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法用法心得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提高全民法律意识,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工作。自觉学习、贯彻和宣传法律,关键在于提高思想认识。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和国家的基本方略,公务员学法用法是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依法行政是行政工作的灵魂,是一切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其次是本职工作的需要。作为一名公职人员,必须充分掌握才能保证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服务好本职工作。最后是自身建设的需求。党员干部首先应该是国家法律带头的执行者和遵守者,学法用法这个头带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成效,关系到工作的形象。
二、通过学习,进一步确保了学法的成效
作为一名公务员,学法是用法的前提,但学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用法。我们只有把学习法律知识和依法办事紧密结合起来,与工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我们只有不断的学法、懂法、用法才能合理合法妥善的解决不断发生的问题,才能使人们满意。
三、通过学习,进一步加强了依法行政能力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更新课程内容,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现实生活的联系;优化学习方式,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进评价方法;增强课程与学生自我发展的联系,帮助学生规划人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既培养出适合学生自身发展,又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多类型的人才。在这种变革中,教师作为学习活动指导者的作用比以往更显重要。
采用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的动因分析
自主学习的本质和特点:第一,自主学习是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也就是学习者指导和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越适合学习者自身特点的也是学习者越喜欢的,这就是学习者学习的动力源泉。第二,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材料的控制权,即指学习者有较大的自由选择程度。第三,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定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对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有着深远的影响,更能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与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学习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自主学习的几个基本特点:能动性、独立性和异步性。
首先,自主学习具有能动性。自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能动性基础上,它以尊重、信任、发挥人的能动性为前提,是一种自律学习、主动学习,它走出了强迫性学习的沼泽地。
其次,自主学习具有独立性。自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独立性基础上,传统学习则把学习建立在人的依赖性上,自主学习的实质就是独立的学习,它要求学习者摆脱对教师的依赖,独立自主的开展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形成。
最后,自主学习具有异步性。传统学习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要求所有学生在同样的时间里,在同样的学习条件下,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这种“一刀切”“一锅煮”致使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而自主学习尊重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自身的客观条件下,根据自身的需要,制定出具体的学习目标,选择相关学习内容,并对学习结果做出自我评估,它使不少学生脱颖而出,也使暂时落后的学生有机会得到教师较多的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也为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团结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参与开发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多,学校教育暴露出很大的局限性,从而需要终身教育来加以弥补。对此,一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学生时代进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强调自主学习中抓紧有限的时间构建和谐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分析
1.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学习是要有目标的,教师要善于创设目标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进而明确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当学生明确了目标后,教师不是放任自由,而是要尽量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确定的目标,把大目标化为一个个小目标,把学习中的重难点部分化解为自己跳一跳能实现的小目标。通过学生不断的思考,动手实践,再思考,再实践来实现自己的最终目标,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2.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方法
首先让学生掌握会阅读的基本要求。学生要能独立获取知识、自主学习的基础首先就是学会阅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会阅读的这种能力:
一是要求学生在读准字音、正确断句的基础上保持一定的阅读速度;
二是要求学生在快速阅读的同时脑子里要迅速的形成一定的意象,将文中所讲的内容和表现的意图与实际生活的情景联系起来,与题目中的插图联系起来;
三是要让学生反复去读,将对知识的理解反馈到读中,善于从文中发掘自己所需的内容,让学生明白“文读百遍,其意自见”的道理。其次让学生掌握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圈点批注的自主学习方法并努力使学生养成习惯。对重点语句的圈画,对有感悟的地方进行批语,对学生学会自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最后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问题的开始,有了问题才有探究的方向,才能制定具体的探究计划,从而得到释疑的目的,在探究中理解知识和巩固知识。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抓住一切时机,保护学生求知欲、好奇心,鼓励学生生疑、质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注意听讲,发现问题,敢于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大胆向教科书、向教师、向权威挑战,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主动求知,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从而在同中求异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课堂上,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猜想和提出假设
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哪怕是错误的问题,教师都必须认真对待,及时鼓励与表扬。既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全面辩证去思考出现的问题,又要激起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研讨,寻找答案、寻找规律,使他们的思维变得灵活而富有创造性。
4.在课堂上,教师对时间、空间的掌控对提高课堂效率尤为重要
教师要加强课堂节奏的把握,努力创建学习型课堂,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我们要改变观念,一堂课一般由学习交流、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讲解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并且还要分散在三个不同的时间段,第一段是新知识的精讲,要求语言简练,表述清楚逻辑性强,第二段是对练习题的点评,要简要明了,注重方法和所用知识和恰当的逻辑推理,第三段是对知识的小结,小结时要注意强调和知识的连贯性。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课堂上要少讲精讲、多学多练。练习的目的有三个: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学习成果;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学生之间交流合作的时间在10分钟左右,合作既是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的,通过合作学习和研究,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取得高质量的成果,与此同时,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学生还要学会如何交流和合作,如:彼此尊重、理解以及容忍的态度,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等。
加强自主学习教学方法的利弊分析
自主学习的方法无论是“一标三环”还是“自学辅导”,都是有利有弊的,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教学方法。例如我校开展的“一标三环”就是教师出示教学目标,然后学生针对教学目标自学课本上的内容、紧接着做些检测题,并要求后进生上台演板,及时发现问题。后教,针对发现的问题,让会做的去更正,达到“兵教兵”的目的。老师不能直接给出正确答案,然后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探究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出一些习题当堂训练,达到出现问题及时解决的目的。优点在于:
(1)这种教学法打破了过去的满堂灌,一节课都是老师主讲,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的弊端。
(2)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并且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调动。
(3)后进生不在是被遗忘的群体。
(4)它摆正了“学”与“教”的关系,即“以学定教”,根据“先学”的“学情”来确定“后教”的内容和方法,“以教促学”,“后教”帮助学生解决自学中的疑难,促进学生举一反三,继续自学,完成作业。
(5)教师的角色变了,变成了节目主持人,也真正发挥了主导作用,尽管教师讲少了,但学生学习的每一步都要靠老师引导,尤其要教师谋划好自学的策略或设计好学生自学的作战方案。
(6)它是最好的分层教学,“先学”学生看书,检测,一部分做错了,这就是符合实际,准确的分层,然后“兵教兵”,即合作学生,让做对的同学给做错的同学更正,让懂了的同学讲出“为什么”,最后老师点拨,共同教会不懂的学生,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7)它有一个特点,即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根主线。
由于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利也有弊,所以“先学后教”也有它的不利的一面:
(1)受原来那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影响,再加上各个学科有各个学科的特点,学生讲解不能深入,表达不准确不完整,逻辑性差,学生不易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不易形成较强的分析能力
(2)学生的能力各不相同,相差很大,有的学生自学效果不好,有些问题只是得到个结论,只是从表面上得到解决,不能弄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学生间的两级分化会更加严重。
(3)物理的知识点多面广,知识点较散,对于老师授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样就要求老师对每一节课的内容把握,主次分明,同时也要求老师要有很好的驾驭能力。
(4)自主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要求较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内在动力。因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归根结底是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孩子的自主学习习惯在学校得以培养,在家中也要加以维持,若家里不坚持,结果必然是半途而废、前功尽弃。
在加强自主学习时,解决教学弊端的策略
1.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好胜心
教师要保护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引导他们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在教学中,学生答错或做错的情况,教师要善于引导,不能过于苛刻、批评,反而要对其闪光点给予表扬加分奖励。而好胜心,也是学生的重要、心理特点。教学中,要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激发他们动脑,动口,动手的积极性兴趣。例如,教学中组织小组比赛,看谁算得快,看谁的解法多,方法巧妙;或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表意见,引起不同见解的争论等。总之,采用不同方法,激发好奇心,好胜心,促进学习兴趣。
2.教师与家长充分合作,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是主体,家庭教育是其基础,家庭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其相对亲和力最强,影响显著,强化家校联系,强化对学生在家的学习方法习惯的培养监督,形成教育合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互为补充。
家庭教育中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基本原则:一是调查和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观察掌握学生在家学习的习惯和方法,长善救失,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二是应坚持以学生自己的研究、总结、创造为主,家长指导督促为辅;三是坚持循序渐进,逐步巩固和内化;四是家校合作,沟通家长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联系,共同指导学习习惯和方法,形成指导的一致性。
为此家长应充分重视孩子在家庭范围内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可建议家长帮助孩子制订家庭学习计划,让孩子严格遵照去做,天长日久,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孩子学生在家庭范围内的自主学习,家长替代老师起监察、指导的功能,教师应引导家长在监控孩子自主学习时,不仅重视孩子的学习方法,而且关注他们的自主学习时间、任务等量上的安排,全方位指导孩子的自主学习。
3.善于运用反馈原理,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来自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种种正确的信息,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起着重要的激励和强化作用。它不仅仅使学生从反馈的信息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成功,从而使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兴趣得到加强,激起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愿望,而且能通过这种信息反馈使学生了解到自己学习上的弱点与不足,从而调动克服缺点、为争取好成绩而努力的积极性。同时教师通过信息反馈能够控制和创造出教学活动的“热烈而又镇定、紧张而又有秩序的”良好的心理气氛,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在快乐而又成功地从事着智力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所做出的任何一个动作或行为都是一种反馈信息,比如点头、微笑、皱眉、眨眼、苦笑、挥手、摇头以及口头评价、批改作业、批阅试卷、书面评语等。要坚持正面教育、表扬为主的原则,对学生学习结果所做的反馈信息必须客观、公正和及时。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反馈信息应以教师的评定和评价为主,重在鼓励和表扬,还可以通过对各个小组评分,和给个人评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4.改进评价体制和评价标准,改革高考导向作用
传统教育习惯于把学业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质量、评价校长和教师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造成了教育质量观的误导,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建立一套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发展的绿色质量评价标准,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量和反馈,有利于政府从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质量的真实情况,也有利于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更有利于构建教育内部“标准-教学-评价”的循环系统,以科学的“指挥棒”引导教育教学的深刻变革。
初中阶段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入门阶段,对于一个学生能否学好英语是一个关键的时期。但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农村初中学生基础较薄弱,大部分学生入学前根本没有接触过英语,信息又闭塞,以致学起英语来困难特别多。如何搞好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提高他们学习成绩?下面,就根据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激发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兴趣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学生对一门功课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地学习,去探索。作为受英语教育多方面条件限制的农村学校,如何去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我的体会是:
首先,要和谐、融合师生的关系,教师要用爱心和耐心去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之火。一堂课的教学过程,要通过师生互动才能完成。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平等、和谐、融合的师生关系。因为在平等、和谐教学环境里,学生才能被尊重和信任,才能消除胆怯和依赖的心理,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感情,才能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如果教师总是在学生面前一味地绷着脸,摆出高高在上的样子,对学习不够认真或成绩欠佳的学生斥责,必定造成师生间隔阂,导致学生不"亲其师"、不"信其道",甚至产生强强的逆反心理。心理学家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产生"爱屋及乌"的效应,学生对教师的情感会迁移到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合作的关系。教师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帮助、鼓励他们,用爱心去点燃学生对学习的欲望之火,并且要有耐心去用自己真实的感情去感召学生,使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之火长久不灭。
其次,要研究课堂教学的技巧,创设愉快的学习环境。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即使是一种好的方法,经常用,时间久了也会失去它的魅力。因此,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具体实际,不断变换教学形式,更新教学手段,创设新的教学环境,才能不断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尽量利用实物、挂图等直观教具和电教手段积极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通过教师自身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艺术性的板书,适当的表情、手势、动作配合;还可以通过师生对话、讲故事、小竞赛、游戏和以短剧的形式表演、课外活动结合等多种形式进行,使教学的内容、方法丰富多彩、动静结合、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较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再次,要给予学生学习的成功感,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获取知识是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知识需要一旦满足,学生就会产生愉悦的情绪。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以不断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而学生的成功感主要来自教师肯定的评价与赞扬,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设法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但学生的智力因素是各有差异的,加上其他原因,学生的知识学习、接受能力肯定也不相同,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有耐心、有爱心,认真了解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不同程度的要求来对待学生,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学生怎么会不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呢?
2.精心导学,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以人为本"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教学活动中"以人为本"就是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造力的发展。那么,英语课除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关键在于导学,就是引导学生如何学习。长期以来,我们普遍只注重教法的研究,而忽视了学法的研究。如何精心地引导学生学习,我主要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2.1 要让学生掌握学习英语的关键和要点,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我们都知道,学习语言的四个要素是听、说、读、写。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抓好听说读写的训练,这是最根本的做法。对于初学者来说,而听与读,尤其是朗读,则是最基本的内容。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课内老师讲课、学生听课,当然也有很多读的成份,但往往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应试,很多时间是在讲知识点,而朗读的训练也是"大合唱"式的操练。
课后的时间学生往往是把书面作业放在第一位,而把朗读与听挤到了最边缘,甚至不了了之。这样,听与朗读这二项最基本的训练在教学活动中便得不到落实。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狠抓英语词句的听、说、读、写训练,在听清读音的基础上,尤其要让学生个人"独唱",高声朗读、熟读、烂读于心,又在此基础上抓好说与写,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习英语的知识点,这才是学习英语的关键要点。当然,作为一种语言学习,单在课内45分钟进行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渠道抓好上述的训练,这是在英语教学中要明确的首要问题。
1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歌德也曾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充分满足课堂上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尤其在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模块的教学时,大量的物质有着各不相同的性质和渊源,利用多媒体可以丰富所学知识,调动学习兴趣。
比如,在讲到“从铝土矿中提取铝”这节内容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材料“金属铝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得到普遍应用的实例”,从包装药片用到的铝箔,到电线电缆,再到厨房炊具中的各种铝制品,最后到天上飞行的飞机和宇宙飞船,让学生感受到铝制品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然而,如今看来如此普通的金属铝在19世纪由于难以冶炼,还是非常昂贵的。随后利用多媒体播放文字材料:“据说在一次宴会上,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独自用铝制的刀叉,而其他人都用银制的餐具;泰国当时的国王曾用过铝制的表链;1855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出了一小块铝,标签上写着‘来自粘土的白银’,并将它放在最珍贵的珠宝旁边。直到1889年,伦敦化学会还把铝和金制的花瓶和杯子作为贵重的礼物送给门捷列夫。”这个时候,学生迫切地想知道为什么当初铝难以提炼,如今又用什么方法冶炼金属铝?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迅速激发出来,师生顺利地开展下面的教学内容。
再比如,学到“氯气的性质”一节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2004年4月18日发生在我国重庆的氯气泄露事件的多媒体视频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氯气的性质和预防措施。这些视听材料让学生获得的震撼要远远超过简单的教师讲授,同时省去了很多板书的时间,增大了课堂容量,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2 化抽象为形象,变微观为宏观
化学中有很多微观粒子的活动抽象难懂,单凭教师讲授不易被学生接受,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1)在讲到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得失时,笔者借助制作好的课件,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把电子形象比喻成有腿有脚会走路会说话的小人偶。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电子从还原剂这边“走”到氧化剂那边,嘴里还叨咕着:“失去我就是发生了氧化反应。”既形象又生动,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而且记忆也很深刻。
2)在讲到原电池和电解池时,笔者借助课件把电解质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形象比喻成可爱的卡通人物,清晰地呈现出它们的运动轨迹,帮助学生深刻领会了两种电池的工作原理。
3)在学习硫酸的工业制法时,利用多媒体展示硫酸工业制法中涉及的三种设备: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根据教学需要,可以展示剖面图,也可以把局部放大,还能通过动画模拟仿真,将孤立的设备连接起来形成系统的生产过程,完整地表示出来,整个工艺流程看得清楚、明白,易于理解。
4)在学到有机化学时,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把原子放大,可以反复演示在有机反应中原子或者原子团之间的拆分与组合,增强学生对有机物结构的理解,也加强了对有机反应中断键、成键等反应原理的深刻理解。
在日常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带领学生从宏观走向微观,再从微观走向宏观,通过化学学科的神秘来吸引学生不断进行深入研究。
3 模拟实验,增强实验效果
化学离不开实验,有课堂上教师的演示实验,也有进实验室完成的学生分组实验。实验的目的多是为了探寻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反应原理。有些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可以达到预期效果。但也有的实验操作复杂,耗时较长,或者由于物质有毒有害不便演示或学生操作,还有一些工业生产的实验在课堂上难以呈现,即便做了实验也不能有很好的实验效果。这个时候就要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模拟实验来克服实际操作上的各种困难,达到实验目的。
比如在学习钠的性质时,涉及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演示实验。一般这个实验都是在烧杯中演示完成,但钠只有豆粒大小,而且与水反应迅速,往往后面的学生还没有看见什么,这个实验就结束了。为了增强实验效果,笔者借助多媒体来完成这个实验,把以前用的烧杯换成培养皿,放到投影仪上,利用实物投影把实验现象投放到电子白板上,所有的实验现象变得一目了然:钠浮在水面上,迅速熔成闪亮的小球,在水中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生成的液体滴入酚酞后变成红色。这样既保证了实验的可操作性,又满足了全部学生的好奇心。
再如在学习甲烷时,笔者通过播放一些煤矿的瓦斯爆炸事故,利用视频材料,创造身临其境的感受,引出甲烷的存在和性质。这些材料既对课本实验进行了补充,也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同时通过宣传安全生产知识,让学生懂得尊重生命的意义。
4 顺应时代潮流,推动教学改变
随着时代进步,电脑等高科技电子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多媒体信息技术也在各个领域逐步发挥重要作用。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越来越丰富,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单调的“填鸭式”教学早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让多媒体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这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一步。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以声音、图片、视频资料、动画等多种形式参与教学。这些材料可以是教师有针对性的准备,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动手收集的素材。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他们更是主动学习的实践者,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插上自由的翅膀,不拘泥于课本上的知识,不拘泥于被动地听教师讲授,让他们可以更好地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体会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学生主体作用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尤为重要。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呢?笔者总结新课改几年来的经验教训,谈谈在新课程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
1以新课程理念转变师生角色和观念,这是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的前提
以人为本,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协作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学生要发挥主体地位的作用。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从主宰者、传授者、主导者转变为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师生是平等的对话与交流的伙伴。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我会学”,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学生的个性彰显了,如此,课堂的有效甚至高效就不难预见。
2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这是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的基础
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在这样的情境下教学,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数学课堂上,笔者通过各种途径,去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令学生如沐春风,人人轻松,个个心驰神往。让课堂上做到“四个有”:有疑问:在课堂口头评价时,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在疑问中评价;有惊叹:善于释解学生心中的迷惘,产生惊叹,表达喜悦,在惊叹中评价;有笑声:课堂上应该营造生动有趣、幽默诙谐的情境,在笑声中评价;有争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各抒己见,在争议中评价。
3改变教学模式,这是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的重要手段
我们经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句话是符合辩证法的。转变教学模式最终要看转变后的效果: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转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是否提高;教学质量是否提高。
教学内容不是教师灌输,而是学生独立自学和操作。在让学生自学指导这一环节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学生就能高效的进行自学。
教师在学生合作的时候,交代方法,明确任务,适时适度加以干预、点拨和引导,切不可为探究而探究,走过场玩形式,探而不究,究而不得。
4优化教学环节,明确教学目标,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手段
一节课的教学环节要合理恰当,活而不乱。一节课的教学环节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教师在备课是一定要精心设计。但是一节课下来要认真反思,是否每个环节都有必要,都合理高效?一切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程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高效课堂为最高标准。
在实践教学中不要机械的套用三维目标的模式,写在教案上可以,告诉学生就显得有些呆板。可尝试把目标问题化,就是把一节课要完成的目标设计成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解决了,学生也就达标了。
5讲究课堂评价策略,把握时机,适度评价,而且评价用语艺术化,要具有激励和鞭策作用,这是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的重要保障
激励性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进行激励性口头评价。更重要的一点,评价要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实施纵向评价。在课堂这个小世界里,让不同的学生全力投入、充分发挥,各有所得。
夏局长的课,《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校长领导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就是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通过夏局长的讲解使我充分理解了教育现代化办学理念,凝聚共同愿景,谋划发展方向,从“喊出来” 到“干出来”。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
钟校长的办学理念:办理想的学校,做温暖的教育,通过她讲解,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她的三入”德育模式,入形、入心、入神更让人觉得她在德育工作方面的独到之处。
华校长的课,让我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对于管理的独到作用与重要性。二流的学校靠管理,一流的学校靠文化。
所参观的几所学校校,既有积淀深久的多年老校,亦有筹建不久的新校,然无论其沧桑如何,沉浮几许,支撑起走向繁荣向上、蓬勃而起的筑基之本皆是一支师德高尚、甘于奉献、敬业乐业的教师队伍。正如世纪实验小学丁水法校长所倡导的,学校的发展提升的主因绝非学校的硬件,而永远是站在讲台前面的那个人;学校里应该是教师第一,所以教师培养永远是学校中最要的任务,正所谓师魂即校魂,师风即校风。一位校长也应在铸造教师师魂、提升教师素质上下大气力。一所学校,一支团队发展向上的基础是努力向上的精神,是充满正能量的团队氛围。而这种向上的精神、正能量的氛围往往不仅仅靠制度、靠约束而形成。
【关键词】:主体和谐积极
要提高数学成绩,关键在于要把握全面,突出重点,抓住基础,提高能力。小学学过的知识全面复习,突出主干性知识,对教学的重点加强复习,并把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整合成知识体系。领会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思想;掌握解题规律,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数学思维品质,你一定会成为数学优生的。 要想提高小学生数学的学习成绩,仅仅凭靠老师一人之力是不行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有效途径。教师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他们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和掌握解决问题的规律,提高解题的能力。这样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又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既能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又是一条实施素质教育的成功之路。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爱的需要和受尊重的需要就会突出出来,成为主要的需要。满足了爱和受尊重的需要,人就会感觉到自己在世界上有价值、有用处、有实力、有能力,从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只有对小学生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学中教师只有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才能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按兴趣和程度差异组成活动小组,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活动中始终把学生推上第一线,让学生当成活动的主人,采用启发式、探讨式、讨论式、自学式等教学方法,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到位。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1.给出预习思考题
在每章节教学前,教师先依据教学大纲、参考书,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所在,根据学生在上课前带着问题进入教室,有的放矢地研究教学内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预习教学内容
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思考题,对教材先预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并对疑难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把可理解的内容解答,在难以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以便讨论。这样,可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主体作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提高自信心。
3.再学课本,分组讨论
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教室,教师引入新课后,学生对着思考题再学课本内容。同桌或邻桌同学(约2-4人)进行讨论,使他们对发现的问题或疑难提出自己的看法,以达到比较提高的目的。“理不争不透”,争论是思维的最好触媒,经常展开讨论,对培养和发展人的创造力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讨论还可以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促使教学多向信息交流。如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一课中,教师出示例题:1/2+1/3=?5/6-3/4=?接着让学生讨论两个问题:(1)能否直接相加减?为什么?(2)谁能用学过的知识通过转化后再相加减?通过讨论,教学中重点、难点就更容易突出和集中,也容易暴露学生中的错误,有利于教师作针对性的指导。
三、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依据学生实际进行点拨、解释,归纳总结,达到学生掌握所学内容的目的,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课时,让学生出示自己准备好的三个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三角形硬纸板,让学生用量角器量出每一个三角形内角的度数,再由学生报出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度数,教师迅速、准确地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这时,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有旺盛的需求欲望,心理上造成“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只要教师稍加提示:“根据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很快解决了难于理解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总结,印象自然加深了,把教学内容变成切合学生心理水平的问题,转化为学生的求知欲望和需要。开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教学活动,学生先讲解,教师后补充、总结,改讲堂为学堂。解决某一问题,学生一步能完成,教师稍加提示,减少“坡度”,让学生跳一跳,摘苹果,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力量,从而自觉主动地获取新知。学生有质疑问难的时间,可大胆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全班同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四、注重实践中反馈,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上好美术欣赏课,把课上得精彩,笔者认为亟待解决两个问题:1、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不太重要,进而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2、教学模式单一、呆板,使学生学习兴趣索然。
一、思考
(一)传统美术欣赏课的局限
传统美术欣赏课多局限于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难以拓展;上课时更多的还是沿袭传统的教法,即以教师讲授为主,按照“时代背景,主题内容,艺术特色”三步骤进行,这样的课偏重于理性分析,形式上过于僵化,近似于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填”“灌”,学生死记硬背,自然提不起学习兴趣。同时,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无形中被剥夺了自主学习、尤其是研究性学习的机会,自然就逐渐丧失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正是当今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二)何谓美术欣赏课的研究性学习
一、教育思想观念是教育教学行为的先导。
教育的不适应,首先是教育观念的不适应;收效不大,首先是教育观念转变不够。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一轮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在这种大变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必须抛弃落后的、陈旧的传统观念,树立先进的、现代的教育观念。 1.新课程英语教师观念转变之一―――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在不少教师观念中,认为教材、计划、大纲就是课程,是既定的和封闭的,其实不然。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新课程启动的同时,英语又换了教材,许多英语教师都反映教材内容增加,难度加大,教法出新,对新教材的把握有很大的困难,甚至极可能完不成教学内容。这是因为过去在我国实施单一的课程和单一的教材的时期,教师把教材当成“控制”和“规范”教学的“法定文化”。不少外语教师把“统编教材”当成“圣经”,不敢增删,盲目遵循其规定的教法,不敢越雷池一步。由此可见,课程改革中,教师教材观的转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因为我们知道:哪怕由最新理念指导编写的教材,如果由理念陈旧的教师来上,就不能或很少会体现这种新的理念。
2.新课程英语教师观念转变之二―――树立正确的教师观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认为教师首要和基本的职能就是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的宝库,是活的教科书,因而,在学校教学中就造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教师俨然成为“知识”的天使而存在着。然而,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这种看法已经开始改变,“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经验中渐渐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对此,《学会生存》一书作了精辟的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得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因此,现代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把学生作为中心,围绕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帮助学生不断进步为目的,与学会商讨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民主的教育才会有学生个性的觉醒,才能释放学生的潜能。教师要重视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把“给学生压力”变为“给学生动力”,由“牵着孩子走”变为“推着孩子走”。美国学者罗伯特?麦瑞克认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因素有六种:关怀、理解、认同、尊重、友情、信任。教师要在人的潜能向现实素质的生成过程中,充分发挥促进者的作用,才能有效推动学生生动活泼、快乐自由地发展。
二、要关注学生主体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每个学生以不同的兴趣点、情绪、认知和语言技能的特长、投入交互活动的程度等各个方面体现自己的主体性。因此,没有一种灵丹妙药可以一劳永逸地把所有学生的所有主体能力都发挥出来,也没有一个不变的标准来衡量这个学生或那个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了多少,但是主体能力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可以加以概括的,否则,教师就无法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指导。我认为主体性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始终对英语学习有浓厚兴趣和强烈动机,对取得进步充满信心,能从交互活动中得到乐趣,获得启迪。不管在全班活动、小组讨论还是结对子活动中都能积极发言。
能随时从学习中主动吸取有用的东西,既能利用语音、词汇、句子等素材中已有信息进行自下而上的译码处理,更善于从背景材料和已有经验知识出发进行自上而下的理解和分析。例如,针对课文,教师问的问题没有现成答案,学生对自己听到的各句子所表达的分散信息进行整合,得出正确答案。又如,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以自己先前的知识和经验,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对这个故事做出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