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风筝教学设计范文

风筝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风筝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风筝教学设计

第1篇:风筝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 风筝 分类 艺术 形象

风筝的故乡在中国,风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主要流传并保留于民间。它与广大人民的生活、娱乐和审美需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和情结。风筝不仅是人们放飞的一种娱乐品,也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从其精巧的制作,优美的造型和充满浓郁民间绘画特点的画面,我们可以感受到历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早期风筝用于军事,还被用于传递消息,测量风力等。随着国际交流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风筝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把风筝列为中华民族向欧洲传播的重大科学发明之一。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在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我国山东潍坊被誉为“世界风筝之都”,也是中国风筝的发祥地,是中国风筝四大产地之一,也以山东潍坊的风筝为最具代表性。

风筝的起源与历史

中国的风筝有着悠久的历史。据《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意思是说墨子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在汉朝时,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梁武帝时曾利用风筝传信,但未成功;唐朝的张丕被围困时曾利用风筝传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即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作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

但是也有人说“风筝”这名字起源于五代,从李邺用纸糊风筝,并在它上面装竹笛开始。到了宋朝,风筝已有较大发展,品种增加,性能提高,与人民生活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苏汉臣的“百子图”中都有放风筝的场面,明朝画家徐渭写过很多与风筝有关的诗,如“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鸯。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春天。”又如:“我亦曾经放鹞喜,今年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到了清朝,玩风筝之风更盛,传说慈禧叫太监跑到天津找“风筝魏”曾给他扎过一个“寿星老骑仙鹤”风筝玩。在故宫里现在还藏着三只傅仪玩过的大风筝,曹雪芹在《红楼梦》70回中生动地描写了大观园中姐妹们放螃蟹、美人、大鱼、蝙蝠、凤凰、沙燕等各种风筝的情景。可以说,中国的玩具风筝在这时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从唐宋开始,中国风筝向世界流传,先是朝鲜、日本、马来亚等东南亚国家,然后传到欧洲和美洲等地。在欧洲产业革命形势的影响下,中国的玩具风筝在那里向着飞行器发展,经过英国的凯利,澳大利亚的哈格瑞夫和德国的李林达尔等人,最后在美国由莱特兄弟造成了最早的能载人成功飞行的飞机。因此,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在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在纸没有发明以前,风筝是用木料制成的,形似“鹊”,“鸢”,“三日不下”说明在制作技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汉代,出现了用竹制框架,以纸糊、绳牵、放在空中的“纸鸢”。

关于风筝的最早起源学术界说法不一,争论不休,但关于其名称,即“鸢”。“鸢”就是风筝的意思。鸢读yuān,动物名。又名“老鹰”。属于鹰科的一种小型的鹰,有长而狭的翼,分叉很深的尾,薄弱的喙,两足只适于攫取昆虫和小爬行动物,也吃腐食烂肉,以善于在天上做优美持久的翱翔著称。“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一一南朝梁・吴均《与朱元思书》。鸢就是风筝的意思,而现在的所说的鸢都,是指我国山东的潍坊,潍坊是风筝之都。1988年,潍坊被推举为“世界风筝都”;1989年,国际风筝联合会在潍坊宣告成立,并决定将国际风筝联合会总部设在潍坊。

风筝的制造工艺

风筝在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地域,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特点和风格。北京是典型的沙燕风筝和绘制精美的宫廷风筝,天津为代表的是风筝魏的各种可拆装、折叠和组合式的风筝作品,潍坊为代表的是龙头蜈蚣和串类风筝,南通为代表的是板鹞挂哨风筝等等,可堪称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精品之作。风筝的制作具有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和生动的气韵,它的题材、造型、绘画等方面,都十分的讲究。

一只成功的风筝作品要经过多方的深思熟虑,几经多次的反复试验,而最后取得满意的效果。得到人们的承认,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

风筝的分类:

(本文按结构上对风筝进行分类研究)

中国风筝从结构上分:主要分为硬翅类、软翅类、板子类、串类、立体形类、龙类、自由类和复线操纵类八个类别。

(1)硬翅风筝

它的硬翅是固定形式。通常人们也称它是“元宝翅风筝”或“扎燕风筝”,它的表现的主题式样较多,如北京沙燕型、米字型和多层硬翅。这类风筝适宜表现为花篮、鸳鸯、喜鹊、鹦鹉等。风筝画面可以作多种文章,有的在画面上画牛郎织女,或金鱼童子,画莺歌燕舞等。潍坊的硬翅风筝画面,多用杨家埠年画拼贴而成。

(2)软翅风筝

它的结构不同于硬翅风筝,主体骨架多数做成浮雕式。它的可以表现的主题范围很广、种类很多,题材有禽鸟、昆虫,制作时大都模仿其形,手法高妙,能给人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感觉。

(3)板子风筝

即平面风筝,京津一带也叫它拍子风筝,其形状是平板,一般带有穗子或长尾巴。竹板做骨架,丝绢蒙面,手工绘画,适合展览表现多种题材。它是少年儿童最喜欢的一种。

(4)龙类风筝

龙类串式风筝是把数只相同或不同的风筝,像穿糖葫芦似的拴在一根或多根线上放飞的风筝。例如串雁;蜈蚣风筝等多种。龙类风筝主要分为头、身、尾三个部分,身子为主全,由若干个圆片形的单体组成,每个圆片就是一个腰片。一条蜈蚣风筝的大小和长短,是由腰节直径、节数、节距来决定的。

(5)串类

硬翅串类风筝是由几个硬翅类风筝用线连成一串放飞的风筝;软翅串类风筝就是由数只单层软翅类风筝串连而成。

(6)立体形类风筝

凡抽象或形象而成立体形的风筝,均属此类。由一个或多个圆筒或其他形状的筒组成的风筝,如宫灯、花瓶等。

(7)自由类风筝

这类风筝系指按其形状造型,用三角形的骨架支撑,或无骨架而拉成弧形的软风筝。自由类包括跨种类,运用新技术,吸取外国风筝之长的风筝。如“鹊桥会”,“梁山一百单八 将”、“百鸟朝凤”等,都是自由类风筝。

(8)复线操纵风筝

复线操纵风筝是一人操纵,用双线或四条线牵引放飞,在空中大幅度运动的风筝。风筝可按照放飞者的意志在天空中做起飞、俯冲、旋转等各种花样表演。

同时风筝还可以按大小,形象,艺术风格以及用途分类。

风筝制作的过程

传统的中国风筝工艺包括“扎、糊、绘、放”四种技艺。“扎”即要达到对称,使风筝左右两侧的受风面积相当;“糊”即要保证整体平整,干净利落;“绘”即要做到远眺清楚,近看真实的效果;“放”即要依据风力调整提线角度。在具体制作中可以分为以下几步程序:

扎绑

在制作风筝时,绑扎风筝的基本工具主要有:剪子,钳子,火炉,酒精灯或蜡烛,锉刀,大小锯,大小剪刀,熨斗,单把和双把刨子,以及各种颜料,绑扎的绳,另外,还要准备制作风筝骨架用的毛竹条、木条、细尼龙线,裱糊用的绢或纸、合成胶水、浆糊、白乳胶以及各种彩绘用的颜料等。

扎绑骨架是制作风筝的基础工艺,大体可分为选料,加工,绑扎等几道工序。

绑扎之前需选料,通常用来扎制风筝骨架的材料有毛竹,藤白木条,芦苇和云杉木条等。以加工毛竹为例,一般要经过选竹材,破竹材,削竹条,修竹条和弯曲成型等五道工序,加工出适合的料条。在绑扎前,应选一平整的工作台,拼放成型。绑扎有三种绕线方法:第一种是缠线压锁头法,第二种是缠线扣锁头法,第三种是扣扣锁绑扎法。绑扎好骨架后,风筝骨架竹条的联结绑扎有四种方法:一是十字绑扎法,二是藏头绑扎法,三是顺头绑扎法,四是竹条联接绑扎。(在扎绑风筝时对于不同种类题材的风筝还有具体不同的要求。)在最后进行装饰阶段还要按设计图要求,联接绑扎在预定的位置。

扎绑风筝的基本要求是,竹条软硬相对称。风筝的造型,骨架结构大都是相对称的,不仅结构和形状要对称,竹条受风力后的变形也要对称,更主要的是膀条受风力后变形要对称,这样才不会影响到风筝的放飞性能。注意风筝骨架制作的对称性的要求,扎制的风筝才能高高地飞上蓝天。

裱糊

风筝骨架结扎完成后,把彩绘的纸糊在骨架上,南方风筝艺人称“蒙面”,北方叫做“裱糊”。

风筝一般是用纸糊制的,其材料因规格形状的不同而异。但总的要求是应富有弹性和韧性,常用的有如绢,桑皮纸,宣纸,高丽纸,皱纹纸,电力防塑薄膜等等。它们质地轻,纤维分布均匀,着色效果好。风筝的常用黏合剂有面粉糨糊,合成胶水,白乳胶等。裱糊可分为整块料裱糊法和小块料裱糊法。但不管用何种方法裱糊最重要的是讲求平整。

绘画

风筝的绘画艺术是一种综合绘画技法的体现。风筝的题材丰富,绘画有特殊的要求。一方面要通过图案和色彩在风筝平面上表现直观效果,另一方面,又要体现高空中的远视效果。

在风筝上绘画着色,设计图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内容和加强形式的美感。所以色彩和描绘技法,是风筝制作的重要环节!风筝要靠色彩来塑造形象,风筝制作者,应具备一定的色彩知识和各种描绘技巧,才能制作出真正的好风筝。潍坊和南通风筝的绘画艺术性特别强,既有鲜明的民间艺术色彩,又有含浑凝重的国画笔墨。

风筝具有一种静态美,它的式样繁多、造型别致,它融绘画、书法、工艺为一体,在“扎、糊、绘、放”四艺”中,最引人赏心悦目的是风筝上的绘画信《燕京岁时记》中介绍:“缚竹为骨,以纸糊之,制成仙鹤、孔雀、沙雁、飞虎之类,绘画极工。”近代画家马晋曾效法郎世宁的画风,把中西画特色融入风筝彩绘,使作品于古朴中见典雅,明快中呈含蓄。爱新觉罗・毓恒又将传统的国画技法移入风筝,使风筝具有写意特点。潍坊风筝尤重色彩,强调对比,注重高空视觉效果,并移入木版年画的工艺,别具一格,由此可见,风筝充分体现了绘画艺术之美。另外,还有争胜斗奇者,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以书法为主体造型的风筝,制作出“天下太平”、“吉祥如意”、“杏花天”等字样,又使人领略到书法艺术之美。

风筝制作的取材

风筝在中国的全国范围内有“南鹞北鸢”之说,它受当地民俗文化和地缘关系的影响,形成了明显的地方特色。风筝制作的取材内容极为广泛,诸如历史故事、神话传奇、民间传说,现实生活,戏曲人物,世俗风情以及山水花鸟等。由此可见,风筝的取材与与祖灵信仰,民间传说,民俗信仰等关系密切。在民间信仰中,如多神信仰(原始信仰)、俗神信仰、祖先信仰、巫术与禁忌等。它们都是人类文化的产物,是人类的必经之途,是任何民族都无法超越的一个阶段,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部分。

风筝的象征意义

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优美的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绘画,还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图案。它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渗透着我国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因而在民间广泛流传,为人们喜闻乐见。风筝,是一种游艺竞技娱乐民俗事象。民俗文化对风筝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龙”“凤”的吉祥风筝:

龙,是人们幻想的动物,传说中的四灵之一,是掌管雨水的神,《山海经》中有“应龙畜水”,“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之说。龙能给人带来祥瑞,具有变化的神力。在上古神话中,人们则把黄帝的形象和龙联系在一起,《阙里志・古冢》有“黄帝生寿丘”的记载。炎黄子孙便自认为是龙族,龙的后代,龙的传人。“龙”被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对“龙”的崇拜,产生了“龙文化”,即有了以“龙”为题材的“龙”风筝。“凤”又称凤凰,雄性为凤,雌性为凰,素有凤求凰之说。也是幻想中的动物,传说中的四灵之一,被认为是百鸟之王。传说,凤凰能给人带来吉祥幸福。因此,凤凰成了人间祥瑞,以凤凰为题材制作风筝也日益增多。“龙”和“凤”被视为中华古老文明的象征。而“龙凤呈祥”,“二龙戏珠”,“彩凤双飞”,“百鸟朝凤”等风筝的出现,就是人们对“龙”和“凤”崇拜的具体体现。

“动物”的求福风筝:

动物崇拜,是信仰民俗的组成部分。人们对动物的崇拜,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始图腾信仰,一种是对动物精灵的崇拜。人们在计算年龄时,将十二地支各配一相应的动物名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动物崇拜现象,十二生肖所涉及的动物,也自然成了风筝的好题材,一些动物的名称有吉利之辞,象蝙蝠有“福”的谐音,鹿有“禄”的谐音,鹿还是传说中的四灵之一,人们以蝙蝠和鹿为题材做成风筝,象征有福,财运亨通。鸡有“吉”的谐音,鱼有“余”的谐音,人们以鸡和鱼为题材做成风筝,象征万事吉利,年年有余。这也是人们动物崇拜的一种现象,也是人们对幸福的一种共同的追求心理的体现,与此有关的风筝有:“连年有鱼”,“喜庆有余”,“鲤鱼跳龙门”等等。

“吉祥与情趣图案”的婚娶庆寿迎喜风筝:

风筝是一些礼俗的“载体”。其中关于庆寿、贺喜方面的风筝就有数十种,古往今来人们都希望健康长寿,以寄寓和祝颂长寿的图案为风筝的有老寿星风筝,祥云鹤寿,八仙贺寿、百寿图风筝等等。用来庆祝婚娶,寓意美满婚姻、夫妇和谐的风筝有:天仙配、柳毅传书、梁祝风筝、鸳鸯风筝、比翼鸟风筝、日月龙凤、龙凤呈祥,百鸟朝凤风筝等等。中国很早就有“多子多福”,“五子登科”的传宗接代的民俗和生育观。而这一民俗现象,在风筝制作题材中,就出现了“五子登科”,“麒麟送子”,“百子图”等风筝。表达人们美好、愉快、幸福的心情。“迎喜”是中国的一种民俗现象。喜字有不少字形,“喜喜”是人们常见的喜庆图案。喜鹊是喜事的“征兆”,风筝中有“喜”字风筝,“喜喜”风筝碰等,与此有关的风筝和吉祥图案有:“喜上眉梢”,“双喜登眉”,“喜庆有余”,“福禄寿喜”,“双喜福祥”。喜庆时颇具情趣的图案还有百蝶、百鸟、百花、百吉、百寿、百福、百喜等等,而这种样式的风筝都是我们较为常见的。在我国这个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的中国,人们选择美观和精工细做的风筝,作为“寿礼”、“贺礼”相互馈赠,同时表达彼此的良好祝愿。

第2篇:风筝教学设计范文

一、基于个人经验的教学内容确定

《天火之谜》讲述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揭开雷暴的秘密,不惜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冒着生命危险进行“风筝试验”的故事。课文虽然没有曲折的情节和华丽的辞藻,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献身的事迹对喜欢新奇、冒险故事的小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且课文叙述生动、语言准确,很有研读价值。

基于个人经验,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了这样的教学内容:

在第一课时梳理课文的基础上,第二课时先进入复习:围绕课题中的“天火”向学生提问,并以“解开天火之谜的富兰克林是怎样一个人”这个问题。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一条主线,探究实验,品味词句,感受人物品质。最后拓展延伸,介绍人们对富兰克林的评价,让学生谈谈自己想对富兰克林说什么,升华人物形象。

从以上教学内容的确定看,教师抓住两个重要段落的关键词句进行朗读、感悟。在目标设定中,有“复述课文”这一要求,但只是在作业设计中布置复述,教学过程中没有具体的环节指导学生复述课文。因此复述这个教学目标虽有设定,但显然形同虚设。

二、基于深入研读教材的教学内容确定

初次试教之后,在对教材进行深入研读的基础上,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提出了两点新的想法:一是复述课文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可在课堂中加入训练内容;二是文章烘托手法的妙用也需要让学生加以深入体会。

二稿中,教师意识到需要引导学生复述“风筝实验”的过程,在教学完第四自然段以后,加入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重温这次实验。这个环节的设定旨在引导学生复述整个风筝实验的过程,但是因为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缺乏有效的指导,学生很茫然,复述时显然很困难。可以说,在二稿中,复述的目标虽然设定好了,也执行了,但是学生却无法完成;另外,虽然关注了课文中的烘托,却没有在教学设计中得以落实。

三、基于先进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内容确定

小语会会长崔峦要求:“要由分析课文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因此,我们的教研团队认识到语文课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习得一种能力,达到语言点和训练点的完美结合。通过这篇文章的教学,要让学生获得的语文能力就是复述。因而,此篇教学设计完全被颠覆,教师从头再来,对三稿的教学内容再次作了大调整。

复习导入板块:分成两步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先借助课后习题,用合并段意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再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整体概括的基础上切入第二课时的教学,比试教时对“天火”支离破碎的印象描述有效。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讲述了富兰克林做实验的原因,试教中补充了富兰克林的有关材料,引导学生去寻找推测的近义词,并进行比较,理解“难以置信”的意思,想象“透过冷嘲热讽,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去感受富兰克林执着的追求,花费的时间很长。三稿将这部分的内容做了缩减,扣住“早就”体会严谨,抓住“习惯”感受压力,感悟“决定”,品读执着,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以便于将课堂教学重点倾斜到第四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风筝实验”是课文的重点,教学内容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用复述来引领整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复述的要点,训练了复述的能力。与此同时,也发现两句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的烘托作用。

复述分为三种:概要性复述、描述性复述、创造性复述。概要性复述是用最简洁的语言讲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描述性复述是以具体、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故事;创造性复述是复述过程中加以想象、加工、进行再创作。在本课教学中,给学生介绍了前两种复述,让学生重点学习描述性复述。在第四自然段教学的开始,教师直切主题,亮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如何把这个实验讲给周围的人听。接着,依据文本语言,帮助学生提炼、总结复述的要点。复述的训练分成三个步骤:

1.梳理层次

教师用这样的语言引导:要讲清实验过程,必须先理清实验步骤,请同学们读读这一段,风筝实验一共有几个步骤(准备风筝――冒险捕捉天电――捉住了天电,实验成功)。再用一句话讲清了风筝实验的过程,这就是一种复述,叫概要性复述。同时板书,让学生明白复述首先要做到条理清晰。

2.关注“风筝”

富兰克林用来做实验的风筝与我们平常看到的风筝有什么不同?(栓了细铁丝,线是麻绳,结上丝带,系着铜钥匙)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风筝?结合课件,出示4个零件,想想分别起什么作用。

对这只风筝的具体描述,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这是一只与众不同、极其特殊的风筝。通过步步深入的引导,学生凭借多媒体课件上的要点提示,能够完整复述出风筝的特点。此环节,学生对于描述性复述有了直观感知,并初步习得复述的本领。

3.实验过程

教师首先要告诉学生实验过程最重要,让学生掌握复述的第二个要点(重点突出),用“比较语段”的方法同时处理了“烘托”和“复述”两个重要任务。

出示的语段中去掉两句环境描写,让学生了解捕捉天电的过程,抓住“怒发冲冠、用手指靠近、啪、蓝色的火花、一阵发麻”等关键短语,引导学生体会实验的危险。

再出示课文中的语段,让学生比较这两段话有什么不同,从这两句话中读出了什么。风筝的颠簸、摇晃以及雷雨交加的天气更凸显了环境的恶劣,这种描述性的语言也更衬托出实验的危险和可怕,感受富兰克林的献身精神,引导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把捕捉“天火”的过程讲清楚。

这个环节最为复杂,因而要抓住课文的语言,让学生对实验过程有更清晰的认识,并根据总结出的复述要点,明白具体生动的语言是描述性复述时需要关注的。同时让学生领会环境的烘托对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应该说第三稿的教学内容简洁、高效,充分显示了教材不过是个例子。在“用教材教”,帮助学生习得第四自然段复述的方法后,归纳课文三个小标题,引导复述全文,达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效果。

四、结语

第3篇:风筝教学设计范文

依据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和依照学生的认知特征,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教学中尽可能始于教材,无止于生活,希望通过教学中的例子,让学生掌握创建演示文稿的方法,并学会为幻灯片添加文字和修改文字的字体。进行《中国风筝》教学时,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主体参与”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我体验,加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探究学习。教师在课堂中只作为学生学习认知活动的指导者,引导他们找出问题、分析再自主攻克问题,从而体验认知规律和发挥应用能力。

整个教学设计首先以谈话方式导入本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欲望,通过欣赏老师的作品“中国风筝”,分析引入主题,进入主题创作。

其次,学生通过观看老师的演示学会创建演示文稿,并模仿创作或自己定主题创建演示文稿。

最终是突出学生运用PowerPoint的能力,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联系生活、渗透民间艺术传统文化教育。

【教材简析】

《中国风筝》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本课是第一单元《民间艺术》中的第2课,主要是学习掌握创建演示文稿的方法和学会为幻灯片添加文字和修改文字的字体,同时学会保存文件。本单元是本学期的学习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小学生初步了解PowerPoint软件,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的主要内容之一,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认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信息素养具有一定的作用。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会创建演示文稿,并能为幻灯片添加文字和修改文字的字体。

能力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领略和品尝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激励学生更积极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意识。同时在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传统文化教育。

【教学重点】

本课是学生学习PowerPoint软件的第2课,对学生来说启动、退出PowerPoint软件已经掌握,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创建演示文稿,学会为幻灯片添加文字和修改文字的字体。

【教学实录】

(一)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众智慧的体现。许多民间艺术杰作成为“华夏一绝”被传承和保留下来,如:中国风筝。本课我们学习创建宣传中国“风筝艺术”的演示文稿。(出示“中国风筝”演示文稿,学生观看欣赏)。

师:观看了我国“风筝艺术”这些杰出的作品后,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国风筝的历史很悠久。

生:这些风筝的作品很漂亮。

生:我还知道了风筝的制作工艺是多种多样的。

生:我也想做这样的风筝。

生:……

师:同学们,我国的风筝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了,为了宣传我国的“风筝艺术”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风筝”,下面我们一起来用PowerPoint创建以宣传“中国风筝”为主题的演示文稿。

(老师网络广播教学,演示讲解创建方法。适时渗透中国风筝民间艺术传统文化教育)

(二) 探究学习

师:现在我们已经学会如何创建“中国风筝”演示文稿了,下面请同学们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可以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与他人合作完成“中国风筝”演示文稿的创建(出示学习任务),我们今天就来比一比看谁的主题最富有创意,起到宣传“中国的风筝艺术”的作用。

师:现在请同学们动手创建自己的研究主题,完成任务后,请注意保存。

[学生完成“中国风筝”演示文稿的创建]

[学生上网搜集相关中国风筝的图片或文字等资料]

(学生创建“中国风筝”演示文稿,老师巡视指导)

(三) 美化演示文稿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创建好了自己的主题,但这样文字看起来有些单调不够好看。

生:不好看,有什么方法能让它变得漂亮起来呢?

师:有,我们对输入的字体进行编辑,改变字体的样式,使整个版面看起来生动、丰富些。下面我们来学习如何给幻灯片修改文字的字体。

(老师通过网络演示讲解如何给幻灯片修改文字的字体)

师:看,通过用修改文字字体方法,整个幻灯片是不是比先前的好看多了呢?你能用这种方法美化自己的幻灯片吗?

生:能!

(学生给幻灯片修改文字的字体,老师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四) 总结评价

师:(通过网络转播一些同学的作品给大家看)请同学之间互相评一评自己创建的“中国风筝”演示文稿。

[同学间互相评价作品]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了解了中国风筝的悠久历史和制作工艺。

生:学会了如何创建演示文稿

生:能为幻灯片修改文字的字体。

师:请大家保存好自己的作品,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和完善自己的作品,好不好?请大家填好学习评价表,交给课代表。

(给本节课表现好的学生发“红苹果”结束本课学习)

【课后反思】

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型学习为主动型学习,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教师的角色逐渐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资源管理者及研究者”。这在给教师提出全新挑战的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在《中国风筝》一课的教学中,我积极创设学习情境,在教学中渗透民间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国风筝的历史。学法上采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实践,自主探究,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在由简到难、循序渐进中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开门见山,直切主题。

本课开始阶段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PowerPoint,操作技能存在差异的特点。所以首先通过谈话让学生初识PowerPoint,消除陌生感。其次充分发挥网络广播教学的直观作用,把事先设计好的一些PowerPoint主题展示给学生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样既能迅速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又能突出创建演示文稿方法这一重点,为学生完成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中我以课件出示配合谈话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在较短时间内加深了学生对PowerPoint软件的认识,同时利用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趁热打铁”,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搜集“中国风筝”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在教学中适时渗透民间艺术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充分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取得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从这我深刻领会到充分利用好课前的“开场白”,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利用直观的课件,诱导学生变枯燥抽象的原理学习为生动活泼的规律探索。从而达到“以旧领新”促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启发学生尽快地理解本课所学。同时利用好“开场白”不仅可以直切主题,让学生明白本节的学习内容,还可以进行情感教育以达到缩短师生的思想距离,利于创设积极、和谐、寓于情趣的教学环境。

二、以“任务驱动”为主,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采用“任务驱动”“主体参与”的教学方法,结合学校正在开展的科技月活动,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独立思考,突出了对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如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根据老师出示的“任务”自定主题,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在探究学习阶段,学生从自己身边实际出发想出了一个个富有创意的制作主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是自己喜欢做的事,大家都以高昂的兴趣、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作品的创作中。当学生还沉浸在完成制作的喜悦中时,老师接下来的一句:“现在同学们已经创建好了自己的演示文稿,但这样版面好看吗?有什么方法能让它变得更漂亮、美观些呢?”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由易到难,“趁热打铁”使同学们时时处在完成新知的欲望中,在高昂的学习兴趣中不但攻克了教学的重点、难点,达成了教学目标,也让同学们在动手制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培养了实践和探究的能力。

三、在评价环节上还需加工、提练。

这一环节虽然通过网络转播了个别学生的作品,进行了简单的展示,但没有进行相应的评价,如能让学生首先说明自己用了演示文稿的哪些知识,然后在讲自己的创作意图,其他学生对此给予评价。最后教师在进行统一表扬、激励。可按表现给予“红苹果”或者别的奖励,这样将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为下节课的学习创设良好的条件。而在这一环节由于时间因素的影响,没能达到教学的初衷,还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再次加工,提炼。

第4篇:风筝教学设计范文

一.围绕参课主题开展调查与分析

在参课之前,应首先确定一个主题,切入口尽量小一点。确定主题后,调查分析学情。比如“如何进行低段识字教学的有效设问”,以一上《阳光》为例,我们设计了一次对学生的课前测试:

测试目的:了解学生在词语中读准字音,便于在易混淆处有效设问。

设计试题“在词语中选出生字的正确读音”,给划线的字选正确读音,打上√,如:长长的(zhǎng cháng)金子(zi zǐ)调查并统计:“长长的”的“长”应念cháng,正确占( )%,“金子”的“子”要念轻声,正确占( )%,最后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通过这样的调查测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参课中,设计问题时重点指向哪些字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二.根据参课主题制定课堂观察表

参课时,需要直接在真实的课堂情境中分工,便于对授课教师、学生的行为进行即时观察,获取第一手真实的资料,因此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参课主题,设计制定相应的观察表对课堂整体观察或某些环节的局部观察。

比如参课主题为“紧扣人物动作描写展开想象,感悟人物内心世界”,以三上《风筝》为例,可做如下设计:

三处人物动作描写:“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教师分别采用了什么引导想象的方法,学生又分别如何展开想象,最后对学生的回答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出引导学生想象的方法。

三.根据学情协助参课教学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教学设计都应该围绕学生。参课教师也应在课堂中关注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内容,在学生需要时,给予他们适时的帮助。

下面试以《司马光》为课例,探寻参课的适当时机。

1.于学生认知难点处参课

课例描述:为了检验孩子们生字学习的效果,教师安排了一次“听音标号”的游戏,规则是由教师或者学生随机报生字,其他学生在生字表内找到这个字,并在旁边标注序号。前两个生字,学生基本能顺利找到并标注。当报到“砸”和“破”,“叫”和“吓”的时候,参课老师就发现有很多孩子将这两组字混淆了。

课例分析:在“听音标号”之前,老师只是让学生按偏旁进行了归类,但并没有让孩子来区分这两个同偏旁的字的不同之处。这么一来,很多孩子只知道它们有相同偏旁,却忽略了各自的读音。

参课策略:参课教师可以在学生标号发现问题后参与个别指导:“叫”和“吓”,“吓”的右边是“下”,这个一个形声字;“砸”和“破”,画一个大鼓,鼓面上的“皮”裂开了,这就是“破”。

2.于教学重点处参课

课例描述:学生朗读“别的孩子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授课教师先让孩子们先读好轻声词语,再放到句子中来反复练读。孩子们在读轻声词语时非常好,可一把词语放回到句子中读,就立刻回到了原来拖腔拿调的状态。

课例分析:从读好“词语”直接到读好“句子”,跨度太大,中间忽略了读好“词组”这一环节。如果先读好了带有轻声的“词组”,读好带有轻声的句子就水到渠成了。

参课策略:参课教师适时参与指导,先指导学生读好轻声词语;再出示带轻声字的词组,反复跟着老师读、比赛读、指名读,领会节奏感;最后再将整句话连起来读。

3.于“关键事件”处参课

所谓教学中的“关键事件”,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体现教育核心问题和价值观或者对课堂教学效果起重要作用、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问题,它往往来自师生教与学互动中的有意义的事件。

课例描述:以一语《影子》为例。老师在第一课时的写字教学环节中,按照生字在教材中出现的顺序,只安排了学写生字“飞”,不少学生提前完成了书写,多出了不少时间。

课例分析:3个要求会写的字中都有新笔画需要学习,只动笔写一个字,量不够。如果把“马”和“鸟”放在一起学习,不但可以学习新笔画“竖折折勾”,还可以渗透相同结构字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写字能力。

第5篇:风筝教学设计范文

什么是主问题?余映潮先生有过这样的精辟论述:“主问题”是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教师精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结果,是一种具有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提问或问题,“是”或“不是”之类的简单应答在它面前无能为力。余老师进一步指出,“主问题”就是阅读教学中有质量的立意高远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引爆点和黏合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一以当十”的力量,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的效果。

余映潮老师教学鲁迅的《风筝》一文设计了这样的三个主问题:一在课文初读阶段:在温馨与和美中有亲情,在误解与冲突中也有亲情。本文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请自选角度,说说《风筝》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二在课文教学的进行阶段:(1)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文中的弟弟。(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文中的“我”。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弟弟”与“我”进行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理解。三在课文教学的深化阶段:课文中的“情”表现在哪里?举例说明,每位同学要争取与别人说的不同。

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仅切合文本的特点,而且有利于形成有效的读写局面,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就不是盲动的,学生的合作学习就不是表面的热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就是充满挑战,有较高的思维含量。

不难看出“主问题”的设计艺术使语文课堂教学走向高效,换一个角度看,研究“主问题”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一.促进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修炼。这是形成主问题的基础。当下教师只读教材、教材和练习册的现象比较普遍,对文本解读的新经验、新成果、新方法涉猎很少,很难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一线教师可以从孙绍振先生的《名著细读》、陈日亮的《如是我读》这样的文本解读著作中得到启发,从中获得文本解读的新方法。比如说,朱自清的《绿》一文,孙绍振先生就吸纳了余光中先生对朱自清散文“充满女性拟人格”的评价,解读令人耳目一新。如果你设计一个这样的问题:“余光中先生评价说,朱自清的散文充满‘女性拟人格’的写法。简单地理解就是朱自清喜欢用女性形象设喻。你从课文中读出来了吗?把你的发现,作一个分析,写一段话。”你的课堂教学一定会别开生面。

二.促进教师教学设计工艺的优化。很多的教师承袭从师范院校学来的那一些教学设计的方法,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事实上,教学设计的工艺也在发生着变化。主问题设计艺术的研究,就是一大创新。课堂提问的表述艺术,是主问题设计中的重点之一。如何使你的表述更有利于学生的学,更有利学生去研读文本,读出学生自我,值得研究,我们需要改变过去为教为设的言说方式。问题指向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要在怎样让学生活动充分,积累丰富上下功夫。如教学鲁迅的《故乡》一文,设计这样一个主问题:“小说以‘我’为叙述者,叙述中包含着强烈的感彩,你能勾画出文中表现‘我’的心情变化脉络的语句吗?”如此表述,问题指向性明确,学生不仅知道做什么,还知道怎样做,学生的最基本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就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形成了。

第6篇:风筝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探究――体验;学习方式;策略

“探究―体验”式学习是指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对文本或情景的感悟和体验,获得新的语文知识或技能的一种学习方式。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那种纯粹以应试为目的学习方式显然已不能适应新的教学形势和新的教育对象的发展需要,因而尽快建立起新型课堂学习方式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探究―体验”式学习方式正是在这种课程改革背景下产生的新型学习方式,它强调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对文本或情景的感悟和体验,获得新的语文知识或技能。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结合几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我对实施“探究―体验”式学习方式试提出如下教学策略:

一、情境激发

“探究―体验”式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主导设计仍是教师。为学生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是“探究―体验”式学习的开端,也是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动力。

有这样一个案例:

这天,教室里坐了二十多位家长,有一位家长还进行了摄像,课堂充满了紧张的气氛。

课堂教学顺利展开:

1.激趣导入

在温情与和美中有亲情,在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我们来看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的《风筝》又将讲述一个怎样的亲情故事。

2.整体感知:

思考:本文所写的亲情是指什么情?本文所写的亲情体现在温情与和美中,还是误解和冲突中?

3.探究体验:

探究一:围绕“风筝”,兄弟俩发生了一场小小的冲突。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冲突?兄弟俩对放风筝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找出文中的相关语句,读一读,说一说。

体验一:你是怎样理解兄弟俩对待风筝的不同态度的?在生活中你有类似的事例吗?

探究二:课文较为具体地叙述了“我”和弟弟冲突的过程。请仔细研读课文,然后以同桌为小组,站在哥哥或弟弟的角度,为课文设计一段对话。

体验二:两组学生上台表演,并说说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设计,并请其他学生评论。

探究三:文中为什么要用“掷”“踏”,而不用“扔”“踩”?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二、活动拓展

活动性是“探究―体验”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常常以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为基础。教师可利用初中生好动、求知欲旺盛、渴望亲身实践的心理特点,适时地、有目的地、有指导地安排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探究,强化体验,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发展个性。

三、问题引领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教师应依据教材的特点,设计教学思路,并依这条思路充分展开师生、生生之间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体验的碰撞,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探究―体验”式学习中的问题设计须注意以下几点:

1、问题的层递性

2、问题的开放性

四、读写内化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基本功训练,也是培养语感,深入探究,强化体验的重要手段。而朗读是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活动,学生在对文本进行深入探究的同时,通过朗读训练不仅能体验到课文中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生动,标点符号的丰富内涵,而且会通过琢磨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然而然地体验、意会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完成外化―内化―外化的完整的心理变化过程。“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在上《背影》一文时我作了如下教学设计:

1.情境导入

教师配乐朗诵诗歌《给父亲的诗》。

2.整体感知:认识父亲

a)让我们在孙道临先生的深情朗读中走进散文吧!

b)在读了课文之后你觉得作者的父亲是怎样一个人?

3.探究品味:理解父亲

a)如此平凡甚至有点迂的父亲,作者为何对他的背影如此动情而难忘呢?请同学们再次速读全文,划出文中具体描写父亲背影的语句,并说说父亲的背影留给你怎样的印象?你能深情地把这些语句读一读吗?

b)在生活中我多次见过父亲的背影,为什么这次的背影竟让我如此动情而难忘,以至流泪呢?结合全文再作深入探究。

c)分角色体会:A组同学站在父亲的角度,结合全文设计一段心理独白。B组同学站在“我”的角度设计一段心理独白。

d)通过刚才的探究和分析,相信同学们已经领悟到了父爱的伟大。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片深情再来读一读这个感人的细节吧!

4.真情抒写:体验父爱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文章抓住瞬间表现亲情的方法,并感受父爱的伟大。在学生对文本的探究过程中我设计了两次写作的练习:一是分角色体会,二是进行真情抒写,感受父亲对自己的爱。通过写作的方式,学生实现了对文本的体验和自己生活体验从外化―内化―外化的完整的心理变化过程,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探究和体验往往是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探究是体验的基础,体验是探究的升华。通过探究学生产生众多的体验,通过体验学生对文本或情景有了更深的理解,获得更多的新知和技能。因此,“探究―体验”式学习方式必须以学生一定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学生缺乏生活的经验,探究也就苍白无力,体验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要求教师不仅要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更要十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成为一个耐心的倾听者。

第7篇:风筝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教与学 主体 被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209

在幼儿园的实际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没有听说有人反对“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但在平时教学时,这原则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了,却只剩下“教为主导”,确切地说,教主宰了一切。不少教师在课堂上自始至终担当着主角,孩子只是一个小“听众”。在活跃课堂气氛时,才要一些孩子怼氨硌荨薄 《纲要》的提出可以看作是架起了理论到实践的桥梁,要求我们从孩子发展规律中了解“学”,在引导孩子的辅助中把握“教”。课堂上,教师应该像放风筝的人那样拉好手中的这根线,激发孩子们主动参与、表达、探索、发现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的天空中尽情展现属于自己的精彩。

一、让“教”走下主体的舞台

作为新世纪的幼儿教师,我们再也不能满足于一味的填灌,要尝试着从思想上、观念上转变, 要完成一堂优质的课并不容易,它需要众多因素的结合。

(二)运用鼓励语言,使气氛宽松和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营造有利于师幼言语交往的宽松环境。经常可用一些肯定的词“你真棒”“孩子,你的想象比老师还丰富”等语言,拉近师幼之间的心理距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循循善诱的激发孩子们表达的欲望。并对他们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榜样,让每一个举手发言的孩子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幼儿树立起学习的自信。

(二)采用多种教法,使课堂妙趣横生

要上好每一堂优秀的课,不能缺少是好的教法,要努力尝试根据不同课的内容更换各种风格异同的教法。保持课堂新鲜感,使孩子乐意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时力求做一名好向导,使他们既不偏离轨道又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使课堂上妙趣横生,生机勃勃。

《套圈》是大班的一个音乐游戏,在教学中可事先布置一个套圈的场景,让孩子们观察这场景怎样,在歌词中将自己双手交叉并互相拉好。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可提供孩子自由练习拉手的时间,让他们在实践中摸索,让能力强的孩子来组织同伴拉手。一堂课下来,看似教师没讲多少话,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正是教师的“话少”才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换来孩子“话多”的机会!

如奖励法,老师在上课时,小班常坐不住,课堂纪律较乱;而大班孩子呢,坐好了,但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时时会采取奖励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老师看似一个简单的举动、一句简单的鼓励、一个小小贴纸等都会给教学活动增添一抹无形的光彩,众多尝试都说明,好的教法对一堂成功的课会起着举足轻重、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融入愉悦情感,使儿童童趣童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感情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这是多么生动的比喻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顺应幼儿的性情,走进幼儿的情感世界,多一份童心就多一份孩子内在需求的理解和对孩子情绪波动的把握。实践证明,当孩子出现愉快乐观情绪时,整个智力操作水平会大大提高。对教学而言,让情感走进教室更是至关重要的!

叶圣陶在书中也这样写道:情感是创作的原动力,情感是作品的生命。心有所思,情有所溢。是啊,如果不能领会其中的感情,就不能真正读懂作品。如在美术《到处旅行的蜗牛》一课时,我事先让幼儿看录像,观察蜗牛,然后再让幼儿想象画出蜗牛到处旅行的作品。幼儿的作品中有的小蜗牛坐在树叶上在大海里飘行;有的小蜗牛长了翅膀在空中飞;还有的小蜗牛爬在飞机上在空中飞……小朋友把情感融入到了画中,把其中的感受表现的淋漓尽致,让整幅作品都说话了。

二、让“学”走出被动的局面

从幼儿上幼儿园开始,教师就一股脑儿灌输,幼儿就囫囵吞枣地接纳。这样长期下来,导致过于依赖已有的教学设计,主观能动性减弱,创新意识淡薄,学习也就变的极其被动了。

(一)做孩子的引路人,学会主动探索

让孩子从被动的学习局面中走出来,自然少不了教师这个“引路人”的积极引导。引导幼儿学会问“为什么”,在质疑中寻找答案!美国教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在一次偶然的户外散步时,刚走到小草坪上,孩子们兴奋地跑来告诉我,他们发现了小虫子、小蚂蚁……我充满激情地随着孩子们一起看着、玩着。孩子们都七嘴八舌地把一个个地“为什么”抛向了我,问着:“蚂蚁怎么生活在地下?”“蚂蚁在干什么?”……我并没有马上回答孩子的提问,而是问道:“有谁知道关于蚂蚁的事情?”还让知道的小朋友做小老师,实在回答不出来的,我再给予解答,不知不觉中幼儿掌握了许多关于蚂蚁的知识,在所有的质疑中寻找了答案。在整个户外散步活动中,幼儿都处于主动、兴奋和思考之中。在多数同伴的回答声中,把个别孩子的一个个“为什么”找到了很好的答案,真正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二)做孩子的支持者,鼓励支持拓展

做好孩子的支持者,要求教师努力为孩子创设和提供各种丰富的学习、活动的机会和材料,积极鼓励孩子操作、拓展等,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态度和愿望。

如在《老鹰和小鸡》的游戏中,老师鼓励幼儿创编小鸡走、小鸡吃食动作,这些活动幼儿还是相当有秩序的。但由于老鹰来了的音乐形象逼真,有盘旋而至的紧张感,导致了幼儿高度兴奋,场面无法控制,尖叫声不断。针对幼儿这一情绪状态,教师支持孩子在游戏中作了调整:1.放慢活动节奏,请幼儿安静休息;2.师幼共同商讨游戏规则“老鹰来了,小鸡怎么办?”3.确定游戏规则;4.按游戏规则进行(若有多种方案,可进行多次不同规则的游戏)。通过调整,幼儿在大胆创编动作、拓展游戏情节的基础上同时能仔细地倾听乐曲的变化,随音乐开展游戏。并真正地感受到了拓展带来的乐趣。

(三)做孩子的好玩伴,积极实践发现

作为教师,应该是孩子们的好玩伴,通过和孩子们一起玩,培养幼儿独创性思维。提倡教学的实践性,在实践中求发现,求创造,在游戏式玩中学,在教学的趣味化,情景式中体验。

例如在科学活动《物体往下落》一活动中,在回答谁先落地的问题上,孩子们有很多的答案,我没有急于宣布答案。通过实验,让孩子们知道不同材质的物体下落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通过这样轻松的玩中教学,能充分地引导激励他们自主学习,留给孩子们大胆猜测的空间,使孩子逐步变被动为主动,敢想敢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真切感受通过实践掌握知识带给自己喜悦心情。

教与学的关系,是纯粹教加学的关系吗?不,当然不是。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想真正了解幼儿,知道他们所知、所想、所求,就应该如《纲要》中所说: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新儿童观、教育观,将儿童放在主体的地位,体现出以儿童为本,并以它为指导思想,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幼儿建立起紧密合作的互动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与“学”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做一名会放风筝的教师,要让风筝在空中灵活自如地飞翔,离不了我们对风筝的关注和了解。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去引领,悉心关注他们的每一步成长。用心呵护好我们的“风筝”,时刻把握好我们手中的线,引领孩子找准方向,快乐前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2012

[2]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M].2001

第8篇:风筝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语文学科;整合;实践;优势与不足

新一轮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推动着素质教育向前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教学行为。目前,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语文教学现代化服务,已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到:“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在教学的实践中,令我深深地感到,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使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然而信息技术的介入,为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并带来了活力。运用信息技术可以通过直观、生动、新颖的图像、动画、声音、文本等方式,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还可以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人潜能,从而实现因材施教。

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可以优化教学过程,达成教学目标,其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制作精美课件,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必定能专注于学习,而要维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为学生创设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富有趣味的学习情境。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就具有图、文、声三位一体直接输出的功能。它所创设情境的真实性、形象性、趣味性是其它媒体与手段都无法媲美的。利用计算机网络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常用方式有:

1.1观察体验。如《看云识天气》,我播放各种不同的云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各种云的特点及其与天气的关系;在教《风筝》一课时,我让学生观看一些人们放风筝的画面。看着人们放风筝,是那样可爱;是那样的快乐;是那样的令人向往。看着那飘然的风筝,学生的心绪已经随之放飞,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他们能更为投入地参与学习,自然走进文学的殿堂,体验作品里兄弟俩对放风筝不同的感受。

1.2角色扮演。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并能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来表达这种情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教《斑羚飞渡》时,我就设计了一个动画欣赏过程:斑羚飞渡的过程。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细心揣摩,然后分小组讨论,展开想象,编一段老少斑羚飞渡前的心理对话,选出学生代表分别扮演老斑羚和小斑羚,然后根据画面,读出自己所扮演角色飞渡前的心理对话。在动感画面的刺激下,学生兴趣盎然,扮演自然到位,从而使学生更为深刻理解老斑羚为了拯救种群临危不惧,舍身救种群的自我牺牲的精神美德,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2利用电子资源,延伸课堂教学,培养综合素质

互联网的最大优势就是能为我们及时提供各类有用的信息,充实课堂教学资源,提供课外学习资源。同时让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多方面地提高语文能力,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其综合素质。

例如教学《苏州园林》后,同学们领略了园林艺术之美,令人神往,祖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星罗棋布。于是我针这样的主题,办一期以介绍家乡风景旅游点及特产为内容的学习园地。很多学生回家后借助网络,收集到大量的文章、诗歌、新闻、图片,以此来充实学习园地的内容。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既是作者,又是编辑;既是设计师,又是美术师,不知不觉中,学生运用互联网上的信息的意识以及鉴赏能力、理解能力,广泛收集、分析、加工、改造各种相关信息的能力都获得了巨大的进步,综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改革评价方式,利用网络平台,全面评价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于是我利用诸如校信通、QQ、邮件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地与家长取得联系,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既做到一对一的个别化评价,又能兼顾学生的自尊心和感受,使学生乐于接受。

计算机辅助手段的使用能够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为形象、具体,能够丰富、拓展和延伸教学内容,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在探索和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4教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水平参差不齐

现在普遍的现象是在学科比赛中,都将是否使用信息技术作为评判一节课的标准,而不管用得好不好,该不该用。于是乎只要是公开课,每位教师都会花大量的时间来制作课件,时间精力远胜于备课;而在平时教学中,资源共享,找到现成课件后,有的老师想给现成的课件稍加改进,以符合自己的教学设计,却苦于没有源程序,只能拿着课件照播一番,效果不理想。的确,好的课件能使一堂课增色不少,可制作的周期却很长,而且要想制作出精美的课件,还需要很多专业知识,老师的时间与精力毕竟是有限,不可能让每位教师都精通课件的制作。

我认为,除了让老师参与各种有关的培训以提高信息素养,掌握基本的课件制作方法外,是否可以完善资源共享的体系,收集课件资源的同时,搜集源程序及课件设计的意图,让一些好的课件资源真正让老师有所利用,或是筹备课件制作组,让电脑专业教师协助老师们完成一些比较专业的课件制作,避免人才资源的重复浪费。

5不注意信息技术运用的适度与简捷

在教学实际中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老师根本不从实际教学需要出发滥用多媒体,为了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不论什么类型什么内容的课,都用多媒体,而且完全用课件的演示取代替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活动,老师一节课的时间里主要任务是不断地点击鼠标,播放自己花大量时间搜集的各种图像材料,学生一节课都始终盯着屏幕,仰着脖子当观众,语文课几乎成了录像放映课。而辛苦搜集的资料太多时,不放吧又觉得可惜,放吧又时间不够,在取舍之间,一节课就在匆匆的走马观花中结束了。

与信息技术整合,并不等于抛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课件的设计要充分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服务于课堂教育。不能为用而用,为展示硬件设施,为卖弄现代技术,课堂教学的主体和主导都是人,不应让机器唱主角,不应喧宾夺主,课件的使用、录音朗读带及唱片的选择、运作要适时、符合教材情景需要,为学生的想象留有足够的余地,注意信息技术运用的适度与简捷。

6不能运用网络平台,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交流工具

由于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学校的多媒体教室没有学生机,在教学时,资源不能得到共享,不能让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释放,不能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交互性,实现师生之间双向的平等交流,不能在教学过程中既有师生的交流互动,又有生师的交流互动。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成功运用,拓展了教学空间,提高了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多渠道、最直接的听觉、视觉感受,优化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实践中不断出现的问题,也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更大的挑战。相信在我们不断的努力下,我们不断的实践中,我们整合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将一步步成熟,一步步前进,一步步实现。在我们不断的探讨中,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将会拥有更加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2]刘芳《教育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

第9篇:风筝教学设计范文

那么怎样引导孩子们写诗呢?我提出的四个字是:先仿后创。仿写是第一学段孩子学习写诗的最重要的一种方法。

说到仿写,我想起了一件事。我曾给一位非常有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寄过我编辑的一年级孩子的诗歌仿写集,结果,他在回信中对我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孩子们的诗作纯粹是对名家名作(包括他自己的诗作也被我们的孩子仿写了)改头换面的抄袭,然后冠冕堂皇地署上自己的名字。他说:我们都是教育者,我们首先要诚实,要让我们的孩子学会诚实。

我在回信中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首先,我是诚实的,我在序中就明确指出这本诗集是仿写集;其次,我的孩子们也是诚实的,他们仿写的过程,不带一丁点儿的功利性,他们的诗作是在反复咀嚼品读名家诗作的基础上(在这里,读名作成了诗意的生发点,是不可忽略的环节),然后再在老师精心创设的仿写情境中,在生生思维交流、碰撞的一刹那捕捉到的。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只是在蹒跚学步、牙牙学诗的最初阶段,因为自身言语储备不足,借助了名家的语言句式而已,而其间充满童稚的想象与意趣却是孩子们自己发现并捕捉到的,这想象、这意趣往往比名家的原作更有童趣、童味。

我曾经教孩子们仿写《摇篮》, 原诗是这样的: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花园是摇篮,摇着花宝宝。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在我的启发引导下,孩子们写出了:锅儿是摇篮,摇着米宝宝。水儿轻轻翻,米宝宝睡着了。书柜是摇篮,摇着书宝宝。门儿轻轻关,书宝宝睡着了……这米宝宝、书宝宝是那么地活灵活现,那么地可爱!我认为,语言、句式对儿童诗来讲固然重要,而童稚的想象与意趣才是儿童诗的灵魂所在,对生活的敏锐感悟与发现,对读诗、写诗的热爱才是我们儿童诗教学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如果能够站在这一立场上看待孩子们的仿作,看待仿作下面歪歪扭扭却写满自信与向往的小诗人的大名,我们伟大的儿童文学家、我们睿智的教育研究者,我们对孩子是不是该有更多的宽容与鼓励呢?

前晚在家里准备行装的时候,我家先生塞给我三本书,要我在此次行程中看完。我看的第一本书是韩国前总理张泽相的三女儿张炳慧博士写的《好孩子的成功来自妈妈1% 的改变》。她在谈到基础教育的三个原则时,这样描述:创造力和理解力是孩子重要的基本能力,像这些基本能力是要靠持续的努力和反复的学习形成的。其方法可以从现在我们认为不好而遗弃的教育方法里找到。其中的第一点就谈到,要通过模仿培养创造力。

她说,“模仿”这个字眼,在大家的认知里,总被认为是不好的,可是,没有模仿,人就不能发展。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始于模仿。从小孩子看到大人使用汤勺吃饭,会跟着学习,甚至画画、写小说等,这一切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而且模仿并不是单纯地只限于跟着别人做而已。

由于通过模仿,学到了能力,并提高了自己的实力,最后加上自己的想法,善于模仿的人终于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所谓的创造力,并不是想的那么简单形成的,但也不是多么了不起、多么困难的事。其实,它是在模仿别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因此,在第一学段的作文教学中,我们的老师千万不要害怕重复,要鼓励创新。

今天的诗歌写作课,孩子们完全开始于模仿,但从最后展示的四首孩子们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已经在仿写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创造。第一首和第二首在结构上有相似,又有不同。

第一首:云儿宝宝变魔术,变成小鱼吐泡泡。云儿宝宝变魔术,变成小猪打呼噜……云呀,云呀,你真会变魔术。

第二首:云儿宝宝变魔术,变成小花喷喷香,变成小兔蹦蹦跳,变成小鸟喳喳叫……云呀,云呀,你真会变魔术。

第三首是整合老师出示的第一首和第三首范诗写作而成:云儿宝宝变魔术,变成小猪打呼噜。小猪啊,快下来吧!地上美食多,地上朋友好,地上才是你的家。

第四首孩子的创造力就更强了,她是这样编的:云儿宝宝变魔术,变来变去变大树。叫来小猴荡秋千,请来小鸟唱支歌。云儿宝宝变魔术,变来变去变汽车……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老师善于激发,是完全可以通过模仿来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的。

再者,仿写是在仿说的基础上进行的。课堂上,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地相互启发,连缀成诗,写诗就变成了一种非常有趣的文字排列游戏,对孩子们来讲又有什么难呢?

另外,试教的时候,有老师担心地向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现在都在讲语用,语文课都要对文章的写法进行分析揣摩,讲究一课一得,而你这节课,只是让学生读了几遍范诗,什么诗歌特点都没讲,学生只是练了仿写,其他的什么都没学到啊!

语文教学强调语用真的没错,我们长期地积累语言为的就是能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但是在一节课里就要学会某种方法,达成一个目标,我认为太过功利了。孩子对语言的积累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运用语言更需要切合的场景、心境等。所以我认为,时下很多阅读课不管有没有必要,上到最后一定有这样一个环节:作者是怎么写的?运用的是什么方法?然后不管学生原先有没有学过这种方法,这种方法让这个年级的孩子学习运用合不合适,最后都会设计一个相应的写话练习。更加离谱的是,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例子(该老师在讲此课例时还当做精彩范例来讲):五年级上册课文《钓鱼的启示》,其中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于是老师让孩子们好好地体会了一番这样写的妙处。学了之后不是要用吗?这一单元的园地里有一个看图写话的练习,内容写的是两个孩子走在放学的路上,经过一个垃圾桶的时候,看到很多垃圾掉在了垃圾桶的外面,于是他们一个捡垃圾,一个写标语:文明只差一步。这样的内容本身就不切合现在学生的生活与认知,是应该删掉的学习内容,老师却拿来大做文章,让孩子运用借景抒情的方法――开始两个孩子走在路上,天气是阳光明媚的;接着,两个孩子看到垃圾桶外面的垃圾后,瞬间乌云密布,连老天都生气了;最后两个小朋友做完了好事,天更蓝了,阳光也更明媚了。老师引导孩子大肆抒发虚假情感,学生方法用得越到位,离我们作文教学的本真目标就越远。

并且,我认为,对一、二年级的孩子讲诗歌有什么特点,然后记住那些很抽象的特点,对写诗是一点帮助都没有的。写诗就像学游泳,你扎扎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带孩子们去写了,随着年级的升高,孩子们自然慢慢地就会心领神会的;然后你再跟孩子们讲讲诗歌写作其实也是有一些方法的,可以试着用这些方法写一写,对孩子的写作也是有帮助的。

今天这节课,我什么诗歌特点都没讲,但是孩子们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

在根据第一首范诗进行仿说的时候,一个学生这样说:小蝴蝶啊,下来吧。地上花儿香,地上蜜儿多,地上朋友多,地上才是你真正的家乡。

我听了,马上告诉她:我们写诗的时候,用词最好不要重复。“地上蜜儿多”和“地上朋友多”“多”字重复了,可以换一个字,最后孩子们改成“地上朋友好”。

根据第二首范诗仿说的时候,一个孩子这样说:风儿吹过,跟它招手。鸟儿飞过,和它玩耍。我听了,夸奖了她,说她已经注意用词不重复了,很有诗人的潜质。

孩子们初次学习作诗,所以很多孩子在说的时候习惯于说长句子,我就告诉他,可以把句子说得简洁一点。一个孩子说:“云儿宝宝变魔术,变成了一棵大树,小猴子在树上荡起了秋千。”我将它改成“云儿宝宝变魔术,变成大树,猴子树上荡秋千”。而班里的一个小女孩改得比我还好,就是上文展示过的:云儿宝宝变魔术,变来变去变大树,叫来小猴荡秋千,请来小鸟唱支歌。说明孩子们已经开始注意锤炼自己的语言了。

所有这些所谓的诗歌写作知识,应该让孩子们有一个自悟的过程。因此,我认为第一学段的诗歌仿写教学应该多关注内容的开发,少关注形式的习得。

在来这儿的路上,我唯一担心的是,我有没有能力打开孩子的想象之门,孩子们会不会大胆想象,踊跃发言,我有没有把课上到孩子们的心里去,孩子们的小眼睛有没有因为我的课闪闪发光。今天,我很高兴,孩子们的表现是那样出色。

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在这么美的兴义市,我在孩子们的心田播下了一颗诗的种子,然后期待着它发芽、长叶、开花!

附教学设计:

云儿宝宝变魔术

一、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云的千变万化,仿照诗歌范例创作诗歌。

二、教学流程

1.激发单一想象仿写诗歌

师:小朋友们, 有一个小宝宝特别喜欢变戏法,他是谁呢?快看,是――

(以下环节师逐幅出示画面。)

生:云宝宝。

师:云一会儿变成――

生:山羊。

师:一会儿变成――

生:鞋子。

师:一会儿变成――

生:蝴蝶。

师:一会儿又变成――

生:风筝。

师:云这么会变,所以,许多诗人都特别喜欢写云。当云儿变成一群小白羊,在蓝天上自由嬉戏的时候,诗人就这样写――

出示诗歌:天上一群小白羊,/有的站着有的躺。/ 小白羊啊下来吧,/ 不要在天上着了凉。/ 地上水儿清,/ 地上草儿肥,/ 地上才是你们的家乡。

(指导学生读好诗句。)

师:当云儿变成一双双鞋子的时候,诗人又这样写――

出示诗歌:云是走动的鞋子。/走过高山,/ 走过大海,/ 走过草地,/ 走过果园。/ 轻飘飘的鞋子,/ 走过的路,/ 一点痕迹也没有。

(指导学生读好诗歌。)

师:当云儿变成一只小蝴蝶,在天上飞来飞去找不到同伴的时候,小朋友们,猜一猜,诗人又会怎样写它呢?这是诗人写的诗,谁来把它补充完整?

天上一只小蝴蝶,

拍拍翅膀飞呀飞。

小蝴蝶啊,下来吧,

――――――――――――――,

――――――――――――――,

――――――――――――――,

――――――――――――――。

(师生合作编诗。)

师:当云儿变成一个风筝在天

上慢悠悠地飘动的时候,诗人又要写

诗了――

云像飘动的风筝。

飘过――――――――――――,

飘过――――――――――――,

飘过――――――――――――,

飘过――――――――――――。

风儿吹过,

――――――――――――――。

鸟儿飞过,

――――――――――――――。

(师生合作编诗。)

师:小朋友们说的诗句多美啊!现在请你选一首连起来说一说。

【评: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老师让云宝宝变了四次,分别是小白羊、鞋子、小蝴蝶和风筝。其中写小白羊和鞋子的诗作是范例,是学生阅读欣赏的对象;写小蝴蝶和风筝的这两首诗不完整,类似填空,是老师有意降低坡度让学生仿写诗句,初尝创作的快乐,增强作诗的信心。】

2.激发多重想象仿写诗歌

师:小朋友们,云一会儿变群山羊,一会儿变只蝴蝶,一会儿变双鞋子,一会儿又变个风筝,它真是一个魔术师啊!老师也写了一首诗,谁来帮我读读?

出示诗句:云儿宝宝变魔术。/变群山羊,/ 吃吃青草散散步。/ 变只蝴蝶,/拍拍翅膀翩翩舞。/变双鞋子,/亲亲脚丫探探路。/ 变个风筝,/ 摇摇脑袋耍耍酷。/ 云呀,云呀,/ 你真会变魔术。

(指导学生朗读。)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好,表演得也很不错。其实云儿不止会变这四样东西,它还会变好多好多东西呢!看,云儿都变成什么了?

(师出示四幅图,分别是:小鱼、小花、小猪、小鸟。让学生仿说诗句。)

师:现在咱们开始说说这图上没有的东西。云儿还会变成什么在干什么呢?看谁最会想象。

(激发学生大胆想象,仿说诗句。)

师:我们一口气说了那么多,大家说累了吧?说累了,咱们就开始写。请大家拿出诗歌创作纸,开头与结尾老师已经帮你写好了。中间这几句,请小朋友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来写一写。

云儿宝宝变魔术。

――――――――――――――

――――――――――――――

――――――――――――――

――――――――――――――

――――――――――――――

――――――――――――――

――――――――――――――

――――――――――――――

云呀,云呀,

你真会变魔术。

(生写作,写好的学生站起来练读自己写的诗,随后指名几位学生配乐朗诵自己写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