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能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电能计量;计量资产;器具回退
作者简介:彭清清(1966-),女,湖北咸宁人,湖北宜昌供电公司电能计量中心,政工师;邓黎明(1977-),男,湖北巴东人,湖北宜昌供电公司电能计量中心,工程师。(湖北?宜昌?443000)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4-0102-03
基于SG186营销应用平台的计量资产管理工作,是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国家电网公司构建“大营销”体系的逐步开展和实现,计量资产管理作为营销管理最重要的信息数据支撑来源,其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体现,电能计量管理从资产管理、运行管理到与应用平台的协调统一已成为现实。从SG186营销应用平台(以下简称SG186)运行近两年以来的情况来看,计量资产管理工作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改善,依据于SG186这一应用平台,使得资产管理工作标准得了到统一、工作流程得到了规范。
一、当前计量资产管理工作分析
1.管理思路
长期以来,计量器具的资产管理较为直接的说法就是“库房管理”,主要工作体现在资产的出入库管理,只要“帐卡物”对应,工作就算全部完成。随着计量集中管理的推行,资产管理工作逐渐增加了配送、回退、报废管理等工作,向“仓储—物流”一体化方向靠拢,而这也是目前资产管理的主要做法,管理重点在于计量器具的实物管理。
与以往“仓储式”资产管理不同的是,基于SG186的计量资产管理工作,是将计量器具作为联系纽带贯穿于营销业务的全过程,将其定位于营销业务信息流转工作最基本的载体。无论是计量中心内部的流转管理还是营销部门的业务流转管理,都建立在计量器具这一载体之上。如此,计量器具从订货开始到验收、出入库、检测、配送、安装、轮换、报废等全流转环节都必须得到有效控制,其信息数据必须是完整有效的、流程是有据可查的。其管理理念中资产实物管理与资产的SG186信息管理并重,缺一不可。
2.管理现状
(1)计量资产的实物管理。现行下计量资产的实物管理即库房管理,仍延续着“仓储—物流”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此模式在一定条件下将会长期存在并不断改进,继续巩固计量集中管理模式的运行和计量专业化管理的方向。计量资产的实物管理一般由地市公司的计量中心计量一级库房管理班组(如配送班)承担。管理班组根据上级部门在SG186的批准计划,负责计量资产的验收、出入库、配送、报废等实物流程,此部分工作都须依据SG186管理流程,按照先系统后实物的流程完成各个实物流转环节。
(2)计量资产的信息管理。资产信息录入工作在计量中心一级库房与各二级库房管理班组,计量资产的信息管理工作主要在地市公司营销部。资产信息录入工作包含了资产管理的全流程,从订货、验收、出入库、检测、配送等环节开始一直到资产回退、报废,每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资产信息。地市公司营销部根据SG186和营销监管平台的相关查询、考核数据,行使管理职能,督促各级计量库房和营销科对相关问题数据及时清理。
(3)计量资产管理考核。一是对各级计量库房按照《计量库房标准化管理办法》进行评分及考核,主要包含库房设置及管理机构、库房环境建设要求、库房管理规范等几个方面,考评一年一次。二是对SG186中的资产信息进行统计,对出现的不合逻辑、错误、不完整的资产信息每月进行分级通报。三是对资产信息中出现的计量器具超检定期限、拆回器具不及时回退、新投运互感器未检定等信息每月进行统计评分,考评结果纳入省公司同业对标考核中去。
3.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
(1)管理思路需要推陈出新。现有的资产管理思路都与库房管理密不可分,着重点在于实物管理而轻于对于资产信息的管理。在基于SG186营销应用平台的计量资产管理模式下,现有的管理模式和思路明显跟不上新的管理要求和管理节奏。
以计量器具的回退管理为例:按照SG186资产管理要求,每月各级库房更换后的计量器具都应在当月回退至一级库房,而原有的管理思路是只要确保在一定期限内回退至一级库房即可。两种管理思路带来的结果以2011年2月的营销质量考核为例(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以SG186系统数据为依据的回退管理考核中,指标状态正常的地市公司为5家,占比仅为38.5%。而计量器具回退管理是被纳入省公司同业对标考核的内容之一,仅此一项就将使得各地市公司之间的差距拉大。
表1?湖北省电力公司2011年2月计量器具回退管理汇总表
单位 指标状态 电能表 互感器
单相 三相三线 三相四线 合计 电流 电压 组合 合计
回退率 回退率 回退率 回退率 回退率 回退率 回退率 回退率
湖北省电力公司 24.97 13.38 19.52 24.48 16.34 3.24 4.52 15.61
**供电公司 异常 8.62 0 1.29 7.96 1.08 0 0 0.96
**供电公司 异常 93.64 93.75 72.93 92.26 16.46 57.14 100 16.71
**供电公司 异常 38.11 50 74.87 41.03 54.35 100 100 54.35
**供电公司 正常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供电公司 正常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供电公司 异常 33.46 25 60.54 35.59 0 100 0 0
关键词:电能计量; 信息化管理;装置
电能计量工作是电力企业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电力企业和用户建立信任关系的关键。电力市场的快速发展要求电能计量工作必须提高管理水平,保证计量的准确、可靠,而这一切都是必须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才能实现的。当前,各种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操作系统飞速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网络技术广泛的应用,促使我们在计量管理上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来进行管理具有更宽的选择空间。电能计量装置管理包括计量方案的确定、计量器具的选用、订货验收、检定、检修、保管、安装、竣工验收、运行维护、现场检验、周期检定(轮换)、抽检、故障处理和报废的全过程管理,以及与电能计量有关的远方集中抄表系统、负荷控制系统等相关内容的管理。抓好计量装置管理,应制定相关控制措施,强化监督力度、促进电力营销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一、 电能计量信息管理的目标
电能计量管理部门应建立电能计量装置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并实现与用电营业及其他有关部门的联网。电能计量管理信息系统在功能设计上,各功能模块应形成一个有机联合的整体,互相关联,又各自独立,满足电能计量各业务功能需求。电能计量管理作为用电MIS的基础组成部分,必须预留数据接口。
电能计量数据管理以电能计量装置为主线,计量器具资产为辅线,对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状况实现全过程管理。应做到各项业务处理的独立性与业务流程的连贯性相统一;数据共享性高、一致性好;系统查询方式灵活多样;系统维护简便。具体来讲,应达到:①整个计量管理工作采用微机进行管理,实现计量信息共享。②计量资产的流转过程实现微机管理,跟踪计量资产在入库、校验、装拆、报废过程中的状态,采用口令和IC卡(或其他方式)双重控制工作人员处理业务的权限,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③用微机建立各种电能计量资产的台账,逐步做到在计量资产的流转过程中使用条码进行识别。④实现用电业务工作的自动化传输,逐步取消手工传递业务工作单的工作联系方式。⑤使用部分定制的表格,使报表标准化。同时也提供动态报表接口,在系统运行期间,各计量管理部门可根据需要建立一些有特色的报表。⑥能方便查询计量业务进行的过程、用户的档案资料、计量器具的资料及其更新轮换情况,查询电能计量的各统计数据。
二、 电能计量信息化管理应实现的基本功能
1 电能计量器具资产管理
电能计量器具包括电能表、TA、TV、及计量箱(屏)等在内的电能计量设备。该模块应能实现电能计量器具资产的动态管理,即对各种计量器具进行入库造册,实现的功能有增加、删除、修改、打印资产卡片及查询等功能。
2. 电力用户档案管理
电力用户用电基本信息等资料管理,包括新增用户、修改、删除用户信息打印用户基本信息;浏览、查看用户清单。该模块要处理的信息主要包括用户的属性参数、供电方式、计量方式、用户用电设备一次接线图等。
3.计量点信息管理
计量点信息管理包括新增用户计量点,修改、删除用户计量点、打印用户计量点信息。
4.计量业务管理
该模块应实现用户计量点电能计量设备的异动情况的登记,主要包括:①有、无功及多功能电能表的新装、拆除、轮换、倍率分界等业务,并记录应换应校日期、工作人员、工作日期,根据计量点和电能表的情况记录有关的总、峰、平、谷的起止码及换表时因2次回路少计电量等信息。②根据计量点的具体情况最多可记录三相TA、TV的相关业务,对计量点上的TA、TV的新装、拆除、轮换业务的各项数据记录。包括各相TA、TV的编号、应换应较日期、工作人员、工作日期等。③失压计时仪的新装、拆除、轮换等业务发生的相关数据记录。④高压计量箱的新装、拆装、轮换等业务,并记录各种业务数据。
5 计量点设备现场校验
现场校验包括电能表的现场校验和互感器的现场校验。在实际工作中无功表一般不作校验。记录电能表的现场校验数据,包括功率因数、误差、短路电量、UIP等,并自动设置下次校表日期等;打印电能表的历次校验记录;记录TA、TV的比差、角差及二次压降等;计算计量点的互感器、电能表的合成误差;查询和打印电能表、互感器当前及历次的校验情况。
6 电能计量标准信息管理
标准设备资产管理用于登记所属标准设备资产,包括各项铭牌参数和技术数据及标准设备的历次送检记录等。打印、查询标准设备台账、清单等。
7 计量故障信息管理
登记用户计量点故障发生的各项数据,如故障类型、差错电量等;打印、查询故障登记表、故障明细表。
8 统计报表管理
电能计量器具、计量标准清单、流转登记表、电能计量器具分类账等;电力用户清单;电力用户计量装置参账;电能计量常规工作年计划、电能表现场校验计划、电能表轮换计划、标准设备年送检计划;计量业务工单;标准设备统计表、V类电能表抽样检验考核统计表、省公司电能计量工作季(年)报表。
9 计量人员管理
包括计量人员档案管理、培训记录、受奖情况,打印计量人员登记表和人员清单等。
三、表计、互感器质量控制措施
根据业扩发展和正常轮换的需要,以及电力公司对电能表、互感器的配置原则,由计量中心编制年度计量器具订购计划,或向负责采购电能计量装置的单位(部门)提供详细的技术参数。电能计量器具应具有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CMC)和生产许可证及其编号。首次新购入的电能计量器具,电能计量检定中心应抽3只以上进行计量性能试验,合格后,再进行批量验收。验收的计量器具出具验收报告,验收合格后,由负责人签字接收,办理入库手续并建立计算机资产档案。
凡首次订购的电能计量器具宜小批量试用,以积累使用经验。随着电能管理向标准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电能计量技术机构应订购具有防窃电、多功能的电能表,尤其具有防强磁场窃电的电能表。新技术电能表经试用后批量推广应用,早期电能表按品质抽检结果需批量更新。为提高低负荷计量的准确性,应选用宽负载(过载4—6倍)的电能表。电能表过载倍数越高,电能计量装置准确计量的负荷范围就越宽。同时,当用户负荷增长后,可减少更换电能表的工作量。
四、校验质量控制措施
新购的电能计量器具应按规程进行首检,检定合格后方可领用装出,不合格的由厂家更换合格产品。根据检验规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计量检定中心分别确定各种用户电能表和互感器的检验、轮换周期和标准检验的送检时间;严格执行计划轮换、校验、检修,到期应换必换,应校必校,修校必须合格,修校记录、数据微机存储,打印齐全、清楚。计量检定中心应重点考核以下指标:
(一)标准装置的周检合格率应不小于98%;标准装置的周期受检率应达100%;在用电能计量标准装置周期考核率就为100%。
(二)电能表、互感器周期轮换率应达100%,周期校验率应达100%。
(三)电能表修调前检验合格率:Ⅰ、Ⅱ类电能表应达100%,Ⅲ类电能表应达98%,Ⅳ类电能表应达95%。
(四)现场检验率应达100%;现场检验合格率:Ⅰ、Ⅱ类电能表应不小于98%,Ⅲ类电能表应不小于95%。
关键词:电能计量管理;质量跟踪;Web service;双机集群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energy metering and management of work by the social partie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energy metering management involves a wide range of content very rich, traditional ways and means difficult to meet the current needs of the new situation, to achieve energy metering management work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imperativ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energy metering management system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echnology, the system includes four business METERING Device Manager, the management of standards of measurement devices, measurement, and certificate management, and measuring instruments of Quality Supervision, management subsystem, with the METERING equipment, standards of measurement device lifecycle management and measurement equipment quality tracking capabilities, the level of the provincial network, the main energy metering and management of business processes, information and networking. The system in th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rporation to carry out the measurement managemen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o good effect.
Keywords: energy metering management; quality tracking; The Web service; dual-cluster
中图分类号: U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厂网分开,电能计量工作更加受到社会各方的重视。国家在法律层面上为计量工作提供了依据和原则[1-2],电力工业部在技术层面上也了相关的管理规程[3-4],电能计量管理作为电力生产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其内容非常丰富、细致和具体,在新的形势下,传统的管理方式与手段难以满足要求实际工作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势在必行。国内有一些同行针对关口计量管理建立了计算机管理系统[5-6],有的供电局在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中建立计量管理子系统[7],这些计算机信息系统为关口计量和计量资产管理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手段,但电能计量管理还包括电能计量标准量值传递管理、计量人员及证书考核管理和电能计量器具质量监督等基础性工作,如在全省范围内对这些计量基础性管理工作实现流程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将为计量管理工作提供更加有效的科学手段。
1电能计量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
1.1系统功能需求
电能计量管理是电力生产中的一项日常管理工作,贯穿于电力生产的全过程,即从发、输、配电到最终电力用户消耗,其涉及的具体工作内容非常丰富,可分为管理机构、计量人员与计量标准和各类计量器具管理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电能计量管理架构如图1所示,在管理机构上,已形成了网、省和地市三级主要管理机构;对于计量人员与计量标准,建立了从国家基准、省级标准到地市标准量值传递体系,从网管理部门、一级和二级考评员到标准与器具检定员的考核管理办法;对于各类计量器具的管理,建立了从设计、采购、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到最终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
图1电能计量管理架构
本文在省级电网层面上针对关口计量设备管理、电能计量标准管理、计量人员及其考证管理和电能计量器具质量监督等基础性管理工作进行分析,目前广东全省共有电能计量点1982万个,其中关口计量点有980个左右,电能标准装置700套左右,电能计量器具2286万只,计量人员共计1600人左右,涉及的管理单位有21个地市供电局极其下属单位、56个统调电厂等,需要把电能计量管理系统建设成一个各供电局以及统调电厂共同使用的计量管理基础信息平台,不但要实现全省电能计量量值传递工作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提高计量监督管理工作效率,同时也要使该系统成为全省各级计量管理工作者实现数据共享和沟通的交流平台。
根据广东省的实际情况,系统的主要性能要求如下:
(1)系统用户数:系统至少应满足2000名以上注册用户的数据量,并具备一定的扩充能力。
(2)在线用户数:系统应能满足500名用户同时在线操作的网络负载压力,并具备一定的扩充能力。
(3)系统响应时间:应用程序响应时间不超过2秒;静态页面响应时间不超过2秒。
(4)数据库容量:数据库单个表最大可容纳的记录数不低于1000万条。
1.2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系统功能的需求,在功能上将系统划分成五个子系统,即关口计量装置管理、计量标准装置管理、计量人员信息管理、计量器具质量管理、系统权限和流程管理。各个子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
图2系统功能模块划分示意图
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实现如下:
关键词:供电公司;电能计量;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TU20 文献标识码:A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也随着提高,相应的电器使用量也增加,对电力资源的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力供电公司作为电力资源的直接提供者,其管理工作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用电用户的电力使用效果。
1 电能计量管理的现状
由于电能计量管理涉及到的数据较多,并且随着电力系统的革新,管理难度也随着升高,目前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电能管理法制意识不强,计量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电能计量管理需要有一定法律法规的约束和限制,才能够在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内执行工作,将自己的工作做好。但目前,一些县级电力公司的管理人员对相关的法律意识不强,不按照公司的管理规定及相关的法规办事,导致有损公平交易的违规供电工作时有发生。此外,有的供电公司由于职能不够全面,对供电中的工作监督不够,致使县级和乡镇层次的供电计量工作没有统筹计量。
1.2技术和检定环境有待提高。要想供电计量工作做的到位,首先在技术上及相应的供电设备上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目前,供电企业中的计量检定室的仪器设备落后,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防尘及抗震等都达不到规程要求,致使电能计量的准确度难以保障。另外,有的计量检定室甚至缺乏对指示仪、、万用表及播表等仪器,导致互感器现场校验及二次压降测试等工作无法展开。
1.3计量设备有待进一步提高。仪器是一个企业的硬件设施,其功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资源的计量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供电企业只有根据新时期人们的要求,将机器设备更新到最新,才能提供人们要求的电力计量服务。但目前,一些县级供电企业的电能运行表大都是型号较老、年代教久远的老字号,跟不上现阶段电能计量的要求。这不仅使用户在用电中的利益受损,也使企业在计量误差中蒙受经济损失。
1.4员工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目前,由于员工退休年龄的推后,一些电力公司的老员工本身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但由于国家政策的缘故,不能退休。由于他们占着岗位,新的技术员工就不容易被引进。导致整个电力计量部门的员工趋于老龄化,技术力量得不到更新。
1.5对基础资料的重视度不够。电力计量的准确与否,和常年积累的基础数据是分不开的,只有在大量准确基数据的基础上,才能将电力收取费用定的合理。但目前,由于工作人员的不够重视及管理不严格等缘故,电能计量装置的基础信息在电费系统中是零散及不准确的。这直接影响到电能计量工作的展开及进一步的管理。
1.6电能表产权与电能计量管理之间的矛盾。施行“两改一同价”后,约有70%的用户电能表产权在在贸易结算计量点上运行。这无疑增加了电力企业的管理难度,因为施行该项政策之后,用户和电力公司的关系将更加紧密,供电企业的任何变动都将影响着用户的贴身利益,所以,便会容易引发很多矛盾,如用户阻止供电企业轮换、现场校验电能表等事件。
2 电能计量管理措施及策略
2.1电能计量装置规范管理。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是电能计量管理中重要的环节,有效安装,不仅能够提高该装置高效运行,而且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所以,供电企业在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时,应采用专业安装队伍,使装置安装及拆卸标准化。另外,在平时工作中,应具有针对性的培养电能计量装置管理人员,让他具备该装置的规范化安装、规范化拆卸、标准化养护和维修等,对于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将有极大提高。
2.2完善管理机构,使管理职能更加强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供电企业应当将供电管理工作交给计量管理机构,而将计量业务交给计量技术机构。这样才能实现计量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的专业化及科学化的管理。(2)优化供电计量管理机构和电力营销部门的职能,避免出现管理错位等问题,使计量管理机构的职能发挥的更加充分。(3)不应该在降低条件及标准的情况下建立分散的计量检定室,以免由于检定环境及检定装置难以达到条件而造成的计量不准确等情况的发生。(4)可以在供电部门设立备用表库,并按照各地的电表运行数据及状态,配置合适的电能表,这样,即避免了检定点引发的送检难,又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及服务效能。
2.3加大投入和培训,以适应计量扩大规模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着重于计量管理部门的设备更新,加大资金投入,增加计量检测设备的现代化及科技含量。另外,对计量管理的工作环境进行改善,使获得的计量数据更加准确。(2)加强员工素质的提高。员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电力计量管理的效率。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当及时对新人才进行引进,对在职员工进行技术及计量理念的培训,加大对新工艺的学习。
2.4提升管理的规范化。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应当结合现阶段计量工作的现状,制定和完善计量工作的 纲领文件、计量工作的程序性文件及约束性文件,并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计量工作的规范性。(2)健全量值追溯体系,以提高计量的周检率及周检合格率。只有建立此体系,才能降低计量的误差,才能确保计量标准均取得《计量标准合格证书》。(3)严格按照《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要求,在电能计量管理中心的基础上,建立计量巡回检测制度、大客户及公变台区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制度。(4)做好年检及考核等工作,为供电企业进入正常轨道打基础。如供电公司可以按照《计量工作检查评分细则》中的规则,对下一级的供电企业进行计量检定质量、计量管理水平及计量管理机构设置进行考核及评定,以促进供电企业管理的正常化。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用电的质量也随之增加。电能计量管理作为电力企业运行中的重要环节,在电能的输出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当下飞速发展的电力市场中,其只有不断革新管理手段,才能更好的服务用电客户,为企业创造更丰厚的效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能质量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电力市场的建立,电力企业与电力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电能已转化为由电力部门向电力用户提供电力供应及辅助服务的特殊商品。电能质量的保障离不开电能生产、输送、分配、使用的各个环节,电能质量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电力系统生产运行的技术问题,而且已经涉及社会、经济、生产和资源配置等各个方面。如何建立合理的电能质量市场结构体系,制定合理的市场管理政策,也已成为当前电能质量重点问题。
1.电能质量分析
一般意义上电能质量是指优质供电。ieee标准化协调委员会给出电能质量的技术定义:合格电能质量是指给敏感设备提供的电力和设置的接地系统均适合于该设备的正常工作,它包括稳态电能质量和暂态电能质量两部分。目前衡量电能质量指标包括电压偏差、频率偏差、谐波、电压三相不平衡、电压波动与闪变、暂态过电压等几项。从以上指标可以看出,影响电能质量的因素来自电力生产、输送、分配、使用的各个环节。其中系统电压偏差、频率偏差等指标主要受电力的生产环节影响;谐波、电压三相不平衡等则主要受电能的使用环节影响。同时电能质量的保障也离不开输送分配环节的调度管理。
2现阶段电能质量管理措施
2.1建立管理标准
电能质量关系到用户的供电质量和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应成立电能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电能质量分析会,及时研究电能质量工作。进一步完善电压无功、供电可靠性管理体系,制订相关管理标准,使电能质量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2.2完善电力监管机制
电力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能源的基础工业,又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公用事业。电能的生产供应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为了确保供电质量,必须及时制定相应的制度法规,必须建立国家层面的独立的电力监管机构,从而规范和监管电力市场运行,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对于出现的电能质量方面的问题,应由电力监管机构以中立的立场,本着独立、公正、透明、专业的原则,依法处理电力市场纠纷,维护消费者权益。监管体系的建立包括有关电力立法和执法的法律环境、专门的行业监管机构(包括对监管的职能、责任、内容、手段、权力配置、对监管者的监控机制等规定),以及多层次的行业自律组织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等。
2.3加强统一管理
在电力市场环境下,发电设备和输电设备的投资者可能是一些独立的厂商。但无论是发电系统还是输电系统仍应该进行统一规划,保证电力工业的建设“适当超前”,维持系统有合理的备用,做到电源与电网相协调,送端和受端相协调,有功和无功相协调,将“系统统一规划,投资宏观调控”作为第一道防线。同时,在电力市场条件下,市场需要制定强制准入规则,新投资的发电厂在接入系统时,必须从全局考虑,纳入整体系统规划,寻求最佳的网架结构。
2.4加强电网改造力度
电网结构合不合理、电网质量好与坏直接关系到电能的质量。为此,加大对电网设备的更新改造力度,新建和完善高低压电网,缩短了高低压线路的供电半径,加大了导线截面,优化了公用配电变压器的布局。如把设备老化、运行状况较差的变电站退出运行,实现了双电源供电,加快了线路电缆化、绝缘化改造进程等措施。并要做好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改造和调度配电自动化改造工作,提高线路运行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同时,可对一些重要场所和重要单位实施双电源供电,对开关设备进行无油化改造,在线路上安装故障指示器,更换高耗能变压器并对新安装的配电变压器配备了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2.5加强电力技术管理
无功管理是技术管理中的关键方面,改善和提高电能质量,要抓住无功平衡和无功补偿。强化无功管理分三个方面:一是异步电动机的就地无功补偿。二是配电变压器的无功补偿。三是10kv配电线路的补偿。此外,在优化无功补偿方面,坚持就地分散和线路集中补偿相结合的原则。线路集中补偿的补偿点根据负荷分布及线路长度确定。高压补偿将电容器适当分组,根据负荷变化投切电容器。台区补偿电容器装在变压器二次侧,根据变压器负荷变化情况及电机容量等进行计算,合理配置,提高功率因数和降低线损。同时,还以全网网损尽量小、各节点电压合格为目标,以调度中心为控制中心,以各变电站的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调节与电容器投切为控制手段,实现了实时无功补偿和电压优化调节。
谐波管理是技术管理中的重要类容。按gb/t14549-93标准规定分别对现有谐波源和新增的谐波源实行严格管理,建立和健全客户谐波源的技术档案。当谐波源产生的谐波电流或使公共连接点的谐波电压超出标准规定的允许值时,按就地治理的原则,限期采取治理措施,对在规定期限内未能治理合格的,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中止供电。对新装或增容的用电客户谐波源,采取事前预防措施,把好投运关。通过对谐波的治理与管理,进一步确保电能质量。
合理配置电网电压监测点。实现对各电压监测点的在线监控。对生产设备进行试验和评级,保障设备健康稳定运行,确保电能质量。
2.6合理利用市场机能
在电力市场中,电能质量作为电能的辅助功能,市场主体提供了电网所需要的服务,就应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否则就会影响及时提供辅助服务的积极性。而电价作为电能商品的重要属性,是提供补偿功能的最基本手段。为了合理确定电能价格,首先应制定电能质量评价标准,对电能质量等级进行划分,依据电能质量确定最终交易价格。目前,各国的电力市场中常将电能质量分为常质、优质、高质电力3个级别,在签订购电合同时,用户可对电能质量提出具体的要求,并支付相应的费用。电力供应商在提供电能的同时应满足用户对供电质量的要求。电力供应商在确保其电能质量的前提下,可获得相应的收益,从而更好的激励其维护电能质量。针对于此,目前一些地区已建立了定制电力园区,由园区内的电力用户对电能质量提出具体要求并支付相应的费用,通过签订供电质量合同由电力公司保证电能质量。若发生电能质量问题,由电力公司依照合同约定,对用户进行赔偿。
由于电能的特殊性,影响电能质量的因素也可能来自用户端,所以,应对不同电力用户进行分类,重点加强对电网中用电大户及大干扰源用户的管理,使其在对系统干扰处于限定范围的前提下,为其提供相应的电能供应。若用户违反合同约定造成系统电能质量波动,影响其它用户的正常使用,则应由该用户对电力公司进行经济补偿或依法要求其进行整改。但由于电能质量控制设备投资大,电能质量治理是一项代价高昂的工作,一般用户很难自行解决。供电部门、用户分别作为电力市场环境下独立的经济核算单位不得不考虑投资的经济性。为此国内外学者提出了电能质量市场的概念,即将电能质量的治理推向市场,随着电力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专业的电能质量市场,使电能质量问题的解决更加市场化。当系统中需要解决电能质量问题时,电力企业或大用户可通过自己投资解决也可向市场“购买”,从而使电能质量控制更加专业化,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管理;验收;检定;故障差错预防处理
Abstract: The ability to do a good job of energy metering device management can directly affect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power grid, metering accuracy as well as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relevant user. The narrativ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that from energy metering the duties, technical requirements, management prior to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electrical,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acceptance, verification and related measurement fault err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pecific analysis, and thus have a more reasonable energy metering device management methods and measures.Key words: energy metering device; management; acceptance; verification; fault error prevention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U2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引言
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工作,能够充分保障电能量值的准确性、统一性和安全可靠性,进而充分满足进行公正计费以及正确计算电力系统相关经济技术指标的需要。同时还能够充分减少在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漏洞和隐患,进而降低电网线的电能损耗,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电网的相关经济效益。
1电能计量相关人员的具体职责以及技术装备
为了充分增强对于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工作,首要条件是充分提高电能相关计量专职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进行相关技术装备的配置过程中应该充分遵守以下的相关原则:
a)在确定相关的高计量标准器应该根据所辖供电区域内的有关被检电能表、互感器的相关最高的准确度等级、测量的相关量程和规定的量值传递任务来进行确定,但要设置恰当的准确度等级。
b)在进行工作计量器的配置过程中,应该根据的因素是:被检电能表、互感器的准确度等级、年检的工作量、本单位的相关工作定额。
c)必须配备齐全相关的计量标准器。
d)选择相关计量检定方法较为简便的计量标准器。
2电能计量装置的相关技术要求
电能计量装置的相关技术包括二次回路电压降、电能表与互感器的接线方式、配置统一标准的电能计量柜、专用互感器额定二次负荷的确定、互感器的二次回路、电流互感器额定一次电流的确定等方面。
a)电能表、互感器的接线方式
b)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对计费用计量装置,应该小于额定二次电压的0.25%;对于其它的计量装置要小于相关额定二次电压的0.5%。
c)对于35KV供电用户,应该专用配置相关的互感器或者相关的电能计量柜;对于小于10KV的三相线路供电用户,应该配置统一标准的相关电能计量柜。
d)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对于安装在用户处的大于35KV的计费用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不应该装设相应的隔离开关辅助触点,但是可以装设相关的熔断器;对于小于35KV的费用电压互感二次回路,不应该装设相应的隔离开关辅助触点以及熔断器。在互感器二次回路中应该选择铜质单芯绝缘线作为相应的连接导线。
e)对于专用互感器相应额定负荷,应该确保其实际二次负荷的25%--100%在相应的额定二次负荷范围内之内。
f)对于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的确定,应该保证其在互感器在正常的运行过程中所受到的实际负荷电流能够达到相应额定值60%,最低值应该大于30%。
g)应该采用相应的过载倍数大的电能表,从而达到提高低负荷计量的准确性的目的。
3安装前的相应管理工作
要按有关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确定合理的计量方式。对于电能计量装置的审定,具体内容包括用户的电能计量方式、电能表与互感器之间的接线方式、二次回路专用互感器的相应的二次负荷及额定功率因数、计量器具的相关准确度等级、电能表的标定电流、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一次电流、电能计量柜和电能表的相关安装条件、高压互感器与其它高压电气设备的之间的电气间隙和安全距离等工作。最后一项管理工作是对电能计量器具的进行相应的订货计划与验收工作。
4装后的相关验收工作
对于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后的相关验收工作包括:
a)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与技术性能、用户电能计量方式、计量器具产品质量、安装工艺质量与计量法制标志应该符合相关的要求。
b)对于电能计量装置的一次与二次回路接线情况,应该符合相关的规定和要求。
c)对二回路中间触点、熔断器以及试验接线盒的接触情况进行检查。
d)对电流互感器的实际二次负荷和电压互感器的相关二次回路电压降进行测量。
5计量检定
5.1能计量装置的检定类别与周期
作为计费用的电能表、互感器,应该在安装前进行相关的试验和检定工作,同时在一个月内进行相关的检验,并且对二次回路接线的正确性进行检查。同时应该定期轮换拆回进行相关检修以及试验检定。
对于电能表,单相表要每5年进行轮换,三相表应该每3年进行轮换。高压互感器要每10年进行相关轮换工作或者相应的现场检验,对于低压电流互感器,至少应该每20年进行一次轮换。
5.2对计量标准器以及试验用仪表器进行周期性检定
感应式的标准电能表、电子式标准电能表、电能表检定装置、标准互感器、试验用仪表仪器、互感器校验仪的检定周期,应该按照相应的规程进行。
5.3计量检定的相关管理
具体工作包括:相关计量检定计划的制定、进行计量标准的管理、对电能表互感器进行相应的检定管理、进行相关的现场检验管理、印模、印钳管理等。
6故障差错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电能计量发生相关故障差错的工作重点下面的几点:电能表与互感器接线差错、互感器变比差错、电能机械故障与电气故障,倍率差错、电流互感器开路或匝间短路,电压互感器断熔丝或者相关的二次回路接触不良,发生雷击或者负荷过高产生烧表和烧互感器的现象。
6.1根据计量的相关规程要求,对相关的计量装置进行完善
a)选择那些具有高精度以及稳定性相对较好的多功能电能表。
b)根据电流、电压互感器的相关误差,合理进行相互的组合配对,这样能够充分降低互感器的合成误差。
c)合理进行选择电压互感器二次导线。在选择时候要充分根据互感器二次回路的相关情况。
d)同时在投产之前,要进行对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实际二次负荷进行测量。
e)对35kV以上的计费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应不装设隔离开关辅助触点,35kV及以下的,应不装设隔离开关辅助触点和熔断器。
6.2采用合理的计量方式,减少相应的计量误差
a)对于接入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相关电能计量装置,优先选择三相三线制的电能表。
b)对计费用高压电能计量装置要设置相应的失压计量器。
c)合理进行选择电流互感器的变比。
d)采用电压误差补偿装置。
7防窃电措施
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办法:在高供高计专变用户通常会采用高压计量箱;而在高供低计专变用户通常会选择采用专用计量柜或者相应的计量箱,普通三相用户可以采用独立的电表箱,而单相的居民用户可以选择使用相应的集中电表箱。
参考文献
[1]《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2000中国电力出版社
【关键词】电能计量;信息化管理;论述
1 电能计量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进程
目前国内的电能量计量系统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进入稳定成长阶段,网、省级电网及主要城市的供电网均已配备电能量计量系统。并有向区、县供电网发展的趋势,普及率正在逐年提高。电能量计量功能已成为继SCADA、AGC功能之后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又一个基本功能,并在电能作为商品走向市场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发展进程分2个阶段:
1)电能量的采集和统计处理仅作为SCADA/RTU中的一项功能。由于受当时设备的能力限制,其采集的精度和数据均存在不少问题,只能作为SCADA系统监视电网运行工况之用。
2)国外知名厂商先后推出独立于原SCADA/RTU系统的电能量计量系统。国内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推出了自行研制的电能量计量系统,其特点是采用了独立的主站系统,专门的电能量远方终端,采用了专用通道、专用的通信规约来进行电能量的采集,计算和统计考核,以适应电力市场的商业化运作的需求。
2 电能计量信息管理的目标
电能计量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电能计量装置,并实现网络与电力业务和其他相关部门。电能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各功能模块应该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相互联系的,却各自独立,满足需求的电力测量每个业务功能。电能计量管理为基础的电力信息系统组件,必须预留数据接口。
电能计量数据管理对电能计量装置为主线,测量仪器资产作为下属线,运行状态的电能计量装置,实现整个过程的管理。应该独立的各种业务流程和业务流程的连续性集成;高数据共享和良好的一致性;灵活的系统查询模式;系统维护简单。特别是,应做到:1)整个计量管理工作由计算机管理,实现测量信息共享。2)计量资产流动过程,实现微机管理、资产跟踪测量是入库、校准、安装和丢弃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使用密码和IC卡(或其他)双重控制人员处理业务,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3)使用微机建立各类电能计量资产台账,在一步一步实现的过程中将测量的资产转移到使用条形码识别。4)实现自动传输电力业务工作,逐步取消手动变速箱业务工作秩序的工作联系方式。5)使用一些自定义表单,规范报告。接口,还提供动态语句期间的系统操作、计量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建立一些特殊报告。6)可以方便测量业务流程、用户查询文件数据,测量仪器及其更新查询电测量及各种统计数据。
3 电能计量信息化管理应实现的基本功能
3.1 电能计量器具资产管理
电能计量器具包括电能表、TA、TV、及计量箱(屏)等在内的电能计量设备。这个模块应该能够实现动态管理的电能计量器具的资产,即各种计量器具实际库存,功能有添加、删除、修改、打印和查询等平衡卡。
3.2 电力用户文件管理
电力使用的基本信息,如数据管理,包括新用户、修改用户信息、删除用户基本信息打印;浏览、查看用户列表。模块来处理信息主要包括用户的属性参数、供电方式、测量方式,用户利用设备接线图等。
3.3 测点信息管理
计量点信息管理包括新用户计量点,修改、删除用户测量点和打印用户信息。
3.4 测量业务管理
模块应实现改变用户电能计量装置计量点的登记,包括:
1)活性和多功能电能表的新衣服、拆除、旋转、比例边界等,记录的日期应在学校,工作人员、工作、日期,根据测点和电能表记录总码的开始和结束,峰、平、谷和改变表2倍以下循环计数量和其他信息。2)根据实际情况测量点可以记录到三相TA和电视相关业务,测量分在TA和电视的新衣服、拆除、旋转操作的每个数据记录。包括序列号,每个阶段的助教,电视,应该注明更多的日期,日期的工作人员等。
3.5 计量设备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包括电能表的现场校准和变压器现场检查。无功功率在实际工作表通常不做检查。电能表校准数据的记录,包括功率因数、错误、短路容量、摘要等,并自动设置下表在学校的日期等;从每个类型电能表校准记录,记录TA和电视相比,角差和二次压降等;计算测点的变压器,电能表复合误差;查询和打印电能表、互感器电流和所有之前的检查。
3.6 电测量标准的信息管理
标准设备资产管理登记属于标准的资产,包括所有的铭牌参数和技术数据和标准设备之前的检验记录,等等。打印标准设备参数、查询、清单等。
3.7 测量仪器、质量管理
1)点测量设备的现场检查。现场检查包括电能表的现场校准和变压器现场检查。在实际工作中学电能测量设备校准非常重要,提高服务质量的电能计量。电能表校准数据的记录,包括功率因数、错误、短路容量、摘要、自动设置第二个校准时间等;统计电能表检查之前的记录,记录二次压降和助教,和穷人相比,角的电视;计算计量点的电能表,复合误差的变压器;查询和打印电能表、互感器电流和所有之前的检查。2)电能计量标准的信息管理。标准设备资产管理登记属于标准的资产,包括所有的铭牌参数和技术数据和标准设备之前的检验记录等,查询打印标准设备参数,清单等。3)统计管理。统计管理主要针对统计电力测量仪器、计量标准清单,转移登记,如电能量计量器具分类帐统一管理,仍有大量的年度、季度列表,和部分工作进程时间表,这些统计数据可以实现信息管理。
3.8 统计管理
电能计量器具、计量标准清单,转移登记、电能量计量器具分类等;电力用户列表;电能计量装置和用户帐户;电力能源计量工作计划,定期校准计划的电能表,电能表旋转计划,标准设备在检验计划;测量业务工作秩序;抽样检验标准设备统计、V型电能表考试季节计量工作统计,省电力公司(年)报告。
3.9 测量人员管理
包括测量人员档案管理、培训记录、打印测量人员登记表和人员名单等。
3.10 系统权限流程管理
该模块应实现电能计量的权限和角色管理。主要是对电能计量的异动情况进行登记:1)有功无功及多功能电能表的轮换、新装、拆除、倍率分界等业务,并记录应换应校日期、工作日期、工作人员,根据计量点和电能表的情况记录有关的总、峰、平、谷的起止码及换表时因两次回路少计电量等信息。2)根据计量点的具体情况最多可记录三相TA、TV的相关业务,对计量点上的TA、TV的新装、拆除、轮换业务的各项数据记录。包括工作日期、数据更换等。3)失压计时仪的新装、轮换、拆除等业务发生的相关数据记录。4)高压计量箱的新装、拆装、轮换等业务,并记录各种业务数据。5)建立日志管理和计量故障信息管理,便于进行登录查询和错误查询登。记用户计量点故障发生的各项数据,如故障类型、差错电量等;打印查询故障登记表故障明细表等。
4 结语
电能计量信息化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强大的优势是明显的,不但实现了电能计量的流程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而且保证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及时性,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能计量;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R363.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051-01
前言
电能计量管理是电力企业工作的重要环节,对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根据现阶段电能计量的状况,注重电能计量信息化管理,运用高科技和创新的手段,不断提高电能计量管理水平,全面实现电能计量信息化管理,更好的将电力服务输送给社会。
1.电能计量信息管理的目标
电能计量管理部门建设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电能计量装置,并在电力业务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实现网络工作。电能计量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包括功能设计以及各功能模块,各模块之间相互联系而又相互独立,满足每个电力业务功能的测量需求。尤其要做到:第一,计算机管理整个计量管理工作,实现电能测量信息共享;第二,计量资产入库、校准、安装和丢弃的流动过程状态,应实现资产跟踪测量,实现微机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双重控制,如使用密码和IC卡,尽可能减少人员处理业务,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第三,各类电能计量资产台账应使用微机构建,并在此过程中,尽可能的实现测量资产转向使用条形码识别;第四,电力业务工作实现自动传输;第五,规范报告,可使用自定义表单。根据需要计量管理部门可以建立特殊报告;第六,可以便于用户查询文件数据、方便测量业务流程、更新查询电测量、测量仪器、各种统计数据。
2.电能计量信息化管理应实现的基本功能
为了对信息化管理的具体情况更直观,现将信息化管理实现的基本功能概括如下。
2.1 电能计量器具资产管理
在管理项目中,具体需要管理的内容包括各种计量仪器仪表等。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计量仪器仪表的动态管理,即要登记仪器的买入和使用情况。该系统在设置上应该可以完成如增加、删减及打印计算机内的登记表等功能。
2.2 电力用户档案管理
该项目主要是管理用电情况的基本信息。所以在实际操作中,管理人员要橛没新建登记表,并录入相应的用电数据,能够将用户的录入信息打印出来,系统要设置的简单易操作,能让用户轻松的进行浏览,查询自己的用电信息。该系统要具备的功能是能够处理用户用电情况的一些基本属性,如用电方式,各种参数,还有用户的一次接线图等等,方便以后维修使用。而且这些基本信息要能在输入用户后直接选择,然后查看出来,不能太过烦琐。
2.3 计量点信息管理
该管理项目是专门管理计量点的,负责收集所有关于计量点的情况。在实际操作中,会涉及新设立计量点,撤销计量点等等业务,所以该系统要能完成计量点信息的统计、增加、减少及修改的基本任务,还要能打印网内信息,方便保存。
2.4 计量业务管理
该管理也是专项管理项目,专门负责管理计量业务的。在实际操作中,管理人员要负责记录计量的异常情况。该系统要能完成的任务是对所有涉及计量业务的变动,增减,数据变化,时间段的测量,以及业务发生的时间,具体操作的人员等等。这项管理最繁琐,但却很重要,所有的直接核算数据都在这个项目中完成,已经系统设置的一定要精确,反应快速,还要方便查阅。对于人员的记录一定是强制性的,不能人为改变,防止推卸责任的情况发生。没有人员授权是不能随意进入该模块的。
2.5 计量点设备现场校验
该项目是负责管理电能表和互感器的,实际管理内容很简单,就是现场校验,确定仪器是否能够正常运行,运行是否准确等,无功表一般不需校验。该系统要完成的任务是配合现场校验的工作,记录校验过程中发生的数据变化,以帮助判断是否将仪器校准,是否仪器可以正常运行使用。该记录过程也要求系统要快速准确,要将误差等精确记录,以方便校验员的判断。该项目进行人员的管理工作,主要记录人员的档案,奖惩情况,出勤情况等等,方便年终考核。系统要配备的功能就是增减修删、打印清单这样的基本功能。
2.6 电能计量标准信息管理
该管理项目需要管理的标准设备,要对所有的标准设备进行资产核算的管理。包括入账、修理、使用、账面金额等等与资产有关的信息。对于系统来说就要能建立相应的资产管理台账,方便管理人员的记录,要能将记录打印,能自动生成清单,方便资产的核对。该项目负责管理计量点所发生的故障,作为电力公司要随时清楚哪里的线路出现了问题,要及时维修处理,方便用户用电。所以该系统的设置要能满足查询故障情况的功能,要有总的统计数据表,还要有分项分期的明细表。
2.7 统计报表管理
这些种类繁多的报表系统一定要能自动生成,在之前其他模块中直接调用数据,用于生成报表,快速简单,节省了大量的人工,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有效的避免了人工编制报表容易出错的弊端。也是系统优于人工的一大亮点。
3 电能计量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措施
3.1 建立计量信息管理系统
电能计量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检测数据档案、资产档案、标准设备以及运行计量装置档案等内容。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电能的计量装置系统中已经逐步应用到了各种先进信息技术,使得电能表不仅具备了实时抄录分析和自动检测等特征,而且还能够进行技术计算。而且,系统中的静态测量、抄表系统、分散以及混乱的测量信息,可以对原有计量与抄表系统内的计量信息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管理、营销等多个不同模块),从而将原有信息转为动态、综合以及有序的计量信息,实现现代化计量管理。
3.2 加强计量器具质量管理
(1)计量点设备现场校验。计量点设备的现场检验工作主要包括互感器现场校验和电能表现场校验两种形式。在具体的操作中应遵循如下要点:①电能表现场需要校验的内容包括短路电量、功率因数、误差以及自动设置二次校验时间等指标,应重点做好高中电能计量设备的校验工作。②记录好二次压降、TA、TV的比差和角差数据等;③记录好电能表每次的校验数据,做好存档管理;④查询和打印电能表互感器当前及历次的校验情况。
(2)加强统计报表的管理。统计报表管理是指对电能计量器具的统计、流转登记表、计量标准清单、电能计量器具分类账等进行统一管理。同时,针对部分工作流程计划表,年度和季度清单等,也可以实现信息化管理。
(3)电能计量标准信息管理。对标准设备资产做好严格的登记管理,包括设备的铭牌参数、各项数据指标、以及设备历次的送检记录等信息,应有妥善的数据存档和备份。
3.3 强计量人员管理
加强对计量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强化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培训与定期考核管理,同时做好成绩记录,将其与年终的整体考核与业绩评比联系起来,从而为企业领导层客观地评价员工奠定数据基础。另外,该数据系统中还应当包括每次考核的获奖人员基本信息、员工日常考勤以及技术人员的管理体系等,都应当在管理系统中有所体现。
结语
总之,我们要加强对电能计量的信息化管理,通过建立计量信息管理系统和做好计量装置的维护工作来加强电能计量信息化的管理。因此,现阶段研究新时期推动电能计量信息化管理策略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信息时代;电能计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0-0128-02
随着我国电力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系统逐渐被完善。在电力产业现代化发展中,电能计量与管理模式还不够完善,在电能计量的过程中,还是以传统的集中抄表和关口电量计量系统为主。因而,在电网信息化的建设中,要强化电能计量系统的构建,实现电能计量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1 电能计量与管理的现状
1.1 电力计量中的集中抄表系统
关于集中抄表系统,在我国电力计量各管理中最为普遍。其主要基于电量统计和费用结算两个环节,而且该种电量计量系统主要采用低压载波的技术。在进行用户端的电量统计中,需要通过电量集中设备和主站平台。基于该种电量统计和管理的优越性,尤其是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非常适合于我国的电力建设。然而,在电力信息化的进程中,该种电力计量系统,在技术和操作平台上,都无法满足电网建设的需求。因此,基于信息角度,该种系统主要有如下不足:
①核心技术不成熟。基于低压载波的系统技术,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严重,尤其是高频信号的传输,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出现变频的问题,影响电量信息的有效传输。同时,传输技术在信号的代码处理上,关于信号代码错误或中断的情况,十分的普遍,以至于信息传输的可靠性不高,这点也是信息化环境下,集中抄表系统暴露出的最大问题之一。
②系统线路分布复杂。集中抄表系统,在总线的布置施工中,对于施工技术有着严格的要求。尤其是施工不便和布线复杂,造成应用的性能的受限,以至于影响系统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③系统数据库不完善。集中抄表系统以单机结构为主体,在数据库的构建中没数据库的模型过于单一。而且,系统的各版块在兼容性上存在问题,不能很好的实现信息共享和流通,以至于计费系统的平台搭建不完善。
1.2 电力计量中的关口计量系统
该系统主要是基于功率交换,来实现电力运营的商业化发展。并且,该系统具有地方性,也就是,各省的计费系统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而形成局部网络系统。基于该系统,可以对计费和考核进行系统化管理。同时,在电力信息化建设中,关于电能计量的自动化,是电网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该系统在运用于电能计量和管理中,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①缺乏有效的系统构建。基于电能计量系统的认识不足,在系统的构建中,诸如功能的实现和使用存在不足,以至于电能计量系统缺乏全面性。同时,该系统的操作平台较复杂,缺乏一定的稳定性。
②电能计量的误差大。该系统中的电流互感设备,在精准度上不足,造成电能计量数据缺乏准确性。同时,系统运行于互联网环境下,其安全性受到严重的影响,因而在系统的运行中,面临着网络攻击的危险,以影响到电力的正常运营。所以,网络环境的安全,是该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
③系统价格高。我国在该系统上,以引进为主。因而该系统的使用成本高,尤其是电能表格,严重影响了电网的运用成本。同时,我国在电网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要强化电能计量系统的发展。
2 信息时代的电能计量与管理模式
2.1 电能计量系统的构建
我国电力逐渐市场化,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内容上也大幅度的增加,尤其是信息内容的时效性,是电网市场化运行的基础。同时,在电网运行系统中,电能计量系统是核心的子系统,其联系着电网运营的成本管理。在信息化的建设中,基于互联网络,实现系统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对于系统的信息进行安全的传输。因此,基于我国电网发展的需求,关于电能计量系统的构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实现接口的多样化。电能系统的数据输入端比较广泛,在数据的采集过程中,实现数据端的有效连接,是数据传输的基础。同时,数据接口端要实现网络接口,以便于系统的网络链接,并且对于网络接口的设计中,要确保接口的安全性,采用IP协议,对系统的网络接口实施保护。
②系统的智能化。系统信息化建设中,关于系统的智能化建设非常重要。尤其是基于大型集成电路,实现电能计费系统的自动化。同时,将系统的功能,诸如电度表的功能完善化,是系统智能化的重要方面。
③主站信息系统的分布,以结构式的方式,实现各子系统的信息链接。同时,在系统的服务器的平台构建中,以Windows系统为主,进而实现服务端的C/S协议。而且主站系统的结构,要分布合理,以构成完善的服务端。
④系统的自动化,尤其是关于自动诊断性能的实现,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要避免系统故障而造成系统重置的问题。同时,运行中的故障能够实现自动化的诊断,进而以信息的方式进行反馈。
⑤系统结构的统一化建设。各子系统之间需要实现统一化建设,尤其是关于电能计量系统与用户端计量系统,实现统一的信息链接,是系统性能设定的重要方面。并且,系统间的相互独立,不利于系统的信息传输。
⑥系统平台的开放性构建,尤其是关于MIS系统和EMS系统的有效链接,是系统平台构建的关键,对于各子系统的信息实现有机的共享。同时,数据库的有效建立,尤其是其实用性和开放性是信息处理的重要手段。
2.2 电能计量系统的功能构建
电网的信息化建设,其功能板块的设计较为复杂,尤其是关于系统权限的设定,是维护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方面。
①实现电网信息的共享化。基于开放的互联网平台,将电网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同时,电网信息的主要基于电价的情况和用户端的缴费情况,建立及时的信息服务,以实现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
②业务的查询功能。系统构建用户端的业务查询平台,用户可以基于网站,对相关业务进行查询。同时,查询平台设置用户登录端,用户通过身份认证后,进行相关业务的办理,诸如电费的查询和缴纳。并且,电网的运力情况也给予及时的,便于用户端的动态了解。
2.3 网络安全环境的构建
电能计量系统的构建,是以开放的互联网为平台,实现电网的业务办理和信息的。因此,系统的信息数据的传输,其安全性保障非常重要。因此,在系统的构建中,关于运行环境的安全构建尤为关键。
①避免漏洞的网络攻击。系统运行中的漏洞无法避免,因而在系统的运行中,要对系统进行及时的升级,对于潜在的安全隐患和漏洞,进行有效的修补。
②强化用户端的身份认证。在系统平台的登陆中,设置有效的身份认证机制,对于非法登录端,进行有效的拦截,并且建立完善的用户管理端。
③对系统进行有效的维护和管理,尤其是关于相关设备的有效隔离,是避免网络攻击的有效举措。
3 结 语
基于信息科技的发展,电网建设逐渐朝着信息化发展。尤其是电能计量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是加速电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电网计量系统在信息化建设中,基于局域网络平台,形成各级网络系统的链接,进而组建完善的信息平台。
参考文献:
[1] 李露鑫.论电能计量中心管理新模式[J].供电企业管理,2012,(1).
[2] 宋文鹏.电能计量自动化抄表系统技术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
[3] 张绍章.电能量采集与管理系统的技术应用[J].水利电力科技,2011,(4).
[4] 孟凡辉.电力企业计量装置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J].黑龙江电力,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