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稽核报告范文

稽核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稽核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稽核报告

第1篇:稽核报告范文

九龙河(罗平流域阿岗段)涉及4个(村)居委会14个自然村15773人47347亩土地。导致河道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工矿企业污染。九龙河罗平流域内的工矿企业污染主要是流域内的六个煤矿,都集中在阿岗镇,分别为挖玉冲村挖玉冲煤矿、篆长煤矿、树根田煤矿、妥者村云鹏煤矿、阿格村阿格煤矿、小乐子块阿窝煤矿,基本沿九龙河分布。煤矿虽然有污水处理设施和设备,污水经过处理后排放,但废渣产生的废水依然会进入河道,特别是在雨季,堆煤场的煤灰随地表径流流入河道污染水质;二是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污染。河道沿岸污水直排现象普片存在,农村生活污水大部分散排,随径流进入河道。群众环保意识薄弱,生活习惯未彻底改变,随手丢弃垃圾现象时有发生,未能全部进入垃圾箱或集中处理;三是农业面源污染。面源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业种植,农药、化肥、农膜使用不规范或超量使用,残留农药、残留化肥、未经处理的农业生产废弃物,经雨水淋溶作用,随径流即进入河道,造成污染负荷增加。

二、工作进展情况

(一)全面巡查,及时部署

我按照《罗平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县级河长巡查办法(试行)》,全面履行河长是所辖河湖库渠保护管理的直接责任人责任。一是检查督促责任区域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落实情况,阿岗镇按照县级要求,及时成立了河长制领导小组和河长制办公室、建立三级河长四级治理体系、建立督查督导等六项制度、建立河长日常巡查制度;二是组织联系部门县农业农村局、职能部门参与巡河工作,2020年,共巡河6次,以实地查看、现场问询为主,以座谈交流、查看相关资料为辅,及时发现、记录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解决好存在的问题作出安排部署。

(二)多措共举,专项治理

围绕“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六大任务和“河(湖)长清河行动、水污染防治行动、入河排污口清理整治行动、剿灭黑臭水体行动、河道采砂清理整治行动、水源地综合保护行动、乡村“三清一改一提升两处理”(三清: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一改: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一提升:稳步提升村容村貌;两处理: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行动、水资源双控行动、水域岸线保护行动、地下水清理整治行动、水生态修复行动、河湖联合执法行动”12 项专项行动,结合污染防治攻坚战7个专项行动,进一步压实部门职责,加强巡河发现问题整改。

(二)压实职责,督促整治

督促镇级河长,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清河行动,建立目标体系,制定“一河(湖)一策”,健全问责制度,强化执纪问责。对巡河发现问题形成督查清单,反馈相关部门,督促相关责任部门进行限期整改,并跟踪整改情况,做到发现一次反馈一次,反馈一次督促一次,督促一次跟踪一次,跟踪一次整改好一次。

三、典型做法和经验

(一)典型做法

1、完善机制,抓好基础。建立了以党政领导为主体的县、镇、村河长体系,阿岗镇共设立乡级河长6名,村级河长28名,形成了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本级河长制工作队伍,制定下发了本级河长制工作方案与河长制会议、巡查、督导检查等配套制度,有力推动了河长制工作在阿岗镇落地生根。切实推动解决了一大批河湖管护难点难题。

2、转变理念,抓好精治。从“部门治水”到“河长治水”,治水理念转变迈出了关键一步。2020年,阿岗镇各级河长、有关职能单位认真履责,加强沿河岸农业面源污染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九龙河阿岗段区域内煤矿废渣污染,组织煤矿局、水务局及环保局等部门配合协作整治。对河湖管护范围内的垃圾渣土等危害水生态现象,建立健全台账,同时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实行联防联控联治,全面清理整治。

3、加强管理,抓好法治。阿岗镇整合水利、环保、自然资源、林业、安监等部门的行政执法职能,组建了综合执法队,实行“严管、勤查、联动、重罚”,形成了工作合力,提高了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水平。促使河湖管护工作实现了从“多头管”到“统一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转变。

4、社会参与,抓好共治。在各河段重要位置设立了公示牌,加大了“河长制”社会监督力度。同时,与“美丽乡村”创建、“村庄清洁行动”相结合,向群众发宣传资料,开展“爱心超市”,“小手拉大手”“学生带法回家”等活动,激发群众爱河、护河热情,包括自觉维护河道、沟渠的清洁畅通,不向河道中倾倒垃圾,不允许在河床内私挖乱采河砂,不实施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生态行为,强化对河道的自我管理,变“政治治水”为“全民治水”。

(二)取得经验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垃圾统一回收,从根本上解决了河道垃圾污染。加强农业地膜回收,减少化肥农药使用,解决农业面源污染是河(湖)治理的关键。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有关建议

随着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的开展,责任区域内的河道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巡查力度不够。虽然按要求开展了巡查工作,但存在的问题矛盾较多,在巡查工作力度仍有不足;二是督促落实整改不到位。发现问题并整改落实涉及部门较多,环节较多,需要技术保障、资金保障、人员保障,导致一些问题达不到预期整改目标;三是村一级治理体系不健全。部分职能部门、村级河长对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认识不到位,有的村未设立相应的保洁员或巡查员,实现河长制工作全覆盖存在困难;四是环保宣传不到位。环保宣传工作力度不够,群众环保意识不高,不良的生活习惯未得到改变。

五、评估主要结论

工作进展情况较好,自评分满分。

六、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提高履行河长制工作意识。充分认识和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理念,充分认识治山、治河、治水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充分认识河长制工作是全面改善水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式,切实将河长制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第2篇:稽核报告范文

用面包机做蛋糕,有个好处就是温度控制的比烤箱好,所以烤出来的效果也不错。

准备五个鸡蛋,蛋清和蛋黄分离,在蛋黄中加入十克白砂糖,然后搅拌均匀。

再倒入适量的玉米油,牛奶,低筋面粉,翻拌均匀浓稠状即可,用打蛋器搅拌均匀,出现直立的尖儿状即可。

取1/3的蛋清加到蛋黄中。搅拌均匀,再把剩下的蛋清倒进去翻拌均匀。

第3篇:稽核报告范文

【关键词】综合报告 价值创造 战略 治理 绩效 愿景

2013年4月16日,国际综合报告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Integrated Reporting Council,IIRC)《国际综合报告框架》征求意见稿(Consultation Draft of the International Framework),在2013年4月16日至2013年7月15日期间进行为期90天的公开征求意见。为介绍综合报告这一新生事物,本文特对该框架作一介绍。

一、国际综合报告委员会与国际综合报告

国际综合报告委员会由可持续性会计项目、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等于2010年8月创立,成员包括来自主要全球会计公司、会计职业组织、联合国、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稳定理事会(作为观察员)、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代表,以及来自政府、企业、投资者、非政府组织和学术机构的代表。因此,国际综合报告委员会是一个由监管机构、投资者、公司、准则制订者、会计职业界和非政府组织组成的全球联盟,其使命是制定全球通用的国际综合报告框架,引导企业以清晰、准确和可比的方式提供战略、治理、绩效、愿景等重要信息。国际综合报告委员会是制定国际综合报告框架的引领者。综合报告最常见的是定期综合报告,它简洁地交流沟通了组织的战略、治理、绩效和愿景如何在组织外部环境条件中引导其循序渐进地在短期、中期和长期创造价值。综合报告的目标是:

1.促成一种更紧凑、更有效的公司报告方法,反映所有对组织循序渐进的价值创造能力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并汇集其他的报告方法。

2.通报为组织在短期、中期和长期的价值创造活动提供支持的财务资本的配置。

3.加强对广泛意义的资本(财务资本、制造资本、智力资本、人力资本、社会与关系资本以及自然资本)的责任承担和联合管理,提高对资本间相互依赖关系的理解。

4.支持以在短期、中期和长期的价值创造为重点的整体思维、决策和行动。

综合报告应当主要为财务资本提供者编制,帮助他们对财务资本配置作出评估。

二、综合报告所涉及的三个基本概念

(一)资本

所有组织的成功都依赖于各种形式的资本,包括财务资本、制造资本、智力资本、人力资本、社会与关系资本以及自然资本。一个组织在编制综合报告时,应将这些资本类别作为基准,并且在其认为其中任意一类资本不具有重要性时应披露原因。

1.财务资本。财务资本是具有下列两个特征的资金总和:一是组织可用于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二是通过债务、股权或拨款等方式获得,或通过经营或投资产生。

2.制造资本。制造资本是可供组织在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时使用的、经制造的有形物体(不同于自然的有形物体),包括建筑物、设备 、基础设施(如道路、港口、桥梁等)。

3.智力资本。智力资本是指组织拥有的基于知识的无形资产,包括知识产权(如专利、版权、软件、权利和许可等)、组织资本(如隐性知识、系统、程序和协议)以及组织积累的与声誉和品牌有关的无形资产。

4.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指员工的才能、能力和经验,以及创新动机,包括员工的道德价值观、忠诚度和改善流程、产品和服务的动机(包括领导、管理和协作的能力)。

5.社会与关系资本。社会与关系资本是指组织在社区、利益相关者群体和其他网络的内部或相互之间的制度和关系,以及为增进个人和集体的福利而共享信息的能力,包括共同的规范、主要利益相关者关系和从事经营活动的社会许可。

6.自然资本。自然资本是指所有向组织提供其在过去、现在或未来的繁荣所必需的商品或服务的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环境资源和过程,包括空气、水、土地、矿产和森林以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

(二)组织的商业模式

组织的商业模式是指组织为了在短期、中期和长期创造价值而选定的,由投入、商业活动、产出和成果所组成的体系。商业模式位居组织的核心,它以某种形式投入各类资本,并通过组织的商业活动,将它们转化成产出(产品、服务、副产品和废料)。组织和社会共同担负着用作投入的资本成本,并分享组织创造的价值。

1.投入。综合报告将识别关键的投入,展示这些投入如何与组织所依赖的,或为组织带来差异化源头的资本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理解商业模式的活力和弹性具有重要意义。简洁、有意义地解释了这些关键投入如何与资本、机遇及与风险、战略以及财务绩效联系起来。

2.商业活动。居于商业模式中心位置的是通过商业活动将投入转化为产出。这些活动可能包括规划、设计和产品制造或是在提供服务时需具备的专门技能和知识。

3.产出。综合报告要识别组织的关键产品和服务。可能有诸如副产品和废料等其他产出(包括排放物),需要根据其重要性在商业模式披露中进行讨论。

4.成果。成果是因一个组织的商业活动和产出而产生的、资本的内部和外部结果。

(三)价值创造

综合报告要解释一个组织如何循序渐进地创造价值。财务资本提供者聚焦经济回报形式的价值,但这些回报取决于在其他利益相关者拥有利益的各类资本之间的相互关系。框架认为,未来现金流量和其他的价值概念不仅取决于那些与财务资本变化直接相关的因素,还取决于更广泛的资本、互动、活动、因与果及关系。框架所指的价值包括组织通过资本增减或资本转化(它们最终都可能影响财务回报)创造的其他形式的价值。因此,综合报告应考虑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价值所形成的更广泛的情境。尽管如此,综合报告的目的不是计算组织或所有资本的价值,而是提供信息以使预期报告使用者能够评估组织循序渐进地创造价值的能力。价值动因是能为组织带来竞争优势,且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可控的能力或变量。包括财务动因、客户关系以及诚实、信任和团队合作等价值观。

三、编报综合报告的指导原则

1.战略重点和未来取向。综合报告应深入说明组织战略、该战略如何与组织在短期、中期和长期的价值创造能力相关、该战略如何与资本使用及对资本的影响相关。在综合报告中采用战略重点和未来取向,包括:清晰阐明重要资本的持续可获得性、质量和可承受性是如何帮助组织提高其在未来实现战略目标的能力并进而提高组织的价值创造能力。

2.信息关联性。综合报告应反映组织循序渐进的价值创造能力产生重大影响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组合、相互关联性和依赖关系。信息关联性包括:构成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历史、现时和未来的关联性,资本之间的关联性,金融信息和其他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定量和定性信息之间的关联性,管理信息、董事会信息与对外报告的信息之间的关联性,综合报告中的信息、组织的其他沟通文件中的信息与来自其他来源的信息之间的关联性。

3.对利益相关者的响应性。综合报告中应深入说明组织与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的性质,并说明组织如何及在多大程度上理解、考虑并响应利益相关者的合法需求、利益和期望。

4.重要性和简洁性。综合报告中应提供对于评估组织在短期、中期和长期的价值创造能力具有重要性的简洁信息。(1)重大事项是指高级管理层和负责治理的人员认为具有相关性和重要性、可能对预期的主要报告使用者对组织在短期、中期和长期的价值创造能力所进行的评估产生实质影响的事项。(2)综合报告包含简洁信息,它提供充足的情境,使之可理解并避免冗余信息。组织追求在简洁性和其他指导原则(尤其是完整性与可比性)之间取得平衡。为了实现简洁性,可以将综合报告链接到另外提供的附加的详细信息。

5.可靠性和完整性。综合报告应包括所有正面和负面的重大事项,应协调地列报这些事项且无重大错误。(1)通过诸如强健的内部报告体系、适当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及独立的外部鉴证等机制,提高可靠性。(2)完整的综合报告包括所有正面和负面的重要信息。为确保所有重要事项都已识别,应考虑到同行业组织的报告中出现的内容,因为同一行业内的某些事项很可能对于该行业中所有组织而言都具有重要性。

6.一致性和可比性。综合报告中列报的信息随时间的推移均应保持一致,并且对于组织自身价值创造过程的重要信息,应当使之能够与其他组织进行比较。(1)各个期间遵循的报告政策应一致,除非为了提高报告信息的质量而需要作出更改。这包括,如果相同事项在不同时期一直具有重要性,则使用相同的关键业绩指标(KPI)报告这一事项。当作出重大更改时,需说明更改原因,描述其影响(并在可行且重要时,对更改量化)。(2)综合报告中的具体信息将必然因组织而异,因为每个组织都需要阐述其自己独特的价值创造过程。然而,确定所有组织应用的内容元素的相关问题,可帮助确保组织之间适合的可比性水平。

四、综合报告的构成要素

(一)组织概述和外部环境

综合报告应回答下列问题:组织的性质是什么以及组织的经营环境情况如何?综合报告载明组织的使命和愿景,并通过下列内容提供必要的背景:

1.组织的文化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所有权和经营结构,主要活动、市场、产品和服务。

2.竞争状况和市场定位,包括:新竞争、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客户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和竞争对手的强度。

3.关键的定量信息(例如,员工数、收入,及组织营业机构所在国家/地区的数量),尤其着重指出与以前期间相比发生的重大变化。

4.影响外部环境的重要因素。包括:对组织在短期、中期和长期的价值创造能力产生影响的、有关法律、商业、社会、环境和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

(二)治理

综合报告应回答下列问题:组织的治理结构如何帮助组织在短期、中期和长期内创造价值?综合报告深入说明下列事项:

1.组织的领导结构,包括负责治理的人员的多样性和技能。

2.制定战略决策,确立并监控组织文化的具体流程,包括高层的基调和面对风险的态度。

3.负责治理的人员为影响和监控组织战略方向及风险管理方法而采取的特殊行动。

4.组织的文化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如何体现于组织的各种资本使用情况和对各种资本的影响,包括组织与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5.组织推行的最佳治理实务是否优于法律要求,如果是,组织是如何做到的。

6.负责治理的人员为推进和实现创新所承担的责任。

7.薪酬和激励如何与组织在短期、中期和长期的价值创造挂钩,包括薪酬和激励如何与组织的资本使用情况和对资本的影响相关联。

(三)机遇与风险

综合报告应回答下列问题:影响组织在短期、中期和长期内创造价值能力的具体机遇与风险是什么,及组织如何应对这些机遇与风险?综合报告载明组织所特有的主要机遇与风险,包括:那些与组织对相关资本的影响相关的以及与相关资本的持续可获得性、质量和可承受性相关的主要机遇与风险。

(四)战略和资源配置

综合报告应回答下列问题:组织的目标是什么,及组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综合报告应载明:(1)组织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战略目标;(2)为实现这些战略目标已制定或计划实施的策略;(3)为执行其战略,已实施或计划实施的资源配置计划;(4)如何衡量成果,及如何标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成果。

(五)商业模式

综合报告应回答下列问题:组织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及该商业模式具有多大弹性?综合报告中描述组织的商业模式并着眼于商业模式的弹性。这包括:

1.重要投入,及其如何与衍生投入的资本相关联。

2.关键商业活动,考虑以下因素:(1)组织如何在市场中实现差异化(例如,通过产品差异化、市场细分,以及与潜在客户和供货市场服务交流沟通的渠道);(2)在完成初始直销后(例如延长保修计划或网络使用费用),商业模式对收入创造的依赖程度;(3)组织如何满足创新需要;(4)如何设计商业模式以适应变化。

3.关键产出,解释了组织向市场中投放的产品和服务,以及重要的副产品和废料。

4.在资本方面的关键产出,包括内部成果(例如收入和现金流量)和外部成果(例如客户满意度、纳税、品牌忠诚度以及社会和环境影响)。

(六)绩效

综合报告应回答下列问题:组织的战略目标实现程度,以及组织在对资本的影响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综合报告中包含关于绩效的定性和定量信息,包括:(1)有关目标、价值动因和机遇与风险等的定量指标,解释它们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在编写它们时所使用的方法和假设;(2)组织对资本的影响(正面和负面影响),包括对价值链上游和下游资本的重要影响;(3)与重要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的状态,及组织如何响应他们的合法需求、利益和期望;(4)过去和当前绩效之间的联系,及当前绩效和前景展望之间的联系。

(七)前景展望

综合报告应回答下列问题:组织在执行其战略时可能遇到哪些挑战和不确定性,对组织的商业模式和未来绩效有何潜在意义?前景展望着重指出预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的变化。前景展望基于合理、透明的分析,提供关于以下方面的信息:(1)高管层和负责治理的人员对组织在短期、中期和长期可能会面对的外部环境的预期;(2)该外部环境将如何影响组织;(3)当前,组织为应对可能出现的重大挑战和不确定性采取了哪些措施。

五、综合报告的编制和列报

1.报告频率。综合报告流程拟将持续应用于所有相关的报告和沟通文件。可以预见,组织将会按照法定的财务报告周期,按年编制单独的综合报告。

2.重要性确定流程。包括识别相关事项、评估重要性、排定优先次序。

3.重大事项披露。在确定如何在综合报告中适当披露重大事项时应作出判断。这要求从不同的视角(内部和外部)进行考虑,并且经常与预期的主要的报告使用者进行沟通也有助于作出上述判断。

4.负责治理人员的参与。综合报告应载明对报告负有监督责任的治理机构,以及机构对于以下事项的说明:承认自身责任以确保综合报告的完整性、机构将集体考量应用于综合报告的编制和所含信息中、机构关于报告是否以符合框架的方式列报的意见或结论。

5.可信度。为了再次确保负责治理的人员中综合报告囊括的信息完整且可靠,组织使用各种内部机制。如在报告中添加反映绩效质量或水平的活动(绩效认证或合规评估)。组织还可以寻求独立的外部鉴证,来提高其报告的可信度。

6.对应于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时间跨度。每个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时间跨度,都应由组织根据其业务和投资周期、组织战略,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合法需求、利益和期望决定。行业或部门(例如汽车行业的战略目标通常适用于两个产品型号周期,跨越八至十年,而在科技行业,时间跨度则明显更短)、特定事项的性质(例如一些影响自然资本、社会与关系资本的问题可能本质上需要很长时间)决定了综合报告的时间跨度。

7.报告边界。在确定综合报告的边界时,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用作财务报告目的的范围,即财务报告实体;二是对于其循序渐进地创造价值的能力有着重要影响的财务报告实体以外的其他实体/利益相关者引起的或与之相关的机遇、风险和成果。财务报告实体居于报告范畴的中心位置。

8.汇总与分拆。各个组织可决定在哪个汇总级别(例如,按国家/地区、子公司、分部或站点)列报适合于其具体情况的信息。这包括平衡需要分拆(或汇总)的信息和对预期报告使用者具有附加意义的分拆(或汇总)信息。

9.技术使用。技术进步实现了创新的报告方法,特别是与指导原则信息关联性的应用有关的报告方法,例如网络媒体和XBRL。

参考文献

第4篇:稽核报告范文

一级质量复核是三级质量复核之中的第一个环节,对于保证审计报告质量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一般由项目经理或者项目骨干人员承担。

(一)一级质量复核的基本程序。1.项目组成员整理好审计工作底稿,由项目经理或者骨干成员根据现场审计收集的充分证据审核工作底稿,并撰写完成审计报告(草稿);2.审计报告(草稿)撰写完毕后,由项目经理或者骨干成员负责修改定稿,即进行一级复核;3.项目经理或者骨干成员将电子版审计报告(草稿)打印成纸质审计报告(草稿),并加上“审计报告签发单”,以便逐级审核后签字。

(二)一级质量复核程序中容易出现的主要问题。第一,个别项目经理在审计报告还没有真正修改定稿、财务数据和文字内容没有全部核对准确的情况下,就将审计报告(草稿)移入二级复核程序。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有的项目经理错误地认为,后面有二级复核和三级复核环节把关,一级复核是否彻底并不重要。这种情况的出现,既与客户对提供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有关,也与报告撰写人和一级复核人员没有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有关。第二,有的项目经理于一级复核时,对报告模版要求披露的财务信息模块进行了删除,使财务报告的内容残缺不全;也有个别项目经理应客户的要求,擅自将与客户税收、利润等敏感性数据有关的表格添加到审计报告中,这势必增加审计报告的潜在风险。第三,审计报告撰写与一级质量复核工作由同一人承担,导致一级复核程序流于形式。即审计报告由项目经理亲自撰写且自己定稿,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一级质量复核。这是因为项目经理之间没有经济利益制约关系,不便于划分差错责任,组织在不同项目经理之间进行一级交叉复核又存在很大的难度。

(三)完善一级质量复核程序的构想。第一,进一步完善一级质量复核的控制办法,加大对项目经理报告质量的考核力度。项目经理是否尽职尽责对于审计报告质量的高低具有第一位的作用,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将审计报告质量等级评价与项目经理的薪酬、晋职、晋级进行挂钩。第二,审计报告撰写人如果需要添加和删去审计报告模版规定的基本内容,必须事先报请分管合伙人同意,否则就应作为重大差错处理。第三,有必要在审计报告签发单上增加“审计报告撰写人”一栏,以便撰写人撰写完毕后在其中签上自己的姓名和时间,然后交由一级质量复核人复核并签字。为防止一级复核程序形同虚设,需规定报告撰写与一级质量复核工作不得由同一人承担和签字。如果是项目经理撰写审计报告,则必须由同一项目组里的另一骨干成员承担一级质量复核工作并签字,反之亦然。

二、二级质量复核的必要程序、基本内容、主要问题和改进构想

二级质量复核工作一般由审计部门经理或其委托的复核人员承担,相对质监部来说具有半专业化半职业化的性质。因此,要按照复核的基本内容与要求逐一进行复核,不可“偷工减料”。

(一)二级质量复核的必要程序。1.二级质量复核人员做好质量复核中发现差错的详细记录,并在审计报告签发单上签字,以明确责任;2.二级质量复核人员发现有疑问要亲自与项目经理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3.项目经理按照复核记录和沟通一致的意见,对审计报告草稿进行修改。

(二)二级质量复核的基本内容。1.复核报告主表与附表中的所有数据、比例是否准确;2.复核报告全部文字表述是否准确,有无错误、遗漏和重复的内容;3.复核报告中的重大财务信息是否准确,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导致的经济事项调整是否正确等,必要时还需要核对相应的审计工作底稿;4.复核报告所有大小标题是否正确、一致;5.复核报告全文的字体、字号和间隔是否符合本所审计报告模版规定的风格要求;6.复核报告各个级次的序号是否正确、连续;7.复核报告所有落款的日期是否正确、一致。

(三)二级质量复核环节容易出现的主要问题。第一,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报告产出的旺季(每年1月至4月)需要进行二级质量复核的审计报告数量很多,如果每个审计部门只有一位二级质量复核人员,就难以及时完成二级质量复核工作任务,因而影响审计报告产出的及时性。第二,为解决二级质量复核人员不够的问题,有的审计部门负责人会临时安排其他审计人员加入到二级复核人员的行列。而这些审计人员可能没有质量复核的经历,缺乏复核工作的经验,一般难以充分发现审计报告草稿中的各种差错,因此会降低二级复核的差错拦截率。第三,有的项目经理为了迅速出具审计报告而希望简化复核程序,要求二级复核人员只签字、不复核,或要求复核人员只审阅一下审计报告的格式就签字过关。第四,个别项目经理没有按照二级复核记录和与二级复核人员沟通所达成的意见对审计报告草稿进行全面修改,就将审计报告(草稿)移送到三级质量复核程序。例如当项目经理在与二级复核人员对存疑事项沟通达成一致后,仍然将审计报告草稿回归到并不完全正确的报告模版中去。应该知道,再好的审计报告模板也会有文字表述和报表格式方面的错误,质量复核人员和项目经理应当及时发现和实事求是地改正这些错误。

(四)提高二级质量复核差错拦截率的改进构想。第一,对于复核工作量大与二级质量复核人员少的矛盾,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两种办法予以解决。一是各审计部门可以在审计报告产出旺季多安排其他审计人员参加二级质量复核工作,且要求这些参与复核人员保持相对稳定。二是在同一审计部门内组织项目经理间进行交叉的二级质量初步复核,然后由相对固定的一名二级质量复核人员重点把关后签字。这样,既可以提高二级质量复核效率,又可以增进审计报告质量的稳定性。第二,要在审计报告质量复核的制度规定中,授予二级质量复核人员“发回重审”的权力。即为防止个别项目经理不负责任、粗制滥造,当二级复核人员发现审计报告问题很多时,有权将审计报告草稿退给项目经理,由其继续修改完善后再进入二级质量复核程序。第三,为了防止有的二级质量复核人员“不复核就签字”的情况发生,可以在报告质量复核制度中规定,将二级复核人员的复核记录纳入审计工作底稿的组成部分。这样,一方面可以检查二级质量复核人员是否检查发现了应当发现的差错,另一方面又可以验证项目经理是否按照复核记录进行了全面的修改。

三、三级质量复核的一般程序、主要问题和改进构想

无论是三级质量复核还是第三级质量复核,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控制》指南中都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在实行三级质量复核的会计师事务所中,一般有两种三级质量复核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先由主任会计师或其委托的副主任会计师(包括合伙人、副总经理等)承担第三级质量复核程序并签字,之后再由质监部进行总体质量控制复核;第二种模式,是先由质监部负责第三级质量复核,然后再由主任会计师或其委托的副主任会计师审核签字。由于笔者倾向于会计师事务所采取第二种模式进行三级质量复核,因此选择第二种模式展开论述。

(一)三级质量复核的一般程序。1.项目经理将纸质审计报告(草稿)送质监部登记、分类;2.质监部负责人按照一定的原则将审计报告划分为当期复核事项与期后复核事项两大类;3.对确定为当期复核事项的审计报告,分配给专业的三级质量复核人员进行初审复核,并做好差错记录和初审评分;4.项目经理根据三级质量复核发现的差错记录进行审计报告草稿修改;5.三级复核人员对修改过的审计报告进行终审复核,并做好差错记录和终审评分;6.项目经理将再次修改完善的审计报告送主任会计师或者副主任会计师审核后签发;7.质监部在审计工作和报告复核工作的淡季(5月至11月),对确定为期后复核事项的审计报告组织力量进行质量复核,并做好差错记录和评分;8.质监部对当期复核事项和期后复核事项的审计报告进行综合评分,并得出全所每个审计部门及其每个项目经理的平均差错拦截率和综合评分;9.质监部对各个审计部门及其项目经理进行综合评分情况的通报,并进行奖励与处罚。

第5篇:稽核报告范文

思想重视,组织领导到位。全乡成立了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坚持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总抓手,列入了年度工作计划和重要议程,统一布置,加强调度,认真抓好落实。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充分发挥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多次召集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反腐倡廉工作,并提出严格要求;班子其他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把反腐倡廉建设作为分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同步实施,同步推进,定期听取分管部门的反腐倡廉工作,协调解决存的问题,推动了分管范围内的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

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积极构建惩腐防腐体系。一是以廉政文化建设为重点,抓好反腐倡廉教育。全乡组织开展了“弘扬红色传统、抵制黑色腐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形成了党委、政府牵头,乡纪律组织有关部门参与的廉政文化建设大格局。二是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坚持完善了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廉政承诺制度、四议两公开、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形成了源头治理腐败的制度体系。三是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以廉政教育经常化、村务管理民主化、干部监督规范化、为民服务亲情化“四位一体“的廉政建设示范村创建活动取得了成效,落实领导办案责任制,规范了案件审理程序,提高了案件审理质量。

考核组依据检查考核内容量化标准对乡责任体系建设方面的64项内容进行了对照检查打分。量化考核总分100分,随机抽取2个基层单位进行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基层群众满意度测评,共组织80名干部群众参加,发放测评票80张,收回测评80张,有效票80张,综合测算满意度为100%,满意度测评总分100分。

几点建议、

第6篇:稽核报告范文

2018年 月 日,县纪委案管室转来群众匿名反映 有关问题的案件线索(编号: 号),根据领导批示,我们组成调查组,对该线索进行了初步核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被反映人:。

二、初核情况

来信反映:

经查,

三、处理意见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认为:

(一)

(二)

以上报告,妥否,请审示。

 

调查组:

第7篇:稽核报告范文

____年,我镇严格按照政府网站管理有关文件和会议要求,围绕信息公开、在线服务、政民互动三大功能,加强网站制度建设,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不断深化和发掘网站服务功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保障网站的建设和管理。

(一)加强网站建设和管理的组织领导。成立了政府网站管理领导小组,由镇长担任组长,党委委员、宣传委员担任副组长,由政府各办公室负责人为成员,明确党政办副主任为信息员,专门收集整理、报送信息,把网站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到了实处。

(二)领导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管理。镇党政主要领导对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历来非常重视,将网站建设和管理工作与全镇经济发展等重要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纳入全镇重点工作。主要领导坚持读网,对网站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求信息及时改进。

(三)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专门研究网站工作。我镇今年召开网站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相关会议共5次,落实网站信息报送任务,征求服务对象对网站的意见,安排部署网站建设和管理各项工作。

(四)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网站管理,我镇根据国家和我省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工作,以及安全保密的文件要求,健全完善了网站管理制度、内容保障制度、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网站信息安全保密制度、工作人员职责、信息报送和审核规定、“在线留言”栏目办理程序等制度和规定。进一步规范了网站信息报送程序,严格了信息报送审核条件,明确了信息安全责任。

(五)保障信息来源,及时更新网站内容。我镇网站所的信息主要通过信息报送、网上抓取、网站链接等方式获得。镇政府确定了各科室负责人负责信息的提供和报送,做到了网站信息及时更新。

(六)加强网站经费保障。将网站管理经费列入正常办公经费预算,制定了网站信息报送奖励机制,鼓励广大干群上报信息。对镇网站信息每篇奖励2元,县级网站或报刊奖励30元,市级网站或报刊奖励50元。省级网站或报刊奖励____元。

(七)网站安全保卫制度。坚持值班读网,安排专门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读网,专人负责网站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情,确保网站安全。

(八)做好县政府门户网站信息保障工作。在做好我镇网站建设管理工作的同时,主动向县政府网站报送信息,截至____年12月20日共向县政府网站报送信息100多条。

(一)信息公开情况

1、主动公开信息

主动公开的信息包括我概况信息、法规文件、统计信息、财务管理、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重点领域、应急管理、城乡建设、社会公益、人事信息、三农服务信息、工作动态、行政职权公开等栏目。

2、依申请公开

设置了“依申请公开”栏目,建立了依申请公开渠道,为公众提供依申请公开指南、渠道功能、在线受理反馈的功能,便于公众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申请公开。

3、信息公开规范性

制订了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信息公开社会评议制度、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制度,及时信息公开年报。

4、信息更新

信息更新和维护由专人负责,确保每个栏目内容充实并及时更新,做到了网站信息每个工作日更新。除做好上述信息的外,还通过网站及时与环保相关的新闻报道。

网站所的信息既有文字,又有图片和视频。

(二)网上办事建设和服务情况

今年,我镇为公众提供了资料下载、办事指南、在线查询等服务,进一步丰富了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及时办理网上申报或网上办事。对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医疗

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进行了整合。(三)政民互动建设和管理情况

第8篇:稽核报告范文

一、自查情况

(一)内部控制与管理方面

机构改革前,原医疗保险管理局与原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办公室合署办公,实行两个牌子一套人马,审核结算工作集中统一办理。机构改革后,原医疗保险管理局更名为医疗保障事务中心承担全县职工和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服务经办工作,原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办公室被撤销。

机构改革后,及时对相关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了完善,并建立有内控监督考核制度。

(二)基金财务管理方面

1.建立了《医疗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医疗保险风险分析报告制度》、《医疗保险基金专用票据和印章管理制度》等制度。医疗保险基金实行预算制度,于每年10月份编制次年预算方案,医疗保险基金均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我县共开设了两个收入专户、两个支出专户分别存放城乡、职工医保收入基金和待遇支出基金,开设一个财政专户存放医疗救助基金。每月收支业务完成后,财务需与业务、财政、银行、税务进行对账,保障账实相符,账账相符。每月账务处理完成后按照基金财务档案管理要求对财务档案进行整理归档。

2.票据、印章、密钥管理情况:基金股负责票据领发手续,建立票据登记簿,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票据使用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财务印章实行分设管理:财务专用章、法人代表印鉴由会计保管;出纳印鉴章由出纳自行保管。密钥由密钥持有本人保管。

3.因医疗保险现实行州级统筹,我县基金账户暂存的基金为每季度待支付的基金,因此利息按照活期利率执行。

4.会同县卫健局、县纪委、县工质食药监局等部门联合检查了县域内各定点医药机构的医保基金使用情况。要求各医疗机构按要求公开基金支出情况,医保基金收支运行情况每季度在局公示栏进行公示。

(三)费用审核方面

1.对定点医疗机构申报的费用及时清算,清算时一个经办人一个复核人基本达到两级审核制度。

2.病人交到窗口上的所有资料先由收资料的人员查看资料是否完整,完整后分类交由初审人员,外伤住院2万以上(包含2万)的交外伤调查组逐一调查后,无第三方责任人或其他不予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内,符合基本医疗保险的交初审人员审核;县外住院大金额2万以上(包含2万)的逐一和医院电话核实一致后交初审人员审核;县外住院未达到2万的直接交初审人员审核。以上所有材料经初审人员审核签字后交复核人员复核签字。

3.县外住院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报销7个工作日完成,生育保险待遇报销15个工作日完成,外伤住院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报销30个工作日完成。

4.在清算定点医疗机构时,通过智能监控信息发现有违规申报费用经审核查实不予支付。

5.县域内完全达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实现“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

(四)结算支付方面

1.支付流程:财务收到业务股室提供的结算单和票据后,首先确认结算单信息与票据是否一致,各项签字是否完善,确认后由出纳在网银上录入支付,会计复核完成支付。

2.支付时限:定点医疗机构费用每月支付一次,中心结算费用不超过20个工作日。

(五)待遇稽核方面

1.严格按照《医疗保险待遇稽核业务规范》、《关于当前加强医保协议管理确保基金安全有关工作的通知》等制度。制定了年度稽核方案,规范医疗保险待遇稽核业务行为,依法依规开展日常稽核和专项稽核,保障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安全和有效使用。

2.按照稽核准备、稽核实施、稽核处理、材料归档等程序规范开展待遇稽核。

(六)年终考核方面

1.坚持日常监督考核,并将日常考核情况作为年终考核评分依据之一,有效规范医药机构日常医疗服务行为,激励医药机构加强自我管理;

2.通过对各医药机构2019年度考核情况,各医药机构均能较好履行医疗服务协议,为参保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全额返还了各医药机构的保证金。

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是当前的人员结构受编制影响,无法保证机构高效运转,建议统一县级医疗保障机构设置,为医疗保障事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二是原医保办职工都参加了整建制划转考试,但未解决参公身份,在干部职工的管理中,不利于内部和谐,对医疗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极其不利,希望上级协调解决原医保办工作人员的参公事宜。

三是医疗保障局成立后,职能更多,对于新的职能操作还不熟练,需要加大对医疗保障业务的培训。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第9篇:稽核报告范文

[关键词]国际承包;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企业文化

[DOI]10.13939/ki.zgsc.2015.46.182

按照一般概念,国际工程项目大都是通过国际公开招投标进行,但是更加准确和权威的数据显示,国际承包巨头获得项目中,有90%是通过邀请招标和议标完成的。那原因在哪里呢?当然理由会有很多,笔者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业主优先考虑的因素之一,只有当业主认为技术简单,施工难度低,质量要求一般的项目才往往采用国际公开竞标的方式,而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项目,其利润率之低就可想而知。

1 中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的现状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我国参与国际工程承包项目从无到有,并逐年扩大,可以说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已经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不得不承认,和国外的老牌国际承包商相比,我国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往往只能从事技术水平低、经济效益差的工程项目,对我国国际承包企业长期稳定发展非常的不利。因此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取得有价值的订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摆在我国外包企业面前非常严峻的课题。

据ERN 2013年的统计,入选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中,中国企业55家,中交集团作为中国最大国际承包企业排名第10位,年国际承包营业收入112亿美元,排名第一的是西班牙Grupo ACS公司,年国际营业收入428亿美元,第二名是德国霍克蒂夫公司,年国际营业收入346亿美元。虽然我国在国际承包工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必须看到,我们和发达国家企业之间还有相当的差距。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国际承包工程呈现快速蓬勃增长的趋势,产业同时也在经受着升级换代和技术变革,承包的模式和类型不断创新,分工体系进一步深化,经营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金融创新对项目地支持范围更广、力度更大。产业同时呈现出机会和风险共存的状况,参与其中的企业面临更加复杂和激烈的竞争。我国企业在面临老牌强手的打压,新生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竞争,我们该如何定位自身,如何突出重围,笔者认为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条应该而且必须走的道路。

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和对策

1990年美国学者普拉哈德和哈默尔在《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中首先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由企业一系列的特殊资源组合而成的,用来取得技术优势,占领市场,获得长期利润的能力。构成这种能力的因素包括:强大的人力资源、独特的技术创新能力、精良的装备水平、科学的管理、优良的品牌、深入人心的企业文化等。

2.1 强大的人力资源

如今国际承包项目呈现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元的格局,一个企业只有拥有精通国际承包事务的各种专业的专才和管理项目的通才才会有能力去参与国际性的竞争。国际工程承包项目从合同的准备到合同的签订,直至合同的执行,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形形的人才,需要富有经验的国际项目管理的经理,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的核心管理人员,通晓国际工程法律的人员,项目风险评估人员,国际融资方面的财务人员等。由于项目在国外,尤其有些还是在艰苦的第三世界国家,企业往往没有可以直接使用的周边辅助资源,国际承包项目无论大小都被迫自成一个体系,哪一方面的人员都需要具备,有时候虽然是一些小项目,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今天的中国,国民教育的水平可以说已经接近世界前沿,各种人才基本都是具备的,就要看我们怎么来培养,怎样来使用,怎么来激励人才的工作。企业要擅于识才,擅于用才。通过培养、管理、重用,得到一批熟悉企业,精通业务,热爱工作的专家团队,这是一个项目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如果一个企业辛辛苦苦培养的人才一个个的流失,企业就该好好来总结自己的问题所在,是薪资问题、是公平问题、还是管理问题?不可否认,我国的企业在实施管理时,过分考虑上层领导的意见,对专业工程师们的合理建议采纳不多,往往造成领导一言堂,会极大地挫伤部分专业人才的积极性,团队明里一团和气,但缺乏真正的战斗力。没有一个积极、稳定、精良的队伍,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是不切实际的。

2.2 独特的技术创新能力

打破技术壁垒,创造自己的优势项目,是我国企业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纵观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巨头们,绝大多数都是集设计、研发、融资、管理、建设和运营等于一身。以老牌企业德国霍克蒂夫为例,霍克蒂夫的国际业务集中在房屋建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业务范围涉及建筑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前期的规划、投融资、设计到后期的物流、设备管理、资产管理等。通过对行业的苦心经营,这些企业就会在行业中确立自己独特的标准和理念,使后来企业必须去服从和学习,这样,他们就拥有了先发优势。而我国企业虽然一步达不到这样的高度,但是,我们可以研究相关领域的国际规范,按照现有的国际标准,去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在别人的大框架下,做好自己的工程设计,按照工程特点进行技术创新,体现企业理念,逐步拓展自己的优势方向,并且在今后的项目运营中去充分彰显,获得业主的认可,任何华丽的宣传手段都不如一个已经完成的、漂亮的工程更有说服力。

我国企业明显缺乏创新能力,在国际承包工程中受制于他国的专利限制,这广泛存在于我国各类企业中,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我国制度法律环境不完善,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够,致使抄袭模仿者得利而投入科研创新者受损,这方面只能寄希望于我国政府尽快认识到企业转型难的症结所在,在此就不再赘述。

2.3 精良的装备水平

装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施工企业的工作效率,各种专业装备是业主衡量承包商的硬性条件,拥有超过其他承包商更加先进的装备是每个施工企业的梦想。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实力的增强,我国企业在装备上的投入也非常可观。这里不作为本文的重点。

2.4 科学的管理

一个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结构对企业有效地进行市场竞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市场的变化才能做出快速的反应,及时做出调整和改变。我国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大都脱胎于国营企业,还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际企业的管理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没有真正实现产权分离,企业的自受到一定的限制。在企业结构层次上出现了机构臃肿、人员冗杂、责任不清、管理重复等与现代企业制度相违背的情况,导致企业管理不顺,效率低下,对市场反应迟钝的情况,这些都大大地降低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的企业要通过精简机构、政企分开、责权统一等一系列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措施,把科学的决策、实施以及监督管理机制落实到企业的具体工作中,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作为我国管理企业的政府机构要真正赋予企业自主经营的权力,通过股权分置改革等手段,把企业的经营决策权完全交给企业,让企业大胆地去创新、去开拓市场,让企业真正在竞争中强大起来!而政府只需履行宏观调控职能,给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只有培育了健康的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才有基础,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2.5 优良的品牌

现代企业,产品越来越有同质化的倾向,而品牌成为唯一显性的区别。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力的体现,良好的品牌形象本身就是强有力的竞争力。每个企业都应该把创造品牌、维护品牌、发扬品牌作为企业的第一要务,像对待企业的生命一样去珍惜、去爱护。品牌不仅会带来良好的声誉,还会为企业带来更优质的客户,更有价值的工程项目,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的发展进入良性的轨道。但是应该注意创造良好的品牌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不可急功近利,尤其是面对众多国际巨头的挤压,我们需要通过严谨,精细的工作来逐步积累。

2.6 深入人心的企业文化

一个企业必须有自己的文化,就像一个人需要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做事准则一样。企业文化来源于这个企业群体的精神层面,是本企业对自己定位的基石。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整个团队的灵魂,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的作用,指导着我们企业在国际工程承包竞争中坚守原则,善对业主,做出优良的工程。面对国内各个领域的浮躁和功利的思潮,哪个企业真正拥有了自己优秀的文化,哪个企业就能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当然,企业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贯彻到每个企业员工灵魂中的东西。例如:质量为本,那么必须在实施中严把质量关,不放过任何可能的疏漏,哪怕是工期再紧,上级单位实施的压力再大,也不可疏忽工程的质量问题;例如:以人为本,企业就要非常关注项目的人文层面,考虑到各种将来的使用便利,和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怎样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保护等。

3 结 论

通过对影响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个方面的分析和应对措施的探讨,作者希望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能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完善自己,强大自己,拥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避免在国际承包项目中陷入低端无序的竞争,本文着重于企业软件的建设方面,对硬件方面较少分析。作者认为软件方面的欠缺正是我国国际承包企业的软肋,必须尽快加强。在此我们期待我国早日出现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承包巨头。

参考文献:

[1]ENR top 250 INTERNATIONAL CONTRACTORS[Z].2013.

[2]刘丹莉.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素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1):153-154.

[3]宋怡群.新时期下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探讨[J].学术研究,2009(11):100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