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猜谜语小动物范文

猜谜语小动物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猜谜语小动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猜谜语小动物

第1篇:猜谜语小动物范文

       通过一学期的小班化教学实践,我对如何有效地在小班数学课堂中开展游戏活动有了以下一些体会:

       一、适应性

      游戏的设计与选择要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喜闻乐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组织小朋友开展他们特别喜欢的游戏活动,才能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例如小朋友最喜欢猜谜语,我在《快乐的童年》一课中,就设计了一个猜谜语的环节,让小朋友特别感兴趣。具体的游戏过程是这样的:课前我在黑板上贴了一些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是用不同颜色的彩色纸剪的,每一个小动物身上都写了一则数字谜语。上课的时候,我首先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小朋友高兴地回答说喜欢,于是我让他们一起看黑板上的小动物,说:“这些小动物每人给大家出了一则谜语,你们谁猜中了就把小动物送给谁。”小朋友一听,高兴极了,争先恐后地举手说要来猜,我让小朋友分小组来猜,每一小组猜一则谜语,结果小朋友几乎都猜出了谜语所代表的数字,所以我就把小动物奖给了他们,看到他们兴高采烈地拿着漂亮的小动物互相炫耀的样子,我的心里感到由衷地高兴。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牢牢地把握住了一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点,设计出了他们喜爱的猜谜语游戏,并且把他们刚学过的数字和谜语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既巩固了数字的特点,复习了相关的知识,达到了教学目的,又活跃了气氛,调动了小朋友的学习积极性,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由这个教学实例可以看出,把小朋友喜爱的游戏活动运用到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全员性

       在教学中要让小班的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进入游戏角色,获取过程体验。如果在课堂上只让少部分学生参与游戏,其他大部分学生充当小观众,那么学生的参与面就太窄,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游戏活动也就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为教学服务。因此,在小班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利用小班人数少的优势,尽量设计能让所有学生参与的游戏。在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时,我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来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游戏之前,我给每一位学生的胸前戴上一张数字卡片,每一张卡片上是0 ~ 10中的任意一个数。当“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来握握手,我们都是好朋友!”的歌声响起来的时候,我说:“卡片上的数合起来是10的就是好朋友。”小朋友就开始随着歌声找自己的好朋友,当歌声停止的时候,胸前的数合起来是10的两个小朋友手拉手站在一起,我接着又说:“卡片上的数合起来是8的才是好朋友!”欢快的音乐声又开始伴随着小朋友找到自己的朋友。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迅速地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于是10以内数的组成很快就被小朋友牢牢地记住了。所有的小朋友都为自己能参加这样的游戏而感到高兴,也为自己能找到好朋友而感到骄傲,他们在游戏中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

        三、参与性

        教师自始至终要与学生一起投入游戏,平等地成为游戏中的一份子,千万不要做局外人、旁观者。《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小班课堂中的游戏教学法,要求教师的身份必须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应该和学生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游戏,融入到学生中去。教师在与学生一起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一旦发生错误,教师不应马上打断,而应在游戏结束之后才予以指正。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学生最喜欢和我一起参加“乘车游戏”,游戏之前,教师需要准备一些司机头饰和算式卡片,把它们发到每个学生手中,游戏开始了,得到司机头饰的学生就当小汽车司机,戴上头饰神气地站到指定的地方,我一般也是戴上头饰当“小司机”,每个头饰上写了一个10以内的数,拿到算式卡片的学生就根据自己卡片上的得数去乘坐不同的“汽车”,全部上车之后,由司机验票,乘错车的被罚下车,验票结束之后,司机就带领乘客在音乐声中“坐车”,因为有我的参与,所以孩子们显得特别兴奋,他们都想坐上我的车,都为能跟老师一起做游戏而感到自豪。

第2篇:猜谜语小动物范文

小班化教学要在民主活泼的教学氛围中,进行创新教学,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我觉得爱游戏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有趣且有效的游戏,特别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最喜欢游戏活动了,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进行学习,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进入广阔、迷人的天地,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寓教于乐、乐中求教,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现在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开展游戏的一些方法。

1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诱为"饵"

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都比较好动,刚进入学校不久,还没有完全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游戏的设计与选择要注意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喜闻乐见。教学中,应该根据一年级学生好运、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开展他们喜欢的游戏活动,才能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例如在教学《5以内数的认识》中,我设计了一个猜谜语的环节,让学生特别感兴趣。游戏过程是这样的:课前我在黑板上贴了一些学生喜欢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是用不同颜色的彩色纸剪的,每个小动物身上都 写了一则数字谜语。我告诉学生说:"你们来猜一猜这些谜语,猜中了就把小动物送给你。"学生一听,高兴极了,争先恐后地举手说要来猜,我让学生分小组猜谜语。六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猜一则谜语。结果学生几乎都猜出了谜语所代表的数字,我就把小动物奖给了他们。看到他们兴高采烈地拿着小动物互相炫耀的样子,我心里也高兴。在这节课中,我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出了他们喜爱的猜谜语游戏,并以小动物卡片为饵,把他们认识的数字和谜语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

在教学中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进入游戏角色。即让小班化的每一个学生都获取成功的体验。以往的大班教育,往往是"老师说了算,学生围着老师转"。形式上轰轰烈烈,实质上平平淡淡,只有少数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多数学生只能作拍拍手的观众。小班人数少,在集体活动中展示才能的机会大大高于大班教育。游戏中,我给每组六名学生一一编号,让他们一轮一轮地上台表演、娱乐、进行游戏,并将个人竞赛与小组竞赛交叉或重复进行,为每个学生提供了成功的机会。在这里,教师必须确立这样一个观念:游戏类的竞赛活动,只讲参与不讲失败,因此,需引导学生注重参与过程。在教学《5以内数的加法》中,我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游戏之前,我给每一个学生的胸前戴上一张数字卡片,每一张卡片上是5以内的一个数。当"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我们都是好朋友!"的歌声响起时,我说:"卡片的数合起来是5的就是好朋友。"学生就开始随着歌声找自己的好朋友,当歌声停止时,胸前的数合起来是5的两个学生手拉手站在一起,我又说:"卡片上的数合起来是4的才是好朋友!"音乐声又响起,学生又开始找朋友了。在这样的氛围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迅速地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于是5以内的数的组成很快就牢牢记住了。所有的学生都为能参加游戏而高兴,也为自己能找到好朋友而骄傲。他们在游戏中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

3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第3篇:猜谜语小动物范文

一、用生动的故事和有趣的游戏作牵引,变抽象枯燥为通俗易懂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像语文具有描述性、美术具有直观性、体育具有身体参与性,各种概念的描述可以说相对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角的认识”这一课,“角是一个端点引发的两条射线”,这个概念的描述不易理解,非常抽象。在教学时可做如下描述:盛夏,酷暑炎热,人们都习惯在树下纳凉,小朋友们在树下玩耍。瞧,老师来了。老师摆臂作走路状,并挂出示意图:手臂与身体成一个角。有的小朋友在荡秋千,出示荡秋千图。这时老师立即一转,进入话题,老师说:“手臂这一摆,秋千这一荡,就是一个数学概念。”这时,学生兴趣正浓一定会想:摆臂、荡秋千怎么会同数学概念连在一起呢?此时此刻,思维的火花不点自燃。又如《1-5的认识》一课中,我设计了一个猜谜语的环节,小朋友特别感兴趣。具体的游戏过程是这样的:课前我在黑板上贴了一些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是用不同颜色的彩色纸剪的,每一个小动物身上都写了一则数字谜语。上课的时候,我首先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小朋友高兴地回答说喜欢,于是我让他们一起看黑板上的小动物,说:“这些小动物每人给大家出了一则谜语,你们谁猜中了就把小动物送给谁。”小朋友一听,高兴极了,争先恐后地举手说要来猜,我让小朋友分小组来猜,每一小组猜一则谜语,结果小朋友几乎都猜出了谜语所代表的数字,所以我就把小动物奖给了他们,看到他们兴高采烈地拿着漂亮的小动物互相炫耀的样子,我的心里感到由衷地高兴。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牢牢地把握住了一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点,设计出了他们喜爱的猜谜语游戏,并且把他们刚学过的数字和谜语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既巩固了数字的特点,复习了相关的知识,达到了教学目的;又活跃了气氛,调动了小朋友的学习积极性,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由这些教学实例可以看出,把小朋友喜爱的故事和游戏活动运用到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设置悬念,用实验结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时学生所学的知识混淆不清,如在数学的很多概念中,“0除外”这个概念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不能仅依靠生硬的灌输。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0不能作除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等式”。首先教师说:“我知道3能等于0。”学生齐声说这是错的,教师出示连等式:3=3/1=6/2=3/0=0。学生认为3是不可能等于0的,可是上面的等式怎么解释呢?3=0吗?学生的学习兴趣猛增,思维的神经必然迅速工作,通过回忆、判断和推理,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0不能作除数。又如教分数应用题时,我不带书本进教室,而是带了一个书包,学生们觉得很奇怪,这时我马上提问,你们知道我包里有多少支铅笔吗?学生们众说纷纭,有1支的、有10支的,也有说不知道的;最后我说说“不知道的”是正确的,那想不想知道呢?同学们都非常有劲,我就趁机出示两个条件,“讲桌上有粉笔20支,包里铅笔支数比粉笔支数少4/5”,然后让他们用分数的有关知识算出铅笔有多少支。这样既学到了知识又增强了他们对学数学的兴趣。

三、提出矛盾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疑惑

有矛盾才会有进步,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检验。学生必然会寻找集结所在,这时就有了对知识的运用。学生产生疑惑,探求真理的愿望,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手段之一。如,在讲“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时,教师出示这样一道题:某水果店运来600个西瓜,300个大的,300个小的。小组长对售货员小王说:大的一元买2个,小的一元买3个,结果可以卖250元。第二次又运来同样数量的大小西瓜,价钱也没变,小王想:何必分开卖,不如不许挑,平均每元钱可以买两个半个,每个4角钱。卖完西瓜后一算,只卖了240元,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何第二次比第一次少卖10元呢? 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通过讨论分析,不难知道:两个西瓜价钱的平均数和每元钱卖的西瓜并不是一回事。又如这样一题:某电影院,40元钱一张票的座位有250个,60元钱一张票的座位有100个,现卖了15000元,最多有多少个观众?(两种座位数都是整十数)有的学生算出是300个,有的学生算出是330个,那么两个不同的结果说明什么问题呢?学生们带着这样的疑问,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第4篇:猜谜语小动物范文

山坡上有一棵很老很老的大树,大树到底有多少岁,没人知道,只知道需要二十二只兔子手拉手才能勉强抱住大树。每年的春天鹿老师都会带领学生来这野餐,一边闻着大树花朵的芬芳,一边欣赏周围满眼的春意;夏天的时候大家则聚集在大树的荫凉底下举行夏季音乐会,有青蛙王子的独唱,还有蝉先生的伴奏;秋天的时候大树总是很慷慨地把果实送给大家品尝,而兔子家族最喜欢依偎着大树听他讲古老的故事;冬天是大树比较孤独的时候,大部分小动物都待在家里不出门,但是大家也没有忘记给大树挂上代表他们祝福的红灯笼。

日子就这样一年一年过去了。今年大树真的很老了,春天开的花少了,夏天荫凉小了,秋天结的果实也少得可怜。大家都好担心大树不能渡过今年的冬天。小动物们聚在一起一商量,决定送大树一个礼物。

天气渐渐凉了,大树的午睡时间也越来越长。当大树醒来的时候,发现树底下围了好多小 动物。两只小兔子托着一个大盒子,里面放了一块灰灰的石头。“呵呵,这是干什么呀?”大树和蔼地问。“树爷爷,别看这块头长的不起眼,它可是从天上来的礼物,只要您对着它大声许愿,就能实现呢!”旁边的小狐狸连忙解释道。大树笑了:“真的有这么神吗?”“是啊!是啊!我们有实验过!树爷爷,您就许一个愿吧!”大树思考良久,缓缓地开口了:“从小,我就对天上不停眨眼的星星很感兴趣,后来我还听过兔子家族讲月亮上的嫦娥和玉兔的故事,我好希望能到天上看一看。呵呵,这块从天上来的许愿石能帮我实现愿望吗?”“一定可以的!”兔子啾啾眨着红眼睛不住地点头,其他的小动物们也都点头附和。

大树呵呵笑了,也觉得累了,又进入了梦乡。在梦里,他看见有星星在自己周围跳舞,还有嫦娥在唱动听的歌曲。他不禁嘿嘿笑出声来。突然他听到有人在喊他,“树爷爷,快醒醒,快看看咱们到哪里了?”树爷爷慢慢睁开眼,呀!他看到了什么?在自己的树枝上挂着漂亮的玻璃灯,里面有星星在一闪一闪发光。地下是一片金黄的土地,小动物们都穿戴一新聚在自己周围。“树爷爷,许愿石也带着我们一起来到了天上呢!”“树爷爷快看,那里是嫦娥姐姐在跳舞。”大树眯着眼瞧着远处,果真有一个美丽的身影在翩翩起舞,长裙上的彩带随着舞姿而摆动。空气中弥漫着花香。而山坡下也是东一簇西一簇的点点星光。树爷爷哗啦啦地摇着枝条,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或许树爷爷眼睛有点花,没有注意到那些闪闪的“星星”是萤火虫们的功劳;满地的金黄是小动物们请求来帮忙;而那个载歌载舞的嫦娥是小动物们请的一位美丽又善良的少女来扮演的。树爷爷没有注意到这些,他只看见漫天的星星此时都围绕在自己周围,自己仿佛回到了童年。那时的自己喜欢看着天看着星星,轻摇自己的枝条,内心充满快乐和希望。大树爷爷就这样摇着、哼着曲子,又渐渐进入梦乡……小动物们依然在树爷爷周围跳着唱着,他们不知道这个冬天以后他们是否还能继续和树爷爷猜谜语、听故事,就像以前一样。但是他们希望在入冬前尽他们最大的努力,送给树爷爷一个最美好的梦!

第5篇:猜谜语小动物范文

关键词:音乐教育;愉快;兴趣

音乐教育对于儿童来说不仅使他们受到艺术美的熏陶,还对其身心健康和成长发育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儿童音乐教育也越来越多的受到家长、老师、专家的普遍关注。音乐活动要充分挖掘和发展个人的音乐潜能,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孩子在和谐、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发展成长。音乐教育是国民整体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启迪儿童智慧,开发儿童智力,还能非常有效地提高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身心得到健康成长。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教学中尊重儿童主体地位,促进儿童个性发展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音乐活动如何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呢?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在这几方面的看法。

1.开发音乐潜能,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美国加登纳认为:“在个体可能具有的所有天赋中,音乐天赋是最早出现的,在幼儿期内,正常的儿童又能唱又能咿呀学语,他们能发出个别的音,产生起伏的式样,甚至能模仿别人听唱的有韵律的式样和音调,这说明幼儿具有音乐方面的前能力。”他还进一步指出这种“前能力”就是音乐潜能,如果得到开发,就能形成儿童智能,能够促进儿童的语言智能,人格智能的发展,因此挖掘和发展儿童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自由、民主的音乐教育环境。注重对这种“前能力”的开发,使儿童爱好音乐的本能显示出来,积极地去联想和想象,表达对音乐的理解,以促使儿童个性的发展,儿童就会在音乐的王国里自由地翱翔。

2.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幼儿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儿童普及音乐艺术的教育,是对儿童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期是感性的,美好的情感体验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会给他们带来愉悦的情绪。教学过程的愉悦性又会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又会促进他们对音乐感悟能力的发展,去探索音乐的美。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种形式、方法启发幼儿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2.1顺口溜、猜谜语激趣法

音乐活动的激趣教学,要求教师的语言讲究艺术性,能让孩子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并学得快,记得牢。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意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谜语、顺口溜等把音乐教学的重点、难点寓于激趣教学中,把知识化难为易,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如教孩子认识音乐符号五线谱。我让孩子用顺口溜这样说:伸出小手看一看,五个指头五条线,上面高来下面低,当中还有四个间,五条线四个间,高低音符住上面,上下不够怎么办?五条线外再加线,一二三线mi sol si,一二三间fa la dou,mi sol si在线上,ruai fa la dou在间上。这样孩子学起来既直观又快乐,很快掌握了五线谱,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反复记号||::||;我让孩子猜谜语:“兄弟两个并肩站,一对小眼相对看,唱到此处不算完,回头再来唱一遍。”这是什么符号?孩子们兴趣浓,求知欲强,很想知道是什么?于是让孩子们打开书一看便知。教孩子换气符号时,我让孩子记这样的顺口溜:“小尖头,头朝地,常用记号要牢记,你在歌里见到它,千万不要换口气。”通过猜谜和顺口溜等兴趣教学,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让他们掌握了一些乐理知识。

在教学中,为了加深孩子们的印象使孩子们轻松愉快的掌握学习内容,我还经常设置一些图片让孩子观察。例如,在学习《夏天的雷雨》这首歌曲时,我分别出示风、雨、雷、电等图片,和图谱联系在一起更能加深孩子的印象,从直观上有一个更明确的认识,这种方法使孩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

2.2启发探索法

孩子的快乐与成功,由自由探索中来。现代教育采用“启发式”、“开放式”教学,让幼儿主动探索,以此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如教学强弱音时,我分别让幼儿听我敲鼓声的力度变化,再让幼儿用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感受,有的孩子听完拍手来表示强弱,有的孩子用动作的大小来表现这种感受。我和孩子们共同抽象地概括出了力度的不同,从而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又体会到了探索的乐趣。

2.3游戏引趣法

游戏对于孩子来说是喜闻乐见的重要活动形式。针对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利用孩子喜欢游戏的这一特点,选择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把音乐知识贯穿其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例如,教学《十二生肖》一课时,课前我准备了各种小动物头饰,有“小老鼠”“小兔子”“小蛇”等等。找十二个小朋友每人装扮一种小动物,请几位老师架起一座房子,十二生肖的小动物站在房子里,我分别按先后弹奏小老鼠、小兔子、小蛇等的旋律,弹到谁,谁就从房子里走出来。孩子们对这种活动形式特别感兴趣,接受新知识也特别快。在这开发自由的游戏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听辨旋律,又能自主创造出新的节奏。根据不同动物的特点创编出不同的动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4表演自主法

音舞不分家,当孩子在学习新的歌曲时,我经常根据歌曲大意编一些孩子易接受,一看就明了的动作加深孩子记歌词的印象,我还放手让孩子根据歌曲内容,通过自己的感受,体会,想象,创编一些表演或舞蹈动作。通过表演展示孩子们对歌曲情感内涵的掌握。如歌曲《小树叶》,我先教孩子们几个简单的动作,让孩子们伴着音乐的节拍舞上一段,用形体语言来感受音乐欢快的情绪。一切都在愉快融洽的气氛中进行,每个幼儿都在兴致勃勃的表演中学习和欣赏歌曲,有时歌词忘了,但动作的连贯又使他们想了起来,这样不仅增强了孩子的记忆力,培养了孩子们的乐感,而且也增强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5操作创新法

孩子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把孩子学习的知识转化为可动手操作的外部活动,能提高孩子的创新能力。教学中能让孩子操作的我都让他们去实践,去体验。如《小青蛙找家》这首歌曲学完后,我让班里幼儿分别装扮成不同角色去表演“小青蛙找家”的情景,还有部分幼儿用乐器为歌曲伴奏,剩下的幼儿边拍手边唱歌。课堂上孩子们动手、动脚、动口,歌声、笑声、乐器声融为一体,孩子们兴趣很浓,而且心情愉快。通过不同的活动,孩子们不仅感受着和谐的音乐,而且还通过愉快的表演,加深对歌曲审美情趣的理解。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们的乐感,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孩子们提高了音乐变现力,也张扬了他们的个性,体会了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

第6篇:猜谜语小动物范文

摘 要:儿童时期的绘画教育,是早期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启蒙教育。儿童绘画能力的提高与教师的恰当指导密不可分。如果教师在上课时采取的方法得当,就会在课堂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儿童;绘画能力;教师;塑造与培养

儿童的绘画教育,对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以及陶冶儿童的情操有特殊作用,对儿童的全面发展以及身心成长有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助推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深入,作为一门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的美术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中,教师在其中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

一、教师的正确导入

在绘画活动中,教师的导入方法很重要。妙趣横生而又服务于目标的导入方式,能在顷刻间引起儿童的兴趣,提升课堂效果,是组织好儿童美术活动的关键。

1.游戏导入法。游戏是一种最有效,也是最便捷的提升方法。儿童热衷于追求游戏过程的快乐,游戏也是儿童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审美活动,通过儿童游戏和亲身实践,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激发儿童内在的学习动机,让儿童愉快地接受教育,成为学习的主体,促进思维想象的独特发展。如画小鸭时,出示玩具小鸭以游戏口吻说:“有只小鸭,从来不知道自己长得怎样,它很想知道自己长得怎样,小朋友你们说该怎么办呢?”于是,儿童说:“我们给小鸭画像。”这样儿童主动学习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

2.猜谜导入法。儿童对猜谜非常感兴趣。儿童谜语可以用最浅显的拟人、比喻、夸张或暗示等形象化手法拐弯抹角地描绘出事物或物体的外表、形体、性质、色彩、音响、出处、用途等各方面突出特征,让儿童根据谜面所提供的条件、线索等参考元素,通过联想、推理、判断来猜中谜底。猜谜活动,可以让儿童了解物体的特征,这样儿童就容易把物体的特征画出来。如画小兔时,老师就让儿童猜这样一个谜:有只小动物耳朵长、眼睛大、尾巴短、爱吃萝卜、爱吃草。儿童一下就猜出来是小兔,这样加深了儿童对小兔特征的认识,因此画小兔时就把小兔不同于其他小动物的明显特征画出来了。猜谜语的过程中能使儿童智力得到开发,使儿童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得到深化和提高。

二、教师的示范讲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充分调动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从最基本的几何图形演变的物体开始教画,如在正方形的基础上加天线,圆形小按钮,就画好了电视机,圆形上画一条弧线就成了苹果。先让儿童练会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等基本图形,为以后打下基A,然后对儿童进行由几何图形组成的物体练习,将抽象物体变为具体形象。如教师画直升飞机,孩子们以为很难,于是问:“它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经过启发指导后,儿童知道飞机是由正方形的机身,三角形的机尾,一大一小椭圆的螺旋桨和一个弧形的底座组成,这样一来,孩子们画起来就容易多了。

1.变色游戏法。找三个小瓶子,分别装上红、黄、蓝三种颜色水,再找一个空瓶,先倒入少量的红色水,再倒入同量的黄色水搅拌一下,儿童就会发现瓶中水变成橙色了。用同样的方法把不同颜色的水混合一起还会变成紫色水,绿色水等不同颜色的水。让儿童根据教师演示的方法和步骤连续做几次,这样儿童在玩中就了解了绘画中简单的色彩知识。

2.故事游戏法。儿童最喜欢听故事,故事中的动物形象都是儿童绘画的内容。形象教学能让儿童增加对事物的认识,并激发相应的兴趣。如:“小猫钓鱼”,教师边讲故事边教儿童画,这样儿童既听到了故事又学会了画小猫、鱼,甚至画有关情节的背景,如蜻蜓、蝴蝶、小草等。还可以从中受教育,使儿童融入故事中,可以说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三、正确评价儿童的绘画作品

如何正确评价儿童的绘画作品是培养儿童绘画兴趣,调动儿童强烈的创作热情及提高儿童绘画作品水准的关键。儿童的绘画作品是儿童的心理活动,是儿童个性的表现,有的工整细致,有的泼辣粗狂,有的生动形象,有的丰富多彩,有的富于想象。对于这些优秀作品,应多给予鼓励和表扬,而另一些形象简单化、概念化,色彩单调平乏的也要少指责,要通过欣赏好作品,婉转指出儿童努力的方向,多选些优秀的绘画作品来讲评,这样既可以给学生本人以鼓励,也可以使其他儿童意识到绘画的确不难,优秀的“小画家”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打消画好画可望而不可即的思想。

参考文献:

第7篇:猜谜语小动物范文

我还在妈妈的怀抱里的时候,我的梦想——就是长大成为一棵爱心树,我整天抬头望着蓝蓝的天空,看着在我头上飞过无数的大鸟,我真想离开家乡出去闯闯看看世界……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的梦想实现了,那是我被一股怪风刮到了一个美丽而古老的村庄,我没有向亲人告别,也没有向兄弟姐妹说再见,就离开了一直抚养我的树妈妈。

我落户到了一个乡村的草坪上,几个星期后,我已经长出了几片绿油油的叶子,我也不寂寞,因为我身边也有些不同品种、不同故乡的树苗跟我一起共同成长。时间很快地过去了,不知过了多少的春秋,我已经长成一棵树叶茂盛、树干高大而粗壮的大树了。

春天,小鸟来我的树枝上造窝,晚上我会给小鸟宝宝们唱摇篮曲。当有野猫来偷袭的时候,我会用我粗壮而有力的枝条赶走它。

夏天,许多爷爷们在树下下棋,婆婆们在聊天。一些孩子在说笑话,有的在猜谜语,还有的在玩游戏。我身旁总是充满快乐和笑声。

秋天,我的树上结满了红彤彤的果子,当过果子成熟了,人们会把果子摘下来分给大家品尝,大家吃了后,每个人脸上都露出甜蜜的微笑。

第8篇:猜谜语小动物范文

1. 归类认识12个二类字,会写“间”“网”两个半包围结构的字。

2.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诵课文。

3. 了解六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哦,你们都说喜欢!是啊,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这些大自然的小精灵也出现在了森林里。我们一起走进动物王国去瞧一瞧吧!

2.板贴课题:动物儿歌

3.齐读课题

二.初读

1. 展示图片:森林里好热闹啊!因为有许多许多的——(小动物!)

2. 看看,这是谁来了?(林中出现蛇)原来是蛇小弟!

3. 蛇小弟要给大家变个魔术!大家仔细看!看,变出了一个虫字!

这是怎么回事呢?大家再看看这幅图,谁来说说像什么?对,蛇!原来虫这个字最早就是祖先们从蛇的形状中创造出来的,逐渐演化成现在的虫字。后来,祖先给各种各样的小动物起名时都用上了虫字来当偏旁。我们一起去森林里找一找:

4. 仔细观察图片:森林里有哪些小动物?

5. 老师把动物名字都有放在了一起,你有什么发现吗?

(虫字旁:他们就是我们说的,祖先用虫字旁来表示的和动物有关的字;右边是声旁、读音相近的字)

一部分表示“形象”,一部分表示“读音”,这样的字我们就叫作“形声字”!

同学们以后遇到这样的字,就可以通过联想声旁和形旁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6. 借助拼音自己先读一读这些小动物的名字。谁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

(后鼻音蚂蚁变音)

大家学得真快!那老师现在要加大难度了,没有了拼音,打乱了顺序,你还能读准确吗?

小小火车哪里开?谁举手的姿势最漂亮,老师就请他来当火车头!你的坐姿端正,手也举得直直的,老师请你往后开!(随机出示字卡)

了不起!这是一列稳稳当当的小火车!(哎呀,有小火车脱节了,其他小伙伴快来帮他接上!这是一列有默契,懂得互相帮助的小火车!)

7.这么多小动物都聚在森林里做些什么呢?我们快进入课文去看看吧!

三.精读

1.翻开书本到识字5,先听老师读一读课文,注意听老师的语气和节奏。

2.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这首儿歌。一边读一边思考:儿歌的句式有什么规律。

3.接下来老师请同学来读句子,一人一行。看谁读得节奏好!

4. 蜻蜓半空展翅飞

你的节奏读得很对!

哪个小朋友还能加上动作来读一读?

还有谁来?

你的后鼻音读得真准确!

哦!你的动作真形象,老师仿佛看到小蜻蜓扇着翅膀,很有活力的样子了!

4.蝴蝶花间捉迷藏 藏:大臣拿着兵器,披着盔甲,躲在草丛下面

多音字:cang 躲 zang 西藏 藏族

5.造宫殿 宫殿 大家见过宫殿长什么样子吗?/你觉得宫殿是什么样子的?

图片展示故宫华丽宏伟

蚯蚓的宫殿又是什么样的呢?展示图片:四通八达 许多道路最了不起的是,这么复杂的宫殿,是小蚯蚓靠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建造成的!

造在这里就是 建造 的意思搬运东西 用脚走很多 走之底

下一句里还藏着一个走之底的字。我请同学来读下一句,看他能不能把这个字读出重音,让大家发现!

7. 他读得对不对?真棒!我们找到了运字运的意思是运送,也是用脚

所以它也是一个——形声字!

8. 粮:米+良 形声字

食粮就是粮食的意思,在这个句子里用食粮读起来更加琅琅上口。

9. 为什么琅琅上口?

听老师读:捉迷藏运食粮结网忙你发现了什么?

最后一个字韵母都是ang 这就叫押韵!

10. 我们同学都很聪明,这么快就发现这首儿歌韵律上的特点了,那你还有没有发现句式上

有什么规律?

谁 在哪里做什么

看图仿说:兔子(田间)(吃萝卜)

青蛙(池里)(叫得欢)

小鸟(枝头)(放歌声)

11. 掌握了这个规律,你对课文的理解是不是更深刻了?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小眼睛——看老师!请大家伸出小手,一边跟着老师打节拍一边和老师对答!老师说:谁在空中展翅飞?大家要回答我:蜻蜓空中展翅飞!大家准备好了吗?

蜻蜓哪里展翅飞?

蝴蝶花间做什么?

谁在土里造宫殿?

谁在地上运食粮?

蝌蚪哪里游得欢?

蜘蛛房前做什么?

真棒!好多小朋友不看书都能对出来啦!而且回答时把答案的重音也都出来了!每个小朋友下课都到老师这里领一张小贴画。大家给自己送掌声!

我们不仅要做识字小能手,读背小能手,还要做写字小能手!一起进入这节课的写字时间吧!

四.写字指导

1. 观察大屏幕上的两个字:间和网

有没有觉得他们俩长得有点像?哪里像?

(外面有框框;半包围结构,包三面)

2. 学写间

观察田字格中的间字,谁会写这个字?

(门里有日)(日的横在横中线上)(两边竖位置对称)

外框宽敞,两竖笔直。

师范写

提起笔——要牢记......

请大家在书上描一个,写一个。

巡视正姿

展示两位同学的:先好后不好请生评价,提建议

3. 学写 网

生活中的网是什么样的?

渔网篮球网蜘蛛网......

观察甲骨文的网渔网的形状有网眼

现代楷体中间部分像网眼

外框宽敞,内部注意穿插

师范写

请大家在书上描一个写一个

五.板书设计

动物儿歌

谁 在哪里做什么

《动物儿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会认“蜻、蜓、迷”等12个生字,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通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4.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归类认识带有虫字旁的生字。通过表演,了解小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小动物的图片

教材分析

《动物儿歌》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首儿歌。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渗透了形声字规律,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习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而且,《动物儿歌》是一首用画一样的语言描绘小动物在夏天快乐景象的、充满了童趣的儿歌。课文插图色彩丰富,语言趣味盎然,是学生喜爱的课文。

课文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要求认识的字大都有虫字旁,适合引导学生在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和教材中的图画,运用形声字规律识字。课文还适合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用多样、有趣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和了解夏天的美好。此外,儿歌的诗句工整,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在学习儿歌语言的同时进行再创作,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落实语音文字运用。

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动物,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和一些特性,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认识。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规范地学习和运用,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猜谜语

来了这么多的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同学们是不是有些紧张呢?不用紧张,老师们都非常喜欢我们一一班的孩子,觉得我们聪明懂事,我们先来猜谜语,让老师们看看我们有多聪明,好不好?(出示ppt)

二、新课导入,练习说话

1.老师请大家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图画里也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们,可是,小动物们想跟你们玩捉迷藏,它们都藏在了图画中(出示课文插图ppt)你们能找到他们吗? 

2.指名找动物并贴出相应的词卡和图片在黑板上。

蜻蜓,后鼻音

蚯蚓,后鼻音

蜘蛛,翘舌音,

蚂蚁,不拖音,

3.小动物们在什么地方(哪儿)干什么?

三、初读儿歌,看图识字

1.师领读

如果把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写进一首儿歌里,同学们想学习这首儿歌吗?翻开语文书54页,听老师读这首好听的《动物儿歌》吧。  

听读要求:      

拿好书,坐端正,听认真      

2.生初读

这么好听的儿歌,同学们想不想读一读?

同学们在平时的读书中都积累了一些读书方法,那就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大声开始读这首儿歌吧,注意要把字音读正确。读完用坐姿告诉老师。开始吧!(屏幕出示儿歌) 

3.细读文本

儿歌中是怎样说蜻蜓的?PPT 

飞   展翅飞  做动作  读词语,蜻蜓半空\\展翅飞 ,强调停顿,

全班练读,

文中蝴蝶在干什么。

捉迷藏   要读的有趣

两句合起来读  注意停顿

试读后四句,不用老师教,谁能读好它

蚯蚓土里造宫殿

蚯蚓挖土就像国王一样住在宫殿里

如果他读正确了,大家就跟着读一行;如果他读错了大家就教他读一遍。 

4.小老师教得好,大家学得真认真!小动物们呀觉得大家真厉害,争着从课文里跑出来,还想再考考你们呢!

四、学文识字

1.观察这些动物的名称,(蜻蜓、蚂蚁、蜘蛛) 

2.运用形近字的规律学习:造,运,迷,粮,食,藏

3. 学习“网”

谁知道蜘蛛有什么本领? 预设:会织网。Ppt出示蜘蛛织网图----“网”字进行对比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网”字的字理演变过程。)

为什么这些小动物的名字都有虫字旁? 预设1:这些小动物都是虫子。 

都是虫子吗? 预设

原来,这些字的一部分都跟这个字的读音有很大的关系,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字的意思,另一边表示字的读音。我们把表示意思的一边叫做这个汉字的形旁或者义旁;把表示读音的一边称作这个字的声旁,把按照形旁和声旁创造出来的汉字我们叫做形声字。 

根据规律猜字:

根据形声字的这个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认识其他小动物。(点击课件,出示词语:蜈蚣 蚜虫 蝈蝈 蚂蟥 蛐蛐) 

这些都是形声字,你猜出了哪个动物的名字? 预设:我猜出了蚜虫。(师点击课件,出现“蚜虫”的图片与文字) 

对了!你是怎么猜出来的?预设:我想牙齿的牙加上虫字旁还念蚜。 

4.根据形声字这个特点,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剩下的几个个生字呢。 ppt出示:粮 食   迷 造 

谁来读读这几个生字?读后你们有什么发现? 

粮这个字总是和“食”分不开,指的是食物,食量;ppt出示,食的实物图片。 

小结:迷和米声调不同,造和告声母不同,可它们也都是形声字。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这几个形声字吗?(ppt出示)这其实是要告诉我们,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会有些小变化,我们需要学会灵活运用才行! 

五、作业设计 1. 朗读课文。 2. 观察家中的小动物活动情况,讲给家人听。

六、 【板书设计】 

5 动物儿歌 

蜻蜓  半空展翅飞,

蝴蝶  花间捉迷藏。

蚯蚓  土里造宫殿,

蚂蚁  地上运食粮。

蝌蚪  池中游得欢,

蜘蛛  房前结网忙。

《动物儿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教材分析:

识字5是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第2个识字单元的第一课,识字单元要着力渗透汉字文化,体现汉字规律,激发识字兴趣,指导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识字5 《动物儿歌》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六中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教材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动物活动美好快乐的画面。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由此,依据文本特点,除了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外,重点是借助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以形声字教学为主体,着力体现识字教学的多样化。教学中,将分类识字与随文识字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特点,循序渐进地掌握形声字的造字规律,使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在画面中感知,在诵读中理解,在游戏活动中习得识字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从喜欢汉字走向自主识字。识字之后分类指导书写生字,指导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注意生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则,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汉字的能力。

课时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诙谐“迷、造、运”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的朗读儿歌。

教学重点:

1.有节奏的朗读儿歌。

2.归类认识带有虫字旁的生字,渗透不同的识字方法。

前置作业:

1.从图片或生活中认识文中的几种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2.找出几个也带有虫字旁的动物名称,做成词卡。(如蝙蝠、蚜虫、蜜蜂)

3.想想虫字旁的都是昆虫吗?从网上或书中找找答案。

一、图片导入,激趣说话 

1.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今天老师也请来几个动物朋友,他们来猜猜它是谁,出示谜语。出示两个谜语

3.过渡:同学们,这些小客人在和我们捉迷藏,它们藏在了一首儿歌里。(出示课题:动物儿歌)

设计意图:针对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强的特点,图片可以直观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遇到感兴趣的图片会积极表达、乐于表达。从而抓住契机,训练说话,既突出动物的主题,又与课文内容建立联系,巧妙地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儿歌,识记形声字 

1.请大家借助拼音自由读一遍儿歌,把读的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次。

2.请一个同学读儿歌,大家当小评委,如果满分10分,你给他打几分,打到评论区。

3.教师评价:敢连麦,而且能把儿歌正确读出来,老师为你点赞。

4.听老师读一遍,这次要注意听听老师哪里停顿了,请你再读一遍,这次要注意停顿。

5.请你再录一遍,这次我们听听谁能比上次读的有进步。看来,大家都注意到了停顿能把意思读得更清楚。

6.第三次请你找一找儿歌中的动物朋友,并把它们圈起来,把你找到的动物朋友的名字通过录音小话筒告诉大家。

7.大家把这六个动物朋友都找到了,我们看图认识一下它们,请你分别来叫出它们的名字,教师一幅图加一个词语(加拼音)蜻蜓的拼音强调后鼻音。蜘蛛强调是翘舌音。

8.瞧,这些名字有藏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六个生字呢!出示,“蜻、蜓、蚂、蚁、蜘、蛛”六个生字。

课件出示虫字旁的六个生字,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特点,发现规律。(请你仔细观察这六个生字,这几个汉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些汉字都是虫字旁,你们猜猜虫字旁的字大多和什么有关?(这六个汉字组成三个词语,表示三个动物,我们一一验证一下,到底)表示属于昆虫类,蜻蜓和蚂蚁是昆虫,蜘蛛就不是昆虫。我们再找课文中其他有虫字旁的字来看见,出示“蝴蝶、蚯蚓、蝌蚪”它们中有虫子吗?(蝴蝶是昆虫,而蚯蚓和蝌蚪不是。)

组织学生展开识记生字游戏。 现在我们换个花样学习汉字,看你能不能发现这些生字的另外一个秘密。我来生字的右边的汉字,你来读这个字,一会儿我们交流,你知道了什么秘密。(师:青,生:蜻;师:廷,生:蜓;师:马,生:蚂;师:义,生:蚁;师:知,生:蜘;师:朱,生:蛛)生发言:老师读的右边的字和整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这样的字就是我们之前学过的形声字。左边的虫字旁表示这个字的意思,右边的字提示这个字的读音。

我们在课外还找到哪些带虫字旁的字呢?把你做成的字卡或词卡拍照展示一下,根据右边的字猜猜整个字的字音。再读出来让大人听听对不对。

看来我们有发现了形声字的又一个秘密。老师这里也有几个虫字旁的字,你能猜猜读音吗?出示蚊子 蜈蚣 蜜蜂  龙虾   

设计意图:根据文本特点,先集中识记虫字旁的形声字,在自主发现中了解形声字的造字规律。借助游戏,运用有序语言识记形声字,再将生字组词迁移到句子中,尝试读文,体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理念。这样的设计便于学生发现汉字的特点,树立归类识字意识。

有意思的形声字学习之后,我们把小动物送回儿歌,再把儿歌完整地读一遍。

三、诵读儿歌,随文识字 

1.分句朗读,识记生字。 

(1)齐读第一句。学习“迷”和“藏”。

这首儿歌有几句,大家在评论区用数字表示出来。

出示第一句。第一句除了我们之前学过的蜻蜓,还有两个生字宝宝呢?读出他们的读音。迷和藏 

(A.请你选择一种喜欢的识记方法来认识这个生字。交流识字方法,如“迷”字可以猜字谜“蚂蚁搬走大米”。B.扩词捉迷藏。你的小桌子里小本子藏着什么秘密吗?你玩过捉迷藏吧,藏起来不让别人轻易发现。我们读词语(捉迷藏)

(2)自由读第二句。把这句中藏着的生字宝宝读一读,学习“造、食、粮”。

(A.采用形声字识字法和部件组合方法,交流。如“粮”字和米有关,所以是米字旁加个“良”。“造”也是个形声字。B. 扩词认识食,粮食,食粮。食是吃的东西。

(3)自由读第三句。学习“网”字。

(A.朗读,看一看哪个字最有趣。问:你见过蜘蛛网吗?我们一起看一看书上的插图,看看蜘蛛网的样子。B.字理识字:课件出示“网”字的字理演变过程。这个网子古人就是根据蜘蛛网的样子造出来的呢。组词语:一网打尽、天罗地网。

2.送字回文,老师问大家答。

设计意图:随文识字是提高识字效率的有效策略。汉字只有放在具体语境中才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因此,在随文识字中采用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巧妙地将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展开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联系生活理解文本内容,激发其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与探索兴趣。

3.出示词语再读一次词语,去拼音读一次。

恭喜大家识字关顺利通过,给自己加一颗星。

四、指导书写

教师着重指导“造、迷、运”。

明确笔顺:走之旁的字要先写里面,后写走之旁。

示范书写:学生观察并书空,发现并把握写字节奏。(笔顺口诀:走之旁,真辛苦,先装货物再赶路。)

生描红,每字对比书写两个。

设计意图:低年级写字教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功。教学中,先由学生自主观察发现每个汉字书写的注意点,再运用通俗的歌诀帮助 学生记忆写字要领,有效增强写字的趣味性,使学生的写字能力循序渐进。结尾处结合板书启迪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动物,体现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四、检测

现在我们知道动物朋友都在忙什么了吗?

出示,连一连,请一个同学连麦回答

大家一起读一读课后的这些词组。

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又交到了许多动物朋友和汉字朋友,希望大家用爱心对待自己的朋友。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索动物王国的秘密。

教学反思:

第9篇:猜谜语小动物范文

一、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1. 打手势法是趣味教学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常常鼓励孩子用自己最有利的双手演绎学到的数学知识。特别是打手势计算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法时,又准又快!学生会用左、右手的手势分别表示1~10各数后,老师出示口算题,得数是一位数的就用右手表示口算的结果,例如:1+8=9,用右手9的手势表示结果;得数是两位数的就用左手手势表示十位上的数,右手手势表示个位上的数,只要得数在100以内的加减法都可以使用,例如:53+36=89,左手8的手势表示80,右手9的手势表示9个1。这一方法不仅提高孩子的计算速度和准确度,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致。

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运用感官总动员,让学生学懂,学透,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知一晓十,还要能够用“联想”去学习。例如:我在教《测量》这一课时,本节课主要是学习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由于每根手指之间的间隔与我们学习不同单位的进率极其相似,于是,我让学生伸出左手,一边摸一边说出长度单位。伸出大拇指说“千米”,伸出食指说“米”,伸出中指说“分米”,伸出无名指说“厘米”,伸出小指说“毫米”,而且还依次说出它们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们就学会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而在三年级下册《铺地面》这一课,我们学习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互换,学生马上想到用右手的手指表示各个面积单位。伸出大拇指说“公顷”,伸出食指说“平方米”,伸出中指说“平方分米”,伸出无名指说“平方厘米”,伸出小指说“平方毫米”,它们之间的进率是……

在以后的日子里,如学习质量单位、人民币单位、体积单位,只要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后,就能够“联想”到长度单位的手法和长度单位进率之间的互换,这样学生学起来就非常容易了。例如:在教学学生认方位时,让学生伸出右手分别向上、下、左、右方向指,并说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样一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学得有趣。

2. 猜谜语、唱儿歌、讲故事等是趣味教学中较形象的方法。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巧妙选用谜语能激发兴趣,活跃思维,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猜谜语:一个小小游泳家, 说起话来呱呱呱, 小时有尾没有脚, 大了有脚没尾巴。(猜一小动物),引起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心,进而出示:一只青蛙一张嘴……从而揭示课题,共同探索新知。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唱儿歌的形式,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自如的学习环境。例如:学习《探索规律》这课时,我先主动唱一首永远唱不完的儿歌: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3声扑通跳下水……接着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n声扑通跳下水),学会了探索规律的方法。

二、应用课堂教学艺术,激发学生思考的情趣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儿童的心理特点,在趣味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谈话激趣法”、“巧妙设疑法”、“情境导入法”等教学方法,力求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而又愉快的数学学习环境。巧设疑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创设问题情境,点燃学生的探索热情。例如:我在教学《年、月、日》时出示:“小冬今年(2012年)16岁,但他只过了4个生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过了1分钟,我才说:“同学们,学完本节课你就知道为什么了。”这样的引入,使学生对自己日常生活经验产生怀疑,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结果,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