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敬畏生命范文

敬畏生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敬畏生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敬畏生命范文

不知道我们这个社会,在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关头,为什么总会有许多逆道义和民心的事件发生?我苦苦思索寻找答案。答案写在乌黑的夜空,因而使我们无法看清天象吗?答案写在浑浊的河流,因而让我们目睹浑噩噩的漩涡吗?

仰望夜空的时候,虽然看不清事物的本像,但是我可以洞穿本质;俯视河流的时候,虽然有污秽的尤物,我却能够审度暗流下的生物。

行善的结局,换取的往往是恶;崇尚人格的尊严,得到的往往是践踏。孔子游走仕途,庄子游走江湖,仁德和道德各取其义,我只取敬畏的那一部分――生命

佛说慈悲的时候,我们在作孽;真主说恩惠的时候,我们在盗窃;上帝说友爱的时候,我们在蹂躏!人性的力量战胜不了魔性的张狂,真理是善恶双方高扬的旗帜。

二、生命意愿

我想起了德国学者史怀哲,一个面对生命怀着虔诚心灵的人道主义战士。我们这个社会,很少宣传史怀哲,源于中国人自古不懂慈善和悲悯的真谛,故此任何朝代都没有产生过慈善家。中国人发家了,就收购土地,把主人赶到很远的地方;中国人暴富了,就大肆修建坟墓,尊崇死人比尊崇活人更加卖力。

史怀哲一生获取了哲学、医学、神学、音乐4种博士学位,却不去享受这些荣誉的光环,只身深入非洲,以一颗“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之心,救赎那些卑贱悲惨的生命。黑非洲为此放出光明。

平等尊严地面对一切生命是史怀哲身体力行的座右铭!他说:“我是一个生命,生命的意愿是生存!

我的周遭围绕着同样的生命意识,无论她在我面前表达自己还是保持沉默。如果我是一个有思维的生命,我必须以同等的敬畏来尊敬其他生命。”

三、生命道义

我想起了南非记者凯文・卡特,一个把痛苦装在灵魂深处的博爱勇士。博爱是所有信仰的主旨,但并不为所有信仰者所尊奉。我们这个社会,缺少博爱精神,缺少人文关怀,在物欲横溢的利益驱使中,人伦堕落、人性倾覆,是社会肌体中另一种更加可怖的腐败形态。

卡特用他生命的激情和对人类生灵的关注,给我们展示了整个非洲大陆的贫困和绝望。他的悲悯之心在流泪的镜头中得到极度的升华。一个摄影艺术家,用震撼人心的独特视觉传达了他痛苦的思想和善良的意识,他告诉了全世界,人类必须拯救人类!

那幅《秃鹫与小女孩》成为生命道义的标识!卡特获得了世界新闻摄影大奖,他的成功意味着他的死亡!死亡是因为他生命道义的不可承受之重!自我的痛苦算得了什么?当整个人类还在自我践踏的时候,其深刻的悲剧本质可以杀死任何坚强意志软弱情感的仁人志士。

四、信仰生命

慈爱和博爱,永远横亘在我们脆弱的社会细胞之外。

佛祖声称,众生平等!立地成佛!与乐为悲,拔苦为悲。耶稣声称,宽恕与拯救,是人类的天职。人,不要去做自己同胞的裁判者!声称,要把所有的灵魂集中起来,每个人都将秉公裁判而不受诬陷。

我们不是神,固然达不到那高贵的境界。但我们至少应该能够理解“平等”、“宽恕”和“秉公”的意义吧?然而我们做不到,那是因为我们的血液中缺少慈爱和博爱的基因。神能做到吗?我想能够,佛祖是涅的生命,耶稣是复活的生命,是无形的生命。我们无法涅,我们不能复活,我们不可无形,但是我们有信仰――未必信仰宗教,但是必须信仰平等和公正的原则,这样的原则,远远超出法律的框架和主义的束缚。

慈爱和博爱,是生命的信仰坐标。

第2篇:敬畏生命范文

生命 生命

克伦・沃森

有一年夏天的下午,我在山上一连割了几小时柴草,最后决定坐下来吃点东西。我坐在一根圆木上,拿出一块三明治,一边吃一边眺望那美丽的山野和清澈的湖水。

要不是一只围着我嗡嗡转的蜜蜂,我的闲暇心情是不会被打扰的。那是一只普普通通的、却能使野餐者感到厌烦的蜜蜂。不用说,我立刻将它赶走了。

蜜蜂一点儿也没有被吓住,它很快飞了回来,又围着我嗡嗡直叫。哟,这下我可失去了耐心。我一下将它拍打在地,随后一脚踩入沙土里。

没过多久,那一堆沙土鼓了起来。我不由得吃了一惊,这个受到我报复的小东西顽强地抖着翅膀出现了。我毫不犹豫地站立起来,又一次把它踩入沙土中。

我再一次坐下来吃晚餐。几分钟以后,我发现脚边的那堆沙土又动了起来。一只受了伤但还没有死去的蜜蜂艰难地从沙土里钻了出来。

重新出现的蜜蜂引起了我的内疚。我弯下身去察看它的伤势。它右翅还比较完整,但左翅却皱折得像一团纸。然而,它仍然慢慢地一上一下抖动着翅膀,仿佛在估计自己的伤势。它也开始梳理那沾满沙土的胸部和腹部。

这只蜜蜂很快把挣扎的力量集中在皱折的左翅上。它伸出腿来,飞快地捋着翅膀。每捋一次,它就拍打几下翅膀,似乎在估量自己的飞翔能力。哦,这可怜的小东西以为自己还能飞得起来!

我垂下双手,跪在地上,以便清晰地观察它那注定是徒劳的努力。我凑近看了看,心中想,这蜜蜂完了。作为一个飞行员,我对翅膀太了解了。

然而,蜜蜂毫不理会我对它的判断。它继续整理着翅膀,似乎慢慢恢复了力量。它捋翅的速度加快了,那因皱折而不灵活的薄纱似的翅膀现在几乎已被抚平。

蜜蜂终于感到自己已恢复了力量,可以试着飞一飞了。随着一声嗡嗡的声响,它从沙地上飞了起来,但没能飞三英寸远。这小生灵摔得那么可怜,它在地上挣扎着。然而,接下来的是更有力地捋翅和扑翅。

蜜蜂再一次飞起来,这一次飞出了六英寸远,最后撞在一个小土堆上。很显然,这只蜜蜂已经能够起飞,但还没有恢复控制方向的能力。正如一个飞行员在摸索一架陌生飞机的特性,它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每一次坠落后,它都努力去纠正新的失误。

蜜蜂又飞起来了。这一次它飞过了几个沙堆,笔直地向一棵树飞去。它仔细地避开树身,控制着飞行,然后慢慢飞向那明镜似的湖面,仿佛去欣赏自己的英姿。当这只蜜蜂消失后,我才发现,自己还跪在地上,已跪了好久好久。

【我读我做】

1.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作者克伦・沃森的职业是______我可以用“________”画出有关的语句。

2.作者第一次跪在地上是为了________;当蜜蜂消失后,才发现自己还跪在地上,并且跪了很久很久,这是因为_______。

3.有时候,我们敬畏生命,也是为了更爱我们人类自己。丰子恺曾劝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脚踩蚂蚁,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残害蚂蚁;他认为这不仅仅是因为小孩子应有怜悯之心,更是怕小孩子的那一点点残忍之心以后扩大开来,以至于驾着飞机、装着炸弹去轰炸无辜的平民。请结合这篇文章和丰子恺对孩子的劝告,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山茶花

席慕容

山茶花又开了,那样洁白而又美丽的花朵,开满了树。

每次,我都不能无视地走过一棵开花的树。那样洁白温润的花朵,从青绿的小芽儿开始,到越来越饱满,到慢慢地绽放;从半圆,到将圆,到满圆。花开的时候,你如果肯仔细地去端详,你就能明白它所说的每一句话。就因为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所以,它就极为小心地绝不错过一步,满树的花,就没有一朵开错了的。它们是那样慎重和认真地迎接着唯一的一次春天。

所以,我每次走过每一棵开花的树,都不得不惊讶于屏息生命的美丽。

【我读我做】

1.山茶花在席慕容眼里是_________,在你的眼里是_____。

2.山茶花开放的过程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画横线句子的理解。

吾家有女初长成(节选)

程乃珊

从来不在文章中写自己的女儿,不为别的,只觉得她既非才华出众,也不属天生丽质,甚至连大学都没上――一句话,典型性不够。

曾几何时,女儿在报上竟也发表了几篇文章,这倒出乎我的意料。我是在女儿寄给我剪报时才发现她发表文章的。

“你怎么不早告诉我?”我问她。

“早告诉你,你一定要拿去修改,早晚会被你弄得面目全非,就不再是我的文章了。”她说。女儿的文章其实很稚拙。如果一定说有什么长处,那就是本色,如同她的为人。因为年轻,尚不懂作假。坦白地说,我一度对女儿很失望。

理想中的女儿应该是个淑女,懂音乐、爱好文学、弹得一手好钢琴……而我的女儿,给她买来全套《安徒生童话》,她只翻了几页就不要看,还大言不惭地说:“我只记得一句烂布片。”直把我气得半死。她8岁开始上钢琴课,却终因每次练琴她哭我吼而放弃。最令我七窍生烟的是,有次她的作文竟然不及格。她却振振有词:“又是《一件难忘的事》,这篇作文我从小学三年级作到高中三年级,少说也有三四次。我总共才多大,有多少难忘。的事?”

女儿经受不起闲话:“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不懂得包涵。

“你怎么一点不像我!”我不由得抱怨。

“那当然啦,你是你,我是我。”她回答着。

她看我写的《女儿经》,看完了把嘴一嘟,说:“没劲。要我来写这部《女儿经》,保证那三个女儿将家里搞得天花板都掀了,把妈妈弄得发神经病为止。”说着,她就绘声绘色地开始把构思讲给我听。

生命,是无法定制和预先设计的,只要生命是健康又向上的,就是美的;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何要像做盆景般来设计你子女的形象呢?

【我读我做】

1.程乃珊是一名优秀的作家,但她从来不在文章中写自己的女儿,是因为_______ 。

第3篇:敬畏生命范文

在德国,喜欢吃鱼的家庭中,长年备着一种药丸,这种药丸是专门为鱼制造的,其功用就是在鱼服之后,鱼能很快进入昏迷状态。德国人在杀鱼做菜之前,就会把这种药丸给鱼喂下,待鱼昏迷以后,再对它进行宰杀。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其目的是为了使鱼在死亡的时候感觉不到痛苦。

在荷兰北部城市吕伐登的一个展览厅,人们正在摆放400多万张多米诺骨牌,打算冲击吉尼斯世界纪录。一只麻雀突然闯进了大厅,并碰倒了其中一张,导致数以千计的多米诺骨牌顺势倒下。看着已经完成的工作被破坏,气愤的人们开枪打死了这只麻雀。这下惹了麻烦了,因为麻雀在荷兰属于保护动物。主办者的行为引起了动物保护者的强烈不满,他们纷纷抗议,要为麻雀讨还公道。在强大的压力下,主办方作出了一个选择,为这只麻雀举行哀悼仪式,并向全国进行电视直播,以此来求得人们对他们所犯错误的谅解。主办方恩德莫尔公司发言人说:“我们知道,我们对全国很多人的不满情绪负有责任。我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生命造成的伤害,因此以今天这种形式表达我们的哀悼和忏悔。”

在斯里兰卡的热带森林里,一群野象穿过一条铁路,其中一头小象好奇地停在铁轨上不肯离去。此时一列客车开来,小象被撞到了路基下,其他的象便发火了,一起朝火车冲去,它们用长长的牙去撬铁轨和枕木。一会工夫,铁轨和枕木就乱七八糟地躺在了那里。第二天,许多工人在警察的保护下开始修铁路,但修到离野象50米远的地方时,站在那里的象群开始冲向人群,人们连忙逃进了火车里。象群就把刚刚修好的铁轨又捣毁了。

第三天,当局派来了两个排的军队,用“空包弹”吓唬象群。然而,这个办法也没能奏效,野象视死如归,表现出了大义凛然的英雄主义气概。于是,就在这一天,政府作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停止“战斗”,绕过撞死小象的地方另修一段新铁路,而且要沿整个铁路线为野象和其他丛林动物修一些专门的通道。这场“战斗”最终以人类妥协而告终。我在心里为这样的妥协叫好。

法国学者史怀泽说:“当一个人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他的生命同样重要的时候,他才是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人不是自然和大地的主宰者,只是它们的维护者,人应该和动物、植物平等相处。”

第4篇:敬畏生命范文

生命是单程路,不论你怎样转变抹用,都不会走回头,你一旦明白和接受这一点。人生就简单多了。——题记

玫瑰,以花大瓣繁者为美,单瓣则不足以表现其富丽堂皇之态;水仙,则以色洁单瓣为上,多瓣则不足以表现其优雅高阶之姿。由此不难看出,繁多是美,简单也是美!花卉如此,生命亦如此!无数生命的构成形成自然界中无穷无尽的启迪,因此,我们要用一生去品读这本书,去认识它!生命是渺小的,就像大海中一粒粒金黄的细沙,一点也不起眼;生命又是伟大的,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非常的珍贵无比!因此,我们更要敬畏这伟大的生命!更要让为我们拥有这简单的生命而自豪!

又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天气,午后我一路携着饱饱的肚子,徒步向学校走去,再次路过小公园,小风一吹,树叶落下,顿然惬意了许多,反正离上课的时候见还早得很,于是,决定在此处小息片刻……忽然,我发现在杂草丛生的草丛里有几朵凋零的花儿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用手扒开一层层草看,一朵铃铛似的花展现在我面前。几朵花瓣早已凋零,但它依然昂首挺胸的在哪耸立着,衣服顽强不屈的样子……过了几天,我又来到那个草丛,看到这一幕,我不禁被花强大的生命力给震撼了:从一朵变成一簇,整齐的地排列在叶子旁,像一排刚入伍的的小士兵似的。此时此刻,我完全被它的生命力所佩服,我第一次发现竟是这样的强盛,我感到自己在这顽强的生命面前,自己是多么渺小、脆弱。

生命如此简单、敬畏!

福建省厦门市金鸡亭中学初一二班林媛洁初一:林媛洁

第5篇:敬畏生命范文

李彦荣

清晨醒来,发现屋墙外的电表盒上,竟落下了一只燕子!按时节,正是“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的时候,但在这被高楼围抱的城中村小楼里看到燕子,还是让人生出几分惊喜和意外。

面对它,竟如他乡遇故知,满心的亲切。再听它脆脆地啼鸣两声,清新如斯,灵动如斯,携着大自然最亲切最生动的问候扑面而来,瞬间让喧嚣尘上的生活鼓荡出一股清凉的生机。

那一刻,我迫切地渴望它能长久地住下来,想着每夜在它的呢喃中入眠,清晨在它的啼鸣里梦醒,那样的生活,该是诗意浪漫的吧!但它,终归是过客吧。它的家,在乡村,在农家屋檐下,而不是在城市,不是在钢筋丛林里;它定是被黑夜隔断,才不得不停靠在电表盒上暂宿。清晨到了,该又一次起程,对了,离开之前,先啼啭几声,算是对主人的致谢吧。

但出乎我意料,这只燕子并未离去,而是选择在那电表盒上栖居。我却并未感觉到丝毫的诗意和浪漫,相反更充满了不适与困惑:不是说“片片仙云来渡水,双双燕子共衔泥”吗?不是说“翩翩双飞燕,颉颃舞春风”吗?怎么不见衔泥衔草的奔劳,却只是闲居在电表盒上?怎么不见比翼双飞的翩跹,却只有形单影只的孤飞?它,有一个怎样的来处?又遭遇了一个怎样的归处?

或许,它是在南方的某个院落屋舍出生的新燕吧,这次远道而来,要寻找伴侣,要安家落户,要生儿育女,要把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完成,然而,到来后却发现,竟是无檐可遮、无梁可依。又或者,它是去年在这里某家檐下出生的小燕吧,长大后随父母去了南方,遭遇了无家可寄的困窘,在忍受一个漫长的煎熬后,它怀着双宿双飞、生儿育女的美好憧憬,飞跃千山万水,来到曾经出生的地方,然而到来后却遭逢了更残酷的现实――那处城中村的家,不见了,曾经的平舍,被自建小楼取代,椽梁架构也变成了钢筋水泥,密不透风、毫无间隙的居室,全然没有了自己栖身的空间。

此情此景,莫说是“谁家新燕啄春泥”了,早无“谁家”可寄;莫再问“旧家燕子傍谁飞”了,“旧家”已然倾颓。最无情,更是“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了!那一刻,面对着被拆迁掉的旧址,心念着不复存在的故园,燕子一定也感到茫然彷徨吧?

无可奈何中,在低空盘旋一阵,撒几行血泪,只得另寻他处筑新居了!然而任凭城市高楼林立,广厦万间,却没有哪栋楼能让燕子停驻。因为钢筋水泥所构筑的高楼大厦,结构是封闭的,不像过去的院落平舍,以一份包容、仁慈之心,慷慨地延伸出一方屋檐,大方地让渡出几寸梁栋,而且椽头、砖瓦之间还有罅隙,这样的屋子,不只人住,还给燕子、麻雀之流提供了栖身的空间。如今的建筑却只给人住,幽闭、冷漠,没有屋檐给燕子遮风挡雨,没有梁栋让燕子搭窝筑巢。

其实鸟族中,与人类关系最密的要属燕,尤其是家燕。喃语绕梁,人燕同居,可以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鲜活教材,更是天人合一的经典注解。“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栖息数年情已厚,营巢争肯傍他檐。”“自喜蜗牛舍,兼容燕子巢。”几千年里,燕子以翩跹姿态给人以审美愉悦;以恋旧重情给人以道德启示;以不慕富贵、贫家亦落给人以安贫乐道、安居乐业的慰藉;“以梁上君子的落落大方,证明了市井的慷慨与温情;用近在咫尺的依依亲昵,证明了人间原来并不可怕。

而如今,市井却难见慷慨和温情,人间更变得可怕。不久前一则报道称,在某地一处河边的沙崖上,因为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洞,便有沙燕在其中生儿育女,然而人类为了回填挖沙后在河道留下的深坑,为了施工方便,就近从崖上取沙,于是在推土机的轰鸣中,燕子窝也被推得七零八落,打碎的卵,雏燕的尸体,或狼藉横陈,或半掩在沙土中,惨不忍睹;成年的沙燕有的在乱沙堆中寻找儿女,有的在低飞徘徊,啾啾哀鸣,声声断天,那该是家园倾覆、儿女罹难的哭号吧?

半月了,那只燕子还是孤单一只。城市的冷硬无情地剥夺了燕子的爱情,了燕子生育的权利,让它只能孤独地度过一个夏天。而对燕子来说,又能有几个这样的夏天呢?今天,在故园颓废、栋梁无踪的时候,幸好还有屋墙上的电表盒可以救急,让燕子暂时有了一个歇脚处。而明天呢?明天燕子又将面临怎样一个无可奈何的归处?

(选自“乐读网”,有删节)

【技法赏析】品读本文,不禁为这只孤燕悲叹,同时被作者的爱心深深打动。该文在写作手法上给我们的启示是:

立意高远,催人警醒。文章由一只燕子的遭遇,通过今昔对比,突出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引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切思考,增加了文章主题的深刻性。尤其是结尾发出的质问之声,振聋发聩,点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刻内涵,升华了文章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读者深受启发:生命是平等的,我们要尊重和善待地球上的一切生命。

与自然团聚

薛涌

我住在波士顿远郊。这两年,院子里出现的一切都让我心醉:鹿、火鸡、乌龟、蛇、松鼠、老鹰以及各种鸟类,简直无奇不有。

前几天,看到一只满身通红羽毛的鸟,在草坪上轻快地跳跃,绚丽夺目。我急忙喊女儿拿相机来,可惜相机才到手,那红衣天使就展翅而飞了。女儿告诉我:那鸟叫红衣主教,很稀有,导致稀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通红的羽毛,在绿色的草坪上、树木中非常招眼,容易被天敌锁定。

这两年的远郊生活,给我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那就是:所谓濒临绝种的珍禽异兽,如今已经变得越来越不新鲜了。那种红衣主教鸟,我在院子里和家周围已经见到好几次。

河狸则是另一个例子。当年欧洲人纷纷登陆新英格兰,一大动力就是和印第安人做河狸的生意,因为河狸皮在欧洲很昂贵。没有多久,这种贸易就使河狸濒临灭绝。所以,现在美国的地方法律对河狸严加保护。

我对门的邻居,院子里面有个小湖,房子坐落在小湖出口的微型瀑布边上。他抱怨最近河狸成灾,让他一筹莫展。

河狸号称自然工程师,所到之处要伐木筑坝拦河,以提高其活动区域的水位,其主要手段是用尖锐的牙齿啃断树根,使大树横向卧倒在河口。我这位邻居湖口的瀑布不幸被附近的河狸们看上了,而一旦大树被啃断,他的房子就不保。万般无奈,他只好用电子装置把那一地域围起来,河狸一接近就会遭到轻度电击,这才保住了房子。但是,他绝不敢碰河狸一个手指头。我们到周围的自然保护区巡视,发现每个湖口河口,都有河狸工程的痕迹。

当然,道听途说以及从新闻里看到的故事就更多了。不久前,附近的康州发现一只早已绝迹的山豹,邻镇则发现了久违的黑熊,波士顿市中心发现郊狼……动物难道在向人类发动反攻吗?这些事情单独看都非常细琐,但加在一起就构成了大趋势。为什么会如此?还是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了,慢慢学会了和自然相处?

人和动物的这种新关系,也正在影响着西方的城市理论。过去几十年,所谓的新都市主义兴起,主张城市的集约化发展,其简单的口号是:如果你爱自然,就离它远远的。

看来,人类行为的改变,确实会挑战一些城市发展的基本预设。人与自然,已经不像过去那样水火不容了,这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摘自《新闻晨报》,有删节)

【思考练习】

1.你怎么理解题目中“团聚”的含义?这样拟题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远郊生活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文中主要通过哪些例子来证明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品读全文,谈谈你对“如果你爱自然,就离它远远的”一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你准备要为生活在你周围的动物们做些什么呢?

第6篇:敬畏生命范文

关键词:动物小说 鸟奴 形象分析

短短的20多年,沈石溪的动物小说获得了几十项儿童文学奖和其他各种荣誉,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之王”。他以敏锐的感悟力,带着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灵气和厚重的生活积淀,借助艺术化了的动物形象,诗意盎然地展开了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的精神对话,给大自然动物王国中的芸芸众生赋予了社会学、美学的意义。沈石溪以极为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广袤的丛林里动物们的情爱和生存奋斗史,尽显了千姿百态的动物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社会的种种境遇,以一种立于苍穹之上的高度俯瞰的视角,思考生命、观照生命、体味生命的本质内涵。本文就以沈石溪的《鸟奴》为例,试图通过“鹩哥形象”的分析,来探讨沈石溪动物小说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

沈石溪总是选择那些勇猛、强悍、凶狠甚至残忍的狼、豹、熊、雕、野猪等动物作为刻画对象,通过这些充满野性的动物形象,展现了动物界的生存状态和新陈代谢,演绎着汰劣留良的自然法则。他众多的作品都着眼于对强者的颂扬,对力与勇的讴歌,弘扬自强不息的英雄主义精神。《狼王梦》中的主人公母狼紫岚为了实现自己要从子女中培养出一个家族狼王的梦想而呕心沥血、赴汤蹈火;《云豹布哈依》中的主人公布哈依为了救自己的妻子,冒着生命危险,把狂怒的象群引离自己的洞口;就连《疯羊血顶儿》的主人公血顶儿也具有非凡的性格,它勤练格斗,改变羊角形状,直面狼的威胁,用它那直直的羊角挑死了狼。沈石溪动物小说的这些主角都有一股硬汉精神,都有一种英雄本色。它们在残酷无情的命运面前,毫不畏惧,以英雄气概战胜了困境逆境,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然而,我们在《鸟奴》中看到,作家把关注的目光投在了一对弱小的鹩哥夫妇身上。鹩哥既没有豺狼虎豹的强壮身躯,也没有鹰雕的凶猛,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天生就是一个弱者。这对鹩哥夫妇的卵总是被蛇吃掉,为了躲避蛇的袭击,它们来到了蛇的天敌――两只蛇雕所居住的大青树上筑巢,主动要求给蛇雕当奴隶。鹩哥夫妇每天起早贪黑、毕恭毕敬、鞠躬尽瘁地照顾幼雕,清理雕巢。但是,四只小鹩哥却先后死于它们的主子的利爪之下。而这对鹩哥夫妇最终也被主子们冷酷无情地逐出了巢穴。

但这对鹩哥夫妇虽弱小却伟大!在它们弱小的身躯下隐藏着巨大的精神能量,带给人们强烈的心灵震撼,使人不由得产生一股敬畏之情。这种精神力量来源于它们对子女的强烈而深沉的爱。动物是奉生存为第一原则的,在鹩哥夫妇眼中,血脉相连的子女就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就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为了保住自己生命的延续,哪怕“卖身为奴”,也在所不惜。为了子女的安全成长,哪怕“累死累活”也愿意。正是心怀对子女的深深的爱,才会有失子的切肤之痛。在失子的悲痛打击下,雌鹩哥精神失常,不停地向空巢做喂食动作;不停地啄自己的伴侣,发泄自己的苦闷。正因为有爱,雄鹩哥才任由老伴发泄,直到被啄得“双翅耷拉,站立不稳,蹲了下来”;回过神来后,鹩哥夫妇相对饮泣,“交颈相拥,你一声我一声,发出如泣如诉的声音”。这一幕真是感动天地!自诩比动物高尚得多、伟大得多的人类的爱却在失落或变质,甚至卖婴、弃婴事件也屡见不鲜。鹩哥夫妇就像一面明镜,照出人性的沉沦,促使人类深深反省自己人性的泯灭。

另外,这种精神力量还来源于鹩哥夫妇的“抗争精神”。尽管弱小,但鹩哥夫妇绝不轻易向命运屈服,而是在为生存而竭尽全力地“抗争”着。鹩哥夫妇由于先天不足,无法保全卵躲过蛇的攻击而完成繁衍后代的使命,它们就调整“生存抗争”策略,转向借助它们天敌的天敌的力量,寻求延续生命的机会。即使美梦再次破裂了,但鹩哥夫妇依然没有被残酷的现实打倒,它们再次调整“生存抗争”策略,投靠更有力量的观察者……也许它们还得继续努力,直到探索出一条活路来。鹩哥夫妇虽然“屡战屡败”,但绝不言败,而是“屡败屡战”,这是多么令人敬畏的抗争者!

也许有人会骂鹩哥夫妇有一股奴性,但这恰恰是鹩哥夫妇智慧的表现。“适者生存”,强者们可以凭借尖牙利爪在与天敌的PK中赢得生存的机会,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中更好地生存下去。但弱者们由于生理上的先天不足,狼式的生存方式,直面天敌,然后一决高下的生存策略肯定是行不通的。鹩哥夫妇的爱子水晶球年轻气盛,忍受不了小蛇雕的欺辱,奋起反抗,虽英雄了一把,但最终也只落得个命丧雕爪的命运。这种结局再次证明了这种硬拼的抗争策略肯定不是弱者的理智选择,并且充满危险的大自然怎么能容许动物丢弃生存第一的要素,去进行这种慷慨却毫无意义的把戏呢?这种策略只能逞一时之勇,无疑等于自杀,会使物种走上灭绝的道路。种族延续才是森林第一法则,弱者只能用智慧来与强者周旋,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在强者的夹缝中寻找生存机会。这是弱者无奈的选择,哪怕“卖身为奴”,也是弱者务实选择,是无奈而最优的生存策略。这就是丛林中的残酷生存现实。鹩哥夫妇正是在运用它们的智慧,四处寻找能使生命得以延续的机会。

在这篇作品中,沈石溪依然采用动物而非人类视角来审视鹩哥的生存状况。写鹩哥夫妇的爱其实也是写生存竞争,因为激发爱的就是生存竞争。作为强者尚且需要“生死搏斗”去赢得生存机会,就更不用说作为弱者的鹩哥夫妇了,它们对生存竞争有更为深刻的体验,最能体会生存竞争的酷烈和频繁。作者通过鹩哥夫妇这一艺术形象,展现了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中弱者的生存竞争,与强者的生存竞争一起构成了动物世界完整的生存景观。

总之,鹩哥夫妇是弱小但绝不向命运低头的抗争者形象,鹩哥夫妇就像我们人类夫妇一样,竭尽全力地生活着、奋斗着,直到走完自己的一生。这一形象与沈石溪过去那种精明、勇猛、强悍、激昂的动物形象相比,有独具一格的美学价值和震慑人心的艺术力量。

作品中鹩哥夫妇的形象还有着极强的社会现实意义。这篇动物小说同作者的其他动物小说一样 ,融进了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单纯地以物写人,而是“从生命本质意义的角度加以诠释,考察生命的存在、发展,生命的现实、未来,个体生命的死亡和物种繁衍的使命”。从生命的本质意义角度来看,所有的生命都值得敬畏,弱者也是活生生的生命,弱者的生命同样值得敬畏。这样,就更不用说人类同类中的弱势群体,他们还是活生生的高贵的人的生命,他们的生存现状就更应该受到人类社会关注。人类社会似乎充满着公平的竞争机会,但弱势群体由于先天不足或其他各种原因,致使生活举步维艰,如果人类社会也像动物世界那样,任由他们“自生自灭”,那人类高贵的地方在哪儿?与禽兽何异!

沈石溪在《鸟奴》中站在上帝的视角,怀着对动物的深深敬畏之情来描写动物,没有把鹩哥的生活世界跟人类社会进行简单的拟人对照,而是有意识地对鹩哥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活灵活现的描绘,通过述说它们的骨肉亲情、喜怒哀乐,展示了鹩哥这类弱小野生动物严峻艰辛的生活景观,渗透着作者对生命伟大而平凡的理性思考。作品写的是“生活本身”,作品本身并不直接训诲什么,而是让动物们置身不同的场景,上演一幕又一幕“生存抗争”,让读者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去感受。把作者对生活的入骨的认识和感受通过笔端汩汩地流淌出来,融动物性、社会性、人性于一体,富于思维性、艺术性、哲理性,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文献:

1.王金禾:《扼住生命的咽喉 做命运的主人》,《湖北社会科学》,2002(10)。

2.张玉玲:《敬畏生命――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研究综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2009(1)。

3.沈石溪:《鸟奴》,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年版。

4.徐萍:《略论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学术探索》,2003(12)。

5.施文青:《沈石溪动物小说的审美价值》,《语文学刊》,2001(6)。

6.马亮静:《论沈石溪动物小说中野性的呼唤》,《龙岩学院学报》,2005(4)。

7.马亮静:《试析沈石溪笔下狼形象的母爱》,《龙岩师专学报》,2005(2)。

8.马亮静:《照出人类的灵魂――沈石溪笔下狼形象的象征意蕴探析》,《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4)。

第7篇:敬畏生命范文

【关键词】安全;生产;意识;管理;规划;隐患;道路

2013年6月6日,主席在大洋彼岸的美国针对国内接连发生的安全事故做出重要指示:发展决不能以生命作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完善制度,强化责任,加强管理,严格监管,把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到实处,切实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为交通安全生产指明了方向。

随着科技的逐步发展,交通运输日益发达,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日趋多元化。然而,现代交通的发达在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便利的同时,却也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交通安全问题。

近10年来,我国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始终是位于世界第一位的,全国平均每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0万起,死亡近10万人,每天全国有约300人葬送于车下,有19个青春少年永远离开自己的妈妈。交通事故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一杀手。面对如此惨痛症结笔者认为应作好以下交通安全工作,打造路、车、人和谐美好、阳光灿烂、一路畅通的升级版交通文化,共筑“中国梦”。

一、培养公民交通安全意识。机动车交通违法违规行为仍很突出,自行车、行人遵守交通规则意识淡薄。近年来因机动车未礼让行人导致事故致死人数年均增长5%。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责任和义务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尚未形成全社会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格局,特别是公益宣传相对较少。因此,要大力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都必须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尽快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社会化机制,全面提高全体公民的交通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6条规定:1、各级人民政府承担综合性、全面性的教育职责;2、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执行职务时应当承担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职业职责;3、机关、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承担本单位人员的教育职责;4、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承担学生的教育职责;5、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有关单位承担社会媒体舆论性的教育职责。由此可见,各级人民政府、各职能部门、各单位、各行业、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都肩负着法定的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种责任和义务得到真正的履行,才能逐步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社会化机制,从而提高全社会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在现代社会里人人都要参与交通,无论是儿童、学生、驾驶人还是老人都要出行,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对象是所有的道路交通参与者,这就决定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具有广泛性,也就是说社会上所有的人都需要接受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因此,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就要体现全民性,就必须通过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社会化机制来实现全民性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培养全民通安全意识。

当前,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主体是以交通管理者为始终的,以政府模式化的行政手段进行宣传教育,模式单一,工作被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始终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单打独斗、孤军奋战,且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从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人员严重不足,加之当前道路交通管理任务又比较繁重,投入到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时间和精力又不多,而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很少直接参与,在这种现状下,势必会造成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做得不够全面和彻底,存在着宣传教育的“空白点”就不可避免,也就很难实现全民性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可见,当前这种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机制已不适应现代道路交通快速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不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广泛性的特点。所以,为了普及全民性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必须尽快转变机制,争取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与支持,通过政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宣传教育模式,从而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社会化机制,不断提高全体公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二、提高管理水平和执法能力。道路交通科学管理的理念、机制、手段、方法,以及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交警警力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农村和高速公路警力不足问题更加严重。到2009年底,全国农村公路达333.6万公里,但管理农村公路的警力只有2.1万人,人均管理近160公里;有的新建高速公路虽已开通,但交警警力配备没有同步跟上。这是我国当前交通管理与执法的现状,如何面对实际提高管理水平和执法能力,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在充实交警警力队伍时要注意队伍的整体素质的塑造,从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理论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多方面提升队伍管理水平和执法能力;2、从实际出发重点提升交通秩序管理,对事故多发点和热点路段进行研讨找出突破口带动整体管理水平和执法能力的提高;3、注入科技内涵提升执法能力;4、树立人本理念服务于民,要注重策略、讲究方法、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在群众“盼”上得人心,在群众“急”上下功夫,在群众“怨”上改作风,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

三、加强道路交通科学规划与立法工作。由于历史等各方面原因,一些城市缺乏科学规划,道路建设滞后,公交分担率低,道路、停车供需矛盾突出。一些地方注重短期建设,忽视长期影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不进行交通影响评价,无视“三同时”与“五同时”原则,造成一些道路交通拥堵“瓶颈”和安全隐患路段。道路通行安全条件没有根本改变,安全技术水平还较低。40%以上的人员伤亡事故均发生在无任何交通控制设施的道路上;有信号灯并且有交警指挥的路面造成的伤亡人员不到5%。人员伤亡情况显著低于无交通控制和仅有交通标识的道路。据公安部门的统计,违法行为引发的交通事故,占近年来道路交通事故总量的90%以上。

试看发达国家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无论从体系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比较完善,基本上都有《道路交通安全法》龙头法典,对于人、车、路、环境等相关因素的规定比较健全,特别是针对弱势人群的交通安全需求,交通安全法中都有专项内容,使得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因素比较齐备。同时,针对道路交通安全中出现的新问题,法规中都能及时地体现出来,并调整过时的内容。美国主要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有:道路交通法;交通法庭组织法;交通警察服务守则;驾驶员教育规定;行人安全教育规定;汽车驾驶执照规定;学生安全驾驶规章;紧急医疗服务制度;机动车辆注册法;机动车辆定期检验法;摩托车安全行驶规定;公路设计、修建与维修制度;交通工程服务规定;交通资料记录法;交通事故调查与报告规定;交通事故地点的鉴别与监护;饮酒与交通安全关系法;汽车废气与废渣的控制与清除规定等。发达国家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体系和执法体系相分离是其一大特色。立法一般由道路交通安全主管部门(同时也是道路主管部门)统一负责起草,法规的制定者不仅考虑道路的通行能力,还要综合考虑人、车、路和交通环境的交通特性,极大地保证了法规的完整性和科学性;而交通警察部门只负责执行交通安全法规,指挥交通秩序和交通事故的现场勘察;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和追究另由司法部门负责,从体制上保证了交通安全立法的科学性和执法。因此,加强道路交通科学规划与立法工作刻不容缓。

四、消除交通安全隐患。调查发现,近几年来,有的载货汽车侧后防护装置被非法改装,强度大大减弱;汽车安全气囊尚没有国家标准;“大吨小标”现象虽有所遏制,但依然存在。一些临水、邻崖、坡陡、弯急路段,事故多发。一些交通运输企业挂靠经营问题突出,不履行对驾驶人的安全管理和教育职责,驾驶人聘用把关不严。据统计,在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中,80%是由营运车辆及其驾驶人交通违法行为导致的。要消除交通安全隐患一定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突出问题、对症下药、切忌“一刀切”。

第8篇:敬畏生命范文

唐国民

在荷兰北部城市吕伐登的一个展览厅,人们正在摆放400多万张多米诺骨牌,打算冲击吉尼斯世界纪录。一只麻雀突然闯进了大厅,并碰倒了一张多米诺骨牌,导致数以千计的多米诺骨牌顺势倒下。看着已经完成的工作被这只麻雀破坏,气愤的人们开枪将它打死了。

这下可惹了麻烦,因为麻雀在荷兰属于被保护动物,主办者的这种行为引起动物保护者的强烈不满,他们纷纷抗议,要为麻雀讨还公道。

在强大的压力下,主办方作出了一个选择,为这只麻雀举行哀悼仪式,并向全国进行电视直播,以此来求得人们对他们的谅解。主办这次多米诺骨牌世界纪录挑战活动的恩德莫尔公司发言人说:“我们知道,我们对全国很多人的不满情绪负有责任。我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生命造成的伤害,因此以今天这种形式表达我们的哀悼和忏悔。”

在斯里兰卡的热带森林里,一群野象穿过一条铁路,其中一头小象好奇地停在铁轨上不肯离去,此时一列客车开来,小象被撞到了路基下,其他的象便发火了,一起朝火车冲去,它们用长长的牙去撬铁轨和枕木,一会工夫,铁轨和枕木就乱七八糟地躺在了那里。第二天,许多工人在警察的保护下开始修铁路,但修到离野象50米远的地方时,站在那里的象群开始冲向人群,人们连忙逃进了火车里,象群就把刚刚修好的铁轨又捣毁了。第三天,当局派来了两个排的军队,士兵们一下汽车就摆好了阵形,端着枪慢慢地往前走,枪响了,密集的子弹射向了象群,但不是真子弹,而是用来吓唬野象的“空包弹”。他们想把野象吓进森林。

第9篇:敬畏生命范文

养蚕首先要解决的是吃的问题。蚕很挑食,可选的食物不多,幸运的是楼下花园就有好几棵桑树。领养了蚕宝宝后,每天清晨在小区跑完步,我和小古都会采摘一些新鲜的桑叶来喂蚕。从最开始的每天两片桑叶,到后来每天的二十多片桑叶,蚕宝宝们在桑叶的滋养下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变化。

一个星期过去了,原来大小差不多的44条蚕宝宝,吃着同样的桑叶,却有了惊人的分化,最大的蚕宝宝看起来比最小的足足大了三倍。我和小古都非常好奇,为什么同一喂养方式下蚕宝宝之间会有如此大的差距?我们仔细观察和研究了一番发现,新鲜的桑叶一放下去,有的蚕宝宝能够迅速察觉,并马上爬到新鲜的嫩叶上沙沙地大吃大嚼起来,吃得又快又多,这些蚕宝宝就是长得又快又胖的;有的蚕宝宝还是紧紧抱着旧桑叶慢慢地嚼着剩下的部分,等到它们发觉有新鲜嫩叶的时候,新鲜嫩叶也所剩无几了,它们还是不急不躁地爬上剩下的嫩叶,慢慢地撕咬,这些蚕宝宝都是生长比较缓慢的。我和小古商量后,决定增加新鲜桑叶的量,以免大蚕宝宝把嫩叶都吃光了,小蚕宝宝连一点新鲜的嫩叶都吃不上。鲜嫩的桑叶足够多了,我们却发现小蚕宝宝还是不急不慢地按着自己的节奏去吃,去生长,丝毫不在意大蚕宝宝长得又快又胖,也丝毫不理会我和小古的心急如焚,我们只能无奈地任由小蚕宝宝按着自己的节奏去吃,去生长……随着桑叶数量的增加,我们发现有很多桑叶层层叠叠在一起,蚕宝宝一方面不够吃,另一方面根本就吃不到底层的桑叶。我和小古想了个办法,隔上一段时间就去翻动一下桑叶。想不到效果出奇地好,蚕宝宝不仅能把桑叶吃得更彻底,同时我们的翻动让一些懒懒的小蚕宝宝有了危机感,逐渐比原来活跃多了。10天过去了,无论是大蚕宝宝还是小蚕宝宝都先后迎来了成长中的第一次蜕变。15天过去了,20天过去了,25天过去了,我们惊讶的发现,大蚕宝宝和小蚕宝宝之间的差距经过一次又一次蜕变后缩小了很多,我们都分不清哪些是大蚕宝宝哪些是小蚕宝宝了。

喂养了28天左右,有一些蚕宝宝不吃不喝了,找了一个角落开始吐丝结茧。蚕箱里慢慢地没有了不停蠕动的胖胖的身影,没有了沙沙啃食桑叶的声音,成熟的蚕宝宝们都结起了白白的茧。遗憾的是不管多么精心喂养,还是有4条蚕宝宝没有结茧,而是在结茧前死去了。蚕箱里一片洁白,一切突然都沉寂了下来,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死亡谷”的故事。死亡谷位于美国最热最干旱的地带,那里没有任何生物可以生存,因为那里从来不下雨,所以被称为死亡谷。2004年冬天,死亡谷却下起了雨,短时间内降雨量高达两百毫米。2005年春天,那里出现了这样一种景色,整个死亡谷铺满了鲜花,并持续了一段时间。这证明了一点,死亡谷并非没有生命,它只是在休眠,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地表下潜伏着的种子待条件成熟便伺机而发,生命的出现不可避免。果然,经过漫长的等待,一天午后,一只茧轻轻晃了一下。过了一会儿,又晃了一下,一下又一下,慢慢地露出了一个小口,飞蛾破茧而出,实现了最后一次蜕变,化蛹成蛾。一个又一个蚕宝宝化蛹成蛾,蚕箱内又恢复了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当一个又一个蚕宝宝化蛹成蛾的时候,我恍然大悟:为什么44个孩子,同样的教师,同样的课堂教学,却有着天壤之别的效果。44个孩子就是44个独一无二的生命体,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生长节奏,我却期望用同一片“桑叶”在他们生命的某个阶段“喂养”出一样的效果。想起自己曾经在课堂上质问“小蚕宝宝”们 “为什么同样的教师,同样的课堂教学,别人考九十多,你却是别人的零头”,我万分羞愧。曾经的我没有全力关注44个孩子是不是全部都获得足够的“桑叶”,同时有没有不断地改进方法和手段,促进“蚕宝宝”们对“桑叶”的进食,更没有考虑是不是44个孩子都喜欢“桑叶”。也许有的孩子他本来就不是“蚕宝宝”,所以他根本不喜欢“桑叶”,而是喜欢其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