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供电营销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扩大销售队伍,加强业务培训。
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最根本的,也是最核心的,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企业无人则止,加大人才的引进大量补充公司的新鲜血液。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所以在留着合理的人才上下功夫。在选好人,用好人,用对人。加强和公司办公室人沟通,多选拔和引进优秀销售人员,利用自己的关系,整合一部分业务人员,利用业务员转介绍的策略,多争取业务人员,加大招聘工作的力度,前期完善公司的人员配置和销售队伍的建立。另外市场上去招一些成熟的技术和业务人员。自己计划将工作重点放在榜样的树立和新榜样的培养上,一是主要做好几个榜样树立典型。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人是有可塑性的,并且人是有惰性的。对销售队伍的知识培训,专业知识、销售知识的培训始终不能放松。培训对业务队伍的建立和巩固是很重要的一种手段。定期开展培训,对业务员的心态塑造是很大的好处。并且根据业务人员的发展,选拔引进培养大区经理。业务人员的积极性才会更高。
2、销售渠道完善,销售渠道下沉。
为确保完成全年销售任务,自己平时就积极搜集信息并及时汇总,力争在新区域开发市场,以扩大产品市场占有额。合理有效的分解目标。
xxxxxx三省,市场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区,在这三省要完善销售队伍和销售渠道。一方面的人员的配置,另一方面是客户资源的整合,客户员工化的重点区域。要在这里树立公司的榜样,并且建立样板市场。加以克隆复杂。
其他省市以一部现有业务人员为主,重点寻找合作伙伴和一些大的商。走批发路线的公司在销售政策上适当放宽。
如果业务人员自己开拓市场,公司前期从业务上去扶持,时间上一个月重点培养,后期以技术上进行扶持利用三个月的时间进行维护。
3、产品调整,产品更新。
产品是企业的生命线,不是我们想买什么,而是客户想买什么。我们买的的客户想买的。找到客户的需求,才是根本。所以产品调整要与市场很好的结合起来。另外,要考虑产品的利润,无利润的产品,它就无生存空间。对客户来讲,也是一样。客户不是买产品,而是买利润,是买的产品得来的利润。追求产品最大利润的合理分配原则,是唯一不变的法则。企业不是福利院,所以为企业创造价值最大化,就是管理的最基本要求。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赚钱才是硬道理的转变。
一个产品的寿命是有限的,不断的补充新产品,一方面显示出公司的实力,一方面显示出公司的活力。淘汰无利润和不适应市场的产品。结合公司业务人员专业素质,产品要往三个有利于方面调整:有利于公司的发展、有利于业务人员的销售、有利于客户的需求。
1.我店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1)目标顾客群定位不太准确,过于狭窄。
总的看我市酒店业经营状况普遍不好,只要原因是酒店过多,供大于求,而且经营方式雷同,没有自己的特色,或者定位过高,消费者难以接纳,另外就是部分酒店服务质量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消费者到酒店消费的信心。
我店在经营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去年的经营状况不佳,我们应当反思目标市场的定位。应当充分挖掘自身的优越性,拓宽市场。我酒店目标市场定位不合理,这是导致效益不佳主要原因。我店所在的金桥区是一个消费水平较低的区,居民大部分都是普通职工。而我店是以经营粤菜为主,并经营海鲜,价格相对较高,多数居民的收入水平尚不能接受。但我店的硬件水平和服务质量在本区都是上乘的,我们一贯以中高档酒店定位于市场,面向中高档消费群体,对本区的居民不能构成消费吸引力。
(2)新闻宣传力度不够,没能在市场上引起较大的轰动,市场知名度较小。
我店虽然属于金杰集团(金杰集团是我市著名企业)但社会上对我店却不甚了解,我店除在开业时做过短期的新闻宣传外句再也没有做过广告,这导致我酒店的知名度很低。
2.周围环境分析
尽管我区的整体消费水平不高,但我店的位置有特色,我店位于101国道旁,其位置优越,交通极为方便,比邻商院、理工学院、机电学院等几所高校,所以过往的车辆很多,流动客人是一个潜在的消费群。大学生虽然自己没有收入,但却不是一个低消费群体,仅商院就有万余名学生,如果我们可以提供适合学生的产品,一低价位吸引他们来我店消费,这可谓一个巨大的市场。
关键词:工作过程 典型工作任务 教学设计 职业能力
近年来,中职院校都在积极进行课程开发的探索改革,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已逐步被接受。同时,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案的实施需要结合具体的内外条件,如实训场地配置、师资条件等,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需结合校情进行课程开发,探索出适合本校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近几年来,笔者学校对电工专业的课程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以电工与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方案为例,试图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实施在中职院校课程开发中的可操作性。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内涵为“学习的内容是工作(过程),通过工作(过程)实现学习”。这里的“工作”是通过具体的工作任务体现的工作对象、内容及要求;“学习”的课程内容是该专业典型岗位对应的重要“典型工作任务”的综合性职业能力要求。主要设计思路如下。
1.提炼典型工作任务
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企业实践专家及专业学科专家共同提炼专业的核心岗位及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
2.确定学习课程领域
整合典型工作任务中的职业能力要求,将职业能力目标转换成学习课程领域。
3.构建课程体系,开发专业课程
开发并编制课程标准、教学指导书、工作手册及教材。
4.课程实施及验证
按照工作和教学规律进行相应的课程实施,并针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
二、课程教学设计
电工与电子技术及应用是电工(电气)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在教室讲授知识点,再到实训室做实操训练,因电类理论知识点抽象,学习效果较差。笔者学校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将专业课程转变到实训室来讲授,老师讲完知识点,学生即操作,学习效果有了改善。但试行后发现,仍有部分学生实操技能掌握不好。通过深入研究,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学生的积极性及教学效率有了显著提高。
1.整合教学内容
在课程开发改革过程中,关键环节是调整教学内容。顺序化的传统教学内容便于开展系统性的课程式教学,但对于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并无优势。针对这一情况,对电工与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内容进行优化,重组为:安全用电、认识电路、照明电路、电动机及其控制线路、稳压电源、放大电路和数字电子技术。
2.学习任务的设计
(1)任务编写。编写的任务要经过精心设计,要包含具体的内容、明确的目标和完备的知识链接;同时,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任务的难度,做到层层递进,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浓厚兴趣。
(2)工作页编写。工作页是源于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任务,通过系统化的引导问题,指导学生在完整的行动中进行理实一体化学习,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学习工作过程知识,提升关键能力及综合素质。
3.教学方法的应用
授课中应采用教师引导下的合作学习模式,交叉使用多媒体演示法、实物投影法、阅读法、讨论法、讲授法、动手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
4.教W设计
为突出职业教育“实践性”特点,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原则,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过程设计包含七个环节:教学组织(工作准备);情境设计(做什么?);方案制定(怎么做?);方案验证(试一试,效果怎么样?);效果评价(方案能否再完善?完成如何?);拓展学习(能力再提高);结束总结(工位整理)。
以安装白炽灯照明电路为例,建议5学时。
(1)教学准备。包括:元器件准备、仪器仪表检查;学生分组;复习回顾,复习相关电路图及控制电路。
(2)情境设计,任务驱动。首先,情境创设。播放一段家居照明的视频,要求仔细观察其运行控制情况。提出任务:家用电器接在哪里?如何设计带有插座的“一开关控制一盏灯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其次,任务分析。利用课件,讲解家居照明电路的控制原理、电路图设计的规范、电路安装步骤。
(3)制定方案,实施方案。首先,制定方案。小组讨论学习,以工作页为指导方向,初步制订实施方案。其次,方案检查修改。各组确定方案后,交由教师检查,根据反馈的建议及意见,修改完善方案。
(4)方案实施验证。首先,电路的安装。依据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安装工艺及步骤,进行照明电路的安装。其次,检测电路,通电试验。如电路不能实现任务所提出的功能,小组组织讨论,修改方案,再次实施,同时完成工作页的填写。再次,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学生掌握照明电路安装及故障的排除方法,提高专业能力。
(5)任务完成,效果评价。包括以下方面:教师对各组的电路通电试验,并给予评价;各组展示本组的最佳方案,其他组提出点评意见;由师生共同评出本次任务实施较好的几个小组,给予表扬鼓励;教师提出优化方案供学生参考,指出小组方案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引导学生注意照明电路典型控制方法及安装工艺规范,同时引申出多控制电路的家居照明电路设计;各组对方案进行再完善,填写考核评价表。
(6)拓展学习及作业布置。包括:其他家居照明控制电路的设计思路及方法;照明电路安装的行业规范及要求;作业布置,布置任务4“安装荧光灯照明电路”的相关准备工作。
(7)结束总结。组织学生整理工位、清扫教学场地。
5。实施效果分析
实施发现,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使学生通过职业教育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并快速适应企业岗位的核心职业能力要求。
【关键词】综合计划 营销 应用
为贯彻落实国加电网公司“一强三优”的战略目标,加快推进公司发展方式和电网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公司“四化”建设,精益管理供电企业营销管理,强化营销综合计划管理在公司管理中的应用。
一、概述
综合计划是统领企业各项目标和工作的纲领,是加强集约管理、精细过程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手段,是把经营工作的各个环节归入目标、完善内控制度、提高企业效益和效率、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实施的重要举措。一般营销综合计划是以公司年度各项营销指标为目标,以公司发展战略和规划为指导,对营销核心指标进行梳理优化,形成覆盖公司营销重点业务、重要环节的目标管理体系,是公司发展战略的近期目标和实施方案,在营销各专业计划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平衡、优化后形成的公司营销工作计划。综合计划管理是指对综合计划的编制、调整、审批、执行、跟踪分析、考核的全过程管理。
二、具体应用
近年来,随着营销综合计划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的初步建立,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梳理各专业的重点工作,确保营销工作结合实际
首先,营销部门结合公司第一年营销指标完成情况和营销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梳理出公司需要进一步推进实施营销工作和工作短板,基本确定第二年的营销重点工作打算。2013年公司营销部共梳理出四大工作目标,即持续完善公司“大营销”体系,落实新标准和业务流程、台区规范化管理工作100%完成年度计划、持续提升供电服务水平:95598全年接听率达到95%;计量准确;完善非居客户供用电合同签订工作。
(二)完善公司营销工作计划,确保与省公司保持同步
省公司营销工作计划下达后,市公司全面落实省公司计划管理相关工作部署,根据省公司营销工作安排,参照其综合计划分解模式和要求,进一步细化丰富市公司综合计划内容,对公司初拟的营销重点工作进行补充完善,组织编制下达市公司营销综合计划。依据省公司用电信息采集建设安排,完善了2013年营销专项投入建议。
(三)分解落实责任单位,确保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对公司营销综合计划进行层层分解,逐级落实,确保计划得到有效实施。以综合计划管理为工作主线,将公司营销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形成公司、部门(单位)、班组、岗位和年、季、月、周四个层次的计划管理体系,构建逐级保障体系。将公司营销工作要求准确、及时、全面地传达到基层,提高广大营销员工对公司营销工作的认知度,增强全员的责任感、压力感和紧迫感,确保公司营销工作年度目标的完成。
(四)加强对营销综合计划过程管控,确保年度计划的完成
发挥职能部门专业化管理作用,加强对赢下哦基层单位的业务指导,对营销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主动查找症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管理责任,密切关注营销计划执行情况,确保营销工作的有序开展,确保公司的营销工作务期必成。加强计划跟踪和督查督办力度,特别是加强重点工作的动态分析和监控,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对未能按计划要求完成工作任务的部门、单位,主管部门要及时要求其反馈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督促限期完成。
(五)严格营销综合计划考评,形成闭环管理机制
建立“周报送、月考核、季分析”的考核机制,将市公司营销综合计划管理全面纳入公司月度绩效考核办法和年度业绩兑现办法。加强营销综合计划管理,每月跟踪营销重点工作进度,对未能按计划要及时督办,要求其反馈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限期完成。每月通报计划完成情况和考核评价情况,实现评价结果与薪酬直接挂钩,形成计划下达、过程监控、考核评价、总结提升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
三、存在问题
随着“两个转变”的深入推进,供电企业对营销综合计划的预见性、准确性和调控力、执行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为:
一是营销综合计划的广度深度不够,没有实现对经营管理的全覆盖、全介入、全监控,缺乏全局性和系统性。原有的管理指标体系主要依据上级下达的指标为主,按部门、分层级分解拓展指标不够。有些专项工作计划没有纳入综合计划统一管理。计划指标的预见性和准确性和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二是综合计划的监控约束力不强,计划管理基础不到位、分析监控跟不上精准管理的需要。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提升综合计划管理水平,认识推动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积极主动适应新要求,推动企业发展方式转变。
四、有关建议
(一)推进营销综合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积极推动综合计划管理的信息化应用。目前省公司综合计划管理信息系统正在开发改进,凭借系统高效的工作平台和有力的技术支持,实现综合计划管理提升,调高综合计划的调控力和执行力。
(二)建立、改进实现营销综合计划管理的长效机制
电力稽查的主要作用是维护电力市场的供电秩序,维护电力的供应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电力监察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代表着电力公司的外部形象,它标志着电力行业执法的公正与服务的优劣。电力稽查工作的职能主要体现在管理者的组织、领导、创新、控制几方面。它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针对电力市场内部存在的问题进行稽查,进而达到监督和整顿的作用。
1电力稽查的目的
为强化公司系统营销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堵塞漏洞,强化约束机制,维护企业正当利益,保护用户用电的合法权益,减少营销过程中的各种不规范行为,防止企业经营效益流失,规范营销稽查行为。
2电力稽查工作的主要内容
电费的稽查、电价的稽查、计量管理的稽查、线损稽查、合同稽查、服务稽查、对电监局转办集团公司委托与客户投诉进行稽查、电力市场指标稽查
3电力稽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电力稽查方法的陈旧。目前电力稽查工作中,工作人员依旧通过对复杂数据和资料的计算分析来寻求解决方法。目前的稽查方法主要是针对稽查对象进行抽查并逐一进行排查,这种方法适用于工作量小的情况,当工作量很大时,稽查人员就会出现人手不足的问题。
电力稽查工作片面化、单一化。电力稽查工作的重心一直在用电费用的堵漏增收和用电用户的电费稽查上,这样往往忽视了对电力行业内部的稽查,稽查工作就难以起到对行业内部管理的监督作用。
电力稽查人员素质普遍偏低。针对目前的情况来看,电力行业的稽查工作普遍重视程度不够,电力企业人员配备不足,稽查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偏低,工作积极性查等等,这些都是电力稽查队伍内部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稽查工作的实效性。
稽查系统的亟需优化,由于电力稽查制度的不够完善,就会导致整个稽查系统难以全面掌控。稽查部门没有一个良性的系统,就难以针对稽查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最终实现良性循环。
4电力稽查的完善手段
4.1加强稽查内部管理
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基础管理工作,针对不同的基层岗位设立专职人员切实做到专职专岗。其次要建立和健全稽查部门的制度和工作目标,使每个人都责任到位,各司其职,实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章可循。最后,对查出的工作问题进行通知和整改必要时进行处罚,并不定时进行回访,确保稽查的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4.2抓好稽查工作的内部建设
加强稽查部门的内部制度建设,使稽查工作变得制度化、法制化、合理化、规范化。在日常工作中制定稽查的月工作计划、年工作计划、对各项稽查工作任务要做到有报告、有措施、有落实、有结果。稽查部门要对内部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与考核,在培训方面要实行实际问题与技术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对于专业知识的培训要聘请行业内部专家进行详细讲解,尽量达到培训人员基本掌握这一目标。稽查工作时意向专业技术极强的工作,只有稽查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不断提高,才能保证其业务水平可以胜任这个工作,才能行之有效的进行监督检查工作。
4.3加强电费电价的稽查管理
电费电价是否合理一直都是人们普遍管制的问题,在这方面稽查工作是否监督到位直接关系到电力行业的门面,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电价电费的管理,才能保证电力行业在市场经济稳定发展。稽查人员应对营销单位的电费收取、营业报表、电费账务、日常营业管理进行检查,如查出问题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进行处理,确保供电营销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4加强对优质服务的稽查监督
随着社会的改革与发展,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也成为电力行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深入贯彻“优质、方便、规范、真诚”这八字服务方针,切实履行供电服务“十项承诺”。电力稽查部门要对优质服务的落实进行监督和检查,针对当前在优质服务中存在问题的进行调查,汇报、及处理。切实解决电力用户反映的“乱收费、乱加价”和“关系电、人情电、”等问题。
4.5加强电能计量装置的稽查监督
为了保障供电双方的合法权益,确保电能交易建立在公平、合理、准确的平台上,稽查人员要对电能计量装置的现场安装、轮换、运行管理工作执行情况,按照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技术管理法规来进行稽查监督。通过稽核人员对电能计量工作的监管,做到使用的设备均达到校验标准,均是在国家法定规定的标准下运行,从而使电能计量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4.6稽查部门内部制定岗位责任制考核方法
电力行业要想不断地进步和自我完善,就要建立完善的考核与评价机制,要对内部员工进行行之有效的考核。稽查部门作为一个监督管理的职能部门,它的内部管理机制就更为重要,在日常工作中要制定和完善工作岗位经济责任考核方式,用来树立榜样,对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奖励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对于违反规定的员工要对其思想进行及时纠正,如严重违规要进行相应处罚。
4.7计划性的开展稽查工作
稽查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具有变化性的工作,因此电力企业要结合企业内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制定稽查的月工作计划和年工作计划用以保证稽查工作长效有序的进行。稽查的计划要根据以往的工作情况有重点、有方向、有层次的开展。
4.8加强稽核内部的信息反馈
要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就需要稽核人员及时的掌握预期工作目标和实际工作情况的具体信息。只有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网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问题的出现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低压台区线损 采集系统 营配贯通 台区户变关系
营配贯通是指配电网和营销两套业务系统进行优化整合,实现营配数据信息共享和业务流程优化协同运作。为了推进营配贯通的深化应用,需以采集系统全覆盖为支撑,常态化开展营配集成业务为手段,深入挖掘采集系统数据和功能应用,加强与营销、配电等相关系统集成,实现线损管理精细化,推进营销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公司供电服务水平。
一、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的概述
(一)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的理念和策略
低压台区线损管理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舟山供电公司在线损管理方面牢固树立“技术线损最优化,管理线损最小化”的理念,逐步建立“管理体系、技术体系”为支撑的科学、规范、高效线损管理方式,开展以台区低压线损率指标为核心的全过程管控,落实各项管理降损措施和技术降损措施,不断提升公司的运行效益。
选取典型,总结台区线损问题治理经验。2014年,舟山公司选择展茅供电所重点突破,组建攻关小组,开展配变-表计对应、10千伏公变专变营配对应、10千伏线路测点对应等数据质量现场核查,共梳理出公变端、用户端、营配贯通对应、其他等4大类23小类台区异常问题。通过制定治理方案、排定工作计划到治理实施,展茅供电所仅用了48天时间,台区线损可算率从71.59%(2014年2月19日)提高到96.89%(2014年4月8日)。该治理经验已推广到舟山地区所有供电所,舟山公司台区线损治理工作效果明显。
(二)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的主要内容
台区低压线损统计依赖于公变、低压同期电量数据,以及公变与低压用户准确的对应关系。目前公变档案维护及数据采集业务归口管理部门为运检部,低压数据采集和公变计量点管理归口管理部门为营销部,鉴于营销、运检在数据采集和配网设备维护方面职责分工不同,台区低压线损精益化管理需要借助于统一的数据采集平台,并建立有序、规范的公变与计量点对应关系常态维护机制,进而推进线损精细化管理,有效降低技术和管理线损,提高公司降损节能成效。
相关工作分台区线损监测与分析,将线损管理调整为日分析,实现台区线损由结果管理向过程管控转变,提高线损计算的精细化水平。台区线损准确可算率指标是一个综合评价采集全覆盖情况、采集质量以及用户台区档案质量的指标。为加快提高台区用户对应关系的准确性,切实深化用电信息采集数据应用,以台区线损准确可算率为抓手,定期开展配变-表计对应,10千伏公变、专变营配对应,10千伏线路测点对应等的数据质量现场核查,进一步提升营配对应的数据可用率。
(三)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的工作计划及指标目标值
根据台区线损准确可算率指标反应对应关系梳理质量,制定了相关的工作计划:一是完成专变、公变对应10千伏线路在营销系统中的维护;二是核对营销和生产GIS的公变对应度;三是完成配变-表计对应关系普查,通过“户变关系判别技术”核对公变-接入点-表箱-表计的对应关系,在低压GIS系统中对应地理位置信息。
指标目标值:
公变营配对应率:100%
配变-表计对应关系正确率:99.95%以上
采集系统低压用户数据采集完整率:99%以上
公变数据采集完整率:99%以上
专变数据采集完整率:99%以上
台区线损准确可算率:98%以上
二、低压台区线损治理的措施
舟山公司根据省公司发策部的统一部署,开展了计量采集普查、数据治理、需求整理、系统完善、上线运行、试点经验整理、配变智能终端完整接入等工作。
2014年1月以来,舟山公司累计完成405个主变关口、14个电厂关口、278个主网线路关口、720个配网线路关口、4553个专变用户、3916个公变计量点、535781个低压用户的计量、采集装置覆盖情况普查。处理电量关口采集薄弱环节11项;加装1155个采集装置,新覆盖7508个用户,采集覆盖率达99.90%;截至2014年8月底共换装121305块智能表计,智能电表安装率达93.43%。舟山供售电量各采集点已全面纳入同期线损管理。
(一)基于“户变判别技术”排查台区户变对应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建设和发展引起的频繁变动(如迁建、扩容、割接、布点等)、用电户数增多和用电户信息变更频繁,通过传统方式(人工结合台区识别仪)很难及时、准确的排查台区“户变”关系,从而又造成营销业务系统中的台区“户变”关系数据与现场不一致,导致异损台区屡屡冒出,使低压台区线损治理工作进入了瓶颈阶段。
基于此,在近期公司引进杭州新世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区户变关系动态判别解决方案],并经过部分“户变”对应关系存在疑问、线损不正常的台区做试点成果的验证,符合“公司对台区户变关系准确率达到99.95%”的要求。该新型解决方案与传统人工解决方案的差异在于,可以实现一次识别多个台区、自主识别箱表内增减表计、主动提示窜台表计的功能,形成户变关系常态化维护的长效机制,为台区线损精益化管理和深化营配应用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
(二)梳理线损异常台区清单
结合线损异常台区常态化治理流程,以及将排查台区户变对应关系的技术与系统衔接,梳理线损异常台区清单。以展茅供电所为例,通过系统查询展茅供电所台区线损情况。根据查询结果从系统导出线损过大台区及负损台区清单,并为后续制定台区线损异常治理计划提供依据。
(三)制定台区线损异常治理计划
为实现台区线损异常治理的合理性、规范性、科学性,成立了对应关系核查组和计量装置检验组,负责展茅供电所台区线损异常整治工作。对应关系核查组由展茅供电所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台区-用户对应关系的排查工作;计量装置检验组由计量室相关人员组成,负责计量装置的现场检验工作。
两个专业小组根据线损异常的地理位置分布情况及展茅供电所人员整体安排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台区线损异常治理计划,见表1、表2。
(四)异损台区现场排查及结果分析
两个专业小组根据线损异常治理计划每日开展现场核查工作。对应关系核查组主要核查现场变压器下挂接用户是否与系统中一致;计量装置检验组主要检查现场CT变比是否与系统倍率一致、二次接线是否正确、公变下挂接的终端是否与系统一致等情况。
经过两个专业小组的现场核查反馈结果,存在1台变压器CT变比与系统不一致,5个台区用户对应关系不一致,4个台区部分用户电量缺失的情况,详见表3。
三、低压台区线损治理结果的评估与改进
(一)低压台区线损治理结果的评估方法
通过以上针对性工作,实现公变台区与用户负荷的实时监控,为配网规划和建设,提供了准确的负荷数据,为彻底消除配网“低电压”现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舟山公司台区线损准确可算率指标也提升至98%以上。台区线损准确可算率的提升为日常电力营销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在提升台区线损准确可算率指标的同时,完善了用户信息资料,及时、完整、准确地为SG186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从而为电力营销日常工作环节、决策制定,提升日常营销工作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二)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及改进
(1)公变增容更换互感器引起月线损异常
互感器更换后,在计算月线损时,系统按照更换后互感器倍率来计算月供电量,导致台区月线损偏大。
改进:对互感器倍率更改情况进行区分,如果是系统互感器倍率档案错误的,则按照目前算法来计算;如果是正常互感器更换,则按照更换前后分开计算供电量。
(2)台区低压线路切割引起月线损异常
用户台区切割后,系统将用户整个月的电量全部算到切割后的台区售电量中,导致切割前的台区月线损超大,切割后的台区月线损为负。
改进:对用户台区变更情况进行区分,如果是用户台区档案错误的,则按照目前算法来计算,如果是正常用户台区变更,则按照台区变更前后分开计算台区售电量。
(3)公变终端故障无法修复时,会导致月线损为负
公变终端故障无法修复,更换终端后,系统在统计月供电量时,按照新、老终端分别计算。但是老终端是以故障前最后一次抄见示数作为底度,故障期间的供电量缺失,导致月线损为负。
改进:参照现有的低压用户算法,对故障期间的供电量进行估算。
(4)公变终端(或用户)电量突变,会导致台区月线损异常
改进:对于电量突变的公变或用户,采集系统根据日均电量设定阀值进行识别并发起异常流程,由责任部门确认是否属于突变,对于属于突变的公变或用户,允许手工录入示数或根据公变终端(或用户)日均电量进行估算;
(5)销户用户电量未统计在月售电量中,导致台区月线损偏大
改进:将销户用户电量计入月售电量中;
(6)用户二级计量点下装表导致月线损为负
改进:营配贯通规则要求进行配变―表计对应,但是在计算台区线损时,需要将二级计量点下表计电量剔除,否则会导致售电量重复统计,可能引起线损为负。
(7)台区户变对应关系不准确导致线损排查失去基础数据支撑
改进:使用新型户变判别技术,对异损台区进行批量排查户变对应关系,在户变对应关系准确的基础上,再进行其他影响台区线损的原因排查,使台区线损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四、低压台区线损治理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深化应用功能开发
开展理论线损专题研究及初步应用,将理论线损与统计线损进行比对并生成异常告警;
开展线损指标体系管理研究与功能开发,即梳理基础数据维护、线损统计及异常处理相关的评价指标,定时自动统计线损指标,初步建立线损指标管理及评价体系;
开展降损管理研究与功能开发,即根据统计线损与理论线损对比结果,分析影响线损主要原因;
开展降损专题研究与功能初步开发,利用线损统计数据,对线损异常进行分析,根据用电量波动情况,生成疑似防窃电用户清单,为防窃电工作提供辅助。
(二)为配网规划提供抓手
为年度配网改造项目安排提供依据,对每条线路、每个台区实际线损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配电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指导配网项目储备,改变以往单纯考虑设备拆旧换新降损的做法,从而避免电网建设改造资金浪费。
(三)为反窃电及故障提供分析平台
低压用户从营配贯通业务应用平台,丛台区线损精益化管理模块分析入手,针对线损超大台区,分析日用电量少和日用电量波动较大用户,逐户开展现场检查,包括:现场校验及接线检查、确认是否存在接线质量问题或存在绕越计量装置用电问题,若发现无表定量用户还需通过加装电能表规范计量装置配置。
通过持续开展台区排查,治理了现场变比错误、公变终端接线错误、通讯信号、用户窃电等问题。如2014年完成负损、超大损和不可算台区处理675个,通过台区治理、同期线损应用发现窃电98起,退补电量108652千瓦时。台区线损准确可算率由78%提升至99%以上。
参考文献:
(1)理念培养宣贯。笔者所在公司为稳妥有序推进此项工作,坚持把理念宣贯放在首位,着力宣传当前企业发展与依法治企的严峻形势,粗放型台区管理风险与“全日制”动态管理规范的差异对比,以及方案内容和激励举措。(2)配套设施改善。为强化农电用工纪律意识,公司为基层供电所统一安装配备手机考勤系统,员工更换手机考勤卡,实现供电所考勤数据的远程抽取和考勤报表的实时生成。同时着力解决“全日制”管理下的生活需求,通过改扩建员工宿舍,配置床铺、衣柜、公用洗衣机等,统筹安排员工住宿问题,并设置活动室、图书室,添置健身器材,多形式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3)考勤奖惩到位。从培养农电用工日常工作习惯入手,实行全员每天统一考勤,各班组长根据当天工作计划,统一派单工作,同时公布各班组工作动态、人员去向,并上传供电所微信群;考勤人员负责收集考勤情况、派工单、工作票等数据和资料存档作为考核依据,在当月基本工资和绩效奖金中进行双重考核兑现。
二、全面专业化分工,优化结构明职责
(1)调整组织架构。结合基层营销违规行为、生产运维压力、优质服务提升等诸多现实问题,笔者所在公司在采集系统全覆盖、电子缴费渠道等智能业务拓展、人力资源得以释放的契机下,按照上级供电所顶层设计架构要求,根据基层实际工作需要,将供电所人员进行整合优化,设置了“一室一厅五组”:即24小时值班室、营业厅、生产运维组、采集运维组、用电检查组、网格组、综合组。(2)明确班组职责。明确“一室一厅五组”各班组业务界面,各司其责,提高基层工作质效。24小时值班室主要负责接受县公司服务指挥中心指令、电话报修需求,解答业务咨询和用电查询等工作。营业厅主要负责各项用电业务受理、客户业务咨询、资料收集整理及营业厅优质服务相关工作。生产运维组主要负责10KV线路、设备日常巡视;10KV线路树障、房障清理及防外破工作;履行属地化线路相关职责;配合县公司检修建设工区开展消缺前期协调、准备等工作。采集运维组主要负责客户专变、台区总表、低压户表的上线运维工作,负责户表新装、轮换、迁址等表计日常运维,配合县公司计量班做好客户专变、台区总表漏抄排查等工作。用电检查组主要负责营销违规行为常态化监管,对线损异常线路、台区,系统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和检查,配合县公司用电检查班做好营销工作质量管控。网格组主要负责按照“设备主人制”要求,对低压线路、设备进行日常巡查、小型维护;履行“服务网格员”职责,负责专项优质服务活动推进,用电安全宣传等优质服务工作。综合组主要负责落实党建宣传、物资管理、规划配合、财务报帐等综合性业务。(3)细分岗位小类。笔者所在公司在“三集五大”标准岗位目录的框架下,根据供电所“一室一厅五组”的设置,细分岗位小类,共设置值班长、值班员、物资管理员、项目管理员等25个小岗位,并梳理、制定了各岗位工作人员职责。
三、全程动态化管控,灵活调配强质效
(1)内部动态补员。结合目前基层供电所农电用工入口冻结和人员老龄化的现状,为充分盘活存量资源,笔者所在公司实施供电所内部动态补员,明确要求“一室一厅五组”各班组长相对固定,班组成员之间可以根据工作情况动态调配使用。另一方面实施所与所之间专项帮扶,如遇公司开展重要、大型专项工作时,因所内专业力量薄弱,短期内无法完成目标,供电所可向上级人力资源部门申请,临时调配其他供电所专业人员到本所组成专班阶段性开展专项帮扶工作。(2)能者身兼多岗。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鼓励基层供电所员工根据自身技能水平和专业特长,采用兼岗方式开展工作,所内可结合工作量和质效等因素,明确每人兼岗不超过三个。同时,在多人申请兼同一岗位的情况下,按照“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鼓励基层供电所采用岗位竞聘的方式进行人员岗位的动态调整,如,两名网格员均申请兼职项目管理员,可由供电所“全日制”工作小组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对两人电网规划知识、线路熟悉程度、综合素质等进行考评,公平、公开、公正选取合适人员兼岗。(3)动态监管掌控。笔者所在公司还借力互联网技术,在供电所探索实施可视化管控平台。各班组人员根据工作计划领取派工单及GPS定位卡,通过平台实时掌握工作运行轨迹,并在微信平台实时传送图片。从而实现班组、车辆、人员实时管控,有效保障员工人身安全,进一步提高工作质效。
四、全员化绩效考核,激发动力重执行
(1)健全考核机制。“全日制”动态管理的核心在于贯穿始终的考核机制,笔者所在公司在试点之初,就考核方式、流程、兑现和结果运用作为重点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制定了《供电所“全日制”管理绩效考核方案》,通过严格纪律、明确职责、量化指标、考核到位,发挥了绩效考核的正向激励作用。(2)分层强化实施。在县公司层面,通过同业对标指标、增减工作任务、管理水平段位考核供电所综合管理情况。同业对标指标考核主要对涉及生产、营销、物资管理等方面可以量化的基本工作量进行考核,由各职能部门提供考核指标;增减工作任务考核主要对重点工作、临时工作、阶段性工作和考核性工作任务实行考核,由各考核部门下发工作任务单考核;管理水平段位考核是根据供电所同业对标得分A、B、C、D、E段位情况,启动“说清楚”制度。在供电所层面,制定“一室一厅五组各岗位绩效考核评分表”,内容通过出勤率、主要业绩、综合评价、增减工作任务、激励考核等5个方面常态进行。(3)考核结果公示。县公司层面月度公示各供电所同业对标指标完成情况、增减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绩效得分情况;供电所月度公示员工绩效考核得分情况,实现考核过程公平公正,考核结果公开透明,从而有效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马宏燕 单位:国网襄阳市襄州区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用户自建变电站日渐增多,供电企业对用户变电站开展用电检查工作的压力亦越来越大。现时用电检查技术落后、用电检查人员人数不足、工作任务繁多均容易引起现场用电检查工作的纰漏,此时引入高科技手段协助现场用电检查工作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通过简要分析用户变电站现场用电检查工作现状,提出存在问题,并利用信息化软件的优势特点,设计现场用电检查工作软件,阐述软件的主要功能、技术手段及应用范围,力求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现场用电检查工作变得更加科学、更有效率、更易管理。
【关键词】用户变电站 用电检查 信息化 软件
近年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企业纷纷加大在一线城市投资,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以自建变电站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相对于供电企业,在满足增供扩销目标的同时,对用户变电站的用电检查工作压力亦骤然增大。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用电检查工作带来新型方法。对科学技术的加以利用将有助于减缓用电检查工作的压力,提高用电检查工作的效率,提升用电检查工作的质量。
1 用户变电站现场用电检查工作现状
由于用户供电线路与整个电网相连,其变电站运行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网的安全、稳定,亦影响着全市用户的供电质量,所以,加强对用户变电站用电检查的工作变得尤为重要。在日常现场用电检查工作中,一般通过巡视、查阅来检查用户用电设备的运行情况、检验记录及周边环境的变化,随着用户变电站日益增加,传统现场用电检查模式所引发的隐患已日渐突出,主要表现为:用电检查人员数目与新建用户变电站数量不成正比,人工巡视、查阅、手工纸介质记录的工作方式存在着人为因素多、管理成本高、无法监督人员工作状态及用户变电站检查记录容易丢失、不易找回等明显缺陷,已无法适应现场用电检查工作的要求。
2 信息化技术在现场用电检查工作中的运用
信息化技术运用在现场用电检查工作中,主要是指发展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用电检查工作中。信息化技术在与过去人工检查方式不一样的是,它具有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配以图像识别、文件扫描、快速录入/读取、数据分析等功能,供用电检查人员辅助决策。除此之外,用电检查工作信息化能减少大量的人力工作,有效地避免人为错误。
3 软件在现场用电检查工作中的应用
将应用功能通过开发软件的方式安装在用电检查人员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设备上,以移动网络、无线网络等方式接入互联网与营销系统服务器连接,通过数据共享、数据传输等方法,实时读取、分析用户变电站用电检查相关数据,利用软件功能开展用电检查工作。见图1。
4 软件在现场用电检查工作中的优势
4.1 便携性
相比以往现场用电检查工作中需带上用户档案、作业表单等大堆文字资料的累赘,信息化技术能使现场用电检查工作变得尽可能的简单便捷,它可以把所有的用户档案、作业表单、规章制度等纸质材料弄浓缩在一个工作软件里,用电检查人员只需带上已安装此软件的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设备即可完成整个现场用电检查工作,无需额外负重。
4.2 智能性
为防止因用电检查人员一时疏忽大意或工作状态不佳等人为因素造成所需现场用电检查工作步骤的缺失,以致影响工作效率、降低工作质量、延误用电检查工作的完成,工作软件可以将现场用电检查工作所有事项固化在移动电子设备上,备以准确记录现场用电检查工作的时长,对工作的把控能力得到大幅提高,亦有助于日后合理安排用电检查工作计划。而在用电检查过程中,通过调用用户数据,结合实际检查情况,加以营销系统服务器运算对比分析,工作软件可提出用电检查相关结果、意见或建议,供用电检查人员参考,提高工作质量,其智能化一览无遗。
4.3 高效性
信息化社会环境使人们变得更习惯、更频繁地使用电子设备,人们宁愿用电子设备打字都不愿意人手写字。通过工作软件,在满足用电检查人员录入习惯、更为快速地记录信息的同时,更可以将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转化为文字,解决因录入困难导致无法记录信息,造成重要信息遗漏的问题,保证用户档案能实时更新,易于用电检查人员翻查,有助于加深对用户变电站的了解、加强对用户变电站的掌控。
4.4 经济性
整个现场用电检查工作系统只需开发工作软件,直接接入营销系统服务器并安装在用电检查人员自身的电子设备上,无需二次购置软件服务器及电子设备,容易维护并适合用电检查人员使用习惯,解决以往单一工作特定使用单一电子设备的资源利用率较低问题。日后随着用电检查工作的发展,或用电检查工作职能的调整,仅需对工作软件进行相应修改,保持最新的工作状态,大幅节约公司资源,可延展的优势使工作软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4.5 环保性
使用移动电子设备能将纸张使用率降到最低。现时在用电检查工作中需要留存的用户资料,需要由用户打印或复印后交给用电检查人员,连同作业表单及用电检查结果通知,由用电检查人员人工一并录入营销系统。而录入系统后,纸质资料又需进行碎纸处理,浪费大量人工、时间、纸张,既不环保也不省心,通过工作软件能将此部分工作交给电子设备完成,减少大量人工操作,亦能做到节约纸张,践行环保理念。不仅于此,通过电子设备录入,能防止人为私自改动资料,确保其真实性,杜绝一切事故发生的隐患,提高现场用电检查工作的有效性。
5 用电检查工作软件主要应用技术
5.1 图像识别
图像识别是利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以识别各种不同模式的目标和对像的技术。如图2所示。
在对用户变电站开展现场用电检查工作中,巡视检查相当重要,设备运行情况、高压线缆运行状况、安全工器具配备摆放、设备编号及计量装置、警示栏设置等都需要通过肉眼检查。图像识别技术,可以弱化检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客观规律性,发现用户变电站运行存在问题。用电检查人员在对所需检查的设备拍照后,工作软件运用图像识别技术与原始合格照片进行比对,该技术能自动识别两张照片中相似的图像,得出比对的结果,并输出照片间相异的部分供用电检查人员参考,以便进行二次检查确认,增加检查工作的可靠性。
5.2 文字识别
文字识别主要通过电子设备识别文字并将图像转化为文本,其深层次地利用了图像识别技术,并加以抽取图像中的文字特征,比对识别后将文字以文本方式输出。如图3所示。
在对用户变电站开展现场用电检查工作中,用电检查人员需要保存用户必要文件资料,如定检记录、试验记录或缺陷记录等,使用文字识别技术可将现场检查资料即时转为文本内容,易于管理用户档案。亦可供用户即时完善记录中需要改正的问题,提高用电检查工作的效率。
5.3 语音识别
语音识别技术是将人类语音中的词汇内容转换为计算机可读的输入,例如按键、二进制编码或者字符序列。与说话人识别及说话人确认不同,后者尝试识别或确认发出语音的说话人而非其中所包含的词汇内容。如图4所示。
在对用户变电站开展现场用电检查工作中,用电检查人员与用户交流频繁,需要详细了解用户运行方式、运行特点及运行难题等方面的内容,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必然没有足够的时间录入其中重点,而语音识别技术可通过抓取语音转换为文字,方便用电检查人员保存内容。用电检查人员只需要用语音输入想要记录的内容,或将与用户交流的对话进行录音,工作软件自动将语音转化为文本,通过此功能便可全部、无漏地保存信息,有助于用电检查人员解决用户需求、完善用户用电属性、加深对用户变电站的了解。
5.4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将它们加以汇总和理解并消化,以求最大化地开发数据的功能,发挥数据的作用。如图5所示。
在对用户变电站开展现场用电检查工作中,现场记录的数据可以通过营销系统服务器实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用电检查人员可即时对用户变电站运行提出相应意见及建议,提高工作效率。在现场用电检查工作后,还能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层次分析,对该用户变电站运行情况深入了解,比对全市用户变电站运行状态,分析用户行为,对日后开展现场用电检查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6 用电检查工作软件功能
如图6所示。
6.1 基本档案
显示用户档案信息,数据利用网络数据接口与营销系统数据库互通,内容与营销系统实时同步,查询如业扩信息、联系人信息、设备台账等基本资料,显示用户设备试验周期、调度人员名单等用户变电站资料;显示该用户变电站用电检查的历史记录,查询如运行情况、设备缺陷信息。显示该用户变电站所在地址,通过GPS定位,实时导航到达路线,便于用电检查人员前往。
6.2 表单生成
在用电检查工作前,根据用户变电站的电压等级、用户级别、用户类型、特殊事项等条件,生成用户变电站专属工作表单,表单显示工作内容全部事项,并记录用电检查人员名单、表单生成时间及结束时间,存入数据库。
6.3 作业开展
页面逐项显示用电检查工作所需事项,每项完成后点选完成按钮,运用图像识别技术,对用户变电站进行巡视检查,如检查出现问题,可输入记录;如有数值型项目,可输入数字,或提供该项目上下限数值供检查人员参考;如需保证用户设备不能移位,可进行定位。对缺失未检查的项目作出提醒,防止错漏。显示用电检查项目历史记录,提示与历史记录有结果差异的项目。运用语音识别技术,保证无缺失地记录双方在现场用电检查中交流的重要内容。作业完成后,由双方在设备中签字确认,并记录整个作业工作时长。
6.4 资料录入
运用文字识别技术,记录及存档需增加保存的用户文件。
6.5 数据分析
一方面是对用户变电站的分析:根据用电检查结果,对变电站设备运行情况、定检记录、维护区间等历史数据进行比较,统计问题次数、出现时间等结果;并将相应数据分别与全市同电压等级、同用户级别、同用户类型进行横向比较,得出用户变电站运行综合情况,有益于用电检查人员加强对用户变电站突出问题的检查,亦有益于供电企业加强对该用户变电站、甚至全市用户变电站的管控。
另一方面是对用电检查人员及现场用电检查计划的分析:根据用电检查工作的实施情况,对用电检查人员的工作时长、工作质量进行个人及多人横向比对,对用电检查人员的工作效率作出总结;亦能分析用户变电站现场用电检查工作的耗费时间长短,有助于日后合理安排现场用电检查工作计划。
6.6 工作计划
显示年度、月度现场用电检查工作计划,让用电检查人员提前了解工作安排,并可由管理人员制定或修改用电检查工作计划。
7 结论
随着大客户出现的越来越多,对大客户的管理在电力企业中占有越发重要的地位,而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必将有益于满足现代电力服务理念的要求,用电检查工作软件就是基于信息化技术诞生的产物。而通过用电检查工作软件,在现场用电检查工作中能获得良好效果:
7.1 实现了现场用电检查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用电检查工作软件改变了以前现场用电检查工作的随意性和不可控性,堵塞在用户变电站现场用电检查工作过程中的人为化漏洞,防止检查不到位和露肩情况的发生,杜绝了现场检查结果因为人为原因录入错误等差错情形。
7.2 提高了现场用电检查工作的效率和准确率
用电检查工作软件可以有效提高现场用电检查工作的效率,利用信息化手段代替以往工作中所需的大量的人工操作,实现了现场用电检查工作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使现场用电检查工作有了质的飞跃。
7.3 通过数据分析可供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用电检查工作软件可将用户实际用电情况快速记录,营销系统服务器可根据用户所有历史信息进行用电分析、设备运行分析、用户维护能力分析等专业问题分析,给供电企业对大客户的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7.4 体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可发展性
用电检查工作软件无需耗费大量钱财物力购买服务器及运行设备,在日后使用的过程中,更能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实际现场用电检查工作的需求完善其功能且无需付出额外的硬件设备费用,这是人工操作所无法获取的经济效益,为现场用电检查工作的不断进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宁艳艳.浅谈供电局用电检查管理模式[J].广东科技,2010(14).
[2]杨淑莹.图像模式识别[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客户档案基础信息;治理;过程管控
中图分类号:F274;F42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7-0234-01
一、引言
客户档案基础信息治理工作是按照“控制源头,清理存量,固化成果”的整体工作思路组织开展,通过建立“省公司牵头、省客服中心配合、各地市公司具体开展”的三级工作模式,分三阶段实施。此项工作过程管控的突破口在于对治理工作的关键节点进行有效监控,治理目标确定后,应对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最终将目标解剖成若干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关键节点。
二、客户档案基础信息治理工作的开展情况
营销部按时间阶段将客户档案基础信息治理工作的关键节点划分为:安排部署、试点开展、全面开展等三个阶段。过程管控的关键策略在于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与反馈的快速机制。建立信息收集与反馈的快速机制至关重要,基本要求有两个:一是“快”,二是“客观、准确”,这能为及时决策、反馈提供有力支撑,保障过程管控的有效性。
(1)第一阶段:安排部署阶段
为顺利完成此项工作,营销部提前编制了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公司领导为组长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了省客服中心配合的工作职责,并于召开了全省客户档案基础信息治理工作会;省客服中心精心编制了《客户档案精益化管理工作管理办法》,完善了周计划、月计划、周总结、月总结等工作制度,建立了联系人制度;营销系统运维单位统一了数据的标准格式,编写了系统操作手册,并召开全省网真会议,讲解、演示系统操作流程;市公司制定了详细工作推进计划,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并建立起分析例会制度,定期召开,确保按期完成。
(2)第二阶段:试点开展阶段
为摸清治理工作存在的难点,积累经验,客户档案基础信息治理工作按照“试点先行、转段推广”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即每个供电公司首先选取3个典型的营业厅或供电所,试点开展客户档案基础信息治理工作。全省共选取了27个供电所,涉及客户49.06万户。截至3月底,试点工作结束,共整改核实32.4万户,完成率为66.05%。
(3)第三阶段:全面开展阶段
全面开展阶段,各地市公司充分借鉴试点阶段好的工作经验和方法,编写了客户档案管理手册,制作了便民服务卡、工作证等便于工作开展的小卡片和证件;采取了“分片、包干”、人员集中办公、现场督导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客户档案基础信息展开核实,特别是部分单位通过采取先与当地派出所、社区、居(村)委会联系获取客户信息,再进行现场核实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截至6月5日,全公司XX万户客户档案基础信息全部完成整改,完成率为100%。
三、治理工作过程管控的做法
(1)流程说明
客户档案基础信息治理工作流程包括:导出明细、现场核实、整理汇总、系统校验、导入系统、短信校验、评价、周(月)报。
(2)管控措施
1、制定计划、强化考核。按照省公司6月底前完成治理工作的要求,省客服中心将工作计划要求发至各单位,要求按时填报,确保客户基础信息治理工作按期完成。
2、加强培训、确保质量。要求各单位对具体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按照“边整改、边培训”的方式,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客户基础信息治理工作。
3、明确进度、及时沟通。要求各单位按时报送周小结、月总结、月度工作计划分解表,按时间节点催收治理成果,确保实际进度在可控范围之内。每周五将治理工作进度及排名情况以短信方式发送至各单位营销经理、营销部主任及营销部分管主任,促进此项工作有效开展。
4、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建议省公司将客户基础信息治理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应用,并加强监督考核。从工作进度、数据规范性和准确性、信息报送及时性、新装增容及变更用电客户信息规范性五个方面对市公司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通报,促进基层单位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三)效果分析
在各单位完成治理后,省公司通过三种方式对客户档案准确性进行了校验。
1、 营销系统校验情况
空号情况:XX公司1404户、XX公司1127户、XX公司688户、XX公司177户。
2、短信平台校验情况
校验的基数取各单位总户数的1%,共计校验了XX万户。全省9个单位,共发送短信72190户,发送成功68935户,成功率95.49%。
3、人工互动式校验情况
通过拨打电话,对全省9个地市公司5400户客户档案的电话、地址、户名等信息进行了校验,发现有286户的电话、地址信息(其中电话197户、地址89户)与实际不符,错误率为5%左右。
四、常态维护和更新客户档案基础信息数据
客户档案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若要保证客户档案实时准确,必须对客户档案数据进行常态维护和更新,才能巩固现有客户档案数据治理工作的成果,达到“一次治理、终身受益”的目标。
(1)严把新增数据入口质量关
对新增客户档案数据,要严把数据入口质量关,确保客户档案数据正确入口。一是要强化各类业务受理人员的责任心,要认真核实客户档案数据的正确性,并如实录入营销系统;二是完善营销系统功能,以技术手段确保入口数据的准确;三是加大稽查考核力度,利用现有营销稽查监控平台,对营销客户档案的基础信息数据进行实时监控。
(2)对存量数据开展常态维护和更新
对存量客户档案数据,要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常态维护和更新。一是可以利用收取客户电费的时机,顺便核实一些客户档案的信息,及时更正;二是继续完善公司现有短信服务平台,使其具备互动式服务功能;三是各单位应建立定期核实工作机制,确保客户档案实时准确。
五、结束语
过程管控的基础是建立标准,依据标准对过程进行监控、评估。只有建立起标准,对过程的管控才有据可查,有法可依。在任务完成后,按照事先拟定的标准对其进行评估,这样才能确保过程管控的有效实施。此次客户档案基础信息治理经时三个月,在省公司精心组织、省客服中心紧密配合、各地市公司全力开展的情况下,各单位普遍提前完成了工作任务,而且治理效果也符合预期目标,因此可以说此次客户档案基础信息治理工作得到了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 姜上泉,生产成本管理细化量化与过程控制广东经济出版社,2009(10).
一、工作思路
以建设标准化供电所为任务,实现管理水平较高、工作指标较优、创新能力较强的目标,从基础建设、工作体制、业务流程、工作制度和职工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系统推进我所供电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以绩效为导向,建立健全工作考核体系,实现管理到位,岗位到位、责任到位、考核到位,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全面提升供电所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经济效益,达到网省公司标准化供电所的评价标准。
二、工作目标
通过标准化供电所建设,在总体要求上达到国家电网公司关于标准化供电所的“必备条件”和“考核标准”。我供电所各项工作做到“业务流程化、作业标准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精细化、营销信息化”,构建“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供电工作机制,不断满足新形势下客户对供电服务的需求,全面增强供电所的电力供应能力,提升优质服务水平。
三、组织机构
成立以供电所所长任组长,供电所其他负责人为成员的标准化供电所建设领导小组,对整个标准化供电所建设工作负全责并进行领导、监督、管理及协调。
四、共同创建
在标准化供电所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供电所全员参与,共同创建,做到制订工作计划,制订岗位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制,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标准化供电所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