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息化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信息化管理已经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对相关资料的查阅,得出信息化管理具有以下优势:(1)提高工作效率。传统的管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员进行操作,同时也需要耗费掉很多时间。现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发展就使得管理变得更加轻松方便,对管理数据只需要进行系统输入,管理系统就会自动对数据进行处理与总结。这些功能都大大地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在后期数据整理等工作中,系统也会智能化的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2)降低工作难度。传统的管理大多数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材料整理,例如商城货物管理,用传统的货物管理方式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同时由于货物种类繁多、商品数量繁多等等因素,不仅仅在管理方面难度大,还会出现很多人工错误。现代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使管理工作的难度降到最低,对货物进行管理的系统中会有出货与进货的相关数据。因此通过信息化管理能够大大的降低管理工作者的难度,同时增加信息管理的正确性,毕竟机械化的智能管理比人工管理出错的概率低。(3)信息查阅方便。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管理变得主流。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管理的一大优势就是它能够随时随地进入,对系统中的内容进行查阅。依旧以商品管理为例子来说明,进行货物信息查阅的时候就不用像传统仓库管理那样到仓库中去找货物,只需要在系统中搜索商品的信息系统就会给出对应的展示。(4)信息流通快速。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送,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网络就能够实现信息的快速传达。例如公司内部上下传达通知的时候,不需要每次都召集人员进行口头通知,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就可以直接给每个工作人员的系统内发送通知。
2信息化管理的弊端
信息化管理能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多便利,但是依旧存在着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在网络中传输存在风险,网络传输的过程中有可能会造成一些信息被破坏或者被窃取,网络安全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也是企业在信息化管理中的一个较大的弊端。在企业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一旦有价值的信息被黑客窃取,将给公司带来不可预估的损失。(2)信息泄露问题。信息泄露多数是因为信息系统存在漏洞,漏洞会被黑客利用,造成信息泄露等后果,这一点是信息化管理最大的弊端。(3)软件的局限性。在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接口,同时软件在应对商业市场以及业务变化时无法灵活应变。一旦发生变化就涉及到软件系统的二次开发问题,同时也涉及到数据库更新问题,由此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3信息化管理的改进建议
硬件方面。在信息化管理的建设空间上需要加强针对性,也就是说在构建系统的时候要针对单位企业的特征,同时也要在存储空间上不断进行扩展,加强存储空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安全性的建设需要对系统的安全密钥不断加强,并且能够实现定期对系统网络进行病毒查杀,同时检查安全漏洞并及时的打上补丁;可靠性的建设需要对系统投入大量的硬件设施,在建设的过程中对设备进行升级,以及后期良好的维护,不断增强设备的可靠性。软件方面。整个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要符合单位的具体要求,技术上不但要与时俱进,而且开发出来的软件要具备很强的安全保护措施,软件的安全性是整个信息化管理的重点。所谓的软件在这里还特指操作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技术人员,要提高他们在管理上的认识,并定期加强其在相关专业领域的培训。综上所述,信息化管理虽然已是现代科技进步的必然方向,它让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变得更加高效,但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是我们能否继续应用信息化管理最大的支撑和保障。因此,加强信息安全方面的建设是我们今后要研究的重点,这条路任重道远!
作者:罗程 单位:江西省安福中学
参考文献:
[1]董可青.论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发展之利弊[J].中国科技纵横,2009(10).
[2]吕翮鸣,李冰.试论中小企业的家族式管理的利弊[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6):52~53.
[3]海平.试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档案,2016(8).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金融信息化 管理 发展 问题 趋势
1 金融信息化概述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我们知道金融信息化的管理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它对金融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尤其在目前金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应对入世的现实需要,实现金融信息系统的整合,全面提升金融竞争力。
2 中国金融行业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信息化建设是从一无所有到现在的发展体系基本完善,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实现了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金融信息化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2.1 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业务发展,明显领先于服务产品的开发和管理信息的应用。目前国内金融企业的计算机应用系统难以满足个性化金融增值业务的需要,它们偏重于柜面的负债、核算业务的处理。同时,缺乏对大量管理信息、客户信息、产业信息的收集,许多业务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还处在半信息化的阶段,信息技术在金融企业管理领域的应用层次较低,储存、挖掘、分析和利用等功能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
2.2 信息技术的金融创新能力不足。金融业变革和创新的主要推动力,是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快速,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潜能还远远没有释放出来,目前国内银行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仍然处于信息化的初级阶段,仅仅限于前两个层次。
2.3 金融信息系统集成化程度不高。传统的以业务为核心的金融信息系统,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质量、多功能、全方位服务的要求,难以满足高层次客户多领域、个性化增值金融服务需要,偏重于柜面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导致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不足、丧失业务机遇、银行风险管理失控等问题。
3 我国金融业信息化管理改进措施
我国金融业发展迅速,短时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和发达国家还有差距,提高我国金融竞争实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建设和完善我国现代金融体系的需要。通过金融信息化攻关建设将实现以下目标:
3.1 重视金融信息化规划和引导。目前,金融机构已经认识到金融信息化的巨大作用,开始重视自身的IT规划。监管层开始加大对金融机构IT应用的监督、规划和指引的力度,近年来相关的文件层出不穷,并且越来越细致具体。都将对金融业信息化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监管层对金融机构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将起到重要指导作用,甚至可能影响到金融行业IT应用的方向。
3.2 利用信息技术加快金融发展,它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改善经营监管的有效手段,要加快经营监管的信息化步伐,构建相应的金融建设系统和指标,信息资源能够达到时时共享。建设金融信息化发展所必须的基础环境,为金融信息化产品的生产提供统一的企业标准,包括制定金融信息化领域主要的业务规范、技术标准,进行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
3.3 提升金融业发展能力。金融信息化的应用不仅仅是在业务发展、机构放大、就业增长和素质提高方面对金融业的发展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还能够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金融应用信息化和金融创新促使金融机构纷纷有新的成员加入,促成了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模式;金融工具创新、金融业务创新使传统的金融措施对顾客的吸引力降低,造成利润逐渐下降。所有这些,都强化了金融机构的竞争。
3.4 灾难备份将成IT建设重点。虽然在数据和业务系统备份上大多金融机构却普遍比较薄弱,金融行业事关国计民生,是社会运行的基石,但是中国金融行业IT应用早已步入集中时代,中小型金融机构更是如此,保证金融机构业务连续性、可靠性已迫在眉睫。已经发生的一些数据灾难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目前监管层、资质优良的金融机构开始率先关注灾难备份,大型、优质的金融机构由于在资金、技术、客观需求等方面的原因已先行一步,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金融信息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业务的多元化已经是大势所趋,金融现代化的进程是发展的、动态的和不断深化的。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金融信息化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都有关联,相辅相成,是国家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金融服务与金融创新构成了现代经济的核心。
参考文献:
[1]王元龙.加入456后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战略研究[J].金融研究,2008.3.
[2]卢小冰.推进金融信息化,促进金融体制改革——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简介[J].中国金融电脑,2006.1.
[3]唐世渭,童云海.我国金融信息化现状与十五期间发展策略研究[J].北京:中国金融电脑,2002.8.
[4]董丽英.从入世看我国金融信息化攻关建设[J].中国金融电脑,2002.2.
[5]张立洲.论金融信息化对金融业的影响[J].北京:财经问题研究,2002.3.
电子档案是由数字电子计算机处理的档案,是用来区别于一些客观存在的档案实体,是将实体档案信息以字节、比特方式表示并使之在电脑网络上流动,只有引入正确的软件、硬件与足够的背景细节,这些字节与比特方可随机定位到用户所在的网络终端,以可被理解的文字、数字、图像、图表、符号等显示用户所需求的档案实体的真实信息。
二 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现实意义
1.提高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
实施档案管理信息化后,部门管理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不再是目录的打字员和档案的保管员,可以更好地从事档案的收集和编研工作,提高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
2.有效地提供服务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科技人员可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查阅档案资料,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档案资料的电子化更便于科技人员的二次利用和开发,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和竞争力,使档案管理的职能不再单纯是档案的保管,而是公司内部的信息中心。
三 推进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策略
1.建立规范体系
档案信息化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由于历史原因,档案业务基础差,案卷质量不高,特别是各类档案的著录细则相容性不强,系统软件移植性差。档案信息化工作尚无统一标准,仅着眼于某一个专业,无法全面实施、推广统一标准。同时,档案信息化使越来越多的归档“文件资料”是磁盘、光盘,档案的整理、分类、著录及有关规定已不能完全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做到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部署、避免出现“自成体系、各自为战”的情况,要按统一的技术标准实施。
2.完善安全制度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最终落实都要靠人来执行,所以人是档案信息化安全的第一道保护屏障。为此,要提高档案人员的警惕性,从根本上铲除黑客对信息系统的威胁。采用身份认证、防火墙、数据备份等安全防护措施。
3.规范管理,注重实效
建立档案信息化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研究档案信息化发展方向,组织制订和修改档案信息化方面的法规、规章与标准;负责监督和检查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实施政策引导;负责指导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开放利用和安全管理。将信息化进程、计算机应用水平作为档案馆(室)目标工作考核、评比先进的条件,并逐年提高其在考核中的权重。档案局加强对各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行政监督和宏观指导。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保证各单位产生的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真实、完整、安全,严防违反档案法律法规行为。及时总结推广经验,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规范稳步开展。
4.电子档案的有效、实用
目前,虽然许多单位、部门的信息化进程在逐步推进,但往往忽视了档案信息化后的实用性。我们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为了更好地提供档案服务,而一些单位的电子档案修改机制尚不完善,一些档案被修改后(如声音的清晰化处理、图像的清晰化处理、文字录入错误纠正),只保留修改后的档案,而将原始数据进行了删除,降低了电子档案的留存价值,甚至对部分档案来说已丧失全部价值。还有一些单位,为了所谓的加快信息化进程,擅自不按标准操作,将存储扫描的清晰度降低,从而加快扫描速度、减少存储空间,致使所存档案不清晰或信息缺失,不能达到实际使用的要求,多数档案仍需实地查询入库的纸质资料。为了提高电子档案的实用性,我们不仅需要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进行保障,还要从计算机技术上加以规范和限制,如管理软件对操作者的权限限制,软件中对于存储图像分辨率的强制要求,通过使用计算机的签署技术、身份验证技术等,实现对管理者的操作行为进行记录及约束。总之,需要我们通过各种行政及信息技术手段,尽可能地提高电子档案的有效性及实用性。
5.人才储备原则
由于电子档案信息内容的数字化,文档处理的一体化,电子档案保存的技术化,开发利用形式的多样化,使得电子档案的管理与纸质档案的管理有着截然不同的方法,这就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把人才问题解决好了,才能使档案信息化建设符合正确的方向,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档案工作的需求。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全面而又具体的工作,信息化的实现不是档案馆(室)某一部门的工作,也不是单靠几个计算机技术人员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所有档案人员的积极参与与配合,档案队伍素质对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档案队伍计算机技能的提高是目前档案部门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档案馆(室)只有克服困难,迎头赶上,与其他行业同步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和时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档案管理 网络化 信息自动化 档案工作者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已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档案管理领域。因此,新形势下档案信息化建设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档案信息化是指档案管理模式从以面向档案实体保管为重点,向以档案实体的数字化信息这种主要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为重心的转变过程。在这样的转变过程中要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要实现档案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要实现档案信息高度共享,而这必将引发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
一、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改善档案管理工作。只有实现档案信息化,才能冲破档案利用的种种困境,使档案管理部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职能向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职能转变,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管理,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用翔实的档案信息支持决策和管理。决策及时正确,管理措施得当,要靠完整、可靠的信息和快速综合分析能力保证。对此,档案信息有其独特优势,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档案人员要管好档案,就是提前介入电子文件和管理工作中,以管理档案的形式管理电子文件等有用信息,使信息发挥最大效益。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是实现档案管理工作各个环节现代化,提高档案系统整体功能的物质技术基础和重要手段。档案管理自动信息化系统是一项运用多学科知识、多专业配合、多部门协作、多环节配套的复杂系统工程,研究探讨如何提高档案管理自动信息化水平,加强对系统的协调组织、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二、提高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目前,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现状是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滞后和应用软件多乱,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系统整体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基层的档案馆(室),目前系统的主要矛盾不是硬件设备的缺乏,而是硬件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它使我们的观察视野从计算机系统扩大到整个档案信息管理。这一认识上的转变给我们的启示是:档案信息自动化的内涵包括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其中首要的是档案业务要规范,档案标准要建立健全和真正实施。档案标准和规范本身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推进档案自动化建设,必须抓好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掌握好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
三、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
根据系统论思想和集体化要求,档案信息自动化建设的着眼点应是整个系统,组成系统的纵向和横向的各个节点都应达到一定水平,并通过网络加以联通,这样才能发挥整体优势,提高系统的综合能力。部分节点甚至一个重要节点的障碍,都可能造成系统的梗阻。当然,要求每个节点的装备水平和应用能力齐头并进是不现实的,不可能“齐步走”。鼓励和支持先进单位提高水平,在一些单位进行较高水平的试点,以取得值得推广的经验,对整个系统是有利的,但其基本出发点应是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只有少数先进节点是不可能组成先进系统的。
四、重点抓好数据库建设,以提高档案管理成效
目前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从总体上看仍处于由文件处理向信息管理系统的过渡阶段,完成这一步的关键在于数据库建设。开发和建设数据库系统是国家档案信息工程的核心和基础,是工程的主体。数据库的含义是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对资料进行科学地管理和方便地使用。建立数据库系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经过由低到高、由单个到群体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五、重视人才管理,推进档案信息自动化
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骨干力量是计算机技术队伍,其素质水平直接影响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当前有些单位的队伍不稳,有人才流失现象。计算机技术人员的培养教育和管理是一个重要课题,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其事业心和奉献精神;有计划地组织进修,掌握信息技术的新知识;在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上给予关心和照顾,解除其后顾之忧;研究专门人才成长、流动规律,以形成最佳人才结构,这些方面都需要给予重视。
六、客观务实地改进档案管理
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体制要使高度集中管理和方便使用相结合。目前我国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体制,同时存在集体统一管理不力和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主要方面是集中统一管理不力,这同我国档案工作是在各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和系统建设从“微机起步”有关。应下决心解决分散现象,从管理制度上保证业务技术规范、标准,硬软件的选用,上下各个层次和各专业办公自动化等都应纳入统一的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管理之中,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不能各行其是,自建系统,造成信息分割和资源浪费。
七、完善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
完善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首先应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为此应集中力量研究制定一批急需的档案信息化标准,做到党群、行政、经营、生产技术档案、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档案、设备仪器档案、会计档案、基建档案的设计、底图、工程档案、人事档案等管理规范。加快研究和制订电子公文归档,形成有效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激励约束机制,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有序开展。
八、档案信息服务要网络化管理
网络化的管理改变了传统管理模式下各类信息资源各立门户、分而治之的状态,将工程档案与文书档案、技术资料、图书、报刊等信息的管理融为一体。科技档案、文书档案、图书资料等信息通过网络融为一体,连成一片,形成包含各种信息资源在内的“公司信息资源系统”,实现所谓的“信息资源共享”。
九、加强安全防范,采用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
实践证明,无论是信息系统的安全还是信息资源的安全,技术手段都是最基本、最有效的防护手段。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的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加密与身份认证技术等。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管理制度,电子文件的形成、处理、收集、积累、整理、归档、保管和利用等各个环节,都有信息更改、丢失的可能性。这种更改、丢失并不像纸制档案那么容易发现。因此,电子档案的管理需要建立一整套严整的安全措施,从每一个环节解决信息失真的隐患。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已不可避免地进入档案管理领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使档案工作面临从传统向现代信息化的重大转变,而如何加速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提升档案的利用水平,成为需要档案工作者不断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内部 控制 管理 事业单位
一、引言
会计电算化是以信息技术与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更是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同时也是科学技术与经济技术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会计电算化作为一场革命性质的技术一定会越来越得到长足发展和大力普及。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能够减少大量繁重劳动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然而,随着新的形势的变化对会计电算化也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会计电算化对事业单位得内部的控制制度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此,事业单位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
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适用范围不全面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适用范围太窄只适用于国有事业单位,。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出现了事业单位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大量的民办学校、股份制医院等非国有事业单位。而当前前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没明确的规定非国有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也就导致了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方面的不全面。
2、记账基础的双重选择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现行事业单位会计记账主要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的资金由国家全额拨款的情况。并且随着经济体制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则会更多地取考虑经营的成本。
三、会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主要措施
1、实施安全技术措施
在会计专用服务器上实施安全技术控制加设防火墙和路由器,在会计部门单位局域网与内网接口处设置了电了屏障,用以限制外界对会计系统服务器专用网络的应用访问,有效防止外部入侵,保障会计数据安全和准确尤其是对会计数据库系统的非法访问。。运用操作系统的运行安全策略即其本身的安全策略、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安全策略、会计软件的安全策略,制定合理的用户权限、账号与密码,保证数据的安全。安装杀毒软件和系统检测工具加强网络安全技术检测,对会计信息化系统进行实时监控网络系统实时地进行保护。对欺诈行为与网络攻击以及病毒实时预警并及时进行网络修复和病毒的清除工作。经常对网络进行安全扫描等预防性检查,为了防患于未然当发现网络系统各类软件可能存在安全漏洞立即进行在线升级和漏洞的修补工作来提高整个会计专业系统的坚固性与安全性从而更好地保证数据的安全。系统被破坏时能紧急响应应做好系统备份等预案工作,快速重构和快速恢复。加强会计软件安全技术研发。使会计软件能自动识别有效终端入日,当错误日令超限额使用时或者有非法用户企图登陆系统会冻结此用户标识锁定终端并进行跟踪侦察记录,提高反攻击能力。
2、加强信息化管理
结合事业单位的专业特性切实加强本单位信息化工作的领导与协调工作成立信息化中心,由小组或中心全盘规划并把会计信息化建设纳入本单位管理信息化整体建设之中,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统筹考虑分步分项实施,在此基础上按信息化统一标准接口逐步实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与单位经营管理信息化的融合。与外部集中支付系统、网上报税系统、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政府采购系统与网上银行系统等相连接,充分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利用安全交换平台交换数据努力做到数出一门资源共享不断提高单位的会计信息化管理水平。
3、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会计数据以光盘存储或其他磁性介质的会计数据和计算机打印出来的书面等形式的会计数据;会计数据是指会计账簿记账凭证、会计报表等数据;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要做好防潮、防磁、防火与防尘等保障措施工作;定点开发会计软件通用会计软件、通用与定点开发相结合会计软件的全套文档资料以及会计软件程序,视同会计档案保管;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是重要的会计基础工作,由专人负责要严格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的要求对会计档案进行管理;采用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和复制数据的工作,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使会计档案丢失从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4、培养复合型人才
鼓励在职会计人员岗位自学成才在新技术、网络时代与新观念将贯穿于经济业务全过程,会计职业者要结合岗位需要面对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时刻关注与会计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拓展专业视野适应会计信息化的要求加大复合型人才培训力度。参照会计领军人物选派模式,加快会计信息化进程适时选派技术骨干到高校进修以利于专业技术人才的重点培养储备计划。加速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网络平台建设改进会计人员后续教育模式。,利用开放的网络平台积极推进远程教育和资源改革后续教育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对现有的在岗会计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后续教育,努力提高专业会计技术人员的网络信息化技术知识与和实际工作的操作水平。
三、结束语
电算化会计的顺利实施与否主要体现在事业单位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程度。因此,不断优化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管理,尽早在我国实现有较高会计电算化水平的目标努力解决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中不断出现的问题,才能使会计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坚实的保障。
关键词:油田;信息化;管理;思路
一、油田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1.提高决策指挥系统的效率。首先,采用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对油田的生产中各个环节进行有成监控,这样能够有效对生产进行监控,提高分散采油井等站点的管理工作,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整体运行能力和经济效益,从长远的发展看,信息化管理是今后采用无人监控的前提,这样能够真正意义上解放劳动力。
2.提高油田开发生产管理水平。对于油田较为分散的区域,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较强的管理功能,可以利用油田中的各场站以及油井现有的信息控制对油田企业中的各个油井进行控制,采用通信网络和局域网络对现场的信息和生长状况进行及时监控,这样可以确保生产装置的整体把握,最大程度的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提升油田的整体管理水平。
3.提高生产的安全性。油田信息化管理中,对各个生产点进行监控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吗,为油田管理人员能够及时的提供信息,在这些信息基础上,及时进行处理,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生产中的安全性,油田管理人员获得及时提供的有效信息,在这些信息基础上作出及时的决策,从而能够对发生的事故和故障进行及时处理,实现了油井生产程序化,确保了管理区域安全稳定。
4.降低工作劳动强度。信息化管理是现代化和自动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信息化管理能够减少管理人员的活动,减少管理人员的操作内容,对于一些较为成熟的环节,还能够实现无人值守的原则。在实际运用方面,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油井的开、停井、自动选井,这样都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靠东成本。
二、油田信息化管理的实现方式
1.提高信息利用的水平。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前提是需要在油田开发中针对油田中的各种有效信息进行收集,这些信息能够直接指导油田的生产管理,这些信息是呈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从而指导实际的成产管理,是运用到油田开发管理的最重要数据[1]。因此在信息管理中,这些数据是由专门领域的人提供的,信息平台的构建和信息平台的标准也是专业人员设计的,因此面对错综复杂的信息需要有专业的信息化服务人员进行管理,需要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养,从而提高技术人员的水平,使得油田信息能够有效利用。
2.统一规划信息网络建设。一般而言,油田企业规模较大,生产单位和各个部分需要建立联系,从信息化管理横向来看,信息化的管理内容包括了生产系统、营销系统以及决策系统等的信息化,其中生产系统中的信息化是指对生产系统的信息化进行控制,例如对生产中的数据进行采集,随后进行传输和处理,最后实施监控和控制。因此企业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理所当然的应该包括自动化的控制过程。从企业的纵向管理上看,服务于决策层的决策支持系统(DSS)可以使得决策更加的合理和科学,这些就分厂需要基层基础自动化控制人员提供较为准确和有效的数据,这些数据和资料直接决定着管理操作的合理性。
3.加强信息数据的保密。信息数据依靠的网络企业和信息企业两个企业的结合,也就是说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和互联网相互结合,互联网(Internet)在上个世纪90年代,在世界上得到了长远的发展,将控制网络和互联网进行结合,可以有效实现工业现场被控对象的工作状态和数据和WWW直接结合,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各类及时数据、画面直接以Html文本形式进行实现,这样能够标语数据的读取人员进行观测[2]。这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技术已经能够实现及时控制,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对数据的保密工作也引起了油田企业信息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管理运用到各行各业已经是信息化技术发展的需求,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现代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油田企业在保证自身竞争力增强的基础上,需要逐渐实现信息化管理,基于如此,本文首先针对信息化管理的优势进行分析,随后针对如何加强信息化管理的几个举措进行了分析,目的是引起油田企业对信息管理中具体措施进行重视,从而加大油田企业信息管理效率。
作者:黄文静 单位:长庆油田通信处客户服务部
参考文献:
信息化时代的疾控档案有资料价值、数据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当前妨碍疾控档案价值发挥的因素有观念障碍、技术障碍和法律障碍。建议加强思想保障,革新观念;加强技术保障,储备人才;加强制度保障,规范运行。
关键词:
疾控档案;信息化;大数据
信息化是档案管理的前景。信息化时代疾控档案价值的充分发挥,亦有赖于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由此可以充分发挥其价值,满足疾控事业的发展之需。疾控档案对于疾控事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大数据”背景下,能否发挥疾控档案的价值直接关系到疾控事业的发展。本文将提出一些措施和方案,提出疾控档案应信息化管理、满足“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化要求的相关观点,希望能够起到一些积极意义。
一、信息化时代疾控档案的价值
疾控档案是疾控工作成果的组成部分,包含着国家在疾控管理中所获取的一些重要信息。信息化时代疾控档案的价值包含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疾控档案的资料价值。疾控档案的资料价值是疾控档案最基本的价值,能够使疾控工作实现溯源、存档、留证、管理;二是数据价值。疾控档案的数据价值是疾控档案信息化以后的一项重要价值,通过现代化的数据管理如数据挖掘、数据清洗等,将使控档案中的有效价值得以充分发挥,满足疾控事业的需要;三是社会和经济价值。疾控档案数据通过挖掘和清洗,剔除隐私信息和其他敏感信息后,能够形成数据信息产品,对社会医疗卫生事业和国民经济产生重要的作用,甚至能够在数据交易市场上挂牌交易,以实现疾控数据信息的“物尽其用”。当然,疾控档案上述价值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疾控档案能否实现信息化管理。在大数据时代,只有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才能充分发挥疾控档案的各项价值。
二、发挥疾控档案信息价值的障碍
信息化是发挥疾控档案价值的重要途径。当前发挥疾控档案信息价值的障碍主要有如下一些因素:一是观念障碍。疾控档案信息化的必要性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管理模式,还没有得到疾控档案管理者的充分重视。人们还停留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中,缺乏大数据思维,或者仅仅认为信息化管理就是电子存档,而忽略了数据挖掘、数据清洗以及大数据的流通价值。二是技术障碍。疾控档案信息化管理必然要求以大数据的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档案价值,但是数据的收集、挖掘、清洗和流通还需要大数据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大数据流通基础设施的构建。当前“大数据”一词虽然已经成为热门话语,但是大数据产业如何发展,则依然众说纷纭。更何况,疾控档案的信息化特别是大数据管理,还需要一大批精通数据挖掘、数据清洗的人才作为智力保障。疾控档案数据化的软硬件架设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这些都将成为信息化时代疾控档案价值发挥的障碍。三是法律障碍。疾控档案中必然包含一些个人隐私信息和其他敏感信息,我国法律对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有所规定,因此疾控档案信息化需要注重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疾控档案数据化后流通价值的发挥也存在一些法律障碍,包括如何定义疾控档案数据的产权属性和经济价值以及产权流通中的权益归属,都有赖于法律制度作出回应。
三、疾控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举措
当前疾控信息档案化管理工作应着重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思想保障,革新观念。疾控档案管理人员应在思想上充分重视信息化建设,同时还应前瞻性地对大数据产业有所了解,能够就疾控档案的“大数据化”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善于吸收大数据研究的新观点、新成果。疾控档案管理人员还应注重疾控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一些合规要求,加强对个人隐私信息及其他敏感信息的保护,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技术操作规程。当然,疾控档案管理人员还需要在观念上抛弃陈旧的档案管理模式,自觉学习信息化管理的知识和方法,善于钻研信息化技术。
二是加强技术保障,储备人才。信息化时代疾控档案的管理不能停留于静态化的管理模式,而是需要通过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充分发掘疾控档案的各项价值,甚至要通过动态化的管理使疾控档案在信息流通中发挥更多的附加值。这就要求疾控部门能够加强技术保障,抓紧培养和储备人才。结合大数据产业的发展需求,当前应加强对大数据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的研究,培养数据挖掘、数据清洗的专业人才。
三是加强制度保障,规范运行。疾控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要求规范化、标准化、责任化,必须通过严格的制度实现疾控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规范化是指疾控档案信息化必须做到有章可循,用严格的制度确保疾控档案信息化管理符合规范要求;标准化是指疾控档案信息化管理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尤其是技术标准,这样才能为信息流通消除障碍,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信息流通与管理;责任化是指疾控档案信息化管理必须责任到人,管理人员不但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疾控档案信息管理工作,还要通过责任机制保障责任的落实。疾控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现有赖于通过严苛、完善的制度,推动规范化、标准化、责任化的实现。
总之,建议疾控档案管理人员革新观念,把握大数据时代的档案管理趋势,自觉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成效,充分发挥档案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凤.疾控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3(3).
关键词: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文档管理、存储和利用方式的革命,档案管理正面临着现代技术的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信息资源在管理模式上正在实现向网络动态的改变,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医院档案管理能使档案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并提高劳动效率和工作质量。因此,如何将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网络技术与医院档案管理相结合,加快档案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新形势下各级医院所要面对的新任务、新课题和新机遇。
1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内涵
1.1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定义 医院档案是由管理文件、会议记录、各类报表、病历档案化验单据以及各种影像资料等构成[1]。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与网络技术等手段提高档案工作的现代化管理与利用服务水平,使医院档案信息资源管理逐步摆脱传统的手工处理方式。
1.2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内容
1.2.1对患者病历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 可将不同科室的病历档案按照不同的编号分门别类的进行网络登记,还可以对相应的病情应用网络做出分析,标注在病例的下面,为医生提供治疗的思路。医生将治疗过程等记录在网络上,计算机终端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以便更家方便快捷的从中提取重要信息,总结大量临床经验。
1.2.2对人事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 将各部门的人事档案在网络上进行登记,将人事不案例从实体化方向朝着网络化方向进行转变,人事档案的管理可以将平时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门别类的进行区分,规划在不同的档案之下,不仅方便管理,更方便查阅。
1.2.3对医院图书资源进行信息化管理 庞大的医院图书和资料如果在图书馆里进行查阅的话是非常麻烦且冗长的工作过程,对图书资料进行网络化管理可以大大节约这些时间,还可以将借阅者对于这些资料的感想和想法登记在网络上书本的名下,为以后的借阅者提供参考。
2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医院档案的优势
2.1有利于减轻档案管理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立卷难、利用效率低和查准率不高的难题,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的利用免除了立卷归档、检索查找的过程,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检索速度。
2.2有利于文件和病案的补漏增缺 传统的医院档案立卷方法遇到信息收集不齐或者漏交归档时,补漏增缺,就得拆卷重做,拆卷后,卷内文件又得重新排列,编档页号、编抄卷内目录、装订、修改填写案卷封面,不但费时费力,还是管理员增添了很多麻烦,现行电子环境下信息管理后,医院档案按"件"管理,工作人员可有充分的时间提高业务水平。
2.3有利于档案资料方便、检索简便、准确率高的使用 传统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档案信息含量与档案实体量的比值处于较低水平,信息化管理方法的应用,摆脱了以往的经验式管理模式,完成档案由案卷级向文件级管理的转变,将手工立卷变为计算机自动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各类文书档案和病案管理与利用的质量、精度和效率。
2.4有利于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的质量 传统的文书立卷工作是人为的纸张立卷,立卷人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操作,其对立卷标准掌握的制度很难做到完全统一,这必然影响到案卷质量水平,信息化档案管理后,档案人员可以从繁琐的整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可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档案编研和二次信息开发利用上,从而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利用效率。
3完善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目前,我院档案信息化管理还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政策和技术保障缺乏、信息化规范体系尚未健全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为完善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有以下几点措施。
3.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建良好的管理环境 良好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和管理环境是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条件,技术基础设施包括软、硬件的建设,医院局域网的建立要立足高起点,不仅要方便内部信息的交流,还应配备扫描、拷贝、打印等系列化配套设备来方便信息的输出利用。医院档案部门在规范室藏的基础上建立局域网,将文书、病案、人事和图书档案纳入其中,扩建成医院信息中心,并在中心网络平台上编制一套文书、病案、人事和图书档案管理的自动化软件。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办公效率,方便利用者,同时还可以实现档案资料的在线利用。
3.2重视人才培养 现代化档案管理人才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保证[2]。档案信息化建设涉及的技术性较强,要采用各种措施多途径、多形式地将计算机应用、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等作为新时期档案人员必备的基础课予以培训,档案员除了具备档案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良好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运用操作能力。因此,要不断的学习和培训,重视人才的培养。
3.3加强安全管理 档案具有原始性,不得被篡改,要防范病毒攻击,对于涉及个人隐私问题,还要设置访问权限,制定严格的档案信息化安全保密制度,强化从业人员的安全保密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晚上档案管理系统和严密的流程化处理机制,引入科学使用的网络安全策略,加强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档案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档案管理转变的趋势。从过去的纸张材料管理到现在的信息化技术档案管理。是一次跨越式的进步。但是这种模式的转变需要关注的点仍然很多。不同的单位应该有不同的侧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在进行信息化管理时应该注重安全性。在信息化管理中不仅仅是通过计算机管理就是实现信息化。还需要各种网页版面设计、对功能模块不断的研究与完善。并且了解信息化档案管理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医院信息化档案管理如何建设、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进行信息化档案管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信息化管理;版面;模块;数字档案
1 医院信息化档案管理的作用
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已经势在必行。医院档案信息化也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体现。也是医院档案工作提高效率,保证安全的实现途径。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最先了解的应该是“档案信息化”的概念是什么,如何去实现医院档案信息化。在存在过程中可能回遇到哪些难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等。
医院工作本身也经历着改革和发展。比如医改的进行,医院的管理与经营市场化。所有这些都脱离不开信息化技术。而对这些珍贵资料信息的归档整理,档案保存也更需要使用到现代的信息化技术。毫不夸张的说,医院的建设过程中,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基石、是医院工作不可或缺亟待解决的一部分。
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关注独特的风格,要有自己特色的网络版面,有丰富的内容架构,有规范的细化的各项档案管理模块。
2 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
2.1了解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涵义
深入浅出的理解,档案信息化是把传统方式的用纸张、音像等媒介手段保存的资料改为使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把种种资料更改为数据。通过某种软件管理系统来规范管理,利用数据库合理的组织这些数据。总体的原则是对档案数据的管理要遵循安全、高效、保持原貌的规则。
2.2建立医院的档案管理网页或者网站
信息化的档案管理不是仅仅用计算机管理。要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要做好医院的档案管理信息公式,宣传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而这些利用档案管理网页和网站,是必要的手段和方法。在网页建设中,计算机技术因篇幅有限在本文就不一一赘述了。主要从档案管理角度,分析档案管理网站应该拥有的模块。基本模块应该包含医务人员资料信息更新上传模块、机构简介模块、交流模块、病历管理模块等等。
2.3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
市场上已经有出售成型的档案管理系统。可与软件公司联系,订制符合医院使用的档案管理软件系统。但缺点是费用较高。部分系统对硬件系统有较高要求。
医院也可以自主开发符合档案管理的系统。优势是专业优势,对自身的需求了解深入。大部分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都需要能够实现的功能:首先是具备大量数据信息的存储功能。档案需要存储的数据繁杂,而且在不断的积累和增长,所以必须具备数据存储功能。其次是实现档案管理的网络化方式,这才是真正的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最后对数据的管理一定要高效,有组织。规范科学管理。
3 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需要关注的问题和有效操作方法
3.1提高硬件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
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购买信息化设备,如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立。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同时财政投入也可以信息化建设快速进行。购买规范管理系统。实现网络布线等工作流程。
3.2提升信息化技术普及率:
信息化技术档案管理,必须要掌握信息化技术。了解计算机,熟练掌握软、硬件技术。如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硬件维护技术、网络常见故障排查与维护技术、计算机操作技术等等。
3.3 挖掘内部潜力,增强创建力量
管理档案人员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再抽调人员从事档案升级工作相当困难。每天需要应付日常工作,很难抽出更多的精力搞创建。应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保证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强化档案管理,完善创建条件。现有的医院档案管理水平停留在原先省一级标准基础上,对照省特一级标准差距较大,所以要不断更新观念,完善具体操作规程,推进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归档、保管、鉴定、借阅等各项管理制度;升档案服务水平,为档案管理升级提供基础保证,要及时引进先进档案管理设备。
3.4建立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规范信息化档案管理
首先,档案室要建立非常完善的规章制度,要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减少档案管理的随意性。医院各级领导还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将本院运行完毕的资料进行有序的分类归档、编号保存,这样有利于工作的连续性、有利于对既往资料的考证,也能反映自己的政绩。其次,要建立奖励机制,各科兼职档案员进行年度考核时,将参考其档案管理工作业绩,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进一步完善档案事业。再次,各科专兼职档案员对日常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要认真负责,强化档案管理意识,要把档案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医院管理工作中。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何晓兰.档案信息化建设重点应放在电子文件管理上[J]. 档案. 2009(04)
[2]李静.机关档案信息化建设浅析[J]. 黑龙江档案. 2009(04)
[3] 王学深,任恒博.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刍议[J]. 黑龙江档案. 2009(04)
[4]丁立新.档案信息化的发展趋势[J]. 档案学研究. 2009(04)
[5]李明娟.我国电子文件中心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 档案与建设. 2009(08)
[6]李华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大力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J]. 档案与建设. 2009(08)
[7]王成兰.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人才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