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心理教育 特点 途径
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项重要目标。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充分利用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并通过各种有效途径,积极渗透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
1 体育教学中心理教育的特点
1.1 基础性。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包括兴趣、需要、动机、态度、意志等,没有学生必要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没有必要的个性因素的参与,体育学习就失去了基础的中介。特别是学生创新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必须以心理为先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心理教育的渗透,重视学生健康人格和学力的形成,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广泛性。体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不同于心理咨询,后者仅着眼于心理健康或针对学生的某种心理缺失来进行辅导或训练。体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是针对学生的整个心理世界而言的,在内容上更具广泛性,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及智力教育等。通过情景体验、身体练习、讨论分析、互助合作、教师和同学的激励引导、自我调节等多种形式,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得到发展。
1.3 整体性。课堂教学活动是人的整体活动,体育教师总是把自己的知识技能、兴趣、需要、动机、态度、意志等联系在一起,以整体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的不仅有技能知识,而且还有情感、意志、性格来选择和把握呈现在他们面前的各种信息,心理也产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在未受控制的情况下,既可向积极的方面变化,也可向消极的方面变化。不利于心理素质教育发展的教学方式,会使受教育者的心理品质劣化。由此,体育教师要具有心理教育的意识,在教育教学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以高尚的师德风范,积极乐观的态度,丰富的情感和健康的情绪,投入到体育教学工作中去,让学生接受到教师整体的良好教育。
1.4 渗透性。体育课堂是师生交往的场所,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作为教育载体的教材,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结合,而且还包括了各种心理信息,如球类项目富有集体对抗性,可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协作、互帮互学的心理品质。
2 体育教学中心理教育的途径
2.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核心在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爱是学生基本的心理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真诚地关心、爱护、鼓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以此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师生情感相容、友好互谅、亲近依赖的心理关系,可以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心理环境。在这种心理环境中,师生双方都能敞开心扉,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相互启发,相互接纳,这样可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2.2 创设愉悦的乐学环境。教师的心理状态和情趣影响着整个课堂气氛,教师若能用真诚的微笑、友善的目光、亲切的赞语,来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就能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共鸣,激发起学生愉悦、兴奋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场地器材的合理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难易适度,目标设置要有层次,教法运用要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能力的水平上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保持对学习浓厚的兴趣。
2.3 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激发学习的潜能,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感受、认识、丰富内心世界,发展心理素质。主要的方法有:①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即确立目标后,由学生自主控制学习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在尝试中认识自己的心智潜能,形成我能学好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②组织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可加强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倾听、理解、分享,学会尊重他人、帮助他人、与人合作,提高交往交流能力,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发展;③恰当安排游戏,合理组织竞赛,通过公平竞争,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耐挫能力。
2.4 运用积极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经常性的评价(特别是即时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促进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应力求通过客观公正而又积极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准确地认识自己的潜能和不足。另外,还应给予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权利,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和责任感,激起积极进取的动力,以营造互学互助、相互鼓励、追求进步的教学氛围。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心理教育,是从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出发,整合课堂教育中的各个要素,使教学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理智碰撞、人格感染的过程,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人格形成。
参考文献
1 张仁贵.体育教学与心理教育[J].中国学校体育,2001(6)
关健词
高中生
体育
心理
教学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生较大的变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原因不少,但总的来说,主要来自主、客观两方面,而客观因素又是通过学生主观因素起作用的,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是由于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引起的。为了更好地了解高中生心理特点,搞好体育教学,本人就高中生体育活动心理特点作一般性的探讨,与同仁共勉。
1、高中生体育活动的心理特点
1.1学生动机更加高尚,深刻而稳定。
高中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丰富,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对体育活动的意义,作用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对体育的社会性有较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因而,那种比较高尚而深刻的,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相联系的间接动机,常常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的直接动机。他们上体育课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是多层次的,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和较为理智的学习锻炼态度,又希望得到某种现实的和满足。由于认识水平的不同,每个学生动机的水平又有程度高低的差别。
1.2兴趣更加深刻,稳定并具有更大的选择性。
在正确教育影响下,高中生对上体育课和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更加深刻而稳定。许多学生养成了自觉坚持锻炼的习惯,能妥善地安排学习、锻炼、休息时间,积极克服各种困难,长期坚持锻炼。
高中生对体育的兴趣和态度更进一步明显分化。男生般更喜欢竞赛性活动,但不及初中生狂热。女生多喜欢动作轻快、优美、运动强度不太大的项目。有些对体育缺乏正确认识,或体育基础太差的学生,则对上体育课和体育锻炼产生了消极态度。女生由于性特征的明显变化,动作变得不太灵巧,对技巧性强的活动产生顾虑,在体育活动中的惰性表现得更加明显。有的女生由于爱美但又存在着错误的审美观或由于缺乏毅力等原因,怕晒、怕出汗、怕脏、怕累而不愿上体育课,对课外锻炼更是持消极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高中阶段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不喜欢或讨厌上体育课的人数,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对体育不感兴趣者。女生多于男生。究其原因,除上面已经谈到情况之外,主要是升学的大力大,负担太重,无暇顾及体育活动,另方面是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现状不满,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不感兴趣等原因。而不少高中生对放羊式教学很不感兴趣。可见,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并不都是没有兴趣,而是对当前体育课的现状不满或不适应。教师必须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方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1.3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但未完全成熟。
由于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高中生能离开现实进行思考,所以他们能提出假设,进行论证,这是他们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和成熟的表现。但是,由于知识经验的限制,他们提出的假设往往缺去充分的根据和正确性,其论证的结果不一定正确。这是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不完全成熟的表现。但是,因为他们曾经认真思考和进行过论证,所以往往自以为是,固执已见,这也是高中生思维既成熟又不成熟的再现。在体育教学和活动中,他们已不满足于一般的身体活动和简单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掌握,而要求掌握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并力图了解和把握动作的结构原理和规律,以及这些动作对身体的实际锻炼价值等。但他们不喜欢教师详尽而繁锁地进行讲解,而乐意在老师的启示下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来弄清动作的实质和规律。他们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常常试图以技术专长、教学技巧、品德作风、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来对教师进行全面的评价。他们对教师的评价不一定全面和完全正确,但却会影响着对教师本人和对教师的教学所持有的态度。所以,体育教师必须严于律己,处处作学生的表率。
1.4爱美是一个突出的特点
高中生逐步产生对自己和别人外貌方面的审美体验。小学生不太注意自己的外貌,到中学阶段这种体验逐渐加强。高中生向往美,追求美,突出地表现在开始注意自己的卫生、体态、仪表和打扮,有的高中生开始对自己的外貌表现不安。例如,女生担心身体发胖,男生顾虑自己长得矮小、瘦弱、脸上长粉刺等。他们常常采用各种方式向体育教师、校医请教防止和改变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诚心诚意地按体育教师、校医的指导或为之开的运动处方“去持之以恒地进行锻炼或治疗”。教师应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懂得心灵美重于外表美的道理,培养他们高尚的品德、情操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1.5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开始进行职业选择。
高中学生对人生往往怀着浪漫主义色彩的理想,充满着希望和激情,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设计美好的图景。在正确教育的影响下,高中生大多懂得毕业之后不管是升学,还是就业,不仅要有好的思想品德,过硬的本领,而且必须具有健康的身体才能适应学习或参加社会建设的需要。他们逐步地认识到了健康的身体与个人生活、学习、工作和未来事业的关系。因而,他们不仅有参加体育活动的要求,而且开始讲求体育的实用价值,注意探讨体育与人生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有的学生还想认真学习和掌握一两项适合于自己身体实际情况和未来职业选择特点的运动项目。把体育活动与个人未来的生活、学习、工作和职业选择等联系起来,是高中,特别是毕业班学生不同于小学和初中学生的一大特点。当然,高中生是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判断还存在着表面性和片面性,因而还需教师不断地进行引导和教育。
2、根据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2.1根据高中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职业选择发展的特点,应认真改革教材教法。
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比较系统地介绍一些体育卫生,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使其掌握科学锻炼的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技术的问题可以适当讲得细一点,语方要生动,形象、简炼,注意准确地使用体育名词术语。在不违背教学大纲的原则上,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给他们一些符合我国民族传统的,简便易行的,可以长期坚持锻炼的项目内容和锻炼方法。使学生在毕业后能终身受益。
2.2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是一种特殊的人际情境,它不仅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个性的丰富发展。高中生觉得自己以经长大成人,希望教师把自己看成大人,尊重自己,他们也尊重、热爱自己的师长。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学生尊敬信任教师,“亲其师,信其道”,产生对教学内容积极的态度倾向,师生之间会激起热烈的情绪投入到教与学的活动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情绪的变化,常常受到教师的直接影响。如果教师经常采取命令,批评和训斥的态度要学生顺从自己,那就往往使学生处于紧张,被教训的状态,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是不会尊重他们,有一定教育方法的教师,使课堂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才能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
2.3重视学生个性民展,因材施教
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个性教育是各门学科教学方法所应提倡的。在体育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个性教育,往往比其他学科较容易进行。同样的学生,人个性不同。无论纪律上,还是技术技巧上都应注意个性教育,因材施教。不同性别,年龄,体育基础,健康状况,接受能力等都各有不同,有的差别甚至很大,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方面,既要全面地指导课程一般进行,更应根据学生实际注重个别教育。在课前,教师必须解学生情况,尽可能掌握各个学生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因材施教,达到预期的效果。
2.4要照顾男女学生的性别特点
一、针对性强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技能是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形成的,体质的增强是在刻苦锻炼的基础上实现的。不仅每一运动项目都有具体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而且针对性很强,这是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或经过努力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如在中长跑练习中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知难而上的意志品德;队列练习是培养学生组织观念、纪律观念、集体主义观念,服从命令听指挥;球类教学培养学生勇敢、机智灵活、团结协作精神;体操练习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灵巧的意志品质等。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在课堂练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兴趣爱好、意志情感、行为习惯等采取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措施,都表现出很强的针对性。要全面落实教育教学计划,教师就要努力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思想内涵,剖析教材各个环节的教学特点,使学生深刻理解顽强的作风是提高技术的前提。教师不能只顾技术动作的传授,而忽视思想品德的教育,顾此失彼,造成技术上没有质的飞跃。
二、实践性强
体育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向活动,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意志、兴趣、能力等心理交流。在此活动中,针对教材的任务和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要求,学生需要在身体练习过程中反复实践磨炼,才能体会掌握动作技术。如篮球、足球这类教学练习时对抗性极强,进行“过人”、“抢断”、“投篮”及“抢篮板球”的教学时,如果仅止于无人防守或只设置固定的障碍物,而脱离激烈的对抗或限于相对静态下的练习,那么,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勇敢、机智、灵活的品质便无法实现。又如,中长跑是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极好教材,因为中长跑中“极点”现象的出现,对学生的意志品质是个严峻的考验。只有在每次练习时克服重重困难,突破“极点”,其意志品质的质变才能产生,并通过反复的实践积累,不断巩固和增强质变效果。若一旦出现“极点”现象,不克服,甚至放弃,那么不但达不到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的目的,反而会起到削弱意志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要认真研究教育原则与教学方法在各教材内容上的运用,在进行课的设计时要同步研究教育方法与措施。如球类教材,适当增加一攻一防的双人练习或模拟实践练习,变静态练习为动态练习。在中长跑中可开展象征性的长跑比赛、越野赛,并公布班级团体成绩,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又可激发学生进行长跑锻炼的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诱导练习法、条件练习法,这既是教育的措施,又能培养运动能力,还可以增强运动的娱乐性。这样做可把坚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融为一体,使学生体质的增强、运动技能的掌握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互相促进,同步发展。
三、教育的及时性
由于体育教育环境的开放性,在教学活动中人与人接触得频繁,学生处于运动状态,因此偶发事件经常发生,而且学生思想品质、行为习惯上的各种弱点,也会在身体练习和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针对出现的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教育,如贻误时机则可能失去教育的及时性,而影响教育效果。例如在体操教学中,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恐惧心理,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鼓励学生树立勇敢、果断和克服心理障碍的意志品质。同时还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多用辅助练习或改变条件练习,一旦出现转机,就立即加以肯定和表扬,并反复练习,以增强勇敢精神的质变效果。又如球类教学比赛中,当学生出现个人主义和急躁情绪时,应及时进行教育和指导,懂得比赛取胜的关键是靠集体的力量和相互间的密切配合,从而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协作精神。
四、影响具体、深刻
关键词:体育舞蹈;身体姿势
中图分类号:G807.1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09)12-0112-01
一、前言:
体育舞蹈亦称国际标准交谊舞,是当今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体育舞蹈是艺术、体育、音乐、舞蹈完美结合的产物,有其独特的观赏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体育舞蹈源于欧美传统的宫廷舞,交际舞和各种土风舞,后经整理、创新并规范成为现在的国际体育舞蹈。分为两大类,10个舞种。第一类为摩登舞,包括华尔兹舞、探戈舞、维也纳华尔兹舞、快步舞,狐步舞;第二类为拉丁舞,包括伦巴舞、恰恰舞、桑巴舞、牛仔舞、斗牛舞。体育舞蹈传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但发展很快。如今我国的许多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体育舞蹈课程。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每年都要组织各类学校的体育舞蹈教师进行培训,以求尽快提高我国学校体育舞蹈教师的水平,使这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迅速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起来。体育舞蹈教学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教学活动,要提高其教学水平也并非易事,它对学生的身体条件,音乐素养,舞蹈基础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把握学生的基本条件,根据具体情况抓住一些重要环节,才有可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体育舞蹈教学内容
2.1体育舞蹈运动的基本知识
提高其理论水平,坚定学习信心,体育舞蹈运动的专业性很强,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而且舞种较多,对学生的运动技能,基本技术,音乐修养,表现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同的难题,这对学生的学习将会起到负效应。因此,教师应积极帮助学生学习一些必要的理论知识,如拉丁舞中的重心移动、动作方位以及引带形式,观看教学录像和比赛录像等。还要选择有效的教法,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使学习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合理的掌握学习进程,循序渐进的引向深入。
2.2加强形体训练
规范的身体资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体育舞蹈要展示人体的美,无论是站立姿势、身体动作,还是运步旋转等等都要求身体动作的协调、序列化、时段感、幅度大、伸展、挺拔,处处给人以美的享受。而这些都要有形体训练作为基础。在形体训练中,要特别强调学生基本姿态的训练,在塑造其健美形体的基础上,严格训练身体各部位的基本姿态,如膝盖,脚面绷直、腿部外开、收腹、挺胸、立腰、姿态的控制,手形与手臂位置的准确以及头部动作的配合等等都应达到体育舞蹈运动的要求。教师可适当选择适宜的音乐进行练习,以利于培养学生的韵律感,激发其动作的表现力,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在严格的教学要求中,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展示身体的美,提高审美能力和教学效果。
2.3音乐知识
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体育舞蹈如前所述是艺术与体育的完美结合,舞蹈者如果不理解音乐,不懂节拍与节奏的合理运用,就学不好舞,也就无法去表现舞蹈的中心思想,舞蹈音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蕴藏着深刻的感情内涵。因此,让学生认真学习音乐知识,提高其音乐修养是搞好体育舞蹈教学,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之一。
三、舞蹈者基本姿态技术分析
3.1重力概念
当人体重力通过两脚传递到地面时,人体总重力根据重心的位置被两脚分别负担一部分。改变人体重心在两脚间的位置,(尽管总重量没有变)两脚各自负担的重量会发生变化,重心靠近哪只脚,哪只脚就会感觉重力的增加,移动重心就是向地面发力的一种方式。例如:伦巴舞的左右伸展步要求外脚向地面发力的同时拧转,这个发力就是由于身体重心外移导致外脚向地面发出一个较强的力,通过拧转又将身体重心移回同时带回外脚。
3.2支反力
停止身体快速移动的力。人体快速移动(垂直向下或者横移)后迅速停止时的瞬间,如果没有舞伴的帮助,则只能靠脚与地面的摩擦力使身体移动停止。此时发力腿会向地面发出很大的力量,并迅速传递到身体停止身体移动。例如:恰恰舞中的基本步前第2拍“切克”,男士左腿向前超直顶住全身,在跨部摆动缓冲后瞬间推动全身向后快速移动。这短短的过程里,尽管身体重心保持在(教材规定)两脚之间,但是由于全身惯性作用和地面摩擦的作用,使左腿会感到承受了大大超过重力的支反力。此时,按照老师的通常说法:男士“腿部超直向地面发力”。尽管三种力的作用和目的不同,但是老师往往却把它们笼统地叫作向地面发力。为了使舞者容易理解老师所说的力学道理,同时又符合舞者的感觉,课下自己练习时,应能够别把上述三种力区别开来,分别称为:重力、提升反力、支反力。能够明白三种力都可以向地面发力的道理,就不难理解诸如“向地面发力以便保持身体稳定”这些话的含义了。
3.3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身体的平衡能力对提高体育舞蹈水平非常重要,因此,舞蹈者保持自我重心的稳定与平衡是舞伴之间协调配合的前提。在练习中要强调保持身体重心稳定的相对独立性,要明确双方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存在于运动方向和旋转以及侧身倾斜、升降、重心转移与重心交替等情况的暗示、引导与配合之中的道理。
3.4提高转移身体重心技巧
舞步的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就是人体不断转换重心的问题。在运步过程中,舞蹈者两条腿的移动,应自然走步向前,脚跟、脚掌、脚尖的重心转换,好比蛇的移动过程,是一小段一小段的弧线运动。而左右脚轮流交换重心的各段弧线联接起来,恰似车轮的圆周运动,同时再展开成一直线轨迹,便形成了如行云流水般的滑行运动。重心转移技巧的中心是“不露痕迹”地进行重心的交替和转移(探戈舞中的摇步例外),舞蹈者练习时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重心转移练习要抓住三个要点1)尽量避免双脚同时承担体重,尽可能缩短双脚同时分担重心的时间;2)熟练运用脚底“滚动”技巧(所谓滚动是指人体重心集中在脚底位置的移动程序和感觉)。无论是由脚尖“滚”向脚跟,还是由脚跟“滚”向脚尖,甚至是由脚尖“滚”向全脚掌,再“滚”向前掌,都应做到流畅而平稳,使之产生一种只见人体流动,不见重心交替的理想状态;3)保证腰胯的稳定,形成以腰为中心的“整体重心焦点”。使舞蹈者将重心观念从地面升到空中,形成一种脚底重心集中点和空中焦点同步调整的综合效应。
3.5掌握摩登舞动作的要求
在摩登舞中运步技巧、反身技巧、升降技巧、倾斜技巧和摆动技巧,它是衡量舞蹈者专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如果这些基本技术问题解决不好,即使你的花步组合再多,也不能使整个套路动作展现出摩登舞所要求的规定舞姿。这就是摩登舞与交谊舞的区别所在。
3.6反身技巧
反身技巧是一种与运动足相对的臂部和肩部转向运动足方向的动作。它用于转向动作的开始,是摩登舞转身动作的基础动作。当右足前进时,左髋和左肩同时向前摆动;当右足后退时,左髋和左肩同时向后摆动。同样,当左足前进时,右髋和右肩同时向前摆动;当左足后退时,右髋和右肩同时向后摆动。
参考文献:
[1]上官来. 体育舞蹈教学能力结构的理论研究[D]. 武汉体育学院;2006.
关键词: 语料库 中外护理学 论文标题
1.引言
学术期刊论文是研究者们获取最新研究动向和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因此一个能恰当并且准确反映出作者的真实表达意图的标题十分必要,它通常是吸引读者停下脚步潜心阅读的前提条件。好的标题能加速读者的搜索定位时间,它在、阅读和收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国内学者们在汲取国外期刊的研究精华的同时,也将各自的发现用英文展现出来,期待传播得更广。但由于二语的缘故,会出现语法错误、结构不当、用语口语化等问题。很多论文的英文标题就是中文题目的直接翻译。科学论文具有独特的写作体裁,其标题作为论文的缩影,更需要注意遵循它的写作范式,而不能简单地直译。选取中外护理学论文的英文标题建立专门用途语料库,比较分析标题的结构和话语功能,以期在英文标题的撰写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2.论文标题的研究综述
从事语篇体裁分析的国内外研究者们对学术论文的摘要、引言、结论等部分都做过详尽的比较分析,其中论文的标题也是讨论的重点之一。研究者们拿不同学科的论文标题进行比较,分析集中在标题的长度、标题的语法结构和语用功能上。Haggan 区分了文学、语言学和自然科学三个领域的论文题目,他总结了标题的三种基本结构:完整句子结构、复合句结构及占大部分的名词性短语结构。Soler选取生物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学科的学术论文和综述论对比,发现完整句子结构的标题最能体现生物科学学术论文的特性。Wang和Bai做的医学类论文的研究表明名词性短语结构的标题所占比重最大。庞继贤和陈B对比分析了中外应用语言学标题结构差异,提议国内论文作者少使用“研究”“初探”等词,并深入探究作者的拟题策略所隐含的社会文化依据。有关医学类的标题研究还有张晓枚等利用语料库分析中医药类论文标题中介词的分布特点及用法。而护理学的论文标题研究相对很少。本文试图从这个角度入手,期望借助语料库这个工具展现护理学论文标题的语言特点和语用功能。
3.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2015至2016年间发表的护理学权威期刊的论文标题建立两个语料库:一个是国外期刊标题语料库(IJT),来源于Oncology Nursing Forum ,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 ,American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共99条,形符数为1264;另一个是国内期刊标题语料库(CJT),来源于《护理学杂志》,《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华护理杂志》,共90条,形符数为1349。利用AntConc软件比较两个语料库的高频词汇,同时细分标题的结构特点,分析该特点的语用功能。
4.研究结果
4.1标题的高频词汇
使用语料库工具的词表功能分别显示两个语料库的词表,发现IJT的高频实词和CJT的有差异,见表1(因两个语料库大小很接近,就没有列出词频比率)。
表1 IJT和CJT的标题高频实词词频比较
表1中仅仅列出排名前六的高频实词。在IJT中,词频最高的是cancer,查看它的索引会发现这些标题都体现出一个主题,那就是癌症,这说明IJT收录的这些期刊对癌症关注度很高。而在CJT中,排名第一的是patients,表明这些文章的出发点是病人本身而不是疾病。另外,analysis在CJT中使用频率较高,反映出此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比如meta分析。而在IJT中,analysis出现的概率很少,只有两次。这个发现同庞继贤、陈B的研究有重合的地方,即不要过多使用“分析”之类的词语。
4.2标题的结构类型
参照Haggan和Soler的分类方法,可以将标题结构划分为名词短语结构、复合型结构和完整句子结构。名词短语结构又可细分为:
4.2.1一个名词短语,如Center of Excellence to Build Nursing Scholarship and Improve Health Care in Italy.
4.2.2多个名词短语,如The 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 of workplace violence against nurses in Harbin.
4.2.3分词短语,如Using Photovoice to Explore Nigerian Immigrants, Eat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复合型结构是指通过冒号或破折号连接主标题和副标题,如Moral Distress Among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Report of an Institution-Wide Survey。完整句子结构出现频率较少,如Narrative education cultivates caring ability of nursing students。表2从整体上显示CJT和IJT标题类别所占的比重。
表2 CJT和IJT标题别
从表2可以发现CJT和IJT的标题都是以名词短语结构为最多,其次是复合型结构,完整句子结构最少。这和Haggan的结论部分一致,即标题结构由名词短语构成的比例最高。相对于IJT来说,CJT标题结构呈现出更明显的对名词短语结构的偏好,所占比例超过90%。而两个语料库都体现了完整句子结构标题出现概率很小,仅有一例。这说明不管是国内期刊还是国外期刊都很少使用句子作为标题。表3将名词短语结构标题进一步细化,分成一个名词短语结构(NP),多个名词短语结构(nNP)和分词短语结构(PaP)。
表3 CJT和IJT标题中名词短语结构类别
IJT的名词短语标题结构类别分布比较均衡,分别为一个名词短语结构(47.5%),多个名词短语结构(33.8%),分词短语结构(18.8%)。而CJT中超过半数是一个名词短语结构(68.7%),分词短语结构仅占2.4%,结构分布差异大。
4.3 标题的语用功能
从上述的语料库统计中发现大部分护理学标题采用的是名词短语结构。通过检索两个语料库的词表,可以找到这两个语料库出现频率最高的单词,见表4。
表4 CJT和IJT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单词
综合两个语料库,出现频率最高的介词有and, of, in,the。介词and用于连接两个研究对象或研究内容(Build Nursing Scholarship and Improve Health Care),of表示所属关系(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Family Nursing Knowledge Into Clinical Practice),in指示研究范围(in Italy,in the United States),the主要用于限定(the Relationship)。综合以上的高频词所体现的功能,可以发现期刊论文标题的话语功能有:体现研究对象,体现研究范围,体现研究方法,体现研究目的,体现研究问题,等等。
5.结语
通过对所收集的国内外护理期刊标题的语言和结构特点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国内护理期刊标题同国外一样,都是以名词短语结构为主,但存在结构形式较单一的问题:名词短语结构标题主要是单个名词短语加后置修饰语形式,分词短语结构较少;另外复合型结构标题也要少于国外期刊。这说明国内护理学论文英文标题的撰写和国外的主流习惯还有一定的差别。通过分析标题中的介词总结出标题的语用功能。标题能表明文章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是什么,非常清楚明了,这进一步说明标题的重要性及写好英文标题的必要性。
标题,作为学术论文的精髓,值得研究者们细细斟酌。本次研究仅仅是一个小型的初步探讨,存在语料不够多的问题,还有待后续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希望本研究能够对研究者英文标题的撰写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Haggan,M. Research paper titles in literature,linguistics and science: dimensions of attraction[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4.36(2):293-317.
[2]Nwogu,K. N. The medical research paper:structure and functions[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1997.16(2):119-138.
[3]Soler,V. riting titles in science: An exploratory study[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2007.26(1):90-102.
[4]Yang, R.& Allison,D.Research article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Moving from results to conclusions[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2003.22: 365-385.
[5]Wang,Y.& Bai,Y.A corpus-based syntactic study of medical research article titles[J].System,2007.35(3):388-399.
[6]曹睿赵硕.科技论文标题的结构和语言特征――以Science和Nature为例[J].外语教学,2014.35(2):35-39.
[7]梁茂成,李文中,徐家金.语料库应用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76-80.
[8]庞继贤,陈B.中外应用语言学类期刊论文英语题目对比分[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5(1):189-200.
[9]姚克勤, 姜亚军.应用语言学学术论文标题的历时研究[J].外语研究, 2010(3):36-39.
一、“找规律”问题的基本特点
这种常见的对于数字类的找规律题型基本特点是周期现象中的规律,根据周期变化这些规律来确定未知的部分,对于这些常见的、有固定周期规律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比较易于发现蕴含的基本规律,问题便迎刃而解。但教师必须通过一定题量的训练,引导他们发现具体现象里的周期规律,让他们对现象的后续发展情况做出判断,这一教学活动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培养探索精神。比如,对于间隔排列的数字,其中这些数字间蕴含的基本规律,教师可以从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体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感悟新知,灵活掌握。学生在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会逐步主动的通过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使问题得到解决。当然,稍有变化的探究对象还包括几何图形方面,其基本特点是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的变化规律,引导他们探究蕴含的基本规律,凸显图形变化的基本过程,总结归纳出变化的基本方法,从而确定未知部分,这样的思维活动过程,可以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二、对于一般“找规律”题型的探索方法
从数学学科课程的内容划分看,主要涉及四大领域的研究对象: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在每一个部分的学习活动中,“规律性”问题占据一定的分量。比如: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空间与平面的基本图形,图形的性质和分类;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等问题,涉及的“找规律”问题也比较常见。
对于这“找规律”基本问题解决的方法一方面是在于加强对于一般数列规律的熟悉,培养学生几何图形变换的感悟能力,引导他们先观察其中具有什么特点,然后依次采用几种常用的方法,比如差值,相邻的三项有什么运算关系,考虑平方、立方,还要熟悉常用的一些平方值和立方值等;对于几何图形,从几种熟悉的图形变换入手,让学生感知变化特点,从不同角度体会蕴含的基本规律,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就会增强自信和经验。
三、对于“找规律”问题的有效教学实施对策
教材中,为了突出这种题型的价值,每个学期都安排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单元,其中关于“找规律”问题也占据一定的地位,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教师需要从内容、选择、编排和呈现等不同方面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高问题的解决,策略的有效性。让他们通过这类问题的研究,掌握一定的方法,善于运用基本规律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中,值得肯定的地方是,比如探究“圆周率与走马灯数的关系”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探索过程:
1.在情境引入中,设计记忆走马灯和圆周率两组数字,让孩子感受周期律。
2.在解决“试一试”过程中,教学灯笼和彩旗的问题时,让学生自己来提问,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并总结出余数对应关系。自己尝试、自己思考、自己从过程中学习,提升数学语言表述能力。
3.在巩固练习中将儿歌与知识运用相结合,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灵活应用规律,进一步熟悉规律,感受所发现的数学规律的作用与价值,从而体会数学学习的意义。
4.探索完这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后,再来欣赏,就使欣赏有了更加深广的内涵,走马灯数来自古埃及金字塔,但他们不知道它是怎样得出的。通过这样规律性问题的研究,发现了它和圆周率竟然有这样的关系,进一步体验数学规律的价值。
关键词:学校体育;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体育教师;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8-0063-04
Research on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 of self-professional administrational of
physical teacher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ZHENG Qi,SUN Jing-ji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nxi Normal University,Linfen 041000,China)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 of documentary, investigation,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this article makes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 of self-professional administration of physical teacher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The result shows that:self-professional administr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physical teachers consist of professional objective, seek development, social associational and leave office inclination, and among the four factors exist significantly interrelated. School age ha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professional objective, school type ha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professional objective and seek development, school region ha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seek development and leave office inclination, and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physical teachers come from distinct school age, school type and school region ha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self-professional administrational. Junior high school, early days and frustration days of professional and teachers of villages and small towns was focus in self-professional administrational.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self-professional administrational;physical teachers;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教师职业生涯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倍受教育界的关注。迄今,人们对生涯的理解是由美国国家生涯发展协会(NCDA)所给的定义,即个人通过从事工作所创造的一个有目的的、延续一定时间的生活模式[1]。“职业生涯”与生涯相伴而生,职业生涯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生涯是指个人从具备从事职业劳动的道德、知识和能力、培养职业兴趣,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开始从事职业劳动,直至最后完全退出职业劳动的完整的职业发展过程;狭义的职业生涯则是指个人直接从事职业劳动的这段时间,其上限起始于职前的职业学习和培训。它是个人从事社会工作,扮演社会分工角色的发展变化过程,包括个体、职业、时间、发展和动态几个本质含义。教师职业生涯则是指个人作为教师从事教师职业的整个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贯穿于整个教师职业生涯变化的动态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就是自我认知、自我了解、自我定位、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本研究以中小学体育教师为对象,探讨如下问题:中小学体育教师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内隐结构、不同特征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上是否存在差异和特点。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山东省中小学专任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结合教师的个人特征、任教学段、学校所在区域、学校层次等因素,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抽取了1 400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得到有效样本838名,其中男589人,占样本总数的70.3%;女249人,占样本总数的29.7%。小学教师为182人,占样本总数的21.7%;初中教师为180人,占样本总数的21.5%;高中教师为387人,占样本总数的46.2%,其它学校为89人,占样本总数的10.6%。教师样本平均年龄32.5岁,平均教龄为10.2年。
1.2研究方法
为获得中小学体育教师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状况的全面信息,除了与教师深度访谈外,还进行了以“您为了自己职业生涯发展主要有哪些想法和做法?”为主题的开放式问卷调查。综合访谈资料及相关文献,初步编制了《中小学体育教师自我职业生涯管理问卷》。该问卷包括4个部分:个人信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情况、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和影响因素。前两部分根据个人情况来填写或选择答案,后两部分采用Likert(利克特)式5点选项来作答。对问卷中的自我职业生涯管理题项,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该问卷结构效度是理想的。问卷采用了同质信度分析,其同质信度Cronbach(克伦巴赫)系数为0.887,问卷4个因子的同质信度Cronbach系数分别为0.864、0.769、0.716、0.668。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中小学体育教师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因素结构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经极大方差旋转后得到因素负荷矩阵,研究发现,在中小学体育教师自我职业生涯管理问卷的20个题项中,其中Q11“我的工作业绩得到家人肯定”和Q16“同事对我的工作成绩评价比较高”两个因素出现高载负荷,且不易解释,删除这两个变量后,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根据“碎石图”提示,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4个公因子,其累计贡献率为57.4%。
从各项目的因子载荷与因子方差贡献来看,本问卷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内容具有较好的因素结构,各因素的内涵如下:
因素1“职业目标因子”。反映了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选择后,根据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以及为实现它所采取的行动及策略,并适当地表现出个人的成就使其感到快乐的程度和令人满意的工作行为。如“我对体育教师职业感到很满意”、“体育教师职业很理想,我不想放弃”、“体育教师职业为我拓展了机会”、“我设定了职业目标并努力实现它”、“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使我感到快乐”等。明确的职业生涯目标可以成为追求成就的推动力、鞭策力,提高工作的参与程度和工作绩效,有利于排除干扰、集中精力实现奋斗目标。职业目标的确定和行为是中小学体育教师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首要环节,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因素2“追求发展因子”。反映了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求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和终身学习的愿望及其行动上。如“我积极参加教师继续教育方面的培训”、“我经常阅读体育专业杂志与书籍”、“我十分重视提高与教师专业有关的能力”等。从职业生涯管理来看,职业生涯发展,就是指为达到职业生涯计划所列出的各种职业目标而进行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发展性活动[2]。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最为重要的原则就是个人必须与组织相互配合,个人必须通过持续性、多元化的学习来适应社会变迁与发展。终身学习,渴望发展,在现实中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更是中小学体育教师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环节。
因素3“社会交往因子”。反映了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如何对待与处理组织、领导、同事等资源的关系,如何获取组织的社会支持。如“我经常与学校有重要影响的人交往”、“随着工作进展我喜欢和同事的日常交流”、“提升时能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工作中再晋升的可能性非常小的那一刻是正常现象”。社会交往或社会关系可谓是教师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中的微观因素,但它却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的资源,如何有效地利用和注重这种关系,表征了教师职业生涯自我管理的高级阶段和水平,有利于教师自我职业生涯潜能的储备与发挥,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3]曾说:“在一个紧密联结在一起的集体内,即使是一个最年轻的、最没经验的教师也会比任何一个有经验和有才干的,但与教育集体背道而驰的教师能做出更多的贡献”。
因素4“离职倾向因子”。反映了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不称职、低效、倦怠乃至离职的行为和现象。如“我想改变体育教师这一职业”、“我经常反思体育教师职业是否适合”等。离职可谓是职业生涯中的正常环节,通常包括退休和跳槽两种情况。离职倾向多属跳槽情况,包括组织内的变换职位和行业。近年来,中小学体育教师离职和兼职的现象较多,固然有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要求、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因素,但教师缺少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认识和管理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2.2不同特征的体育教师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特点
为了研究方便,往往将教师的成长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将这些阶段按先后次序加以组织,便构成了教师的成长周期,它实质上体现的仍然是教师的职业生涯过程。课题在分析中小学体育教师自我职业生涯管理时,将中小学体育教师教龄分为6个阶段。表1显示了自我职业生涯管理4个因子的相关情况,4个因子有显著的相关存在。因此,将其作为多个因变量,并把教师的不同特征作为自变量(教龄、学校类型、学校所在区域),采用单因素多变量统计分析来比较不同特征的教师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差异和特点。表2~4显示了不同教龄、学校类型、区域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各因素的描述统计。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教龄在中小学体育教师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职业目标上、学校类型在职业目标和追求发展上、学校所在区域在追求发展和离职倾向上差异均存在显著性。当检验发现在某一因变量上统计检验显著,则需要进行事后两两比较。其差异与特点分析如下:
1)不同教龄教师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特点。从教龄来看,中小学体育教师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职业目标因子上。进一步的事后检验表明,入职初期(1~3年)与成长期(6~10年)、职业挫折期(11~15年)的教师差异有显著性;能力建构期(4~5年)与职业挫折期(11~15年)的教师差异也有显著性。其特点是随着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职业挫折期的教师在职业目标确定上已显著低于入职初期和能力建构期的教师。从不同区域的不同教龄教师来看,县城(含县级市)教师较为平稳,而城市教师表现出缓慢下降后的提升的趋势,而在村镇任教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入职5年后基本处于下降趋势。
2)不同学校类型教师的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特点。从不同学校类型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来看,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职业目标和追求发展因子上。事后检验表明,在自我职业生涯目标管理上,小学体育教师好于初中体育教师,初中体育教师职业生涯目标自我管理最差,其他学校体育教师均好于小学、初中、高中教师。不同学校类型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生涯目标管理的最主要特点是小学教师随着职业生涯发展,当通过了“职业倦怠期”(11~15年)后,又有平稳的回升,而初中体育教师随着职业生涯发展其目标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从追求发展因子来看,城市教师好于县城教师,小学教师好于初中教师,初中教师在追求发展因子上均低于其它学校教师,尤其是在“职业倦怠期”(11~15年)。
3)不同区域教师的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特点。从不同区域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来看,在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上,其差异主要体现在追求发展和离职倾向两个因子上。从追求发展因子来看,任教于城市中小学的体育教师显著好于县城学校体育教师,县城学校与村镇学校体育教师差异没有显著性;从离职倾向因子来看,村镇任教的体育教师显著的高于县城体育教师,而任教于县城与城市的体育教师在离职倾向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离职倾向的“高峰期”出现在“职初期”(1~3年)和“职业挫折期”(11~15年)[4-8]。
3结论与建议
中小学体育教师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包括职业目标、追求发展、社会交往和离职倾向等因素。中小学体育教师自我职业生涯管理4个因子有显著的相关存在。教龄在中小学体育教师自我生涯管理的职业目标上、学校类型在职业目标和追求发展上、学校区域在追求发展和离职倾向上均有显著性差异。来自不同教龄、学校类型、学校区域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上表现出差异性。
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树立教师职业生涯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将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重要方面。建议教育部门在组织层面特别关注初中体育教师、“职初期”与“职业挫折期”及村镇中小学体育教师自我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发展,开展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活动,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和各类教育师资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里尔登. 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 侯志瑾,译.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2] 杰弗里•H•格林豪斯. 职业生涯管理[M]. 王伟,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
[3] 傅道春. 教师组织行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92.
[4] 肖丽萍. 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评[J]. 中国教育学刊,2002,10:57-60.
[5] 傅道春.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13.
[6] 吴康宁. 教育社会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论文摘 要:由于年龄逐渐增长,高中女生的心理特点发生很大的变化。在高中综合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众多。权衡考虑来说,主要有主、客两方面因素。同时,主、客观因素相辅相成,集中在主观因素方面起重要作用,并最大限度地通过女生的心里活动特点表现出来。
一、体育活动中高中女生的心理特点
1.深刻而稳定的女生动机
针对高中所学的知识逐步增加,认识辨别能力的不断提高,女生对体育活动的意义、作用的认识渐趋于正确化,更为深层次的对社会性体育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与理解。对此,针对那些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彼此关联较为密切的间接动机,一定程度上激发女生对学习的直接动机。他们上体育课或参加体育活动具有多方面的动机,既是一种理想的追求,也是一种学习的理智态度,又渴望获得现实中种种满足与认可。
2.增加兴趣全方面的选择度
高中阶段,女生对体育的兴趣及其态度分化将更进一步加深。男生侧重于热爱竞赛性活动,与初中生相比,有过之而不及。女生则侧重于喜爱动作优美、运动力度与强度都相对适中的体育项目。与此同时,部分女生对体育欠缺正确性认识,或体育基础不牢的女生,则对开设的体育课及体育锻炼产生了厌倦消极的态度。特别是女生,因为自身性特征的明显变化,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对要求技巧性较强的活动产生顾虑,由此而产生的惰性在体育活动中也更加突出。
3.初步形成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
在教育的正确引导下,高中女生基本上明确自身毕业之后,不管是继续走求学之路还是走就业之路,都需要具备优良的思想品德、强硬的能力,而且必须具有健康的身体才能适应学习或参加社会建设的需要。他们逐步地明确了身体的健康与个人生活、学习、工作及其未来事业发展的利害关系。由此,她们不仅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而且开始注重体育实用价值的讲究,侧重于探究体育与人生相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4.全面提高女生的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的提高,主要包括:知识的获得、技能的熟练程度、技巧的可能性。一般来说,主要通过女生完成某项活动的具体状况来评测能力的高低。比如体育老师的熟练讲解、示范以及组织教学技能,并结合女生自身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操作、理解能力等各方面。女生到底具备怎样的能力,对自身的认识度与实践所能达到的水平和完成某项活动的可能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各种兴趣和能力是在体育活动中通过老师有意识地培养而形成的。老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对培养兴趣和能力,意义很大,但这种主导作用必须与女生的主动积极性相结合,只有当女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时,兴趣和能力才能最有效地形成。
二、强化女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确定目的,根据目的去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并不断地去克服各种困难,从而达到预定目的心理过程。同时,气质是人的情感和神经活动过程的强度、速度以及平衡性、灵活性等动态心理特征,它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外部表现。气质类型的不同特点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多血质的女生反应迅速、灵活、精力充沛、热情,但易见异思迁,坚持性不够。对这样的女生教学内容应多样化,练习中要有一定间歇。粘液质女生细心、沉着,但不够灵活,缺乏激情,反应慢,很能坚持学习,成绩和情绪也较稳定。抑郁质的女生缺乏战斗精神,技术差。所以任何一种气质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这要求老师采用适当的教育手段,因材施教,扬长避短,使各种气质的女生都能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运动过程中,为了实现预定目的,必须克服种种困难, 如练习时的肌肉疲劳感觉,中长距离跑时出现的极点现象;以及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练习。如天气变化、上坡跑等,可见克服困难是运动过程的客观要求。为了克服困难,必须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这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坚强的意志品质表现为:自觉性、果断性、勇敢精神、自制力、纪律性等。
体育教学中对女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是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通过体育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结合日常政治思想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的:
(1)需要强化课程的教学组织工作,协助女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2)教育女生严格遵守体育课堂纪律,遵守各项运动规则,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勇敢顽强的作风。(3)根据女生的具体状况,体育授课的特点,巧妙地使得具有计划性的教育与抓好思想教育方面的工作正确的结合起来。比如,对女生在运动时出现疲劳感时,要使用生动灵活的教法使女生的兴奋和抑制及时转稳;对个别女生欠缺自控力、好冒险时,老师需要耐心认真地做好思想工作,并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及时实施有效地安全措施,进行保护。(4)老师要善于根据不同女生的运动水平和项目特点,对教学难度、运动负荷量、女生心理品质等方面提出恰当的要求,使女生能顺利地掌握运动技术, 增强女生自身的信心度。
三、针对高中女生的心理特点,体育教学的关注点
1.适当地进行教材教法改革创新
在开展的体育教学全过程中,需要适当地对女生系统化的讲解一些体育卫生、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理论知识,使其明确掌握体育科学锻炼的理论与方法。另一个关注点,可以有针对性地详细讲解技术方面的问题,语言具有吸引力、形象力以及简洁化,并能准确地运用体育名词术语。在严格按照体育教学大纲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深入实际生活中,因人而异,对女生讲解一些适合我国民族传统的、简洁易懂的,并能长久坚持锻炼的项目内容与锻炼技巧,使女生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乃至工作中,处处收益。
2.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体育教学中,老师与女生之间的传教、女生与女生之间的交流,都是人际交往的特殊表现之一,它不仅对体育教学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对女生个性的丰富发展,起到不同程度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心理特点的角度来考虑,高中女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自尊性较强,渴望老师把自己看成大人,并在尊重、敬爱老师的基础上,同样得到老师的尊重。师生关系的良好建立,女生尊敬爱戴老师,同时,老师尊重女生、爱护女生,增强女生对教学内容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师生以积极的态度共同参与到体育的教与学活动中。在此基础上,女生才能真正体会到体育运动带来的极大乐趣,并转变思想,真正懂得体育运动带来好处。
3.因势利导,发挥女生的个性优势
在体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教育,相对于其他教学比较容易些。一样的女生,个性却相差千里。不仅重视纪律方面的教学,还要注意技术技巧方面的个性教育,因势利导。由于性别、年龄、体育基础、健康状况、接受能力等各方面的不同,甚至部分差别较大。老师在组织教学方面,既要保证全面地指导课程顺利进展,更需要针对每位女生的实际,着重于个别教育。在准备授课前,老师需要明确每位女生的实际情况,尽最大的可能性掌握每个女生的心理特点,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更好地因势利导,取得教学的预期效果,甚至做得更好。
与此同时,性格是一个人在对待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比较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当我们明确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之后,即可有效地预见他在某种情况下将会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去培养他的性格。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对女生形成优良性格产生巨大的影响。如表现出自觉性、组织性、纪律性、果断性、顽强性、勇敢、机智、灵活、自制力、必胜的信念、积极、乐观、团结、友爱等。
参考文献:
1.1、缺乏较高的体育课重视度以及延续性
中学具体培养的是有技术、有文化的人才。可是,在当下的体育教学当中,极大多数的学校学生和教师,都会对技能课程和文化知识课程相对重视,而对体育课程不能够有效的开发。缺失正确的考察和监管。并且,学生在学习体育课程的时候也存在着不关心、不在乎的态度,总觉得体育课程可有可无,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没有学习的必要。此外,由于中学和基本小学课程有着一定的差异,会按照社会人才的主要需求,还会融合学生特点以及不同专业特点,在每一学期都会选择不同的时间开设间断性的教育,促使在体育学科的教学时间上缺乏延续性,并且还会造成体育课不可以按照预期的计划开展,在体育教学方面总是会产生中断的现象。促使体育教学的课时数不断降低,在课时方面不够充足。因为一些中学的思维在课程开设方面会将实践作为主要目标,在一些体育理论课方面不能够将相关教学内容,在教学计划中合理安排。
1.2、在体育课中缺失一定的学习兴趣
一些传统型的体育教学模式还会存在于当下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体育课程阶段,对学生应该培养的兴趣爱好方面有所忽略。并且,在室外、室内的体育活动中,还是会对体育成绩的好坏较为重视,会使用成绩测验的方式,将学生的最终成绩给予肯定。造成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教学活动,变成了对学生全面发展有所遏制的教学方式,让体育教学成为了应试教育。也就是对教学模式的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没有新鲜感,自然会对体育学习缺乏好奇心。
2、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策略
2.1、评价和考核体系需要不断完善
中学的体育教学中,要在实际意义上关注质量考核,需要在不同的角度上考核体育教学,不可以只是在单一的一种项目上将考核进行到底。由于在对单一的项目进行考核的过程中,对中学学生们的运动积极性会很容易挫伤,一些学生们可能会在这一项目上不擅长,虽然在其他项目中擅长,可教师却不适用所擅长的体育技能,让学生的自信心带来不利的影响,在培养中学学生体育观念时是不提倡的。所以,对考核评级体系一定要建立健全,一方面能够将学生们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还能够将体育教学的质量得到提升,会在一定程度上将中学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提升。
2.2、对教学时间合理安排
在教学时间延续性方面需要培养,让中学的体育教学可以拥有较为充裕的时间。有时,就是因为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体育教学,使得体育教学效果不能够得到提升。将这一系列的问题重点分析,中学需要按照自身的实际状况,对体育课的课时方面恰当的增加,继而将中学的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一方面学习到较为基本的理论知识和体育技能,另一方面还能够将自身的体育运动能力得到提升,将较为优质的锻炼习惯得到培养。
2.3、要将健康作为体育教学的目标
针对中学的学生来分析,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够保障日后的学习及工作稳定。因此,在中学的体育教育中需要将学生的健康身体,当做体育教学中较为核心的目标,同时要将老师和学生对技能培养偏重的观念适当调整。想要将体育教育的质量得到改善,中学的有关领导需要利用不同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以及课内教学,将中学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所培养,从而将素质教育思想更好的贯彻落实,要让中学的体育教师都能够将创新的体育教学观念合理培养。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中学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促进,对体育能力的提升,会让学生们对体育锻炼自觉的参加,让体育锻炼的习惯可以合理养成。
3、对体育课的趣味性和实效性需要提升
3.1、科学的安排教学是中学体育教学需要做到的想要将中学体育课程的要求得到贯彻落实,中学体育教师一定要将中学教学的任务特点有效处理,并且要为不同程度的中学学生们,安排较为适合的体育锻炼方式和教学内容,继而将中学学生们在实践中,可以熟悉的使用所学到的体育理论,对自我的体育实践进行充分指导。利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将中学学生们的指挥能力以及组织能力大大提升,可以使中学学生在体育活动当中获取较庞大的成就感,从而对学习体育的自信心正确树立。
3.2、在体育教学质量方面体育教师需要有所提升增加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的兴趣,能够让中学的学生充分的调动起积极主动性,同时在这一基础上,教师需要将中学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兴趣抓住,同时要将科学合理锻炼身体的方式,以及体育技能传授方面有效的融合在一起,继而在一定程度上将中学学生的积极性合理调动。并且,中学还能够按照其特殊的状况对体育选修课、专修科适当开设,要让中学学生们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点对体育课程进行选择。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帮助教师组织体育教学,还能够将中学学生的体育特点得到发挥,在体育课堂中能够更好的活跃气氛,从而将中学体育课堂中的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3.3、需要将中学体育教学的专业和内容相融合中学的体育教学需要将主要的教学目标,贯彻为中学学生的实践能力,那么中学需要按照学生们实际学习的专业,有针对性的安排学生们的学习方式和计划。利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将中学学生,在未来职业要求的适应程度有所提升,能够将中学体育教学的选择性和针对性充分体现。
4、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