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卫生救援范文

卫生救援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卫生救援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卫生救援

第1篇:卫生救援范文

为认真贯彻落实我省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和《20*年河南省黄(沁)河防汛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卫生部门职责,充分发挥卫生部门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现就加强卫生救灾防病和医疗救援工作提出以下要求,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完善预案,落实责任

各级卫生部门要从实践“*”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本着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根据《20*年河南省黄(沁)河防汛工作方案》明确的卫生部门“医疗救援和卫生防病”职责,认真制定科学、完善的突发洪涝灾害医疗救援和卫生防病工作应急预案,确保各项保障措施落实到位。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并具体落实到基层,进一步明确各单位和部门的具体责任。灾情发生时,确保应急工作预案迅速启动,各部门和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做好卫生防病和医疗救援工作。

二、加强演练,提高能力

各地要严格按照“平战结合、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统一管理,协调运转”的原则,组建卫生应急处置队伍。各级卫生应急队伍要遵循“统一组织、明确职责、平战结合、依法管理、科学使用、注重实效”的原则,做好突发洪涝灾害事件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并适时开展培训,加强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应急队伍的反应速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灾情发生时,确保应急队伍能够迅速到达灾害现场,全面、有效地开展医疗救援工作及灾后的卫生防病工作。

三、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各地要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加大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力度,促进居民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逐步提高广大群众的卫生防病意识和防病能力。灾情一旦发生,确保广大群众能够积极配合卫生部门,有效开展疾病防控工作。

第2篇:卫生救援范文

关键词:诱导需求;原因;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TE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1-0059-02

卫生服务诱导需求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Tuchs和加拿大R.G.Ecans教授首先提出,该理论认为:医生面临较多服务需求时,没有必要提供额外服务,但当医生数量增加以及服务的提供量也随之增加时,服务的价格就会降低,这将会导致医生收入的减少,医生为了维持其收入水平,利用患者的信息缺乏,就会向患者推荐和提供额外服务。

目前诱导服务需求的形式有很多:如多开检查单、重复用药处方、大额处方、开展额外医疗卫生服务(如外科手术)等等。

1 导致诱导需求的原因

1.1 与我国现行的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关

有很多医院为了创收,将医生的收入与其工作量挂钩,这一措施本来很好,有利于提高医生工作的积极性。但这样一来,就要求医生必须完成相应的工作量,才能获得预期的报酬,在病人足够多的时候,不存在任何问题,一旦病人数量减少或医生数量增加,医生为了维持自己的收入水平,就需要创造部分需求。而我国目前大多数医院采取的是按项目收费的费用补偿方式(FFS),这在客观上鼓励医生多开检查单、开大处方,以维持医院和医生的收入。

1.2 与卫生服务需求的特殊性有关

卫生服务需求有以下几个特点可能导致诱导需求的产生。第一、消费者缺乏信息。在一般的商品交易市场上,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期望任意挑选货物和商品。但在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本身缺乏医学知识和信息,而卫生服务又具有高专业性和高技术性,病人就更难掌握复杂的医疗信息。因而无法确定自己是否患病及患何种疾病,也无法确定应该获得何种卫生服务和服务的数量。这些在患者就医时必须依靠提供者,因此对卫生服务的利用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第二、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在卫生服务的利用过程当中,病人看起来似乎有权利决定是否就医以及取得何种卫生服务,但由于他们缺乏相关信息,以及疾病的发生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使得患者对医生有一种依赖的关系,希望医生提供的服务来维护自己的健康,减轻痛苦,卫生服务供需双方存在着救援与被救援的关系,卫生服务需求者与供给者之间的不平等交换关系,客观上给医生创造需求提供了客观条件。第三、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同一患者在不同时期患同样疾病,或者患同一种类型疾病的不同患者,在临床症状、体征、心理状况、生理生化指标等方面的指标都可能会有所不同,疾病的表现形式也非常复杂,所应获得的卫生服务可能不一样,利用卫生服务产生的结果也会有所差别。所以,卫生服务需求存在着不确定性。这样,要制定一个统一的治疗标准不太现实,医生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创造需求。

1.3 医生角色的特殊性

在卫生服务实施的过程当中,医生担任着双重性的角色,一方面他们是患者的顾问,作为患者的人,提供有关医学知识和信息,给患者做出有关诊断;另一方面他们又是患者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对患者所需要的服务进行具体实施。医生就可以凭借他们的双重身份,首先利用作为患者人的角色,取得患者的信任,再向患者推销他们的服务、他们的产品。这样一来,如果医生有需要,就必然会向他们的病人提供额外的服务,以保证和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

1.4 在我国有的医院为了追求有形效用

很多医院为了追求这种有形效用,相互攀比,无视客观需求而盲目购置大型仪器设备(CT机、核磁共振机)、增设床位、引进人才,从而导致诱导需求的产生。这在毛正中教授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就是在医疗价格和人口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10%的病床,居民的住院服务利用增加6.1%;每增加10%的医生,门诊服务利用就会增加3.6% 。

1.5 其它原因

客观上,有的医生为了避险采取防御性医疗(defensive medicine),有可能让患者做一些实际上并不是非常重要的检查。另外作为接受方,由于缺乏医学知识和相关信息,有的患者受广告等诱导,提出超出基本保健需求的医疗服务要求,如小病大治,盲目追求好药、贵重药品、高档服务等。

2 抑制诱导需求的解决方法

2.1 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建设

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加强对医生职业道德的教育,重塑医生以治病救人为荣的观念。同时提高诱导需求的精神成本;制定相应的疾病治疗参考费用标准;对那些搞创造需求的医生要及时披露使其得到乱开处方的名声,以提高他们创造需求的心理代价。坚决打击乱开处方行为,让医生认识到只有提高自己医疗技术水平,才是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的最好保障。

2.2 改善医生的经济补偿方式

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目前基本上实行的是按项目付费方式(FFS)。实践证明,这种付费方式最容易导致诱导需求的发生,同一个疾病要经过几次手术才能解决的情况时有发生,应该改为国外通行的按病种付费方式(DRGs)、按人头付费方式或总额预算制等付费方式。如按人头计算的付费方式,不论医生做了多少手术,其补偿率都是一样的,从而降低医生创造需求的积极性,抑制诱导需求的发生。因此,必须改善医生的经济补偿方式。

2.3 大力发展医学教育,加大医学知识的普及力度

消费者懂得的医学知识越多,对于相关医疗卫生服务就越有鉴别能力,就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同时医生因为担心患者的鉴别能力也会自动减少诱导需求。马克波利(Mark Pauly)的研究发现,某一地区医生数量的增加,对患者利用卫生服务的影响,会随着患者教育水平的提高而减少对卫生服务的利用。

2.4 设立一个监督委员会

这个机构应该是独立于医院和卫生行政部门之外的,其成员应当由医生、消费者和卫生行政人员共同组成。对医疗机构卫生服务利用的情况实行定期不定期监督审查。同时整个委员会应当经常深入到消费者当中,了解他们对卫生服务利用的意见。委员会将检查的情况和意见反馈给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将根据这个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对相关医疗机构进行干预和整顿,从而抑制医生创造需求。根据罗家有的调查表明,对医院采取监督等干预措施之后,门诊病人次均医疗费用6个月内下降了12.5%,住院病人床日均医疗费用下降了11.8%。

2.5 设计一种体制将医生作为患者人的角色和卫生服务的提供者角色分开

如成立一个咨询中心,以取代医生作为患者人的角色。消费者如有需要可以先去咨询中心咨询他们是否应当获得卫生服务,以及获得何种卫生服务和服务的数量,再决定是否享受服务和享受什么样的服务。这样一来,医院只管具体操作,就可以大大减少医院和医生创造需求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程晓明.生经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1-32.

[2]吴明.卫生经济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48-50.

[3]毛正中,蒋家林.我国诱导需求数量的估计[J].中国卫生经济,2006,(1):65-66.

[4]翟利平,卢振和.过度医疗与适度医疗[J].现代医院,2005,(9).

第3篇:卫生救援范文

作为一名生活委员,首先要管理号自己遵守各项纪律,只有自己做好了才能为大家更好的服务,为大家办实事。让09计二变的更好。

老师既然选我当生活委员,那证明老师相信我,相信我会把工作做好,我一定不会辜负老师的期望,我也希望同学们相信我。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为班级做出贡献,能为同学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同学们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给我说,比如说“发烧,感冒”我一定会积极努力的帮助你们。

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我会按一下几点来要求自己:

1、每天都要整理教室后边的报纸。

2、教室后边纸筒里的矿泉水瓶子按时处理。

第4篇:卫生救援范文

2014-2015年度江苏省卫生职业院校文化建设课题:卫生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压力与竞争心理对学生综合幸福感影响的实践研究(JCH201533).【摘要】卫生职业院校的学生面对着比其他职业院校学生更大的学习压力,这将影响她们的幸福感。运用体育课程的教学有效缓解学生的压力,让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这将是一个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尝试通过统计分析寻找卫生类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压力的特点,并总结行之有效的体育教学方式方法,疏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关键词】

体育教学;学习压力;卫生类职业院校

心理学上借用物理中“压力”的概念来表达一种紧张和阻抗状态。西南大学黄希庭教授将心理学上的压力定义为三种含义:一是指现实存在的威胁性刺激,即压力源。二是指人对压力世界的反应,即压力反应。三是指由威胁性刺激带来的一种被压迫的主观感受,即压力感。关于学习压力《心理学大辞典》中的释义是:学习压力是指由学习引起的心理负担和紧张。由于卫生类职业院校一般课业负担都较其他职业院校重,长期暴露在学习压力下的学生容易产生倦怠从而产生生命活力不足的情况。那么卫生类职业院校的学生是否承担更大的学习压力呢?为了确认这个问题,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4所卫生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的调研。同时为了加以对比,还加入了其他非卫生类职业院校,总样本量达到了3450份,有效样本2998份。调查采用江光荣等人编制的《班级环境问卷》中的学习负担分量表对前述样本进行了施测,想知道在学习压力因素上,卫生类职业院校学生是否与其他类学校学生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卫生类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压力在0.01水平上显著高于非卫生类职业院校学生,也就是说卫生类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压力与非卫生类职业院校相比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那么如何才能通过干预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呢?体育课程是其中的有效途径之一。体育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教学设置和科学的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一、合理有效的体育课程可以起到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作用。

1.增强身体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习的前提条件,学生只有在健康的状态下才能更好地吸取知识,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恰当高效的体育教学可以让学生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同时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知识和技巧,加强自我保健,从而最终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对于学生应对高强度的学习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2.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狭路相逢勇者胜”,在学习的道路上也是这样。最终的成功往往不属于最聪明的学生,而属于最能坚持的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将会有助于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同时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耐挫力,促使其以更加阳光自信的心态面对学习中的压力与挫折。

3.缓解压力。体育课程对学习压力的缓解最直接的表现在于它可以舒缓学生的学习压力。面对学习压力,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调整方式。有的学生用暴饮暴食、甚至沉溺于游戏等不健康的方式来舒缓压力,不但无益于解决学习压力的问题,反而伤害了自己的身心。相比来说,运动是一种很好的缓解压力的方式。在不开心的时候,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奔跑、流汗,暂时把不开心都抛到脑后。运动结束后冲个热水澡,一觉醒来就把负面情绪彻底放下了,这是很多职业院校男生缓解压力的方式。

二、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需要在体育课程中注重以下几点:

1.硬件设备跟上。体育课程需要各种器材,如果缺乏相关器材,往往体育课变成自由活动的放羊,因此购置能够满足学生课堂需求的体育设备是有效的体育教学的前提。

2.设置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职业院校的学生年龄较小,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但也很容易对熟悉的事物感到厌烦。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不断开发新的,适合年轻学生的运动项目,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这将是有效开展体育教学,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有效举措之一。

3.要使学生真正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获益,还需要我们再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精讲多练,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在体育学习中体验到快乐与放松。总起来说,合理的体育教学课程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但必须做好教学设计,选择符合学生兴趣的项目,结合学生体能的实际情况,让大多数学生都能有效参与到体育课程中来,从中放松身心,缓解压力,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作者:华云娟 单位: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袁冲.试论体育课程改革中教学模式的完善与创新[J].体育教学,2005(02).

[2]王琳,李士荣.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4):88-91.

第5篇:卫生救援范文

关键词:多元主体 生态危机 治理 机制

20世纪中叶以来,生态环境问题使人类的生活经受了巨大影响。尤其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第二次环境危机又叫生态危机的再次发生,引起了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强烈忧患。且生态危机的覆盖范围广、威胁程度大、治理周期长、花费资金多的特点,决定了治理任务的繁重,也决定了政府在主导生态危机治理同时,需要非政府等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在生态危机治理中发挥作用。因此,研究多元主体参与生态危机质量的机制,对治理我国生态危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多元参与生态危机治理的理论依据

1.协同治理理论

协同治理指在公共生活过程中,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公民个人共同参与到公共管理的实践中,以发挥各自的独特作用,组成和谐、有序、高效的公共治理网络。协同治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治理主体的多元化、自组织的协同性、治理范围的有限性和治理模式的互动性。因此,协同治理生态危机就是发挥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公民多个主体的作用,和谐、有序的在生态危机多个环节及方面进行高效的治理。

2.社会资本理论

20世纪90 年代开始,社会资本理论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前沿和焦点。罗伯特・帕特南认为社会资本即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等,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社会资本理论对于生态危机治理的启示在于: 增强信任有助于公共危机治理中一致行为的达成;强化社会规范有助于增强内部激励和监督;全面参与的网络有助于提高危机应对的效率。

3.“多中心”理论

我国学者王兴伦将“多中心”理解为:在治理危机的过程中,“多中心”可以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媒体、公民个人等在内的多个主体,彼此之间协同合作,打破界限,冲破以政府为唯一治理主体的传统治理模式,从而更有效地应对危机。“多中心”理论就是认为公共危机可以通过多个参与主体的相互协作得到更好处理。

二、我国多元参与生态危机治理的现状及分析

1.我国生态危机治理多元参与存在的问题

多元参与在我国的公共管理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表现,但在生态危机治理中还存在意识不强、气氛不浓,职权不清、责任不明,沟通不畅、合作不深,监督不力、评估不存等问题。

(1)多元参与意识不强,气氛不浓

首先,相当多的非政府主体认为自身没有预防和控制公共危机的义务,政府才是治理危机的唯一主体,缺乏危机意识。其次,在发生生态危机突发事件后,媒体多从政府态度、行动等方面进行报道,缺乏对其他参与主体参与情况的报道,没有从宣传上营造多元参与气氛。最后,没有评估监督机构对其他参与主体表现进行评价。

(2)多元参与职权不清,责任不明

首先,随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政府职能缺位或超位的现象严重,存在政府与非政府主体责任不清的现象。其次,政府内部各个部门之间推卸责任,存在政府内部机构责任不清的现象。最后,涉及多元参与的,多在研究非政府主体在管理中的责任划分,很少涉及权力,存在非政府主体权力不明的现象。

(3)多元参与沟通不畅,合作不深

首先,多元主体间的沟通多为政府指向非政府主体,成为政府向其他主体进行指令传递信息的通道,逆向沟通渠道不畅通。其次,在合作上政府与非政府主体为上下级关系,合作关系不够。

(4)多元参与监督不力,评估不存

我国生态危机治理多元参与的实施还在意识建立和管理实施的初步阶段,对于实施的评估监督几乎空白,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明确的责任机制对评估和监督的实施进行指导和约束。二是没有独立的部门和明确的分工主体实施评估和监督。三是没有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作为评估监督的保障。

2.我国生态危机治理多元参与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通过对我国生态危机治理多元参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缺失,主要是政府一元应急体系模式;另一方面是危机管理体制不健全。结合我国生态危机治理多元参与所存在的问题,究其深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多元主体之间实力悬殊太大

传统的“大政府,小社会”管理模式的影响,国家权利的涵盖范围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造成了非政府主体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受到严重限制,形成了政府与非政府主体间不平衡的发展状态。第一,我国对非政府组织实行严格管理“入口”和正式注册的非政府组织都需挂靠在政府业务主管部门之下的双重管理的规定,限制了非政府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非政府主体自身发展资金无保障,无参与危机治理能力。第三,多元主体间存在东南沿海和中西部地区、城乡间等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现象。

(2)多元主体参与法律体系不健全

我国虽已经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如应对自然灾害的《防震减灾法》,应对安全事故的《安全生产法》,应对公共卫生的《传染病防治法》等,但迄今为止,我们没有一部统一、完整的有关非政府及其他主体参与危机治理的参与职责以及参与途径较明确的法律规定。没有完备的法律体系做后盾,多元主体参与危机治理的道路就不畅通。

(3)多元管理合作机制的不完备

国外的事实也证明,要更好的处理危机事件,需要政府和非政府主体的共同参与。但我国政府与非政府主体参与危机治理的合作机制不完善,非政府主体参与危机管理存在着困难。

一是沟通机制不完善。第一,在处理生态危机事件时,政府只是从政府内部开始,部门间纵横进行联系与沟通,没有建立起与非政府主体沟通的桥梁,不能很好的调动和领导非政府主体正确有效地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第二,在现有少数几次非政府主体参与的生态危机治理活动中,各主体都是单独展开救援行动,非政府主体之间缺乏沟通,由于各非政府主体掌握信息均不完备,救助资源得不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出现了救援不到位或重复救援的现象。

二是责任机制不完善。多元主体的参与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的支持,缺少必要的机制和鼓励政策。没有关于多元主体参与的职责划分和合作分工,缺少潜在利益获取方式。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这种状况:即在责或利不清的条件下,任何多元主体,主动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成本增高;可预见的利益缩小。因此,都会有选择被动行为的倾向。这也是参与意识薄弱,参与主动性不高的原因之一。

三是监督机制不完善。由于我国生态危机治理法制不健全,对在紧急情况下出现行政越权和滥用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在生态危机管理领域中,完善对紧急情况下行政越权和滥用权力的监督机制势在必行。

三、完善多元参与生态危机治理的机制建设

在我国,多元主体参与生态危机治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要改变这一现状需从强化多元主体的参与意识,平衡各主体的发展,畅通多元参与的渠道等方面着手,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1.促进我国生态危机治理多元主体协调发展

要强化多元主体的参与意识,缩小多元主体的实力差距,促进多元主体协调发展,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是要加大宣传,强化多元主体参与意识。首先,通过普及生态危机常识和生态危机预警知识的教育,培养公民的生态危机意识。其次,通过生态危机演习和演练,使多元主体了解各自在生态危机治理中的权力和责任,摸索参与的途径和方式,形成各主体间的分工协作模式,加强各多元主体参与的协作意识。最后,利用典型事件进行宣传和警示,提醒公民“居安思危”。

二是要平衡发展,缩小多元主体间的实力悬殊。首先,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明确各主体参与的权责,加大物资和信息等的扶持来推进非政府主体的发展。其次,需要非政府主体拓宽自身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设网络信息资源来加强自身资源建设。再次,需要加大对贫困地区非政府主体的扶持,加强农村非政府主体的发展和参与意识,促进各主体在不同的区域的平衡发展。

2.健全我国生态危机治理多元参与法制建设

当前,我国生态危机治理在法律建设上缺口很大,涉及生态危机治理尤其是多元治理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我们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多元参与主体提供强化意识与指导行动的准则。

一是要建立统一的生态危机管理法律体系。我国现只有各种单一的生态危机管理方面的法律,如《水法》、《森林法》、《防沙治沙法》等,需建立生态危机管理法律体系。进行生态危机管理法律体系的建设,要符合以下要求:一要内容全面具体,包括生态危机管理的机构、权责、程序以及信息、物资保障等多个方面,还要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二要法律条文与其他法律法规保持协调一致,与宪法、部门法、地方法规等不能相互冲突。三要与相关法律法规配套、有效衔接,条文要细化。四是要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调整法律的具体条目。

二是要建立专门的多层次、综合性建构的生态危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落实多元主体的具体责任,明确其法律地位。

三是要增强法律法规的多元参与可操作性。一方面需要通过法律赋予各参与主体明确的地位和职权,另一方面也必须强调只能在赋予的职权范围内实施行为。

3.建立和完善我国生态危机治理合作的长效机制

要对生态危机进行科学的治理,需要建立和完善生态危机治理合作的长效机制,使多元参与主体的充分参与合作,发挥政府和其他主体的力量。

一是要规范我国生态危机治理多元主体权责划分。第一是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建立沟通合作,相互监督的协同关系。第二是政府与盈利组织通过合作,建立互为补充的互补关系。第三是政府与公众之间建立政府引导公众,公众监督政府的协调关系。第四是政府与媒体之间相互配合,建立相互引导和监督的制约关系。第五是非政府主体之间建立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的有机统一关系。

二是要完善我国生态危机治理多元参与的信息沟通机制。第一要建立生态危机管理信息门户网站和通讯系统,构建全国电子信息分布网络,搭建生态危机治理的多元参与信息共享平台。第二要清除信息传递障碍,疏通生态危机治理的多元参与信息沟通渠道。政府部门内部需设立一条信息上下传递通畅的专用通道;政府与非政府主体之间建立生态危机治理信息的公开、披露、沟通制度,建立各多元主体间的应急互动信息渠道。

三是要形成我国生态危机治理多元参与绩效评估体系。第一要建立评估主体由政府与非政府主体共同组成的专业的生态危机治理绩效评估组织。第二要形成对生态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调查、损失评估、参与主体的行为评估等评估内容进行规定的制度,作为生态危机治理多元参与绩效评估的行动指南。

4.创建我国生态危机治理多元参与经营管理模式

合理配置各种资源直接影响生态危机治理多元参与效果。充分利用资源,创建我国生态危机治理多元参与资源的经营管理模式,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建立资源整合的财政管理制度。整合国家投入、非政府主体捐赠等所有资金,建立资源整合的财政管理制度。一方面有利于进行全面系统的生态危机治理预算。另一方面可对资金进行统一调配,减少繁琐的协调拨款程序,减少应急反应时间。

二是建立备用兼顾的物资保障机制。需要政府和非政府主体同时提供紧急物资,并在非紧急事情对紧急物资进行充分储备,建立备用兼顾的物资保障机制。一方面需要政府对非政府主体进行指导,为应急物资生产的品种、数量及时间,以及物资的储藏与运行进行规划。另一方面政府需建立完善的物资储备信息系统,为紧急时物资的及时合理调配创造平台。

三是建立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一方面要强化危机管理教育,进行生态危机治理培训。另一方面需要完善政府应急队伍建设,同时,加强对非政府主体生态突发事件紧急应急的训练。最后需要组成专家委员会,吸收专家为政府应急工作提供专业咨询。

参考文献

[1]郑恒峰.协同治理视野下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研究[J].理论研究,2009(4):25-28

[2](美)罗伯特・D・帕特南.王列,赖海榕译.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石路,蒋云根.论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众参与[J].改革研究,2007(1)

第6篇:卫生救援范文

摘 要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更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的业务素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目前乡村医疗卫生人员情况及医药院校医学专业学生对服务农村医疗的态度分析,对医药院校如何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进行深入的探讨,从而为医药院校通过办学定位、指导思想、教育层次的改革和专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依托政府建立有效的城乡联系制度,以更好地服务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医药院校 农村 医疗卫生服务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4.398

Abstract Rural medical service related to the physical health of presents,moreover,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society’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So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rural doctors for the spontaneity of farmer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task.This thesis,by analysis the situation of rural doctors in Jilin province and the attitude of some students in Jilin Medical College,has further discussion on how medical college service to rural medical health,Thus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school-running orientation,guiding ideology,reform of educational level,adjustment of the major structure and establishment of urban-and-rural system.

吉林省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完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我国农村需要着重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吉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医疗卫生保健水平较低,个别贫困地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更是困难重重。同时,吉林省乡村医生的学历层次与专业素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现状与新农村建设乃至整个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成为吉林省卫生事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我省有12 314个村卫生所(室),乡村医生共19 774名[1]。针对我省农村医务人员的学历情况,吉林省卫生厅与吉林省人才办、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村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项目”的实施方案,方案决定从2006年起,依托吉林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医药学院、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白城医学高等专科等高校,采取脱产与半脱产两种方式,对在岗乡村医生和优秀农村青年进行医疗卫生专业培训,力争通过7年努力,使全省每个行政村都有1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每年计划培养不少于2000名,其中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不少于15%,全脱产定向专科班招生不少于15%[2]。截至2010年,全省已累计培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学生5000多名,有力地推动了吉林省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村自身的环境和条件所限,我省乡村医生培训机制仍然存在培训重数量轻质量、重理论轻技能、专业结构不合理、培训机制不够完善以及城乡联系制度不够健全等诸多弊端,要想较好地解决农村医疗存在的问题,必须以医药院校的培养目标、方向入手进行改革,政府有关部门给予长期的政策和物质条件等方面的支持,并将医药院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层次和专业结构等进行一定的调整,以提高医药院校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更好地推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医药院校服务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优势分析

地域性优势:医药院校虽然身处市区,但距离所辖范围内的农村相对较近,在医疗培训、医疗服务方面,具有距离近、可及性强的优势。不但可以就近招募生源,而且可以为乡村医生的培训提供便利条件。从培养人才和提供培训的各方面成本效益考虑,本地区医药院校无疑是培养本地农村医疗服务人才的最好选择。

人才科技优势:高等医学院校是医疗人才培养的摇篮,作为医学科学的前沿阵地,医药院校是医学科学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医药院校不但明确当今医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和重点,而且肩负着培养地区医疗人才的重要任务。充分利用医药院校的人才、科技和信息等优势,为当地医疗卫生事业服务,也是医药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医药院校所拥有的医学科研人员和科研条件,都能为农村医疗服务水平提供技术和硬件支持。

医疗资源优势:众所周知,医药院校拥有相对集中的医疗资源,其所拥有的直属及附属医院等,是集教学、科研和医疗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不但具备良好的设备等硬件条件,而且拥有技术过硬的医师和专家等软件条件,是培养医学人才和乡村医师培训的良好平台,具有其他机构不可比拟的资源优势。

吉林医药学院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与成果

作为我省“村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实施方案的重点依托单位,我校在近年来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并在人才培养与乡村医师的继续教育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制定适合乡村医生特点的培养方案:针对农村医疗卫生的特点,结合基层医疗工作的实际,学院将重点放在乡村医生的医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常见病、多发病的培训上,要求学生毕业后应明确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人类疾病的病因、病理分类鉴别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以及预防医学和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构建适合于乡村医生特点的课程体系:学院制定了吉林省乡村医生脱产培训学计划,共开设必修课程20门,总学时620学时。①专业基础课程276学时,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药理学、人体寄生虫学、诊断学基础等。②专业课程344学时,主要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五官科学、急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基础、常见医疗技术操作、卫生法学(讲座)、英语及拉丁语药物名称(讲座)、合理用药(讲座)、医学伦理学(讲座)等。③选修课程包括: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皮肤性病学、医学统计学、医学心理学等。④毕业实习26周。

选用或编写适合乡村医生使用的专业教材:针对村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基础理论知识相对薄弱,缺乏系统性的特点,为适应教学需要,学院编写了《实用基础医学》和《临床技能学》两部专业教材。

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根据乡村医生的特殊性,制定统一的实习计划和实习内容,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本着“以人为本、优先自选”的原则,鼓励学生到工作单位附近的符合条件的县级医院实习,对于那些没有联系到合适的实习医院的学生,学院将为其安排省内具备临床教学条件的县级医院进行实习,确保临床实习工作顺利完成。

建立乡村卫生医学网络教学资源网,方便乡村医生学习:为方便乡村医疗、在校学生及其他医务工作者工作学习需要,我院建立了乡村卫生医学网络教学资源网。卫生资源应用系统以乡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及诊断治疗为重点内容,充分体现乡村医疗卫生特色。本系统划分22个子系统,涵盖了医学各个领域,集普及性、实时性、前瞻性、科学性于一体,具有方便快捷、易学易用、互动性较强等特点,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为乡村医务工作者的学历后教育提供科学、丰富的医学网络资源。

医药院校为农村医疗服务的对策研究

明确办学定位:办学定位问题,实质上是要解决“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的问题。根据目前我省农村医疗服务的现状,结合我省提出的相关政策,医药院校必须以实际情况为切入点,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办学定位。①办学目标定位:我国很多高校在培养目标定位上缺乏清晰界定,在培养规格、层次和类型上区分度不高,缺乏特色[3]。我校正处于各方面提升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办学与科研实力与国内一流大学仍有一定差距,应着眼于生存和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奋斗目标,按照“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提高水平、创建名校”总体办学思路和“依法治院、质量立院、特色建院、科技强院”的办学理念,着力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②办学类型定位:作为吉林省惟一一所独立的医药综合类本科院校,我校在培养医学应用型人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医药院校类型的定位有利于高校找准落脚点,以更好的作出发展规划。作为国家高教系统的基础部分,我校类型应定位于以培养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实用型人才为主的一般地方院校。③人才层次定位: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及当前所面临的实际任务,培养层次应定位为以本科生培养为主,兼顾专科生和成人教育,培养人才方向应是实用性技术人才。④服务对象定位:面向地级市和所辖区域农村地区办学。医药院校的最直接目的是培养医疗人才以服务于医疗卫生事业,不但要服务城市,更要面向广大农村。⑤办学特色定位:办学特色是指某一学校与其他学校相比,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办学内涵。医药院校以兴办特色专业为主,增强服务针对性,如我校开办的药学市场营销及英语护理专业等,同时定向临床医学本科班开办很好地解决了招生和就业的问题,使之能够取之于农村,服务于农村,有利于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建立农村卫生人才培训机制:从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出发,围绕学生的思维拓展、知识综合运用、方法能力训练等,规划设计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形成与科学技术发展、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性适应的现代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目前各高校在教学研究和改革中面临的共同课题[4],所以,人才培养机制的选择尤为重要。⑴学历教育: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的学历是目前最直接最有效提高农村医疗服务质量的手段,也是政府“村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项目”的最主要内容。学历教育必须以医药院校为载体,通过正规的学历教育,使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系统掌握医学理论和科研技巧,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学历教育达到考助理执业医师资格。⑵非学历教育:所谓非学历教育,即指所有除学历教育之外的培训形式,最主要的形式是短期培训。这种方式可以依托学校,也可以通过相关的培训机构,具有形式灵活,时间短效果明显的特点。通过培训,使农村医疗服务人员掌握更先进的医疗技术,提高其诊疗水平。医药院校的附属医院、直属医院等机构,是农村医疗卫生人员良好的培训基地,通过临床技能实践,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员医技。⑶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①培训目标:通过高校学历教育和培训,提高乡村医生的医技水平,更好地为农村医疗服务。②培养要求:主要掌握基本的医疗知识和临床医疗技能,接受临床技能的训练,具备临床诊疗一般性疾病的能力和应对流行性疾病的常识和能力。③培养周期:根据政府相关政策,学历教育应为3年,短期专业技术培训视情况而定,但每年不少于1次。总体利用5~10年时间使所有乡村医生学历达到大专水平;达到报考助理医师的资格并争取拿到职业助理医师资格。④培养形式:在校集中学习、到培训基地学习、选派优秀医务人才下乡授课。⑤配套建设:提高医药院校的师资水平,通过各种途径如进修、学习等方式加强医药院校教师的个人素养,为乡村医生培训提供更好的支持。

政策机制研究:①招生政策:高等教育是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有力支持者,医药院校应设立与农村医疗服务相关的、具有针对性的系科专业,并根据农村需求设置专业及相关的学习科目。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对这些专业予以资助以推动其发展,以更好地进行农村医疗人才的培养工作。同时,制定特殊的“三定”政策,即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和定向分配,面向农村招收农村定向生,适当借鉴“国防生制度”,签约就学,并适当予以资金上的补贴。学生毕业后必须回到定向地点工作,若违约给予适当的处罚,以推动和约束医疗人才走向农村并服务农村医疗事业。②城乡联系政策:政府应制定完善的城乡联系政策,帮助医药院校与周边农村建立对口联系,除应定期招收乡医到高等院校或其他培训机构接受培训和进修外,还应定期选派技术精湛的专家学者走进农村,针对农村医务人员工作较忙有时无法抽身参加培训的特点,主动上门服务,开展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专项技术指导等,以促进其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医药院校的发展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的稳步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更需要医药院校的有力支持,所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提高医药院校的办学质量,并制定合理的适合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政策,才能使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网站.吉林省加强乡村卫生人才培养,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2011.

2 吉林省村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项目.2006.

第7篇:卫生救援范文

加强对研究生的科研指导

研究生在读研期间要认真研究导师和所在院所相关导师的科研论文、科研方法和成果等,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到导师的研究课题中去,及时关注现有的研究新进展、研究中遇到的科研问题,通过科学研究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通过对文献资料整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数据的分析统计及科研论文的撰写,主动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以此熟悉科学研究步骤,学到相关的研究方法,提高科研能力[4]。在科研过程中,要加强对研究生科研学术态度的培养,严格及时书写每天的实验记录,同时认真思考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分析哪些问题是实验过程中人为疏忽造成的,哪些问题是实验本身造成的。对于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与导师、课题组成员商量,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定期向课题组汇报实验的进展情况,撰写研究工作总结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思维。

营造学术创新氛围

导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学术论坛、学术讲座、课题评审会、课题答辩会等,积极创造机会和平台使研究生有机会聆听国内外学者的学术历程、学术经验、学术成果,了解国内外最新学术研究动态、扩展学术视野、开阔学术思路、增长学术见识[6],能够有效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发掘独特地研究视角,这些都使得研究生的创新性思维更加活跃;多鼓励学生参加毕业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答辩,汲取别人的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不仅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同时也会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促使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全面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搭建科研合作平台

研究生在做科研期间,如果仅仅停留在自己的实验室,科研思维可能会局限于所在的学科,但是随着新兴学科的不断兴起,研究方法不断在创新,在面对一些新的交叉学科的问题和新的研究领域,研究生往往无从下手。这些知识如果仅靠研究生自己去探索,去学习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不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开展与一些科研单位的科研合作将是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要让研究生多走出去,多和其他科研单位开展交流学习。导师可以将部分实验委托科研单位来承担,同时选派研究生去该科研单位实习协助完成实验。在实习期间研究生要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来做科研,除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导师的实验,还要积极协助实习单位的其他课题工作,促进研究生和实习单位的友好合作交流。实习不仅让研究生学到更多更全面新的科研思路和科研方法,同时也培养研究生良好的交际合作能力。也可以通过产学研结合模式在现代化创新性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不断进行实践与探索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7]。

第8篇:卫生救援范文

(宿州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摘 要:就业难引发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日益凸显,表现为自卑、自傲、攀比等心理问题,在深入分析就业心理危机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从辅导员角度提出了以构建就业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为基础,以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为着力点,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素质提高相结合,关注就业困难群体和取得社会支持相结合的对策.

关键词 :辅导员;就业心理危机;干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095-03

大学生就业事关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也是高校发展的头等大事.随着我国就业制度的改革,当今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是十年前所无可比拟的,当代大学生要在机遇与挑战中艰难求得“生存”.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高达740万人,可见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若不能及时加以指导,则可能导致就业心理失衡,甚至遭遇心理危机,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辅导员要积极进行就业心理危机干预,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有效干预,帮助大学生转“危”为“安”,顺利就业.

1 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

1.1 严峻的就业形势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职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加之大学生群体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1].由于个性等内在因素及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具有心理不成熟和不稳定性等特点,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不少大学生难免会出现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本研究以宿州某高校2013和2014届的本专科毕业生为样本,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数学与统计学院、管理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等5个学院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兼顾到了文理科性质和本专科学历层次的差异以及男女生比例等问题,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75份.其中文科人数132人,理科人数236人,工科人数107人.调查发现,刚进大学,45%受访者表示对就业形势持乐观态度,认为毕业能够顺利找到工作;43%受访者表示虽然有难度,但自己能够克服;另有12%的受访者对就业持悲观态度.经过大学四年,超过75%的受访者心态发生了改变,总体上对就业难度预期增加,仅剩23%的受访者表示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乐观,对比变化不难发现,随着大学生对大学生活及社会现状的逐步了解,就业心理压力不断加大,毕业生对就业前景不甚悲观,承受着较大心理压力.

1.2 自卑心理

目前来看,多数大学生对于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能正确的审视自己,进而形成弱势心理.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信心不足、胆怯,同时也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诸如失望、忧郁、内疚、不安、害羞等[2].而且大学生在就业时难免会遇到面试失败的经历和工作上各种各样的打击,这是产生自卑心理的最主要原因.

1.3 自傲心理

这种心理在目前一些大学生身上反映比较突出.一些毕业生在求职时,自命不凡,好高鹜远,怕吃苦,急功近利,给用人单位留下浮躁、不踏实的印象,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自傲心理使大学生严重脱离实际,以理想代替现实,从而使自己的求职目标和现实产生极大的反差.当面对残酷的现实时,往往情绪一落千丈,产生烦躁、抑郁、孤独、失落等心理现象.

1.4 妒忌且攀比心理

完全公正的就业机制尚未健全,毕业生的社会关系在学生求职过程中占到一定的比重,能力最强的不一定找到好工作,综合素质高的不一定收入高的现象存在于就业渠道,那些社会背景简单、经济基础弱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就与经济条件好的学生产生了差距.有的毕业生就会愤世嫉俗,背后议论其他同学是依靠关系从事的某种职业,这种嫉妒的心理根本原因在于不能客观地看待社会,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会对学生择业观念的树立和人际交往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妒忌心理产生的根源就是盲目的攀比心理,指的是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忽视了综合素质、机遇、优缺点以及家庭背景等差异,盲目攀比就业岗位,表现了大学生的择业观显得过于狭隘,就业心理不够成熟[3].

2 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归因分析

2.1 自身因素

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素质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无法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是导致其产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不少大学生对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经历比较简单,对就业形势了解不清,不能正确评价自己,择业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片面性,且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不扎实、专业素养不高、创新意识欠缺、实践能力较差等缺点,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打击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4].此外,一些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缺失如以自我为中心、功利、道德观念淡薄、固执己见等,也增大了就业心理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2.2 学校因素

高校扩招使得学生人数日益增多,但学校的师资、教学设备等教育资源却增长缓慢,教育质量难以保障,且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专业、课程的设置和结构不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学校教育重知识轻能力培养,在综合素质提高方面也有所欠缺,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此外,学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在政策教育和思想教育方面力度比较大,对于学生求职能力的培养提高、健康心理的指导教育不够深入和全面,导致毕业生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适应性差,容易出现就业心理危机.

2.3 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和父母的影响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父母职业、父母的社会地位与社交能力、父母期望、父母对各种职业的看法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心理.父母期望值过高而毕业生急切地要感恩父母,这些家庭因素也是大学生产生上述心理危机的诱因.现阶段的高等教育收费制,让家庭承担了较高的教育费用,家长易产生“高投入高回报”心理,对子女的职业期望值较高,增加了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5].此外,一些家长极为关注工作的收入状况和稳定性,倾向选择机关、事业单位,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创业热情,也容易让学生等靠家长找工作.

2.4 社会因素

金融危机促使全球经济下滑,各行各业减员增效的局面依然存在,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人才需求发生了极大变化,在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背景下,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就业形势差别较大,许多单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增加了毕业生求职的难度.另外,我国就业制度改革尚不深入,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公平公正的就业市场机制,一些用人单位存在性别歧视及选人用人的不正之风现象,容易造成大学生心态失衡[6].

3 辅导员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干预对策

3.1 以构建长效的就业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为基础

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有效干预必须构建长效的就业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就业心理危机干预制度.针对就业心理危机产生的不同原因和种类,制定相关防范、预警、监控及善后方案.以开展珍爱生命、维护心理健康等预防教育为防范措施,以建立就业心理危机评估体系及就业心理问题上报制度为预警手段,以建立不良刺激阻控系统、心理疾患治疗系统为监控办法,以完整备案、妥善安抚、责任追究为善后方式[7].其次,要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就业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任务艰巨的工作,必须组建好一支由各部门、机构协同配合的专业队伍,其中具备专业素养的心理咨询人员及主抓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政工干部占据核心地位,此外任课教师、学生骨干、就业指导人员、后勤管理人员以及家长和社会工作者也都是危机干预队伍中的重要成员,开展好就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需要成员之间的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共同建立起“高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高效联动机制,以便及早发现学生心理危机给予有效介入处理.

3.2 以提升辅导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为切入点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施者,在高校就业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中占有重要地位,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对有效开展就业心理危机干预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树立爱岗敬业、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的工作理念.辅导员要做广、做深、做全、做新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全程化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服务.辅导员是做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助推器”,其影响力是极其巨大的[8].辅导员通过与学生日常接触,应注重对学生就业意识和就业观念教育的宣传.要坚持深入学生寝室,深入学生活动场所,深入了解学生的择业心态,做到多关心、多沟通、努力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满意就业.其次,要恪守职业道德,提升职业素养.辅导员在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时难免会了解到个别学生的隐私,要做好保密工作,恪守职业道德,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便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辅导员必须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进行心理辅导、消除心理危机的专业素养,还要提升培养学生骨干实施心理监护的能力,此外,还应加强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与用人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积极帮助学生联系实习单位,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3.3 干预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3.3.1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辅导员在开展就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时应将两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由思想认识引发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问题引起的思想偏颇应从思想上加以正确引导,逐步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并适时运用心理康复的方法帮助学生改正偏激观点、消除就业心理障碍[9].注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理念,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和追求,不要过于功利,也不要一味求稳,应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勇于创新.另外,辅导员还应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求职心态,理智看待社会上存在的不公现象,正确审视就业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不断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3.3.2 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素质提高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求职者的知识与能力要求更高,尤其是心理素质的要求更高.只有心理健康,大学生的德、智、体、美才能全面发展;只有心理健康,才能不断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辅导员既要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做事”,更要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要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竞争能力,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提高心理素质.从新生入校开始,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和专业教育,辅导员就需要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切实有效的就业指导教育,将就业指导工作系统地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在大学不同阶段分别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并让学生充分了解本专业就业前景及市场需求情况,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运用各种测试手段,帮助学生分析自我,并将培养职业素质融入到专业知识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中.

3.3.3 关注就业困难群体和取得社会支持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泛指由于家庭、经济背景、社会关系、生活经历、个人的主观因素、心理品质的完善程度、身体条件、所学专业及在某些方面有欠缺的,不能被用人单位接纳认可的群体[10].就业困难群体是开展就业指导的重点和难点,辅导员在开展就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时应将就业困难群体视为容易出现心理危机的高危人群,在日常工作中要对他们多加关注,帮助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和实际困难,关注他们的情绪波动和思想变化,做好与家长的互动工作.同时应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联系,争取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与帮助,尽力给予困难群体公平竞争机会的就业环境,增强他们度过难关、走向社会的勇气和信心.

参考文献:

〔1〕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贾晓明.大学生心理健康——走向和谐与适应[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3〕[美]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M].华东师范大学出社,2007.

〔4〕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研究[Z].北京联合大学,2010.

〔5〕彭军.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解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82.

〔6〕丁惠灵.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矫正[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6-148.

〔7〕程永生.就业困境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1):113-115.

〔8〕张鹏程.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及教育[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5):52-55.

〔9〕李亚红.大学生就业心理特征及辅导策略探讨[J].现代交际,2012(1):5-6.

〔10〕方成智.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障碍及调适[J].心理教育研究,2006(3):85-86.

第9篇:卫生救援范文

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急性昏迷32例患者的抢救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

结果:32例患者抢救成功28例,占87.5%,死亡4例,占12.5%。

结论:护理人员在对急性昏迷患者抢救中,要积极的发挥主动性,运用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与医生密切配合,能够有效提高抢救的成功率,也利于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机率。

关键词:基层卫生院急性昏迷护理措施抢救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177-02

昏迷在临床上属于危重症,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对外界的刺激没有反应或者是伴有病态反射;失去了对环境与自身感知力[1]。其病情危重、发展较快速,所以要求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要争分夺秒给予抢救处理。本文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急性昏迷患者32例的抢救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们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急性昏迷患者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在32―71岁,平均年龄为45.2±11.5岁。疾病类型分为:急性的脑血管疾病19例;糖尿病并发症11例;酒精中毒2例。昏迷程度分为:轻度17例;中度15例;重度2例。

1.2方法。给予及时诊断: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病原因、病史以及发病的情况,确定昏迷的状态。尽快给予患者辅的检查,除常规检查血、尿常规外,对糖尿病患者要急查血糖;对慢性内科疾病患者要进行生化检查与影像学检查;对饮酒或吃药物的患者,对其排泄物与呕吐物尽快送检;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因我院的医疗设备及技术水平的不足,不能给予解决,要尽快转院处理。

1.3护理。

1.3.1急救期的护理:护理人员要立即给予患者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以及观察其瞳孔、神志等,不但要在患者临床表现中寻找线索,还要仔细询问陪同人员,以求能够做出正确判断。加强呼吸道护理,患者取平卧位,并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要确保呼吸道畅通[2],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快速建立起静脉通道,利于各种急救药品的输入。另外要采送标本,为其临床诊断提供实验室的依据。

1.3.2昏迷期的护理:第一,急救之后,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整体的护理,减少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呼吸阻塞是致昏迷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其常见的原因有:呼吸道内分泌物的积聚;因缺氧使患者全身的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舌根后坠,致呼吸道阻塞;昏迷患者易发生声带的吸气性痉挛;分泌物与呕吐物误吸,阻塞呼吸道[3]。患者要取平卧位,并将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出现误吸与舌后坠现象。第二,患者有痰时,要及时给予吸出,吸痰管要每次更换,预防合并感染。对痰液黏稠的患者,要给予雾化吸入,吸入的药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选择。第三,定时有意识地对患者感官给予刺激,帮助其恢复知觉。第四,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指导家属给予患者定时按摩皮肤,对骨突出部位要使用垫气圈。第五,眼睛护理:昏迷患者眼睛闭合不全,每日使用生理盐水对眼部清洗一次,覆盖眼罩[4]。若患者有异常情况,要立即汇报医生。

1.3.3转院制度:对我院目前条件还不能给予救治的昏迷患者,经主治医师会诊,科主任同意后给予转院。首先对患者给予积极的抢救处理,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转院,由我院的医生与护理人员护送达上级医院。转院前要将途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与家属讲解清楚,并让其签字。

2结果

32例患者抢救成功28例,占87.5%,死亡4例,占12.5%。4例死亡病例中,3例为转至上级医院治疗无效后死亡;1例病例为药物中毒,抢救无效后死亡。在本院治疗的患者19例均没有出现护理并发症,治愈出院。

3讨论

急诊昏迷患者病情危急,病死率较高。虽然大部分患者是因病情危重而死亡,但部分患者还有救治的希望,若争取抢救时机,还有存活的机会。护理人员接触患者时间与医生相比,时间要长,大部分的观察都要由护理人员完成,所以在急诊科,护理人员在抢救中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在对急性昏迷患者抢救中,要积极的发挥主动性,运用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与医生密切配合,能够有效提高抢救的成功率,也利于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机率。

参考文献

[1]李蕊.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2(34):1264―1265

[2]王茂荣.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措施[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1):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