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乳业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某镇基本情况
某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全镇农业人口4.03万人,耕地面积7.3万亩。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稻、小麦、元葱大蒜、杞柳等农作物为主,畜禽业以猪、鸡、貉等为主。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全镇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布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趋于合理,农民增收速度明显加快,农民现金性收入大幅提高。20**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560元。
二、农民收入现状
一是农民收入结构比例不断调整。农民第一产业收入比例稳中有降,占收入的60%左右,从事
二、三产业经营性、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占收入的30%,其它收入占10%。
二是农民收入途径不断增多。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策和宽广的发展平台,优质高效农业发展迅速,农民从事二二产业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走出土地、走出农村劳务经济日渐升温,致富渠道不断拓宽,为农民就业、农民增收创造了更宽阔的空间。20**年全镇围绕水稻、小麦、大蒜、杞柳等种植业作物的产品加工、运输、销售人员就达到4500余人,常年在省外务工人员达到8000余人,从事二三产业、就地转移人员达到3000余人,摆脱了土地约束,到土地以外创业创收已成为全镇农民致富的途径。
三是农民收入增加,可支配性消费增长缓慢。近年来,全镇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主要得益于国家对农村的好政策、农副产品价格上升,农民经营性工资性收入增加,但由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生产再投入增加,致使农民收入增幅缩水,各种刚性支出不断增加,可支配性消费增长缓慢。
四是农民内部收入差距加大。由于农民自身素质参差不齐,造成对发展经济的认识、能力和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性不同,一批素质高、积极调整、起步早的农民迅速致富,并依靠自身发展的经验、开拓的市场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一批农村致富户,而那些等、靠、观望、因循守旧的农民没能及时发展起来,收入明显低于致富户。
三、制约农民增收因素
一是科技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农民对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开发高效农业有较高的热情,但受科技文化素质的限制,只敢远观不敢近摸,对带“高、新、尖”字样的事物,望而却步,部分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信心不足,存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荆绳的思想,对农业以外创业门路少,获得致富信息渠道窄,开拓市场能力差
二是创业资金短缺。群众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外,闲散资金较少,并且必须有再生产投入资金。银信部门对农村贷款额度有限,对那些收入较低的农民发放较小贷款甚至不给予贷款,造成低收入家庭想致富却苦于没资金的困局。新晨
三是社会事业性负担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各类生活开支项目增多,数额增大,子女上学、子女结婚、看病就医、关系交往等都要远远超过生活开支,社会事业性负担的加重,势必对生产的再发展、再投入的资金产生影响。像子女结婚,从认识到结婚至少有五六万元的花销。
四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造成生产成本高。农村以农业为主。随着各类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农业单位投入不断增加。化肥、农药、地膜、种子等生产资料价格增幅高于农产品价格增幅,生产成本高,导致了农民增产不增收,增收缓慢。
五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标准化生产有待提高。目前全镇已形成了小麦水稻、大蒜元葱、杞柳、畜禽养殖等为主的基地,由于产业链条不够长,农产品的增值空间较小,大多以出售原料型为主,且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滞后,产品市场适应性差,销售难、价格低依然制约农民增收。
四、下步增收途径
一是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农业产业化、生产标准化水平。要围绕市场需求,怎样调、调什么,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调整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调出农民种植的积极性、调出规模、调出效益。同时要在提高产业化、生产标准化水平上下功夫,积极推广农业生产标准化模式,把农业专业协会,作为带动标准化生产的重要力量来抓,在主导农业产业上建立一个协会,发挥其在生产资料、生产技术、市场销售等方面的优势,推动标准化生产,目前我镇已建立了杞柳协会和元葱协会。要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建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使每一个产业上都有几家深加工企业,像我镇杞柳产业已达到这一要求,但在产品档次低、市场开拓上仍要抓紧抓好。
二是加快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小城镇建设,积极发展二三产业,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做好外出务工工作,把它作为一项产业,积极做好务工人员的培训、引导,使他们有一技之长,能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近日,欧盟公布了一项关于企业研发投入享受税收优惠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政府对有关促进研发投入的税收刺激政策更加感兴趣。这是因为,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迫使政府部门重新审视现有的政策;另一方面,政府在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源。
报告指出,即便在创新程度很高的经济体,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激励措施也被广泛采用,比如美国和日本。而在欧盟中,只有德国和爱沙尼亚没有促进企业创新的直接税收政策。
根据调查,政府出台激励措施具有普遍性,并且大部分国家采取不止一类措施来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这些措施起到的激励作用是各不相同的,其中对企业研发投入给予税收减免是最普遍的方式(有21个国家),其次是财政补贴(有16个国家),然后是加速折旧(有13个国家)。
关于税收优惠政策所涉及的税种问题,报告指出,大多数的税收优惠政策都基于企业所得税,但也有8个国家基于社会缴款或个人工资采取额外的税收激励措施。报告同时指出,基于企业收入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正在激增,这其中大部分涉及专利税。11个欧盟国家出台基于知识产权产生的收入的税收减免政策。报告称,爱尔兰政府正在打算制定知识发展税相关税收法律文件,这项法律将允许设在本国的企业为转让特定专利而取得的利润申请较低的税率。
一、日本农业补贴政策现状
2009年,尽管全世界都处于经济危机的阴影之中,日本也深受影响,但日本农业补贴预算仍高达25605亿日元,相比2008年保持了基本稳定(见下页表1)。农业预算分公共事业费和非公共事业费两大类,分别占预算的38.9%和61.1%。公共事业费中,农业农村建设预算占到了58%,林业、水产等其他预算还不到一半。非公共事业费中,稳定食品供给的预算则占到了55.32%,稳定食品供应仍然是日本政府的重要工作。
2009年,日本的主要农业政策预算涉及五大方面,包括建立食品安全保障体制(8796亿日元),增强农村活力(1532亿日元),资源和环境对策(4190亿日元),森林资源的活用和林业及山村的再生(3635亿日元),确立可持续的水产业(142亿日元)等。
按照政府农业预算,日本共有各类农业补贴项目160种,分布在农林水产各业各个方面,其中水稻业可申请的补贴项目最多,有78个,旱地农业补贴项目76个,园艺补贴项目73个,水果补贴项目70个,畜牧业补贴项目69个,其他补贴项目有112个。
二、日本的乳业补贴项目
日本对乳业的补贴主要有供给限额补贴、生产和收入补贴、环境项目补贴、学校食堂用奶补贴和保险补贴等。
1.供给限额补贴。供给限额补贴是专为牛奶设立的,参加的农民在限额内按体积得到直接补贴。日本的饮用奶供给由1962年成立的公共服务社团法人——日本奶业理事会按照农林水产省的要求进行管理。1979年以来,日本奶业理事会确定了饮用奶供给目标,并分配到其各地成员组织中。这些成员组织又将这些目标进一步分配给更小的协会,由其确定每个奶牛场的年度生产数量目标。
农民自愿决定是否参加饮用奶供给控制项目。据奶业理事会统计,1999年,约有5%的奶牛场未参加该项目。各地区协会负责加强该项目的执行。若某个地区的牛奶产量超过计划数量,则奶业理事会会对参与者处以罚金。超过限额的罚金是很高的,1999年为40日元/公斤,或者会减少下一年度的限额分配。然而,据奶业理事会报告,实际上从未真正进行过惩罚。
制造业用奶(即生产奶粉、黄油、炼乳等的牛奶)由农林水产省的一个正式的限额系统项目管理,该项目也是自愿参加的。2004年,市场上330万吨牛奶中,有210万吨是制造业用奶限额。干酪和奶油用奶不包含在此限额中。制定此限额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限制供给,提高市场价格,从而提高奶制品行业利益。
2004年,参加制造用奶限额项目的农民在其限额内得到的直接补贴为10.52日元/公斤。超过限额部分不能得到补贴。直接补贴项目是在2001年4月开始代替了原来的差额补贴项目的。从那开始,补贴额与差额补贴额大致相当。按照可补贴牛奶产量210万吨计算,2004年,日本对制造业用奶的直接补贴即为约220亿日元(10.52日元/公斤*210万吨,2.03亿美元)。
2.干酪与奶油生产用奶补贴。制造用奶补贴并未包括所有奶制品。政府为生产干酪和奶油用奶的农民专门提供补贴。近年来,干酪用奶年度补贴约为20亿日元(2000年为1900万美元)。另外,还对6万吨奶油生产用奶限额提供了补贴。
3.政府/生产者联合紧急基金。类似于水稻的生产者价格下降补贴。该项目于2001年启动。资金来源于农民按其制造用奶产量的支付和政府拨付。当价格下降时,该基金为农民提供紧急补贴。制造用奶的价格在国内市场上是自由决定的。每年,年度平均价格要与该种奶前三年的平均价格相比。若当年价格低于前三年的移动平均价格,由该基金支付给农民80%的价格差额。
4.环境改良补贴。近年来,日本对畜牧业废弃物的限制加强了,农民不得不加强对其农场垃圾的管理。而这常常会导致奶牛场的成本上升。减少奶牛场环境负担支持项目于1999年6月启动,为农民对牲畜粪便采取合适的环境管理措施所产生的额外成本提供补贴。该项目的补贴与奶牛场的牧场或草场规模相关,并鼓励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加强粪便利用。2002年,该项补贴额为96亿日元(7700万美元)。
5.消费补贴。农业和牲畜行业促进公司对小学和初中午餐液态奶的销售提供补贴。2002年,该项目下对水稻、牛奶和果汁购买的预算为53亿日元,其中大部分用于牛奶补贴。此外,农业和牲畜行业促进公司还为日托中心、幼儿园和晚年之家购买牛奶提供补贴。
6.保险补贴。2003年,日本政府为奶业支付保险补贴207.1亿日元(1.79亿美元)。日本所有奶牛都必须参加保险。保险体系包括当地、地区和国家三级。一般,由当地机构支付农民损失。当地机构的保费有50%来自于农民交纳,50%来自于政府。当损失超过当地基金时,所差保险费由国家和地区农业保险机构偿付。
奶农必须将其所有的牲畜进行保险,但其可以决定保险购买水平,最低为牲畜总价值的20%,最高为80%。保险费率每三年进行修订。由农林水产省根据各地过去损失情况决定最低保险费率。当地协会可以收取比农林水产省最低值高的保险费,而且各个农场的保险费率可以不同。
再保险由政府(50%)、地方保险联盟(30%)和当地协会(20%)提供。2003年,政府向当地协会支付了150亿日元(1.26亿美元)的再保险金。特殊情况下,由国家政府提供所有再保险。
三、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1.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中国目前的农业补贴政策基本上都是属于固定补贴,而基本没有与当期价格挂钩的不固定补贴。今后,类似于日本的政府/生产者联合紧急基金,中国也要制定相应的补贴政策,当年度平均价格低于前三年的移动平均价格时,启动该项政策,而且价格下跌越多,补贴也应越多,补贴即与农户的商品量挂钩,也与当期的价格挂钩。保证农民在乳品价格下跌时的合理利益。
关键词:日本;乳业补贴;借鉴
日本政府对农业和农民的补贴十分惊人。据亚太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的调查报告,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每年用于农业方面的补贴总额都在4万亿日元以上。日本农业生产者收入总额中有一半以上来自政府补贴。而乳业是日本的重点保护产业之一。在巨额补贴和优惠政策支持下,日本的乳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牛奶产量大幅增长。1961年,日本牛奶产量仅为211.52万吨,到2007年上升到了814万吨,增长近3倍。
一、日本农业补贴政策现状
2009年,尽管全世界都处于经济危机的阴影之中,日本也深受影响,但日本农业补贴预算仍高达25605亿日元,相比2008年保持了基本稳定(见下页表1)。农业预算分公共事业费和非公共事业费两大类,分别占预算的38.9%和61.1%。公共事业费中,农业农村建设预算占到了58%,林业、水产等其他预算还不到一半。非公共事业费中,稳定食品供给的预算则占到了55.32%,稳定食品供应仍然是日本政府的重要工作。
2009年,日本的主要农业政策预算涉及五大方面,包括建立食品安全保障体制(8796亿日元),增强农村活力(1532亿日元),资源和环境对策(4190亿日元),森林资源的活用和林业及山村的再生(3635亿日元),确立可持续的水产业(142亿日元)等。
按照政府农业预算,日本共有各类农业补贴项目160种,分布在农林水产各业各个方面,其中水稻业可申请的补贴项目最多,有78个,旱地农业补贴项目76个,园艺补贴项目73个,水果补贴项目70个,畜牧业补贴项目69个,其他补贴项目有112个。
二、日本的乳业补贴项目
日本对乳业的补贴主要有供给限额补贴、生产和收入补贴、环境项目补贴、学校食堂用奶补贴和保险补贴等。
1.供给限额补贴。供给限额补贴是专为牛奶设立的,参加的农民在限额内按体积得到直接补贴。日本的饮用奶供给由1962年成立的公共服务社团法人——日本奶业理事会按照农林水产省的要求进行管理。1979年以来,日本奶业理事会确定了饮用奶供给目标,并分配到其各地成员组织中。这些成员组织又将这些目标进一步分配给更小的协会,由其确定每个奶牛场的年度生产数量目标。
农民自愿决定是否参加饮用奶供给控制项目。据奶业理事会统计,1999年,约有5%的奶牛场未参加该项目。各地区协会负责加强该项目的执行。若某个地区的牛奶产量超过计划数量,则奶业理事会会对参与者处以罚金。超过限额的罚金是很高的,1999年为40日元/公斤,或者会减少下一年度的限额分配。然而,据奶业理事会报告,实际上从未真正进行过惩罚。
制造业用奶(即生产奶粉、黄油、炼乳等的牛奶)由农林水产省的一个正式的限额系统项目管理,该项目也是自愿参加的。2004年,市场上330万吨牛奶中,有210万吨是制造业用奶限额。干酪和奶油用奶不包含在此限额中。制定此限额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限制供给,提高市场价格,从而提高奶制品行业利益。
2004年,参加制造用奶限额项目的农民在其限额内得到的直接补贴为10.52日元/公斤。超过限额部分不能得到补贴。直接补贴项目是在2001年4月开始代替了原来的差额补贴项目的。从那开始,补贴额与差额补贴额大致相当。按照可补贴牛奶产量210万吨计算,2004年,日本对制造业用奶的直接补贴即为约220亿日元(10.52日元/公斤*210万吨,2.03亿美元)。
2.干酪与奶油生产用奶补贴。制造用奶补贴并未包括所有奶制品。政府为生产干酪和奶油用奶的农民专门提供补贴。近年来,干酪用奶年度补贴约为20亿日元(2000年为1900万美元)。另外,还对6万吨奶油生产用奶限额提供了补贴。
3.政府/生产者联合紧急基金。类似于水稻的生产者价格下降补贴。该项目于2001年启动。资金来源于农民按其制造用奶产量的支付和政府拨付。当价格下降时,该基金为农民提供紧急补贴。制造用奶的价格在国内市场上是自由决定的。每年,年度平均价格要与该种奶前三年的平均价格相比。若当年价格低于前三年的移动平均价格,由该基金支付给农民80%的价格差额。
4.环境改良补贴。近年来,日本对畜牧业废弃物的限制加强了,农民不得不加强对其农场垃圾的管理。而这常常会导致奶牛场的成本上升。减少奶牛场环境负担支持项目于1999年6月启动,为农民对牲畜粪便采取合适的环境管理措施所产生的额外成本提供补贴。该项目的补贴与奶牛场的牧场或草场规模相关,并鼓励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加强粪便利用。2002年,该项补贴额为96亿日元(7700万美元)。
5.消费补贴。农业和牲畜行业促进公司对小学和初中午餐液态奶的销售提供补贴。2002年,该项目下对水稻、牛奶和果汁购买的预算为53亿日元,其中大部分用于牛奶补贴。此外,农业和牲畜行业促进公司还为日托中心、幼儿园和晚年之家购买牛奶提供补贴。
6.保险补贴。2003年,日本政府为奶业支付保险补贴207.1亿日元(1.79亿美元)。日本所有奶牛都必须参加保险。保险体系包括当地、地区和国家三级。一般,由当地机构支付农民损失。当地机构的保费有50%来自于农民交纳,50%来自于政府。当损失超过当地基金时,所差保险费由国家和地区农业保险机构偿付。
奶农必须将其所有的牲畜进行保险,但其可以决定保险购买水平,最低为牲畜总价值的20%,最高为80%。保险费率每三年进行修订。由农林水产省根据各地过去损失情况决定最低保险费率。当地协会可以收取比农林水产省最低值高的保险费,而且各个农场的保险费率可以不同。
再保险由政府(50%)、地方保险联盟(30%)和当地协会(20%)提供。2003年,政府向当地协会支付了150亿日元(1.26亿美元)的再保险金。特殊情况下,由国家政府提供所有再保险。
三、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1.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中国目前的农业补贴政策基本上都是属于固定补贴,而基本没有与当期价格挂钩的不固定补贴。今后,类似于日本的政府/生产者联合紧急基金,中国也要制定相应的补贴政策,当年度平均价格低于前三年的移动平均价格时,启动该项政策,而且价格下跌越多,补贴也应越多,补贴即与农户的商品量挂钩,也与当期的价格挂钩。保证农民在乳品价格下跌时的合理利益。
2.继续加大对奶农的投入力度。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食品安全必须立足国内。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逐步改变,中国的乳制品需求会逐步加大。而乳业要发展,投入是保障。从日本经验看,通过国家财政转移支付,进行乳业补贴,是维护奶农利益,保护奶农生产积极性的有效途径。而中国在乳业方面对奶农的政府支持少之又少。今后要进一步加大财政对乳业的补贴扶持力度,增加奶牛良种补贴的规模和范围,增加奶农补贴种类,提高补贴标准,并加强对奶农的保险补贴工作。
3.明确政策目标。中国实行乳业补贴政策的重要目的不但要提高乳制品的产量,而且要提高乳品质量。在去年的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国家实行了一系列补贴政策,以促进乳业复苏,包括良种补贴、养殖小区补贴、奶站补贴、奶农补贴、对乳制品企业的补贴和扶持等。然而,距上次事件发生仅一年的时间,2010年初,竟然再次出现上海熊猫与陕西金桥乳业奶粉三聚氰胺超标。这无疑又一次打击了中国乳品消费者的对国产乳品质量的信心。今后,可以参考日本的供给限额补贴,不同的是,我们在兼顾数量的同时,要加强质量监控。对不符合标准的处以罚金,而质量高的则按等级予以补贴,从而明确政策目标,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广西财经学院经济系开办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两年来,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初步的教学成果。文中介绍的做法有利于推动高校新专业的建设,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广西财经学院2009年开始招生的新专业,是广西首次开办的本科专业,对于这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我们是从零开始,是在借鉴兄弟院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大胆的教学实践,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专业特色。我们相信,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在不远的将来,会深受广西各方面用人单位的欢迎。
一、狠抓专业思想教育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和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对“农”字专业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忌讳的心理,具体表现就是家长不让孩子报考带“农”字的专业,考生也不愿意去读“农”科专业,来自城市的学生谈到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就害怕,农村的学生更不乐意大学毕业后又回到农村去。种种思想顾虑我们认为都是很客观的,也是很实际的。针对这种状况,经济系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了对新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工作。
1.从专业培养目标上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用大量的事实向新生说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培养从事农村经济和区域发展管理工作的人才,突出在“管理”两字上。因此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具有“谋发展、懂经营、会财会、精管理”的能力。通过加强专业培养目标教育,使学生增强了对学习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认识。
2.从政策导向上加强对学生将来的理想教育。从国家层面来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中央政府对“三农”的投入越来越大,2010年达到了8183.4亿元,是2006年的2.4倍。在农村不但免征了农业税,而且有些地方60岁以上的农民每个月还能领到养老金。从大学生就业政策导向来看,近几年国家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和基层单位进行创业和就业,2008年广西考村官的竞争指数是10%(招聘459人,参考4714人),而2009年上升到了12%(招聘476人,参考5665人),说明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想到农村当干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农村产业发展来看,农村经济已经由传统的单纯种养方式转变为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消费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已经形成,农村经济的范围已经扩大,产业链已经拉长,城乡“二元结构”差别在逐步缩小。通过理想教育,增强学生对学习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自信心。
3.通过组织参观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新生入学后,每年都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参观,如组织到皇氏乳业、百洋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参观,通过参观使学生初步了解到企业都与农村区域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从而扩大了学生了解专业发展的视野。
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特点,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应当贴近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为此,我们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要求,构建起了“双体系、三平台、多模块”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教学体系,建立起公共基础课、经济管理核心课、专业主干课三个教学平台,设计财务会计、农村金融保险、东盟农经等多种教学模块供学生选择学习。特别是我们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初步形成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四年不断线”的教学体系,即:第一学年开展农村体验实习,具体在第二学期末利用两周时间安排学生进村进行社会调查;第二学年进行基础课实验,主要是在校内开设经济学实验、农业经济实验等基础课程实验;第三学年开展专业实验,主要开展专业主干课的实验,包括综合实验等;第四年安排顶岗实践,学生带课题或项目到政府涉农部门、农资企业、农业推广单位等进行顶岗实践,对岗位技能进行提前热身,为毕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模式也可以称为“两头实习中间实验”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我校2009级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学生已完成了第一年的农村体验实习,安排在今年的暑假前进行社会调查,本学期开学后每个学生都交了体验实习报告。从提交的体验报告中可以看出,不管是来自城市的学生,还是来自农村的学生,都能够利用实习期间深入到农村去,写出了关于涉及到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农民日常生活,库区移民生活、粮食价格等方面的调查报告,从而增强了学生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初步了解,为他们学习专业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这个学期开始2009级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开始进入第二学年的专业基础课实验,我们开辟了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课程实验项目。目前正在着力开发这个专业的实验课程,包括农业推广管理实验教程、农村区域分析实验教程、农村发展规划实验教程等课程,这些实验课程项目的初稿已经完成,待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在明年下半年开始试用。
三、利用社会资源联合培养人才
在财经类院校举办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不像农科院校条件那么有利,有农业主管部门的直接支持。我们只能利用社会资源进行联合培养人才。
1.利用客座教授开辟学术讲座课程。到目前为止,我们已聘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罗必良教授作题为“农村制度匹配问题”的学术讲座;聘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陈池波教授作题为“新农村建设政策与制度解析”的学术讲座;聘请广西农村能源办公室主任肖超高级经济师作题为“大力发展再生能源,促进广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学术讲座;聘请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农村处处长张光作题为“广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大势”的学术讲座。通过开设学术讲座,为学生提供了农业、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平台,更新和丰富了学生的农村经济管理知识。
2.利用基地开辟学生实习场所。一是利用广西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党小组办公室基地,从他们每个月发来的《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简报》中了解广西新农村建设的新进展、新情况、新问题,为学生传达新农村建设的最新信息。二是利用广西农村能源办公室基地,为老师和学生提供社会调研的联络平台,有些学生的调查报告就是在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比如他们亲自安排工作人员专程带领老师和学生到“东园家洒”企业开展再生能源循环经济调研,增加了师生的感性认识。三是利用企业基地,建立三个平台——大学生实践平台、教师社会调研平台、学科专业建设平台。前几天与新胜利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互联共建合作协议,并与公司党委书记梁志业、公司董事长梁承进行了交流沟通,对利用这个公司建立“三个平台”达成了共识,事后准备进行具体落实。近期学校还准备与百洋集团有限公司商谈关于签订互联共建合作协议的事宜。三是通过社团组织探索产、学、研办学模式,建立了“胜利之鹰社”,与新胜利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联合培养人才。
四、人才培养初见成效
通过采取多方位的人才培养方式,我们感觉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和班风。主要是通过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习的热情。到目前为止,两个年级的学生思想稳定,团结上进,班风较好。虽然这个专业的学生在录取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以复征或调剂志愿录取进来的,也尽管今年学校明确允许其他专业学生转入国教中心会计专业,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学生没有一个提出转专业和退学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新生的报到率达到了96%的全校平均水平。
2.学生近年获得了一些与“农”相关的科技奖项。如由学生组团完成的题为《关于南宁市暂住群体生产生活的调查报告——以西乡塘区为例》和题为《大力发展木薯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订单——以广西平南县为例》的两篇作品,同时获得了自治区团委组织的第四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二等奖,题为《关于桂西北少数民族村寨“四改”工程的调查报告——以三江县独峒乡和八江乡为例》的作品获得了自治区团委组织的第四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由学生组团制作的《广西绿园沼气服务有限公司》和《信诺德商务传媒公司》两项作品,同时获得了自治区团委组织的第四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银奖。
3.学生近年获得了一批竞赛奖。2009年学生获得第二届数学中国杯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第二阶段比赛省部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得2009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对于获得的其他奖项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兰州市居民酸奶消费状况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524份,回收有效问卷521份,问卷有效率99.43%。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酸奶作为一种功能性食品,能满足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对酸奶类食品的嗜好,所以酸奶很受大家的喜爱,特别是青少年;兰州市的酸奶消费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伊利和蒙牛两大巨头称霸,本地品牌庄园和雪顿也充满发展活力;中老年人忠诚于原味纯酸奶,而年轻人更偏爱水果味果料酸奶;环保卫生的纸盒包装和比较实惠的“购买时附赠”促销方式很受消费者青睐;新鲜度和口味是消费者购买酸奶时考虑的两大重要因素;超市是消费者购买酸奶的最主要场所,电视和朋友介绍是消费者了解酸奶相关信息的最直接方式;消费者对目前饮用的酸奶基本上表示满意。
关键词:
兰州市;酸奶;消费状况;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0003903
1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被调查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和月收入3项内容。有效的521份问卷中,男性占49.9%,女性占50.1%,男女比例基本是1∶1持平。本次市场调研中青年人占了主体地位,主要集中在19~25岁这个年龄段,18岁以下的样本数占总数的21.1%,19~25岁的样本数占总数的21.7%,26~30岁的样本数占总数的9.4%,31~40岁的样本数占总数的16.5%,41~50岁的样本数占总数的14.8%,51岁以上的样本数占总数的16.5%。
兰州市是一座发展中的城市,经济水平处于中下等,兰州市居民的月收入水平集中在3000元左右。在被调查的521人中,有518人对月收入做了回答,其中,没有收入的人数最多,占回答总人数的43.1%,主要原因是我们调查的对象年龄在25岁以下被调查者人数较多,占总人数的42.8%,并且这部分被调查者基本上都为在校中学生和大学生,因此他们没有收入;1000元以下的人数占3.5%,1000~2000元的人数占13.3%,2000元~3000元的人数占18.1%,3000~4000元的人数占16%,4000元以上的人数占6%。总体来看,在有月收入的被调查者中,月收入集中分布在2000~4000元之间,占有月收入人数的60%,基本符合兰州市的收入现状。
2 兰州市居民对酸奶消费的基本情况分析
(1)喜欢饮用酸奶的程度:绝大部分兰州市居民喜欢饮用酸奶,只有约一成的不喜欢饮用酸奶。调查结果显示,非常喜欢和喜欢喝酸奶的人数占总数的66.4%,而不喜欢和非常不喜欢喝酸奶的人所占的比重仅有14.4%,由此,可推断出酸奶在兰州市有很大的市场消费前景。
(2)饮用酸奶的时间:兰州市居民饮用酸奶的时段各有不同,但倾向于晚上饮用酸奶的人居多。选择“晚上”饮用酸奶的人数最多,占总饮用人数的39.7%;其次是“不确定”,占总饮用人数的28.9%;而“中午”和“下午”两项基本持平,各约占一成(12.8%和12.1%);另外,不确定饮用酸奶时间的人约占总饮用人数的28.9%。酸奶作为一种保健食品,不宜空腹饮用,因此大部分兰州市居民选择在晚饭后饮用酸奶,从而既能促进肠胃的消化功效又使酸奶营养充分被人体吸收。
(3)一杯酸奶(225ml)的价格不宜定得太高,以5元以下最合理。接受的价格在3~5元人数最多,为216人,占总人数的48.4%,3元以下的人数次之,为189人,占总人数的42.4%,8元以上的人数最少,仅有5人。
(4)经常饮用酸奶的家庭成员:青少年和儿童是酸奶的主要消费群体。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儿童”和“青少年”的人数基本持平,分别占44.6%和46.9%;选择“中年人”和“老年人”的人数也基本持平,分别占26.0%和24.0%。
(5)酸奶消费月支出:绝大部分消费者的酸奶消费月支出在100元以下,酸奶市场发展空间很大。兰州市居民个人或家庭的酸奶消费月支出主要集中在100元以下,其中100元以下的有效样本数占总数的77.3%,占有效样本总数的3/4以上;然而,酸奶月消费支出在150~200元之间和200元以上的居民或家庭各仅占有效样本总数的4%和3.8%。
3 兰州市居民对酸奶的消费偏好分析
(1)酸奶的品牌偏好:兰州市的酸奶消费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著名品牌伊利为市场老大。接近一半的居民平时喜欢喝伊利品牌的酸奶(约占有效样本数的49.6%),其次,有32.1%的居民平时喜欢喝蒙牛酸奶;然而,平时选择喝庄园和雪顿的市居民分别占有效样本数的29.1%和27.1%;还有8.1%的人选择喝其他品牌的酸奶。
(2)消费者对酸奶的类型偏好:纯酸奶仍然是兰州市居民的最爱,而果料酸奶也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选择最多的是“纯酸奶”,占有效样本数的62.6%;其次是“果料酸奶”,占有效样本数的41.5%;而选择“低脂酸奶”、“脱脂酸奶”和“全脂酸奶”的样本数较少,约各占一成。由此可知,选择人们比较喜欢纯酸奶,其次是果料酸奶,而低脂酸奶和脱脂酸奶比较少。
(3)消费者对酸奶的口味偏好:目前市场上的酸奶口味种类繁多,但绝大部分兰州市居民喜欢原味酸奶。选择最多的是“原味”酸奶,占有效样本数的72.6%;其次是“水果味”酸奶,占有效样本数的34.3%;最少的是“咖啡味”和“蔬菜味”,其中“咖啡味”占有效样本数的2.9%,“蔬菜味”占有效样本数的2.5%。
(4)消费者对酸奶的包装偏好:兰州市居民大部分最喜欢纸盒包装,另外有四分之一的居民玻璃瓶装。在目前酸奶的包装中,被广大消费者所能接受的包装为“纸盒”包装,占总数的54.9%;在其他的包装中,“玻璃”包装和“塑料”包装所占的比重也比较大。
(5)消费者对酸奶促销方式的偏好:购买时附赠是大多数居民最喜欢的促销方式,不过免费品尝也很受青睐。41.9%的消费者最喜欢的促销方式为“购买时附赠”,202%的消费者认为“免费品尝”比较实惠,“抽奖活动“这种促销方式,并不为大家所接受,此外,17.5%的消费者不喜欢酸奶促销,根据个人消费习惯直接自己选择购买。
4 兰州市居民酸奶的消费行为和满意度评价分析
(1)消费者购买酸奶的考虑因素重要性排名:兰州市消费者最看重酸奶的新鲜度,最不关心酸奶的包装。受访者购买酸奶时考虑的因素优先顺序依次为:新鲜度口味营养价值品牌价格包装;不同性别在购买酸奶时考虑六个因素的优先顺序不尽相同,男性优先考虑口味而女性优先考虑新鲜度。
(2)消费者每周购买酸奶次数分布:兰州市居民每周购买酸奶的次数主要集中在3次以内。接近一半的居民每周购买次数低于3次(约占49.3%);还有四分之一的居民没有固定的购买次数,这部分居民对酸奶的消费不是长期固定的,对酸奶的喜好程度一般,当他们想喝的时候就买酸奶,不想喝的时候就不买;而每周购买次数超过6次的仅有34人,占总数的7.6%。
(3)酸奶的购买场所:兰州市居民购买酸奶的主要场所是超市。在“超市”购买的人数最多,占有效样本数的85.4%;其次是“便利店”和“酸奶专卖店”约占有效样本数的两成;而选择“奶站”和“每月订购”的数量较少。
(4)有关酸奶信息的获取渠道:兰州市居民主要通过看电视和朋友介绍了解有关酸奶的信息。通过“电视”来获取酸奶信息的人数较多,占有效样本数的45.3%;其次是“朋友介绍”占有效样本数的39.5%;选择“网络”和“户外广告”人数基本相同,各占有效样本数的15%;选择最少的是“报纸”,占有效样本数的11.9%。
(5)消费者对目前饮用酸奶的满意度评价:酸奶的味道口感最使兰州市消费者满意,外观包装在很大程度上吸引着消费者的眼球。消费者对于酸奶满意度评价的均值介于3-4之间,即受访者的满意度介于“一般”和“满意”之间;总体上,受访者对酸奶的满意度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味道口感外观包装营养成分品牌广告安全卫生价格合适。由此说明,酸奶的口感和包装做得较好,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安全卫生方面做得不够好,消费者对其的满意度不太高,而且消费者觉得酸奶的价格偏高,对其的满意度最低。
5 主要结论
(1)酸奶作为功能性食品,既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的追求,又满足了消费者的嗜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要求,酸奶产品在兰州市的消费者中备受欢迎,绝大部分多消费者表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很喜欢饮用酸奶。主要原因是酸奶具有促进消化、肠道调理、调节免疫的功能,并且酸奶的休闲性质也是使其为大家所钟爱的原因之一。同时,也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已由营养、安全上升为保健功效,而酸奶由于其特有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和认可。
(2)酸奶消费市场在兰州市发展潜力巨大。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决定其消费水平,兰州市居民的收入大约在3000元左右,相对全国的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其属于中下等水平对于兰州市居民来说,一杯225ml的酸奶的价格不宜过高,大多数人们所能接受的最佳价格为5元及以下,绝大部分个人或家庭的酸奶消费月支出在100元之内,相对全国的消费水平来说,兰州市居民酸奶消费月支出属于中下等水平,由此可见,酸奶消费市场在兰州市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消费者购买酸奶时最看重新鲜度,促销增加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消费者在购买酸奶时最关心的是酸奶的新鲜度,其次是口味和品牌,说明消费者在选择乳制品时更加趋于理性,更多的关注产品质量安全、口味和品牌。促销作为市场营销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也是增加商品销售量的重要手段,对于酸奶也不例外,目前市场上的促销手段越来越多,对于大多数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的兰州市消费者来说,最喜欢的一种促销方式为购买时附赠,符合消费者在消费时希望得到额外赠品的心理。
(4)超市是消费者购买酸奶的主要场所,朋友介绍和电视广告是消费者了解酸奶的主要渠道。
超市以其品种齐全、方便易购、价格合理、质量保证等优势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的主要采购场所,理所当然成为人们购买酸奶的主要场所,其次酸奶便利店也是消费者经常光顾的地方之一。调查结果显示,兰州市居民了解酸奶信息的主要渠道为朋友介绍和电视广告,这主要是由于朋友介绍的可信度比较高和人们看电视的频率比较高所致。
(5)兰州市居民对目前市场上的酸奶满意度较高。
通过对酸奶的满意度调查得知,目前酸奶的味道口感让兰州市消费者最为满意,其次是外观包装、营养成分和品牌广告,消费者认为最不满意的是价格和安全卫生,说明消费者希望得到价格更加合理安全卫生更有保障的酸奶。对于满意度方面的调查,男性的满意感普遍要高于女性,说明女性在消费过程中渴望得到更理想的产品。
6 政策建议
(1)销售商应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制定不同的销售计划和促销方式。
酸奶作为一种休闲型饮料,大多数兰州市居民都很喜欢喝酸奶,因此,酸奶消费在兰州市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酸奶在兰州市的消费群体主要为儿童、青少年、中青年女性,所以建议酸奶零售商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制定不同的销售计划和促销方式,比如零售商可在儿童、青少年活动较多的地方进行酸奶销售。
(2)销售商应对酸奶合理定价,使其与兰州市居民收入水平相匹配。
兰州市居民的收入大约在3000元左右,其所能接受一杯225ml的酸奶的价格为5元以下,因此,建议零售商能够合理定价,同时,在包装方面,大多数消费者喜欢纸盒包装,建议酸奶的制造商能够不断创新,制造更加方便便捷的包装,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
(3)创新促销方式,提高服务水平。
绝大部分兰州市居民喜欢在超市购买酸奶,并且最喜欢的促销方式为购买时附赠,因此,兰州市的各大超市可以增加酸牛奶的品种和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自己的营业利润。
(4)销售商应及时处理过期产品,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消费者在购买酸奶时最注重新鲜度,其次是口味,因此,厂家和零售商应该及时地处理过期产品,保障消费者的利益,防止消费者对该商品产生抵触情绪。
(5)细分市场,追求双赢。
由于酸奶食品受众面很广,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对酸奶的类型和口味偏好各异,但是,年轻人更加偏爱水果味果料酸奶,中老年人更加偏爱原味纯酸奶,因此,厂家针对这两类消费群体对酸奶的类型和味道偏好寻求适合他们最大众化的酸奶类型和口味,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从而,厂家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同时,实现制造商和销售商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朱峻岭,王磊,王建鑫.2004年国际酸奶市场发展现状及展望[J].中国乳业,2004,(10).
[2]何玉成.中国液态奶消费市场特征分析[J].当代经济,2010,(4).
[3]聂迎利.中国城镇居民奶类消费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12).
[4]中国奶业协会.杭州市乳制品消费调查报告[J].中国乳业,2009,(7).
[5]李栋,范云琳,邵明君.乳制品市场消费调查报告[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1,(11).
[6]叶向.统计数据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一)普及环境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一是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二是培养环保专业人才③。因此,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先接受环保基本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才能为将来从事各项与生物、环境科学相关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学生具备“渴望学习的强烈求知欲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正确对待个人与他人、社会、民族、国家、人类和自然环境的态度和表达、交流的能力”④是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环境科学概论虽然只是一门选修课,但这门课在学生的整个知识体系中却占有重要地位。因此,非环境专业的学生也应当通过学习树立对人类前途命运关心和对社会持续发展的高度责任感,不断关注我们的环保事业。
(三)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了原生环境问题(自然演变)外,主要是次生环境问题(人类活动)所引起的。随着人类大规模地改造环境,也必将会出现新的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调节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人类的环境观念在一次次地提升,我们的学生也应该学会用一种发展的思维方式来分析解决今后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课程设置应合理
环境科学概论作为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类)的选修课程,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开设。之前,学生大多对环境专业知识了解不多,也比较零散,大四开设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系统地学习相关理论,引起他们对于环境的关注。为此,课程在内容选择和组织等方面力求在阐明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同时,也能反映环境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环境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教材的选择与大纲的制订应符合实际情况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材有较多的版本,不同的教材在内容的设计和编排上各有特色。对不同专业及层次的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不同,所用教材也应有所区别。我系目前选用的教材是科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环境科学概论》(仝川主编,2010年7月第一版)。这是一本针对师范类非环境专业而编写的精品教材,它着重体现环境科学的思想理念、基础理论和科学方法,内容简练,重点、难点突出,非常适合作为选修教材使用。教学大纲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这门学科在课程结构中的性质、地位以及教学要求,也是施教的依据。因此编制大纲时要使其能够适应课程教学的需要,明确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材的选用、适用的教学对象、课程设置、参考书目等,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选用的教材要与大纲相一致,内容不能过多,也不能过于简单,要符合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
四、合理编制教学计划,精选教学内容
(一)合理编制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课程的总体安排,也是安排教学任务、实施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该课程既然是概论性质的,在内容深度上与环境专业的学生要有所区别,在学时上亦不宜安排过多,从教学实践来看,36学时基本上能满足教学需要。
(二)精选教学内容,详略得当
环境课程内容涉及广泛,在选择授课内容时除了兼顾全面系统外,更要重点突出。针对生物科学专业的特点,教学内容多侧重于介绍生态环境影响与保护问题,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维。本教材内容包括绪论、大气环境污染与防治、水体污染与防治、土壤污染与防治、固体废物污染与处置、物理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管理、全球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等。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一些具体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以前六章的内容为主,并确定每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牢固地掌握环境污染及治理的基本知识,对其他的内容则简要介绍,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有所了解。
(三)注重充实新内容
由于环境学科发展非常迅速,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不断出现,所以要不断调整充实新的教学内容,以适应时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通过电视、互联网、报刊杂志等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努力把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成果和发展方向动态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五、采用多样化的课内外教学模式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采用典型的实例教学
案例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它应该具有典型性,且应该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的联系。这就要求授课老师平时要注意素材的收集和筛选,把一些典型问题展示给学生。例如:讲解环境问题时,如果仅空洞地讲环境保护如何重要,学生不感兴趣,必然导致听课效率低下。笔者尝试先给学生展示一些环境污染事件的背景及资料,如著名的世界公害事件,再分析其原因及后果,让学生参与讨论,总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介绍生物多样性锐减时,把国内及世界上一些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的生存现状,用图片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懂得保护生物多样性实际上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在教学实践中,还适当采用生活中的环境实例教学,让学生深有体会。例如:空调排放的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房屋装修后产生的苯、氡等多种有害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等。通过这些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从而学以致用,提高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
(二)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课堂是知识传播和思想交流的最重要的场所。上课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听课反应,应不时地走下讲台通过口头语言、提问、肢体语言(如关注的目光、适当的手势)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如果出现学生听课热情不高或对知识不理解的情况,要耐心听取他们的声音,适当修正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笔者在每学期都会抽出几个学时,让学生自己备课、讲课。具体方法是:把教学内容分成几大专题,如环境污染与防治(包括水、气、土、物理污染章节)、环境技术与方法(包括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等章节)、和谐环境(包括可持续发展等章节)等专题,提前分组,让学生看书、收集资料,每堂课抽两个小组上讲台由学生讲述,然后请学生讨论和辩论,对于学生的讨论结果,及时给予总结和评价。通过这种上课方式,既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又锻炼其表达能力,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反应良好。但这种模式一学期只用1-2次即可,不宜过多使用。互动式教学把教育行为从单纯的知识学习转变为参与和实践相结合①。通过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实现了以教师为主导的注入式教育到师生互动的探究式教育的转变,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取长补短
多媒体教学具有强烈的视听冲击力和感染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理解力和记忆力,备受教师的青睐和学生的欢迎②。采用多媒体教学主要有以下优点:
(1)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接受课堂信息,方便教学设计,更易突出重难点,学生接受知识也更快。如介绍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危害时,用风景秀丽的大自然图片与浊水黑烟、垃圾成堆等生态环境遭破坏的图片作对比,展示给学生,引起了学生内心的强烈震撼。在准备课件时,可以标好所讲内容的轻重点,学生一目了然,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2)大大减少黑板板书的时间,增加教学的信息量。有些复杂的数学模型和图形,靠粉笔来写画,会浪费大量时间。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用图像演示,直观性较强。而且能在有限的课时里,传授给学生更多的信息。
(3)增强上课内容的条理性。可将教学要点宏观上列于某一张幻灯片中,然后以“超链接”的方式进入各专题进行深入介绍。这样脉络清晰,便于学生记住,也便于教师做课前复习和课后小结。
(4)最大限度实现教学的生动性、丰富性、直观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抽象的工作原理、复杂的运行过程转换为形象直观、图文并茂的动画,使得问题更加容易理解。如讲述水的自然循环时,采用FLASH动画清晰地显示水的蒸发、降雨、渗透、径流等一系列循环过程,加深学生的认识。
(5)便于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由于教材部分内容无法跟时代同步,利用课件,可将最新资料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最新鲜的空气中成长”。
总之,多媒体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正日益成为一种趋势。多媒体教学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弊端,是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人格教育和师生情感交流的缺失。在多媒体的单一教学中,教师忙着操作多媒体,很多时候就无暇顾及到与学生交流,更不会由学生表情去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一味地传授海量信息忽略品德修养塑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人格是很不利的。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都会注重和学生交流,并在恰当的时候进行人格教育。
(2)教师的惰性思想得不到抑制。采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主要精力都花在了做课件上,很少有时间钻研课本,编写教案。有的教师干脆直接用网上下载来的课件。这样一来,很难有自己的创新思维和教学观点,一旦多媒体出了故障的话,上课的程序就乱了,教学的效果肯定不会好,而传统教学则不会出现此类问题。
(3)上课节奏难于把握。如果讲课过快,学生跟不上教师讲课速度,易导致学生对授课内容不理解、疑问增多;反之,讲课过慢,就会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课的现象。因此,教师需要灵活掌控好上课节奏和课堂教学进度。实际教学中,笔者对一些重难点内容,采用以下方法:如讲解目前备受关注的PM2.5时,先板书PM2.5的基本概念和来源,再用多媒体展示PM2.5质量标准出台的背景知识,接着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对它的危害及治理策略进行思考和总结,并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理解和记笔记。这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就比较牢固。总之,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互结合,扬长避短,才能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四)到实习基地参观学习
组织学生到离市区较近的淮南化肥厂、淮南啤酒厂、安徽益益乳业、洛河电厂、大通垃圾填埋场、八公山森林公园、焦岗湖风景区等实地参观学习。去之前,先把相关的环境知识点如废气、废水、粉尘的处理及工艺,环境规划及生物多样性等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提前准备好平时不太理解的问题和不懂的难题。在参观的过程中,学生与现场的工作人员或技术人员进行互动交流,把书本与实践之间不懂的地方一一询问。回来后,师生一块进行讨论和总结,使学生从具体形象的感性认识上升为正确的理性认识。这类活动充分体现了环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同学们纷纷表示获益良多,不仅大大拓宽了他们的眼界,更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五)指导学生撰写环境小论文或调查报告
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若干课题,并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兴趣自选并成立课题小组。相关文献的查询、资料的收集、数据的采集,论文和报告的撰写均在课余时间完成,最后以课题小组的名义上交研究或调查成果。在课堂上采用先演讲、后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写论文或报告的过程和体会,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撰写论文或调查报告的过程可以初步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为他们将来毕业论文的写作或学业的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丰富课外教学形式
(1)组织学生参加环境保护知识讲座或学术报告会。利用我系每年举办的学术活动周的有利条件,邀请在环保工作中有丰富经验的知名专家作学术报告或专题讲座,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增进学生对环境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熟悉环境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学生纷纷表示自己非常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收获很多。(2)鼓励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环保活动。可利用环保纪念日(如每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4月22日地球日等)组织学生在校内外进行环保宣传;主动参与全国高校学生社团开展的校园节能减排公益项目和“节能减排大学生在行动”主题学生活动;积极响应政府有关部门开展的“绿色出行”环保公益行动,加强公众对绿色出行的认知和理解,促进公众出行方式的转变;鼓励学生创作环保约章,探索推动环保的新方法、新理念等。通过直接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既开阔了眼界,专业知识也得到了丰富和巩固,学生环保的使命感将得到很大的增强①。
六、考核环节注重综合考量
为了合理地给出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学期总评价,采用将平时表现、考试成绩、实习情况及其他方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分别按照30%、10%、50%、10%的比例计算总成绩。平时成绩主要与考勤、作业、听课、提问、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等相挂钩。考试试题尽量做到题型多样化、合理分配主客观题的分值、设置选做题、增加实际应用题目和综合题目(论述题、案例分析等)。在考题的设计上努力做到试题更具开放性和灵活性,有利于考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考试结束后,及时对考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总结,以便适当调整下年的教学内容和试题难度,使考试能够真实地反映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实习主要考察学生实习前准备、实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实习报告的完成情况等。其他方面还包括撰写论文或调查报告的质量,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情况等。
七、结语
事件调查
根据调查文件显示,2008 - 2013年这五年中,美赞臣中国子公司向中国公立医院的医护人员不当支付了约207万美元,获利约777万美元。这部分利润被美国证监会收回,同时该公司被处以300万美元的罚款和126万美元判决前利益,总计1203万美元。
该调查文件还显示,早在201 1年,美赞臣公司就接到举报,称其中国子公司存在违反FCPA的行为。但美赞臣公司没有对外公布这一举报,也向美国证监会隐瞒了该事件。
2013年9月,央视《焦点访谈》等媒体报道,包括美赞臣公司在内的多家奶粉企业,通过提供现金等方式与医院妇产科合作,推销其奶粉。而医院官方人士表示,这是行业问题。
早在2014年2月27日,美赞臣公司就公告称,该公司启动一项内部调查,因为美国证监会要求其提供其中国子公司部分商业活动信息,但未透露该调查的详情。
美国证监会官网的最新信息称,其调查发现,美赞臣中国子公司的员工向销售其产品的第三分销商提供资金,并具体指导这些资金的使用。他们向中国公立医院的医护人员提供现金和礼品等奖励,来换取客户的联系信息和推荐机会。根据客户的联系信息,他们可以直销自己的婴幼儿奶粉产品。
公开报道显示,除了前述营销方式,美赞臣公司还通过赠书吸引消费者注册成为其会员。有媒体在2014年3月10日报道称,美赞臣公司的赠书《孕妈妈100问》被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妇产科主任医师蒋佩茹指出, “内容错误百出,严重误导孕产妇,请大家不要看,不要传播”。
美国证监会官网披露的文件显示,20世纪90年代,美赞臣公司开始在中国开展业务,1995年,其首个中国工厂在广州建立,2008 - 2013年,其业务范围从中国的28个城市扩展到241个城市,而其不当支付行为也正是发生在其业务快速扩张的这5年中。该公司医疗事业部的多位外籍主管参与向中国公立医院医护人员的不当支付行为。
该调查文件还显示,美赞臣中国子公司通过第三级的分销商来销售其奶粉产品,为扩大市场份额,该公司以价格折扣的形式向分销商提供资金支持,这些资金被称为“销售津贴”。虽然相关合同显示,这些“销售津贴”属于分销商,但实际上,美赞臣中国子公司的部分员工对这些资金实施了控制,并对其使用对分销商进行了具体指导。美赞臣中国子公司也记录了分销商对这些资金的支出明细,该公司还使用这笔资金补偿了自己销售部门的员工,以补偿他们代表公司进行的支出。
美赞臣中国子公司的销售人员还通过医院渠道销售该公司的医疗设备。他们鼓励医院的医生、护士向新生儿的母亲等推荐该公司的产品,同时通过其收集这些客户的联系信息,用于营销。为了激励这些医护人员,该公司员工向其不当提供了现金和其他礼品,其资金来源是前述“销售津贴”。美赞臣中国子公司虽然记录了部分“销售津贴”的支出明细,其中包括对医护人员的不当支付,但相关账目不完整,部分资金的支出情况不明。
上述调查文件显示,2011年,美赞臣公司首次接到相关举报,随后也开展了内部调查,但未找到相关证据,也未立即对外通报该举报情况。当美国证监会质询时,也没有立即透露该举报事件。
美国证监会反海外腐败部门的负责人卡拉·布罗克迈尔( KaraBrockmeyer)向美联社表示,美赞臣公司松懈的内部控制,导致了其不当支付行为的发生。2013年,美赞臣公司开始第二次内部调查时,才采取了较多的补救措施,包括解雇其中国子公司的高级职员、加强会计审核、建立新的监管部门等。该公司主动向美国证监会提交了内部调查报告,并披露了众多关键文件和信息。
美赞臣认罚不认罪
在调查文件出来后,美赞臣公司立即表示自己将支付1203万美元以和解有关其在华行贿从而违反美国《反海外腐败法》的民事诉讼。美赞臣营养品公司首席执行官Kasper Jakobsen这样表态:“我们很高兴与美国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达成最终协议。我们将以最高的商业道德行为准则为基石,严格遵守所在市场的法律法规。中国是美赞臣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我们有信心继续保持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增长。”
不过,尽管已经与SEC和解,并且支付了巨额罚款,但是美赞臣方面强调:“根据和解协议的条款,美赞臣公司没有承认或否认有关指控,但同意向美国政府支付总计1200万美元。本次和解是对美赞臣配合调查,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完善其合规功能和流程的一种肯定。”
而来自美赞臣方面的有关人士也确认,公司已接到美国司法部的正式通知,相关调查已正式结束。这也意味着,SEC将不再追究此事。
根据以往跨国公司的类似调查案例而言,如果贿赂被证实,公司一般会积极与美国司法部争取和解,如果最终达成和解,那么公司会主动承担一笔巨额罚款,以换取司法部门不再继续深究,本次美赞臣被罚1200万美元便是如此。
然而这不是美赞臣第一次因在中国市场的不当行为而被罚。2013年,国家发改委的反垄断调查中,美赞臣被认定违法,并被处以2亿元罚款。与其他同行一样,美赞臣承认了指控,很快支付了罚金,并将旗下主要产品出厂价下调7% - 15%。那笔罚款将导致其全年每股收益(EPS)减少0.12美元。
事件影响
据悉,这笔1200万美元的罚款或将在美赞臣2015年的成绩表中有所体现,这也意味着今年美赞臣的业绩或受更大压力。近日,美赞臣已下调全年业绩预期,该公司将全年营收预期从此前的增长2%,下调至下降2% - 4%。引发该公司下调业绩预期的是,美赞臣第二季度销售下滑,尤其是在中国市场。
据美赞臣7月23日公布的201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当季销量同比下降5%,营收从上年同期的11.1亿美元降至10.3亿美元,下滑7.1%;净盈利从上年同期的1.71亿美元,降至1.63亿美元,主要是受美元升值及中国业务下滑的影响。
不过,对于中国市场,美赞臣方面仍然乐观。美赞臣营养品公司首席执行官Kasper Jakobsen宣称, “中国是美赞臣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我们有信心继续保持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增长。”据悉,美赞臣打算投入更多的精力发展增长最快且可控的电商渠道,去年该公司开始加快电商渠道投入,目前来自这一渠道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近70%。
乳业分析师宋亮也认为,这一处罚决定对于美赞臣的负面影响或不大,因为事件已经延续近两年。美赞臣在中国目前遇到的更重要的挑战来自于市场的变化。
中国是美赞臣第一大市场,不过随着中国奶粉市场的变化,美赞臣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有下滑趋势。根据AC尼尔森最新的统计数据,美赞臣目前在中国市场的排名仅次于雀巢旗下的惠氏,市场份额虽然达到了10.2%,但较前两年12%以上的份额略有下降。
除了罚金上的损失,美赞臣在中国市场还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环境。刚刚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美赞臣的亚洲市场销售同比下降了10%,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来自于中国奶粉市场爆发的价格战。
乳制品成本下降后,中国市场上演了奶粉价格战,美赞臣被迫在包括香港在内的中国市场加入了奶粉打折促销的行列。虽然其在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提高了奶粉价格,贡献了2%的收入增长,但并不足以抵消它在中国内地、香港以及泰国、墨西哥等市场遭遇价格战带来的销量损失。今年3月份“反水客”事件的余波造成了访港人数大幅下降,美赞臣在中国香港市场的二季度销量跌至2013年年中以来的最低水平。美赞臣首席执行官Kasper Jakobsen表示,现在还很难预测该市场何时能恢复。
其实,事件珥在悄悄地影着乳品产业重构。不仅美赞臣,外资儿配方奶粉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整体份也出现了下降,根据贝恩公司的数据2014年的降幅为3.1%。
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经过“第一口奶”事件后,虽然给很多洋品牌敲响了警钟,但在中国的二、三线城市,仍有不少品牌在以更隐秘的方式抢夺“第一口奶”,这种争夺,让曾经碰壁的洋奶粉望而止步。有奶粉品牌负责人就透露,发生事件之后,公司明确规定不能踩界,但因为竞争对手不断在做,所以导致份额受到影响。
因此,不做“第一口奶”可能意味着份额难以保证,因为这宗事件,曾经位列全国第一、二名的洋奶粉品牌多美滋与美赞臣在近两年都受到冲击,其中多美滋最近披露即将下嫁雅士利。欧睿咨询给本报提供的数据显示,在2012年,美赞臣与达能(拥有多美滋)在中国的份额分别为11.3%和9.7%,但到2015年,两者的份额分别下跌到9.3%和8.1%。
而且随着行业格局转变,国内奶粉价格竞争激烈已经让洋奶粉们倍感压力。不久之前,美赞臣调低了全年预期,将销售增长区间从7%下调至O%2%,第二季度,美赞臣的销售下降了3%,销量同比下降了5%,其中,亚洲业务销售同比下降了10%。美赞臣称,主要有两个因素拉低销量,其一是竞争对手在数个市场发起价格战,导致公司在一些国家市场份额受到负面影响;其二是3月在香港发生的民间事件,导致销量继续维持在低于去年的水平。
引言
自1978年党的以来,我国外资政策开始步入初创与修订时期,给予外资“超国民待遇”,许多跨国公司逐渐将投资的触角伸向我国,但这一时期国有企业仍然占据国内市场的中流砥柱地位。1997年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扩大,外资政策进入完善与发展时期,跨国公司掀起了对中国投资的狂热浪潮。同时,外商独资化在这一时期开始崭露头角。自2001年以来,我国外商投资保持了连续13年持续增长的可观记录,投资数量的连年增长,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成功带动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然而,近年来关于中国投资环境“恶化”的声音此消彼长,少数大型跨国企业关停在华工厂现象被浓墨重彩的渲染为“外资撤离潮”,不免引发了很多对于中国投资环境的质疑。因此,当前真实的中国投资环境如何,其如何影响外商投资效率与决策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目前国内的国际投资环境分析
1.国际投资环境的特征
投资环境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内,一国或地区所拥有的,能够决定投资主体投资决策并影响其投资运行及收益的各种因素的有机结合。国际投资环境包括被投资国对外商投资具有影响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律、自然地理、基础设施等综合条件。大致可分为五个方面: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依照其表现的形态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投资者在被投资国之外,投资风险相对较大,所以要求投资者对被投资国投资环境有相对深入的了解,较为精准的分析?u估,从而有助于提高投资效率。
2.目前国内的国际投资环境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后,为大力促使中国经济的高速迅猛发展,我国对外商投资者给予了许多“超国民待遇”,使得外商投资的门槛一度降低,并成功吸引了外商投资者的注意力。与此同时,也造成了我国外商投资结构的一些问题:外商在华投资力度在第二产业过大,第一、三产业呈现明显缺陷;外商投资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就较为突出,而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则存在尤为明显的行业非均衡;外商投资的地区性歧视致使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愈演愈烈;我国略见倚重于外商投资。现如今,伴随着经济的日趋增长与持续稳健的发展,我国已经不再有对外商投资的急切需求,更加公平、自由的投资环境使外商投资者意识到中国市场的投资与竞争压力。一些品牌的在华投资阔度正在逐渐紧缩,如2011年12月,达能乳业关闭了其在上海奉贤县的制造厂,这些变化更明显地表现在IT行业、家电产品以及化妆品等领域。由此也引发了关于中国投资环境丧失优势的激烈讨论。中美商会的《2015年度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中国被大于60%的会员企业列为全球优先投资目的地前三名或第一名。中国欧盟商会的《2015中国欧盟商会商业信心调查》显示,中国在全球经济战略中仍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其重要性比例较上年增长2%。由此可见,中国吸收外商投资态势平稳,投资环境优劣也不再仅仅由外商投资数量进行衡量,少数企业撤资实属正常,而这种走势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3.目前国内的国际投资环境变化的原因分析
(1)中国本土企业竞争力上升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一大批本土企业逐渐成长起来,无论国有企业或是民营企业,其竞争力的现实表现与潜在能力都不容小觑。中国企业在美国财富榜世界500强排名中上榜数量持续飙升,至2015年已高达106家。本土企业竞争力的上升对外商投资具有一定的压力效应和挤出效应,一些由于经营不善竞争力下降的企业会退出或紧缩对中国市场的占有。
(2)劳动力成本增加
我国普通劳动力工资呈持续上涨态势,2005年以来,大部分行业的劳动力成本增长加快,这对于外商投资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挑战。劳动力成本的普遍性、趋势性攀升一方面有助于引导企业依靠改进经营管理、技术创新以及节能减耗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挤占了外商投资的利润空间,外商投资多数致力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多年廉价劳动成本的适应性导致企业重新寻找利润突破点也不尽如人意。
(3)引资政策调整
我国自2006年调整引资政策,开始了由数量竞逐向质量竞逐的引资转型。2008年分别颁布实施了《企业所得税法》和《反垄断法》,统一了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标准,实现了内、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中的公平、自由竞争;2010年《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和《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同时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标志着外资企业一路绿灯的“超国民待遇”时期正式迈向过去式;2014年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了知识产权法院,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技术创新等领域。引资政策与法律环境的重塑使我国投资环境对外商投资者利弊各半,这就要求外商投资者要重新认识和评断中国投资环境以发掘更好的投资机遇。
(4)能源、生态环境的约束强化
2010年4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据有关规定,我国将严格限制重污染、高耗能及产能过剩的产业投资。2012年起实施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强调引资“三认同”原则,其中产业认同明确指出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同时对于高消耗、低效率产业将严令限制。如今我们已挥别了那个以牺牲能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追利逐益的“摩登时代”,因此一些资源密集型外商投资逐渐撤离中国也实属正常。
二、国际投资环境与投资效率的关系
1.国际投资环境对投资效率的引导作用
投资是投资者凭借主观判断为了将来能够获得一定经济利益流入而付出一定物质或非物质成本代价的行为。效率是指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和有效利用的程度水平。从企业财务目标的角度,投资效率可以说是通过管理者的投资行为使企业能够动用的资金得到最合理的分配,获取最大程度的增值。所以,有效的投资行为能够为企业带来预期或超预期的价值增值,提高企业竞争力。
国际投资环境作为外部制约条件对企业的有效投资行为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国际投资硬环境对于投资效率的引导作用毋庸置疑,完善、开放的国际市场,稳定的?济发展水平能够大幅减轻信息不对称,提高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从而提高投资效率。当被投资国拥有良好的国际投资软环境时,企业会受到被投资国的社会公众监督以及相对健全政法体系制约的强度较大。此时,企业为了在公正、透明的国际市场竞争中长久地获得一席之地,会尽其所能展现企业诚信度,以便获得更加畅通的金融服务,改善企业的投资状况。而且企业会从提高经营管理保证其投资行为准确高效,从而保障投资效率。换言之,企业投资效率直接影响企业价值和竞争力,企业会顺应被投资国投资环境的引导,加强管理者的动态投资战略意识,综合考虑内、外部资源的整合问题,保持投资策略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匹配,保证对有效投资机会的及时把握,实现企业的投资目标,提高投资效率。
2.国际投资环境对投资效率的选择作用
投资者在接受与适应被投资国投资环境的同时反映了国际投资环境对投资效率的选择作用。以我国为例,我国出台了相关政策,严令禁止外商投资涉猎重污染、高能耗及产能过剩的产业投资。通过高能耗行业与全国工业横向对比可以发现,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高能耗行业在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都缺乏优势。所以,我国投资环境的改变实际上是帮助外商投资者进行了投资范围的选择,有利于投资者将眼光投向更有价值和战略意义的投资领域,规避由行业特性与政策变更造成的对投资效率的损害。此外,劳动力成本呈现攀升趋势导致外商利润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一些经营管理不善、竞争力较弱的外资企业被迫退出中国市场。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恰好是一个对企业生存价值能否实现的选择过程,是一个择优竞逐的过程,优化了竞争市场,保存了那些有战略投资眼光、竞争实力雄厚、投资效率高并且善于从多方面规避风险的投资企业。
3.投资效率对国际投资环境的逆向作用
外商投资的管理者作为投资效率与国际投资环境相互联系的承接载体,其主观意识的投资决策对投资效率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其资金投放的方向也间接反映了被投资国投资环境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投资环境的长期建设具有指导性意义。由我国外商投资流向不难看出我国产业投放不均衡,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均衡等缺陷,应当引起反思。在不同阶段,不同区域,不同产业、行业给予不同的政策照顾,促进有效投资的均衡投放。同时,改善由于我国投资硬环境造成的亚健康投资局面,促进我国投资环境的优化,助力投资环境的成功转型,营造双赢共进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