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学信息技术范文

数学信息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学信息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学信息技术

第1篇:数学信息技术范文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和信息,进行计算和推理,可以提供自然现象、科学技术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

数学是一门难学的课程,也是一门难教好的课程,它所以困难在于:(1)数学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自然科学常发生新理论代替旧理论的情形,但数学不会如此。数学学习是数学发展史的缩影,是一个累进过程。这章与前章,这科与另一科,密切联系,前面的学习水平直接影响后面的学习。

(2)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高度抽象的概念,科学简洁的数学语言,严谨的逻辑体系,深刻的数学思想方法,都使得相当数量的学生难于理解数学。(3)数学是人类活动、创造性的产物,数学活动的核心是思维,是数学方式的思维。认识是个人独特的构造结果,人的思维活动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每个教师有自己的教学习惯、教学特点,即教无定法,但教有定规,这个“规”,既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要符合数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导致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已有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特别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只有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数学,才能真正地掌握数学。因而数学教育要展现数学的思维过程,要学生领会和实现数学化,自己去“发现”结果。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设计优化的教学环境,是每个教师天天要遇到的难题。

高科技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念,也改变了数学知识的结构和课程目标.数学教学要使学生具有开阔的数学视野,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反璞归真”揭示数学本质,“要讲推理,更要讲道理”,突出算法在数学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力求把算法融入到数学课程的各相关部分。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对这些源于技术的变化应付自如,这一切的实施必须有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撑,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现代教育观念的一部分.

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数学实验提供了可能.

G.波利亚提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德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更象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数学的创新教育,更需要数学实验、猜想.在数学实验中,观察、分析、对比、归纳、建立关系,处理数据、发现规律,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数学实验提供了可能.

信息技术方便地实现数学对象的多重表示

信息技术使数学概念、理论及数学问题容易地用数字的、图形的、符号的、语言的等多种方式表达.学生可以在这些表示法之间进行自由转换,既可以用计算机或计算器的数据处理分析功能、作图功能、可视性与动态显示效果,又可以通过图形的方法或数值的方法来探索数学,使得“多重表示与表示的互相转换”这一重要的学习理论的实现成为可能。

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为学生进一步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信息技术的融入利于创设新颖的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将从以教师讲授为主转为以学生动脑动手自主研究、小组学习讨论交流为主,信息技术可以把数学课堂转为“数学实验室”,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得出结论、使创新精神与能力得到发展.

信息技术可以发展学生思维

信息技术可以发展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更高级的概念与能力,学生可以达到传统途径下所无法实现的领悟层次.

信息技术使数学思维“可视”

信息技术传递动态信息的特点使思维“可视”,为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提供“直觉”材料,为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提供了必要的感性准备。

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实现特色教学

由于大量的教学资源库的出现,丰富的教学素材(案例、动画、课件、多媒体题…)供教师按自己的个性特征、教学习惯、教学特点灵活选择,实现特色教学。

因此,实施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将是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非常重要的手段:

首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观察、讨论、操作、质疑等探索活动;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减轻了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这正是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注重学生、注重学习过程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其次,它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大容量、多趣味、高效率等优势,运用多媒体的图、文、声并茂的特点,悠扬的乐曲,生动的画面,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学习。

第2篇:数学信息技术范文

关键词:数学技术;信息技术;融合研究

目前信息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信息技术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有不同的含义,从广义上来讲,信息技术主要指运用不同的方法对人类能力进行拓展的工具。从狭义上讲则主要指运用计算机网络等硬件和相关工具软件对信息进行将、储存的技术的融合。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代表主要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电子电信等。高等院校数学学习中运用的信息技术主要是几何画板、PPT、Flash等软件,这些软件可以把学习内容更好呈现出来,使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信息与计算科学是由信息技术和计算技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学科融合而成.信息学科主要研究四个方面:信息获取(如遥感技术、数据采集技术)、信息传输(如通信技术、信息安全)、信息处理(如信息表示、计算技术)和信息利用(如控制技术);而计算科学则侧重研究数值计算方法的设计、分析和有关理论基础与软件实现问题。计算科学与信息科学相互关联,计算技术是推动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是高科技术的本质;而信息科学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和推动计算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是将信息技术和数学学习的学习内容以及过程结合,将其变为数学的一部分,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建立更好地学习环境,创建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课程整合,主要指的是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以及课程评价的整合。是要站在数学课程的角度来斟酌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之间的联系,实现一些共性内容的彼此融会和学习内容的相互渗入。

二、各项技术在不同数学学习内容的使用情况分析

PPT图形文稿演示程序是数学教学中应用最多、最广的技术。对画图来说,几何图形、函数图像、统计图表是教师常画的图形,常会用到《几何画扳》《Z+Z智能教育平台――超级画板》《Microsoftmath》《图形计算器》等工具。在函数的教学中,《Microsoftmath》适合呈现函数的变化过程,它不但能轻松绘制函数图像,而且它的“追踪”功能还能动态显现出函数图像的形成过程,并且此操作便于《几何画板》的使用,而利用“动画”功能也可清楚地观察参数变化对函数的影响。在几何学习中,数学中的几何图形不单单是点、线、面的叠加,构成每个图形的元素之间都包含着几何原理,这就要用到动态几何软件,利用《Z+Z智能教育平台――超级画板》完成。

另外,按照对课堂学习的传统理解,我们在这里把学习过程分为课前准备、引入、讲授新知、课堂练习、归纳总结、课后拓展六个教学时段。课前准备可以利用信息检索引导学生上网查找相关的新知识,包括了解数学史、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入阶段可用音频播放器、Flash;讲授新知包括Excel、Flash、几何画板的使用;课堂练习可用Excel、几何画板,还可以利用网上答题,与学生互动交流;课后拓展可通过BBS、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交流学习经验,让学生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共享。

三、数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把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列为数学类专业,主要研究应用现代计算工具解决实际的工程与科学问题的具体数学方法以及理论基础。在人们步入到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对于信息技术进行有针对的发掘、收集、整理、分析可以有效的提高社会的发展进程,而在针对这些信息的处理过程中我们要通过一些应用统计分析以及具体的计算数学等方法对这些冗杂的信息进行统计整理,从而提高信息的精准性,这就充分的体现了人们对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

在未来的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将更加侧重于对这些信息的具体操作,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完善具体的信息采集、信息的安全与信息的表示技术、遥感技术应用、密码技术等,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强人才自身的思维灵感与机械思想的对接,在进行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的开展和探索过程中要拓展思维、开阔眼界、提高认识、发挥想象。

要把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在自动化技术研究领域、信息系统工程学研究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领域、计算机科学研究领域、电子学研究领域、信息论研究领域,要通过不断的完善,提高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技术对研究信息的基本性质,机器、生物以及人类的综合信息的基本规律的有效研究,还可以针对一些具体机器和控制设备进行设计以及研制,在实现全面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根本目标上,减少人脑的繁重的工作,有效的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提高人类认识以及改造自然的能力。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数学学习的有效整合可以有效地提高高职数学学习效率,在不断的变革中,信息技术在数学技术中将逐步充当更重要的角色,但传统学习依然不可或缺。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将信息技术尽可能完美地融入到数学学习中,使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学习催化剂”的作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学习的有效整合还处在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黄艳茹,王楠.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学习中的应用与思考[J].科技视界,2016,(05).

[2]郑金阳.谈在数学学习中使用多媒体学习的重要性[J].教育现代化,2015,(17).

[3]翟树红,于跃.“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亚太教育,2016,(04).

[4]张婧怡.将数学建模引入高等数学学习中的典型案例研究[J].科技展望,2016,(02).

第3篇:数学信息技术范文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整合

由于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的限制,当今世界上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然而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十分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先用计算机展示一幅图像清晰、色彩鲜艳的秋天风景,并声情并茂地说:现在是秋天,你们看,秋天多美啊,火红的枫叶,美丽的蝴蝶,青翠的松树,来到秋天的大自然中,你会发现很多美景。同时,电脑一一抽出枫叶、蝴蝶、松树的图案,接着让学生找出它们的特点。 这样美的画面和学生生活经验中的自然美融合在一起,引起了学生们的审美感,欢悦的笑容在他们的脸上绽开,他们饶有兴趣地进入了求知境界。

又如: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课前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集有关数据,课上让学生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有的是某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有的是中国土地面积大小,有的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季晚会的收视率,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这样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宽知识面,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形式的整合

信息化整合数学学科教学应增加新的教学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可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课余知识,而且可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教学《简单的统计》时,一位教师以网页的形式设计了如下的学习计划:①播放一十字路口的交通场景,启思:你用什么方法能概括出这个路口各种汽车经过的状况呢?②页面显示:划“正”字统计或列表统计(学生自由选择并完成统计任务)。③集体交流,说说你从这项统计任务中知道了什么?④让学生在网上收集各城市人均收入、各国森林面积等信息,整理数据,自己进行相应的统计,并阐明统计意图。学生在这一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不仅尽情地汲取知识,而且深深地领悟了其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和“价值性”,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分析和正确对待身边的各种信息,教学形式丰富,教学成果甚是丰硕。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中,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一个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他将成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与支持者。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整合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具有开放性,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改革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由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启发构建,突出认知主体在构建中的作用,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材虽然提供了实验方法,但实验过程复杂、难以具体操作,且费力费时。教学中,充分运用CAI演示:用红色曲线表示圆的周长,用蓝色线段表示半径,用黄色表示面积部分,多层次地将一个圆等分成2份、4份、8份、16份、32份……,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一个圆分成很多的扇形,等分的份数越多,小扇形就越接近于等腰三角形,围成的那条封闭曲线就越接近直线,并启发学生想象,分组剪拼操作:怎样把圆转化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长方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平形四边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三角形;还有的把圆剪拼成梯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①所拼成的图形的面积与圆面积有什么关系?②它们的长(底)、宽(高)与圆的周长、半径是什么关系?学生迅速就抽象概括出了圆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既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突破了难点,又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育质量。

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题研究的整合

如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样一个信息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性课题的研究。

如在校园网或教师的个人主页上,公布研究的课题“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等,让全校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围绕选题,或个人或结合成学习小组,通过网络资源,查找有关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整理自己的成果,写成小论文在网上。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与小学数学拓展型课题的整合,使学生的学变得更为主动。他们在交流研讨中,不仅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对自己所研究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同时感受到与他人讨论、探究的乐趣。

第4篇:数学信息技术范文

数学知识的学习一定要展示形成的过程才能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信息技术对知识形成过程进行演示,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的一般规律,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公式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进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比如在学习《长方形的知识》这一节课程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课件闪动长方体的各个面、顶点和棱,让学生明确长方体各个部分的名称。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就能够掌握一些长方体的初步知识,如长方体有几个面、几个棱几个顶点等等;然后老师再通过多媒体技术和学生一起来验证结果,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印象也就会更加的深刻。学生们发现自己的总结被验证也会特别激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就得到了提升。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够将数学知识进行动态的演示,使得原本抽象的知识更加的具体化,这种清晰形象的展示过程对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来讲难度很大,但多媒体课件却可以轻松地实现。

二、变化练习模式,提升数学课程教学的效果

练习是巩固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十分重要。通过信息技术所编写的一系列的练习题目能够变被动为主动,老师可以通过电脑预先准备多种类型的题目,全方位、全角度地对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进行练习。同时,信息技术的优势还体现在能够设置一些趣味性的动态题目,迎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比如“小蝌蚪找妈妈”“鸡兔同笼”等形式,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巩固自身所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享受成功的喜悦。在开展课后练习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课件能够省去板书的时间,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习题,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如在对知识进行巩固和练习的过程中,如果学生选择了正确的答案,屏幕上就可以显示出一个笑脸,然后伴随着声音“你真棒”,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如果学生回答错误也没有关系,屏幕上可以为学生显示“再接再厉”等一些鼓励性的话语,这样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也增强了。

三、优化数学的教学过程,攻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第5篇:数学信息技术范文

【关键词】 中学数学 信息技术 整合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3-124-01

事实上很多老师只是在对外公开课的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很少用甚至不用。多数老师仅仅把现代教育手段用作电子黑板,给人以高投入低产出的感觉。为了加速数学教育改革的步伐,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普遍应用,并探索信息技术在改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和教师数学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的作用和途径以及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成长、学校建设和发展等的途径。

一、探求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最佳结合点

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现代数学以技术化的方式迅速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实践告诉我们,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必须与传统教学的优势、数学课程的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寻找出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教师、学生和现代信息技术环境才能和谐互动,教师才能愿用、乐用,用多、用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一)信息技术与教学难点相结合

数学学科的一特点是逻辑性强,抽象思维要求高,尤其是涉及三维空间问题,动态过程问题、复杂计算问题等,传统教学手段由于以静态为主,很难在课堂上利用黑板将这种复杂的情景展示出来,更不用说借助情景来分析。正是因为抽象的情景不能得到直观、有效的展示和分析,就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度,因此长期成为教学中的难点。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恰恰在这一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它能使这些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直观、形象、生动的感性情景,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教师教学的难度。

(二)信息技术与仿真实验相结合

即使是数学教学,现在也十分重视数学实验的教学功能。作为实验必须有自变量和应变量,通过实验探究应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从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即事物的本质。但是中学数学实验由于受到实际器材的限制,有些实验往往只能在纸上做实验,很难在真实的环境中展开。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的功能,能够弥补实验条件不足的限制。

(三)信息技术与创新研究相结合

在课题研究中,数学教学中开设数学建模的选修课,在中学生中开展数学建模的研究,通过数学建设模选修课的设立,借助网络工具,揭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世界,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通过跨学科的整合,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在设计方案、市场调查、查阅资料、加工信息等过程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中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原则

我认为,信息技术是一种能为学生提供“多元联系表示”(multiple linked expression)学习环境的认知工具。与熟悉的认知工具(纸笔、三角板、圆规等)相比,它在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和数学能力培养上有着实质性的进步。

在数学课程中使用信息技术,应当贯彻“必要性” “实践性”“实用性”原则。

1. 必要性。信息技术是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但应当被负责地使用,使它为数学的学与教服务。信息技术的使用不是要替代传统的教学工作,而是要发挥信息技术的力量,做过去不能做或做得不太好的工作,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教学资源,构建交互式、多样性的学习环境,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加强数学的基本理解和直觉。

2. 实践性。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提供的学习环境,极大地拓展了师生的实践活动空间,它使学生通过丰富的活动而不仅仅是依赖语言来构建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了可能,从而产生了更多的学习方式,加强、完善甚至改变了数学学习。

3. 实用性。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一种可直接操作的环境,在这种环境里,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关系是“可视的”,并且可以被具体操作。但是,信息技术的这种优势常常因为技术本身的原因(很多人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环境不熟悉)而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中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变革,要变被动接受的学习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使学生有机会在一种真实的、体现数学发明与证明过程的环境中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进行实验、研究和发现。

在这样的目标下,需要重新认识数学教学过程涉及的各种因素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学生应当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是数学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情境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数学活动的指导者和数学思维的促进者;教材等学习资源不仅是教师教学的内容,而且也是学生建构数学意义的对象;进行合作交流的认知工具。

第6篇:数学信息技术范文

1 应用信息技术构建小学数学精彩课堂的意义

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使教育教学效果发生重大变化,深刻认识信息技术为小学课堂教学所带来的重要意义,是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整体来讲,用信息技术来演绎一场别开生面的精彩课堂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信息技术能够活跃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氛围  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既能够优化教学质量,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数学知识本身就枯燥、无味,如果教师采用传统授课模式,学生难以完全理解,久而久之,他们就干脆放弃,致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沉重、压抑,学生也失去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选择一些与教学活动相关的故事与学生开展形式各异的互动工作,培养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可以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在遇到抽象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PPT进行演示,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信息技术便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  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标准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但是由于教学课时紧张,教师大多不会花费过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很多学生虽然想表达自己,却没有时机。应用信息技术则可以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提供更多的便利,为学生提供交流媒介,让学生开口表达,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于学生的困惑,教师需要及时帮助他们解答,这样既能够与学生开展深入的交流,还能够涉及课堂上没有涉及的知识。

信息技术可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课堂的时间只有45分钟,数学学科对于板书有着较高的需求,尤其是对于一些重点定理与题目,必须要通过板书才能够让学生产生透彻的理解。在讲解到这些知识时,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演示,节约时间,提升效率。教师可以将节约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对于学生的发展非常有益。

2 应用信息技术演绎小学数学课堂精彩的思考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是顺应新课改要求的一大趋势,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让教学呈现出日益明显的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的趋势。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和手段进行个性化、对象化的优化改造,构建强大的师生交流平台,满足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多元化需求,才能在新时期的教学改革中占据优势,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魅力。

加强信息技术与生活情境的联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数学与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数学是源自于生活的,又是为生活服务的,数学与生活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数学学科没有太多的文字,内容也相对枯燥,其中大部分是定理与公式,也没有主观情感在内。数学教学活动需要以生活情境为途径,为学生提供操作与实践的机会,让他们明白,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与自己有着很大的关系;数学知识也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生动有趣的。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结合起来,可以创设出生动的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进行联系。

网上购物是人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很好地体现了信息技术为人们带来的生活便利,如果能够利用这一点来设置一个教学场景,让学生在比较熟悉的环境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就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讲解“不等式的性质”时,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布置这样的问题:现在给大家120元钱,需要去网上购买《水浒传》,看看大家可以买多少本呢?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可以先从淘宝上搜《水浒传》的价格、运费,再进行整理,看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买到更多的《水浒传》。这些题目与学生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他们可以自行来查询资料,这就能够激发出他们的参与兴趣,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效果,让学生用自己接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多、知识枯燥,如果完全按照教材的安排来讲解,是无法让学生提起兴趣的。而应用信息技术则可以提升教材的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互动中。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把好数学课件的“制作关”,吃透教材中的难点与重点,寻求教材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课件的内容不需要过多,应该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与思考时间,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课件内容。

如在概率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入运动会接力比赛的例子:小王、小吴、小陈、小郭四个同学参加学校举办的100米接力赛,如果老师任意安排顺序,那么小王有多大的概率直接将接力棒交给小郭呢?将这个场景做成动画,在讲解时一边利用课件列出所有的组合情况,一边让学生独立思考,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由教师来揭晓结果,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平台  不可否认,很多小学生对于教师都有一种畏惧感,不敢主动与教师接近,遇到问题时也不敢请教,久而久之,他们就失去对学习进行探究的兴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多方位促进小学生和谐、快乐、健康成长。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构建出在线网络平台,鼓励学生将自己不懂的知识与问题在平台中,由教师进行整理与汇总,第二天针对问题的共性进行答疑。同时,学生可以在信息平台上请教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这自然而然地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不再惧怕老师,也更加容易开展互动式教学。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加强教师、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让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比如任课教师可以及时将课堂测验、活动通过微信等平台进行,让学生家长了解学生在班级表现情况,然后对学生知识、能力上的不足进行督促,确保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3 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教育与信息技术是息息相关的,借助信息技术, 能够有效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为了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丰富、精彩,让学生能够乐学、好学,教师需要掌握好各类教学软件的应用效果,根据学生的学习要求与心理特征来制作教学课件,科学应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有效性,学得高兴,学得轻松,让小学数学不再是学生的负担。

参考文献

[1]金丽晶.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数学个性化学习模式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2]张喜飞.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方式的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1).

第7篇:数学信息技术范文

素质教育多学科教学,使得学生学习内容广泛全面,但是带来了课堂教学时间的紧张局面。信息技术的运用实现了“精讲多练,提高能力”的教学设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练习课教学,预先根据数学练习内容,提前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可以省去板书和擦拭的时间,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高密度的习题练习与解答。这样会大大增加练习容量,提高课堂练习密度,节省宝贵的教学时间,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运用信息技术软件进行数学口算速算练习;播放应用题添加条件和问题练习、看图列算式练习等,既加大了课堂练习的密度,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又提高单位时间内练习的效果,巩固了数学知识。运用信息技术加大课堂练习,可以实现小学低年级不留课后作业的教学目标要求,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还节省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把抽象的概念和不易操作的实验活动过程进行处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如把有关教学内容在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整体与部分之间进行相互转化,使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事实的联系,教学规律的揭示形象而清晰地呈现出来,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直接感知的具体形象,把静止不变的图形符号转化为不断运动的活动场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帮助学生建立清晰完整的表象,起到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的作用。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教学环节,如利用信息技术演示,可把教材中的图形图像动态化,把抽象的概念和不易操作的实验活动过程进行处理,使概念的形成过程直观生动、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这样的教学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达到了其它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圆的面积”时,无论是用教具演示,还是操作学具,都难以较好地完成“曲变直”的等积变形。如果借助多媒体动态画面的课件,形象地演示出圆无限分切后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从而顺利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公式。这样既解决了“曲变直”的教学难点,又渗透了极限的思想。又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媒体资源动画演示,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进行任意的拼接,拼出不同的几种图形。拼接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从而轻松的突破教学难点,加深学生的理解,突出教学重点。

三、拓宽视野空间,提高数学素养

第8篇:数学信息技术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 初中数学 ;教学

作为一名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的教师来说,充分学习领会新课程的思想,感悟新课程赋予数学学科教学的新内涵,对数学常规教学的课程内容及自身教学实践做出的反思、课后及时调整是极其必要的,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介绍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一些具体运用.

一、信息技术用于模拟情境,给数学实验提供了可能

波利亚提出:“数学有筛霾嗝妫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德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更象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数学的创新教育,更需要数学实验、猜想.在数学实验中,观察、分析、对比、归纳、建立关系,处理数据、发现规律,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数学实验提供了可能.

借助几何画板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如对“轴对称”概念的讲授,教师可以先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一只会飞的蝴蝶,这只蝴蝶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够让同学们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轴对称”的定义,并受此现象的启发还能举出不少轴对称的其他实例.这时再在屏幕上显示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并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和隐藏功能,时而让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动起来,使之出现不同情况的对称图形;时而隐去或显示一些线段及延长线.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一点不觉得枯燥,相反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他们会始终兴趣盎然地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并逐一找出对称点与对称轴之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就很自然地发现轴对称的三个基本性质并理解相应的定理,从而实现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又如:在《多边形内角和》一课时,我们用《几何画板》制作了《多边形内角和》课件,教师在课件中将要发现的对象“内角和的定义”、“怎样计算多边形内角和”、“多边形内角的概念”、“如何求多边形的未知内角大小”等隐藏在精心设计的、循环渐进的教学情境中,并放置在教师机上,由学生通过网络来访问,让学生独立探索.学生利用各种数学软件进行实验、猜测、推导、论证,由学生在个人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协商,教师帮助学生共同完成以上问题,并加以整理,然后教师启发性回答解决学生的问题,这样一来,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体――“多边形内角和的概念和多边形内角求法”的意义建构,并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使他们都能够体验由数学概念、公式、思想、方法等的发现、发明和创造.

二、信息技术便于实现数学对象的多重表示

信息技术使数学概念、理论及数学问题容易地用数字的、图形的、符号的、语言的等多种方式表达.学生可以在这些表示法之间进行自由转换,既可以用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分析功能、作图功能、可视性与动态显示效果,又可以通过图形的方法或数值的方法来探索数学,使得“多重表示与表示的互相转换”这一重要的学习理论的实现成为可能.例如,在讲函数图象及其性质时运用图象就很直观形象的理解和运用.

三、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展现学生思维过程

信息技术的融入利于创设新颖的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将从以教师讲授为主转为以学生动脑动手自主研究、小组学习讨论交流为主,信息技术可以把数学课堂转为“数学实验室”,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得出结论、使创新精神与能力得到发展.

数学教学是思维过程的教学,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并不能把握每个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不能给予及时反馈.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则解决了这个问题.例如学习《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利用网络教学,要求小组合作,从而改变以往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在练习纸上整理数据,教师很难了解到学生整理数据的全过程,教学的实效性很难把握结果.而网络环境的互动性,大信息量传载功能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使师生及时掌握各小组整理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

四、 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个性化教学

由于多媒体课件的出现,计算机可以利用自己强大的处理数据的能力,实现内容的切换和选择,既可以被用来在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设计间切换和选择,也可以用来在同一数学对象的不同结构侧面的切换和选择,同一数学问题的不同解法思路的切换和选择.也就是说,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的这种快速切换和灵活选择的功能,设计出多种授课方式,满足各类学生的需要.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全面推开,信息技术在学生愉悦学习、创新学习中将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因此,作为一个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合理地看待信息技术给数学学科课程带来的前景,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取数学知识.

第9篇:数学信息技术范文

1.1部分教师因循守旧,使得教育资源单一

众所周知,数学这门学科是渗透在生活各领域的,如小学数学中比较基础的加减乘除算法、平面图形与几何图形、统计、代数等。由此可知数学是一门立体学科,具备多元化的特性。因此数学教学需要多种教学资源、需要动态的教学方式、需要数学教师承载更多的信息量,以便为小学生呈现出抽象的数学,拓展小学生的视野。但是部分教师因循守旧不善于接受新事物,习惯于仅仅将授课教材、教学参考书、考试卷作为唯一的教育资源,这就导致了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整合的不统一现象,导致了在信息技术时代,小学数学教学的媒体仍然是一支粉笔、一把三角尺、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这种单一的教育资源,不但限制了授课教师的眼界,也严重影响了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2部分教师未能真正理解整合的用意,使得教学方式不灵活

根据现代教学理论,小学生由于其年龄及成长特性具有好新、好动的特质,他们大脑处于发育阶段,听视嗅觉能力逐渐加强,对新鲜事物敏感,喜欢形状、颜色、气味、声音等刺激因素,更喜欢学习新数、新语言等信号,因此枯燥的数字、繁琐的图形对于好新好动的小学生来说很是乏味。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在教学环节、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精心的设计,来吸引小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但是部分教师仅仅将多媒体技术用于代替了粉笔和黑板,仅仅用多媒体技术将枯燥的数字和符号从作业本转换到屏幕上。这是由于这些授课教师未能真正理解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用意,仍然采用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进行填鸭式教学,采用首先备课其次上课最后课后作业的老三套形式进行上课。这样运用信息技术、不灵活的教学方式对改善教学质量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1.3课堂所学内容是来自教科书,与实际生活无关

知识是人类对实际生活的总结和提炼,来源于实际生活,小学数学也不例外。因此对小学生数学的教学要以贴近生活及真实性为基本前提,以便增强小学生运用数学理念的意识。但是部分教师在讲授加减乘除时,案例是教材中亘古不变的某家零件工厂生产零件的个数,殊不知某家零件工厂距离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无形中给小学生留下了数学是抽象的印象。

2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如何有效进行整合

2.1强化培训,让教师真正认可整合的精髓

有实验表明,人类对新事物的接受和认可,首先要让其认知其好处。因此,要先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让其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师省去日常的批阅数学习题、批阅数学家庭作业、花费精力查找教科书等的时间,让其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势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精髓和妙处。

2.2练就火眼金睛,选择合适素材优化教学

掌握使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寻找丰富的资源,如图片、动画、声音等。面对如此丰富的资源,教师在欣喜之余也会有烦恼,如此多的媒体资源可以改变教学方式值得欣喜,但从这些资源中如何选出最适合小学数学教学的资源又成为教师的一个烦恼。此时就需要小学教师依据自身的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练就火眼金睛,来选择最适合的教学素材,以优化教学方式。

2.3优化教学方案,让数学走进实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