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校毕业个人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职校生;职业生涯;忠诚度
一、学校是合格职校生的摇篮
学校对在校生应进一步加强职业生涯忠诚度教育,提高职校毕业生的专业素养。
1.职业学校加强职业生涯忠诚度教育,要抓思想观念转变。职校毕业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固,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应该看到,学生的思想不稳固,与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陈旧及其影响不无关系。有学生认为,自己在职业学校学习是迫不得已,将来没出息,要吃亏吃苦,有自卑感。很多人由于缺乏足够的专业认同感,存在失望情绪,难以具备在校专心学习和毕业工作后钻研技术的热情。这是企业招聘职校毕业生以后,表现出来的“招得进,留不住”的根本原因。
2.职业学校加强职业生涯忠诚度教育,要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学校的团委、学生会要把职业生涯忠诚度教育列为工作目标。通过学生自己组织广播、专业比赛、技术比武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把职业生涯忠诚度教育,贯穿于学校日常工作之中;通过播映技术比武专题《状元360》系列影像资料,激励学生钻研专业知识,终生从事职业技术工作;有计划地邀请优秀往届毕业生回母校,介绍他们在学校学习,特别是职业生涯中的成材的经历、经验;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将学校特别优秀的毕业生照片,悬挂在学校荣誉榜、校史室。
二、企业是金边蓝领的熔炉
政府引导企业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教育职校毕业生要忠于岗位,精于专业,奉献企业,提高职工的综合素养。
1.以感情留人――引导企业社会责任,争做企业优秀员工。解决职校毕业生“招得进,留得住”的问题,要依靠企业的教育、引导和管理。改善用工环境,善待员工,是企业基本的社会责任。灌输、建立“员工第一,企业第二”的企业管理理念,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人文环境。尊重员工、爱护员工、关怀员工,造就稳定、优秀的员工队伍,造就邗江区的良好投资软环境。
2.以事业留人――引导企业建立“培训是最大的福利”的观念,争做企业优秀人才。做好职工教育,实行继续教育、终生教育,全面提高员工素养,是企业哲学文化的起点,也是企业提升质量、壮大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当员工不断享受到技术、文化培训的福利,员工才会对企业产生感情和依恋;企业要注意培养生产能手和革新能手。要具备一定规模的传统优势产业、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关键工种、关键岗位、关键工序中技术密集的工种和岗位,可以设置“首席工人”席位,享受一定待遇,体现个人价值,同时突出标杆作用,激励技术人才健康成氏。
3.以待遇留人――引导企业改善用工环境,建立和谐劳动关系。要引导企业积极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工会组织职工业余学习、技术比武、劳模评比活动,以及组织青年职工的业余文化文娱生活;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职工的人文素养、道德素养和职业操守,应当看到技术――业务型岗位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方向。
三、优秀的蓝领队伍是宝贵的发展资源
政府需进一步加强舆论和政治宣传,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打造优秀的招商环境。
1.进~步宣传“劳动最光荣”。应当进一步加强对铁人精神、孟泰精神,以及许震超、徐虎等优秀工人技师的优秀事迹的宣传,一方面改变社会观念,另一方面鼓舞职校毕业生扎根企业,以专业知识,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拼搏、去进取、去创造。
2.进一步提高一线劳动者的社会地位。运用激励机制,体现工人的劳动、创造价值。在评选劳动模范时,增加一线职工的比例;增添、增加生产一线工人在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中的席位,体现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组织全区重要工种的技术比武,设置邗江区“首席个人”荣誉称号,政府给予技术津贴。
3.整合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力量。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带领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在劳动创造中实现自我价值,应当是各级工青妇组织工作的起点,是终极目标。敢于深入、善于深入独资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精心指导、协助企业的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组织职工教育和职工活动的网络,普及继续教育,丰富职工生活,关心职工疾苦;鼓励企业员工爱厂如家,开展技术革新,提升劳动价值。以贴近员工的途径、手段和载体,建立和发展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稳定职工队伍,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生产效益,建设学习型班组、学习型企业。
社会是人生的大课堂。优秀的企业,良好的用工环境,更是对职业学校毕业生职业生涯忠诚度教育的大课堂。通过学校、社会和政府共同努力,存在于职校毕业生的“招碍进,留不住”的就业现象将会得到根本改变。
参考文献:
[1]徐健,校企合作: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必然要求,突然状态与应然趋势[J],职教论坛,2004(1)。
签约风暴一
新法下的就业环境改善
《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必将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签约风暴,广大职校生将在这场风暴中受益
文・李文君
数据寒冬
2007年11月,随着《2007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报告》的,人们的目光进一步聚焦到了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签约率问题上。
这项由国家统计局指导进行的调查显示,中职毕业生中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仅占12.67%,签订试用期劳动合同的占20.6%,大多数中职毕业生目前均未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其中除了因处于试用期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毕业生外,已是用人单位正式职工但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中职毕业生高达58.62%。高职毕业生合同签订率比中职毕业生稍高,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高职毕业生比例为14.5%,签订试用期合同的毕业生比例与中职生大致持平,已是用人单位正式职工但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高职毕业生占调查总数的59.62%。
尽管没有明确的资料显示普通高校毕业生签订正式就业合同情况,但是,我们可以根据相关资料进行大致的推算和比较。有资料显示,2005年接收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各类单位中,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与国有企业占了41.7%。考虑到上述性质的单位普遍办理正式用人手续,以及进入外企、私企等单位的高校毕业生中,一部分能与用人单位签署正式合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贴近事实的结论:普通高校毕业生签订正式就业合同比例,应当远超过职校生的14.5%。
刚刚生效的《劳动合同法》,能否开出破解职校生低签约率的一剂良方?
对症开方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就业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姚裕群认为,“劳动合同签订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方面,这些企业不愿意和职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降低法律风险、压缩成本、逃避交纳社会保险费等”。随着《劳动合同法》的生效,这种因企业为降低成本而造成职校生签约率过低的现象有望得到有效遏制。
《劳动合同法》中明确规定,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不与毕业生签合同的,要发两倍工资。如果实际工作满一年还没签,就视为双方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继续违法仍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毕业生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因此,新法在基本没增加守法企业用工成本的同时,增加了违法用工企业的风险成本,使企业心存侥幸的同时,不得不考虑要为之付出的惨痛代价,同时也为提高职校生签约率提供了法律保障。
告别无奈
专家指出,有一部分没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情况是职校生主动提出的,但主动提出并不等于自愿,而往往是一种无奈之举。
用人单位通常通过劳动合同短期化来规避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及解除后的法律责任,根据之前的《劳动法》规定,因劳动合同到期而终止劳动关系时,企业对个人是没有经济补偿的。不但如此,用人单位在与初出校门的职校生签订短期合同的同时,往往还要规定与其劳动报酬不相匹配的高额违约金,即一旦学生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就要向单位缴纳合同所规定的高额违约金,不然其人事关系很难从原单位顺利转出;而由企业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时,学生为了维权又不得不为之付出大量的维权成本和精力。因此,就出现了很多学生在权衡利弊后,“自愿”不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怪现象。
正如许多职校学生和老师期待的那样,《劳动合同法》针对合同短期化及高违约金问题,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劳动合同法》的主要起草人之一王文珍解释说,新法立法目的就是鼓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避免劳动合同的短期化。如《劳动合同法》中规定至少有三种情况下是应当签订无固定期合同的,第一种是一个劳动者在一个单位连续工作了十年以上的。第二种是有些单位比如事业刚刚改制为企业,第一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时,如果一名员工已经在这个单位连续工作满了十年,离其法定的退休年龄不到10年的。第三个就是如果一名员工跟一个单位已经连续签了两次的固定期限合同,那么第三次签约时也是要签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也就其前文所说的员工在单位工作满一年了之后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就视同双方已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合同。“另外企业因合同到期,而终止劳动合同的也要给劳动补偿金,这样用人单位靠一年一签合同来侵犯职工权益的现象就得到了遏制。”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部长谢良敏说。
在违约金方面,《劳动合同法》对其适用范围也做了十分严格的限制,劳动者从单位辞职提前30天书面告知即可,劳动者要求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仅两种情况要交违约金。
职校生比较关心的是第一种情况,也就是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虽然这条规定没有使职校生完全摆脱违约金困扰,但新法对违约金的数额作了明确规定,即约定的违约金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且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这样一来,违约金就会被圈定在职校生能够认可并能够负担的范围之内了。加之前面提到的新法在稳定劳动关系方面做出的种种努力,我们可以预见2008年的春天正孕育一场签约风暴,透过这场风暴,职校学生看到的将是一片生机盎然。
探索与思考
如今,一提起劳务派遣,人们很自然地想到职业院校。的确,这种新型的用工形式正是在我国经济及职业教育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大量职校毕业生走出校门而产生的。但是,我们在强调劳务派遣存在的合理性,及称赞其促进职校生就业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雇用关系由两方向三方转化所带来的劳动关系复杂化问题。
由于一些企业大量使用劳务派遣规避法律要求的劳动义务,及劳务派遣机构资质不达标,劳务派遣曾经一度成为企业规避法律、非法用工的代名词。如今《劳动合同法》给了劳务派遣一次正名的机会,也为职校生顺利签约系上了保险扣。《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作为用人单位,派遣机构应该和被派遣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工作期间的权利义务。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法律还针对劳务派遣中最受诟病的同工不同酬问题,明确了被派遣人员享有同工同酬的权利。为了避免被派遣人员在权益受侵害时,实际用工单位和派遣单位互相推诿,《劳动合同法》在法律责任的承担上,规定了被派遣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虽然此部法律仍然没有能够彻底解决哪些岗位和行业能够实行劳务派遣的准入限制问题,但是《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的签订、劳务派遣岗位、派遣与退回等问题的规定,还是能够使与职校生就业密切相关的劳务派遣发生全面改观,使其开始进入按照“游戏规则”规范发展的阶段。
根据《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我们可以预见职校生签订正式就业合同比率必将大幅提高,职校生所享有的各项劳动权益将更有保障。与此同时也必然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加快,企业将更注重提高资本和技术的密集度,以尽可能减少为劳动力所付出的成本。
某种意义上说,鉴于职校生就业方向的特殊性,“高就业率”与“低签约率”具有紧密联系。今后,伴随签约率的升高,职校生的高就业率将相对下降。对于这些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应该引起高度关注。
签约风暴二
高职:压力下启程
文・张韦韦 方华明 马洪亮
“新的劳动法给我们壮了胆,现在可以对企业滥用试用期的行为说不了”。两年前从某高职院校毕业,现在北京一家文化公司工作的王晶兴奋地对《教育与职业》记者说。
王晶在这家公司工作一年多了,可让她郁闷的是,直到现在她的身份还不是正式员工。“活干得比一般的正式员工多,但薪水却只有他们的一半,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能熬到头。”王晶表示,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了,她打算过些时候就和老板摊牌,如果公司还是这样,她就要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这种情况并非偶然,很多职业院校的学生最后一年几乎都是在企业里面顶岗实习,表现合格甚至优异的学生大有人在,但部分企业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能不签合同就不签,或者找各种理由往后拖延,造成了职业院校高就业率背后却是低签约率的尴尬现状,学生的利益也得不到保障。
职校亟需修“内功”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产业结构调整阶段,就业岗位的岗位要求随之发生改变。由于部分高职院校未完全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需要进行人才培养,使原有的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突出。广东一位高职教师透露,虽然也有很多职业院校就业率都号称高达95%以上,但事实是不少高职中职院校实际就业情况并不理想。
如何充分发挥我国职业教育作用,避免职业教育资源的浪费,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办学模式并付诸实践是当务之急。作为职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培养机制的健全程度和就业环境的规范与否也极其重要。
《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针对目前的就业状况,进一步优化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大环境,完善了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建设,提升了劳动力市场主体的地位,对充分发挥市场对技能人才优化配置的基本功能,实现技能人才这一紧缺人才的效用最大化,最大限度地保护劳动力人才的合法权益均起到了积极作用。
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为刚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莘莘学子提供更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而职业院校则需要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最大化接轨。有专家表示,职校只要抓住新法实施这一有利过渡时机,深化改革,把学校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完美对接,这一热点问题便不难解决。
职校,也要就业质量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持续保持较高的就业率,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的强劲需求的同时,也反映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定位较为准确。但高职教育的定位相对就没有那么清晰,普通高校举办的高职教育容易流于普通高校的形式;地方政府举办的高职教育主要是从中职转过来的,从中专到大专,名字变了,师资力量变化很少;而社会力量举办的高职教育主要聘用兼职教师,教育质量难以保证。这些定位上的不明晰,直接影响了高职学生的就业率。
对于很多办学有特色,教学质量高,与市场接轨比较紧密的职业院校来说,学生就业已经不是问题。除了就业率签约率之外,还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那就是就业质量。
新《劳动合同法》恰恰能促进学生就业结构的改进,能促进职校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人事处的老师徐世玲表示。
但由于受多方面影响职校学生的就业质量仍不容乐观。一项调查显示,高职毕业生中,只有17%的学生做到了企业技术骨干。专家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专业技术水平低,从专业对口率看,高职院校仅有20%的学生从事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二是自我学习、自我适应能力差,高职学生作为职业院校素质较高的一个层次,职业适应周期普遍长达一年以上;三、从职校毕业生人际关系处理、职业忠诚度、创业意识等方面都不难看出,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从本质上讲,职业教育要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用人单位招人必然更加谨慎,对职校生各方面的要求都有所提高,但也会在职业教育供给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职业教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也必将得到进一步有效落实。
学生如果是“产品”,那么学校就是“加工厂”,“就业”无疑是检验“产品”的最佳标准。办学质量的好坏,往往通过学生就业质量的高低显现出来。就业率虽然对职校有一定指导意义,但它并不能全面、科学地反映出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好坏。职校要在提高就业率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就业的质量。“这才是新《劳动合同法》所倡导的,也是职业院校领导应该关注的。”徐世玲说。
任何一所职业院校,如果毕业生都能高质量地就业,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报名就读,招生形势就会一片大好,从而进入良性循环,这已经成为许多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就业率还不高的时候,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就业率,尽量使所有的毕业生都能就业,但到了一个阶段,就需要从追求就业数量向追求就业质量转化。
创业:规范≠不能
在温州高新区的一间办公室里,安徽滁州某职业院校毕业生方志远经常认真阅读《劳动合同法》。六年前,方志远从职业院校一毕业就与同学创办了一家制鞋厂。期间,厂里员工换了一拨又一拨。如今,新法已经实施,作为“老板”的他必须洞察这部法律的有关规定,并思量应对之策。“自从国家实施新法后,我又对法律条文先后完完整整地看了6遍,他告诉记者,《劳动合同法》他现在几乎都能背下来了。”在方志远看来,这可是对他事业的生死考验。
对于新法是否会不利于职校生创业,答案是否定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在给职校生创业带来成本增大的同时,更多的是创造一种机遇。这是一个企业积极改善经营管理的大好时机。”一位负责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张老师总结说,新法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关键的问题是企业要转变观念,消极规避肯定不是出路。新法倾向于劳动关系的相对稳定,职校生创业是在观念上要用长期工,这就需要企业完善激励机制,把员工的凝聚力带动起来,不能像过去一样不断更换人员。“企业的管理层要最大开发员工的潜力,为员工做好长期的职业生涯的规划,这其实是个很好的提升机会。”■
签约风暴三
新《劳动合同法》下
职校毕业生权益如何保障?
――访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
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有望成为改善职校生“低签约率”的转折点
文・芒刺
随着企业形式和劳动关系日趋多样化,劳动用工制度已发生深刻变化,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频频发生,尤其是维权意识较弱的中、高职毕业生,他们在光鲜的“高就业率”背后,享受的却是较低的劳动权益保障。
这种情况有望在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有所改变,职校生如何用这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带着疑问,《教育与职业》专访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
不能牺牲就业质量
《教育与职业》:前不久,《2007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报告》,调查结果显示,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合同签订率较低,他们的劳动关系以事实劳动关系为主。您如何看待这一调查结果?
陈宇:尽管劳动力供大于求是我国的国情,而且总体上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为了追求高就业率就可以忽视就业质量;也不意味着,我们在重视就业数量时,可以忽视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
《教育与职业》:您认为,导致劳动合同签订率过低的原因是什么?
陈宇: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就企业而言,它们在用人方面是十分谨慎的。尽管各个企业的用人标准各不一,但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后,企业都会通过试用期来了解该毕业生的整体情况,其中包含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工作态度等。企业只有在确定了该员工符合其用人要求后,才会考虑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当然,也不排除企业为了降低用工成本、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费而不签约。从劳动者方面看,有些是出于职业流动的考虑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需要指出的是,劳动合同签订利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而非劳动者。
新法实施前后的无奈与欣喜
《教育与职业》: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毕业后一般都会进入传统制造业、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等竞争性较强的行业。然而,企业对技能型人才求贤若渴的背后,却是劳动关系非正规化问题日益突出。随着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有人认为,这一现状将有所改观,职校生的合法权益将进一步得到保障。对此,您如何看?
陈宇:新《劳动合同法》在转变企业用工观念,更加重视员工权益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新《劳动合同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包括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内的劳动者合法权益,但更是为了实现劳资双方力量与利益的平衡,构建一种合作的、长期的,而不是对抗的、短期的劳动关系。对职校毕业生而言,新《劳动合同法》能更好的维护其权益;对企业而言,《劳动合同法》为其转变增长方式提供了机遇。
《教育与职业》:现实令人颇感无奈。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前,一些企业反响强烈,在酝酿和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甚至出现了“合法”规避劳动用工风险,大规模裁员的现象。此举无疑是对包括职校生在内的所有劳动者权益的一种损害,对这种“上有法律,下有对策”的做法,您怎样看?
陈宇:当前的劳资关系是一种 “劳弱资强” 的格局,要彻底打破这一格局仍面临巨大挑战。由于外部竞争激烈,很多企业采用降低劳工成本、缩短用工时间来赢得竞争优势。从短期看,企业可从中获益;但从长期看,这样的企业培养不了员工对它的忠诚度。一个企业要想取得长远发展,就需要建立一种稳定、持续的劳动关系,如果员工缺乏对企业的忠诚意识,员工就没有动力为企业服务。无论从企业的长远发展还是提升国家竞争力来看,建立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都至关重要。
《教育与职业》:新的《劳动合同法》中规定,企业试用期不能超过6个月;不签订劳动合同就要付两倍工资,再不签一年以后就变成无固定期限等。这些都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违法用工成本,促使企业不得不矫正、规范用工行为,职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在其中也进一步得到了保障。您如何看待这一可喜变化?
陈宇:这些硬性规定有利于打破某些企业长期以来用工随意、肆意侵犯劳动者权益的现状,但需要明确的是这些对劳动者权益的重申或升级并不是给予劳动者特别关照,而是在明确劳动者责任的前提下一次权益的对等归位。
职校亟需补上劳动法规课
《教育与职业》:《劳动合同法》实施后,职校生签订正式就业合同比率必将大幅提高,职校生所享有的各项劳动权益将进一步得到保障。有人表现出了忧虑,担心新《劳动合同法》会降低职校生高就业率水平,企业会以提高单位劳动效率的方式,减少总的劳动力数量。对此,您如何看?
陈宇:目前,这仅仅是一种预测。但值得强调的是,无论是“高就业率”还是“高签约率”都取决于职校生的技能、素质及态度,企业对它最需要的员工肯定会给予高薪并长期雇用,这也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要更强烈地树立服务意识,要更强烈地去捕捉企业的兴奋点,使企业按照劳动力市场规则接受职校毕业生。职业院校只有真正做到紧贴市场、培养企业所需之才,低就业率、低签约率才不会成为职业院校的忧虑。
关键词:顶岗实习;职校;班主任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2-0071-02
200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2012年,教育部又出台了《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顶岗实习是相对于教学实习而言的,又区别于毕业生就业,是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过程,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教学环节。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可以走向社会,接触实际生产过程,增强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拓宽知识面,既锻炼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实现学生角色的转变,为将来就业奠定基础。所以,顶岗实习也是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的良好途经。但从顶岗实习一线反馈的情况来看,却不尽如人意,存在许多值得探讨和亟须解决的问题。
职校顶岗实习学生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中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最大问题是旷工、离岗、辞职、频频“跳槽”,甚至回家等发毕业证书。原因是学生自身缺乏职业素养;学生不适应企业的工作制度;学生过高强调工资待遇及专业对口。
2007年5月,在职校做班主任的笔者被要求带学生赴南京某公司顶岗实习。2008年3月,又带另一批学生赴扬州某公司顶岗实习。这两次带不同班级学生顶岗实习,使笔者了解到学生顶岗实习的不少情况,笔者感性地认识到,部分学生的旷工、离职,在校的班主任也有责任。2010年2月,笔者所在学校有三个班级的学生同时在江苏某集团顶岗实习,虽然每个班级都有学生旷工离职,但较多地发生在在校期间就管理不严、纪律松散、集体荣誉感不强的班级。
2011年4月,笔者所在学校一顶岗实习生离开学校指定的实习企业,自找实习单位,在晚上下班后未及时回家休息,而上网到深夜才回家,途中自己开车撞上停留在路边的卡车身亡。将他一手拉扯大、年近八旬的老奶奶(该生父母离异)伤心欲绝地说:“要是在第一个班主任手上,我孩子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第二个班主任根本管不住我孩子上网。”(笔者所在学校曾是高一混合班,高二时分出就业班和升学班,班主任因此作相应调整。)由此种种,笔者认为职校顶岗实习生存在的不少问题,与他(她)在校学习期间的班主任有很大关系。
职校优秀班主任的作用
职校班主任是职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职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力量,是职校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职校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密切。不少职校的班主任从早到晚都与学生打交道,几乎成了班级学生的“家长”。有其“父”必有其“子”,班主任不同,班级学生的思想观念及行为习惯也不同。品德高尚的班主任带出来的学生与缺乏上进心的班主任带出来的学生则完全不同。对自己严格要求的班主任带出来的学生也能严格要求自己,无目标的班主任带的学生通常目标不明确。不同的班主任带出的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表现也大相庭径。虽然顶岗实习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后也接受培训,但大部分培训都集中在技术上,管理、纪律、做人等方面的培训滞后。并且,两年的职校班主任影响,不可能在一个月的企业岗前培训中一下子改变,不少学生在顶岗实习后还是按班主任在校时的管理标准来要求自己。所以,职校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在学生离校顶岗实习期间,甚至更长时间的工作和生活中都能体现出来。
大多数职校学生是在基础教育阶段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他们或多或少存在着不良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但这些学生也有不少优点和特长,只不过应试教育忽视了他们的优点和特长。职校班主任工作是重要的育人工作,在学校实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沟通学校、家庭和用人单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职校优秀班主任关爱学生,善于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用一颗心去感化学生的一颗心;职校优秀班主任务实真干,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敢于纠正;职校优秀班主任勤于思考,善于发挥聪明才智,用智慧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职校优秀班主任也善于学习,积极用先进的、学生能够接受的管理理念去管理学生。这样,职校优秀班主任就能让学生看到自我,并让学生相信通过努力,能达成自己追求的目标;让学生正视人生的挫折,遇到困难不低头;使学生有团队精神,能吃苦耐劳;使学生学会遵守纪律,学会服从;教会学生为人处世,善待他人;从不同角度谈顶岗实习的重要性,让学生自愿积极参与顶岗实习,为日后就业创业打好基础。优秀班主任还能教会学生知错能改,从而有利于学生在实习时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处理好人际关系,做好本职工作,走好迈向社会的第一步。
职校优秀班主任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优秀班主任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宗旨,以教育好学生为己任,不计个人得失,积极思考在自己的岗位上任劳任怨地做好学生工作,对学生的为人处世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从而教育出优秀职校学生来推动社会的进步。而职校学生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不可否认,职校班主任中有不少人以评职称为目的,不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技能进步,得过且过,“混”班主任年限。那么,这样的班主任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呢?就顶岗实习生的旷工离职(有些旷工离职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而言,不少学生在校两年期间表现出的不少问题没得到解决就走上了顶岗实习岗位,他们在顶岗实习岗位上仍存在着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还导致企业对职校所培养人才的素质产生了质疑,堵塞了日后职校学生的顶岗实习渠道。同时,这也使不少家长及其邻里亲朋对职校产生了偏见,还波及一些在校生的学习信心,削减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与职业理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给学校招生带来了不利影响,给职业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古语就曾有“庸匠误器,器可它求;庸妇误衣,衣可别制;庸师误子弟,子弟复可胚?”①
因此,职校班主任的作用极大,职业教育要重视职校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职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思考
近几年国家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对职校学生的成长成才十分关注,对职校教师及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也十分关心,出台了许多有益政策。我们应乘其东风,思考职校学生培养,研究职校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做好职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为职校学生绘蓝图,培养优秀人才;为职业教育谋发展,构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为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加强职校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提高班主任的专业素养,不做“庸师误子弟”。
加强职校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2009年8月,在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教师初次担任班主任应接受岗前培训,符合选聘条件后学校方可聘用。”这些规定都隐含着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问题。面对职校学生的特殊性,职校班主任队伍更要加强专业化建设。从利于学生培养和发展的角度出发,需改变不利于职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条文,如在不少地方的职称评定规定中,过于强调班主任工作经历的重要性,这使得不少学校的领导在选择班主任时不能坚持“符合选聘条件后”方可聘用的原则,让不少为评定职称的人“混”进了班主任队伍中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做班主任,应健全职称评定制度,为班主任的成长创造条件,逐步形成一支融学习型、创新型、管理型、责任型为一体的专业化班主任队伍,提升职校管理水平,提高学生管理质量。
强化班主任职责的履行,认真执行班主任到企业实习或考察计划 2010年9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中,从五个方面对职校班主任工作职责作了规定,其中的职业指导工作和沟通协调工作都与学生的顶岗实习紧密相连。班主任不仅要从国家宏观上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还要从微观上认识职业教育系统的各个环节。例如,充分认识学生素质,单个学生情况;全面了解每一学期的教学任务,达成目标;了解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方式。也要纠正一些认识偏差,如大部分班主任认为学生去顶岗实习,离开了学校,班主任工作就算结束,甚至顶岗实习前,就开始放松对学生的管理和要求。其实,学生的顶岗实习不是毕业,学生顶岗实习的情况甚至毕业后工作的情况,正是检验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工作是否到位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是职校优秀班主任总结、提高的重要环节。总而言之,职校班主任要解放思想,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才能爱岗敬业,出色地做好班主任工作,做好学生的成长导师,为职业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抓好班主任培训 新班主任上岗,对班主任工作还不够了解,尤其是未带顶岗实习的班主任不甚了解公司的管理方式,以及相关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熟悉一些学生问题该怎么处理等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培训来解决。培训能使班主任迅速成长,使班主任认清职教形势,及时调整教学目标、管理方法、人才培养方向,有利于学生迅速适应社会需要,少走弯路,从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
总之,应从学生理论学习及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切实解决职业教育的基础问题,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培养适应时展的职业青年,创造职业教育美好明天,构建和谐社会。
注释:
①引自宋代许棐著《樵谈》一卷。
参考文献:
[1]莫务海.中职顶岗实习生频繁离职透析[J].高教论坛,2009(10).
[2]王琴.中职生顶岗实习情况调查分析[J].职教论坛,2008(9下).
[3]黄育坚.关于中职校班主任工作的一些思考[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版),2012(2).
关键词:终身学习;职校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2-0048-04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更是一个学习化社会。终身学习是人们适应社会飞速发展、实现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求的重要理念之一。党的十六大指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多元的知识社会中,教师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人力资源,肩负着促进学习型社会建构的重要责任,必须树立强烈而自觉的终身学习意识,具备终身学习的素养,积极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一、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是职校教师实现多元化发展的基础
同志在2005年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的不断发展提供多样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作为专门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以终身学习作为支撑自己人生发展的力量源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穷尽一生来践行这个理念。
1.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是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当代教育的目标不再是教会学生是什么,而是要求通过教育激发人的潜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展望21世纪的建议》(1999)中指出:“作为终身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职业技术教育,……将成为实现和平文化、良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国际公民等诸多目标的有效工具。”“……要使更多的人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使职业技术教育能为满足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职业技术教育的关键问题是,满足社会上个人的需要和开发个人的潜能。”可见,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更多的人提供优质学习资源和机会,培养更多能够为社会发展服务的适用型人才。
职业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因而职校教师必须以提高自身能力和实现自身价值为出发点,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全面学习,全面提高。既要学习有关的专业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也要学习时政精神,掌握大局和方向,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思想引导,更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与教书育人息息相关的知识,努力把握当代职业教育的脉搏,力求事半功倍。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当前的职业教育发展中,职校教师动手能力较差、被动学习等现象仍很普遍,成为阻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因素。具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
(1)教师的专业能力无法适应教育教学需求。由于大学教育的局限性,部分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教师理论基础较强,却缺乏动手能力,教学中无法进行实际操作示范及指导,成为困扰职校年轻教师、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部分老教师虽能胜任教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无法跟上设备、技术的更新速度。因此,职校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应努力追赶专业发展的步伐,多实践多锻炼,提高动手能力,适应教育教学需求。
(2)重文凭、轻知识的观念仍然严重。有的职校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在初始阶段的职业教育工作中,学历及知识储备基本能够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但随着社会、学校对职校教师要求的不断提高,不得不进行第二学历或继续教育学习,在这样的学习中导致追求文凭的盲目,重文凭而轻知识的现象非常普遍。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其特性就是知识引领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识到学历并不等同于能力。只有持久地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质素、更新知识。
知识是教师的从业资本。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持续的动态过程,是为了自身需求而进行的研究行为。职校教师不仅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还应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适应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新的教育形势要求职校教师必须主动学习,掌握现代教育的新理念、破解新问题,通过学习持续不断地更新、充实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知识时用时新。称职的职校教师应当感到自己的知识永远不够用,必须一刻不停地汲取知识的营养,使自己不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真正胜任本职工作。
2.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是知识经济时展的内在要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我国已经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发展时期,培养大批兼具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性精神并能不断自我完善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职校教师的必须面对的责任与挑战。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学习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理想和结果。终身学习,应当成为每个人必不可少的“一种社会行为或生活方式”。据有关专家分析:农业经济时代的人们只需要7至14岁接受教育,就足以应付过后40年工作生活;工业经济时代的人们,受教育的时间延伸为5至22岁;而在现在的知识经济时代,只有终身学习,保持知识的不断更新,才能够延续和提高创造社会价值的可能。
职校教师必须首先成为终身学习的榜样。职业学校是培养建设人才的重要阵地,职校教师则是这个阵地上的生力军,这就要求职校教师必须紧跟知识的发展速度,担负起促进知识更新的使命。只有教师树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帮助学生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动力,成为富有创造才能的终身学习者。职校教师的学习不同于泛泛的一般学习,而是基于一个教育者的学习,是为“育人”,学习必须“得法”,应重视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转换,努力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不断改善个人教学的认知、技巧与态度。要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日常工作,积极调整转换自身的角色定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教会学生科学知识,更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其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是职校教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职业教师作为社会成员,也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和要求。在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职校教师要保持领先性,自身首先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不断充实自己,更新知识、提高素养,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教师的特点就是以自身的品德、人格来影响被教育者的品德和人格。因此,职校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先,要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进行学习,把学习作为自己内在需求,不断学习,提高专业素质,做不断成长的学习型教师;其次,要用心学习、潜心研究,通过深入有效的教育科研,激发教育智慧,提高教学艺术,做善于思考的研究型教师;再次,要关注学科发展新动向,并学会积累,不断扩充课程资源和知识面,促进教学相长,做学识渊博的专家型教师。
二、加强专业学习,提高职校教师专业化水平
社会人才的紧缺,为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职校教师的专业化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在终身学习的背景下,一名合格的职校教师,必须具备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素养。
1.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是胜任职校教师工作的基本要素。没有对学科、专业知识的全面学习和深刻理解,就不可能在教学中取得理想的效果。精湛的专业水平是提高教学能力的基础,这就要求职校教师的学习活动要针对自己的专业来进行。教师的学历不等于能力,只有持久学习,才能使教师的能力不断增长,素质不断提高。目前,职校教师的学习主要是为了提升学历或职称评定,这种急功近利的学习方式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在原有的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方面不断提高,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渊博的学科知识。职校教师要努力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法,向书本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实践学习。认真研究专业知识,不断充实自己,使自身专业水平不断提高,跟上时展。
2.重视专业的实践意义。职业教育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教师应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但事实上,职校教师培训往往将培训内容局限在公共知识,缺乏对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重视,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不够,这是教师培训的一个方向性失误。这样的培训不仅不能促使教师形成丰富的个人理论,反而容易在实际教学中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实践科学”的中心,因而教师要重视对自己实践的总结,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个人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重视专业领域发展的新动态。教师有必要了解本学科、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最新理论、科技成果。虽然有些新的成果并不需要立即应用到教学中去,但对于职校教师来说,必须及时掌握,因为新时代的职业教育面对的不是单纯的学生,而是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职业人”,甚至是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准员工,及时掌握相关动态和发展成果,才能够在教育实践中加深对学科知识、专业技能的理解掌握,并结合教学工作的开展,在日常教学中轻松驾驭,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广泛学习,促进职校教师的多元化成长
完善的专业学科知识,能够帮助职校教师胜任本学科、本专业教学,而多元知识储备则能够为教学和教师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现代职业教育中,职校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视野。
1.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成长,要使“受教育者终身求知进取,终身追求新的价值观与态度,并终身提高自己的能力与技术水平”。因此,职校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心理疏导能力,针对不同情况的培训对象,寻找不同的切入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除了学习掌握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职校教师还应当从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知识层次和心理需求,研究学生群体特点和个性气质,加强个案研究,因材施教,切实使学生在职业学习与培训中得到提高。
2.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职校教师有必要加强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并争取熟练应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职业教育带来的变化不容忽视,多媒体技术的利用已经非常广泛。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技术特有的趣味性、直观性,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帮助师生共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能更容易达成教学目标。毋庸置疑,多媒体教学优势非常明显。因此,职校教师要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不断丰富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还要掌握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实现利用信息学习,开阔视野、提升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自己的知识和观念不断更新,为做好职业教育工作储备足够的知识。
3.不断学习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适应社会和时展需要。当代职校教师要深刻认识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①要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渠道主动学习职业教育改革的有关理论,更新教育理念,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②自觉加强动手能力实践,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和技能竞赛等活动,利用现有条件多实践、多锻炼,促进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③积极争取参与专业学习的机会,主动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参与实践活动,增加实践经验,切实解决动手能力不足的问题;④积极开展同伴互助,主动与同行进行专业对话,学习专业经验,并向其他学科的专业教师学习,拓宽专业视野,取长补短,实现多元化成长。
总之,职校教师不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项崇高的社会事业,学习应该是职校教师工作与生活的永恒主题。职校教师要通过终身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研究能力和驾驭能力,以良好的品质、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能、快捷的效率去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何贤娟.教师专业化教育探讨[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4).
[3]周小山,严先元.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一体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0).
[4]苏斌.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基石[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2).
[5],姜勇.教师个人理论与教师专业成长[J].全球教育展望,2004,(8).
三年中我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学会了独立生活。我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无忧无虑。进入技术学校后,住宿在学校,父母不在身边,做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动手;而且心里感到有些委屈,碰到一些困难的事,必须要自己去面对,自己去处理,很是烦恼。起初我很不适应,曾经也为之烦恼过。但人终究还是要依靠自己,总不能在父母的荫庇下生活一辈子。我下定决心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改变自己,学会了自理生活,学会了有计划地安排时间,学会了与人相处。住宿的经历锻炼了我独立生活和主动适应的能力。
三年中我较系统地学习了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还记得刚进入职业技术学校时,我曾因没能考上自己向往的高中而叹息过,但一个人的故事使我改变了我的态度,那就是十大楷模人之一——李斌。他是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液压泵厂数控加工工段的一名数控机床调试工。还是先初略的认识下这位叫李斌的普通工人吧。
技校毕业生——操作工人——数控技师——高级技师——知识型、专家型工人——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十大技能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楷模——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20多年间独立完成技师攻关项目162项,直接参与新产品研发55项。这就是李斌成长的轨迹。
李斌立足岗位、自学成才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所谓:“有志者,事竟成”。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课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课后独立钻研,及时总结。在学好课堂知识的同时,我也密切关注着专业的发展,自学了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几门课程。三年来,我不仅掌握了动漫设计的操作功能,而且还能够熟练地使用多种应用软件的操作功能。我还参加了省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考试,并获得计算机操作中级证书。
在校期间,我一直以“一专多能,全面发展”来要求自己,注重全方位锻炼自己。三年来,我先后担任过班级纪律委员、学习委员等职务。任职期间,对待工作一丝不苟,遵循校纪校规,带领同学做好学习工作,同时做好一切分内职务,力争做好班主任的左右手。
通过这三年的学习我懂得了很多,从那天真和无知,经过了那人生的坎坷和挫折,到现在成熟、稳重的我,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不可能存在一帆风顺的事,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好每一个驿站,人生才会美好。
当然,三年的职校生活,我也留下了一些遗憾,如文体课的成绩不是很理想。我将会继续努力,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关键词:礼仪教育;中职学校;缺失;强化;策略
礼仪在职校是一本公共必修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学生在校期间及其将来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的礼仪基本规范。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道德修养、得体的言谈举止、良好的待人接物行为等,对于学生就业后以良好的个人形象迅速立足于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礼仪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和梳理。
一.职校加强礼仪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初中毕业生的分流情况大致是成绩优秀的上重点高中,成绩较好的上普通高中,剩下的才上职业学校。由于种种原因,职业学校学生不仅在学习上成绩欠佳,而且在思想上对自己要求也不严,礼仪素养较差。所以,在职业学校开设礼仪课、加强礼仪教学很有必要。
(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传承的需要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在古代,我们的祖先特别重视“规矩”,用“无规矩不成方圆”的名言告诫世人,孔子的“为国之礼”,“不学礼、无以立气“程门立雪”、“孔融让梨”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我国一直广流传。时至今日,我们每个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着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熏陶和规范。礼仪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礼仪教育肩负着传递、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使命。对职校生进行礼仪教育,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礼仪文化,形成时代美德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礼仪教育是改善我国旅游业软环境的重要环节
目前,世界旅游业及我国旅游业内各行业的竟争焦点已经从硬环境转变到软环境。现代旅游业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依靠现代文明和现代礼貌礼仪来保证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统一和谐的新型服务行业。我国的旅游业既是一种经济行业,又是一种文化事业。它不仅需要大量资金和应用硬件的投人,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等软件上的投人,即培养一批具有现代经营思想和掌握现代规范化礼貌礼仪的专业人才。可以说,旅游从业人员的礼仪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旅游业的整体水平。因此,加强礼仪教育是改善我国旅游业软环境,促进我国旅游业与国际水平接轨的一个重要途径和环节。
二.目前职校学生传统礼仪文化的缺失分析
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多年来,人们接受了太多的新文化,使大家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有人说:新的总会代替旧的,这是不变的真理,现代人丢掉的是老牛破车,崇尚的是飞机火箭,文明古国只是历史,不是未来我们深思的是强大的未来,灿烂的明天,而不是一成不变,穷则变,变则通,通则灵。这种具有代表性的思想也引导了很多人对于传统礼仪更多地“去其糟粕”,却没有很好地“取其精华”。
三.职校加强礼仪课程教育方法探析
礼仪课从理论上训并没有多少深奥的东西,但它涉及面广,生活气息浓,实用性强。这就要求从事礼仪教学的教师去探索适合这一学科的教学方法,下面笔者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儿种礼仪教学的方法:
(一)案例教学启发思考
案例教学是以现实生活中典型案例作为教学媒介,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把真实的典型的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思考、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因为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以及教学责任心要求很高,所以还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二)注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而且具有心理上的制约作用。基于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我们必须创造高品质、讲礼仪的校园环境。整洁、优美、生气勃勃的校园文化环境,会起到潜移默化的规范作用,影响整个学生群体的生活,使校园里的每一个人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形成良好的礼仪交往习惯。提倡营造礼仪环境,是促进旅游专业学生提高礼仪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实践证明,在一个讲求礼仪的校园环境下进行礼仪教育,能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地接受礼仪教育,从而有意识地加强礼仪修养。
(三)改革学生成绩的评定方法
礼仪作为一门课程,肯定是要有相应的考核成绩。笔者在教学中对礼仪课的考试方法做了合理的改进,将成绩考核分为三部分:平时课堂内表现,平时课堂外表现和期末综合考核。平时课堂内表现包括上课出勤情况、上课听训和练习的态度及教学过程中的检测成绩。平时课堂外表现包括书面作业是否按时完成、质量如何,平时的表现是否合乎礼仪要求。期末考核则以礼仪知识的综合运用为原则,学生在考试前的准备过程中要多次练习,而考试的现场又是一次练习,这样一来使得学生在考核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对达到礼仪课的教学目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这几年的积极探索,笔者在礼仪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希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继续深入职校学校礼仪教育的探索。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源减少;中职校;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2/03C-0057-04
近年来,中职校所面临的发展形势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既有宏观环境积极向好的一面,也有困难和挑战增多的不利一面。所以必须正确把握当前的形势,正视存在的不足,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全力攻克当前发展中的难关险隘,推动中职校发展行稳致远。
一、中职校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中职校的事业发展正面临新的机遇
1.职业教育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全面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江苏省进一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要求,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职校改革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同时,宿豫区委区政府态度鲜明地大力支持中职校建设,也必将成为助推中职校发展的强大动力。
2.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更加明显。国家经济建设步入新常态,“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目标”,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思维,必将对职业院校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3.省级品牌专业建设为中职校内涵发展注入新活力。以品牌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其他专业的发展,形成若干个现代化专业群,提升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国际合作,强化特色、树立品牌,这是未来中职校专业建设乃至内涵提升的重大责任。
(二)中职校的事业发展正面临新的挑战
1.生源减少给中职校办学带来严峻考验。未来5年,宿豫区初中毕业生年均在3000人左右,2018年降至谷底,仅为2500人左右。与此同时,同类院校之间竞争日趋激烈,招生工作将面临很大压力,直接影响到中职校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必须在拓宽招生路径和生源渠道、扩大社会培训规模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
2.人才培养质量亟待进一步提高。从学历层次上来看,我们主要培养的是中专生,高职教育规模偏小;从技能等级上来看,主要以中级工培养为主,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培养总量偏低。随着企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对中职校的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已经成为制约中职校发展的瓶颈问题。
3.竞争优势日渐式微。一段时期以来,我们综合办学实力一直位居全市前列,特别是在专业创建、高考质量和大赛成绩等一些核心指标方面,我们都是“领跑者”。但是近几年来,各校都在积极抢抓机遇谋发展,在办学规模、办学实绩等方面已经追赶或超越了我们,我们已经从“标兵”变为了“追兵”,正面临着“标兵越来越多,追兵越来越近”的严峻形势。我们还应清楚地认识到,目前全市共有2家技师中职校,办学资源较为分散,由于体制的原因,我们在政策扶持、资金争取、资源配置等竞争中还相对处于弱势。
4.产学结合一头热现象仍然十分突出。从宏观政策上看,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w制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办学活力不足;从中职校层面看,校企合作的内容、形式和途径有待创新。
5.中职校内涵建设还需要不断夯实。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数量虽然不少,但是专业优势和特色还不明显;教育教学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入,教科研力度亟待加强;有影响的名师以及专业发展领军人物不多,教师的实践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专业水平的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6.办学资金制约的矛盾依然存在。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新一轮院校间的激烈竞争将会加剧,办学条件要改善、设施设备要投入,运行成本也在日渐增高,基础设施建设和内涵建设受办学资金制约的矛盾依然存在。
二、中职校发展对策
新形势下,怎样更好地策应国家大的发展战略,激发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内涵的量变与质变促进中职校综合实力的提升,就必须运用新的发展思维推动新的发展实践,在实践中探索中职校发展的新思路。
(一)要始终坚持“五个引领”的发展理念
1.坚持创新引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创新是第一理念。对于事关中职校发展全局性、关键性的问题,我们要勇于探索、大胆实践,重点在教育教学、机制体制、政策资金等方面,用原创性、突破性的创新来解决难点问题。
2.坚持产业引领。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就是要服务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创业。目前,全市乃至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结构性就业问题非常突出,省委、市委全委会都明确提出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主要包括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的大力发展三方面内容。我们要积极对接三大产业领域,建立符合产业和市场需求的专业体系。
3.坚持特色引领。职业院校办得好不好,关键是要有特色。特色就是强化精品意识、强化品牌意识,集中力量办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优势专业,努力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发展态势。如,我们为了策应全区电商产业的发展,专门设立了电子商务系,就是坚持产业引领、特色引领的重要举措。
4.坚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中职校发展建设的关键。我们要将师资队伍建设放在核心的位置,着力打造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培养更多的大师、名师。
5.坚持道德引领。职业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就是要教书育人,从某种意义上讲,育人的任务更加重要。我们要加强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教育,促进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使培养的人才具备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二)实施“七大工程”,全力开创中职校发展新局面
开拓进取方能引领新高,重点突破方能带动全局。我们一直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更加突出内涵建设,增强办学能力和活力,全力推进“七大工程”建设,实现中职校各项事业实现新发展、新跨越。
1.实施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一是推进实训基地建设。按照“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的总体思路,通过多种渠道筹集经费,对现有实训基地进行科学合理布局规划和调整,逐步建成与生产技术同步、集产学研于一体的现代化实训基地。要做好与电商产业园的对接工作,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带第三方呼叫中心)建设。二是推进专业建设。加强传统专业改造,适度开发一些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急需的新兴专业,调整或撤并一些社会需求少且建设水平低的专业。切实推进由相近相关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共同组成的专业群建设,着力打造电子商务、机电工程、汽车工程、餐旅服务、财会审计、幼师艺术等6大类主干专业群或专业链,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三是推进信息化校园建设。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统一平台、资源共享”的原则,注重系统性和融合性,对现有的信息化资源进行统筹规划、重新整合,实现教学、管理、生活全面信息化。
2.实施品牌特色打造工程。坚持软件与硬件建设同步推进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着力打造中职校的办学品牌和特色。一是要打造中职品牌。力争创建成省首批现代化示范中等职业中职校立项建设单位;遴选1-2个基础好、实力强的专业群进行重点打造,确保建成省现代化中职专业群1个,创建省现代化实训基地1个;着力抓好对口高考和技能大赛,力争2016年本科上线人数突破130人大关,各级技能大赛成绩取得重大突破。二是要打造高职品牌。当前,市区内职业院校竞争日益激烈,我们要紧紧抓住目前主城区尚未有一所综合型公办高职校的有利契机,加快做好高职办学的申报工作,力争尽快加入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中职校,取得高职独立办学权,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差异化发展,着力打造中职校的特色和品牌。
3.实施优秀人才强校工程。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打造两支队伍。一是要努力打造一支务实高效、勇于开拓、敢于担当、乐于奉献、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积极探索干部轮岗制度。实行动态管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大局意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牢固树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和“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用人导向,强化干部实绩的综合研判,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严格干部监督管理。制定和出台中层干部考核办法,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严格执行谈心谈话、岗位、末位淘汰等制度,及时调整清退不胜任、不称职干部,形成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干部动态调整机制。二是要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生机与活力、能够满足中职校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引进优秀大学毕业生来校任教,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的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积极开展教师全员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全面提高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积极鼓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学历层次。要进一步完善教师企业实践制度,保持专业教师技能水平与生产技术发展同步,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
4.实施教育科研引领工程。坚持“科研兴校”战略,实施教育科研引领工程。一是突出抓好教学研究。要高度重视教学研究工作,完善教科研建设与管理办法,努力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创造良好条件,充分发挥教科研工作在内涵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科研团队,使他们真正成为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教学能手和高水平的业务管理者。要继续做好国家、省、市级课题申报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争取有更多的课题列入国家和省级立项,并确保按期高质量结题。同时,对在教学研究工作中真正依靠个人努力取得学术成绩的教师予以重用,通过政策引导,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投身于教学研究活动的积极性。二是着力抓好调查研究。开展调查研究是掌握情况、打开思路、创新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坚持科学发展的关键环节。我们既要“低头拉车”脚踏实地干工作,还要学会“抬头看路”谋定而动。要研究政策,引领发展。注重对职业教育相关政策的解读,加强对各项工作前瞻性、规律性的研究,明确发展方向。要研究别人,壮大自己。总结兄弟院校的办学经验和特色做法,为中职校发展抢占制高点提供借鉴。要研究自己,打造“智库”。加强对中职校自身办学经验的总结、凝炼和提升,形成一批有质量的研究成果,为中职校的发展规划和重大决策提供有益⒖迹不断提升中职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5.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育人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把学生塑造成为“品德高尚,技术一流,勇于开拓”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技能型人才。一是要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德育阵地建设,不断完善德育课程体系,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面推进“6S管理”,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综合职业素质。二是要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不断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和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进一步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力争毕业生“双证”获得率稳步提升。三是要提升学生学历层次。继续拓展“3+2”“3+4”分段人才培养联合办学的高校和专业范围;积极做好高职办学申报工作,扩大高职生规模,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学历层次。
6.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坚持“以德树人”的育人理念,进一步细化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推进校园文化、专业文化、优秀企业文化、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互为补充。一是加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形成以创新、创业、创造“三创”精神为核心的中职校特色文化。二是引进先进企业文化,将专业建设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形成“一系一品”“一专业一特色”的内涵丰富、外延清晰的专业文化。三是加强各项制度建设,不断优化内部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和能力,形成规范严谨的制度文化。四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文体、学术活动,着力打造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精神文化。
7.实施社会服务提升工程。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不断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一是加强招生就业工作。立足区内、市内,拓展市外、省外招生市场,积极开辟生源基地,在生源不断锐减的情况下,招生人数保持在年均2500人以上,在全市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就业方面,与本地的秀强玻璃、玖玖丝绸、长江润发、中粮集团、京东商城、娃哈哈以及市外的南京奥特加、江阴长电、台湾王品、上海大众等70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其中本地实习就业率达50%,对口就业率达80%以上。二是加强社会培训工作。依托自身优质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持证培训、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在职职工培训、家政服务培训、退役士兵培训、电子商务网络创业培训等内容丰富的社会培训,通过“送技下乡”“送教入企”、开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年均培训规模达7000人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学校先后多次被评为清华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优秀教学站、全省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工作先进单位。
[关键词]职业学校 课堂管理 自我管理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逐步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生源质量虽有提高但还不及普高生。在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中,经常有不少教师抱怨课堂纪律难以控制,而课堂纪律控制不好又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但与其他类别的学校相比,当前职业学校要创造一个和谐、有序和高效的课堂氛围却相对较难,因此,深入研究职业学校的课堂管理理论知识和总结实践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认识职校课堂管理的艰巨性
1.职校学生的特点增加了职校课堂管理的难度。目前,由于社会的偏见和就业竞争的压力,无论对家长还是学生来说,选择职校仍是一种无奈。职校学生自卑、脆弱,部分学生对自己、对新学校都不抱希望,只因年龄小、家庭经济条件尚可,且抱着混几年等长大的消极心理才来到职校。面对基础差、学习无兴趣的学生,有些教师甚至主张“退一步,海阔天空”,即放松课堂管理的要求,只要不干扰正常的教学进程,都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职校的课堂管理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更加剧了职校课堂管理的艰巨性。
2.传统思想的影响造成职校课堂管理问题严重。传统教育将课堂管理简单地理解为学生上课时不能捣乱,为达到这一目的,往往采取严格的控制管理策略。教师上课摆出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学生表面上服帖顺从,实质上课
堂管理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二、明确职校课堂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1.职校课堂管理的目标。创造更多的有效学习时间是职校课堂管理的首要目标。一个良好课堂的典型标志是:有好的学习气氛、和谐的人际关系、学生在课堂上能生动活泼地参与各种课堂活动,它的目标是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时间,使更多的学生投人学习,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帮助学生成熟起来,使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能够胜任将要从事的职业,成为终身的学习者。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是职校课堂管理目标的第二项内容。
2.职校课堂管理的原则。保持教学过程的流畅,教学过程要紧凑。从心理学上分析,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学生认真听讲时,教师忽然中断讲授,去处理与上课无关的事,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而让他们再把注意力转回到课堂上来聚精会神地听讲,让教师再回到刚才的内容流畅的讲述上,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因此,课堂管理中以预防为主,以处理为辅。
三、探索职校生课堂管理的策略
有专家说,对待职业学校的学生,要使他们到职业学校后在学习、行为规范等方面有根本转变,是一个长期而又系统工程,涉及到每一个教师,也涉及到每一个方面,而最关键是教师的心态和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方法。如何搞好课题管理,以下几个方面应特别注意:
1.制定课堂规则。由于职校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学习基础薄弱,对学习漠视,一些如迟到、早退、旷课、上课交头接耳甚至打架等毛病在课堂上经常发生。然而,这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事情,往往会使教师耗费大量的时间去处理。四十分钟的课堂时间,能够真正有效利用的教学时间为此而损耗了一部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制定学生能主动遵循的课堂规则是课堂管理的头等大事。课题规则应使学生明确课堂的行为要求,使学生明白行为所依据的标准,从而使课堂行为规范化。规则一旦建立,教师首先要严格遵守,同时监督学生是否严格遵守。教师对学生要平等看待,一视同仁,要言必行,行必果,建立自己的威信。切记管理前后一致,否则会使课堂管理失控,使教师和学校陷入被动局面。
2.鼓励自我管理。学生在课堂规则影响下所表现出来的服从,可能是自愿的,也可能是被迫的。然而只有规则真正为学生所采纳和接受时,才能逐渐内化为自觉行为的内观念。所以,在课堂管理上必须引导学生开展自我管理与参与管理,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管理效率,同时也提高职校生将来的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例如,教师和学生一起充分讨论,由全班学生共同制定课堂规则的内容以及违规的处理方法,特别要邀请“差生”参与到制定相关的规则中来。讨论需要这些规则的原因以及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等等。这样不仅可以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也可以通过这一过程增加“规则”的约束力。鼓励学生经常反省他们的行为和在校表现,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老师对于学生的努力和进步要给予及时的认可和鼓励,同时要树立好的自我管理的学生榜样,以民主的方法讨论和总结在课堂上自我管理的策略,使好的经验在学生之间得到交流。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有利于学生顺利就业。
3.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气氛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课堂气氛是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健康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之,则会降低学习效果。课堂气氛会形成群体压力,群体压力可以导致学生间的连锁性的感染,促使大多数学生追随它,从而发挥统一学生行动的功能。教师是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以及教师的情绪都要适应当代职校生的各种需求,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为目的。因此,一个好的教师,不仅应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而且也要具备高超的活跃课堂气氛的技巧。
4.问题解决于课堂之外。班级中哪些学生行为容易越轨,教师要心中有数。对于这一类学生,我们应该将问题解决在课堂之前或之后,将预防和解决问题工作做在课外。专门分出时间积极地关注这一部分学生,与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倾听他们的想法,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四、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控制课堂的技能
对学生发生在课堂上的错误行为,我们有四个等级的反应:口头警告、课后留堂、告知家长、上报学校主管人员。这些方法被证明是十分有效的。但是,最好的调控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是以预防为主,引导和促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帮助学生适应课堂环境,逐渐减少问题的发生。为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正确地掌握和运用控制课堂的技能。
1.暗示控制。教师要善于随时随地地觉察课堂里每个学生是否专心听讲,当某一学生有表现不当行为的迹象时,就要给学生一个暗示信号。一个成功的教师,其管理教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给一个无声的眼神,一个无声的动作都可以起到绝妙的作用,一旦课堂问题行为发生,教师可采用暗示的手段不惊动他人、不影响教学及时予以制止。
2.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讲课,用学生能接受的姿势上课。由于不同的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不一样,接受新知识能力有差异,有的学生接受新知识比较快,而有的学生接受新知识比较慢。教师上课时如果简要地按计划和大纲的要求只面对“优生”授课,只考虑“优生”听课效果,而对“差生”视而不见,错误地认为“差生”学不学无所谓,久而久之,课堂上也只有“优生”在听课,而“差生”则在课堂上因听不懂上课内容不想学同时又无人管而放任自己,想干啥就干啥,有的甚至扰乱课堂纪律,让老师难以控制课堂纪律。
我们讲课时一方面要追求知识的正确性,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将正确的知识准确传达给我们这样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这就需要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喜欢听的语言给学生讲,也就是经常讲的教学要深入浅出,语言要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另一方面,要用学生易少接受的姿势上课。很多有经验的教师总喜欢把重心放低,身体前倾,用平等的方式与学生交流,这样,师生之间距离更近,更易沟通。
3.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时要用有兴趣的话题转移他的注意力,而不是用教育训斥、责骂的方式来要求学生听课。上课睡觉是因为学生厌学或晚上没睡好等原因造成的,职校学生上课睡觉、讲话、开小差等现象比较普遍,如何让他们不睡觉认真听讲,一直职校教师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有的教师而对学生睡觉,一般两种处理方法,要么你睡你的我教我的,要么停下课给学生做思想工作甚至加以训斥。这两种方式都不可取,这时应讲讲新闻、故事、案例等,用有趣的话题来吸引学生,驱除学生的睡意。
4.基础课每堂课要问一问学生有没有动口、动手,有没有叫学生上黑板、有没有动手练习。职校基础课不是可有可无,而是更要强调学习的实用性、针对性,因为学生毕业之后就要走上工作岗位。如何让他们学以致用,培养他们知识的应用能力显得十分必要。学生动起来了,不仅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学效果也会明显提高。
5.专业课每堂课要问一问有没有下列情形之一:课件、投影、挂图、实物模型、学生动手实验。专业课课堂教学必须坚持实践第一,动手第一,直观第一的原则。提倡讲练结合的交叉教学法、模块教学法、先实验后理论的兴趣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要做到:能在现场教学的,不在教室;能用实物演示,不用标本;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不空口说教;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不单靠教师演示。要始终牢记评价课堂不好好的标准是: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性。同时,专业课也要注意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听、说、读、写是每一个人的最基本能力,也是人一生最重要的能力,每一门课程、每一个环节都不可忽视这些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6.专业课内容以实用、够用为原则,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原则。课程内容要根据学生基础大胆删繁就简、删难留易,结合实际。只有容易学,学生才爱学。
控制课堂纪律既是教师一种重要的职业能力,也是一门教学艺术。许多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都积累了有一些很好的控制课堂纪律好方法,真是所谓“八仙过海,各有神通”。但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教师、所有的学生、所有的场合。每一位教师如何控制好课堂纪律,要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多探索、勤实践、多总结、多学习。对职校的教师来说,建构一个积极有效的健康课堂的道路可能很曲折,但它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只要我们能以平等、尊重、信任的心态去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我们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路海东.教育心理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版社,1997.
关键词:教学效果 语文教法探索 应用
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重视技能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化课的教学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职校的生源也复杂,有初中毕业生,有未毕业或已毕业的高中生,有参加社会工作的人员等。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语文是文化基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具有很强的渗透能力。如何通过教学,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灵活驾驭语言,遇到问题时能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并对生活充满热情,是笔者作为职校语文教师,在工作中经常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认识
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的中职生,他们的认知水平较低,思维能力不强,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考虑问题比较片面,忽视细节,不顾及环境要求与他人感受,往往以个人动机、兴趣等主观因素,作为行动的出发点;同时墨守成规,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批判意识。总而言之,90后中职生的认识特征,可以概括为思维薄弱、主观、保守。90后中职生的心理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学习能力不足、厌学、自卑、逆反心理、沉迷网络、过早涉入等。
2.性别差异比较
男生比女生更为沉着冷静、尽职负责、坚毅果敢;女生比男生更为活泼外向、聪慧敏捷、自由开放、敏感细腻、谨慎自律、紧张激动。在笔者上语文课的班级,男女生表现如下:首先,一般情况下,女生不会迟到、旷课,而男生经常有迟到、旷课的现象;其次,在回答问题上,女生叫到都会回答,而男生只有几个学生会认真回答,大部分男生叫到就是“不知道”三个字作答;最后,在交作业上,男生由代表交作业,女生一般都会交作业。
3.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认识
大部分学生认为他们到职业院校来是学技术的,不是来上文化基础课的,根本不需要开基础课,只需开专业课就可以了。这种情况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惰性”的表现。他们本身就不想学习,只想玩玩手机、聊聊天、睡睡觉等打发时间,所谓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但老师要求他们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能开小差,不能干私活,课后要及时完成作业。他们为了逃脱学习任务而找托辞。二是“不感兴趣”。他们对学习文化基础根本就不感兴趣,甚至是厌烦,他们只要了解最基本的文化常识就够了。三是“无利益”。他们认为学习文化基础不能给他们带来直接的利益,就认为没有用、不需要。
二、运用多样化的语文教学方法
学生的认识是对文化基础教学的挑战,更是对从事文化基础课的教师的挑战。笔者是教语文的,用的教材是中职基础模块赵大鹏主编的《语文》,笔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教材为本,探索多种方法,灵活地运用到实践
中去。
1.讲练结合法
这种方法主要运用在第三单元应用文写作。学生在平常能接触到的便条、单据、启事,教师可让学生先在座位上练习,后请学生上黑板演练,再根据学生出现的普遍问题作详细的讲解。对申请书、计划、总结的应用文,联系学生的实际,教师先举范例讲解,后让学生尝试写入团申请书或入党申请书、学习计划和学结。教师对学生能作为的都要表扬,并给予鼓励。虽然中职生不被社会看好,但不是他们个人的原因,是家庭、学校、社会综合的原因。教师应看到学生的好强、不畏缩,有敢作敢为的精神。
2.读书指导法与对比法相结合
这种方法主要用在第一单元把握内容重点上。指导学生读书有两种方法,泛读和精读。第一遍以泛读为主,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遍以精读为主,在精读的基础上再深化主题,拓展主题。以《雅舍》为例,第一遍要了解作者写的是雅舍,实则不雅,是陋室,陋室也有其个性。第二遍就要理解,明明是陋室,作者在“鼠子瞰灯”“聚蚊成雷”“屋雨如奇葩初绽”的雅舍中却表现得很幽默,反映了作者乐观、豁达、不为外物所困的品格。第三遍就要联系自己了,当我们处在困境中,那么以怎样的心态面对呢?教师可让学生们写,也可让学生们说。这是因为学生通常不能妥善应付生活上所遇到的阻挠和挫折,容易受环境支配而心神不定、情绪不宁。 再如《同题散文两篇》,先让学生阅读文章,了解老舍的母亲与罗曼加里的母亲,比较她们的异同。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母亲,概说自家的母亲,再让学生联想假如“我”为人母或人父的时候,该怎样教育自己的小孩。通过“母亲”的教材,希望学生能从情感淡漠、冷酷中走出来,让他们有一颗感恩的心。
3.讨论法与想象法相结合
这种方法主要用在第五单元唐诗宋词中。唐诗宋词离我们已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学生们对唐诗宋词的文化历史了解得不多,是他们的薄弱点。我们可以利用学生们的不了解,甚至是空白,让他们发挥想象,相互讨论交流,将古诗变成今天的诗歌、我们身边的诗歌。如李白的《越中览古》,学生们就想自己曾到过的有名的地方或熟悉的地方,采用李白诗的结构,加入自己熟悉的题材。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4.复述法与演示法相结合
这种方法主要用在第四单元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选读。这个单元涉及中国的文学名著,学生较为熟悉,也比较喜欢。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可提供框架――某人在某地某时发生某事。只要学生复述的意思差不多就可以了。接下来再请几位男同学表演林冲的语言和行为,自选其中的情节,再现“林冲”的性格。教师可提示如林冲与李小二相遇的语言,又如林冲准备前往酒家离开草料厂时的动作,再如林冲在庙内听到三厮的语言后的行为等。这种演示比上课更形象生动,也更吸引学生。此种方法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