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再别康桥配乐朗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诗歌朗读; 韵律美; 情感美; 意蕴美; 艺术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3-084-01
朗读是先人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有声语言,将文字化成有声、有色、有情的语言,调动听觉、视觉、感觉,叩击他们的心弦,使其产生感情的共鸣。同时,为使朗读达到更丰富、更完美的言志传神的要求,还应充分挖掘朗读中所蕴含的美学因素,以意美、情美、音美的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获得美的熏陶。朗读还是培养良好的普通话语感一个重要途径。
朗读是书面语言转变为发音规范,形象生动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朗读是一种出声读书的方式,那么朗读教学如何进行审美追求?本人有几点粗浅的体会,主要是从诗歌朗读教学方面来谈。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具有抒情性,重在表达人的自我内心世界和抒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心灵感受。朗读诗歌要披文入情、以情入声、以声传情、以情动人。诗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 、把握感情,体现韵律美
朗读要有感情。它是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对诗歌有深刻理解才有可能达到的。
1.根据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 。 如《再别康桥》,写的是离愁别绪,其情感基调定在一个“愁”字上,而且,这愁,不是哀愁,不是浓愁,而是轻淡的柔愁,愁中又带有一丝对康桥美景的沉醉,带有一丝对母校眷恋的深情。只有这样,朗读时才有身临其境之感,才能做到感情自然流露。
2.根据情感的需要,掌握朗读的语速 。诗歌朗读的语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果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叙的,速度采取中等为宜。比如,《再别康桥》与《我爱这土地》的语速要慢一些,就容易做到有感情了。
3.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声音的长短 。 诗歌的朗读,有轻有重,有音长音短,才能将诗歌情感强调出来,才能将诗歌的韵味体现出来,字词句的轻重及音长音短,要根据诗歌内容、意境来判断。 如《再别康桥》: 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地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整节诗比较轻柔,但轻柔之中依然有强调部分。其中,最后一句可稍读重一些;而三个“轻轻”虽然属于这节诗中重点强调的部分,但根据诗歌意境来看,不能重读。那么,该怎样处理呢?我们可以这样处理:语速放缓慢,声音稍微拉长。这样,两种强调处理各有不同,一种重读,一种轻读拉长,“歌”的韵味便出来了。把握好朗读的“轻、重、缓、急”,恰当地分好“音步”,产生鲜明的节奏感,将诗歌情感强调出来,将诗歌的韵味体现出来。
4.根据语境处理诗句的停顿。诗歌朗读,有时需要正确处理好停顿,节奏自然就鲜明,诗歌才富有韵律美。有时则需根据诗歌内容和语意关系来确定,这样才能使诗歌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美。古诗有节拍停顿,现代诗也有节拍停顿。一般是“两个音节一拍或三个音节一拍”,掌握好节拍,不仅能充分展示诗歌的艺术境界,而且节奏也会悦耳动听,读来朗朗上口。
二、 展开想象,激感美
诗是想象的艺术。学生必须发挥想象才能欣赏诗、朗读诗。如朗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用舒缓的、轻柔的声音来朗读,伴着朗读学生沉浸在温柔的氛围中,情感与声音塑造的美景已紧紧交融在一起,作者的情感已引起学生的共鸣,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激发了学生的情感美。
三 理解主题,感受意蕴美
诗歌也有主题,没有主题就会黯然失神,只有了解了主题,文字才可能潜入读者的心灵,才有可能变为读者自己要说的话。只有认真领会,准确把握诗歌的精神实质,然后诉之于声,那么声音发出时所负载的思想感情,就会比原诗自身的意志、情感更为丰富,它必能引起学生走向文学作品的深处,听到“不可言传”的意蕴。从而沟通作者、读者的心灵,让读者从朗读中品味人生的道理,受到美的熏陶。如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情愫诗人浓厚民族感情的诗歌,理解了主题,就可以感受到诗歌的意蕴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主要是通过对康河美丽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离开康桥时依依惜别的深情。风格清新、意境深邃,通过朗读就可以感受到诗歌的意蕴美。
四、 体验赏析,展现艺术美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音频处理(Audition);任务设计;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5-0159-02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是一种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可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作为操作实践性很强的应用软件类课程,《音频处理(Audition)》适合使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对高职高专这一层次的学生而言,基于任务驱动法的实训比单纯的课堂讲授更有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程特点及学生特点分析
《音频处理(Audition)》是为我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在第四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限选课,每周2学时,共计32学时。课程目标是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并使用Audition 3.0的各项功能,制作出音质饱满、细致入微的高品质音效,并能够根据剧本需要为本专业所制作的相关动画视频、影视短片配置环境声、现场声音和背景音乐等。课程的特点如下:(1)软件功能选项多,知识点琐碎;(2)所使用的软件平台较学生所学习的其他软件(After Effects,3D MAX)简单;(3)课时少,教学内容安排紧凑;(4)实践操作性强,音频剪辑素材多种多样,容易引发学生的操作兴趣。
二年级的学生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这个阶段的学生最大的特点是追求个性,喜欢自己探究感兴趣的东西,由于所属专业的原因(动漫设计与制作),对各种音乐、音效格外敏感。
将任务驱动法融入《音频处理(Audition)》课程的灵感来源于一次在多媒体教室进行的讲授课,学生对讲授课的学习较之实训课明显缺乏主动性,大部分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画下课本上的操作要领,被动地学习课本知识,还有少部分学生心不在焉地低头翻看课本。此时,讲授进入实例教学阶段,笔者先播放了一遍效果音频剪辑――《搞怪音乐》,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将目光投向了大屏幕,学生兴奋起来,是音频剪辑独特的声音引发了学生的强烈兴趣。课后,对教学方法进行尝试性改革的思路开始呈现于笔者脑海中。
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不同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周易》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重“道”轻“器”,使得理论教学玄而又玄,而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任务驱动教学以学生完成规定的“任务”为教学目标,强调学生“做”而不是教师“讲”。基于以上理论,我们尝试将传统的多媒体教室讲授+实验室上机操作的教学模式调整为实验室内基于任务驱动法的实训式学习。
设计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任务驱动下展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某些任务包含多个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具体任务如表1所示。
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设计好“任务”之后,教师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体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直观化、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发展能力。
分析任务 给出“任务”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任务分析是必要的过程,教师通过教材启发和帮助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产生一系列需要分别独立或依次完成的子任务,并找出哪些要用到旧知识,哪些需要新知识,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由教师指导或组织进行的任务分析是重要的环节,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方式。一般而言,任务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任务分解;另一方面,则是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突破口)。
自主协作,完成任务 任务驱动法强调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法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师尽量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可以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或资源,由学生个人或分组独立完成任务。
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与归纳是总结、反思与巩固的阶段。在学生群体各自完成任务后,要组织交流,相互介绍各自的成果及最后的作品。交流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相互评价,提高学生对作品的评价能力,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创造有特色的作品;另一方面,是总结完成任务的过程方法,发现和解决倾向性问题,促使学生进行反思,将所掌握的知识内化。评价可以采用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点评等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使评价做到公平、公正。
基于任务驱动法的《音频处理(Audition)》课程案例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操作程序,具有相对稳定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下面以“配乐诗朗诵――《再别康桥》”的任务驱动教学实践为例,针对各个阶段进行简单说明。
第一阶段:设计任务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将课程所规定的知识分成许多模块,巧妙地隐含在一个有趣味的“任务”之中,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积极性。如在“熟悉Audition的工作流程”一章,可以设计“配乐诗朗诵――《再别康桥》”的任务,为了满足本节课的要求,可以让学生亲自录制诗朗诵的素材,以增加学生的兴趣。
第二阶段:提出任务 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每组学生制作配乐诗朗诵――《再别康桥》,可为学生播放教师自己事先录制好的效果素材。学生明确任务后,借助教师提供的情境模式,产生积极完成任务的动机和兴趣,提高自主探究录制音频、编辑素材等相关知识的积极性。
第三阶段:分析任务 给出具体的制作任务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可以将任务分解:(1)录制音频素材“诗朗诵――《再别康桥》”;(2)在单轨模式下修复素材(语速调整、删除空白、增加时间间隔、降噪等);(3)新建会话并将背景音乐、诗朗诵导入,制作淡入淡出效果;(4)导出文件为Wav或MP3格式。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任务分析是重要的环节,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方式。
第四阶段:自主协作,完成任务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小组协作、个人探究等途径完成任务。学习过程中,任务与任务之间承上启下,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初步建立对Audition整个工作流程的认识。学生通过协作的方式完成任务,可以更好地补充知识结构的缺陷,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协作精神。教师在此阶段要正确引导学生,把握好任务的内容、进度和方向。
第五阶段:任务评价 评价是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最能体现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本课程的作品为音频格式,学生对作品评价积极性较高。可先在小组间互相评析作品,然后教师进行评析和点拨,大家一起赏析同学的作品,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修改不足之处,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教学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任务要系统有度 任务所涵盖的知识应具有紧密的联系,适宜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让学生产生“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悦,也要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要通过某个任务为载体,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对学生进行实际训练,使其掌握知识,并获得方法和技巧。在设计任务时,应尽量覆盖预定教学目标的各个知识点,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种类多样的任务体,构建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布局。
任务中的重点问题要强调 教师可以故意设置一些错误,为学生设计一些陷阱,让学生自己发现,将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教师强调知识点,可以使学生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要有具体评价 评价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途径,可以为教师下一阶段的教学设计提供依据。通过具体的评价,学生完成的任务得到肯定,也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激励。
参考文献:
[1]王华,赵曙光,李艳红.Adobe Audition 3.0网络音乐编辑入门与提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袁立新.基于任务驱动的探索性学习的实施策略[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1).
[3]蒋红星.计算机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
[4]李素娥.任务驱动教学中的任务设计初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21).
[5]顾晓燕.任务驱动教学法中人物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5,(3).
针对以上课堂诗歌意境引入出现的问题,笔者联系我国语文情境教学理论系统的提出者李吉林老师提出的情境教学方法及其它教学理论及个人教学实践提出以下意境引入策略:诗歌诵读导入意境在诗歌教学中,采用多种朗诵方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诗中的情感和内容,渐渐进入诗歌之境。联系生活展现意境由于社会阅历较少,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和人文积累,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往往会存在误读。对此,诗歌意境引入时要联系当代社会和学生的周围生活。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轻轻地我走了”,“轻轻地”不能被“悄悄地”代替,因为前者是对动作的一个形象描写,包含悄然无声之意,后者只是安静无声之意。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走入诗中淡美淡愁的意境,我们可以举母亲上班的例子。可以问“妈妈去上班了,她走时关门,我们应该说是轻轻关上门还是悄悄的关上门呢?”一句现实的生活例子,让两个形容词的区别形象起来,学生也因此更好的融入诗歌的意境之中。图画、表演、语言描绘等多方式学生主体创造体验诗歌意境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活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诗歌教学意境引入可以通过图画再现意境,表演体会意境,语言描绘意境等多种教学方法,多方调动学生感觉器官,增强诗歌意境美感品鉴效果。例如:纳兰性德的《故园》教学中,可以设计学生场景语言描绘、作画等方式,其中的孤舟、大雁、场景、言语情感交流从而让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感受到诗人的漂泊生活以及思乡之情。再联系诗人的生平,从而让学生对诗歌意境进入更深一层的自我体验。又例如,闻一多的《发现》,通过讲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一个海归青年回国的故事情景,使学生消除时间和空间上的隔阂,走入诗中意境。
二、音乐渲染意境
思想家卡莱尔曾经说过:“诗是音乐性的思想。”选取与诗歌意境和情感表达相一致的音乐,为学生走入意境制造氛围。例如,鉴赏白居易的《长恨歌》可以选用古乐《汉宫秋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播放曲子《爱情故事》配乐朗读。音乐和诗歌相呼应,激发学生产生直接的听觉形象和相应的情感及丰富的想象力,推动学生步入诗歌意境,通过意象导入意境意象是组成意境的建筑材料,是以小范围构建大范围。只有对意象有了深刻而清晰的认识,才能对诗歌意境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全面而深入的把握诗歌,产生深挚的审美情感。通过文化常识介绍导入意境有意境的诗歌通常都是融入一定的文化积淀的,这就需要对文化常识进行一定的介绍。通过文化解读来理解诗歌作品。意象的传统象征意、诗歌流派,诗人风格和生平等等文化常识都应该指导学生逐步积累,从而服务于理解诗歌,走入意境的。通过典故导入意境典故也是诗歌中经常借鉴的,只有对典故有所了解,才能真正理解诗中的意蕴,走入诗人创设的意境。例如为进一步深入曹孟德《短歌行》中求才若渴的心情,可以给学生讲“萧何月下追韩信”和同时代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典故。通过品味语言导入意境我国自古就有“推敲”之说的美谈和“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千古名言。在讲究语言的高度凝练性的诗歌中更是如此。首先是富有表现力的妙字佳句。有时,这些妙字佳句会对主题的表述。意境的深化、形象的突出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王安石《泊州瓜州》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个“绿”字从最初的“到”字、“过”、“入”等千余次修改,始定为“绿”。正是一个“绿”字让人从视觉角度直观鲜明地感受到春意特有的一片生机,这与当时他奉昭回京,重施变法的喜悦心情相谐和。
三、关注语法结构特点
1、营造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增强中职生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知识的获得。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这对于学生在课堂上自信心的培养以及语文学习思维的形成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主动地去探求知识,从而增强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在上语文综合实践课《兴趣丰富我们的人生》时,给学生搭建展示平台。学生展示兴趣,在体验活动中获得了自信和快乐。有的展示自己制作的软件,有的学生配乐朗诵,有的跳起了“黑走马”,有的唱起了歌,有的展示手工作品。课上掌声不断,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通过体验教学的方式,不仅可以使每一位同学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而且还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使得教学课堂有生机有活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2、创新授课方式,提高学习积极性,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想提高中职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就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中职老师可采用辩论、情境体验、开展语文综合实践课、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在讲授《再别康桥》这首现代诗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情,我通过自制PPT,将金柳、青荇、水草、星辉、康桥等景物展现在学生面前,再配上优美的音乐,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去很好的理解那些寄予在景中的情。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可以使得学生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3、注重对教学内容的引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中职生学习兴趣。
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性,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与社会实践密切联系。要结合学生实际,讲授贴近他们的内容。如在讲写求职信时,我巧抓机遇,适逢学校组织学生到十师企业进行观摩,他们参观了师工业园区,对企业的经营模式、生产流程有了初步了解和认识,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我因势利导,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优势向招聘企业写求职信,学生写出的内容具体而不空泛。通过这样的体验引导写作,就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语文对于人的一生很重要,因为只要我们说话和写作都会要用到语文知识,因此学好语文对于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想要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就必须要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作为从事职业教育的我们必须要积极去思考和探索,寻找提高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去,从而使得中职语文教学的水平得到提高,为做好中职的语文教学而努力。
参考文献:
一、诗歌教学意境引入中存在的问题
1.整体性原则的缺失
老师满堂串讲,一味空讲,忽视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感知,轻视学生诗歌创作的能力培养等现象普遍存在。
2.诗歌情感投入和引导的缺失
诗歌教学中教师情感投入的缺失和情感引导的忽视,导致学生无法感知诗歌中的情感元素,而根本无法有效感知诗歌意境。
3.想象和联想的缺失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因而诗句间思维跳跃性很大。这种跳跃常表现为情感的断裂,因此诗歌教学时应尽量调动学生,力图通过他们丰富的想象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去演绎诗人情感在诗歌中所体现的社会生活场景。但是我们的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没有有效地引导学生去想象和联想,从而导致了诗歌情感乃至内容上的断裂。
4.学生自身感悟的脱离
很多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自身感悟,以为只要自己明白了,并把自己明白的讲出来,学生们就想当然的理解了。他没有认识到接受主体的不同和生活体验,导致了学生对诗歌的不理解。
5.诗歌意象解读的缺失
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而我们的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意象的深层挖掘,而且经常脱离了当时的具体环境来谈意象,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知道诗歌是说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有什么用。
二、诗歌意境引入策略
针对以上课堂诗歌意境引入出现的问题,笔者联系我国语文情境教学理论系统的提出者李吉林老师提出的情境教学方法及其它教学理论及个人教学实践提出以下意境引入策略:
1.诗歌诵读导入意境
在诗歌教学中,采用多种朗诵方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诗中的情感和内容,渐渐进入诗歌之境。
2.联系生活展现意境
由于社会阅历较少,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和人文积累,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往往会存在误读。对此,诗歌意境引入时要联系当代社会和学生的周围生活。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轻轻地我走了”,“轻轻地”不能被“悄悄地”代替,因为前者是对动作的一个形象描写,包含悄然无声之意,后者只是安静无声之意。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走入诗中淡美淡愁的意境,我们可以举母亲上班的例子。可以问“妈妈去上班了,她走时关门,我们应该说是轻轻关上门还是悄悄的关上门呢?”一句现实的生活例子,让两个形容词的区别形象起来,学生也因此更好的融入诗歌的意境之中。
3.图画、表演、语言描绘等多方式学生主体创造体验诗歌意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活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诗歌教学意境引入可以通过图画再现意境,表演体会意境,语言描绘意境等多种教学方法,多方调动学生感觉器官,增强诗歌意境美感品鉴效果。
例如:纳兰性德的《故园》教学中,可以设计学生场景语言描绘、作画等方式,其中的孤舟、大雁、场景、言语情感交流从而让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感受到诗人的漂泊生活以及思乡之情。再联系诗人的生平,从而让学生对诗歌意境进入更深一层的自我体验。又例如,闻一多的《发现》,通过讲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一个海归青年回国的故事情景,使学生消除时间和空间上的隔阂,走入诗中意境。
4.音乐渲染意境
思想家卡莱尔曾经说过:“诗是音乐性的思想。”选取与诗歌意境和情感表达相一致的音乐,为学生走入意境制造氛围。例如,鉴赏白居易的《长恨歌》可以选用古乐《汉宫秋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播放曲子《爱情故事》配乐朗读。音乐和诗歌相呼应,激发学生产生直接的听觉形象和相应的情感及丰富的想象力,推动学生步入诗歌意境,
5.通过意象导入意境
意象是组成意境的建筑材料,是以小范围构建大范围。只有对意象有了深刻而清晰的认识,才能对诗歌意境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全面而深入的把握诗歌,产生深挚的审美情感。
6.通过文化常识介绍导入意境
有意境的诗歌通常都是融入一定的文化积淀的,这就需要对文化常识进行一定的介绍。通过文化解读来理解诗歌作品。意象的传统象征意、诗歌流派,诗人风格和生平等等文化常识都应该指导学生逐步积累,从而服务于理解诗歌,走入意境的。
7.通过典故导入意境
典故也是诗歌中经常借鉴的,只有对典故有所了解,才能真正理解诗中的意蕴,走入诗人创设的意境。例如为进一步深入曹孟德《短歌行》中求才若渴的心情,可以给学生讲“萧何月下追韩信”和同时代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典故。
8.通过品味语言导入意境
我国自古就有“推敲”之说的美谈和“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千古名言。在讲究语言的高度凝练性的诗歌中更是如此。
(1)品味妙字佳句
首先是富有表现力的妙字佳句。有时,这些妙字佳句会对主题的表述。意境的深化、形象的突出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王安石《泊州瓜州》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个“绿”字从最初的“到”字、“过”、“入”等千余次修改,始定为“绿”。正是一个“绿”字让人从视觉角度直观鲜明地感受到春意特有的一片生机,这与当时他奉昭回京,重施变法的喜悦心情相谐和。
(2)关注语法结构特点
在某些语法结构上诗人也会格外用心。一方面是为了引起读者的联想与想象,另一方面是为了显示诗歌的内在逻辑性。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赏析“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句中传达出的优美意境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可以通过语序的变化来让学生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可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改为“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然后让学生去品味。因此,在诗歌鉴赏中,要引导学生品读语言,发挥想象,添加省略,还原语序,连缀条约,让他们不断描摹、体会、感悟中渐渐进入意境。
9.讲故事谈感悟,学生互动
【关键词】语文课堂;多媒体
“内容枯燥,气氛沉闷。”这是大多数人对传统语文课堂的认识。这样的课堂教师往往占了主角,整堂课以教师的单一讲授为主要手段,往往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怎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怎样提高课堂的效率?这就需要我们与时俱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我尝试在传统课堂模式中插入多媒体的运用,在不断摸索中总结出了一些不成熟的做法:
一、运用多媒体,用歌曲、故事或时事新闻等形式激情导入
传统课堂一般由教师口述直接进入新课内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枯燥乏味的导入,从课堂的一开始就没有勾起学生激情,那接下来的课堂中学生也就浑浑噩噩地混日子,只是在被动的接受,没有了参与的热情。
而如果换一种导入的方式,是不是结果就大相径庭了呢?
如在上《都市精灵》时,课堂一开始我以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导入。“有一个女孩, 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 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当这段旁白响起,学生立刻进入了这凝重的情景中,w会到了女孩的伟大精神,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热情。教师再稍加点拨,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课堂,融入了课本。
再如《两小儿辩日》一课时,我请教电脑老师制作了动漫图片,从课堂一开始就提出:“太阳是早晨离我们近,还是中午离我们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得出了几种结论:有的学生认为早晨、中午的太阳离我们一样远近,有的学生认为是早晨的太阳离我们近,也有的认为是中午的太阳离我们近。众说纷纭,这样,课堂一开始,通过动漫图片和引导性的提问,激发了学生主动求知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授课的内容中去。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把音乐,美术带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去,多变换导入的形式,其效果是出人意料的,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定能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二、诗歌的配乐朗读,激感的兴趣
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老师应该将学生带入预想的境界,挖掘出教材的内涵。要学生透彻理解作者的情感,那有效的途径就是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爱上朗读,我想到了配乐朗诵比赛。每学期我多会组织学生进行几次朗诵比赛,事前让学生先找好材料和配乐,再利用语文课进行比赛。每次活动,学生参与的热情非常高,每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A同学在朗诵李瑛的《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时,他选择了雄壮而激奋的《黄河大合唱》为背景音乐,在朗读中倾注了自己对诗歌的深刻理解,如“山教育我昂首屹立,我便矢志坚强不移;海教育我坦荡磅礴,我便永远正直生活……”语气铿锵有力,激昂滂湃。
而B同学朗诵的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他选择的背景音乐是《秋日私语》,当背景乐响起,眼前浮现是那样一幅美景:萧萧的秋意,宁静的日落,金黄的树林……B同学读到“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时,那轻缓柔和的语言,和配音构成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传递出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
通过这样的朗读,教师无须过多分析,学生就已领悟了情感、理解了诗歌的主题。通过几次这样的活动,学生爱上了朗读,不管是诗歌还是现代文,一拿到课本,配乐响起,他们就有了古人“摇头晃脑捋胡须”的投入感,对于文本的理解能力也与日俱增。
孩子的天性就爱动,有一种先天的表演欲望。借用多媒体,运用一种调动其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这一点做文章,肯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名著阅读中的多媒体运用
随着名著阅读在近几年的语文考卷中比分的加大,语文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名著阅读的教学。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比较完整地掌握书中情节,理清人物的关系,成了语文老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我再次运用了“神器”――多媒体视频。
当学习名著《西游记》时,我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看《西游记》电视,同时要求学生找出电视与原著的不同之处。学生对于用这样的形式来学习名著,自然是兴趣浓烈,这比枯燥乏味的读书有趣多了。而学习《格列佛游记》时,我就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电影,看完电影,学生对于小说中出现的四个国家,主人公的性格,主要的经历等问题,自然了如指掌,而且印象非常深刻。在考试中遇到这样的问题,自然是小菜一碟,难不倒他们了。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学习名著,我认为比单一地读原著有趣得多,也有效得多。学生也乐于接受,不得不说这又是多媒体的功劳。
运用多媒体可以形成形象直观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媒体可以使教学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大大增强了教学的功能和人体器官的学习功能,大大提高了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理解客观世界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以优美的音乐来渲染情境,用直观的图象来显示情境,通过音乐、图画的组合重构来沟通古今,创设出一个崭新的语文教学审美时空,使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例如,在讲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诗时我设计了四幅图:a河畔的金柳;b.软泥上的青荇;c.映虹碧潭;d.星夜泛舟。四幅图景在屏幕上流动展现,并配以音乐,让学生感受到该诗的情境之美。又如,教读朱自清的散文《绿》时,伴随轻快的民族音乐展现出3幅图画:远景仰拍的梅雨亭,近景特写的梅雨瀑水花,然后让学生在这情景中想象梅雨潭的绿,再点击出梅雨潭那闪闪的绿意招引着我们的画面,定格在梅雨潭水的绿意上,让学生体味那湿润的碧绿清清一色;接着播放文本的配乐朗诵,让学生的每一个细胞都能感受到这美的境界;最后,反复出现以上的画面,让学生们朗诵文本描摹绿的语段。学生们欣赏了这些精彩的片段后,怎么能对梅雨潭不心驰神往呢?怎么会不为朱自清的描写倾倒呢?
运用多媒体可以增加课堂容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如果课件载有大容量、高密度、多渠道的信息和鲜明的立体表象,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耳闻其声、目睹其形、身临其境,学习过程中大脑就会形成并保持广泛的兴奋点。就具体的课件制作而言,当然是以课文内容为依据增加与之相关、相似或相反的信息,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促使他们的思维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如教授《黄山记》时,教师可以选用相关图片和诗歌,作为拓宽教授此课的背景。画面、诗歌、背景材料等信息直接作用于学生大脑,让学生不禁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又如,文言文教学,过分注意语言因素,往往支离破碎;片面强调渗透又流于架空分析。那么怎样两者兼顾,或从语言层面进入文化层面呢?在教学《鸿门宴》时,我依据课文“宴前”、“宴中”、“宴后”三个片段设计成三组对话情境,随着情境的深入,刘邦的巧于辞令、能言善辩,项羽的自大轻敌、刚愎自用、优柔寡断就逼真地再现于课堂。经过“诵读―感知―诵读―理解―诵读―品味―诵读―评价”的教学流程,文中的重要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显示于屏幕,同时师生评点,对关键句的诠释,对文章的概括评价也显现于屏幕上。这样,语言点、场景、文化意蕴三者就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运用多媒体可以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一、以乐“引”文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一个生动形象的课堂导入能渲染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情绪,从而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采用背景音乐开场是颇为有效的一种手段。
记得在教《江南的冬景》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时,为了能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走进文本,课堂伊始笔者播放了一首轻音乐《梦江南》来创设情境,伴随着古筝那清脆悦耳、如泉流畅的旋律,学生们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那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感受着江南冬景的神韵。正当学生心醉神摇之时,笔者便顺势导入:一曲《梦江南》让我们对江南魂牵梦绕,现在就让我们跟随郁达夫一起去领略江南冬景的独特风采吧。
音乐的渲染奠定了课文的基调,学生在音乐中很自然地进入了文本的情境,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主动探究的学习欲望也由此产生。其实,只要抓住学生的心境,那么这堂课对老师来说,已经成功了一半。
二、以乐“诵”文
在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蕴含着作者独特的内心体验,反映着特定的时代背景,但凭一支粉笔,教师的一张嘴,无论如何“晓之以理”,学生都难“动之以情”。“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所以“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听之善,亦必得于心而会于意”,这就表明音乐长于表达感情,也最容易触发听者的情感,引起欣赏者的共鸣。音乐给人的感染作用,更为直接,更为强烈。所以配乐朗诵不仅能打破课堂的沉闷气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鉴赏力,促进学生更深入地体味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情感,领略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
同样以《江南的冬景》为例,在整体感知文本以后,学生概括出作者主要描摹的几幅画面:冬日晨景图、江南山野图、微雨寒村图、江南雪景图。接着,笔者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若让你配乐朗读,你将分别选用什么背景音乐?为什么?这一开放式的命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调动了他们的审美动机。而要找到与文本相协调的曲子首先必须深入文本中去感悟字里行间所营造的优美意境,体味文字背后所表达的含蓄情感。
第二天,学生来交流他们的成果。甲学生说:“我给冬日晨景图配上轻音乐《晨歌》。作者笔下江南的冬天早晨温暖和煦,老翁小孩曝背谈天,其乐融融。配上这首乐曲,更能让我们感受到一份明朗、一丝惬意。”乙学生说:“江南山野图中描绘了丰腴润泽的江南冬郊的花草树木,色彩明丽,蕴含生机。若以《梦江南》这首古筝曲作为背景音乐,更能体现江南冬景独特的韵味。”丙同学则给微雨寒村图配上钢琴曲《雨的印记》,那节奏舒缓的音乐彷佛将我们带入江南水乡,感受着微微细雨飘洒脸上的温柔,享受着那份独有的恬淡与幽静。最后一位同学则用《snowdream》这首曲子作为朗读江南雪景图的背景音乐。这样的配乐朗读时而使人沉浸在悠扬婉转的古典音乐的意境中,时而又将人带进语言文字所组成的优美画境中。总之,整堂课在音乐的渲染下,学生不由自主地融入文本情境中,在朗诵中表达着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在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分享着欢乐。
除了配乐朗读,歌咏背诵也很好地体现了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曾记得,每当叫学生背诵古诗词他们就愁眉苦脸、怨声载道,就算花功夫背下来了也只是死记硬背,过不了几天就忘得干干净净,默写更是错别字满天飞。可一旦让他们唱起歌曲来却朗朗上口、一字不差。试想,若将诗词变成让他们唱的歌曲会是怎样的效果呢?
在教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时我做了一番尝试。讲解完这首词之后,我播放了一曲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很多同学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几遍下来他们就已记得滚瓜烂熟了。更可喜的是,隔了一个月,笔者突击检查,默写这首词,结果所有同学都一次过关。于是笔者就问他们怎么隔了这么长时间还能牢记,他们说,默写时《虞美人》的曲调就回旋在脑际,曲调哼得出,歌词也就记起来了。之后,笔者以同样的方式教李清照的《一剪梅》、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三、以乐“赏”文
语言文字本身是没有什么可感性的,只有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学生如入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这样的课堂才会浮现思想的灵气,才会飘溢生命的诗意。而音乐恰恰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情感空间和想象空间,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音乐的魔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受的事有所感受,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使不可能的事一变而为可能。”以音乐为媒的语文课堂定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的思绪飞扬。
《我与地坛》这篇课文的第二部分写到了作者史铁生的母亲。作者由于身体的残废,几乎失去了生活的勇气,他非常痛苦。然而还有一个人比他更痛苦,那就是他的母亲。课堂上笔者设置了一个环节:找出文中描写母亲的文字,哪些语句特别打动你?并加以赏析。一开始学生总是毫无感情地泛泛而谈,根本没有将自己的情感完全注入其中。可见他们并未走进文本,也未能与文本产生共鸣。而这时音乐就成为学生准确感悟语言的辅助手段和重要桥梁,由满文军演唱的歌曲《懂你》渐渐响起: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颜/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
一 、反复诵读,感受作品语言魅力
语言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必须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它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的诵读。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在教这首小令时,笔者没有立刻进入分析讲解,而是让学生投入地诵读几遍。由于这首小令前三句是景物的排列,景物的特点也很明显,所以学生就会或多或多少地感受到诗歌中所渲染出的秋天萧瑟、悲凉的意境。这就是客观事物激起的主观感受。这是认知上的感性直觉,这是获得语感的前提。这时候再引导学生联系最后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学生就会很容易地体会出这首小令所要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而这些恰恰是建立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之上的,因为读本身就是一 种琢磨和体验过程。通过诵读吟咏,学生把握了它的感情基调,感受到了语言的优美,领略了文章的韵味,省去了许多环节。因为,讲解是死的,而诵读却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古人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学课本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抒情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解放思想,减少烦琐的讲解,删除一些繁重的练习,淡化一 些知识的传授,适当引导学生诵读吟咏,以触发学生的语感。
具体方法有:(1)示范美读:重在以情感人,读出理趣,叶老认为,“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像《荷塘月色》、《再别康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课文,或由老师范读,或播放配乐诗朗诵,引导学生进入“意会”境界;(2)指导诵读:诵读时要做到眼到、口到、目到、心到,调动学生全身心多种感官功能,让学生的感受达到准确、细腻、真切,使学生受到感染,引发感情,而后有节奏、有感情地投入诵读。
二、整体感知,把握作品语言特色
语言能力的形成需要对语言材料从整体上感知,既要“入乎其内”,评点分析,品味语句,又要“出乎其外”,综合相关内容,联系写作背景、材料,从本质上认识语言材料。它要求认知者有更高的立足点和广阔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深刻体会作家情感和语言风格,从而获得强烈的语言感受,把握作品的语言特色,学习其中的语言奥妙。如在《沁园春・长沙》一词的教学中,笔者首先要求学生通过品读“看”、“怅”、“怡”等词来感受作品的语言特色;然后引导学生联系全篇,想象诗人笔下的人是雄姿英发、气概豪迈,秋景是活泼、美好、壮丽;最后,笔者让学生把这些内容与当时的写作背景联系起来看,引导学生理解所表达的诗人改造旧中国的革命精神和豪情壮志。如果缺乏总体感知,就可能一叶障目,不能真正理解作品,也难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形成学生个性化的语言风格。
三、揣摩咀嚼,品味作品语言
叶老说:“一 篇作品只读一 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这句话点出了咀嚼、推敲的重要性。而语感的会意性就决定了人们要领悟语感,就必须揣摩、体味。首先,具体品味语言还要注意调动生活经验,体会意蕴。人们常说:“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我们学习语文,一 定要把生活中的“一 点一滴”积累起来,积累得越多,了解得越真切,遇到一 篇文章,便会引起你的共鸣,仿佛身临其境,感受深切。如《我与地坛》的第二节,只有充分调动学生亲身经历母爱的生活,才能更真切地理解作者当时传达出来的对母亲深深地沉痛的悼念。其次,品味语言一定要驰骋想象,意会言语,联想和想象是语感腾飞的翅膀,因此教学中教师一 定要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想象。如《致大海》、《雨巷》、《春》等散文诗歌,让学生脑海中浮现出一 幅幅画面,尽情驰骋于想像之中,才能感受文学意境。
四、从实践中强化语言能力培养
从一 定程度上说,语言能力的培养,还要使学生自己进行实践,使他们养成听说读写的习惯,使其在不断地运用语言中,激发自身的语言积淀,促进语言能力的形成。可以通过课前演讲、口头作文、书面作文训练和课后故事会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