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园素质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前言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已经很长时间了,因此幼儿园的教学也要顺应国家的要求,把素质教育融入其中,让儿童在幼儿园的学习中不断成长进步,成长为真正的人才。
二、幼儿园素质教育的目标
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人在幼儿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并且会对身边的人产生很强的依赖性。与此同时,幼儿也是一个社会性的人,他们有自己的学习、发展、受教育的权利。幼儿教师要想做好幼儿教育工作,就必须走进幼儿的心理,真正的了解幼儿的想法,了解他们的需求,根据幼儿的发育规律和心理成长的特点,对他们进行教育教学,让幼儿充分表现自己,尊重幼儿的人格,尊重幼儿的权利,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与幼儿建立起密切的关系,让幼儿全面发展。
2、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幼儿的思想观念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在新形势下幼儿的教学中,要明确“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对幼儿的教育要把眼光放远,对幼儿的教育要与现代化的发展紧密相连,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幼儿的教育还有与我国的发展观相一致,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教育,让幼儿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奠定了幼儿未来的学习和成长的基础。
3、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现阶段我国的幼儿教学中,在人生观上还存在误区,有些幼儿教师一味的认为学习好的孩子是好孩子,只注重人才的培养,认为只有科学家,专家,能考上大学的才是人才,才是教育的大方向,这种人才观是狭隘的,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在幼儿教学阶段要给幼儿带来精彩的童年,不要只一味的注重学习而忽略了幼儿童年的快乐,注重幼儿的人格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为幼儿的将来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三、做好幼儿园素质教育的方法手段
在幼儿的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方式方法,好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选几种进行说明。
1.让幼儿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提高其自觉性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处处以自己为中心,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常常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导致了一些问题的产生。比如在日常活动中可能会存在孩子们之间争抢玩具的问题。在此种情况下,教师解决冲突的方式就显得十分重要,老师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其中的问题,主动解决问题,而不应该一味的批评某一方,或者是无味的说教,造成幼儿的逆反心理。正确的教育方法可以让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改变教学方法,创建多元化教育环境
人在幼儿阶段的认知会受环境的影响,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其动作的内化和形成都受到环境的影响。基于此,在幼儿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教育环境的创设,通过多元化,多样化的环境,让幼儿良好发展,让幼儿有更多的探索空间,让幼儿有更大的成长方向。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幼儿的动手意识和参与性可以提高幼儿的感性认识和参与意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以进行一些评比活动,比如评选“优秀宝宝”,“优秀孩子”等等,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幼儿有集体荣誉感,融入到集体中,有集体意识。这样可以增加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团结协作意识,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这有助于幼儿提高自身的精神品质,学会讲文明、懂礼貌。
3.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其业务性
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职业道德。可以通过政治学习,日常评比等活动来提高自身的素养,达到让教师更加热爱教育工作的目的。还要重视教师的思想问题,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让教师在幼儿教育中一切以工作为重,以工作为出发点,把“活泼、阳光、友爱”作为检查自己岩性的标准。以“活泼、健康、友爱、向上”为幼儿成长目标来鞭策自己的行动,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自己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加强和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以前,我们认为一名幼儿教师能说会唱、能写会讲、能跳会画、设计和实施一节较完美的教学过程,就有了一定的技能,就可以较好地进行教学实践活动。通过我们学习和领会,认识到一名教师不仅要有基本素质教育新思想技能,还应有以下几项能力。即观察和评估幼儿发展的能力;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能力。
4.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保证幼儿的心理健康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在知、情、意、行方面的健康状态,主要包括发育正常的智力、稳定而快乐的情绪、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及和谐和人际关系等。幼儿园是孩儿们第一次步入陌生的集体生活环境,幼儿园教育对于培养幼儿的适应能力,形成健康的心理起着决定性作用。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于孩子一生的成长十分关键。因此,幼儿教育必须注重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就必须了解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细致地观察了解每个幼儿的性格、情绪和行为,像妈妈一样呵护每一个幼儿,让孩子们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因为只有快乐的孩子才是积极的、健康的,因此,幼儿园应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此外,尤其要注重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使儿童明白挫折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事情,教育儿童要正确地面对困难和挫折,提高挫折承受力。在这方面,可以综合地从观念、情感、能力等方面加强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在认识方面,教育儿童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战胜困难,取得成功;在情感方面,要让儿童体验挫折,消除其恐惧心理,帮助孩子建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四、结束语
素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今后要着重加强对幼儿的素质教育,从幼儿的心理角度出发,注重他们的心理健康;改变幼儿的不良行为;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多管齐下,加强对幼儿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邱荔枝. 幼儿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 文教资料. 2009(21)
[2] 付娜. 素质教育应从幼儿抓起[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19)
一、素质教育的教育观
随合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们教师的思想认识、教育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已经开始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为他们将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奠定基础。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和尊重功地的人格尊严,合理的要求乃至细微的情感需要,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作用.必须坚持“观察在前,目标在后”,在全面了解孩子的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改变过去统一规格的、共性化的教育目标,真正使每个孩子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目的是为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立定基础,因此,素质教育的目标是群体目标和个体发展目标的统一,要求我们首先应当确立群体基本素质的培养目标,但又要重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还要有在每一个孩子每一方面发展的原有基础上确定的个体发展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规程”中提出的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发展的精神。另外,我们还要树立大教育观念认识到幼儿教育是一项涉及到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系统工程,只有调动三方面的力量,形成牢固的“金三角”,同步调、同方向地对幼儿过好教育,才能全面、积极在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就是指全面提高孩子的思想品德、科技文化知识,培养健康身体和心理以及全面的劳动技能的一种教育,它是以个体和群体的先天生理条件为基础,以改善先天素质提高后天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和升华.为了较全面地理解幼儿素质教育的内涵,我学习了许多理论文章,深受启发.进一步认识到儿童良好素质的基础应包括⒈健康的。心理素质⒉良好的体能素质⒊良好的社会性发展与品德素质⒋良好的才智素质⒌会体验理解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和能力等等.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并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我认为,在进行幼儿素质教育中,应把着重点放在让幼儿“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
学会生存:这是一个人能顺利生存于社会的基本能力与条件.对学龄前儿童来说,主要是锻炼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学习初步的自我保护,增强自理能力,即学习“自己的事化自己做”。
学会学习:主要指培养孩子从小县有广泛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主动地探究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同时还要重视加强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意志力和经受挫折、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等。
学会关心:指的是要帮助、教育儿童关心社会、国家的经济和生态利益、关心全球的生活条件,关心他人,关心家庭、朋友和同伴,关心其他物种(包括动物、植物),关心知识、真理、学习以及关心自己和自己的健康.这是二十一世纪人才应具备的高度发展、适应性、创造性、社会性、坚韧性及全球观念等方面的素质要求.
关键词:素质教育;游戏活动空间;评价
童年属于一个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成长发育阶段,人们在成长以后具备的大部分能力都会受这一阶段的直接影响。利用游戏活动进行教育是目前幼儿园中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通过游戏活动能够引导幼儿身体以及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培养幼儿拥有较强的运动技能,例如跑步以及投掷等运动,并且能够有效促进幼儿拥有良好的认知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一、适应素质教育具体游戏活动空间的深入分析
1.适应幼儿自身体能素质培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部分儿童自身的体格发育非常良好,但是,却存在体能比较差的劣势。人的成长发育拥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其中就包括幼儿阶段。幼儿阶段的成长发育直接影响了幼儿未来身体素质的不断提升。如果能够在幼儿阶段就进行适当的体能锻炼,可以有效促进幼儿身体以及心理的健康发育。体能是人们在参与一些体育活动中突出表现的自身素质,体能如果得到良好的发展将会直接关系到全体机能能否顺利协调发展。对于幼儿来说,需要采用一种比较适合幼儿具体情况的锻炼方式,利用游戏活动空间能够有效提升幼儿自身具有的身体素质。
2.适应幼儿社会性质进行的培养
幼儿具有的社会性主要是指幼儿能够在大环境的作用下,充分了解社会的基本规范,并拥有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学会怎样处理好社会人际关系并追求自身的发展,适应社会的变化。幼儿自身逐渐趋于社会性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自我的发展,其中主要包括幼儿的自我认知、评价以及反省等内容。其次,社会系统的具体发展,其中主要包括幼儿与家长的交往以及同伴之间的交往等。最后,社会规则的发展,包括社会的角色变化以及社会的规范道德等。
社会性质发展具体的教学内容实际上就是培养幼儿拥有社会认知的能力。我国逐渐走向了独生子女的新时代,几乎所有出生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都会得到非常全面的照顾,甚至会受到所有长辈的溺爱,正是因为这种家庭的溺爱给孩子过度的宠爱,最终导致幼儿缺乏与大自然的接触,存在社会交往的问题等。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成长环境会导致幼儿未来发展的性格非常自私并缺乏基本的社会适应能力。如今的社会竞争力变得越来越激烈,幼儿只有拥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并掌握社会交往的基本能力,才
能更好地适应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
3.适应幼儿自身心智素质不断发展
对幼儿进行的心理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内容,并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幼儿阶段的小孩正处于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对于幼儿一生的成长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大部分幼儿心理教育都将重点放在了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或者是进行心理治疗,往往忽视了对幼儿开展心理素质教育,
制定的教育目标一般都是幼儿的心理适应问题,反而忽视了心理潜能的培养与教育。为了适应幼儿自身心理潜能的发展,需要进行心理素质教育,通过游戏活动空间,从而有效培养幼儿拥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游戏观察与评价
1.幼儿园具体游戏活动空间以及幼儿的素质教育
本文中的游戏活动空间归属于一种建筑学的概念,并成为幼儿游戏活动重要的载体,结合具体的教育目标,并充分考虑到幼儿自身的性格特点以及性格发展的规律,促进幼儿能够全面发展,
并创设一些具有趣味性、拥有较大教育意义的活动区域或者是良好的教育环境。利用游戏空间设计,充分发挥幼儿自身具有的主动性,促进幼儿能够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健康地成长。
幼儿自身的素质教育可以从幼儿自身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素质教育需要遵循整体性的发展规律。对于幼儿进行的最初教育是幼儿素质形成重要的一个阶段,素质教育需要结合幼儿具体的发展规律,并按照社会制定的基本要求以及目标,利用各种科学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手段,有效挖掘幼儿具有的各种先天优势,
培养幼儿学会对社会的基本认知,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怎样与他人沟通与交往,发挥素质教育的最大作用,推动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2.游戏活动空间是进行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游戏活动空间比较符合大部分幼儿具有的心理特点,幼儿阶段属于人生的初级阶段,拥有天真烂漫的思想。传统的幼儿教育注重的是对幼儿进行知识教育,忽视了能力的培养,组织幼儿学习,缺乏一些有趣的活动,利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缺乏与幼儿开展交流与沟通,这样的教育方式完全违背了幼儿具有的发展规律。利用游戏活动空间实现对幼儿的素质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并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地思考与探究。以往的教育环境比较单一,教育形式比较枯燥,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创设游戏活动空间,有效为幼儿开设了更多的学习空间,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
综上所述,我国幼儿园具体建设的水平仍然比较落后,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创设游戏活动空间能够培养幼儿拥有创新精神,并紧跟时展的步伐,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以及时代性。通过对游戏活动空间的深入探究,让更多的教育者能够全面地了解适应素质教育创设游戏活动空间具有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方咸孚.居住区儿童游戏场的规划与设计[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因此,幼儿园应努力做好家长工作,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探索出适合幼儿园素质教育的新模式,使小学化倾向消灭于无形,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我园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健全组织机构,培养师资队伍
我园家长学校认真做到组织落实、计划落实、教育人员落实、时间落实,确定“家长学校组织名单”“家委会组织名单”“家长学校授课教师名单”,保证家长学校正常有序地开展工作。培养热爱家长工作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家长学校的关键。我园积极组织一线教师学习、讨论,制订符合实际的教育工作计划,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扎实做好家长学校工作。
二、征集家长意见,明确工作方向
为了能更好地提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和办园水平,详细了解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建议、意见,以便能更好地改进幼儿园各项工作。我园每个学期向各班班级家委会成员发放家集意见表,然后根据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措施,也作为下阶段的工作重点。
三、形式多样指导,提高育儿水平
1.邀请家庭教育专家来园讲座
为了转变家长的教学观念,引导家长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我园邀请了合肥市成才之路专家报告团讲师、中国科技大学凌家宏教授为家长做了专题讲座《把握教育关键期培养孩子好习惯》。会上,凌家宏教授针对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一些困惑,用生动的例子详细地讲述了如何做会教育的父母,指出家长不能凭心情去教育孩子,家长应该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等等。现场气氛热烈,互动积极,本次讲座家长们受益匪浅,为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开展专题学习,更新家长教育理念
为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了解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教指导能力是我们需做的工作。为此,每个年级组设定不同课题,向家长作专题讲座。
3.建立交流平台,传递经验
我园以班级为单位半年一次召开家教经验交流会,让家长介绍教育孩子的好经验、好方法,让家长相互学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四、加大宣传力度,了解信息动态
1.搭建网络平台,促进家园共育
我园开通了幼儿园网站,开设了园所动态、教研专题、特色教育、宝贝乐园、缤纷班级、家园互动、健康园地等栏目,及时向家长宣传最新、最全、最有价值的活动信息和内容,帮助家长学习、传播育儿知识,使家长与幼儿园的沟通更方便、更及时、更紧密。
2.发挥橱窗作用,更新栏目内容
橱窗是用来向家长进行宣传的有效窗口,更可以营造出幼儿园的文化育人氛围。我园设有宣传橱窗,同时每个班级门口设有“家园联系栏”,是反映保教工作的一扇窗户,教师发挥创新意识,栏目设置图文并茂,月月更新保教内容,家长们经常驻足观看,产生了很好的互动效应。
3.关注“学前教育”,做好宣传工作
首先向家长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宣传条幅、园网站等途径,向家长宣传学前教育发展政策和学前教育管理制度。其次,结合毕业班家长会,做好“幼小衔接”专题讲座,并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纠正“小学化”倾向。通过宣传活动,提高了家长关注和重视学前教育的意识。
五、关注特殊幼儿,共商对策
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大家共同的愿望。但个别幼儿存在着情绪、情感和社会行为问题,如何做好这些特殊幼儿的教育工作,使其健康发展呢?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我们邀请班内“特殊儿童”的家长来园观摩孩子的学习情况,通过实地观察,发现自己孩子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教师给予耐心的分析和指导,让家长用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和引导孩子,指导家长有效地开展家教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另外,对“问题儿童”和“特殊儿童”开展上门家访工作,及时反馈幼儿在园情况,了解幼儿在家里行为表现,和家长共商对策,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吸引家长参与各项活动
1.举办“开放日”活动,深度融合
2.举办“节庆”活动,营造氛围
3.开展“亲子”活动,传递关爱
4.参与器材制作,展示家长风采
为了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我们鼓励幼儿利用废旧物品自制玩具、物品。
5.利用家长资源,开展助教活动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让家长走进课堂,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各班根据家长职业特点,落实好助教人员,与家长商定活动内容,设计教案,在各班级开展助教活动。
【关键词】养育事件;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个人因素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9-0026-06
做母亲几乎是所有幼儿园女教师都会作出的人生选择,母亲角色会使她们的生活内容和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因此,作为影响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事件之一,养育事件①会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影响她们的专业成长。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有的女教师做了母亲之后专业成长之路越来越宽,有的却越走越窄。为什么有些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相似而后来的路向却相反?笔者在质化研究方法论的指导下对10位幼儿园女教师②进行了深度访谈,经过对原始资料编码分析发现,导致养育事件不同影响后果的核心因素是个人特征和性别意识。
一、个性特征与影响后果的关系
笔者调查发现,大部分经历过养育事件的教师都表示养育子女给自己的专业成长带来的最普遍的消极影响是时间和精力不够,突出表现为学历进修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有些教师因养育子女已经放弃了自学考试,有些教师仍在坚持,有些教师则如愿取得了成功。之所以会存在这些差异,与教师本人的个性特征在专业成长中发挥关键作用密切相关。人的性格特征是复杂的,笔者主要从性格的意志特征来分析个性特征与影响后果的关系。
(一)“计划性”特征――教师F与教师J的比较
虽然从心理学上暂时无法找到对“计划性”的专业定义和解释,但这个从访谈中生成的概念却不得不引起笔者的重视,因为教师F在访谈中反复强调自己是个计划性很强的人,这种计划性已经深深印刻在她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笔者所理解的“计划性强”是指教师做任何事情都喜欢事先考虑周到,制定详细计划并努力实施,不喜欢“船到桥头自然直”的处事方式。我们从她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讲述中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这一性格特点。
教师F:带班时的教学安排――如果我带班,就会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做事情,既然有计划就要按照计划执行。
自学考试前的复习准备――不管参加什么考试我都一次通过,但不管是考大专还是本科文凭,别人只需要看一星期就能搞定,我要提前一个月看。我不会像人家那样熬夜,一个星期看完马上考试,考个60分。我要有十分的把握才会去参加考试,我觉得绝对不能去靠运气,这是我的个性。
怀孕时间的选择――包括生孩子这件事情,我的计划性都非常强。我计划在拿到本科文凭以后生孩子,我不想像人家那样有了孩子再去考试。
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大致可以看出教师F“计划性强”的特点,正是这一个性使她明智地选择了合适的怀孕时机,在生产孩子之前顺利拿到本科文凭,消除了可预见的由养育子女带来对自学考试的“拖累”。而教师J虽然在怀孕之前曾经有教师建议她尽早把本科考试考完,尽管她也能理解其中的道理,但由于她“计划性”不够强,始终没有将建议付诸行动,导致后来自学考试困难重重。
教师J:以前同事跟我讲:“你赶紧考,以后有了小孩根本就没法看书。”虽然我知道这是对的,但就是没有好好计划,我现在觉得有了小孩再读本科就很吃力。
(二)“自制力”特征――教师B与教师J的比较
教师B在有了孩子后继续参加本科文凭的自学考试,并如期获得了本科文凭。她的园长是这样描述她顺利通过考试的。
园长C:她是我们幼儿园第一个本科生。我们两个人同时考本科文凭,刚开始我通过的科目比她多,然而我生了宝宝之后一门都没有通过,同样,她也生了宝宝,之后却全部通过其他科目考试,我很佩服她能不受外界干扰。
在谈到为什么自己能在有了孩子之后依然顺利通过考试时,教师B把原因归结于自己的自制力比较强。她表示,虽然在复习备考时偶尔也会因牵挂女儿而分心,但基本上能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专心学习。
教师B:有人说生了孩子以后记忆力下降,我觉得这不是问题的关键,主要是分心了。比如在看书时有时会情不自禁想:“女儿现在在干什么呢?她现在睡得还好吧?”但是我有一定的自制力,能分清孰轻孰重,及时调整自己。
同样是面临学习时因为不放心子女而分心的问题,教师J却因为没有足够的自制力而备受杂念的干扰,无法全身心投入学习。
教师J:我正在考本科文凭,但是好像一看书就有杂念,感觉看不进去。如果能调整好,肯定就能静下来,而我就属于那种不太会调整的人,常常三心二意什么事也做不好。
自制力是指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思想和行动的意志品质。它的显著特征是利于推动和促进人们从事为达到一定目的所需的行动,也利于制止那些与预定目的相矛盾的愿望和行为。自制力强的人能自觉地遵守纪律,工作时专心致志,善于克服不符合社会需要的狭隘的个人动机,善于克制不利于工作的言行。〔1〕在准备自学考试的过程中,教师要克服对子女的牵挂和对家事的担心,才能专心备考。只有具备较强的自制力才能不被杂念所干扰,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备考质量。
(三)“坚定性”特征――教师G与教师A的比较
教师G:我做一件事情喜欢把它做完,不愿意半途而废,我觉得如果不把它考完,那前面考那么多是为了什么呢?
教师A:我考本科文凭时就觉得挺难,而且年纪大了记不住东西,这几年我就不想再考了。
坚定性是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具有坚定性品质的人,能够按照客观规律进行活动,不被暂时的挫折打败,他们有顽强的毅力,总是充满信心地为自己确立的目标而奋斗。〔2〕对幼儿园教师而言,在经过一天辛劳的工作之后回到家中,在养育子女的同时还要兼顾学历进修,的确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她们不仅要承受照顾子女的辛苦,还要克服由于不能像其他母亲那样充分地陪子女玩耍或关心他们的学业而引发的对子女的内疚感。因此,越是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教师越要拥有坚韧不拔的个性品质,这样才有可能通过后续的努力达到预期目标。教师G与教师A同样面临着这样的考验,但是前者坚持下来并最终取得了本科文凭,而后者却在困难面前渐渐退缩,最终放弃为专业成长而努力。
(四)“自觉性”特征――教师B与教师E的比较
教师B:对学习的认识――我从来不觉得学习是件痛苦的事情,我觉得学习有很大的乐趣。当学到一样东西,或者是原来不懂的,通过老师的讲解明白了:“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我顿悟了就很开心,这种感觉是一种成功感,也是一种满足感。
想考研究生的动机――今年7月份的时候想考研,我就跟园长讲:“我觉得工作中有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现在学的东西已经不够用了。”我想考研,并不是单单为了文凭,而是想学到更多知识。
对本科自学考试的态度――现在不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这种转变在本科阶段尤其突出。我觉得本科自考和大专自考的含金量和教育价值差别很大。大专是普及知识型的,和我们在幼儿师范学校学到的东西没有太大差别,到了本科阶段,那些概念就很深奥。
在访谈中,教师B是唯一提到有更高学历进修打算的教师,虽然她现在的条件并不成熟。同时,她明确指出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历,而是现在的工作促使她自觉学习,不断提高。
教师E:本科考试我还差四门没过,我觉得有的东西和幼教没有关系,“文学精读”肯定要考,因为这是必备的。像“教育史”“思想史”“教材教法”等还能学到很多东西,可以用,但是“大学数学”“现代技术概论”和我们专业有什么关系呀?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笔者在访谈中发现,教师E比较奉行实用主义,认为考试就是为了取得相应的文凭,表现出对考试中某些科目安排的不理解,觉得与本专业没有直接关系的科目根本就不该设置,没有认识到不同类型的知识对自己专业发展的不同帮助。这种停留在狭隘知识观上的认识是导致教师E自觉性不高的主要原因。这类教师在困难来临时无法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往往是抱怨多于努力。
自觉性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目的的重要性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并能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以达到目的的意志品质。自觉性高的人能按照客观规律提出行动目的,在相信自己的行动目的正确的基础上,还能把自己的热情和力量倾注到行动中去,即使遇到困难也不气馁,千方百计地去排除障碍,积极执行决定。〔3〕自觉性与个人的认识水平相关,如果一位教师能理解学历进修的积极意义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取得更高学历文凭的表面追求上,他就会在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的综合作用下形成更高的自觉性。教师B就是这样一位把学习当作乐趣的人,这也能从一个侧面说明她为什么能较顺利地通过本科阶段的自学考试。
二、性别意识与影响后果的关系
所谓性别意识,是指个体从性别的角度观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环境,对自己进行性别分析和性别规划,以防止和克服不利于两性发展的模式和举措,是实现性别平等和性别公平的观念和思维方法。性别意识包含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分别是性别敏感、性别能力和性别分工。〔4〕一个具有传统性别意识的女性会更自觉地用传统性别分工的要求约束自己,例如她会认为女性主要应该把家庭照顾好,女性的最终价值是在家庭中体现的,一旦出现家庭需要与工作需要的矛盾,女性应该毫不犹豫地首先满足家庭需要,等等。性别意识也是导致养育事件不同影响后果的核心因素之一。笔者对10位教师的性别意识情况进行了访谈,初步结果见表1。
为了更详细地说明个人的性别意识与影响后果的关系,笔者重点对教师B与教师C进行了比较分析,选取这两位教师的原因是教师B是10位教师中没有受到养育事件消极干扰的典型代表,而教师C则是深受养育事件消极影响的典型代表。
(一)一个向左、一个向右――教师B与教师C截然相反的成长路向
教师B幼师毕业后于1995年10月到C园工作至今,于2004年10月生下一女孩,是C园的骨干教师。教师B从入职开始到现在经历了对幼儿园教师职业从排斥到热爱的过程。她在上幼师学校之前最想当地质勘探员,因为这样可以远离父母;读幼师专业是其无奈的选择,求学期间仍不想当幼儿园教师,但无力改变这一事实;工作初期对职业认识不深,觉得小孩很烦;结婚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做个全职太太;婚后工作渐入佳境,开始体会到职业幸福感;现在认为幼师职业能实现自我价值,即使有条件做全职太太也要放弃。
教师C幼师毕业后于1998年9月开始到C园工作至今,于2006年8月生下一男孩,也是C园的骨干教师。教师C由于十分热爱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当年在报考中专时三个志愿都是幼儿师范学校;在读幼师专业期间也十分喜欢这一专业,自认为在班上像她这么热爱专业的没几个;到幼儿园正式上班后工作热情也特别高;生育之后对工作的热情降低了很多,对儿子的期望高于对自己的期望,现在希望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时候能够换一个比幼儿园教师轻松的工作,因为这样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儿子的培养上。
(二)“儿女心”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成长路向――园长的看法
对于同在该园任职、同样都是在C园成长起来的骨干教师B与C,该园园长目睹了她们专业成长的整个过程。教师B朝着越来越上升的方向前进,而教师C却似乎越来越陷入低迷状态。为什么会这样?园长C作出了如下判断。
园长C:关于加班――有的教师“儿女心”不那么重,能够放得下孩子。教师B是我们幼儿园的一个教科组长,她在生完孩子后还照样加班,而且她的精力和心思也在工作上面。但有的教师虽然嘴上说加班没问题,可工作起来却心不在焉。比如教师C工作时常常不在状态,老想着孩子要喂奶了,孩子怎么样了,经常一心几用,什么事都做不好。
关于出差――当然,也不能说教师B“儿女心”不重,但是相对来讲没那么重。比如孩子还小时要到上海出差,她也照样去。后来她说到自己回来时女儿不叫她妈妈一事。虽然当时她觉得心酸,但很快就调整好,重新建立了与女儿的亲密关系。而教师C绝不肯放下她的孩子去出差,去提高专业业务能力。
“儿女心”是在普通老百姓生活中很常用的一个词,是衡量人们对家庭、子女重视程度的一个本土概念,与“事业心”相对,但它从本质上反映了人们的性别意识状况。
(三)她们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局外人的分析
从性别意识调查的情况来看,由于幼儿园教师在我国目前的社会地位相对偏低,即使是在幼教领域取得骄人成绩的教师也很难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正如有的教师谈到:“对于一个幼儿园教师来说,社会给你的名和利跟你的付出不成比例。”“我们混得再好不也就是一个幼儿园老教师吗?”所以针对“女性应该尽量避免在社会地位上超过她的丈夫”这一问题的回答对于本研究而言没有实际意义。
具体到这两位教师,教师B虽然对“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表示认同,但她是从实现自我价值的角度来回答的,她的回答说明在传统观念的压力下,女性如果企图通过工作来实现自我价值必须在家庭中要学“乖”点,要学会“以退为进”的发展策略;而教师C虽然对这个问题表示否定,但她却是从预防后患的角度来回答的。她认为好的婚姻不是一成不变的,完全依靠婚姻是危险的,女性必须在经济上独立才能减少今后可能发生的家庭变故造成的伤害。所以这两位教师在这个问题上回答的差异并不能说明教师C的性别意识就比教师B更现代。她们在性别意识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上。
教师B:我从来不觉得“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每个家庭的成员构成是不一样的,有的男人根本没有能力支撑家庭,你非要他去支撑,又有什么意思呢?这是第一种构成,还有一种构成就是男女都能撑起半边天,我的家庭就是这样,我和丈夫的家庭责任比较均等。完全把养育的责任或是赚钱的责任都推到丈夫身上,不好!
教师B首先表现出对自己工作能力的自信,认为自己的家庭是“强强组合”型,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她对工作越来越热爱,因为这是她证明自己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C:我同意“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为什么我以前可以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单位上,但是现在我要平衡。我觉得让女性主要照顾家庭有一定道理。男的太粗心,照顾不好!家庭对男性的牵绊如果由女性承担起来,男性就更容易出去为事业而打拼,更容易出成绩。
教师C在有了小家庭之后渐渐表现出对自己工作价值的怀疑,认为与在幼儿园工作相比,在家庭这个舞台上更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传统的性别意识在发挥作用。虽然她并不认同男性的能力天生比女性强,但是认为是女性牺牲自己换取了男性更多成功的机会。她认同这种“牺牲”,并坚信这是女性义不容辞的责任。换言之,教师C更倾向于通过照顾家人并通过家人的成功来实现自我价值。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她在有了孩子之后对曾经热爱无比的幼儿教育不再专注。现在她认为丈夫事业上的成功、儿子的成才比自己事业上的成功更有价值和意义。当两者难以兼顾时,她愿意为此放弃曾经的追求和梦想。
(四)她们为什么走不同的路――从局内人的反思中看根源
教师B:对工作的认识――我不是工作狂,为了工作抛弃家庭;也不是那种家庭依恋性比较强的女人,只要把孩子培养好,可以不顾工作。我觉得特别是对于女人来说,家庭、工作同样重要,缺一不可,工作是女人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途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对女儿的教育期待――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明明是一块象牙,你非要雕成一块宝玉,可能吗?我所能做的,就是给孩子提供一种机会,创造条件让她去搏一搏!她能搏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我不去勉强。我认为自己的女儿不是智力超常的人,只是普通人,普通人你干吗要让她往超常人去发展呢?
对“可以做全职太太”的认识――即使今后可以做全职太太了,我也不想。其实我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工作不再作为谋生手段。我希望丈夫能给我这个实现最高境界的机会,那时的工作态度会比现在更放松一点,但是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不会消减。因为你把工作看作是你的理想和追求,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途径,而不仅仅是谋生手段,就是由被动消极转变为主动积极了。
教师C:对工作的认识――你说我们以后能干什么呢?最多也就混到“名师”这个程度了,但是要花费太多的精力,我已经放弃这个追求了!我现在就希望能收入稳定,不要为工作操太多心就行。
对儿子的教育期待――希望能多花一点心思在孩子身上。我最大的希望就是他以后能成才!他成才比我工作重要多了!对小孩的培养有终止的吗?马上上幼儿园了,给他上个什么兴趣班好呢?等到孩子上小学了还要择校,要学奥数,还要去跟老师沟通,哪里还有时间呀?想做个好妈妈就不要想在单位里有太大的成就,这就是我的理论。
对“可以做全职太太”的认识――我还是会出来工作的,但是我会选择一个轻松一点的,就是不需要花太多心思的那种工作。那个时候我更多的是以照顾家庭为主了!我觉得幼儿园的工作与家庭事务有一定的冲突,比如我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就没有那么投入,因为我在幼儿园话说得太多了。
从以上访谈内容可见,首先在对待自我价值实现的问题上两位教师的观念完全不同。教师B把工作视为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不会因为有了孩子而完全把生活的重心转移到孩子身上,对女儿也没有过高的期望,保持了自我的独立性,所以还能在女儿出世、生活压力更大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但教师C在有了孩子之后把培养儿子成才看作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把对家庭的贡献看作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主要方式,因此她对儿子有很高的期望。在她看来,儿子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儿子成才比什么都重要,这其实是一种失去自我的表现。
其次在对待“如果有条件做全职太太,是否会考虑回归家庭”的问题上,虽然她们都不同意做全职太太,但具体想法却截然不同。教师B是从达到工作的最高境界,即工作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实现个人理想和追求的途径来阐述理由的;而教师C则是从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时候可以自由地选择其他工作,以便更投入地为家庭服务的角度来阐述原因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B要比教师C具有更现代的性别意识。也许作为当事人,她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正是这种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她们对专业成长的不同态度和行为。
参考文献:
〔1〕〔2〕〔3〕高玉祥.个性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81,182,178.
〔4〕周颜玲,凯瑟琳・W・伯海德.全球视角:妇女、家庭与公共政策〔M〕.王金玲,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08.
An Analysis of Personal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Nurturing Incidents upon Preschool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Liu Yun, Gu Rongfang
(College ofEducational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Abstract】As one type of the critical incidents to influence preschool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urturing incidents can be either positive or negative, depending on personal features of the teacher. Interviews with 10 women teachers reveal that teacher’s personality and gender consciousness are the decisive factors of influence.
【关键词】幼儿教育 教育方式
一、教育目的
幼儿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很长的时间里,幼儿教育只是作为初等教育的附属品,主要的目的就是为儿童上小学做好准备,而忽视了幼儿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内化程度,保证人的自觉、主动发展。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学说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之一,但素质教育观超越了人本主义思想:它没有片面强调人的内在潜能,而是既重视先天潜能开发,又强调后天素质的培养;它避免了人本主义“本能说”,而认为人的潜能的实现必须依赖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它不是片面地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是重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与此同时,又强调教师应起主导作用。
(2)强调教育的全面性,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也只有通过素质教育才能得以实现。但人的发展潜力是有限的,后天的素质发展必须建立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之上,个体素质结构的各个要素均要获得高度、普遍的发展,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因此,素质教育力争提高学生学习、生活与做人的各种基本素质,因为它不是选拔性教育,而是发展性教育。
(3)强调教育的公平性,保障所有应该得到受教育机会者的权利,促进所有受教育者的发展,尽可能缩小城乡、校际、班级、个体之间的差异,教育面向全体。从这一意义上讲,可将素质教育理解为所有学生都必须达到的目标,因此,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造适合全体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高素质的幼儿要靠高素质的教师来培养。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教育的质量,也就没有幼儿的良好素质。难以想象,习惯于重知识灌输、重技巧训练的教育能够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学习素质,只看重一日两节课的教师能够全面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幼儿园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提高幼儿园教育自身的素质。
二、教育内容
幼儿园曾经长期存在着一种惟智现象,只重视幼儿的智力发展,而忽视了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全面教育开始进入幼儿园。依照现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的面发展。从最初的重视智育到现在的五育并重,这种转变反映了了中国幼儿教育的一大进步。我认为目前幼儿园教师应对立以下素质教育观念:一是了解幼儿,注重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不应对孩子过早下结论,幼儿园的特色教育都必须以全面发展教育为前提。二是信任幼儿,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要注意让幼儿乐于学习,主动学习而不是片面地、绝对地以幼儿为中心。三是关心幼儿,让每一个幼儿的身心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教师应注意关注每一个孩子,对孩子的评价要有针对性而不能太达笼统,幼儿园更不要为经济利益而盲目扩招,要严格控制学额,要加强对小型活动组织的探讨。四是鼓励幼儿,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就是要提高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创造性不仅体现在艺术创作和科技发明中,而且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教师能引导幼儿自觉地有新的思维方式去考虑习以为常的现象,那么教育定能造就出人材。五是扩充文化知识,提高职业技能。知识与技能是素质提高的基础,也是素质得以表现的形式,因此幼儿园教师应不断地学习提高,尤其应在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化、自然科学知识的了解、艺术修养(并非指单纯的艺术技能)的加强、写作与电化教育能力的提高等薄弱环节上多下功夫。教师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六是促进身心健康。幼儿园教师的身心是否健康不仅关系到能否顺利地完成本职工作,而且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构成影响。难以想象,一个喜怒无常的教师能创造出和谐的班级心理环境,一个久病不愈的教师能带来勃勃生气。
三、教育方式
传统观念上,我们习惯与整齐划一,因为这样便于管理。在很长时间内,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是以老师讲解为主,跟小学、中学的教育方式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以前在幼儿园里,老师总会要求小朋友“手背在背后,乖乖坐好不准动”;“小朋友跟我读……”然后就一遍一遍的重复;还有上美术课的时候老师会在黑板上画一副示范画,打分是以画得像不像为标准;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了限制和束缚。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儿园逐步摈弃了这种刻板的、不适应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教学方式,开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允许幼儿自由自主地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方式,允许自由选择伙伴,允许有自己的见解,,推行赏识教育,尽量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引导幼儿探索和创新。尤其是新技术蓬勃发展以后,许多幼儿园引进了多媒体教育手段,使幼儿园的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许多幼儿园开始改变以前的“家园不同步”的现象,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努力做到家园同步,发挥幼儿教育的最大作用。同时开始最大程度地利用社会其他资源为幼儿园教育服务。从总体上讲,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种教育方式是为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服务的。当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但相对于以前已经是很大的转变了。
关键词:人本理念 幼儿园 管理
1、“人本理念”的幼儿园管理概述
所谓人本理念,就是一切的手段措施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自然价值属性,从人的需求为本质出发点。在幼儿园的管理的规章制度中,必须建立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一般来说,看制度是否“以幼儿为本”,关键要看是否体现“科学性”、“民主性”、“开放性”、发展性”四个方面,以幼儿为中心,来考虑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和制度的设计和制定,将“幼儿的发展”作为幼儿园发展的出发点、立足点和归宿点,使幼儿园真正能成为幼儿学习和生活的家园和乐园。
2、“人本理念”下,幼儿园管理的措施分析
2.1树立师德,创和谐园风
人本理念下,首先要立足幼儿园自身的建设,要从每一个教师的品德出发,创建和谐的幼儿园教学与管理氛围。我们将《幼儿同工作规程》第三十五条作为教师师德准绳,要求每位教师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和专业水平,品行良好,为人师表,忠于职责,身体健康,必须遵守《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六条的规定:尊重、爱护幼儿,严禁虐待、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侮辱。对行政、教师等职务的分工进行了重新的明确和调整,重视对幼儿日常生活、学习、游戏等的管理,重视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过程,重视教师观念的转变,不再以教师的权威以及教师的评价标准去衡量幼儿的发展,对教师的备课、教研制度等进行调整,从原来更多的从老师出发到更多的幼儿着想,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并从领导自身做起,向全体员工设立意见箱,广泛收集意见,及时解决。逐步形成团结、民主的良好校园氛围[1]。
2.2以质量管理为重点,提升办学水平
学校是兼教育与服务于一身的综合体,一个好的幼儿园,必定少不了优质的办学水平,要实现“人本理念”的管理,必须把办学水平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高水平的办学标准必须从上至下形成一个系统合理的管理制度。首先,园长是幼儿园的灵魂和风向标,幼儿园教育与服务水平的高低,在于园长的引导水平。园长要秉承”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工作作风,强化管理,淡化个人权利色彩。在管理中。要充分尊重教师,营造一个开放的互动的团队管理关系。主动放权,由人事管理模式向目标管理模式转变,使教学管理工作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另一方面,为带班教师建立相应的业务档案。实行业务达标考核机制,奖励措施;另一方面,细化教学研究目标,将全园教师按教研组进行分组, 由教研组长带头,开展教学实践探索,通过”师带徒”形式,让高级骨干教师带领青年教师钻研业务,提高教学质量[2]。
2.3从有利于儿童发展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出发,实施素质教育
幼儿园的领导在管理幼儿园时,必须要牢记教育的目的。在幼儿园的管理中,要以人为本,从有利于儿童发展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出发,实施素质教育。幼儿园管理在整个教育管理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儿童发展过程的启蒙阶段。教师要想在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实现教学从“应试教育”逐渐转变成“素质教育”。在课堂上,让幼儿充分融入到课堂中来,增加幼儿和教师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常规教学思维,把课堂真正的交给幼儿,与幼儿建立平等的沟通,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幼儿保持一颗“童稚”的心,与幼儿拉近距离,可以通过做游戏、歌曲、歌谣、故事和对话表演,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现素质教育教学,推动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3]。
2.4注重安全管理,加强保育
稳定压倒一切,同理,安全也压倒一切。幼儿是自我保护能力最筹的群体,我们在思想上要高度承视,切实提高防患意识,把安全工作作为头等大事落实抓好。每学期,我们定期组织两次全而检查,平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专项检查,检查的重点是幼儿园的各种设施,特别是园设安全、用电、防火、紧急出口、卫生防疫、安全规章制度及幼儿接送制度的落实等,对校车要加强安全维护,并保证司机的安全意识,绝对不允许碰酒等。并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意见,限期责令整改。同时各园也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加大安全管理力度。要求每位教师做到“眼勤、腿勤、心勤、嘴勤、手勤”。对多种不安全因素及时发现,及时排除,最大限度的确保园内安全和学生接送安全。
2.5争取家长配合,参与共同管理
家长是孩子天然的启蒙老师,学校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从教育角度来讲,家长与教师是合作伙伴,赢得家长的支持,请家长参与到教育管理中,不但可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与教师达到教育共识,还能有效地延伸幼儿园教育的时间长度,使孩子在回家能够巩固和保持在幼儿园的学习成果。
在每个班级中选出一名家长委员作为家长代表,再选出一句家长志愿者,以增进家长与教师的合作交流,做到为孩子负责。这样做的好处是,提升了家长的参与度,使教师与家长达到统一阵线。特别在接送孩子上下学时,家长志愿者可帮助教师维持现在秩序。提醒家长们排队等候。由家长志愿者出面维持的好处是避免了教师与家长的直接接触.减少了双方的摩擦。由于家长与家长之间具有感同身受的特殊关系.便于解决问题。另外每当园里搞大型活动时,也是家长志愿者们发挥所长之处。幼儿园为家长志愿者配备了红马甲,与教师们一同维持活动秩序,如大型滑梯前保护孩子们的安全等等,有效增进了教师与家长的配合与沟通[4]。
3、结语
综上所述,“人本理念”下,幼儿园的管理要以幼儿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幼儿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和制度的设计和制定,将“幼儿的发展”作为幼儿园发展的出发点、立足点和归宿点。从注重学校自身的出发,指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为幼儿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人本教学、人本服务。
参考文献:
[1]郭丽文.抓好幼儿管理工作提高素质教育[J].中外教育研究.2011,03.
[2]张爱萍.浅淡幼儿园以人为本,和谐管理[J].课程教育研究:下旬刊.2013,07.
关键词:幼儿教育 一日活动
当前,全社会都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在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心理的驱动下,不尊重自然规律,拔苗助长,过早地让幼儿学习各种知识,多数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为了提高入园率,也就趋从家长的想法,在教学过程就教幼儿认字、背唐诗、数数、写拼音、做算数。基本就是小学化的教学模式,否则就认为不是教学,就担心家长说没学到知识。那么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怎样才能进行真正的素质教育呢?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根据《幼儿园纲要》所提出的,幼儿园教学活动各领域都要以游戏为主开展教学活动的,因此我认为,在幼儿园进行素质教育就是要寓教于乐,在一日活动中,在老师的引领下,快乐自然的习得科学常识、培养情感体验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真正让幼儿爱学、好学、乐学,在快乐中玩耍,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的游戏中,培养兴趣,培养道德,培养能力,为幼儿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而不要从一开始就让幼儿心理埋下厌学、怕学的种子,尊从“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个宗旨,让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得以健康的发展。
素质教育就是在一日生活中探索科学道理
虽然经过这么多年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创新,现在的早期教育模式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到能力的培养,再发展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但知识依然在父母的心目中占有无可比拟的分量。可怜天下父母心,从婴儿时期父母们就开始让孩子学认读卡,又到幼儿阶段的识字卡片、数字卡片、音乐、绘画,都是父母的不二的选择。其实种种科学知识就蕴藏在我们幼儿园每天的一日生活之中,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我们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可以探索发现很多科学道理。比如:天热为什么会流汗?吃饭时为什么会有酸、甜、苦辣等味道?录音机是怎样工作?为什么不小心摔倒了腿会流血?或者让幼儿在户外活动时,到大自然中观察花、草、树、木的生长规律,了解瓜果、蔬菜的来源,认识各类瓜果、蔬菜的外型特征、颜色、口感。观察天气的变化,。了解白天、黑夜的奥妙,探索春、夏、秋、冬、变换的特点和规律。观察天气的变化,为什么冬天会结冰,夏天要下雨?观察蚂蚁、蜜蜂、小鸟的生活习性。可见就是我们每天接触到的大自然都蕴涵了多么丰富的科学知识!其中隐含着农业、气象、物理、化学、数学、生物、感观、视觉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只要教师有意识的正确引导,就可以因地制宜地运用这些活教材来直观、生动地启发孩子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去习得。处处留心皆学问,大自然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大自然就是孩子探索科学的天然实验室。
二、素质教育就是在一日活动中情感体验培养兴趣
以前我们过于注重孩子的识字、算数、背儿歌、等知识性的学习,而忽视了内在情感的体验,出现了一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有的教师对孩子用心良苦,但孩子就是对学习不感兴趣。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对同伴冷漠、自私,霸道。有的幼儿孤僻、打架,哭闹、不愿意上幼儿园,给孩子的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我们迫切地感觉到,积极的情感体验无论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还是认知发展和能力的提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只有孩子有情感投入和积极体验的时候,他的学习才是主动的、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这时候所学的知识才能真正内化为孩子自己的感悟。
幼儿园一日生活为孩子提供了一个生动而广阔的体验空间。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主题活动,通过创设娃娃家、小超市、建构区、美工区、情景表演区等区域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在娃娃家中体验怎样在客厅中接待客人,扮演父母照看小孩,体验父母的辛苦,通过表演区体验如何跟同伴相处、配合。与同班幼儿的交往过程中,孩子可以通过亲自体验,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同情、关爱和相互理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同伴的鼓励和赞扬。感受到自尊、自信。孩子的情感体验就蕴含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而且通过区域活动,让幼儿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对孩子的情商或智商都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素质教育就是在一日生活中提高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如果一味强调注重书本知识而忽略了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就会培养出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由于现代的社会对每个人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学会生存、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创造,成了适应这一多元、速变的竞争社会的必备能力,也只有通过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才能具备这种能力。有人说:父母太勤快,孩子就会懒。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孩子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怎么能够有自立能力?如果所有的事情大人都包办了,孩子怎能学会自己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果不与同伴一起玩耍,孩子怎能有与同伴相处、跟同伴合作的能力?如果不亲自动手,怎样提高实践能力?我们通过各种区域活动,比如小银行、小厨房等,让幼儿在小银行如何存钱、取钱?在小厨房里体验怎样洗菜、切菜、做饭?或让幼儿轮流做值日生,负责擦桌子、分碗,体验劳动的快乐。因为正是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让幼儿有了动手操做和参与实践的机会,使孩子逐渐变得能干起来,经验逐渐变的丰富起来,也就逐渐走向成熟和独立。
一、我国幼儿园教育事业市场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幼儿园教育事业在市场化进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园教育机构进行盲目扩张,造成相关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资源利用率低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2.私立幼儿园大多形成家族式企业的管理模式,家族投资在幼儿园机构中的占比较大,出现许多“老板幼儿园”。
3.幼儿园教学内容趋向小学教育的教学内容,给幼儿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我国幼儿园教育应对市场化的策略研究
(一)政府要积极引导幼儿园之间进行良性竞争,坚决抵制恶性竞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将市场的调节作用与政府的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并以市场为主、政府的宏观调控为辅。将市场作为调节经济运行的主要手段可以有效调节教育资源的配置,促使我国教育事业得到最大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市场在经济运行中并不是万能的,有其自身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引发幼儿园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幼儿园教中不公平现象的出现。因此,政府要加强对幼儿园相关经济的宏观调控,积极引导不同幼儿园之间进行良性竞争。特别是对于不同性质的幼儿园,相关教育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政策,规范其竞争行为,为我国幼儿园事业的稳步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于进行恶性竞争的幼儿园,相关部门要进行坚决地打击与抵制。
(二)努力将幼儿园教育划入义务教育体系的范畴
学前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园教育阶段是一个人步入学习阶段的重要准备时期,为学生之后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等教育阶段的学习提供了重要基础,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素质教育的开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若想促使我国幼儿园教育事业得以健康有序地发展,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就要将幼儿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范畴。作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幼儿园教育事业必须在国家的宏观监管之下进行,并加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进行适当调节,以便于促使我国幼儿园教育事业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三)完善幼儿园教育的相关法律体系,为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证
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具有很大的调节作用,但是市场的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的缺陷,具体表现为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为了保障幼儿园教育相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使不同性质的幼儿园机构能够遵循市场秩序开展良性竞争、抵制恶性竞争,我国的相关部门应完善幼儿园教育的法律体系,出台有关规范幼儿园机构行为的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允许经营不善的幼儿园机构进行破产清算。同时,国家应积极鼓励私立幼儿园的开办,防止公立幼儿园占据市场垄断地位,并积极引导公立幼儿园机构与私立幼儿园机构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使其不断提升教育和服务的质量,提升教学水平,为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以及法律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