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机行业发展报告范文

农机行业发展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机行业发展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机行业发展报告

第1篇:农机行业发展报告范文

政策力度加大 农机行业迎春

农机行业整体历史年增长300-400亿,未来大趋势不变。未来农用机械投资不会因投资系统风险而减缓。按照工信部在今年3月的《农机工业发展规划》中提出的目标,到2015年,农机工业总值达到4000亿元,年化新增市场250亿。少有放缓,大趋势不变。

国家不断加大农机购置补贴的资金。数据显示,中央财政农机年购置补贴资金从2004年度0.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75亿元。而在此次规划中,“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再次成为“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扶持的四大专项规划之一。关注相关上市公司当期收益。

“以旧换新”首次被列入农机“十二五”规划。规划中强调,要“建立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制度,制定农机以旧换新办法”。将加快老旧、高耗能、高排放、安全不达标农业机械的报废更新。将形成类似前期消费电器的促进作用。

随着国内农机市场的扩大,企业的数量在2009年达到11639家后,逐步下降。未来强势企业整合将成为趋势。如信部在今年3月的《农机工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初步形成集科研开发、主机制造、关键件制造、成套装备供应、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形成5家年销售收入在150亿元以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后期的企业兼并重组将成为另一道风景。

农业机械化是国家战略

我国农业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人数逐年下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博士认为,2015年人口红利窗口将关闭。他指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确认了中国已越过刘易斯拐点,同时人口红利窗口期也即将关闭。针对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农业生产总量近期无下降趋势。无法提高劳动力供给数量的情况下,优化产业结构时不我待。

2010年的《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全国农民工的平均年工资是17004元。而在2008年,城镇职工平均劳动报酬就已经提高到28898元,所以第一产业的人群仍在流向城市。

绝对从业者减少,人工成本上升双重压榨着我国农业。农业机械化是国家战略也是经营生存的必经之路。

“农机化率”将由目前的52.3提高到60%以上。据了解,目前我国农机化率为52.3%,规划提出,到2015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这一目标比此前《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55%更进一步。

投资策略

关注农机装备结构布局,大马力、高性能、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具备复合型产品制造能力企业。

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六大任务:全面提高农机装备和作业水平、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及技术推广、不断壮大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加快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深入推进安全发展、大力促进农机工业和流通业发展。

直接驱动力:1、老旧农业机械的更新报废;2、作业机械和拖拉机配套机具的发展;3、改善配套比,提高利用率,降低单位能耗;4、国家不断加大农机购置补贴的资金;5、“以旧换新”被列入农机“十二五”规划。

关注方向:1、大马力、高性能、复式作业农机装备;2、适合丘陵山区作业的农业机械;3、小型园艺机械、特色、轻便机械;4、耕种收环节机械化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机械化链条;5、六大任务中随机产生的短板。

第2篇:农机行业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字: 农业机械化农业生产农业发展战略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农业机械化是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换言之,就是要大力推行农业机械化,发展现代农业。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产品质量差

国外发达国家于20世纪60-70年代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我国农机化尚处于中级阶段,各项农机化指标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按农业开展的工序来看,我国机耕机械化水平高于机播和机收。按种植对象看,粮食作物的机械化水平普遍高于经济作物,主要粮食作物中小麦的机械化水平为最高,水稻和玉米的机械化水平较低。我国目前农机耕、种、收3项作业水平仅为35%,小型拖拉机多、高性能动力机械少,主机多、配套机具少。农业机械功能单一,利用效率很低,作业效率也不高。我国农机工业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品种不全,除少数机种外,普遍存在使用性和可靠性较差的问题,与国外产品有很大差距。

2、农业机械化投入资金不足,农机使用成本较高,严重影响了农机化的普及

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的职能主要由市农机技术推广站承担,虽然有一支较高素质的科技队伍,但由于无其它经费收入,本身财政压力大,资金缺口较大,每年的推广经费要打报告通过其他渠道解决。因此,农机示范现场会开得越多,引进试验搞得越多,单位财政压力也就越大,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普及推广。我国农业机械的使用成本普遍偏高,直接影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农机价格相对较高;农机户税费负担较重;中介服务组织发展缓慢,乡镇农机服务站也不稳定等等,都增加了农业机械化的成本。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较少可能影响农机的可持续发展。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机服务组织化、社会化程度,仍是今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3、地区之间农业机械化水平不平衡

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各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很不平衡。一是农机化发展的南北差距、水旱差距。旱高水低、北高南低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各省区发展水平差距太大,各省、区,各地、市、县发展不平衡,二是农机的报废与更新的不协调。按照农机的正常使用年限,拖拉机和农机具到了规定的时间就要报废,不然其安全性、经济性都比较差。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是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农业机械化,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催化剂。

农业机械化体制不健全,科技含量低

我国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组织化程度不高,资源配置能力弱,服务体系不健全,作业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出现,管理者、作业者素质不高,缺乏信息渠道,组织之间的无序竞争现象也时有发生。此外,我国农机化的研制、生产、推广中的科技创新力度不够,农业机械设备和技术的科技含量不高。农业比较效益低,客观上造成农民采用新技术的机会成本高而消极对待技术革新。农民选择和使用新技术的制约因素说到底是利益约束。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低,接纳新技术的能力差,这也影响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含量的提高。高新科技和新材料在农业机械的研制和农机化技术发展工作中远远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农业机械作业效率低、效果差。

5、农机化发展与农业产业化发展不相适应

但多年的实践也证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而衡量农业科技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农业产业化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程度如何。农机化的发展,与日益发展的农业产业化不相适应,单一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与过小的农机化经营模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要。当前农民自主经营农机化虽然解决了农民对农机化的一时需要,但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及农业产业化的持续发展需要,特别是规模农业、自然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的需要。

二、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策

1、依靠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补贴政策,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

开展农机补贴是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快速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了对农民个人、农场职工、农机专业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和更换大型农机具的补贴力度。我们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使农民都能了解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都能充分认识到农机在农业生产中带来的巨大优势。此外,我们还要鼓励和支持群众购买农机,增加对农机的投入;重点发展高新、高效、低能耗的农机产品,促进农机的更新换代,使之结构更趋向合理化。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合理的农业机械化体系

在合理规划购机补贴资金,加大补贴力度的同时,更应该加大对农机化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农机推广、鉴定、监理体系,提高农机产品、作业、维修质量,建立和恢复农机修理、教育体系;其次,要统筹农机工业、科研、教育、流通等支撑行业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促进创新型农机企业的发展

农机企业普遍存在数量少、规模小、研发能力弱、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储量低、经济效益不高、新型农机产品供不应求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机企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行业管理,加大税率优惠政策的力度。鼓励农机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对引进重大装备以及承担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的企业。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对新技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承担或参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建设。建立重点农机产品准入制度,做大做强一批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品牌影响力大、产业带动力强的农机龙头企业。

4、加强技术开发和技术推广,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技术含量

农业机械本身是现代工程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同时又是其他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方面大面积应用的有效载体。农业机械的技术经济指标构成了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外在因素,它的质量、性能、维修等的优劣与否又直接影响了投资者的效益,相应地决定了投资的兴趣。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为农机化的快速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积极推进农机化科技体制创新,构建以市场为导向,农机生产企业为主体,引进吸收再创新为重点,产、学、研、推相结合的农机化科技创新体系。要采取引进试验、消化吸收、创新提高、广泛应用新材料及新技术的办法,全面提高农业机械的科技含量和科技成果转化率。

5、提高农业机械化经济效益,发展特色经济,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现代农业不仅追求较多的产量目标,而且追求较多的质量目标。从经济角度看,它不仅追求尽可能低的成本,而且追求高效益,不仅追求生产者的高收入效益,而且追求较多的社会效益。农业机械作业的效率越高,农民经营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就越高,农机化作业面积将越增越多,农业机械化水平将越来越高。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既要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又要提高农机作业效率,还要构建节约型农业机械化生产体系。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要提高农业结构中的养殖业比重,种植业中的经济作物比重,农产品结构中的名、特、优、新产品比重,特别是通过农副产品的高精尖加工,提高其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实施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机械化示范工程建设,发挥示范基地机械化增产增收、节本增效、增值增收的效益,推动优势农产品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和优势产业区建设。

参考文献:

孙世民,迟淑筠;论农机服务产业化的发展[J];农机化研究;2000年01期

陈新田;从法国农业发展看我国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途径选择[J];理论月刊;2005年04期

第3篇:农机行业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 物流 发展状况

一、农产品物流的概念和特点

农产品物流是指按照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使农产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物理流动过程,是对农产品的运输、储存、包装、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

农产品物流区别与其他物流,具有其特有的特征。主要表现在:①客体多样性:农产品物流的客体种类繁多,数量大,从粮食作物到经济作物,从水果到蔬菜、乳肉禽蛋、瓜果梨桃,数不胜收。②技术要求高:因大多数农产品具有易腐烂、易受损、易污染的特点,农产品物流在仓储、包装、运输、配送等各个环节,对温度、湿度、卫生安全等方面均有较高的技术要求。③时间性和空间性: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换言之,我国各地农产品生长所需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有很大的差异,导致南北农产品种类区别较大,加之农产品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农产品物流也呈现出较强的季节性和地域性。

二、我国农产品物流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正日趋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物流渠道逐渐畅通,为适应市场需要,农产品物流主体也越来越多样化。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农产品物流正在稳步发展,处于上升趋势。但现阶段我国的农产品物流发展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技术有待提高。我国的农产品物流基本以自然物流和常温物流为主,未经加工的鲜销产品占大多数,而这些产品往往易腐蚀变质,在仓储、运输、包装、配送等物流环节需要具备相对严格的要求和较高的技术水平。目前,我国的物流技术还比较薄弱.由于技术水平未达到一定高度,在物流的各个环节,受季节、温度、交通条件等因素影响而导致农产品变质,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同时也增加农产品物流成本。

(2)基础设施还无法满足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农产品的产地大多集中在偏远的农村,而这些地方往往交通不便利,甚至有的地方还未通车。此外,在仓储和运输环节,冷冻库、冷冻运输工具等控温冷藏设施明显不足。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着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3)信息化水平低。由于受经济条件、文化程度、人类思想观念等多种因素制约,信息技术在农产品物流方面的应用水平不高。在欧美发达国家,80%的农户使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换。而在中国能够利用网络技术传递和接受信息的农民占少数。与此同时,农产品物流的各个环节由于信息不通畅而常常形成断链状态,相互之间信息沟通协调能力相对欠缺。

(4)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缺乏品牌效应。物流行业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应运而生的,是一个地道的服务行业,其服务质量是影响该行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对于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来说,服务的品质尤为重要,如何确保农产品质量在物流各个环节不受影响,如何提高各个环节的服务质量和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在创造行业品牌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5)成本高,市场份额比例小, 增速缓慢。由于农产品本身的特性以及物流技术有限,再加上相关配套设施的不完善,导致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比较高,而且农产品物流量占物流总量的比例较小,产值增长速度缓慢翻。

(6)物流专业人才缺乏, 对人才的培训机制不健全。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致力于专门从事农产品物流、技术研究发展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相对较少。同时,对行业内部人员的相关培训跟不上,使很多技术难题无法解决,能够促进农产品物流发展的人才资源严重不足。

三、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

虽然农产品物流发展存在种种问题,当还是危中有机。第一,加大对农产品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和研发资金投入,从而带动农产品物流技术的革新发展,为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第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将重点放在农村交通运力建设及仓储设施建设方面,努力为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第三,提高信息技术在农产品物流领域的应用水平,拓宽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充分利用网络这一高效媒介,努力搭建信息交换平台,打破信息壁垒,畅通物流各个环节的信息通道。第四,增强服务意识,优化服务质量,提高自身竞争力,开创农产品物流品牌,带动整个行业发展。此外,国家应在财政及政策方面大力支持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力度;五是土地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土地征用、占用的管理;六是宣传部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土地流转典型所增收的效益,鼓励农民加强土地流转。

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必将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将它与国家战略结合起来形成“互谅网+”战略可以为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也迎来了转机,也将大大节约农产品物流的成本,提高农产品物流的效率,为千千万万个农民带来福利,也符合国家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的战略方针。

参考文献:

[1]袁永康.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前沿报告[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张文松,王树祥.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模式分析及选择[J].物流技术,2006.

第4篇:农机行业发展报告范文

目前,我国种业市场容量超过800亿元,前50强种企占全行业份额超过32.5%。而在2011年以前,50强的市场份额只占15%左右。“未来几年,种子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速度将会加快,这是毫无疑问的。”广西南宁市桂福园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宋钢说。有业内人士认为,并购重组潮的背后,折射出种业正进入一个关键调整期,不少种企不得不通过寻求资本市场的帮助,以度过接下来的种业变革时期。

兼并重组活跃

2016年10月,3份来自隆平高科的公告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根据协议,隆平高科以21072.996万元收购广西恒茂51%股权;与黑龙江广源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在黑龙江设立粳稻合资公司,双方将在东北粳稻种业市场开展全方位合作。这是隆平高科在2016年兼并重组的大动作。

2015年,隆平高科收购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引起行业关注。2015年6月,隆平高科分别以32016.9万、4045.28万元收购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天津市绿丰园艺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80%股权。

除了并购其他公司,隆平高科也瞄向了投资领域。2016年4月,隆平高科出资2800万元与中信现代农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主体共同发起设立中信农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并分期出资共计两亿元参与设立产业基金,从事股权投Y管理、创业投资管理、资产管理、实业投资、创业投资,以及投资咨询等。

北京华通纵横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行业分析师杨益军分析:“目前,种业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低迷时期,上市企业需要在资本市场上做些文章,才可以交出漂亮的业绩报告。”

上市种企中,荃银高科并购动作频频。2010年以来,荃银高科先后并购了四川竹丰种业有限公司、安徽荃银欣隆种业有限公司、安徽华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辽宁铁研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并与多家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研究。

中农发集团旗下子公司农发种业通过外延式并购扩张,构建农资一体化平台。2014年9月,农发种业开始涉足农药业务领域,并购中国农药百强企业河南颖泰农化公司。2015年,中农发集团战略并购山东巨明集团,成为我国农机行业的首个并购重组案。

“大型种子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可以迅速丰富自身的产品线和拓宽营销渠道;中小规模种企可以吸纳来自并购方的资金和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杨益军说。

2016年5月,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北京主持召开“以资本为动力加速种业转型升级”座谈会,隆平高科常务副总裁彭光剑在会上表示,“种业作物品种覆盖广、地域性特征明显,隆平高科靠募集的资金通过内生增长很难达到快速发展。”隆平高科将“内生发展+外延并购”作为实现业务快速增长的两大动力。

“未来3年将是种业并购重组的活跃期,也是绝佳时期。”宋钢认为。“目前,行业发展低迷,优质种企估值较低,并购成本非常低。对于资金充裕的大型企业,正是趁低吸纳的好机会。”杨益军说。

面对加速变革与整合的行业现状,是以低估值出售公司股权换取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还是选择继续坚守,是大部分中小企业在将来要面对的选择难题。

通过资本市场寻求新发展

表面看来,种业发生的一系列并购案,反映了资本市场对种业未来发展潜力的认可。但是,有业内人士认为,并购重组潮的背后,折射的是种业正进入一个关键调整期,不少种企不得不通过寻求资本市场的帮助,以度过接下来的种业变革时期。

2012年~2014年,受农业发展趋势被普遍看好,国家政策对种业的扶持的影响,资本开始关注和进入种业,由于双方互相了解甚少,宋钢将其描述为“靠感觉的合作”,资本投资种企进入了一个非理性阶段。资本方希望能够赚“快钱”“大钱”,而种企在募集到资金后,会利用资金研发新品种、开拓市场、购买品种等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经营活动,大大增加了经营成本,因此无法满足当时资本对种业的要求,合作成功的概率很少。2014年后,种业投资进入理性阶段,种企更是主动在资本市场寻找机会。

目前,资本市场上的种企队伍在不断地壮大。截至2016年11月,我国上市种企共9家,新三板挂牌种企近40家,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而在2014年,新三板挂牌种企为6家,2015年为22家,2016年增加了16家。

“广西恒茂成立之初设定了要在新三板挂牌的目标,经过考虑,我们认为新三板的流动性和估值水平都不能够满足我们的融资需求,因此中止了挂牌计划。”广西恒茂董事长谭建林说,“企业发展对于资金的渴望依然存在,广西恒茂也接下了隆平高科抛出的橄榄枝。”2016年5月,隆平高科向广西恒茂表达了收购意向,双方在6月开始共同推进收购事宜,10月28日隆平高科便公告拟出资21072.996万元收购广西恒茂51%的股权。

相较于主板上市新三板挂牌,周期短、门槛低、效率高,对目前我国一些具有强劲发展潜力的中小种子企业是一个相对适宜的融资平台。通过登陆新三板,为公司融资开辟新道路,借助资本力量求发展,成为大多数新三板挂牌种企的目标。

第5篇:农机行业发展报告范文

黑龙江农垦辖区总面积5.76万km2,占黑龙江全省土地面积的12.6%。其下辖宝泉岭分局、红兴隆分局、建三江分局、牡丹江分局、九三分局、北安分局、齐齐哈尔分局、绥化分局和哈尔滨分局9个分局,114个农牧场。根据垦区实情和农垦区域布局特点,提出构建“四五”城镇化体系,以5个分局规划建设5个中心城,并确定城市发展产业定位。如宝泉岭分局打造成食品工业产业城;建三江分局打造成中国绿色米都;红兴隆分局打造成现代农业示范窗口;牡丹江分局打造成生态旅游城;九三分局打造成北方生态园林城。以农场级别并结合农场发展规模,建设50个重点镇、50个一般镇,以农场生产作业区建设500个规范化管理区,个级别定位贯穿于农垦城镇化发展,分别承担起大、中、小城镇职能。小城镇建立完善基础设施和人居必要生活设施;中等城镇发展商贸服务业,为垦区小城镇的物资流通提供中转站;大城镇集聚人才与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区域发展。这一发展定位已经初见成效,农垦城镇初具规模,形成独具特色、宜居、宜业、生活幸福的农垦城镇,逐步实现“耕作在广袤的田野上,居住在现代化城镇中”的梦想。黑龙江垦区是我国现代化农业的代表,是我国农业开发形成的以农为主多种行业组成的经济社会系统。近年来,垦区采取“撤并生产队,建设管理区,发展小城镇”发展思路,快速推进了垦区城镇化建设,也增加了垦区的耕地面积。由于体制、机制的优越性和农垦的经济实力做保障,黑龙江农垦城镇化走在全省前列,引领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农垦小城镇景观已经成为黑龙江省城镇建设的靓丽风景,吸引各界人士参观学习,也为推进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黑龙江农垦区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

2.1黑龙江农垦城镇化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

近年来,黑龙江农垦小城镇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各个农场都需要建设城镇绿化养护的专业队伍。根据黑龙江省垦区2011—2014年人才需求计划,2011—2014年垦区的园林相关人才有所增加。从园林专业相关需求方向看,主要需求园林绿化养护、园林规划设计、城镇规划、林业、旅游、园区规划管理等专业人才,其中园林绿化和养护需要的人数和旅游方向需要的人数增加较大。

2.2农垦农场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

2012年暑期,园林专业教师组成调研小组行程6000km,对黑龙江农垦部分农场的小城镇建设情况、园林绿化队伍建设及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的农场小城镇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如嫩江农场、鹤山农场、云山农场、八五七农场、七星农场、前进农场、洪河农场、红旗岭农场、八五二农场,这些农场园林绿化已经完成,急需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绿化养护队伍;一些农场小城镇建设正在进行中,如尖山农场、大西江农场、海林农场、八五三农场、浓江农场、创新农场,一些住宅小区和农场公园、广场及主干道附属绿地都需要建设,他们也急需园林专业人才。未来几年,海林农场将利用周边旅游资源开发农业休闲旅游,七星农场拟建三江绿色米业和现代化大农业开展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八五三农场利用燕窝岛景观开展农垦文化旅游资源,这些农垦产业发展的新亮点都需要引进园林相关人才。另外,农场很重视农业园区建设,农业园区具有现代农业展示、科技示范、休闲观光的功能,如尖山农场农业园区、鹤山农场的万亩大豆田、七星农场的国家级农业园区、洪河农场的农机展示区等,这些平台也需要园林专业相关人才。

3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由上文分析可知,黑龙江农垦城镇化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园林专业人才。通过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7级园林专业学生座谈发现,基本没有学生打算去农场就业,都希望留在城市发展。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对农场不了解———园林专业课程中没有与垦区建设和发展相关的内容,园林专业实践中没有到垦区调研实践,导致学生对垦区的了解少,有的学生想去垦区又有所犹豫,导致农场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二是园林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与垦区发展不对接———垦区城镇化进程中以小城镇建设为主,要兼顾考虑农业生产与居民生活的功能。同时垦区近年来建设各种科技园区、示范区及观光农业区,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懂得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管理,还要懂得一些农业栽培、宏观管理的相关知识。一方面企业需要园林人才,一方面毕业生工作难找。为了推动学生到垦区就业,逐步实现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与垦区园林专业人才需求的良性对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我们在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改革,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结合实际进行教学改革实践,为黑龙江农垦城镇化提供合格的园林专业人才。第一,进行课程体系调整,增加有关垦区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与规划、农垦科技园区规划与管理的相关课程,让学生初步了解垦区的绿化建设。第二,调整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到垦区进行实践锻炼,了解垦区的城镇化进展。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已与垦区100多个农场建立联系,先了解农场每年的人才需求计划,然后根据农场需求情况,从园林2008级、2009级、2010级的学生中选派2~名学生到农场实习。这种做法既使学生的工作能力得到提升,又使农场根据需要选留到合适的人才。截至目前,到农场就业的大学生2007级有1人、2008级有4人、2009级和2010级各有6人。第三,培养学生到垦区、到基层就业的意识和情感。以走下去(学生主动到垦区实践锻炼)、请进来(垦区的专家领导到学校报告、交流)的模式,培养学生到垦区、到基层发展的意识。第四,建立垦区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发展、人才需求与农垦大学园林专业教学实践信息互动平台。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垦区的城镇化建设、园林施工养护的方案,锻炼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扩大学生的就业领域。园林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农场园区规划项目、居住区景观规划等社会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增加了相互了解,学生得到了锻炼。

4结语

第6篇:农机行业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农村金融创新 精准扶贫 担保 格莱珉模式

当前我国经济差距在逐渐增加,这一方面说明贫困地区缺少资金和技术支持,难以获得有效的发展资源,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当前某些体制对贫困地区的发展难以起到推动作用。对此我国政府提出了“精准扶贫”和“农村金融创新”等相关概念,希望以改革和创新金融体制推动农村金融的不断发展,进而刺激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

一、精准扶贫战略概述

(一)精准扶贫概念

精准扶贫,指利用科学规范的制度和流程,对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众进行详细的扶贫行动。在行动中,扶贫人员或者单位要根据地区和经济的差异,制定针对性的扶贫计划,加强对于贫困群众的区分和管理,使用动态的机制建设方式,及时对贫困群众的扶贫方式和扶贫力度进行改变,真正实现国家扶贫的一种扶贫方式。精准扶贫既是一个扶贫方式概念,也是一项扶贫模式概念更是一项扶贫改革方向的概念。

(二)金融精准扶贫

金融精准扶贫实际上是一种农村金融改革的应用性称呼。指通过利用农村金融改革的契机,实现金融业对农村扶贫的帮助。由于金融业直面扶贫对象,同时又具备相比于政府更为充裕的资金力量,因此农村金融创新后将迸发出更为强大的金融力量,推动农村金准扶贫的发展。农村金融创新包括金融营业模式的创新、资金借贷管理的创新、经营利润要求的创新以及金融监督管理的创新。

二、农村金融改革的现状与困境

(一)农村金融营业网点总量明显不足,金融机构类型单一

我国农业金融的发展起点较低,在农村金融改革以及农业金融对于及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仍然体现出基础较差的弱点,比如当前我国农业金融的营业网点总量和分布数量明显不足,并且地区分布不均衡,这已经严重干扰到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持续推进和深入发展。

根据201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会同有关部门和机构编写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中给出的数据进行分析,截止到2015年第一季度,我国涉足农村金融的商业银行和金融企业总量连续增加,从2010年的85家增加到2015年的873家。但是相对于我国拥有2800余个县级行政区域的广袤政权组成来说,总体量明显不足。

在金融网点的类型上看,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农村合作银行依旧是农村金融构成的主力,在农村金融发展中付出较大的精力,但是对于当前总体量不断增长的社会金融企业,在农村金融的涉足点上并没有发力,占据比重较小。

(二)农村金融担保机制与能力欠缺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其中农业大型化和规模化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优化方式之一。当前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业务和无担保业务资金总量较小,要求较为严格,严重束缚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难以满足农村经济的资金需求。而在农村中,由于缺少专业的担保公司和政府担保机制,对于土地的所有制限制也难以满足金融企业提供大规模资金信贷的操作底线。虽然在当前的农村金融担保机制中,已经存在了农机具抵押、活体抵押、存货抵押和订单农业质押等担保方式,但农村经济的风险性和资金需求都使得农村资金的输出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再加上农村地区缺少政府支持的担保机制扶持,使得农村金融担保机制与能力欠缺。

(三)金融产品引导和资金供需不平衡

我国的农村金融创新一直希望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农村金融链条,但是由于目前金融机构在农村开展缺少整体的创新和突破,使得农村金融在金融产品和服务上十分单一,在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上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一方面,当前农村金融产品收金揽储业务只有存款、农业理财等寥寥几种方式,但资金的输出方式却出现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农户担保抵押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济组织)贷款、助学贷款、存单质押贷款、棉粮油收购贷款等十几项农村金融项目。

另一方面方面,在农业贷款总量上,农村金融有了较大的突破,具体数据见下图:农村全国涉农贷款总数为30.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较2007年增长301%。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村存款数量并不高,而且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的存款数量。

(四)政府主导与市场调控存的差异性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正处在新旧经济结构交接的当口,表现出融合新旧两种经济情况的特点。一方面,政府积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开市场,加快政府由控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步伐。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缺少西方世界的经济发展底蕴,使得经济中各行各业没有应对当前复杂经济形势的经验和能力,又不得不需要政府进一步制定规范行业发展的约束机制。同样,农村金融创新也存在类似问题,政府需要对农村金融的资金来源、盈利模式、利息和金融监管等做出进一步的规定,才能给农村金融创新指明发展方向。但是这样一来就难免与市场上金融行业的自用发展产生碰撞,出现各种问题。

三、基于“三方担保农业信贷”方式,探索农村金融改革对扶贫的推动力作用

对于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和精准扶贫战略,笔者认为应该借鉴世界上的优秀经验,再引入、吸收和创新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农村金融机制,突出农村金融改革对精准扶贫的新助力。

(一)“格莱珉模式”的成功与瓶颈

“格莱珉”一次译于孟加拉国,原意为“乡村”的意思。因此,格莱珉银行又被称为乡村银行。“格莱珉模式”是1972年,穆罕曼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经过研究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广大农村中的扶贫金融方式。穆罕曼德・尤努斯在研究中发现,在金融界一直奉行的“越有资产,越容易获得贷款”的理念。所以农村由于缺少资金和资源,有没有可靠地担保模式,所以难以获得促进发展的贷款。

尤努斯发其道而行之,设计出一种可以不用担保即可获取贷款的扶贫金融模式,利用3-6人的工作小组,贷出资金获取劳动资源,付出劳动后户的收益,偿还本金和利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格莱珉模式在孟加拉国获取了巨大的成功,格莱珉银行也成功涉足了电信、旅游业、医疗等十几个行业,穆罕曼德・尤努斯更是获得了2006年的诺被尔和平奖。格莱珉模式也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取得了广泛的成功。

“格莱珉模式”1993年登陆中国,但是23年来仅有一项业务取得进展,其余项业务全部夭折,具体发展成果见下图。从“格莱珉模式”在中国的发展路径来看,由于资金缺少担保,使得金融企业难以承担农村金融的风险。由于政府缺少实际支持的而政策,格莱珉模式下金融企业在农村的发展陷入到一种“有规划、无实施”的状态中,陷入了发展的瓶颈。

(二)“三方担保农业信贷”概念与实施

反思格莱珉模式在中国的艰难推进,我们不难发现,制约格莱珉模式进行农村扶贫的重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二是我国农村金融缺少持续不断的稳定资金。针对前者可以选择我国相对落后的西北和西南地区设立定点扶贫实验地区;后者则需要借助农村金融改革,创立稳定的资金输入渠道。因此,“三方担保农业信贷”模式的出现就成为农村金融改革与格莱珉模式精准金融扶贫的有力保障。

“三方担保农业信贷”概念主要指借助扶贫互助资金、农村物权、银行担保,帮助农民和贫困户完成资金的担保,提高农村信贷的放款速度,推动农村信贷业务开展的一种农村金融模式。在以往的农村金融中,一方面农村金融企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数量不足,工作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农村信贷业务资金量小但客户群体众多,放款风险大、催收难度高。没有有效的担保机制作补充难以实现资金的持续输入。 “三方担保”机制利用政府、农村资产做合法的抵押担保,给金融企业带来农村金融盈利的信心,降低金融企业在农村扶贫中的风险。

在“三方担保农业信贷”的实施中,必须进行系统的农村金融改革,将农村精准扶贫与金融企业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金融企业的资本力量,实现农村的金准扶贫。比如金融企业可以与地方政府合作,利用农村廉价的土地资源,设立金融企业的办事处等机构,发展和推动金融营业网点扩大范围,同时对农村信贷资金的使用方向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同时在资金的担保过程中,形成农村-政府的整体担保机制,利用政府的公信力和农村的农业资产作为资金输出的抵押担保,提高乡村血缘等纽带关系在贷款催还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借贷人还款的动力,防止资金的流失。

(三)农村金融改革的创新和方向

“格莱珉模式”和精准扶贫的发展需要“三方但保农业信贷”的推动,而“三方但保农业信贷”则需要正确的发展方向和科学的金融创新作为保证。

1、明确推广目标,寻找需求对象

对于农村精准扶贫,首先要确定扶贫的目标,也就是对资金输出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劳动力状况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价。农村金融在选择资金帮扶对象的时候并不是随意的释放资金,而是要根据格莱珉模式的具体要求制定互助小组以及审核资金使用方向,对缺失需要启动资金的群众发放贷款,以最小的风险提升精准扶贫的资金输出。

2、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提高风险补偿

农村金融的创新不仅要建立资金的放贷机制,同时还要创新农村金融的产品设计。设计出符合农村农民实际收入能力的金融理财产品,让农民获取更多的选择。同时还要结合“三方担保”的具体内容,评估政府的财政能力和担保资产的实际价值,完善对于金融企业风险的补偿机制。

3、完善法律法规,强化农村金融监管力量

对于农村金融创新,还是需要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对于当前农村金融信贷业务的开展现状,必须制定专门的农村金融法律,防止金融企业利用农村精准扶贫转变资金信贷的方式,摄取不正当利益。同时还要提高金融监管机构对农村金融的监管力度。当前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对于城市金融的监管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监管审计体系,但是对于广大偏远农村地区的金融企业的具体业务监管,尚处于空白地带。因此必须对农村金融的监管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利用资金流转渠道控制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防止、强买强卖、高利贷 、非法信贷等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叶兴建.农村精准扶贫:理论基础与实践情势探析――兼论复合型扶贫治理体系的建构[N].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5,(2):26―33

第7篇:农机行业发展报告范文

[摘要]本文首先以英国、美国、中国香港的产业变迁为案例,考察其制造业生态与其国家兴衰的关系,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制造业生态的完善决定国家的兴衰。以此实证结论为依据,提出完善我国制造业生态的政策建议,强调完善制造业生态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制造业生态;产业转型;国家战略

[中图分类号]f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6-0057-02

近年来,各地争相将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未来产业发展重点,而忽视了“中国制造”,我国制造业“空心化”现象已现端倪。然而,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水之源、木之本,是现代化的原动力,是国家实力的支柱。本文首先通过总结国际历史经验,认识制造业生态的完善与否与国家兴衰的联系。其次,分析制造业产业生态体系的完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后,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就如何发展和正确认识我国制造业生态提出建议。

 

1国际案例

综观世界帝国的兴衰的历史,从产业体系变迁的视角,我们不难发现:制造业生态的完善决定国家的兴衰,这一经济规律。以下用英国、美国、中国香港的产业体系变迁,与国家经济实力的相关关系为例,加以说明。

 

1.1第一个世界工厂——英国的兴起与衰落

自18世纪的产业革命起,英国率先实现了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然经济转变为工业为主导的动力经济,推动经济迅猛发展。1760—1870年的11年间,英国的工业生产增长了23倍,国民收入增长了10倍;19世纪的前70年里,英国的进出口额分别由1801年的3180万英镑和3490万英镑增加到1870年的25880万英镑和19960英镑。英国也因此成为当时的世界经济霸主。然而,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英国调整经济结构,逐步将经济重心向金融、创意和教育等高端服务产业倾斜,制造业日渐衰落,大量制造业企业被迫转向亚洲地区发展。虽然英国现在仍是位列世界第六位的制造业大国,但其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已不到3%。

 

考察英国经济的衰落过程也可以发现,其经济上的滑落基本上与其工业生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份额不断下降是吻合的。英国的工业生产从1870年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额的32%一直下降到1913年的14%。到20世纪末期,德国和美国的制造业不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规模上说都已经比英国更有竞争力,英国的经济增长也比德、美两国缓慢了许多。

 

近30年来,英国制造业比例依然不断下降,2010年占gdp比例仅11%;与此同时,gdp增长率也不断下降(如下页图所示)。受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的影响,英国经济持续衰退,金融等原高利润行业已无法继续支撑其发展,英国政府又开始重提“振兴”制造业,发展实体经济。由此可见,制造业才是经济发展的最基础的动力。

 

1.2第二个世界工厂——美国的崛起与衰落

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来临,美国超越英国,成为了世界经济史上的第二个世界工厂。1894年,美国制造业总产值已为英国的两倍。1895—1914年间,美国制造业的产量上涨一倍,同一时期的工业制成品出口上升近5倍。在这期间,美国政府对制造业非常重视,其标志之一是汉密尔顿在《关于制造业的报告》报告中就对制造业是强国的根本的强调。同时,美国庞大的国内市场为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其他主要的发达国家相比,美国是唯一的由国内市场支撑实现工业化的经济体。

 

近年来,美国宣扬其正在进入后工业时代,产业发展应以服务业为主,虚拟经济决定着各个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制造业开始不断下滑,走向衰落,把资金大量投入到金融、互联网等虚拟经济,导致资本市场泡沫,最终出现金融危机。2000年后,美国的服务业占gdp比例已经比制造业占gdp比例高出达6倍以上。

 

现在,美国需要不断地进口诸如农机、纺织品、造纸、发动机、印刷和产品处理等机械。在这种情形下,美国的诸如农业、服装等部门,也会因为得不到最能满足其需求的机械,最终失去技术优势。美国制造业产业空心化,导致了美国大量的财政赤字;同时,随着其他工业国家货币走强,美元开始走弱。简单而言:产业空洞化—贸易赤字—美元走弱—通货膨胀—更低的生活水平,极大地弱化了美国未来的国家竞争能力。

 

1.3中国香港繁华与衰退

中国香港制造业的发展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50年代后,轻型产品加工制造业崛起,并在六七十年代迅速膨胀发展,最终成为香港产业结构的主导产业和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20世纪70年代香港经济继续高速增长,工业进入多元化时期,第三产业也快速发展。随后,第三产业成为香港的主导产业,本地制造业由于成本上升、结构调整滞后等问题失去了原先的巨大优势。总而言之,香港经济增长趋势带来了制造业外移和产业轻型化的特征,而这种产业结构转型又促进了香港经济增长和金融、贸易、经济中心多功能世界级中心城市的确立。

 

然后,在1997年香港遭遇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经济一蹶不振、增长乏力,经济甚至出现负增长状态。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香港金融业再次遭到重创,经济再次出现负增长状态。由此可见,香港产业结构的极端化和单一化,使其丧失了制造业优势,单纯倚赖服务业特别是其中的金融地产业,在产业结构的轻型化过程中,使整体经济失去了制造业基础的依托,服务业也因此失去可服务的基础对象,产业的空心化现象严重削弱了香港经济的增长动力,并增加了由金融和地产业所引起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由英国、美国这两大曾经的“世界工厂”及我国香港地区的兴起与衰退的历史中可以看出,制造业生态体系的完善与国家或地区的兴衰紧密相连。如果不重视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必然会导致国家或地区的衰退。制造业不仅仅可以用来维持经济发展,它还承担着其他的社会责任,比如稳定的就业,强大的物质生产能力等,缺乏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也就失去了支撑,没有了意义,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出现了制造业空心化,那这个国家或地区也就失去了发展动力与根基。

2完善制造业生态是我国民族复兴的国家战略

我国工业化的进程目前正处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中间阶段,要完全实现工业化,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至少还需要数十年的努力。宏观上看,我国制造业发展很快,以至于现在有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的说法。

 

然而,目前劳动要素成本的上升、土地价格和土地使用税的提高以及各种资源、原材料价格的上升等因素都一再推高了制造业成本,民工荒、电荒、最低工资上调、贸易摩擦引起的配额设限、原材料上涨、人民币升值、国内物价上涨以及出口退税政策下调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等政策冲击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面临如此多的困境,中国是否应当放弃制造业,转而向第三产业如金融业、it业等行业发展呢?如下图所示,近年中国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产值

所占gdp比例逐年上涨,甚至有超越第二产业发展的趋势,可见我国对第三产业的重视程度。

 

中国三大产业所占gdp比例示意图

有专家认为制造业已经不能代表产业结构变化的方向,今天应重点发展服务业,甚至不少地方政府在编制发展规划时,都明确规定经济总量中服务业的所占比重要提高多少个百分点,制造业的所占比重要下降多少个百分点。

 

中国目前仍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从产业结构上看,制造业是工业的主体),在没有完全实现工业化之前,制造业仍然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离不开制造业的发展。今后20年内,中国至少要保持5%到6%的增长速度,如果降速过多,如像西方国家常见的2%、3%左右,那就业、贫困、国家安全等问题就会变得十分突出。在可以预见若干年内中国的科技创新还不可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前提下,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发展水平,还是离不开制造业。

 

3政策建议

如何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明确制造业的重要地位,完善我国制造业生态体系,继续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健康的发展,本文提出若干建议。

第一,全社会要形成一种共识,尽管我国目前处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但我国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制造业在工业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没有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中的物质基础地位没有变。因此,我们不能脱离国情,不能以知识经济发展代替工业经济发展,以信息化代替工业化。

 

第二,要从历史与现实、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全新视角,充分认识制造业和制造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不可替代的关键地位和作用,以及制造业与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深度关联。即使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发达国家的经济载体仍是制造业,我国经济的主导产业也还是制造业。

 

第三,要站在一个主权国家的安全和发展战略的高度,牢固树立“制造业存亡兴衰决定国家存亡兴衰”的观点。要不间断地对国内外制造技术实力进行比较研究,以知己知彼。要汲取英、美、日等国历史上曾轻视制造业导致经济大滑坡的惨痛教训,借鉴美、日、德、韩等工业化国家,因十分重视制造业发展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成功历史经验,政府积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促进我国制造业生态的完善。要认准目标,牢牢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正确走向,让制造业生态的兴盛与完善,成为实现我国民族复兴大业的永恒根基。

 

参考文献:

[1]李毅.从组织结构演进的视角看日本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教训[j].现代日本经济,2008(6):6-10.

[2]吴彤,李建庄.对美国制造业重振雄风的政策认知过程的系统透视[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6-65.

[3]谢富胜.中国的“离制造业”现象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2(11):23-26.

第8篇:农机行业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毕业研究生;就业现状;就业前景;预测思路

一、 毕业研究生就业分析现状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随着国民经济不断迅速地发展,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社会和科技创新对高层次人才的巨大需求,研究生教育经历了很大的发展。表1的统计数据说明:“十五”期间,我国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在校人数和毕业人数的平均增长率都保持在23个百分点以上。表2的统计数据说明:“十一五”期间总人数和平均人数都将超过“十五”的一倍左右。可见,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速度惊人,这个规模也必将刺激“十一五”研究生教育事业获得更大的发展。而且表2推算的研究生在学人数超过了国家2002~2010年研究生规划中的“到2010年,……在学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规模达到硕士研究生120万,博士研究生15万”[1]。尽管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迅速,可是“在高等教育扩招的背景下,在校研究生规模占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的比例依然很低,仅从1999年的2.3%增长到2004年的4.6%”[2]。但有的学者却认为:我国高等学历教育规模增长的速度明显快于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政府的政策因素而非经济发展的自身推动,且已开始超过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高等教育规模的增长幅度大大高于我国GDP的增长幅度,呈现出扩招起步快、增长不平稳、大起大落的态势,如研究生数量增长太迅速等[3]。致使毕业研究生出现了总量供大于求,即就业中的“卖方市场”。如此说来,重点高校构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远景规划使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趋于1∶1。在就业机会一定的情况下,不仅研究生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就是研究生和本科生之间竞争也会白热化。事实上,从表1中可以看出毕业研究生“十五”期间平均就业率教育部一次性就业率的计算方法是:(考研+出国+定向委培+签协议+正在办理签约)/毕业生总数,统计时间分别为当年9月30日和12月31日。仍然保持在92.78%,说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仍然很需要高层次人才。

近几年来有些高等院校对毕业研究生就业现状、流向及趋势作了一些调研,也提出了一些对策。有的认为高等院校的研究生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以及扩招与社会需求错位,造成了供求总量失衡、结构性矛盾突出及高层次人才浪费等,提出高等院校研究生学科建设和专业调整要与市场紧密结合,努力适应市场,并加大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如自主办学等)。有的认为与毕业研究生的就业意向、择业观念等主观因素有关,而且社会对此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忽视了积极的引导,由此造成了毕业研究生就业形势逐年紧张等,因而主张高等院校和社会应加强毕业研究生就业思想教育和择业信息指导,并正在探索具有研究生特色的就业指导模式。目前更多的调研是关于各个学校、地区的不同专业类型的毕业研究生就业率的。但是这些研究仅仅只是从毕业研究生、高等院校自身的角度来探讨毕业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没有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进行研究,相较于本科毕业生就业研究来说,其广度、深度都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研究时间起步也较晚,特别是针对用人单位所属行业各个专业毕业研究生就业形势的比较研究,流向各行业、各地区毕业研究生就业前景的预测研究几乎没有。尽管如此,这些研究成果仍然从不同方面、角度进行了有益探讨并为有关部门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建议,对毕业研究生就业前景预测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二、毕业研究生就业前景预测思路的探讨

面对我国毕业研究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全面比较、系统整理和分析研究研究生培养单位不同就业行业的就业前景、社会对不同专业之间的人才供求比例和地区高层次人才需求的比例,从微观上为高等院校适应社会的研究生专业设置、学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从中观上为地方高层次人才就业市场建立预测机制提供监测数据,从宏观上为政府高层次人才宏观就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即一份适时高质量的就业前景分析和预测报告,对于政府、用人单位、高等院校、毕业研究生、高层次人才市场及家庭和有关专家学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索和探究。

1.研究生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研究生教育结构的相关性

我国研究生教育不同学科的招生、培养和就业一般来说比较单一,主要是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就业主要面向高等学府、科研院所、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文化教育、大中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金融保险单位等,这些用人单位因为基本上是国家机器,需要高层次人员来运转,所以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主要就是满足这些单位。尽管我国早在1985年就开始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在职人员开辟了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博士学位的渠道[4],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专业型、复合型等不同类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但因为都是在职职工,不存在就业问题。国家经济转型后,许多新型行业专业化、智力化程度较高,对高层次研究生人才的吸纳能力更强,需要大量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以满足这些行业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智能水平的劳动力的需求,可是研究生培养单位又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因此出现了现有研究所说的,毕业研究生就业产生了结构性矛盾(笔者认为,毕业研究生存在结构性矛盾说法欠妥,应该是研究生人才模式培养多样化,以适应各个行业因经济发展需要、经济结构调整而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即我国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与社会需求差异巨大,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问题非常突出,顶天(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立地(务实的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奇缺,一般性人才膨胀,轻视工农、轻视实践的倾向还比较严重,致使就业渠道狭窄,广大的一线得不到适用型人才[1]。

毕业研究生存在的结构性失业反映了研究生培养模式、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和就业结构存在不适应性。这就涉及到研究生教育怎样适应社会需求,如何适应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即研究生就业结构、高等教育结构和产业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一定要协调好。

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产业发展水平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只有在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的前提下,经济才能保持持续、协调、快速的发展。研究生就业结构主要是指高层次人力资源在不同部门、行业、地区间分布的数量对比关系。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概念可以看出,二者的关系非常密切,产业结构本身包含了研究生就业结构的部分内容。一方面,各行各业的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必须有大量高层次专门人才投入,才能拉动第三产业迅速大发展。另一方面,高层次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也随着产业结构的发展而发展。由此可见,研究生就业结构是由产业结构决定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一定会导致研究生就业结构的转换。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总体系中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和组成方式,它关系到高等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种类、规格和适应工作的能力,关系到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一般认为,高等教育结构主要受产业结构的制约。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要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趋势相适应,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也要服务于经济的发展[5]。从表3可以看出,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例逐年上升,说明今后我国就业的增加主要靠第二、三产业来拉动,而第二、三产业中除了有部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外,更多的是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这些行业专业化、智力化程度较高,对高层次人才的吸纳能力会更强。所以,国家在积极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同时,要注意使研究生教育由培养学术型人才,转向培养大量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转变,以满足这些行业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智能水平的劳动力的需求[5]。同时,更要做好这些高新技术行业高层次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工作,使不同专业研究生按不同行业比例协调发展和顺利就业。

当然,毕业研究生在现实中的就业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如体制结构、人才市场的发育程度、制度保障因素等,培养单位培养出来的毕业研究生能否实现充分、合理的就业也必然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此外,研究生就业结构的变动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清晰地反映了毕业研究生就业走势。因此,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不仅要考虑产业结构这一直接因素,还必须充分考虑高层次人才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这样一个重要因素,培养高层次人才类型与规格的毕业研究生既要与未来几年内高层次人力资源的就业结构变化保持一种动态的均衡,以免毕业研究生就业出现“行业失衡”;又要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不同高层次人才培养功能,促进研究生就业结构的转换升级,不断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大发展的需要。

2.研究生的专业设置与就业行业发展趋势的相关性

研究生教育在我国一直是精英教育,培养单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多强调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养,而较为忽视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为:培养单位,尤其是高等院校根据自身特有的师资力量及科研设施开设专业,而较少考虑社会需求,使得专业设置有失平衡,如对一些需求不大的专业盲目扩招,既造成了人才培养和使用上的浪费,又带来了这些专业研究生就业难的被动局面。

随着以用人单位为主体的“买方市场”的建立,社会对毕业研究生的需求转变成为研究生培养单位专业设置及培养方式调整的重要依据,培养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具有较强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突出的个性特征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将成为研究生培养的目标[6]。但是,按现行专业目录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对人才专业标准或人才质量的需要[7]。

为了使毕业研究生充分就业,研究生培养单位必须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做出准确的预测,而预测人才市场需求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把握行业结构的演变趋势。表4显示出了我国十六大行业就业结构比重的变化趋势,一是大多数传统行业的就业份额下降。例如,农林牧渔、采掘业、制造业的就业比重降幅都较大,有些第三产业中的传统行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卫生体育和社会服务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国家机关党政团体和社会团体等也都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当然,有些行业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下,可以衍生、辐射许多新型行业,也能够创造一些新型岗位。二是部分传统行业的就业比重上升。例如,建筑业、批发零售和餐饮业的就业比重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三是新兴行业的就业份额稳步上升。例如,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的就业比重明显上升。此外,还有一些传统行业就业比重变化不大: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从这些变化趋势可以了解传统的就业行业特别是酬薪较高、福利待遇有保障的单位用人趋势基本处于饱和,对高新技术、高智力、高新知识要求高的新兴行业或者传统行业需要新技术、新知识改造的用人单位,其高层次人力资源的需求会随着这些行业竞争力的需要而有较大增长。这些行业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有许多传统职业在新的条件下发生了较大调整和变化,如传统农民转化成为农机师、农艺师;传统园林工人成为园艺师;传统操作工人转化成为数控机床和其他先进设备的操作工;理发员转化为形象设计师等。此外,由于技术或产品的更新,节能降耗、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需要,禁止使用某种材料或工艺,导致一些就业岗位消失,有关研究表明:目前衰落和消退的职业集中在第一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也有部分传统职业消退。美国劳工统计局曾预测,美国在1996~2006年期间,高技能计算机专业人员将是职业增长最快的群体,在计算机和数据处理行业的就业人数有可能增长一倍。新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扩张将刺激对计算机工程师、系统分析师和信息科学家的需求。同时保持高增长率的还有个人和家政等服务性职业。企业寿命的缩短,加大了劳动力的流动性,使就业稳定性下降。就业的不稳定性和劳动力流动性有可能成为未来世界就业发展的基本特点[8]。如今我国现代商业服务业的比例也在逐步增长,特别是广告、软件和计算机等信息密集和会计、设计、策划、法律、咨询等知识增幅更大,现在和将来创造的大量就业岗位非常适合研究生这样的高层次人员,即知识密集型劳动、技术密集型劳动、信息密集型劳动是现在和将来研究生的就业趋势。

因此,根据毕业研究生就业结构变化可为培养单位专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一定的前景预测参考依据。

(1)对就业份额下降行业有针对性地改革和改造传统学科专业。仍有潜在发展价值的传统专业,要赋予其新的研究方向、技术装备和实验手段,运用现代应用科学技术对其进行创新和提升,增加传统专业的高新技术附加值,实现传统学科专业持续发展,使培养的研究生人才仍有较好的就业前景。例如,对于农科专业,要将现代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物经济、环境科学、生态学等融入其中,发展生态农业、都市农业、外向性农业、农产品深度加工及贸易、食品安全与检疫、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培养能够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现代农村基层管理的高层次人才。

(2)有些研究生教育专业,特别是有关人文社科专业培养目标过于笼统或较模糊,缺乏操作性,即本专业具体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如何跟用人单位挂钩,该专业的就业趋向是什么,为哪些行业就业目标服务。有了具体的趋向,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才切实可依,才可以有根据地调整研究生就业结构,有目的地提高专业能力并训练相关技能。研究生与本科生一样,在市场经济竞争中,没有就业趋向的专业是没有前途的,必须进行调整。否则,毕业研究生因“专业不对口”而使就业前景愈发黯淡。

(3)对于仍有较大需求的传统专业,同样根据社会需求水平和发展方向的变化,调整发展重点。如对于建筑类专业,重点发展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港口、现代城镇规划和建设、绿色住宅建设等方面,以满足现代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和城镇居民住宅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批发零售贸易餐饮类等现代服务业,就业比重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这类行业目前需要的是一批懂得规范化、规模化经营的高级管理人才,懂得国际化竞争规则的国际贸易人才,所以应重点发展餐饮管理、宾馆管理、国际贸易类专业。

(4)根据新兴行业就业份额稳步上升的趋势,重点发展房地产、金融保险、证券、社区服务、物业管理、资本运营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经贸营销、旅游等专业,并且大力发展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科学等高新技术类学科专业。例如,清华大学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通过重大的战略性、基础性的科研项目,生产出了一大批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这些重点科研项目的实施和科研成果的产生为一批新兴学科和专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如以高温气冷堆、大型集装箱检测、核燃料萃取技术研究带动了核能与核技术等学科和专业;以高速信息网络及光通讯研究带动了计算机、通信、光电子等学科和专业等等[9],培养了一大批掌握高新技术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5)对于就业比重较为稳定的行业,例如,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在稳定招生规模的同时,也应与现代科学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培养适合新时代行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

3.研究生教育地区的分布与就业地区流向的相关性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从大的范围来说,三大经济带我国的东、中、西部的地区划分,采用1985年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三大经济带"中的标准.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和海南等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等9个省、自治区;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东部地区经济最为发达,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相对落后,内地与沿海,各个省市的经济发展等都是如此。小范围讲各个县域经济差异也较大,城市和农村,贫困地区“老少边穷”地区也都存在这个问题,这是由于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它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并存).即在农业发展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超前进行了工业化,优先建立了现代工业部门.我国目前即处于二元经济结构状态,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得不到有效转移,二元经济特征非常明显,迟迟不能转化为一元经济.形成的。正因为“区域经济不平衡”,导致“就业区域失衡”,即我国高等院校各个层次的毕业生(包括研究生)这几年就业持续“孔雀东南(沿海地区)飞”、“一江春水向东(东部地区)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中城市)”的现象。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必然导致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研究生教育同样存在地区差异。从当前中国东西部研究生教育的状况来看,在研究生教育资源的占有、教育投入、教育质量方面,东西部的差距十分明显,西部问题突出。 研究生教育地区的不平衡,反映在各个地区按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包括毕业研究生)的不同上,表5说明:发达地区、城市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数比欠发达地区要高,有的甚至要高出一倍多的百分点。新兴行业和高新技术发展潜力带来的高层次人才就业前景是相当诱人的,研究和预测毕业研究生如何在发达地区凭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适应高新技术产业,欠发达地区如何发挥地方经济文化特色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对毕业研究生地区流向的正确导向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可以促使东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交流,为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例如,有的研究指出:针对西部地区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和占国土面积二分之一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沙漠戈壁等的开发利用,着力建设一批对整个国家和本地区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新兴学科和应用技术学科。西部地区是东西方民族、文化的交汇地,文化遗产相当丰富,这些历史的、现实的问题可以很好地促进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使毕业研究生在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上具有更好的就业前景。 转贴于

[参考文献]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5):1-21.

[2]李莹,等. 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6,(1):70-75.

[3]陈厚丰,等. 扩招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与高等教育结构的相关性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39-43.

[4]马陆亭. “十五”我国高等教育数量发展目标分析[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57-60.

[5]程纯,等. 从就业结构的演变看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J]. 辽宁教育研究,2006,(7):6-9.

[6]杨梅.迎接挑战,开创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新局面[J].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4,(7一8):46-48.

[7]佟福锁. 对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再修订的探讨[J]. 江苏高教,2006,(6):93-95.

第9篇:农机行业发展报告范文

为了对这个项目开发作出一个较全面的判断,进行了课题调研,查阅了该项目启动和实施以来的文件,调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内容围绕我市烟草行业的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与不足,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工作建议及对策。简要介绍了对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典型生态植烟新区特色优质烟”开发的必要性,及我市特色优质烟叶的开况,重点分析制约“典型生态植烟新区特色优质烟”开发的矛盾问题,最后作了一些对策思考,形成了本调研报告。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典型生态植烟新区特色优质烟”开发必要性

(一)用科学发展观引领烟草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不仅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它还是中国化理论发展的最新创新成果,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又好又快的发展。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作为湖南省山地特色优质烟叶风格明显并有着悠久种烟历史的重点烟叶产区,**市当前的烟叶生产水平与现代烟草农业还十分遥远,依旧是以“小农生产、分散种植、粗放经营、人畜作业”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烟叶生产方式,烟叶种植规模上不去,烟农种植效益上不来,烟叶生产难以稳定。如何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指导烟草农业,努力推动山地烟区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提升烟叶生产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真正实现烟叶生产减工降本和烟农增收,以促进**市烟叶生产又好又快、可持续稳定发展迫在眉睫。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搞好我市特色优质烟开发的必要性

**典型生态植烟新区特色优质烟开发是有效解决**农业资源与发展的矛盾,保持**烟区、烟叶的可持续发展,提升烟叶在**行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提高烟叶原料在行业品牌发展中的保障能力的战略工程,是我市行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是实现我市烟草系统不断持续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

一是特色优质烟开发是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机遇。通过特色烟叶开发,必将进一步优化全市产业结构、培育支柱产业、增强经济实力,在金融危机影响日益加深之际,共克时艰,促进我市科学发展。

二是特色优质烟开发是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引领我市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肩负社会责任,为构建“和谐烟草”、“责任烟草”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特色优质烟开发是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劳动者素质,并实现降工减本的重要渠道。通过发展特色烟叶开发,对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是特色优质烟开发是促进政收入稳定增长,实现我市“科学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发展特色烟叶,是全面实现市委提出的“科学跨越发展”的基础,将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

五是特色优质烟开发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特色烟叶开发就业容量大,能提供就业岗位多,随着烟叶生产的发展,将为全市扩大就业提供条件。

二、我市特色优质烟开况

**市是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优质烟叶生产基地之一,烤烟常年种植面积在7万亩左右,年产烟叶曾达到28万担,因烟叶质量上乘。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更好地适应行业大品牌、大企业、大市场发展战略和中式卷烟对特色优质烟叶原料的需求,**市烟草公司围绕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的“两个10多个”战略构想和特色优质烟叶开发工作的总体要求,按照工业主导、产区主体、科技主力的原则,搭建产学研企四位一体参与的**特色优质烟叶发展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山地烟配伍性强的特色,着手进行**典型生态植烟新区特色优质烟开发项目和各项研究开发工作,并充分利用该项目的开发与研究对典型生态植烟新区烟叶生产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重点骨干卷烟品牌烟叶原料的定向供应和保障能力,促进**优质烟叶和依靠**特色优质烟叶发展的重点骨干品牌持续稳定发展。

三、制约**市特色优质烟开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1、政策投入不够,标准化、专业化生产程度低

**市地处边陲山区,烟叶生产基础条件十分薄弱,交通不便,长期以来形成了肩挑、背驮、牛耕的小农生产方式,部分地区烟农运输肥料等物资甚至需要经过车拉、船转、马驮三种运输方式才能运到家。

受山区特有条件的限制,缺水是**市烟叶生产面临的另一难题。大多烟区缺乏水利排灌条件,旱不能灌,涝不能排,一些地方连人畜饮水都存在困难,育苗用水和大田移栽“定根水”更是没有保障,严重影响烟叶的生长发育和产质量,雨季到来时,山洪暴发,常造成烟田渍水影响根系发育,导致病害的流行暴发。

虽然,**市各大烟区居民的生活和烟叶生产条件因此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与部分兄弟市州相比,**们烟基建设的力度和烟叶投入是远远不够的。目前,**市零星分散、烟叶种植集中度低的种植局面依然没有改变,这种“靠天种植”的落后状况和较强的劳动强度,依然制约着烟叶经济效益的提高,导致烟农种烟信心不足,烟叶生产的标准化、专业化难以落实,严重地影响了烟叶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成为制约**市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因素。

2、规模化烟叶生产难以成规模。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就业渠道和增收渠道多元化,烟区部分农业劳动力不断外出务工经商造成烟叶种植群体逐年下降已经形成一种趋势。同时,由于**市旅游经济活跃,县域经济快速复苏,部分农业劳动力分流从事其他行业导致县与县、乡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于烟叶生产而言,直接影响的就是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土地有抛荒但没人种烟,反之,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种烟的人多而土地少,难以实行适度规模保证效益,制约烟叶生产“有地没人种,想种又没地”的新型矛盾逐渐凸显。

3、烟农队伍不稳定,生产技术水平低。

作为烟叶生产的主体,烟农从事烟叶生产的主要动力,就是因为虽然烟叶生产环节多、技术繁复,用工量较大,但烟叶种植收入较其他某些传统农作物高一些。

尽管近几年通过大力推行先进适用技术,科学进行生产管理,烤烟用工数量有所减少,但相比其他农作物,烤烟生产投入高,用工较多,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依然没有改变;若当年烟叶生产受自然条件、生产环节控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烟农烟叶产、质量下降,更是无法达到农户预期经济收入,甚至不能收回投入,烟农积极性就会大幅受挫。

目前,随着农村经济增收渠道的增多,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提高粮食种植补贴,蔬菜、粮食、牲猪等价格的上涨,使得烟叶种植收益在农村中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农民种烟积极性普遍不高。也成为目前严重制约**市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4、烟叶一线队伍参差不齐。

由于用人导向、激励机制不够科学和完善,致使充实到基层、熟悉烟叶生产的正式员工很少,从事烟叶生产技术指导的基本上都是外聘人员。而这些外聘人员中除极少数是大中院校招聘进来的外,绝大部分是从烟区“高素质”、具有一定烟叶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烟农队伍或村干部中“选拨”出来的,导致从烟队伍参差不齐,综合素质不高,且年龄结构偏大。正因为外聘人员人数过大,公司支付其年收入偏低(大约在2万元左右),致使烟叶生产基础不牢,烟叶技术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尽人意,工作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实现烟叶生产持续、健康、科学发展,已逐步成为新形势下制约我市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5、烟农种植烟叶风险系数较大。

干旱、洪涝和冰雹等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也是影响我市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虽然,在烟叶遭受毁灭性自然灾害后,经上报、核损后,烟农能从烟草部门领取到600-700元/亩的补偿,但与烟农的期望收入相差甚远,烟农对此心有余悸,烟叶生产仍具有一定的风险系数。受山地烟区条件限制,信息较为闭塞,科技力量不足,山地烟生产应对措施研究尚欠缺,适合山地烟区烟叶生产特点、较为成熟的工作措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制约山地烟生产发展的一些难题仍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综上所述,我市虽具有得天独厚的烟叶生产自然条件,但因种种原因制约了我市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建议及对策思考

对照科学发展观找目标、找方向、找出路,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工作思路:加强基础建设,调整产区布局,优化从烟队伍,适度规模发展,推进山区现代烟草农业,努力实现“打造品牌、提质增效、减工降本、烟农增收”。

1、调整优化烟叶生产布局,适度规模发展,推进山区现代烟草农业。

现代烟草农业的明显特征是“一基四化”,即基础设施完善,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而发展现代烟草农业,“规模化”是首当其冲的,只有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基础设施才容易完善,集约化经营才有条件、专业化分工才有基础、信息化管理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所以,推进山地烟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按照“统一规划、科学布局、体现先进性、适度集中”的原则,调整优化烟叶生产布局,将烟田集中到素质高、能力强的烟农手中,实现“小集中、大连片”,积极探索山区条件下的规模化种植模式,减小烟田的分散程度,提高烟叶种植集中度,将烟叶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优势地位重新树立起来,以夺回被其他经济作物占有的适宜产区,适度规模发展,稳定烟叶生产发展格局。

2、加大烟叶生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烟叶生产硬件基础。

我们务必结合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要求和我市实际,抢抓政策机遇,以适宜产区、种烟大乡大镇和大村为主要目标,突出抓好基层烟草站(点)规划建设,努力改善一线员工工作和生活条件,认真制定好烟站、基本烟田、烟水工程、烟区道路、密集烤房、农机等建设规划,有效整合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建设、扶贫、通村公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烟基建设等项目的资金,加快烟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搞好烟站、烟水、烟路、烟房及其他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综合配套水平和综合服务功能,改善烟区烟叶生产条件,进一步夯实烟叶生产基础,为推进山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打好硬件基础。

3、加大科技创投入,突出山地特色优质烟叶特色,切实做优做强烟叶品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推动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实现烟草产业的现代化,就必须加大烟草科技的研究开发力度,为我市山地特色优质烟叶生产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由于去年全国烟叶超收,今年烟叶种植面积呈扩大趋势,预计今年烟叶市场将可能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烟叶质量的优劣将是能否占据市场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今后的烟叶工作中,把“主攻质量、改善结构、突出特色”作为中心环节来抓,围绕“突出烟叶风格特色,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推进科技兴烟战略,加强科技创新,注重保持我市山地特色烟叶风格,努力打造**山地特色优质烟叶品牌显得更加重要。一是要集中科研力量搞好全国七个科研项目之一的典型生态植烟新区特色优质烟开发项目,力争在培育风格特色上取得实效。二是要围绕改善我市烟叶等级结构不合理和烟碱含量偏高两大瓶颈问题,以推行烟叶生产标准化体系为契机,针对烟叶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相应的研究,探索出一套完整的、适合我市烟叶生产需要的生产技术方案,并全面推广应用品种筛选、集约化漂浮育苗、合理密植、平衡施肥、养分管理、水分调控、成熟采摘、密集化烘烤以及土壤改良等关键环节适用技术,力争在提升烟叶质量上取得成效。

4、改变烟叶生产经营,改进烟叶生产组织管理。

规模化生产是机械化作业的基础,是实现传统烟草农业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的前提,而引导土地有效流转,创建适合山区特点的烟叶生产组织形式是实现山区烟叶规模化生产的必要措施和有效途径。当前,山区土地使用权分散,“自家人种自家地”的小农意识强,“有田没人种,想种又没田”的矛盾严重阻碍了土地的有效流转,不利于烟叶大规模的连片种植、农业机械化的和先进技术的推广使用。在优化产区布局、扩大种植规模和完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在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化土地流转,把分散经营的耕地集中起来,并充分利用政府和烟草部门对农业机械的扶持政策,积极引进适合山区特定生产作业条件的农用机械,成立专业化的服务队伍,提高烟叶生产各个环节的机械化作业程度,最大限度地降低烟叶生产的劳动用工,将烟农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复杂的生产工序中解放出来,实现烟叶生产集约规模种植和专业化经营,既符合中央提出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的要求,又能突破单家独户经营的局限,实现土地、资金、技术、劳力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剥离劳动密集、劳动强度大的生产环节,实行集约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作业,进行专业化生产,有效地解决政府“统”不了、烟草部门“包”不了、单家独户“干”不了的难题,实现轻松种烟,达到烟叶生产减工、降本、增效的目的,对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促进我市农村社会的稳定和烟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市正在积极探索试点的新农村互助合作和“专带散”烟叶生产组织形式受到了广大烟农的拥护和广泛参与,现已初现成效,可望为我市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积累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5、着力基层队伍建设,促进烟农烟叶种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