年住院患者满意度为96.84%,出院患者电话回访满意度为98.40%[6]。本文结果显示,经过优质护理后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1%;而推行前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9.2%,显示护患纠纷发生率得到了明显下降(P < 0.05)。

同时在进行优质护理中,要注意以下问题:要科学、合理地安排门急诊服务、简化门急诊和入院、出院服务流程,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少于10 min,检查检验结果查询服务方便快捷。三级医院都开通了现场、电话和网络等多种预约服务形式,建立比较完善的门诊预约服务和管理机制。有条件的医院可推出电话预约床位、电话预约门诊手术、利用远程信息平台预约专家会诊等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方便患者就医,有效缩短就诊等候时间。

总之,推行优质护理可以使护士的责任感提升,降低了患者投诉,降低了不良事件数量,值得继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樊静,江潮.护患纠纷的现状及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影响[J]. 中国医院管理,2011,1(7):29-31.

[2] 程齐坡,王军,王亚平.试论护患纠纷对医疗机构的影响[J]. 医院管理杂志,2009,11(2):4-5.

[3] 张专才,樊德.护患纠纷处理的难点和对策[J]. 医院管理杂志,2010,8(1):75.

[4] 陈绍辉,周宇燕.建立多元化护患纠纷调解机制的探讨[J]. 医院管理论坛,2006,9(119):54-56.

[5] 曲书强,孙福川,周艳娟.护患沟通:护患冲突防范及化解的特效处方[J].医学与哲学(人文礼会医学版),2007,28(3):45.

[6] 米勇,吾买尔江.试论护患关系及其影响因素[J]. 新疆中医药,2008,26(5):77-78.

第9篇:门急诊院感管理范文

【关键词】大型;综合医院;设计理念;评价体系

一、前言

在医院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既要保证正常的就诊,又要给医务人员提供一个便捷的工作条件,在医院设计的过程中要秉承时间节约、空间节约、就诊便捷、通道流畅的理念进行设计,保证人们就诊的需要。

二、医院设计的原则

1、分栋连廊的横向模式。a. 三栋式: 门诊、医技、住院使用功能相对独立,各建一栋,平面布局呈“工”字、“王”字、“山”字、“品”字等布局样式。b. 二栋式: 主要是将医技部分一分为二,将与门诊关系密切的医技部分并入门诊楼,其他部分与住院部合设。这两种模式并非空间上完全分隔,而是通过连廊、走道等形式将各部分有机联系,合为一体。

2、分层叠加的竖向模式。即所谓的一栋式医院,在一栋楼内包容了医院的所有科室和部门,各科室之间全为内部联系,功能关系紧凑,流线短捷。在现在医疗技术、信息技术支持下,在城市用地紧张的现实情况下,这种模式在实际设计中有很大的空间和前景。

三、医疗建筑总体规划设计

1、综合医院建设标准

综合医院的建设规模,一般以床位数划分。随着近年来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床位数不断加大,现在一千床以上的医院已经成为最基本的规模,甚至出现上万床的超级大型医院,所以规划设计尤为重要,以满足大规模医院的合理运营。综合医院建设项目,应由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保障系统、行政管理和院内生活用房等七项设施构成。

2、规划设计理论及方法

医院总体规划设计是医院各功能单元的布局方法,是医院未来建设的发展蓝图,是各单体项目的实施依据,并直接影响未来医院的运营及管理。目前很多医疗项目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在一所医院确定建设工程项目之前缺乏建设前期策划过程,没有针对医院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没能由建筑师与医院领导进行前期沟通,提出切合实际的建筑总体规划,制定一份实施工程项目的详细任务书等准备工作,会使设计单位因缺乏足够的设计依据而造成方案设计本身有很大的盲目性、影响和禁锢了医院的长远发展,造成业主的资金浪费。

3、医院外部设计

医院的外部流线组织重点在总平面流线设计上,关键在于洁与污,传染和非传染的人员、器械物品在总平面上的运行路线要加以严格区分。传染门诊、传染病房在总平面布置上要隐蔽隔离,独处一隅,满足传染防护距离和风向要求。常用的诊疗设施单独设置,限定传染病患者的活动范围。一般传染病房与非传染病房之间需有 30 m 以上心理距离,太平间与病房、食堂、厨房之间的心理距离需在 50 m 以上,其他如锅炉房、变电站、消毒洗衣等服务用房与医疗用房间距离不应小于 20 m。洁净与非洁净两种流线不应产生交叉,应单独运作,各行其道。需要对洁衣污衣、营养厨房餐车、垃圾尸体、人流与污流、探视流线等几方面加以认真分析归类,必要时可采用地下通道的方式分隔各种流线。住院病人与门诊病人要分开,进入住院区应设门卫加以控制,保持住院部病房安静,严格控制非探视时间的外来人员的出入,使门诊与住院病人各有独立的活动范围,避免干扰。

4、医院内部设计

医院的内部流线中,人流交通组织是极其重要一环,这与医院的医疗组织和管理模式有关,体现医院的管理水平。通常采用放射式布局,设计门诊大厅,周边设计带形走道,布置各种科室。病房区南侧布置病房,中间为护士站,北侧为医护用房。在内部人流交通组织设计上还应考虑医疗技术的发展趋势,要有设计的前瞻性,预留扩大发展的可能。医院设计中,中心手术部是设计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设计人员认清手术部各功能间关系、特点和发展趋势。手术室在总平面配置上,应设计在医疗区的上风向,远离可能产生尘土、噪声、烟雾等各种干扰源,提高外部空气的洁净度。手术部的位置应参考相关科室的位置进行权衡,需从人的关联性、物的关联性和信息的关联性等方面综合分析考虑,按病人、医护、物品传送、信息传送以及它们之间的急切程度和使用频率作为手术部联系优先顺序的考虑标准。

四、设计理念的应用

1、主从明确、高效联系

海南省中心医院以院区中南部的门急诊病房综合楼为中心,东南角的传染病楼为次中心,北侧的科研行政办公楼、医辅后勤楼为从属,彼此之间紧密联系,形成复合结构。医疗综合楼作为院区的核心,占据院区中心位置,面向开阔的西侧广场以利于患者快速到达。传染病楼与医疗主楼分开设置,保持30m以上的隔离距离,并通过开敞的连廊相连,既能避免患者的交叉感染,又能将两大功能区块便捷地联系到一起。医辅后勤区和行政办公区的独立出入口位于整个院区的北侧,既相对独立又保持联系。

2、因“地”制宜、因“规模”制宜

陕西省人民医院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用地狭长的特点,以南北轴线组织空间。考虑到对院区东侧老年公寓的影响,将门急诊设置于院区中轴线偏西的动区,病房楼设置于中轴线偏西的静区,有效隔离了西侧交通对院区及老人住宅的影响,又平衡了整个地块的重量感。科研教学办公区和生活区位于轴线的最北部,用地相对独立,与工作区分离,最大限度提供安静舒适的生活空间。

3、一用一备的双套设施

为保证医院不间断运行,后勤设备均应采用双套设施,即一用一备,即便是水、气、纯水、氧气等设施也全部为双套,避免由于突发性停电停水而对医院带来损失,或对患者产生安全威胁。除必备的电源外,医院还应另外设置了地下水箱,以及烧油式锅炉,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将在医疗运行中的风险降到最低,为奔走在生命线上的医生提供最有力、最可靠的支持。

五、大型综合医院设计评价体系的指标筛选方法

目前,指标筛选方法可以分成主观方法与客观方法。主观方法与客观方法各有利弊。主观方法是充分考虑到专家在长期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客观方法是从实际数据出发,利用医院往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挑选出有代表性的指标,可能这些指标是专家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忽视的。所以主观方法与客观方法都不是完美的,只有彼此结合,互相补充才能做到科学合理。因此本研究中主要采用主观与客观方法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文献研究、结合专业知识初步建立了备选指标群,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设计调查问卷;其次采用专家咨询法,依据专家知识结构、社会职务结构等分别发放相应调查问卷,如:精通财务指标的专家只填写经济效益问卷;随后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处理,统计每个指标的专家支持率,将专家支持率高于均值的指标予以保留;然后辅助于数据分析,删除关联性强的指标,最后结合专家咨询意见筛选出最终的评价指标。在此,考虑到专家知识结构和社会经验不完全相同,所以在调查过程中,选取了不同的部门、不同职务的专家,主要来自三甲医院财务处、医务处、院长和卫生政府部门管理人员,尽可能得使选取的专家既有代表性又有全面性。

六、结束语

在大型综合医院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病人和医护人员的需求,减少就诊的时间、方便医患两者之间的通道,提高就医效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