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新医改下,药品经济管理变成公立医院重要的管理工作,其管理效果对公立医院及其职工的利益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必须加强管理。加强公立医院药品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公立医院收入结构的优化有利。公立医院是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单位,收入主要源自财政拨款以及医疗服务费用、药品收入费用这三个大的方面,而市场经济规律的消极影响造成药品生产、销售等环节蔓延着腐败现象,国内医疗药品市场遭遇巨大冲击,医疗费用快速增多。因此,加强药品经济管理,依托国家财务制度分别核算、管理公立医院的医和药,这有利于增加公立医院采购药品的透明度,对不合格用药现象加以控制,以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为前提增加公立医院补偿,优化收入结构。二是对提高公立医院医疗资源利用率有利。在不合理补偿机制之下,药品收入过高增加患者负担,造成很多患者到零售药店购买药品,不仅无法确保患者用药安全,还减少公立医院经济收入[1]。通过加强药品经济管理,用疗效确切、价廉质优的国产药品代替昂贵的进口药品,兼顾集体与个体的消费利益,提高经济收入。三是对调整公立医院药品资金运作有利。公立医院往往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准确核算药品收入,存在药品库存不实、和厂商的债务债权关系不清等问题,影响公立医院的运作。所以加强药品经济管理,强化经济核算,这对公立医院合理调配资金、正常运作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公立医院药品经济管理的策略建议
(一)加强药品经济核算。经济核算指的是利用价值形式,采取记账和算账等方法,对公立医院卫生保健服务的成果、劳动消耗进行记录、计算以及分析、对比,用尽量少的劳动消耗获取尽量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2]。经济核算能使公立医院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控制药品消耗,降低成本,只是很多医院的现有经济核算系统只针对整体产出、科室效益问题实施经济核算、成本核算,很少涉及药品经济管理,导致公立医院无法真正控制成本、提高效益,必须及时改善。所以公立医院在药品的核算环节,为反映并监督药品的购入、销售流转的整个过程,要求财会部门要设置药品、药品进销差价这两个总账科目,对药品的购入、领发以及销售、成本、进销差价等进行核算与控制。在实施公立医院药品经济核算时,需要准确计算医院药品的收入,其总额涵盖公立医院购进药品以及自制药品的收入,包括药品的经营成本、折扣收入、加成收入、加工增加值等全部的收入,只要折扣收入与国家规定相符,就必须将其计算到药品收入当中,确保公立医院药品收支结余的合理性、正确性,减少药品费用。(二)坚持规范临床用药。按照公立医院临床路径坚持规范使用药品,这对医院药费的增长有重要控制作用。规范临床用药主要是针对患者就医的整个流程,包括从门诊首诊到入院治疗的用药、痊愈出院所带药品的整个临床路径的用药,应进行全程跟踪管理、控制、考核。尤其是针对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的临床基本用药必须给出合理的、科学的规定,只有针对疑难杂症、危重病症、特殊医疗方才能提高临床药品使用,只是必须先和患者沟通,由专家小组指导。另外,按照病情的发展,要严格遵循临床治疗的变化与客观要求,适时修正临床用药的目录、要求。临床路径用药是全新的用药模式,是公立医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临床因病施治、对症用药、合理治疗、合理用药以缓解老百姓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3]。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公立医院临床路径治疗,由医疗专家有效监管临床用药,改进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以不断提高科学用药水平,减轻老百姓基本用药经济负担,让患者减少支出,提高药品经济管理效率。同时,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用药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先成立由一线药品专家、医学专家组成的临床路径用药管理专家小组,指导、检查、督促并考核临床路径用药,基于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等临床基本用药,制定与临床路径用药客观规律相符的、能基本满足临床用药需求的用药目录,并制定相应的使用规范、用药指南。但临床路径用药使公立医院原有的购用药品的模式发生变化,导致医生与患者均改变过去的用药习惯,医患之间极有可能发生不适应的现象,这使得公立医院医患沟通机制面临新的要求。所以要加强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用药的管理,临床医生要加强学习临床路径用药目录,领会新医改的精神,对临床路径用药的意义进行深入的分析,统一医护人员对药品经济管理的思想认识,在保证临床疗效的基本前提下尽量依据临床路径用药指南选择价廉质优的药品,减少患者药品费用支出,控制医院药品费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三)监督医生的处方权。公立医院必须严格执行《药品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依据药品实际进价和国家规定的差价率定价,购进药品的价格越低,药品的零售价就越低。公立医院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了解医药工业信息、新药开发信息、商业流通信息以及进口药品信息等,掌握最新药品价格升降、药品经济信息,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货比三家,用最低的价格想患者出售药品,减少他们的医疗费用。同时,公立医院不得对医生拿药品回扣的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必须加强管理,一旦发现医生有收受红包的行为,必须严惩,不断加强对医生的医德医风教育以及法治规范教育,督促检查医生用药行为。具体可采取考核评比、奖惩处罚以及张榜公布等方式有效监督医生临床用药行为。传统医疗模式往往认为只要是正式定级的医生都具备处方权,患者只能用医生开的药,也就是患者被动、医生主动。针对同一种疾病,治疗方案是多种多样的,医生可选择安全有效且经济的药品治好患者的病,也可为追求利润而选择大处方、贵重药治疗患者的病,对医生的制约很少。对此,公立医院要想加强药品经济管理、控制药品费用支出,就应重视大力监督医生的处方权。具体可由医务科牵头,全院各个科主任医师、财务科和药剂科组成监督医生处方权的小组,组长由业务院长担任,制定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的治疗标准与用药制度,检查全院医生的处方、病例、治疗单、检查单据等,对照标准看其是否安全、恰当、合理、经济,在综合分析与研究之后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和医生的奖金挂钩,将经济合理用药视作医生工作质量考核指标之一,控制药品滥用现象,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公立医院药品经济管理水平。
三、结语
公立医院药品经济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综合性的工程,在新医改下只有充分结合公立医院的实际情况,树立起科学发展观,走创新途径,持续加强对药品的管理,有效控制药品费用,从而使药品经济管理不断趋于规范化、科学化,提高公立医院的综合竞争力,从而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促使公立医院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童毅 单位: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参考文献:
[1]韦霖.加强医院药品会计管理办法的探讨[J].时代金融,2015,(05):203+206.
(一)思想上缺乏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积极性不高
当前,在我国公立医院内部经济管理中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医院相关管理人员和员工对内部审计缺乏思想上的重视,医院领导不够重视和支持,也无法得到财物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的理解和配合。许多医院领导片面地认为医院内部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没有太大的必要,领导层思想上的不重视直接影响了下属各部门人员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削弱了内部审计的监管职能,导致很多医院内部审计机构缺失。一些医院虽然也象征性地设置了审计部门,但是却没有配备专门的审计人员,无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落到实处。此外,由于大多数的医院在制定具体的审计目标时,没有严格遵循医院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审计目标脱离了医院的总体目标,极大地削弱了内部审计的工作效果,大大降低了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内部审计目标的实现。
(二)会计素质不高,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医院与其他企事业单位相比,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它是一种具有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组织,是一种特殊的企业类型。医院自古以来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救死扶伤、神圣的地方,但是当前大多数的医院为了节省开支、谋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都会聘用一些资质不高或是没有具备专业资格的少数医务人员和财务会计人员。这些会计人员由于自身专业水平有限、素质不高,在实际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中缺乏相关熟练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再加上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各种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不仅会严重影响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院的社会形象,破坏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由于国家在医院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和完善,严重影响了内部监管机制的制定和实施,内部机制的不健全直接制约了医院的各项经济管理工作,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多数医院内部没有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因此,当前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必须聘用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会计队伍,不断健全和完善医院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监管力度,才能推动医院的健康、稳定地发展。
(三)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健全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内控制度是时代和改革的需要,有利于医疗机构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服务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科学制定医疗服务价格,维护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保障医疗机构财务行为和会计核算合法、科学、规范和透明。目前很多医院存在管理层缺乏内部控制意识,单位缺少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主要基于传统经验,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标准或框架指导,对各项经济活动存在的风险认识不足,未能对关键控制点实施有效控制,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而轻视管理工作,致使单位内部控制普通薄弱。
二、发挥内部审计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价值优势
(一)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有效预防经济违法犯罪行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给医院的经济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医院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管理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变换着。但是,任何一次体制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必定会带来一系列难题,近些年来随着医院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种经济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不良现象逐渐由起初的公开型发展成为隐蔽型,很多不法分子通过采用各种高科技手段实行经济犯罪,增大了查处难度。因此,公立医院必须积极采取相应对策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将内部审计督查真正落实到实处,在实时的跟踪监督过程中及时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良的现象,并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地手段解决问题,遏制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通过不断完善内部审计机制,强化内部审计力度,才能有效地预防医院日常工作中的各种违纪违法犯罪行为,为医院顺利开展经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实现医院资金的合理配置
在公立医院加强内部审计,有利于推动医院进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实现资金的最优化配置,从根本上真正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医院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就应统筹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要关注自身的经济效益,而且要注重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不断积累自身的社会效益。医院应树立以病人为核心的理念,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要求;同时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财物的浪费。加强内部审计,可以适时检查和监督医院的各项资金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各项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最大化地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一方面,加强内部审计可以及时到位地检查和审计医院内部的各项业务收支和财务预决算等情况,能够较为准确地掌握医院真实的资金运行状况,根据审计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对医院资金的分配实现严格有效的控制,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最大化地降低各项费用的使用,实现资金的最优化使用。另一方面,加强内部审计,可以对医院各项经济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杜绝各种浪费行为,对医院经济管理中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可以起到有效的遏制和预防作用;促使医护人员在各自岗位上尽职尽责,确保医院内部的控制体系更加科学和完善,进一步推动医院的长远健康地发展。
(三)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是实现医院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
与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及法律手段相比,内部审计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可以在这些传统手段之外发挥重要的调整作用。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是由医院内部不同工作部门的人员组成,并要求这些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操守,才能真正满足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加强内部审计,可以有效弥补其他监督手段的空白和不足,将监督管理工作渗透到医院经济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细微处,积极敦促医院的稳步发展。首先,加强内部审计,可以促使医院各项费用的收取严格遵循物价部门的相关规定,监督各项收入及时核算,确保核算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内部审计还可以监督和查询医院的财物购进及转让情况,对各项财物实行跟踪监督,维护医院的整体利益。此外,加强内部审计,可以有效监督和审查本医院和其他医院之间的经济往来情况,确保医院自身的资产安全。其次,内部审计可以监督工资数额和其他待遇或奖金的落实发放情况,保证工资数额的准确性,积极发现工资待遇发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违纪行为并及时督促其改正,有利于维护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推动医院内部稳定、有序地发展。
三、结论
摘要:新的经济形势对医院内部的经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医院有必要对其经济管理做一些适当的调整和变革。做好经济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转变公立医院运营思路,提升公立医院综合实力,还有利于推动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
关键词 :新经济形势;公立医院;经济管理
一、引言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以及医疗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医院对经济管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经过多年的努力,医院各部门都充分认识到了经济管理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开始积极地参与和配合相关工作的开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方面提高了自身运营的效益,为国家财政减轻了压力;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不少现实问题,提升了社会效益。随着新一轮医疗改革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医院所面临的发展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医保付费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及,逐渐取代以往传统的收费方式,医疗保险的结算中心作为第三方,通过与一些定点医疗机构协商来代表医患支付费用。随着新农合的推广,医保的覆盖面会越来越大,医院在收入结构方面会出现一些根本性的转变。相关药品的加成收入逐步取消,以药品为主要创收来源的方式将逐步沦为历史,医院依靠药品差价来实现收益的可行性逐渐降低。此外,在医疗领域中开始涌入民间资本,公立医院所面临的市场化竞争格局基本形成。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医院有必要对其经济管理做出一些适当的调整和变革。
二、新经济形势下做好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转变公立医院运营思路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比较窄,患者直接支付相关费用构成了医院的大部分收入。而现在,随着新农合的不断推广,医疗保险的覆盖面迅速扩张,医保付费已经成为主导。相应地,医院收入的高低不再取决于平均每次付费和服务总人次,而是取决于医疗保险中心所定义的人头数,即该医院的服务所覆盖的人群。收入来源的变化需要医院通过改进其经济管理来转变运营思路,进而为其谋求更好的发展道路。此外,针对目前医疗市场的竞争环境,医院也需要在运营思路方面做一些调整。比如,一些特定医院的专家一号难求,而另一些医院却无人问津。这些现象从侧面反映出目前的医疗服务量还远远没有达到饱和,对于患者拥挤的医院来说,也许应当抓住时机扩大规模,而对于患者稀少的医院来说,也许应当在服务质量上做一些改善。总之,不同的医院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改进其经济管理,进而从根本上来转变公立医院的运营思路,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二)有利于提升公立医院综合实力
要适应新的竞争环境,首先就要有市场经济意识,有了这种意识才能够使决策更加合理。而在市场经济意识中,成本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经济效益主要由收入和成本两个因素决定,成本的有效管理对于经济效益的提升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经济效益本身就是公立医院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有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医院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能力也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社会效益也会表现得更好。而市场经济意识的树立以及成本管理的有效实施都有赖于医院的经济管理。就医院经济管理本身而言,它要求医院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来对其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进行选择,采用恰当的经济手段对医院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科学而有序的计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等。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涉及到医院的方方面面,需要合理规划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更需要在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之间寻求一个合理的平衡点。由此可见,做好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对于提升其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有利于推动医疗改革不断深化
随着环境的变迁,一个组织的战略以及发展方式应当做出一些适当的调整,相关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都表明,只有那些能够根据环境随机应变的组织才能够顺利克服各种障碍实现长远发展。反过来,组织对环境的适应也能够促进环境的改善,使整个行业呈现出良好的秩序,为相关政策得到较好的贯彻和执行创造有利的条件。对于医疗行业来说也是如此,医院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调整自身内部管理的各个方面,做好经济管理工作,是对新环境的适应过程,能够使其顺利克服环境变迁所带来的各种发展障碍,进而得到更好的发展。反过来,随着各个医院不断调整自身的经济管理,整个医疗行业也将变得更加有序,相关医改措施能够得到更好的落实。换句话说,医院作为整个医疗体制中的个体,其运营思路的转变以及综合实力的提升可以促进医疗行业的有序发展,为一些医改措施的执行扫清障碍。从这个角度来看,做好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将有利于推动医疗改革不断深化。
三、新经济形势下做好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新的经济管理理念
新一轮医疗改革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在于利用相对低廉的费用为患者提供较为优质的医疗服务,尽力满足广大民众在医疗服务方面的基本需求。为此,相关部门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对公立医院运营进行了一些改革,也为民间资本进入医疗市场提供更多的机会,基本奠定了医疗行业的竞争格局。面临新的经济形势,公立医院需要在充分分析环境变迁情况的基础上树立新的经济管理观念。首先,要认清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的基本竞争形势,深入分析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劣势,充分了解对方竞争实力的具体情况,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次,不能一味地强调经济效益而忽视医疗服务的质量,应当在保证优质、高效服务的基础上尽力提升经济效益,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随着自身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医院的口碑会越来越好,不仅为民众解决了实际问题,也能够增加医院的收入。由此可以看出,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经济管理过程中应当考虑的一个关键点。最后,通过深层次的分析来找出成本优势和劣势,做好成本规划和成本控制,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思路。总之,在新经济形势下,公立医院不能把关注点仅仅放在财政补贴和盲目创收上,而应当讲究创收的方式方法。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来取得患者的信赖,进而增加收入;通过加强管理来有效控制成本,从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二)建立经济管理标准化流程任何管理活动的具体实施都需要一套恰当的流程。经济管理活动所涉及的内容十分繁杂,因而也更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流程作为其具体工作开展的基础。在收入、支出、核算、分析以及控制等方面都需要设计标准化的流程,以使整个管理活动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就收入和支出管理而言,应当针对不同的收入类别和支出类别设计特定的计量、确认及报告流程,使收入和支出管理更加明晰,同时也便于监控和调整。而核算管理则主要遵从新医院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来设计一些流程,使其能够配合新制度的有效执行,当然也需要结合不同医院所处的实际情况。分析是经济管理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只有分析到位了,才能够较好地引导相关经济管理决策的制定。因此,医院需要针对经济分析设计数据统计、分析以及评价等相关流程,以确保分析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对于控制流程来说,则可以从业务执行、技术质量以及医疗成本等多方面来设计,建立一些必要的检查系统和牵制机制,以达到监督和控制的目的。医院的经济管理之所以要建立标准化流程,其目的在于提高效率和准确性,所以在建立标准化流程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了标准化的成本以及有用性。
(三)强化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支持
信息系统可以帮助医院从以往的经验管理走向更加现代化的科学管理,一方面,不仅能够做一些定性的规划和组织,还可以进行一些定量的分析和补充;另一方面,既能深化传统的静态管理,也能够实现必要的动态管理。经济管理作为医院内部众多管理活动的核心之一,非常需要实现现代化的科学管理,不仅需要引入定量管理作为定性管理的补充,还需要引入动态管理替代静态管理的主导地位。由此可见,信息系统对于医院经济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支持系统。面临新的经济形势,医院经济管理的观念需要转变,相关流程需要通过再造或改进来实现标准化,因而更需要强大的信息系统作为改善医院经济管理的基础。不论是收入、支出及核算方面的管理,还是分析与控制方面的管理,都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持才能够快速实现流程上的标准化,进而快速提升管理的规范性和时效性。就收入、支出及核算分析而言,在信息系统下操作可以提高管理效率,数据只需要在某一终端录入一次便可以被有权限的相关部门人员随意调用,同时相关记录具有较高的完整性,便于事中的监控和事后的检查。对于分析与控制方面的管理来说,信息系统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些繁杂数据的调用和计算工作,从而使得很多复杂的分析方法变得可行,大大提升分析和控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做好经济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转变公立医院的运营思路,提升公立医院的综合实力,还有利于推动医疗改革不断深化。新的经济形势对医院内部的经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医院有必要对其经济管理做一些适当的调整和变革。收入来源的变化需要医院通过改进其经济管理来转变运营思路,进而为其谋求更好的发展道路。医院自身综合实力的提升也有赖于经济管理。同时,医院作为整个医疗体制中的个体,其运营思路的转变以及综合实力的提升又可以促进医疗行业的有序发展,为一些医改措施的执行扫清障碍。因此,医院应当树立新的经济管理理念,建立经济管理标准化流程,并强化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从而在新经济形势下做好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1)坚持五个倾斜原则:一是向临床一线倾斜,临床高于医技、药剂、行政后勤的原则;二是向注重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以及高尖新技术倾斜原则;三是向关键岗位倾斜原则;四是向业务骨干及做出突出贡献和短缺人才倾斜原则;五是向管理和效率倾斜原则。
(2)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
(3)坚持“发展医院,服务社会,回报职工”的办院理念,实现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原则。
(4)坚持财经统收统支,规范财物管理,严肃财经纪律,严格审计审核和审批制度,落实医院经济活动内部审计和院务监督管理的分配原则。
(5)坚持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原则,从降低药品、降低高值医用耗材等方面来控制医疗成本,实现资源节约、效益共享的分配原则。
(6)坚持体现医务劳动技术效价,实行医护绩效分开核算的原则。
二、我院在经济管理中实施的成本控制
(1)导入成本管理的理念。从经验式预测管理走向数字化务实管理,从过去结果管理走向预算管理与绩效关键指标管理。医院引进HRP财务运营系统,统一科室辞典,细化120多个成本单元,实施责任成本控制。
(2)发挥成本管理的作用。运用量化为基础的成本核算,统计近年成本比例,找出降低成本切入点,成本支出加调节系数控制,从而降低消耗,提高员工成本意识。
(3)改变成本管理的误区。查找投入不计成本,产出不计效益,物品不正常消耗,培训学习费用支出不从严控制和非生产性支出成本得不到控制等成本管理误区,并限期整改。
(4)剖析成本管理问题的原因。目前以收入为导向的成本管理,如“收支结余提成法”尚存在一些问题,难以区分医、护、技的劳动投入价值,且医疗经济价值无法完全取代医疗服务价值。收支结余无法管理所有成本,加重了科室追求“短期效益”的诱导作用;收入采取分类提取,缺乏有效控制和科学依据等问题,在新绩效考评中要逐项加以解决。
(5)注重成本管理的控制。成本核算,查找漏洞;成本分析,查找原因;成本预算,事先控制,成本控制,达到目的。通过这些总体原则加以控制成本。
(6)利用成本管理的工具。借助现代医药物流信息技术,逐步建立院内药品、卫耗材物流平台和卫耗材使用二级库,降低配送成本,以耗用取代领用。
三、我院在经济管理中实行的路径改变
(1)健全监督机制,实现“采管”分离模式。依托采购中心牵头,院务监督和财务内审双线管控,全年82次项目招议标,预算金额935万元,实际议价成交707万元,下控比例24%。
(2)调优债务结构,盘活现金存量和银行金融资金利用。争取7000万元项目贷款,利用承兑汇票敞口信用近6000万元,长期负债占比83.2%,短期负债率低,全年既节约财务利息支出230万元,又缩短付款周期4个月。
(3)优化收入结构。收入分类计提,药品及检查等收入均不作计奖收入,药占比同比下降5%,医疗收入上升明显,医疗增加值上升达到36%以上,人力支出占比达到27.9%。
(4)严控可控成本。医技科室成本实行可控成本比例控制,超出部分直接在绩效中扣除,节余部分院科共享。如检验科支出比例同比要求下浮3%,全年节约试剂耗材支出近200万元。
(5)设备折旧计提。实行科间协作分比例待摊使用,如呼吸机及手术室共用设备,全年提高资源利用,实现产值100万元以上。
(6)开放沟通的行为持续贯穿在医院经济绩效管理之中。经管办实行月小结、季评估、半年微调、年职代会修订方案制度,充分了解诉求,一线工作法让职工满意度稳步提升。
(7)经济核算评估评价机制。由职代会授权,遇重大政策影响院长办公会行使微调权。临床科室系数,如内、外、妇、骨科实行同系数30%,达到兼顾公平绩效目标。
(8)医疗耗材、低值易耗品实行调节系数控制,增加5%虚扣比例,全年累加科室成本支出近200万元,强化耗用支出控制管理。
(9)招待费、电话费、办公用品、总务物资等计入科室直接支出成本,强化非生产费用支出成本管理。全年维修维保资金下降45%,同比节约380多万元,四费每年实现下降10%目标。
(10)综合服务考评和医疗质量考核奖惩按会计恒点式计算进入核算公式之中,综合得分以百分制比例换算科室绩效工资,质量服务指标绩效权重作用明显。
四、我院在绩效分配中推进的路径探索
(1)建立全新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改变单一的财务指标收支结余提成法,完善非财务指标,如工作业绩和服务质量及服务评价等指标,直接计算绩效工资。发挥职能科室质控目的,激发医务人员求知欲望。
(2)完善药品、卫耗材阳光采购和使用配送机制。减少并规范流通环节,保证多元素分配补偿和有效动态激励经济来源,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3)推进人事绩效分配制度。加快推进人事定岗定编定薪,建立绩效差别,确定绩效类别,用科学的劳动效价激发全体职工潜力。
(4)实施科室二级分配指导意见。结合岗位特点、技术能力、临床质量、制度落实、职业道德、科教能力、劳动强度、学识水平和社会多维度评价等指标指导科室二级分配,打破平均分配制度。
(5)试行医护绩效分开和护理垂直管理。引入护理时数和以工作量为主,以岗位、班次、质量等系数标准的二次分配原则,深入推动医护薪酬体系改革,提高临床护理劳动生产力。
(6)结合医改需要,建立医疗风险基金管理制度。科学预算配比基金,实行院科共御风险,科室分岗设立风险比例,实现权责对等,风险共担,降低医疗事故和医患纠纷发生率。
(7)搭建实践绩效增长模式内部交流机制。推广科内同质化管理经验,运用绩效模式导入机制实现全面完成组织价值目标,提升科室整体绩效水平。
五、结语
关键词:内部审计 公立医院 经济管理 价值优势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给医疗机构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和挑战。医疗机构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必须不断改革和完善医院内部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加强和健全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创建一个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的内阻发展机制是当前我国公立医院所面临的一项共同任务。近些年来,公立医院的管理人员逐渐意识到内部审计在医院整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个健全的内部审计机制是医疗卫生改革得以顺利进展的前提,也是提高医德医风,促进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医院内部审计决定着医院的生死存亡,必须引起相关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从根本上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水平,真正发挥出其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一)思想上缺乏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积极性不高
当前,在我国公立医院内部经济管理中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医院相关管理人员和员工对内部审计缺乏思想上的重视,医院领导不够重视和支持,也无法得到财物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的理解和配合。许多医院领导片面地认为医院内部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没有太大的必要,领导层思想上的不重视直接影响了下属各部门人员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削弱了内部审计的监管职能,导致很多医院内部审计机构缺失。一些医院虽然也象征性地设置了审计部门,但是却没有配备专门的审计人员,无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落到实处。此外,由于大多数的医院在制定具体的审计目标时,没有严格遵循医院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审计目标脱离了医院的总体目标,极大地削弱了内部审计的工作效果,大大降低了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内部审计目标的实现。
(二)会计素质不高,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医院与其他企事业单位相比,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它是一种具有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组织,是一种特殊的企业类型。医院自古以来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救死扶伤、神圣的地方,但是当前大多数的医院为了节省开支、谋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都会聘用一些资质不高或是没有具备专业资格的少数医务人员和财务会计人员。这些会计人员由于自身专业水平有限、素质不高,在实际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中缺乏相关熟练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再加上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各种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不仅会严重影响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院的社会形象,破坏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由于国家在医院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和完善,严重影响了内部监管机制的制定和实施,内部机制的不健全直接制约了医院的各项经济管理工作,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多数医院内部没有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因此,当前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必须聘用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会计队伍,不断健全和完善医院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监管力度,才能推动医院的健康、稳定地发展。
(三)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健全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内控制度是时代和改革的需要,有利于医疗机构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服务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科学制定医疗服务价格,维护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保障医疗机构财务行为和会计核算合法、科学、规范和透明。目前很多医院存在管理层缺乏内部控制意识,单位缺少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主要基于传统经验,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标准或框架指导,对各项经济活动存在的风险认识不足,未能对关键控制点实施有效控制,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而轻视管理工作,致使单位内部控制普通薄弱。
二、发挥内部审计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价值优势
(一)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有效预防经济违法犯罪行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给医院的经济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医院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管理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变换着。但是,任何一次体制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必定会带来一系列难题,近些年来随着医院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种经济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不良现象逐渐由起初的公开型发展成为隐蔽型,很多不法分子通过采用各种高科技手段实行经济犯罪,增大了查处难度。因此,公立医院必须积极采取相应对策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将内部审计督查真正落实到实处,在实时的跟踪监督过程中及时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良的现象,并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地手段解决问题,遏制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通过不断完善内部审计机制,强化内部审计力度,才能有效地预防医院日常工作中的各种违纪违法犯罪行为,为医院顺利开展经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实现医院资金的合理配置
在公立医院加强内部审计,有利于推动医院进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实现资金的最优化配置,从根本上真正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医院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就应统筹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要关注自身的经济效益,而且要注重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不断积累自身的社会效益。医院应树立以病人为核心的理念,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要求;同时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财物的浪费。加强内部审计,可以适时检查和监督医院的各项资金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各项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最大化地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一方面,加强内部审计可以及时到位地检查和审计医院内部的各项业务收支和财务预决算等情况,能够较为准确地掌握医院真实的资金运行状况,根据审计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对医院资金的分配实现严格有效的控制,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最大化地降低各项费用的使用,实现资金的最优化使用。另一方面,加强内部审计,可以对医院各项经济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杜绝各种浪费行为,对医院经济管理中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可以起到有效的遏制和预防作用;促使医护人员在各自岗位上尽职尽责,确保医院内部的控制体系更加科学和完善,进一步推动医院的长远健康地发展。
(三)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是实现医院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
与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及法律手段相比,内部审计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可以在这些传统手段之外发挥重要的调整作用。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是由医院内部不同工作部门的人员组成,并要求这些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操守,才能真正满足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加强内部审计,可以有效弥补其他监督手段的空白和不足,将监督管理工作渗透到医院经济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细微处,积极敦促医院的稳步发展。首先,加强内部审计,可以促使医院各项费用的收取严格遵循物价部门的相关规定,监督各项收入及时核算,确保核算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内部审计还可以监督和查询医院的财物购进及转让情况,对各项财物实行跟踪监督,维护医院的整体利益。此外,加强内部审计,可以有效监督和审查本医院和其他医院之间的经济往来情况,确保医院自身的资产安全。其次,内部审计可以监督工资数额和其他待遇或奖金的落实发放情况,保证工资数额的准确性,积极发现工资待遇发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违纪行为并及时督促其改正,有利于维护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推动医院内部稳定、有序地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直接决定着医院的生死存亡。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出内部审计的监督管理和服务职能,应该提高医院领导的思想认识,在医院内部强化内部审计的思想,进一步采取措施不断完善医院的内部审计制度,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只有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和强有力的内部审计执行力才能有效地预防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各种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进一步实现医院资金的优化配置,推动医院实现长远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许荣芬.现阶段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6,(3):45-46.
[2]尹玲.如何加强和改进医院内部审计工作[J].青岛医药卫生,2008,(5):398-399.
[3]马幼鸿.推进医疗机构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J].中国卫生经济,2008,(27):64.
[4]余真鹏.谈如何加强医院内部审计工作[J].中国卫生经济,2005,(10):63.
[5]罗春蓉.浅谈如何做好医院内部审计[J].中国实用医药,2008,(12):212-213.
[6]杜凯.新形势下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9(7).
[关键词]医院 经济管理 市场竞争
[中图分类号]R197.1.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060-02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市场的逐步放开和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所面对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医院经济管理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质量直接决定着医院的经济效益,也影响到社会信誉和医患关系,对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医院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并以其作为重要基础与保障,实现医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同提升。
一、医院经济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一)医院经济管理的概念
医院经济管理就是指在医院的运行过程中,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先进的经济手段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指导与监督,并开展经济分析和经济核算,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消耗,取得最佳医疗保健服务技术和经济效果,从而更好地完成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各项任务,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保健需要,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二)医院经济管理的意义
加强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加强医院经济管理是医院适应医疗体制改革的发展需求。近年来,医疗体制改革不断得到深化,国家对医疗设施的投入逐渐减少,超标准费用无法得到有效补偿。而医院要想在这种情况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就一定要降低医院成本,增加医院收入。因此,医院必须采取积极手段,制订科学、有效、合理的经济管理方案,不断加强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以适应医疗体制改革的步伐。其次,加强医院经济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医院成本。尽管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但是医院的很多医疗设备还是依靠国家投入,医院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经济管理意识还很淡薄,传统“等靠要”的观念仍根深蒂固,还在左右着医护人员的思想,这无形中增加了医院的管理成本。而通过对医院经济管理的强化,可以有效监督和协调、控制医院的各个环节,从而减少医院的管理成本,实现医院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促进医院的稳定发展。再次,加强医院经济管理可以增强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医疗市场的放开,使得许多具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不断加入到医疗领域中来,而民营企业的不断涌入,加剧了医疗市场的竞争,而且,不断地显示出其运营机制灵活和高效特点,致使过去一家独秀的公立医院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医院只有不断加强经济管理,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二、医院经济管理中的现存问题
(一)医院对经济管理缺乏足够重视
首先,医院的管理者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仍期待国家给予医疗设备投入,对医院经济管理缺乏自主盘活的足够认识,缺乏通过医院经济管理的有效手段来实现医院经济效益提升的意识。其次,在医院的运营过程中,很多医院的管理者仍以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为关注重点,对医院的经济管理重视程度不足,风险意识不强,片面地认为经济管理只是简单记录医院的各项开支花销。再次,医院经济管理是对整个医院经济的合理组织、协调,其管理过程需要全员参与,而一些医务人员意识仍相对落后,认为医院经济管理只是医院领导和经济管理部门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自己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这种情况造成了医院成本的增加和各种资源的浪费。
(二)医院的经济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落后
首先,我国医院的现行管理方法多采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往往较为简单。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单纯采用这几种简单的管理方法已无法保证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正常、稳定、有序运行;其次,我国医院的经济管理大多采用绩效考核制,这种薪酬与绩效挂钩的考核制度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医院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但绩效考核中存在的考核标准不合理等问题仍造成医院工作人员的心理失衡。因此,医院经济管理尚需科学的绩效考核方法才能实现利益分配的公平性。
(三)医院缺乏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
很多医院虽然对经济管理较为重视,在管理过程中加强了经济管理,但是由于没有一个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其经济管理成果还不明显。医院对经济管理的各环节缺乏全面管理意识,特别是对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缺少应有的重视,经济管理没有相关的保障制度,也没有相关的监督机制。因此,医院完整经济管理体系的缺乏导致了医院经济管理水平的低下。
(四)医院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院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医院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着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优劣,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医院对经济管理人才缺乏足够的重视。在人才引进时忽视了对人才的选拔,导致了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经济管理知识缺乏,无法肩负起医院的经济管理活动,更无法对先进的经济管理知识和方法进行更新,这造成了医院经济管理水平的低下,不利于医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做好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更新医院经济管理观念
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对医院经济管理进行加强变得十分迫切,而更新医院经济管理观念是加强医院经济管理的前提。首先,要创新医院管理者的经济管理理念,并从医院实际出发,不断优化创新策略,制订发展思路。其次,医院要树立全局意识,在医院内部从上到下全面落实医疗改革政策。并且,要树立质量观念,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为医院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再次,医院要树立经济效益观念,并在医院的经营运行中将注意力集中到提高效益上来,并防止对规模的盲目追求,这样才能使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生存与发展。
(二)健全医院的经济运行机制
首先,健全医院经济补偿机制。医院应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需求,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合理调整经营理念和经营策略,从而实现对经济补偿机制的完善。其次,健全医院绩效管理体制。科学、合理、完善的绩效管理能够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医院管理者应建立科学、完善的奖惩制度,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使员工得到激励,并通过完善的权责机制保证进行公平的利益分配;再次,强化医院竞争机制。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私营医院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得医院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医院不仅要针对医院间的竞争展开积极应对,还要在各个科室之间引入良性竞争机制,以促进医院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构建完善的医院经济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医院经济管理对于医院的长远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构建完善的医院经济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地控制医院成本,也是对医院经营绩效进行科学考察的重要基础,更是加强医院经济管理和控制医院成本费用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医院管理者和医院工作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经济核算,以对医院的各项工作开展科学、全面的经济管理和绩效评价,并对成本及费用的增长进行分析和评估,从而促进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提升,增强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四)提高医院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
人是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因此,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是提升医院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医院应引入专业素质较高的经济管理人员,并对医院中和经济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管理的人员进行重点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比如,医院应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有关的经济管理培训,使他们不仅掌握相关的财务知识,更具有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与意识,以在实际工作中不断促进医院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朱丽英.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医院经济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3年,第15期.
[2]李英强.浅谈如何加强医院财务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第9期.
关键词:医院 经济管理 问题 对策
医疗卫生服务在整个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较为特殊的角色,具有相应的产品质量、市场价格以及产品服务等几个基本要素。在现代经济社会环境下,医院做好经济管理工作对于其市场竞争力的提升、运营成本的控制、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提升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作为涉及学科较多的管理方法,受到发展环境、管理人员主管因素以及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的影响,医院经济管理工作在实际进展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
一、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内涵以及意义
(一)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内涵
经济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系统的工程,从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状来分析,其经济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主要是医疗医学科学、经济发展基本规律、管理学等具体要求,在各种科学的经济手段以及货币价值理论等作用下,对医院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协调、组织、指挥、计划、监督以及控制等,从而保证对医院的财力、人力以及物力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和使用,从而让医院各种资源的产出与占用呈现良性发展。
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目前医院在进行经济管理工作时,不再将工作方向单一地集中在奖金计算以及价目表管理等工作之上,更为重要的是管理部门以及财务工作人员对医院财务、医保以及其他医院经济信息实施综合分析,为医院的各项经济活动提供有效的管理支持,帮助医院管理阶层以及领导阶层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不断提升医疗卫生事业管理工作水平。通过系统科学的经济管理工作,还能从根本上对医院各项资金的筹措方式进行拓宽、经济效益进行提升、强化医院的内部控制以及管理工作水平,从而保证医院长期处在可持续发展的运行状态,创造更大的经济以及社会价值。医院经济管理工作对于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总体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意义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活动不断进行的影响下,强化医院经济管理工作能够提升总体发展水平。医院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制定科学全面的管理工作方法,才能保证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方法满足体制改革工作的需求。做好医院经济管理工作,还能够从根本上减少医院各项活动以及管理工作成本,虽然现阶段的医疗体制改革工作开始不断深化,但是很多设备的资金投入仍然离不开国家经济政策的支持,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相对薄弱,沿用的是传统的“等、靠、要”等工作观念,这种工作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成本。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工作,能够对医院各个工作环节进行协调、监督以及控制,减少工作成本投入,实现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最后,做好医院经济管理工作,能够不断提升医院综合发展能力。
二、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管理工作很难受到重视
在医院发展以及运行过程中,管理阶层将工作重点集中在医疗服务质量以及技术之上,难以重视经济管理工作,缺乏一定的风险意识,认为经济管理工作仅仅是对各项花销进行记录。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是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协调和组织,管理工作需要全员共同参与,但是,很多工作人员意识较为薄弱,认为经济管理工作属于领导以及管理阶层工作范围之内,缺少工作热情,从而导致医院各项活动的成本不断增加,造成严重的资源利用率低等现象。
(二)经济管理手段和模式较为落后
目前我国医院所用的管理手法依然是行政以及经济手段,大都较为简单。在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下,这些较为片面的管理工作方法已经难以让经济管理工作稳定、正常、有序地进行,现代医院经济管理工作大都采用的是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制度,这种绩效挂钩与薪酬考核制度虽然能够从根本上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但是,在绩效考核实际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考核工作不标准等问题,造成工作人员心理出现严重的失衡现象,所以,医院经济管理工作需要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工作,才能够获得公平性的利益分配结果。
(三)缺乏科学的经济管理工作体系
虽然,很多医院管理和领导阶层对经济管理工作较为重视,在各项管理工作中也开始进行经济管理,但是,缺乏完善系统的管理体系,其经济管理工作结果依然不够明显,在实际管理工作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管理意识,很难从根本上重视成本管理以及运算管理。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中缺少必要的制度保障,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进一步影响到整个管理工作水平。
(四)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影响下,各个医疗卫生单位之间也开始进行较为激烈的竞争,管理工作人员是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影响因素,从根本上决定着整个医院管理工作水平。受到陈旧观念的影响,医院很难重视经济管理工作人才的选拔,导致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缺乏一定的管理意识,难以对经济管理方法以及观念进行更新,从而造成管理工作水平较为落后。
三、提升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水平的措施
(一)对经济管理工作观念进行更新
在现代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医疗卫生体制不断改革的影响下,做好医院经济管理工作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医院参与竞争的能力和水平。首先,要对经济管理工作观念进行更新,从实际状况出发,不断对管理工作方法和策略进行优化,制定全新的管理思路以及管理策略,树立可持续发展优势,从根本上对各项改革工作进行落实。医院管理工作人员还要树立全新的观念,提升服务水平,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医院管理以及领导阶层要树立全新的观念,在经济发展以及运行过程中提升效益,避免出现盲目性的追求,保证医院在进行经济管理工作中获得发展以及生存优势。
(二)对医院经济运行机制进行健全
首先,医院要建立并健全经济补偿机制,在经济管理工作中调整经营策略以及理念,完善经济补偿机制。还要对经济各项绩效管理工作机制进行完善,合理、科学以及完善的绩效管理工作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实现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管理工作人员还要建立完善、科学的奖励以及惩罚制度,在精神以及物质方面对工作人员进行激励,通过科学的权利责任意识实现公平性的经济利益分配。还要对医院竞争发展机制进行强化,医院还要对各项竞争进行应对,实现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运行。
(三)做好医院成本管理工作
现代医院在进行经济管理工作时,要不断提升自我市场竞争优势,提升经济效益,做好成本投入的控制以及管理工作,减少成本的投入。降低医院运营成本,能够从根本上降低收费标准,推动自我经济管理工作水平,实现医院经济以及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医院要对目前的经济管理工作进行优化与完善,从而提升管理工作水平,对成本运转程序与制度进行完善,对内部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减少成本管理工作成本,除了药品、设备等物资之外,对于各种不必要的成本投入工作方法以及指导思想进行控制,重视小额成本的支出管理工作,对于管理工作方法进行优化。医院经济管理工作过程中,还要不断优化社会效益,提升医院整体经济以及社会效益。
(四)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要想从根本上做好医院经济管理工作,就要对经济管理工作人才进行引进。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医院经济管理工作输入更多经验丰富、知识扎实以及职业素养较高的工作人员,从而保证医院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和落实。
四、结语
新时期环境下的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很难在短期内获得较大的发展优势。为了能够不断提升经济管理工作水平,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现代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方法、制度和政策问题,运用现代化的管理工作方法,提升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实现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崇清.对医院经济管理问题的探讨[J].中国医疗前沿,2010(2) .
[2]周虹.对医院经济管理问题的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0(5) .
[3]赵霞.新形势下关于加强公立医院经济管理问题的思考与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4(12) .
[4]陈熙婷.关于现代医院经济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管理观察,2011(30) .
[5]王同军.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研究[J].经济视野,2014(14) .
[6]李志军.医院药品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J].当代医学,2013(30) .
[7]杨新英.浅议新医院财务制度下的成本管理问题[J].经济视野,2013(18) .
一个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所使用的经济管理,是由园林工程质量的特殊要求和自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这使得经济管理在具有一般建筑工程施工经济管理的相同之处的同时,与一般工程的经济管理有所不同;这些都确立了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经济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以及限时性的特点。当然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经济管理的特点就是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园林绿化工程造价的差异较为明显,有着特殊性的存在,例如不同的低于其苗木以及植物有着区域性的不同,以至于在绿化造价时由于产品的不同造就了园林工程造价的特殊性,而同时每一项园林工程所处的地区又不尽相同,就导致了该特殊性不断的扩大。园林绿化工程造价的投资金额非常大,由于园林绿化造价的数额过于庞大的,导致了其关系到相关的部门在经济利益上的联系极为重大,而与此同时对于宏观的经济生产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林林总总的因素都决定了工程造价的特殊性,但也可以证明,造价在施工时的经济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园林绿化工程的造价并非是静态的,其体现出动态以及详细和循序渐进的方面,其实任何事物都是有始有终的,在一项工程上更是如此,无论是什么工程,都是从决策阶段一直到竣工阶段,都有着一个施工的过程,而对于园林绿化工程的造价而言,在建设时期的材料价格上有着不确定性,进而影响到了工程的造价以及最后的结算。
2园林绿化造价工程的特征
在现在的项目造价中,预算可以说是广泛的应用到各种项目中,例如装饰装潢的预算、公路工程的预算、土建的预算等等,而园林绿化也需要工程的预算。园林绿化工程造价的预算,在绿化工程建设施工之前,相关的技术专员就应该对工程所建立的场地以及气候和客观环境作出充分的调查,因为绿化工程中植物的不确定性,对于造价的影响很大,而在预算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植物的配置问题,也就是美观问题,而在保证美观的前提下,还需要使得植物之间的配置以及生长的环境不受到影响,例如为了美观将南方的芭蕉树移植到北方的公园中,虽然可以使得人们对于该树种引起好奇,但最终会因为该树种对于北方天气的不适应,导致生病甚至死亡,而这就显得得不偿失了。而场地的土壤检测也是避免不了的,因为每一种植物所需要的养分都不尽相同,还有植物对于水分的需求等等,而这些都会影响到工程的造价,也是园林绿化造价过程殊性的特征所在。
3影响园林绿化工程造价的原因
在一个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中,谈及园林绿化工程的造价问题,那就必须对影响园林绿化工程造价的因素有着一针见血的了解。过于复杂的,我们在这里暂不讨论,单说绿化苗木的购入,园林绿化工程造价最应该先被确立的就是预算出造价并加以确定,然后才能决算造价的汇算以及确定。相比于材料的购入,而剩余的项目都有着相应的定额规定,所以就必须对苗木价格波动有着充分的调研。园林绿化中,苗木的价格是每一位生产者以及园林绿化企业极为关心的问题。而根据相关的资料统计显示,苗木的价格可以说是瞬息变化的,决定其价格的不光有季节的影响,还有着运输等其他的影响,而曾经园林绿化市场有这一句这样的话“黄金有价苗木无价”,这句话并不是指苗木的价格贵的离谱,而是指即使黄金也是有着固定的价格,其涨幅也有迹可循,但苗木的价格涨幅却根本无从下手,找不到原因。但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市场来临,掌握准确的苗木价格,就相当于掌控了投招标的掌控权。
4园林绿化工程造价与济管理中的关系
园林绿化工程无论是施工的阶段还是竣工的阶段,经济管理始终链接这整个工程,这一点在园林施工管理上的地位非常的高。园林工程造价的核心,就是整个工程经济管理的核心,也是园林工程经济管理的根本所在。汇算出符合实际以及科学化的园林工程造价就是能否获得高产中标的根本所在。根据我国的工程建设规定中的各项费用的标准,汇算出园林绿化工程需要的各种费用,最后综合处工程施工的造价以及相关的技术费用等。严格的施工经济管理就是保证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基础,严格的施工经济管理就是满足工程预想的根本所在,就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所在,就是实现园林工程文化以及艺术的保证,就是保证我国园林绿化工程与世界接轨的关键所在。
5结束语
【关键词】 医院 经济管理 工作 思考
经济管理一般是经济管理者为了实现一定的预期目标,对社会经济活动或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计划或指挥等的经济活动,简单来说,经济管理就是经济管理者对经济所采取的一种管理。一个企业只有管理好了经济,才能使企业的资金有效运转,这对于一个医院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医院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经济,使医院能够更好地治病就医,能够更好地为老百姓们服务,让老百姓们感受到更多的好处。
一、医院在经济管理工作上遇到的问题
医院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地方,但现行医改实施,表面上是为了更多老百姓的利益,而实际上,真正有利于老百姓的实际工作还比较少,因此,医院一定要加强自己的经济管理工作,使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能够有较好的发展,从而使老百姓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惠。
1、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没有一个完整的计划
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有计划地对经济实行一定的管理,那么医院在制定经济计划的时候,首先就要有一个完整的经济计划,这样经济管理工作才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但是,现在许多医院在制订计划的时候,只是对一些门诊、业务收入、医院住院人数等方面制定一些计划,没有从整体上考虑,而且对医院不经常注意到的小的事情,比如说每天药品的收入、后勤的工作、相关的行政机关等情况,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往往忽略,然而,它们对于一个医院来说,也是相当的重要的。要想使医院的经济能够得到一个有效的管理,那么就要有一个切实的全面的经济计划,对医院的各项资金使用情况,都要做到心中有底,让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有效的运转。
2、医院对政府的经费补助管理不到位
医院实行医改,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能够得到医院的帮助,有病能医,但是实际上却不是这样。医改以后,国家对医院实行了“全额管理、定额补助、结余留用”的制度,但是这个制度的实行,并没有使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相对来说还是政府和医院的收益比较大,并没有减少老百姓的负担。在实行这个政策的基础上,由于医院对政府的经费补助管理不到位,使得医院在得到政府的救助以后,大部分资金用于发放员工的工资福利,剩余的或者是用来买大型的机器设备,或者是对医院的病房进行修整,在所有的事情都落实后,才开始考虑老百姓的利益。此外,由于经费补助完全不到位,不能很好地对医院的经济工作进行管理,这样也是很不利于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的进行的。
3、医院的财务部门的工作做不到位
医院的财务部门,对医院的经济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财务部门如果能很好地运作,那么整个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也就能够很好地进行下去。现在医院财务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对经济的监管不到位,对医院的公费利用不到位,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的评估不全面,在计算的时候没有从考虑收支平衡的角度出发,对整个医院的经济预算表不能做好分析。针对以上问题,财务部门在每个工作季度或者是一年或半年,都应该对医院的经济工作做一下合理的运算,分析各个部分的财务运用情况,以及各项开支和收入,以防医院在以后的工作中出现收支不平衡的现象。同时,要加强医院的财务监管制度,将在监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地反馈给各个部门的领导,对各个季度的经费进行合理的监管。在检查的过程中,使医院的财务工作能够落实到位,不断地提高财务部门的监管水平,从而使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能够很好地进行下去。
二、关于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的相关解决方案
随着医疗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国家对医院越来越重视,因此,出台了相关的很多政策,如对医院进行一定的经费补助等。鉴于国家对医院的日益重视,医院应该采取更多的措施和方法,使医院管理更加的完善,能够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为使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进行下去,使医院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的老百姓,让老百姓真正的受益,现就医院在经济管理当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措施建议。
1、要实行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医院的财务部门对医院来说是相当的重要的,那么医院一定要安排好自己的资金使用情况。在医院整体运作的时候,要对整体的资金做一下合理的预算,在医院购买医药或者是大型的设备的时候,一定要首先有一个合理安排资金的计划,其次就是要使医院的财务管理尽可能的完善,尽可能的细致。医院要对财务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督,保证资金运作的安全性以及合理性。在进行财务制度的分析时,要合理地运算医院未来的经济发展前景,以及有关经济发展的决策,同时要对医院的资产进行一定的清查,使医院的财务部门的账目做到账账相符,以能进行有效的监督,使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更加的完善。
2、提高医院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
只有整体的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了,才能够更好地为医院服务,从而为广大的老百姓服务,尤其是医院的经济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有一个大的提高。只有经济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地为广大的老百姓服务,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职责所在,使医院的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首先,医院的各级领导要重视这个问题,要积极的配合并支持财务部门的各项工作,注意对那些专业素质较好的人才的应用,以此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其次,也要重视财务人员的相关的培训管理工作,要对财务人员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培训,使他们的各项素质以及知识水平达标,符合医院的要求。再次,要鼓励员工去参加一些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水平,不仅要使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课知识,同时也要有一定的经济头脑,能够及时地掌握并学习相关的税收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知识,不仅要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还要提高其对财务实行有效管理的能力。最后,要提高医院工作者对广大病人的服务水平,端正他们的服务态度,对各项业务能够熟悉,在进行记账,算账等这些琐碎的事情时候,要心平气和不能急躁,把这些事情做好。
3、医院实行改革要提高创新思维
由于医院的各项政策还没有很完善,医院大部分的资金来源都是来自于患者,这样医院的内部工作人员在工作的时候人情度就比较高,甚至仅为更好的评价而努力的工作。然而随着医疗改革的实施,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并对医院进行了很好的经济支持,促使医院转变以往工作中那些靠患者付费的资金来源的思维模式,而应更多的为广大的老百姓服务,不能总是沉浸在以往的模式当中,要认清现在的医疗市场。想要使医院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就要有一个经济头脑,使自己的服务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高自己的医疗服务市场的营销能力。对于有些比较大的医院来说,我们最熟悉的就是挂号,就是要根据挂号来进行治疗,这样虽然说从一方面使医院的接受治疗的病人的秩序性好了,但是很大程度上也存在欠缺,比如有些病人只是轻微的感冒,而有些病人却急需一定的救助,这样一来,对病人来说是很不方便的,只是客观上的方便了医院的工作人员的管理,并不能很好地为广大人员服务,此外,医院还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使医院的各项服务设施达到饱和的状态。
三、结论
现在医院在我们的日常中越来越重要,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人去医院参加就诊,医疗改革也正在进行,国家对医院也相当的重视。医改以来,老百姓们也是对医院很期待的,都希望可以在医改的形势下自己能够很好的受益。新的形势下医院也要转变观念,使医院的工作更好地为广大老百姓们服务,让老百姓在新的形势下能够感受到来自医院的更多的好处。本文针对新形势下的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来进行了一定的讨论,先对经济管理的概念进行了阐述,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医院计划整体上的不完善、经济管理上的有关经费的补助、还有财务部门的工作做得不到位三个方面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首先要有一个健全的财务制度,其次是要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知识素养,最后就是创新医院进行医疗改革的思维,从而使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能够很好地进行,使广大的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医疗改革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参考文献】
[1] 张燕:浅谈如何加强医院的经济管理[J].现代商业,2009(21).
[2] 刘雄飞、王晓霞:加强卫生经济管理 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J].医院管理杂志,2005(4).
[3] 于萍:医院有关经济管理办法的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