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从化中学范文

从化中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从化中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从化中学

第1篇:从化中学范文

关键词:乙醇;酒文化;情境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3-0066-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3.022

一、问题提出

高中化学必修《化学2》“乙醇”是一节经典的有机化合物性质教学课。很多一线教师以不同的视角,通过实践和反思的方式,诠释了他们对模块、课时教学的理解,形成了许多精彩的教学案例。笔者对近几年发表于期刊的部分乙醇教学设计进行梳理,发现不同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策略选择上各显特色外,有一个共性之处就是:教学中或多或少引入了“酒文化”内容。如高欣漫等老师“酒文化诗歌朗诵”引课(化学教与学,2013年第2期);陈加柱老师“酒的精美图片及为什么酿造的酒越放越香?”问题思考开始(化学教学,2011年第9期);姜丽红老师“说说有关酒的诗歌和常见酒的度数”开篇(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年第7期);还有一些教师从“酒是怎么酿造的?酒驾的危害及如何检测酒驾?”等情境进入主题等。

乙醇教学引入“酒文化”究其原因有以下:(1)从研究主体看,酒是乙醇教学最好的载体,且社会生活化显著;(2)从学习的主题看,苏教版教材将乙醇学习安排在“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背景中,引入“酒文化”非常契合;(3)“酒文化”(如诗歌、酿造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中学生来说是耳濡目染,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有丰富知识基础。因此,将贴近生活的“酒文化”作为乙醇性质教学的素材是非常合理的,也是得到师生广泛认同的。但笔者也发现,大多数作者只是汲取部分“酒文化”内容,作为引课、激趣、提问、环节过渡的局部情境使用,很少将其整合作为课时学习的线索来设计,资源的功能、价值并未得到最大优化。基于上述梳理,笔者以苏教版《化学2》乙醇为对象,尝试“酒文化”为构架的乙醇性质教学。

二、教学分析

1. 教材分析

“乙醇”是苏教版《化学2》专题3第2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内容。它是学生在学习“化石燃料为背景”烃类性质知识后,接触的第一种烃的衍生物。教材将乙醇内容置于“食品中的有机物”视角下,让学生从“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背景下认识乙醇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应用”,凸显教材设计者的STS教学理念意图。同时,本课时乙醇性质学习后形成的基本化学观念,为后继“有机化学基础”模块醇类等知识学习奠定了基础。

2. 学情分析

本课时学习前,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乙醇的化学式、俗称、物理性质、可燃性以及简单用途有所了解,但初中并未涉及乙醇的微观结构、官能团和除燃烧以外的其他化学性质,学生对乙醇的认识总体上停留在较肤浅的表观层面,因此本课时对乙醇分子结构、化学性质的认识是学生知识经验的进一步拓展。之前的原子结构及烃类知识学习,学生对碳、氧原子价键有了一定的微观认识基础,因此乙醇结构、性质学体难度不大。但以官能团为核心分类思想的“官能团决定一类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内隐认识方法,作为新知识背后的化学基本观念,在本课时学习中需教师引导、学生感悟。

三、O计思路

如何将“酒文化”贯穿于整节课的学习之中?从生活切入,提出“传统工艺是如何生产酒的?(酿酒工业蕴含化学原理)”;饮食联系,认识“有关酒的民谚中包含着乙醇怎样性质?(酒作为调味剂所包含的化学道理)”;拓展应用,了解“乙醇具有哪些新的用途?(酒精溶剂、固体酒精、乙醇汽油等)”;健康饮酒;了解“酒是如何被人体代谢的?(酒的保存,乙醇、乙醛、乙酸间转化知识)”;将有关生活事实、现象、应用合理串联,融乙醇结构、性质于生活化问题之中,通过情境创设――问题提出――实验探究――符号表征――微观解释――问题解决等教学环节整合,环环相扣,构建乙醇教学的实效与艺术。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认识乙醇的分子结构特点,了解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揭示问题,讨论释疑,学习对比,分析推断等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2)通过探究实验,规范操作,全面培养和提高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情感价值观]

(1)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通过新旧知识联系,培养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实验,培养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难点:乙醇结构与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教学过程

1. 酿造工艺,结构认识

[问题提出]展示浙江名酒――“女儿红(手工酿米酒)”。酿酒是中国一门古老的传统工艺,你们知道米酒是如何制备的吗?米酒的酿制中又包含哪些化学知识呢?

[小组汇报]研究性学习小组汇报“米酒酿制”工艺及工作过程。

(研究性学习小组2周前任务,并且展示产品甜酒酿)。

[师生总结]米酒酿制中的物质转化知识:淀粉葡萄糖乙醇。

(学生书写相应物质转化的方程式)

[科学史话]①据记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学会酿酒和蒸馏技术的国家,酿酒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酒中精华是什么?――酒精,化学名称为乙醇。

②杜康发明酒的故事。

[提出问题]乙醇的分子式是什么?它结构又是怎样的?

[学生实验]乙醇分子模型的搭建。

[提出问题]乙醇结构究竟是哪一种(CH3CH2OH、CH3OCH3)?有无简单实验验证我们的模型假设?请说说你的想法及理由。

[讨论汇报] 乙醇与钠反应;乙醇结构中存在羟基,应该有类似水的性质;另一种结构(CH3OCH3)是两个相同的甲基,应该不与钠反应,因为前面学过钠储存在煤油中,煤油主要成分烷烃(烷基),所以不反应。

[教师质疑](对学生给予肯定)质疑:中间连接了氧的甲基也许性质变了呢?

[师生总结] 可以通过定量测定氢气的方式分析乙醇的结构。

[学生实验]无水乙醇与钠反应实验。

学生书写反应方程式: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设计意图:从生活情境出发,切入研究主题,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初中已了解淀粉转化为酒精知识)的联系;通过问题引导,师生共同探讨认识乙醇微观结构,初步建立物质认识一般思路。)

2. 饮食视角,实验验证

[提出问题]民谚:①“酒是故乡的醇”;②“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两句话包含着乙醇什么样的性质?

[学生总结]①乙醇易溶于水;②乙醇沸点低,易挥发,有特殊的芳香味。

[学生实验]闻乙醇气味实验;乙醇溶解性实验;皮肤酒精擦拭实验。

[知识拓展]①常见酒的度数枚举:啤酒含酒精3~5%,葡萄酒含酒精6~20%,黄酒含酒精8~15%,白酒含酒精50~70%。(以上均为体积分数)

②医学上通过局部皮肤擦拭酒精降温(高烧病人)。

[提出问题]如何将低度酒转化为高度酒(方言:“酒汗”)?(蒸馏)

[问题提出]在烹饪中式菜肴(如海鲜)时,为什么往往添加少量料酒和醋?

[学生回答]增加口感(香味),去除腥味等。

[学生实验]乙醇与乙酸制备乙酸乙酯实验;闻乙酸乙酯气味。

(此处不做反应原理解释)

[提出问题]醉虾(泥螺)、呛海鲜为何在制作中要加白酒,你知道其中道理吗?

[学生总结]酒精具有消毒作用,能够杀死一些有害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知识拓展]药用酒精的制备及其作用原理。

(设计意图:从酒文化中谚语说起,联系思考生活实际中“酒作为饮食调味品”广泛应用,通过动手实验、逻辑推理等方式完善乙醇物理性质认识。)

3. 拓展视野,问题解释

[提出问题]生活常识:①在餐桌上撒些米酒可帮助去除油脂;②可以用少量白酒去除家中墙面上粘胶剂留下的痕迹;

你们知道上述两个事实的化学道理吗?

[演示实验]酒精除透明胶带黏贴留下黏胶痕迹。

[学生归纳]酒精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可以溶解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等。

[学生枚举]中药酒、碘酒、藿香正气水、用无水乙醇清洗维护电子产品等。

[提出问题]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固体酒精”作为燃料,加热我们的菜肴,这又体现酒精怎样性质?固体酒精是怎么回事?(学生窃语:干锅包菜)

[知识拓展]固体酒精制备:将工业酒精(乙醇)中加入凝固剂使之成为胶冻状。

[演示实验]“固体酒精燃烧”。(学生书写酒精燃烧方程式)

[拓展视野]①变废为宝:植物秸秆的利用――制备乙醇(2003年投产的吉林6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是国内燃料乙醇生产规模之最)。

②乙醇汽油与环保知识。

③乙烯水化法工业制备乙醇方法。

(设计意图:从“酒作溶剂的生活小窍门”为联系生活起点,关注“固体酒精生活应用”,拓展“乙醇汽油与环境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等知识,建立、渗透研究物质的社会应用价值。)

4. 健康饮食,实验探究

[情境过渡]“饮酒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颇具人文情怀。你知道饮酒与健康的关系吗?

[知识拓展]①饮酒与人体健康小知识;

②乙醇在人体内的代谢知识:乙醇通过血液流到肝脏后,首先被ADH(乙醇脱氢酶)氧化为乙醛,然后在其他酶的作用下,乙醛转化为乙酸,并最终被分解为CO2和H2O。

[动手书写]乙醇代谢相关化学方程式:2CH3CH2OH+O22CH3CHO+2H2O,2CH3CHO+O22CH3COOH

[实验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铜做催化剂)。

[符号表征]2Cu+O2■2CuO;CH3CH2OH+CuOCH3CHO+Cu+H2O,

[问题思考]①铜在反应中作用?氧化剂是谁?乙醇在反应中体现什么性质?

②生活问题:料酒保存不当容易变酸,你知道其中原因吗?

[联系生活] 饮酒后驾车容易引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交警可用快速酒精检测仪判断是否酒驾。(展示检测仪实物,介绍原理:乙醇在酸性下被CrO3氧化,引发试剂颜色变化。)

[提出问题]酸性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否氧化乙醇?

[拓展实验]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设计意图:从“酒作溶剂的生活小窍门”为联系生活起点,关注“固体酒精生活应用”,拓展“乙醇汽油与环境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等知识,建立、渗透研究物质的社会应用价值。)

5. 学以致用,归纳总结

[问题解决]请解释谚语:“陈年老酒格外香”的化学原理,并用方程式表示。

[归纳总结]学生归纳乙醇(CH3CH2OH)性质与结构的关系,渗透官能团决定物质性质认识思想。

六、教后反思

1. 情境题,凸显价值

教学情境作为经过教师加工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切的、包含问题的特殊的教学事件,其价值在于为学生的化学学习提供素材和知识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化学学习行为――主动探索、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化学知识、形成化学学科能力。

在乙醇教学中,教师选择引用“酒文化”内容作为问题情境,引发了学生对乙醇结构与性质这一核心知识开展探究,同时情境中蕴含的学科问题能引起学生意义学习的心向,凸显了情境教学的应有价值。在具体情境引领下,教师通过设计不同层次问题,以串联追问,过渡衔接,质疑探究等策略,让学生经历了问题产生、解决、应用的完整过程,教学情境真正发挥了作为知识产生、建构的载体的作用。

2. 情境串联,巧妙设计

教学情境并非只是给知识教学加点“味精”,也并非只是在新课教学之前利用有关的实验、故事、问题等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情境是能够体现学科知识发现的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与价值的事物或场景。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遵从学生的认知逻辑和知识的教学序列,科学地组织情境素材,适合时机有序地、及时地将情境呈现于课堂,让情境成为学生学习内容的组织线索,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乙醇教学中,教师将“酒的酿制原理,酒作为调味剂,生活应用小窍门,饮酒与健康等”情境内容串联,将“乙醇的制备、结构、性质、应用与转化”知识融合于情境之中,为学生搭建了认识乙醇性质的脚手架,设计流畅巧妙。

参考文献

第2篇:从化中学范文

我从生活中学到了语文。每到节假日,我就会带着相机旅游。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一些地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陶冶我的心胸,,荡涤我的灵魂。一路的拍摄,一路的感悟,让我增长了见识,不知不觉的用心灵感受,用手中的笔描绘。积淀了文学底蕴,积累了词汇,提高了表达能力。 从生活中我学到了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精彩的讲解,深入浅出,栩栩如生,妙趣横生。老师制作的课件,更是让我犹如身临其境。同学的发言,各抒己见,课堂生龙活虎,老师的语文课上的生动有趣,从老师,同学的身上,我学到了语文知识。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学到了语文。......

语文知识无处不在.

第3篇:从化中学范文

源起:英国贵族化的“大陆游学”

16至18世纪,大陆游学是英国贵族子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理念的影响,欧洲大陆国家具备了非一般的吸引力,像荷兰、意大利、法国等地成了众多英国贵族学子游学的目的地。

在游学过程中,贵族学子可以接受人文主义教育,提高人文素养;可以学习各国的语言和古典文化,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还有机会拜访有名望的人,涉足名胜古迹,收获丰富多彩的游学生活。他们在私人导师的指导和陪同下,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游学地点和路线。游学中所学的内容也发生过变化,起初比较重视人文学科的教学,而后将教学重点转向实用型学科,如法律和医学等。但是,作为贵族学子,其实都不以“学”为主要目的,大多数人都将“游”作为游学的重点。通过游学,英国的贵族学子不仅学到了贵族礼仪,增长了见识,提高了个人修养,还增进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

在旅行过程中,英国的贵族学子曾经写下许多有关沿途的风景及特色,激发了后人游学的欲望。直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贵族化的“大陆游学”特色逐渐被削弱,有大量的中产阶级和普通工薪阶级的子女也加入到大陆游学的队伍中来,促进了英国研学旅行从“贵族化”走向“大众化”。

发展:英国大众化的研学旅行的特色

英国“大陆游学”发展成为大众化的研学旅行后,英国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研学旅行也越来越重视。首先,研学旅行被纳入了地方教学大纲中,规定包括私立学校在内的所有学校都必须开展研学旅行。其次,研学旅行得到了英国地方各学校的支持。地方各学校都为学生开设了暑假学校,招收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进行混合式教学。最后,英国研学旅行得到了旅行机构的支持。旅行社开始为学生准备安全、健康向上的研学旅行项目,确保学生的有序出行。在此过程中,英国大众化的研学旅行,“游中学”的特点逐渐彰显出来。

体验性:渐入式的学校访问

为了获得不一样的校园文化体验,英国大众学子有机会渐入游学目的地中有名的学校进行参观和学习。这些学校会为学生提供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欢迎仪式,让学子能从整体上了解学校的文化。此外,学校还为学生制定适合其发展的游学计划,包括学习听课计划、见习计划以及娱乐游玩计划等,这就既避免了走马观花式游学体验,也能让学子充分体会到研学旅行的乐趣。

教育性:形式多样的课程指导

英国大众化研学旅行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以及团队合作、交流沟通的意识和能力。因此,他们为学生准备了形式多样的课程内容和指导策略,包括专家讲座、师生或者嘉宾的演讲、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同伴群体间的小组合作。此外,英国学生通过游览当地的旅游景点,如古都爱丁堡、最美湖区、曼联球场等,来体验当地的特色文化与人文风情。学生还可以通过户外探险、寻宝探险、主题晚餐、小组竞赛等形式,感受研学旅行中“玩中学”的特点。这丰富了学子的游学生活体验,还能让学子从多角度感受研学旅行的意义。

参与性:实时的课堂观察与实践

英国大众化研学旅行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让学生有机会观察并亲身加入到欧洲大陆国家学校的课堂教学中,亲身体验欧陆国家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的差别。这就有助于增强英国大众学子的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方式提供借鉴。

多样性:丰富的学习资源

英国大众化研学旅行可以为大众学子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能融入欧陆国家的学校环境中,享受学校的各类学习资源。可以通过对文化的访问,了解欧陆国家的文化遗产和当代生活。有机会拜访当地的文化名人,与名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获取思想上的冲击。

对我国研学旅行的启示

英国的研学旅行,从贵族化走向大众化,体现了从重“游”到重“学”,再到“游中学”二者有机融合的特点。研学旅行和普通的旅行不一样,除了观光游览,孩子们更需要学习和体验,如何将教育和旅行有效地协同起来,避免“游而不学、学而无游”等现象的出现,是教育、旅游行业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英国的研学旅行,除了观光游览的内容,重点包括了深入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校、课堂,体验不同的教育文化,让学生与陌生的教师、同学交流,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这启示我们在开展研学旅行时,可以将异地学校体验课程作为研学旅行的内容之一,通过异地学校、班级联谊等方式,加深学习交流,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在研学线路的设计上,还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意愿,选择更多学生感兴趣的研学旅行目的地。组织者提供形式多样的课程内容和指导策略,是保证研学旅行有意义、有收获的关键。

第4篇:从化中学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从挫折中寻求希望》。

任何人的一生,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挫折。似乎自从我们降生到这个世上,挫折也随之布满在人生的各个关口,你不知道它何时会出现,但是可以确信,它总会来临。

遇到挫折,有的人会从挫折中寻求希望,在挫折中愈挫愈勇,以更加饱满的斗志继续人生的旅途。而有些人遇到挫折,则先想到逃避,让自己沉睡在不见天日的地窖中,希望时间的流逝能冲淡这段痛苦的遭遇。不同的人对待挫折的不同态度,注定了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命运。

海洋中没有浪花击不起千层浪,生活中不经历挫折成不了强者。期中考试刚刚结束,面对考试成绩,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看到自己两个月来的收获并不理想,你也许会感到心灰意冷;今日的败落与昨日的辉煌相映衬,或许让你失去了内心的平衡。

但我要说,永远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生活中的坎坷是上天对我们的考验,此时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挫折要*人类来征服,而不能征服人类。我们要做生活中的强者,就要应对挫折,直面挫折。

面对挫折首先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意志是一个人思想的主宰,只有当一个人用坚定的意志来把守战胜挫折的信念时,他才有向挫折挑战的筹码。即使我们一百次扑倒在地,也要第一百零一次站起来,即使自己已失去一切一无所有,也要有继续尝试的勇气。

面对挫折,不要慌张,虽然拨开这层乌云,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但是乌云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灿烂的阳光。与挫折的较量既要有坚定的意志,也要有合适的策略。

在遭遇挫折的时候,要以一颗平常心去积极的面对,静下来想一想,过去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在回忆中反思,从反思中总结经验,以此来警示自己,通过理性的思考,在茫然中选择一条正确的捷径,切莫延续过去失败的足迹重蹈覆辙。

著名主持人杨澜曾说过,人生最大的财富不是青春与美貌,也不是充沛的精力,而是有遭遇挫折的机会。同学们,挫折不是拦路虎,而是垫脚石,经历生活中的一次次挫折,我们会渐渐成熟,逐步长大。

第5篇:从化中学范文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1. 社会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用人单位对应聘者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不断增大,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比例也随之猛增,在劳动力市场在供大于求的前提下,用人单位选择的余地大,他们宁可选择高校毕业生,使得中职毕业生就业处于劣势,他们只能到生产一线、车间,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存、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虽然大多数人都认为学历与能力是不能等同的,但大多数始终认为大学生的能力比中职生强,这一点从他们入职的底薪就可以得到证明,只注重学历而忽视了职业技能在他们日后的工作中才是最重要的。第三是社会地位的差别,以前无论是大学生还是中专毕业生都是国家干部,在单位可以享受(除基本工资不同以外)几乎相同的待遇,但目前绝大多数单位把大学生作为职员,把中职毕业生视为员工,换句话说也就是大学生是白领一族,而中职生是蓝领阶层。第四是发展的机会少。大学生可以参加公务员招考,进入政府机关,享受“铁饭碗”和“吃皇粮”,中职毕业生几乎没有资格和机会;他们除非自己创业,否则在大企业和大公司很难改变“蓝领”身份。随着社会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受教育者对文化、学历、能力有了更高的需求,要求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职业与理想的位置,实现自我追求的价值,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不再满足于只掌握一技之长,要求取得进一步学习提高的条件和机会。

总之,我国现今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生产一线的技能型实用人才,由于劳动用工制度、工资待遇及社会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制约,职业教育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低于高等教育。尽管政府提倡加强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但无论是家长还是用人单位往往认为职业教育是低层次的教育。

2. 中职学生现实状况

近年来,只要初中毕业、愿意读中职学校的学生都可以报读,大部分学校不需要入学考试。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中职学生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义务教育阶段的成绩差,导致文化课基础差。20多年前,初中毕业后是中专先录取、高中后录取,现在正好相反,造成中专学生比高中学生成绩差的事实。第二、相当部分学生仅仅由于初中成绩不理想,得不到家长和老师的重视和应有的尊重,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对他们来说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不是一件快乐的、他们自己愿意做的事,从而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第三、缺乏紧迫感。如今中职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大多数,从小没有人跟他争吃的、抢玩的,缺乏竞争意识,加之生活条件优越,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中职,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没有就业、生存等忧患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感。做事缺乏恒心,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自身刻苦钻研精神不够,承受挫折的能力差。

3. 中职学校状况

首先,师资是学校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办学条件之一。因为他们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但目前相当一部分职业学校一线教师明显不足,教师教学工作量过重,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备课和认真批改作业,也缺乏实习、实践的机会和时间,自己的知识老化、脱离实际。第二、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专业课教材建设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尤其是工科类专业更加突出。第三、实验设备落后。由于教育经费紧张,投入实验设备的经费严重不足。实验设备是坏了、不能修了才更新,远远落后于企业的设备,这样学生毕业后必须重新学,而不是一去就会用,毕业生在用人单位心目中的地位和学校的声誉受到影响。

二、中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最近几年,国内外一些知名的大企业过百万年薪诚聘高级技工(或技师)的新闻时有所闻,说明社会非常需要拥有一技之长或专长的技能型人才。目前迫于生存和就业的压力,部分本科生也愿意当操作工,造成中职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的现实只是暂时的,但从长远来看既是浪费,又是不必要和不可能持久的。中职教育在培养熟练的工作者乃至能手方面是基础教育、理论教育不可替代的。关键在于中职教育能否为企业培养出具有较高素质、拥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能否对现有的各个教学环节不断进行改革、与时俱进,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既然中职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家无论在政策、资金投入等方面都越来越重视,目前应该是中职教育发展的一个机遇。

三、对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教学改革的范围很广、内容很多,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改革首先应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教材建设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奠基工程。教材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和主要依据,是中职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要渠道。目前中职教育所采用的化学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片面追求发行量和通用型,缺乏针对性,与化学在专业中的应用及化学与专业课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生不够重视;教材的组织、编写有一个过程,因此教材的内容往往是在现有的知识的基础上编写完成的,使用时就显得有些滞后,未能及时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成果和新动向,反映到新教材中。尤其是化学课具备这样的特点,因为化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健康、各行各业均密切相关。

师资队伍建设也是长期而艰巨的一项工作,教师队伍的稳定、师资的教学水平将会非常直接地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发展和学校的声誉。作为化学老师应该具备广泛的科普知识,才能将化学课与其它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引入新知识时才能做到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学生印象深刻。比如在给学生讲解“化学平衡”时,先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释“平衡”,如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够吸收CO2同时放出我们人体所必需的氧气。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需要,每天都会燃烧大量的煤、气、油,同时产生大量的CO2。如果这些CO2能够完全被绿色植物吸收,空气中的CO2浓度就保持相对稳定;如果这些CO2不能完全被绿色植物吸收,就会逐渐积累起来,达到一定数量后就形成了如今的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各种自然灾害(如台风、泥石流、暴雨等)发生的频率明显增加,给家庭和国家带来非常巨大的损失。再比如我们每个人的体内也要保持多种平衡,如酸碱平衡,否则就会出现酸中毒或碱中毒。

第6篇:从化中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 培养 学生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初中化学对实验要求很高,实验在上下册教材中占很大比重,它穿插分布于全册的教材中,出现方式分别有:“活动与探究”,“实验”,“课外实验”,“实验活动”,“家庭小实验”等,实验内容多样,有的是认识物质的性质实验,有的是验证性实验,也有定性,定量实验。全册总共出现的实验内容近100个,而且课本教材实验都经过了精选,在每一轮教材改革中保留下来的实验都达到了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简约性,环保性和可操作性。所以作为初中化学老师应该认真落实实验教学,并以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等各种形式认真做好教材中出现的实验。甚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随机增设一些趣味性实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化学魅力,体现化学之美,但有的学校把化学变成“话学”,很少进行实验课,因为化学教师每上一节课做的课前准备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且做实验在课堂上花费很多时间,所以有的教师提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等许多不恰当的化学教学理念。我觉得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学生进入高中、大学以后对化学学科发展很不利,所以作为一线的化学老师,应认真设计和开展每一个教材实验。

化学教学的特征是以实验为基础,以科学探究为手段,以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化学用语为工具,以科学方法讨论为指导,以科学认识论为原则,紧密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认识化学科学。教育心理学认为:实验能够更多地发挥学生主动积极性及他们的独立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能力,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在中等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化学实验教学在激发学生化学学习方面具有极大作用,因为无论是学生观察实验,还是自己动手操作实验,学生都体验到巨大的乐趣,而且如果引导得好,这种兴趣还可能扩展,延伸到其他学科。另外,在化学课外活动中安排一定量的实验内容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在课外活动中如果选择有趣味性的化学实验,让学生通过有声、色、光和热现象发生的实验,得到有关的知识,也同样会促使他们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化学实验不仅能活跃学习气氛,激发化学学习兴趣,而且在客观上还能缩短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之间的距离,还能养成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由此可见,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2011年新出版的《化学课程标准》中它列于5个一级主题之中,贯穿整个化学学习过程在学业水平测试一百分值中占25%,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教师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应认真组织好标准中要求的必做实验,重视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的学习,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实验形式,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动手做实验的机会,条件有限的学校,可采用教师演示实验或利用替代品进行实验,鼓励开展微型实验,家庭小实验等。在实验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化学实验具有神奇的魅力,它能揭示物质世界的无穷奥秘,帮助学生扩大视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而产生浓厚兴趣。爱因斯坦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富于幻想,易接受新鲜事物,是培养学习兴趣的最好时期,所以我们就以引起学生兴趣为起点从事教学工作。教学中争取做每一个演示实验,以精彩各异的化学实验现象引人新课,抓住学生心弦,促使学生情绪饱满高涨,以积极的心态,振奋的精神听每一节课,观察现象前紧张,观察现象后兴奋,让学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轻松巩固重点内容,在做每一个实验时应认真分析实验目的,且做到心中有数,对每个问题都深思熟虑。如:①实验要说明什么问题?②要得出什么结论?③要培养哪些方面的实验技能?④实验的重点、关键、主要现象是什么?⑤哪些方面要求学生特别注意?⑥哪些是重要的考试内容?容易出什么样的题型?让这些教材实验落实到具体、预期目的。

以下是我对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能力的几点粗浅认识,与大家一起共享:

1.在实验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观察是一切真知灼见的来源,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通过清晰地感知化学现象,才能更好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化学知识。观察应该是通过大脑调动眼、耳、鼻、舌进行有意识,有目的地认识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的各种现象及其联系的活动,它能为概括、判断、推理等高级认识活动提供丰富可靠的感性材料,全面仔细地观察试验现象,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化学实验中,要求学生能通过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的观察以及通过生活中化学现象观察,获得有关感性认识和印象,并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观察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培养起来的,而是在大量的学生活动中有意识加强锻炼并不断积累起来的。化学实验中有很多实验是能直接观察到现象的。如:沉淀、颜色变化、发光、气味变化。有些化学实验,现象比较复杂、细微,靠死记硬背不行。这就要引导学生学会一种观察习惯。如:从教材中出现的蜡烛燃烧为例,引导学生学会对化学变化从三个阶段观察,即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要求细致全面的观察并注意观察的重点。反复多次的训练后,形成一种科学的观察能力,并养成善于动脑的习惯。如在观察镁带燃烧实验时,学生最容易遗漏有白烟及白色松脆物质生成,在最初的实验训练中应有意识的督促他们全面细致观察,有了观察能力对他们以后学习较易混淆,机械复杂的一些知识就会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学习化学知识就会容易的多,这样既提高了观察能力,又促进了知识学习。

2.在实验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初三教材一开始学习就有了实验药品取用、酒精等使用、给试管中固、液加热、仪器连接、检验装置气密性等基本实验技能。接着就有一系列气体制取、性质等各类型的实验,在教学中让学生扎实做好每一个实验,让学生以不同方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利用初中学生好动的特点,让学生“动”起来,以分组实验、独立实验、家庭实验等各种形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通过反复、严格、科学地训练,便可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让他们真正成为勤于动手、善于学习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动手做实验获取化学实验操作的技能,动作技能的学习与一般的知识学习的遗忘规律有很大区别。即:一般的知识学会后比较容易遗忘,而动作技能如游泳、骑自行车等一旦形成便不易遗忘。

3.通过实验现象及结果分析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思维能力

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就是因为化学中隐含着许多思想、规律和方法,从而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的有章可循。如:“实验验证思想”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实验及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既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又可以获得化学知识。如:教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中,在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过程中,让学生找出有二氧化碳生成的所有学过的反应中,哪些反应可以产生二氧化碳,通过做实验、分组讨论之后得出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方案。此过程中有大量的学生活动:通过动手实验、分析实验现象、讨论、最后通过归纳、演绎、思考,才能得出最佳的反应原理,这种获取知识方式能使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如果许多要通过实验获取的知识不经过实验探究,而是枯燥地去记忆,不仅不能学好,也不会在学习过程中把握化学的学习方法。还要注意在实验中培养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想品质。如: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有的同学提出:木材、油燃烧反应后质量减少,是不是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在过程中让学生敢于提出更多问题,表述自己的观点,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以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因此,可以通过不断地进行化学实验,逐步形成正确的化学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有许多探索性实验,或性质实验。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挖掘实验中的新内容,把学生带入科学探究的情景中,让他们亲自体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和逻辑思维,自己概括得出结论,达到理性认识,使自己成为“发现者”或“成功者”。创新及创造力是推进社会进步的真正动力,是一个国家繁荣强大的推动力和根本保障。如何培养出大批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教育的当务之急。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应着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利用教材中设计性或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在实验中通过“问题——实验——科学抽象——结论——应用”这样一个过程来体现。它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显著区别,它不是先把结论规律直接給予学生,再去要实验验证,而是先把真实的物质和现象呈现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亲身体验、认识事物、发现问题,然后在教师的点拨和诱导下,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研究讨论,推论归纳,悟出道理,得出结论,形成规律。可见:实验教学,不仅有利于搞好化学教学,有助于学生学好化学,关键在于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如:例(1)学氧化碳性质时,一位同学提出“谁使石蕊变红的?是水?是二氧化碳?还是碳酸?”对问题展开讨论后,设计对比实验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再得出结论。例(2):在学习燃烧条件探究过程中,同学发现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释放到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没有体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结果经过讨论,得出即环保又可控制燃烧条件的新设计实验装置,学生通过这些实验研究,探索得出了结论。实验能力、探究能力都得到提高。

总之,初中实验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今后教学中应认真落实实验并通过实验教学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中学化学教与学,2012,6.

第7篇:从化中学范文

【作者简介】王伟群,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123)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生导师,教授,苏州科技史协会副理事长,首席科普专家。

初中是理科分科教学的开始,是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学科的启蒙教育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接触相对严谨的科学概念,接受相对规范的科学训练。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课题研究初中生理科“前概念”对知识建构的影响及“相异构想”的矫治策略,对促进学生后续的科学学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四位教师在研究中能结合长期的教学经验分析“前概念”的特点,通过调查、反思,分析“相异构想”对科学概念形成的影响,结合具体学科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概念转化策略,这些研究使得“前概念”对学生理科学习的影响变得生动和具体,可以引起广大理科教师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不同学科间“前概念”相互影响的案例,是可以相互借鉴、参考和使用的教学资源。不同学科教师提出的“相异构想”的转化策略,各有特点,也有共性,这对课题的深入研究起到了引领作用。

“前概念”对科学概念学习的作用和影响,使得“前概念”及其转化的研究成为近十几年来理科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1]这是因为科学概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和价值体现,也是人类认识发展的重要表现。因此科学概念作为文化基础,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天生就是科学家。每个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得他们常常可以像科学家一样,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获得对世界的了解和认知。顺应儿童本性,了解科学本质,引导学生进入科学世界,通过概念转化,提升认知世界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是理科教学值得研究的课题。

笔者在此处跳脱对具体文章的分析,转而谈谈对理科教学中概念转化的理解。

一、了解前概念是教学的起点

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波普尔认为,科学活动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理论不是始于观察,观察中渗透着理论”[2]。也就是说,观察本身不能获得具有中立性、独立性和客观性的事实,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活动都会受到一个更大的概念框架的调节作用。从科学家提出一个新的科学概念,到科学共同体接受一个新的科学概念,都会受到科学家“前概念”的影响。这些“前概念”,有时会对科学发展起推动作用,有时也会起阻碍作用。

“儿童具有寻求周围世界含义和理解的天然倾向”[3],因此学生在学习科学概念前,同样存在“前概念”,即已经有在日常经验和学习经验中形成的对事物和现象的看法和观念。学生的学习类似于科学探究,也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研究发现,“学习科学的年轻人在减少,而且还表现出对科学缺乏兴趣”,原因就是“学生普遍反映科学与他们无关”[3]。特别是一些科学概念,完全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概念,它的概括性、抽象性、精确性和专业性,常常会使很多学生觉得这些术语与他们的生活没有关系,一旦学习者认为学习的任务对他们没有意义,要理解所学的内容就困难了。可见,简单地把科学概念从外界搬运到学生的记忆中,对概念的学习不仅无效,甚至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科学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一个包含抽象化、类化、检验和辨别的复杂过程,人的日常经验、科学认知能力、已有的自然科学概念体系、正在学习中的自然科学概念的有关特征和无关特征等,都会影响自然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4]。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建立起学生将要学习的科学概念与“前概念”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意义。“前概念”是理科教学的起?c。

二、转变相异构想是教学的难点

科学界存在一些普遍的观点:任何一种事物或现象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发生的原因。对所观察事物间的相互关系与特性进行抽象,就形成科学概念。科学不仅建立了以概念为单元的知识体系,也形成了以概念为追求的认识传统。科学概念是科学家认识世界的思维工具,它使人摆脱了原始的、直观的了解世界的方式。概念的运用,使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获得了巨大的进步。而正是这种进步,也造成了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隔阂。

学习和运用科学概念是学生理科学习的重要内容。然而在以“前概念”为起点的概念教学中,学生的“前概念”有些与科学的理解基本一致,有些却与科学概念相违背,这就是“相异构想”,也称为“迷思概念”“相异概念”。这些“相异构想”,可能会使学生在这个充满科学的世界中迷思,也可能会使学生的未来生活或工作质量受到影响,也可能会影响学生与他人正常的沟通交流,无法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决策和行动。转变“相异构想”为科学概念是理科教学的重要任务。但“相异构想”是学生为解释周围世界在生活和前期的学习中慢慢构建起来的,常常先入为主,而且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根深蒂固。转化概念是学生理科学习中遇到的难关。这也是吴良根老师他们申报这个课题研究的重要原因:“有一些教学内容,教师尽管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反复的训练,学生还是会一错再错,表现出极强的顽固性;有时候教师很小心地控制着教学的设计与流程,希望能够获得意料中的答案,可是结果却出乎意料,相差甚远。”转变“相异构想”是理科教学的难点。

三、重视过程是概念转变的关注点

库恩的“科学革命”指的是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的范式转变。当科学从一种范式转化为另一种范式的过程中,“有常态科学缓慢、连续、稳定和积累的变化”,只有在出现反常与危机时,才有可能使前范式发生动摇,但真正科学革命的发生,是新的方式经过竞争与选择才建立起来。“新理论的同化需要重建先前的理论,重新评价先前的事实,这是一个内在的革命过程,这个过程很少由一个人完成,更不能一夜之间实现。”[5]只有新的范式显示更大优势,才能得到科学共同体的承认。在这个过程中,反常的发现是科学革命的导火索,而新范式更大价值的体现是革命成功的保障。

同样,学生的概念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需要一个过程,有些核心概念的形成可以使学生脱胎换骨,即发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类似于科学革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概念转化一般经历的过程是:对“相异构想”的认知冲突、科学概念的形成、概念体系的重构、概念发展的分析。对“相异构想”产生认知冲突是概念转化的原动力。只有知道学生的“相异构想”是什么,了解学生产生“相异构想”的原因,才能结合学科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当然这只是概念转化的开始。概念的形成还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收集尽可能多的相关证据,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辨别,提取共同的特征信息,并将它进一步抽象概括。概念体系的重构是指在头脑中建立新的知识结构,或是将新概念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概念的同化;也可能是利用新的概念对原有的概念体系进行重新组合,建立新的知识体系。概念发展的分析是指让学生回到“前概念”,通过概念的运用和比较,理解概念转化的意义,体会认知深化的价值。认识概念转化是一个过程,可防止教学的急于求成,有助于教师在学科结构框架下对概念转化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在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四、提升素养是概念转化的终点

第8篇:从化中学范文

一、儿童美术才能的发现和培养

中国画作为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倡在小学低段进行教学传授符合儿童美术才能培养的原则。有人曾调查了20多户有艺术能力的家庭,发现他们的子女48%有艺术能力;而在75户无艺术能力的家庭中,其子女只有20%有艺术能力。儿童美术才能受到遗传素质的影响再次被证明,然而上述调查结果除了表明儿童美术才能与其本身素质之间的一定联系之外,也说明了一个好的艺术环境激发学生美术才能的重要性。

此外,另一项统计表明儿童美术教育中的智力开发取决于接受教育的年龄:从2~4岁开始训练受教育的人91%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4~6岁为84%;7~9岁为40%;从14岁后才开始训练的只占7.2%。由此可见,在低段儿童中开展中国画的美术教学对于将来学生在中国画的创作和造诣上都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二、培养低段学生中国画能力有助于低段学生诗词教学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如何培养学生欣赏和体味这一艺术,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是小学诗词教学的主要任务。自古以来,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合成一种浓郁的文化底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更是将诗画在视觉、听觉上融合到极至。在小学低段中培养学生中国画能力,可以使学生诗画结合,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对诗词的领悟能力。同时,小学低段诗词教学的贯彻也可以促进中国画教学在小学低段的开设,让孩子在一种综合的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不断发展。

三、中国画能力的培养不影响小学低段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

将中国画放置在小学高段美术教学之中,一个很重要的理由是因为有人认为低段学生无论生理与心理的发展都不适合拿毛笔作画。小学低段儿童生理发展的确还没完全,本着保护儿童生理健康发展的愿望固然好,但因此而拒绝一切合理尝试与教学就显得不合理。事实上,许多著名画家齐白石、徐悲鸿等人无一不是从小开始培养其中国画的能力的。

小学低段儿童在心理上的发展也是以开始担当中国画的学习能力。学习活动对小学生心理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学校的学习活动成为小学生的主导活动,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更为重大的意义,尤其是中国画的教学,中国画古有陶情养性之说,在小学低段正确开展中国画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从这样一种矛盾中摆脱出来。所以说,我们担心小学低段儿童生理与心理发展会不适合中国画教学显然是杞人忧天、庸人自扰。我们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小学低段儿童中,培养中国画能力,利用中国画教学去促进小学低段儿童身心更健康地发展。

四、中国画教学能够培养小学低段学生想像力,引发创造力

首先,以对比引导想象,阐明中国画的重要性。中国画尤其是中国画中的写意画讲究的是一种意境,有别于油画的写实,却甚似于儿童画的天马行空。中国画的这一特征使得它比一般美术门类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想象与创造能力。

其次,以联想引导学生想象,缩短艺术与生活的距离。中国画把现实生活中的艺术拉到学生眼前,无论是一朵花的绽放,还是一条小鱼的游姿,中国画都以最独特的方式为孩子们再现,使课堂讲述变成生动的影象展示,这更适合小学低段儿童形象思维的特征。

五、低段儿童进行中国画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和步骤

1.从笔墨游戏开始让学生熟悉中国画,并培养其乐趣。低段的儿童通常都乐于游戏的方式接受新事物。教师一开始采用笔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接触中国画,熟悉中国画便是顺应了这一规律。

2.从画儿童喜爱的简笔画入手。从笔墨游戏的期待中走来,下一步教师要做的便是帮助学生从儿童喜爱的简笔画入手,更进一步地学习中国画。简笔画的特点是以简单的线条画出生动有趣的图像和表情,这无疑是对孩子们的又一个游戏,将成为推动学生继续进行中国画学习的大动力。

3.用国画的工具材料,让学生画儿童画。在成就感的巨大推动下,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就会发挥到极致,他们需要更大的空间创作。此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用国画的工具材料,让学生画儿童画。之前提及,中国画中的写意画讲求的是一种意境,甚似儿童画的天马行空。现行小学美术教学中,以儿童画的方式进行中国画的创作已成为小学中国画教学的重要内容。

第9篇:从化中学范文

关键词: 文化教学; 英美文化; 影视赏析

中图分类号: A3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8-0096-01

一、高校学生学习英美文化的重要性

“要掌握两种语言,必须掌握两种文化”。这是国外的一种说法。吕叔湘先生也说过,“学外语而不懂其文化,等于记住了一连串没有实际意义的符号,很难有效地加以运用,而且每每用错”。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可能脱离其所承载的文化而独立存在。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成功的交际,高校学生所要掌握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都是为跨文化交际服务的。而跨文化交际中人们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学生学会了一句话,明白了它的意思,也能用准确的语音语调将它读出来,但不知道在本族语文化中应该如何在恰当的场合恰当地运用它,就可能带来交际的失误甚至失败。

二、从影视中学习文化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若要学好和掌握一门外语,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在目的语国家生活一段时间,亲身体会该语言在其自己的环境中是怎样运用得恰到好处的。但对于大多数高校学生来讲,这是很难实现的。目前,高校学生学习英美文化知识的途径,最常见的还是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在讲解语言时简单地穿插讲解一些相关的文化知识,或者参加学校开设的英美概况课程。此外,还有阅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 从英特网上下载资料,与外教或其他外国朋友进行交流等等。通过影视材料学习文化是既实用又有效的学习途径,与其它途径相比,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贴近生活,形式直观

学习外语需要创设情境,而影视作品是源于生活的艺术,可以给我们呈现出最真实的语言环境。我们在看美剧的过程中,会很自然地了解美国人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在什么样的场合讲什么样的话,使用什么样的俗语、俚语,甚至在惊喜或是愤怒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动作等。我们自己所创设的语言环境再逼真也真不过英美人生活的环境。因为生活中是处处可见文化的,通过欣赏英美影视,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更多的英美文化,同时因为影视作品中的语言是英语在实际场合的灵活运用,学生还会在不经意间学到不少地道的生活语言。书本上的文字描述与影视作品相比,后者显然更加直观,也给我们带来更加直接的视觉冲击,留下更为深刻并且持久的印象。比如在《绝望的主妇》这部美剧中,我们就能直观地看到许多美国人的生活习惯、邻里之间的相处方式等文化方面的东西,学到地道的生活中的语言,并且可以很自然地总结出他们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在许多方面的差别。

(二)资源丰富,经济实用

影视作品主题众多,分类方法也多,最常见的形式是电影和电视剧。电影可以分为、战争片、动作片、科幻片、剧情片、喜剧片等等,此外还有许多的分法和其他形式的影视作品。而且这些影视作品每年都会推出新作品,并且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影视作品已经可以在互联网上供大家欣赏,或在商店和超市以光盘的形式出售或出租,显然,它已经同我们的日常用品一样,成为大众的和经济的消费品。在购买它们的时候,我们也不需要思考会不会因为多看一部大片而节衣缩食。并且,下载或者购买的影视作品是可以反复多次观看的,所以,与一些其他的学习资源相比,影视作品不仅资源丰富,而且经济实用,对于经济能力优先的高校学生来讲,确实是投入少回报高的文化学习资源。

(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其它方式相比,影视既不像枯燥的白纸黑字,也不像单一的听力材料,而是将多种信息传播介质融于一体,是一种更加先进的展现方式,其艺术感染力也可以很好的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查表明,学生对通过影视来学习英语的兴趣要远远大于通过其它的方式进行学习,90%的学生愿意通过影视赏析来学习英语和提高英语水平。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往往不仅在影视中学到许多文化知识,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三、通过影视学习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一)选材上,要注意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学习文化和学习语言一样,都要由浅入深,分层次进行。切不可不分内容,不分难易,拿过来就用。不同的学习对象要选择不同的影视材料。作为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要分别选取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既使他们感兴趣,又能引起他们共鸣的材料帮助他们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当然, 在选材上还要注意所选影片中人物的语言要比较规范,不能有太多的俚语或生僻词语,以免影响学习效果。

(二)方法上,作为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帮助。比如,在选择了一部比较适合自己现有水平的电影之后,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看电影,不单单知道在英美文化中存在着某种文化现象或风俗习惯,还要弄清楚它的来历,比如,它背后是不是有什么有意义的小故事?或者引导学生思考这种文化现象或风俗习惯与我们国家的某些文化现象或风俗习惯有什么相似之处或是完全不同?以及引起这种差别的原因。圣诞节和圣瓦伦丁节的来历就是很好的例子。它们既与我们中国的春节和七夕来源不同,又有着类似的纪念意义。通过这样的引导,不仅使学生了解了英美文化的内容, 还帮他们拓展了相关知识,并且使学生加深对这些知识的印象, 对它们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三)在运用影视材料进行文化学习的同时,应注意材料的使用效率是可以得到适当的提高的。学生在进行影视赏析时,不仅仅可以学到文化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可以学到英美人讲话的语音语调,甚至可以通过多次欣赏一部作品来使自己的听说水平都得到提高。在这样的过程中,可以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使影视资源的使用效率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当然,能够用来既学习文化又学习语言提高听说能力的影视材料也是要经过精心挑选的。

总之,英美文化的学习是高校学生外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通过英美影视学习英美文化是一条既便捷又高效的途径。在影视赏析中,学生的文化知识和基本语言技能不仅能够得到拓展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也在不断提高,学习兴趣也会更加浓郁。因此,从影视赏析中学习英美文化和其他相关知识的做法对高校学生的外语学有裨益,值得提倡和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 梁镛,刘德章.跨文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 李艳.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电影评介,2006,(2).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