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师德师风建设范文

师德师风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师德师风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师德师风建设

第1篇:师德师风建设范文

【关键词】师风师德建设;内涵;重要性

教育家先生曾这样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比现有良好的教育。”我想,同样可以推而广之,那就是要有良好的教育,必先有优秀的教师。

有位古人告诉我们: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教育学生的第一目的就是“传道”,即教授做人的道理,第二才是知识技能。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能否培养好学生和教师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崇高的责任感,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了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与人之路。

师德师风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与教师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道德水平、工作态度等息息相关,并在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中具体地体现出来。那究竟什么是师德师风呢?《诗经·小雅》曰:“德,既饱以德,又善教也”,也就是说,师德是教师的涵养、德行及善于教书育人。风就是良好的习惯、遗风;师风,就是教师在本职工作中的特有气质、行为准则、风尚及行业风气等。笔者认为师德师风,应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行为、道德观念、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操及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并逐步将其内化成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其内涵具体可以概括为:正确的政治观念;强烈的责任意识;严格的言行自律;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精神。

俗话说:“教育是一个良心活!”这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师德的重要性,因此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是每一位教师都应遵循的原则。师德高尚的老师会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师德高尚的老师,会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传授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受益匪浅;师德高尚的老师,会时时处处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蜡烛一样,无怨无悔。

国家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衰,系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作为人民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首先,必须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形象。所谓“师德”,简单来说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师风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

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是师德师风的具体体现。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我们的周围或许会听到这样的事情,某位老师政治观念不强,课堂上不能把握分寸,导致负面影响;有的人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对本职工作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学生反映某些教师缺乏责任心,备课不认真,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呆板。虽然说这可能不是普遍现象,但同样也应唤起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忧患意识。

师德师风是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在从事教育过程中形成的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教师的师德是履行自己崇高的社会职责的重要保证,很难设想一个不安心教育工作,看见学生就心烦的人,会教出怎样的学生。所以,加强教师献身于教育的理想的培养,有助于其正确对待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另外,师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可以这么说,一个不热爱学生的教师决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如果师生之间的感情没有融洽地交流,即教师没有把自己的爱全心全意地贯注给学生,那么整个教育活动就会死气腾腾,没有生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调动不起来,教育的质量肯定也不容乐观。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毫无保留地为学生奉献自己的爱心,学生在这种洋溢着互相尊重和友爱的教育氛围下,就很容易“亲其师,信其道”,并且积极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华,使教师能够根据其展现的特点因才施教,从而使教育达到了目的。

师德师风不仅是教师个人问题,也是教师群体问题。个人师德师风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里造成“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毕竟还只是小范围的事。教师群体如果风气不好,特别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沆瀣一气,其危害性就大了。这时的师德师风问题就演变为整个教育行业的道德问题,这时的不良师风就演变为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了。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对政治的关心和了解,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对同事的团结和合作,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学术的严谨和进取,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都在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教师们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效仿,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教师的爱应与众不同,它是严与爱的有机体现,是理智与热情的巧妙结合。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同时陶先生用自己的言行为我们诠释了“爱”的涵义。有一天,陶先生看到一位男学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陶先生了解了一下情况回到办公室,见到那个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拿出了第三块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应该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掏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咱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通过这个小故事,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道理,某些老师从所谓的差学生身上找不到可赞扬,可夸奖的理由,除了不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缺少爱心不能说不是一个原因。

我们说,师德师风既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学校发展以教师为本,教师素质以师德为先。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一流的师德师风必将反映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更是办学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力所在。每一位人民教师怀着对学生高度负责,对社会高度负责、对科学高度负责的态度,“明师道、铸师德、扬师风、强师能”,使自己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使自己能够担负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历史重任。

参 考 文 献

[1]王炳杰.关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第2篇:师德师风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校;师德师风;

师生关系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达到高素质的教育,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可见,强化人民教师的师德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

一研究的意义

教师是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建设一支具有优秀的师德、师表风范,具有模范的师爱形象、具备高超的知识本领和掌握精湛师艺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根本所在,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适应市场经济新型人才的需要。有道是:“致天下之治在人才,成天下之才在教化,行教化之业在教师”。可见教师这个职业的重要性、对学生影响的严重性。陶行知先生师德修养的精华在于“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崇高理想;“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育人目标和治学做人标准;“以教人者教己”的言传身教思想;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爱满天下”的思想以及他的教学创新理念。教师曾被比喻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以自己的知识和人格力量培养着学生,既传授知识,又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现代教育家夏丐尊曾说过:“教师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不能没有水。”教师用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建设高素质的教育,必有高质量的教师,而青年教师又是支撑教育的主体。因此,新形势下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关系到教育工作全局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对此需要有整体性的思考。

二研究的背景

昆明理工大学作为综合性的理工科院校,教师涉及到的专业非常广泛,因学科不同导致的教师讲授方式的不同,使得对师德师风的要求没有统一标准,除了常规的督导组听课、同行听课、学生评教之外,再无任何标准的要求,因此,拟通过本学院党建项目的启动、通过调查师生的需求、得到反馈信息,唤醒高校教师的主体意识,完成“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自我内在生长,把师德师风建设根植教师内心,让教学活动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同时,也对高校师德师范建设提供一点意见和建议。

三研究的理论支撑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特别要加强师德建设。这些原则要求,可以分解为七个方面的指标要素,即:一是职业理想;二是职业态度;三是职业责任;四是职业技能;五是职业纪律;六是职业良心;七是职业荣誉。这七个方面的指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根本出发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作为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目的,使职业利益服从于学生的利益。这七个方面,只是对指标要素的大致归类,至于它们的实际内容,应依据青年教师的不同类型不同岗位,加以具体化。在当前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实践中,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从表面上看我们对青年教师的道德要求很高,但在实行过程中,却缺乏基本、具体的实践标准。其实,道德总是具体的,不同时代的道德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师德师风属于职业道德的范畴,切实的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应当根据青年教师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及职业特点,设定规范性的具体指标要素。

四研究成果分析

为了得到更全面的信息,党建项目研究组通过两种方式对学生进行了调研,一是组织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的座谈会,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二是通过对比筛选制作问卷。通过座谈会和问卷调查发现问题如下:

(一)学生方面

大多数学生对我院的师德师风建设表示认可和支持,对教师的授课方式表示认可,有个别学生觉得教师授课方式有些古板,过于遵照课本,与社会动态及发展方向有些脱节。学生反映,有个别教师留作业但是不改作业,对学生起不到督促的作用。学生普遍对课间和课后教师的耐心解答表示满意。

(二)教师方面

教师普遍反映学风急需整治,有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有睡觉、玩手机、看课外书等现象,还有个别学生课堂上不请假直接离开教室,不够尊重教师。考试中经常有抄袭现象发生,需要严肃考风考纪,另外需要进行尊师重教教育,提高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不能只看就业率而忽视最基本的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

五几点思考

目前社会上普遍认为的师德师风整体素质的下降是不科学的,教师授业情况跟学生表现出来的素质息息相关。

(一)尊师重教思想的日益淡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对教师的崇拜感日益下降,教师在学生中能获得的尊重也日益减少,尤其是表现在课堂的出席率、课堂的表现上,很多同学为了睡懒觉就缺课,课堂上玩手机、看小说、聊天等现象并不少见。这使得授课教师的积极性大打折扣。甚至有的同学在课堂上不请假、不示意就擅自离开教室。

(二)实行学分制后出现的负面影响

随着国家减负的号召,大学生也开始受益,尤其是大学英语四级成绩不与学位证挂钩之后,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极大降低,同时,实行学分制的优势很明显,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端:比如学分修不够就留级,任课教师面对来自各个学院各个专业的学生不可能都认识,大课人数过多不能每次上课都点名,给一些学生偷懒的机会,导致个别学生出勤率极低甚至一个学期都不去上课的现象出现。同时,各专业学生水平不一,只能按照中等水平讲授,会有一些学生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更加不愿意上课或者不专心听讲。

(三)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导致的学风下降

各高校把就业率作为考核指标,使得专业分化严重,近年来热门的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极大降低,成绩一直没有起色,认为只要能找到工作就可以了,成绩影响不大。个别就业偏冷的专业学生因就业形势不好,灰心丧气而热衷于考各种证书忽略了学业。另外,把师德师风的下降归结于学生的素质逐年下降这个说法也是不科学的。

1.个别教师的职业操守有待提高。

各高校实行绩效考核以来,很多教师因为绩效点的压力而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了做科研和拉项目上,而且,教学的绩效点不高,导致对待教学有应付的心理,难免会在课堂的授课中体现出来。当然,其中不乏很多兢兢业业的教师,教学的不同效果导致分化严重,学生的上课热情也会随着老师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学校评价机制导致教师不愿意过多约束学生。

每个学期末学生都要在网上评教,有一些严格的老师,每次课都打考勤,使得个别学生心生不满,故意打低分,有的老师作业较多、课堂提问较多,都增加了学生的反感度,使得很多老师只好采取宽松的方法对待学生,不能严格约束,也是助长了不良学风的士气。

3.教师收入的提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协调也是影响因素。

目前,我国在教育上的投资还远远不够,教师除了社会地位的逐年下降之外,也面临着社会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活压力的增加这个难题,教师工资收入整体偏低是共识,导致很多教师为了生活要涉及一些副业,用在教学上的精力就减少了。

六结论

第3篇:师德师风建设范文

一、第一阶段活动开展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的开展,全市动员大会后,三县教委立即向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进行了汇报,比照市里的构架,成立了县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4月10日三县同时召开了县级动员大会,三县教委主任分别与各乡镇教办室主任、直属学校校长签订了责任书。各乡镇迅速行动,成立领导机构,召开动员大会,把市、县两级会议精神尽快传达到每一位教师。从县到乡到校,各级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校长为本校师德师风建设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强对活动的领导。

2、制定实施方案。各地各校按照市里的实施方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具体的整体实施方案和阶段工作计划。县里制定了全县的方案,乡镇制定了具体方案,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方案和计划。在xx县xx乡我们查看了两所学校,两所学校组织机构健全,实施方案和计划完备,学习资料和笔记齐全。特别是正午中学,资料建设齐全规范,第一阶段资料整理得井井有条,其他阶段资料也进行分类归档准备,一个阶段一个资料盒,井然有序、一目了然。他们对教师第一阶段的学习进行综合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安排得清清楚楚,学习要求明确,学习检查及时,学习结束有测验,有考评。

3、广泛宣传动员。各地各校紧紧抓住第一阶段工作的中心环节,在宣传造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从县到乡到校,层层召开动员会、报告会,各级领导亲自出席,大造声势,营造氛围。学校通过课堂向学生宣传,通过学生向家长宣传。市县乡还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电台、板报、宣传栏、宣传标语等各种媒体和手段向社会和家长广泛宣传,真正做到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以人民群众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同意不同意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通过广泛的宣传,社会的认知率大大提高,人民群众对开展这项活动非常满意,非常支持,拍手称赞,也为我们进一步搞好这项活动提供了动力和压力。

第4篇:师德师风建设范文

关键词:以德律己;以德示人;以德感人;德才兼备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4-0022-02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应当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外,更应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能做到以德律己,以德示人,以德感人。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专业技术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加大,我国教育呈现出不均衡发展趋势,出现了过分强调学生专业成绩,忽视对学生品德教育的现象。教师队伍中也出现了浮躁心态,整体师德师风水平下降,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缺乏对工作的热情。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够全心全意把教育当作一项事业去做需要拥有对这份工作的无限热忱。只有真正付出感情,才能真正投入身心,也才能真正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让他们明白“干一行爱一行”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是多么的重要,进而树立起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如果教师自身不能做到热爱本职工作,不能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只是把教书当作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日复一日,简单重复,缺乏激情和创新,那么他自然谈不上热爱自己的学生,更无从谈起为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的榜样,以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去影响他们了。

2.教师缺乏教育学专业知识。很多学校片面看重教师的专业水平,认为“强将手下无弱兵”,而完全忘记了,教育,是一个包含了专业技能传授和其他很多相关因素在内的综合概念。专业知识的传授只是教育范畴的一个方面,专业上的高手可以是专家,却不一定能成为一名好的教师。大数学家陈景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位在数学研究领域取得无数骄人成果的世界级大师,却在北京四中任教时因口齿不清被拒绝上讲台授课,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教师。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仅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懂教育学,心理学,演讲学等一些与教育有关的知识,只有对这些知识做到综合运用,才能进行有效成功的教学。很多人认为教师的任务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笔者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业和道德上两方面的引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何让学生掌握方法,自觉规范言行,教师的“身教”有时比“言传”更具有影响力,而这一切,都和教师自身除了专业以外的其他教育综合素质分不开。

3.教育产业化下教师急功近利的心态。教育本应该是一项以学生为本的公共服务性事业,而如今,尤其是在中小学,学校把学生的好成绩以及高升学率看作为学校制造“品牌效应”的筹码,创名校,抬高入学门槛,高收费,人为的将教育作为产业进行商业化运作,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将教师的个人经济利益和学生成绩直接挂钩,致使教师的目光只停留在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上,占用所有时间补课,无暇顾及品德教育。笔者认为,现在有些学校已经把教育的意义严重歪曲,教育可以产业化,但决不能商业化,在商业化的教育运作模式下,学生被“拔苗助长”,过分注重成绩,这样即使取得一时的“成功”,最终也会因德育方面的缺失而形成畸形的世界观、价值观,成为现代教育的牺牲品,而教师更是会沦为学校创造利润的“工具”,形成急功近利的心态,无法静心品味教育的真谛,片面认为成绩就是一切,学生的好成绩可以为自己“创收”,可以为自己“扬名”,却完全把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为学生在道德上起示范带头作用这一责任抛在了脑后。

4.一心多用,无法专注于教育。俗语说:“品质来源于专注”,当我们专注于某件事情,一心一意去做时,这件事就一定会被完成得尽善尽美。如果说教育事业是一颗钻石的话,教师,就是打磨这颗“钻石”的“工匠”,需要时间和精力去专注于创造它的美丽,而现实中,教师肩负了太多除了教育之外的工作,时间和精力被完全占用,无暇专注于教育,使得教育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仅仅成为了“授课”的代名词。比如说,有些学校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余承担行政工作,让教师“教学”、“行政”两头跑,哪边都不能用心,最后连自己都搞不清自己在做什么工作,更谈不上专注于教育了,还有的学校要求一个教师带很多门课,这样,教师每天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准备新的课程上,忙着应付上课,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对教育的专注程度。此外,笔者认为,大学教师的科研成果虽然代表了教师本人的学术水平,并与其教学活动相得益彰,但过量的硬性指标反而会成为教师的负担,影响教师对教育的关注,现在有些教师,为了评职称,把大量的时间和心思花在写文章,发文章上,对于讲课像应付差事一样,完成工作量即可,对于学生的道德成长不闻不问,更不可能去认真提高自身素质,注意规范自身行为,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

以上几点,是造成近年来我国教育行业中有些教师师德师风败坏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其解决办法如下:

首先,工作态度问题是教师个人思想认识问题,取决于教师对教育行业的理解,对教育岗位的热爱,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宣传“爱岗敬业”思想,帮助教师提高职业觉悟,而对于确实不称职的教师也应及时严肃清除出教师队伍。

其次,虽然学校不能保证每一位教师都是专业师范教育出身,但是在工作生活中,学校可以聘请专家定期为教职工进行与教育相关知识的培训,让教师在工作中得到成长,同时,也可以外派本校教师到专业机构进行深造,或者经常组织教师和学生在一起交流,使教师既能从学生的视角看到自己的不足,又能通过交流增进和学生的感情。

再次,教师急功近利的心态,反映了整个教育制度的问题,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特殊事业,是育人的工程,不容草率待之,政府应当增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扶持,制止并打击将教育作为盈利手段的行为,提高教育者的管理水平,思考新的管理模式和利益分配方式,使教师能够克服浮躁心理,真正把教育做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社会公益性事业。

最后,为教师提供尽可能宽松、愉快的外部环境,尽量不给教师安排与教学无关的工作,减少教师教学工作量,适当降低科研方面的硬性指标,为教师“减压”,让教师有时间、有精力做到专注于教育事业,无论在学业上还是在道德引导上都能为学生负责。

第5篇:师德师风建设范文

自己选择了这个职业,在政治思想方面,能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 “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献身精神,”把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看成最高美德,时时激励我,要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从领导,不打折扣,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并用“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做家长认可,学生喜欢,学校放心的“三满意”教师。在平时我经常进行自我反省,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努力营造一个好老师的形象

到底怎样做才能塑造一个好老师的形象,让学生喜欢上你呢?我认为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是学生喜欢的标志之一。王崧舟老师说过: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有四大支柱,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教师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教师的诗性。是啊,一个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的教师,根本不可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的、纯净的底色。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 kt250.com 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

要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学生闹矛盾,我给予合理的处理;学生犯了错误,我耐心地进行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我还抽时间给学生谈心、交流,和学生共同活动,缩短了师生距离,增进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等等。热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平时我很我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注意他们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程度、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差生,给予更多的关心,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尽最大的努力使他们健康成长。

第6篇:师德师风建设范文

当前,青年教师正逐步成为了高校教师的主力军,其师德师风不仅决定着教学的质量,还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因此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师德师风的内涵为切入点,深入分析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对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为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高高校教书育人的质量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思考

一、师德师风的内涵

师德师风即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行业风范,指的是教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道德观念与行为规范,是到的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了教师的文化素质、道德意识、道德素质以及道德活动等内容。师德师风不仅是教师所应遵循的教学行为准则,更是社会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文化底蕴,其中尊师重教、弘扬师德的优秀文化一直保持至今,虽然不同时代的师德内容各不相同,但尊师重教、弘扬师德一直处于我国教育文化与理论中的核心地位。其中,师德的本质内容与核心内容是师爱,这也是新时期下教师应具备的核心内容--师爱。具体表现为热爱学生、理解与尊重学生、乐于奉献、有着强烈的责任感等。

二、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首先,在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再者,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技术创新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因此,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是贯彻国家重要文件精神的需要。其次,教师是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贯彻国家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者,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与传播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加强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是推进素质教育工作、落实以德治国方略的需要。

三、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策略

1.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教育

师德师风是教师思想认识的直接体现,因此加强教师师德师风的教育,提高其思想认识,有助于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首先,青年教师应加强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法》以及《教师法》等思想道德理论的学习。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提升自己的师德素养与水平。其次,加强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理想的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与工作目标。在新时期下,青年教师应将科学的人才观、教育观以及发展观渗透到自身的日常教学工作当中,以切实履行教师育人的职责,为学校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再者,青年教师应紧跟时展的步伐,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素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以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

2.完善教师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不仅要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认识,还应监理完善的考核、监督、激励与评价机制,以确保师德师风朝着科学、正确的方向发展。首先,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以增强教师行为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学校应形成校党委统一领导、各单位各部门齐抓共管、教师与学生共同监督的有效工作格局,具体可从下两方面着手:①设置教师师德监督与反馈的意见箱,让人人都能参与到教师师德师风的监督工作当中,对出现违背师德师风的行为应进行检举或投诉,让学校领导对有违师德师风的教师进行教育与整改,及时转变教师的不良行为,提升其思想觉悟。②设置教师师德师风监督岗位,由学校团委组织或者学生会等组织对有违规违纪行为的教师进行检举与揭发,以避免不良风气的蔓延。其次,建立完善的考核、激励以及评价制度。将《教师法》、《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学校相关规章制度作为依据,建立一种完善的、公平公正的考核与评价机制,重点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职业道德情况以及教学态度进行考核,并将其与教师的工资薪金、绩效奖金、福利津贴以及聘用、晋职等实际利益相挂钩,以全面调动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观能动性。

3.提高青年教师的自我修养

师德是教师的核心素质,青年教师只有深刻理解师德的内涵,提高自我的修养,才能有效将“他律”转变为“自律”。首先,青年教师应树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以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其次,青年教师还应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与言行举止,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通过青年教师日常的言行举止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并发挥良好榜样的作用。再者,青年教师应增加自身专业知识的储备,做教学过程中切实的帮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真正做到有问必答。青年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我的修养,才能做到以德服人,从而让学生真正的心理认可、尊重教师,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

良好的校园文化对高校青年师德师风的建设有着积极地作用。首先,学校可在图书室、教学楼、办公楼、展览窗、会议厅等地方挂设含有师德师风内容的横幅与标语,以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氛围,时刻提醒教师树立规范的职业道德、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其次,学校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平台、校园广播、视频影像、校园报刊等渠道来大力宣传优秀的教师典范以及先进的教师事迹,以榜样的李阳来促进学校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再者,学校应倡导“传、帮、带”的活动,通过资质较长,具有教学典范的教师来影响与感化青年教师,让青年教师能更好的学习到优秀的教学技能以及优良的师德风范。最后,学校可开展“三育人”、“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等评选活动,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表彰与宣传,以促进学校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

5.拓宽青年教师的知识视野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青年教师教学经验稍显不足,缺乏足够的文化沉淀,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些青年教师的思想不成熟,无法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教学与科研工作当中。因此,有必要拓宽青年教师的知识视野,成熟其思想意识。第一,对于刚入校的青年教师,可让其学习一门或一门以上的与其本专业无关的科目,并做好详细的课堂笔记以及评价报告,以达到充实其思想,拓宽其知识视野的目的。与此同时,还应让青年教师讲自身专业与教学内容重合结合,多下基层锻炼,以提高其教学的实效性。除此之外,学校专业评审团应对青年教师申请的课题报告进行反复研究、探讨与修改,让青年教师更深入的理解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内容。第二,高校还应加强青年教师的教学培训工作,让青年教师全面了解上课的方法技巧以及注意事项,正确处理师生间的管理。第三,高校还可以不定期的组织青年教师去观摩优秀讲师授课的过程,也组织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听青年教师的授课,增进新老教师间的沟通与交流,以助于青年教师快速的进入教学状态。只有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拓宽其教学视野,提高其综合素质,青年教师的师风师德才会得到进步一完善。

6.合理提升青年教师的薪酬待遇

公平、科学、合理的薪酬待遇,可以有效激励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其不断进取,为学校多做贡献。因此,高校在增强学校实力,加快学校发展的同时,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师薪酬体系,制定公平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与分配机制,切实的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与经济地位,以充分调动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此外,高校还应重点关注青年教师的薪酬现状,力求在学历、教龄、职称、薪酬等方面寻求平衡点,让青年教师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管理与科研工作当中。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在高校教师的群体中,不同教育背景、不同领域以及不同专业决定了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思想上的差异。因此,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离不开高校各个部门、全体师生的共同配合、共同努力。

作者:范宏宇 单位:南通大学

参考文献:

[1]傅之平,吴明永.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机制探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01)

[2]陈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教育[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3]刘琴.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问题的探析[J].职业技术.2009(10)

[4]周静,乔开文.高校青年教师科研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05)

第7篇:师德师风建设范文

一、以德立身,强师之本

19世纪俄国教育家康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维奇·乌申斯基(1824—1871)曾说:“如果我们把我们的健康信托给医学家,那么我们就要把我们的子女的道德和心智信托给教育者,把子女的灵魂,同时也把我们祖国的未来信托给他们。”可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承担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于孩子们灵魂的塑造,即乌申斯基之所谓“道德和心智”,而且教师对于孩子灵魂塑造的成败,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既如此,教师本身的道德修养水平就必定对他们的工作成效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很难想象,一个本身道德不够完美的人能够培养出道德完美的学生。陶行知就说过:“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教师)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学问本领愈大,为非作歹愈大。”可见,从教育培养“人”的角度去看,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作风优良的师资队伍是办好教育的最重要的基础。

何谓师德?简言之,就是为师之德,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其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在本职岗位上自觉的行为选择,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师德的核心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与道德修养,包括教师丰富渊博的学识、平和宽容的心境、诚实守信的品格、遵纪守法的公民素养和坚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意识。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必须在正确理解师德的内涵和师德教育的目标基础上,结合教师工作的实践,不断促进教师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水平的提升,从而打造出一支具有示范意义的教师队伍,使其不仅在学校里对学生有榜样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同样具有榜样示范的意义。唯有真正理解了师德的内涵,我们才能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师德教育,才能理解和认同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

二、正视现状,任重道远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社会美誉度和群众认可度有了明显提升,也涌现出了一批师德高尚的典型,这与广大教师的辛勤劳动和敬业奉献是分不开的。但是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师德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师德师风现状存在种种令人遗憾之处;二是师德建设中存在诸多误区。

前不久网上爆出的浙江温岭市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是当前师德师风尚存缺陷的一个显证。当然,这仅仅是个例,但这一事件折射出来的背后的师德缺陷则是显而易见的。当前,师德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部分教师爱岗敬业精神不够,使命感、责任感淡薄。由此导致他们事业心不强,对教学工作缺少热情,上课也缺乏激情,更奢谈开拓和创新精神。二是部分教师缺乏爱心,育人意识淡薄。片面追求个人教学成绩而忽视学生身心健康,甚至出现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的行为。三是部分教师自身素质不高,给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有的教师沉迷于赌博;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有的行为散漫,酒后进课堂,或者在课堂上打电话;等等。这些现象虽然只是少数,但会严重损害教师的群体形象,严重影响教师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教育管理部门必须正视这种现实,及时解决问题,维护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同时,在师德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突出的是师德教育存在着方向性的误区。在以往的师德教育中,我们往往把它简单地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遵纪守法教育,或者把师德教育的重点定位在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等。这些都是片面的,必须予以纠正。在具体的师德教育方法上,我们往往以政治学习代替师德教育,以训诫教师来代替师德教育,或者以少数简单的师德教育活动来代替完整、系统的师德教育。在师德考核中,也往往以教学实绩来考核教师的师德水平。这些做法都是因为我们对师德的内涵理解不够准确全面,或者是对师德教育本身的重视程度不够所导致的。十报告中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深入思考开展师德教育的有效方法,摸索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途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教育事业取得更大辉煌用心用力。

三、精谋良策,确保长效

有问题不可怕,我们需要的是直面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良策。针对当前师德师风方面的种种问题,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把握好一个核心

所谓把握好一个核心就是全面把握师德建设的时代内涵。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师德内涵的侧重会有所不同。韩愈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他那个时代,师德的核心就是传道,即传播儒家之道。在当今这个伟大变革的时代里,师德的内涵除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为人师表”,高举起奉献的旗帜,以自身丰富渊博的学识、平和宽容的心境、诚实守信的品格、遵纪守法的公民素养和坚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意识来给学生做出表率,给全体公民做出榜样。陶行知之所谓“(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表的地步”,“日三省吾身”,以达到心灵深处的高尚,就是今天师德的时代内涵。这种内涵表现出来的就是教师的爱与责任,是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只有准确把握了教师的时代内涵,我们的师德建设才会有明确的方向。

(二)大力倡导两种精神

我们应倡导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教育是事业,其要义在于奉献;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教育是要讲奉献的,因为这是一项塑造灵魂的工作,这项工作很难量化,它的业绩很难用报酬的多少来衡量。当然,单一地以教学成绩来衡量教师的教育水平那也是极端错误的。因为教师身上承担着培育下一代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为之付出自己的全部心血,要防止任何形式和数量的误人子弟的情况出现。我们不能把教师完全当作一种职业,而应该在职业的基础上有所拔高,自觉地为下一代的茁壮成长而奉献自己的全部热情。在教育工作中,我们的对象是人,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这就决定了教育工作的复杂性,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开动脑筋,以最合理的方式开展工作。面对不同的情况,我们总要找到最合适的方法,这个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教育工作尤其需要创新精神,特别是当前知识爆炸,社会情况复杂多变,学生接受的信息庞杂而良莠不齐,在这样的背景下更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创造力,以最佳的教育方法去教育各种不同的学生。必须强调的是,教育的创新并非在课堂上想一个新点子那么简单,它必须是一个综合考量种种社会因素的复杂的工程。它以教师的奉献精神为基础,只有爱之深,才能拿出最好的教育办法。同样,教师只要诚心诚意地想要教好学生,是一定可以找出适合的教育方法的。

(三)要树立三个理念

一是要树立依法执教的理念。依法执教,弘扬师德,两者相互配合才能相得益彰。依法执教是师德的底线。二是要树立以德为本的理念。在师德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牢牢抓住道德教育这个根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是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孔子所提出的“温、良、恭、俭、让”在新时代里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首先必须是道德的典范。我们应该以教师良好的道德规范来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并以此感染学生,从而推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教师唯有以德修身,才能以德育人。三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师德建设的目标是促使所有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上,本着为学生的发展用心、用情地工作;二是要始终本着尊重教师的原则,既要有总体要求,又要尊重个人喜好。陶行知先生说:“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教育管理部门应该追求百花齐放的局面,只要人人都做到了个人修养的提高,则队伍的整体素质必定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四)坚持四个原则

一是要坚持以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的原则。师德建设是一项思想工程,关键在于个体的自觉和内化。因此,在创设师德建设良好氛围的同时,更要注重团队目标的设定,坚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人、用先进的制度引导人、用先进典型激励人、用先进事迹感召人,启发广大教师的自觉性,促使他们不断进行自我改进、自我提高,把法规、准则内化为自觉行动。二是要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相结合的原则。以学习十精神为契机,在党员教师中召开民主生活会,或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正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三是要坚持关注民生、多办实事的原则。一方面是学校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帮助广大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切实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为教师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是要积极动员和鼓励教师多办善事,真心实意地帮扶一些家庭困难、学习困难的学生,以爱心和责任心来感染学生,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四是要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原则。解决师德问题,不但要治标,更要治本。当前有些师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要敢于承认,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有偿家教、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问题。我们必须深入研究造成这些现象的深层次原因,看准病因,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药到病除,重建教师的社会威望。

(五)要落实五项工作措施

第8篇:师德师风建设范文

【关键词】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51.1 【文献标识码】A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教师的政策法纪和职业道德观念,决定在全市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目的是形成教育系统以身垂范、以德施教、讲求诚信的教风,提高全市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执教进程,全面促进我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本人就对师德师风手册的学习,谈一下个人认识。

一、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意义

时代需要更多的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教师,人民教师应该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同党领导的人民教育事业联系在一起。市教育局适应当前形势,开展师德建设活动,使教师更加坚定自己崇高的“热爱人民教育事业,献身人民教育事业”的师德信念。

开展了以树教育形象、创文明教育为目标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这是有必要的。加强师德建设,有助于激励和鼓舞教师自觉地献身于人民教育事业,是培养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必要环节。

二、正确看待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中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的高尚师德,首先体现在为人师表,模范地遵守国家的法律、纪律和社会公德上。教师的道德、性格、意志、情操深深地影响着学生。正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叶圣陶指出 “教师必须讲究师德,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1页教育科学出版社 )

学生的模仿性和可塑性都很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道德面貌在道德教育中力量是巨大的,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乌申斯基文集》第1卷第525-526页)。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确确实实成为学生的表率。“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该表里如一,言传身教。如果教师言行不一致,说得漂亮,做得很差,这样会对学生心灵产生极坏的影响。因此,每个优秀的人民教师都要加强师德修养,在各个方面成为学生的楷模,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

其次, 师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教过”不等于“教好” “教会”。按时上课,照本宣科,按规定布置作业,机械地批改作业,不能算有师德。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学习和思想的进步,还要关心学生性格、习惯与兴趣的养成,这才是有师德。

《中国教育报》曾经报道过上海市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优秀教师毛蓓蕾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的事迹。她面对一个表情呆板,求知欲不强,被人称为“木太太”的女生,不歧视、不放任,满腔热忱,悉心教诲。毛老师通过谈心、家访,了解这个学生的特点,帮助她树立学习信心,给她创设了有利学习的环境,终于使这个学生有了起色,升入了中学,健康成长。《光明日报》曾刊登某地一位教师发现一位学生没有及时做好作业,作为教师不是耐心进行教育,而是横加讽刺挖苦,把他赶出校门,结果造成这位学生自缢身亡。

这些可以说明,教师具有师德,才会真正去爱学生,帮助学生,使之能健康成长。否则,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也是无以复加的。

再次,热爱学生与严格要求是一致的。有的教师认为,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这个不准,那个不准,教师也不能管学生了,只好放任自流。” “火车跑得快,出轨快;跑得慢,出轨慢;不跑不出轨。”这其实是对这次活动认识得不深刻,是对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曲解。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这些话是有道理的,但是严格要求不等于体罚。教师对学生要严慈相济,严中有爱有度有方,使学生对自己敬而有爱,而不是敬而远之。

热爱学生和严格要求的统一,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爱和严是辩证统一的,爱之愈深,理应求之愈严, 严爱相济,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最后,热爱学生,就应该尊重学生,发扬班级民主。教师能把学生看作是与自己地位完全平等的人,看作班级的主人,决不包办代替,那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对这个集体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会想方设法把这个集体弄好。如果教师不这样做,总是自以为是,独断独行,听不得学生一点意见,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缺少民主作风。那么,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很难体会到作为集体一分子的责任感。

如我所带的班级,七年级时,在镇综合评比中,没有取得较好的成绩,我不批评而是鼓励。充分尊重他们,改变老师说了算的固有做法,健全班级组织,发扬班级民主,根据他们不同兴趣安设了以下机构:

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他们的管理能力和自身素质,更促进了老师和学生的关系,班级面貌大有改观,并且在第二年的镇综合评比中获得了好成绩。

第9篇:师德师风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校师德师风 建设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c)-0252-01

高等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要求。新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师德师风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对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挑战。因此,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已成为高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和必要任务。

1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性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其核心内容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自身必须具备更高的道德境界。高尚的情操、丰富的学识、坚强的人格力量应该是良好的师德师风之所在。“以人为本”是新时期教育理念的重要突破,是师德师风内涵的重要提升,也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理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德育工作状况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所以,加强高等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已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2 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当前高校师德师风的主流是好的,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深受学生喜爱的名师。但也有部分高校教师缺乏高尚的师德修养,在政治教育、工作作风和言谈举止等方面不但有损教师形象,更难以为学生做出表率。其突出表现为以下方面。

(1)政治思想淡化。有的教师思想政治观念比较淡薄,对党的教育路线和基本方针政策学习不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了解不深入,批评教育学生不够理性、育人意识淡薄。有个别教师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观点片面,过分渲染社会的阴暗面,对学生的成长起不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2)敬业精神不强。有的教师工作责任心淡薄,敬业意识不强,对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精力投入不足,不能尽心尽职的完成本职工作。还有的教师缺乏进取精神,治学不严谨,不注重获取新知识,不钻研业务,不求上进,满足于一般性的工作。有的教师上课不备课,得过且过或照本宣科,讲课内容空洞,教学方法单调,缺乏与学生交流。知识性和趣味性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

(3)法律意识淡薄。有的教师学术作风浮躁,科研缺少创新,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甚至有个别老师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视基本的道德不顾,违法乱纪,做出有损教师形象的事,有的甚至触犯法律。

3 高校师德师风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高校师德师风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微观因素的作用;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1)社会环境消极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道德体系尚未完全确立,因而出现社会秩序混乱,道德行为不规范等现象。这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

首先,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受这种经济大潮的冲击,很多人容产生“功利主义”。部分高校教师也出现了道德行为的偏差。其次,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也无形中影响到了高校教师。致使少数教师产生多给钱多干活,少给钱少干活,不给钱不干活的信条。再次,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使部分教师产生了重竞争,轻协作的意识,甚至有的教师出现了不正当的竞争,影响了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

(2)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力度不够。虽然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订了很多有关师德方面的法律、法规,但部分高校没有真正将其纳入高校战略发展规划中,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硬指标上,放松了师德的软指标建设。高校师德考评制度也不尽完善。从教师的选拔录用到教育教学的考核;从职称评聘到教师的进修、考研、考博等,都把学历学位、科研成果、论文数量、所发表刊物等级等作为硬性条件和主要标准。使得师德师风成为可有可无的软要求。

(3)教师自身师德意识淡薄。受当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少数教师不注重自身修养,不甘“安贫乐道”,极力追求票子、车子、房子等物质利益。认为自己博学多才就够了,什么师德师风给自己没多大关系。有的教师为评教所束缚,为了获得较高的学生评教分数,一味迎合学生的口味,视基本的道德于不顾,反而成为师德师风建设的反作用力。这些都直接造成了当今高校一些教师道德行为不良的现象。

4 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措施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一项重大的建设工程,是一项需要每一位高校教师长期为之奋斗的艰巨任务。

(1)优化高校师德成长的社会环境。高校师德水平和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发展趋势应该是一致的。并且受整体道德水平的影响和制约。首先,必须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增强高校教师的爱校意识,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校园文化能对高校教师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一所具有良好校园文化的高校,能有效减少外界不良因素对学校内部的侵蚀。增强教师的“免疫力”。具体说来,一是要培育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二是要创造富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三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教师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在实践中提升道德境界。

(2)加强高校师德制度建设。①加强领导力度,把师德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加强领导,统筹部署。②健全师德考评制度。有效的师德考评制度能极大地强化师德方面的政策导向作用。师德考评制度是提高师德水平的重要环节,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为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建立完善的师德考评指标体系;确立科学合理的师德考评制度;注重考评结果的应用和反馈。使其起到实实在在的激励作用。

(3)强化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激励;二是精神激励。对于贯彻师德师风要求,履行师德师风要求,具有一定的突出贡献的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先进人物评选、树立先进典型等精神激励措施,宣扬他们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另外,还可以给其物质上的奖励:比如岗位津贴、课时薪酬、福利保障、职务晋升等。

(4)引导高校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加强师德修养提升师德水平,首先应该引导教师坚持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增强道德认知。其次要加强道德实践,在实践中践行师德规范,提高师德水平。最后,高校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善于了解自己,时刻反省自己,乐于接受别人的意见,自觉抵御不良倾向的侵袭,加强抗挫折的能力,磨练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总之,高校师德师风对高校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是直接的、持续的,甚至是终生的。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必将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家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注入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