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环保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健全HsE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组织机构、强化人员配备、完善管理制度是做好HSE管理的首要支撑。明确参与各方对HSE管理的具体分工,实行领导全权负责,专职安全员部位负责,班组长和施工技术人员区域性负责,操作人对自己工作范围负责的制度。建立安全环保监督站,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监控。
1.2提高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的素质人是搞好各项管理的最关键因素。领导者必须要有“百年大计,安全第一”的思想,同时提高管理及操作人员素质,从而确保安全并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适当组织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安全意识。定期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安全环保管理水平的的关键所在。让每一个员工懂得HSE知识,掌握HSE技能,实现自己的行为责任,做到:凡是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操作技能学习,并进行严格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场;对特种岗位作业人员一律凭劳动管理部门颁发的操作岗位证书上岗。
1.3加强材料、机械设备的管理对安全帽、钢管、扣件等应进行见证取样及复试,复试合格后,材料才可用于工程。施工机械设备进场时须提供质量证明书、合格证、说明书,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时,必须通过有安装资质的单位来安装,安装完毕后由专业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才可以投入使用。设备投入使用前,施工单位应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落实加强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监理人员定期检查防护装置、安全保险装置,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2.几种日SE管理新技术
2.1用BIM可视化技术和远程监控技术进行HSE管理BIM代表建筑信安全息模型(Buildingl面rmationModelin勘,是基于最先进的三维数字设计和工程软件构建“可视化”的数字建筑模型,提供了一个“模拟和分析”的科学协作平台,实现提高质量、降低风险和污染、节约成本等作用。一些建筑安全企业利用BIM可视化技术建立三维模型并引入安全环保指标进行超前预控,实现施工阶段的动态集成管理及可视化模拟,并与三维扫描、视频、照相、移动通讯、互联网等技术集成.实现了各项HSE指标的预控与跟踪.实现了HSE管理的动态和精确管理,使HSE管理的幅度、深度和力度大幅增加
2.2应用55管理优化现场实现HSE管理指标的实现55管理就是要创造一个零故障、无意外事故发生的工作场所,现场内应保持宽敞、整洁和通道畅通,物流、人流、工序流有条不紊,意外事件的发生自然就会相应地大为减少。具体操作中,多以目视管理、看板管理等的应用为主。在目视管理方面:材料、机械的摆放位置用标准化的标牌,让管理人员“一看便知”;人员的着装上也可以做明显标志加以区分,方便管理。在看板管理方面,及时公布和更新各施工段HSE信息、施工机械故障情况、事故问题发生情况,起到传递信息、防微杜渐、强势宣传、褒优贬劣的作用,进而提高整体的HSE管理水平,确保各项HSE管理目标的实现。
2.3运用多媒体动画提高HSE培训教育的效果施工企业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这就要求企业的HSE教育不能停留在传统的集中授课、最后以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的做法。相当多的建筑安全探索了利用FLas形式进行HSE培训的形式。动画系统以生动逼真、直观的形式展现给施工从业人员,视觉和听觉的结合,有更强的感染力,使参与培训人员更好的掌握HSE管理的知识。
2.4斗运用建筑安全十项新技术促进HSE管理在前期的施工方案编制时,积极应用适合绿色施工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大力发展现场监测技术、低噪音的施工技术、现场环境参数检测技术、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产品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技术、新型模板及脚手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同时,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如绿色施工的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建筑模型的工程量自动统计、绿色施工组织设计数据库建立与应用系统、数字化工地、基于电子商务的建筑安全工程材料、设备与物流管理系统等,协助HSE各项管理目标的实现。
3.结束语
(1)实习的最终目的和效果难以保证
一般认识实习时间太短,一天时间安排学生参观一个公司或者企业集团,这种认知实习的形式使教师和学生把该环节作为一项任务,走马观花。生产实习过程中由于与实习单位缺乏沟通,不能达成共识,往往只安排学生参观,很少允许学生亲自动手,从而使得学生得不到技能的锻炼和从事工作的切身体会。
(2)实习基地的有限
高校在实习环节的经费十分有限,而且大多数公司企业认为学生的实习会影响其正常工作和生产,还存在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所以企事业单位对于高校学生的实习活动很少予以支持。这样一来,经费紧缺问题和实习接收单位不予以配合,使得专业建立的实习基地不仅数量少,而且实习内容单一,达不到预期效果。
2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
(1)题目数量较少,内容单一
一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题目年年重复,更新数量少。尤其是课程设计常常出现“多人一题”的现象。所以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不免出现个别学生之间相互抄袭,课程设计对学生的锻炼目标难以实现。
(2)题目与实际脱离
很多青年教师缺少实践经验,凭空捏造题目,导致毕业设计和论文严重脱离实际现象的发生。(3)缺乏指导教师一个指导教师往往在指导课程设计时,同时要带数十名学生,甚至同时指导一个班级的学生,这种情况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既辛苦了指导教师,又不利培养本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3对实践教学环节改进的探讨
3.1完善开放式实验室建设,以科研促进教学
我校环境专业积极发展开放式、研究性及综合性实验室,鼓励和指导学生自行组织小组,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与步骤,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及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工程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建设开放式实验室已初见成效,实践表明教学实验室全天候开放,实验设备和仪器使用率提高,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科研平台,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大大提高,很多学生发表多篇高质量科研论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3.2构建合理的实习方案
我校通过与环境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沟通,建立了多个生产实习基地,例如汉中市环境监测站,洋县、勉县、城固等县环境监测站,汉中市污水处理厂,略阳电厂、略阳钢厂等。在今后的实习过程中,争取延长实习时间,同时安排学生在不同实习单位进行实习,过一段时间后交换实习单位,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了解不同行业的环境污染物处理工艺和流程,积累多种工艺运行管理方面的经验。同时我们还应该充分了解当地的环境资源特点,充分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特点相符的环境专业实践。例如,我校处于陕西南部,汉江上游流域,深处秦岭和巴山之中,我们的环境专业实践应该紧紧联系当地的自然资源环境特点,大力开展关于水源地保护、流域生态保护和建设、山区生态保护、资源开发与保护等方面的实践环节。
3.3毕业论文和设计切合现实环境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
毕业实习注重对学生综合技能的训练,是本科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综合性实践环节,也是最后检测学生综合素质的关口。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工程实践及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2]首先,我校已经实现了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学生导师双向选择模式。即在导师列出研究方向、内容及要求等供学生依自己的专业兴趣选择相应的课题,如果学生毕业想去环保公司工作,毕业设计时要强化自己的CAD绘图能力。如果想考研究生或者环境监测部门工作,毕业设计时可以选择一些研究性题目。第二,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课题的选取要立足于现实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结合当地环境经济特点,选择有现实意义和地方特色的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选题。同时还应该有一定的学术价值,避免一些抄袭行为。第三,指导教师应当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毕业论文,培养和提高学生查阅和运用文献资料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书写论文的能力,因为写出流畅的工作报告和发表科技论文对于学生今后的工作是十分必要的。[3]
3.4开展系列“环保”活动以及相关学术活动
关键词 污水处理 环保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1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厂环保设计的重要性
能源是人们保证生活的基础,有了能源,人们才可以有衣食住行,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离不开能源。而环境则是人们维持生活的必须元素。能源和环境是密切相关的,有了节能,才可以保护环境,生产工人算过一笔账:节约一度电相当于节约0.4k标煤,4L净水,减少0.272kg碳粉尘,0.03kg二氧化碳,0.997kg二氧化硫,0.015kg氮氧化物的排放。我国13亿人口,平均每人每天节约一度电,一年下来可以节约2亿多吨原煤,削减煤炭燃烧对空气污染的总量的10%以上。
2 靠优化设计创建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厂
设计是一个构想,也是一件事的开端,设计的好,那么代表已经跨出了一大步。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应采用更高的高度,更广的范围,更加先进技术和理念,这样才会达到一个更高的标准,更好的节能和环保。初步设计对工程建设中节约投资和建成后取得好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批准后的初步设计是污水厂建设确定投资额、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签订施工合同、签订贷款合同、组织设备订货、进行施工图设计等文件的依据。国家明文规定:初步设计未经批准不允许施工,银行不予拨放资金。
历史上有很多的例子,证明了设计的重要性,要融合先进的技术、案例,套用成熟的蓝本,以先进的设计图为蓝本,进一步的修改,提升。设计的好坏,与之后的花销,成本和效率有着很大的关系,要尽量做到将设计内的毛病剔除,保证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节能性,使设计方案达到最好。
3 靠提高污水处理的自动化水平创建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厂
众所周知,一个工厂的自动化水平越高,就代表着这个企业的科技水平与经济效益越高。自动化水平是保证节能环保的前提,这样才能高效的处理污水,更加经济,高效。
污水的处理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浓度等工艺条件下进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数字总会发生一些变化,与工艺设定值发生偏差。为了保持参数设定值,就必须对工艺过程施加一个作用以消除这种偏差而使参数回到设定值上来。所有这一些,手工操作是很难做到的,必须依靠自动化系统装置检测和调节。所以,自动化水平的高低与一个污水处理厂的效率,经济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污水的流量必须与出水的量是一致的,如果来水多于出水量,那么就会把蓄水池溢满,那上游就会被淹泡。污泥的存放温度与位置也需要很高的要求,清理速度也需要保证效率,否则就将会导致排污池的堵塞,对于环保有很大的威胁。
随着社会对于污水清理速度的需求不断的增加,自动化污水处理已被很多地方提上了日程,而更多的需要自动化污水处理厂进行更新,自动化水平的提升进一步的增加了工作效率,使得自动化污水处理成为了必备条件之一。
4靠选用优质设备创建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厂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好的工具也会给你带来更好的效率,处理污水的设备一般都耗电量很大,所以应该在节能上多加力气,而且处理污水时所产生的气体具有非常强的腐蚀性,因为这两个特点,我们在选择设备这方面,应该选择节能、耐用,防腐蚀性强的产品。虽然增加了很多的投资成本,但是换来的却是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资源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不可以选择那些低成本,质量不够硬的设备,这样的设备容易损坏,出事故,造成包括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得不偿失。例如:大容量设备选用10kV高压电机比选用380V低电机节能显著;水泵、风机如果引进变频技术即可节能20%~60%,两年内收回投资,而设备水下部分,应用不锈钢代替原有的钢结构,这样会显著地提高设备的抗腐蚀性。
选择好的设备是一个方面,但是设备的保养更是重中之重,如果好的设备不经常保养,也是很容易损坏的,保养的好,设备的使用寿命便会延长,进一步的增强了节能的效果。
5靠安全生产创建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厂
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人们往往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避免发生一些不必要的事故,在设备等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对于安全的重要性就提高了起来。例如:污水处理厂的电气设备有很多,应该经常保养,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而处理污水时所释放的沼气,是易燃易爆气体,必须做好防火措施,污水、污泥中有很多有毒成分以及寄生虫,工人工作后,必须及时的作出清理,这样才能保证不被感染疾病。寄生虫等。在世界上,很多的安全事故不断的提醒着我们,安全是重中之重,只有解决了安全问题,工作才会有效率,节能环保的效果才会更上一层楼。
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不断的警示、提醒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污水处理厂的安全问题,必须牢牢树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必须正确处理好“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辩证关系,这样才能将污水处理厂的节能环保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马超,陈向明.浅谈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节能技术[A].2010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年会论文集[C].2010.
关键词:安全环保隐患 预防机制 应对措施
一、中石油的安全环保问题
随着国家对于安全环保问题的不断重视,中石油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也制定的健全的安全环保问题的预防机制。然而,这些机制在企业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此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1.企业安全环保文化体系尚不健全
目前,中国石油企业的安全环保问题虽然在很多程度上得到了落实和解决,但是企业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环保文化体系。一个企业的文化在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石油企业的安全环保文化体系尚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
2.安全环保生产政策执行不到位、缺乏严格的监管
虽然中国石油企业根据国家在安全环保方面的要求,制定了适合本企业的安全环保问题的规章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由于缺乏严格的执行制度,使得安全环保制度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同时,在安全环保制度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管机制,导致企业中的部分员工会做出违章的行为。所有这些因素使得企业整体的运行过程中,存在安全环保的问题。
3.事故要求标准不够严格
目前制定的标准主要是针对重大的事故,对于影响不大的事故和事件,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这就导致安全、环保隐患依然存在。目前,中国石油企业对于安全环保生产考核标准的制定不够完善,对于非生产事故和生产事故中C级以下的事故事件没有进行严格的考核,导致小的安全环保隐患问题时有发生。按照事故冰山理论和危险金字塔理论,当小的隐患数量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势必会引发重大的安全隐患问题。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4.员工安全环保意识淡薄、教育和培训不到位
企业对员工安全环保意识教育和培训层层衰减、流于形式,缺乏有序的管理和考核机制,致使员工安全环保意识淡薄,安全行为执行不力。
二、安全环保生产隐患问题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目前随着油田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的作业范围不断扩展、工作量的持续增大,生产工艺的日趋复杂、设备装置和工艺管线不断老化,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制定相应的安全隐患预防措施,对于现在企业安全环保的运营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中石油的具体情况,采取的具体有效措施可以概括为一下几个方面:
1.建立完善的安全文化体系,推动安全文化建设
各级领导应该把文化体系的建立放在重要的地位,将该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去抓,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提高企业整体安全生产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不断开展安全环保工作相关的特色活动,将安全环保的理念植入每个员工心中,使岗位员工时刻提醒自己做好安全环保工作,真正建立完善的文化体系,对每个员工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2.狠抓有感领导、直线责任和属地管理,进一步加强安全环保监督队伍
任何一项制度的有效实施都需要一直强有力的监督队伍,对于制度执行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控,对于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能够进行及时的修正,使整个执行过程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将具体的责任由领导层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员工身上,确定属地管理领域。制定严格的监管机制,使管工作必须管安全,抓管理必须抓安全落实到实处。
3.狠抓HSE培训师队伍和HSE审核员队伍建设
将管理层和员工的安全环保生产职责和HSE管理体系进行有效的融合,培养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HSE培训师和HSE审核员队伍,强化员工安全技能培训和承包商管理,积极推进HSE体系评估,狠抓安全环保隐患排查和整治,努力建立反“三违”长效机制,推进节能减排,实现安全环保形势持续平稳。
4.细化生产管理目标,强化生产过程控制
安全环保生产的要求是做到“零污染、零伤害、零事故”。这一生产目标的制定对于大多生产活动都是适应的。目标的制定是建立在正确的安全环保生产方针之上的。科学合理的生产管理目标为生产活动的安全、顺利的进行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是其生产活动的根本要求。在以总的生产目标为基础的情况下,管理者还应细化生产管理目标,制定上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以及基层管理者在内的覆盖全面的管理目标,对于基层管理者而言其责任尤为重大,基层是生产活动的第一线,众多的安全隐患出现在基层,因此强化生成过程成为应对安全隐患的重要措施之一。
5.增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环保素质
一是开展领导干部HSE培训。聘请HSE咨询机构和专家,分期对领导干部开展以安全理念、风险识别和安全管理方法为主要内容的培训,通过培训加深各级领导对HSE体系的实质性理解,提高有感领导技能,掌握风险防控理念和方法。二是推动开展“全体员工培训”。认真总结经验,突出实效,让基层单位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结合自身实际,自主开发标准培训课件,亲自授课,提升专业管理人员和干部员工的HSE素质和技能。三是全面推行基层岗位HSE需求培训。先进行HSE需求培训试点,逐步在企业所有基层队站全面推广以岗位操作技能、风险辨识、应急处置为重点内容的基层HSE需求培训,真正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会什么、干什么”。要利用HSE需求培训模式对新入厂、转岗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对社会化临时用工、外雇人员进行与工作内容相关的安全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全员HSE素质的大幅提升。四是组织好安全宣教活动。认真组织“安全生产月”、“6?5世界环境日”、“11?9消防日”“节能宣传周”等系列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广泛宣传HSE先进典型和安全环保知识,营造浓厚的HSE氛围。
Abstrac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one of global most important issues at present and in the future. It has major role for chemistry in developing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the approach of higher vocational chemistry teaching penetrat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was expounded from four aspects.
关键词: 环保教育;化学教学;渗透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chemistry teaching;penetration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5-0227-01
0 引言
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恶化问题日益严重。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前和未来全球性的重大课题之一,《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指出:“要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都或多或少与化学有关[1]。环境污染中有85%以上是由化学药品引起的污染[2]。因此,在开展环境教育方面,化学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高职化学教学中,怎样进行环保教育,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利用化学课堂,渗透环保意识
高职化学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多而广,如硫酸的工业制法、煤、石油、苯、甲醛、高分子合成材料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课前准备的相关调查数据、报道、图片、科普小论文,紧扣课程内容适时渗透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造成的危害,进而引导学生探讨进行环境保护的措施。
例如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教学中,结合介绍白色污染带来的危害,从而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资料表明,长期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会损害肝脏及肾脏,还有可能干扰人体内分泌[3]。可见,白色污染不仅给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而且还给人们的健康带来直接而严重的危害。探讨环境保护的措施:广泛宣传一次性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危害;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研发替代产品。
在教学活动的进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学主导性的作用,认真积极进行环保知识的讲授;另一方面,教学活动方式应当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开展课堂交流、布置课外作业、设定研究活动等形式,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求环保知识的兴趣。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明确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达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目的。
2 在化学实验中养成良好环保习惯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更直观更有效的载体。然而化学实验中使用或制备的有毒或有害的物质、实验中产生的废液以及实验后剩余的废弃物以及放射源等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从环保和学生自身安全的角度考虑,化学实验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对实验内容进行更新,尽可能不采用剧毒化学品进行学生实验。②规范实验操作,严格控制实验试剂用量,必要时还可对一些实验进行改进,如设计微型化学实验,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比如金属卤化物与硝酸银反应的实验,若用点滴板代替试管实验,只要在穴中滴加1-2滴卤化物溶液,然后再滴1―2滴AgNO3溶液,就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实验效果。通过采用微型实验,既节约了化学试剂,又达到了理想的实验效果,同时又有效地减少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③在通风橱中或密闭装置中进行有毒有害气体的制备,注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设计多余气体的吸收装置,不能任意排放到空气中。⑤将实验后废液进行收集后集中处理或用大量自来水稀释冲洗排放,实验用过的化学品也要进行收集后集中处理。⑥在实验教学中,从环保的角度向学生讲授有关试剂的正确贮存方法。如实验室储存HNO3、AgNO3、氯水等时,要用棕色瓶储存在阴凉处,以免HNO3、AgNO3、氯水见光分解污染空气。再如液溴储存时要用水封,溴水要现配现用,以免溴蒸汽逸出污染环境。
另外,在化学实验课教学方式上,可以利用课件实验、演示实验、分小组实验等途径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3 在活动课中强化环保意识
将环保教育纳入化学活动课中,比课堂渗透法更生动、更丰富,更具灵活性和实践性,它也是进行环保教育的有效途径。
①利用环保日和节假日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让学生们在宣传中了解我国环保方面有关的规定和常识,以提高学生在环境管理、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②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参观造纸厂、化工厂、水泥厂,调查排出的废水、废气和粉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的状况,了解工厂采用哪些排污措施。通过调查,写出调查报告或小论文,加深学生对环境污染危害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增强使命感,达到渗透环保意识的目的。③适时地开展环保专题讲座、环保主题演讲、征文及环保知识竞赛,还可利用黑板报等形式,探讨如何防治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等的措施,让学生在查阅资料、书籍的过程中自觉接受环境知识的教育。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深切地感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4 发挥化学教师在环境保护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作为化学教师,其环境意识、环境知识和环保技能以及环境教育能力的水平是提高学生环境意识的关键。
①化学教师要积极进行环境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踊跃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环境教育培训学习,并在教研组内组织开展环境教育渗透课堂教学的经验交流与问题的探讨。②在日常行为中,化学教师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倡导环保新理念,践行环保生活方式。如节约水电,打印机和电脑不用时及时关闭;节约用纸;不使用污染环境的物品,如含磷洗衣粉、喷发胶等;少用或不用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盒;老师如果买车,可以买小排量的,或者坐单位的校车,离家近的可以步行上班;老师要少抽烟或不抽烟,也不要请人抽烟,更不要在办公室和教室抽烟。据报道,日本吸烟人数占总人口的38.9%,日本人抽烟自掏腰包,不请人抽烟。
总之,在高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既发挥了学科的优势,也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化学教学应将环保教育的的思想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充分发挥师生在环保教育中的作用,我们生活的世界就会越来越和谐、美好。
参考文献:
[1]曾爱华.试析渗透环保教育于化学教学中[J].成才之路,2010.
你会选哪种?
对于有消费能力,又注重提升生活质量的人来说,第二种是最常考虑的答案。为什么呢?“有机食品没农药,吃着放心些!”“我都是专门买给孩子吃的,营养价值高一些吧。”“支持环保啊,那些整天打农药化肥的农场,把土地河流都糟蹋了,后代还怎么活!”……
问题是,我们花高价换来的有机食品,真的代表营养、安全和环保吗?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能实现这个初衷?就在有机食品每年以大幅度的增长率占据欧美市场时,一些唱反调的研究开始引起关注。2009年,《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公布了一份历时50年、长达162页的研究结果,发现有机食品和常规食品的营养元素并没有什么区别,后者甚至在某种维生素的含量上超过了有机食品;而2012年9月,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在《内科医学年鉴》上发表的论文也认为,有机食品跟常规食品的营养价值差不多,只是农残含量要低一些,但这跟人体健康的关系并不明确。
这些研究发表后,受到的质疑和讨论非常热烈。可惜至今为止,围绕着有机食品的真实价值,仍无法盖棺定论。但至少,当你把围绕它的争议都梳理一遍后,下次满怀豪情地为“有机”掏腰包时,可以更清楚自己买下的到底是什么。
跟常规蔬果相比,有机蔬果的维生素类、蛋白质、膳食纤维等几乎相同
“这几年,我的病人总是问我有机食品到底有没有好处,应不应该买,这搞得我很困惑。”德纳・布拉瓦塔是斯坦福大学健康政策学院的学者,同时也是一家康护公司的健康主管。为了找到明确的答案,她决定做一次大范围的学术论文筛查,比较一下过去几十年里关于有机食品的研究。这项工作很快引发了斯坦福大学其他同事的兴趣。于是,十几名研究人员搜索了1966~2011年间发表的六千多篇比较有机和常规食品的论文,并挑选出相关度最高的240篇进行分析。
最终他们发表在《内科医学年鉴》上的论文,得出的结论多少让人意外:“我们没有找到明确的证据,证明有机食品比常规食品更有营养。”论文的主要作者史密斯・斯潘格勒介绍,在他们筛选出的调查中,有223篇对比分析了有机和常规食品的主要营养元素,另外17篇则对比了两种食品的食用者的健康状况。
“跟常规蔬果相比,有机蔬果的维生素类、蛋白质、膳食纤维等几乎相同。在检测过的14种营养物质中,有机蔬果里含量明显高于常规蔬果的只有两种:磷和酚类(比如辣椒素)。不过,鉴于比较少人会缺乏磷和酚类,这项发现并没有特别大的意义。”
不过,他们也有一些积极的发现。比如在有机牛奶和有机鸡肉中,Omega-3脂肪酸的含量是比较高的,这对人体的心脏有好处。有机食品也确实含有更多的苯酚,苯酚中的类黄碱素(flavonoid)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抗氧化物。只是,这些食物中的十八碳烯酸含量也比较高,这种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是没有好处的。“另外,这些物质的含量差别并不是特别大,如果要证明这种差别的有效性,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至于对有机食品食用者健康的研究,他们也没有找到太激动人心的发现。“在我们找到的17篇相关论文中,试验时间长则两年,短则两天,样本数也比较有限,因此数据出入比较大,缺乏有说服力的长期研究。”
对于斯坦福大学的这篇论文,反对者举出了例子:加州大学的食物化学家阿里森・米歇尔的团队曾做过长达十年的试验,发现同样品种的番茄,在有机和常规的种植方式下,前者所含的两种抗氧化剂比后者要高出79%和97%。史密斯・斯潘格勒也看过这项研究,但她认为,这项试验的种植条件比较特殊,番茄的生产从头到尾都被严格控制着,如果放到不同的种植气候、土壤中,有机番茄是不是还能有这种表现,是很难说的。“所以,有机和普通种植方式对食品营养的影响,还不如特定的土壤气候环境、种植收割周期等对营养的影响来得大。”
“另外,在许多发达城市,有机食品往往是从远处的农场千里迢迢运过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包装、冷藏、运输和储存时间的变化,可能已经让有机食品的营养价值打了折扣。”
至于德纳・布拉瓦塔,面对病人关于有机食品的询问,她有了明确一些的答案:“单从营养价值上来说,有机食品并没有太特别的地方。但多吃蔬果的健康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你不差钱,吃有机的当然好。但与其省吃俭用每天只买一个有机苹果,你不如用同样的价钱,每天多买几种蔬果吃。”
有机食品同样具有毒性
虽然仅从营养成分上看,有机食品似乎没什么神奇,但它并非没有让人称道之处。就拿斯坦福大学的报告来说,研究人员发现在三千多种有机食品中,只有7%的样本检测到了农药残留,而在十万多种常规食品中,检测出农残的几率是38%。此外,常规食品上发现的细菌,更容易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
报告也提到了两项对儿童健康的研究,发现食用有机食品的孩子体内的农药残留确实更低。就在报告发表的下个月,美国儿科学会也对这个问题表了态:在2012年10月的《儿科学》上,儿科学会的专家建议“尽管没有临床证据说明有机食品更有营养价值,但它们确实能降低农药和抗生素的摄入量。鉴于儿童和胎儿的免疫系统并没有成人完善,儿童和孕妇食用有机食品无疑是比较安全的。”
安全!低农残!这对于中国人来说太关键了!那么,我是不是可以买了有机水果在衣服上擦擦就吃,有机蔬菜可以冲一冲就拿去拌沙拉呢?
最好不要上当。
首先,有机食品确实“不能使用人工合成农药”,但不代表它不使用农药,只是它用的是“有机农药”。目前,被美国环境保护署核准使用的有机农药有195种,它们都是从动物、植物或者天然矿物质中提取的,比如硫磺、敌百虫、除虫菊、毒鱼藤等。尽管跟人工合成农药来源不同,但它们同样具有毒性,也并非完全不残留,如果不清洗干净就吃下去,对身体能有好处吗?
其次,有机蔬果不使用化肥,因此在种植时大多使用植物性堆肥或是动物排泄物。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人畜体内都有病菌和重金属,会随着粪便排出,用这些肥料种植出来的蔬果,沾染上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的几率更高,可能引发食用者的感染甚至死亡。美国哈德逊研究所的全球食品研究主管丹尼斯?艾弗瑞是名激烈的反有机人士,他曾引用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宣称食用有机食品感染大肠杆菌的危险性是食用普通食品的八倍。
此外也有研究者发现,由于有机农田的虫害比较难控制,有些植物被咬伤后可能分泌对人体有害的毒素,也更容易被霉菌等感染。而意大利帕尔玛大学的学者吉蒂尼・S曾在2005年发表过一项研究,他和同事对比了有机牛奶和普通牛奶后,发现有些有机牛奶样本中的黄曲霉素含量明显高于普通牛奶,可惜他们并没有找出具体的原因。
看不见的资源耗费
对于现代化农业对环境的破坏,触目惊心的例子比比皆是:化肥农药抗生素泛滥、土地板结贫瘠、河流水道被污染……有机食品的培育,其实是人们回归传统,向大自然还债的一种方式。有许多研究和实例证明,有机种植对恢复土壤生命力,调节生态系统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把它跟环保联系起来。
那么,回到买苹果的例子,如果我买下了来自新疆的有机苹果,是不是就比买城郊老农的苹果要环保呢?这是个有趣的论题。
如果从碳排放的角度看,尽管有机苹果的生产方式对环境友好,但它从遥远的产地包装好,千里迢迢地运到我身边的超市,这个过程所耗费的能源可能已经抵消了它带来的好处,那么,买城郊老农刚摘下来的苹果是不是反而环保一点?
而从种植过程所耗费的资源看,有机食品也未必真的更环保。美国罗代尔研究所的专家就曾提出,为了控制虫害,专门生产大量的有机农药本身便提高了社会和生态成本。以最常用的除虫菊为例,为了从除虫中提炼出足够的有效成分,满足每年全球超过两万吨的需求,肯亚和秘鲁开垦了大量的花田,并靠无数人力每天手工采收一亿多朵花。这些花田本身占用了生产农作物的土地,甚至是砍伐森林破坏植被换来的,这对环境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说到消耗的社会成本,英国曼彻斯特商学院的教授肯・格林有更明确的看法。他和同事曾在2007年向英国环境农业部(DEFRA)提交过一份全面的报告。在报告中,格林和同事比较了150种最常见的食品,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后得出的观点是:“与集中化大批量产的同类食品相比,有机生产能源利用率不高,消耗的土地可能加重森林和生态系统的负担。”比如,报告提到,跟常规牛奶相比,有机牛奶的生产需要增加80%的土地,排放的污染物也增加了一倍。
环保意识普通化学实验教学普通化学实验作为一门实验学科,一般都是刚入校的大一新生学习,在非化学专业的本科实验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针对刚走进大学校园的本科生,与高中化学实验课相比,普通化学实验课时多,内容丰富,题材新颖,独立操作实验的可能性大,实验课的学习方式与中学有很大区别。大学里对学生的环保意识要求比较高。我国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比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灾害性影响。因此,普通化学实验就应该积极培养和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从实验中寻找环保知识在各自专业领域内的应用。
一、培养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我国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原因众多,尤其是农药的使用,给我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据统计,2009年我国使用农药制剂产品约200万吨。其中,乳油约占总量的40~50%。乳油(Emulsifiable Concentrate)是农药原药、有机溶剂和乳化剂混合而制成的均相透明液体。经有机溶剂配制而成的乳油属于易燃易爆、污染环境的危险品,在生产、储运和使用过程中极不安全。发达国家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限制或禁止大量使用甲苯、二甲苯等为溶剂的农药乳油产品。随着农药的大量使用,我国的饮用水、食品、蔬菜和水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普通化学实验是农林院校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涉及到种类繁多的化学试剂,以及有毒、有害、危险品等物质,对实验中产生的废物等处理不好就会形成一个较为复杂和严重的污染源。在普通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减少和防止化学污染,适当地开展环境教育,让学生更好地强化环保意识,从根本上切断污染源,是每一位化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二、普通化学实验教学中环保意识的培养方法
1.授课教师必须具备环保意识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特别是近年来硕博士扩招,越来越多的人都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不得不承认,我国在硕博士教育过程中,环保意识的培养是一大败笔。在当今的大形势下,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写出SCI论文就是好猫。一大批具有高学历的教授研究员中能把环保意识放在第一位而把论文放在第二位的屈指可数。因此我们的化学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理论修养,还必须有较高的环保素质,并在教学中有机地把环境科学知识渗透于其中,紧密结合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从老师自己做起,我国的环境状况改善还是有希望的。
2.普通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和内容必须强调环保意识
传统的普通化学实验大纲和内容都是几十年前设计的,虽然经典可行,但是与人类科技进步脱节,与人们生活实践基本不相关,这样的实验不能吸引学生,也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因此我们要积极尝试将原来的实验教学课程融合变革为一门新的通用化学实验体系。通过调整实验次序,使实验与实验之间形成链接关系,使实验中的辅助试剂、产物、副产物、剩余物能相互循环利用。合理调整实验课程,不仅使学生们的综合实验技能得到锻炼,而且节约大量实验药品和实验经费,最大程度地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减少污染源。同时必须改进实验的工艺、装置、条件和内容,依据环保教育的要求,应用环保化学的理念,积极进行实验改革,通过改进实验方法、改善实验条件等措施,并采用无污染和少污染的物质替代有毒有害物质,把污染物消除在实验的源头。对于实验过程中必须要用的有毒有害物质在实验结束后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与此同时,教学内容联系实际,使学生深切地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只有高度重视环保,才能做到保护环境,控制污染,促进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把环保意识作为普通化学实验教育的一个必须的内容融入到实验教学中去,在训练学生动手能力的过程中,不断受到环境意识的熏陶。在学生进实验室之前,通过计算机网络培训学生对普通化学实验中的环保意识,争取做到每个学生都在普通化学实验中能够做到环境保护从我做起并且学以致用。学生现在已经对现实生活中污染有一定认识,比如,2012年12月5日的北京,昏黄的天空中飘着零星小雪,再加上弥漫不散的雾气,和刚刚过去的晴朗周末判若两城。就在之前,12月4日,中央气象台连续大雾蓝色预警,预计4日夜间到5日上午,京津等地区有局部能见度不足200米大雾。北京前门箭楼被大雾笼罩。北京西五环高家堡以北晓月苑,汽车从大雾中驶出,犹如仙境一般,给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就是说,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实际生活,而且生活中处处有污染。要防治污染、改造我们的生态环境,必须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地以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的环境。
对于普通化学实验要求学生准确、规范、熟练地操作,节省药品,减少排污量。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化学实验给人们带来的各种危害以及多年以后的地球环境进行模拟,充分发挥想象,利用声音、图像、动画的效果,让学生了解到如果现在大家还不重视环境保护,多年以后整个人类将面临着毁灭的危险。因此,我们这一代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任,而且要对以后的子子孙孙负责,对整个人类负责。要让咱们的后代生活在一个干净无污染的环境中,每个人特别是化学工作者对环境保护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张乐斌,陈蔚林.安徽化工,2011,37(4):1.
[2]冷阳.今日农药(制剂研究),2011,(10):23.
[论文摘 要] 在环保和资源压力日益增加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绿色管理,以谋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绿 色声誉成为了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本文定义了企业绿色声誉,分析了它的特性,讨论了绿色声誉对企业利益相关者 的影响,并提出了培育企业绿色声誉的一些措施。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恶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世界各国都深切地感受到了生态危机的威胁。为了拯救地球、拯救人类,一些国际组织纷纷行动,发起了一场席卷全球的环保运动。各国政府则纷纷出台了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限制一切不利于环保的行为。与此同时,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也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拒绝购买与使用高能耗、高污染的产品。在此背景下,绿色管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重视,绿色声誉的作用也在逐渐显露。
一、企业绿色声誉及其特性
根据Charles Fombrun[1]对企业声誉的界定,这里定义企业绿色声誉为:与其他绿色管理领先的竞争对手相比,一个企业凭借其过去在绿色管理方面的行为和未来的前景,对所有的关键利益相关者产生的吸引力在认知层面的表达。按照Davies[2]对企业声誉的诠释,可以说企业绿色声誉就是其绿色身份和形象的结合,身份是指企业内部雇员如何看待企业的绿色管理,形象则是指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如何看待企业的绿色管理,特别是顾客的看法。
作为企业的一种重要无形资产,绿色声誉具有以下五种主要特性。
(一)赢利性。好的绿色声誉能赢得利益相关者特别是消费者的认同与支持,从而能为企业创造效益。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在美国和新加坡的工厂,在制造线路板的过程中不再使用会损害臭氧层的氯氟烃,每年节省了600万美元,而保护环境的好名声传开后,营业额上升了15%[3]。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麦当劳公司在绿色声誉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1999年初,北京的麦当劳公司与北京市环境卫生管理局联合举办了“倡环保、享美食——回收废旧电池”活动。良好的绿色声誉使麦当劳赢得了消费者,其营业额一直名列同行业的前茅,在绿色声誉管理方面的投入使麦当劳的利润不降反升。
(二)社会性。企业绿色声誉是社会有关各方凭借自己对企业在绿色管理方面的努力、表现、绩效等的印象而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反过来,企业绿色声誉又无形地影响着社会对企业绿色管理乃至企业整体的评价。
(三)增值过程的长期性。绿色声誉的形成与增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有一定时间的积累。随着时间的流逝,利益相关者根据自己的直接经验、有关企业行为及其主要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对企业做出全面评价[4]。当然,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精心培育、呵护自己的绿色声誉。以杜邦公司为例,仅1998年一年它用于环保项目的投入就高达2亿2千万美元。当然,好的绿色声誉一旦形成,就能较长期地起作用,而且有效的管理还可以使其价值与日俱增。
(四)贬值过程的快速性。绿色声誉的增值过程虽然漫长,且需要企业付出艰苦的努力,但“失去全不费功夫”,片刻的掉以轻心都可能使一切化为乌有,让绿色声誉迅速贬值、毁损。而且,一旦声誉扫地企业便很难东山再起。
二、企业绿色声誉的影响
绿色声誉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态度和行为。
(一)对投资者的影响。当今,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越来越关注企业的绿色声誉,有些金融机构已把企业在绿色管理方面的表现与声誉纳入融资资信考察体系中,良好的绿色声誉能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并且能进一步吸引新的投资。美国还出现了“绿色”银行,该类银行专门选择那些进行“绿化”的企业和项目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和服务对象[5]。而不佳的绿色声誉可能给投资者一个信号,企业的生产过程无效率,企业可能受到附近环境团体或机构更加严密的监督,受到消费者的抵制与拒绝,遭受环境管制处罚和环境责任争端带来的潜在财务损失等等。这样,企业就很难赢得投资者的支持。
(二)对消费者的影响。随着消费者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声誉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正日益增强。他们常常会抵制绿色声誉不佳企业的产品,或尽量减少对其产品的需求。早在1989年,英国一家公司对美国所作的调查表明:53%的受访者曾因担心产品或包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拒绝购买某种产品;75%的受访者表示,若产品或其包装可回收或分解,他们的购买意愿将会更高,且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5]。1991年的一项调查表明,67%的荷兰人、80%的德国人、77%的美国人和76%的加拿大人表示在选购商品时会考虑对环境的影响[6]。1997年法国的一次民意调查表明,公众购买绿色产品的意愿达70%。此外,在全球范围内对22个国家环境态度的调查表明:大多数国家的大多数公民认为环境状况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更多的公民认为环境影响了儿童的健康。22个国家中16个国家的公民表示他们拒绝购买对环境有害的产品[7]。
(三)对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绿色管理的效果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努力,还受制于供应链合作伙伴。所以,他们往往不愿与绿色声誉不佳的企业进行业务往来,以免影响供应链的绿色性,削弱供应链的竞争力。为了追求可持续性发展以及将其作为深层次管理目标,处于强势上升的索尼爱立信推出了“绿色伙伴计划”,用严格的程序监督、管理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以期确保所供原材料不含违禁成分和达到环保要求。从2005年第三季度开始,所有索尼爱立信的供应商将都被要求必须通过严格的审查而成为合格的“绿色伙伴”,审查程序采用了“索尼绿色伙伴资格评估程序”的具体条款。额外的要求还包括供应商的自我审查和零部件验证,其中包括重金属测试和原料环保声明。索尼爱立信“绿色伙伴计划”最终目标是在2007年以前使所有索尼爱立信的供应商通过测评而成为“绿色伙伴”[8]。
(四)对环境保护组织和媒体的影响。企业的绿色声誉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各种环境保护组织。对于绿色声誉好的企业,他们会不失时机地予以赞颂,并在道义上给予支持。对于绿色声誉不佳的企业,他们则会毫不留情地加以指责,并给予更严密的监督。这种无形的环境压力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影响和负担。例如,1995年,英国壳牌公司决定把一座报废的海上储油平台沉没到大西洋底。绿色和平组织称该平台内含有100吨有毒沉淀物,并在德国发起一场激烈的抵抗运动,致使公司的销售额突然下降了20%以上。在巨大的压力下,壳牌公司不得不收回原来的计划[7]。
企业的绿色声誉也直接影响着媒体的偏好。绿色声誉好的企业会得到更多、更加有利的媒体报道,相反则会遭到更多、更严厉的监视与批评。
(五)对雇员的影响。良好的绿色声誉将会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进入企业。在西方国家,许多人宁愿获得较少的工资报酬或经常加班,也希望进入绿色企业工作[5]。良好的绿色声誉也有利于留住人才,他们会因身处这样一个绿色的企业而感到自豪,从而更忠诚于企业。
(六)对保险公司的影响。环境责任保险在许多国家已经是一种独立的险种,但保险公司往往不愿意为绿色声誉不佳的企业提供保险,或者会收取较高的费用以体现风险与收益对称。而对绿色声誉好的企业,则会给予较优惠的价格。
(七)对政府的影响。企业绿色管理是一项外部性很强的活动,政府会进行干预与管制。绿色声誉好的企业会获得政府的鼓励与支持,例如得到税收减免、环保补贴、无息或低息贷款以及宣传表扬等。而绿色声誉不佳的企业会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更加严格的监督和控制。
湖北省政府出台了系列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绿色管理。规定对获得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证书的企业,由所在地的市、州、县级财政,按每个品牌1万元以上给予奖励;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和绿色食品营销企业进入市场,要求有关部门应减免入场费、场租费等费用;对获得绿色食品证书的企业给予优先自营出口权;从事绿色食品科技研究开发、生产和营销的企业,按照环保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享受优惠政策。在“十一五”期间,在省对下转移支付专项预算中,每年安排500万元绿色食品开发专项资金[9]。
三、企业绿色声誉的培育
由上述分析可见,绿色声誉会对企业的方方面面的利益相关者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企业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培育绿色声誉。
绿色声誉的形成是以有效的绿色管理为基础的,同时要借助于有效的宣传与沟通手段,以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因此,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来促进绿色声誉的形成。
(一)树立绿色管理意识。好的绿色声誉首先取决于企业内部员工的认识与行动,只有当员工们有强烈的绿色意识、采取切实的绿色行动、形成浓厚的绿色氛围时,才能形成良好的绿色形象和绿色声誉。为此,要对员工进行有关绿色管理的教育培训,让他们认识到绿色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另外,通过举行相关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和摄影比赛等活动,使员工了解绿色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上海夏普(SSEC)分别对管理干部、环境作业人员、全体员工进行不同层次的环境教育与培训。同时,开展环境知识竞赛,以竞赛形式普及环境知识、提高员工的环境知识。此外,在全公司开展以绿化工厂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加强环境活动过程控制、减少各类废弃物的产生为目的绿色小集团活动,动员全体员工在自己的工作中寻找环境改进项目,并对其中的优秀小组进行奖励,以此提高全体员工的绿色意识和对绿色活动的参与性[7]。
(二)建立绿色管理组织。企业应建立专门的绿色管理部门或安排专门的绿色管理人员来保证绿色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绿色管理部门要和研发、供应、生产、销售等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确保在产品设计、物资采购、生产管理以及产品销售过程中的材料选择、污染排放、废弃物处理、包装物回收等方面满足绿色化要求,确保能源和水的节约与再循环使用,并有效运用绿色会计与绿色审计手段来确保各项绿色工作的开展。
美国杜邦公司1992年革新了环境管理体制,在公司董事会下设环境政策委员会和环境指导委员会,环境政策委员会由5名外部董事和一名公司内部副主席组成,负责监督环境政策的执行,环境委员会负责制订公司安全、卫生、环境政策以及工作目标、环境质量指标,指导公司的环境计划。杜邦还成立了一个安全、卫生及环境优秀中心,其任务是通过与经营部门的直接联系,将决策、监督及安全、卫生和环境管理结合起来,该中心下设与化学品制造商协会的“责任照管”管理规章要求相配套的机构,包括职工健康与安全、环境管理、工艺安全管理、产品管理、化学品销售、公众意识与应急响应等[5]。
(三)健全绿色声誉管理制度。健全的绿色声誉管理规章制度会使绿色声誉管理与企业的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活动一样成为企业日常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长期稳定、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
(四)培养绿色声誉管理人才。绿色声誉管理对管理者的要求较为全面。他要有强烈的绿色管理意识,要有丰富的绿色管理知识,要掌握声誉管理的方法与技巧。企业可采用“派出去”与“请进来”的方法来培养绿色声誉管理人才。即既可将企业的有关人员派出去进行相关技能知识的培训,也可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到企业进行讲课,对全体员工或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
(五)注重绿色声誉管理沟通。声誉不但依赖于直接的经验,同时也依赖于加工过的沟通信息[2]。所以,企业除了要以实实在在的绿色行动与绿色绩效来提高自身的绿色声誉外,还要注重通过新闻报道、广告、宣传及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来与顾客、社区、雇员、媒体、投资者、民间环保组织、执法部门等进行沟通,以更有效地提升自己的绿色声誉。
庄臣公司积极运用绿色沟通培育企业绿色声誉。他们积极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如开展气雾罐的回收活动;积极参与环境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的绿色意识;积极与供应链伙伴合作,促进环保行动;积极获取社会对其环境活动的支持,比如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研讨、与政府对话、建立持续发展委员会等。杜邦公司也是绿色沟通的行家。比如,1996年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协助中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和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举办了首届“杜邦杯·中国环境新闻奖”评选活动。该评奖活动旨在鼓励新闻工作者探索环境新闻报道的创新,提高环保宣传的质量[7]。通过此类活动,这些公司很好地宣传了自己的绿色理念和绿色行动,提升了自己的绿色声誉。
参考文献:
[1]Charles Fombrun.Reputation: Realizing value from the corporate image[M].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6.
[2]Gary Davies,Rosa Chun,Rui Vinhas da Silva and Stuart Roper.Corporate Reput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M].Routledge, 2003.
[3]颜爱民,谭民俊.绿色管理:中国企业管理新趋势[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9,(5).
[4]郝云宏,张蕾蕾.持久的竞争优势与战略资源——企业声誉理论研究综述[J].江西社会科学,2006,(4).
[5]李会太.企业绿色管理引论[D].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12.
[6][澳]迈克尔·杰伊·泼隆斯基,[美]阿尔玛·明图·威蒙斯特.环境营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7]高广阔.当代跨国公司实施绿色管理的动因及行为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后论文,2003,9.
[论文摘要] 日本对华的 经济 援助(以下简称oda)在特定的 历史 时期给两国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6年日本发表对华oda白皮书,称在2008年全面停止对华oda,而学术界对日本对华oda的观点也不尽相同。因此,笔者期望在一个中正的立场分析日本对华oda对两国的作用进行客筧鄯治觥?
一、日本对华oda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
苏联的可能,而 中国 经济 的稳定有利于保持中苏之间现有的“不战不和”的关系。这样,日本就可以借助中国的实力与苏联抗衡。因此,日本政府力排众议,决定向中国提供大规模的日元贷款。结果,日本通过提供援助,不仅提高了中国实力,增强了对抗苏联的力量,也有利于美日东亚战略的实 现及日本本国的安全。
(2)通过对华oda,日本获得巨大经济利益。日本对中国的经济援助不仅对维持两国的友好交往产生积极影响,它本身也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获得很大好处。20世纪70年代,日本遇到了石油危机,日本国内物价狂涨,中国把大量石油和煤炭出口到日本,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日本的能源危机。20世纪80年代,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而这时日本恰恰出现了资金剩余。20世纪90年代,这种互补关系越来越明显,日本经济出现泡沫崩溃而陷入了萧条,而中国恰恰在快速增长,增加了进口需求。这为日本企业的发展和日本经济的复苏提供了良好条件。而对华oda恰恰是日本打开中国 市场 ,分享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一把钥匙。
(3)oda大量用于中国西部开发与 环境 治理,也有利于日本的环境保护和建立其环境援助大国的地位。
由于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且北半球温带季风自西向东先后吹过中、日领土。因此,中国,特别是中国西部环境脆弱地区(如黄土高原) 的环保危机,将直接威胁日本本土的自然环境。日本政府在1991年东京国际会议上发表了《地球环境东京宣言。行动计划》;在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特别会议上提出“支援面向21世纪的环境与开发”的政策构想,承诺五年内提供9000~1万亿日元的环保援助;到1996年已拨款9796亿日元,提前一年完成所承诺的数字指标;在1997年12月京都会议上努力促成与会各国签署了关于削减二氧化 碳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日本还先后两次主持召开“非洲开发会议”,提出以 人道主义、环境保护、相互依存、经济开发为理念的“新开发援助战略”和“东 京行动计划”,得到经合组织开发援助委员会(oac)成员国的一致赞同,成为国际 社会 援助非洲的 指导 性政策方针。日本加强环保ooa是想在 政治 、安全以外的国际事务上掌握主动权,为在国际新秩序中发挥主导作用打下坚实而广泛的基础。外务省地球环境大使赤尾信敏对此毫不隐讳:“地球环保事业迄今为止尚无发挥主导作用的国家……不管是哪一国,只要对这一事业做出最大贡献,就理 所当然地居于领导地位。”正是出于这一目的,中国成为日本谋求环保ooa领导大国地位的主要实施对象,而对华环保援助对日本提高国际地位有着明显作用。
三、冷静看待日本对华oda的终结
从2004年开始,日本大幅削减对华援助金额。与此同时,日本经济长期低迷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全面调整其对华援助政策。21世纪以来,用于政府开发援助的预算总额不断减少。
我们要看到,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日本对华oda退出 历史 舞台,是早晚都要到来的事情,也是符合中日经济健康发展基本 逻辑 的历史趋势。金熙德曾经表示:“日本最终彻底停止对华经济援助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这种双方政府间的经济合作能够转化成为一种双赢互利的良性互动模式,既有利于中国借鉴日本的先进技术及经验,又有利于日本企业开拓中国市场,那将有利于两国关系发展。”其实,不单单是日本,加拿大等一些国家也已经减少了对华援助。中日关系发展到今天,中国应该做好准备,争取和日本政府通过协商妥善解决好日本对华oda的相关问题。
20世纪60年代,中国曾经遭受苏联一夜之间撤走所有专家、撕毁所有合约的冲击,然而中国政府和人民顶住压力,艰苦奋斗,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成功地进行了 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此一时,彼一时,今日中国的国力与那个年代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伴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日益丰厚和外资的不断涌入,现在每年不到10亿美金的日本对华oda,其影响力可以说已经越来越微不足道。因此,我们不必有过激的反应,应该以大国风范和平常心待之。
今后,我们在欢迎和接受外国经济援助的同时,仍将坚持自力更生的基本国策。正如李肇星部长在回应日本政府有意终止对华援助时所说:“没有日本援助,中国也行。”他又强调,“中国人民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智慧、决心和自信,建设自己的国家。”
参考文献:
[1]蒋立峰主编:《21世纪中日关系发展构想》,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8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