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地理教学问题和对策范文

初中地理教学问题和对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地理教学问题和对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地理教学问题和对策

第1篇:初中地理教学问题和对策范文

关键词 农村 地理教育 现状 对策

地理学科新课改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在城区取得较好的成果,但在偏远的农村却还很推行。在信息发展如此快的今天,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地理教育差距越来越大。而中国有近64%的为农村人口,某种意义上来讲,农村教育决定中国的未来,而农村地理教育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地理教育的发展和生存。所以,目前,改善农村地理教育已是迫在眉睫。根据对多个农村地区地理教育的调查,农村地理教育的问题非常严峻,通过分析做出以下的总结和建议。

1农村地理教育的现状

1.1 地理教育基础薄弱

1.1.1教学理念落后,地理教育地位低

长期以来,中国的地理课程在小学、初中、高中理科不纳入中考、理科高考的范围。对于目前还处于应试教育大环境下的中国地理来说,地理教育大受冷落,地位岌岌可危。教育部门、学校不重视,家长只关心主课成绩,学生自然就开始轻视地理教育。地理教学被边缘化,地理教育举步维艰,在教育本就落后的农村更是尤为突出。

据调查发现,农村大部分的中学的地理课程是名不副实的。地理课堂上学生们睡觉、嬉戏。有的老师为了应付考试,都是照本宣科。甚至有的老师为了维持纪律、维护自尊、不浪费时间,而改上其他的必修考试学科。学校对于地理学科的态度也不重视,如:地理学科不参加期中期末考试或是期末考试成绩不参与学业评比。地理课程的地位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进一步被削弱了。若这种现象不加以管理重视,则将会越演越烈。

1.1.2 教师素质低下,师资力量薄弱

在农村,教师的学历、知识储备本就不高,加上年龄老化、性别比例失调。地理教育教学的老师只有少数几个为专业地理老师,绝大部分都是“兼职”的,教师的地理专业素质极低。

因为专业知识储备不够老师教起来很吃力,学生听着很乏力、失去兴趣。在学校本应每学科都要建立教研组,但在农村,像地理、生物这样的学科没有专门的教研组,都是套在政史地、物化生的大教研组中。并且在开展教研活动时都甚少提及地理教学问题

1.1.3教学条件简陋,课程资源缺乏

农村的地理教学基础措施大多只有地图、地球仪,有些学校甚至什么都没有,课外书更是缺乏,由于教学设备不齐,导致地理教育教学的开展非常困难。

1.1.4教学观念守旧,教学模式单一

地理学科在农村被认为只是讲述名胜古迹、交通邓的知识学科,对于升学、发家致富毫无作用的学科,不受老师学生的重视,观念守旧。地理教学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开展实践活动或探究性学习是地理教学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农村的地理教学过程中,由于老师自身的专业素质缺乏以及避免出现安全事故,或者其他原因,地理教学没有任何实践活动课和探究性学习,严重影响地理的教学效率。

1.2国家对农村地理教育的关注、支持力度不够

国家对农村地理教育的关注度、支持力度不够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2.1教育交流平台少

在农村,教师进修、教学交流、观摩等教学交流活动少,即使有这些活动也因为缺乏经验等原因而甚少参加。加之专业学习培训机会少、费用高、竞争强,也使得教师们无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发展如此迅速的信息时代纷纷成为井底之蛙,导致地理教育落后。

1.2.2教育经费短缺

由于经费短缺,学校教学基本措施不齐,大多都是以手绘为主,精确度大打折扣。学校也没有经费组织实践活动或试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正确判断和空间思维的发展。

2 农村地理教育的应对对策

2.1强化地理学科地位

2.1.1 优化教育评价体系

在当今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只有将地理知识融入到各考试学科中,或者直接建立单独考试政策,在考试中反应地理教育的重要性。学生、家长、老师、社会才会真正的重视地理教育。

2.1.2 壮大师资队伍,加强专业培训

在广大农村,专职地理教学的老师不多,是地理教育被边缘化的重要原因。因此培养一批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是改善农村地理教育现状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专业老师再带领下更多老师进行专业培训,改变教学观念、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优化教学过程,从最根本解决教学难的问题[2]。

2.1.3 改善教师管理体制,推进教育改革

政府应严格把关,全面推行教师资格制度。加强对教师教学的监管制度,以及大力开展教师专业培训活动。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推进教育改革[3]。

2.2国家加强关注和支持力度

2.2.1 改善基础措施,关注师生动态

增添教具、现代化先进教学设备,逐步推进素质教育。城乡的教学条件和待遇相差甚大,关注教师的生活,提高薪资,让他们能安心扎根与农村。关注学生生活,改善生活水平和教学条件,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

2.2.2 加强政策性鼓励措施

国家出台很多的鼓励政策,鼓励骨干教师、大学生等以各种形式到农村任教,鼓励企业支助农村教育。这些政策都以全面开展,农村教育已在慢慢改善。

3 小结

农村地理教育现状要得到很大的改善,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需要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管理,需要教育工作者们的辛苦付出,需要社会的关心支持和监督。大力开展地理教育重要性教学活动,改变地理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提高师生的地理学素养,那么被边缘化的农村地理教育就会重新步入正常的教育轨道[4],中国的地理教育才会真正的向前迈出一大步。

参考文献

[1] 滕春惠,倪刚.中学地理教学模式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5.5,7~8

[2] 文海山.农村初中地理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6

第2篇:初中地理教学问题和对策范文

一、当前高中地理创新性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教学设施难以跟上创新性教学的需要。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各种教学内容的实施,需要相应教学设施的匹配。否则,课堂教学的方式单调、教学内容难以有效传递,就难以说是创新性教学。从目前情况看,由于教育投入不足,经费有限,大多数学校无法添置齐全必需的地理教学仪器设备,特别是一些偏僻的农村学校只有一些挂图、简单的图书,其他的设备可以说是要什么没什么,教师手头只有课本和教参,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难以施展手脚,一些创新方式难运用,一些课程要点难以讲到位,帮助学生理解、消化课程内容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在高中地理《地球的公转》一课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如果缺乏相应的教学设备,通过挂图、插图等,难以使学生在感知上形成完整的认知,理解起来的难度也比较大。如果能够有现代化的电教设备,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能够清晰地展示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点,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这一地理现象。

2、教学水平难以跟上创新性教学的需要。通过听课走访,相当一部分地理课距新课程改革对地理教学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一方面教学方法呆板。很多课程还是采用老办法进行传授,教师向学生提问的多,引导学生主动发问的少,忽视学生这一主体在教学中作用的发挥;教师提问大多以知识训练为主,提出一些具备思维性、启发性的问题很少,课堂上学生永远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自主探究、创新意识被压抑,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另一方面教材钻研不够。有的教师对钻研教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钻研教材意义不大,只有吃透教材,按课本内容教学,就能够达到授课目标。有的教师虽然有钻研教材,但钻的不够深、不够透,停留在表面,教学水平没有得到有效提高,钻研的功能没有发挥。有些教育主管对教材钻研工作不够重视,未进行系统的组织实施和监督,钻研教材的氛围没有造起来。

3、师生素质难以跟上创新性教学的需要。一方面教师素质有差距。新课程新标准,要求高中地理开展开放式教学。有的教师面对新课程仍然采用以往的课程模式,无法与新课程对接,总感觉有力使不出;有的教师虽然能够认识到新课程的地理课是以学生为本,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但如何使学生“学”懂、“学”会、会“学”,还没有找到很好的办法,还在摸索中。从一定意义上讲,新课程的创新性教学在实践中就是要与时俱进,改变旧有教学模式和方法,寻找新型教学模式,对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学生基础较薄弱。虽然我们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受现行招生政策影响,在初中阶段地理课在初二就已经完成学业的修学。这导致学生上高中后还要重新再补上一年的地理知识空白期。有的学校认为地理是副科,在地理课时,以实用主义为前提,根据大纲要求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机械的背什么、不求甚解,并未真正掌握地理知识。这些都导致地理知识较好的学生很少,高中地理课还得补上初中的课,严重制约创新性教学的展开。

二、实现高中地理创新性教学的对策措施

1、转变教学方式方法。高中地理新课标的实施,需要新的教学方法与之相匹配。特别是高中地理课程中较多的地图,通过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把教科书中的地图变成电子地图;把教科书中的插图由静态的平面图变成动态的三维模型;这样学生理解和吃透起地理知识点就显得更为容易和直观。同时,在教学方式上也要与创新性教学相吻合。要根据不同章节、不同内容采取相宜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体验式、讨论式等。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素质至关创新性教学的实施成效,要切实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来抓,使他们能够与创新性教学接轨。教育部门应定期组织对高中地理教师进行培训,围绕创新性教学主题展开,采取专题报告、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确保培训取得实效。学校要为高中地理教师培训创造条件,安排外出学习进修,借鉴他山之石,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高中地理教师自身也必须加强学习,学习高中地理新课程及相关地理学科理论知识,储蓄丰富知识,改变教学理念,以适应创新性教学的需要。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性教学更加注重知识的获得、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发展、情感意志的培养、思想品德的塑造,而这些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才能促使学生获得真知、取得进步,完成教学任务。一要给学生创设一个真正学习的情境,通过一些地理情境的设计,场所的提供,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习的兴趣。二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去寻找地理学科的魅力。三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有很多学生存在不会学的问题,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学科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用启发式等教学方式,带动学生去学,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作者单位:南安国光中学)

参考文献:

[1]李石永.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J].地理教学.2006.9.

[2]李霓.地理教学中的创新性思维培养[J].榆林科技.2011.4.

第3篇:初中地理教学问题和对策范文

关键词:学科素养;地理学视角;校本课程

地理视角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地理教育界的关注,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编写说明中把“注重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作为教材编写的第一个指导思想,认为地理视角是地理学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并提出了高中地理教材提供观察和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即综合的、差异的、联系的、动态的视角。笔者综合各研究中对地理视角的有关论述,将地理视角定义为:地理学观察、认识世界的角度和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其内涵包括两方面,即认识地理事物的切入点和分析地理事物的思维方式。其实质是人们用于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本质的模式、思想方法及思维运作程序。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传统地理课程教学中,过分偏重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覆盖的全面性,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轻视了地理技能和地理能力的培养,也忽视了地理思想观点的教育,更没有着力培养学生的地理视角,对于学生,地理学习成了记忆的过程,为了应试死记硬背,考试之后就忘记了。也造成大多数人以为地理就是一门有关地名的学问,影响着人们对地理教育价值的全面认识。

既然传统地理课程教学对学生地理视角的培养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那么有没有其他方式能在地理教学中为学生打开“地理眼”?笔者认为,近年来大量的校本课程为我们打开了思路。校本课程是近年来世界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纷纷出台各种举措,其中都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切入口。校本课程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受到各国教育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的重视。在我国,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校本课程成为课改的亮点之一。

在地理校本课程教学中,紧抓地理思维特性,通过培养学生从地理视角出发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地理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只有把握校本课程中地理视角的特征,才能使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更好地体现地理性和“地理味”,也才能更为全面、彻底地贯彻地理素质教育。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是在中小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弥补了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

实践证明,国家课程在推广实施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些许缺点,常常无法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因此,各国在教育改革方面普遍实行课程的三级管理,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结合。国家课程往往强调教育的统一性和基础性,忽视了地区性和个性。国家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免带有普遍适应性和较长的周期性,很难及时吸纳新信息,及时反映科技进步的成果和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教材的老化和知识的陈旧成了国家课程的通病。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克服国家课程的弊端,正如国家高中地理课程提供了学生所需要的核心地理知识,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则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学视角。

如今,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校越来越注重办学特色,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可以从多方面来体现,其中课程就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学校的办学特色会因他人的借鉴而不再鲜明,所以学校要有特色地办学,要不断创新,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以赢得不断发展的空间。这就要求学校根据本校的师生特色、教育资源和学校环境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正是学校发挥自主性的权力,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开发出具有特色有个性的课程,使其内容更贴近自然,更具有人性化,更适应学生的实际,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校办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往往穿插各种各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其目标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共同、综合的学习机会和空间,使其将知识学习、实际体验、态度养成、能力培养等统一起来,最终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进行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学习,这样学生能从授受式的学习定式中解放出来,在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参与,逐步走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注重培养地理视角,为学生提供丰富复杂的问题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大胆想象,让学生在面对不同问题时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相应的解决对策,使思维更加敏捷、灵活和广阔。另外,地理校本课程知识来源于生活,地理学科的学习对提高公民的素质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地理视角的形成教育,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做一名能对家乡、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学阶段的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应该更多地着眼于学生地理学视角的培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地理之美,用“地理眼”看世界!

参考文献:

[1]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

[2]胡红杏.课程实施与教师课程观的转向:以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6).

[3]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