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内容范文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内容

第1篇: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内容范文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病健康教育

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竞争等因素的综合作用,高血压病的发生率在我国不断提高,是一个日益增长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发病率约为 11.88%,较上世纪 50 年代提高3~4倍 [ 1 ]。高血压病在我国人群中存在着“三高三低”的现象,即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2]。高血压病的治疗是个长期过程,需要长时间在医院门诊接受治疗,且应贯穿于社区和家庭的生活过程中,所以提高患者的对高血压病的自我管理能力,扭转“三高三低”现象,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社区预防工作的重点。笔者对对社区320例高血压病人进行了高血压知识和健康教育需求的问卷调查,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20例高血压病人,其中男169例,女151例;年龄41~71岁,平均50岁;病程1~9年,平均4.5年;高中以上文化149例,高中以下171例;继发性高血压病6人,原发性高血压病314人。

1.2 方法 根据高血压病的有关内容,自行设计题目,内容包括对高血压病健康知识认知情况以及健康教育需求内容和需求方式。由专人负责评分、记录。由研究人员对社区高血压病人发放调查表,对调查对象做统一的解释说明后,让其自行填写,不识字的由研究人员代为填写,填写完毕后,当场收回,问卷全部有效。

1.3 统计学方法 问卷数据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3 讨论

3.1 社区高血压病人对高血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75%以上的病人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正常血压值、高血压的危害、并发症、和饮食调整一知半解和不了解,这是很危险的,只有使病人对自身疾病有了充分的认识,才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提示护士在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时,重视上述方面的宣教。

3.2 社区高血压病人对健康教育需求的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96.25%的病人迫切需要了解的是,高血压病的日常保健知识。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很多危险因素与生活方式有关,如高脂肪、高热量、高盐饮食、缺乏锻炼、超重、心理压力大等,其中不少因素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而减少危险性,因此,社区医护人员应重视对高血压病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指导,提高病人对高血压病危险因素的认知程度,促进病人自我管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3.3 社区高血压病人对健康教育需求方式的选择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87.81%的病人希望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来获取疾病的知识。88.75%的病人希望社区医护人员定期上门指导,这种方式比较有效,且具有良好社会效应。57.50%的病人希望得到健康教育手册,这种方式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病人乐于接受。从表2中还可以看出,高血压病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方式具有多样性,因此,我们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方式,以满足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

4 建议与对策

4.1 加强社区护士队伍建设 ①增强社区护士的责任心;②完善相关制度 ;③加强社区护士的培训,提高社区护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工作能力。

4.2 高血压病社区管理的核心是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 高血压病是慢性疾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只有让患者掌握相关知识,并加以运用,才能很好的调控好血压。所以,教会病人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非常重要。

4.2.1 帮助患者认识高血压及其危害,提高依从性 我国近半数高血压病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病,高血压虽然本身多数没有自觉症状,仅小部分有头痛,头晕,疲劳等,但因可能会导致心脏、肾脏、脑等重要器官的损害而被称为是“隐形杀手”[3]。所以通过健康教育要让患者认识到高血压的危害性,自觉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4.2.2 帮助患者认识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①调整饮食结构,指导病人低脂、低盐、低胆固醇饮食,补充适量蛋白质,要多吃水果、蔬菜及豆制品以保证足够的钾、钙摄入量。②适量运动 运动类型可根据病人自身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活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以不出现身体不适为宜。③保持适宜的体重 体重指数保持在20~24(BMI)之间。④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生活规律,如:定时作息、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等,坐位或平卧位起立时,动作尽量缓慢,防止性低血压而致跌倒[4]。

4.2.3 告知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坚持长期服药对于控制病情是非常重要的,不可随意增减药物。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试行“逐步减药”时,应仔细监测血压。

4.2.4 重视心理护理 患者的血压波动受环境与心理因素的影响大,因此要教会患者学会自我调节,保持乐观情绪,优化个性。根据患者情绪变化的原因给予心理疏导、放松疗法等。

4.2.5 教会患者家属监测血压并做好记录,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观察病情,以便及时发现并发症。

5 小结

总之,防治高血压病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5-6],通过对社区高血压病人对自身疾病认知情况和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调查与分析,促进社区医护人员了解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对高血压病知识的了解情况,使其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病人对高血压病的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云,魏国荣,王金芝,等.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62-163.

[2] 彭刚艺,林崇绥.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教程[M].科学出版社,2006. 499.

[3] 彭刚艺,林崇绥.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教程[M].科学出版社,2006. 500.

[4] 范玲玲.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与健康教育[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6):745-746.

第2篇: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内容范文

关键词:社区;健康教育;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4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570-01

高血压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终身性疾病,治疗需要长期进行。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例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资料表明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通过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在饮食、用药和监测等方面自我管理较欠缺,血压控制不理想。因此,社区对高血压进行系统的高血压知识的健康教育,有利于人们对高血压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一个完整的防治高血压病的方案包括:高血压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和血压监测,社区健康教育在防治高血压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高血压疾病的流行病学资料

高血压是世界性的也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根据1亿人口的监测,我国高血压平均发病率为11.20%,推算我国高血压患者超过一亿人,但知晓率仅44.7%,服药率为28.2%,控制率8.1%,均远远低于美国[1]。由于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老年高血压患者也相应增多.根据高血压诊断标准,即血压大于等于140/90mmHg计算,老年高血压患病则超过60%。大多数老年人高血压并未得到充分控制,老年高血压的防治工仍很艰巨。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2社区健康教育在防治高血压疾病中的作用

对高血压患者和有高血压病家族史者进行有关高血压疾病知识的讲座,使其掌握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可预防和减少高血压病的发生。因此,社区健康教育是减少高血压病发生的有效途径。

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有利于高血压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高血压大多起病缓慢、渐进,一般缺乏特殊的临床表现,而常常被人们疏忽,有高血压病家族史、肥胖、高脂血症或有头晕、头痛等人群应经常监测血压,以尽早发现高血压病人。

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有利于高血压病人的早期治疗和规范化治疗。

高血压病人可通过健康教育了解高血压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对人们的危害及可治疗性,长期控制好血压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使高血压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自觉、长期地坚持体育高血压锻炼,合理饮食,规范用药,积极主动地参与治疗,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3社区健康教育的对象、方式和内容

社区高血压知识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中、老年人中易患高血压的人群、高血压病人极其家属等。

社区高血压知识健康教育的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如集中讲座、看科教影视片、发放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手册、医患个别交谈以及病人之间相互交流等。

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的内容:首先见解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并发症的严重危害性,使病人了解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引导病人对该病的治疗,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从而做到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定期复查;对已发生并发症的高血压病人要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使病情得到最佳控制。其次讲解高血压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如低盐、低脂饮食,每天摄盐量应低于6g,同时要限制总热量和脂肪的摄入[2];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保持良好情绪对防止高血压病在重要意义及使用降压药物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注意事项和长期规范用药的重要性,使其掌握有关药物的知识,达到正确用药和长期坚持用药的目的,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4高血压病情监测

社区高血压病情监主要是,教会病人及家属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并告诉病人在测量血压前30min不要吸烟,避免饮刺激性饮料,应在安静状态下休息5min后测量。医疗机构要建立常态管理制度,对35周岁以上病人就诊,首先要进行的血压测量,并记录在病历中。指导患者及家属出现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3]。

总之,高血压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终身性疾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它的并发症累及多个器官,致残、致死率高,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并对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社区对重点人群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对减低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提高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蕴琳.老年医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2,59-61

第3篇: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内容范文

通讯作者:马桂瑞

【摘要】 目的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达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目的,减少发病率。方法 分析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120例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结果 健康教育后,85例高血压患者对该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较好,且改正了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23例患者了解程度一般,改正了极少数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12例患者了解程度较差,基本无改变。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患者对该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能改善其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促进疾病康复。

【关键词】 高血压; 健康教育

高血压是当今社会最大的一种流行性疾病。研究表明[1],控制高血压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可减少35%~40%脑卒中事件、20%~25%心肌梗死、超过50%心力衰竭。高血压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2]。有文献报道[3],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将有利于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控制。但绝大部分人群缺乏预防保健知识、自我保健能力。健康教育可控制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的危险因素,从而可降低其发病率、增加其控制率。为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普及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现将本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对120例住院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且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20例高血压患者均符合我国1999年诊断标准[4],其中男92例,女28例;年龄29~85岁,平均57.5岁。有家族倾向的高血压患者56例,高钠盐饮食者及长期吸烟饮酒者87例,肥胖者21例,因生活压力大及精神紧张引起高血压者13例,由于职业关系驾驶员注意力高度集中、疲劳驾驶而致高血压5例,还有肾脏器质性病变引起高血压者2例。Ⅰ级高血压者34例,Ⅱ级高血压病57例,Ⅲ级高血压病29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学历9例,高中17例,初中41例,小学以下53例。

2 健康教育方式

制定高血压健康教育规划。有计划地采取语言、文字、图片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方式。

2.1 个体化健康教育 注意不同指导对象的心理、行为方面的个体差异。内容和方法必须结合患者实际健康需求。住院期间采取小组讲座和个别交谈方式进行。每周定时在学习室由专业人员为患者讲解相关专业知识与行为疗法,并邀请患者家属参加,同时组织讨论,交流心得体会。科室成立健康教育学习室,提供相关专业知识的书籍,供患者借阅学习。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则进行个别反复讲解;中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讲解和学习资料为并进,并以提问解答的形式交谈。注意对老年的病患,交流语速要慢,声音清楚,适当应用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交流指导。

2.2 图文宣传 采用科室走廊的宣传栏、健康教育宣传册、图文相册等形式,印制疾病宣教卡、检查宣教卡、出院指导卡等。

2.3 示范训练 指导患者如何测量血压、如何数脉搏等。对文化程度低者,则根据教育内容深入浅出地反复讲解、示范并个体化指导。

2.4 重视患者的反馈意见 让患者参与讨论和制定合理的、与个体生活方式相一致的治疗计划,包括随访时间、联系方式等。

3 健康教育的内容

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病情与防治,改善不合理生活方式和行为,正确用药等。

4 健康教育的方法

将患者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入院宣教、住院期间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4.1 入院教育

4.1.1 入院后即开始健康教育。首先当班护士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主治医师、主管护士、医院环境及相关规章制度、治疗护理的一般规律等。消除患者的陌生感,使患者尽快进入角色,熟悉环境,稳定情绪。

4.1.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后,请患者填写健康档案。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血压、体重、身高、饮食习惯、嗜好(烟、酒、茶、甜点等),保存于护理病历中。说明病情,患者住院期间,责任护士根据建立的健康教育档案,确定教育重点或针对患者及家属的个体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指导过程中,每天测量血压、体重并填入健康档案。

4.1.3 多与患者交谈,了解其心理动态。根据其年龄、性别、体重、性格、文化程度、社会阅历、经济状况、辅助检查结果、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及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状况等资料,评估所需指导内容,确定教育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法。

4.2 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

4.2.1 疾病相关知识宣教 讲解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常见症状、发展预后、治疗原则、预防措施、血压监测的方法。帮助患者认识高血压,正确面对高血压。既要让患者懂得高血压并不可怕,是可控制的,也要使其了解高血压对个体心、脑、肾等脏器的危害,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树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

4.2.2 督促合理用药 高血压病通常需联合用药、长期用药。告知患者坚持用药的重要性,让其了解治疗意图,向其讲解药物的剂量、方法、可能的不良反应等,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及明确的服药时间表。告诫患者不要乱用偏方或血压正常就停药、升高又服药,导致血压反复波动,造成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

4.2.3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选择合理膳食,以低盐脂为原则,控制总热量摄入。将患者喜欢吃的食品以及本地人习惯食用的食品每100 g中所含脂肪、胆固醇、蛋白质是多少,编成资料发给患者。给患者饮食谱提供指导性意见,不吃刺激性食物,建议食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优质蛋白、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适当食用有降脂作用、含碘的食物。多食含钾食物,以豆类为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奶类、豆类及高纤维素食物,少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动物油等。食盐量控制在3~5 g/d,严重高血压病患者的食盐量控制在1~2 g/d。注意饮食定量,不要暴饮暴食。对吸烟者宣传吸烟的危害,规劝其以坚强的意志戒烟或减少吸烟量至5支/d以下。禁饮烈酒,可适量饮红酒,一时难于戒酒者,每日饮酒精量应控制在少于20 g[5]。

4.2.4 生活方式指导 向患者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与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强调生活调节在高血压病的治疗、预防中的重要性。生活方式的调整不仅是高血压最可靠、最安全的治疗方案,而且对提高机体整体素质也有积极作用。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注意劳逸结合[6]。帮助患者找出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时间、频率、强度。如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降低血压,根据血压情况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平时可制订一个有计划的适度运动量。建议患者宜做等张、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舞、慢跑、游泳、打太极拳、练气功等,运动强度依心率而定,并结合血压的变化和自觉症状调节运动量,以运动中稍微出汗、轻度呼吸加快、运动后次晨感觉舒适、无持续性疲劳或其他不适为宜。锻炼时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量力而行,不宜选择过于剧烈的运动。

4.2.5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避免紧张,恐惧、急躁和焦虑,遇事要冷静,心胸开阔,性格随和,情绪稳定以维持稳定的血压。采取交谈或不署名提意见等方式鼓励患者倾诉内心感受,针对心理问题实施有的放矢的情感支持。对血压反复升高、难以控制者,帮助其分析治疗失败的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对因并发脑出血等生活难以自理者,护士应主动细心地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并说服其亲友主动关心患者,以消除负性心理。

4.2.6 自我监控指导 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学会如何正确测量血压,学会观察血压变化。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检测病情的变化,学会自救,自救是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可引起剧烈头痛、神志不清、抽搐或大小便失禁,甚至肢体瘫痪,此时患者血压急剧升高,应立即用药,如舌下含服心痛定,促使血压下降到正常范围,同时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掌握自救基本知识将大大减少猝死。如出现心前区疼痛或一侧肢体麻木无力、口角歪斜或夜尿增多、少尿等,也应及时就诊。

4.3 出院指导

4.3.1 指导患者及家属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以便出院后能自行监测血压,为调整药物用量提供依据。

4.3.2 坚持服药,饮食起居有规律。

4.3.3 保持情绪稳定。

4.3.4 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劳逸结合,减少高血压危害及并发症。

4.3.5 定期复诊,身体不适立即复诊。当患者出现头痛、头晕、心慌、胸闷、心前区不适、失眠、疲劳、情绪波动等情况时,应及时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以供就医时参考。

5 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均有一定的认识。大部分患者学会自身心理调节,避免外界刺激,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顺应性,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后出院,体现了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重要性。但还有一部分患者未能掌握有关知识,可能与文化程度、理解能力不同等因素有关或者与健康教育方式有关。说明在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所以,医护人员要把健康知识与疾病的关系作为宣教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6 结论

目前,我国存在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三高”,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的“三低”和有病不愿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按病情服药的“三不”特点[7]。主要原因是公众对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了解太少,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高血压病目前还没有彻底根治的方法,除了一系列降压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通过非药物疗法控制,故健康教育是促进高血压病康复的有效方法。通过医护人员系统的健康教育来提高病患对高血压常识的了解,可以显着改善高血压患者在疾病知识水平和服药的依从性,促使病患保持舒适的情绪,控制血压水平,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降低高血压病中急性心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行为,达到最好健康水平。

参 考 文 献

[1] 马山珊,郑红薇,王蓓.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63-2359.

[2] 王晶,越海平.影响高血压患者限盐行为的因素调查.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34.

[3] 王鹏巨.要重视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治疗.西南国防医学,2001,11(6):381-382.

[4] 张宇沽,刘国仗. 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试行本摘要). 中华内科杂志,2002,39(2):140-144.

[5] 吴可贵.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减少高血压危害.高血压杂志,2003,11(2):187.

[6] 戈立荣,孔晓华.老年人的高血压病健康指导体会.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3):5730.

第4篇: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内容范文

资料与方法

选择嘉定区梅园社区卫生服务站管辖区域的4个社区内的25397人口,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高血压患者150例,男90例,女60例;年龄30~78岁,平均57.6±9.8岁;体重61~83kg;病程2~30年;一般人群13个,Ⅰ期25例,Ⅱ期32例,Ⅲ期108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62例,初中以下34例,小学程度31例,文盲13例。职业:干部54例,工人65例,家庭妇女31例。

方法:⑴评估基本情况:由社区护士对社区内的患者评估基本情况,包括心理、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年龄、体重、职业、性格等,以便更好地进行健康教育。⑵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①高血压是否与吸烟、酗酒、生活紧张有关;②饮食是否以清淡为主;③是否坚持服药;④是否经常检测血压;⑤是否坚持锻炼;⑥是否知道劳累、饱餐可诱发高血压;⑦高血压是否能有效控制。对答卷进行评分,以了解社区内高血压患者知识范畴。⑶根据高血压患者对保健知识掌握情况不同,分别制定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计划,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宣传、示范、讲解、发放宣传材料,进行个别辅导,并进行健康内容宣讲:血压正常值范围,正确测量方法、坚持服药、按照药物的起效时间与血压的双峰一谷规律系统用药。⑷统计学处理。

结果

社区健康教育6个月后患者变化情况,见表1。

社区健康教育6个月前后各教育项目效果比较,见表2。

社区健康教育6个月对高血压并发症的影响:随机将15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性别、心率、病史、心血管危险绝对水平分层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分别给予了针对不良生活习惯、行为的健康教育,观察血压控制的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作统计学比较,通过健康教育,实施护理干预的目标和内容如下:①节制饮食,控制体重,肥胖的患者应适当节食,以减轻体重,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40岁以上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的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②限制食盐量,高盐饮食不仅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也是冠心病、血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应将钠盐摄入量减至每天不超过2g,禁食腌制食品如咸菜、皮蛋、火腿、香肠、咸肉、虾米等。同时提高钾盐摄入,多食含钾食物如香蕉等,因钾盐有保护心脏作用。③低脂饮食,饮食中脂肪的质和量可以影响血压,减少饮食中的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动脉血压。禁食肥肉、蛋黄、动物脑及内脏。脂肪量<50g/日,减少烹调用油,采用植物油;海带、紫菜、木耳、大蒜、洋葱等有利于降低血脂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常吃。④戒烟限酒,吸烟可使血压升高,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升高,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增加血栓形成,促进血小板聚集。故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要严格戒烟。

讨论

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高血压虽然是常见病,然而目前我国人群对高血压的知晓率及治疗率、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1,2]。因此,医护人员有必要深入社区,步入老年人家庭,将高血压相关知识通过健康教育教给老年患者和家属,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掌握提高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使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减少脑卒中、心力衰竭、左室肥厚等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健康老龄化,以预防为主”,是新时期倡导的老年保健观,对老年人实施健康教育是改变传统保健观的有效途径。

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可有效地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知水平,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识得分高于干预前,说明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有利于患者掌握科学合理的自我管理方法,增强其自我保健

意识,从而促进其生活行为的改变,有效地控制血压。

健康教育对患者行为的影响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而改变人群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是一项工作量和耗时巨大的工作。因此,健康教育工作必须系统、长期、连续实施,从认知水平的提高到真正促使人们在行动上有所改变,还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共同参与,如社区、政府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家庭的参与等。健康行为形成的三大因素(倾向、促成和强化)中,促成因素是非常关键的。同时,对高血压现症病人的健康教育应结合高血压危险因素调查的结果,根据病人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采用多种形式的反复强化,调整其原有的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所存在的特定危险因素。解了健康的生活方式,知道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并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起到一定的潜在的影响,虽然本次调查中,患者行为改变并不显著,如果能进一步改善我们的健康教育工作,使患者的生活方式更健康,能有效地降低高血压病的危害,减少发生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几率,就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为行为的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通过健康促进防治高血压在国际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并取得了许多成果,已证明通过干预可使患病率、发病率、并发症、相关死亡率等指标降低[3]。控制高血压主要不是针对高血压病本身,而是影响高血压的危险行为因素,高血压病患者仅靠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不能长期、有效地控制血压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因而在社区开展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是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病的有效途径。

本观察研究得不足之处: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可有效地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知水平,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识得分高于干预前,说明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有利于患者掌握科学合理的自我管理方法,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从而促进其生活行为的改变,有效地控制血压,但是目前社区医生多由乡村医师承担健康促进和社区保健的责任在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上还远远不足,因此,通过开办社区临床专业、慢性病培训班、远程教育、自学考试等方式多途径培养社区医生,提高社区从业人员慢病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慢性病康复的能力在目前显得尤为迫切。而且因为干预时间尚短,故长期干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 张红梅.高血压社区干预研究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3):73-74.

第5篇: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内容范文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效果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之一,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自2008年起开展社区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效果研究,旨在探寻社区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社区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参与健康教育的原发高血压患者547例为研究对象,年龄36~84岁,平均54.86岁 ;文化程度大学专科及以上112例,高中167例,初中202例,小学及以下66例。根据患者参与健康教育的类型,分为主动干预组182例、被动干预组197和联合干预组168例。

1.2 健康教育内容

1.2.1 调节心理状态 以培养和提高患者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为目标,采用聊天、倾听、转移注意力等方法,逐渐解除紧张、易怒、情绪不稳等不良情绪,遏制诱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1.2.2 干预生活习惯 包括戒烟限酒,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固醇、高含量维生素饮食;适当的有氧运动和体力劳动;保持规律的饮食起居,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等。

1.2.3 指导合理用药 包括用药目的,服药方法、药物副作用。督促患者坚持服药,按时服药,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时应经医生同意。

1.2.4 血压监测 向家属普及血压测量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每周测晨起餐前血压1次,记录测量值。

1.3 健康教育方法

1.3.1 主动干预组 患者利用热线电话、社区医疗点等形式主动提出有关高血压防治的问题。

1.3.2 被动干预组 患者被动参与社区举办的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辅导,学习社区发放的高血压宣传单、板报、贴图等。

1.3.3 联合干预组 利用上述两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法获得高血压防治知识,参与高血压防治活动。

1.4 效果判定

1.4.1 依从性判定 优:能够按照健康教育中高血压防治知识控制不良情绪,合理饮食、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中:间断性执行康复计划;差:未按康复计划进行心理调节、合理饮食或未能坚持服药。

1.4.2 效果评估 优:血压稳定在正常值内;中:血压偶尔高于正常,经自我调节可恢复正常值内;差:血压经常高于正常,须住院治疗后血压降至正常。

1.5 研究方法 比较分析不同组别患者健康教育依从性和效果。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主动干预组与联合干预组依从性和效果评估方面无显著性差(P>0.05),联合干预组患者依从性和效果评估均显著优于被动干预组(P

表1

不同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依从性和效果评估情况比较

例数

依从性(%)效果评估

优中差优中差

主动干预组18253.2934.6212.0982 6634

被动干预组19732.4947.7219.7955 68 74

联合干预组16860.7130.368.93964131

注:与联合组比较,:P

3 结论

高血压病临床呈隐匿性进展,主要累及心、脑血管和肾脏。血压升高是脑卒中发病的最危险因素,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之一。目前已公认[1],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未来控制高血压病的最终发展趋势,必然是以健康教育为主要途径,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为手段,以社区居民自觉参与为目标的社区防治。

目前我国健康教育仍是医疗机构位于主导地位,而患者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健康教育的方式多数是单一的科普讲座,内容泛泛,缺乏针对性[2]。本研究中,被动干预组患者依从性和健康教育效果明显较联合干预组差(P

同时应该看到,主动干预组仍有12.09%的患者不能按高血压康复知识调节情绪、干预生活习惯、合理应用降压药物等,究其原因,应该是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督促所致。因此,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工作应以患者为中心,尽量采用联合干预手段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充分调动患者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热情,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30.

第6篇: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内容范文

【关键词】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血压;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300-02

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2亿高血压病病人,每1O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高血压病,约占全球高血压病总人数的1/5[1],严重影响了中老年的生活质量。高血压病的病因迄今尚未阐明,主要与年龄、职业、环境、遗传基因、食盐量及体重相关,而完全靠药物治疗高血压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此,我社区针对早期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病理特征,自行设计了个性化健康教育模式,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笔者所工作社区内的64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均经过临床确诊且接受过规则的药物治疗。排除继发性或恶性高血压、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脑血管意外、有视听语言功能障碍及智能障碍患者。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35~79岁,平均(61.5±10.6)岁;病程3~l0年,平均(8.0±2.3)年;合并其他慢性病11例。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37~78岁,平均(62.4±9.8)岁;病程3~15年,平均(7.8±4.6)年;合并其他慢性病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利用患者每2周1次来门诊免费测血压的时机,由接诊医生进行健康宣教,以参加人数不同分为集体教育和单人教育,多为二者并用。健康教育要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因人制宜,做到通俗易懂,又不失专业水准,同时要重视患者的感受,倾听患者心声,注意沟通技巧。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详细了解患者基本资料,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定期进行高血压防治科普知识讲座,向患者介绍高血压的定义、发病原因、危险因素、主要治疗方法、并发症及预防等相关知识,针对认识误区进行重点指导,以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对于活动能力差,文化程度不高,隐私较多者予口头宣教、多媒体播放宣传片等,对于文化程度高、视力尚好、则采用宣传栏、健康小册子、健康教育处方等。教会患者及家人正确测量血压,并形成每天测量以观察血压的动态变化。

2、饮食指导:合理膳食是防治高血压病的重要措施。给患者讲述不良的饮食习惯带来的危害,评估患者饮食习惯及结构,将本地常用的和患者喜爱的食品编成小册子,注明热卡含量,给患者食谱提供指导性意见,形成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习惯,保证每天充足的钾、钙、镁的摄人量,戒烟、限酒、避免喝浓茶。

3、适度运动:肥胖是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肥胖人患高血压病率是同龄组体重正常者的3倍。体重每增加12.5kg,收缩压可上升10mmHg,舒张压升高7mmHg。反之,体重减轻,血压也相应下降。另外,运动还可巩固药物降压效果的作用,轻度高血压可通过适度的运动来控制。因此,合理运动是高血压病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应根据自身的体质状况、血压高低制定不同的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慢跑、健身操、打太极拳、瑜伽等,每次以30~45分钟,每周3~5次,运动强度应根据运动时的心率来判断,运动时出现心慌、气短等症状要及时停止运动,要循序渐进,注意坚持。

4、用药指导:遵医嘱用药是控制血压的关键。教育患者服用降压药的目的不仅是降压,也是为了预防靶器官的损害,必须坚持服药。告知病人及家属各种药物的名称、用法、不良反应、服药时注意事项及保存方法,服药需持之以恒,定时定量,即使血压降至正常后仍应坚持用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突然撤换药物

1.3观察指标3个月后比较两组血压、生活质量的变化。生存质量评定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一74)[2]测定其生活质量的改善状况。量表内容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4个维度,20个因子,根据量表标准统一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P

2 结果

2.1血压情况3个月后,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2.2生活质量的比较实施健康教育3个月后,观察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除有遗传因素外,其个、社会因素、生活事件等多种因素在疾病的发生、治疗和转归过程中起到较大的作用。目前我国高血压病具有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三高”特点,又有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现象,同时又存在着长期服药不规律、血压测量不坚持、非药物治疗不重视的“三不”现象[3]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证实,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加深对高血压病的的了解,合理膳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有效的控制病情。从本文数据显示,通过健康教育,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和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9(8):701―743

[2] 陪凌江,杨德森.生活质量得分评定问卷(GQOL-74)[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88―88

第7篇: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内容范文

1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1.1方法 健康教育要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促使人们主动、自愿地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了提高教育效果,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基本资料,是否存在生理、心理疾患,存在社会、家庭、行为、经济问题,是否存在遗传因素、压力事件、不良生活习惯等问题,对其建立社区慢性病档案,规范管理,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

1.2健康教育的内容

1.2.1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测血压,规范测量血压的方法 告知老年高血压患者测血压前,不饮酒、不吸烟,不喝浓茶,测血压时环境应安静,精神放松,患者至少休息5 min,取坐位,测量右上臂,使肘部、血压表在同一水平上,测量时快速充气,慢慢放气(2~6 mmHg/s)。间隔2 min,再测量1次,取平均值。

1.2.2高血压知识的教育 让患者熟悉高血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和常见并发症,了解自身疾病的性质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同时让患者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正确的就医行为和遵医嘱行为,增加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

1.2.3饮食指导 ①清淡饮食:提倡素食为主,素食方式可使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低。②限制钠盐:钠盐过多是高血压的主要致病因素,并且与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而控制钠盐摄入量有利于降低和稳定血压,一般摄盐量应控制在4~6 g/d,即可满足人体需要。③戒烟戒酒:吸烟饮酒会干扰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烟酒也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要求绝对戒烟,限制饮酒。④节制饮食:做的3餐/d,饮食定时定量,不可过饥过饱,不暴饮暴食,尤其肥胖患者需要注意节制饮食,因为肥胖也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1.2.4运动指导 经常坚持运动或体力活动可引起周围血管扩张,增加钠的排出,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脂,有助于降压。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根据所能承受的运动量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做健身操、慢跑步等。运动持续时间初始为10~15 min,一般为30~45 min,运动应循序渐进,先从轻度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运动后应无明显不适感。如运动中出现心慌、胸闷等,应立即停止运动。

1.2.5心理指导 高血压患者由于体弱多病,容易产生“无用”感,加重悲观情绪,而任何的不良心理刺激,均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管中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增加,而引起全身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甚至引起脑出血。我们医务人员、患者家属都应经常关心患者,及时给予生活上的帮助、指导,创造与建立适合患者的环境和作息制度,让患者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消除不良情绪。

1.2.6服药指导 老年人药物代谢清除率低,应高度重视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时用药剂量宜小,以免造成药物蓄积或毒副反应;老年高血压患者多有全身动脉硬化,切忌血压骤降或大幅波动,避免因血压降得过低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容易忘记按时吃药,应尽量选择长效药物,坚持观察血压变化,使血压维持在理想状态。高血压病往往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很多患者一旦达到正常标准就停止吃药,告知患者这是十分错误的。同时让患者了解药物的治疗作用、副作用以及注意事项。

1.2.7应急措施指导 如果患者突然眩晕、头痛、恶心、呕吐,立即取平卧位,测量血压,舌下含化降压药,如心痛定、卡托普利,以快速降压为宜,并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送医院治疗,如外出时感觉不适,应立即终止行动,就地坐下,防止跌倒或发生意外。

2结果

通过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遵医行为、服药依从性、改变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提高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以社区为基础、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高血压综合防治的一个有效的、切实可行的途径。

3讨论

高血压是世界高发的流行病之一,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原因。它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健康教育是控制和削弱这些因素的基础,积极开展社区健康教育,鼓励患者参与健康维护,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对提高生活质量是很有必要的[1]。通过我们为社区内居民免费测血压并为>65岁高血压病患者建立慢病档案、管理,并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和了解,较好地控制了这些危险因素,使高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不仅提高了生活质量,而且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社区健康教育向人们提供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所必须的知识,技术与服务,使居民们在面临健康和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各个层次的健康问题时,有能力做出行为抉择,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达到健康之目的。

第8篇: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内容范文

临床资料

2007年3月~2008年4月收治老年高血压病患者50例,男35例,女15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0例,高中21例,初中12例,小学7例;年龄62~86岁,平均69.0±6.3岁。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WHO/ISH)诊断标准。

方法:①制订健康教育计划:病人入院后,通过询问、问卷等方法收集病人有关资料,并在病人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对病人治疗的预期效果以及出院后的生活方式改变情况做好记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进行评估。②健康教育形式:根据教育的计划,制订了入院时的教育、住院期间的教育、出院后的教育,通过口头、书面等形式形象化、随机性地做好教育。

健康教育内容

入院时:由责任护士在病人入院当天为其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作息制度、卫生制度及探视陪护制度、主管医师、护士长及责任护士,使病人熟悉生活环境,感觉被尊重接纳,有安全感,使其能愉快地接受治疗。

住院期:①心理护理:高血压是一种身心疾病,社会环境应激因素、不良行为因素、心理因素通过神经系统作用在高血压发病中处于主导作用。所谓心理护理,即护士在保证正常的护理基础上,通过心理疏导、放松疗法、兴趣培养、催眠暗示等心理手段[2],综合治疗高血压。例如有些老年患者,多有焦躁、抑郁、易激动等心理特点,不良的情绪对高血压的控制及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易形成负面的影响。护理人员应深入了解病人存在的各种思想顾虑,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向病人及家属说明精神因素与疾病形成的关系,教会病人掌握一定的心理应急方式,学会自我心理疏导、心理调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尽量避免高血压诱发因素,以维持血压的稳定,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②介绍高血压病的一般知识,如高血压病诊断标准、主要发病原因、诱发因素、常见症状、一般治疗措施、高血压并发症的处理、疾病的发展及预后等。③合理膳食:健康教育中合理饮食是高血压病治疗的基础,对控制疾病、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在对高血压患者饮食习惯调查中我们发现,相当数量的老年患者较多摄入咸菜及腌制食品,因此对病人进行合理饮食指导,少量多餐,饮食清淡、以低钠盐、低脂、低胆固醇、辅以高纤维,中等量蛋白质饮食为主,每日钠盐量≤6g。同时要戒烟限酒,因为吸烟不仅可升高血压,且使降压药物的控制比较困难,并可增加心脑血管并发症。而饮酒使兴奋交感神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类固醇激素水平升高,亦导致血压增高。所以高血压病人应戒烟限酒。体重增加也能引起血压升高,因为身体增重时伴随血液动力学改变,即血管内容量增加,静脉回心血量、心输出量增加,导致血压升高。因此适当减轻体重,有利于降压。④适当运动与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防止不良刺激,保证合理的休息及睡眠,避免劳累,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尤其对心率偏快的轻度高血压病人,进行有氧代谢运动效果较好,如骑自行车、跑步、做体操及打太极拳等,但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时间过长的剧烈活动。⑤用药指导:降压药物种类繁多,药理作用各不相同,要了解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若出现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调整用药方案,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饮食与药物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表现为饮食改变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与饮食的配伍禁忌等。因此在给病人用药时,要避免饮食对药物的不良影响,如病人服用排钾利尿药(如双氢克尿噻)时,指导病人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橘子、梨、菠菜,可防止低血钾症。

出院时:①血压的监测:通过口头讲解、示范训练的方法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并告诫患者坚持每天测量,同时应遵循定时间、定部位、定、定血压计的"四定"原则。切实掌握血压的变化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②提高服药的依从性:有人认为病人不依从是当今医学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因此教育病人在血压控制后,遵医嘱调整用药,不可随意停药。③定期体检:高血压病往往与肥胖、高血脂、血糖异常并存,应定期监测血脂、血糖变化。长期高血压者,可引起肾功能减退,应定期进行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④突发血压升高时,应全身放松,静卧休息,立即舌下含服心痛定或口服其他降压药物,稍后缓解后到医院就诊。

结 果

健康教育前后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

讨 论

健康教育以人为对象,通过生理、心理、社会的以及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教育,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使人人具有自我保健能力,进而从精神、社会交往等方面保持健康的状态。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高血压病及并发症对老年人的危害越来越大,对住院高血压病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其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同时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各项指标均优于教育前水平。经过规范合理的健康教育,减少了老年高血压病病人住院次数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第9篇: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内容范文

【关键词】高血压;健康教育;社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407-01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目前,高血压患者散在于家庭中,缺乏统一管理和有效指导,造成患者反复住院,对社区居民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高血压病仅仅依靠医院门诊诊疗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重视并加强社区人群诊疗和对病人有效管理,采取综合防治的策略才能有效。发展社区护理实验的方向之一就是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2]。我院于2005年成立了社区门诊,开展了慢性病综合干预,以高血压为例,在社区进行高血压病的护理综合防治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1.1 进行社区健康需求评估,确定社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社区健康调查1535户,调查人数近8000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数的11.8%。调查出患有各种慢性病的占调查人数的25.9%,其中高血压患者400多名。在此基础上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包括基本情况,疾病史,健康状况,有无不良习惯,参加健康教育培训和活动情况记录等。定期举行社区服务人员高血压病专科讲座,组织社区居民心血管专科体检, 与社区家庭制定健康教育工作制度,使其向规范化发展。

1.1.2 问卷调查

(1)采取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社区居民230例为健康教育效果调查对象。调查表回收后对所有调查内容进行核查,问卷回答率100%。(2)分别从社区高血压病人中随机抽取45人为实验组,从普通高血压病人中抽取42人为对照组,通过高血压药物治疗3个月后,采用问卷方式调查服药的依从性。

1.2 药物治疗依从性评价

1.2.1 方法: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CPAT)评价问卷调查:(1)是否有忘记服药的经历?(2)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3)当症状改善时,是否增停药?(4)当服药症状更坏时,是否停药?若4个问题回答皆为“否”,则依从性为“佳”。只要有1个及以上为“是”依从性为“差”。

1.2.1.1 两组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比较例(%)

注:X24.986 P

1.2.1.2 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见表2。

1.2.2 结果:由表2可见,通过与社区人员进行面对面咨询可提高他们的健康知识和高血压病防治技能,社区居民经过系统地学习和指导对高血压一般知识、自身疾病了解和自我保健知识掌握程度达95%以上。表2第3项社区居民对高血压治疗:服药、饮食、情绪活动和控制盐的摄入,高血压转归:脑卒中、惯心病、肿瘤的掌握率为90%。由表1看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远高于普通门诊病人。

2 讨论

2.1 提高高血压病社区护理的效果:高血压病病人能够自动按时服药,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对高血压病人而言,良好的血压控制依赖于长期规律的服药及危险因素的改变。但是经常由于种种原因病人无法遵遗嘱规律服药,血压出现反复,病人的自我管理不容忽视。高血压病病人的治疗率、服药率是社区诊疗计划评估所需住处和评估指标之一[3]。通过社区门诊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具民对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有了系统的了解。而在社区高血压病的防治中运用社区护理综合防治工作模式,能够通过居民的权利、义务等形式引导提高对遗嘱的依从性而使高血压病人的管理易于成功,并且可使高血压患者逐渐实行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4]。

表2 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n230)

2.2 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工作模式:高血压病是慢性疾病,对其的治疗是对症治疗,尚无根治方法,控制血压在较好的范围,能够明显降低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发生率[5]。成立社区门诊工作模式的高血压诊治计划的根本目的就是在社区人群中实施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指导,以高血压病防治为重点的干预措施,并且在健康教育后实施持续的效果评价和个性化指导计划,关键是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并能不断提高高血压知识知晓率。通过社区门诊的综合干预,能够在积极治疗高血压病病人的同时大力开展一级预防,居民的保健意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矫正不良行为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社区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3 小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任何一种社区护理服务理念不可能永远有效,只有不断创新、进步才能满足居民的健康要求[6]。这种社区护理模式有效的吸引了广大居民,并能够以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对高血压病人检查、治疗和随诊,补充和完善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张莉娜,陈健东,张涛等.高血压治疗特征与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93-95

[2] 李春玉,金胜姬.国内外护理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75-477

[3] 顾学琪.关于社区高血压控制的模式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9.7(4):175-177

[4] 付东波,付华. 慢性病自我管理. 中国慢性病预防控制[J].2002. 10:93-9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