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范文

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

第1篇: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范文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开展工作。

二、奋斗目标

做好学生初高中地理基础知识的衔接工作,扎实完成高一阶段的教学任务,为高中毕业会考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高一新生虽然在初中学过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对世界的、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所了解,但由于中考不考地理和初三不开设地理课,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可以说非常有限,对地理教学的观念,也仍保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即认为地理是“副科”。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1、转变学生观念,提高学生素质。

2、做好初高中地理基础知识的衔接工作。

3、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其主要特征,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4、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树立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5、初步掌握必要的地理观察、学习、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学会应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五、本学期教学内容

单元

基本规律和原理

与人类关系

宇宙环境

日地关系

地球运动关系及其意义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利用

大气环境

大气环流

气候的形成与变化

气候资源与灾害

大气环境保护

陆地与海洋

海水运动;地壳物质循环

内力作用于地貌

水循环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水循环的意义

自然资源和

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分布规律

自然灾害发生发展机制

自然资源和能源

地质灾害;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权益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

1、转变观念,改进教法,增强师生关系,实施开放教学。

2、理解记忆为主,强化训练为辅。

第2篇: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自然灾害;社会救助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6)09-0068-04

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是指利用互联网平台、大数据、智能终端以及云计算等新信息通信技术,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救助统筹机制与救助服务网络。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是推动我国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国家战略,也是我国城乡社会救助工作智能化创新发展的重点方向。2014年至今,尤其在国家《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后,国内一些科研团队、自然灾害救助等行政部门积极开展理论政策研究与实践探索,提出了互联网+自然灾害预警、互联网+自然灾害金融扶贫、互联网+智慧农村信息等发展方向。这些颇有价值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定实效。然而,互联网与自然灾害救助深度融合、共享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及实践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一些亟待讨论解决的突出问题和重点难点问题。

一、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政府相关部门对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工作观念转变速度滞缓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农业、民政等自然灾害救助部门虽积极探索互联网+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模式,但实际上并不十分重视,甚至是抵制,行政层级越低,问题越严重。二是对大数据下的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安全存在担忧心理。尤其对大数据海量资源使用和信息公开存在“不公开是常态,公开是找麻烦”的旧思维。常以涉及国家安全为由拒绝公布社会民众具有知情权的公共数据。三是工作人员排斥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新兴工作模式,不愿意改变原来的线下工作模式,认为线上和线下频繁转换比较麻烦,抵制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模式,导致线上和线下两种工作模式无法快速融合发展。四是工作人员懈怠学习“互联网+”新知识。不了解其科学内涵和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的政策思路,有些人甚至歪解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的国家战略意图,竟然认为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融合是政府的噱头。

(二)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基础工程建设滞缓,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

农村地区是自然灾害的重灾区,农业灾害损失和救助问题比城镇地区更加突出,但是农村地区的数字化基础工程建设却远落后于城镇地区。一是农村地区年度互联网普及率大大低于城镇地区。2008年到2015年,农村年度互联网普及率依次为12.3%、15.5%、18.6%、20.7%、24.2%、28.1%、28.8%、30.1%,分别低于城镇地区年度互联网普及率21.6个百分点、27.5个百分点、31个百分点、33.9个百分点、33.2个百分点、32.2个百分点、34个百分点、34.1个百分点。农村地区年度互联网普及率虽然逐年提高,但是仍远低于城镇地区年度互联网普及率,且城乡差距逐渐扩大。例如,2015年农村地区年度互联网普及率是30.1%,大大低于全国互联网普及率的50.3%。二是城乡地区网民数占比差距总体上呈逐年扩大趋势。2008年到2015年,农村网民数占全国网民总数的比重依次为28.4%、27.8%、27.3%、26.5%、27.6%、28.6%、27.5%、28.4%。城乡占比结构约为7?押3。截至2014年12月,农村网民数占比低于城镇地区占比45个百分点。截至2015年12月,农村网民数占比低于城镇地区占比43.2个百分点。这些突出问题阻碍了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发展进程。

(三)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机制建设明显滞后

一是目前,国家对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机制建设缺乏科学规范的顶层设计,就连《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对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机制建设也缺乏应有的表述,地方政府构建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机制缺乏标准和指导。二是政府救灾行政部门对互联网企业参与自然灾害救助仍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政府大包大揽的指令性救灾机制未发生根本变化。绝大多数地区的自然灾害救助行政部门并未与诸如百度、阿里、腾讯等各类知名互联网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平台和共享运行机制。互联网公司在自然灾害救助大数据挖掘利用、网络捐款、网络支付、位置服务、网络寻亲、网络监督、网络信息传递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仍被政府自然灾害救助行政部门排除制定精准救灾方案之外。三是对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服务体系全民化趋势缺乏足够认识。

(四)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法规制度体系尚未健全

一是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平台和机制暂未建立,部门间信息割据、数据资源不能共享的问题严重。例如气象部门、地震部门与减灾部门、民政部门之间没有建立常态化信息共享机制,数据分割问题严重。即便是同处于民政系统的救灾业务部门和救灾物质储备调度部门之间也是如此。二是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标准匮乏。现有的自然灾害救助行业标准主要是线下的标准,且标准数量占防灾减灾标准总量的比重太小。截至目前,全国已编制完成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计353项,其中灾害救助标准只有22项,占比6.2%。国家标准合计135项,其中自然灾害救助标准仅5项,占比3.7%。行业标准合计218项,其中民政行业标准只有17项,占比7.8%。也就是说,在现有的自然灾害救助行业标准中,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标准基本没有。三是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大数据资源的保护和确权法规建设滞后。2016年4月份,贵阳市在全国首创大数据确权结算和产权保护试点改革,但多数省份仍在观望,并未启动大数据资源保护和确权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工作。四是管理机构设置和部门业务分工缺乏统筹性、战略性的法规调节和规范。一个突出表现是法规制度体系设计理念滞后,管理机构层级较低。2014年年初,广东省成立了大数据管理局,不是独立机构,而是设在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属于正处级内设机构。此后的四川成都市、湖北黄石市、广东广州市等地成立的大数据管理局级别都是正处级。概言之,从长远发展战略角度单独设立层级较高的大数据管理局的地区实属凤毛麟角。

(五)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的技术手段应用较为滞后

一是物联网+自然灾害救助发展滞后。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是帐篷、棉衣棉被、食品、饮用水、居住设施、服装、药品等救灾物资应急调度。2013年雅安地震灾害救助物品曾因没有使用RIFD物联网技术致使发放混乱。如今救灾物资网络化联接已成历史大趋势,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并不重视物联网推广使用工作,对构建地面、高山、水中、空中四位立体化的物联网救灾体系缺乏整体规划设计与大量设备投入,未在致灾因子上普遍安置读写器、传感器及地震带上安装监测装置,且RIFD技术使用推广滞缓。二是移动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方式的使用滞后。手机报灾APP系统应用范围小,安卓系统、苹果移动操作系统、思科网际操作系统等主流技术系统与北斗、GPS等导航定位技术系统融合度低。三是无人机和互联网远程遥控智能机器人等救灾救助工具的使用范围狭窄。影响了监测灾害、图像视频信息传输及灾后搜救成功率。

(六)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大数据资源挖掘力度小,大数据蕴含的重要价值未得到充分重视和使用

对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的大数据资源挖掘存在固化思维。未充分理解大数据时代的主要特征,存在重视样本数据而忽视全体数据;重视确定性而忽视混杂性;重视因果关系而忽视相关关系等旧有思维。同时对大数据与自然灾害救助管理之间逻辑关系的发展趋势认识不够。大数据正在推动科学研究向除了以观察和实验为代表的经验研究、以逻辑分析为代表的理论研究和以模型为代表的计算机仿真研究以外的以大数据挖掘和分析为代表的研究范式转变。四是缺乏对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受灾地区人群行为信息的深度挖掘。

二、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的应对措施

(一)政府部门应转变并牢固树立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理念

一是切实提高重视程度。互联网对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冲击是颠覆性的,政府自然灾害救助等行政部门应尽快转变并牢固树立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理念。尽早构建互联网+灾害预警、互联网+灾情、互联网+社会参与、互联网+灾害救助、互联网+救灾捐助、互联网+舆情应对等重点保障机制和平台。防灾救灾部门和工作人员应改变抵制、漠视、懒政等做法,深刻理解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大趋势,提高认识,加快推进多元化、社会化、全民化“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二是地方政府应改变工业经济时代的工业园区建设思维和认识盲区,禁绝大张旗鼓的招商引资,在本行政区划内自建独立的信息数据库。要具有虚拟全球思维,同等对待本土互联网企业和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在自然灾害救助中的作用。

(二)加快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政府应根据《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加大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政策扶持力度。尤其是加大农村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业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成效。二是加快推进自然灾害救助服务体系与互联网、物联网、通信网、遥感网、传感网等技术系统的深度融合。2013年9月5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4部委联合下发了《2013-2015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10个物联网计划中就包含有“公共安全防范与动态监管”计划,这一个计划的应用领域是“重大自然灾害预警与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各地区应抓住这一物联网应用示范和规模化推广专项行动契机,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同时还应注意物联网业务种类细分导致的大量“信息孤岛”现象,促进物联网与自然灾害救助业务快速融合。三是为乡镇、村级组织配备必要的网络设备和技术系统。扩大农村地区APP技术系统覆盖面,使其辐射到村级社区、农户、乡镇企业和其他组织。四是健全自然灾害救助政府门户网站,及时更新信息,清理僵尸网站,发挥部门领导信箱、QQ咨询、微信平台、公众号的作用。五是积极培育建设网络新基础设施。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新基础设施可归纳为云、网、端。其中应重点发展云技术和智能终端。

(三)构建以政府+互联网企业为主要框架的多方合作防救机制

一是政府应改变大包大揽的救灾理念,充分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救灾。二是建立自然灾害救助部门与各类知名网络公司的战略合作平台和运行机制。发挥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在自然灾害救助大数据挖掘利用、网络捐款、网络支付、位置服务、网络寻亲、网络监督、网络信息传递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政府制定精准救灾方案提供有力支撑。三是重视全民参与救灾的时代趋势,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在自然灾害救助中的服务功能。最大程度的吸引社会大众参与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受灾情况报送等工作。推广互联网+远程医疗救助服务,提高救助率和人员生还率;推广互联网+金融平台服务,捐赠信息,便于民间捐赠,让捐赠资金接受社会监督。依托互联网,利用视频监控及人脸识别快速搜索需要寻找的人。

(四)健全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体系

一是依据《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和《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制度,健全体制和标准规范。完善基于互联网的全国性防灾救灾救助风险管理信息平台与数字减灾工程建设。二是健全大数据公开、资源使用、数据确权等制度。三是建立健全灾害舆情监测和监管处罚制度。依法监控和打击虚假灾害信息传播行为。四是制定民间志愿者参与灾害救助管理办法等制度。五是依法建立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机制,转变“信息公开是例外,不公开是惯例”的旧观念。破除信息孤岛、数据割据等观念、理念、部门利益保护意识。充分发挥政府海量信息数据资源在自然灾害救助中的重要作用。把气象、地震、农业、民政、国土、海洋等部门存储控制管理的信息整合成一个互联互通的共享平台。

(五)提高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中的技术手段的使用范围和效率

一是加快移动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建设。首先,移动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建设具备普及率高先决条件。在农村移动互联网接入设备中,网民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比例最高。截至2014年12月,农村地区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重是81.9%,远高于使用台式电脑(66.6%)、笔记本(31%)、平板电脑(25.4%)、电视(13.2%)等四种设备接入网络所占的比重。其次,移动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建设具备技术优势。当重大突发农业自然灾害发生时,由于信源通道不同,灾区的电话往往都打不通,而手机微信却能畅通。因此要发挥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等移动互联网工具在灾情播报、辅助救援、通信联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最后,移动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建设具有丰富的基层人力资源。加快开发推广村级、乡镇级的移动电话报灾APP应用技术系统,设置干旱、洪涝、风雹、台风、地震、山体崩塌、山体滑坡、泥石流、低温冷冻、雪灾、风暴潮、海啸、森林草原火灾、生物灾害、其他等模块,以文字、照片、视频、语音等形式上报灾情。村级、乡镇级的移动报灾APP应用都要指定专人和负责部门,明确权利、责任和义务,做到据实上报灾情,防止虚假信息引发居民恐慌和灾后救助混乱。

二是完善信息技术系统和救助方式。首先,利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工具及时报送灾情,进一步开发推广手机报灾APP系统,使其与安卓系统、苹果移动操作系统、思科网际操作系统等主流技术系统融合,并与北斗、GPS等导航定位技术系统融合。其次,使用无人机监测灾害,通过互联网传输采集的图像和视频信息,提高救灾救助综合分析能力。最后,使用互联网远程遥控智能机器人开展灾后搜救,提高灾后搜救成功率。

三是重视物联网+自然灾害救灾物资运输管理。首先,加快储备救灾物品智能化建设进程。对分散运输的救灾救助物品的不同组成部件采用RFID技术,可确保不同部件数量、型号在发放和组装时能完全匹配。尤其需要注意救灾帐篷各部分的智能化问题。对于食品、饮用水等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生活物资,借助RFID技术,可快速准确识别生产日期、类型,确保灾民安全放心使用。其次,利用RFID对救灾救助物资进行精准管理,实时了解物资的运输及分配情况,根据实际需要对物资进行及时调配和分发。最后,发挥顺丰、申通、中通等民营物流企业免费邮寄救灾物品作用。

(六)挖掘发挥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大数据资源的价值

一是充分重视网络大数据下的人类行为信息对自然灾害预防的价值。实时监控、及时统计分析网络信息,深入挖掘人群行为和自然灾害发生之间的相关性。二是充分重视灾后有价值大数据的深度挖掘。这一方面可以借鉴日本和欧洲的一些经验,日本和欧洲的科研团队高度重视基于互联网+自然灾害信息深度挖掘。东京大学科研团队采用东日本大地震灾害中受灾人群使用手机信息研究了人们疏散的时间、方向、距离、道路拥堵、回流等问题,精确地计算出了人们逃离灾区的中长期避难行为的具体里程数、受灾城市不同时间点的人口变化率等数据。意大利、英国等科研人员基于移动互联网研究了海地大地震和阿尔卑斯山受灾人群疏散时间、方向、距离、回流等问题。在关于海地大地震的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挖掘中,研究人员精确地计算出了人们在灾后一个月内撤离到同一省份的比例(85.5%)等数据,误差仅为0.85%~1.6%。同时应转化国内的科研成果,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国家减灾中心减灾和应急工程重点实验室等国内科研机构和团队目前也在积极挖掘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灾害救助数据信息,并取得了积极成果,自然灾害救助部门应加速推广诸如此类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1]刘三超.物联网技术在灾害应急救助中的应用[J].中国减灾,2011,(9):8-9.

[2]范一大.防灾减灾从“+互联网”到“互联网+”[J].中国减灾,2016,(3):12-15.

[3]陶亮.从世界互联网大会看互联网+减灾救灾[J].中国减灾,2016,(3):28-29.

[4]邵志国.“互联网+”助力社区防灾减灾能力提升[J].中国减灾,2016,(3):24-25.

第3篇: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范文

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指出:“人民的健康和福祉必须成为衡量我们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影响所作努力的决定性因素。”她还表示:“气候变化将频繁地对公共卫生施加压力,卫生专业人员处在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前线。”当然,这是对卫生专业人员的嘱托;然而,对广大人群来说又如何应对呢?出于对每一个人自身安全考虑,不能不认真审思慎行。

许多科学家认为,气候变化将带来卫生健康方面的问题,比如高温会引发某些疾病;一些热带病将向温带蔓延;气候变化使某些地区粮食减产从而导致当地人营养不良等。于是,世卫组织在一份公报中说,在2008年的世界卫生日(4月7日)这一天,世界各地的社区和组织将举办各种活动,加强人们关于气候变化对健康影响的认识。

去年,暖冬多风少雪,空气质差干燥,细菌病毒潜伏,使许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诱发恶化突变。尚有糖尿病、风湿病、胃肠道病、呼吸道病等,痛楚迁延,医治难愈。更有众多的中老年人,在科学养生不断强化的进程中,因气温幻化多变,自身无法适应,出现意外病变。人们认为,这都是天气惹的祸。

其实,气温多变是由许多因素形成的,有季节性的,也有地域性的,大多是有规律的;而当今的气温多变,确是带有全球性的,甚至是无规律的。近年,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地方气候异常多变、自然灾害不断,干旱、暴雨、山洪、雷电、台风、沙尘、冻害、酸雨、雪灾,损失财物,戕害生命。

科学调查分析证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加重了自然灾害。自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化石能源燃烧造成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在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灾害逐渐增多,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淡水资源日益匮乏,大气和水污染日益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海平面逐年上升,致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于是,疾病和死亡终降到人类的头上。

基于此,对于突发或渐变的恶劣气候,应有所准备与认识。平时可学习一些有关气象方面的知识,了解有关影响天气改变的因素等。如何应对气温变化,只有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了维护自身的健康,不妨从两个方面做起。

一是调适自身生活条件。气温发生骤变,及时添减衣服。关注敏感部位,防止病从口入。锤炼心胸豁达,学会怡情养性。心身避免过劳,适当安排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勿使悲喜冲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水平。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理认为,人与自然秩序合契参同,自然界的兴衰枯荣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养生健体须要“顺应四时”,根据节气变化安排饮食、起居、劳作以及等活动的节律与禁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阴阳调合,颐身养神、祛病延年的效果。元代著名道教全真派创始人之一丘处机,在“四时调摄”为要旨的养生学方面造诣很深,值得今人借鉴。他认为,人体各方面的生理、病理变化及疾病的发生,无不受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要适应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的不断变化,就必须调节人的生活、精神、身体,使之与外界环境协调,达到内外环境平衡。关注四季调养、精神调养、饮食调养,尚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按照季节保健强身的方法,促进防病健身延年益寿。

春天,应该看到既是百花吐艳的季节,同时也是百病丛生的时分,晨练、散步、踏青、览胜,都不可忽略这同一时间里正负两个方面对个人的不同影响,极需要调适精神上和体力上的张弛有度。饮食方面适当多饮茶,喝姜汤、菌汤,吃菇类、黑木耳等。因为茶叶中的茶色素可有效对抗纤维蛋白原的凝集,抑制血小板的粘附和集聚;黑木耳中的某些成分能有效降低血黏稠度,防止血液凝固。这些都有利于对抗气温变化对人的侵袭。

第4篇: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配电网 多故障 抢修资源 调度策略

在社会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满足社会对电力资源的需求,我国电力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扩大了电网的建设规模,相应的配电网供电能力得以提升。但是,由于配电网自身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又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进而使得多故障事故发生的几率较高,且相应的抢修工作难度较大。而要想及时且有效的落实相应的抢修工作,将断电所引起的影响与损失降至最低,就需要以及时获得抢修资源为基础,但是,如何实现抢修资源调度策略的完善制定,已成为当前配电网多故障抢修工作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1 配电网多故障问题产生的原因与所呈现出的特征

1.1原因

总体来讲,引发配电网多故障实践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基于配电网自身内部因素所导致的,比如:长期运行的过程中所发生的设备或者线路老化与破损、线路过载等;另一方面,是基于外部因素所引起的,主要包括了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比如:强对流天气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工作人员技术不达标而致使操作失误以及偷盗行为的发生等。具体来讲,引发多故障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过负荷、设备故障、人为破坏以及自然灾害,这几点影响因素是当前引发配电网故障、造成大规模停电问题的典型原因。

1.2特征

主要特征为:第一,突发性。在配电网运行的过程中,多故障问题经常都是突然毫无征兆的发生,要求要及时的落实相应抢修措施,以将所引起的影响与损失将至最低,确保社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开展,避免对社会秩序造成影响;第二,紧迫性。由于电力资源本身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时又是社会活动实现正常开展的必要基础资源,一旦发生故障,就需要实现紧急处理以实现对影响的控制;第三,不确定性。正是基于配电网故障的突发性特点,在发生故障时相应的抢修工作人员很难第一时间明确故障的原因以及所会产生的影响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存在都给抢修工作的及时落实提出了挑战;第四,故障量大。这是因为整个配电系统是以网络化结构形式进行搭建的,因此,一旦因强对流天气等自然灾害或者人为因素而引起多故障事件,其影响范围会迅速扩大,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进而致使故障大量产生;第五,复杂性。基于配电网自身结构的复杂性特点,又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旦发生故障,相应的抢修工作难度较大,呈现出复杂性特征。

2 配电网多故障抢修资源调度的具体策略

2.1多仓库点调度策略

(1)需求分析。基于配电网多故障事故具有着复杂性等特征,在实际落实相应抢修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准备充足的物资以确保满足实际抢修工作的需求,但是,由于相应物资较多,抢修运输工具空间有限,无法将所有物资第一时间运往抢修现场,因此,这就需要以多仓库点的构建来实现抢修资源的有效调运,而在落实这一内容之前,需要对所需物资进行归纳分类。针对配电网故障类型,一般情况下,需要的物资种类为导线、变压器、开关设备以及杆塔等,除此之外还需要一些大型的设备,比如:吊车、绝缘斗臂车等,因此,根据所需物资类型,可将其分为两大类:消耗型物资以及非消耗性物资。

(2)相应调度策略的制定。对于配电网多故障抢修工作来讲,实现物资调度策略的完善制定能够为抢修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而由于这一故障抢修工作的开展所需物资种类较多,由于本地仓库所存储的物资无法满足实际所需,因此就需要通过从其他仓库调运来满足这一需求,因此,设立多仓库点,以临时仓库的补充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一般情况下,临时仓库的选择多数都位于故障区附近交通便利的地方,以确保能够将物资第一时间转运到故障点,因此,采用本地多物资仓库与临时仓库点相结合的方式,能够确保实现抢修物资的及时到位。在具体制定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相应的影响因素,包括电网当前运行的实际负荷与状况、仓储物资种类、仓库位置以及在抢修时间段内天气以及交通的状况;在此基础上,要以故障点物资保障优先顺序为基础,明确物资运输的最佳途径,同时根据本地物质与临时仓库物质种类与所需物资相匹配,进行相应的调运。

2.2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调度策略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配电网抢修资源调动工作中,能够通过相应应急调度平台的搭建来确保将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及时且有效的共享,确保在发生多故障事件后,相应抢修工作的开展能够及时落实到位,进而避免断电问题所引发的不利影响与损失。通过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为抢修工作的开展提供如下支撑:首先,实现对故障信息的采集与处理。在相应设备上安装信息采集点,进而能够实现对故障信息的收集,进而反应到相应的监控平台上,确保能够为第一时间准确落实故障抢修工作奠定基础;其次,通过GPS等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抢修物资与人员的合理调度与优化,进而实现对抢修资源的管理,与此同时,GIS等系统能够为定位故障点以及实现对抢修车辆的导航,确保第一时间赶到故障地点;最后,能够实现对故障信息以及抢修资源信息的有效整合,进而为制定完善的物资调度方案奠定基础。

3 结语

综上所述,配电网多故障事件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到社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开展,同时,如果不实现及时且完善的抢修处理,将会给国家带来严重的损失。而为了确保多故障抢修工作的完善落实,就要求要以完善抢修资源调度方案的制定为基础,本文通过对配电网多故障问题产生的原因与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多仓库点以及物联网技术来实现抢修资源调度方案的制定,为实现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罗雄.配电网多故障抢修资源调度策略研究[D].燕山大学,2014.

第5篇: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字]泥石流 沿程 地表侵蚀 侵蚀动力 过程模拟 分析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4-209-2

泥石流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自然灾害,它的产生是由于暴雨、洪水对含有砂石、土质松软的山体进行饱和稀释,泥石流经过的面积很大,体积、流量都比较大,而且,泥石流的爆发非常突然,来势也比较凶猛,破坏性特别大。

泥石流的运动时间并不长,但是它造成的危害不能在短时间内修复,严重威胁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泥石流的成因、过程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人民安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泥石流造成的损失。

1泥石流的相关介绍

泥石流是一种地质灾害,通常情况下,它发生在山地、沟壑等地势险峻的地区,这种地质灾害一直是社会的隐患,它的发生会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泥石流的相关研究一直都是地质学家们热切关注的课题之一。

1.1泥石流的危害

泥石流的发生给社会、人民生活造成巨大的损失,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冲毁城镇、交通设施,造成人员伤亡,而且冲毁交通设施还会拖延救援时间,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安全;②侵蚀沿程的地表结构,破坏耕地、林木等;③阻塞河道,还有可能冲毁水电站,形成水灾;④泥石流还有可能摧毁矿山,威胁到矿山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1.2泥石流的特点

泥石流作为一种地质灾害,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产、生活,给人民造成巨大的伤害,泥石流具有如此大的危害力,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以下几点特征:①爆发突然,使得人民来不及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②来势凶猛,人民来不及保护自己,而且建筑设施也无力阻挡泥石流的侵蚀;③破坏性大,泥石流在运动过程中携带了巨大的石块,而且它的前进速度非常快,具有非常大的能量。

1.3泥石流的成因

事情的发生都有原因,泥石流作为一种地质性的灾害,不可能平白无故的发生,泥石流的成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①岩石的风化作用会使山体的土质变得疏松,暴雨、洪水的冲刷会很容易导致泥石流的发生;②人类修建交通设施、水电站等建筑设施时会造成山区的不合理的开挖,影响山体结构,破坏山体表面;

③滥垦乱伐,人类的这种活动会降低山体植被的覆盖率,使得山坡失去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水土的流失,很容易产生泥石流。

泥石流作为一种危害巨大的地质现象,它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为了减小泥石流对社会、人民的危害,社会、人民都应该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从本质上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另外,在泥石流的运动过程中,受难者应该使用科学、合理的自救、互救方法,保护生命安全,这就需要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加深对泥石流的了解,学习有效的救护方法,以备不时只需。

2泥石流沿程侵蚀动力过程的模拟分析

要想采取正确的方法预防泥石流的发生,减少泥石流的灾害,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泥石流进行彻底的分析研究。泥石流沿程侵蚀动力过程的模拟通过再现泥石流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加深人们对泥石流的认识,方便工作人员的研究,还可以预测泥石流的发生范围及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社会的损失,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建筑设施的规划、布局提供了科学的参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到目前为止,泥石流动力的模拟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工作者们在研究过程中忽视了泥石流沿程侵蚀的动力过程,然而这个过程对人民的生产、生活也有潜在的威胁,在这个过程中,泥石流的体积增大,泥石流运动材料也发生了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泥石流蕴含的能量,给社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本文主要研究泥石流沿程侵蚀动力过程的模拟,采用相关的理论分析,得出其对泥石流的影响。

2.1泥石流沿程侵蚀的动力研究的模型理论

首先,假设泥石流在运动过程在的密度保持不变,可以得到一组动力模型的方程,在这个方程组中,正确、合理的选择泥石流阻力的模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①摩擦阻力,摩擦阻力是泥石流在运动过程中和地面摩擦产生的一种力,它是泥石流运动过程中最主要的阻力;②Voellmy阻力是考虑到泥石流在运动过程中会受到水的阻力作用,虽然这个阻力方程组模型中含有经验的性质,但是这个计算方式在很多研究中提高了计算的精确度,取得巨大的成功。

一般情况下,侵蚀速率的计算模型中的侵蚀增长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反复调整,进而得到合理的参数,其中一个相对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根据泥石流侵蚀前后的体积得到平均的侵蚀增长率,增加了计算过程中的精确度,为泥石流灾难的预防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依据。

2.2泥石流的体积计算

泥石流体积的大小也决定着泥石流的危害性的大小。泥石流的计算模型中有两个计算要素:①有限体积的离散。体积的网络主要有两种:结构网络以及无结构网络,后者能够适应相对比较复杂的计算。②计算数值通量。数值通量的求解也有两种不同的方式:精确求解、近似求解。精确求解效率不高而且过程也比较麻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受到了限制。而近似求解的效率比较高,而且计算的精度也能达到规定的要求,所以这种方法在实际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3)泥石流理论计算的实例及分析

通过一系列的实例调查研究发现:在泥石流经过的区域根据泥石流的侵蚀程度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点:

①侵蚀区。这个区域主要包含崩积层的物质,侵蚀区的材料主要有:

②堆积区。在这个区域可以发现很多不同材料,主要有块石、卵石体、崩积物、粉砂等等。

通过一系列的计算不难发现:泥石流沿程侵蚀作用在泥石流整个运动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使得泥石流体积增大,进而泥石流的危险系数加大。

泥石流沿程的侵蚀作用是泥石流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对泥石流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工作人员应该在泥石流的动力过程的模型中加入对泥石流沿程侵蚀的研究,通过再现泥石流的发生、发展过程,证明理论计算的正确性,从而确定更加有效的计算方式,预测泥石流灾害发生的范围及其程度,做好防范措施。

3小结

泥石流是一种危害巨大的地质灾害,它会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损害社会的利益,只有通过不断的深入研究,根据科学的理论基础采取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社会的损失,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通过对泥石流沿程侵蚀过程的模拟分析,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泥石流对社会的危害。

参考文献

[1]王思敏.王恩志.刘晓丽.泥石流沿程侵蚀动力过程模拟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2010(2).

[2]郑书彦.李占斌.李甲平.苟建中.滑坡侵蚀离散元分析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2009(2).

[3]孙萍.李忠良.公路隧道围岩塌方离散元模拟[J].公路交通科技,2009(2).

[4]吴剑.滑带剪切过程的离散元模拟研究[J].中国科学,2008(7).

第6篇: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地质灾害 现状 原因 防御措施

[中图分类号]P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2-194-2

1地质灾害定义

地质灾害是由于地质作用使地质自然环境恶化,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毁损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严重破坏的事件.目前对地质灾害的范围和种类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有人认为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变异和人为作用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因此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的地质过程和现象。有人认为地质灾害是在各种动力活动作用下,地质环境发生灾害性变异的结果;地质环境异常变化的区域越广,变化的要素越多,变化的程度越大,所形成的地质灾害越严重。地质灾害内涵应该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第一强调致灾的动力条件,即因地质作用形成的灾害事件才是地质灾害。地质作用是促使组成地壳的物质组分、构造和表面形态等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各种作用。除上述自然地质作用外,随着人类工程一经济活动的规模和范围迅速扩展,人类对地球表面形态和物质组成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有人把这类作用称为人为地质作用.因此,由内动力地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和人为地质作用导致地质环境变化形成的灾害称为地质灾害。

第二,强调灾害事件的后果,即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产生毁损的地质事件称为地质灾害,而那些仅仅是地质环境恶化,但并没有直接破坏人类生命财产和生产、生活环境的地质事件,则只是一种危害,尚未构成灾害,对此,我们习惯地称其为环境地质问题.

2我国地质灾害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突发性地质灾害频繁发生,这一现象引起了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视。地质灾害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不稳定斜坡,另外还有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等,据我国国土资源部最新调查显示,在近几年发生的地质灾害中,滑坡占 51%,崩塌占 17%,地面塌陷占5%,不稳定斜坡占 16%,泥石流占 8%。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集中在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不稳定斜坡等五个方面。而地质灾害每年给我国带来的经济损失占我国自然灾害总经济损失的 20%以上。由于,这些地质灾害是不容易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御和治理的,因此,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十分的复杂和繁重的。

3地质灾害的产生的原因

3.1气候条件因素

气候环境的不同可以引发不同的地质灾害,降雨少的地区,容易产生土地沙漠化,而降水量多的区域,就极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2地形地质因素

我国地貌特征体现很多,又很大的不同,不同的地质与地形产生地质灾害也不同。高原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土质湿陷性大,降水量集中,容易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等地质灾害。

3.3人为因素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科技能力也越来越强大,使人们有了能够改变地貌与环境的能力,使得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破坏了地质环境在天然地质作用下的平衡,从而引发地质灾害。

4地质灾害的主要特征

4.1地质灾害具有必然性、可防御性

地质灾害是由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和一部分人为因素引起的,是地球物质间相互转化或能量相互转化以及受太阳黑子等影响产生的地壳运动的过程和结果。这些过程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所以说很多地质灾害的生产具有必然性。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有了对自然灾害提前预知、判断的能力。在这个角度上讲,我们在地质灾害面前又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4.2地质灾害具有随机性和周期性

地质灾害是多种复杂的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它的发生的具体时间、概率、规模等都很难准确预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然而,地质的相互作用存在着一定的规律,用科学的仪器和方法可以探索出其中的规律所在,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规律性、周期性的地质活动规律进行有效的防御。

4.3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或缓慢性

地质灾害中的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一般是在瞬间爆发,具有突发性,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因为是骤然发生的,人们没有时间进行躲避、防御,从而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而土地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的过程往往是比较缓慢的,人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防治。

4.4地质灾害间是相互影响的

有很多地质灾害间不是独立发生的,而是相互作用影响的。如山体滑坡加上雨水过多常常会引发泥石流,土地沙漠化引发水土流失等等。而且这些地质灾害之间具一定的有连续性,这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更大的破坏,同时也增加了防治的难度。

5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5.1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提高群众防灾意识

由于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区域性特征,而且多发生在偏僻的农村或山区。这里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人们的防治地质灾害的知识相对匮乏,需要在这里安排相关的人员对他们进行必要的保护生态环境以及防御地质灾害的相关知识普及。让可能受灾的群众有充分的防治知识和必要的防灾准备,这样才能使受灾当地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所以,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提高群众的防灾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5.2加大政府的投入资金,建立完善的防治体系

地质灾害的防治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如今,一些灾害的防治不足也与政府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有关,更加完善的防御措施的实施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同时,建立完善的防治体系就是建立完善的防治机构和保障制度,并坚持“谁开发谁治理”的原则。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的防御体系,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对地质灾害进行防御,另一方面对灾区的重建工作也有重要意义。

5.3明确领导责任,执行政策法规

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领导的作用是很大的。各地区政府的领导要将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作为一个重要项目来抓,指派固定的负责人专门负责某一地区的灾情防治工作,来确保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另外,依法执行政府的法制法规也是很有必要的。我国的相关法规有《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地质环境管理办法》等。依法行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

5.4最大限度的减少人为因素对地质的破坏

之前提到人为因素对生态平衡的损坏是引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尤其是乱挖乱开行为已经造成很多地方出现滑坡以及地面塌陷的状况。所以,有节制的矿山开采、切坡修路、建房切坡等工程的施工是防御地质灾害发生的有效途径。同时,采取必要的防护和检测措施,在发现有破坏行为时及时给予必要的惩罚,并且及时的治理,使其恢复原来的平衡状态。

5.5增强地质灾害的调查工作, 对重点灾区进行重点防治

政府相关部门应对所管辖的地区进行详细周密的调查,掌握确切的地质灾害预期资料,把每一个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调查出来,并且查明该地区地质问题的特征和分布规律以及危害程度,对于那些有较大可能发生地质灾害或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破坏力大的地区进行重点的防御。对这些地区制定详细、具体的防治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分阶段的、及时的防治。

第7篇: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智能电网;高效

【中图分类号】TK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3-0066-2

一、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全球资源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社会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日益提高。同时,电力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用户对电能可靠性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要求未来的电网必须能够提供更加安全、可靠、清洁、优质的电力供应,能够适应多种能源类型发电方式的需要,能够更加适应高度市场化的电力交易的需要,能够更加适应客户的自主选择需要,进一步提高庞大的电网资产利用效率和效益,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此,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不同国家和组织不约而同地提出要建设灵活、清洁、安全、经济、友好的智能电网,将智能电网视为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

随着数字经济和IT时代的发展,电力消费者对于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和电力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蔓延亟需提振经济的局势下,加快电力生产、输送和消费方式的转变,推动电力行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就成为了具有全社会性的问题。为此,在2009年5月20—22日召开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要建设国际领先、中国特色的坚强智能电网。

此外,随着我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需求迅速增长,电力部门大多把投资集中在火电、水电以及核电等大型集中电源和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网的建设上。但是,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超大规模电力系统的弊端也日益凸现,成本高,运行难度大,难以适应用户越来越高的安全和可靠性要求以及多样化的供电需求。尤其在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接连发生几次大面积停电事故之后,电网的脆弱性充分暴露了出来。无论自然灾害还是战争灾害,如何避免我国电网再次发生2008年初冰冻雨雪灾害期间的大面积停电事故,保障对用户的电力供给,提高电力系统的抗灾能力,提高国家抵御自然灾害、战争灾害能力,不仅是电力系统的问题,也是国家防御能力问题,并且是一个长期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系统工程。作为智能配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管理系统由此被提上了日程。分布式发电具有污染少、可靠性高、能源利用效率高、安装地点灵活等多方面优点,有效解决了大型集中电网的许多潜在问题。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开始广泛研究能源多样化的、高效和经济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二、智能电网的概念及特点

在过去的30年间,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日渐老化的电网并没有跟上技术变革的脚步,用户也对电力供应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速处理芯片的生产、高精密仪器的生产制造等等都对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同时,全世界对环保的的呼声也越来越大,而电能的产生要消耗大量一次能源,并产生相应的废弃物,对环境卫生构成了危害,同时国家安全等因素也也促使人们不断的思考,建设自动化程度更高、更加安全的电网,因此,提出一种切实可靠、高度智能的电网迫在眉睫。与此同时,在近年基础材料、电力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中也出现了不少可以明显改善电网可靠性、效率等运行指标的突破,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为电网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在以上基础之上,为了解决电网存在的问题,美国电力行业目前普遍公认的可行的解决方案是建设一个基于全新技术和构架的“智能电网”。

关于智能电网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要根据实际情况赋予其新的含义。许多组织和个人都给出了相关的解释:Grid Wise联盟给出的定义是:信息技术是关键的促进因素,使实现新的能源技术改变电力系统成为可能。对于将电力系统从一个刚性的、分等级的系统改变为一个协作的、分布式的、商业驱动的“社会”系统,信息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它将提高昂贵资产的利用,并同时增加其可靠性和安全性。美国能源部给出的定义是:一个完全自动化的供电网络……确保电能和信息在发电站和用电装置之间以及所有点之间的双向流动。其分布式智能,加上宽带通信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可实现使用者、建筑物、工厂、发电设施和电网之间的实时交易和无缝接口。结合我国电网的实际情况,智能电网是基于现代通信技术和各种高级算法的,伴随着电网各个节点的信息开放式双向流通的完全自动化的输电网络,电网中每个节点都得到了监控并且有信息传递,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电网安全和供电质量,自动处理和恢复各种故障,并且能够以最优化的状态进行运行。通过广泛应用的分布式智能和宽带通讯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的集成,它能保证市场交易的实时进行和电网上各成员之间的无缝连接及实时互动。

第8篇: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范文

Abstract: In the moder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e cannot leave the support of the power grid, so it is important to ensure the safe operation of grid system. Although the grid system is more and more perfect, in the great objective environment, along with the power grid load increasing, the grid system faces a huge challenge, such as global warm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bad environment,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electric power market operation, which brings certain of difficulties of stable operation of power grid.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solutions of problems in power supply system from intelligent power grid and the load dispatch.

关键词: 智能电网;负荷调度;发电调度

Key words: intelligent grid;load dispatching;power generation scheduling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9-0061-02

1 智能电网的概念特征和目标

1.1 智能电网的概念 就目前来说智能电网的概念并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定义,大致上可以理解为智能电网是指一个供电系统基于网络已经完全自动化运行,它能够对每一个用电户和每一个节点都能够实现实时的监控,并且能够自动的控制整个电网中电流和信息的流动,实现自动控制系统的集成,使整个电网中各个成员的及时有效地互动,保障电力市场交易的进行,它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自愈、兼容、交互、协调、高效、优质、集成七大方面。现在各国根据自身基本国情的都对智能电网在运行和目标建设中各有侧重,但是统一的都是为了电力市场更好的发展,电能质量和电力运行的安全努力。基本上对于智能电网的概念可以从它的特征、目标来概括和理解。

1.2 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

1.2.1 数字信息化: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在电网系统中运用自如,比如说通信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芯片技术等还包括数据集成、数字控制装置等技术手段,这些技术的应用是智能电网系统的主要特征表现,这些科学技术在电力装置中的应用表示着电网已经进入了数字信息化的时代。在目前的科学技术决定生产力的情况下,如何不断的创新发展科学技术,怎么样更好的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创新技术实现更好的技术转移和技术建设,如何更好的集合技术研究和生产之间的合作体系,都对智能电网技术的快速稳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参考价值。

1.2.2 分布式智能化:现在智能电网系统中采用的是分布式智能化管理,分布式控制装置在地理分布和功能分散化管理上有着优越的表现,对于控制装置实现分析和安全控制都有着很好的作用,它们能够帮助电网实现自愈的功能,也能够帮助电网快速适应,尽快实现功能。其中值得研究的问题就是分布式智能建设的成本和效益、系统研究和设计方面的问题。

1.2.3 交互式能动性:在智能电网系统中对于参与者用户和商家之间的互动联系都有了加强的作用,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参与到电力负荷调度和控制管理工作中来,甚至可以细化到每个用电装置的使用中来。在互动性增强的同时在如何更好的管理参与者更好的发挥出效率这些问题就显现出来了,如何更好的从制度和安排上更能提高效率要针对研究,这也是对只能电网的市场化改革需求提出了要求。

1.3 智能电网的实现目标 智能电网最终实现的目标是要实现电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并且还要在保证安全可靠运行的情况下,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发展。智能电网在实现的过程中采取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①运用高级传感器和智能仪器仪表,建立高级计量技术体系,实现双向通信功能;②通过分布式智能管理模式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分析和控制自动化的功能,自动监控、防止断电、自动优化电网、快速恢复供电等;③施行电力市场改革,发电和配电管理更市场化,促进市场竞争。

第9篇: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地理高考试题,教学

 

2010年的高考已经落幕,但其命题思想所带来的影响是长远而又深刻的。结合2008年、2009年高考试题,纵观2010年江苏高考地理试题,新课程背景下高考试题命题总体比较稳定,但所呈现出来的改革趋势价值取向还是比较分明的,这种思想必然会改变我们中学地理教学策略。论文参考,教学。

1.2010年高考试题特点

1.1吻合考试说明变化

对比2009年考试说明,2010年说明中将“主要的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修改为“旱涝、台风、寒潮、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城市化的意义”修改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征及其意义”;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其影响”修改为“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这种修改,考查范围更具体,强调了对我国影响比较大的四种主要自然灾害;考查了学生对城市化特征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对“全球变暖”的考查要求更广泛,不仅是趋势,还要了解其成因。在高考试题中,这些细微的变化都得以呈现。论文参考,教学。

1.2重视基础知识考查

就地理学科特点而言,自然地理一般比人文地理更难理解。而自然地理又存在三个难点,第一是地球运动,涉及到天文学和几何学,需要较强的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第二是气候,气候的成因纷繁芜杂、原理性较强,而且变化莫测空间差异大。如果结合经纬线结合局部小范围大比例尺地图出现在考题中的话一般较难。第三是洋流,寒暖流的形成机制与气候的形成机制密切先关,洋流分布也比较复杂。在很长时期内,地理试题中的难点都喜欢在以上三个方面深入挖掘做文章。

分析今年试卷,笔者发现所谓的“难考点”都没有在“难”上做文章,而考查更多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比如选择题第3题、第4题属于地球运动章节,只要能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定义,并写出其计算公式,第4题便可以迎刃而解,而第3题只要再掌握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便可以解答。在气候单元考查中: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温降水特征图形、常见的天气系统、旱涝成因、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等均有涉及。虽然考面很广,但涉及的原理都很基础,因此没有偏题怪题。

1.3重视图表信息获取

2008年环境保护题给出的是一幅图表,即“195l~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受沙尘暴影响强度比例统计圈”,仅依据这幅图表提供的信息,可以答对2分,其余的8分均可以脱离该图表答题。论文参考,教学。2009年环境保护试题给出的是两幅图,依据地图,可以答对1分,其余的9分均是凭借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答题,与题目中所给的图表无关。再观2010年环境保护试题,题目中给出两幅地图“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示意图”、“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柱状图”,依据这两幅图表信息,可以答对5分,而且这5分的答案均能在题目信息中一字不落地找到。

1.4关注热点地理知识

人口、资源、环境,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问题,在试卷中所占比重很大,而且题目大多以现实生活作为背景创设情境来考查。生活中的地理尤其是热点问题得到很大关注。通览试卷,从冰岛火山喷发到海地智利地震,从西南大旱到新疆部分地区防洪,从能源安全到全球气候变化,从上海世博到3S技术使用,可以说无所不包。试卷上与社会热点相关的试题的分值约为50分,约占总分的40% ,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学以致用的特色。

高考试题展现出来的特点对高三地理复习方向有着很大的引领作用,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浅见:

2.新高三地理复习思考

2.1深入研究考试说明

不能忽视,江苏现在采用三种版本地理教材(人教版、鲁教版、湘教版),但是统一高考。论文参考,教学。这就需要教师“用教材教”而不能“教教材”。论文参考,教学。如何用教材教呢?因为版本不同,我们课本中的教学案例、活动、问题研究考得很少,那么在提倡“减负增效”的今天到底应该怎么教?以什么作为教学依据?毫无疑问,考试说明是高考地理命题的重要依据,是最权威的。

2.2归纳总结狠抓基础

如区域地理学习中各大洲地形地势特点是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的,因为地形地势特点对理解河流走向、气候成因、人口城市分布、农业分布、工业分布、交通分布等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但需要记忆的内容太多,学生不易准确识记,若辅以如下表格则会清晰明了,见表1。

表1 世界各大洲地形地势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