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言文化范文

语言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言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语言文化

第1篇:语言文化范文

Abstract: This essay has made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to the address terms in Dreams of the Red Mansion.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essay is to find out and study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on language.

Key words: language, culture, address terms, names, Dreams of the Red Mansion

摘要:本文对《红楼梦》中称谓语的使用做了初步的调查,旨在探究语言文化的关系。人们的文化可以在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上得到反映。《红楼梦》产生的社会现实、家庭层级和传统习俗影响和决定了《红楼梦》称谓语的使用。

关键词:语言;文化;称谓语;姓名;《红楼梦》

1. Introduction

The exact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has fascinated, and continues to fascinate, people from a wide variety of cultures. That there should be some kind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the ways in which speakers of that language experience the world and behave in it seems obvious to be a truism. Concerning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today most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linguist Edward Sapir and his student Benjamin Lee Whorf, the claim is usually referred to as 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 or the Whorfian hypothesis. What this hypothesis suggests is like this: our language helps mould our way of thinking and consequently, different languages may probably express speakers’ unique ways of understanding the world. (Crystal,1985:262) While president Wang Xilin in the “Rhetoric Theory” said: “the language is in essence from cultures and reflects the culture. It wa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and recorded human language, affected each other and restrained mutually.” Although

people of this research have distinct opinions in their works, It has been long acknowledged that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maintaining that they were inextricably related so that you could not understand or appreciate the one without knowledge of the other.

Dreams of the Red Mansion, as a novel expressing culture and history at one time, is crystalliz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literature. Although half accomplished, it won laurels of “never learn Dreams of the Red Mansion, nothing gain even end all of the books” in literati. The splendor of enchanting gardens, pleasure pavilions, and daily life of the most sophisticated refinements of Dreams of the Red Mansion hides the darkness and decay of the Feudality. This essay tries to study at address terms in Dreams of the Red Mansion, because the author Cao Xueqin comes to use his language in ways that reflect Qing-dynasty’s culture. This essay discusses three aspects of the cultural reflection on language: the reflection of social reality, the reflection of family hierarchy and the reflection of traditional customs, which provide the evidence that cultural requirements certainly influence how a language is used and perhaps determine why specific bits and pieces are the way they are.

2. Address terms study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2.1 Refection of social reality

Dreams of the Red Mansion has a special address terms naming system, showing hybridity of various verbal suggestions which incarnates Qing-dynasty’s social reality.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Address terms, especially place names, in Dreams of the Red Mansion are designed mainly for the purpose of introducing the basic setup of the origin of the story. Cao Xueqing in his first chapter arranged places “大荒山”“无稽崖”“太虚幻境” to construct the frame of the story background. Person Names coming out at the first stage have same function of these kinds of place names, serving to create typical writing background, such as:

“①姓甄,名费, 甲眉:真,后之甄宝玉亦借此音,后不注。甲侧:废。

字士隐。 甲侧:托言将真事隐去也。

②姓贾名化,表字时飞, 甲侧:假话。甲侧:实非。

别号雨村。甲侧:雨村者,村言粗语也。言以村粗之言演出一段假话也。”

Commendatory of Zhi Yanzhai noted that these names were added meanings of fantastic, visional or preposterous aside. By collecting these congeneric words in the pre-chapters, Cao Xueqing put his stories in a space of a fairyland and make all the stories to fairy tales.

He declares his novel is only full of absurd and fake things for the reason “hiding the real name of the reality, disclosing the truth with the covertures of lie.” He had to use this special writing style in his age because Qing-dynasty has its special social background. In order to consolidate its rule, Qing-government created a number of literary inquisitions, which is known as its large number, its large scale, and its great cruelty. From the author’s view, Cao Xueqin ‘s forbears had held a high post in Qing Dynasty. When the Yongzheng Emperor ascended the throne, his family was declared guilty and his family property was confiscated. Suffered the change of the family, he realized the dark of feudality. His Dreams of the Red Mansion, as a chronicle of a noble family, inevitably hides the realities of decay and self-destruction; however, it is not an age allowing writers to comment on the government. For preventing his book from the banning by the government, Cao Xueqin created the typical address terms system to separate his novel from the social reality while it can’t hide the cultural influence on its language. Social reality given to the readers of his language is obvious and well-grounded.

2.2 Refection of family hierarchy

As one of Chinese literal pinnacle, Dreams of the Red Mansion has not only recorded some parts of social reality but also depicted vivid pictures of Qing Dynasty with ample kinship terms.

Kinship terms, as its name suggests, reveal kin positions of people in relationships, which is a big part of the address terms system. This prominent novel deals with all levels of the feudal clans from the most eminent souls to the most humble ones. It indicate some Chinese traditional thoughts, such a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ages , distinction of power oriented hierarchies, difference of noble class and humble class, as well as difference of lineal descent and of the concubine etc, this chart of which runs as follows:

Level 1: the oldest and the most powerful 老太太;

老祖宗

Level2:thepowerfu nobleclass 老爷;太太;(二)奶奶

Level 3:the noble class (宝二)爷;姑娘;小姐

Level4:lowernobleclass 姨娘

Level5:thehumbleclass 丫头;小蹄子;奴才

Having their own positions in the large family, all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should be addressed with different kinship terms. In China, the position in a family hierarchy and rank in age are very important, therefore, in Dreams of the Red Mansion it exists the level division of power-oriented kinship terms. And the higher hierarchy person can call the name of the lower one, while; the lower one is not permitted to call the name of the higher one. It is thought that this is against ethic norms if the person calls the name of the higher one directly.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3 Refection of traditional customs

In China, especially in the ancient times, address terms have their own naming rule to show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family. Our ancestors usually take a same word of name to mark a same generation.

Names of the male roles of the Jias in Dreams of the Red Mansion reflect this traditional custom.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the Jias are“贾源,贾演”, the same part“水”suggests this generation is given glory by the emperor in their names; the second generation are“贾代善,贾代化,贾代儒”which have a same word of“代”suggests the glory is transferr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e third generation are“贾敬,贾政,贾赦,贾敏”, the same part of“文”suggests the family pay more attention to knowledge; the generation of“贾宝玉”are“贾珍,贾琏,贾珠”which have a same part of“玉”suggests the family lost its mental education, only leave money; the last generation are “贾蓉,贾兰,贾蔷,贾芸” in which the same part“草”for sure suggests that the family has gone to pot. It is a unique custom loaded on the language compared by the western address terms naming system.

English name is composed of given name and family name. In English tradition, when a girl becomes a man’s wife, her maiden name should be substituted by her husband’s family name. Except marriage, generation is also passed by giving sons a family name which is similar with our customs. However, for honor of some great ancestors of the family, western people may take the same given name with one of their relatives to name their descendants; and that is what really separated them from us.

Cultural influences can embody in the vocabulary of language. Let us look at a description quoted form Dreams of the Red Mansion:

“雨村拍手笑道:‘是极!我这女学生名叫黛玉,他读书凡‘敏’字他皆念做‘密’字亦减一二笔,我心中每每疑惑,今听你说,是为此无疑矣。’”

This quotation describes a traditional custom in the ancient Chinese cultural sphere. “Naming taboo” is what the heroine Lin Daiyu follows when she reads or writes a lipogram―avoiding all the word with her mother’s name “敏”. The great Chinese thinker and social philosopher Confucius distinguishes three basic kinds of naming taboo depending on ethical principles of China’s feudal institution: (1) The naming taboo of the state discouraged the use of the emperor's given name and those of his ancestors. Generally, ancestor names going back to seven generations were avoided. The strength of this taboo was reinforced by law; transgressors could expect serious punishment for writing an emperor’s name without modifications; (2) The naming taboo of the clan discouraged the use of the names of one's own ancestors. This condition fit the above example in Dreams of the Red Mansion quite well. (3) The naming taboo of the holinesses discouraged the use of the names of respected people. There were three ways to avoid using a taboo character: (1) Changing the character to another one which usually was a synonym or sounded like the character being avoided. (2) Leaving the character as a blank. (3) Omitting a stroke in the character, especially the final stroke.

3.Conclusions

Under Cao Xueqin’s pen, an enormous arrangement of address terms opens a vivid view to the readers of Qing-dynasty’s culture.

References

Chen Hua. 2010. English & Chinese Kinship Terms and Their Cultural Roots [J]. Overseas English.

Ronald Wardhaugh. 2000.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inguistics of Language [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参考文献:

1、曹雪芹,2006,脂砚斋全评石头记[M]。霍国、玲紫军校勘,北京:东方出版社。

2、胡壮麟,2001,语言学教程[M]。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2篇:语言文化范文

很多情况下,英语对汉语的冲击属于一种性质上的侵略。广告是一种性质上的侵略。很多产品在广告中利用英语表达了很多的内容。在广告中利用英语更加具有科学性和时尚性,同时也能够给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多知名品牌采用了这种英语的形式,大量的英语占据着我国的广告市场。著名体育品牌李宁,在广告语中就有“一些皆有可能(Anythingispossible)”的广告语。安踏广告中就有一个Keepmoving的广告语。很多知名品牌都是英文的缩写。例如,Audi、MOTO、NOKIA、Sony等很多词汇都存在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相关人士认为在广告中使用英语对汉语是一种冲击,很多人都批评了这种现象。他们认为这种使用英语的形式本身已经忽略了客户对英语的理解能力,客户本身不了解其中蕴含的意思,很难购买这样的商品,本身影响了产业的销售。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很多人认为印有西方字样的产品,本身就代表着时髦。产品本身包含了西方的技术,同时也是一种大国的经济实力的体现。由于这些原因,很多人愿意购买这些产品。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带有西方字样的产品本身虽然带有一些西方的文化气息,但是并不能说明这些产品本身蕴含着西方的文化气息,也不代表就具有很高的品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对青少年学习汉语的一种冲击

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喜欢用一些缩略词汇,用几个字母代替一些长的词汇。像MBA、NBA、CAD等在汉语中都是一些很长的文字,表达的方式也很复杂,英语单词也是很复杂的词汇,利用英文单词首字母缩写的形式,避免了发音和书写的繁琐性,词语表述也更加清晰,像这样的词汇使用效率非常高。另外英语中还存在一些直译与音译的形式,也属于对中国汉语的的冲击。例如,汉语中将刚刚步入大一的学生成为新鲜人。英语中成为freshman,这单词已经遍布了我国很多地区。还有关于“秀”这个词,采用了show的音译,被翻译成演出或者表演。这个词也衍生出了很多的词语。做秀、秀服、脱口秀、生活秀都是从show衍生出来的。在日常的交流中也有很多像mygod、Hi等英文都已经代替了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口头语,这种形式属于半英文半汉语的形式,对汉语产生了一种冲击。因为,汉语有形容这种形式的语言,但是从语言发展的角度分析,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出现这种形式,影响了汉语的发展过程,使那些原本的汉字随着时间的推移本身受到一定的影响,逐渐从人们的眼中消失,本身影响了汉语的发展,是一种很严重的冲击现象,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一种值得改变的问题。

3.经济发展导致出现英语向汉语冲击的现象

目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很多经济的内容都已经和世界接轨,经济领域受到英语的影响。例如,汉语中血拼这个词,就是英语中的shopping;关于GDP代表的是国内生产总值等都是一种冲击的现象。一些GNP、big/large-capstock、list、cookthebook、baddebt都是一些国内经济形式术语。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很多语言学家认为外来语言入侵的现象很糟糕,他们都很担心我们传统的语言文化。提出了关于纯正汉语的说法,对防止语言的异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目前的形式看,相关人员一般都不会考虑这些内容。虽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汉语存在大量的英文词汇,但是从汉语语言词汇量出发,英语在其中只占有很小的一部分,在其中占有很小的比例。从人员理解能力这个方面出发,很多人的水平不高,不能理解一些内容。如果能理解也只是理解一些浅层次的内容,大多数使用汉语的人不会接受这种冲击。因此,从一个侧面分析,英语虽然对这些内容产生一定的冲击,但是,接受的人群少,因此可以说这种想象对汉语的影响很小,不会产生很严重的冲击。

4.结束语

第3篇:语言文化范文

【关键词】:英语语言;文化背景;文化教学

每一种语言都是在其特有的文化背景条件下发展和演变的,汉语和英语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两者各自的文化背景也有很大不同。就语言和文化而言,要理解其一,就需要另外一个,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在教语言的同时解释文化就在情理之中。由此可见,教师对文化背景知识的解释有助于学生克服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并能使其获得较好的交际能力。

一、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除了多记词汇外,还必须熟悉英语词汇的内涵和外延,尤其需要掌握其不同的文化内涵。很多词,在汉语和英语中的意思和褒贬含义大相径庭,如汉语中有很多以狗为题材的词汇如“狗腿子”、 “狼心狗肺”、 “狗眼看人低”等,具有明显的贬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则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受其他语言影响含有贬义外,大部分没有贬义: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

二.英美国家的宗教和节日文化。

许多中国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往往都是从传统的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母亲节、感恩节、愚人节等开始的。而这些“洋节日”又大多数具有深厚的宗教渊源,西方文化最早传入中国的使者,大部分也那些传教士。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应该对英美国家的主要节日的起源、意义以及它们的庆祝方式等进行较深入的了解,这样将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英美国家的文化习俗和礼仪知识。文化习俗在跨文化交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不熟悉英语语言的文化习俗,在相互交流中可能就会产生理解不准确、误解,甚至发生冲突的严重后果。中、西文化习俗存在很大差异,比如面对别人的夸奖,我们常常是心里高兴,但嘴上还是要谦虚几句,而西方人则会真心实意地接受并表示感谢。加强文化习俗和礼仪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外交往中更好地把握尺度,做到有礼、有节。

三、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可行性。

广义上讲,文化教学存在于语言教学的每个阶段,甚至每个单元。语言教学既然最终以语用为目的,就必然涉及语言文化的教学。文化因素与语言形式的难易并不一定成正比,简单的语言形式并不意味着在使用中可以忽略语用与文化因素。真正使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如何发准音或拼写正确,而是在实际交际中如何恰当运用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只要自始至终注意结合语用、文化因素,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语用功能的背景下进行教学,就能使语言知识“活”起来,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用能力。这样讲,并不是要求教师在讲每一个语言项目时都把与之相关的语用功能介绍全、练习够,这是不现实的,也违反认知规律。目前我国中学外语教学的弊病之一就是讲者不厌其烦,力求一次讲全、讲透。在介绍一个新语言项目时,往往以点带面,全面开花,字典搬家。学生则忙于记笔记。应试教育和结构主义理论的影响更起了负面推动作用。交际法教学注重语言功能训练。具体语言形式的功能要随语境而变化,使用中相关社会因素较多,只有逐步介绍、训练,循环往复,学生才能体会到不同语境中语义的差异并逐步掌握,进而形成语言能力。目前,在教材编写中,教学内容循环出现的方式与原则也应体现在英语教学中。

四、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第4篇:语言文化范文

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出不同的语言形式,而不同语言又具有不同的文化特点,语言和文化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影响。而跨文化交际就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双方进行交际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人类信息的相互交换中不同国家语言间相互传递的过程,反映着社会习俗、评判标准、审美观念、、价值观念、文化艺术等,其形式也具有多种多样性,如留学、移民、观光旅游、贸易、翻译、外交、跨文化技能的培训、商务会晤、外事接待、工作洽谈、科技文化交流等,而言语交际是最重要的一种。在言语交际中,如出现意见或观点不同时,中国人喜欢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以保全对方的“面子”,而西方人较坦率,喜欢直接明了,即使争论得面红耳赤,往往也要坚持自己的看法;如与对方发生矛盾时,中国人不喜欢与人争论,甚至是争吵,以维系彼此之间的团结与和谐关系,而西方人却必须要把事情分个谁对谁错,争个水落石出;如对于某件事情的看法上,中国人常认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要先思考,只有经过深思熟虑,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否则就会被贬称为“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荡”,而西方人认为真正有能力的人不需要思考,就是说要把思考过程言语化,要善于将自己的想法有效地表达出来。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对语言文化冲突不能相互全面了解,或是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文化冲突研究对其知之甚少,就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导致障碍重重,误解冲突不断,因此,我们要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文化冲突进行详细、全面的认知。正如王佐良教授所说:要想学好语言,就要知晓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如果对其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就不能完全学会语言,无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二、语言文化冲突

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体现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语言文化冲突对交流会造成巨大的影响,阻碍交流的顺利进行,甚至导致交际的失败,因此,为了揭开跨文化交际失败的神秘面纱,就要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文化冲突的体现加以了解、学习和认知,这些具体的体现是理解中西方人语言文化冲突的钥匙,能够使跨文化交际顺利的进行,并最终达成共识,同时,这是跨文化交际所要研究的方向,也是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

1.称呼语

中国一直秉承尊老、爱老和敬老的传统美德,认为“老”即为德高望重、有经验、阅历深、有资格,常用“姜是老的辣”“、老马识途”、“老成持重”等形容“老”者,以示尊敬和敬意,所以称呼比自己年长的人为“老首长”“、老前辈”、“老张”、“张老”“您老人家“”老教授”等,表示敬重之情。西方人对“老”的看法却和中国人相反,西方人认为“老”既是衰朽残年、老矣无能,是别人的负担、拖累等,因此,对“老”字充满了反感之情,特别是女性,对“老”尤其敏感,不愿意对方用“老”来形容自己,更不喜欢听到对方用“老”称呼自己,喜欢对方称赞其年轻、美丽,充满活力。所以在交际之初要避免“老”字称呼语的使用,以防在对方心里蒙上阴影,造成沟通的失败。

2.寒暄语

在日常的交往中,人们见面首先做的就是用一系列反映本民族独特文化习惯的套话进行寒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打招呼,以表示友好和礼貌。但由于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使用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中国人见面时常常会问对方:“你吃了吗?”表示问候,而在西方人看来,这是对自己是否吃饭的询问或是一种委婉地邀请自己吃饭的表示。实际上,这种询问方式只是代表一种问候、寒暄,表示“你好”,相当于英语中的“Hi,Howareyou?”之所以这样问是受中国传统文化“民以食为天”的影响。亦或是见面询问“:你干什么呢?“”你要去哪儿?”“最近怎么样?”等,也是表示一种单纯地问候,原因在于中国人喜欢用谈家常的方式了解对方的近况,用以表示关心,但在西方人文化中,一见面就如此“寒暄起来”,那可要被看成是NosyParker,也就是“好事者,包打听”,带有打探私人隐私的色彩,是令人反感和气恼的质问,是对个人生活的无端干涉,因而产生反感,造成交流的窘境。简而言之,由于中西双方语言文化的冲突,中国人的好心问候会被西方人误解为存心不良的刺探,而西方人见面时常讨论天气:“It’saniceday,isn’tit?”,也会使中国人不解、茫然,不知应如何继续交谈。

3.词汇的文化涵义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词汇的文化涵义冲突而导致语言文化的冲突也比比皆是,容易引起误解,甚至导致跨文化交际的破裂。如果西方人形容一个女人像猫似的,就暗含着这个女人脾气不好,爱骂人,而在中国,猫象征着高贵、优雅、温顺,因此在此话的理解上就和西方人恰恰相反,认为是对该女人的称赞,这就是因为文化不同导致对“猫”的理解上相差甚远;在中国穷苦人(poorper-son)、劳动者(laborer)多含有正面的积极涵义,而地主(landlord)、资本家(capitalist)则有反面的消极的意义,但西方的情况正好相反;红色在中国是褒义词,寓意一切美好的事物,代表热情、富贵、喜庆、喜事、活力、幸福、美满,运用在生活中各个环节,如:结婚时,新娘会穿着红色的婚纱或礼服;逢年过节时,长辈会用红包装着钱发给晚辈;当有喜事要宣布时,会在墙上或公告栏张贴红榜;形容生活过得富裕、幸福时,会说过着红红火火的日子。而在西方国家,红色是禁止、危险、愤怒的象征,如:seered(生气)、redalert(紧急警报)、redflag(禁止);“蓝天”(bluesky)在中文中是纯洁的意思,而在英语中有不切实际的意思。

4.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对语言形式的选择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国人喜欢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常常通过慢条斯理和捉摸不透的兜圈子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观点,思维方式倾向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西方人则不喜欢拐弯抹角的阐述个人的想法,喜欢直来直去、开门见山,思维方式较直接。例如:在西方,当受到别人的称赞时,人们会欣然接受,认为称赞是对成绩和事实的承认,是实事求是的表现,用“Thankyou”表示感谢,而在中国,则会回答“哪里”,“惭愧、惭愧”或“过奖了”等等,表现他较谦虚,但这时的谦逊对于西方人看来是极其无礼的,因为西方人认为他在真心实意的赞扬你,却被对方否定了赞扬,有种当头淋了一盆冷水,糟了白眼的感觉;在西方,对他人的请求若不能答应时,会直接拒绝,而在中国,则多婉言拒绝。“不”一词很少使用,认为“不”会伤害别人的感情,会造成对方的不愉快,而这种委婉会使西方人误解,认为不够坦诚,造成跨文化交际的语言文化冲突,致使彼此的尴尬。

三、结束语

第5篇:语言文化范文

【关键词】城市文化语言文化杭州文化文化语言学

“文化语言学”(Cultural Linguistics)作为一门语言学和人类文化学交叉研究的学科,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结合我国汉语的特点来分析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各少数民族文化、各地方言文化以及与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关系,强调了“汉语的人文性”[1]特征而建立起来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门学科已经历了学术研究繁荣发展到冷静反思的过程,当代学者通过多元化方式来探讨汉语文化,并力求使用其理论知识对社会发展带来实际的应用价值。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内核,它反映了与一座城市的文学、美术、书法、戏剧、摄影、音乐、舞蹈、民间风俗、曲艺杂技、电影电视等领域的文明成就,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和精神的外化,城市文化势必通过城市语言得以展现。“文化语言学是解释性的学科,而非描写性的学科,它所要解释的是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因果关联,或是某些文化现象有语言上的成因,或是某些语言现象是某种文化现象的结果,或者某些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互为因果”[2]。城市语言文化正是将城市特色语言现象与城市文化具体领域相互关联,通过挖掘城市文化具体领域中的相关语言现象,以文化的语言功能来阐释城市文化的风貌、个性与形象。这是文化语言学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研究的新角度,以探讨语言文化学理论在“都市语言”[3]现象中的应用,成为语言文化学的研究趋势。杭州作为一座散发着浓郁历史芬芳和拥有旺盛现代化生命力的国际化大都市,杭州城市文化备受瞩目。杭州城市语言文化作为杭州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杭州城市语言文化的内涵、构成和传承等方面的内容,对于丰富杭州城市文化的内涵,以及建设杭州特色城市文化势必发挥积极的作用。

杭州方言是吴方言的一种,南宋迁都时使杭州方言带上浓厚的北方官话色彩,是“披着吴语外衣的北方官话”。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发现其独特之处在于儿缀较多、叠词较多、人称复数表示单数、名词作为词头和词尾等方式,这构成了鲜明的杭州方言特色,这是杭州城市语言最为独特之处。因此内容前人研究较丰富,这里不再赘述。特别指出的是,现代杭州方言中的某些词汇在语义上有了新的解释,成为杭州城市流行语。比如杭州方言中“落儿”的谐音“六二”,原意是指人们取笑脑筋不好使的人,而现在杭州年轻人将每年六月二日作为“傻乐节日”[4],从这一现象中应可读出当下杭州人在面对各种压力之下,颇具开朗豁达的良好心态和智慧幽默的乐观精神。

民俗用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反映民间风俗习惯的词语或相关语言,它能够集中反映某一地域人们生活的独特文化。这种语言现象充满了真知灼见,揭示客观事理,是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智慧与经验的结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很强的语言表现力,就杭州而言,杭州的民俗用语首先表现在杭州的民俗用语与杭州特有的景物与传说相关的杭州俗语、歇后语非常丰富,例如以“西湖”为主题的歇后语有“西湖里放酱油――无济于事”、“吃得麦稀饭游西湖――穷开心”、“西湖边搭草棚――煞风景”、“做梦游西湖――想得美”、“西湖里挖月亮――枉费心机”等;以西湖为主题的俗语有“西湖日销寸金,西湖日产寸金”、“跳进西湖洗不清”等。以杭州特有民间传说故事为主题的歇后语有“白娘子遇许仙――两相情愿”、“白娘子哭断桥――怀念旧情”、“梁山伯遇祝英台――前世一劫”等。此外,某些歇后语的形成更是可以看到杭州方言特色中语音语调的形成和发展,比如杭州方言的“儿”话音,“大蒜叶儿打气――混葱(充)”、 “牛皮兜儿――点水不漏”、“豆芽菜切丝儿――细做”等等。

其次与杭州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民俗用语也非常有特色。源起于南宋,杭州民间泛指各行各业的传统俗称为“五行八作”;杭州商人在历史上的旧习俗叫“初二、十六,店员吃肉”。杭州人重视人情交往,“插花亲”这一词语就是除了血缘和婚姻的特殊亲戚关系之外,反映将世交友好结成亲戚的风俗用语。在杭州浓郁的茶文化氛围中,更有许多与茶文化相关的民俗用语,比如自古有在每年新茶上市之前,为了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的“七家茶”;有俗称“茶定”,反映从南宋时期杭州婚姻习俗中男方向女方求婚使用龙井茶作为聘礼的习俗。杭州特色美食中也有众多响当当的名称如“东坡肉”、“叫花鸡”、“西湖醋鱼”、“西湖莼菜汤”、“龙井虾仁”、“吴山酥油饼”、“油炸桧”等等,从传统美食延伸到杭州传统饮食风俗中,又出现了诸如“春有两件,冬吃四肴”、“头伏火腿,二伏鸡,三伏吃个金银蹄”的用语。

城市特色语言现象还可以从城市标志性用语层面分析。城市标志性用语是指能够反映出某一城市自然与人文风貌的具有该城市鲜明特色的词汇或短语,相对于动态的城市语言来说,它变化较小,规律性较强,可以从城市中人们的言语使用角度侧面反映一个城市的特点。杭州在历史上古称“武林”、“临安”与“钱塘”;一直以来又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舒适的居住条件享誉海内外,具有广泛知名度的“人间天堂”的雅号;再者杭州物产丰富,因其是“西湖龙井”的原产地被誉为“中国茶都”,其丝绸质地轻软,色彩绮丽,品种繁多,也有“丝绸之府”的称谓,可以说这些都组成了颇具历史文化特色的杭州城市标志性用语。

第6篇:语言文化范文

一、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感受和体验文化

我们的传统观念主张孩子要服从老师和家长,要听大人的话。于是在课堂上就形成了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教师有着相当高的权威。而西方国家讲究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Thank you.和I’m sorry.长幼之间平等对待。于是,我在教学中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尝试,学说英语,鼓励学生质疑。我不放过学生给我的每一次帮助,并且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一句简单的Thank you .或I’m so sorry.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把民主和平等的气氛带进了课堂。

二、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培养跨文化意识

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可以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1.在语言教学中传授文化背景知识

教师需注意就语言材料中涉及的文化背景内容随语随文地进行说解,指明文化意义或使用中的文化规约。

通常第一堂英语课会进行介绍与问候,中外两种文化对礼貌称呼语的习惯存在着差异,作为教师就有必要向学生进行简单的阐述。在学习有关家庭成员的知识时,学生对英语中家庭称谓的单一比较困惑。这种中外宗族文化的差异也可向学生作简单的解释。grandfather, grandmother既指祖父母,也指外祖父母。英语中仅有uncle, aunt, cousin三个词,而在汉语中,伯、叔、姑、舅、姨、表妹、堂弟等称呼井然有序,不得混为一谈。这些正反映了中国人的家族本位观,家族观念根深蒂固。

2.在课堂活动中强化文化意识

学生学习外语时往往难以摆脱母语的干扰,常常会出现一些Chilinsh。即使他们对一些固定的表达方式或习惯用语了如指掌,真正使用时,仍会出现错误。如在教学打电话这一内容时,学生会脱口而出Who are you?他们并非不知道如何应答,只是缺乏练习的机会。因此,在课堂上要多组织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练习活动,如:pair work,group work,role play等,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保证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机会学说英语。

又如,在学习了水果和食品的词汇后,组织学生动手做salad(沙拉)。事前先组织学生对所需物品和制作事宜展开小组讨论,得出一致意见后再进行操作实践,教师对各组活动巡视并适当指导。当一盘盘精美的沙拉完成后,孩子们兴奋之极。接下来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每组的代表用简单英语介绍各自的制作方法和特点,教师不时穿插讲解沙拉的起源、种类和现状。吃着可口的食物,体验西方食文化带来的乐趣,同时也感受到了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互助,学生对类似的活动非常欢迎。

3.在对教材资源挖掘中适时传播文化

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也渗透了文化意识,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每一个细节,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传播一些浅显的文化知识。

如在教材中有一部分内容是要求学生用Where is he /she from?What's his/her job?进行问答,出示的人物背景是所属国家的重要标志物。借此机会,教师可以通过世界地图把学生带到London, New York, Tokyo, Beijing ,and Sydney等地。每到一处,就请学生扮作导游说说对当地的了解,向全班介绍这些地区的主要建筑和标志。如:Big Ben(英国的大本钟), the Liberty Statue(美国的自由女神像),Fuji Mountains(日本的富士山),the Great Wall(中国的长城)和悉尼的Opera House等等,这些标志物通常是他们国家的民族象征和骄傲,是该国人民引以为豪的。

三、开展各种节日活动,增强跨文化意识

现在,过“洋节”成了年轻人的一种时尚。学校里的孩子受父母和周围同伴的影响,也对各种“洋节”津津乐道。我们不妨顺水推舟,在庆贺节日的同时,让学生们感受一下中西方的节日文化。

在圣诞节来临之际,给学生们讲圣诞故事和圣诞习俗,举办圣诞晚会,唱圣诞歌曲Silent Night,体会圣诞宁静与祥和的气氛,然后同学间互赠贺卡,感受彼此的友情,同时与中国的Spring Festival(春节)比较一下,看看中西方最盛大的节日有哪些异同。

四、注重积极引导,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第7篇:语言文化范文

一般来说,汉字是两种文字的混合应用。在日语的文字中,其假名主要包括平假名和片假名,其中平假名主要是从汉字的楷书中发展而来的,而平假名则是日本日常书写或者出版物中应用到的,片假名则主要是对一些外来词或者是象声词的标注。从日本的出版物或者是相关书籍中,汉字在其内容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根据日本的某官方杂志中说明汉字对于日语文字的影响是不可言喻的,在日语语言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管是在日常还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汉字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学生也需要对基本的汉字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需要掌握基本的汉字书写技巧将其应用在日常生活中。随着日语语言文化的不断发展,汉字在日语中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在日语体系形成的过程中,汉语是重要的基础。通过对日本一些文献的研究就可以发现,其中的文字基本都是运用汉字进行记录,发展至今汉字的使用仍旧没有消失。同时这些保存的文献有着非常高的研究意义,可以说汉语的缺失将会对日语的语言文化造成严重的影响。众所周知,儒家思想是我国汉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日本同样是儒家思想的信奉者,儒家思想的应用对促进日本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说汉字已然成为日本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文字的书写方面,汉语的影响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日语中的平假名是在草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片假名则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于日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汉字,因而日语对书写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现阶段,日语中的文字书写主要是从汉语中的行书、草书、楷书等三种书写方式延伸而来,同时在日语的书写中也有简体和繁体的区别。日本对于小学阶段的文字要求是非常高的,甚至有的小学开设了书法的课程,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规范其汉字的书写。随着汉语的语言文化和日语的语言文化的联系日益密切,我国的优良文化在日语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扬,同时也体现了我国文化的重要性。

二、汉语中文字所表达的含义使得日语语言文化更加具体

不同国家有着自身的文化特点,在语言含义上也有着特殊的理解方式,其中习语的理解是非常精妙的。一般来说,习语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特定表达方式,这也是一个国家或者是地区语言特色的展现。习语一般是由成语、俚语、歇后语和俗语组成,这些语言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同时也有着其隐含的意义。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上,这些语言大多非常优美,虽然简单但也潜藏着深刻的含义,对于人们的沟通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习语是非常多的,也是国外一些国家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方式,很多学习汉语的外国朋友就表示中国的习语既是学习的难点,同时也是文化的融合。在日语中也存在着很多习语,这些习语的表达和中国的习语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例如我们常说的吃一堑长一智,在日语中所表达的含义基本是一样的。学习过汉语的人都知道其表达方式非常特别,不能只了解语句的表面意思,往往语句中的深层含义才是其要真正表达的意思,这就需要去研究和揣摩。在汉语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汉语的语言文化也逐渐丰富起来,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语言体系。日语本身就跟汉语有着不可分离的联系,因而在文字的表达含义上也是极为相似的,日语中很多语句的表达方式都有着汉语的特点,在表达形式和含义都有着共同之处,日语中很多语句的表达都非常简单,但是其真正的含义还需要人们仔细的分析,从而理解说话者真正要表达的情感。特别是一些反问句疑问句的表达,这其中往往掺杂着一个国家的文化。

三、汉语中的书写格式促进了日语语言文化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汉语中文字的书写格式有着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在书信中都有着具体的规定。而在日语中其书写格式也受到了汉语的深刻影响。通常汉语的书信来往会在开头运用尊称、敬称或者是礼貌用语等,从而来表达自己真诚的问候和感情,这已经成为书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在日语的语言文化中,这种形式也是存在的,在书信的开头添加礼貌用语已经成为书信往来的习惯,也成为书信中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信电的表达同样有着其具体的形式,在互联网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时,信电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交流方式,通过对日语中信电的表达来看,也跟汉语的表达有着相同点,比如在信电的封面,地区的邮编、地质等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由此可见汉语对日语语言文化的书写格式有着极其深入的影响。虽然现阶段书信和信电已经逐渐被网络取代,但是汉语在其中的影响仍旧存在,这种书写方式的影响已经不仅仅是在书信和信电中,已经深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汉语对于日语语言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这也是日本一些学者和专家研究中国文化的重要原因,同时这种影响也便于我国的文化研究者来了解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播。

四、结论

第8篇:语言文化范文

关键词:外语教学;语言;文化

对外语教学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记忆宝库, 同时也意味着作为文化之网中的动物的人不得不生存在语言文化之网中, 受到语言文化之网的制约, 语言也因此而成为陷阱和桎梏。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外语是外国文化的载体,外语的传授过程含有丰富的文化教育的因素。因此只学习语言,而不了解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就等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永远掌握不了语言。

一、语言与文化

每种语言都反映了它所归属的文化异同,民族色彩。不同文化背景,持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常常会产生误会。对于不同的人们,同一个词或同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谈一个严肃的问题时,由于一句话说得不得体,可以使听者发笑,甚至捧腹大笑,一句毫无恶意的话可以使对方不快或气愤;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国外演讲的人经常发现听众对他讲的某个笑话毫无反应,面无表情,鸦雀无声。然而,在国内同一个笑话会使听众笑得前仰后。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文化是形形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别,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难。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持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 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社会的文化。实际上,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因此认识语言与文化关系的重要性,有着特殊的意义。

二、外语的文化性

文化教学存在于语言教学的每个阶段,语言教学以语用为目的,必然会涉及语言文化的教学。文化因素与语言形式的难易并不一定成正比,简单的语言形式也不意味着在使用中可以忽略语用与文化因素。外语的内在文化性是固有的,相对稳定的;而外语的外在文化性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它因外语教、学者的思想基础文化阅历、思维能力等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外语教、学者经过对文化信息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心理过程, 可以形成不同的文化观点。外语的内在文化性和外在文化性是一个互相关联、互相作用的辩证统一体,两者的辩证统一过程,构成了外语文化性的主要内容。具体表现在: 第一,外语作品的混杂性。外语教材在选材上均贯彻了教学大纲的思想性要求,但不可避免地会有不同价值观念的东西,用于泛读的外国原著中除优秀的东西外确有良莠混杂的成份。读外国原著须有正确的思想、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第二,中、外文化的对比性。外语的内在文化性一旦显现出来,外域文化与外语学习者所拥有的民族文化之间便产生了对比的过程。第三, 文化因素的育人性。文化是一个难以界定的名词,但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断深化。文化已不再被单纯地当作人类文明的附带品,而是维系社会形态、关系到社会历史命运的灵魂与支柱的东西。我们对科学文化素质的理解,不能老是停留在原有的认识水平上,要重视外语的文化育人因素。

三、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手段与途径

1.加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是深不可测的难点。每一种语言都能够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意义不同。我们要想掌握和运用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社会,学习这个社会的文化。语言是一种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的功能很多,但其最本质的和最主要的是它的交际功能。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英语的基础知识和如何运用英语的交际知识和交际规则。只有让学生们同时掌握以上两种知识,英语的社会交际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正是母语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根本区别。外语教学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了解外语的文化背景,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外语。东西方的社会是在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所以人们的思想、信仰、习俗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外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而且还应当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结合语用、文化因素,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语用功能的背景下进行教学,就能使 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把英语学好,并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用能力。

2.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手段与途径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到目前为止, 文化背景知识在我国还没有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可以说,它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知识。从教学角度看,根据语言的交际性原则,它应是实践课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应是一种密切结合语言实践的教学, 它一般应与实践课同步进行, 而不能脱离实践另搞一套。换而言之, 传授文化背景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英语, 更恰当地使用英语。培养什么样的人,教师自身文化素养如何是至关重要的。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播,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文化背景知识,如外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雅的外文歌曲等。其次,除专业知识要学习,还要学习其他文化科学知识。另外,注重外语教学当中的德育教育。在教育中方法得当,富于成效。教师要根据学生水平布置难度相当的外语原版读物任务,同时包括阅读心得,课堂讨论等方式来巩固阅读效果。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从中摄取不同的语言文化知识,深层挖掘语言背景信息。

四、结束语

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忽视语域的文化特征,也极易导致“文化冲突”。萨丕尔说:“言语是一种非本能性的,获得的‘文化的’功能。”对于儿童来说,在习得母语系统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习得本国的文化系统;在内化语言系统内部组织规则的同时,也会内化文化系统中的规范。由此可见,明确语言和言语在外语教学中的辨证统一关系, 通过语言学习言语并从言语中学习语言, 进而掌握其中的文化意义就显得尤为必要。就是将语言与文化联系起来,从文化的视角来看语言,把语言看成主要的文化现象,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联系起来,将语言纳入文化的大范畴之中。用这种科学的理论指导语言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兼顾语言与文化的3 种关系:语用和语义中的文化;语言使用的宏观环境(即文化环境);文化作为外语教学篇章的主题内容。在传授学生外国语言系统内部规则及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地理、宗教等表层文化的同时,注重对词汇的联想意义、句法以及语域层等深层文化的发掘,将语言教学从文化的外显性转移到文化的内在性,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使文化学习成为一个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等领域的“建构过程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公槿,丁石庆. 文化语言学[M].北京:教育教学出版社,2004.

第9篇:语言文化范文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特点所谓的跨文化,一方面是指尊重文化差异。由于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风俗存在千差万别的差异,因而其作品的思想内涵也必然会存在一定差异;另一方面,要求交际性与实用性保持一致。交际性要求尊重文化发展的现实环境,并且通过跨文化研究来提高其交际能力,而实用性主要要求对作品的研究程度进一步加深,从而理解出更深刻的思想内涵。从跨文化的视角来说,英美文学的语言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强调使用戏剧性独白

在一些英美文学作品中,使用较多的就是戏剧性独白。戏剧性独白的最早使用与发展主要得益于诗人索恩伯里,他在1857年创作的《骑士与圆颅党人之歌》中一些诗歌片段就是文学艺术领域的“戏剧独白”。而戏剧性独白的广泛应用则是在1886年之后,丁尼生创作了《六十年后的洛克斯勒观》并将其出版,从而使戏剧性独白的使用具有了高度的权威性,并得到了推广与应用。戏剧性独白使说话人与作者分离开来,如在彭斯的《威力神父的祷告》中,不仅可以听见人物的声音,还可以看到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尽管其没有高度权威性,却依然能够留给人们丰富的想象空间。

2.来源于现实而超越现实

很多英美文学作品都从现实中创作而来,而发展却远远超越现实。在赏析英美文学作品时,应当结合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并在充分了解英美语言文化的基础上,对作品展开深入的理解与研究。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更加注重的是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以及对社会价值追求的理解与判断,是作者在走过人生之旅后对社会、人生的真实体验与领悟。英美文学作品采用的文体风格与语言文化都是多样而变化的,且在语言表现方面也更加多元化。因此,对英美文学发展历程进行探究,是理解英美文学作品精神价值与内涵的重要手段。

3.语言艺术中的经典引用与发挥

对经典的全面引用是英美文学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同时也体现出对语言艺术的极致发挥,即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述可以体现出寓意深刻的故事。以希腊神话中的英雄阿基里斯为例,在幼年时期,他的母亲就抓住他的脚后跟将他长期放置在斯提克斯河中浸泡。正因如此,他逐渐练就了一副铜墙铁壁般的身体。然而由于他的母亲捏着他的脚后跟,而使得没有浸泡在神河中的脚后跟成为他唯一的致命缺点。阿基里斯在全力攻打特洛伊城的时候,他的脚后跟中了太阳神的致命一箭,因此而丧命。也是从那时开始,英美文学作品中出现了“Achile’sheels”,表示“致命的缺点、要害部位”的意思。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