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营养科护士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IBD 多学科协作 MDT 护理 自我管理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两种类型,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1]。IBD病程长,反复发作,需长期服药,给患者身心造成巨大痛苦,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同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2]。已有研究表明,对疾病相关的用药、营养、心理、生活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指导干预有利于缓解病情,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2-4]。因此,IBD患者的护理需要临床医师、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师、营养师、药剂师、患者及家属等的综合参与。多学科协作护理(multi 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团队成员紧密协作,制定规范化、个体化、连续性的综合护理方案。该模式有利于护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5,6]。中国炎症性肠病诊疗质控评估体系2018核心指标28条指出[7],IBD患者的诊疗与护理要求诊治中心需要有固定的消化内科、影像科、营养师、专业护士等参与的多学科诊疗与护理核心团队。因此,建立IBD多学科协作护理团队十分重要。本文旨在总结MDT护理模式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的应用现状与各学科的作用,为MDT护理模式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1 国内外研究现状1.1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临床医学领域的应用时间较长,研究较多,且范围广泛。近年来,国外许多医疗机构对不同专科疾病纷纷开展了MDT协作综合干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8,9]。IBD在西方国家的发病率高,一直都是国外热点研究的疾病,由于IBD可以累及几乎所有的器官和系统,涉及几乎所有的临床学科,而且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无常,最终会导致多器官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使得IBD的诊疗只有在多学科协作的基础上,才能够得到及时、充分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才不至于误诊和误治[1]。国外MDT协作团队包括消化内科、病理科、胃肠外科等临床医师以及护士、营养师、心理治疗师、药剂师、患者及家属。护士作为多学科协作治疗方案的参与者、决策者及执行者在IBD的病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MDT协作方式,国外广泛利用网络会诊,实现临床医护间的快速互动和医患间的沟通交流,使IBD的治疗与护理手段更加多元化,提高了IBD的诊治水平,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及生命质量。随着网络平台的延伸和扩大,MDT会诊体系的运行也更加畅通起来,使更多的学科以新的形式融入进来,比如营养师、心理治疗师、药剂师等,在以消化内科临床医师为中心的基础上,开展MDT讨论,制定更为全面、个性化的诊治方案[10]。同时,欧美发达国家的IBD诊治指南每4年更新1次,对IBD开展MDT协作诊治与护理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使不同病程IBD患者得到个性化、全方位的诊治与护理。
1.2 国内研究现状
国际MDT协作诊疗与护理模式给我国医疗带来了启发。我国在多学科协作治疗与合作研究的架构等方面刚刚起步,与西方国家有极大差距,国内传统观念认为IBD为内科疾病,外科与其他相关科室参与较少,药物治疗虽部分缓解了病情,但也使不少患者的手术时机被延误,给外科处理带来了较大困难。国内已有一些综合医院陆续开展了IBD的MDT协作诊疗模式,但尚未形成统一规模。伴随国内IBD的MDT诊疗模式的滞后,IBD以护理为主导的MDT协作模式研究更少,尚未引起护理领域的重视。目前,关于IBD的护理研究较分散,研究内容包括用药依从性、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营养、延续护理等方面的护理[2-4,11-13],说明我国护理人员对IBD患者身心方面都有所关注,但尚未建立护士、临床医师、药师、营养师、药剂师、心理治疗师、患者及家属联合的多学科协作护理理念。
2 MDT护理模式中各学科的作用2.1 病区护士
MDT护理模式中病区护士发挥着主导作用,护士除了掌握疾病专业知识、配合医生完成诊疗活动外,更承担着疾病健康教育、个性化心理指导、出院后延续护理的重任。IBD病程冗长,很多患者因疾病反复住院甚至多次手术治疗,比较敏感,常面临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情绪,这时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心理疏导和干预[14]。尚星辰等[15]对积极心理干预护理在IBD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系统评价,认为采用积极心理干预能使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改善,且正念水平得到提高。有研究认为,护理人员还可借助“同伴支持”[16]和“榜样效应”[17],因为同种疾病患者之间相似的心理体验可促进彼此之间深度交流与学习,榜样的树立能为患者带来希望和动力。出院后的延续护理也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身心状况及个体需求提供专业支持,如疾病健康教育、自我管理、用药指导、营养监控等。目前,关于IBD延续护理各项评估量表已比较成熟,如IBD严重度评估量表、IBD生存质量问卷、IBD疾病知识问卷、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IBD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等[13,18]。护理人员可根据量表评估提供个性化、全方位延续护理。在延续护理方式上,可采用传统的家庭访视或电话随访,也可通过建立IBD论坛、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等互联网方式为患者之间、护患之间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更好地满足IBD患者对疾病知识、经验交流等各方面的需求。
2.2 病区医师
这里的病区医师不仅包括消化内科医生,还涉及疾病相关外科,因为IBD虽然以肠道病变为主,但是,可以累积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IBD诊疗的复杂性远远超出消化系统疾病的范畴,其诊断和治疗常涉及几乎所有的临床科室(包括消化内科、胃肠外科、营养科、影像科、病理科、妇产科、儿科及心理学等多学科)。相关科室医生与护士需要组建MDT协作诊疗与护理团队,根据疾病的特点、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治疗计划,经过多学科会诊与讨论,依据共同接受的治疗原则及临床指南,从而做出适合患者的最佳治疗与护理方案。
2.3 心理医师
IBD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特别是排便次数的增加,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心理带来许多困扰,易使患者产生抑郁、焦虑、自卑情绪,甚至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13]。抑郁、应激、焦虑是导致胃肠道慢性炎性病变的诱因之一,患者长期的不良情绪与IBD反复发作常互为因果,应激状态刺激肠道释放炎症细胞因子,造成肠道黏膜受损,引起肠道功能障碍,导致疾病复发、病情加重、治疗困难。因此,关注IBD患者的心理状态十分重要。护士应对患者进行积极心理干预,症状严重者需请心理医师介入,必要时应予调节神经精神的药物来改善症状。心理医师通过对患者进行专科的心理指导及治疗,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勇敢地面对疾病,真正达到身心治疗的效果。
2.4 营养师
炎症性肠病营养支持治疗专家共识(第二版)2018指出[19],营养不良是IBD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并对病情变化产生不良影响。IBD患者在初诊时多已伴有营养不良,而病情进展、药物或手术治疗又能进一步加重营养障碍,故营养治疗与药物、手术等同等重要,且贯穿于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护士对IBD患者要常规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状况评定,在初诊时应常规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对筛查出的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应进行营养状况评定,营养科医生确定营养治疗方案;患者病情变化可以影响其营养状况和代谢状态,合并感染或使用糖皮质激素、饥饿、肠梗阻或肠瘘等均能恶化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代谢状态,因此在治疗期间应动态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根据监测结果配合营养科医生调整营养支持治疗方案,适时给予干预。在营养科医生专业指导下进行营养治疗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是IBD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已成为MDT护理模式中的重要一员。
2.5 药剂师
IBD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案有5-氨基水杨酸治疗、生物制剂与免疫抑制剂治疗等。但由于疾病迁延反复的临床特点导致疾病控制不理想,须长期坚持用药,服药依从性是影响IBD患者疗效和疾病复发的重要因素[20,21]。护士须协同药剂师依据化验结果做好药物剂量的调整,根据病情对IBD患者用药进行实时、科学、动态的监控与指导。
2.6 患者及家属
患者自身及家属是MDT护理模式中的关键环节,国内外很多研究已经证实,家庭的支持与疾病的自我管理对于慢性病患者有着积极的意义[22]。同样,良好的家庭支持与自我管理也能帮助IBD患者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护士可借助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估IBD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并通过多形式健康教育方式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自我用药管理、饮食管理、情绪管理、生活日常管理、疾病监测等,真正发挥患者自身及其家属对疾病护理的主体作用[23-26]。
3 小结总之,IBD是终生性慢性疾病,护理难度大,疾病的特殊性使有效的MDT协作护理显得更为重要。要形成稳定、长期、规范的IBD患者MDT协作护理模式,首先需要进一步认识到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在医院组建多学科协作护理团队,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方案,最终实现减少IBD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惠,李明松.中国炎症性肠病的挑战和机遇[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9,24(6):569-572,582.
[2] 袁磊,蒋逍达,季梦遥.缓解期炎症性肠病病人的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18,32(18):2826-2830.
[3] 卜凡莉,黄骞,黄迎春,等.炎症性肠病护理研究结果的可视化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8,18(8):533-537.
[4] 刘捷,张秉强,姚海燕,等.炎症性肠病护理相关文献计量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19):1796-1798.
[5] 王芳,李艳秀,唐玉平,等.多学科协作模式早期干预对喉癌手术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3):338-341.
[6] 黄静,梁冠冕,屠奕,等.头颈肿瘤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下护理管理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4):487-490.
[7] 梁笑楠,尹凤荣,张晓岚.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溃疡性结肠炎部分解读[J].临床荟萃,2018,33(11):987-990.
[8] Loh D,Hogg F,Edwards P,et al.Two-year experience of 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 outcomes for brain metastases in a tertiary neuro-oncology centre[J].Br J Neurosurg,2018,32(1):53-60.
[9] Prabhakar CN,Fong KM,Peake MD,et al.The effectiveness of lung cancer MDT and the role of respiratory physicians[J].Respirology,2015,20(6):884-888.
[10] 林赛争,蔡建庭,陈焰.炎症性肠病多学科团队协作现状[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6,15(3):231-234.
[11] 赵豫鄂,朱秀琴.炎症性肠病患者延续性护理教育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9,27(3):197-202.
[12] 汤聪,张苏闽,方健,等.炎症性肠病患者性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8,33(24):92-96.
[13] 罗丹,林征,卞秋桂,等.炎症性肠病患者感知病耻感现状及其对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9):1078-1083.
[14] 王亮亮.临床护理干预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22(8):9-10.
[15] 尚星辰,林征,罗丹,等.积极心理干预在炎症性肠病病人中应用的系统评价[J].护理研究,2018,32(20):3229-3235.
[16] Swarup N,Nayak S,Lee J,et al.Forming a support group for people affected by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Patient Prefer Adherence,2017,11:277-281.
[17] 梁皓越.中医特色慢病管理对维持炎症性肠病缓解期的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18] 许珊珊,戴新娟.炎症性肠病患者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7):879-882.
[19]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中华医学会肠外与肠内营养学分会胃肠病与营养协作组.炎症性肠病营养支持治疗专家共识(第二版)[J].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2018,2(3):154-172.
[20] 刘晓琳.云南省炎症性肠病患者药物依从性及疾病知识现状的调查[D].昆明:昆明医科大学,2017.
[21] 龚春萍,张允,葛娟.综合护理干预对炎症性肠病病人药物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8,16(30):3775-3777.
[22] 关玉霞,尤丽丽,赵艳伟.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1):137-141.
[23] 罗丹,林征,卞秋桂,等.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体验质性研究的系统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1):41-47.
[24] 尚星辰,林征,卞秋桂,等.炎症性肠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护理研究,2019,33(14):2374-2380.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干疗科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
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对老年病患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针对老年病科低年资护士健康教育存在问题,采取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病房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结果:培训后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满意率显著提高。结论:健康教育能力培训提高了低年资护士健康教育能力,提高了老年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满意率。
关键词 低年资护士;老年患者;健康教育;患者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561(2015)07-0158-01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在我院的深入开展以及近年来医院的快速发展,我科的护士日益呈现年轻化趋势。我科住院患者平均年龄80岁,均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上升,预后差 ,死亡率高。临床工作中低年资护士与老年患者护患沟通能力普遍欠缺,存在不少问题, 为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现将存在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4年5月一2015年7月住院患者257例,其中男性181例,女性76例,平均年龄82岁。
1.2方法:利用医院统一的“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住院周期短的患者在出院时进行调查,长期住院患者每月月末进行调查。
2存在问题
2.1老年病科患者特点
2.1.1生理特点:大脑功能衰退,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记忆力和听力下降、联想速度缓慢。接受健康教育知识缓慢,易遗忘。
2.1.2患病率特点:随年龄增加与年龄相关的慢性疾病发病率显著增高,病情复杂、病程长,大量复杂的专科知识,使病人难以掌握。
2.1.3心理特点:有一定的自我保健意识、易产生焦虑、抑郁孤独等心理问题。老年患者易形成依赖行为,不易接受先进科学的健康教育知识.[1]
2.2低年资护士特点:
2.2.1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不扎实:知识面窄、理论与实际不能有机结合,健康宣教没有内涵。
2.2.2缺乏临床经验:病情观察中缺乏判断力,健康教育形式单一、没有体现个性化。
2.2.3沟通交流能力欠缺:语言贫乏、宣教照本宣科、无法体现宣教重点、不能及时解决患者的疑问。
2.2.4不能正确使用护理程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对护理程序的步骤、方法、优先原则、循环等了解较少。
3对策
3.1理论知识培训
3.1.1健康教育理论知识:积极参加院内外的健康教育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实施程序和方法的理论学习。
3.1.2疾病相关知识:强化学习专科知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疾病预防、药理学、营养学等。
3.2实践技能培训
3.2.1情景模拟法:一名护士扮演患者、在高年资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训练。接着在病房进行“实战演练”,科室护士长督促、高年资护士现场指导。鼓励低年资护士积极利用每月科室健康教育讲堂,根据需要集中讲授教育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锻炼沟通能力。[2]
3.2.2案例分析法:由老师根据事实再现临床典型案例的发生经过,围绕案例展开讨论,低年资护士轮流分享自己在临床工作中的相关经验,最后一起分析,进行归纳总结。全程不断互动,调动护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低年资护士的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不断总结与思考。[3]
4讨论
通过理论知识培训,实践技能培训,并教会护士充分利用护理部提供的健康教育资料、健康教育处方、内网药典等资源对我科老年患者进行重点突出,反复强调,简单易行,书面总结的健康教育。使我科“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中关于健康教育的调查知晓率、满意率由86.9%上升到92%。
临床低年资护士是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 其素质不仅直接影响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而且也影响着护理质量的提高。老年患者由于生理、病理等影响因素,对于先进科学的健康理念不易掌握。因此,加强低年资护士健康教育理念、实践的培训,提高临床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才能切实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辛少芬,李顺燕,黄爱英.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76.
[2] 季联群.情景模拟急救演练对提高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3):1211.
当今我国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已超过100/10万人口,其中重型颅脑损伤占18%-20%。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吞咽障碍不能进食是发生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伤后患者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剧增,加重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使患者肺部感染、褥疮、胃肠道出血及其他并发症显著增高,增加重症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病残率。我科从2010年以来,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程序化营养管理,能较好地满足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营养及代谢支持的要求,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加速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满意。现将实施程序化营养管理的体会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科进行中西医结合住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5例,均经头颅CT或MRI以及临床确诊。男68例,女17例,年龄7-69岁,脑出血术后47例,脑挫裂伤31例,脑干损伤7例。患者住院当天责任护士即实施程序化营养管理模式。
2程序化管理模式
2.1吞咽功能评估
2.1.1洼田饮水实验患者取半卧位,以水杯盛温水30ml,让患者按平时习惯饮下,观察其饮水情况。根据结果确定患者的饮食方式:1级(优)能顺利地1次将水咽下。2级(良)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地咽下。3级(中)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4级(可)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5级(差)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
2.1.2吞糊试验吞糊测试遵循从稠到稀原则,将4平汤匙的凝固粉加入到100ml水中搅拌成均匀的糊状物(属于中度黏稠,呈奶昔状,如芝麻糊、乳酪),用压舌板压舌头嘱患者做抵抗动作,压舌根部做“啊”、“咿”等发声或做吞咽动作,观察患者舌部力量及运动、协调性咽壁反射、喉部吞咽上抬情况,然后每次用5ml的汤匙喂食,10min内喂食完。
2.2正确选择食物
血瘀气滞型:饮食应予清淡,少油腻,低糖易消化的食品。可选用疏通脉络,补益肝肾和心脾的食疗方,如杞子蒸羊脑、黑芝麻桑椹糊、芝麻核桃糊。
瘀阻清窍型:安置鼻饲管维持营养供给,宜予高蛋白、低脂肪、多种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每天4-5次,可加入绿豆及小米糊,起到健脾、清热、利湿的作用,以保持大小便通畅。
气虚血瘀型:宜食益气、健脾、通络之品,如山药苡仁粥、莲子粥、白菜、木耳、赤小豆等,忌辛辣刺激之品。
痰瘀交阻型: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荤腥油腻之品,以避免助湿生痰,少食多餐,可用竹沥、小米各半煮粥食。
肝肾亏虚型:饮食宜选择滋补肝肾、填精补髓的食品,如甲鱼汤、木耳、淡菜等。可取山药、龟板、粳米适量同煮,每日1剂,早晚服用。
2.3制作个体化饮食卡请遵从以下指示喂食①抬高床头30°-45°或坐起。②监督/助进食人员:护士、护工、家属。③喂食者方位:患者的右边或患者的左边。④)提醒患者进食时的姿势。⑤每日进食份量:4-5餐(每餐份量m1数)。⑥饮食种类:普食、软食、半流(粥和或糊)、流质。(注意事项:提防噎塞,小心进食!)
2.4执行喂食程序①食物检查。②注意口部进食姿势。③喂饲者姿势。④速度与份量。⑤餐后姿势。⑥清洁口腔。⑦文件记录。
饮水试验1-2级:经口摄食;吞糊试验通过:全糊餐或糊状的液体;失败者:鼻饲饮食。根据患者营养和能量需求均衡搭配食物种类,满足患者能量需要;食物的形态根据吞咽障碍的程度及康复的不同阶段随时进行调整。鼻饲饮食掌握好浓度、温度、速度,应从小剂量开始,每次50-100mL,待患者适应后逐渐增至200-250mL为宜,流质的浓度也应逐渐升高。以口进食患者根据吞咽能力选择容量为5-10ml、薄而小且不易黏食物的勺子,用勺取一口量,即最适合吞咽的每次摄食入口量,约3-4ml,酌情逐渐增加;根据病情每日口腔护理2-3次,注意观察口腔有无溃疡、霉菌感染等。
2.5常见并发症处理原则
2.5.1返流、误吸原因是喂食时床头未抬高,鼻饲管位置不当,鼻饲液注入过快、量过大及胃潴留等。处理:喂食时根据患者病情抬高床头30°-45°或半卧位,一次进食量不宜过饱,应少量多餐,每天4-5次;每次鼻饲前必须判断胃管位置,证实在胃内。判断是否胃残留过多,若抽出胃液量大于100ml,则需按胃潴留处理;进食时和餐后30min内避免翻身。一旦发生返流,应将头偏向一侧,用吸引器吸尽口鼻内返流物,抽吸胃内容物,防止误吸造成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后果。
2.5.2腹泻原因主要有灌注过多或使用高渗性混合乳;灌注环节被污染或胃肠菌群失调;流质温度过低,刺激肠蠕动加快。处理:应注意观察、加强护理,避免各种诱因。脾胃虚弱者宜进食易消化、纤维素少等健脾补气之品,如山药粥,忌生冷瓜果,如香蕉、梨等性寒滑肠之品,忌油腻、刺激性食品。
2.5.3便秘原因:由于长期卧床,肠道本身的机械运动下降;粗纤维摄入不足,使用脱水剂,使肠道内水分吸收,导致大便干结;排便环境及方式的改变。处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补气之品,多食黄芪粥,山药粥,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香蕉、梨、果汁等以生津润肠;每晚睡前1杯蜂蜜水,早餐前30min喝1杯温水可润肠通便;早晚腹部按摩15min-20min。
2.5.4呛咳原因是患者过早经口进食进水,吞咽功能末完全恢复,进食时说笑。处理:严格实施程序化管理模式,做好吞咽功能评估;在安静的环境专心进食,勿说笑,保证充足的进餐时间,疲倦或不合作时勿喂食;观察患者咀嚼、吞咽、喝水的速度,当患者出现呛咳时,立刻停止进食采取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乳腺癌;团队管理;个案护理;护理管理;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乳腺癌的治疗已经从单一的手术模式,发展至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和靶向治疗在内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1]。病人在长期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涉及治疗、功能康复、营养、心理等多种学科,需要具备多种学科专业护理团队对病人疾病信息进行评估、整合、分析、计划、实施,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及时信息沟通、反馈,让其充分了解治疗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有利于病人对治疗信息的获取及决策,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健康行为,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2]。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护理服务理念,我科积极探索成立“粉红天使团队”,借鉴国外个案管理的经验,结合我科现状,将团队管理理念引入到对病人的个案护理管理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科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年龄18岁~66岁(49.65岁±6.56岁)。纳入标准:①成年女性;②经病理确诊原发乳腺癌,疾病分期为Ⅰ期、Ⅱ期、Ⅲ期并且知晓自身病情;③居住地为武汉;④自愿接受此次研究及电话随访、访视。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不能配合;②非原发性乳腺癌;③其他系统严重疾病;④低于1年预期生活时间。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乳腺癌病人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术后由责任护士完成对病人的护理、功能锻炼指导、健康宣教、信息沟通、心理护理,医生观察伤口情况并给予换药。病人到门诊PICC置管中心完成导管的置入与维护。观察组采用“粉红天使团队”个案管理方法,具体措施如下。
1.2.1.1组建团队
①根据我科现有的护士人力资源、专业特长及资格证书,组成团队,其中包括护士长1名、乳腺专科护士1名、责任护士3名、PICC专科护士(国家级)1名、伤口师(国家级)1名、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1名、营养师(国家二级)1名、康复师(国家级)1名。乳腺专科护士具有本科学历、主管护师职称,责任护士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均具有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能完成护理各项操作。护士长担任技术指导及协调管理工作。②粉红天使团队:口号为关爱女性,呵护。护理服务理念为满足和超越病人期望。标识为每人胸前佩戴一支粉红丝带。③团队成员职责:建立个人档案评估病人的现存的、潜在的护理问题,制订计划并实施干预措施,完成病人住院期间的治疗、护理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心理咨询、PICC导管的维护,开通电话咨询及访视,通过QQ、微博在线回答病人咨询。
1.2.1.2实施方法
入院当天由乳腺专科护士为病人建立个人档案信息,收集一般资料,评估身体状况,邀请加入粉红天使QQ群,指导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心理咨询师为病人进行手术前的健康宣教,告知病人舒缓情绪的方法,缓解焦虑、抑郁,减轻心理负担,使其能以放松的心态准备手术。术后第1天3名责任制护士采取APN排班模式,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负责观察病情,完成各项治疗、护理。专科护士晨会组织团队成员护理查房,与康复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评估术后情况,制订康复计划,告知病人、家属,取得配合并组织实施。术后第3天、第6天、第9天,伤口师观察病人的伤口愈合情况、引流液性状及量,给予换药。术后第9天,PICC专科护士负责完成中心静脉置管及维护,向病人进行导管相关知识宣教,7d换膜1次,出现异常及时与PICC专科护士联系。出院前团队成员总结各项护理措施实施效果,给予离院后合理建议,康复师、营养师分别开出运动处方、营养处方,指导病人功能康复及合理膳食,心理咨询师给予心理辅导1次。专科护士于病人离院后5d~7d进行电话随访或访视,指导按时完成血常规、肝肾功能各项检查,了解伤口愈合情况、患肢康复状况、PICC置管有无异常等,为病人预约返院床位。病人每次化疗入院当天由专科护士组织团队成员评估病人的身体情况,制订护理计划,及时作出调整,离院后5d~7d由专科护士进行电话随访或访视,及时了解病人生理、心理变化,保持信息沟通畅通,给出合理的治疗、护理指导。
1.2.2评价方法
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评价两组患肢的肩关节活动度情况及生活质量。肩关节活动度采用肩关节活动量表(ROM)测量患侧上肢前屈、外展、内外旋、后伸。前屈和外展功能:达180°者为优,达150°者为良,小于100°者为差;内外旋:达70°者为优,达50°者为良,小于30°为差;后伸功能:达60°者为优,达50°者为良,小30°者为差。生活质量量表采用癌症康复评价系统简表(CARES-SF)进行[3]测量,此量表包括生理、心理社会、与医务人员的关系、婚姻关系、5个维度和34个条目,进行5级评分,评分内容从“无、轻度、中度、较严重、严重”分别计0分、1分、2分、3分、4分。各条目得分相加,得分总分越高,提示病人的生活质量问题越严重,其健康状况越差。1.2.3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进行t检验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表2)
3讨论
3.1“粉红天使团队”的管理
我科“粉红天使团队”在医疗护理服务活动中有统一的标识,即粉红丝带,树立了一种品牌形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各成员分工明确,按照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团队成员有10名,都有国家级证书,专业能力突出,但拥有国家级证书的专业护士成员培养周期较长,需要5年~10年的时间。为了确保个案护理成功,需要灵活排班,充分发挥团队成员专业能力,对病人提供全程专业护理,团队运作核心是专科护士。她负责收集病人信息并分析病人潜在的、现存的护理问题,联系团队成员解决相关问题,并最终将结果反馈病人,让病人掌握疾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条生活质量。由于人力资源不足,一个团队成员需要同时服务5例或6例病人,根据每个病人的乳腺癌术后康复特点,提供专业化护理团队指导。
3.2“粉红天使团队”乳腺癌术后的个案护理管理
个案管理是以评估、计划、联系、监控、宣传和推广为主要项目,通过充分合作、交流及合理选择可用资源,持续满足病人个体化健康需求,以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4-6]。本研究观察组透过乳腺癌病人的个案护理管理,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活动理念。团队成员会针对每个病人的情况,给出不同的护理实施计划,充分体现个案护理个体化的护理管理方式。如果病人存在心理方面问题,心理咨询师会指导病人写心情日记,开展个人心理疏导主题月活动,介绍抗癌成功案例,与家属开展“心心知我心”活动,利用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帮助病人走出阴霾。通过护理团队成员评估病人潜在的、现存的护理问题,给予专业指导,让病人觉得自己备受关注。通过专科护士及时的电话回访、访视、在线回答问题,病人能及时了解自己所处的治疗阶段,需要面对的相关问题,便于个人医疗决策,病人感到充分被尊重。
3.3“粉红天使团队”管理对乳腺癌术后病人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肩关节前屈、外展、内外旋、后伸的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通过个案护理管理方式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术后病人肩关节活动度。目前手术是治愈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7]。然而手术导致术后病人的患侧肢体往往发生上举、前伸、后伸、外展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关节活动度降低[8]。由于乳腺癌术后半年是功能锻炼的最佳时机,而患侧伤口愈合情况因人而异,引流管拔除的时间每人不同,康复师需要与伤口师充分沟通。同时,病人的健侧术后半年时间内置入PICC导管,病人对功能锻炼存在担忧,不敢进行功能锻炼,此时需要康复师与PICC专科护士与病人进行沟通,消除顾虑,为病人选择合适康复器材,制订功能锻炼计划。乳腺专科护士对病人进行功能锻炼的数据记录并与康复师反馈,取得病人配合。
3.4“粉红天使团队”个案管理对乳腺癌术后生活质量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生理维度、心理社会维度、与医务人员关系维度、婚姻关系维度、维度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疾病本身、治疗及其不良反应所导致的生理不适以及心理适应问题等,成为降低其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整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9]。Yamamoto等[10]研究也证实,个案管理能够帮助病人更好地作出治疗决策,促进医患良性沟通。粉红天使团队中有5名护士有国家级专科护士证书,临床工作经验丰富,专业性强,能针对病人在治疗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解答,病人可以通过微信、QQ交流平台随时与乳腺专科护士沟通,知情同意权得到充分体现,医患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信任度加强。
作者:周慧敏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参考文献:
[1]张士福.乳腺癌外科治疗演变与展望[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127-1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司政司.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上册)[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253-255.
[3]SchagCA,GanzP,HeinrichRL.Cancerrehabilitationevaluationsystem-shortform(CARES-SF).Acancerspecificrehabilitationandqualityoflifeinstrument[J].Cancer,1991,68(6):1406-1413.
[4]陈玉枝,邹怡真.台北荣民总医院肿瘤个案管理经验分享[J].中国医院管理,2010,10(3):21-22.
[5]PooleK.Theevolvingroleoftheclinicalnursespecialistwithinthecomprehensivebreastcancercentre[J].JClinNurs,1996,5(6):341-349.
[6]LiebertB,ParleM,RobertsC,etal.Anevidence-basedspccialistbreastnurseroleinpractice:amulticentreimplementationstudy[J].EurJCancerCare(Engl),2008,12(1):91-97.
[7]蒋妮,周淑美,杨红蕊,等.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6):1452-1454.
[8]谭美华,谭小梅.专人指导的康复操训练对乳癌术后患侧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3(5):78-79.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及院内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降低VAP的发生率,是提高病人存活率,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为全面提高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护理质量,降低呼吸机性肺炎发生率,我们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4年12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共40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6例,年龄27-90岁,平均67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炎病(GOPD)27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0例,重症哮喘3例,气管切开25例,气管插管15例。将上述病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20例,A、B、C、D循环护理组20例,使用呼吸机为MBP-760。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组按呼吸机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A、B、C、D组是在执行护理常规的同时加强质量管理意识,制订完善的监督机制,全员参与,层层把关,专人检查,及时反馈,提出护理对策,保证护理过程的环节及终末质量。
1.2.2使用呼吸机过程中根据患者痰液的多少,颜色,粘稠度,痰培养的结果,胸片的进程情况进行诊断,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诊断依据。
2 结果
常规护理与A、B、C、D循环护理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两组VAP分别为40%,10%。可见A、B、C、D循环护理可以降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3 护理
3.1计划阶段(A) 分析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诱因为: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呼吸机回路管理不当;环境、机械污染。针对以上诱因分析现状,找出相关因素,制订措施,寻求解决方法,对机械通气患者发生感染的环节制订护理对策。
3.2实施阶段(B)
3.2.1教育本病区护士增强责任心,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
3.2.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3.2.3保持呼吸道通畅。
3.2.4气管套管的护理和消毒 气管切开后妥善固定导管,其松紧度适宜,以系带与皮肤之间容纳1指为宜,若使用金属套管者,则内套管煮沸消毒3-4次/天,现在一般都使用一次套管。气管切开伤口周围的皮肤要保持清洁、干燥,切口纱布要及时更换。停止机械通气患者的导管口应盖单层湿布盐水纱布。 转贴于
3.2.5口腔护理 根据病人口腔的pH值,痰培养的结果选用口腔护理液进行擦洗口腔2-3次/天,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口腔霉菌感染,粘膜溃疡等,可防止细菌向下移行而发生VAP,对长时间应用呼吸机的患者,应对口腔局部用药。
3.2.6鼻饲的护理 进行管饲饮食前,应先吸除呼吸道分泌物,将气囊维持充气状态,抬高床头45o或半卧位,抽吸胃液观察消化情况。鼻饲的护理应注意几个问题:①定时监测胃液pH值。当pH值>4时,就报告医生给予处理。②将胃管直接插入幽门下进行肠内营养,可以减少胃内容物返流。③每4-6h测量胃残留量1次,据此决定是否继续喂食。④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耐受性,调整肠内营养的速度、用量和浓度。⑤每次喂食前后评估胃管的插入深度和固定情况。⑥适时评估机械通气病人的吞咽功能、误吸和返流的可能性,减少发生VAP的危险因素。
3.2.7呼吸回路的管理 整个呼吸回路首先保持通畅,密闭性,用于湿化气道的液体,必须保持无菌,24h更换1次,加湿化液体要倒掉残留的液体。定期更换消毒呼吸机的空气过滤器、传感器和气体滤过管道、复苏囊等。切断寄殖感染环节,加强呼吸管路消毒,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严格消毒器械是预防不动杆菌导致VAP的关键。
3.2.8保持病室床单位清洁,防止交叉感染。
3.3检查阶段(C)
3.3.1制订检查考核标准 根据计划要求,结合本科护理工作特点,制订全面细致的检查标准,检查内容包括:护士素质、技术操作常规执行情况等。
3.3.2科室形成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三级管理网络 责任护士全面负责护理措施的落实,是护理质量的保证;责任组长负责技术指导,质量的监督;护士长定时检查,质量监控,协助护士与责任护士,上下班护士间互相监督检查,把好质量关,及时了解患者与家属对护理工作的反映,消除护理隐患。
3.4处理阶段(D) 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把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作为推动下一循环的动力和依据。
4 总结
经过采取上述一系列护理措施对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护理40例,常规护理组肺炎发生率为40%,A.B.C.D组肺炎发生率为10%,从这个结果看出,A、B、C、D循环护理可以大大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各病区住院的卧床老年患者及急、危、重症患者共30例,男23例,女7例;年龄50~90岁,其中,脑出血5例,脑梗死25例。
1.2方法
遵循循证护理的操作原则,对压疮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实践。①提出问题:压疮是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不当容易出现的并发症之一。为了控制压疮的演变及新压疮的发生,为原发病的治疗创造有利条件,首先搜集每个压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何合理、有效地应用新的方法进行压疮的护理和治疗,哪些措施有利于压疮愈合,并能缩短压疮愈合时间;哪些措施能预防压疮再发生。②根据提出的护理问题,确定检索关键词为压疮、预防、护理检索证据,查阅资料,获得检索结果。③评价证据:应用循证护理对上述科研结论进行评价,制订出合理的护理计划,气垫床对压疮发生的预防是否有效,敷料、局部用药、营养支持有利于压疮愈合等是最佳证据。④应用证据:根据以上证据,与患者具体情况(意识状态、年龄、压疮程度、大小便情况、营养状况等)、病房现有资源和护士的临床护理知识相结合,制订针对该患者的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压疮伤口的护理措施,预防再发生压疮,加强营养支持疗法等。⑤评价效果、总结经验,最终提高护士对压疮护理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提高压疮的护理质量。所有患者均采用以上操作步骤。
1.3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Braden表)评分
Braden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评估表,该表有6个指标,评分总分范围6~23分,分值越小,患者器官功能越差,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大。评分首次在患者入院24h内完成,长期住院患者每间隔7d再次评估。责任护士通过以上评估,分析患者所处的压疮危险状态,制订防治计划,对极高危和院前压疮的患者立即报告护士长。
1.4操作方法
1.4.1碘伏的应用用碘伏擦拭消毒,由中心向外,有死皮者用无菌剪刀去除,每天1次。Ⅲ度压疮患者,先用碘伏浸透小纱布贴于创面,再覆盖纱布包扎,一般换药6~7次,创面明显干燥,无脓性分泌物及渗出液。治疗中需要加强全身营养,预防感染,定时翻身,保持床单位清洁。
1.4.2庆大霉素的应用用安尔碘酒消毒创面,用2ml注射器将庆大霉素喷射在创面上,待干后以无菌敷料覆盖,每天换药2次。同时应加强全身营养,预防感染,定时翻身,保持床单清洁、干燥。
1.4.3激光的应用患者取舒适卧位,创面暴露,常规消毒压疮处,去除腐肌和痂块,其治疗参数是:波长632.8nm,功率50mW以下,波形为连续波,能量密度1~4J/cm2,用激光距皮肤约5cm照射患处,持续照射20min,1次/d。
1.4.4经常检查受压部位,协助患者每2小时更换1次。
2结果
应用碘伏的10例Ⅱ度压疮患者10~12d治愈,5例Ⅲ度压疮患者24~18d基本治愈,说明碘伏治疗压疮临床效果满意。应用庆大霉素的10例Ⅱ度压疮患者7~10d痊愈。应用激光皮肤照射的5例Ⅰ度压疮患者5~7d愈合。通过减少骨突部位受压时间,定时翻身,所有卧床患者采用此方法均获得满意效果。
3讨论
碘伏是新一代广谱、高效、无毒的外用消毒杀菌剂,具有使组织脱水、促进创面干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软化和消散硬结的作用,可保护创面及周围的皮肤,防止细菌直接进入创面。庆大霉素对各种革兰阴性细菌及革兰阳性细菌都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可以防止细菌侵入。激光皮肤照射能使微血管扩张,增加微血管的血流量,可以促进溃疡愈合、上皮修复,刺激肉芽组织及上皮再生。发生压疮的患者,定时翻身可减轻局部压力,防止压伤部位软组织再损伤及压迫疮面致缺血、低氧加重影响愈合。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跟进式;健康教育;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其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高而升高[1]。调查显示2007~2008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在20%以上,且年龄每增加10岁患病率增加68%[2]。由于老年患者年龄大,记忆力及听力下降、反应问题和行动迟缓、并发症多等特点,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和特殊性。我们通过对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从我科出院的60名老年糖尿病患者电话随访,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观察其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深刻体会到出院后跟进式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来自我科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出院的65岁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其中男91例,女29例,平均年龄(74.5±8.9)岁,糖尿病病史2个月至40年。所有人员在身高、体重、腰围、吸烟及饮酒史、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1.2入选标准①诊断符合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②意识清楚、思维正常、可以进行语言沟通、无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重度感染及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2方法
2.1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常规的治疗、护理、糖尿病知识宣教和出院指导。
2.2入、出院时分别由责任护士在询问患者后填写《糖尿病健康教育调查表》,了解患者对于糖尿病临床表现、自然进程、并发症预防、需要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基础知识、血糖控制目标、营养治疗措施、体育锻炼原则、口腔和足部皮肤护理技巧、自我血糖监测方法及便携式血糖仪的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的注意事项、胰岛素注射技术及合理使用、发生低血糖或急性应激情况的应对办法等问题的掌握情况。
2.3出院后要求患者每周至少监测1d5点血糖(空腹、三餐后及睡前),每月1次电话随访,由住院期间的护士长或总责任护士负责了解本月内患者的血糖、饮食、运动、用药及家庭支持等状况,完善上述调查表的同时,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问题,采取个体化教育及护理干预。每3个月1次强化指导,巩固相关糖尿病知识,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及护理指导。鼓励患者随时电话咨询,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于每个阶段性目标实现后,结合患者血糖监测结果,对其进行鼓励,帮助患者及家属树立信心,增加依从性。
2.4提醒患者每3个月复查1次静脉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1年后与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评分一起作为衡量出院后跟进式个体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效果的评价指标。
3结果
采用上述跟进式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1年后,所有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自我管理能力均大幅度提高,血糖水平控制良好。
4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生性疾病,迄今为止,尚无根治方法,但是可以预防和控制[3]。糖尿病的控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治疗,而是系统的管理,也就是说糖尿病患者的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是糖尿病控制是否成功的关键。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理解力、记忆力及动手能力均较差,性格又往往更固执,积极面对疾病和有效自我控制是相对比较困难的,并且更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4]。因此,追踪随访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对这类人群更为必要。
电话随访方便快捷,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更为适用。由患者住院期间的护士长或总责任护士负责每月1次的随访和每3个月1次的强化指导,能保证记录的连贯性与完整性,也更能根据每个老人的特点,及时发现问题,提供个体化的系统教育、辅导、纠错、督促及建议,帮助或指导患者就不同问题与相关医生、营养师及家属进行沟通解决。
我们在进行出院后跟进式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过程中,注意总结每个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性格、心理及疾病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指导。尽可能使用老年人熟悉的语言,重点突出,语速适中,热情讲解,耐心示教,反复强化,以使患者充分领会并熟练掌握受教内容。同时,努力培养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创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注重对患者每个阶段性进一步给予充分的肯定、赞扬和鼓励,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后续治疗依从性,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获得医生、患者及家属的多重肯定。
参考文献
[1]《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94-95.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纪立农,等.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3.
【关键词】壶腹周围癌; 优质护理; 护理预案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1-0059-02
壶腹周围癌由于早期症状无特异性,肿瘤位于腹膜后,诊断困难,多数患者就诊时肿瘤已属晚期[1]。其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病死率很高,患者多有较长时间的梗阻性黄疸,肝、肾、胃肠等器官受损,同时由于胰胆汁分泌受阻造成患者营养不良和机体抵抗力下降[2]。是普外科风险最大的手术,胃肠道重建三个吻合口,术后病人身上有6-7根管道,有的病人年龄大配合能力差病人疼痛明显,耐受性差,不止。肠内营养时有的病人出现腹泻现象,紧靠2名护士护理力不从心,因此我们制定了一个针对壶腹周围癌手术患者的应急预案在临床实施,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临床资料:自2010年5月-2011年6月,我科针对10例壶腹周围癌手术患者实施应急预案,其中男性8名,女性2名,年龄62-82岁,平均71岁。
具体做法:
1.首先在护士长带领对新入院的病人进行护理评估,手术前再次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除常规的生理评估,重点对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家庭的支持情况,术后的配合能力等进行全面的评估。
2.由护理组讨论将壶腹周围癌的护理预案进行整改成针对该病人的护理预案一份交给病人及家属学习,还有没考虑到的地方请家属补充。
3.护理预案的内容包括:
3.1培养并贯彻人性化的护理理念。开展人性化护理的关键在于培养护士树立人性化护理的理念,提高为病人服务的积极性。从病人的身心及社会需求等方面提供优质、高效的制定一份详细的护理计划[3]。
3.2除了常规的术前准备之外,还要对胃肠减压,减轻疼痛的方法,带着引流管如何翻身,如何在床上运动,如何配合床上洗头和床上擦浴,每一项都让病人按照图例进行演练。对于重点的问题有重点提示标识。如注意保持通畅而有效,观察引流液的量、色及性状。留置胃管期间每天行口腔护理2次。妥善固定空肠营养管防止脱出。腹腔引流管一般情况下吻合口漏多发生在术后5-7天,应注意调节好压力避免引流管折曲,观察引流液的量、色及性状,如为红色-血性、乳白色-胰漏、黄绿色-胆汁。正常情况下,如术后5-7天左右引流液增加,每日超过50毫升,颜色为乳白色提示可能为胰漏,如有脓液提示腹腔感染等。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3.3回答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如:病在哪里?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拔管?什么时候拆线?等相关的护理问题。一般术后三天给予肠内营养。排气后,5天左右可以拔除胃管,比其他手术晚,防止吻合口漏。一般5-7天以后可以经口进食。可少量饮水,如无呕吐、腹胀等不适,可进流质、半流、软食、过渡到普食。进食后,若引流液每24小时小于10ml,无腹膜炎症状者可拔除腹腔引流管.根据伤口的具体情况,一般10天左右可以拆线。减张缝合的伤口一般14天左右拆。
3.4制定壶腹周围癌的相关并发症的观察标准,如:胰漏、胆漏、肠漏的观察注意事项。胰漏常发生于术后一周左右,表现为患者突发剧烈腹痛,腹胀,发热,腹腔引流管或伤口流出清凉液体,应给予负压吸引,保持引流装置有效,注意保护周围皮肤,可给予氧化锌软膏,多数胰漏可自愈。胆漏多数发生于术后5-7天,表现为发热、腹痛、及胆汁自引流管流出
3.5制定脱管的预防措施,取得病人及家属的配合。首先各种管道应给予明显的标记,记录插管的深度及时间。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并分开放置,两天更换一次鼻贴,污染及时更换。严格交接班,每班都要进行床边交接。加强健康教育,鼓励病人参与引流管的护理。为防止病人熟睡后遗忘性的拔管及躁动不安的病人拔管,可给予约束带,或者戴手套。
3.6肠内营养的具体方法及病人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处理方法。采用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的供给,术后第二天用温糖盐水50毫升/小时经肠内营养管注入,若患者无不适,第三天经肠内营养管滴入营养,常用有:能全力,百普素等,营养液以少量开始,250-500ml/d,逐渐增加至1000ml-1500ml;输注速度以20ml/h开始,无腹胀、腹痛可逐步加速为100-120ml/h,以输液泵或肠内营养泵控制速度为宜,营养液的温度以接近体温为宜,过烫会灼伤胃肠道粘膜,过冷则刺激胃肠道,引起肠痉挛、腹痛、腹泻等。所以在肠内营养泵管近端外放置专用加温器。在输注营养液的前后及两瓶营养液之间应予20-30毫升温开水冲洗肠内营养管,输注间期应每6小时冲洗管道,预防堵塞。在输注营养液过程中患者出现呛咳、误吸现象或疑似营养管脱出应立即停止输注并报告医生。出现腹胀痛时,协助下床活动,减慢滴入。
在输注营养液过程中患者出现呛咳、误吸现象或疑似营养管脱出应立即停止输注并报告医生。出现腹胀痛时,协助下床活动,减慢滴入。出现腹泻时,通知医生更换肠内营养剂。
护理体会:
1.制定一个图文并茂的单病种护理预案,让病人参与其中,病人乐于接受,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病人,护士容易沟通。
2.对于年轻护士更容易学习该疾病的护理,遇到疑难问题可以进行参考学习,提高护理质量。
3.对于病人家属需给予护理的哪些支持,能告知的清楚,避免遗漏。
4.促进护士自觉执行该病人的护理计划。
5.细致的关心及细节的关照,使病人及家属理解护理工作的辛苦,更加配合护理工作,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讨论:
在全国都在实施优质护理的今天,护士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本班的工作,在体力劳动更多的情况下,如何不断完善脑力劳动,就要在平时不断积累各个病种的特色,将该病种的护理预案不断完善,加入更多的健康教育和家庭支持问题,使病人与护士多沟通,保证护理安全医疗,避免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钟守先.积极开展胰头癌根治术—为提高五年生存率而努力[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1998,4(5):267-268.
氯氮平致剥脱性皮炎1例护理体会
碳酸锂治疗的护理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初探
人性化管理在戒毒科护理中的应用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家庭护理35例报告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1例误诊分析
妇科急腹症38例误诊分析
绒癌误诊5例分析
失眠的原因与诊治
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治疗的若干问题
老年人心脏性猝死的诊治
甘利欣与其他药物联用对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治疗效果
疼痛的心理干预
腹部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进展
中药外敷涌泉穴在儿科疾病中的治疗作用
1530例中青年干部职工体检总结及建议
社区老年人健康体检的分析和社区健康管理
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合并症的预防
章丘市某中学学生体检结果分析
朝阳市第一高中结核病局部暴发流行调查
精神病院肺结核患者的管理
中学生氟斑牙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调查分析
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问题及排解的方法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住院心理问题的观察与分析
我院近五年收治三无精神病患者分析
对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
老年患者冠状动脉双源CT检查前健康教育价值的研究
高脂血症的合理预防和控制
中医特色理论在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研究
我院门诊患者苯二氮类药物使用调查
奥美拉唑引发皮肤湿疹1例报告
加强拆零药品管理,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做好血沉测定的几点体会
影响血液检测质量的常见原因
免疫印迹法检测抗ENA抗体结果分析
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偏高原因分析
腹泻粪便标本菌群分析的临床应用
尿液分析前的检查与建议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壁内血肿中的应用
DWI与~1H-MRS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
GE Hispeed dual双排螺旋CT伪影故障分析与排除
新型肾病检测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经阴道超声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
早期复极综合征心电图诊断分析
基层儿童保健门诊坚持每个工作日开放的做法和体会
医疗纠纷应急处置的思索与探讨
提升护理质量以促进医疗安全的方法探讨
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开放病房管理对精神病患者治疗效果的观察
护理应急预案在精神科危机状态中的应用
精神科护理风险识别与防范
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
精神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中心供应室防止院内感染的管理措施
浅谈检验服务与医患和谐关系
护士长晚间查房的做法与体会
精神科护士自我防护意识的调查分析
层流手术室的使用及物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