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范文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

第1篇: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 中职学校 实效性 赏识教育 学习兴趣

中等职业教育的精髓,在于激励学生,唤醒学生,感悟学生,从而成就学生。因此,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大力推行赏识教育,给中职学生以激励,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望,改变他们的错误观念,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他们以后的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大大提高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一、推行赏识教育,激励中职学生参与体育教学

中职学校的生源,大部分来自中招失败的初中落榜生,他们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对老师的教导存在很大的逆反心理,并且其具有文化基础知识薄弱,思想道德品质不高等特点,如果老师不采取恰当的策略进行正确的引导,他们一旦走上社会就有可能误入歧途,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行列。

作为体育教师,我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抓住学生身上的一个个闪光点,不断地表扬学生、激励学生、鼓舞学生,使其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以积极的心态参与体育教学。

1.创设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教学环境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促进的有机过程,缺少任何一个方面就不能称之为“教学”。因此,教学过程需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对体育教学环节有意义的认识和见解,从而为今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体育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和建议视而不见,或者劈头盖脸地批评一通,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就会逐渐地下降,其学习的兴趣就会慢慢地消失。

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这需要学生的每一个动作准确到位,并且不断地强化训练才会出成效,这就考量着学生的耐心和意志力,而中职学生往往缺乏的却是耐心不足、意志力不强,所以体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考量着体育教师的耐心和意志力。因此,我以大哥哥的身份来和学生建立一种亲密的情感,而不是以所谓的“师道尊严”去要求学生。每当有学生动作做得不到位的时候,我用鼓励的目光、亲切的话语,用自己标准的动作去引导学生,把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关怀、尊重传递给学生,学生得到了老师的鼓励和肯定,学习体育课就会信心十足、心情愉快,从而引起教与学的共鸣。可见,创设一种和谐、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努力使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是提高体育教学实效性的前提条件。

2.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其实,榜样的力量是一种正能量,体育好的学生在学生中间更具有学习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既然是正能量,更容易影响一大片、一群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尤其是在学校运动会或者田径赛上,如果学生取得某项第一名的好成绩,全班学生都会为之呐喊、助威,从而激起本班其他参赛学生在比赛中挖掘出最好的潜能,激发出最佳的状态,赶超本班的体育榜样。所以,我以体育尖子生为榜样,老师做好示范动作后,再让体育尖子生来重复示范动作,让体育尖子生来帮助体育后进生一起参与课堂教学,发挥榜样正能量的作用。学生帮助学生,学生之间关系更加融洽,教学氛围也十分浓厚,后进生学生的体育成绩转变也很快。

二、大力培养中职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中职学生,十六七岁,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男生和女生的心理、生理逐渐走向成熟。但是男女在体育活动上还是差别比较大的,男生喜欢运动量大、运动快、运动强,比赛对抗激烈的一些体育项目,例如篮球、足球等等;女生则喜欢活动量小、运动慢、运动较弱、节奏韵律感强的一些体育项目,例如乒乓球、羽毛球、排球、围棋等等。所以,中职学生的体育教学,一遇到体育篮球等运动强度大的活动,很多女生就避而远之,纷纷以各种理由请假,这是怕出汗、怕晒黑等怕苦怕累的思想在作怪。那么,如何提高女生参与较高强度的对抗体育活动呢?我认为,要从学生个性特点出发,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发展人,所以,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也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落实到实处就是以男生和女生为本,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积极地、主动地、愉快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从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体育教学的全体性原则就是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男生和女生,先进生和后进生。通过教学观察、课下了解座谈等方式,掌握女生的实情和特点,然后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次教学,本节课男生做些什么,女生做些什么,体育尖子生做些什么,体育后进生做些什么,都需要兼顾到位,这样才会逐渐调整一部分女生反感体育、厌恶体育的心理,使她们逐渐对体育产生兴趣。

例如,中职学校应加大对体育的投入,特别是女生较为感兴趣的羽毛球、排球、乒乓球,更多的给予女生以支持。像学校运动会涉及女生的这些项目时,设立的奖项数量可以比男生更多一些,以让越来越多的女生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久而久之就能够带动整个学校女生体育运动的发展。

总之,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既是目前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它更需要从赏识教育和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入手!

【参考文献】

[1]陈小平.如何提高训练的实效性.体育科学,2005(07).

第2篇: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育课;改革;建议

中职教育是培养学生专业技术的教育,现在国家正在大力发展中职教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改革与创新将会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作为中职学校的一名体育教师来讲,首先应从心态上去接受改革,创新思想上,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改变和提高。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开展,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但由于中职学校各方面条件还不是很完善,所以,其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也就越高。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与主导者,教师应具备较高的自身素质,如,责任心、耐心、各方面的知识等,使教师真正成为“一专多能”的专业人才,培养出体魄健壮、身心健康的新一代专业人才。

二、教师教学思想理念的转变

教师思想理念的转变与更新是体育改革的重要手段。要想使体育改革得到有效的实施,就需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思想理念,陈

旧的思想理念应被替代。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就业等方面进行帮助,让学生在发展体育的同时也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建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学生进入中职学校,毕业就将面临就业,也注定了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适合社会的技术人才,以适应社会就业需求为目的的学校。但长期以来,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和课余体育活动还在走普教的路子,还是比较传统和保守的,不能体现职校特色,更不能充分地展示职业特色。大多数中职体育教师对职校的理念不同,致使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变成不可能的现实。

四、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氛围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氛围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搭配教学内容,以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五、加强体育课的拓展性和趣味性

加强体育课的趣味性和拓展性,在教授学生课程的同时,要

逐渐地拓展学习内容,让学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比如,在学习太极扇的同时,加入东北的秧歌歌曲,让学生实时地进行舞动,既学到了知识,还加强了趣味性,更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并且适时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进行小型比赛,如趣味运动会、田径运动会等。开展的各项活动,在课堂中让学生针对活动内容进行练习,加强了学生的团结协调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适时地展开比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能丰富校园文化体育生活。从而调动学生自主积极锻炼的意识,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六、教材的选择

体育运动的选择因人而异,对于不同的人所承受的体育运动也有所不同,其实应该结合教材,制订出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特色和发展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为目的的适合型教材,并且要根据学生今后工作的职业特色进行教学。

只有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使体育课真正地提升地位,只有根据学生的现在与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的教学内容、目标等进行全面科学的改革,才能使体育教学在中职学生中得到新的认识和重视,

第3篇: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范文

通过融合德育的中职体育教学活动,不仅能锻炼中职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中职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其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中职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下面,我就结合平时上课的一些体会,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要形成结合体育课自身的特点和组织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中职学生进行全方位德育教育的意识

体育教学是一个包括身体、智力、思想、情感、态度等在内的全面教育。中职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能锻炼健美的体格,发展理,提高思想觉悟,充实智力活动,扩大经验范围,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施行。

1.结合课堂规范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规范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中职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重点地把课堂规范的内容和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等德育要求结合起来,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使中职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的思想品质。

2.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等特点,这是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因此要在在落实教学内容的同时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结合不同的组织教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体育教师要善于把中职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俗话说,生活处处皆学问。在我想来,体育也是如此。

4.结合教师言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向中职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还在于体育教师的言传身教。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二、操作方法

1.体态暗示法

用体态暗示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中运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在矫正中职学生的不良行为过程中,可保护中职学生的自尊心,避免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使中职学生心悦诚服。例如,教学中发现某学生注意力分散、做小动作时,教师慢步走到该生跟前,递个眼神、摆摆手,以示提醒或制止,这要比中止教学,当众直呼其名批评教育效果更好。

2.实践体验法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育项目本身又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学生可以在耐久跑的实践中磨炼意志品质,在体操的练习中得到健与美的享受,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体育老师应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有目的地对中职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使中职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炼意志,体会人生的价值,形成较为良好的思想品质。

3.时机捕捉法

教育者应关注不良个性心理的发展,要善于捕捉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适时地加以启发诱导,以促进其转化。例如在篮球比赛中,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教师应及时给该学生以恰当的鼓励和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有很大作用的。

4.情感感染法

体育教师的言行应具备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给中职学生一种积极的影响,以激情来点燃中职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4篇: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 中职学校 体育教学 教学改革

一、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和教材与实际需求不适应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的在校学生中,大概有五分之二认为上体育课是为了锻炼身体,有五分之二认为学校教授体育课是为了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锻炼学生意志;还有五分之一认为上体育是为了娱乐、兴趣。而且部分老师认为体育教学是为了锻炼学生身体,增强体质。这样的教学观念导致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就是为了锻炼身体,很难再有发展。另外,现行的体育教学大纲与体育专业的教学内容设置与实际严重不符,教学目标是对老师体育教学活动的检验,这也是学生学习、老师教学的动力所在。因此中职学校体育教材与目标必须不断改进。

(二)部分体育教师教学态度倦怠

部分中职学校的体育老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存有消极的情绪,使得中职体育教学任务无法高质量地完成。在每一老师走入工作岗位的初期,都是“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会逐渐消磨老师当时的年少意气,而且一旦真正进入角色,体育老师往往就会发现现实是残酷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是天上地上,就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由于体育教学工作并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在教室里面授课,基本上都在室外完成,每天风吹日晒,就会滋生得过且过的思想,教学方法死板,不能坚持创新,与时俱进。

(三)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不高

中职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是目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困境。本来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的级别相同,学生之间应该没有多大的差别,但是实际并非如此,人们普遍认为中职学校不如普通高中,导致中职学校学生也这么认为,而且他们普遍认为自己是在高考无望的情况下,才选择中职学校,逼不得已。这造成了中职学生群体的素质较普通高中低,学习习惯不好,厌学情绪严重的现象。这些不良习惯,在体育课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学生往往积极性不高,进取心弱,情绪不稳定,对体育活动缺乏热情,意志薄弱等。

二、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一)根据专业的特点调整教学目标

中职学生在完成学业任务之后的出路主要有两条,一是就业,二是进入高职院校继续接受教育。对于前者来说,他们需要有符合专业技术要求的身体素质与技能,因此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应该依据专业的学科特点制定,不能简单地搞“一刀切”。

(二)教师结合实际选编教材内容

在编写体育教材内容的时候,要结合实际,立足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课上,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学任务主要是提高身体素质,强身健体,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球类运动,比如排球、篮球、羽毛球等,另外可以设置一些田赛项目;进入二、三年级的学生,体育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考虑学科专业的特点。在理论课程方面,中职学校的体育老师要加强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注重理论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在体育课程中还可以设置体育知识与体育欣赏课,提高学生的体育欣赏水平。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学效果显著,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所谓的启发式教学就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老师为主导,循循善诱,逐步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在学中玩,随时保持一种快乐的学习心态。比如在上课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要求选择合适的分组方式,通过学习小组的组合达到学习的实际需要。在具体分组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或者学生自己自由组合,但是分组的形式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这样更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还可以根据男女生的水平进行分组,保证每组之间的水平差距不大。再让学生有创新,分组展示。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中职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可以达到锻炼学生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四)体育成绩评价多元化

中职学校的体育成绩考核的项目主要有基本体育技术、身体素质,以及体育活动组织能力与表现等方面。体育成绩考核的方法应该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力进行,一个项目的评价体系至少要制定两套,考试的标准应该有高等级与低等级两个方面,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他们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提高创造性和自信心,另一方面中职学校根据学生体育考核的结果,适当地给予体育老师奖励,这对于提高老师教学的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只要提高了体育老师的上课积极性与创造性,就必定会大大提高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三、结语

由于中职学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给体育老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面对这样的状况,体育老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摸索合适的教学方法,为提高我国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的质量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吴春香,薛进生.谈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2).

第5篇: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范文

(昭平县职业教育中心 广西昭平546800)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中等技术劳动者为目标,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适应广泛就业需要的职业素质教育。中职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职业技术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还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满足今后繁重工作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对提高他们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体育教学就显的尤为重要,这是新时期对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体育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素质的良好途径,应把健康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终身健体意识为目的,引导学生崇尚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中职学生正处在体格、体能增长的青春期,如何克服职业学校现行体育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增强体育教学改革意识,加强体育新课程标准在体育教学中的贯彻和落实,转变观念,明确目标,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目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现状

通过对我区一些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结果令人堪忧,主要有部分学校体育教学为无序状态,学生体育知识浅薄,体育教师倦怠情绪严重,学校体育功能严重弱化等七个方面问题。

(一)体育教学目标不合理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目标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目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并没有处理好"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与体育基本理论和技能学习的关系,经常顾此失彼,厚此薄彼。忽视终身教育的培养或轻视体育技能的学习都不符合中职学生的身心需求。

(二)体育教学内容陈旧单调,不符合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 ,缺乏与专业结合的实用内容

多数学生认为体育教材单调、教法乏味,大多数的传统教育内容与专业相结合的实用性内容十分缺乏,一节课"一投到底"和"一跳到底"等;加上初中升学时不断的重复中考练习内容,导致部分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大部分中职学生不仅文化课基础差,体育基础也差,体育知识浅薄,体育技能项目掌握得少且水平低。部分体育教师不了理解、不结合学情,仍然按统一难度的教学内容授课,缺乏与专业结合的实用内容。这就违背了中职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和专业特点,导致出现中职学生在集体活动时逃课的现象.

(三)体育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灌输式"、"传授式"的旧教学方式已经严重制约着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部分体育教师虽然改变了传统教育思想.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尝试,但也进入了另一种误区:有的老师用放羊式教学误当成自主学习教学:有的老师只重视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式,却没有其真正内涵。这种出现偏差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利于中职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培养和体育技能的学习。

(四)教学评价制度不够科学合理

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体育考评依据主要是理论知识考评、运动技能考评及上课的出勤率等相关方面。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进步过程,强调结果性评价,忽视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导致身体条件不好、运动基础差的学生即使努力练习也达不到好的成绩,而自身条件好的学生不需努力也能取得好的成绩,从而让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

(五)学生体育认知能力差,进取动机差,意志品质薄弱 ;体育知识浅薄,体育技能项目掌握得少且水平低;只重视技能学习,忽视身体锻炼。

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属同一层次,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体育认知能力比普通高中差异明显。在体育学习和体育竞赛中,中职学生进取动机差,情绪自控能力差,对班集体活动缺乏热情,缺乏动力,社会情感表现冷漠,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在很多场合或活动中,表现出意志品质薄弱,如在体育教学组织的中长跑考核测试中,大部分学生缺乏那种咬牙坚持跑完全程的毅力,而是明显表现出一种怕苦怕累的厌烦心理。职高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许多农村中学设施简陋、师资缺乏、器材不足,学生的运动起点低、基础薄,学习中担心同学笑话,因而缺乏主动性。

(六)部分中职学校体育教师怠倦情绪较严重

对于体育教师倦怠情绪,民办学校体育教师不甚明显,而公办学校的体育教师这方面的问题较严重。这一方面说明教师的责任感强了,另一方面是以前正规的中专学校生源质量好,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好管理,现在生源质量下降,出现了很大的落差,很不适应或很难适应。尤其是进行室外体育教学时,由于一些学生纪律性差,不服从管理,怕学生出现纠纷,怕学生出现伤害事故,教学组织的工作难度大,因此体育教师的心理压力大,时间久了,倦怠情绪更为明显,更为严重。有些体育老师缺乏责任感,体育教学缺乏规范性,无教学计划、无教案,上课内容随心所欲。大部分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取上缺乏针对性,在教学安排中内容单调、方法简单。另外,一些学校对体育老师的偏见或待遇低于其他科目老师(同工不同酬),也是导致体育教师怠倦情绪的原因之一。

(七)部分学校体育设施设备、体育师资严重不足

公办学校尤其以前是正规中专学校体育设施设备较完备,但很多民办学校及县级中职学校体育设施设备较缺乏,体育运动场地严重不足。一些中职学校体育师资缺乏,体育专业毕业的体育老师少,只有从其他科目的老师中抽人上体育课,使体育课水平参差不齐,这样必然导致体育课教学质量的下降。

二、体育新课程理念及要求

新课程理念是: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要树立新课程理念,围绕新课程理念以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培养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

三、加强中职学校体育课改革的思考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意识、转变角色,提高能力,成为"一专多能"的专业人才

教师观念的更新是中职体育教育改革不断进步的重要环节,因此体育教师首先要从观念上根本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从以教师为主角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差异性、主动性,营造一种和谐、宽松、合作的课堂氛围,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培养运动兴趣,掌握健身的方法和手段,努力培养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在专业方面,教师要不断优化、更新教学知识,尤其是多增加营养、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知识,以适应新时期体育教学需要。在教学方法方面,中职体育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学会利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合作式教学、分层式教学、自主学习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除此之外,中职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科研能力,进行科研活动。科研活动是中职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在教学科研仍然是中职学校教学的薄弱环节。因此体育教师应多组织学术报告、讨论会等活动来进行体育科研。

(二)针对学生实际,加强德育教育

中职学生思想素质、学习能力普遍较低,自控能力相对较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发挥导向和保证作用。首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明白强健身体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基础,没有强健的体魄,什么都学不成干不了,更谈不上将来工作。让学生将现在的体育锻炼和将来的工作联系起来,从而实现"要我学" 向"我要学"的转变。其次,强化体育课堂教学的纪律,规范学习行为。增强学生的纪律性,对学生上岗就业保持良好的纪律性是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将影响学生上岗后的职业道德规范,为他们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和为之奋斗的事业奠定基础。第三,在教学中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比赛,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与人沟通合作、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勇挑重担的高尚品质,鼓励学生拼搏创新,为他们将来上岗就业适应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面向市场、面向技术、面向应用,培养综合素质优良的第一线技术人才,是中职教育的办学方向,也是确立中职课程理念的依据。

(三)结合"职业性"特点,合理选编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

1.结合职业特色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选编和搭配

由于职业学校具有职业的专业特点,因此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要根据不同专业的职业劳动者身体活动特征,确定针对各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比如将来从事电脑、文秘、财务、家电维修等职业的伏案型工作者需要增强手指、手腕的力量以及眼手的协调能力.因此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多安排排球、乒乓球、篮球等运动项目。另外,由于伏案型工作者长期工作会导致颈椎酸痛、脑部供血不足、眼睛疲劳等现象,体育教师还要教会以后从事此类工作的中职学生学会工间操、伸展脊柱、眼保健操、全身运动项目,如球类、健身跑、游泳等。对于以后从事护理、售货、烹调、纺织、建筑等站立型工作的中职学生,由于长期站立,很容易下肢肿胀酸痛、易患内脏下垂和腰肌劳损。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工间操、下蹲起立、太极拳、健美操、按摩、健身跑、跳绳、游泳等下肢节律性活动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消除下肢肌肉紧张,增强心肺功能。对于以后从事诸如机器维修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等综合型工作的学生需要身体各部位具有较高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这些专业的体育课程可以多增添球类、健身跑、游泳、引体向上、俯卧撑和仰卧起坐等课程,以便提高学生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心肺功能,预防身体畸形,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提高身体机能,预防职业病。还要传授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掌握处理意外损伤的基本知识。结合专业选编和搭配体育教学内容有助于各专业的中职学生发展从事职业所必需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师有意识地根据专业特点设置运动项目,有助于学生适应本专业工种的要求,提高对职业的适应力,能够很好地就业工作,让学生终身受益。另外,选择或者编写教材不仅要结合专业特点,还要注意以学生的兴趣和学情为出发点。中职体育教师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对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改造,使实用技能项目和娱乐、休闲、健身项目结合在一起。在课堂中不断引入学生感兴趣的休闲体育,比如跆拳道、网球、街舞、滑板等。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改编学生们的教材,教材的改编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还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2.根据中职学生学情,开展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如何因材施教,有效地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培养是改革的出发点。由于中职学生个性比较突出,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转变角色,放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旧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自主、愉悦地进行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从"灌输式"教学转向"以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另外,中职体育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根据中职学生崇尚新潮的心态,体育教师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新颖的、多变的、独具风格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比如,体育教师要学会运用体育语言艺术,通过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形象生动地讲述教学技巧。在进行篮球投篮的教学时,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NBA投篮大赛,通过这种情景教学使学生充满投篮的兴趣,跃跃欲试。为了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和训练,体育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选择、编创一些体育游戏。例如:在球类教学中,可进行"传球"、"接力"、"打点"、"绕物"、"对抗赛"等游戏练习;在短跑教学中,可采用"接力"、"跑城"、"你追我赶"等游戏练习。课堂中插入游戏可以使学生"乐学"、"爱练",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随着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单一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发展需要,体育教学应探索多形式教学模式。中职学校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构建"主项选修,配项必修"的体育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自主选择,并将其选择的运动项目作为自已学习的主要内容。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可以建立学校体育俱乐部,以体育俱乐部形式进行的体育教学,遵循教学规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地选择锻炼项目、让每个学生进入一个俱乐部,以俱乐部形式开展体育教学,根据学校场地、器材、设施、师资情况,可开设:篮球、排球、足球、田径、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武术、街舞等丰富的项目,通过"俱乐部式"的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而经常性的身体锻炼、不仅能让学生对一至二项运动知识、技能、技术从到理论到专门学习,熟练掌握它的运动技术,真正体验体育的快乐,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五)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体育运动是一种良好的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摆脱人的烦恼和痛苦,是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的有效手段。再者,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在紧张的学习或情绪消极低沉的时候,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对消除疲劳,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大有益处。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人体育教学,以促进健康,加强人际交往,增进友谊,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被人们广泛认同。在体育教学中可开展健康教育专题的教学, 培养学生健康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即通过教师创设教学情景,营造宽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有进步应及时给予用肯定和表扬,消除学生自卑、害怕心理,树立自信心;通过团队合作,克服各种困难,达到争胜的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和乐观向上精神。为将来走向社会适应工作培养良好的心态和适应能力打下基础。

(六)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制度

科学的体育课考核制度具有检查、导向、激励作用,通过考核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发现问题提供反馈信息,使学生随时了解自己的锻炼效果。评价体系的多样化是中职体育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从教育学角度讲,没有评价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因此,我们要根据课程评价体系的要求,强化激励作用,把握评价方向,注重综合体育素质评价。为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体育课学习的评价一定要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把基础课和选修课有机结合起来,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改变过去单一的技术考核决定学生成绩的作法,注重对运动技能、身体素质达标状况、学习态度、理论考试、将学生自我、互评和教师评价结合起来综合评定,这样不仅能激励体育能力较好的学生,对体育能力较差的学生也能起到促进作用,从而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与评价,加大平时成绩和技能成绩考核的比重。在具体实践中,"教学过程考核"的内容应包括出勤、作业、课堂训练参与性、学习态度等多方面.考核的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比如教师评定、学生评定、学生互评、阶段考核、个别考核、开卷考试、操作技能考试等等。考核的过程化、多样化和灵活化,才能适应所有学生的实际,从而做到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以形成学生参加体育学习和活动的激励约束机制。

(七)多渠道提高中职体育教育教师素质

中职体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是体育教师素质的提高。目前我国中职体育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体育教师数量不足,业务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培养渠道也不顺畅,严重影响了职业体育教育的质量。与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很不适应。参考国外职业院校建设教师队伍的做法,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应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大量优秀大学毕业生","多层次、多形式培训在职教师","积极从社会上聘请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渠道,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四、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当前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状况令人堪忧,学校体育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化功能,尤其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体、德、智诸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体育由于缺乏良好的督导机制,在认识上有偏颇,体育教学无位置,教师无活力,学生无兴趣,致使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功能严重弱化。这些应引起有关部门、领导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应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增加体育投入,改进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以使学生、教师、学校能同步得到良好发展。中职学校体育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刘清黎.体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4]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第6篇: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 体育课 人文教学

1转变教育观念,结合专业特点寓教育于课堂中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适应时代需要的重要举措,也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新的教育观念。从观念到内容相应改变教学管理、教学计划、课堂标准等,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同时,要转变人才观念,引导学生意识到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什么不同的类别和层次。每个人只要发挥出自己的潜能,用所学的体育专业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对社会做应做的事,便是有用的人才。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开发运用,寓人文素质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例如:竞技体操、艺术体操、健美操等运动项目艺术性较强,于音乐、舞蹈有着密关系,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审美能力,以及美得表现力。又如:球类等集体项目的教学和竞赛中短兵相接、竞争激烈,要求学生团结一致、协同配合,因此要注意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具有集体主义精神、融洽的人际关系、协调配合能力以及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总之,只要注意挖掘各学科的文化内涵,便可以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2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注重情感教学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运用一定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情感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学生精神生活的主宰,是学生学好所学科目的催化剂,不容忽视。体育教学中也应合理调节和充分利用情感,努力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教学效率。

这就要求:

2.1创设亲、助、乐的人际情景。

教师在语言、心理和空间上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对师生之间心理关系有正确的处理、调节、引导和控制,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愉悦、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融洽的富于情感的教育环境,促进教与学的良性循环,从而“安其学而亲其师”。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会有不同的心理体验,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融洽、温馨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融洽、温馨的师生关系要以真诚的爱为基础,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视为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有发展潜力的人。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召学生,才能引发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融洽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使情与知相互融合,创造出智慧,提高教学效率。教师个人的影响力是学生学习的潜在环境,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学生。因此,每一位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道德修养,要重视业务进修,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要面带微笑进课堂,要时刻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去影响、熏陶学生,实现情感教育。

2.2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

人的心理是在主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和发展的,课堂离不开具体的教学情境。教师是教学情境的直接创设者。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借助自己亲切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恰当的形体动作等创造一个美的、自然的教学气氛,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体会到学习也是一种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3根据体育教学特点进行逆境教学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中职学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当前,我国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和社会给予他们的关爱不断增多,很多家长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使他们生活在相对优越的环境中,很多中学生长期在这种环境中成长往往容易忽视对自身意志、品质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境教育,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

3.1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境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竞争是体育竞赛最为突出的特点,而好胜心理正是中学生鲜明的特点。体育游戏、竞赛、运动竞赛、各种测试与评分等都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造了大量的锻炼机会和良好的条件,动员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竞争与自我能力展现的活动中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其竞争能力。

3.2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境教育有利于学生意志力的培养。

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总是给学生出“难题”,设“障碍”,树立“对手”,制造出适可而止的机警环境,及时通过学生的表现、表演、评比、测试等形式,诱导他们向难题、障碍、对手挑战。

让学生受到心理冲击之累,实实在在地感受挫折体验。比如:在投篮过程中,增加投篮的距离,缩短投篮的准备时间,使学生在不适应的过程中受到挫折,这一过程时间长短不一,学生会出现信心不足,动作变形,甚至厌倦锻炼等因素,这时教师应发挥出主导作用。当学生练习方法不当时,教师应教给技巧,监督其继续前进;如果学生产生厌倦,教师要鼓励他们要锲而不舍,直至最终取得成功。在磨练中,使学生学会面对现实,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困难和挫折,理解和运用体育的辨证法则去迎接新的挑战。

可以说,体育教学内容,不乏逆境教育的素材,体育教育内容的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又使这些素材十分生动和直观。根据学生对他们所能承受的“度”,只要运用时机得当,就可能取得比其他任何教育方法难以取代的作用和良好效果。

3.3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境教育有利于学生个性心理素质的提高。

根据体育项目本身的特点和学生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选项练习,能培养中学生广泛的社会意识、塑造性格、改变气质、提高能力。同时也能改变他们个性的形成,在参与和逃避,个人和集体,循规和投机的种种矛盾中,培养他们坦荡开放,光明磊落的道德品质。

在激烈对抗、面对对手与困难,在成才与荣誉面前,在挫折与失败时,教会他们学会冷静,容忍和理智以及适应环境的协调能力。由于体育课程有灵活的结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开放教学空间,教学时间,教师就加强对学生情感的注入与训练,使学生在学习环境发生改变和出现逆境时,能控制自己非智力方面的因素,培养坚韧的毅力等个性心理素质。

3.4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境教育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性格是人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惯常行为方式的心里特征。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参加的性格特点有不同的要求,因而参加者通过进行不同的项目的活动,来发展自身良好的性格,改造性格上的弱点。比如参加足球运动,它是集体项目,要求参加者具有机智灵活、敢打敢拼、沉着冷静、协同配合等良好的作风和心理品质,常参加这种运动可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尤其对那些内向、孤僻、软弱、优柔寡断的学生可克服其性格弱点,逐步形成开朗、勇敢、顽强的性格。

3.5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境教育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

体育活动中,人们抱有各种各样的体验,也就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例如:在运动竞赛时,由于激烈的对抗会产生紧张感,由于胜利会产生满足、愉快的情感。对中学生来说,运动项目的多样性和吸引力会诱发他们的情趣和爱好;远动环境的复杂多变,又激发他们的应变能力,这都能使他们在心理上获得满意、愉快、欢乐、兴奋等情感体验。当然,其中也有挫折和失败,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拚搏,才会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全部乐趣。因此,逆境教育有助于学生情感的社会化、深刻化,切实培养他们勇敢、顽强、乐观的情感。

因此,逆境教育应当贯穿于中学(中职)体育教学中,只有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才会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中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第7篇: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能力;体能训练;创新思维

一、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体育课作为学校教育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是不可或缺的,学生的体能程度和体育教学过程是密不可分的。一般而言,体育教学只是单纯地“重理论、轻应用”,甚至有些学校通过单一、片面的成绩考核方式来判定学生体育能力,这些都不能确实地达到教育培养的目标,更不能满足学生日后工作的体能需求。只有从实处着手,增强学生的体能训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行体育教学制度的窘境,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面对毕业后形形的工作岗位的需求。

二、体能训练对学生的影响

1.体育课中体能训练是培养学生情感、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

中职学校学生主要的心理特点就是个性比较强、思想变化快、大部分同学由于受到社会、家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心理出现畸形,对待事物扭曲的想法特别严重,心理比较脆弱,同时玩心也很重。这些是我们中职学校教师应该了解和掌握的,所以在体育课上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方法来尽量地改变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在日常的体育课上学生的情感也能体现出鲜明强烈、丰富多彩、紧张易变、积极性或消极织等特点。情绪的产生、变化,直接影响到身体各部分能力的发挥,并以运动成绩的形式表现出来。满意感、轻松感能激发参加体育活动的强烈动机。有信心、情绪高、勇敢、顽强的积极情绪,能取得好的成绩。所以在体育课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育方法来变相地鼓励、激励学生,给他们信心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体能。另外,意志力是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动、克服主客观带来的困难,抑制情感冲动,避免发生不良行动,集中注意力,从而较好地实现目标的复杂过程。意志力的品质表现为沉着果断、顽强持久、坚韧不拔。

2.体能训练对学生个性特征培养有积极作用

个性既有人们心理活动的共同特点,又有各自的心理特征。好的个性风貌能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体能训练是通过有技术的训练、运动竞赛来实现的,它对个性的发展和形成具有特殊的作用。所以,古今中外都把体育训练作为培养个性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通过体育训练去观察、分析、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特征、个性差异。有目的地安排不同的活动项目,组织不同的体能训练,提出不同的要求,去发展和塑造各阶段学生合乎时代要求的良好个性。

3.体能训练对发展学生智力有特殊意义

体育能力的训练需要方方面面生理和心理因素共同培养。在训练过程中,对增强神经系统活动机能、提高大脑皮层神经活动过程的强度,均衡性、灵活性、适应性,发展学生的智力都有重要意义。

4.体能训练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有效渠道

品德教育需要讲道理,更需要社会实践,使道德认识在道德情感的激励下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自觉地运用体能训练方式中累积的毅力及情感态度去让学生进行自我品德教育,也是培养优良品德的重要渠道和有效方式。特别是在我国体育事业日益蓬勃发展,2008奥运会等各大世界赛事的成功举办等,都是广大青年所普遍关注的,通过对体育相关比赛的参观,对青年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将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三、体能的理想训练与现实训练

体能训练的过程是一个从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要从最基本的能力抓起,逐步提高。尤其是中职学校的学生,体育能力普遍偏低,要从最基础的体育活动开始逐渐拓展。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单方面地理想化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行为能力。要掌握不同学生在现实训练中的异处,以便逐一调动学生的体能训练积极性,要求过高学生难以达到,就打击了学生的训练积极性;低了就失去了体能训练的意义及目的。

随着学生接触新事物规律之后的身心发展和教育影响,理想信念、价值观等逐步成为该项事物中的核心成分难以更改。这些带有规律性的发展变化,既能表现出体育教学成果的多水平化,又能表现出体能训练的连续性、阶段性。根据这一规律,在体育教学中一方面可按理想化的顺序组织课堂训练内容,另一方面可按循环的方法来处理现实训练中的实际问题。

四、体能训练的定性与定量

在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究竟采用定性的方法还是定量的方式常常成为学生和老师共同关注的焦点。实际上,体能训练的定量化评估和定性化评估各有利弊。所谓定量化,就是积累的“量”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学生体能训练次数,因而它能比较有效地克服定性训练结果评估中经常出现的“优、良、中、差”这类随意性比较大的评语。量化还能激发学生训练动机的产生,从而促使学生能比较自觉地纠正一些不良的行为,使得训练氛围在较短时间内发生较大的改善。但是由于“量化”得出的成绩或效果有时会与学生实际的体能状况不太一致,因而就很难发挥它作为评价应有的选择、导向、激励和教育作用。只有定量和定性的有机结合,才能对体能训练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因此,体能训练的效果应当是定量和定性两方面的有机结合。

五、将创新思维带入体育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创新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不尽相同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实际能力,把课堂教学和学生个体的创新活动相结合,系统地给学生讲授创造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创新思维的主要形式,并通过典型范例和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

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实施创新教育,依然是任重而道远,它还亟待适合教育实际的创新理论的指导和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所谓在体育教学中引入创新思维,就是整个教育过程被寓于学生和老师共同创新活动的课堂教学过程。新思维在教育原则、教法、课堂内容等各个方面体现师生共建宽松适宜的课堂气氛,也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桥梁。

结束语:

中职学校学生个性突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个性的一面,因此要量体裁衣;但每个学生也都有共性的一点,要针对这一点进行有规模、有计划地潜能培养及挖掘。体育教学中的体能训练不仅仅促进了身心和谐发展、掌握传统保健养生知识技能,而且注重突出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爱好,发挥个性特长和潜能,体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灵活性和主动性。体育能力的训练培养了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求的各项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形成融理论、技能、素质和体能为一体的体育教学、考核体系。提高中职学生的体能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能,为就业打好体能基础,更能在思想教育上摆正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人生道路做好思想铺垫,这也充分体现了中职学校体育课中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吴东明,王健.体能训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季浏.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陈小峰,孟昭强.校园体育活动指导[M].中国档案出版社,2004.

[4]张云龙,吴志坤,王颖,等.大学生体育能力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2007.

[5]王大中.体育传播[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6]于素梅.中学体育教材教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第8篇: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教学德育教育方法

体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体育教师要结合体育教学特点,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热爱集体,团结协作的精神,使之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如何把德育与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在体育过程中,切实重视德育教育,并结合体育教材所蕴涵的德育因素,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中。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呢?

1、在体育理论课上进行教育

1.1我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我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教育的好机会。在教学中,首先要做好的是日常教学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所以在开学的第一节课我都会对学生进行一些日常行为习惯的讲解,让学生从思想上得到重视。如果学生在以后的课堂上违反常规制度,那么就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谈话,从而改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1.2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进行教育

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着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体育精神的培养包括:培养愉快的生活态度,较强的身心适应能力,个性的发展,个人行为的规范化、责任感,与同伴的合作精神,公正的看待问题,遵守规则和规定的能力等等。

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尽管其技术手段、比赛方法、胜负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其基本的体育精神却是相同的。中专生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就已经开始接受体育精神的影响和教育,受到体育精神的熏陶,改变和塑造着自己的人格精神。首先,体育教师要培养学生树立体育精神的意识,认识到体育精神对学生人格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把体育精神的教育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时时刻刻充分利用体育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格。其次,细读精研教材,挖掘、提炼教学内容之间的体育精神。再次,教学过程中,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注意教学细节对学生体育精神的教育,在深化教学改革的时代,体育精神的培养,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高层次的战略目标,所有的体育教师都应在体育精神的挖掘、提炼上,在体育精神教育的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上狠下一番功夫。

2、在体育实践课上进行教育

2.1在例行课堂常规时进行教育

由于我们中职学校生源的特点,有一小部分学生是初中没有毕业就来到了中专,而且据我的了解,多数学生在初中时上的体育课都可以用“体育课一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 这句话来概括。一般老生的课还会好一些,因为经过教师长期的引导帮助,在课的开始部分,学生基本都能够自觉遵守课堂常规,积极配合体委和老师。但是在给新生班上室外体育课的时候,就会发现有很多学生都没有意识自觉站好队,然后等待老师来上课的好习惯,于是我就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纪律着手,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教育。具体做法就是在我的课堂上,我每节课都要求学生必须在预备铃响完之后就自觉排好队,一开始很多学生都做不到,因为他们还没养成上课前就排好队的习惯,那么这时老师就应该通过教育来要求学生做到,于是我采取了通过严格的队形变化集合的游戏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当然教师在学生有一点点进步时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学生就会有一种自豪感。通过一二节课的加强练习,以后的课上,我的学生在铃铛响完之前就基本都能排好队,而且做得非常好。显而易见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迅速、整齐、遵守纪律、从而加强其组织性和纪律性,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2.2在做准备活动时进行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准备部分我都坚持带领学生进行队列队形练习然后再进行热身活动。每一次练习我都要求学生养成遵守纪律、行动一致、听从指挥、顾全大局的优良品质。而在热身活动中,无论是跑100米、500米,我都会从学生的排队跑步中进行德育教育,要求学生一定按照指定的队形和路线跑步,不准大声喧哗,不准插队,不准打闹推人,通过这些跑的练习,既培养了学生跑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

2.3进行球类项目学习时,重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的良好作风,面对对手要具有友好的、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好球风、养成尊重队友、尊重对方的良好品质。例如在比赛中对方进行侵人犯规时,是毫不计较,还是“以牙还牙”;集体配合不够默契,比赛失利时,是相互鼓励,还是相互抱怨;裁判误判时是宽容大度,还是“斤斤计较”;比赛胜利时,是谨慎从事,还是骄傲自大等。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都可以不断的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及个性的培养。

2.4在进行田径项目的学习时,要让学生体会到竞争的公正、公平、公开的好作风。在进行耐力跑练习时,养成吃苦耐劳、勇于战胜苦难的顽强的品质。根据他的德育性,可以把场地和器材设计成各种图形等,给学生以文明、有序的环境,得到美的享受,得到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同时,结合德育渗透的原则,充分运用外因和内因,借助电教手段,把这些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素质。

第9篇: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压力;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与初中教育有着较大区别,学生在踏入职校初期,会面临着环境的适应、专业的选择、文化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就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波动”,引发一些心理问题。尤其对于刚进校的学生,更要及时适应新的环境,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新的环境中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完善自我。目前,我在带中职生的实习工作中发现,中职学生在三年级的工作实习期间所反映出的心理抗压能力比较薄弱,如遇到问题不能克服、被领导批评不能接受等,导致辞职的现象屡屡发生,这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我试图通过体育教学的挫折教育,探讨新时期如何去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压力的内涵

在口语中“压力”可能交换使用,代表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它可以描述为:使我们在压力下所产生的一种令人不快或有潜在危害的外力。现在当科学家提到心理压力时,他们通常是指包括外部干扰及个体对那些干扰的内部反应的某种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压力指的是生物和环境对它的要求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压力取决于我们怎样评价对我们的要求以及我们对付它们的能力。

二、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中职学生是指正在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其年龄一般在15岁到18岁之间。他们属于青年初期,是学生身心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是人生的最佳时期和黄金时代。

1.身体形态

中职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黄金阶段,针对这一时期的身体特征,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和矫正体格发育中的某些异常现象。

2.身体机能

在运动系统方面,他们骨骼的增长速度逐渐减慢,通过体育运动可以使骨骼更加粗壮,关节更加灵活、牢固,肌肉更加健壮发达。

3.心理特征

中职学生的智力发展通常比较好。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很迅速,主要表现在推理能力已达到成熟水平,但辩证推理能力尚未完全成熟。在情绪方面,中职生明显不同于儿童期的外露、易变、冲动等。在社会行为方面,亲子关系逐渐松懈。考试焦虑是影响中职学生心理压力的普遍性问题。所谓考试焦虑是指与入学考试智能测验、学业测验等相关的焦虑,它是一种急性焦虑。考试焦虑在中职学生中普遍存在,并时常危害着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新时期培养学生抗压能力的对策

体育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的传授者变成了如今的引导者,他们要学会做学生的合作者,认真分析学生的压力,帮助学生缓解压力,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体育教学氛围,精心上好每一堂体育课。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为学生减压的方法。

1.身体减压术

我们知道压力通常是有一定的生理基础的,因此从身体角度考虑减压是一个好方法。适度而有趣的运动可使学生的身心处于舒畅、和谐、愉悦之中,从而转移学校生活带来的压力源。体育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如网球、羽毛球、足球、乒乓球、篮球等,告诫学生在运动时要集中精力、保持一种愉快的心情,心无杂念并能专注于运动中,彻底放松自己的心情,充分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2.心理减压术

压力事实上是中性的,并无所谓好与坏,关键取决于你对待它的心态。教师要鼓励学生换个角度来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事、物,再通过实际的行动进行改变,使自己的情绪更好,心态改变了,它就不再构成压力,这正是心理减压的精髓。

3.艺术减压术

利用“艺术减压术”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磨炼学生的意志不失为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例如,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快要结束时可以为学生播放柔和舒缓的音乐,使学生心境平和,减轻精神及情绪压力,令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释放消极情绪,达到抗压的效果。

4.冥想减压术

冥想是通过人体在一种精神深邃的休息状态下,来消除或减少压力所造成的负面作用,进而减轻人体所承受的压力。体育教师可以教学生闭上双眼,把注意力集中于呼吸,保持一切轻松自然。想象一个非常熟悉的景物,确立想象的事,仔细看着它,寻找它的细微之处,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的心灵自由地驰骋,缓解心理压力。

中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教育阶段,中职生接受的是就业前的教育,专业基础知识量大、进度快,专业知识技术性强,对独立操作和动手能力要求高。与其他同龄人相比,中职生在生理、心理上承受的负荷非常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就要求他们可以很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个人的爱好与特长,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以及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并能与今后的终身锻炼衔接起来。俗话说,有压力才有动力。培养中职学生的抗压能力就成为我们广大体育教师的光荣使命和艰巨任务,体育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新课改的历史契机,全身心地投入促进学生发展的战斗中,力争把学生的压力降到最低,最终为社会培养全面合格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秋娟.职校生挫折教育的原因分析[J].科技风.

[2]万海玲,李东.浅议高职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