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临床医生工作经验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本文总结作者近年来在急诊科进行临床带教的工作经验,提出要做好临床医学生的带教工作首先要制定好个体化的教学实施计划,重视并认真落实入科教育,做好急诊科临床带教工作的实施、检查,并认真总结临床带教工作,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步入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急诊科;临床带教
临床毕业实习是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过渡最关键的时期,是培养医学生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巩固其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提高临床基本技能的重要环节。做好医学生的临床带教工作是医学生医学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科2002年以来先后接受约230名医学生入科实习,通过规范的临床带教工作,收到较好的效果,受到实习生及医院医教科的好评。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 制定好个体化的教学实施计划
到急诊科实习的医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有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还有中专生,学习专业方向不同,没有临床工作经验,在急诊科实习时间长短不一,从2周到1个月不等,因此必须根据其自身情况对学生因材施教,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每批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实习生到急诊科实习前,均由教学秘书根据其所在院校规定的实纲结合本科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实施计划,经科内讨论通过后,再由各个带教老师遵照执行。
2 重视并认真落实入科教育
实习生初到急诊科,从环境到具体医疗工作,都会感到陌生;面对急危重病人,多存在恐惧、紧张心理,常常不敢动手,觉得无所适从,为了使实习生尽快熟悉工作环境,进入角色,应重视并认真落实实习生的入科教育。实习生入科后,由教学秘书带领其熟悉科室布局、成员、抢救房、留观床位、手术室、换药室等情况,使其对急诊科有一初步的整体印象,提高其在急诊科的实习学习兴趣。随后,按临床小课的形式进行入科教育。简要介绍急诊科科室工作规章制度、无菌观念、病情观察、病历书写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使其尽快进入角色、工作时有章可循,减少走弯路的机会。另外,一定要明确实习生的工作职责及在急诊科学习所要达到的要求及目标,使其学习及工作有章可循。
3 做好急诊科临床带教工作的实施
在急诊科基本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1)掌握高热、昏迷、抽搐、休克、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心衰、呼衰、脑衰、肝衰、肾衰、气胸、咯血、上消化道出血、急腹症、急性中毒等常见急危重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急救思维及抢救意识。(2)掌握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型鉴定及配合、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测定、尿粪常规检查、呕吐物及粪便隐血试验、血清电解质测定、血糖、肝肾功能检查、血清及尿淀粉酶测定、血气分析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等。(3)掌握急救车及抢救室配备的所有常用急救中西药的药理、规格、剂量、用药途径、适应症、毒副作用及禁忌症。(4)在各级医师或护士指导下,学习或初步掌握下列诊疗技术:皮内、皮下、肌肉注射,静脉穿刺及注射、吸氧、吸痰、洗胃、灌肠、导尿、物理降温、快速血糖仪、心电图机、监护仪的使用等。(5)掌握最新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有关心肺复苏要点及操作规程,熟练使用除颤仪进行电除颤、简易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了解经口气管插管等人工气道的建立措施,对呼吸机的原理及参数的设置、调整有初步的认识。(6)初步掌握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疗法,液体疗法。(7)初步掌握止血包扎固定及脊柱损伤时的固定及搬运相关知识。
采取平时查房床边讲解、边示范的方法。每天最少2至3个实体病例的诊治过程和难点、注意点的分析,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要求学生现场操作进而独立完成(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为主体的方法,结合主治教学查房、科内小课、参加科内疑难和死亡病案讨论、典型病例讨论等师生互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课后要求看书,回忆思考,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敦促学生阅读相关古籍、著作、文献,适当布置关于某些方面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工作,为将来的临床、科研打下良好基础。
4 做好教学工作的检查
对实习生的检查,争取平素抽查与出科考试相结合,平素抽查主要通过查房提问等手段了解其汇报病史、体格检查、病历书写、临床操作等多方面的情况。出科考试包括理论考试、病例分析、诊疗操作检查、临床答辩等方面的内容。学生轮科成绩中,平时成绩与出科考试成绩各占50%的比例,力求做到最终成绩客观、公正。
5 认真总结临床带教工作
急诊科每批实习生实习结束,由科主任牵头与带教秘书及带教老师开会、交流、讨论、分析学生带教成绩及带教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从而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修改、完善带教实施计划及方案。
儿童在医院里经常遭受的不仅仅是病痛,更多的是焦虑和压力,而后者会加剧痛苦的程度。催眠技术在儿童身上的应用更倾向于教会儿童一种应对的能力,一种运用与管理自身的能力。
本文中的案例来自一名六岁的女孩朱莉,她的额头左侧有一道伤口需要缝合,医生在给她处理时没有打麻药,小女孩极为配合,没有反抗、哭闹,她一直忙于给图画书上颜色,甚至在缝合完成时都并不知晓。
催眠式的外科缝合具体是如何做到的?
一、不予告知
在催眠过程中我们强调“告知”的重要性,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就像人们有知情权一样。对于成年人来说,当你有了一个伤口需要手术缝合时,作为医生就应该告诉你关于这个伤口的情况,医生会向你解释现在的情况如何,接下来会做些什么,等等。这些是在处置伤口之前就要告诉你的,这样你就会有一个心理上的准备。这其中的原理是告知将要发生的事情可以让成人安静下来。这不仅仅是道德上的要求,而且当一个成年人获取了全部信息之后,如果他知道会发生些什么就可以产生镇静的作用,因为他可以在心理上作出准备。
如果你注意观察,你会发现有很多医疗工作者在工作当中对于儿童也用同样的办法。然而,在孩子身上运用告知的方法,却会收到相反的效果。告诉他们将要发生的事情,从而希望他们减少焦虑,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造成他们更大的焦虑和更少的合作可能,因为他们无法在认知上通过了解即将发生的事情来缓解自己的焦虑。比如,你去牙科看牙齿,你可能会有点害怕,但也还是可以坐下来治疗。但对于一个五岁以下的孩子来说就完全不是这样,当他们害怕时是完全不可能与你合作的。
成年人想知道确切的将要发生的情况,儿童却并非如此。科学家对于儿童对害怕和焦虑的反应有大量的研究,临床实践和神经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均表明:儿童很难去处理准备性信息。所以,对于儿童催眠要使用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方法。对于儿童来说,不是要告知发生的事情,而是要将他们的注意力从会使他们焦虑和痛苦的源头上引开。
二、困惑技术
当医生进门后第一句话就是对朱莉说:“你好,我是克卢斯医生。”然后马上开始谈她的鞋子很漂亮,看起来和她的裙子很配。这些完全是在和孩子建立关系,并转移她的注意力,同时,这也制造了一些困惑。她本以为医生会直接过去观察她头部的伤口,但为什么医生会开始聊她的鞋子?
如果你懂催眠的话,你就会知道,困惑是让人进入高暗示接受状态的一种方法。当意识无法对目前的状态作出合理的评估时,人们就会困惑,无法作出合适的反应,这时潜意识的本能就会接手工作,这时就是潜意识活跃的状态,而这正是制造高暗示接受状态的一个常规方法。正如,我们在催眠技术进阶课程培训中着重讲到的“手臂抬起的诱导技术”一样,在抬起的过程当中开始谈另外一只手和双脚及大腿的感受时,用到的就是“困惑”的技术,也称为“误导”的技术。
三、自然脱敏技术
同时,医生不是在实施麻醉后离开房间,等30分钟后再回来进行缝合的处理,而是每5分钟来一次,同时进行一些处理,为什么呢?
其实,不过是在她额头放一块奴佛卡因胶而已,医生反复进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孩子进行脱敏。医生是一个陌生人,所以需要对孩子对于他的出现和接触进行脱敏,因此,医生每5分钟进来一次。头几次,孩子会抬起头看一下,她确实很在意医生的出现。但在医生第4~5次出现时,孩子就不再注意他的出现了。
四、转移注意力
同时,医生开始了解孩子的兴趣点在哪里。当确定茱莉喜欢画画时,医生开始用这一点来转移她的注意力。这时医生一边给她一些绘画方面的事情来做,一边接触她的额头来对她进行脱敏,因为那是医生要进行手术缝合的部位。这样孩子就不会太注意医生正在做的事情,她就会专注在画画上。
医生让她给画上的每一个不同的眼睛涂上不同的颜色,她答应了,并开始行动。这时,她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画画上,还不停地问医生对她选择颜色的意见。这时孩子的焦虑情绪明显下降,而且孩子的这种情绪反应也通过情绪的联接影响到父母,父母也开始放松下来。父母的这种放松状态同时也正反馈给孩子,让孩子感觉到更加安全。
五、如何应对焦虑的父母
作为一名儿童医疗工作者,你不仅仅需要面对儿童,同时还需要面对他们的父母。正如我们所知道的,父母与孩子之间有一种高速的、无线的情感纽带,这种传输是同步且双向的。在特定的压力情况下,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情绪状态,同样,父母也可以感受到孩子的情绪状态,这两方面是相互依存的。所以,你要能够准确地觉察到孩子和父母的情绪状态,如果父母很焦虑的话,孩子就很容易通过这种情绪的联接接受父母的情绪,从而受到父母情绪的影响。
在手术开始时父母都会想知道很多情况:“你会怎么处理我的孩子”,“要不要手术”,“会不会留下疤痕”,等等。大量的临床工作经验总结得出的结论是:这时如果开始向父母交待所有的情况,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因为,他们的情绪很难一下子平息下来,尤其是医生要面对的是孩子,让孩子平静下来是当务之急。当父母还在焦虑中时,就会更多地影响孩子的状态,下一步对于孩子的处理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尤其是当一个陌生的医生走进诊室,父母怎么去评价医生能否胜任呢?医生进入诊室后,证明他是一个胜任的医生的最好做法就是他要对孩子做一点什么,可以马上改变孩子的情绪状态,让孩子变得很愿意合作,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关系等,以此来证明他是胜任的医生。这种信息会传递到父母那里,这样父母的焦虑就会明显下降。临床的经验表明,当医生能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安抚孩子后,很少有父母还会追问:“你要对我的孩子做什么?为什么你不告诉我怎么回事?”因为,父母的焦虑已经明显下降,而且他们的态度也会影响到孩子。
六、作用的机制
人的精神活动有意识和潜意识两部分。比如你在看电影时,你的意识专注在电影屏幕的声音图像的变化上面,同时你的潜意识知道你坐在座位上,你周围的人在做些什么,你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你感觉得到空调的声音,甚至你还会想到上厕所可以从左面还是右面出去。你知道这一切,但注意力会专注在电影的内容上面,就是你的意识所专注的地方。
[关键词] 护理管理;JIT;护理文书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7-0127-03
护理文书是护士根据医嘱和患者病情对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护理实施过程、护理评估的客观记录,是医疗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1]。一份完整的护理文书应准时、详细、客观地对患者病情、诊治风险等进行评估,并记录护理工作的全过程,是医院医疗、教学、科研、风险防范、维权等的最重要文档资料之一[2]。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广大护理工作者对所有实施的护理操作、医嘱执行情况、患者病情及各级护理的观察与执行情况进行详细、客观、及时记录,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采取JIT模式管理护理文书填写,提高了护理文书质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自2012年4月~2013年8月在我科住院治疗后出院患者病历4210份。其中2012年4~12月2098份;2013年1~8月2112份。从2013年1月开始,我们实行JIT模式管理各项护理文书记录、填写工作。
1.2方法
1.2.1 JIT模式 准时制生产方式(just in time,简称JIT)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应用的典范是丰田汽车公司,故又称丰田生产方式;现广泛用于各行各业的生产管理[3]。JIT用于护理文书书写管理模式就是以患者为中心,以医嘱为执行力,以取得最佳治疗效果为目标,涵盖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护理评估、护理措施、护理评价等护理文书的准时、快捷、无耽搁填写。也就是说各项护理文书的记录,既不能事先凭主观判断填写,也不能事后凭记忆回顾补写,应在护理实施中及时、客观、准确填写。具体为:统一护理文书标准分班、分组实施实施者准时填写(记录)同班次人员相互督促、检查质控人员复查、审核病历出科时再次复核整体质量提高。将护理实施过程中的记录单、评估单、执行单及护理表格等护理文书项目统一标准、规范格式,严格规定填写(记录)人、填写(记录)时间、审查、核对环节[4]。并根据护理文书各项目的特点、填写(记录)的难易程度,合理安排各班次的人员分配;各班次均有较高资历的护士把关。同时科室将护理文书填写(记录)工作纳入质量考核内容中,设置护理文书质量控制员,每天检查各班次的护理文书填写(记录)情况;护士长、责任组长每天抽查各班次的护理文书填写(记录)情况,检查结果在次日的护理交班上通报。确保各项护理文书的填写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1.2.2资料收集方法 将我科2012年4月~2013年8月出院患者按出院时间排序,按等距抽样方法(间隔距离=总例数/所需样本数+1)随机抽取10%的出院患者归档病历共计421份,其中2012年4~12月210份;2013年1~8月211份。检查、审核、记录出院患者出院时间和病历归档时间、特别护理记录单、入院护理评估单、体温单、医嘱单、血糖监测单、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记录单、疼痛评估单等填写合格情况。
1.2.3 评价标准 ①按我院病案资料中心护理文书质控标准进行检查,护理文书中存在缺项、漏项、错项,记录前后不一致;如入院评估单记录的生命体征、体重、身高等与体温单的记录不相符;诊断、主诉与医生病程记录不相符;医嘱单记录的皮试结果与体温单记录的皮试结果不相符,甚至未记录;患者出现疼痛,该评分的未评分;填写格式错误、缺页码、眉栏;缺记录时间、患者住院号、执行者签名等均视为不合格。合格率=合格的护理文书表格数/抽查的护理文书表格总数。②科室护理文书质控员,每天将出院患者的病历送至病案资料中心,由病案资料中心质控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并签收后的病历为实际归档病历。出院患者病历归档率=实际归档病历数/应归档病历数(出院患者数)。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主要护理文书填写合格情况
采用JIT模式管理护理文书书写前后的特别护理记录单、入院护理评估单、体温单、医嘱单、血糖监测单、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记录单、疼痛评估单等填写合格情况如表1所示。采用JIT模式管理护理文书书写前后的特别护理记录单、入院护理评估单、体温单、医嘱单、血糖监测单等填写合格率存在显著差异(P
表1 主要护理文书填写合格情况
2.2出院患者病历归档情况
采用JIT模式管理护理文书书写前后的出院患者病历归档情况如表2所示。采用JIT模式管理护理文书书写前后的出院患者病历归档率也存在显著差异(P
表2 出院患者病历归档情况
3讨论
病历是患者医疗过程的客观记录[5],是医疗活动再现的载体,护理文书作为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及时、客观、准确记录护理活动会直接影响医疗纠纷的处理。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有缺陷的护理文书使医院处理医疗纠纷时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医疗举证法律证据的法律效力大大降低。只有及时、客观记录护理文书,才能保证护理文书的真实性,还原护理活动的真实情况,减少医疗纠纷。
实际工作中经常没有按要求填写护理文书[2],没有及时记录,甚至无记录。特别是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记录时常不及时,凭事后的记忆填写;护理评估单凭主观随意填写等,大大降低了病历记载内容的客观性和真实性。采用JIT模式管理护理文书书写后,有要求、有计划、有检查、有督促,杜绝了护理文书记录不及时和护理评估单随意填写的现象。
护理记录存在前后不一致、前后矛盾[6]。因护理文书记录不及时,特别是事后由非当事人填写,往往存在病情变化记录及生命体征变化记录在同一时间里与医嘱记录相矛盾;患者死亡时间与医嘱时间相矛盾,死亡原因与病程记录不符;甚至患者的手术部位在手术前后的记录相矛盾;护理记录中常发现患者性别前后矛盾。采用JIT模式管理护理文书书写后,记录及时,与实际情况一致,记录、检查、审核、质控连为一体,一环紧扣一环,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避免了事后补填的现象,前后矛盾的现象基本消失。
护理记录与临床真实情况不一致[7]。如患者请假离开医院好几天但体温单天天都在记录;医生开出的检查单,因各种原因未做检查,护理文书中未作记录等,一旦出现医疗纠纷,病历作为法律诉讼的法律证据的作用大大降低,使医院处于不利的地位。采用JIT模式管理护理文书书写后,护理文书及时、准确、客观记录、及时监督、检查,做到谁执行谁记录,未执行的护理实施无法记录。
以往护理文书的书写流于一种形式[8],只重视医疗执行、护理操作,而忽视护理工作的记录。当班护士因护理工作忙,也不愿意填写和记录,即使应付式地填写和记录了,也无人审核、检查,使护理文书存在不少缺陷。在日后的护理工作经验总结时无从下手,资料无法汇总[9]。采用JIT模式管理护理文书书写,将护理文书的书写纳入当班护士的工作中,有质控员监督、检查完成情况,形成工作制度,并将护理文书实时实行计算机管理,非常方便护理工作的经验总结和交流。
以往因护理文书未及时完成影响到患者出院后,其病历无法及时归档。特别是一些操作性的护理记录,填写只能由操作者本人完成;特殊护理记录由责任护士填写,如果未能及时完成,其他人无法替代,将拖延出院患者的病历归档,严重影响医院保持病案的可获得性[10],不利于护理工作经验总结。采用JIT模式管理,重点强调护理文书填写的准时性,对记录不及时、拖欠、漏项等均有处罚措施,可大大提高出院患者病历的归档率。
综上,采用JIT模式管理护理文书填写,能使各项护理文书更加真实、客观、科学、及时、规范,能提高出院患者的病历归档率、提高病案的可获得性、护理文书填写合格率,提高护理文书质量。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S]. 2001:17.
[2] 吴亚萍,尚琴芬,冯月清. 住院病历医护记录不一致潜在的法律问题分析与对策[J]. 护理研究,2008,22(6):1484-1485.
[3] 龙福德,钟群. 抢救记录的规范书写及抢救成功率的正确统计[J]. 中国病案,2009,10(6):16.
[4] 卫生部. 在医疗机构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书[S]. 2010.
[5] 王立茹,李冬霞,陈文,等. 953份内科病案终末质量控制结果评析[J].中国病案,2009,10(6):12.
[6] 涂琴. 护理记录书写中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 护理管理杂志,2008,4(7):50-51.
[7] 耒玲珊. 护理记录中存在的纠纷隐患与对策[J]. 中国病案,2008,9(2):35-36.
[8] 黄江红,李群,查春红. 病案首页的作用[J]. 中国病案,2008,9(1):21-22.
[9] 姬军生,张勇,郭继位,等. 病历质量控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24(4):220-221.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85-02
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我们一部分基层的妇幼保健工作者和一些孕妇在经济大潮的影响下,提供服务方为了多、快、好、省,用B超检查代替产前检查服务,而被服务方则认为产前检查就是做B超检查,这在基层下乡督导调查时,问孕妇做产前检查没有,要是做了B超检查,她的回答是肯定的,如果没做B超检查,她的回答是否。这一现象的出现,也引发了笔者对孕期超声检查是否等同于产前检查的一些思考,愿与同道共勉之。
1 产前检查与孕期超声检查有截然的区别
1.1 产前检查和孕期超声检查的目的不同。产前检查是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系统、正规的产科检查,密切监测孕妇及胎儿的状况,能及早发现并及时正确地处理问题,使筛查出的高危妊娠得到有效监管,并在不适宜继续妊娠时及时终止妊娠,最大限度保障母婴安全。孕期超声检查是通过超声检查,实时显像监测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过程及妊娠并发症,目的是明确诊断,为临床和保健提供服务。
1.2 产前检查和孕期超声检查次数要求不同。根据卫生部印发的《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规定,孕期应当至少做5次产前检查。其中孕早期至少进行1次,孕中期至少2次(建议分别在孕16-20周、孕21-24周各进行1次),孕晚期至少2次(其中至少在孕36周后进行1次),发现异常者应当酌情增加检查次数,尤其在孕32周后,至少2周检查一次。每次检查均包括全身体格检查、产科检查及辅助检查。
根据妇幼保健专家多年来的经验总结,孕期超声检查应遵循合理的频次,不能过多过滥。美国常规检查2-3次,英国常规平均2.8次,德国常规平均3次,我国推荐3次,分别在孕早、中、晚期各一次,尤其是在孕20-24周时应做一次超声全面检查。
1.3 孕期超声检查是产前检查过程中的一项辅助检查。产前检查首先要通过体格检查、产科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来监测孕妇及胎儿的整体情况。孕期超声检查只是产前检查中的一项辅助检查项目,它超声检查它有它的局限性,它是有侧重点,优越性主要在胎儿方面监测,而不在于孕妇母体方面的监测。
2 把孕期超声检查等同于产前检查的典型案例
案例1:2006年11月,笔者调查1例孕产妇死亡原因时了解到,死亡孕产妇刘某,23岁,本地人,家属叙述在孕期共做了7次产前检查,其实是做了7次B超检查,也见到了7次B超检查报告单,这7次检查分别在外地医疗机构、卫生院和当地综合医院做的检查,最后一次因孕妇心慌气短急送往医院救治时,急查血常规发现:Hb:45g/L,RBC:1.5×1012L,终因贫血致全身循环衰竭抢救无效而死亡。家属始终想不清楚,每次检查都做B超检查,而且问大夫,都说“正常”,最后怎么会成这样呢?同时,在调查该孕妇做检查最多医院医生时,笔者也发现了一个细节,3个孕妇拿着B超检查报告单,围着一个医生在问:“娃好着呢?”,旁边还有4个孕妇在排队等检查,显得医生忙不可开交,只能给等检查的孕妇开B超检查单的功夫,给拿B超报告单的孕妇按报告提示回答了“胎儿好着呢!”。你想这之间的一问一答是否全面准确,B超报告单上提示仅是胎儿及附属物检查时的状况,并不能提示孕育胎儿的母体状况是否正常,而孕妇的身体各项指标如:血压、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型、传染病检查、内分泌等各系统的正常,才能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但换个角度想,如果一个医生要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指标,在这种情况下,你要给每位孕妇量血压、做产查,一天肯定做不了几个人,任务指标如何去完成。
案例2:2011年8月,笔者在住院部上班时,接到一名乡镇卫生院因“下肢浮肿一月,伴心慌气短,不能平卧一天”急转本站救治的孕妇,孕妇王某,28岁,孕36+4W,G1P0,接诊后在急查生命体征(呼吸35次/分,心率148次/分、血压158/110mmHg)的同时,追问病史时了解到,孕妇在孕期曾做4次B超检查,其余辅助检查均未做,急查血常规Hb:62g/L,RBC:1.88×1012L,尿蛋白(+++),孕妇病情危重,急向上级医院转诊,转诊途中孕妇出现少尿、血尿,终因心肾功能衰竭,致胎死宫内,急行剖宫产等措施救治孕妇,经过一周的努力救治,产妇捡回了一条生命。
3 措施
3.1 加强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培训,规范产前检查服务。县、乡、村三级医疗保健机构要组织妇产科、儿科等妇幼保健人员,培训学习《孕产期保健管理办法》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严格按照《孕产期保健管理办法》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规定,开展产前检查服务。
3.2 加强孕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明确产前检查的目的和意义。县、乡、村三级医疗保健机构要经常组织开展以产前检查为主的孕期保健知识宣传,让服务对象和工作人员进一步明确产前检查的目的和意义,自觉配合和监督产前检查服务。
4 对孕期适时选择超声检查的建议
根据《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规定,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一个孕妇在整个孕期至少需要接受4次超声检查,每次必须有侧重点。
第一次超声检查:妊娠早期9周前,主要是判断是否为正常的妊娠,确定孕龄,子宫有无畸形,有无合并子宫肌瘤及附件肿瘤等等。
第二次超声检查:孕20-24周,此时期是检测大部分胎儿结构畸形的最佳时期,此时期每一位孕妇都应进行一次系统超声筛查。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包括确定胎儿是否存活、胎儿数目、胎先露和胎动情况,测量羊水量,观察胎盘脐带,测量双顶径、腹围、股骨长,联合应用双顶径、腹围、股骨综合估计孕周大小。有条件可做三维或四维彩超系统筛查,检查内容包括常规产前超声检查的内容,及胎儿脊柱、四腔心切面、腹部脏器(肝、胃、肾、膀胱),以排除无脑儿、严重的脑膨出、严重的开放性脊柱裂、严重胸腹壁缺损内脏外翻、单腔心、致死性软骨发育不全等胎儿畸形。
关键词:教学模式;降阶梯思维;人文精神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于生命健康的需求远远超出了我国医学的发展水平,而作为守卫人民生命健康第一条防线———急诊科则成为整个工作的重中之重[1]。目前,我国大多数急诊医师都是由所在医院的其他科室的医师临时组成,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的培训教育[2]。因此,急诊专业医师的培养已经迫在眉睫,就此,现将我们科在20多年带教中所积累的经验总结分享。
1急诊医学疾病谱的特殊性与教学模式的辩证关系
1.1急诊科的教学应该是以症状体征为中心的教学
其他专业科室的疾病谱是按照人体系统进行划分,在各个专科进一步明确诊断,进而给予专业的治疗。所以其它专业科室的教学模式较为传统,是按照某种明确的疾病为纲要,展开相关的局部解剖学回顾、分析其病理生理变化、总结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再进行鉴别诊断以确诊,最后给出明确的治疗方案。然而,急诊科的疾病往往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发展快、诊断及系统划分不明确、同时有多种不同程度的合并症等特点,可在短时间内致残或致死,没有足够的时间让急诊医生明确所有的诊断后再制定治疗方案[3]。为此,应该以症状体征为中心,维持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在展开救治的同时进一步明确诊断。因此,为了满足急诊工作的需要,急诊教学必须放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切合急疹疾病谱的特殊性,建立合理的急诊教学模式。作者在急诊教学中以症状体征为中心,根据病人的危急程度分级,需要急救的先按照急救流程进行抢救及生命支持,相对稳定的可按照症状体征进行临床路径的排查、诊断以及鉴别诊断,急诊科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各种急救流程的标准化,教学结合各种症状体征的临床路径教学[4]。比如,对于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首先不是明确此患者的诊断系肺梗还是心律失常,而是果断启动EMSS,进行心肺脑复苏,挽救患者的生命,在此基础之上才有可能进一步明确患者的基础病,因此,急救流程的教学对于急诊专业医生尤为重要;而对于急腹症的患者,可按照腹痛这一症状的部位及其性质,结合查体的阳性体征,进行排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所以,急腹症的教学不同于阑尾炎、空腔脏器穿孔以及胆囊炎等疾病的教学,应该是成熟的急腹症临床路径的教学。
1.2降阶梯思维模式贯穿于急诊教学之中
急诊病人中许多相同的症状和体征既可以是轻症,也可以是重症,也可能是病情迅速进展和发展缓和的疾病的共同表现[5];所以在急诊临床工作中需要对某一表现首先考虑其严重情况的可能性,在排除严重情况后才能考虑其他较轻微的疾病[2];而王佩燕教授在2007年提出了降阶梯思维模式在急诊工作中的应用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这一矛盾。例如,作者曾接诊到一位胸痛患者时,首先想到的是主动脉夹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肺动脉梗塞等致死性疾病,这时需要通过血气分析、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测定、凝血功能检测、心动超声、CTA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等快速检查进行排查,在排除这些常见致死性疾病后才能考虑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及肋软骨炎等轻性疾病。由此可见,在急诊专业医师的培养中,降阶梯思维模式必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6]。
2急诊教学中应该重视人文精神
目前,我国医学教育还存在“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素质”、“只见病,不见人”的问题,忽视对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医学人文素质的教育。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使部分医务人员缺乏整体临床观念、医患沟通技巧,以及对病人的关爱等[7-8]。身与心是一体两面,躯体的疾病可带来患者的心理障碍以及患者家属的急躁心理,同时,心理障碍又可加重躯体疾病或严重干扰躯体疾病的救治效果。医务人员人文素质低下,沟通技巧差,常常会诱发医患对抗,不利于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不利于医疗的救治效果。只有懂得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懂得平等待人才能获得良好的口碑。急诊科作为医院工作中医患矛盾冲突的重灾区,工作中频繁的医患纠纷已经使人们意识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急诊医师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重视人文素质教育[9]。
3PBL教学模式在急诊教学中的应用
PBL教学模式在国外医学院校已经普遍实施,已经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而在我国因受到教室、设备资金不足以及师资力量欠缺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与传统教学和学习观念、习惯的冲突,导致PBL教学模式的推广往往流于形式,效果不佳。近年来,我国医学院校在PBL教学的试点中发现,矛盾冲突多、既严格又灵活是急诊医学学科的固有特点,非常适合以问题为中心的PBL教学模式,更容易引发学员自主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把握教学主线的前提下给予辅的指导教学,PBL教学取得了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10]。作者在教学中将院外急救分为现场急救、转运、以及途中救护几个环节,在各个环节针对性的提出问题,经过热烈的小组讨论,学员对于现场急救的检伤、协作、急救原则、急救技能、肢体固定、转运病人的措施等知识的学习兴趣明显高于传统教学,并能够深刻理解和记忆这些急救技能的各种要点[11]。综上所述,为了使急诊医学的教学水平与国际接轨,培养出合格的急诊专业医生,我国医学院校的教学应该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深化普及PBL教学模式的推广,重视学员医学人文素质的提高,运用降阶梯的思维模式,按照“追表寻因法”以症状体征为中心建立规范化急救流程和成熟临床路路径教学。
参考文献:
[1]高烨,吴梦茹,梁欢,等.降阶梯思维在青年医师及进修医师急诊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3):535-536.
[2]肖敏,杨贤义,陈立东,等.急诊医学程序化目标教学模式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1):195-196.
[3]刘艳丽,陈永进,张旻,等.口腔医学本科生急诊临床实习教学模式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6):1259-61.
[4]谢宗豹,陆秋琛.临床教育质量检测与实践教学体系架构[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1):90-93.
[5]项和平,李贺.案例教学法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5):985-987.
[6]周彤,李翠萍,郭瑞峰,等.急诊医学实践技能教学模式的建立及评价[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4,10(36):905-907.
[7]金伟,罗燕.急诊临床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7:40-42.
[8]向强,刘明华,文亮.急诊医学临床教学的思路和模式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1):50-52.
[9]李飞,成祥林,孙亚凌.“症状-疾病-急救技能”渐进式教学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实施[J].卫生职业教育,2015,22(33):55-56.
[10]张正良,白郑海,许凤,等.PBL教学模式在口腔医学专业急诊医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3):550-552.
儿科优质护理心得体会范文【一】
我所从事的工作——护理工作,我所从事的岗位——护士岗位。
护士岗位神圣而崇高,应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才能够做好各方面的事务,不仅讲究工作效率,更要讲究工作质量,注重工作效果。我认为护士工作看上去容易,其实真正做好却不容易。这项工作有其自身的职责和内在的标准。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十几年中体会到只要不断积累自己的护理经验,在日常工作中,自然可以得心应手。做为一名儿科护士我更有体会。常言说的好宁扎十个大人,不扎一个小孩。是啊!此言就可以感受到儿科护士工作的难度。记得当初我从学校毕业,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心里挺高兴的,但从医院分到儿科工作时,当时就傻了。因为我从没想过自己会到儿科工作,也没想过自己能够胜任儿科护士这一角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转眼间我在儿科已是十几年,回头想想十几年的光阴没有白费,在这十几年中,我为儿科护理奉献了我的青春和热血。记得我刚自己独立值班的时候,轮到自己上付班,头一天晚上就睡不着觉,就怕一针扎不上,后来有很多比我年长的护士就给我讲她们的的经验,慢慢地就适应了。后来我也给比我年龄小的护士讲我的经验,就这样一晃就是十几年,在这十几年里我尝到了做为一名护士的酸甜苦辣。但你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首先要有视患者如亲人的道德修养,遇事不乱的超强心理素质,过硬的业务素质,还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最后要保持稳定愉快的情绪。
在儿科护理对象是0-14岁的儿童,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人的需要分为五层:有生理的需要、安全感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在儿童身上均有不同程度不同的体现,为满足这些需要,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患儿家长对孩子的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护理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为了把护理纠纷消灭在萌芽之中,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纠纷发生的原因均与护患沟通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真正属于护理差错或事故的纠纷是微乎其微的,为此如何提前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做好护患者之间的沟通就显得极为重要。有效的沟通能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同时还能满足患儿及家长的身心需要,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儿科做为一个独立的科室有着不同于其他科室的特殊性,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当前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情感表露直率而单纯。当其生病住院时,父母格外紧张、焦虑,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分的要求,所以家长的心理状态对患儿有着直接影响。例如家长对护士的不满意,可以转化为患儿对护士的愤怒,父母的倾向可以变为患儿的倾向,所以我们首先要解除患儿家属的焦虑、紧张、恐惧、怀疑和不信任,我们要似患者为亲人,让他们能感受到家的感受,从而得到他们的信任,在沟通中语言要简洁易懂,面带微笑,语言沟通始终贯穿整部护理工作,护士要引导患者说话,同时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要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不要训斥患儿,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从而得到他们对护士的信任,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我觉得应该多注重一些细节,在与病人交往中,爱心多一点...
儿科优质护理心得体会范文【二】
俗话说:“金眼科,银外科,哭哭啼啼小儿科”。面对只会哭闹而不会表达和配合的小儿,儿科护士除了具有相当的理论知识,熟练操作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外,还必须有处理应急的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质,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铺开,聘用护士占护士比例的60%,其中低年资聘用护士占50%,而聘用护士入学门槛低,综合素质均较低。为了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更好为病儿提供优质服务,使病儿得到真正实惠,加强对聘用护士培训是当务之急,笔者将从事儿科五年护理管理工作来,对聘用护士培训的经验总结如下,供护理同仁参考。
一、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
儿科护理工作繁琐,责任心强,家属不易理解,收入低,随时有聘用护士跳槽,为了稳定护理队伍,保证护理质量,除了对每批新进聘用护士进行岗前教育外,还要定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她们热爱护理事业,具有为护理事业献身的精神,只有从内心热爱该项工作,才能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
二、加强医疗安全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将病人的合法权利还给了病人针对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科室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文件,使护理人员知法、懂法、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操作规程,依法行护。
查找病儿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每月组织一次查找安全隐患的讨论会。不断查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以保证全过程的安全、高效、方便、周到。
三、转变观念,加强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21世纪,客户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服务成为竞争的主体,护士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最直接反映了一个医院的素质形象,是病人了解医院的第一窗口。护士应明确,医院没有病人,就没有护士存在的必要,医院就要关门,护士就要失业,护士工作就是要病人满意,病家满意,把病人满意作为护士服务理念和行业准则,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主动服务意识。
四、加强专项技能和应急能力的培训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服务期望值越来越高,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每个家庭的小皇帝。家长都希望护士为病儿的每一项操作都能一次成功,特别头皮静脉穿刺,而穿刺成功率受病儿的血管的分布,病儿疾病,护士的心理素质,临床经验等因素影响,如果一次未成功,家长就会投诉、埋怨,因此为了提高输液成功率,我们对聘用护士采取一帮一带教,并利用小白兔练习头皮静脉穿刺。
五、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培训,提高病情观察能力和护理记录书写质量
儿科又名哑巴科,患儿是有苦难言护士只有具备一定专科理论知识,才能准确观察病儿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在工作中护士要善于勤巡病房,勤于观察病情,这样才能准确发现病儿病情变化,及时为医生提供病情信息,才不会因疏忽延误病儿的治疗、抢救,然而要做好这项工作,护士必须有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因此,除了科内每月根据收治病人的情况组织一次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外,还要鼓励护理人员参加院内外的学术活动,参加不同学历层次继续学习,阅读相关的杂志,拓展知识面,另外在工作中还要不断总结经验,才能逐步提高病情观察能力,更好适应护理工作。
护理记录作为病历的一个组成部分病人可复印,它可作为护患举证倒置的依据,这就要求记录真实、准确,大多数聘用护士均为初中毕业后读护校,知识水平缺乏,而要准确、规范书写护理记录,必须具有一定专科理论知识,所以作为一个管理者,一定要重视聘用护士的理论知识培训。
六、加强美感意识
有句话是“给好人学好人”,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护士的言行举止对儿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护士举止端庄,着装整洁,仪表大方,说话礼貌,和蔼可亲,病儿家长就会感到亲切、信赖、安全,反之就会持怀疑态度,对护士信任度下降,而许多医疗纠纷就是因为对护士不信任而诱发的,为此对每批新进聘用护士进行礼仪培训,包括:仪表、语言、情感等。
七、培养团队意识
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而每一个护士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存在工作经验,能力差异,作为管理者要对她们进行协调、整合,如进行合理分工、搭配,并给予帮助、引导、鼓励,大家只有团结协作,步调一致,观念统一,才能搞好护理工作。
八、重视对聘用护士的人文关怀
聘用护士已成为护理队伍生力军,后备力量,关爱她们的今天就是关爱她们的未来,部分聘用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低人一等的思想顾虑,管理者除了在工作中严格要求她们以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还要尽心尽力为她们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给予生活学习上更多的关怀,使她们安心工作。
儿科聘用护士经过培训后,综合素质均有较大的提高,她们大多安心本职工作,工作责任心强,服务态度好,服务质量高,深受病儿家长和同仁的好评,她们工作真正使病儿和家长满意,儿科护理质量已逐步上了一个台阶。
儿科优质护理心得体会范文【三】
一个月的儿科实习阶段转眼即逝,时间从指缝中悄然溜走,抓不住的光阴,犹如白驹过隙。一个实习的结束同时又是另一个实习阶段的开始,准备着实习阶段又一个接力。 进入儿科科室,我从带教老师那儿了解到,儿科是个综合性很强的科室,涵盖了内科、外科的各种疾病情况.但儿童疾病的种类与成人大不同:起病急,来势凶,变化快。因此,我们护理人员要根据其疾病特点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护理措施。由于儿童自身的特点以及年龄小不会或不能准确描述病情,不懂得与医护人员配合,所以儿科护理工作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除基础护理,疾病护理外,还有大量的生活护理和健康教育,病情观察应细微敏锐,发现变化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救治。
了解了儿科护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后,我开始投身实习工作中。在临床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下,我不断汲取和探索专业知识,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也许这些心得体会只是浩瀚大海中的水珠一滴;无垠沙漠中的沙砾一颗,但对我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财富,就好像在广阔的沙滩上,一阵浪打来,留下无数闪闪发光的贝壳,点点滴滴都值得我去珍藏和回忆。也许这些收获相对而言是微小的,但我相信,成功是积累在每一个小小的进步之上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近年来医疗纠纷明显增加是不争的事实。《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一年整医疗纠纷是否增加相关报到还不多。医疗纠纷的发生对医院建设发展客观上起了负面作用。医疗纠纷是客观现象不容回避。对医疗纠纷的成因进行分析,发现和遵循其规律积极主动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和妥善处理之是十分必要的。现就这些问题我们所作的一些思考及一些做法和体会做一个总结,以资交流。
一、成因及分析
医疗纠纷成因应当说多数是综合因素所致,引起医疗纠纷的因素大致可分为背景因素、医方因素、患方因素。现就这三方面因素浅析如下。
1.1背景因素
背景因素也可称社会环境因素或深层次原因。医疗纠纷不论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背景因素都在其中起作用,也就是说它对医方因素和患方因素都起着作用。
首先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旧的医疗保障不复存在,新的医疗保障确实存在保障不够;二是受保障人群对新的医疗保障(包括商业保险)需要自己出钱构筑认识不足,心理承受力不足。这两个问题都会成为引发医疗纠纷的基础原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保-患”矛盾(基本医疗保险与参保职工的矛盾)转嫁成医-患矛盾,或曰社会机制问题。
其次医疗机构一方面是“福利性的公益事业”受到严重低于成本的价格管制,另一方面又完全“断奶”,同时“被推向市场,要引入竞争机制”;对于“救死扶伤”的不同理解;患者是不是消费者的争论;源自商业经营中“顾客就是上帝”翻版“病人就是上帝”等等所引起的医务人员、病患及家属在思想认识上的不知所从必然在日常的医疗服务活动中有所反应。有些认识上的误区甚至是医疗纠纷的直接起因。
第三部分新闻媒体从自身利益出发不负责任的炒作,误导造成人们在此问题出现的认识误区也是医疗纠纷增多的重要原因。以致在医疗纠纷中患方将“不如何如何我就找媒体给你们曝光”成为威胁医院的口头禅。
再有由于社会变革造成人们心理承受发生问题及部分人对社会不满,转而把医院及医务人员当做“出气筒”和“唐僧肉”的不在少数。“要致富做手术,做了手术扯事故”并非空穴来风。甚至有些病患明说“你们哪么大个医院,给一点算什么吗?”。在一些人心目中只要是国家的就是不吃白不吃的肥肉。
1.2医方因素
医务人员中付出太多、不被人理解是较普遍的情绪,医生反对自己的子女学医做医生的情况非常普遍。医疗纠纷中按患方不满医方因素可分为服务态度问题、价格问题、和医疗效果及管理的问题几方面。细分下来有服务水平低、医务人员缺乏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工作拖拉、对就诊患者漫不经心、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的某些问题指正其在某些方面处置不够妥当、病情解释或交代不清、违反医疗常规和制度、后勤保障措施不到位、病案缺陷、医院管理水平不高、记错账、技术水平不高及缺乏经验等。医方因素归结到一条就是未完全遵守国家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及常规。
1.3患方因素
患方因素导致医疗纠纷的有患者的个体差异而患方对此没有相应认识、因缺乏医学知识对疾病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对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甚至有病人进医院等于进“保险箱”认识误区对医院规章制度理解不准确、有个别医疗纠纷因患者为满足某种需求而提出特别要求引起的、家庭经济或人际关系不良的情绪转移、患者及其家属持有不同心理等因素等。患方因素中不排除少数在其他地方(包括非医疗服务行业)“闹事”尝到甜头故意行为。
二、体会与对策
关于背景因素在引发医疗纠纷所起的作用我们很难有所作为。能做的只有在合适的场合进行微弱呼吁。本来“非典”的发生给了全社会对卫生事业发展道路一个反思的机会,至少对卫生队伍整体的评价能更接近其真实情况。但到目前为止还没看到多少有利于医院发展的变化出现。因此估计在短时间内医疗纠纷仍会保持上升的趋势。至少不会明显下降
引发医疗纠纷的患方因素不在我们控制范围。为预防和处理好医疗纠纷我们只有做好自己的工作。我们体会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处理好与医院发展建设的关系。医院软、硬件建设上去了,技术水平提高,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有成效了,医院发展壮大了能很大程度抵消引发医疗纠纷的背景因素对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的不利影响。
我院在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的一些具体作法简介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2.1学习运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全面促进医院管理水平提高
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在概念上有明显的区别,但条例中关于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的原则对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起到“底线”的刚性作用。医院在条例实施前用2个月时间组织各级种类医务人员对条例逐字逐句学习、讨论。强化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知道医疗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对照条例中对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病案管理部门要求;对病历书写具体要求;对医务人员应告知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的具体要求;对医疗活动中发生了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制度等要求,医院对规章制度全面清理。对医疗活动中与条例规定要求不相适应的工作程序进行调整,从源头上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的可能。条例立法精神与民法衔接较好,医院在学习条例时特别加入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内容的学习,使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养成保存证据的意识,提高了医务人员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素养。对部颁的条例配套规章也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医疗质量监控管理部门严格按照条例要求,认真履行职责,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制度化。
2.2加强医疗服务质量重要控制环节管理
我院长期把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放在一些重要环节上。首先对接病人最频繁又最容易忽视的挂号室、出入院处、收费处门诊药房、护士站等“窗口部门”加强管理。同时对手术三关、急诊急救病例、以及医院根据工作经验总结的年纪较大、有心肺合并症等八类特殊病人进行重点要求。保证医疗确保质量不出大问题是对医疗纠纷最有效的预防。
2.3每月定期召开临床科主任联席会
会议内容为布置近阶段医疗质量管理重点工作;反馈上一阶段对医疗服务质量监控检查的结果和医疗事故隐患;各科室交流新开展的工作及需要配合的事项;其它需要“关着门”讲的事情。
2.4落实医患沟通制
按卫生部、重庆市卫生局要求将长期以来化解医疗纠纷行之有效的医患有沟通作法制度化。制定了医生、护士接诊新收病人制度,术前谈话制度、重要治疗前谈话签字制度、麻醉医师谈话制度等。在制定上述制度时将多年总结出的能有效减少纠纷的要点作为谈话内容制度化。
2.5抓好病历书写和操作常规培训
重点在低年资医师中反复训练对某项疾病诊断处理的常规工作,使其形成条件反射。强化病历书写中对疾病诊断标准(诊断依据)的撑握在病历中有明确的反应。强化对治疗中用药和治疗方法的依据的病历书写,使年轻医师养成医疗活动是有充分依据并在病历中有反应的习惯。在出院医嘱中强化向病人交待复查、随访并有记录。病情观察要及时记录。这些要求能很大程度的防范医疗纠纷或便于医疗纠纷的处理。
2.6认真处理已发生的医疗纠纷及时总结
对于已发生的医疗纠纷应认真对待妥善处理。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协商、行政调解、诉讼三个途径处理。其中要克服怕打官司的想法,因为通过鉴定和/或诉讼能够很好地让患方解除许多误会,对于内部医务人员的处理也更有说服力。当然不管哪种处理都要注意总结避免犯同样的的错误。
[关键词]PBL;口腔修复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口腔修复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教学之中掌握口腔修复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具有独立面对临床病例,分析病情,正确诊断及治疗的能力。由此看来,口腔修复学教学良好开展是非常必要的,使学生有效学习,逐步提升自身知识水平、能力等方面[1]。考虑到当前我国一些高校口腔修复学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该研究建议积极改革口腔修复学教学,将PBL应用于口腔修复学教学中,系统的、有效的、合理的教育和培养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所以,基于此PLB的口腔修复学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1PBL的简单概述
PBL即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它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PBL教学是以实际案例为基础,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于传统教学来说,PBL教学的教育性、有效性及适用性较高。因为在PBL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更多时候需要学生自行解决问题,如查阅资料,分析病案,探索治疗方案等,这使得学生进行病因、诊断、治疗、临床操作这4个方面的学习,同时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让学生更加具备成为一名优秀医生所需的理论知识、能力、意识等[2]。由此看来,PBL教学值得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
2PBL在口腔修复学教学改革中应用的调查研究
基于以上对PBL教学的了解,确定其是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其合理地应用于口腔修复学教学改革中是非常有意义的。为了证明这一点,以下笔者将进行“PBL在口腔修复学教学改革中应用”的调查研究。
2.1对象与方法
2.2.1研究对象
将某医药大学2013级口腔医学专业本科6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口腔修复学》《口腔医学》及《临床医学》等相关课程教学,其中《口腔修复学》为主要课程,其他课程为辅助课程。
2.2.2研究方法
选择《口腔修复学》中《种植义齿》《颌面缺损修复》《牙周病的修复治疗》和《颞下颌关节病的修复治痢》4部分章节作为教学试点课程,采用PBL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其他章节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其中主讲师不变,并且在PBL教学之前教师及学生进行了PBL培训[3]。根据PBL教学模式要求及不影响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展开基于PBL的口腔修复学教学。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设计《PBL学习满意度评价表》,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PBL教学满意度的调查;考察PBL教学下学生学习成绩。
3结果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及分析,确定学生对PBL教学效果的总体满意度为85.5%,其中学生对收集资料环节的最为满意,达到90.0%,对该组讨论的掌控技巧最为不满意,达到74.5%。而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整理与分析,PBL教学的实施,使得学生《口腔修复学》成绩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4讨论
从现代教育角度来说,传统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用于口腔修复学教学之中。针对此种情况,采用PBL教学来代替传统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其良好地应用于口腔修复学教学中,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结合案例,查阅相关资料,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有效解决问题,进而学习到问题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并且不断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等,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发展[4]。面对当前口腔修复学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高校应当积极进行口腔修复学教学改革,将PBL教学有效应用于口腔修复学教学中,优化调整口腔修复学教学,以便此项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教育和培养学生,还能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口腔修复学教学良好发展。以上调查研究可以充分的证明PBL有效应用于口腔修复学教学,可以促进口腔修复学教学良好改革,提高口腔修复学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在口腔修复学教学改革中实践应用PBL,笔者参考相关文献及工作经验总结,提出以下建议。①教案学习。基于PBL的口腔修复学教学的良好的开展,可以通过对PBL教学的了解而明确“教案”是教学的基础,只有良好的学习教案,才能在后续解答口腔修复相关问题的过程中,系统地进行病因、诊断、治疗及临床操作等方面进行分析与学习,从而真正掌握口腔修复学理论知识,增强临床实践能力及其他能力。对于教案的良好学习,需要在组织学生进行基于PBL的口腔修复学教学中,教师将编制的教案呈现出来,如牙体缺失教案,说明门牙折断的患者的就诊过程、患者的心理状态、临床检查结果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详细阅读和分析教案,提出相关问题,如患者是否出现恐惧牙科的情况、患者是否不信任年轻医生的情况、预期治疗效果是否达到等等,为后续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及患者病情的诊治奠定基础。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提出相关问题时最好按照疾病治疗的程序提出的问题,治疗方案的选择,优缺点以及治疗方案的实施。这样的教案设计不仅包含了学过的理论部分,同时还注重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系统地复习巩固了相关知识[5]。②讨论、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的基础上,为了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问题探讨、问题解决,以便学习问题所隐含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教师最好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提出1或2个问题,在此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及素材,共同讨论问题、解答问题,最终统一问题结果,报告给教师。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讨论与解答,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共同学习,这不仅仅能够使学生认真而专注地学习知识,还能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思考能力及分析能力等。③临床操作过程的讨论。口腔医学的最大特点就是临床操作性强,所以在临床操作环节中教师应当组织学生进行临床操作讨论,也就是针对每个小组提出的临床操作方案进行讨论,讨论内容包括方案是否可行、临床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这可以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来进行临床操作方案的分析与思考,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能够对其他同学的意见进行思考与评价,如此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正确的临床操作方案及步骤,还能强化学生临床实践能力[6]。由此看来,基于PBL的口腔修复学教学活动的良好开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5结语
从当前口腔修复学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其中存在诸多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教学要求。对此,应当积极进行口腔修复学教学改革,也就是将PBL应用于口腔修复学教学之中,合理进行教案学习、问题讨论与解决、临床操作过程的讨论,学生将系统地、有效地、合理地学习病因、诊断、治疗及临床操作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等,促进学生全面化发展,逐渐成为一名优秀的医者。由此看来,口腔修复学教学改革之际,利用PBL教学来代替传统教学方法,有效应用于口腔修复学教学中是非常有意义的。
作者:朱旭 单位:铁岭卫生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建治,霍光,史月华,等.PBL在口腔修复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和探索[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4,15(1):40-43.
[2]余科,郑立舸,刘敏,等.经典病例分析结合PBL教学法在口腔修复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6,26(2):121-123.
[3]左恩俊,胡书海,任翔,等.立体化教学模式结合PBL教学法在口腔修复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6):104-105.
[4]牛林,逯宜,安虹,等.PBL教学在口腔修复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3):5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