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疗服务范文

医疗服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服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疗服务

第1篇:医疗服务范文

儿童医疗服务能力尚需完善

不同级别的儿科医疗卫生机构在功能上重叠、资源上非良性竞争,体系层次不清晰:(1)全国除部分省会城市和地级市拥有独立设置的儿童专科医院外,各级儿童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儿科的医疗技术和配套设施参差不齐;(2)各级儿科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重叠,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与二级、一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基础卫生服务上相互竞争,仅仅只是医疗卫生机构间掌握卫生资源和提供多样服务多寡的区别。全国大部分儿童医院建设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起点偏低(占地少、规模小)、基础设施陈旧、医疗设备短缺、人才严重匮乏、运营成本较高(投入少、收费低、消耗大、风险高)、儿童家庭经济承受力大(欠费、弃婴等)、儿科医疗收费项目无特殊倾斜等诸多因素成为制约儿童专科医院发展的瓶颈。新医改方案要求公立医院实行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进一步严格控制药品比例,而绝大多数儿童医院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在40%以上,医院收入结构彻底打破,主要收入渠道“断流”将影响医院长远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综合医院儿科呈现就诊患儿数量减少态势,其床位数由1995年的5万余张下降到2005年的4.2万张[1],极大地阻碍了儿科事业的健康发展和服务能力的提升。进入21世纪,各级综合医院儿科因收费水平较低、业务收入明显低于其他科室,医护人员配置等人力资源成本普遍高于其它临床科室等原因,日益沦落为医院的“边缘”科室,床位配置逐步“萎缩”,部分被迫撤销。即使一些医院能按照卫生部规定设立儿科,也时常面临着病源、资金和人力的匮乏。数据显示[1],全国执业(助理)医师232.92万人,而占人口总数17.32%的儿童,却只有占执业医师总数4.2%和执业助理医师总数2.1%的专业儿科医师。长期以来,儿科不受重视的现状导致儿科专业医师培养不足、流失严重;与其他专业相比,儿科医生工作负担重、职业风险高、福利待遇低,导致绝大多数优秀的医学生毕业时都不选择儿科,原儿科专业人才也纷纷跳槽转行,最终形成总量减少、结构不合理的局面,难以完成正常门诊和病房诊疗工作。

儿科医学的发展面临挑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环境的改变、医疗技术的介入,儿童疾病谱每隔20年左右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近年来,由于卫生管理和计划免疫的改进,小儿急性传染病和肠胃病的发病比例明显减少,而呼吸道感染、先天畸形、心脏病、血液病、恶性肿瘤、急性中毒、意外事故却跃居前位[2]。一方面由于医疗资源配置存在不公平性,地域、贫富、规模之间的两极分化现象愈演愈烈,基层医院缺少资金设备,吸引不到医技人才,老百姓只好跋山涉水到城市、大医院就医。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交通、信息等求医条件改善,儿科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健全,独生子女和优生优育政策使得家长们愿意在孩子的疾病诊治和预防保健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和金钱,不同经济层面的人群开始出现了不同的医疗需求,刺激更专业和更人性化的儿科诊治服务和高质量的医疗保健需求不断产生。儿科号称“哑科”,患儿不会自己表述病情,也不能像成人一样检查和用药,主要靠症状和医生经验来判断病情,容易发生误诊漏诊事故;儿科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死亡率高等特点,若医疗服务与患儿家属需求之间存在差距,极易引发医患矛盾或医疗纠纷,既耗费医院人力、物力、财力,也会对医院声誉造成损失。

儿童就医除受医院规模、医务人员数量等医疗资源偏少的限制外,一定程度上还受儿科疾病季节性特点的影响。由于综合医院儿科“萎缩”而导致儿科总收治容量、诊治能力的减少超过了儿童专科医院的诊治容量、诊治能力的增长,因此,加强统筹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增加财政投入、合理重整综合医院儿科的现有医疗资源、组建更多的儿童专科医院和规范化的儿科病房,亟为迫切。儿科也是整个医疗急救体系里的重要环节,区域性儿童急救中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疾病医疗救治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大规模传染病接连爆发,汶川地震、三氯氰胺奶粉等天灾人祸不时发生,暴露出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对儿童救治体系的忽略和区域性120及紧急救援中心对儿童救治能力的滞后,给儿童应急救治敲响了警钟。

新医改条件下对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中之重是要保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5]。讨论儿童医疗服务,首先需破解儿童“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推进公立医院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儿科学是迄今临床医学中惟一按人的生命过程(年龄段)纵向划分的学科。传统儿科服务对象限于14岁以下儿童。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第23届国际儿科大会,明确将儿科的服务对象定为18岁以下(自胎儿到青春期)人群,研究范围相应扩展了两个领域,即胎儿科学和青春期儿科学[6]。随着全球灾害(如水灾、火灾、震灾等)的不断攀升,约50%受害者是儿童,因此适应有关灾害和紧急事件中儿童救援和健康保护的“灾害儿科学”也发展为儿科学分支,并被政府所重视。因此拓宽研究领域,能为我们带来更全面的服务项目和更深层次的探索空间,提高我们的救治能力。任何一个国家的公立医院,都不可能将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住院手术以及高级医疗服务等职能全部承担。因此,建立分级医疗、急慢分治的医疗模式是必要的。就儿童医疗服务体系而言,应规范推进分层分级就医理念,即第一层是社区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卫生站、社区(村)卫生室、乡镇医院,负责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以门诊为主;第二层次是区域性的综合性医院,以住院和手术为主;第三层次才是提供高端服务和特殊服务的综合型儿童专科医院。

第2篇:医疗服务范文

【关键词】移动医疗APP 医疗服务

数字化医院的发展基于网络化管理模式,以信息技术作为载体,通过高效快捷的信息采集、传递、处理、存储等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就医观念以及就医模式。移动医疗APP正是现有医疗业务的延伸,它是以移动互联网终端为载体,通过4G网络与医院信息系统的实时连接,形成一个实时、动态的工作服务平台来充分挖掘与共享医疗资源。患者通过手机APP客户端享受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缩短在医院的停留时间,提高就诊效率,也为医院的市场开拓创造有利条件,提升医院自身的品牌形象。移动医疗APP不仅是医院推出的便民服务,也是数字化医院建设的措施之一,是今后医院发展的一大趋势,应分别面向医院医务工作者和社会大众推广使用。

1 移动医疗APP解读

移动医疗由国外“Mobile Health”衍生而来,即通过移动通信技术,例如掌上电脑(PDA)、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等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而移动医疗APP正是基于此,凭借安卓和IOS等移动终端系统而产生的一种医疗健康类应用软件。目前,移动医疗的应用覆盖了基础护理、公共卫生研究、急救护理、慢性疾病管理、自助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

2 移动医疗APP在医疗服务中的应用

移动医疗APP可以实现将院内服务向院外延伸,患者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即可随时随地获取诊前、诊中、诊后一站式医疗服务信息,建立患者与医院之间持续、连贯的沟通新渠道。

2.1 移动医疗APP服务患者的应用

2.1.1 通过“智能分诊”帮助患者明确诊治方向

智能分诊功能能模拟医生问诊,正确指导患者根据自己的症状和病情选择就诊科室,在患者就诊前对自己的病情进行简单评估。这里涉及庞大的疾病描述与对应科室的数据库的建立。通过模糊录入患者症状,系统会列出更详细的子条目供选择,为患者推荐合适的科室就诊。这样,可以部分取代患者向人工服务台排队问询,改善多次挂号浪费时间的现象。

2.1.2 通过“预约挂号/候诊队列查询”缩短排队挂号及候诊时间

患者或家属可直接通过医院APP进行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的挂号和结算,凭挂号支付成功短信直接到科室就诊,无需到医院窗口排队取号。

2.1.3 通过“科室医生”让患者实现点名就诊

APP中的“科室医生”涵盖了全院各科室医生的简介、坐诊时间及预约号源数。就诊患者可据此自主选择医生,点名就诊。

2.1.4 通过“信息查询”帮助患者查询就诊信息

信息查询模块为患者提供就诊时产生的各种记录的查询服务,包括预约、费用、检查和检验等历史信息。

2.1.5 通过“用药提醒”促进健康管理

患者可能因为不清楚或忘记医生所指示的用药方法,导致因治疗计划不能有效落实而影响治疗效果,特别是对长期依靠药物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应用移动医疗APP的用药提醒功能,患者可在线读取一定时段内的处方或手动添加用药信息,根据系统发出的提醒,按时用药。

2.1.6 通过“出院随访”提高随访率有效跟踪患者病情

医院相关科室对已出院的慢性病患者会定期随访。APP中的“出院随访”功能不仅可以直接准确的找到患者本人,通过一系列随访问答,获悉患者出院康复的基本情况,而且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在方便的时候接受随访,自动提交到医院后台相关科室。此举既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大大方便了患者,有利于提高随访成功率。主管医生可以通过移动APP动态掌握患者病情并进行相关指导,保证患者顺利康复,更可以扩大医院服务的外延。

2.1.7 通过“满意度调查”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APP中的满意度调查功能可以让患者方便快捷的对诊疗体验进行评价,有利于医院准确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有利于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2.1.8 其他应用 APP中的“专家在线”、“健康宣教”等等都赋予了医院服务更多的内涵

“图片新闻”、“医院简介”也使得医院的工作宣传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导医服务”中包括医保政策和物价公示等,患者可根据需要自主查询。

2.2 移动医疗APP面向医护人员的应用

2.2.1 用于医政管理

移动医疗APP不仅向医护人员推送重要信息,如医院重要通知、医生工作绩效指标等,还包括医疗护理管理制度,以增强医护人员医疗安全意识,规范诊疗行为,降低医疗风险。

2.2.2 用于诊疗工作

移动医疗APP可以辅助医生的诊疗工作。医生可通过APP查看患者的化验检查结果,随时掌握患者的健康信息。APP中的药物手册可帮助医护人员随手查看药物说明及配伍禁忌,便于医生处方。门诊安排和工作提醒,可帮助医生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查看出诊时间、手术安排等,为医生的医疗工作提供便利。APP还能够为医护人员提供有价值的临床诊疗知识库和医学文献,引领医护人员朝着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的方向发展,以更好地推进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3 展望

从移动医疗APP的角度切入智慧医疗服务链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智慧医疗时代的医疗服务链分为诊疗前、诊疗中和诊疗后三大部分,并进一步细分为健康管理、自诊、问诊、寻诊、候诊、诊疗、用药、院内康复、支付、后续用药这十个环节,最终再次进入健康管理环节形成一个医疗闭环。从每个环节的移动医疗APP分布来看,大多数的APP选择在诊疗前环节开展服务,且多为轻问诊和轻健康管理服务,而诊疗中和诊疗后相应服务较少,开发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

[1]曲蕴慧.浅谈移动医疗系统的前景与应用[J].科技视界,2013(13):182-190.

[2]王茜.医院信息系统运用与完善[J].医疗装备,1002-2376(2015)10-0066-02.

[3]邓勇,刘威,李桐萱.移动医疗APP运行现状及其法律监管问题初探.科学管理,1674-1633(2015)08-0141-03.

第3篇:医疗服务范文

癌症的姑息性治疗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专科医院有机结合,实现“无缝隙治疗”,这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它给临床治疗阶段后的患者提供心身、全面兼顾的连续性、协调性具有肿瘤专业特色的全科医疗服务,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床位与家庭病床资源,实施中药姑息治疗〔1〕癌症,是体现社区关怀和照顾,建设和谐互动环境,满足肿瘤病人及其家属在情感、心理、经济、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需求的措施之一。

1 肿瘤姑息医学发展历史

在古印度的梵文佛经中,以viihara(中文译作“毗诃罗”)称呼“休养的场所”或“僧院”,中古世纪(约公元400多年)的天主教以hospice称呼修道院用以接待长途朝圣者的“休息站”、“中途站”或“驿站”,并以之延伸为“照顾受伤与垂死的过路人的院舍”。直到1967年英国伦敦的护士出身的医生,西西里.桑德斯女士,创办圣克里斯多福安宁医院(St.Christopher′s Hospice),才将此名称引用于现代的医疗机构,作为照顾癌症临终患者设施的称呼。台北马偕医院于1990年设立中国第一个hospice时,将之称为“安宁病房”。此种人性化医疗机构的设施,已在英、美、加、澳、挪威、瑞士、荷兰、日本、以色列、南非、新加坡、香港及中国等地,逐渐普及。而由医疗界人士成立的机构,则倾向于以palliative care(缓和照顾或姑息照护),及palliative care unit (PCU)(姑息照护病房)称之。医学界尤其是肿瘤学界更以“姑息医学”(palliative medicine)称呼之。另外又有临终照顾、临终关怀或善终照顾的名称,也指的是相同的事情。

80年代WHO提出“肿瘤预防,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姑息治疗”,将姑息治疗纳入干预恶性肿瘤疾病过程的重要治疗措施。2001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部建议将姑息治疗纳入癌症治疗的整体计划中。2002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出台了关于改善癌症患者姑息治疗的10条建议,开始以姑息治疗的理念治疗癌症。2003年国际乳癌会议提出将“最大耐受性治疗”转变为“最小有效性治疗”,使提高生活质量的思想融入到癌症综合治疗中。2005年10月8日诞生了全球第一个“临终关怀与姑息治疗日”。我国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事业起始于80年代初。1994年8月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多个省市级癌症康复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及癌症止痛委员会也相继成立。《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提出:重视姑息治疗和止痛,积极进行康复指导。自1989年以来,上海市把每年的4月15~21日定为“上海市肿瘤防治宣传周”,1995年正式在全国推广。

2 姑息医学的定义

和其他医学领域一样,肿瘤姑息医学主要也是在近十余年内得到了的发展。90年代初WHO对姑息治疗的定义是针对于对治愈性治疗不反应的患者,这容易使姑息医学被归类到疾病晚期的照护里面。后来的研究发现,在疾病晚期所存在的各种身心问题都源自疾病进程的早期阶段,如果在问题开始出现时没有及时处理,到了生命终末期将更加难以控制。比如患者不会适应或者习惯疼痛,慢性的未加控制的疼痛会改变神经系统中疼痛信息传导状态,活化原来寂静的通路,增强疼痛传导。这些新认识促使WHO在《National Cancer Control Programmes:Policies and managerial guidelines (second edition)》中更改了姑息医学定义:“姑息医学是一种综合方法,目的在于改善那些患有威胁生命疾病的患者及其家属”。

肿瘤姑息医学是建立在多学科协作的基础上的,贯穿了肿瘤患者治疗的全过程。以肿瘤外科、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介入治疗科为主,以及营养、心理、护理等多学科共同组建了肿瘤姑息医学网络,其外周还有政府机构、社会慈善组织、宗教团体、社工和义工等民间团体的共同参与。姑息医学的内容包括:对癌症疼痛和其他痛苦症状的控制;承认生命的价值,将死亡看作正常的生命过程;既不加速也不延迟死亡;整合患者心理和宗教方面的照护需要;提供支持系统以帮助患者尽可能积极有活力地生活,直至其死亡;在患者生病和丧亲期间提供支持系统,帮助患者家属的应对处理;利用团队的方式处理患者及家属的需要,如丧亲咨询;适用于疾病早期,与其他可能延长生命的治疗方式联合,如放疗和化疗等姑息治疗手段的实施;肿瘤伴随或治疗所致并发症的诊断评估、预防和治疗。

在疾病进程的不同阶段,姑息医学的内容各有所侧重。第一阶段,以专业医院或科室为主,由临床、科研、教学的医务人员参与,多学科协作,探讨肿瘤患者诊治过程各阶段姑息治疗的需求制定出规范化的诊治指导原则,广泛传播使之被医务工作者接受并推广注意患者的体能、心理及精神状态,并能寻求科学的评估指标,定期对上述疗法进行评估根据其躯体、心理、经济状态等各方面的因素来制定长期的治疗计划以求患者达到长期缓解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第二阶段,多学科协作的关怀队伍的出现——由专科医生指导的社区全科医生及社会工作者参与的社区医疗机构,这里可以得到科学的病情评估、治疗及照护。第三阶段,此阶段除继续控制疾病的症状外,进行如何对待死亡这一自然现象来临的宣教,竭力协助完成及满足患者未完成的事业、心愿,疾病造成的痛苦使患者感到孤立无援,更需要医护人员以及护工的关爱,使患者无痛苦安详的体面的告别亲人及人生。

3 肿瘤姑息医学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应用

在社区医疗机构中所提供肿瘤治疗相关服务多发球上述的第二、三阶段内容,另外还包括部分康复治疗的服务。癌症患者需要连续的综合的治疗,尤其对于早中期的病症患者在经过一定阶段的临床治疗后将会回到社区和家庭,由社区为患者提供心身全面兼顾的连续性的全科医疗服务,即所谓的“无缝隙治疗”,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肿瘤及其治疗引起的功能、心理和情感上的缺陷,使患者尽可能地恢复正常人的生活。因此对于此类患者,社区医护照顾重在康复。康复指导内容包括饮食营养、机能恢复锻炼、心理指导等。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明确地提出癌症康复的几个目标:诊断时的心理支持;治疗后的最佳身体功能恢复;需要时的专业咨询;癌症的治疗和控制。最终目标是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最理想的社会功能。对于中晚期的肿瘤患者而言,其生命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是社区姑息医疗服务的关注重点〔2〕。服务的重点项目有:症状的控制(如控制癌痛)、并发症的治疗、家庭护理、心理咨询、营养评估、精神指导及家庭支持服务等。目前的肿瘤患者社区随访登记制度是姑息治疗服务的良好基础,有助于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变化、了解其康复状况、进行适当的症状评估。

3.1 疼痛控制

90%肿瘤患者的癌症疼痛都是可以控制的。疼痛控制的主要障碍是阿片类药物的获取不足,原因在于制度和价格方面的障碍、无知和错误的认识。WHO出版了一系列癌症疼痛控制方面的指南和书刊,其核心内容即所谓WHO三阶梯止痛原则,可以概括为5点:①口服给药:尽可能采用口服给药途径,避免创伤性给药途径。若患者不能口服,则选用直肠或经皮的无创伤性给药途径。只有在以上方法不适合或无效时,再考虑肠道外给药途径。口服给药便于病人长期用药,简单,无创,可增加患者的独立性。阿片类止痛剂口服药给药时,因其吸收慢,峰值较低,不易产生药物依赖性。②按时间给药:即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给药,而不是按需给药(病人疼痛时才给药),以保证疼痛缓解连续性。③按阶梯给药:指止痛药物选择应根据疼痛程度由弱到强的顺序逐级提高。辅助用药是针对有特殊适应证的患者,如特殊性神经痛或有心理情绪障碍,精神症状者均可加用。④个体化给药:即应注重具体病人实际疗效。止痛剂量应根据病人需要由小到大逐步增加直至病人疼痛感觉初解除为止,而不应对药量限制过严,导致用量不足。⑤注意细节: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变化,及时处理各类药物的副作用,观察评定药物疗效,及时调整药物剂量,目的使患者获得最佳疗效且不良反应最小。

3.2 心理支持

良好的沟通是心理支持的关键。病情信息的告知应该是坦诚的,在具有感性和同情的氛围里给予充分的情感支持。告知的层次和步骤应根据个体的能力、需求和文化背景调整。一般来讲,患者需要知道自己病情的相关信息。但在传统中,比较忌讳告知患者那些含有不吉利征兆的病情信息(如癌症的确诊、病情的进展等)。尽管是出于同情心和家属的要求,这种所谓的“沉默阴谋”或“措辞阴谋”可能增加患者的痛苦。在一个真诚的支持的环境中,自然而缓慢地,患者会逐步接受所发生的事件。如果患者不能表达自己的焦虑和恐惧,疼痛和其他传递社会心理痛苦的症状会变得难以处理。恶性肿瘤的治愈希望很小,通过姑息治疗来提供疼痛控制、社会心理支持,以改善生活质量,或使临终者平静舒适。

3.3 家属要求

首先,这里所谓的“家属”是一种广义的概念,既包括真正的亲属,还有其他对于患者而言很重要的人,如朋友和照护者。在姑息治疗中应做到:与家属进行治疗决策方面的讨论;对治疗进行解释,以期达到知情同意(或知情拒绝)。

在社区肿瘤患者中,抑郁障碍有较高的流行率,其发生受到多种社会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很大的痛苦。肿瘤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和情绪也是社区肿瘤干预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加强对他们的心理支持和干预也必然有利于肿瘤患者本身的康复。由于肿瘤患者家属抑郁障碍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受到自身认知、应对方式和患者身心状况的影响,对其进行干预也必然有很大的复杂性,简单短期的干预可能无法获益。应当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将对社区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干预作为一个整体,并进行个体化的支持。

4 社区资源的整合策略

为了推进肿瘤姑息治疗在社区的普及和发展,切实地提高社区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关注社区癌症患者及其家属生活质量为目的,对社区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状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适当的综合手段的干预。组建由肿瘤科医师、社区医生、社区护士、心理科医生、心理咨询师、社区志愿者等多方面协作的干预团队。为社区提供高品质的肿瘤相关服务,包括社会心理的姑息性治疗、康复治疗、复发预防和随访以及临终关怀等。在社区的架构上,开拓肿瘤学的研究方法和领域。

整合PSRP(Psychosocial社会心理的,Supportive支持的,Rehabilitative康复的,Palliative Care姑息治疗),为PSRP建立相关策略性框架,着眼于患者/家属的期待和需求,建立协调稳定的社区肿瘤支援系统,并加强与相关学科、团体交流。

更好地发展、提高工作团队的能力,如努力创建社区家庭随访体系,提高公共健康体系对社区肿瘤康复的重视程度。根据不断变化的健康需求构建人力资源计划,评价其对服务成果的影响。确定培训、征募并保持适当人数的社区医疗服务人员以满足服务需求。在临床、研究和教育等项目上有效率、高效能地安排相关专业人员。设立舒适、健康、固定的工作环境以提高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以社区为框架,提高立足于社区的癌症姑息治疗和癌症康复研究,包括心理行为干预研究、化学预防、症状控制、癌症高风险或癌症复发的判断以及健康转归。发展新策略,征募临床试验志愿者。

参考文献

第4篇:医疗服务范文

让患者得到更多的信息是否就可以减少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把潜在的问题解决呢?恐怕也不尽然。我们作为普通的患者可以理解到一点,仅仅获得更多的个人诊疗信息并不足以达到促进医疗服务和改善个人健康的目的。比如,即使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普通居民仍然需要医学专业人士的诊断和医学建议,这样档案的价值才能够体现。那么居民又如何知道这些诊断和建议合理与否,如何了解自己是否接受了最好的服务,在不满意的情况又如何另外选择医院和医生呢?

其实医院自身往往都没有足够的信息了解所提供的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成本,即使了解也不太可能主动的公开这些信息,帮助患者进行选择。就算公开了,患者完全不理解或者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也达不到效果。为了让患者有更多的信息选择就医,让患者作为医疗服务的消费者在诊疗过程中扮演更多的角色和有更多的选择,有人提出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消费者驱动的医疗卫生(Consumer-Driven Healthcare)。但是如果忽视了改变患者的思维模式和习惯的需要作出巨大的努力这一点,看起来非常合理的想法可能很难真正得到落实。

作为医疗服务的消费者,我倒觉得“以病人为中心”倒不如“以价值为中心”的医疗更适合。让患者获得高价值的医疗服务离不开政府或保险赔付方参与监督医疗服务供方的成本、效率和质量。

经常感觉到惊讶的是很少听到医疗行业有人提到“价值”一词,更多的时候我们把医疗各个方面的问题割裂开来看,比如讲医疗质量就单讲质量;说到医疗成本从医院的角度也是常常为核算和奖金分配为目的;另外医院服务逐渐得到重视,但是少有医院采取切实的举措改进服务水平。很好奇为什么少有提到“价值”的同时我也在猜测,似乎把各个问题拿到一起来讨论是一个非常有挑战的事情。负责不同事务的不同的部门和机构继续关注与自己相关的工作,没有达成价值上的共识让各部门和机构的之间的合作变得更加有挑战性

第5篇:医疗服务范文

随着“人世”,我国医疗市场将逐步向外国开放,国外的财团及医疗机构将长驱直入我国的医疗服务市场;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运行将逐步向国际惯例靠拢。“人世”必然会对我国医疗产业产生重大影响。究其根

源,有两个方面:

其一,我国医疗服务业的管理体制与WTO的游戏规则不相适应。我国现行的医疗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经过多年的改革,至今仍然留有旧体制的烙印。一是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既“办医院”,又“管医

院”,所有制结构为单一的公有制;二是医疗机构依赖财政或单位供养,成本核算不规范,效率较低;三是政府采取高度集中和指令性的计划管理方式;四是卫生资源浪费与重复并存,不同级次的医疗机构职能定位不清,服务重复交叉等。

其二,我国政府对开放医疗服务市场也作出具体承诺。一是在垮境交付方面(即从一国境内向另一国境内提供服务,如美国的医生通过电话或互联网为中国的患者提供医疗保健咨询服务),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均没有限制。二是在境外消费方面(即一国的消费者或企业和另一国的境内使用服务,如中国居民去美国就医),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也没有限制。三是在商业存在方面(外国企业通过在另一国境内设立附属企业或分支机构而在该国提供服务,如开展境外办医),市场准人和国民待遇均有一定限制。市场准入的水平承诺主要是,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与中方合作伙伴一起设立中外合营合作医院和诊所,外资比例不超过70%,但不可独资。且根据中国的实际需要,有数量限制。国民待遇的水平承诺是,要求合营医疗或诊所,医生和医务人员的大多数为中国公民。四是在自然人流动方面(即服务提供者个人从本国旅行到另一国境内提供服务,如外国医生来华行医),市场准入除水平承诺和以下内容外,不做承诺。允许具有母国颁发的专业证书的外国医生在获得我国卫生部许可以后,在中国提供短期医疗服务。短期医疗服务时间为6个月,并可以延长到1年。国民待遇除水平承诺中的内容外,不做承诺。

二、“入世”对我国医疗服务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医疗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入世”为中国整体市场带来机遇,必然对医疗服务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是“人世”将为医疗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日益良好的市场环境。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的结果之一,就是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人世”后,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善,将促进医疗服务市场的发育和规范,尽快与国际接轨,逐步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医疗服务体系。二是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资本,提高素质和竞争力。“人世”后,随着各种限制的取消,国外的财团、慈善机构、医疗集团及医疗保险机构将以不同形式进入我国的医疗服务市场,与我方合资合作举办医疗机构,使外资在我国医疗服务业中的比重有较大增加。外资的进入,必然带来先进的技术、竞争手段和经营管理方法,改变我国医疗服务业不良的、低水平竞争的局面,促进国内医疗机构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三是有利于丰富医疗服务的层次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换,健康观念变化,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与独生子女增加,以及医疗服务消费支付能力提高,医疗服务需求的多样性与多层次性日渐突出。与之相适应,医疗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医疗服务结构的全方位调整,将有利于满足社会多层次医疗服务的需求,并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健康相关产品与相关产业的发展。四是有利于降低医疗成本和消费价格,减少医疗费用,提高竞争力。“人世”后,进口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关税税率将比原来降低一半,进口许可证将逐步取消。这意味着:一批价格比原来低的先进医疗器械和药品涌入我国的医疗市场,使我们的医疗成本不断降低。在物质购置方面,将与国际惯例接轨,进一步规范操作,减少流通环节,使医疗用品的价格逐步降低,如推行药品和一次性医疗用品集中招标采购等。医疗成本的降低,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进一步提高公立医疗机构的竞争力。

“人世”给我国医疗产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我国政府对医疗市场的监管构成压力,医疗机构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一是医疗市场被瓜分,竞争更趋激烈。医疗市场的开放,使医务人员面临激烈的就业、就职竞争,尤其是公立医院技术骨干队伍的稳定性面临挑战。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的策略是“本土化”原则,即输入资本,当地招聘人才,迅速而有效地占领市场。“人世”后,公立医疗的部分高级专业人才有可能纷纷流向条件好、待遇高的中外合资合作医院,而这批人才的流失,意味着公立医院技术水平滑坡,市场份额减少,经营状况将更为艰难。同时医疗市场激烈的竞争,将对公立医院现行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带来冲击。我国的医疗市场,目前还属于“原始市场”。公立医院基本上还是政府的附属物,在人、财、物等方面还没有充分独立的决策权,尚未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一市场主体。“入世”后,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将会使一部分机制僵化、效率低下的公立医院处于劣势。二是医疗市场监管的难度加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迫在眉睫。医疗机构产权多元化与经营方式多样性,将给医疗市场的监管带来更大的难度,提出更多的新问题。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在职能上如何尽快由“办医院”为主向“服务医院”为主转变;在市场准入上如何既严格把握医疗服务人力、物力要素的人口,又遵循国民待遇的原则;在市场监管上如何由重“身份”管理向重“行为”管理的转变等等,都急待提高。三是外资医疗保险业对医院经营造成影响。中国保险业是如年代才开始发展的,特别是医疗保险行业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由于起步较晚,导致如今的保险费用较高,保险险种的设置不够细致,服务效率低等,但随着服务市场的开放,带有现代化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的国外保险业将会开发各种险种,其中包括医疗保险,届时外资医疗保险业将采取定点医疗,增加险种并实行单病种定价,限制价格等,这些将对公立医疗机构的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对医院的经营造成一定压力。

三、“入世”后我国医疗服务业的对策思路

“人世”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抉择,其本质意义不仅仅是获得贸易上的公平与优惠待遇,更深刻的意义还在于“人世”将起到促进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催化剂”作用。江总书记对我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2000年1月的一次重要讲话中指出:争取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央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一个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所做出的重大决策。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谁也回避不了的问题,关键是要辩证地看待这种全球化的趋势。对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要敢于参与这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同时又要学会趋利避害。因此,对医疗服务业来说,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对待。

(一)加强宏观调控,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卫生管理体制

中国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医疗服务市场,“入世”后,无疑会引起国际资本的极大兴趣。因此,对医疗服务业来说,无论是讲利用“人世”给予发展机遇也好,还是说迎接“入世”挑战也好,都要从宏观层面上清除各种体制障碍,构建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并与国际接轨的卫生管理体制。

1.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转变职能。卫生行政部门是卫生工作的主管部门,要尽快转变职能,从“办医院”向“服务医院”转变。通过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加强对医疗资源配置的宏观管理,在对存量资源进行结构调整的同时,加强对增量资源(主要包括机构人员、床位及大型设备)运行有效的控制,促使卫生资源在区域内实现优化、合理的配置。同时通过建立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运用和大型仪器设备的准入制度,制定医疗工作规范、工作考核标准,严格执法等手段来实现全行业管理。

2.建立健全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卫生法律、法规。应尽快把对医疗服务贸易的投资、税收及优惠条件等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比如,对中外合资合作办医的合作条件,审批与登记,变更、延期和终止,执业和监督等方面。虽然在2咖年颁布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已有原则性规定,但它毕竟只是个“暂行办法”,法律效力有限。所以,必须尽快立法,以完善的卫生法律法规并利用多边协议,规定中外合资合作机构设置标准,并对投资总额、中方所占股份比例以及合资合作期限等作出合乎中国国情和国际惯例的规定,以便有利于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标准的实施,鼓励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防止低水平重复,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依法保护中外合资合作双方的正当权益。

3,构建新的卫生管理体制。我们现行的卫生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实现制度创新。新的卫生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是:按照以需求为导向的原则,医疗机构从按部门、地方行政隶属关系转变为按区域、人群设置,实行同地化管理;除卫生行政部门外,其他部门不再隶属和管理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中央、省和地(市)三级管理的体制;消除现行体制下不同级次的医疗机构承担同样任务、服务重叠的弊端,分清各级机构承担的不同职能和任务。

(二)改革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面对“人世”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既要在宏观层面清除各种障碍,构建新的卫生管理体制;还要重视微观搞活,改革医疗机构特别是公立医疗机构的内部运行机制,提高效率和质量,使我国医疗服务业走上宏观调控有力、微观运行富有生机的发展轨道。

1.建立健全责任制。要逐步扩大公立医疗机构的营运自,积极推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把医院的经营目标、发展战略、技术进步、精神文明建设等,用责任制的形式确定下来,并在任期结束时,由有关部门审计、检验。同时还要在医院内部必须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内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医院技术服务标准,规范医疗行为,保证医疗服务质量。

2.改革医疗机构分配制度。结合医疗工作知识密集,脑力与体力结合,高风险等特点,进一步搞活内部分配,根据按劳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精神,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体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

3.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医疗机构要通过承担经济、行政、法律等方面的责任,自觉地规范自身行为,确保各项服务经营活动有序运行。具体包括:对医院服务经营中的盈利和亏损自负责任;面对市场波动引发的经营风险,要承担责任;自觉遵守国家的政策法律,依法行医;对损害患者权益的行为,要追究法律责任;强化财务预算约束,以预期收入控制支出,自觉抑制医院的扩张冲动和超分配的欲望等。

4.积极推进医疗机构后勤社会化。具备条件的后勤部门应从医疗单位中剥离出去,成为面向社会的独立经营主体;暂不具备条件的要实行单独核算,自收自支,自负盈亏。在医疗机构相对集中的大中城市,多家医院的后勤部门可联合组成后勤服务集团。

5.增强自我发展和抗御风险的能力。医疗机构必须提高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改变依赖财政喂养或靠主办单位输血的意识;对外界的刺激,要有自动反应能力;同时对自己的生存条件要有适应和选择能力,要具有抗御市场风险的自我组织协调能力。

(三)改革医疗机构人事管理制度,优化医院队伍素质

“人世”后,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激烈,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现有的人事管理制度的弊端将逐步暴露出来。必须通过改革,建立起医疗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人才结构合理,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满生机活力的运行机制。

1.实行聘用制。单位与职工通过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单位与被聘人员的责、权、利,保证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各类不同人员的特点实行相应的聘用办法,打破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实行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建立健全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对任期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任用、奖惩挂钩。

2.进行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岗位设置要坚持按需设岗、精简高效的原则,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单位的发展、人才结构和人才培养等多种因素。可根据工作需要,确定一部分关键岗位。同一单位各个科室结构比例不要强求统一,岗位设置要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及社会对卫生服务的需求。

3.工勤人员实行合同制。工勤人员要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规范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提高素质的基础上,根据其职业工种、技能等级、实际能力等条件,采用择优聘用、定期考核等办法,规范工勤人员进、管、出环节。

第6篇:医疗服务范文

【摘要】通过介绍医疗服务战略的主要内容,从以推行“五个一”模式,确保医疗服务细心到位;建立集约式预约服务平台,确保服务的无缝对接;中心化门诊服务探索,满足患者不同层次就医需求;打造医院优质服务品牌,开展“八项承诺”服务等方面阐述了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实施医疗服务战略的实践,由此提出公立医院服务战略要体现卓越品质、要追求便捷高效以及患者满意等几点思考。医疗服务质量是医疗服务领域竞争的第一要素,是病人衡量和选择医院的首要条件,也是公众评价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的重中之重。随着医改不断深入,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医疗服务需求多样化,医疗服务逐渐成为公立医院竞争的焦点。当前,中国公立医院服务战略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从战略高度谋划,大多从某一角度考虑,缺乏系统化、科学化的战略管理规划。因此,医院医疗服务战略改革势在必行。

1公立医院服务战略内容

医院服务战略是在医院服务战略环境分析的基础上,为实现医院在未来一段时期适应领域竞争和应对社会变化,以医院的长期生存与不断发展为方向,确立的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全方位服务作为医院发展的核心价值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和策略[1]。

1.1树立服务战略的公益导向

实施医疗服务战略首要的、关键的一步就是要使所有员工树立公益性的医疗服务理念。新医改方案进一步强调公益性,公立医院是实现医改目标的主体,公益性是公立医院服务战略的定位。从管理的核心要素看,医院发展要以社会效益和患者效益最大化为首要前提,这就决定了医院管理在任何时候都要以向患者提供安全、有效、适合的医疗服务为首要目标。虽然当前医院还要平衡自身的公益性与经营性,但毋庸置疑,社会效益永远是放在第一位[2]。所以,医院服务战略首先要明确医院公益性的定位,在正确的导向下,让员工理解为患者服务的真正价值,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1.2明确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

患者是医院的服务对象,没有患者就没有医院,没有忠诚服务对象的医院也不能称之为管理成功的医院。以病人为中心已成为普遍认可的医疗服务原则,也成为了当前医院管理的基本原则。要想提供给患者优质的医疗服务,就要准确了解患者的医疗需求,以及患者对现有医疗服务有什么建议,满足患者个性化的需求。否则,提供的医疗服务不被患者认可,浪费医疗资源,甚至可能引起患者的不满。因此,只有满足患者标准化和个体化需求,才能提高患者对医院的忠诚度。

1.3健全考核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

长期以来,很多医院对于医疗服务的考评都有一套严格的制度规范,但大都采用病人评价和内部评价结合的方式,虽然也能发现一些问题,但调查和评价结果有时缺乏客观性,存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现象。对于服务的评价不能局限于内部的评价机制,迫切需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通过对服务态度、医疗质量、技术水平、护理服务、就医流程、医疗费用等情况进行客观调查和评价,更能得出最真实的医疗服务结果,同时及时反馈结果,作为医院考核科室和员工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和指标。

1.4医疗服务要实现可持续改进

医院作为服务性行业,持续改进服务永无止境。评价医疗服务战略的成效还要看能否实现医疗服务的可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涉及每个员工、每个环节的连续不断的改进,是一种全员广泛参与的对现行医疗服务行为进行的渐进式改变过程,包括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实施改进—检查反馈。只有主动听取患者反映的问题,主动查找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通过分析找到影响医疗服务质量有利或不利因素,然后制定改进计划和措施以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有的放矢地进行整改,当持续改善目标后,再进入下一个PDCA过程,如此循环不断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2医院推行服务战略的实践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一家百年老院,坚持独具特色的服务战略发展之路,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积极探索现代医院服务战略新路径。

2.1以推行“五个一”模式,确保医疗服务细心到位

医院服务战略不仅体现在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很大程度还体现在患者就诊过程中对细节的感受。2004年以来,我院按照服务战略定位指引,独创“五个一”服务新模式,即:“一医一患一诊室”充分尊重患者隐私权、“一个窗口发药”优化就诊流程、“一站式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管家”式服务、“168后勤服务一条专线”切实解决患者住院需求、“一条红腕带标识”给急危重患者开辟绿色通道等[3]。我院独创的“五个一”服务模式举措受到全国、省、市等主流媒体广泛关注,进行了重点专题报道,近三年来,吸引了全国1300多家医院的2600多名院长和医院管理者来此学习、应用、推广、再创新,在全国卫生界产生了一定的反响。

2.2建立集约式预约服务平台,确保服务的无缝对接

服务流程是医院实现其服务基本功能的过程,流程的优劣是医院能否提供便捷、有效救治的关键[4]。医院借助HIS平台对全院预约服务进行统一管理,成立全院预约诊疗中心,通过电话、网络、现场等方式提供各类预约服务。为缩短大型检查预约时限,实行综合检查集中预约管理,将B超、CT、MRI、心超、HOLTER、胃肠镜等多项可能需预约的检查集中办理,减少患者往返次数,保证患者能在一天内完成所有检查,实现服务的无缝对接。依托智能化门诊服务,推行多种方式预约挂号,包括电话预约、现场预约、网上预约(包括自建网、114平台)等,减少患者候诊等待时间。

2.3中心化门诊服务探索,满足患者不同层次就医需求

患者的需求是多样的,正确判断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层次是医院服务战略的差异化要求。医院借鉴现代服务新理念,在广泛调研患者需求的基础上,2008年起,先后成立了“脑科中心”、“影像中心”、“心脏中心”等医学诊疗中心,实行专业归并,同查房、同门诊、同急诊、同讨论、同会诊,提高专科的科研、技术、服务与发展能力,实现“一医一患一诊室”向“多医一患一诊室”的内涵提升。

2.4打造医院优质服务品牌,开展“八项承诺”服务

服务品牌是实现医院服务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医院发展持续增长的动力,代表了患者对医院服务的认可。我院长期致力于优质服务品牌的打造,实行“一年一主题、一年一品牌”,持续改进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2014年我院推出了以“八项服务承诺”为主题的医疗服务啄木鸟行动。经过院、科两级从上而下的逐级排查,梳理出了较为突出和集中的医疗服务“顽症”,提出八项“承诺服务”,并针对每一项承诺内容,确立一级责任人为院领导,二级责任人为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的负责人,细化具体执行的时间要求和标准内容,通过媒体、网络、橱窗、入院宣教等多种途径向社会和患者公布,自觉接受外界监督。

2.4.1承诺“两个准时”,杜绝拖拉作风。

一是针对患者反映的手术不准点问题,承诺每天8:30前开始第一台手术。通过指纹考勤,对医生抵达手术室时间进行记录,实行月度滚动管理,对于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分别给予主刀医生黄牌警告、行政处罚以及取消第一台手术资格等处理。二是针对患者反映门诊开诊不准点问题,公开承诺门诊开诊时间,同时承诺医务人员在接诊、手术、交接班和查房期间一律不得接听手机,医院向外界公布投诉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对于违反上述承诺内容的人员,分别给予警告、下岗学习、暂停处方权等处理。

2.4.2确保“两个到位”,规范服务行为。

一是承诺各专科院内会诊确保当班内完成,手术科室当天会诊班不得参加手术,遇特殊情况(参加急诊手术等)需请示科主任,并安排好替班医师。实行月度滚动管理,对于执行不到位的人员给予相应处理。二是严格控制医院感染,承诺查房和接触患者前后手卫生执行率达到100%,手术室、静配中心、ICU、供应室等重点部门手卫生执行率达100%。在院部组织反复督查的情况下,医院还安排第三方人员对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暗访,确保在医务人员中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2.4.3加强“两类沟通”,满足患者需求。

一是根据患者及家属的需求,承诺医生每天查房不少于两次,每次与每位患者沟通时间不少于5分钟/床,床位医生主动告知各项检查结果,普通检查结果当天告知,重大检查结果24小时内告知。在此基础上,各病区每天16:00-17:00至少安排1名医生专门负责接待患者及家属咨询,并建立沟通登记本,由护士长监督执行情况。二是承诺各病区全面覆盖健康教育,各临床一、二级科室自行选择2~3个专科常见病制订健康教育处方,并在病区向患者和家属发放,同时在门诊免费发放,各病区每月至少组织在院及出院患者开展一次健康宣教活动。

2.4.4前移“两项服务”,体现以人为本。

医院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一是在为当天出院患者床边办理出院手续的基础上,承诺每日床边结算提前1小时开展,根据各病区次日出院医嘱情况,出入院处工作人员每天提前1小时到患者床边办理出院和饭菜票结退手续。二是承诺对内部员工的人性化服务,针对职工反响强烈的夜班伙食供应不足的问题,提出由食堂工作人员每晚将免费夜点心送至各病区值班人员手中,并确保一周菜单不重复,受到了广大职工的好评。“八项承诺”服务实施以来,共开展手术1.7万台,第一台手术准点率达到97%,医患沟通满意度达97.5%,门诊准时开诊率达到97%以上,健康教育覆盖面达到100%,手卫生执行率达到100%,床边结算1896人次,发放夜点心近2万份,较大程度地改善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准,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3成效与思考

通过推行医疗服务战略,有效解决了医院服务中的“顽症”,在持续改进医疗服务的同时,拓展服务半径,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医院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2014年中国医疗机构公信力示范单位”,2014年三级医院复核评价江苏省第一,2014年三级医院患者满意度第三方调查护理服务满意度100%。因医疗服务不到位引起的投诉占比下降至30%~40%,出院病人的综合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

3.1公立医院服务战略要体现卓越品质

为患者提供及时、高效、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是新医改对医院服务提出的新要求[5]。近年来,许多公立医院的院长和医院管理者对于医院服务战略逐渐开始重视,但尚未形成一个精准的规划和定位。面对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患者医疗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医院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更迫切要有一种体现卓越品质的服务战略。医院服务战略就是要让医院服务与众不同,又彰显个性特点,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医院服务标准化、科学化、流程化、规范化,最终实现医疗服务从优秀到卓越,让患者享受到更为优质的服务,推动医院整体效能的提升。

3.2公立医院服务战略要追求便捷高效

让患者就医体验的便捷高效是衡量公立医院服务战略优劣的重要标尺。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6],医院的公益性决定了医院服务战略始终要以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适合的医疗服务为首要目标。每一位患者从挂号、诊疗、检验等各个环节都亲身体验服务是否便捷高效,是否舒适安全。因此公立医院的服务战略要及时了解和正确判断患者的各种医疗服务需求,综合分析患者病情、文化背景、经济、社会地位等因素,为其提供人性化、个性化、亲情化的医疗服务。同时,要注重病人就医感受的收集,通过服务战略的不断完善和调整,为患者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才能让服务更接地气,提升患者满意度。

3.3患者满意是公立医院服务战略的最高标准

转变服务观念,落实优质服务措施,将病人需求想到首位,将病人满意度提升到首位,是医院谋生存、求发展的最佳举措[7]。医院服务的评估系统中患者的满意是根本,也是医院服务战略的最高标准。如何才能让患者满意?最重要的是要站在患者的立场上去考虑和解决问题,把患者的需要和满意放在首位,不断完善医疗服务系统,减少医疗服务失误和风险。此外,要借助科学的考评工具,建立一套患者满意度分析处理系统,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检测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及时将患者的意见或问题系统地研究分析后,采取措施改进工作,在新的水平上满足患者需要,逐步实现“超越患者期望”的服务目标。医疗服务战略是医院创新发展的主旋律,实施医疗服务战略是医院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宝。医院只有全面、有效、科学、合理地实施医疗服务战略,才能不断构筑和提升医院社会认同度、信誉度和知名度,使医院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提升患者满意度,提高医院美誉度。

参考文献

[1]易利华.医院战略管理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36.

[2]李霞,易利华.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医院文化建设探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31(5):359-361.

[3]易利华,赵阳,胡敏敏,等.构建精益管理链提升我院管理品质和服务的探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3):174-177.

[4]高录玲,谈祥娟.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医院服务创新的思考[J].现代医院管理,2010,5(38):34-35.

[5]章伟芳,汪天林.我院门诊患者流量分析与管理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6):433.

[6]刘静,毛宗福.福建省三明市公立医院改革阶段性评价与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31(5):325-328.

第7篇:医疗服务范文

《通知》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运用价格杠杆鼓励社会办医,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各地要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进行梳理,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根据审批权限于今年6月底前向社会辖区内公立医疗机构名录,名录之外的所有医疗机构均为非公立医疗机构。各地要督促落实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的相关政策。

《通知》明确,要建立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谈判机制,凡符合医保定点相关规定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应按程序将其纳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的定点服务范围,并执行与公立医院相同的支付政策。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应按照医保付费方式改革的要求,与定点非公立医疗机构通过谈判确定具体付费方式和标准,提高基金使用效率。

三部门要求各地研究制定非公立医疗机构价格行为规范,加强对非公立医疗机构价格行为的监督,督促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相关医疗机构应按照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合理制定价格,要按规定执行明码标价和医药费用明细清单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各地要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形式多样的医疗服务,属于营利性质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可自行设立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属于非营利性质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应按照《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设立服务项目。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积极探索,实行有利于控制费用、公开透明、方便操作的医疗服务收费方式。 (孔令敏)

空气罐头中的嘲讽味道

3月29日,河南栾川县老君山将20袋新鲜空气送至河南郑州绿城广场让市民免费“品尝”,市民争先恐后,20袋新鲜空气瞬间被一“吸”而光。

在免费体验品尝现场,20袋枕头大小标着清新空气的蓝色袋子悬挂于两排横杆上,上面附有环保局监测标签。整齐划一的空气袋、分两排而坐的市民、再加上长长的吸管酷似医院内的输液大厅,大屏幕上还播放着采集空气现场的视频画面 。现场等候品尝新鲜空气的人员众多,工作人员只能让市民几分钟就换一个人,并更换一次性呼吸面罩,很难让市民一次“吸”个够。

虽然这是景区的一种营销噱头,但是从人们主动参与的热情中可以看出,新鲜空气对生活在高楼大厦中的人们是多么的久违,而久违背后所折射出的是人们对环境恶化的焦虑。

第8篇:医疗服务范文

关键词:医疗服务体系;特需医疗服务;概念界定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9.062

特需医疗服务从被正式提出发展至今,只经历了20余年。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上,都存在大量的空白。卫生部门一直未对其做出详细的解释,仅在1995年江苏省镇江市出台的《特需医疗服务暂行管理办法》中,将特需医疗服务定义为具有一定条件的医疗单位在保证广大群众获得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前提下,为满足部分高收入人群对医疗保健高层次的特殊需要而提供的多样化、高层次的全程医疗保健优质服务。

“特需医疗服务”并非舶来品。国内的学者对特需医疗服务的定义各执己见,在此列举几种代表性观点。杨苏华等认为:一种有偿医疗服务形式,是为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群体或阶层提供的相对高赋值的医疗服务,目的是获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包亚萍认为:是在现有医学条件下,发挥医疗资源的优势,为社会提供不同层次、级别、特点、需要和方式的医疗服务的总称。于登瀛等认为:医疗服务可以分成基本医疗服务和特需医疗服务,特需医疗服务是在基本医疗服务之外的较高层次的医疗服务,它与基本医疗服务的区别仅限于服务的数量和内容而不是医疗技术服务质量上。

对比分析前者对特需医疗服务的定义,笔者认为存在以下问题:(1)基本医疗服务和特需医疗服务的界限划分模糊,这也是问题核心。由于界限模糊,导致特需医疗服务资源对基本医疗服务资源的侵占,从而引起了“医疗不公”、“看病贵”等问题;(2)在定义“特需医疗服务”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以往的定义都是描述性表述,限制了定义的发展。

所以笔者将根据定义界定原则和定义的内涵、外延,尝试全面地重新阐释特需医疗服务。

1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划分

我国特需医疗服务最大的特点:公立医院兴办特需医疗服务项目。在经济发达地区,几乎所有的公立医院都设立了特需医疗服务项目,甚至有一些大型公立医院还建立“院中院”、实行“一院两制”来创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更高层次、更多形式的医疗服务需求,但同时造成了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由于特需医疗服务的逐利性,医院将更多的资源分配到特需医疗服务中,影响了基本医疗服务,违背了公立医院的本质;医务人员诱导患者使其被迫接受特需医疗服务项目;特需医疗服务收入利益分配中,分配不均引发的医院人事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当对特需医疗服务做出明确的界定。如果简单的将医疗服务划分为基本医疗服务和特需医疗服务,仍然容易混淆两者。我们要明确特需医疗服务是对现有的医疗服务的补充,在原先基本医疗服务和非基本医疗服务的划分基础上,结合医疗服务三个层次的内涵,即核心服务、形式服务和辅助服务,将特需医疗服务补充到这个体系中。所以笔者提出如图1的划分体系。

从医疗服务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角度,可划分为基本医疗服务和非基本医疗服务。其中基本医疗服务是指按国家规定的基本临床诊疗项目和用药目录,向全民提供的与疾病诊疗有直接关系的临床医疗和护理服务以及医院相关设施,必须由国家保证其公平性、可及性;非基本医疗服务是指向患者提供了超出国家规定的临床诊断项目和用药目录,向部分人群提供的与疾病诊疗有直接关系的临床医疗和护理服务以及医院相关设施,一般需自费或由补充的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代付。

两者相同的部分在核心服务层面,都是提供疾病诊疗和临床医疗及护理;两者的不同主要在形式服务和辅助服务上。特需医疗服务就是对形式和辅助服务的一种补充,并且同样从普遍性与特殊性出发,基本医疗服务与非基本医疗服务都包含“标准医疗服务”、“特需医疗服务”。标准医疗服务即在提供服务过程普通采用的要求标准,是在每一次相同的服务项目中都必须达到;特需医疗服务则根据患者自己的情况需求,可选择的服务要求项目。

2 特需医疗服务的界定

找准特需医疗服务的定位后,还需对其概念的解释搭建框架,确定其内涵和外延,才能形成完整的概念体系。

2.1 特需医疗服务的界定原则

首先我们需要思考用什么原则来界定特需医疗服务,这是概念研究的一个基点。目前,国内对于特需医疗服务的界定基本是从单一的角度,笔者则从医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认为特需医疗服务的界定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2.1.1 经济性

特需医疗服务应当能与国家及本地区经济水平、医疗技术水平和群众收入水平相适应。特需医疗服务是对医疗服务的一种补充,对于部分有较高医疗服务需求,并愿意承担较高价格的人群适用。它理应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以“优质优价”来鼓励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但一定不能有“低质低价”的反效应,要明确特需医疗服务本身就是一种优质服务。

2.1.2 差异性和可及性

基本医疗服务是强调全民享有,体现公益性。特需医疗服务虽然不是全民享有,但其差异性主要是体现在需求上的差异,而不是患者经济上的差异。基本医疗服务中也存在有特殊需求的时候,如孤寡重症患者,也应享有全程陪护的特需医疗服务。

特需医疗服务的发展趋势本应该根据人类健康水平的提升不断的向前变化,过去的特需医疗服务项目可能是未来的基本医疗服务项目,成为全民都应享有。

2.1.3 医学有效性

特需医疗服务项目是在服务内容上的提升而创造额外的价值的,其服务内容创造过程必须是能帮助患者获得有效的诊疗效果和舒适的诊疗过程。不能盲目的追求服务费用收入,只是设立费用高而无助于改善患者健康状况的项目。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每一条原则都是界定特殊医疗服务的必要条件,只有同时满足时,才能成为界定特殊医疗服务的充分必要条件。

2.2 特需医疗服务的内涵

特需医疗服务的内涵主要包括服务提供主体、服务内容、服务对象、支付方式。

特需医疗服务的提供主体过去主要由公立医院承担,但如今随着国家鼓励社会办医,更多的民营性医疗机构开始提供特需医疗服务,例如外资独资的上海阿特蒙医院、中外合资的北京和睦家。

在服务内容方面,特需医疗服务在保证核心服务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形式服务和辅助服务内容的丰富。通过提供便捷快速就医通道、改善诊室病房环境、人性化全程陪护等措施,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在服务对象方面,特需医疗服务的目标人群越来越多,原先主要是以具有高端化服务需求及较高支付能力的境内外籍人士为服务对象。而如今像温馨产房、美容整形的发展,特需医疗服务的目标人群也在逐步扩大。

在支付方面,由于特需医疗服务在基本医疗服务之外有很大的延伸,所以产生的费用也相对较高。目前基本医疗保险是无法支付该部分的费用,大多通过商业医疗保险或者自费的方式进行支付。

综上所述,笔者对特需医疗服务的定义归结为:特需医疗服务是对基本医疗服务和非基本医疗服务一种补充形式,是在形式服务和辅助服务上满足患者的个性化要求、提高舒适度、帮助更好恢复达到诊疗效果的特殊服务,并且需要患者通过自付或者非基本医疗保险代付的方式承担对应的医疗服务费用。

2.3 特需医疗服务的外延

何谓特需医疗服务的外延?围绕内涵,符合这些特征的具体发展形式就是特需医疗服务的外延。

特约专家门诊、点名手术、特需病房等服务项目,都是发展较成熟的特需医疗服务形式,不再赘述。在此,笔者对近期较为新颖的服务形式进行介绍。

2.3.1 新型养老模式

按照老龄化社会标准,我国在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截止2014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2.12亿,占总人口15.5%。老年人口比重快速增加,导致对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需求也日益增加。目前我国养老方式有家庭养老、以房养老、社保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但在家庭功能弱化以及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的情况下,传统的家庭养老、以房养老都呈现出巨大的弊端,机构养老、社区养老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有数据表明,中国公立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占总的老龄人口不到2%。在此情况下,有学者提出让公立医院承担养老任务,可同时解决老年人疾病治疗、健康保健问题。但仅依靠公立医院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因此,社会资本投资医疗养老服务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例如社区老年中心结合社区医院,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健康检查、慢性疾病管理、上门问诊、生活陪伴等服务形式。充分发挥了特需医疗服务形式服务、辅助服务内涵。

2.3.2 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检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随着“十三五”规划意见的出台,“健康中国”正式升级至国家战略。医疗卫生事业的目的不再只是单纯诊断治疗疾病,而上升到以人的健康为目标。一时,医院大力开发健康体检部门。但不难发现,这些“健康管理”仅有体检一项内容,然而为此很多公立医院却成立独立的健康体检部门,配备高端的检查设备和专家级的医护人员。在医疗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这种配置不仅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也是对资源的浪费。而公立医院防治不分,也使得医院功能定位更加不明确,影响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并且国家医疗保障只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医疗需求,只有在生病之后才能使用,所以特需医疗服务结合社会资本承担健康服务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张静,贺黎明,晏嵘,等.患者对上海地区特需医疗服务的认知和需求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12):1771-1774.

[2]杨苏华,叶勇,司晋红.医院开展特需医疗服务的商榷[J].实用医药杂志,2005,(01):94-95.

[3]包亚萍.论特需医疗服务的功能开发与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2001,(08):17-18.

[4]于登瀛,史东光.特需医疗服务的界定与质疑[J].中国卫生经济,1997,(05):9-10.

[5]张亮,胡志.卫生事业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第9篇:医疗服务范文

LiangXH等人设计的移动医疗服务中的一种紧急呼救模式,用于在紧急状况中提取患者的基本数据,并发送给附近的搜救人员[3]。LiuC等人提出使用苹果公司推出的IOS系统作为医疗数据传输的平台,添加移动医疗的相关软件,供患者和医生接收信息[4]。HalterenAV等人设计出几种有效的监控设备BAN,他们通过患者佩戴的BAN终端传感器收集患者的医疗数据,例如:体温、脉搏频率等信息,并将其传输到患者的移动设备,然后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服务提供商的数据处理单元,并将其信息展现给专业人员查看[9]。移动医疗服务技术实践进展在实践中,移动医疗服务技术也处于技术研发的主要阶段,应用解决方案是目前热切关注的问题。欧洲投入了大量的研究经费来开发移动医疗设备,主要使用计算机和无限网络技术,结合嵌入式解决方案,开发可以随身携带甚至直接穿戴的医疗监护系统[10]。很多知名公司已加入了研发的热潮,如诺基亚、飞利浦、爱立信等公司正在对移动医疗服务技术进行研究与开发[10]。爱立信研制的MobiHealth系统,已进入测试阶段,该系统通过在患者身体上佩带传感器,以获取病人的健康数据,然后通过蓝牙技术将数据传输给医生,供医生进行诊断与实时的医疗监护。飞利浦目前正在研究可以对心脏进行实时监护的衣服,由患者直接穿在身上,便可以随时随地得到医生的医疗监护。应用解决方案的研发是目前移动医疗服务技术所处的主要阶段,而嵌入式是众多解决方案中的主要技术之一[10]。例如:嵌入医用传感器的衣服、手表、戒指等,病人穿戴在身上便可以轻松检测到各种生理参数。然而,由于移动应用涉及技术的多样性和实施的复杂性,移动医疗服务技术的解决方案仍然存在很多的障碍,导致产业链暂时还无法实现整体产品价值的创造和交付,技术研发仍处在不断的探索中[10]。移动医疗服务信息传送方式研究在医疗信息传送方式上也有几种不同的技术:1)信息的静态传送方式,将患者的实时医疗信息定期发送到一个固定的远程计算机上,由计算机记录处理数据,并展示给医生查看。该模式中信息的传送方式固定,接收端不变,由统一的主机接收并处理信息,有助于医疗资源的统一调度。2)信息的动态传送方式,将紧急的医疗数据传送到患者附近的局部区域,由患者最近的医护站点处理该医疗请求,信息的传送范围与接收对象都随着患者的移动而发生动态变化。该方式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减少了医疗救助的交通时间,提高了医疗效率[3]。3)信息的动静结合传送方式,结合了静态和动态两种特征,在产生医疗实时信息时,信息首先被传送到内部网络,在局部范围内寻找回应。若寻不到回应或因信息内容需要,信息会被内部网络传送出去,发送到医疗信息处理中心,由特定单位进行接收处理,并提供医护服务[2]。

移动医疗服务技术发展前景

移动医疗设备可以为人们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护理服务,提升或维护患者的健康状态,并促进医疗行业的发展[11]。移动医疗服务在紧急事故处理[3],慢性疾病的日常护理和远程医疗服务[1]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在移动医疗服务平台下,无论是非紧急情况(头疼,感冒,咳嗽等),还是紧急情况(交通事故,烧伤,急性胃痛等),用户都可以通过移动医疗设备与移动医疗服务中心取得及时联系,轻松地获取医疗帮助[12]。动通信网络的普及和低成本的手机、PAD等终端设备,为移动医疗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可行的技术基础。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大量的应用和服务都可以通过低成本的带宽接入通信网络,同时网络覆盖范围也不断扩展,这些现象都为移动医疗服务应用的发展提供了帮助。紧急状况的处理移动医疗服务设备可以在患者遇到紧急的生命威胁状况时,通过移动医疗服务平台,将患者的实时数据传送给附近的救助者或医疗服务中心。当紧急状况发生时,移动医疗服务设备可以迅速收集当时的有关信息,包括患者的地址、健康记录信息以及生理状况,供医护人员了解并及时施救[3]。目前,在医疗紧急事故中,因未获得及时拯救而丧命的人很多,移动医疗服务设备有助于缓解这一状况。根据医疗卫生统计年鉴[13],2009年,我国有166万的居民死于交通运输事故,若在发生交通运输事故时,患者能及时获得合理的救治,交通运输事故死亡率将大大降低。同样,我国每年急性病患病率很高,由于病情紧急和交通问题而延误就医,导致病情加重甚至丢失生命的病例也非常普遍。移动医疗服务可有效缓解紧急状况给患者带来的就医压力。使用信息传输方式中的动态方式,将紧急状况中患者的医疗信息发送给离患者最近的医疗点,可更高效地展开施救,并且为医院优化了医疗资源的配置。慢性疾病的监控慢性疾病是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14],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恶劣影响。慢性病长期以来一直给很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一旦防治不及时,会造成经济、生命等方面的危害。慢性病需要长期的医治,传统的医疗方式是住院治疗。但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条件和教育限制等各方面的原因,往往给慢性病的长期治疗带来了很多障碍[1]。2003年,我国慢性病患病人数达到近1.6亿人,而2008年上升至2亿多人,可见慢性病在我国的分布比重非常大。慢性病的治疗导致医疗资源的长期占用,是造成医疗资源短缺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移动医疗服务技术可以大幅度减轻慢性病的治疗压力。慢性病患者在佩戴移动医疗终端设备的情况下,接受远程医疗监控。BAN将患者的生物信号实时的发送给远程监控系统,医生查看发送过来的数据,当发生异常或病情加重时,再进行入院治疗。移动医疗终端设备可以替代医院的某些医疗设备,无需留院查看,即可获取医疗数据。这一技术不仅给慢性病患者带来了自由,减轻了住院的经济负担,而且为医院节约了医疗资源。特别是,与慢性病性质相似,老年人需要长期的医疗监控。由于老年人的患病率是所有年龄阶层中的最高者,因此,老年人需要更多的医疗关注。最有效的方法是让每一个老年人都佩戴移动医疗设备,进行实时的医疗监控。为偏远地区就医提供帮助目前,解决偏远地区就医难的主要途径是使用流动医院,虽然给偏远地区的人们带来了不少便利,但是流动医院的构建也需要投入大量的医疗资源,就医成本依然较高[15]。移动医疗服务可以为偏远地区就医难的问题提供一些解决途径。远程医疗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移动医疗属于远程医疗的一种方式。偏远地区的居民可以借助移动医疗设备将医疗信息传输给远程的医疗中心,医疗中心也可以借助移动医疗设备为患者开展远程治疗。在很多情况下,偏远地区的居民无需前往医院即可获得医疗服务,移动医疗服务大大降低了偏远地区居民就医的医疗成本。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