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氨基酸的作用范文

氨基酸的作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氨基酸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氨基酸的作用

第1篇:氨基酸的作用范文

1.钦州市中医医院肝病科,广西钦州 535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广西南宁 530021

[摘要] 目的 探讨柔肝化纤颗粒对慢性肝病患者血清氨基酸谱异常的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安络化纤丸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柔肝化纤颗粒治疗,比较患者的血清氨基酸谱以及药物氨基酸谱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血清BCAA/AAA分别为(2.8±0.2)和(2.5±0.3),治疗组回升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白蛋白治疗后为(33.1±4.0),对照组为(42.5±3.8)(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氨基酸水平(TCA)、蛋氨酸(Met)水平分别为(609.1±45.6),(5.1±2.9),优于对照组的(1399.4±1127.6)、(3.7±1.4)(P<0.05)。结论 柔肝化纤颗粒能够有效纠正慢性肝病患者血清氨基酸谱异常,可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 柔肝化纤颗粒;慢性肝病;血清氨基酸谱;异常

[中图分类号] R25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6(c)-0127-02

[基金项目] 广西科技攻关项目(桂科攻11107009-3-1);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GXNSFA013211)。

[作者简介] 覃伟华(1975-),女,壮族,广西柳州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诊疗工作,邮箱:wm030217@126.com。

[通讯作者] 王振常(1972-),男,壮族,广西来宾忻城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硕士学位,主要从事肝纤维化、肝硬化防治临床和基础研究及慢性乙肝中医辨证客观化、规范化研究。E-Mail:wangzhenchang924@163.com。

有效纠正清氨基酸谱失衡是慢性乙肝病治疗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能够改善患者肝功能状况,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为探讨柔肝化纤颗粒对慢性肝病患者血清氨基酸谱异常的作用,该院及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自2010年5月—2012年5月对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了柔肝化纤颗粒治疗,有效缓解了患者的血清氨基酸谱异常。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及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收治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血清学和肝活组织检查病理学检查确诊。采用双盲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26~60岁,平均(31.2±10.7)岁;治疗组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27~58岁,平均(32.4±9.5)岁。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柔肝化纤颗粒治疗,处方为:生黄芪15 g+薏苡仁45 g+泽兰30 g+虎杖20 g+黄精20 g+ 杞子20 g+巴戟12 g+内金20 g+鳖甲30 g+生牡蛎30 g+黑枣15 g+杏仁10 g+陈皮10g。由本院制剂室制成颗粒,2次/d,服用9 g/次。为了真实的体现出柔性化颗粒的治疗优势,对照组采用临床上应用较为普遍,效果良好的安络化纤丸口服,每日服用6 g,2次/d。所有患者均服用6个月作为1个疗程,同时根据病情情况对相关指标进行定期检查,做好相关病情记录。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对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进行检测;②总氨基酸水平与蛋氨酸水平;③通过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所有患者的血清氨基酸谱以及药物氨基酸谱进行测定。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该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血清白蛋白变化情况

治疗组治疗前的血清白蛋白为(40.2±5.4)g/L,治疗后为(33.1±4.0)g/L,对照组治疗前为(39.8±5.3)g/L,治疗后为(42.5±3.8)g/L,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有所上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总氨基酸水平与蛋氨酸水平变化情况

治疗组在总氨基酸水平与蛋氨酸水平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血清BCAA/AAA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CAA/AAA变化如表2所示,两组治疗后的血清BCAA/AAA分别为(2.8±0.2和(2.5±0.3),治疗组回升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用药较为安全。

3 讨论

通过该研究可以证明,柔肝化纤颗粒能够有效逆转慢性肝病患者纤维化的病理改变,逐步恢复患者肝功能,提高患者的白蛋白和激素代谢水平。在血清氨基酸谱异常上,经过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BCAA/AAA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回升,其中治疗组回升较为显著,从(2.4±0.9)回升到(2.8±0.2),从而证实了柔肝化纤颗粒对于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氨基酸谱情况具有较好的纠正功能。同时,采用药物氨基酸含量检验后,可以明显观察到柔肝化纤颗粒并未含有必需氨基酸尤其是支链氨基酸。因而我们可以明显发现,利用中药而制成的柔肝化纤颗粒对氨基酸的调整作用机制和其他治疗药物治疗中经常采用的复合氨基酸制剂的“补缺”治疗存在较大差异,该药方充分利用了中药对肝病多途径药理作用的基本原理,而对慢性肝病患者进行了整体改善。处方中采用了黄芪、薏苡仁、泽兰、虎杖等十几味中药组成,其中鳖甲为君药,能够滋补肝肾、软坚散结,黄芪、薏苡仁则属于益气健脾的臣药,具有良好的扶正运湿之功效,黄精、枸杞、大枣的主要功能是补肾柔肝、充盈肝脏阴血,此外配合杏仁、橘红的化痰醒脾、通调三焦功能,虎杖、牡丹皮清热凉血解毒,泽兰通肝脾之血脉,鸡内金消积化瘀、消导调中、健脾开胃,方中诸药合用,具有滋补肝肾、健脾益气以及化瘀软坚散结的功效,消除化散瘀结的痰(毒)血,同时也可以阻断生痰致瘀之源,促进患者血清氨基酸谱恢复平衡。

慢性肝病发生时氨基酸代谢异常的一个关键表现就是患者血清BCAA/AAA的下降,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可能预示着患者肝实质的功能损坏以及肝细胞坏死,同时和肝性脑病的发生包括预后也密切相关,因而越来越受到医学研究的重视。通过该研究证明柔肝化纤颗粒对慢性肝病患者血清氨基酸谱具有良好的控制和纠正功能,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振常,黄晶晶,夏兰,等.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普萘洛尔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13(3):726-727.

[2] 杨删,王婷.柔肝化纤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FS表达的影响[J]. 广西中医药,2011(4):55-57.

[3] Roy SC,Ghosh J.Dynamic in vivo changes in the activities of gelatinases,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and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 in buffalo(Bubalus bubalis)uterine luminal fluid during estrous cycle and early pregnancy[J].Mol Reprod Dev,2010 (11):944-953.

[4] 王戈.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肝炎40例[J]. 中国中医急症,2011(9):1515.

[5] 黄明河,陈晓蓉,刘冬厚. 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治思路探析[J]. 中医药信息,2011(5):5.

[6] 刘云霞,姚立,姚勇伟,等.益气补肾方对SGC-7901细胞MMP-2和TIMP-2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7):1639-1642.

[7] 陈江,章荣华,吴蕙岭,等.实验性肝纤维化形成和逆转过程中MMP-2及其抑制物TIMP-2表达的动态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10):2401-2403,2406.

第2篇:氨基酸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 脑梗死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208020618)

急性脑梗死的恶化进展常使死亡率和神经功能缺失增加。近年来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在脑缺血时,血清谷氨酸(Glu)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异常[1-2],其在神经元缺血损伤和恶化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此作简要综述。

1 Glu的来源、分布及生理作用

Glu是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的非必需氨基酸,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血液供给脑,必须由葡萄糖或由糖酵解的中间产物和其他前体经多条化学途径在脑内合成[3]。Glu在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内广泛分布,是含量最丰富的兴奋性氨基酸(EAA),在脑内有许多投射径路,且在纹状体、下丘脑、海马等中枢结构中存在丰富的内含Glu 的神经细胞,并且在各种径路中起着重要作用。 生理情况下,Glu主要存在于神经末梢的Glu囊泡中,神经末梢去极化时,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的Glu受体,参与神经元信号传递、影响神经营养和神经元可塑性等,从而完成兴奋性突触传递及其它生理作用。

2 MMP-9的来源、分布及生理作用

MMP-9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蛋白酶之一,属于基质金属蛋白酶超家族成员中明胶酶的一种,又称明胶酶B,是一种依赖金属锌离子的金属酶。MMP-9主要来源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角化细胞、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等[4-5]。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能够切断任何细胞外基质成分,调节细胞粘着,作用于细胞外成分或其他蛋白成分而启动潜在生物学功能。MMP-9的基因序列在基因库中检索到,人的MMP-9基因长7.7kb,含外显子13个,其长度不一,位于染色体的20q11.2-13.1[6]。其在体内的表达受到许多因子调控,其中包括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调控因子。在人体内是以前体或酶原的形式分泌,通过自身催化或某些酶如纤溶酶的作用被激活。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能够切断任何细胞外基质成分,调节细胞粘着,作用于细胞外成分或其他蛋白成分而启动潜在生物学功能。

3 Glu与MMP-9在脑梗死中升高及作用机制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Glu与MMP-9在脑缺血的神经功能损害中起着关键作用[7-11]。Glu主要起兴奋性毒性作用,MMP-9主要起着炎性介质作用,脑缺血无论是持续性还是短暂性,无论是全脑还是局部脑,缺血期脑内释放到细胞外液的EAA、MMP-9的量都比正常时显著增加[12-14]。缺血时间越长,脑间质Glu、MMP-9的峰值浓度越高,神经病理学和神经学损伤越严重,Glu、MMP-9的浓度变化与梗死灶的直径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也明显成正相关,即脑梗死面积越大,临床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越重,血清Glu水平及MMP-9水平越高。

脑缺血造成Glu异常升高的机制:(1)脑缺血引起病变区神经元持续去极化,导致神经元大量释放Glu[15],继而引起Ca2+大量内流,反过来又加重其释放由此形成恶性循环。(2)脑缺血时Glu的释放还具有不依赖Ca2+的方式[16]。(3)脑缺血时,能量衰竭造成Glu能量依赖式重吸收障碍,也使细胞外的Glu浓度升高[17]。(4)脑梗死后的再灌流,自由基的产生及腺苷的升高等继发性损害也造成了其升高。因此,缺血的面积越大,神经缺功能损程度越重,Glu的浓度升高越显著,在此得到充分证实。因此,血清Glu水平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脑梗死患者临床病情的变化。

国内外许多研究显示,脑缺血时Glu异常升高作用于其受体造成的神经损伤可分为两大类:急性神经元凋亡(IND)和迟发性神经元凋亡(DND)[18]。IND是一种以细胞肿胀为特征的快速神经细胞凋亡。在起病后数分钟到数小时内神经细胞溶解并死亡,其主要原因是由于Glu作用于AMPK/K受体,使Na+ 、 Cl-大量内流,同时伴有水分的大量流入,使细胞肿胀溶解[19]。DN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神经元变性坏死,多在24小时后出现,其主要机制是Glu的异常升高作用于AMDA受体,引起细胞内Ca2+聚集[20],使Ca2+依赖酶的激活如核酸内切酶、蛋白酶、磷脂酶等,从而导致神经细胞的DNA断裂,细胞骨架丢失、脂质自由基的形成等损伤[21],使神经细胞产生变性坏死。而本研究观察到的Glu的异常升高则可能是脑梗死后的第二次升高,产生的DND是多种继发性损害共同作用的结果,恰好这次升高出现的时间与再灌注时间相平行,故再灌注损伤可能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此结果从临床检测上证实了兴奋性氨基递质的兴奋毒性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

脑梗死外周血MMP-9升高的机制:(1)急性脑梗死后,局部炎症反应导致梗死灶局部MMP-9表达与活性增高,增高的MMP-9导致脑血管的通透性增高并引起血脑屏障破坏,使局部MMP-9及炎性产物进入外周循环系统。(2)脑血管疾病(CVD)时也会导致全身免疫反应,使周围循环系统炎性细胞合成和分泌MMP-9。(3)Kouwenhoven等发现,在缺血性CVD急性期,外周血表达MMP-9mRNA的单核细胞数量增加。同时单核细胞表面的MMP-9和MMP-2活性也增高[22]。(4)激活的白细胞所产生的MMP-9也可能使MMP-9升高,白细胞利用MMP-9进行迁移,并且在局灶性脑梗死起病12~24小时直至数天后白细胞会大量增殖,形成恶性循环[23]。

在病理情况下,如脑卒中,MMP-9是引起微循环损伤的主要成分,其通过降解脑血管周围基底膜主要成分Ⅳ型明胶原,层粘连蛋白和纤粘连蛋白使脑血管基底膜破坏,使其通透性增高,渗出增加,从而血脑屏障破坏,脑水肿形成以及继发性脑出血,在脑损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病理生理效应[24]。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梗死后的脑损伤,Glu、MMP-9起了非常重要作用,因此利用二者的不同损伤机制可给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急性缺血后神经元的损伤呈进行性瀑布式连锁反应,主要包括兴奋性毒性、梗死周围去极化、炎性细胞浸润和程序性死亡4种机制。Glu导致的兴奋性毒性、梗死周围去极化及MMP-9导致的炎症反应,虽然它们所产生的时程和作用并不相同,均称为急性缺血性脑损害的重要环节,对其采取相应的干预性治疗,故采用高效的、对神经及其他系统低毒的拮抗剂,将成为对脑梗死临床治疗新的闪光点。

参考文献

[1] Clemens JA,Stephenson DT,Smalsity EB,et al.Global ischemia activates nuclear factor-kappa B in forebrain neurons of rats[J].Stroke,1997,28(5):1073-1080.

[2] Wamer LE,Mancias P,Buther IJ,et al.Mutations in the early growth reponse 2 (EGR2) gene are assocciated with hereclitary myelinopathied[J].Natrue Genet,1998,18(4):382.

[3] 韩济生,关新民.医用神经生物学[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99.

[4] Shue JR,Fong TH,Liu CM,et al.Expressio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in human platelets:regulation of platelet activation in nivitro and in vivo studies[J].Br J Pharmacol,2004,143(1):193-201.

[5] Wilson SR,Gallagher S,Warpha K,et al.Amplification of MMP-2 and MMP-9 productioon by prostate cancer cell lines via activation of 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s[J].Prostate,2004,60(2):168-174.

[6] Linn R,Dupont BR,Knight CB,et al.Reassignment of the 92-kDa type Ⅳ collegenase gene (CLG4B) to human chromosom 20[J].Cytogent Cell Gent,1996,72(2-3):159-161.

[7] Kanthan R,Shuaib A,Griebel R,et al.Intracerebral human microdialysis:in vivo study of an acute focal ischemic model of the human brain[J].Stroke,1995,26(5):870.

[8] Fisher M.Caracterizing the target of acute therapy[J].Stroke,1997,28(4):866.

[9] Gasche Y,Fujimura M,Morita-Fujimura Y,et al.Early appearance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after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in mice:a possible role in blood-brain barrier dysfunction[J].J Cereb Blood Flow Metab,1999,19(9):1020-1028.

[10] Montaner J,Alvarez-Sabin J,Molina CA,et al.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expression is related to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after cardioembolic stroke[J].Stroke,2001,32(12):2762.

[11] Resenberg GA,Estrada EY,Dencoff JE.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and TIMPs are associated with blood-brain barrier opening after reperfusion in rat brain[J].Stroke,1998,29(10):2189.

[12] Wei H,Fiskum G,Rosenthal RE,et al.Non-NMDA glutamate receptor binding in canine brain after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J].Mol Chem Neuropathol,1996,29(1):37.

[13] Puka-Sundvall M,Sandberg M,Hagberg H.Brain injury after hypoxia-ischemia in newborn rats:relationship to extrcellular levels of excitatory amino acids and cysteine[J].Brain Res,1997,750(1-2):325.

[14] 陈实,周志斌,郭毅,等.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脑梗死预后的潜在临床标志物[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4,12(4):260-263.

[15] Nicholls D,Attwell D.The realse and uptake of excitatory amino acids[J].Trends Pharmacol Sci,1990,11(11):462-468.

[16] Shimizu H,Graham SH,Chang LH,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extracellular neurotransmitter amino acids and energy metabolism during cerebral ischemia in rats monitored by microdialysis and in vivo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J].Brain Res,1993,605(1):33-42.

[17] Hara H,Sukamoto T,Kogure K.Mechanism and pathogenesis of excitatory amino acids[J].Trends Pharmacol Sci,1990,11(11):462.

[18] Choi DW,Mauluce-Gedde M,Kriegstein AR.Glutamate neurotoxicity in cortical cell culture[J].J Neurosci,1987,7(2):357-368.

[19] Rothman SM,Olney JW.Glutamate and the pathophysiology of hypoxic ischemic brain damage[J].Ann Neurol,1986,19(2):105-111.

[20] Price MT,Olney JW,Samson L,et al.Calcium influx accompanies but does not cause excitotox excitotoxin-induced neural necrosis in retina[J].Brain Res Bull,1985,14(4):369-376.

[21] Faden AI,Simon RP.A protential role for excitotoxins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spinal cord injury[J].Ann Neurol,1998,23(6):623.

[22] Kouwenhoven M,Carlstron C,Ozenci V,et al.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and cytokine profiles in monocytes over the course of stroke [J].J Clin Immunol,2001,21(5):365-375.

第3篇:氨基酸的作用范文

1计算机安全技术和电子商务

1.1计算机安全技术

计算机安全技术,也就是保护我们的计算机在与外界交流时的安全,所谓的安全技术就是阻止或者说保护个人、公司、企业的计算机信息被破坏或者被盗取等,进而最大程度地来保证我们的计算机的正常的安全运行。目前的计算机安全技术着重研究的方向有两个领域:系统安全技术和信息防泄漏技术[1]。

1.2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基于Internet展开的业务贸易活动,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改变传统的商务活动中面对面、借助货币及其单据来进行实物贸易活动的方式。运用像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相关技术。将商务活动电子化、网络化,使其更方便、快捷、及时、有效。电子商务交易的全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交流信息、贸易合同签订以及依据合同约定交接商品、结算货款。

2电子商务模式与加强其安全防护的意义

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进入电子数据交换时代,到98年第一笔互联网电子商务业务成功交易,再到现在寻求可持续发展和3G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的业务模式分为B2B、B2C、C2C以及B2G等多种模式,也使其发展越来越成熟和智能。随着电子商务业务所覆盖的领域更加全面,电子商务活动的参与者的角色也更加明确和细化,包括第三方交易平台、平台经营者、站内经营者和使用者。分别充当平台提供者、经营者、交易买方和卖方的角色。基于此,电子商务活动设计不仅要满足各方参与者的业务需求,更要保证各方交易信息的安全,这样才能保证电子商务活动稳定、持续的开展。

3电子商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计算机信息时代除了信息获取的便利之外,另外一大优点就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在这些良好的条件下电子商务便产生了。电子商务在运作过程中,需要用到网络传输的方式来传递交易身份以及详细的交易信息等等。所以,在网络不能够完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确保电子商务信息传输非常重要。随着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也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然而电子商务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载体,大量重要信息如交易信息、用户信息、会计信息都需要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传递,因此电子商务的安全性是我们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3.1截获传输信息投机者或者说心怀叵测的人通过局域网、互联网、公共电话网等方式来盗取或截取使用者的信息[2]。再或者通过传递信息的一些参数像信息流量、流向、通信时间和频率等来进行分析计算进而盗取用户的相关重要信息[3]。

3.2伪造电子邮件

通过网络给用户发送虚假的电子邮件、手机信息等[4],伪造用户的一些信息或者电子邮件等来破坏用户与商家的联系桥梁,进而让合法的用户不能准确及时的访问商家有用的信息,使有严格时间要求的服务不能及时得到响应[5]。

3.3否认已有交易

者事后否认曾发送过某条信息或内容;接收者事后否认曾收到过某条信息或内容;购买者不承认下过订货单;商家不承认卖出过次品等。

4电子商务中应用的计算机安全技术

4.1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包括一系列的硬件和软件,是介于外部网络和内部网络之间的安全系统,被形象的比喻为Internet和Intranet之间的安全屏障。按照特定的规则来验证是否允许或限制被传输的数据通过,来避免内部网络受到外部不安全信息的入侵进而保护内网数据。新的防火墙技术可以有效地获取用户与商家之间信息传递的特征值进而对信息直接的进行分析[6]、组织和控制。新型智能防火墙自身的安全性较传统的防火墙有非常大的改善。使系统更加稳固可信、网络的优势性能也得到尽可能的发挥等方面获得了极大地改善和提高[7]。

4.2身份认证技术

身份认证是通过验证被认证对象一些关键性信息参数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来证明其是否属实的一种身份鉴别或者确认的过程,进而保证信息的真实性,防止心怀叵测的人假冒篡改用户的信息等。

4.3数字签名技术

数字签名(电子签名):也就是在用户身份确认、数据的可靠性、信息的有效性等方面的重要应用[8]。数字签名是数字摘要技术以及非对称加密技术有效组合运用[9]。其原理是这样的:信息发送者(用户或者商家)同时向对方发送信息原文A和经过特殊算法加密后的信息加密件B,当对方接收到信息后,首先运用一些公开的秘钥对加密信息B进行解密,进而得到信息的原文A2,此时将解密后的信息A2和原来的信息A进行摘要比对,核对信息是否相同,进而对传递的信息进行真实性检验,因此确认了信息的可鉴别性和不可更改性。

4.4数据加密技术

加密技术可以说是电子商务中较为常见的。由于电子商务活动的正常运行是在计算机网络开放性条件下进行的,为了防止电子商务活动中恶意者对信息的破坏,我们把加密技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称加密、对称密钥加密、专用密钥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公开密钥加密。另一类是:公开密钥体系技术实施构建完整的加密(PKI)[10],在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公开性的优势条件下保证了电子商务活动的高效安全的运行。

5电子商务中计算机安全技术运用的基本原则

电子商务中计算机安全技术的运用必须坚持针对问题,且高效率解决问题的原则。在电子商务中,看似是一个虚幻的网络世界,却存在着和现实市场的同样的供求主体和消费群体,与真实市场没有任何的差别,在电子商务中,运用计算机安全技术,坚持高效实用的原则,就要能够根据电子商务运行的程序、流程和基本模型进行检测、规划和整理,从实体供货商或者消费群体开始理清思路,找出在整个交易流程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例如,在电子商务当中,容易出现密码泄露,导致金钱丢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就要进行源头分析,找出可能出现的原因,明确到底是因为病毒入侵破坏了系统,还是黑客通过系统窃取到了密码等等。

6结语

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需要计算机安全技术提供更多的支持,只有充分利用以上的各种计算机安全技术,才能解决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的后顾之忧,才能更好地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建一个安全的环境。随着现代各项技术的趋于完善,为了满足人们方便、快捷、轻松、自由生活方式的需求,电子商务活动必定会以更多更新的模式走进人们的生活。而“交易安全”恰恰是电子商务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也是越来越值得关注和探究的部分。为了电子商务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我们应该为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和信息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赵丽华 王雄伟 单位:山西大同大学综合分析与测试中心 大同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杨婷.现代电子商务对计算机安全技术的新要求[J].金田,2013.

[2]杨倩,张文娟.计算机安全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探讨[J].消费电子,2013.

[3]周淑芹.计算机安全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3.

[4]陈丽洁.论电子商务中计算机安全技术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

[5]郭丹英.浅谈电子商务与计算机安全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12.

[6]台飞.电子商务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探讨[J].中国电子商务,2013.

[7]张爱菊.电子商务安全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8]荆继武.新兴电子商务—安全体系与电子认证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第4篇:氨基酸的作用范文

1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定义及重要性分析

计算机软件安全对于保障计算机运行的安全十分关键,计算机软件是否能够运用于计算机中,也是需要对软件安全性进行评估,只有软件安全性达到一定标准才能够满足系统兼容性并投入使用中。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是利用多种检测技术发现软件设计的漏洞,并排除软件使用中的风险性问题,保障计算机软件的安全运行。计算机软件不同于一般的应用软件,一般应用软件发生问题多为影响用户的应用体验,而无实质性的危险发生。而一旦计算机软件故障并遭受到网络攻击,则将影响计算机的运行,甚至系统崩溃。由此可见,计算机软件的安全性对于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利用多种计算机安全检测技术,并根据软件类型和特点有选择性地进行安全检测,排除可能存在的软件问题,以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和系统与软件间的兼容性、安全性。

2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技术类型分析

2.1静态检测技术静态检测技术,顾名思义是检测软件的静态故障。如软件编写代码的错误以及语法上的错误等等。由于网络攻击可能利用有缺陷的程序代码和漏洞来进行攻击,因此利用静态检测技术,排除软件编写中语法和程序的错误,可以做到最大程度上的风险减免。通过测试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情况,利用“与”或“非”等逻辑输入形式,根据输出结果来判断计算机软件编程中是否存在相应的语法问题。

2.2形式化安全检测技术形式化安全检测技术主要是验证软件的合理性,根据软件设计的模型以及数理上的可行性分析,来证明软件使用的安全性。形式化安全检测包括对软件的数学模型进行检测,分析模型运行的可行性以及模型的逻辑性。同时也包括对软件进行定理证明,发现软件设计上的数学错误和逻辑问题,以避免风险性问题的出现。

2.3基于故障注入的安全性检测技术基于故障注入的安全检测技术是较为常用的安全检测技术,也是较为可靠的检测技术。故障注入的检测技术,是利用生成的故障问题来观测软件运行时的安全性,即观测软件故障时的具体表现。故障注入即是模拟故障,通过修改软件内存和改变软件设计逻辑等方式,来模拟网络攻击和故障时计算机软件的通常表现。通过还原的故障状态,能够进一步评估软件在故障时的不足之处,以及检测软件自我修复功能的良好程度。在实际应用中,还能够结合硬件的故障注入技术,实现软件与硬件的同时检测,以排除软件与硬件问题之间的相互影响。

2.4基于属性的安全检测技术,基于属性的安全检测技术,首先需要确定软件的安全属性,并根据安全属性的特点来评估软件程序编码中的可靠性。部分软件的编码表面上可以达到一定的安全性,但根据系统与软件的安全属性,则表现为软件在编码上存在不足,难以维护软件的安全属性,可见进行基于属性的安全检测是有积极意义的。

2.5其他安全性检测技术其他的软件安全检测技术,比如“白盒测试”、“黑盒测试”以及建模测试等等。软件安全检测技术多以软件的语法测试或功能测试出发,如基于“白盒测试”的安全检测技术,则主要从软件代码出发,发现编码中出现的语法问题。此外,还有基于软件功能进行测试,分析软件模型的功能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够有效检测出软件设计中的问题,以保障计算机软件的安全性。

3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分析

3.1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流程分析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的进行,需要根据计算机软件的大小而决定,对于组成复杂的计算机软件往往需要分步分区进行检测。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的基本流程由模块测试、结构检测、功能测试、系统测试等多个步骤组成,首先模块测试主要是需要对软件设计与编程的早期问题进行检测,如程序算法、语法等方面的问题。其次是对软件结构进行检测,软件结构是否完整,是否能够支持相应的软件的功能。其次是功能测试,检测软件在使用中是否可以实现特定功能,通过故障注入等方式,还能够检测软件故障时的功能可靠性。最后需要进行系统测试,分析计算机软件与系统的兼容性等等,以保障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功能的正常实现。

3.2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的注意内容在对计算机软件进行安全检测时,需要把握好相关注意事项,同时也是计算机安全检测技术应用时的重要考虑事项。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技术种类较多,需要根据计算机软件的特点和检测目的来进行合适的选择,同时需要按步骤进行检测,规范化检测程序,以保障安全检测的良好效果,发现潜在的软件风险问题。在软件安全检测中,需要进行系统的全面分析,以综合考虑软件与计算机的兼容状况,才能够准确评估软件运行的状况。

4结束语

第5篇:氨基酸的作用范文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种高新的电子产品逐渐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产品的高度化、智能化突显了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然而,《计算机导论》课程涵盖了计算机技术及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是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专业,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良好兴趣的一门课程,该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和计算机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提倡学习的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2]。该课程为学生今后的计算机学习打下了深厚的基础。目前,关于《计算机导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和专家们还在不断地摸索和完善。

二、《计算机导论》教学中的问题

《计算机导论》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而不精,课堂上只是以教师讲说式的教学会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造成误导性的偏差,教学效果也不见良好。1.传统教学方式和理念陈旧,缺乏创新。传统的教学只是教师一贯地讲授课程内容,学生一味地倾听和接受,至于学生有没有真正地接收这些信息,我们不可而知,教学当中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抽象[1]。2.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计算机导论》课程针对的都是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学生,由于之前的家庭和教育环境的差异,学生之间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有所不同,对计算机接触的程度也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学生对计算机专业领域的学习兴趣不同,存在层次不齐的情况[3]。在这种情况下,按照以前的教学方式,没有针对性,对学生的学习是不利的。3.理论与实践没有很好的结合,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大部分是脱节,很多高校安排的理论课与实验课的课时分配不均匀,导致课程中的某些知识没有更好地被学生吸收。

三、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

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寻找更完善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进行深入的改革,结合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次的教学。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为创作的主人,创设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方法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随时得到最快的应用,让学生们看到成果,成就感造就了良好的兴趣。通过案例分析指导和培养学生综合各方面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方法。案例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4]。教师在进行案例导向教学前,可以更加清晰地把案例讲解、细化,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学生提出自我的见解,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理论的提升。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选择合适的案例?在案例的选择方面,最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件材料等,通俗易懂,易于引起学生的共鸣,且符合教学要求和目标。2.分层次分组教学。案例教学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在进行案例教学的同时,我们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当然分组的依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例如根据学生的水平层次来分组,给予不同的案例进行分析和实战操作,给每个不同的团队不同的案例讲解所应用的知识点。为更好地完成小组任务,小组成员必须团结一致共同完成任务。3.培养学生对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整体认识度,通过将计算机领域的多种知识融入案例,让学生在进入相关专业课学习之前对整个教学体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1]。4.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用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欲望,它具有启发式、引导式、参与式的教学效果。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以《计算机导论》课程中的word为例,我们教学中将课程设计论文或者是黑板报作为一个案例,进行一个评比和奖励机制,在案例中加入关于word的一系列操作,例如文字的编排,图文的混排,数据表、编辑公式等等操作,让学生在完成案例的同时学到东西并感受到乐趣。案例教学为理论和实践的整合提供了有效路径,有利于学习者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4],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当然,作为教师本身应该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面,特别是IT这个行业,技术更新换代很快,教师们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持与时代同步,才能让学生不脱节。

四、结语

第6篇:氨基酸的作用范文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DN)中的价值。方法 测定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A组),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组(B组),糖尿病大量蛋白尿组(C组)的血清cystatin C和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对各项指标比较分析。结果 cystatin C值C组明显高于B、A组,B组高于A组,cystatin C在三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Scr在A、B组中无显著性差异,但C组患者的BUN和Scr明显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ystatin C是诊断早期DN的理想指标。

【关键词】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糖尿病肾病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serum cystatin C in early stage diabetic nephropathy.Methods Determination of diabetic normal albuminuria group (A), diabetic microalbuminuria group (B group), a large number of diabetic proteinuria group (C), cystatin C serum blood urea nitrogen (BUN), serum creatinine (Scr), the various indicators Comparative analysis.Result Cystatin C value of the group C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group B and A, group B than group A.Cystatin C IN the thre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BUN, Scr in the A, B group,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ut Group C with BUN and Sc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A, B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Serum cystatin C in early diagnosis of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is the ideal targets.

【Key words】 Cystatin C Diabetic nephropathy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旦病情进展至临床肾病期,治疗效果差,是导致糖尿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发现DN,及早采取治疗性干预措施可延缓甚至逆转病情,因此及早诊断DN至关重要。目前主要以尿白蛋白排泄率作为DN的诊断和分期标准,但该法受发热,尿路感染,高血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寻求其他简便易行的诊断指标是今后的研究方向。近年国外有研究指出[1],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良好而敏感的指标,国内亦有报道[2]其诊断早期DN的敏感性高。为了探讨Cystatin C在早期DN中的诊断价值,作者自2007年3至9月分组对DN病人的cystatin C与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进行测定,并分析比较,其结果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A组)病人43例,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45.6岁,平均病程5.3年,24h尿白蛋白排泄<30mg;DN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病人24例,男13例,女11例;平均年龄47.3岁,平均病程8.5年, 24h尿白蛋白排泄30~300mg;DN大量白蛋白尿组(C组)病人15例,男8例,女7例;平均年龄60.4岁,平均病程11.7年,24h尿白蛋白排泄>300mg。均为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病人。糖尿病的诊断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所有病人均无心血管、呼吸系统及急慢性感染等合并症,以上各组病人年龄、性别、病程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病人入院后留取24h尿,测定24h尿白蛋白定量,抽取静脉血5ml分离血清,分别检测cystatin C,BUN,Scr。24h尿白蛋白测定采用德国BN Prostec特定蛋白分析仪,免疫速度比浊法测定,试剂为原产微量白蛋白试剂盒;血清cystatin C浓度测定采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为北京九强公司生产的试剂盒,血清BUN,Scr测定采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法测定,试剂盒购自日本第一化学株氏社。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血清cystatin C,BUN,Scr结果比较 三组病人cystatin C,BUN,Scr结果见表1。cystatin C值C组明显高于B、A组,B组高于A组,cystatin C在三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Scr在A、B组中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C组病人的BUN和Scr明显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各组cystatin C、BUN、Scr的测量结果

2.2 血清cystatin C和BUN,Scr诊断早期DN的比较 以尿微量白蛋白(>20μg/min)作为诊断早期DN的金标准,血清cystatin C(>0.96mg/L)诊断早期DN的敏感性为87.31%,而Scr>134μmol/L为34.26%,BUN>134mmol/L为30.52%。血清cystatin C诊断早期DN的敏感性高于Scr和BU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临床工作中,如何准确地评估糖尿病肾功能情况,特别是对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判定,对及早干预糖尿病肾病(DN)的进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中常用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有BUN、SCr、24h尿肌酐清除率(CCr),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且不同程度地受到一些肾内或肾外因素的影响。由于肾脏强大的代偿功能,在肾功能轻度受损时BUN、SCr可无变化,当BUN、SCr高于正常时已表明60%~70%的有效肾单位受到了损害,因此BUN、SCr敏感性较差,不能作为肾脏早期功能受损的指标。此外BUN、SCr还受到蛋白摄入量、体内代谢水平及某些药物的影响,不能真实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24h CCr虽然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较敏感的指标,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也会受一些因素的干扰,如肾小管能分泌少量的肌酐,使测得的结果较实际肾小球滤过率高;此外尿液收集、记录不准确,部分尿液丢失,尿液储存不当,特别是在高温下,尿酸会向肌酐改变,以上因素对结果均有影响。

近年国外有研究指出,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水平较BUN、SCr为好[1]。Cys C是一种非糖基化的碱性蛋白产物,分子量为13559,由120氨基酸组成,是体内最重要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之一。Cys C是人体内的有核细胞产生,生产率稳定,不受个体肌肉量、性别、年龄、肾前因素和慢性炎症的影响[3,4],血清Cys C几乎完全由肾小球滤过,被肾小管分解代谢,而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及分泌[1,4]。Cys C自1985年发现,已逐渐应用于临床,通过对血中Cys C的测定来反映肾小球的滤过率(肾脏功能),不需收集尿液,只需一份血标本,且重复性良好。据报道,血Cys C浓度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明显优于SCr,因而能更精确地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特别是在肾功能仅有轻度减退时,血Cys C的敏感性远优于SCr[1~3][5~9]。本文结果显示:cystatin C值C组明显高于B、A组,B组高于A组,cystatin C在三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Scr在A、B组中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C组患者的BUN和Scr明显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tatin C诊断早期DN的敏感性高于Scr和BU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血清cystatin C与尿微量白蛋白相关性好,敏感性高,是诊断早期DN的理想指标,其检测方法简单、快捷、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Randers E,Erlandsen EJ,Pedersen OL,et al.Serum cystatin C as an endogenous parameter of the re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normal to moderately impaired kidney function. Clin Nephrol,2000,54(3):203~209.

2 赵瑛瑛,欧阳军,王建生,等.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中原医刊,2007,34(16):27~28.

3 Takuwa S,Ito Y,Ushijima K,et al.Serum cystatin-C values in chilˉdren by age and their fluctuation during dehydration.Pediatr Int,2002,44(1):28~31.

4 Coll E,Botey A,Alvarez L,et al.Serum cystatin C as a new marker for noninvasive estimation of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and as a marker for early renal impairment.Am J Kidney Dis,2000,36(1):29~34.

5 Dharnidharka VR,Kwon C,Stevens G.Serum cystatin C is superior to serum creatinine as a marker of kidney function:a meta-analysis.Am JKidney Dis,2002,40(2):221~226.

6 Coll E,Botey A,Alvarez L,et al.Serum cystatin C as a new marker for noninvasive estimation of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and as a marker for early renal impairment.Am J Kidney Dis,2000,36(1):29~34.

7 Price CP,Finney H.Developments in the assessment of glomerular filtraˉtion rate.Clin Chim Acta,2000,297(1~2):55~66.

8 Shimizu-Tokiwa A,Kobata M,lo H,et al.Serum cystatin C is a more sensitive marker of glomerular function than serum creatinine.Nephron,2002,92(1):224~226.

第7篇:氨基酸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网络安全协议;计算机通信技术;安全协议分析;安全;协议设计

作者简介:景泉,硕士研究生,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讲师,研究方向:网络测量

在最近几十年,信息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信息的传输和处理早已经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信息网络在诸多行业之中被应用,信息网络甚至成为很多领域生存的基础,其中以金融领域和军事领域尤为明显,而且在如今的很多领域之中,如果没有了信息网络,那么整个领域可能都会有瘫痪之虞。而伴随着信息网络覆盖范围以及信息网络重要性的日益增长,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摆在人们面前的大问题,因为互联网具有很高程度的开放性,而且互联网上的信息都是可以共享的,这使得互联网可以将人们的生活相互连接在一起,帮助人们进行交互,可是这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而安全问题更是首当其冲,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安全协议就成为了确保互联网信息安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通过网络安全协议来对互联网加以管控,这样才能在确保网络安全的前提下,让互联网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以及各个领域。而想要编写安全系数更高的安全协议,就一定要更加深入的了解网络安全协议,对网络安全协议的逻辑性分析部分进行系统学习和研究,这样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提高网络安全协议在使用过程之中的安全性。

1网络安全协议综述

“协议”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人们对于协议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协议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指的是以完成某一个或者某几个目标为目的,且涉及到两个或者两个个体以上的情况下,由两个个体所执行的一种程序。所以从定义上来说,协定一般具备这样几个特征:(1)协议是一个过程,而且这一过程中的某几个目标存在着一定的顺序,这一顺序由协议的制定个体决定,在执行的过程之中依照既定的顺序依次执行,而且这一顺序在执行过程中不得更改;(2)协议最少要拥有两个参与其中的个体,除此之外在协议执行的过程当中,每一个参与个体都有自己要完成的环节,可是有一点要注意,这一环节并不属于协议当中的内容;(3)协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成某一目的,故协议中应当包含对目的的预期。从以上的分析之中我们不难发现,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协议其实就是在计算机通过网络传输信息数据过程之中,用来确保信息安全的一种程序。在通过信息网络传输数据的过程之中,安全协议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使用允许的一切方法来确保信息完整且有效,最常用的是密钥的分配以及对身份的认证。信息网络安全协议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被首次使用,这一协议在当时为信息安全提供了很大程度上的安全保障,可是伴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安全协议同样需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更加适应日益多元化的信息交互方式。和从前相比,如今的科技水平已经突飞猛进,安全协议也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的完善,而其效果和从前相比也更加全面,目前最常用的网络安全协议一般情况下是SSL协议和SET协议这两种。这两种网络协议都是通过对信息进行加密来确保信息安全。

2密码协议的分类

从安全协议出现至今,还没有确定的安全协议分类规则,所以也就没有人对安全协议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可是想要将密码类型的协议严格地按照一定的规定,来进行分类几乎是做不到的,我们只能从不同的角度来对安全协议进行一个大致上的分类即:(1)认证建立协议;(2)密钥建立协议;(3)认证密钥建立协议。

3协议的安全性及其作用意义

3.1网络安全协议的安全性及其攻击检验

信息技术在最近几年的发展可以称得上是日新月异,而更多更完善地安全协议也被人们设计出来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可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安全协议在应用之初由于测试机制的不完善,会存在着大量的设计安全漏洞。可以导致网络安全协议无效的因素有很多,而最为常见的是因为安全协议的编写者对信息网络没有十分深入的了解,更加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而对安全协议本身的研究也并不够深入,这样其设计出的安全协议在使用过程之中,暴露出大量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和设计用密码进行加密的加密程序相同,通过寻找协议的漏洞来寻找协议不安全的部分,相比于完善整个协议来说要简单得多。绝大多数情况下,在一个新的安全协议被设计出来之后要对其进行安全性分析,而在分析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手段就是对其进行模拟攻击,而这样的测试主要是针对以下三个方面:(1)对协议中用于信息加密的算法进行攻击;(2)对算法以及协议本身的加密手段进行攻击;(3)对协议本身进行攻击。由于篇幅所限,下文中主要讨论的是对协议本身进行攻击测试,即默认前两者皆安全

3.2安全协议的设计方法

在网络安全协议设计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会通过设计来加强协议的复杂性以及协议对于交织攻击的抵御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要确保协议有一定程度的简单性以及经济性。前者是为了确保协议自身尽可能的安全,而后者是为了使协议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加以使用。必须要有先设定某一方面的临界条件,才可以让设计出来的协议满足以上四个要求,而这也就是网络安全协议的设计规则。

(1)具备抵御常规攻击的能力。不论哪一种网络安全协议,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一个功能就是可以有效防御来自于网络的攻击,换而言之也就是,要求网络协议对于明文攻击以及混合式攻击有防御的能力,也就是要求安全协议可以保护所传输的信息,而不让攻击者从中取得密钥,除此之外对于已经超出使用期限的信息的筛选也应当归属在其中,也就是说同样不能让攻击者从过期信息中找出漏洞从而获取密钥。

(2)应当可以应用在任何网络结构的任何协议层。因为网络结构组成的不同,其协议层能够接受的信息长度也不尽相同,如果想要安全协议应用在更为广泛的环境之中,那么就要网络协议的密钥消息长度可以满足最短一种密钥层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提高网络协议的使用范围。

4结语

总而言之,在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现在,网络安全协议已经在计算机通信网络之中被广泛的使用。计算机通信网安全协议使用范围的逐渐扩大,不单单提高了计算机网络在传输数据过程之中的安全程度,更进一步为计算机处理信息数据提供了更大的助力。

参考文献:

[1]邱修峰,刘建伟,陈杰等.Adhoc网络安全协议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6(02):135~140.

第8篇:氨基酸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U盘启动 WinPE 镜像文件 GHOST

一、制作U盘启动盘

制作U盘启动盘,首先要准备一个U盘,普通的U盘、手机和数码相机等内存卡、MP3/MP4等设备均可。由于整个的U盘启动盘的制作过程需要对U盘进行格式化,请大家一定注意备份U盘中的文件。另外,还需要一个可以将U盘制作成启动盘的软件,比较成熟的有老毛桃软件、USBOOT软件等工具。我们到网上下载完成工具软件后,解压缩。双击进入到“老毛桃制作PE专用安装工具”向导界面,按照说明步骤制作即可。这里要说明一下,在“设备”里有两个选项,一个是电脑的硬盘,一个是要制作的U盘。这里一定要选对U盘而别选错硬盘,一般从容量大小就能分辨出来哪个是U盘。

二、把电脑的第一启动项设为USB设备启动

以往用光盘装系统,必须调整启动项为光驱启动,而现在我们要用U盘装系统,所以要调整为U盘启动。不同电脑主板以及不同版本的BIOS有不同的设置方法,不过基本思路都是一样的。

1、如何确定主板是否支持U盘启动

通常来说,只要是2003年以后出产的主板,基本上都可以支持U盘启动。当时Intel平台还是以478针奔四/赛扬为主,AMD平台则是以462针的速龙/毒龙的为主。芯片组主要是三家:Intel芯片组有845D/E/PE/GL/GV/GE等,除少量845D搭配ICH2南桥不支持U盘启动外,其它都是搭配ICH4南桥(大芯片),支持U盘启动没问题;VIA芯片组基本是KT266/333/400和P4X333/400/533,只要南桥是VT8235就没问题,SIS芯片组则有SIS740/745/746/748和SIS650/651/648/655,只要南桥是SIS962以上的也没问题。以上提到的三种南桥都是三家各自的第一款支持USB2.0的南桥芯片,只要主板支持USB2.0,bios设置中的启动设备选项里就会有USB设备可选,就可以支持U盘启动。此后的主板不管是英特尔的775平台还是AMD的754/939/AM2平台均支持U盘启动。

2、如何在BIOS中设置U盘启动

(1)不用进入BIOS修改设置,开机的时候按F8之类的功能键,直接选择从U盘启动电脑。有的电脑主板支持这种选择方法,但大多数主板不支持,需要进入BIOS修改设置。电脑是否支持,可尝试按不同的功能键试试看。

(2)进入BIOS修改设置,选择从U盘启动电脑

这种方式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硬盘启动优先级“Hard Disk Boot Priority”选项的情况,直接在第一启动设备“First boot device”里面选择从U盘启动;另一种是存在硬盘启动优先级“Hard Disk Boot Priority”选项的情况,必须在这里选择U盘为优先启动的设备,电脑是把U盘当作硬盘来使用的;然后,再在第一启动设备“First Boot Device”里面选择从硬盘“Hard Disk”或者从U盘启动。

有的主板BIOS中,在“First Boot Device”里面没有U盘的“USB-HDD”“USB-ZIP”之类的选项,我们选择“Hard Disk”就能启动电脑;而有的BIOS这里有U盘的“USB-HDD”、“USB-ZIP”之类的选项,我们既可以选择“Hard Disk”,也可以选择“USB-HDD”或“USB-ZIP”之类的选项,来启动电脑。

三、操作系统的镜像文件

有了上述准备工作之后,还有一个关键步骤就是找一个需要安装或恢复到C盘(系统盘)上的镜像文件。这个文件将来会被WinPE中的GHOST工具打开,并将其恢复到系统盘上,这样才能做好系统。系统镜像文件可以到网上下载或通过别的电脑拷贝,只将这个镜像文件下载到U盘中或者只将这个ISO文件中的.GHO文件放到U盘中即可。

四、U盘安装操作系统

做好上述准备工作后,我们正式来装系统,插人U盘后启动电脑,系统自检进入WinPE微系统界面,打开“我的电脑”将C盘格式化,因为将来新的镜像文件就要安装到C盘上(注意将重要的文件放置到其它盘中)。再从“开始”“程序”进入GHOST程序,进入到GHOST的向导界面,将刚才第三步中找到的.GHO文件作为镜像文件恢复到C盘中去,当安装进度完成之后,重新启机就可以了。

参考文献:

第9篇:氨基酸的作用范文

    一、会计电算化对会计职能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与管理的要求而发展成为一种实现会计职能的手段,是科技环境与管理环境共同作用于会计工作的结果。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一方面,会计人员的工作环境得到改善、效率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会计职能作用形式产生了变化,会计职能的重心由人工记账时期的会计核算转向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会计监督。

    1.简化了会计核算过程

    传统的人工记账时期,会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会计核算,会计核算的过程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内容,其中大量重复的劳动是填制凭证、登记各种账簿与编制会计报表;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核算的过程除设置账户与填制凭证是采取人机交互方式外,人工记账时代大量重复进行的登记账簿与编制报表工作主要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会计人员所进行的主要是审核与监督工作。显然在电算化前提下,会计核算过程得到简化,会计工作效率明显得到提高。

    2.拓展了会计监督职能

    人工记账时期会计人员的主要精力是在登记各种账簿与编制会计报表上,会计职能主要为核算职能,会计监督仅仅体现在核算之中,监督的形式主要是事后监督与被动监督。在会计电算化前提下,一方面,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在时间上保证了会计人员能够有效地行使监督的职能;另一方面,由于会计电算化前提下的预算控制不仅实现了对单位经济活动的“时时监控”,而且还可以打破时间的跨度,完成对历史会计信息的处理与未来信息的分析等工作,较好地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与事后考核等控制工作,从而大大拓宽了会计监督职能。

    二、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档案职能的多样性

    与人工记账时代的会计档案相比,会计电算化前提下会计档案的形成与管理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内容复杂性与领域拓展性

    传统的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纸质材料。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形成的会计档案,从实际内容看,一方面保留了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档案,另一方面又包括了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和其他磁性介质上的会计数据,使电算化会计档案与传统的会计档案相比,存储的范围和领域明显扩大。

    2.环境依赖性与载体特殊性

    传统的会计档案不需要软、硬件的支持,比较直观,而会计电算化档案必须在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中才可重现,对系统环境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会计档案的数字化,使会计核算资料的记录方式发生了突破,改变了信息的介质,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质量和速度,但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中的档案载体不是纸张而是磁盘、光盘等,它们受载体的质量、存放环境、存贮信息有效期与载体在计算机中阅读器质量好坏等因素的影响。

    3.信息共享性与数据易改性

    网络技术的运用,提高了会计文档的检索速度,实现了档案信息的网上远距离传送,有利于会计档案资源共享。但是,由于存储磁介质与光盘中的数据可以很容易被修改,从而导致会计档案信息的失真,甚至被破坏的可能,而使会计档案失去价值。

    三、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档案职能变化

    由于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工作的结果(会计档案)具有领域的拓宽性、环境的依赖性与数据易改性等特点,会计电算化虽有助于简化核算过程与拓宽会计监督的职能,但在会计工作质量控制与会计信息安全利用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给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要求。要解决这一问题,使会计职能适应新会计工作的要求,应从调整会计职能入手,将会计职能的行使设置为两个层次:一是由前台工作人员行使核算与监督职能,完成对经济业务的处理工作;二是由后台工作人员行使的再监督职能,完成对会计信息质量控制与信息利用工作。因此,与传统手工记账时代的档案管理职能相比,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档案的职能有:

    1.会计质量控制的职能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质量控制的重点是内部制约机制,及时预防“差错”与“舞弊”行为的发生,会计档案管理的主要职责是要留下包括“差错”与“舞弊”行为在内的经济业务记录与会计工作痕迹。因此,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档案管理首要职能是实现档案归集工作的前移,确保会计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反映经济业务与会计工作的本来面貌;其次,要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与实施结果纳入档案管理的范畴,把事后监督信息定期反馈到会计工作前台,同时真实记录信息反馈与信息处理的过程;第三,要建立会计档案归集的审查制度,制订会计信息处理过程和归档要求,使会计档案的归集成为单位会计工作质量再完善的过程。

    2.会计信息利用的职能

    由于计算机中的数据文件是动态的,时刻都在发生变化,因此,会计档案利用的首要任务是要根据会计工作的特点,在规定的时间段内进行数据备份,并定期将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档案要素复制到磁介质上,与相关的文字材料和电子文档等一同归档,保证归档资料的完整性,为实现档案数据的综合查询与有效利用奠定基础;其次,要运用相关的统计分析方法,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并通过对会计档案的编研,以财务年鉴等方式形成有价值的会计信息,防止保存档案信息的载体失效而使重要的会计信息丢失;第三,根据工作需要,在有针对性地实现会计档案信息对外提供与提高会计档案利用价值的同时,做好会计档案数据的日常维护工作。

    四、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档案职能的实施

    要实现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档案的各项职能,必须从观念、制度、手段与人力等方面入手,才能确保会计档案职能的实施。

    1.强化档案意识

    首先,要克服传统会计档案管理过程中的错误观念,纠正会计档案管理过程中的错误做法。如:重凭证、账簿管理,轻辅证材料管理;重纸质实物档案管理,轻磁性介质档案管理;重移交后续管理,轻前台管理;重统一管理,轻专门管理。其次,引进新的档案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成果,树立档案管理的时效性、完整性、过程控制性、质量保证性、妥善保管性与有效利用性意识。

    2.健全档案制度

    会计档案管理应从严密、有序与规范的要求出发,充分重视制度建设,严格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与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要求,积极推进会计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与现代化工作。建立会计档案入库前的审查制度,确保入库会计档案的质量;建立会计档案查询、对外借阅、复印等内部控制制度,防止档案资料的遗失与泄密,确保会计档案的安全;加强对有保存价值与利用价值的辅证材料以及磁性介质会计资料的管理,防止磁性介质档案信息的失效,确保会计档案的完整。

    3.完善档案手段

    随着新型存储介质的不断出现和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档案载体,新型载体与传统档案载体在形成介质、利用方式、存储方式等各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以新型档案载体为对象的会计档案,将是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档案管理的重要形式,这对会计档案的管理手段与管理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档案管理部门只有将先进的技术设备、技术手段与技术成果引入档案管理实践中,才能满足新型档案管理的要求。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