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姓氏文化论文范文

姓氏文化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姓氏文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姓氏文化论文

第1篇:姓氏文化论文范文

(1)构建良好文化环境发挥群众文化功能。积极发展和建设群众文化工作,一个关键点就是要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并建设满足群众文化活动需要的场地。因此,要在全国各地构建群众文化站或者文化馆。广场街以及群众艺术馆等公共设施。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要积极促进先进和优秀文化的传播,提升群众的文化审美能力,进而实现和谐的群众关系。通过群众文化来进一步加强群众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交流。另一个关键点就是要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指导社会文化活动,以及各种文化广场的活动,并积极推动青少年和妇女、学生等不同职业群众为主体的文化娱乐活动,通过垂直细分的模式来促进群众的积极参与,从而丰富群众文化的娱乐活动模式,并让广大群众在具体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受到文化熏陶和感染,因此受到一定的启发和教育,进而培育群众和谐相处,相互关爱的积极文明。

(2)突破群众文化建设难点和重点。早在十七大报告中就指出了要重视城乡和区域文化的健康发展,特别是要重点推动农村和偏远地区以及进城务工工作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就是说这些群众文化的建设往往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因为这些群众在我国人口占比中,比重极高。相对于城市在社区文化站,文化科技馆的广泛建设来说,乡村的文化生活和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普遍落后,而且由于很多农村地区分散居住,想要聚集农民参与群众文化生活本身就较为困难,而且农村地区的工作劳动强度较高,往往在一天劳作之后,就会想着更好的休息,就没有过多的精力参与群众文化。再加上群众文化组织者本身能力相对较差,这些都会极大的造成了农村地区群众文化建设的落后问题。因此,针对这个现状,就需要通过统筹协调,通过以城带乡,以及城镇化建设的方式,不断消除城乡在群众文化建设上的差异,对于农村地区要加大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通过大力的宣传来促进农村居民意识参与群众文化的重要性,同时要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让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享受到一定的教育。

(3)搞好人才培训工作提升基层文化队伍业务水平。由于群众文化建设属于基础文化建设,正是如此要想促进群众的积极参与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困难,所以需要基层文化队伍长期的努力推动和积极的宣传,并组织多元化的文化娱乐形式来吸引基层群众的积极参与,从这点上来说,如果基层文化队伍的业务素质不高,或者自身的动力就不够,那就很难做好群众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工作。所以要对基层员工做好培训工作,通过组织优秀人才到专业院校或者是社会培训机构努力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帮助这些基层文化工作者构建交流平台,让他们在这个交流平台中不断总结经验,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推动基层文化建设者的综合业务能力,成为当地能够独当一面,或者是一专多能的专业性人才。另外还要通过激励措施来鼓励这些基层文化工作者工作的积极性,因为只有积极性提高了,他们才会自我主动的努力提升的自身专业素质。这种主动是提升要比被动式提升效果更好,这个激励措施还能够有效的提升基层文化队伍稳定性的作用,这些都会对推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4)创新群众文化增强文化活力。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从古至今文化虽然有传统基因,但是也会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和优秀文化,从而不断丰富本民族文化的内容,所以繁荣我国文化,同样要在形式上和内容上进行创新,要改变当前单一化的文化活动状况。例如,当前很多地方的群众文化活动,在形式上就比较单一,往往只是通过组织一次或者两次活动,就算是完成了上级的任务。很多地方的文化馆仅仅成了一些专业演出团体的场所,并没有体现出群众的文化建设功能。要想发展和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就需要充分群众文化的基础功能,以贴近生活和基层以及群众为核心,从这些层面挖掘素材,从平凡的群众中,寻找能够激励人积极向上,或者是感人至深的先进事迹,通过一定的加工创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发展群众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升群众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另外有些地方通过文化竞赛的形式来推动民间文化的积极发展,通过组织村室文化以及游园活动,都是展现群众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发展群众文化过程中,不仅仅要遵循内容创新原则,同样也要遵循形式创新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进而提升群众文化建设水平。

2结语

第2篇:姓氏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形势 群众 文化

党的十以来,群众文化的发展,呈现出百舸争流的局面。在新的形势下,令群众生活得更有质量,是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使命,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群众文化工作要寻找发展和生存空间,还要开展公益化为目标工作,必须认识新形势下群众文化怎样的开展和加强。

一、创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容的群众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全社会道德的核心力量是兴国之魂,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在整个和谐文化体系中是文化建设中的一元主导地位,既是一种文化自觉又是一种价值自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彰显“中国特色”是中西古今各种价值观念的碰撞与融合、冲突与消解、传承和超越历史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其历史发展内容博大精深、厚重凝练,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时代精神包含了丰富的科学内涵、与时俱进,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基本道德颂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往开来。这些内容熔铸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和传承已久的人格力量,其社会故事和生动的画面时刻在鼓舞教育着人民,在颂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让人民群众追求的理想变为现实,其内容不仅仅大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也时刻陶冶了人们的情操。群众文化的繁荣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理论指导,才能达到为和谐社会服务。在文化上满足了人民的需要,才能真正做到物质与文化同步,达到实现“中国梦”的真正目的。

文化是衡量幸福的指数和重要尺度,文化创造与创新的源泉来自于人民群众,群众文化的发展对推进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w系是统领。文化创新必须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只有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不良的社会习气才能摒弃,其文化的先进性才能彰显。

二、开展多样的文化活动,各种文化相互融合

过去,我们的文化过于单调,现在我们可以让多种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不一样的文化。新形势,流行有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街头文化,商业文化,餐饮文化,老年文化等,还有各民族的特色文化活动。我们还要结合国外的一些先进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动,比如,舞蹈艺术,可以发展为街舞,芭蕾舞,交谊舞等舞种。我们还应该传承传统文化,在传统节日中开展相关纪念活动,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是保护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历史的瑰宝,保护它们的完整,我们责无旁贷。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加以利用的新形势下的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这些文化应该有机结合,互相利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新形势下的新文化。

群众文化从其特征上来讲,不仅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而且是以满足群众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理想信念的源泉,是被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自觉接受和践行的文化,起着巨大精神支柱的作用。大力发展和传承我国优秀的群众文化艺术,需要与时俱进,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群众文化不仅是传统文化发展的组成部分,也是和谐社会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因素。

当今社会步入的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世纪,计算机网络占据了很大的空间。我们可以利用电子网络来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工作的顺利进行。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传播快,内容全等特点,利用其来快速有效传播群众文化,令我们的群众文化活动工作更加顺利进行。开展文化工作,互联网是一个好帮手,可以将群众文化活动的视频照片信息传上网络,利用网络,可以让全国各地的人民了解各地方如何进行文化活动,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活动。还可以跟全国各地的人民进行交流心得体会,对新形势下的文化活动进行讨论,交流。

三、针对不同群体,不断丰富群众文化工作的内涵

群众文化的受众群体,虽然可以定义为普遍群众,但是实际上又可以细分为很多不同类型,要想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必须针对不同的人群开展不同的工作,不断丰富群众文化工作的内涵。主要有,发挥群众文化的和谐功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给人以情绪上的激动、感觉上的快适以及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以达到心境平和,人际和睦;发挥群众文化的精神调剂功能,调控参与者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方面所产生的效能;发挥群众文化的宣泄情感功能,通过群众文化活动为人们宣泄情感提供表现方式和途径,体现人的自我价值;发挥群众文化的娱乐功能,即通过人们参与群众娱乐活动,在娱乐中得到积极的休息并调剂精神。

第3篇:姓氏文化论文范文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化学家提出微型实验(Micro-scaleExperiment或Micro-scaleLaborato-ry)概念,并在大学和中小学推广微型实验,美国的化学教育杂志(JournalofChemicalEducation)为此还开设了微型实验专栏,报道微型化学实验的研究成果,促进了微型化学实验在世界范围的推广。与常规实验相比,微型化学实验的优点在于节省实验药品用量的数倍甚至数十倍,而随着药品用量的减少,实验产生的废液和废气也将降低80%以上[1]。作为一种新型实验手段,微型化学实验具有绿色环保、操作便捷等特点,并且它在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符合新课程倡导的绿色化学思想和科学探究理念。经过在国内20余年的研究和推广,微型化学实验已经有了大量成果,这些成果主要涉及微型实验教学功能的理论和实践分析,化学实验的微型化设计和创新,运用微型实验设计探究活动等方面。广西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引入微型化学实验,并在化学师范生培养和教师职后培训等方面做了相关的探索,在中学领域,微型实验作为化学实验改革的举措之一,在解决实验条件不足,提高实验开设率,推进实验教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0年在昆明召开的第五届微型化学实验研讨会,激发了中学化学教师的研究兴趣,也加速推进了微型化学实验在广西、云南等西部省份的实施。总体上看,微型化学实验在我国已取得了可喜的发展,但是在中学的推广应用依然不够理想,仍然存在着“研制者热,使用者冷”的局面[2]。影响微型化学实验在中学教学中应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师对它的认识、理解和实践行为是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发现微型化学实验在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以更好地应对、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从中学教师的角度开展调查研究。

2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来自广西全区14个地市的化学教师,包括各地区参加骨干教师培训的初、高中教师,以及部分在职研修班的学员,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对部分教师的访谈,调查问卷共发放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64份,有效率为91.1%。调查对象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年龄集中在30~45岁之间,该年龄段的教师也是化学教师队伍的生力军。从学历层次来看,大多数是大学本科学历,研究生(含研究生班和硕士)毕业的占9.2%。从教师的职称上看,中级和高级职称分别占64%和31.1%。此外,初、高中化学教师各占43.9%和56.1%。

3调查的内容

问卷的内容包括5个方面:(1)对微型化学实验的认识和理解;(2)微型化学实验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3)微型化学实验对学生能力发展的作用;(4)教学实践中微型化学实验的困境;(5)对微型化学实验发展的期望。另外,结合教师回答问题的情况设计并实施了非结构性访谈,以便全面深入地了解教师对微型化学实验的认识观念、应用现状和前景期待。

4调查结果分析

4.1对微型化学实验的认识和理解

从表2可以看出,化学教师对微型化学实验均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其中大多数教师对微型实验了解较多,说明微型实验通过多年宣传推广,已经被广大中学化学教师所熟悉。教师接触和学习微型实验的渠道比较广,其中最主要途径是参加相关培训和阅读期刊杂志,这说明在很多教师培训中,微型化学实验已成为培训内容的一部分,许多教师从期刊杂志上学习,与同行的相互交流中了解微型实验,特别是近年来化学教育教学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如《化学教育》、《化学教学》等在新课程实施以来每年都刊发了一定数量的关于微型化学实验的研究论文[3],在宣传报道微型化学实验研究和教学实践成果推广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4.2微型化学实验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微型化学实验在当前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统计如表4、表5所示。调查中发现,在化学教学中经常或有时运用到微型实验的学校和教师个人约占40%,还有近60%的学校或个人在教学中较少运用,这说明微型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使用率总体偏少。笔者通过访谈进一步了解到,有些学校和教师个人还处在实验教学的尝试和探索中,考虑到其他外界因素影响,目前很少在日常教学中使用。然而,不少教师在教学研讨和教学比赛中使用微型化学实验,这说明在教学研讨课上,微型实验作为一种新的实验技术和手段受到普遍欢迎,并值得同行们交流和学习。我们通过分析当前的优质课、比赛课等一些高水平的教学活动,可以看到微型化学实验经常会成为实验活动设计的亮点得到专家和老师们的好评,说明微型实验作为一种创新型的实验手段已被大家认可,这也是对推广微型化学实验的一种积极引导。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既然微型化学实验已经得到化学教师的认同,为何日常教学中却并不多见?通过访谈发现,除了一些客观原因外,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惰性仍然是主要制约因素,要让教师由观念上的理解认同转化为行为上自觉实施仍有很长路要走。微型实验不同于常规实验的特点实际已蕴含了创新元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进行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创造性运用。在调查中发现,能自行设计制作微型实验装置的教师非常少,只有3.7%,能对课本中常规实验进行微型化改进的也只有9.8%,大多数教师还处于对已有实验仪器装置上改进操作和借鉴他人经验进行实验的水平,这说明中学化学教师在微型化学实验的创新运用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4.3微型化学实验对学生能力发展的作用

在调查中可看出,认为微型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实验创新能力的教师占了90%左右。这也说明了微型实验由于器材微型化、生活化,便于操作和携带,药品耗费少,适合学生实验等特点,在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尤其是微型实验器材来源广泛、装置灵活多变的特点对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精神和创新实验设计能力上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4.4教学实践中微型化学实验的困境

微型实验在国内推广实施已20多年,但一直进展缓慢,从总体上说明了微型实验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这从调查中也得到了印证。这些困难主要为:实验器材、参考资料、实验技术的缺乏;相关培训不够;教学时间有限;考试评价不够重视等,特别是多数教师反映了教学时间有限和考试评价不重视是当前推广微型实验最主要的困难。这说明目前中学化学教学任务太重而将教师的教学时间限制在教材中已有的实验上。另一方面现行的化学考试评价对微型化学实验不够关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微型实验的推广应用。

4.5微型化学实验应用前景及个人期望

尽管当前存在一些困难,但大多数化学教师对微型实验的前景依然看好,并充满着个人期待。调查中有38.4%的教师对微型实验的前景非常看好,48.2%的教师比较看好它的前景,众多化学教师已意识到微型实验必将成为化学实验发展方向之一,对微型实验的发展持乐观态度。在调查教师个人期望时有37.2%的人表示会多学习微型实验技术,并在教学中尽可能多运用,45.7%的人表示会关注微型实验的发展,较多地应用于教学。这说明大多数教师愿意参与微型实验的推广和应用,以此推动微型实验的发展。

4.6教师的建议

调查中我们设置了“教师对微型实验推广应用的个人建议”开放性问题,许多教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主要概括为:课程中增加微型化学实验内容;增加微型化学实验软硬件设施的配备;增加实验教学的时间;加强对教师应用微型实验教学的指导和培训;改变现行的纸笔测验考查实验能力的方式等。

5结论

通过调查与分析可知,微型化学实验通过在国内20余年的发展,中学教师通过不同渠道熟悉或了解了微型化学实验,其功能与作用已被大多数化学教师认同;在实践层面,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运用微型化学实验偏少,多数人只是在教学比赛和教研活动中运用,教师应用微型化学实验还未上升为自觉;教师在教学中对微型化学实验的创新运用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高;微型化学实验在教学推广实施中的困难较多,主要在于教师得到的指导和培训不足,教学时间限制和考试评价导向等因素影响;尽管当前存在着一些困难,但是中学教师对微型化学实验的前景普遍看好,大多数教师表示将会更多地关注并学习微型实验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6讨论及建议近20年来,我国微型化学实验虽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的推广运用比较缓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容忽视,为推动它在中学化学教学领域的发展,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

(1)开展中学微型化学实验教学实践研究

微型化学实验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在教学实施的操作层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怎样将微型实验用于演示实验、学生探究实验中,如何设计适合课程内容的微型实验等,这些问题需要开展相关的教学研究去解决。各级教研部门都应鼓励化学教师作为主要参与者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可以包括实验设计创新,如实验过程的改进、实验装置的微型化、生活化创新等;也包括教学应用研究,如运用微型化学实验开展实验的认知性研究[4],以及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思维的功能与作用研究。

(2)加强对中学教师的培训和指导

目前中学教师缺乏微型化学实验的相关技术及应用经验,特别新技术赋予微型化学实验新的内涵。如现代传感技术、显微技术与传统微型实验的结合,已经与传统微型实验理念中的“简、易”有所不同[5]。因而,组织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十分必要。现在国内一些高校如杭州师大、南京师大、广西师大等师范院校多年来在微型化学实验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师范院校可利用自身的研究优势与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结合起来,将微型化学实验成果融入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中,提高中学教师对微型化学实验的研究和教学应用能力。

(3)开发与利用微型化学实验资源

实验教学资源是实施微型化学实验的重要载体,开发适当的教学资源可以解决中学教师困惑于对实验内容选择的难题。新课程3个版本的化学教材都已开设了实验探究活动栏目,增加了开放性的实验内容,化学教师可以围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这一主旨,在教学中开发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实验课程资源,设计实验探究的主题、内容、活动方式,这些微型实验资源的开发将促进中学微型化学实验的实施。

(4)发挥教学评价的引导和促进功能

第4篇:姓氏文化论文范文

(一)室内设计含义

第一,室内空间的面积与整体布局;第二,该户主对色彩的偏好;第三,装饰材料的选用;第四,家具的选择。根据建筑的不同用途可以把室内设计分为家用室内设计和公共建筑室内设计。

(二)人性化含义

人性化室内设计是目前室内设计的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21世纪室内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要求在室内设计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设计师在具体室内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人的不同性格特点、习惯爱好、生活习惯以及其他相关心理因素,使建筑室内设计实现从“可用”到“好用”的转变,从而满足人们对室内设计日益增长生理和心理需求。因此,设计师必须高度重视人性化这一设计理念,并把它当作设计工作的重心,努力把人们的居住环境打造得更加舒适与温馨。

(三)人性化室内设计的显著特点

人性化室内设计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功能布局科学、合理,能够极大程度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2.地域特色显著,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发扬和传承地域文化。同时,实现了地域文化特点和现代室内装修技术的完美结合。

3.视觉美感强烈,设计形式、尺度、比例能够符合现代审美标准。

4.实用性、环保性、节能性互相结合,共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显著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特征。

二、我国室内设计“人性化”的现状

近年来,室内设计的人性化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自身的生理、心理以及情感需要日益重视,从而对室内设计的要求也不再仅仅停留在物质功能上,而是逐渐向人性化的精神需求过渡。我国人性化室内设计起步晚,导致部分设计师对室内设计认识不全面,片面地认为:室内设计仅仅是指表面装修装饰、家具摆放、灯饰和其他装饰品的布置。这种思想单纯地认为室内设计就是房间视觉条件的改造和完善,忽略了人们对舒适度和健康环保性的需求即人性化设计。

三、人性化室内设计的原则

(一)安全

安全是室内设计最基本和核心的要求,是室内设计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由于少数设计师片面追求美观,任意改造和拆改承重墙,导致部分房屋发生倒塌等其它安全事故,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而,人性化室内设计必须遵循安全性原则,并把它贯穿于整个室内设计方案中,同时及时发现并排除一切安全隐患,确保设计的安全可行。毫不夸张地说,离开安全性原则,再华丽的设计方案也将失去存在的意义。

(二)舒适

舒适性是人性化室内设计的重要原则。人性化室内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从而使人们能从中感受到身心的愉悦。舒适性原则主要包括视觉舒适和内心舒适两个方面。

1.视觉舒适。

影响视觉舒适的主要因素有整体颜色搭配、相对距离、物体的外观形状等。这就要求设计师在颜色选取上,根据该用户的颜色偏好或者大多数人的喜好综合考虑,不能单凭自己的喜好盲目确定。另外,国内用户大多比较喜欢冷色调或暖色调为主的色彩,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同一空间多个地方使用视觉冲击力强的深红、深蓝和黄色。同时,空间距离设定上,设计师应尽量扩大视觉空间距离。

2.内心舒适。

人性化的室内设计应重视迎合用户的心理需求。这就要求设计师加强与用户的交流与沟通,了解用户真正喜欢的风格与色彩,从而设计出能够使用户内心感到舒适和愉悦的效果。

(三)环保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环保性原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为人性化室内设计的重要原则。人们的居住环境与身体健康关系密切。室内设计的环保性原则充分体现了设计对人的尊重,是人性化设计的显著体现。

四、实现“人性化”室内设计的具体措施

(一)空间布局人性化

空间布局人性化是人性化室内设计的基本要求,是指对整个室内环境的宏观把控。传统的室内布局以经济、实用为基本原则,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们对美观的诉求。人性化空间布局要求把经济、实用的基本原则同美学标准完美结合。这样不仅可确保设计空间合理利用,还可使空间整体布局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

(二)色彩搭配人性化

色彩搭配人性化对室内设计至关重要。人性化的色彩搭配是人性化室内设计的必备条件。这就要求室内设计师在确定室内主色调和配色时,必须充分考虑建筑物功能、建筑物特征、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从而实现色彩搭配人性化。

(三)材料选择人性化

材料选择人性化是室内设计人性化的重要内容,它要求所使用材料能让人们充分感受到整个室内设计的人性化。具体而言,材料选择人性化有以下几点要求:第一,确保所选择的材料无毒害;第二,确保所选材料能满足人们对部分材料的特殊喜好;第三,确保材料能够持续利用且可回收;第四,材料选择应以适量为原则,不要铺张浪费。

(四)家具选择人性化

人们对室内设计的整体感受大多来源于家具。因而,家具人性化是室内设计人性化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家具的选取上,首先要保证家具的舒适度,其次要与室内主色调协调,最后家具摆放还应与整个室内空间和谐统一。

五、结语

第5篇:姓氏文化论文范文

一般认为,文化的生产和服务与其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差不多,套用一般市场规律即可。事实上,在许多领域里,文化的投入和产出并不那么直接。其一,它表现为近期投入、远期产出。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至今仍然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一道著名文化景观可能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人气指数的支点,但它们在建成之初,也许只被理解为宏大辉煌、可以传世的“一般性”财产;而其建设者倾其财力和智慧,雕琢磨砺,考虑的也并非在有生之年用它稳赚一把。古人的杰出创造惠泽当代,而今人关于文化的鸿篇巨制也自然应当跨越时代、着眼未来。其二,它表现为此地投入、彼地产出。文化具有引发、辐射的功能。博物馆、图书馆、影剧院惨淡经营,入不敷出,但其周边的土地、楼盘却一路升值;办学校可能花了政府不少的财政收入,但名校名师却成为地区营销的最大“卖点”。其三,它表现为局部投入、整体回报。最经典的例子是美国克里夫兰市的复苏。20世纪60年代末,居住者、投资者竞相诅咒这座毫无生机的城市,甚至为它举行“葬礼”。但当新市长的“明天克里夫兰”计划实施后,世贸中心、摇滚乐名人堂、棒球场以及洛克菲勒文化带却迅速焕发了这座“工厂化”城市的活力和魅力。

有了上述分析,我们就不难认同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在追求文化产品和服务效用最大化的同时,应注重从基础、底蕴等本质层面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回报的能力。一些文化建设尽管有时只是城市形象和市民精神状态的改善,但它最终仍将通过提升城市吸引力和创造力而实现经济社会价值。文化是城市的底色。一切急功近利的创作至多只能算是“文化快餐”,应景敷衍只能增加“文化垃圾”。有些以“文化”为包装、片面追求短期效益的行为甚至还蜕变为拙劣的骗术。真正的文化必然反映民族的智慧和心理特征,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和文明品质。因此,当我们致力于地区文化建设的时候,那些传承不衰的文化经典,那些植根于群众的传统精神,无疑都能赋予我们再创造的灵感。

第二,文化作用力有自身的辐射半径,它可能跨区域也可能跨行业。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注重对文化圈的研究,不仅追求单个产品、景观的收益,而且应当追求文化的带动作用和城市的整体升值。在文化建设中,文化圈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文化现象,它是以某个有足够影响力的文化景观或其他载体为核心而形成的一个特殊发展区域。在这个区域中,不但文化自身具有厚度和活力,而且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于接受文化辐射而具有一定优势和整体特色。所以,在文化圈中,无论是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或文化设施,都不是唯一业态。它与其他服务业态、经济形式和社会组织一起构成“文化共同体”。我们应当在把握规律的前提下能动地构建新的文化共同体,更好地发挥文化的导引、激活功能。

第三,文化的产出常常是曲折的、间接的,在很多情况下,文化的产出与投入的价值很难用金钱来衡量。在发展文化的过程中,有的受益者并不因受益而考虑拿出钱来向文化产权单位投入。因此,政府作为地区利益的代表就必须制定适当的公共政策,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来考虑文化投入与产出的平衡。例如,保护重点文物、古都风貌是全民受益的功德之举。但如果让文物单位和历史风貌保护区借助市场的力量自求平衡、就地平衡,其结果只能是文物不保、风貌不存、城市整体价值衰减。如果上一级政府能够本着“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跳出“文化”,从更大范围内考虑土地和资金的平衡,那么“文化”就有可能逐步走出朝不保夕的困境。

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关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拿文化来卖钱,搞什么“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和经济的互动,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文化作为背景自然地作用于经济。特定的民族心理、价值观念以及文化传统、社会风俗等一系列文化因素构成了经济活动的文化背景,它们通过影响经济活动主体的精神状态、思维习惯、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率。这种影响是潜在的、间接的,同时又是既定的、自发的。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曾描述了各地经济发展的文化背景:齐国“其俗宽缓阔达”,邹鲁“俗好儒,备于礼,地小人众,俭啬”,燕赵“丈夫相聚游戏,女子游媚富贵”,文化背景的差异总是通过经济活动的方式、规模、层次,曲折地反映出来,换言之,经济活动总是程度不同地渗透着来自“背景”的力量。

第二个阶段,文化作为手段主动地作用于经济,像企业文化、商业文化等。企业文化是一种出于直接经济目的的文化改造和移植。企业管理者在法人治理权限内进行企业建设,既吸收既定文化背景中的积极因素,又引入某些外部的优秀文化成果,以整合、生成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局部文化环境,从而激励、凝聚职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商业文化,就其狭义而言,是凝结在商品与劳务中的文化价值,并随着商品交换而传递给消费者。由于文化价值大大提升了商品满足需求的能力,因而商业文化成了唤起并满足新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力量。

第三个阶段,文化经济相互交融。当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程度时,文化在左右需求中的作用便越来越突出。人们不仅在文化活动中消费文化,而且在经济活动中追求和品味文化。在文明状态下,一切行为都是文化行为,一切商品和服务都成为文化的载体。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是一种必然趋势。所以,在发展文化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把文化作为经济活动的背景、素材、手段,又要将文化的繁荣作为最终目标;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单纯的经济利益,也要重视经济活动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

有的人一提文化资源,就是遗产;一提文化发展,就是保护遗产、开发旅游。如果这样理解文化的话,我们就不是文化的创造者,而是文化的被动的守夜者。对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必须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重新认识。概而论之,约有三种情况:超级秘书网

第一种是完整地保留和保护。对于成为某个历史时期的智慧结晶的文物或街区,党和政府应创造一切条件倾力保护。如故宫,乃东方宫殿和建筑艺术的杰作,气象不凡,与日月同辉,谁也不能动。

第6篇:姓氏文化论文范文

“寝室文化”这一概念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于1986年首先提出来的。1990年彭英姿在《试论大学生的寝室文化》一文中对寝室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张文凯《寝室文化初探》以及卢和廷《高校“寝室文化”初探》中都表明寝室文化是以寝室为环境,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寝室成员为主体,在寝室共同生活、相互作用中所表现的物质、精神和行为方式的组合并形成的一种文化,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在整个学校发展建设中的作用不可估量,正因如此寝室文化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1997年国家教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肯定了“寝室文化”这一概念,并要求“重视和加强社团文化和寝室文化建设,强化社团和宿舍的育人功能。”此后,这一概念不断被高校深刻认识,也逐步加深了相关研究。近年来,寝室文化在高校中的巨大功能越来越明显。一个和谐的寝室文化,不但能激发大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学习的兴趣,还能促进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大学生平均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寝室度过,他们休息娱乐、谈心交友、课余生活都离不开寝室,寝室文化对大学生的素质养成是潜移默化的。特别是高校扩招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生不再有固定的教室和活动场所,对学生的固定活动空间以及学生课余活动空间都发生了变化,寝室文化自然地提上了培养人才的重要位置。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高校领导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视,作为大学生寝室文化影响因子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研究和强化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寝室文化影响学生的作用,都是具有明显作用的。什么样的寝室文化才能有效地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校在新的历史发展中遇到的崭新而重大的时代课题之一。

二、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结构和功能

(一)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结构

从寝室文化的表现形式来理解,大学生寝室文化具有两种表现形式: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所谓表层文化是指大学生寝室里的具有表现性的生活现象,如寝室的公共设施、布置、消费行为、交际方法、娱乐行为、兴趣爱好等等。而深层文化则是指大学生在寝室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观念,如思想观念、心理心态、思维方式、人为行为等。其中深层文化是大学寝室文化的实质内容,表层文化则是深层文化的外在表现。此外,大学生寝室文化不仅蕴含理性的成分,也包括人的情感、意志以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载体,经过长期的相处,每个寝室都会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寝室之间各有特色,这也使寝室文化更加的多元化和网络化。

(二)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功能

大学生寝室文化因为结构取向的不同而体现出正负功能。

1、寝室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子系统,相对一般校园文化而言,大学生寝室文化不仅具有教育思想、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交往人际、娱乐身心等基本功能之外,还具有养成和谐意识、培育人文情怀、提升国家理念等独特的育人作用。为此,我们须正视大学生寝室非理性因素的文化事实,把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2、其负功能主要表现为在一些落后的寝室文化对寝室成员健康成长和整个寝室以后的发展形成的负面作用,也隐性存在大量的灰色潜流,弱化了寝室文化的教育的功能。

三、大学生寝室文化中常见的问题

寝室文化虽然受到大学生自身素质及宿舍管理者的约束,但主流文化、社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等各种其他文化也会对寝室文化产生影响和冲击。

1、大学生寝室文化结构的深刻变革但其组织功能滞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和高教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也开始进行了转型。高校教学也变得更加多样性,具有完全学分制、弹性学制、流动教室制等多种学制。传统班级的概念逐渐淡化,而相对比较固定的寝室取代教室成为大学生一天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据统计,我国高校学生每人每天平均在寝室停留的时间大约14个小时,除去睡眠时间,每天约有6个小时在寝室度过,占整个课余时间的80%以上。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中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学生住宿管理,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根据这项通知寝室就成为绝大多数大学生休息、学习、生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场所。大学生在寝室的生活时间增多,对寝室的依赖性也增强。寝室作为高校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其独立性随之凸现出来。

2、寝室文化负功能膨胀,削弱了寝室文化的育人功能

主要表现为一些落后的寝室文化对寝室成员的成长和整个寝室的文化养成产生负面作用。物质文化方面———缺乏人性化设计的寝室设计理念;制度文化方面———“以管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与“服务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互相矛盾;行为文化方面———以网络化背景的行为规范边界模糊;精神文化方面———大学精神的淡化、人际关系的冷漠与负面情绪的滋生。许多高校的寝室文化建设仅仅停留在对作息制度和卫生的管理等表面文化,只关注到了文化建设的表层和中层,而忽视了对大学生内心的建设,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建设。

3、大学生“禁婚令”被解除,管理机制等不能适应寝室文化建设的要求

高校公寓管理人员低质、低效的服务以及不尽人意的公寓文化设施,导致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时受到侵害,由此引发学生对学校工作的强烈不满,给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效果产生了极大的抵消作用和副作用,使得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

4、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对寝室文化建设的冲击

部分学生沉溺于电脑游戏、网络,与其他人交流减少、影响着其他学生的寝室的作息规律和正常秩序。因上网造成的寝室人际关系淡漠、学习成绩下降等现象也是必须予以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问题。

5、社会环境的变革对寝室文化的负面影响及人际交往矛盾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出现了深刻的变动,在这种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社会条件下,随着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高校,“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和行为开始在高校中滋长和蔓延,由这种观念导致的不良后果就是寝室成员间冲突频繁。近年来发生的暴力现象、施虐现象、群殴现象、自杀现象、精神疾病现象、心理健康指数下滑现象等诸多现象反映出非理性因素的重视不够,而这已经影响和制约了寝室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偏离了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本质。因而,须从人学的理论视野对大学生寝室文化进行新的解读和构建。

四、构建大学生寝室文化的方法

1、建立“学习型寝室”奠定了良好基础

寝室作为高校学生中活动的最小单元,每个寝室一般住4~8个人,刚好能够形成“学习型组织”建设中的一个小组织,而且学生课余时间大都待在寝室,因此寝室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阵地。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的、正面的,有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有奋发向上的渴望,这些都为应用“学习型组织”建立“学习型寝室”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2、对寝室成员施以学风正相关影响

“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高校最基本单元———寝室,通过建立“学习型寝室”改善目前寝室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不良风气,同时以通过各类特色寝室的引导,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建设学习型寝室,逐步形成从个体—寝室—公寓—院区—学校的整体化学风建设体系。

3、建立“学习型寝室”需要有坚实的基础

“学习型寝室”是加强学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有力抓手。要通过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唤醒学生与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健全和完善学生的主体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来达到改善学生素质的目的。要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心理世界,增强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通过理想和信念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从而使学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通过自觉学习、修养、反省、总结、批评、改造等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人素养不断增强。

4、组建寝室团队学习共享机制

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认知、了解这个世界的思维。我们通常不易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对行为的影响。通过成员的改善心智模式达到团队建立共同改变,创造出一个更有利于人性发展的氛围。在促进寝室团队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交相互交流互相讨论的作用,使每个成员都能说出心中的设想,然后共同思考,在探讨和对话中促进团队的合作和增进团队学习,建立学习互动及学习共享机制,使成员能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从而体会到学习乐趣,进一步激发队员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5、以微观组织单位修炼心智的模式

第7篇:姓氏文化论文范文

正是因为中国动画片独到的民族特色,使其艺术水准得到了国际的认可,在世界动画舞台上散发着独特的中国艺术魅力。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的造型具有中国特有的民族风格,采用了很多版画的技巧,特有中国的装饰味道,动画片背景也大量采用了中国传统剪纸形式,运用二维动画的手法,有水墨画的风格,很中国化,让吉祥物充满了灵性,中国文化的内涵自然而然地渗透到形象中。吉祥物设计专家组组长韩美林先生曾说:“艺术要达到世界水平,就必须依靠民族传统加上现代意识。世界艺术的大同之日就是世界艺术的末日到来之时。在吸收中西方艺术传统的关系上,我们必须摆正两者的位置。中西结合,以中为主;古今结合,以今为主;源流结合,以源为主。这不是保守,也不是僵化,而是一个很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国外动画乘虚而入,面对制作精美、情节起伏跌宕的外国动画片,我们的动画工作者措手不及,国产动画片的竞争力每况愈下,原创动画越来越少。许多动画制作者一味致力于对美、日动画的模仿,我国国产动画逐渐偏离了民族化道路。但是,日本的手冢治虫在20世纪80年代来到中国考察时,并没有被中国的风格所汉化,而是学习我们当时的动画的特色—民族化,使自己国家的动画片更民族化。大川博带领团队考察迪斯尼,也并没有被迪斯尼的风格所美国化,而是学习了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迪斯尼的动画之路,创立了一种全新的日本民族风格的动画。而1956年我国创作的《乌鸦为什么是黑的》,虽然在1956年第八届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获优秀影片三等奖。但是动画人却高兴不起来,因为部分评委误认为这部动画片是苏联摄制的。中国动画人积极地学习苏联的动画技术和艺术特色,却走进了一个效仿的误区。虽然动画变得精致了,技艺上也明显地提高了,但是这股效仿风给中国动画带来的却是中国动画日益明显的洋味,苏联动画的影子清晰可见。这个误区使中国动画人深刻意识到,模仿其他国家的动画是不利于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它或者可以让中国动画得到技术上的提高,但是在艺术成就上,它只能导致中国动画的消减。于是中国动画人总结出:“只有搞民族化,才是中国动画电影的出路。”老前辈们已经给我们总结了经验教训,我们为什么还要走全盘模仿外国的老路呢?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不仅体现了民族风格,而且学习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运作模式,获得了惊人的成绩。

在日本,动画、漫画、游戏等同许多产业息息相关,已经形成了产业规模,在这方面我们应多向国外学习。福娃就是学习了这种运作方式,不仅在宣传上取得了成功,而且推出了一系列奥运特许商品近300种,其中既有面向少年儿童消费群体的吉祥物荧光笔、毛绒玩具,也有面向高端收藏者的价值十几万元的贵金属纪念造型,成功地取得良好的市场回报。国家体育总局奥林匹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任海教授这样评论:“福娃的运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怎么做’的机会。”我国动画产业缺少精彩的中国原创,情节和服务的对象比较单一,只针对少儿。在运作上,我国动画作品缺少良好的市场运营,影响力不高,影响产品品牌的提升,同时影响相关衍生产品的推广。我们应该学习福娃走民族化的道路,坚持发扬我们本土独有的民族艺术风格,要将市场化理念融入我们动画片的创作当中去,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先进的技术、市场化的道路,扩充服务对象的层面,开发相关产业,使市场和创作紧密结合,走出一条良性循环的道路。在这之前的国产动画片《宝莲灯》,就为国产动画走市场化道路开创了先河,改变了以往的操作方式,不但有很强的中国传统特色,而且运用了现代高科技,具备了十足的现代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该片中的人物形象得到了大家的喜爱,服饰、毛绒玩具、文具等都出现了宝莲灯的人物形象,使相关产业得到了发展。

由此可见,我们已经开始尝试着走市场化的道路,也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效,我们更应该坚持走下去,这样我们的动画产业,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搞民族化、市场化,不仅会把中国动画片带出困境,而且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国家开始越来越重视动画行业,并不断出台相关保护措施,中国动画发展越来越好。因此,我认为我们应汲取福娃的成功经验,继续努力创造出更多中国民族的动画,福娃造型的成功给中国动画人带来了极大的启示,带来了新的希望,也坚定了动画人走民族化道路的决心。福娃的创作再次告诉我们:走民族化道路,中国的动画事业将再一次走向辉煌。

作者:周越 陶金 单位:沈阳建筑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 沈阳建筑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视觉传达2013级研究生

第8篇:姓氏文化论文范文

Abstract: As an emerging culture, pop culture has profound influence on university students' character forming,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external self image with its unique form and smart appearance. Starting with the university pop culture phenomen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luence on students, calls universities attention for the influence of pop culture so as to realize healthy development.

关键词: 流行文化;内涵;大学生;影响

Key words: pop culture;connotation;university students;influence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5-0288-02

0 引言

当今时代,高等学校勿庸置疑是流行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流行文化本来就具有传播快、范围广的特点,又加上当代大学生年纪轻、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象牙塔的比喻似乎不再适合当今的校园,蕴含较大商业性、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的流行文化以前所未有的强势侵入现代校园,为大学生和外界社会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扩展了他们的视野,拓宽了他们的思路,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同时也不可避免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流行自有流行的道理,他们能够走多远,就取决于他们的深度与厚度了。

1 流行文化的内涵

流行文化是有别于传统文化的一种文化类型,它是与高雅文化相对而言的、被普遍喜欢和热烈追随的文化,娱乐是其主要的功能特点。吉登斯有言:“术语流行文化指的是被成千上万或几百万人观看、阅读或参与的娱乐”。海蒂兹基于吉登斯的文化理念提出:“流行文化就是那类普遍可得的人工制品:电影、录音录像带、CD或VCD、时装、电视节目、沟通和交流的模式等”。一言以概之,流行文化就是许多人实践和追随的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

2 当今大学流行文化现象

流行文化时尚是一种偶尔发生的,近乎崇拜的短期流行方式。它是多元化的文化类型,也有一定的前卫性,在社会媒介多元化的今天以先锋姿态通过大众媒介向社会传播开来。商品经济时代兴起,流行文化总是与泛滥的商品化信息融为一体。大学生在流行文化中获得不同的信息和思想,从中汲取养分和精髓,而一些文化鉴别能力欠缺的学生由于缺乏自我防护意识,逐渐陷入多元化的流行文化涡流之中,伦理道德情操方面开始异化,这种衰变的腐化现象,一旦蔓延,将会一泻千里,势强难抵。如何以比较客观而严肃的教育手段,纠正这种现象,肃清流毒,可以说任重道远。

3 流行文化对于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3.1 流行文化有助于大学生社会角色的转变 大学生要实现自身的社会性,必须通过社会互动与交往来实现。而流行文化通过跨国家、跨时空、跨民族的文化交流为大学生提供了方便且范围更大的社会交往机会。由于大学生是社会生活中最活跃、最积极、最有生机、也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因素,他们不断寻求适应当前社会的生活方式,而且热心参与社会变革与发展。因此,流行文化的传播,克服了大学生以往仅仅在校园内“点对点”的交往的局限性,从而实现了与社会“点对面”的接触,促使大学生交往方式发生改变,使他们在接触社会、接触他人的过程中明确自身的社会角色,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促进自身的社会化。

3.2 流行文化有助于大学生思维观念的转变 流行文化崇尚弘扬个性、表现自我。在当今社会多元思想激烈碰撞的情况下,大学生作为独立的主体,其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其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都在强化“我”的内涵,并且习惯以批判和质疑的姿态处理周围事物,迫切希望挣脱各种束缚,以自我的姿态自由地审视和处理各种问题,以表达自我的观点。

3.3 流行文化有利于大学生行为方式的改变 大学生由于生理与心理的固有特征,对流行文化有着本能的敏感,因此,流行文化的出现,使得大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模仿心理和个性特征。在流行文化的导引下,大学生竭力寻求适应当今社会甚至能被社会认同的价值观,去交往,去处事。体现在大学生的日常各种行为中如消费方式、闲暇生活、交际方式、婚恋方式、职业选择等方面都超越了以往传统社会的价值羁绊,不断改变着现代人对于传统价值的思维结构。

4 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4.1 流行文化促成传统消费意识的消解 时尚的新潮气息与浪漫的休闲娱乐文化,是流行文化最突出的表现。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它又表现为社会信息流通的传染性与庸俗的情趣文化的腐蚀性,他通过直观的时尚画面或动感的艺术题材,如狂放或自然平放音乐歌曲,超奢华的高消费的广告宣传,以及富含激情的抽象情感催化方式,与大学生的个性展放与时尚追求的娱乐意识精于乐道,往往会吸引一大部分,蒙昧和追求时尚美观性的消费者的眼球。客观上讲,他也催促大学生生活消费向着个性化与时尚领域发展。因此,时尚大学消费,在当今大学生的消费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实际上,这种趋势流行的后果就是,在某种意义上不自觉的消解了传统消费文化的倡导意识。使得大学生的奢侈,浪费的消费层次上升,对大学里淳朴而实在主流文化构成了极大威胁。

4.2 流行文化促成与科学审美观的悖离 当前,流行文化正处于多元化的繁荣期,各种审美观以流行文化为载体进入校园,传统的审美观和文化理念逐渐失去主流文化的统治地位。以流行歌曲、“武狭热”、“网吧热”、“练歌热”、“美女热”、“挂科热”、“失恋热”等庸俗的非主流文化逐渐成为校园文化的热点。这种偏执的审美观和肆意放纵的心态,对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错误的导向作用,大学原有朴素、健康的学习氛围被打破。大学生在尚未角逐社会利益之前,也应该有着各种各样生活与友情的释然心态,并且它由于缺少个人利益的调剂,便最容易保存学生时代纯粹的个人信仰抑或是原始的青春美丽性。但是流行文化的盛行打破了校园青春朴素的生活规律,商品信息泛滥以及不受各种阻力的庸俗审美观的形成,却完全使人始料不及,简直令人无法想象。

4.3 流行文化对大学生健康心理成长的影响 正确而高尚的美德观念与价值观的择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历程能够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据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尤为明显,其中主要表现为严重缺乏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大学生面对各种文化思潮和商品信息,由于未提前进行心理建设而无从处理。其次,大学生处于校园人与职业人的过渡阶段,文化类型多元化虽然有助于拓宽其知识面,但其中的“糟粕”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加之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极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感情冲动。其次,流行文化在大学校园泛滥,学生面对各种文化元素毫无心理准备,以致仓促的应战和接受新的信息,加之文化鉴别能力欠缺,一旦受到虚假信息的中伤,其本就脆弱的感情底线就会一日崩解,随之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甚至寄望于极端的行为方式来寻求解脱。

如果大学生能够经常经历因流行文化虚假带来的多种挫折,成熟自己的心理,便可以抵制不良流行文化的冲击。然而,现行教育体制的局限性,使得我们职能依靠大学里所谓的心理诊疗来解决这一问题,结果是治标不治本。

5 思考和对策

流行文化背后的思考不可否认,流行文化在给我们带来新鲜的知识与开阔的视野的同时,也有很多消极的内容。而我们受年龄、阅历和经验的欠缺,相对缺乏判断力与自控力,往往会耽于娱乐而忘却了法纪、道德的约束。于是,网络中一些比较低俗的谩骂侮辱之词不经意间就会蔓延到日常生活之中,很多人称呼的“哥、姐”带有戏谑口味,进行人身攻击同时还津津乐道。

5.1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有关流行文化的教育和引导

第一,正确处理大学生主观需求与社会期待之间的差异,准确把握文化教育的切入点,由这个切入点逐步深入,在文化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的需求;第二,基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价值观的形成规律,有针对性的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在大学生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基于平等交流的形式适时加强引导和沟通,而非单向的说教;第三,培养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逐步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文化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其文化判断力和鉴赏力。

5.2 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形式与地域的差异只是某一文化类型有别于其他文化类型的“个性”。大学校园本就是各种文化思潮的集散地,多元文化和谐相处、相互融合是校园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高校应该秉承开放的态度尊重并承认流行文化的存在,同时加强主流文化的宣教,以高尚的主流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文化鉴别力,从而消解流行文化的负面影响。

5.3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 传统文化得以流传至今必然有其可贵之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对流行文化予以尊重,客观的看待它代表的文化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只有结合时代特点,对传统价值观念加以改造,使之与时代特点相融合,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凝聚力和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

6 结语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糟粕和精华的并存体,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受这些流行文化浸染的同时,加强甄别、判断流行文化优劣的能力,努力利用流行文化的优势因素提升自己,成为流行文化的“弄潮儿”,还要掌控着自己要走的方向。总之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客观的看待流行文化的优点,集二者之大成,成就中华文化之精髓。

参考文献:

[1]陈果.大学生流行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前沿,2007(4).

[2]戴勇行,李榕.流行文化对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时代教育,2008(7).

[3]赵修义.关注流行文化的伦理内涵[J].道德与文明,2007(3).

[4]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赖光明.青少年流行文化与学校德育[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

[6]夏建中.当代流行文化:概念、历史和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0(5).

[7]彭洋,沈禾.大众文化环境下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第9篇:姓氏文化论文范文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定价影响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的自主定价能力增强,银行对风险与成本的要价更加市场化、更加合理化。例如,贷款浮动区间的扩大有利于补偿中小企业贷款相对较高的风险和成本价格。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也会改变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与成本大小,从而改变纯利差对风险与成本的弥补。例如,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幅度也将加剧,这使商业银行面临更大的利率不确定性;再如,被压抑的实际利率水平由于利率管制放松而上升,这通常会导致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逆向激励,从而会加大银行业整体信用风险。此外,利率市场化还会改变银行的业务结构,提高贷款利息以外的多元化收入占比,为了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在非传统业务中获利,银行会通过降低贷款利息来吸引长期客户,从而影响利差定价。其作用机理见图1。根据上述作用机理,本文提出如下假设:(1)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使政策保护在商业银行定价中的作用降低。(2)由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使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及其管理难度加大,故银行在定价过程中将更加注重对风险的弥补。

二、影响净利差的因素

(一)纯利差的影响因素根据Maudos和Guevara(2004)的做市商模型,纯利差的理论决定因素有:市场结构、营业成本、风险厌恶程度、信用风险、利率风险、交易规模。Valverde&Fernández(2007)在所推导的做市商模型中又引入了非传统业务这个因素,本文将其也考虑在纯利差的影响因素内。另外,牟怡楠、周好文等(2007)认为在考虑纯利差的决定模型时还应结合中国利率管制的背景,即基准利差[10]。据此,本文认为中国的纯利差的决定因素有:市场结构、营业成本、风险厌恶程度、违约风险、利率风险、交易规模、非传统业务、基准利差。

(二)控制变量做市商模型所推导的利差为银行的最优利差,也称“纯利差”。但实际利差还受到理论模型以外的所谓市场和机构不完美因素所影响。我们在实证估计银行利差的决定因素时,需考虑这些因子,即控制变量。根据对现有文献的分析,这些因子主要包括隐含利息支付、机会成本、流动性风险、资产规模等。通过对现有国内外文献的实证总结与比较,本文选择的变量及其预期与净利差相关性可归纳为表1。

三、实证检验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bankscope数据库,用于计算基准利差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数据的时间跨度为2005—2012年,本文得到的有效银行数据为49家,总共的观测值为392个,包括5家国有银行、11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33家城市商业银行。

(一)最优利差的分离SaundersandSchumache(r2000)使用Ho和Saunders的最优利差模型,运用计量方法分离出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纯利差[11]。本文采用类似的计量分离方法,控制一系列的变量后分离出纯利差。从表2的回归结果来看,机会成本和隐含利息支付对净利差有显著影响,且与预期方向一致,说明机会成本和隐含利息支付所带来的成本越高,银行所要求的利差就越高。流动性风险与预期方向一致,与净利差正相关,但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流动性风险小的银行在保留了充分的流动性的同时也丧失了用资金进行贷款获利的机会,保持流动性的成本增加,导致银行要求高的利差,这种对净利差负向的可能性影响也就导致原本理论上正向的影响受到影响,导致回归结果的不显著。银行的资产规模与预期方向一致但不显著,这说明小银行比大银行存在着更大风险,因而会要求更高的净利差,但这并不起决定性作用。由图2可以看出,纯利差均值与净利差均值的变动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且都在2007和2008年有大幅度的上涨,这主要是因为2007年开始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加大,商业银行对风险的弥补要求也相应增加。总体来看,从2005—2012年,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纯利差均值与净利差均值整体来说是呈增长趋势的。这与现在大部分学者所认为的利率市场化会使利差收窄的观点是相悖的。虽然利率市场化会加大银行业之间的竞争,银行可能会为了吸引客户而降低利差收入,但是利率市场化也会使商业银行的自主定价能力增强,银行作为做市商是存在于一个垄断市场的,当其自主定价能力增强,银行会选择更加合理的风险和成本补偿大小来决定利差,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利率市场使得银行索要的利差扩大,而利率市场化具体是通过哪些因素怎样来影响利差的将通过后文的实证分析来解释。

(二)利率市场化影响银行定价能力的实证分析1.实证模型做市商模型将银行看作一个做市商,具有自主定价能力,因此做市商模型推导的纯利差决定模型实际上反映的是银行的定价选择情况。因此,将上式求得的纯利差采用前述的中国利率市场化下的纯利差决定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我国实行的是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利率市场化程度是加深的,且在2008年10月为了进一步扩大利率市场化,央行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7倍。为了研究利率市场化不同进程对银行定价能力的影响,本文将时间段分为2005—2008年、2009—2012年两段(后者比前者的利率市场化程度深)分别进行回归分析,比较不同利率市场化进程阶段商业银行净利差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及其变化,从而验证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商业银行定价能力增强的成效。2.回归结果根据表3的回归结果,在上述三个模型中,交易规模对净利差的影响为显著正相关,说明交易规模带来的正向影响要大于其可能带来的负向影响。即银行对潜在损失的弥补要求大于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优势。信用风险、风险厌恶程度都与预期结果一致,对净利差的影响为显著正相关。平均营运成本对净利差的影响与预期方向一致,但在2009—2012年中模型不显著。利率风险对净利差的影响为正向,与预期相同,但仅在2009—2012年中模型显著。基准利差对净利差的影响与预期方向一致,但在2009—2012年中模型不显著。市场结构和非传统业务都与预期一致,对净利差的影响为正向,但二者都在2005—2008年模型不显著。从表4中两个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对比结果来看,不同利率市场化进程下的定价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规模因素。从2005—2008年阶段到2009—2012年阶段,交易规模对净利差的正向影响显著性增加,且回归系数增大,这表明交易规模对净利差的影响程度增加。银行的交易规模越大,意味着银行面临的潜在损失越大,所以银行要索取更大的价差。由这一观点可以看出,从2005—2008年阶段到2009—2012年阶段,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银行自主定价能力增强,对交易规模带来的潜在损失的重视程度增加,因而交易规模对存贷款定价的影响程度增大。另一方面,由于交易规模对净利差的影响结果为正向,说明规模经济所带来的优势并未发挥作用。(2)成本因素。从2005—2008年阶段到2009—2012年阶段,平均经营成本对净利差的正向影响显著性降低,且回归系数减小,平均经营成本影响商业银行净利差的程度降低,同样的平均营运成本所带来的净利差增加额是降低的。这说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使得商业银行对经营成本的弥补降低,成本因素虽然依旧显著影响净利差但不再起决定作用。(3)风险因素。风险厌恶程度对利差的影响在两个阶段都是5%水平下显著为正,但回归系数增大。这说明利率市场化使得商业银行的风险厌恶程度对净利差的决定作用增加,面对同样风险厌恶程度,银行用来弥补风险的利差增加。信用风险因素对利差的影响在两个阶段也都是5%水平下显著为正,但回归系数增大。信用风险作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一直都是利差决定的主导因素,因此在利率市场化的两个阶段其回归系数都是5%水平下显著为正,而回归系数的增大也说明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使商业银行对覆盖违约风险更加重视。从2005—2008年阶段到2009—2012年阶段,利率风险因素对利差影响由不显著变为显著,且回归系数增加。这表明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中对利率风险的考虑程度增加。综上几个风险因素来看,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风险意识增强,银行定价行为中越来越多地考虑风险的弥补,风险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假设2得证。(4)政策保护因素。基准利差代表着政策对银行利差的保护,结果显示,从2005—2008年阶段到2009—2012年阶段基准利差对利差的影响由显著为正变为不显著,且回归系数减小。这表明银行利差越来越多地由市场决定,利差的政策保护所对利差决定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利率市场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假设1得到了证实。(5)非传统业务因素。从2005—2008年阶段到2009—2012年阶段,非传统业务因素对利差的影响由不显著变为10%水平下负显著,且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变大。这是由于随着利率市场化,银行之间的竞争程度增加,银行由主要经营传统业务开始转向业务多元化,对非传统业务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非传统业务收入的增加对银行的利差要价有着越来越大的抵消作用。总体而言,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商业银行的自主定价能力增强,在定价过程中越来越重视风险因素和非传统业务因素,而成本因素和政策保护因素在银行定价中的重要性降低,这也是利率市场化初级阶段取得一定成果的表现。

四、结论与建议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