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从化中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乙醇;酒文化;情境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3-0066-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3.022
一、问题提出
高中化学必修《化学2》“乙醇”是一节经典的有机化合物性质教学课。很多一线教师以不同的视角,通过实践和反思的方式,诠释了他们对模块、课时教学的理解,形成了许多精彩的教学案例。笔者对近几年发表于期刊的部分乙醇教学设计进行梳理,发现不同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策略选择上各显特色外,有一个共性之处就是:教学中或多或少引入了“酒文化”内容。如高欣漫等老师“酒文化诗歌朗诵”引课(化学教与学,2013年第2期);陈加柱老师“酒的精美图片及为什么酿造的酒越放越香?”问题思考开始(化学教学,2011年第9期);姜丽红老师“说说有关酒的诗歌和常见酒的度数”开篇(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年第7期);还有一些教师从“酒是怎么酿造的?酒驾的危害及如何检测酒驾?”等情境进入主题等。
乙醇教学引入“酒文化”究其原因有以下:(1)从研究主体看,酒是乙醇教学最好的载体,且社会生活化显著;(2)从学习的主题看,苏教版教材将乙醇学习安排在“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背景中,引入“酒文化”非常契合;(3)“酒文化”(如诗歌、酿造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中学生来说是耳濡目染,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有丰富知识基础。因此,将贴近生活的“酒文化”作为乙醇性质教学的素材是非常合理的,也是得到师生广泛认同的。但笔者也发现,大多数作者只是汲取部分“酒文化”内容,作为引课、激趣、提问、环节过渡的局部情境使用,很少将其整合作为课时学习的线索来设计,资源的功能、价值并未得到最大优化。基于上述梳理,笔者以苏教版《化学2》乙醇为对象,尝试“酒文化”为构架的乙醇性质教学。
二、教学分析
1. 教材分析
“乙醇”是苏教版《化学2》专题3第2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内容。它是学生在学习“化石燃料为背景”烃类性质知识后,接触的第一种烃的衍生物。教材将乙醇内容置于“食品中的有机物”视角下,让学生从“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背景下认识乙醇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应用”,凸显教材设计者的STS教学理念意图。同时,本课时乙醇性质学习后形成的基本化学观念,为后继“有机化学基础”模块醇类等知识学习奠定了基础。
2. 学情分析
本课时学习前,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乙醇的化学式、俗称、物理性质、可燃性以及简单用途有所了解,但初中并未涉及乙醇的微观结构、官能团和除燃烧以外的其他化学性质,学生对乙醇的认识总体上停留在较肤浅的表观层面,因此本课时对乙醇分子结构、化学性质的认识是学生知识经验的进一步拓展。之前的原子结构及烃类知识学习,学生对碳、氧原子价键有了一定的微观认识基础,因此乙醇结构、性质学体难度不大。但以官能团为核心分类思想的“官能团决定一类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内隐认识方法,作为新知识背后的化学基本观念,在本课时学习中需教师引导、学生感悟。
三、O计思路
如何将“酒文化”贯穿于整节课的学习之中?从生活切入,提出“传统工艺是如何生产酒的?(酿酒工业蕴含化学原理)”;饮食联系,认识“有关酒的民谚中包含着乙醇怎样性质?(酒作为调味剂所包含的化学道理)”;拓展应用,了解“乙醇具有哪些新的用途?(酒精溶剂、固体酒精、乙醇汽油等)”;健康饮酒;了解“酒是如何被人体代谢的?(酒的保存,乙醇、乙醛、乙酸间转化知识)”;将有关生活事实、现象、应用合理串联,融乙醇结构、性质于生活化问题之中,通过情境创设――问题提出――实验探究――符号表征――微观解释――问题解决等教学环节整合,环环相扣,构建乙醇教学的实效与艺术。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认识乙醇的分子结构特点,了解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揭示问题,讨论释疑,学习对比,分析推断等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2)通过探究实验,规范操作,全面培养和提高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情感价值观]
(1)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通过新旧知识联系,培养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实验,培养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难点:乙醇结构与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教学过程
1. 酿造工艺,结构认识
[问题提出]展示浙江名酒――“女儿红(手工酿米酒)”。酿酒是中国一门古老的传统工艺,你们知道米酒是如何制备的吗?米酒的酿制中又包含哪些化学知识呢?
[小组汇报]研究性学习小组汇报“米酒酿制”工艺及工作过程。
(研究性学习小组2周前任务,并且展示产品甜酒酿)。
[师生总结]米酒酿制中的物质转化知识:淀粉葡萄糖乙醇。
(学生书写相应物质转化的方程式)
[科学史话]①据记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学会酿酒和蒸馏技术的国家,酿酒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酒中精华是什么?――酒精,化学名称为乙醇。
②杜康发明酒的故事。
[提出问题]乙醇的分子式是什么?它结构又是怎样的?
[学生实验]乙醇分子模型的搭建。
[提出问题]乙醇结构究竟是哪一种(CH3CH2OH、CH3OCH3)?有无简单实验验证我们的模型假设?请说说你的想法及理由。
[讨论汇报] 乙醇与钠反应;乙醇结构中存在羟基,应该有类似水的性质;另一种结构(CH3OCH3)是两个相同的甲基,应该不与钠反应,因为前面学过钠储存在煤油中,煤油主要成分烷烃(烷基),所以不反应。
[教师质疑](对学生给予肯定)质疑:中间连接了氧的甲基也许性质变了呢?
[师生总结] 可以通过定量测定氢气的方式分析乙醇的结构。
[学生实验]无水乙醇与钠反应实验。
学生书写反应方程式: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设计意图:从生活情境出发,切入研究主题,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初中已了解淀粉转化为酒精知识)的联系;通过问题引导,师生共同探讨认识乙醇微观结构,初步建立物质认识一般思路。)
2. 饮食视角,实验验证
[提出问题]民谚:①“酒是故乡的醇”;②“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两句话包含着乙醇什么样的性质?
[学生总结]①乙醇易溶于水;②乙醇沸点低,易挥发,有特殊的芳香味。
[学生实验]闻乙醇气味实验;乙醇溶解性实验;皮肤酒精擦拭实验。
[知识拓展]①常见酒的度数枚举:啤酒含酒精3~5%,葡萄酒含酒精6~20%,黄酒含酒精8~15%,白酒含酒精50~70%。(以上均为体积分数)
②医学上通过局部皮肤擦拭酒精降温(高烧病人)。
[提出问题]如何将低度酒转化为高度酒(方言:“酒汗”)?(蒸馏)
[问题提出]在烹饪中式菜肴(如海鲜)时,为什么往往添加少量料酒和醋?
[学生回答]增加口感(香味),去除腥味等。
[学生实验]乙醇与乙酸制备乙酸乙酯实验;闻乙酸乙酯气味。
(此处不做反应原理解释)
[提出问题]醉虾(泥螺)、呛海鲜为何在制作中要加白酒,你知道其中道理吗?
[学生总结]酒精具有消毒作用,能够杀死一些有害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知识拓展]药用酒精的制备及其作用原理。
(设计意图:从酒文化中谚语说起,联系思考生活实际中“酒作为饮食调味品”广泛应用,通过动手实验、逻辑推理等方式完善乙醇物理性质认识。)
3. 拓展视野,问题解释
[提出问题]生活常识:①在餐桌上撒些米酒可帮助去除油脂;②可以用少量白酒去除家中墙面上粘胶剂留下的痕迹;
你们知道上述两个事实的化学道理吗?
[演示实验]酒精除透明胶带黏贴留下黏胶痕迹。
[学生归纳]酒精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可以溶解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等。
[学生枚举]中药酒、碘酒、藿香正气水、用无水乙醇清洗维护电子产品等。
[提出问题]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固体酒精”作为燃料,加热我们的菜肴,这又体现酒精怎样性质?固体酒精是怎么回事?(学生窃语:干锅包菜)
[知识拓展]固体酒精制备:将工业酒精(乙醇)中加入凝固剂使之成为胶冻状。
[演示实验]“固体酒精燃烧”。(学生书写酒精燃烧方程式)
[拓展视野]①变废为宝:植物秸秆的利用――制备乙醇(2003年投产的吉林6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是国内燃料乙醇生产规模之最)。
②乙醇汽油与环保知识。
③乙烯水化法工业制备乙醇方法。
(设计意图:从“酒作溶剂的生活小窍门”为联系生活起点,关注“固体酒精生活应用”,拓展“乙醇汽油与环境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等知识,建立、渗透研究物质的社会应用价值。)
4. 健康饮食,实验探究
[情境过渡]“饮酒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颇具人文情怀。你知道饮酒与健康的关系吗?
[知识拓展]①饮酒与人体健康小知识;
②乙醇在人体内的代谢知识:乙醇通过血液流到肝脏后,首先被ADH(乙醇脱氢酶)氧化为乙醛,然后在其他酶的作用下,乙醛转化为乙酸,并最终被分解为CO2和H2O。
[动手书写]乙醇代谢相关化学方程式:2CH3CH2OH+O22CH3CHO+2H2O,2CH3CHO+O22CH3COOH
[实验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铜做催化剂)。
[符号表征]2Cu+O2■2CuO;CH3CH2OH+CuOCH3CHO+Cu+H2O,
[问题思考]①铜在反应中作用?氧化剂是谁?乙醇在反应中体现什么性质?
②生活问题:料酒保存不当容易变酸,你知道其中原因吗?
[联系生活] 饮酒后驾车容易引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交警可用快速酒精检测仪判断是否酒驾。(展示检测仪实物,介绍原理:乙醇在酸性下被CrO3氧化,引发试剂颜色变化。)
[提出问题]酸性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否氧化乙醇?
[拓展实验]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设计意图:从“酒作溶剂的生活小窍门”为联系生活起点,关注“固体酒精生活应用”,拓展“乙醇汽油与环境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等知识,建立、渗透研究物质的社会应用价值。)
5. 学以致用,归纳总结
[问题解决]请解释谚语:“陈年老酒格外香”的化学原理,并用方程式表示。
[归纳总结]学生归纳乙醇(CH3CH2OH)性质与结构的关系,渗透官能团决定物质性质认识思想。
六、教后反思
1. 情境题,凸显价值
教学情境作为经过教师加工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切的、包含问题的特殊的教学事件,其价值在于为学生的化学学习提供素材和知识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化学学习行为――主动探索、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化学知识、形成化学学科能力。
在乙醇教学中,教师选择引用“酒文化”内容作为问题情境,引发了学生对乙醇结构与性质这一核心知识开展探究,同时情境中蕴含的学科问题能引起学生意义学习的心向,凸显了情境教学的应有价值。在具体情境引领下,教师通过设计不同层次问题,以串联追问,过渡衔接,质疑探究等策略,让学生经历了问题产生、解决、应用的完整过程,教学情境真正发挥了作为知识产生、建构的载体的作用。
2. 情境串联,巧妙设计
教学情境并非只是给知识教学加点“味精”,也并非只是在新课教学之前利用有关的实验、故事、问题等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情境是能够体现学科知识发现的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与价值的事物或场景。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遵从学生的认知逻辑和知识的教学序列,科学地组织情境素材,适合时机有序地、及时地将情境呈现于课堂,让情境成为学生学习内容的组织线索,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乙醇教学中,教师将“酒的酿制原理,酒作为调味剂,生活应用小窍门,饮酒与健康等”情境内容串联,将“乙醇的制备、结构、性质、应用与转化”知识融合于情境之中,为学生搭建了认识乙醇性质的脚手架,设计流畅巧妙。
参考文献
我从生活中学到了语文。每到节假日,我就会带着相机旅游。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一些地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陶冶我的心胸,,荡涤我的灵魂。一路的拍摄,一路的感悟,让我增长了见识,不知不觉的用心灵感受,用手中的笔描绘。积淀了文学底蕴,积累了词汇,提高了表达能力。 从生活中我学到了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精彩的讲解,深入浅出,栩栩如生,妙趣横生。老师制作的课件,更是让我犹如身临其境。同学的发言,各抒己见,课堂生龙活虎,老师的语文课上的生动有趣,从老师,同学的身上,我学到了语文知识。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学到了语文。......
语文知识无处不在.
源起:英国贵族化的“大陆游学”
16至18世纪,大陆游学是英国贵族子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理念的影响,欧洲大陆国家具备了非一般的吸引力,像荷兰、意大利、法国等地成了众多英国贵族学子游学的目的地。
在游学过程中,贵族学子可以接受人文主义教育,提高人文素养;可以学习各国的语言和古典文化,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还有机会拜访有名望的人,涉足名胜古迹,收获丰富多彩的游学生活。他们在私人导师的指导和陪同下,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游学地点和路线。游学中所学的内容也发生过变化,起初比较重视人文学科的教学,而后将教学重点转向实用型学科,如法律和医学等。但是,作为贵族学子,其实都不以“学”为主要目的,大多数人都将“游”作为游学的重点。通过游学,英国的贵族学子不仅学到了贵族礼仪,增长了见识,提高了个人修养,还增进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
在旅行过程中,英国的贵族学子曾经写下许多有关沿途的风景及特色,激发了后人游学的欲望。直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贵族化的“大陆游学”特色逐渐被削弱,有大量的中产阶级和普通工薪阶级的子女也加入到大陆游学的队伍中来,促进了英国研学旅行从“贵族化”走向“大众化”。
发展:英国大众化的研学旅行的特色
英国“大陆游学”发展成为大众化的研学旅行后,英国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研学旅行也越来越重视。首先,研学旅行被纳入了地方教学大纲中,规定包括私立学校在内的所有学校都必须开展研学旅行。其次,研学旅行得到了英国地方各学校的支持。地方各学校都为学生开设了暑假学校,招收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进行混合式教学。最后,英国研学旅行得到了旅行机构的支持。旅行社开始为学生准备安全、健康向上的研学旅行项目,确保学生的有序出行。在此过程中,英国大众化的研学旅行,“游中学”的特点逐渐彰显出来。
体验性:渐入式的学校访问
为了获得不一样的校园文化体验,英国大众学子有机会渐入游学目的地中有名的学校进行参观和学习。这些学校会为学生提供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欢迎仪式,让学子能从整体上了解学校的文化。此外,学校还为学生制定适合其发展的游学计划,包括学习听课计划、见习计划以及娱乐游玩计划等,这就既避免了走马观花式游学体验,也能让学子充分体会到研学旅行的乐趣。
教育性:形式多样的课程指导
英国大众化研学旅行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以及团队合作、交流沟通的意识和能力。因此,他们为学生准备了形式多样的课程内容和指导策略,包括专家讲座、师生或者嘉宾的演讲、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同伴群体间的小组合作。此外,英国学生通过游览当地的旅游景点,如古都爱丁堡、最美湖区、曼联球场等,来体验当地的特色文化与人文风情。学生还可以通过户外探险、寻宝探险、主题晚餐、小组竞赛等形式,感受研学旅行中“玩中学”的特点。这丰富了学子的游学生活体验,还能让学子从多角度感受研学旅行的意义。
参与性:实时的课堂观察与实践
英国大众化研学旅行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让学生有机会观察并亲身加入到欧洲大陆国家学校的课堂教学中,亲身体验欧陆国家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的差别。这就有助于增强英国大众学子的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方式提供借鉴。
多样性:丰富的学习资源
英国大众化研学旅行可以为大众学子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能融入欧陆国家的学校环境中,享受学校的各类学习资源。可以通过对文化的访问,了解欧陆国家的文化遗产和当代生活。有机会拜访当地的文化名人,与名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获取思想上的冲击。
对我国研学旅行的启示
英国的研学旅行,从贵族化走向大众化,体现了从重“游”到重“学”,再到“游中学”二者有机融合的特点。研学旅行和普通的旅行不一样,除了观光游览,孩子们更需要学习和体验,如何将教育和旅行有效地协同起来,避免“游而不学、学而无游”等现象的出现,是教育、旅游行业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英国的研学旅行,除了观光游览的内容,重点包括了深入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校、课堂,体验不同的教育文化,让学生与陌生的教师、同学交流,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这启示我们在开展研学旅行时,可以将异地学校体验课程作为研学旅行的内容之一,通过异地学校、班级联谊等方式,加深学习交流,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在研学线路的设计上,还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意愿,选择更多学生感兴趣的研学旅行目的地。组织者提供形式多样的课程内容和指导策略,是保证研学旅行有意义、有收获的关键。
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从挫折中寻求希望》。
任何人的一生,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挫折。似乎自从我们降生到这个世上,挫折也随之布满在人生的各个关口,你不知道它何时会出现,但是可以确信,它总会来临。
遇到挫折,有的人会从挫折中寻求希望,在挫折中愈挫愈勇,以更加饱满的斗志继续人生的旅途。而有些人遇到挫折,则先想到逃避,让自己沉睡在不见天日的地窖中,希望时间的流逝能冲淡这段痛苦的遭遇。不同的人对待挫折的不同态度,注定了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命运。
海洋中没有浪花击不起千层浪,生活中不经历挫折成不了强者。期中考试刚刚结束,面对考试成绩,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看到自己两个月来的收获并不理想,你也许会感到心灰意冷;今日的败落与昨日的辉煌相映衬,或许让你失去了内心的平衡。
但我要说,永远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生活中的坎坷是上天对我们的考验,此时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挫折要*人类来征服,而不能征服人类。我们要做生活中的强者,就要应对挫折,直面挫折。
面对挫折首先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意志是一个人思想的主宰,只有当一个人用坚定的意志来把守战胜挫折的信念时,他才有向挫折挑战的筹码。即使我们一百次扑倒在地,也要第一百零一次站起来,即使自己已失去一切一无所有,也要有继续尝试的勇气。
面对挫折,不要慌张,虽然拨开这层乌云,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但是乌云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灿烂的阳光。与挫折的较量既要有坚定的意志,也要有合适的策略。
在遭遇挫折的时候,要以一颗平常心去积极的面对,静下来想一想,过去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在回忆中反思,从反思中总结经验,以此来警示自己,通过理性的思考,在茫然中选择一条正确的捷径,切莫延续过去失败的足迹重蹈覆辙。
著名主持人杨澜曾说过,人生最大的财富不是青春与美貌,也不是充沛的精力,而是有遭遇挫折的机会。同学们,挫折不是拦路虎,而是垫脚石,经历生活中的一次次挫折,我们会渐渐成熟,逐步长大。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1. 社会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用人单位对应聘者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不断增大,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比例也随之猛增,在劳动力市场在供大于求的前提下,用人单位选择的余地大,他们宁可选择高校毕业生,使得中职毕业生就业处于劣势,他们只能到生产一线、车间,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存、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虽然大多数人都认为学历与能力是不能等同的,但大多数始终认为大学生的能力比中职生强,这一点从他们入职的底薪就可以得到证明,只注重学历而忽视了职业技能在他们日后的工作中才是最重要的。第三是社会地位的差别,以前无论是大学生还是中专毕业生都是国家干部,在单位可以享受(除基本工资不同以外)几乎相同的待遇,但目前绝大多数单位把大学生作为职员,把中职毕业生视为员工,换句话说也就是大学生是白领一族,而中职生是蓝领阶层。第四是发展的机会少。大学生可以参加公务员招考,进入政府机关,享受“铁饭碗”和“吃皇粮”,中职毕业生几乎没有资格和机会;他们除非自己创业,否则在大企业和大公司很难改变“蓝领”身份。随着社会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受教育者对文化、学历、能力有了更高的需求,要求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职业与理想的位置,实现自我追求的价值,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不再满足于只掌握一技之长,要求取得进一步学习提高的条件和机会。
总之,我国现今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生产一线的技能型实用人才,由于劳动用工制度、工资待遇及社会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制约,职业教育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低于高等教育。尽管政府提倡加强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但无论是家长还是用人单位往往认为职业教育是低层次的教育。
2. 中职学生现实状况
近年来,只要初中毕业、愿意读中职学校的学生都可以报读,大部分学校不需要入学考试。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中职学生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义务教育阶段的成绩差,导致文化课基础差。20多年前,初中毕业后是中专先录取、高中后录取,现在正好相反,造成中专学生比高中学生成绩差的事实。第二、相当部分学生仅仅由于初中成绩不理想,得不到家长和老师的重视和应有的尊重,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对他们来说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不是一件快乐的、他们自己愿意做的事,从而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第三、缺乏紧迫感。如今中职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大多数,从小没有人跟他争吃的、抢玩的,缺乏竞争意识,加之生活条件优越,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中职,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没有就业、生存等忧患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感。做事缺乏恒心,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自身刻苦钻研精神不够,承受挫折的能力差。
3. 中职学校状况
首先,师资是学校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办学条件之一。因为他们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但目前相当一部分职业学校一线教师明显不足,教师教学工作量过重,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备课和认真批改作业,也缺乏实习、实践的机会和时间,自己的知识老化、脱离实际。第二、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专业课教材建设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尤其是工科类专业更加突出。第三、实验设备落后。由于教育经费紧张,投入实验设备的经费严重不足。实验设备是坏了、不能修了才更新,远远落后于企业的设备,这样学生毕业后必须重新学,而不是一去就会用,毕业生在用人单位心目中的地位和学校的声誉受到影响。
二、中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最近几年,国内外一些知名的大企业过百万年薪诚聘高级技工(或技师)的新闻时有所闻,说明社会非常需要拥有一技之长或专长的技能型人才。目前迫于生存和就业的压力,部分本科生也愿意当操作工,造成中职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的现实只是暂时的,但从长远来看既是浪费,又是不必要和不可能持久的。中职教育在培养熟练的工作者乃至能手方面是基础教育、理论教育不可替代的。关键在于中职教育能否为企业培养出具有较高素质、拥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能否对现有的各个教学环节不断进行改革、与时俱进,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既然中职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家无论在政策、资金投入等方面都越来越重视,目前应该是中职教育发展的一个机遇。
三、对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教学改革的范围很广、内容很多,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改革首先应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教材建设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奠基工程。教材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和主要依据,是中职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要渠道。目前中职教育所采用的化学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片面追求发行量和通用型,缺乏针对性,与化学在专业中的应用及化学与专业课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生不够重视;教材的组织、编写有一个过程,因此教材的内容往往是在现有的知识的基础上编写完成的,使用时就显得有些滞后,未能及时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成果和新动向,反映到新教材中。尤其是化学课具备这样的特点,因为化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健康、各行各业均密切相关。
师资队伍建设也是长期而艰巨的一项工作,教师队伍的稳定、师资的教学水平将会非常直接地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发展和学校的声誉。作为化学老师应该具备广泛的科普知识,才能将化学课与其它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引入新知识时才能做到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学生印象深刻。比如在给学生讲解“化学平衡”时,先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释“平衡”,如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够吸收CO2同时放出我们人体所必需的氧气。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需要,每天都会燃烧大量的煤、气、油,同时产生大量的CO2。如果这些CO2能够完全被绿色植物吸收,空气中的CO2浓度就保持相对稳定;如果这些CO2不能完全被绿色植物吸收,就会逐渐积累起来,达到一定数量后就形成了如今的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各种自然灾害(如台风、泥石流、暴雨等)发生的频率明显增加,给家庭和国家带来非常巨大的损失。再比如我们每个人的体内也要保持多种平衡,如酸碱平衡,否则就会出现酸中毒或碱中毒。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 培养 学生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初中化学对实验要求很高,实验在上下册教材中占很大比重,它穿插分布于全册的教材中,出现方式分别有:“活动与探究”,“实验”,“课外实验”,“实验活动”,“家庭小实验”等,实验内容多样,有的是认识物质的性质实验,有的是验证性实验,也有定性,定量实验。全册总共出现的实验内容近100个,而且课本教材实验都经过了精选,在每一轮教材改革中保留下来的实验都达到了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简约性,环保性和可操作性。所以作为初中化学老师应该认真落实实验教学,并以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等各种形式认真做好教材中出现的实验。甚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随机增设一些趣味性实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化学魅力,体现化学之美,但有的学校把化学变成“话学”,很少进行实验课,因为化学教师每上一节课做的课前准备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且做实验在课堂上花费很多时间,所以有的教师提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等许多不恰当的化学教学理念。我觉得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学生进入高中、大学以后对化学学科发展很不利,所以作为一线的化学老师,应认真设计和开展每一个教材实验。
化学教学的特征是以实验为基础,以科学探究为手段,以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化学用语为工具,以科学方法讨论为指导,以科学认识论为原则,紧密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认识化学科学。教育心理学认为:实验能够更多地发挥学生主动积极性及他们的独立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能力,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在中等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化学实验教学在激发学生化学学习方面具有极大作用,因为无论是学生观察实验,还是自己动手操作实验,学生都体验到巨大的乐趣,而且如果引导得好,这种兴趣还可能扩展,延伸到其他学科。另外,在化学课外活动中安排一定量的实验内容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在课外活动中如果选择有趣味性的化学实验,让学生通过有声、色、光和热现象发生的实验,得到有关的知识,也同样会促使他们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化学实验不仅能活跃学习气氛,激发化学学习兴趣,而且在客观上还能缩短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之间的距离,还能养成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由此可见,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2011年新出版的《化学课程标准》中它列于5个一级主题之中,贯穿整个化学学习过程在学业水平测试一百分值中占25%,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教师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应认真组织好标准中要求的必做实验,重视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的学习,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实验形式,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动手做实验的机会,条件有限的学校,可采用教师演示实验或利用替代品进行实验,鼓励开展微型实验,家庭小实验等。在实验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化学实验具有神奇的魅力,它能揭示物质世界的无穷奥秘,帮助学生扩大视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而产生浓厚兴趣。爱因斯坦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富于幻想,易接受新鲜事物,是培养学习兴趣的最好时期,所以我们就以引起学生兴趣为起点从事教学工作。教学中争取做每一个演示实验,以精彩各异的化学实验现象引人新课,抓住学生心弦,促使学生情绪饱满高涨,以积极的心态,振奋的精神听每一节课,观察现象前紧张,观察现象后兴奋,让学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轻松巩固重点内容,在做每一个实验时应认真分析实验目的,且做到心中有数,对每个问题都深思熟虑。如:①实验要说明什么问题?②要得出什么结论?③要培养哪些方面的实验技能?④实验的重点、关键、主要现象是什么?⑤哪些方面要求学生特别注意?⑥哪些是重要的考试内容?容易出什么样的题型?让这些教材实验落实到具体、预期目的。
以下是我对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能力的几点粗浅认识,与大家一起共享:
1.在实验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观察是一切真知灼见的来源,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通过清晰地感知化学现象,才能更好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化学知识。观察应该是通过大脑调动眼、耳、鼻、舌进行有意识,有目的地认识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的各种现象及其联系的活动,它能为概括、判断、推理等高级认识活动提供丰富可靠的感性材料,全面仔细地观察试验现象,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化学实验中,要求学生能通过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的观察以及通过生活中化学现象观察,获得有关感性认识和印象,并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观察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培养起来的,而是在大量的学生活动中有意识加强锻炼并不断积累起来的。化学实验中有很多实验是能直接观察到现象的。如:沉淀、颜色变化、发光、气味变化。有些化学实验,现象比较复杂、细微,靠死记硬背不行。这就要引导学生学会一种观察习惯。如:从教材中出现的蜡烛燃烧为例,引导学生学会对化学变化从三个阶段观察,即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要求细致全面的观察并注意观察的重点。反复多次的训练后,形成一种科学的观察能力,并养成善于动脑的习惯。如在观察镁带燃烧实验时,学生最容易遗漏有白烟及白色松脆物质生成,在最初的实验训练中应有意识的督促他们全面细致观察,有了观察能力对他们以后学习较易混淆,机械复杂的一些知识就会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学习化学知识就会容易的多,这样既提高了观察能力,又促进了知识学习。
2.在实验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初三教材一开始学习就有了实验药品取用、酒精等使用、给试管中固、液加热、仪器连接、检验装置气密性等基本实验技能。接着就有一系列气体制取、性质等各类型的实验,在教学中让学生扎实做好每一个实验,让学生以不同方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利用初中学生好动的特点,让学生“动”起来,以分组实验、独立实验、家庭实验等各种形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通过反复、严格、科学地训练,便可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让他们真正成为勤于动手、善于学习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动手做实验获取化学实验操作的技能,动作技能的学习与一般的知识学习的遗忘规律有很大区别。即:一般的知识学会后比较容易遗忘,而动作技能如游泳、骑自行车等一旦形成便不易遗忘。
3.通过实验现象及结果分析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思维能力
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就是因为化学中隐含着许多思想、规律和方法,从而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的有章可循。如:“实验验证思想”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实验及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既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又可以获得化学知识。如:教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中,在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过程中,让学生找出有二氧化碳生成的所有学过的反应中,哪些反应可以产生二氧化碳,通过做实验、分组讨论之后得出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方案。此过程中有大量的学生活动:通过动手实验、分析实验现象、讨论、最后通过归纳、演绎、思考,才能得出最佳的反应原理,这种获取知识方式能使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如果许多要通过实验获取的知识不经过实验探究,而是枯燥地去记忆,不仅不能学好,也不会在学习过程中把握化学的学习方法。还要注意在实验中培养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想品质。如: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有的同学提出:木材、油燃烧反应后质量减少,是不是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在过程中让学生敢于提出更多问题,表述自己的观点,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以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因此,可以通过不断地进行化学实验,逐步形成正确的化学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有许多探索性实验,或性质实验。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挖掘实验中的新内容,把学生带入科学探究的情景中,让他们亲自体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和逻辑思维,自己概括得出结论,达到理性认识,使自己成为“发现者”或“成功者”。创新及创造力是推进社会进步的真正动力,是一个国家繁荣强大的推动力和根本保障。如何培养出大批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教育的当务之急。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应着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利用教材中设计性或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在实验中通过“问题——实验——科学抽象——结论——应用”这样一个过程来体现。它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显著区别,它不是先把结论规律直接給予学生,再去要实验验证,而是先把真实的物质和现象呈现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亲身体验、认识事物、发现问题,然后在教师的点拨和诱导下,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研究讨论,推论归纳,悟出道理,得出结论,形成规律。可见:实验教学,不仅有利于搞好化学教学,有助于学生学好化学,关键在于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如:例(1)学氧化碳性质时,一位同学提出“谁使石蕊变红的?是水?是二氧化碳?还是碳酸?”对问题展开讨论后,设计对比实验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再得出结论。例(2):在学习燃烧条件探究过程中,同学发现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释放到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没有体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结果经过讨论,得出即环保又可控制燃烧条件的新设计实验装置,学生通过这些实验研究,探索得出了结论。实验能力、探究能力都得到提高。
总之,初中实验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今后教学中应认真落实实验并通过实验教学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中学化学教与学,2012,6.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多元智能理论;智能领域;迁移;均衡
中图分类号:G632.0?摇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216-03
义务教育教学新课标课程基本理念第一条:“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
新课标明确指出:面向全体,尊重个性,人人均等发展,要求可不同。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是有效的手段。什么叫个性化教学,即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并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必须根据每位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和心理需求,运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技术,促使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在师生共创的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师生互动,张扬个性,生生呼应,各自成长。
首先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否认所谓的“学困生”。理论依据有:美国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人都同时拥有八种智能:(1)语文智能;(2)逻辑·数理智能;(3)空间智能;(4)运动智能;(5)音乐智能;(6)人际交往智能;(7)内省智能;(8)自然观察智能。同时每人都拥有智能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只是八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呈现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智力都各具特色,不宜评判。大数学家陈景润可摘数论上的明珠,却不能胜任教书。因此,所谓“学困生”只能说他(她)在某智能领域未良好发展而已。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在充分展示自己优势领域的同时,应将其优势领域的特点迁移至弱势领域中去,从而促进弱势领域尽可能发展。人的左右半脑分工不同、优势各异,左半脑主管逻辑数理等,右半脑主管空间音乐等。常见教学是重开发左脑轻右脑,加上漠视气质、性格和情感等因素,实际上造成了八种智能失衡发展。同一模式生产出来所谓“优生”和“学困生”,实质上只是片面强化某智能压抑弱化某智能。常见“校内中规中矩的‘优秀生’创造无力、适应维艰,校外上串下跳的‘双学困生’却左右逢源、事业腾达”的现象,令人深思。
为了直观阐明个性化初中数学教学的要义等,试从H师的一堂《中位线定理的应用》课说起,他在校本教研的基础上,深挖教材,撷取生活素材而组合,构思发展学生的“个性化”。
课堂实录:
(H师手捧三棱柱状蛋糕模型进教室,师生互施礼,略。)
师:(逗趣)同学们,今天有吃的了!生(喜笑颜开)。师:(收起蛋糕)在吃蛋糕之前,先看黑板。
说明与点评:①个性化教学必须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利于交流沟通。H师以玩笑的话,一下子和学生亲近如友。
师:借助灯显示如图1,并用已备好的纸片分发,如何在图1中分别将图形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学生独立思考,很快完成。
说明与点评:个性化教学必须从低起点开始,选择的情景以贴近生活化为宜,以利于全体学生易从感性经验开始入门,符合认识规律,同时,也给“学困生”提供机会。H师设计的情境真切、直白,使全体学生处于“最近发展区”,有利于复习中位线定理。
生1:作AC和BC的中点,连接DE。师:DE是什么线段?生1:(亢奋)中位线。师:中位线有什么性质并用字母表示?生1: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板书DE//AB,且DE=1/2AB)师:好!好极了!生1:(兴奋异常,脱口而出)DE长度的2倍就是池塘的长度。
说明与点评:H师在众多举手学生中有意选择“学困生”,H师明知故问,以编造“曲折故事”,该“学困生”对答如流。H师又明知故问,制造“成就感”,真是用心良苦。个性化教学针对“学困生”应降低门槛,不厌其烦地在其弱势智能区域有效反复刺激,有利智能区域间相对均衡。H师的充分肯定,也是把其语言等强势智能区域的特点迁移至弱势区域的力量。该“学困生”受宠若惊,心生感动,体现了赏识教育的恰到火候。
师:借助灯显示如图2,并把已备好的纸片分发给学生,如何在图二中分别将图形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学生独立思考,很快完成。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你们发现这些图有什么共同特征吗?如何等分?生2:这些都是轴对称图形,只要画出对称轴就能生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师:上面这个问题解决了,大家还能提出与此相关的问题吗?生3:怎么将这些图形三等份?生4:三等份这个说法不确切,是分成三个全等的图形,还是三个面积相等的图形?师:真聪明,够严密,有这么两种可能。生5:怎么将这些图形分成四个面积相等的部分呢?生6:怎么将非轴对称图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图形呢?师:好!非凡的想象力!我们就讨论生6提出的问题,先从三角形开始,以后你们推而广之,怎样将非对称三角形成分两个面积相等的部分。
说明与点评:个性化教学常多感官并用、手脑并用,左右脑协作,多智能领域互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齐飞,这才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真谛。H师在学生经过具体操作后由学生归纳特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H师采用开放性的提问,是激发学生提问、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好方法。“中等生”纷纷活跃起来,显示质疑的品质。H师适时鼓励!“中等生”该智能领域不弱应向纵深发展,促其产生飞跃,辐射各领域使之均衡。又一轮“中等生”发散思维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个性化教学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从单一到综合、从平面到立体的推理规律,为学生思维的升华创造条件。H师“收蛋糕,吊胃口”为最后“抖包袱”做铺垫,先显情境,复习中位线定理,再从等分等腰三角形到等分非等腰三角形,再二分、三分、四分,到面积均分的循环,其实就是在遵循以上规律。
生7:只要作三角形一边的中线就可以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理由是这两部分面积等底同高。
生8:(自告奋勇)老师,我们可以把它分成面积相等的3块、4块…n块。师:(水到渠成)大家一齐说理由!生:(合):(欢呼雀跃,个别失态)等底同高!师:NO!虽正确,但思维机械,请另辟蹊径求面积四等分。师:(见题型和难度适合讨论辩论而说)分组讨论!(师巡视10个小组,奇数排学生调头,每张桌子围4人。有创新组、飞跃组、基础组、混合组、同层组、异层组,男女搭配,优势互补。)
师:(见5分钟过,8分钟过,“中等生”和“学困生”茫然,“优生”显专注、矛盾、冲突……便启发说)今天是昨天课的应用,是否创新用“主题知识”来解决呢?师:中位线把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面积有何关联?生9:(灵感迸发)三边中点相连便构成了三个全等平行四边形,三条中位线,便把它们分割成四个全等三角形。
说明与点评:憋了一口气的“优生”终于亮相了,轻松得胜。他虽然刚才没有说,但也系统地复习了一遍,也有收获,但“中等生”和“学困生”收获更丰。H师见有学生傲气油升,适时降温,便托出相对难一些的题。个性化教学的大演兵场应该是小组自主讨论,通过人人发言,思维交融,张扬个性,可以请“优生”在小组、大组或班级当小老师,充分弘扬其智能强势领域,引领其他智能领域共振和“中等生”、“学困生”共迁移、齐均衡。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在矛盾中启发个性化思维,欲突破“等底同高”的羁绊。在遇到困难时,有必要将思维引渡到“最近发展区”,提升个性化思维的高度和宽度。“优生”经讨论,集思广益,通过点拨而顿悟。个性化教学不仅要善于点燃,更应助力“燎原”,让全体同学受益。个性化教学喜欢立体空间问题、数形结合题、数学与美育(诗歌、美术、音乐)等结合题,这有利于左右脑的开发,有利于各智能领域协调均衡发展。
师:高!实在是高!(见时机成熟便抖包袱,呈上蛋糕)人类只有在不断地创新中发展,蛋糕是立体的、均匀的,请问如何四等分?
生10:老师可以这样切——平行于糕面等距切三刀。师:真聪明,与众不同,但与“主题”有脱节。生10:明白了,我会切了。师:现在布置作业①P101:1、2、3、4、5;②今晚回去买蛋糕,先切成图五状,全家人一齐研究讨论,用新法切四等分,分别孝敬父母及其他长辈。
生11:当晚纷纷来电给H师报喜,多数是合作成果,有一超常生亲自书写如下:设AB=m,在三角形一边AB上点D,使AD=■/2m.作DE//BC,ADE∽ABC,
SADE:S'ABC(AD:AB)2=1:2,再取BC中点F,连接AF交DE于G,即SADG=SAGE=S四边形DBFG=S四边形GFCE,故四等分(如图六)。
说明与点评:该生显然不理解或不会迁移中位线的方法的切法,据H师反映,该生是家务编织高手,运动和空间智能超常,其他相对较弱,对她H师“迁移”有方。个性化教学不忘“八个智能区域”,其中人际交往智能,独生子女尤为欠缺,让他们亲为孝道,学会感恩,实践“弟子规”做到寓德于教,来布置“三代同堂切糕”作业,可见H师的用心良苦。个性化教学为满足不同个性的学生的不同需求,作业主要从差异性、开放性、合作性三方面设计。“同堂切糕”就是开放性和合作性的典型。作业题可分为基本题、选择题和超额题,学生各取所需,不作硬性规定。H师课后说“相似形”的知识到初三(下)才学,为了关照培养数学特长生已经超前指导学习了,个性化教学更不能忘记他们也有弱势区域。
这是H师的一堂个性化初中数学教学的探索课,力求达到“三性”。(1)贴近性:自始至终贴近不同个性学生的心理来运作。(2)多元性:从头至尾贯穿多元智能理论等心理学来指引。(3)全面性:一以贯之全面奉行“三维目标和新课改核心理念”来对照。核心理念,即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个性化教学关键在于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先了解初中学生的心理共性,“已开始占主导地位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步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观察记忆想象,各种能力迅速发展,但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感性的支持,不成熟所以固执和偏激”。掌握共性了解个性,从以下渠道进行:(1)查看入学档案;(2)开家长会;(3)与学生谈心;(4)作业试卷分析;(5)用心理测试表。现归纳一下H师个性化初中数学教学的步骤:(1)了解学生(备教材、备学生、备心理);(2)创设适宜个性发展的情境;(3)注意观察学生心理动向随机应变调整教学指向;(4)布置个性化作业。
总之,个性化教学以“三个发展”和“三维目标”为指针,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方向盘,驶向个性化教学的理想境界——“全体、全面、个性”齐发展的彼岸。
摘 要:本文通过探讨亚里士多德的文学理论名著《诗学》中提出的对于西方文学至关重要的悲剧观念,试图厘清作为西方文学源头的悲剧这一文学样式的主要功能及其价值,从而发现在这些功能与价值背后所隐含的对于西方文化核心观念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诗学 悲剧 净化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是这样定义悲剧的:“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模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净化”。[1]
最后的“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净化”明确地指出了悲剧所能引发的人类的特殊情感以及这种情感对人类自身所产生的作用。它们涉及的是悲剧的效果和作用的问题,这是文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文学自身的声誉。悲剧究竟能产生怎样震撼人心的效果,它又是怎样产生的?
一、悲剧的效果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要引起观众的怜悯、恐惧、惊异等感情,他说“悲剧情节所模仿的应是能引发恐惧和怜悯的事件”,悲剧应包容使人惊异的内容,悲剧的情节必须能使观看者感受到恐惧和怜悯、惊异等悲剧特有的感情,这是悲剧的特征之一,也是悲剧最基本的任务。
悲剧模仿的不仅是一个完整的行动,而且是能引发恐惧和怜悯的事件,此类事件若是发生得出人意料但仍能表明因果关系,那就最能取得上述效果,如此发生的事件比自然或偶尔发生的事件更能使人惊异,因为即便是出于意外之事,只要看起来是受动机驱使的,亦能激起强烈的惊异之情。
要想获得悲剧的效果,那么悲剧的情节就必须要出人意料,但又要在情理之中,能体现出因果的逻辑关系,这是情节必须满足的两个基本条件,因为这样的事件比自然或偶尔发生的事件更能产生悲剧的效果,自然或偶尔发生的事件属于历史事件,而文学的情节决不是对历史事件的简单模仿,文学的真实高于历史的真实,文学的普遍性高于历史的特殊性。
关于应该怎样安排情节才能使作品具有最佳的悲剧效果,即关于悲剧情节的创作技巧,他总结出以下几点:
1.悲剧不应表现好人由顺达之境转入败逆之境,因为这既不能引发恐惧,也不能引发怜悯,倒会使人产生反感。
2.不应表现坏人由败逆之境转入顺达之境,因为这与悲剧精神背道而驰,在哪一点上都不符合悲剧的要求,既不能引起同情也不能引发怜悯或恐惧。
3.不应表现极恶的人由顺达之境转入败逆之境,此种安排可能会引起同情,却不能引发怜悯或恐惧,因为怜悯的对象是遭受了不该遭受之不幸的人,而恐惧的产生是因为遭受不幸者是和我们一样的人,所以此种构合不会引发怜悯或恐惧”。
以上提出的是三种不能引发悲剧效果的情节,好人由顺达之境转入败逆之境不能产生悲剧效果,反而会使人产生反感;坏人由败逆之境转入顺达之境更是与悲剧精神背道而驰,是最坏的情节;极恶的人由顺达之境转入败逆之境也不能产生悲剧效果,尽管这种情节能引起同情。在这里,亚里士多德强调了同情和恐惧怜悯是不同的,他细致地区分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悲剧情节所引发恐惧与怜悯的情感效果是特有的,恐惧由剧中人物遭遇苦难逆境而引起,怜悯是对剧中人物遭受不应当遭受厄运的一种同情。在《修辞学》中,亚里士多德定义恐惧是一种对降临的灾祸因意想到它会导致毁灭或苦难而引起的痛苦不安的情绪,人们听到比自己更好或自己相似的人受到祸害,推人及己,想到自己也可能受害,就会有恐惧心态。他定义怜悯是“因看到不应受害者身上落有毁灭性或痛苦的灾祸,觉得自己或亲友也有可能遭受相似灾祸,就会引起怜悯这种痛苦情感”。而极恶的人由顺达之境转入败逆之境这种情节引起的只是同情,而并不是悲剧所特有的那种恐惧和怜悯,因而也便不能产生净化的作用,更不能使欣赏者得到悲剧的。
他说“如果是仇敌对仇敌,那么除了人物所受的折磨外,无论是所做的事情,还是打算做出这种事情的企图,都不能引发怜悯,最糟的是在知情的情况下企图做出这种事情而又没做,如此处理令人厌恶,且不会产生悲剧的效果,因为它不表现人物的痛苦”。
这些具体例子都是不能产生悲剧效果的情节,那么他认为哪些情节或手段是能引起悲剧感情的呢?他说“突转和发现能引发怜悯或恐惧,在所有的发现中,最好的应出自事件本身,这种发现能使人吃惊,在处理突转和简单事件方面,他们力图引发他们想要引发的惊异感,因为这么做能收到悲剧的效果,并能争得对人物的同情,写一个聪明的恶棍被捉弄,或一个勇敢但不公正的人被击败,便可能产生这种效果”。
突转和发现,是达成悲剧效果的手段,因为这两种情节的处理方式具有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效果,恐惧和怜悯这两种情感应出自悲剧中突转和发现的情节,它是有着特殊审美意义的悲剧效果,人们能从中获得悲剧所特有的。
他说“恐惧和怜悯可以出自戏景,亦可出自情节本身的构合,后一种方式比较好,组织情节要注重技巧,使人即使不看演出而仅听叙述,也会对事情的结局感到悚然和产生怜悯之情,这些便是在听人讲述《俄底甫斯》的情节时可能会体会到的感受,靠借助戏景来产生此种效果的做法,既缺少艺术性,且会造成糜费。那些用戏景展示仅是怪诞而不是可怕的情景的诗人只能是悲剧的门外汉。”
情节比戏景更能引发悲剧效果,通过戏景达到的效果只是怪诞而不是真正的悲剧精神,戏景只是悲剧中的辅助手段,悲剧的效果主要依靠情节的巧妙布置。
二、卡塔西斯
在悲剧的定义里,他提出了著名的卡塔西斯说,但对此论述极为简略,卡塔西斯是希腊文“净化”的音译,净化本是古希腊奥菲斯教的术语,指依附肉体的灵魂带着前世的原罪来到现世,采用清水净身,戒欲祛邪等教仪,这样便可使灵魂得到净化。恩培多克勒秉承此义写过宗教哲理诗《净化篇》,这是在宗教的意义上对其的使用,而希波克拉底学派在其医学著作中,把这个词又转用为医学术语,指宣泄,即借自然力或药力将有害之物排出体外。后来,亚里士多德又在《诗学》中借用卡塔西斯一词,用它来论述文学中悲剧产生的效果。
目前学术界对“净化”有两种看法,第一派主张悲剧的功用是道德净化,第二派主张悲剧的功用是宣泄情感,达到心绪平和心理健康。卡塔西斯的义素中包含有净化、纯化、澄清的意思。净化、纯化的意义是强调观众的心理过程,净化指驱除不需要的情感(怜悯和恐惧),这是基于医疗的模式;而纯化则假定这些情感未被驱除,而受到减弱或抑制,这是基于道德完善的思想;而澄清的意义则是针对剧中发生的净化。
在《政治学》中他为了阐述音乐的目的也提及了卡塔西斯,意即音乐也能使人得到感情的净化。他谈及音乐能使人感受真实的愉悦,培育良好的艺术鉴赏力,而在艺术鉴赏中的净化,是一种谐和情感的心理治疗。亚里士多德举例说:“一些人沉溺于宗教狂热,当他们听到神圣庄严的旋律,灵魂感发神秘的激动,我们看到了圣乐的那种使灵魂恢复正常的效果,仿佛他们的灵魂得到治愈和净洗。那些受怜悯恐惧及各种情性影响的人,必定有相似经验,而其他每个易受这些情感影响的人,都会以一种被净洗的样式,使他们的灵魂得到澄明和愉悦。这种净化的旋律同样给人类一种清纯的快乐,净化能导致快乐。”
三、的来源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多次使用了这一词,亚里士多德的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实际上他的并不仅仅指普通意义上快乐的感觉,他的所包孕的内容更丰富,是一种悲剧所独有的,能给人带来独特享受的复杂情感。
在论述文艺的起源时,他提到了:“诗艺的产生有两个原因都与人的天性有关。1从孩提起人就有模仿的本能,通过模仿获得最初的知识。2每个人都能从模仿的成果中得到,因为求知不仅于哲学家,而且对一般人来说都是一件最快乐的事,人们乐于观看艺术形象,因为通过对作品的观察,他们可以学到东西,倘若观赏者从未见过作品的原型,他就不会从作为模仿品的形象中获得。在此种情况下能引发的便是作品的技术处理、色彩或诸如此类的原因”。
的来源很多,通过模仿获得知识能给人带来,作为模仿品的形象能给人带来,作品的技术处理、色彩等也都能给人以。
他说“一幅黑白素描比各种最好看的颜料的胡乱堆砌更能使人产生”。
“即便是有名的事件,熟悉它们的也只是少数人,但尽管如此,它们仍然能给大家带来愉悦”。
“能引起惊异的事会给人”。
“诗人应通过模仿使人产生怜悯和恐惧并从体验这些情感中得到”。
“滑稽的事物,或包含谬误,或其貌不扬,但不会给人造成痛苦或带来伤害,现成的例子是喜剧演员的面具,它虽然既丑又怪,却不会让人看了感到痛苦”。
合理的安排而非胡乱的堆砌有时甚至比材料本身的性质更能导致的产生,著名的事件也是的来源,而滑稽的事物却并不能给人类的心灵带来什么影响,至多是一种怪诞,却不能感染人,不能带来恐惧和怜悯这种悲剧所独有的。
音乐也能给人带来,而且它还是构成悲剧效果的重要因素,他说:“悲剧有一个分量不轻的成分,即音乐,通过它悲剧能以极其生动的方式提供,无论是通过阅读还是通过观看演出,悲剧都能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集中的表现比费时的冲淡了的表现更能给人。”
早期的悲剧中歌队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恰当的歌唱和音乐效果必然能更好地体现悲剧所要表现的情感,使观赏者更深切地体会到悲剧的精神,得到净化,获得。
四、的种类
亚里士多德不仅强调了的重要性,而且还区分了的种类,在他那里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简单的感情,它包含着不同的种类,其中有着细微的差别。
他在《诗学》里说“我们应通过悲剧寻求那种应该由它引发的而不是各种各样的,有的诗人被观众的喜恶所左右,为迎合后者的意愿而写作,但是这不是悲剧所提供的,此种更象是喜剧式的。悲剧比史诗更好的取得此种艺术的功效,它们提供的不应是处于偶然的,而应是上文提及的那种”。
上述引文中他谈到了各种各样的,有喜剧式的,悲剧式的,由此可以看出,他对文艺作品能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是有着细致的区分的。有着不同的种类,悲剧提供的不应是处于偶然的那种,那不是真正的悲剧的。
综上所述,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清理出这样的一条线索,它在逻辑上有着这样的脉络,即怜悯、恐惧、惊异(效果)——净化(手段)——(目的)——悲剧精神。即悲剧首先能引发起观众怜悯、恐惧和惊异的感情,然后通过净化使得这种感情达到疏导宣泄、陶冶和升华,最后观看者获得了悲剧的,而这种不是普通的平凡的,而是悲剧所特有的,而这也就是真正的悲剧精神所在,是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快乐与痛苦的感受,是真正体现悲剧精神的。
注释:
一、 职业规划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目前,大多数高中对高三毕业生的心理辅导和升学指导工作日益受到重视。然而,从实际的效果来看,此项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下面我将从高中就业指导工作的角度,来谈一下职业规划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1 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安排不合理
目前大多数高中,在最后一个学期匆忙地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但也仅仅局限于对大学、专业的介绍。这种指导主要是提高填报志愿的技巧,让高中生了解各个大学、专业等方面的内容。但是对提高毕业生未来择业能力、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等重要方面,几乎没有帮助。我们的高中教育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却忽视了更为实际的职业规划意识的培养。同学们当面临着填报志愿、选择专业等与未来职业息息相关的人生选择时,常常迷茫与困惑。
2 就业指导的形式及内容单调
目前许多高中的人生规划教育类似于思想政治教育,限于空洞的讲解,多采用授课等形式进行。这种做法很难适应高中生的需求。职业规划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它包含了职场信息收集、职业发展判断、人力资源测评等等一系列活动。虽然高中生没有必要进行具体的职业规划,但是他们应当学会其基本的原理和方法。传统的授课教育只能传授知识,但却不能给予高中生实践的机会。这就使得职业规划教育流于形式。
3 师资力量的缺乏
虽然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意识到,但是由于职业生涯规划是近年来才刚刚引入我国的一个新研究领域,它建立在心理学和人力资源学的研究基础之上的。目前还没有专业的师资队伍。许多学校也都是临时找到一位有经验老师,来为学生讲一堂课。但是,我们的现状是老师本身都没有经过在职业生规划的系统培训,并且也没有相关的社会经验。那么,他们又如何能让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深刻的认识呢?
二、 职业规划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我们把在高中阶段实施的职业意识培养与择业技能训练看成是青少年人生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让职业生涯规划从学生高中时代开始,不仅可以弥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实际脱节的缺点,也可以为高中生迈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探索职业规划模式,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笔者在对职业规划理论分析以及实践状况的探寻后,结合教育现状,针对高中阶段职业规划教育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建议:
1 教育手段专业化
我们必须明确职业规划教育是一项专业工作,它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都有本质的不同。它是一种人力资源教育,目的是使学生早日具备职业意识,拥有择业技能。学校应当制定指导计划、明确实施管理,了解和理解职业指导的影响因素、明确指导的范围和目的。
2 教学方式多样化
职业规划教育以学生个体特性为基础,因此,它的教育方式不必局限于特定的形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讲授法和讨论法结合的方法;班主任在日常与学生谈话中就可引导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主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校还可以专门配备一到两名熟悉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的专业老师,通过设立专门的咨询室,鼓励同学们前来咨询,并一对一地帮助同学制定职业规划。无论是课堂教育、班主任引导还是咨询辅导都可以成为职业规划教育的形式。
3 教育活动全程化
职业规划教育并非一蹴而就的,应当针对不同阶段的高中生开展不同侧重的教育。例如,刚刚入学的高中生应当接受侧重于人生规划的教育而即将迈入大学的高中生则应接受侧重于就业的教育。教育工作者想要从根本上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当制定明确可行的全程教育计划,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推行不同的职业规划的教学目标。
4 教育评估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