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南之于西北范文

南之于西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南之于西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南之于西北范文

研究背景

这项比较研究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袁振国教授担任组长,从2011年2月起汇集六所部属师范大学的150多名学科专家,500多名科研人员协同攻关,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学等6个学科,就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日本10个国家的中小学理科教材,从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相对的难易程度进行了大规模国际比较,从而给“我国中小学生学的到底难不难”“为减轻学业负担是否应该降低教材难度”等问题一个科学严谨的回答。

结论一:我国中小学理科教材难度处于中等水平

教材的难易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水平,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和民族的整体素质。教材的难易不仅决定了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也是评判教材好坏的重要标准。该研究通过比较发现,在10个国家中,中国教材的难度大都排在4~6位之间,属中等水平。

除了理科教材,研究还专门将7个国家和地区的英语教材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中国内地排在第6位。研究认为,中国内地的英语教材难度也处于中等水平。

专家声音

袁振国教授表示:“我们的中小学生负担重与教材难度有多大关系,我们不能凭感觉和经验,如果没有充分研究就做出教材调整的决策是不可行的,要把感觉和经验变成科学,就需要用大量数据来说明,这正是两年前我们开始这项研究的原因。现在,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用数据来说:我们的教材并不难,我们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与教材难度没有直接关系。”

结论二:我国教材不同学科难度存在差距

教材难度由广度和深度决定。广度是指教材内容的多少,即教材容量;教材深度指教材内容要求的高低。这项国际比较研究还在教材的深度、广度等方面开发了研究模型,研究的结果显示我国教材难度在广度、深度和不同知识主题的难度上表现出不同特征,例如有的学科教材容量不大,更重内容深度,表现出“窄而深”的倾向,如物理学科;有的学科教材知识点覆盖面宽,知识点多,但内容较浅,表现出“大而宽”“浅而散”的倾向,如化学学科。在具体内容方面,难度表现也有所不同。例如,小学数学习题难度相对偏大,初中数学教材的空间几何图形与统计内容知识点不足,习题难度较大,高中数学“集合”领域知识点过多,“集合”“向量几何”内容过难。

专家声音

课题组研究分析了国外先进教材的共同特点,并对如何改进我国中小学教材编写提出了五条建议。

一是加强课标与教材的系统设计,注重不同学段的有效衔接。国际比较发现,我国中小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缺少学段间的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缺乏不同学段之间的有效衔接。有的学科课程标准的制订没有一体化设计,在一标多本的教材编写模式之下,不同学段教材编写团队各自独立,未能通盘考虑。需要加强教学内容和目标层级的整体设计,对能力培养和态度形成进行系统安排,帮助学生对学科形成整体认识。

二是教材结构,加强知识类型的均衡选择。国外教材框架多重视从问题入手,强调知识的整体构建,教材的编写突出同一概念或同一主题内容在不同年级的逐步深入,重视知识编排的递进性。我国在编写教材时需更加注意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基础,螺旋式设计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态度目标及其教学安排。针对教材知识类型或主题难度不够均衡的问题,需要改进均衡设计知识比例和难度要求,如数学教材需适当降低习题难度,重视知识引入,加强信息技术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物理教材要适当增加教材的广度,降低教材的深度,实验内容的设计应更加科学;化学教材应适当减少偏离核心概念的知识点数量,收缩知识的“覆盖面”,优化实验和习题,强化学生思维训练等。

三是变革教材呈现方式,增强趣味性。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国外普遍比较重视教材的栏目设计、版式设计、语言表达、教材插图、内容组织的趣味性,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思想也非常清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易于教师把握和处理教材。建议我国教材中增加实物图、示意图、模型图、概念图、图表、曲线等形象、直观、生动的素材,以及类比、模拟等方法,增强教材的吸引力。

第2篇:南之于西北范文

关键词: 幼儿教育 音乐教育 游戏化

热爱音乐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方式,是幼儿把握世界的主要手段。《指南》中提到: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是一种集自由、需要、快乐、满足于一体,以幼儿为主体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任何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游戏支持。国内外的儿童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表明,音乐、游戏、儿童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游戏化是婴幼儿早期教育最适合、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广大幼教工作者明白了音乐教育游戏化相对于传统音乐教育的优势,纷纷开始了对音乐教育游戏化模式的使用及探索。我园以课题《创建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幼儿园的实践研究》为载体,对幼儿园音乐教育游戏化进行探索,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证明音乐教育游戏化在幼儿教育中的显著优势和积极意义。

一、传统音乐教育的误区

(一)教育内容选择上。

在艺术教育内容选择上,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性,注重艺术模仿教育,把技能技巧的训练放在首要位置,忽视幼儿的情感体验和表现。

(二)教育方法运用上。

以往的音乐教学活动,大部分是以老师教幼儿学为主,方法单一、呆板,如一首歌曲老师反复教唱,幼儿机械练习,一个舞蹈或者音乐游戏都是老师活动前设计好动作,手把手教给孩子,幼儿对于这些动作的学习只是对老师示范的简单复制,不难发现幼儿在机械模仿过程中缺少对作品的理解,也忽视了幼儿在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这种以老师教幼儿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大禁锢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育方式设计上。

以往音乐教学活动中,更注重知识的简单传授,而忽视幼儿的操作和探索;注重对活动结果的简单评价,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性发展;如唱歌活动,关注的是幼儿是否学会完整演唱,而忽视对作品的感受和欣赏,更谈不上表现和创造,有时为了追求一次音乐活动效果的完美而压缩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与探索的过程,呈现出“拔苗助长”式超前教育。

(四)教育要求体现上。

多年来幼儿园音乐教学基本沿用了专业音乐院校的方法,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教学要求上,都受到专业音乐院校的影响。幼儿不但要学习唱歌、欣赏音乐作品,还要掌握如节奏、音符、音程和多种音乐记号,再加上许多知识点,这一切已经超出了幼儿的承受能力,而且枯燥、机械的训练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幼儿毫无兴趣可言。

二、音乐教育游戏化的优势

(一)音乐教育游戏化,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的学习关键在于兴趣。游戏之所以能够让孩子喜欢,其魅力凸显在它的游戏性上。“孩子生来好动,是以游戏为生命的”,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的话,这句话言简意赅,深刻诠释了孩子的特性。这说明游戏是幼儿最喜欢、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活动。如小班幼儿百玩不厌的音乐游戏《小兔和狼》,老师运用动画、故事、头饰、图谱等手段,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知道兔子活泼可爱、狼笨重凶猛,还会把可爱的小兔子吃掉……幼儿游戏的时候,教师扮演角色(兔妈妈或狼)跟孩子们一起玩,还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融入游戏情景:“草地上来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兔子,他们跳一跳、吃青草,停下来、听一听,再跳一跳、吃青草,再停下来、看一看、听一听,这时,从树后面窜出了一只饥饿、凶猛的大灰狼,吓得小兔们赶紧躲到洞里去……”从中启发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兔子的可爱和狼笨重凶猛的形象,孩子们紧张又兴奋的尖叫声已告诉我们这个活动受喜爱的程度。这种音乐教育游戏化的形式,不但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更能体现《指南》引领下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精髓。

(二)音乐教育游戏化,让孩子的学习“和玩一样的感觉”。

游戏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也是幼儿最乐于接受的活动方式,因为在游戏中幼儿是快乐的、是放松的、是没有任何压力的。许卓娅教授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一书中提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的游戏性,不仅体现在教育内容中含有“音乐游戏”这样的特殊成分,而且体现在它的一切形式、方法都比较自由、灵活、丰富多彩,具有游戏和类似游戏的特性,使儿童经常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觉”。如在学习歌曲《小鸭洗澡》时,我创设“小鸭洗澡”的情境,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进行互动游戏“小鸭找朋友”,进一步熟悉歌词,让孩子们边唱边找伙伴,体验歌曲中小鸭洗澡的快乐;再次,逐步加入适宜挑战性的游戏演唱,让歌曲本身成为一种游戏情境,让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主动学习,享受歌唱的快乐;最后,鼓励孩子们在创设的真实游戏情境中大胆表达与表现,引导他们用小椅子围成池塘,并扮演小鸭边唱边到池塘洗澡。当唱到“跳到小河里”时,孩子们情绪高涨,扮演小鸭的孩子着实体验了一把小鸭洗澡的快乐,有了此快乐做基础,幼儿还可以继续创编出更多小鸭洗澡的动作。这种游戏化教学让孩子在游戏化的语言、游戏化的角色、游戏化情境中,更自如地表达与表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更乐意在游戏的氛围中创造性地演唱与表演。此时孩子们体验到的不是枯燥的学习,而是“和玩一样的感觉”。

(三)音乐教育游戏化,有助于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现和创造。

《指南》指出: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我们不仅要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而且要尊重他们的想法,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学会用心灵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音乐教育游戏化,形式有趣、自由、灵活,能让孩子在游戏状态下感受和体验音乐的内涵,同时感到亲切、易学、易记、易接受。教师更容易引导、启发他们用心灵感受美,用不同的方式表现美、创造美。如在歌曲《小树叶》活动中,我用小故事和课件演示的引领把幼儿带入了一个充满童趣的故事情景中,将“落叶”拟人化,用大树妈妈和小落叶分离的游戏情景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孩子们感受歌曲的优美、连贯,并随音乐想象用肢体语言表现小树叶飞舞与秋叶安睡的情景,从而理解作品的内涵。这样的游戏化教学,幼儿深深地被故事情节吸引,用脸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表达对小树叶离开妈妈的同情;为大树妈妈失去孩子而伤心、害怕;更为小树叶后来回到大树妈妈的怀抱而欣喜。然后引导小朋友相互交流:如果你是小树叶,那么会你怎么飞?孩子们在游戏的氛围里模仿、创造树叶飞舞的样子,整个过程我始终以尊重、欣赏的眼光鼓励他们,让他们在想象的空间里自由遨游,他们的想法千奇百怪:有轻轻垫起脚跟,张开双臂,盘旋着飞;有最大限度上下提压腕,侧着飞,蹲着飞;有用碎步表现活泼、轻巧的可爱形象;也有脚步缓慢,表现依依不舍离别之情的……孩子们在欢快的氛围中被熏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也在游戏中体验和感受到表现与创造的乐趣。

由于幼儿自身的特点,幼儿园音乐教育游戏化是很有必要的。它打破了传统音乐教育自身的缺陷,将游戏因素贯穿于音乐教育之中,更加符合时代教育和孩子的心理诉求。音乐教育游戏化凭着自身组织形式多样、灵活自由的游戏特点,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的学习有“和玩一样的感受”,有利于孩子用心灵“感受与欣赏”,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与创造”,从而提升孩子的审美情趣,进一步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这些都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对游戏的有效掌控。另外,在音乐活动中还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通过审美与快乐的音乐活动,真正实现“提升儿童生活质量,引导儿童幸福成长”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姚琛.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第3篇:南之于西北范文

关键词:《指南》;茶趣;特色区角;创设;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将茶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从尊重幼儿游戏的天性出发,针对幼儿“游戏中学习”的特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茶”通过特色区角的创设,让孩子们以熟悉的游戏来了解“茶趣”内涵,是符合幼儿学习特点和需要的。《指南》为我们如何创设特色区角并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提供了依据。基于特色园所以及品牌建设的需要,在充分考虑园所实际以及特有的农村本土化资源为出发点,走上了“茶文化”特色打造之路。

二、茶趣特色区角的创设与实践

通过课题解读和论证,我们根据课题实施脉络,在营造“茶”特色整体氛围的同时,逐步开展茶特色区角的创设和实践。

(一)感受文化内涵,拓展创设思路

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余杭历史文化研究丛书,对径山中日文化交流、径山著述、径山史话、径山盛览等著作进行学习,从中了解了文化名人陆羽,领略蕴含着有关茶的丰富的民俗、历史和风情。

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我们创设特色区角的研究提供保障。尤其是通过区域游戏来实施《指南》,告诉教师如何以《指南》为依据创造环境,怎样的材料投放将诱发幼儿的游戏行为,如何观察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从而以《指南》为抓手推进幼儿的发展。

(二)积极开展实践采风,积累创设元素

我们积极开展实践采风活动,参观陆羽泉、走访风情小镇、茶园采茶、观摩炒茶工艺、尝试温杯品茗……我们在“中国茶圣节”“双溪漂流水上狂欢节”等人文节庆活动中鼓励家长带着孩子亲身体验,培养幼儿亲近社会、尊重和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感。

(三)营造自主、宽松的游戏氛围,诱发幼儿主动学习

1.融入传统游戏

在大班区角“茗茶屋”,把茶盒、茶罐作为放置的载体,老师和孩子们收集了很多民间小游戏,比如“东南西北风”“金木水火土”“挑花线”“金棒银棒”等游戏,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喜欢并且能够得到成功感的游戏材料进行互动,也可以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习得或模仿一些技能,通过自己的反复尝试获得经验知识。

2.提供低结构材料

在茶特色区角活动中,我们根据游戏的类别和功能,分别在建构区投放了大小不一样的茶罐、茶盒,将他们与大型积木、插塑等材料进行结构造型。茶罐玩法更是层出不穷,如多米诺骨牌、运茶罐接力、茶罐运水玩沙等游戏也受到孩子们的热捧。特色材料是一些具有乡土特色的材料都能够成为幼儿游戏和学习的资源,诱发幼儿主动学习的行为。

(四)把握游戏介入时机,推进幼儿学习与发展

通过教师间的对话、交流,我们明确了《指南》是用来观察和分析幼儿游戏行为的,也是用来介入和指导幼儿游戏的。但是,在游戏中的指导是以幼儿的需要为前提的,我们始终要谨记:我们的介入是否尊重幼儿游戏意愿、是否帮助幼儿获得新经验,提升幼儿游戏水平、幼儿对于介入是否积极响应,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推进幼儿学习与发展。

三、收获与启示

(一)尊重学习特点,促进幼儿能力发展

“茶”特色区角活动及游戏的设计主要围绕幼儿周围的生活展开,参与生活化的特色教学,以游戏化的形式进行学习,把与“茶”相关的农村乡土资源低结构化地投放到区域中,幼儿产生极大的兴趣、热情,幼儿会更积极地运用自己的心智去观察、发现、探索、感受茶乡赋予的内涵。

(二)适时介入与指导,构建本土化特色课程,提高教师实施能力

教师在实施主题教学活动过程中寻找与特色活动的衔接点,将主题教学与特色教学有机结合,设计出幼儿熟悉的、生活化并且符合幼儿年龄特色的游戏活动,创设生活化的区域游戏,利用《指南》实施提高教师对教材的运用能力以及创新、实践和反思能力,促使教师在开发和实践本土化课程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径山茶文化,品味茶乡之韵。

(三)逐步系统与自然,打造特色化建设,追求幼儿园发展之路

幼儿园特色化建设有了初步的发展,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将继续延续“茶”文化特色的研究,拓宽“茶”的内涵,引入“自主”元素,追求“自然教育”,更系统化、自然化、生活化地构建特色课程,促进幼儿园的发展。

《指南》背景下茶趣特色区角的创设与指导策略研究,从农村儿童生活环境、社会文化活动中,寻找丰富而适宜的教育内容和材料,充分挖掘乡土资源。通过幼儿园开发的茶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径山茶,在知茶、采茶、品茶、戏茶等活动中陶醉在茶乡里,体验茶乡之美、茶乡之乐。也促使教师在开发和实践本土化课程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径山茶文化,品味茶乡之韵。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第4篇:南之于西北范文

关键词 赛艇 生化 分析

中图分类号:G86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1.072

Preparing for the Provincial Games Analysis of Biochemical Index of

Male Rowing Athletes during Winter Training Spare Part

DONG Yanyan

(Nanjing Sports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Jiangsu 210016)

Abstract In order to prepare for the eighteen sports meeting of Jiangsu Province 7 outstandingmale rowe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uring the 2013-2014 winter ofrowing athletes blood, serum creatine kinase, testosterone, cortisol, blood urea nitrogen index to carry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y and exercise load of Rowers, and using these indicators to monitor the training load, the rowing training more targeted and scientific.

Key words rowing; biochemical; analysis

0 前言

赛艇项目是体能项目的一种,比赛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人体负荷较大,对能量的要求也较高,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对于肌体能量供应作用重大。本文主要研究了血清肌酸激酶(CK)、血常规、血尿素(BUN)、睾酮(T)、皮质醇(C)、T/C综合指标检测了2013到2014年冬训期间南京市备战江苏省18届运动会的7名优秀业余赛艇运动员,研究了南京市赛艇运动员运动负荷和血常规、CK、BUN、T、C、T/C变化的关系,并分析了其特征,这样能够利用CK、血常规、BUN、T、C、T/C的变化来合理监控运动训练负荷情况,从而让训练更加的科学,针对性更强。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7名男子赛艇业余运动员,平均年龄16.9岁,平均身高183.8cm,平均训练时间是3~4年,平均体重是78.7千克。

1.2 研究方法

1.2.1 样本采集

采集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份冬训期间,训练前上午9:00运动员安静状态下静脉血3ml,采集周期为20天左右,操作过程必须根据程序在规定的时间做好血液样本测试工作。

1.2.2 测试仪器

AUTO COUNTER 910EO+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BS-4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CCESS2光学免疫分析系统;80-2离心沉淀器。

1.2.3 统计学分析

通过平均数北曜疾睿xs)来表示实验数据,在通过正态分布检测后再进行数据的数理统计,比较组内前后的差别通过单因素方差进行,数据处理由统计学软件包SPSS 11.5完成,数据图由EXCEL生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血常规变化分析

通过分析血常规,可以发现,运动员的RBC、Hb、HCT和WBC总体值比较出色,分析单因素方差,可以发现Hb、RBC和HCT都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

2.2 血清肌酸激酶(CK)变化分析

通过图1可以发现,不同时期,运动员的CK值都会发生变化,整体趋势是下降的,这直接说明运动员的肌体适应良好。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CK有显著性差异(p

第5篇:南之于西北范文

关键词:预应力 30m跨钢管混凝土柱现浇混凝土 跨越铁路

中图分类号:X7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施工概述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漕河渡槽段是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境内,距保定市约30公里。漕河渡槽段设计流量125m3/s,加大流量150m3/s。

根据合同文件技术条款第23章特殊要求是火车通过的净宽尺寸为2.44x2m,为槽身施工需搭设临时排架时棚架的宽度不小于5.5m,轨顶以上高度不小于6.5m。

2、槽身支撑方案

槽身第34跨槽身混凝土重3250t;模板重量为160 t;钢筋为161t;钢绞线重量为28t,槽身整跨重量荷载为3599t。

根据初步计算,临时棚架所用的材料拟选用H型钢做临时棚架结构的钢横梁。主梁、板和次梁部位H型钢横梁两侧立撑采用碗扣架和钢管混凝土相结合的支撑的方式,其它部位的支撑和20m跨槽身支撑方案相同,采用碗扣架做满堂红支撑。

临时棚架H型钢平行水流方向进行搭设。H型钢横梁平行槽身中心线铺设。其上部架设DN40钢管和0~30cm的U托,U托上再支撑工字钢、槽钢及模板。钢管间排距的设置同20m跨槽身,即纵梁立杆间排距是30x60cm,步高是60cm,次梁立杆间排距是30x120cm,板立杆间排距是120x120cm,步高是120cm。H型钢桁架上方立杆支撑见下图,图中圆圈代表立杆的位置(图中标注尺寸以cm为单位)。

2.1 H型钢横梁结构支撑设计与验算

H型钢横梁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纵梁、横梁和板的荷载分别由各自的支撑单独受力,并以主、次梁支撑为主,长度6.9m是指与渡槽中心线平行的方向计算的长度。分别对板、次梁、主梁部位H型钢横梁进行钢度及抗剪强度验算,板次梁部位临时棚架工字钢间距为1.2m,其计算简图如图1所示。

2.1.1板、次梁部位H型钢横梁计算

(1)以板进行计算,选择H型钢型号。

钢筋混凝土荷载(恒载)2.6t/m3

6.9m长、2道主梁之间的板的面积为36.5m2,则板的钢筋混凝土重量为36.5x0.5x2.6=47.45t

次梁的钢筋混凝土重量为4.5x0.5x2.6x3=17.55t

支撑模板的纵横围檩(10#工字钢+10#槽钢)=1.38t

焊接钢管φ48x3.5每米重量为37.7N/m,定型立杆每米重量为60N/m,定型横杆每米重量为58N/m,直角扣件13.2 N/个,可调托座调高≤300mm、每个重量为87N/个。可调托座螺杆的重量是9.87Kg/m(按直径为φ40的钢筋进行计算)。

板底部距离H型钢横梁的距离约2.7m左右,所以板立杆的高度按2.5m计算。板立杆支撑用焊接钢管φ48x3.5,单块板(2.5x5.3m)上的支撑立杆为6根,6.9m的跨度按3块板进行计算,则立杆重量为37.7x6x3x2.5=1696.5N,横杆重量为12x2x37.7x1.2=1085.8 N,直角扣件重量为13.2x18x4=950.4N,可调托座重量为18x87=1479N,可调托座螺杆的重量为9.87x18x0.3=53.3N。支撑板的碗扣架立杆+可调托座+横杆+螺杆的总重量=1696.5+1085.8+950.4+1479+53.3=5264.8N。

次梁底部距离H型钢横梁的距离为2.0m左右,所以次梁立杆支撑采用焊接钢管φ48x3.5,作用在次梁上的立杆共计27根,则立杆重量为37.7x27x2.0=2035.8N,横杆重量为3x2x3x37.7x0.6=407.16 N,直角扣件重量为13.2x6x3x3=712.8N,可调托座重量为27x87=2349N,可调托座螺杆的重量为9.87x27x0.3=80.0N。支撑次梁的碗扣架立杆+可调托座+横杆+螺杆的总重量为=2035.8+407.16+712.8+2349+80=5584.8N。

P1(作用在板和次梁的荷载)=(47.45+17.55+1.38+0.53+0.56)/36.5=18.5KN/m2

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标准值P2= 2.5KN/m2

混凝土振捣产生的荷载P3= 4.0 KN/m2

模板荷载P4= 1.8KN/m2(槽身第一层模板主要是55系列模板+八字模板)

风荷载标准值P5=0.25 KN/m2

q1=1.2x(18.5+0.25+1.8)+1.4x(2.5+4.0)=33.8KN/m2

q=33.8x1.2=40.56KN/m

Mab(板)=qL2/8=40.56x6.92/8 =241.4KN*m

Ra(板)=Rb(板)=qL/2=40.56x6.9/2=140.0KN

在主平面内受弯的实腹构件按(1)式进行计算

Mx/rxWx≤f……(1)

式中r-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工字钢截面r=1.05;

Mx-同一截面处绕x轴的弯矩;

f-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310MPa。

Wx=241.4/1.05x215=1069.3cm3,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H型钢横梁截面特性参数,我们选用H型钢横梁,高700mm、宽300mm。其1榀截面抗弯模量是5760 cm3>1069.3cm3,安全系数是5760/1069.3=5.3。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2)H型钢横梁抗剪强度验算

根据《钢结构基本原理》,剪应力用下式进行计算。

t=Vy/Aw……(2)

式中 Vy-计算截面沿腹板平面作用的剪力;

Aw-腹板面积。

t=140.0x103/8.476x10-3=16.5MPa<180 MPa(设计容许抗剪强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3)H型钢横梁刚度验算

根据设计规范,挠度用下式进行计算。

f=5qL4/384EI……(3)

式中 f-容许挠度;

E-钢材的弹模,210GPa;

I-201000cm4。

f=5qL4/384EI=5x40.56x103x6.94/384x210x109x2010000x10-8=0.30mm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附录A.1)受弯构件的容许挠度,钢结构容许挠度为[f]=L/600=6.9/600=11.5mm。

由于f =0.30mm<[f]=11.5mm,所以选择Q345H型钢,能满足刚度要求。

第6篇:南之于西北范文

  关键词:《易纬》;八卦卦气;《乾凿度》;《通卦验》

 a tentative research on the guaqi theory on the eight trigrams in yi wei

abstract:qian zao du (chiseling open the regularity of qian (heaven)) and tong gua yan (the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of the hexagrams) in yi wei (apocrypha of the yi) respectively recorded two kinds of qua qi thought (a theory explicating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seasonal points and trigrams or hexagrams) on the eight trigrams. though both of them relate to man's corresponding conducts to relevant seasons by the eight trigrams, they differ in specific contents, the order of the hexagrams, the yi ology schools attributed to, etc. 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these aspects.

key words:yi wei; gua qi  theory by the eight trigrams; qian zao du; tong gua yan

    

    《易纬》有两处记载了八卦卦气说,一处为《乾凿度》卷上,另一处为《通卦验》卷下。这两种卦气说在具体内容、卦序、所属易学流派等方面有所不同,本文拟对这些方面作一初步辨析,其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乾凿度》卷上八卦卦气说

    《乾凿度》卷上载有八卦于一年中用事的八卦卦气说,其曰:

    其(八卦)布散用事也,震生物于东方,位在二月。巽散之于东南,位在四月。离长之于南方,位在五月。坤养之于西南方,位在六月。兑收之于西方,位在八月。乾制之于西北方,位在十月。坎藏之于北方,位在十一月。艮终始之于东北方,位在十二月。八卦之气终,则四正四维之分明,生长收藏之道备,阴阳之体定,神明之德通,而万物各以其类成矣,皆易之所包也。至矣哉,易之德也!孔子曰:岁三百六十日而天气周,八卦用事各四十五日,方备岁焉。故艮渐正月,巽渐三月,坤渐七月,乾渐九月,而各以卦之所言为月也。……四维正纪,经纬仲序。

    案“四正”“四维”“经纬仲序”,是古人表达空间结构的术语,涉及到四方、八位、十二度的空间结构。对此,《淮南子·天文》有明确记载。其曰:“子午、卯酉为二绳,丑寅、辰巳、未申、戌亥为四钩。东北为报德之维也,西南为背阳之维,东南为常羊之维,西北为蹏通之维。”[1]又曰“太阴在四仲”,高注:“仲,中也。四中,谓太阴在卯、酉、子、午四面之中也。”[1]郑玄注释这些术语说:“四维,正四时之纪。则坎、离为经,震、兑为纬,此四正之卦,为四仲之次序也。”综合《淮南子》、高注和郑注,“四正”即“四仲”,即“四中”,即“二绳”,指子午卯酉四方,其中子午为经绳,卯酉为纬绳。“四维”即“四钩”,指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角,用地支表示即丑寅、辰巳、未申、戌亥。十二支表示八方,即十二度。马王堆汉墓出土《禹藏图》小图和双古堆出土古式地盘背面,有这种图式,图示如下[2]:略

        因此,《乾凿度》卷上八卦卦气说,是八卦与岁时和空间相配纳的一种象数体例。在时间上,它以一年三百六十日八分,一卦用事四十五日。又以八卦与十二月相配,其中坎离震兑各主一月,其余四卦各主两月。在空间上,以坎离震兑主四正之位,为四正卦,其余四卦主四维之位,为四维卦。图示如下:略

    值得注意的是,《乾凿度》卷上对八卦卦气说中的四维卦相配原理专门作一解释,它说:

    乾者,天也,终而为万物始,北方万物所始也,故乾位在于十月。艮者,止物者也,故在四时之终,位在十二月。巽者,阴始顺阳者也,阳始壮于东南方,故位在四月。坤者,地之道也,形正六月。

孔子曰:乾坤,阴阳之主也。阳始于亥,形于丑。乾位在西北,阳祖微据始也。阴始于巳,形于未,据正立位,故坤位在西南,阴之正也。君道倡始,臣道终正,是以乾位在亥,坤位在未,所以明阴阳之职,定君臣之位也。

    这段话说明,四维卦与月份、方位的配纳,是依据卦象和岁时阴阳二气之理。案乾为天,为始,《乾·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乾》卦辞曰“元亨利贞”,子夏注曰:“元,始也。”[3]郑玄于《通卦验》卷上注两引“乾为始”。(郑注《通卦验》卷上“知命卜符于名人”曰:“著六法,则以乾为始,坤为终者。……故此六法以乾坤为终始。”)

    郑玄注曰“阳气始于亥,生于子,形于丑”,古人认为,阳气始于十月西北亥方,生于子,形于丑,故以乾天、始的卦象配十月西北亥方,正恰当表示了元阳之气发生的形上(案:天指形上之意)始据。《说卦》曰:“坤为地。”《乾坤凿度》卷上曰:“坤为形。”故坤有形的古逸象。郑玄注曰“阴气始于巳,生于午,形于未”,古人认为,阴气始于巳,生于午,形于六月西南未方,故以坤地、形的卦象配六月西南未方,正恰当表示了阴凝之气成物之形的形下(案:地为形下之意)事实。《说卦》曰:“艮,止也。”十二月为一岁之终止,故以艮配十二月。《乾凿度》卷上曰:“巽,顺也。”陆绩注《巽·彖》曰:“巽,顺也。”王肃注《中孚·彖传》曰:“巽,顺。”[4]故巽有顺的逸象。四月于东南巳位,阳气壮盛,阴始顺之,故以巽顺的卦象配四月巳位。

    从《乾凿度》以上对四维卦相配原理的说明,可推知八卦卦气的配纳是八卦之象与一岁阴阳二气之理的精密契合,亦即象理合一,此即“阴阳之体定”,亦即“《易》以道阴阳”的本质。

    《乾凿度》卷上这种八卦卦气说,其八卦一年用事以震卦为首,这是一个重要特点。案《逸周书·周月解》曰:“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之正,四时之极,不易之道。夏数得天,百王所同。其在商汤,……改正朔,……以建丑之月为正。……亦越我周王,致伐于商,改正异械,以垂三统。至于敬授民时,巡狩祭享,犹自夏焉。”[5]案《逸周书》的来源,或说是孔子删书之余所编,或说是古书流行于民间,后人搜集起来的,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周人在解释周代历法时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天地运行的正道,四时流行的常轨,是不可变易的道理。这种道理,夏人早就体悟并依之制订了历法。这种历法以正月寅春为首,与天道运行的度数相符合。而商、周皆改正朔,商以建丑之月(十二月)为正,周以子月(十一月)为正。但周代在敬授民时、巡狩祭享等方面仍然实行夏历,以春为一年开始。由此看来,以春夏秋冬、生长收藏为一年次序,这种思想早在夏代已经出现,至周人仍然实行,可谓源远流长。《乾凿度》八卦卦气说以震春为首,一年用事,正反映了源于夏人的这种“生长收藏之道”。

    把《乾凿度》卷上八卦卦气说的卦序与《说卦》所载八卦用事之序相对照,可看到二者相同,当为同一系统。《说卦》记载:“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晋人干宝认为这章文字属于《连山》内容。朱彝尊《经义考》引干宝之言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此《连山》之易也。”[6]《连山》为古三《易》之一,郑玄、桓谭、姚信、皇甫谧、孔颖达等人指出为夏人之《易》,其卦序以艮为首。 《周礼·春官·大卜》:“(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又《周礼·春官·簭人》:“簭人掌三《易》,以辨九簭之名,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贾公彦疏曰:“此《连山易》,其卦以纯艮为首。”又见《周易正义·卷首》第三《论三代之〈易〉》。又,桓谭、姚信、皇甫谧等人都有论及,见朱彝尊《经义考》引,中华书局,1998年,23页。案“艮渐正月”,以艮为首也即以春为首,这确实符合夏人以春为一年之首的思路和历法。皇甫谧指出了这一点:“夏以十三月为正,人统,艮渐正月,故以艮为首。”[6]因此,以震春为首的《说卦》这段内容,与以艮为首的《连山》有同一的古代易学知识背景,确应归入《连山》系统,干宝之言确有见地。而由此推之,《乾凿度》的八卦卦气说也当属于《连山》系统。这样看来,它的来源很可能非常早。

    刘大钧先生指出:“《说卦》此章,实际上乃是记录了古人‘卦气’之说。”[7]案《说卦》内容甚古,其成书在战国。由此推之,《乾凿度》八卦卦气说当渊源甚古,最迟当在战国时已经存在。

二、《通卦验》卷下八卦卦气占候

    《通卦验》卷下记载了另一种八卦卦气说,在内容、卦序、功用等方面与《乾凿度》卷下八卦卦气说有所不同。其曰:

    冬至四十五日以次,周天三百六十五日复当。乾,西北也,主立冬,人定,白气出,直乾。坎,北方也,主冬至,夜半,黑气出,直坎。艮,东北也,主立春,鸡鸣,黄气出,直艮。震,东方也,主春分,日出,青气出,直震。巽,东南也,主立夏,食时,青气出,直巽。离,南方也,主夏至,日中,赤气出,直离。坤,西南也,主立秋,晡时,黄气出,直坤。兑,西方也,主秋分,日(入),白气出,直兑。

    可见,在内容上,它是以八卦与八方、八节(即二分、二至、四立)、五色和一日中的八时相配。与《乾凿度》卷上八卦卦气按一年三百六十日八均分不同,《通卦验》采用古四分历《殷历》,按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八分为八节,八节的日数是不可能均等的。《通卦验》只指出“冬至四十五日”,其余则阙如。那么,其余七节的日数如何呢?《淮南子·天文》所记录的《殷历》可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淮南子·天文》所记录的历法为古四分历《殷历》,陶磊先生对此有较详细的论证。参看陶磊《〈淮南子·天文〉研究——从数术史的角度》,齐鲁书社2003年,98-110页。《淮南子·天文》记八节之日数曰:

    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钟;加十五日指癸则小寒,音比应钟;加十五日指丑则大寒,音比无射;加十五日指报德之维,则越阴在地,故曰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阳气冻解,音比南吕;加十五日指寅则雨水,音比夷则;加十五日指甲则雷惊蛰,音比林钟;加十五日指卯中绳,故曰春分则雷行,音比蕤宾;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音比仲吕;加十五日指辰则谷雨,音比姑洗;加十五日指常羊之维则春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夏,大风济,音比夹钟;加十五日指巳则小满,音比太蔟;加十五日指丙则芒种,音比大吕;加十五日指午则阳气极,故曰有四十六日而夏至,音比黄钟;加十五日指丁则小暑,音比大吕;加十五日指未则大暑,音比太蔟;加十五日指背阳之维则夏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秋,凉风至,音比夹钟;加十五日指申则处暑,音比姑洗;加十五日指庚则白露降,音比仲吕;加十五日指酉中绳,故曰秋分雷戒,蛰虫北乡,音比蕤宾;加十五日指辛则寒露,音比林钟;加十五日指戌则霜降,音比夷则;加十五日指蹏通之维则秋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冬,草木毕死,音比南吕;加十五日指亥则小雪,音比无射;加十五日指壬则大雪,音比应钟;加十五日指子。

    由此,可知八节的时间为:冬至四十六日,立春四十五日,春分四十六日,立夏四十六日,夏至四十六日,立秋四十五日,秋分四十六日,立冬四十五日。由此,我们推测《通卦验》的八节日数应与此同:冬至四十六日(《通卦验》卷下载“四十五日”疑误,当为四十六日),立春四十五日,春分四十六日,立夏四十六日,夏至四十六日,立秋四十五日,秋分四十六日,立冬四十五日。

由此,我们可将《通卦验》卷下八卦卦气中,八卦与八方、八节、一日中的八时、五色、日数的相配,图示如下:略

    《通卦验》八卦卦气图与《乾凿度》八卦卦气以震为首的卦序不同,《通卦验》八卦卦气以乾为首,这表明它应属于《周易》系统。作为三《易》之一,《周易》系统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它的卦序以乾为首,不论是传本《易经》六十四卦卦序、《说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的卦序,还是出土帛书《易经》的分宫卦序,皆如此。贾公彦疏《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三曰《周易》”曰:“《周易》以纯《乾》为首。”《通卦验》八卦卦气以乾为首的作法,也定当本之于《周易》系统的这种结构特征。对这种乾为首的八卦卦气卦序,我们推测它可能形成于秦代。秦以十月为正,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初并天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通卦验》八卦卦气以乾配十月立冬,作为一年的开始,显然是有秦历法的背景。因此,不能排除它在秦代形成的可能。

    从功用而言,《通卦验》八卦卦气是一种占候灾异的占术。《通卦验》卷下曰:“凡易八卦之气,验应各如其法度,则阴阳和,六律调,风雨时,五谷成熟,人民取昌,此圣帝明王所以致太平法。八卦气不效,则灾异气臻,八卦气应失常。”八卦之气的验应,有两种情况:若卦气适时而至,则呈现为祥瑞,如立冬人定时乾气出直,白气出,则一切正常,社会太平,可谓正气,等等;若卦气非时而至,则为灾异。灾异的情况,按较详细的一年二十四气来看,又可分为两种情形,即卦气出右和卦气出左。卦气出右即先时而至,先时而至则有灾异,如艮气正常应出直立春,若出右直大寒之地,则万物霜。卦气出左即后时而至,如艮气若出左直惊蛰之地,则山崩,涌水出。又按较简略的一年八节来看,亦可分为两种情形,即气进和气退。气进即卦气出直下一节,如艮气见于春分之分,则万物不成,气过山崩。气退即卦气出直上一节,如艮气见于冬至之分,则数有云雾霜。灾异除应于当时外,还应于其冲之时,如直立春的艮气不至,则立秋山陵多崩,万物华实不成,五谷不入。依据《通卦验》卷下所载,以及郑玄之注,列表1如下:

    关于八卦卦气占候的原理,《通卦验》卷下明确指出:“夫八卦谬乱,则纲纪坏败,日月星辰失其行,阴阳不和,四时易政。八卦气不效,则灾异气臻,八卦气应失常。”又曰:“故设卦观象,以知有亡。”在通卦验作者们看来,表示卦气的八卦是整个占候的核心,发生灾异的原因是由于当直的八卦谬乱,即八卦气不能够按时起效。因此,通过设卦观象,即可测知灾异。《通卦验》卷下记载的一些卦象,以及郑玄的卦象注释,就表现了古人的这一理路。下面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1)《说卦》曰“乾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故乾气不时主要引致这些方面的灾异。《通卦验》于乾气见于冬至曰:“乾为君、父,为寒,为冰,为金,为玉。于是岁,则立夏蚤蛰,夏至寒。”郑玄注曰:“为君为父,言或有偶(张惠言曰:时当有憯君父者)。为金为玉,宝物将用也。”由郑注可知,《通卦验》当脱落“时有憯君父者”、“宝物将用”类似文字。案:由乾为寒,故夏至寒。由乾为君为父,故时当有憯君父者。由乾为金为玉,故宝物将用。

    (2)《说卦》曰“坎为水”,故坎气不时主要致水灾。《通卦验》于坎气见于立春曰:“坎为沟渎,于是岁多水灾,江河决,山水涌出。”郑注:“立春之分,分属于艮,坎气见焉,是谓水气乘出,故岁多水灾,江河决,沟渎坏也。”案:立春本属艮分直,坎气进现,发生灾异。由坎为水,为沟渎,艮为山(皆见《说卦》),故多水灾,山水涌出,沟渎坏。

    (3)《说卦》曰“艮为山”,故艮气不时主要致山崩之灾。《通卦验》于艮气见于春分曰:“艮为山,为止不止,则气过山崩。”郑注:“春分之分,分属于震,艮气见焉,过而动,是以崩也。”案:春分本属震分直,艮气进现,发生灾异。由艮为山为止,震为动,故有山崩之灾。

    (4)《说卦》曰“震为雷”,故震气不时主要致少雷或雷盛的灾异,即《通卦验》所言:“震气不至,则岁中少雷。”“震气见立夏之分,雷气盛,不云而雷。”

    (5)《说卦》曰“巽为风”,故巽气不至主要致风灾,即《通卦验》所言:“气出右,风橛木。”“巽气不至,则岁中多大风,发屋扬砂。”“巽气见夏至之分,则风,气过折木。”“巽气退,则盲风至。”

    (6)《说卦》曰“离为日,为目,为戈兵”,故离气不至主要引致这些方面的灾异,即《通卦验》所言:“离气不至,则无日光,人民病目痛。”“离气见于立秋之分(郑注:离为戈兵,失气,故兵起也。张惠言曰:‘立秋之分’下,脱‘兵起’句)。”“离气退,则其岁日无光。”

                     《通卦验》八卦卦气占候

    乾气气出霜降之地,万物半死。案:郑玄注曰“立冬之左霜降之地,右小雪之地”,“左”“右”疑有误,应为“立冬之右霜降之地,左小雪之地”。气出小雪之地,万物伤。乾气见于冬至之分,则阳气火盛,当藏不藏,蛰虫冬行。乾气退,见于秋分之分,伤万物。乾气不至,则立夏有寒,伤禾稼,万物多死,人民疾疫。于是岁,立夏蚤蛰,夏至寒。

    坎气气出大雪之地,天下旱。郑注:“冬至右小雪之地。”孙诒让案:“《宝典》引作‘冬至之右大雪之地’。”张惠言谓:“右小雪,‘小’当作大。”据改。气出小寒之地,涌水出。郑注:“小雪水方盛。”孙诒让案:“《宝典》引作‘左小寒之地,小寒水方盛’。”张惠言曰:“‘雪’当为寒。冬至左小寒之地,‘水’当为冰,十二月冰方盛也。”据改。坎气见立春之分,则水气乘出,于是岁多水灾,江河决,山水涌出。坎气退,见于立冬之分,则天下旱。坎气不至,则夏至大寒雨雪,涌泉出,岁多大水。

    艮气气出大寒之地,万物霜。气出惊蛰之地,山崩,涌水出。艮气见于春分之分,则万物不成,气过山崩。艮气见于冬至之分,则数有云雾霜。艮气不至,则立秋山陵多崩,万物华实不成,五谷不入。

震气气出雨水之地,万物半死。气出清明之地,蛟龙出。震气见立夏之分,雷气盛,万物蒙而死,不实,龙蛇数见,不云而雷,冬至乃至。震气见于立春之分,岁中少雷,万物不茂。震气不至,则岁中少雷,万物不实,人民疾热。

巽气气出谷雨之地,风橛木。气出小满之地,万物伤,人民疾湿。巽气见夏至之分,则风,气过折木。巽气见于春分之地,则盲风至,万物不成,湿伤人民。巽气不至,则岁中多大风,发屋扬砂,禾稼尽卧。

离气气出芒种之地,万物半死。气出小暑之地,赤地千里。离气见于立秋之分,兵起。离气见于立夏之分,则其岁日无光,阴必害之。离气不至,则日无光,五谷不荣,人民病目痛,冬无冰。

    坤气气出大暑之地,万物半死。气出处暑之地,地动。坤气见于秋分之分,则其岁地动摇,江河水乍存乍亡。坤气见于夏至之分,则地分裂,水泉不泯。坤气不至,则万物不茂,地数震,牛羊多死。

兑气气出白露之地,万物不生。气出寒露之地,则虎伤人。兑气见于立冬之分,则万物不成,虎狼为灾,在泽中。兑气见于立秋之分,则泽枯,万物不成。兑气不至,则岁中多霜,草木枯落,人民疥瘙。

    (7)《说卦》曰“坤为地”,故坤气不时则发生地震、地裂等灾异,即《通卦验》所言:“气出左,地动。”“坤气不至,地数震。”“坤气见于秋分之分,则其岁地动摇。”“坤气退,则地分裂。”

    (8)《说卦》曰:“兑为泽,为毁折。”马融注《颐》爻曰:“兑为虎。”[4]陆绩注《革》上六《象》曰:“兑称虎。”[4]看来,兑当有虎的古逸象。因此,兑气不时则发生这些方面的灾异,即《通卦验》所言:“气出右,万物不生。气出左,则虎害人。:”“兑气不至,则草木枯落。”“兑气见于立冬之分,则万物不成,虎狼为灾,在泽中。”“兑气退,则泽枯,万物不成。”

参考文献:

[1]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94.

[2]李零.中国方术考(修订版)[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133.

[3]李鼎祚.周易集解[m].喜墨斋刻本.

[4]方申.方氏易学五书[m].续修四库全书本.

[5]逸周书[m].汉魏丛书[z].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281.

第7篇:南之于西北范文

关键词:男左女右;男女有别;男尊女卑

男女有别、男尊女卑是对男左女右的两种典型的解读概念。但这两种概念的根源何在,以及这两种概念之间的演变是值得深入探讨一番的。

一、男尊女卑探源

若论源流,男尊女卑与天尊地卑,左尊右卑同出一源,即扶阳抑阴或崇阳抑阴。用阴阳的概念即可溯源。

1.男尊女卑与天尊地卑

天为阳地为阴,是以“天尊地卑”;男为阳女为阴,是以“乾道成男,坤道成女”[1]232, 由此而为“男尊女卑”。对天地阴阳卑高贵贱,朱熹注:“天地者,阴阳形气之实体;乾坤者,易中纯阴初阳之卦名也。卑高者天地万物上下之位,贵贱者易中卦爻上下之位也”[2]。

天尊地卑中的尊卑与社会等级中的尊卑是有区别的。天尊地卑中的尊卑为上下之位,非为贵贱之位,而且这个尊卑上下之位是可以变换的,若是强以等级上的尊卑贵贱解释天地阴阳男女,有违易经之初义。毕竟,阴阳阴阳,先言阴再言阳,为何反以阴阳之概念论阳尊阴卑?

再者,礼仪的本义是礼者,卑也,让也,谦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1]238。知以崇为贵,礼以卑为用。所尊者为宾,所卑者为己,方为礼谦之意。

《周易》为文王所作,不曾明言男尊女卑。十翼为孔子或及其门人所作,十翼成书时间或说战国中期,或说战国晚期,言尊卑并不明显,从《系辞》就可看出。“男尊女卑”的观念是在两汉时期逐渐强化的,在汉人著作中也多有提及男尊女卑。

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干脆有一章就名为“阳尊阴卑”,“达阳不达阴,以天道制之也。丈夫虽贱皆为阳,妇人虽贵皆为阴”[3]138。董子之意,阴阳之间,阳尊贵而阴卑微。阳为天、君、父、夫、德;阴为地、臣、子、妇、刑。阳为主,阴为辅。

班固所记录的《白虎通义・嫁娶》有言:“礼,男娶女嫁何?阴卑,不得自专,就阳而成之。故传曰:‘阳倡阴和,男行女随’”[4]452。

《礼》在春秋之时就已是君子六艺之一,但是《礼记》是西汉戴圣所撰,只是内容多采用秦汉以前的礼仪之书,这是必须清楚的。因而在《礼记》中关于男尊女卑,男为主,女从男的记载同样不少。明白了《礼记》的撰写时代对于理解《礼记》中记载的“尊卑”是很重要的。

2.男尊女卑与左尊右卑

男尊女卑与左尊右卑、男左女右涉及的是方位的问题,即尚左还是尚右。

主客的方位是主在东,客在西,“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5]38,主左宾右,多解释为主卑客尊、左卑右尊;而男女的方位是男在东,女在西,“君在阼,夫人在房”[5]754,男左女右,解释为男尊女卑、左尊右卑。这似乎相互矛盾。

但仔细琢磨一番,其实是相通的。礼为让。客尊于主,这是礼仪在制定时所期望达到的理想层面,但在现实层面,宾就一定尊贵于主?有时候现实生活与礼仪的理想层面是不相符甚至于是相悖的。如《礼记・郊特牲》中说到:“昏礼不用乐,幽阴之义也。乐,阳气也。昏礼不贺,人之序也”[5]815。《礼记・曾子问》中孔子曾这样解释道:“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取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5]583。但实际上,婚礼既用乐也大肆庆贺。

将主宾延伸到君臣的角度,是君尊还是臣尊呢?礼仪上,君自谦,示臣以尊。而现实中,其实是君尊于臣,这就是对礼仪的概念解读发生了改变。男左女右,最初并没有过于明显的等级尊卑之分,只是随着社会生活中男权的发展并最终占主导地位时,男尊女卑、左尊右卑、东尊西卑的概念逐渐深固。其根源在于以阳尊阴卑来解读天地男女,以等级尊卑来解读方位座次。

二、男女有别解析

1.何以男女有别

礼仪中关于男女的内容制定,初始之意是鉴于上古时期群婚社会的男女不分,因而尤为强调男女有别。“男女有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生。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无别无义,禽兽之道也”[5]814。“无别无义,禽兽之道”用得相当好,点明了男女不分之前群婚制的混乱之态,与动物无甚差别。《白虎通义・嫁娶》同样提到“不娶同姓者,重人伦,防u,耻于禽兽同也”[4]477。

男女用币无别是为乱。《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秋,哀姜至,公使宗妇觌,用币,非礼也。御孙曰:“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贽,不过榛、栗、枣、,以告虔也。今男女同贽,是无别也。男女之别,国之大节也,而由夫人乱之,无乃不可乎?[6]189”

男女有别是借由左右、内外、阴阳、吉凶的概念来体现的。

2.男女有别与男左女右

出生之礼,“子生,男子设弧於门左,女子设於门右”[5]860。王弼注:“表男女也。弧者,示有事於武也。,事人之佩巾也。”弧为弓,代表武勇;为巾,代表柔顺。在门口悬弧挂,男左女右,以示男女之分,便于宾客知主家生男还是生女。

留发之礼,“三月之末,择日翦发为D,男角女羁,否则男左女右”[5]862。三月之末,即百日之礼,留发不同,男角女羁或男左女右以示分别。

行路之礼,“道路,男子由右,女子由左”[5]837。男右女左,这是与“男左女右”相反的记载,因而被很多人引用来反驳“男左女右”的说法。关于这句话,孔颖达疏:“地道尊右”。因为地道尊右,所以行走在路上,男子沿右而走,女子沿左而走。姑且不论这样的解释是否能通以及现实生活中是否如此,不可否认的是“道路,男子由右,女子由左”这句话本身就体现了“男女有别”的思想。

男左女右,以空间上的左右界定男女之别。门左门右是空间,发左发右是空间,道左道右是空间, 阼阶西阶是空间,东席西席、东房西房是空间,东宫西宫同样是空间。以空间界定男女,男为东为左,女为西为右。

2.男女有别与男外女内

男外女内,以内外的概念界定男女之别。这个内外概念一方面是空间上的内外之分,即“男子居外,女子居内,深宫固门,阍、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5]858,或“内言不出,外言不入”[5]836。

另一方面体现在职责与职务的分工,“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1]144,“天子听男教,后听女顺。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教顺成俗,外内和顺,国家理治,此之谓盛德”[5]1624。简而言之,即男主外,女主内。好内有时又衍生为好女色之意。“公父文伯卒,其母戒其妾曰:‘吾闻之:好内,女死之;好外,士死之。今吾子夭死,吾恶其以好内闻也’”[7]。

3.男女有别与男阳女阴

男阳女阴,中医以阴阳的概念界定男女之别,衍生出男血女气的概念,且把脉取男左女右之分。如《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有言:“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8]15。

“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阳为气为男,女为血为阴,因此男之病为阳气衰,女之病多阴血不足。“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阳为太阳,阴为月亮。阳左而升,阴左而降。道路若经脉,故男把脉于左手,女把脉于右手以体现男左女右之别。

4. 男女有别与左吉右凶

左吉右凶,是以左阳右阴,阳生阴灭的概念来界定的。

《礼记・内则》:“凡男拜,尚左手……凡女拜,尚右手”[5]870。即拜礼中,有吉凶之分,吉事尚左,凶事尚右。以男子为例,左手为上为吉拜,为日常相拜时所用。右手为上则为凶拜,有丧事时所用。女子则相反。

《礼记・檀弓》也提到:“孔子与门人立,拱而尚右,二三子亦皆尚右。孔子曰:‘二三子之嗜学也,我则有姊之丧故也’”。二三子皆尚左,效孔子也。王弼注:“复正也。丧尚右,右,阴也。吉尚左,左,阳也”[5]206。

5.男左女右、左阴右阳、左吉右凶解析

想要解释礼仪中男左女右、左阴右阳、左吉右凶的概念定义,要追溯制礼的背景,由其背景解析。

“昭公二年,春,晋侯使韩宣子来聘,且告为政而来见,礼也。观书於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6]1208”韩宣子见《易象》与《鲁春秋》而言周礼尽在鲁,可见礼与《易象》渊源不浅。

《礼记・礼器》有言:“是故昔先王之制礼也,因其财物而致其义焉尔,故作大事必顺天时。为朝夕必放于日月,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是故天时雨泽,君子达焉”[5]751。即礼之制是效法于天时、日月、丘陵、山泽的。

《周易・系辞》讲得更为透彻:“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1]247。即作八卦也好,制礼也好,古人都是效法天地、诸身诸物的。由此,《易象》与周礼的关系明了,同出一源。

观象于天,“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5]754。大明即太阳,太阳从东边升起,于是东边为阳。太阳从西边落下,月亮于西方出现,于是西边为阴。“天道所以左旋、地道右周何?以为天地动而不别,行而不离。所以左旋、右周者,犹君臣、阴阳相对之义”[4]422。因天左旋,地右旋,故言天道尊左,地道尊右。

观法于地,“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也”[8]16。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高而寒,故西北为阴。东南低而热,故东南为阳。

近取诸身,先取己身,“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1]260。若以自身应阴阳,则自身之表里内外、五脏六腑皆可为阴阳。再取男女之身。“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以乾坤、男女、血气与阴阳相应。

远取诸物,取诸畜为八卦之象,“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1]260。接着广取诸物为八卦之象,略言之,为“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1]260-262。

“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1]252。诸物相杂才为文,不取诸物难为礼。所以礼仪的制定是观象于天地、诸身诸物。

天道左旋,地道右旋,演化为男左女右,夫立阼阶,妇立西阶;太阳升于东,落于西,类比为东阳西阴,左阳右阴;东南多生机,西北多萧瑟,类比为东生西死,左吉右凶。因而男拜尚左手,女拜尚右手,吉拜尚左,凶拜尚右。

天象征着男,地象征着女,阳象征着男,阴象征着女,阳象征着生机,阴象征着衰亡。天地、阴阳、男女、左右、吉凶、尊卑,归根到底就是概念的类比象征。

类比象征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将宇宙天地与人的性情、秩序进行类比和想象,于是宇宙万物的运转具有象征意义,当象征意义长时段地普遍地甚至于是潜意识地被运用的时候,象征就成为了一种概念,一种符号。

三、 总结

那男尊女卑与男女有别有没有联系呢?有,支流与源头的关系。男尊女卑首先体现的就是有分别,然后才是有尊卑。“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牛朱芾斯皇,室家君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9]”维熊维罴、维虺维蛇是男女之别,阴阳之分;床与地,裳与裼,璋与瓦,是男女有别,但更明显的体现出男尊女卑的思想。礼仪中的男左女右,由男女有别到男尊女卑的概念嬗变,是一个逐渐加深的建构过程。男女有别应是指有分别,而不是有差别。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二十三“尚右”条:

“尚左尚右之说,纷纷不一……汉人尚右,则诚然矣。若谓本当如此,自古皆然,则师古妄也。天左旋,日月五星右旋,天贵乎?日月五星贵乎?天道尊左,地道尊右,天贵乎?地贵乎?左阳右阴,左生长之方,右肃杀之地,故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阳贵乎?阴贵乎?《内则》‘子剪发为髻,男左女右,男拜尚左手,女拜尚右手’,男贵乎?女贵乎?”[10]

天不一定贵于地,阳不一定贵于阴,男同样不一定贵于女。礼仪中的男左女右,应该更多地解读为“男女有别”,而不是“男尊女卑”。局限于男尊女卑,就是走入了支流而忽略了源头。

时下男之于女,女之于男,应是“故天子之与后,犹日之与月,阴之与阳,相须而后成者也”[5]1625。(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历史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弼撰,楼宇烈校释.周易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 朱熹.周易本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9:221.

[3] 董仲舒.春秋繁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4] 陈立.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

[5] 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 杜预.左传春秋经传集解[M]上海古籍出版社.

[7] 韦昭注.国语[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97.

[8] 黄帝内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1.

第8篇:南之于西北范文

偶遇绿皮车厢的K3次列车,首先看到车厢外的中国国徽与窗内身穿天蓝色制服的中国列车乘务员,见车厢外的标识,才知道其实即是由北京经由蒙古国乌兰巴托开往莫斯科的国际列车。

由伊尔库茨克到莫斯科,全程5185公里,行驶近3昼夜,上铺票价10234卢布。票价也许与中国铁路相当,但是车厢舒适度却远胜中国列车。只有软卧而没有硬卧,有厚实的垫盖,验票完毕以后分发密封包装的全新床单、被罩、枕套以及毛巾。我觉得这是最能令人安心的,你可以放心地躺在铺位上,把被子拉起来蒙在脸上,或者侧卧着,唇角紧贴在枕头上。

然后,东西伯利亚广袤的草原与森林,便铺张在眼前。河流、白杨、白桦,不知道名的最后的野花。忽然几间农舍,木屋木围栏。白杨,还有白桦,那些纯净的白色的树干与枝杈,是上帝遗漏了色彩的画布,这让世界变得还有期盼。

我初见着的,彩虹的根,就从那片金黄的麦田中,腾地而起。向远方,天知道那彩虹通往远方的哪里,在列车的身后,是否又回到了伊尔库茨克?

哦,不,是两道彩虹,相伴着的两道彩虹。

莫斯科时间14:42,伊尔库茨克时间19:42,列车停靠出伊尔库茨克后的第一座车站,伊尔库茨克州的济马(Зима),奥卡河(Ока)畔的济马。奥卡河是伏尔加河最大的支流,而那条令莫斯科得名的莫斯科河,又恰是奥卡河的支流。

站在济马火车站的月台上,天色已晚。阳光已经在济马前退去,1985年的济马火车站的青砖建筑群,在浓云下依然非常醒目。车站没有围栏,月台外的广场上,有公交车与聚在一起等候客人的计程车司机。几间售货亭,我几次想走出去买些什么,可总是担心会错过列车,虽然在济马停车有近30分钟的时间。

我站在列车不远处的月台上。一位武装警察远远地躲在停车楼旁的垃圾筒边吸烟,另一位武装警察则在和他的女友热烈地聊着天。

然后,拥抱,亲吻,仿佛他们已经分开了一个世纪。

“告诉我一个幸福的车站名,我就买一张车票去那儿度过一生。”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是几乎南北纵贯北冰洋至蒙古草原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首府,叶尼塞河穿城而过。边隆之地,如果没有西伯利亚铁路,便没有如今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城崭新的火车站,不像还存留着几栋旧楼的济马火车站,没有半点过去的踪影。深蓝色的候车楼,清冷地矗立在清冷的早晨。

楼前的长椅上,坐着一对衣着有些简陋的母女,静静地看着眼前的国际列车,不言不语。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曾经是座可以令人噤声的城,前苏联时期,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是前苏联劳改总局,也是著名的古拉格的重要劳改营所在地。这里的劳改营犯人无数,以至于需要在周边城镇分置劳改营。好在,都过去了。

虽然在那些曾经效仿前苏联并且如今仍然存在的政权中,仍然有古拉格,但在俄罗斯,这一切都过去了。

再不会回到过去,就像我再不会回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一样,在晨雾中告别叶尼塞,告别即将在北方不远处可以拥抱着他的安加拉的叶尼塞。然后,晨雾四散开去。

白桦以及落叶松,在迷离的雾中。仿佛我昨天看见的那幅未完工的图画,忽然被一夜细雨洇湿。

1982年,那部著名的苏联电影,《两个人的车站》(Вокзал для двоих)。在扎斯吐宾斯克的车站餐厅,普拉东初遇见漂亮的餐厅服务员维拉时,维拉正大声地招呼着顾客:“亲爱的客人们,每份午餐的价格是一个卢布20戈比。”

后来,把普拉东捉弄得错过列车又暂失身份证明的维拉,感觉到歉意,或者是对这个落魄的人有了些温暖的情意:“由于我的过错让你在这儿耽搁了时间,那我就把你作为亲爱的客人招待,你知道,根据上级指示,对新来的客人要比过路客人招待得好。因为我们饭店是个先进单位。营养菜中仅有鸡,我现在就给你拿来。一共是两个卢布28戈比。”

上午的时候,列车员是一位身宽体胖到勉强能在车厢走廊中行走的俄罗斯女人,没有漂亮的维拉。同样没有的,还有那些曾经如此便宜的食物价格。

进入俄罗斯以来,我只收着两枚戈比。俄罗斯的硬币有10卢布、5卢布、2卢布、1卢布与50戈比四种,但是已经没有计算到戈比的物价,所以50戈比硬币仅仅为2枚凑成1卢布使用而存在。18号旅客车厢中,乘务员室门内,有一张小货架,出售各种简易旅行食物。一瓶苏打水40卢布,一小盒方便面52卢布。至于在17号餐车中,一盒在伊尔库茨克超市中售价49卢布的果汁,售价200卢布;一碗牛肉红菜汤――所有热餐均为现场制作――310卢布。但是车站月台上出售的食物价格便宜许多,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之后停靠的克麦罗沃州(Кемеровская)马林斯克(Марии?нск)火车站,1.9升装果汁160卢布,80卢布也可以买到最大号的方便面。

但是无论如何,花一个卢布加几十个戈比可以吃一顿简易午餐的年代早已经过去了。不过似乎也没有人会怀念那个时代。毕竟食物不再紧缺,需要的都在那里,只要拿着卢布走过去。

在今夜来临前,看见的最后一座火车站,是新西伯利亚(Новосиби?рск)。新西伯利亚,夕阳中一座宏大的城。列车入城车行许久,车行许久出城,车站密布十数条轨道,线缆如织。确实是一座宏大的城,是西伯利亚地区最大的城,是人口仅次于莫斯科与圣彼得堡的第三大城。

城市中,有许多工厂,红砖的烟囱飘散着浓烟。浓烟并无碍新西伯利亚的晴朗与蓝天,在西伯利亚,一座城的浓烟能碍广袤的西伯利亚几何?更何况,有穿越西西伯利亚平原的风。

国际列车在西伯利亚铁路经停的火车站均是大站,停车时间短则一刻钟,长则半小时。可是在马林斯克与新西伯利亚之间,却有一站仅停两分钟的泰加(Тайга)。之所以停靠克麦罗沃州西北部的小城泰加,大概只是因为泰加是在西伯利亚铁路与去往北部重镇托木斯克(Томск)的铁路支线交界点上。

18号旅客车厢中,并不是每位乘客都去往莫斯科。铺位稀缺,于是每有下车的乘客,总会有替补的乘客上车,任何一站区间都不会空着一个铺位。在泰加下车的是36铺那个漂亮的俄罗斯姑娘,之前她一直站在我的身旁,看着窗外无尽的白桦林。

列车停靠泰加是莫斯科时间12:22,在时差有4个小时的克麦罗沃州,已是下午。她回到她的铺位上,整理行囊,然后忽然脱下了T恤,她是要换一件新的T恤下车吧,可是她没有关卧铺单间的房门,就在我躲闪不及视线里。我看见了她的内衣,白色的蕾丝内衣。

她的行囊很重,我吃力地帮她提到列车车门旁,然后看着她吃力地提着她的行囊穿过月台。我想如果不是仅仅停车两分钟,也许我应当送她到车站外面。

如果我回来的时候,如果我也错过了我的列车,也许我应当像普拉东那样,对坐在窗口里的年轻的女售票员说:“您如果能告诉我一个幸福的车站名称,那我就买一张车票去那儿度过一生。”

西伯利亚海风呼啸,两盏灯驶向秋明

在微有光芒的凌晨,开往莫斯科的列车行驶在西伯利亚海。

是的,西伯利亚海。在原本称之为西西伯利亚的草原上,有一层匍匐在草原上的浓厚的雾,如海水般,如海水般在白桦林间细密地流淌。没有草原,只有无尽的白色海洋,在远处的天际,在天际的海平面上,血红色的朝霞浸上云层,然后绛红,然后绯红,然后是模糊的、暧昧的有些许淡红的乌云,而那些笃定的乌云,则汹涌而去,直到列车前行的天际。

这一夜,列车从晴朗的西伯利亚,走向了阴郁的西伯利亚。在某处空无一人而又苍白的公路道口,立在路旁的两根白桦木杆上,点着两盏苍白的灯;在某处不知名的火车站,清晨微弱的光芒中,废弃的铁轨上泊满废弃的列车。在那些锈红色的弃车之间,暗绿色的野草已经攀上车门,远处是积水的赭石色的土路,以及背景天空中无尽的乌黑的云。

那是硝烟吗?列车走廊中只站着我一个人,那时还不到托尔姆时间的6时。仿佛我错上了一辆开往战场的列车。在列车与铁轨撞击的嘈杂声中阒静无声,清冷的西伯利亚海风从连接处灌进车厢,我有些颤栗。

后来,终于有片刻,阳光冲破云隙。在清晨温暖的阳光中,草原上的浓雾散去,海洋重归草原。在远处乌云的天际,忽然又一道彩虹,纵贯天地。可是却不能像前天下午那样,列车与彩虹近在咫尺。那道彩虹只在天际,为列车指引秋明(Тюмень)的方向。

在昨夜,我错过了鄂木斯克(Омск)。高尔察克的白军政权,首都即是鄂木斯克。在《无畏上将高尔察克》那部电影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依然是在冬夜暴风雪中的西伯利亚铁路,高尔察克与他的爱人在列车上,走向生命的终点。那夜他所走过的路线,与我昨夜或者前夜、明夜走过或将走的路线是同样的,这正是这样的铁路令我着迷的原因,其实我们始终在一起,只是在不同的时间。

鄂木斯克州毗邻的秋明州首府秋明,是在错过鄂木斯克之后,在阴郁的西伯利亚踏足的第一座城市。昨天在马林斯克火车站,当列车启行的时候,看见火车站旁老旧的货仓上依然有砖砌的建成年份:1898。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古老的,却依然在如它当初所用的建筑。但是比起秋明的历史,西伯利亚铁路沿线的许多城市历史只是事实起源于西伯利亚铁路建成通车的百年,那未免太过短暂了。秋明建城于1586年,是西伯利亚最古老的城市,是俄罗斯在西伯利亚的第一座移民城市,然后俄罗斯人以此为据点东扩,直至完全征服广袤的西伯利亚。

叶卡捷琳堡之后,是最美风景的尽头

叶卡捷琳堡,地处乌拉尔山脉(Уральские горы)东麓,伊塞特河(Исеть)由西北向东南穿城而过。横穿西西伯利亚直至乌拉尔山脉,甚至整个俄罗斯,几乎所有重要的城市,都依傍着一条重要的河流。伊尔库茨克之于安加拉河、济马之于奥卡河、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之于叶尼塞河、秋明之于图拉河,叶卡捷琳堡之于伊塞特河,以及前路的,彼尔姆(Пермь)之于卡马河(Кама)、下诺夫哥罗德之于伏尔加河、莫斯科之于莫斯科河,圣彼得堡之于诺瓦河(Нева)。

叶卡捷琳堡历代为俄罗斯重要交通枢纽,加之又是名城,于是在叶卡捷琳堡火车站下车的俄罗斯人与外国游客最多。黑熊般的俄罗斯人已经在之前的秋明站下车,叶卡捷琳堡站下车的是那三位美国人与其他许多中途上车的零散旅客。我所在的18号旅客车厢中终于有空下来的铺位,替换而上了另外几位美国人,他们都是安静的。

可惜的是,在叶卡捷琳堡火车站内,完全看不到叶卡捷琳堡的踪影。作为交通枢纽,叶卡捷琳堡火车站设施极其先进,与每个现代化城市的铁路枢纽别无二致。作为交通枢纽的叶卡捷琳堡,同时也是俄罗斯中央军区司令部之所在。当列车驶入叶卡捷琳堡火车站前,远远望见一处坦克坟场,密密麻麻的坦克,着或者披覆着军绿色的帆布。密集到再无出场征战的可能,想来废弃已久。

在叶卡捷琳堡之后,西伯利亚铁路列车窗外最美的风景便已经过去。

广袤的西西伯利亚平原才是令人震惊的,让人自惭渺小的震惊。无尽的草原、无尽的白桦林,甚至无尽的农田。在已经收割结束的农田上,有无数的麦草卷。从列车上远远看过去,就像是微黄色的奶酪蛋糕上的裱花奶油卷儿。不再有稻草人值守的晚上过去,明天那些奶油卷儿一定会少去许多吧,上帝会偷偷地用指尖挑起一个来,塞进嘴里。再用他万能的手抹平痕迹,整个过程如此神秘,无人知晓。

过秋明以后,将近乌拉尔山脉,落叶松渐渐多了起来,森林也渐渐变得稠密。有更多的农舍人家,看起来就像是在利斯特维扬卡的山上。视野不再那样辽阔,替换它的,是田园的风光,那便是我熟悉的了。

第9篇:南之于西北范文

1.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姚鼐《登泰山记》)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课本译注:“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负,背。烛,照。”此译注中将“明”处理为“光”,不对。查《古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和《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明”均无“光”义项。“明”的本义是“明亮,光明”,“东方明矣,朝既昌矣”(《诗经・齐风・鸡鸣》)“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孟子・尽心上》)中的“明”用的就是本义。“明烛天南”中的“明”用的正是本义,“明烛”是倒装,还原即为“烛明”,意即“照亮”。所以,“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宜译注为:“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负,背。明,明亮,亮。烛,照。”

2.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张溥《五人墓碑记》)

“赠谥美显”,课本译注:“指崇祯皇帝赠周顺昌为太常卿,谥为忠介。美显,美好而光荣。”此译注中将“美显”处理为“美好而光荣”,不妥。其实,“赠谥美显”是“合叙”,要分开来理解,而且次序上又有错综,分开来说,就是“赠显谥美”。《广雅・释言》:“赠,称也。”王念孙《广雅疏证》:“‘赠’之为言‘称’也。”对死者追封爵位也叫“赠”,崇祯皇帝曾经赠周顺昌为太常卿,谥为“忠介”。所以,“赠谥美显”宜译注为:“封赠显耀,谥号美好。美,美好。显,显耀。崇祯皇帝曾经赠周顺昌为太常卿,谥为忠介。”

3.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归有光《项脊轩志》)

“偃仰啸歌”,课本译注:“偃仰,俯仰,这里指安居,休息,形容生活悠然自得。啸歌,长啸或吟唱。这是显示豪放自若。啸,口里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此译注欠妥。前面讲“借书满架”,后面讲生活上“悠然自得”、“豪放自若”,意思明显脱节。考查“偃仰啸歌”后面的句子,不难发现,“万籁有声”是“冥然兀坐”所闻,而“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是“庭阶寂寂”所致,那么,“偃仰啸歌”定是“借书满架”而生。“偃仰”、“啸歌”紧承“借书满架”,当状读书之体态以及读书之声音。古人读书,有摇头吟诵(歌咏)之习。所以,“偃仰啸歌”宜译注为:“偃仰,俯仰,这里指摇头。啸歌,长啸或吟唱,这里指歌咏。”

4.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欧阳修《伶官传序》)

“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课本译注:“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古人常把王朝的盛衰归之于天命,欧阳修没有否定这种传统说法,但重视人事(主要指政治上的得失)的作用。”此译注中将“人事”等同于现代汉语的人事,不对。在现代汉语中,“人事”是一个名词。而在古汉语中,“人事”是两个词,“人”是名词,“事”是动词,就是“做,为”。 “人事”,不妨译成“人为”。所以,“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宜译注为:“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人为吗?事,做,为。古人常把王朝的盛衰归之于天命,欧阳修没有否定这种传统说法,但重视人为的作用。”

5.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苏洵《六国论》)

“此言得之”,课本译注:“这话对了。得,适宜、得当。之,指上面说的道理。”此译注将“得”处理为“适宜、得当”,不对。如果将“得”释为“适宜,得当”的话,那么“得”就是形容词,不可带宾语“之”。既然将“之”释为“指上面说的道理”,那么“得”就应该是动词,否则不合语法。其实,从语境看,“得”就是“得到”,可以翻译为“说中”、“说出”等。所以,“此言得之”宜译注为:“这话说出了上面说的道理。得,得到,说出。之,指上面说的道理。”

6.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

“当”,课本译注:“通‘倘’,如果。”此译注断章取义,不对。如果单独看“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这两个分句,将“当”释为“如果”,说得过去,但如果联系整个句子来看,却不对。这段引文整个是一个条件复句,“向使”领起条件分句,直到“良将犹在”,“则”引起推导结果分句,直到“或未易量”。在结果分句中,“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是主语部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是谓语部分。因此,“当”是“应当”之义,“相较”是“相当”、“差不多”的意思。所以,“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宜译注为:“应当跟秦国差不多,也许难以估计谁胜谁败谁存谁亡。当,应当。相较,相当,差不多。”

7.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六国论》)

“互丧”,课本译注:“彼此(都)灭亡。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此译注将“互”释为“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不妥。六国灭亡是有次序的,并没有混杂在一起“交互”灭亡。“互”在古代有两义:一指交错、交替;一指挂肉的架子。《周礼・地官・牛人》:“凡祭祀共其牛牲之互。”郑玄注:“互,所以挂肉也。”因其能连接两个事物,所以其引申为“一个承接一个”之义。“互相”强调的是共时层面的交互性,而“承接”强调的是历时层面的延续性。引文“互”字正用“承接”义,非“交互”义。所以,“互丧”宜译注为:“相继灭亡。互,承接、相继。”

8.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屈原《离骚》)

此句课本译注为:“摄提那年正当孟陬啊,就在庚寅那天我降生。摄提,星名,指寅年。孟陬,指正月。庚寅,指庚寅日。屈原诞生于寅年正月庚寅日。降,降生。”此译注将“摄提”释为“星名,指寅年”,不准确。这里使用的是太岁纪年法。古人根据岁星(木星)在天体中运行的规律来纪年,木星大体是十二年绕天一周,由于它是由西向东运行,与十二辰的方向、顺序正好相反,故古人又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做太岁,让它与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一致,这种用来纪年的方法就叫“太岁纪年法”。古人又取了“摄提格”、“单阏”、“执徐”等十二个太岁年名作为“太岁在寅(卯、辰)”等十二个年份的名称,屈原即诞生于“太岁在寅”年。所以,“摄提”宜译注为:“即摄提格,太岁年名,相当于寅年。”

9.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

“清角吹寒”,课本译注:“凄清的戍角在寒气中吹着。当时扬州有宋兵戍守。”此译注欠佳,未能很好地揭示词句的真意。《宋词选》将此句注为:“凄清的号角吹来了寒意。”这样理解要精确得多。号角本身并无感情可言,吹出来的声音无所谓寒暖。但是,处在金兵压城、宋军常常闻风溃逃、城市随时被包围和攻陷的情况下,人民的生命财产毫无保障,处在这样境遇下的人们,听到戍卒的号角,只能感到胆战心寒。所以“吹来了寒意”,恰到好处地描绘了当时扬州的萧条、冷落和词人的悲凉心情。(《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1748页)对此句的分析也可为佐证:“‘清角吹寒’四字,‘寒’字下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联系在一起,把产生寒的自然方面的原因抽去,突出人为的感彩,似乎是号角声把寒意散布在这座空城里。”

10.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姜夔《扬州慢》)

“杜郎俊赏”,课本译注:“杜牧善于游赏。俊赏,卓越的鉴赏力。”此译注将“俊赏”处理为“卓越的鉴赏力”,不妥。“俊赏”,即“俊赏者”,名词性词组作谓语。“俊”,《说文解字》:“材过千人也。”“俊赏”,最会欣赏。如钟嵘《诗品序》:“近彭城刘士章,俊赏之士。”“俊赏者”,即“最会欣赏的人”。所以,“杜郎俊赏”宜译注为:“杜牧是最会赏景的人。俊赏,既‘俊赏者’。”

11.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