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观摩交流材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专题研讨,营造积极的课改氛围
我园以新《纲要》精神为指导,自主探究、求实求质,立足教研、科研和培训的整合,着力于“园本课程”的开设与实验,围绕课题《挖掘社区美育资源 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的研究,开展主题、区域等研究探索。
1.提倡社会情境教学,丰富教学资源
知识是通过社会情景中的交流而形成的,具有社会性。社会情景中的交往与合作对于儿童的学习是十分有意义的。为此,我们以段为单位开展课题研讨:小段《整合社区资源,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中段《开发社区资源,挖掘幼儿的艺术浅质》,大段《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探索“三动”的教学方法》,以“多元化的分组教学,多样化的活动内容以及善沟通的家园合作方式,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中段以“欣赏、重现——联想、创作——展现、交流”的线索,让幼儿遨游在艺术的殿堂里,感受艺术的美,提高艺术的鉴赏力与表达能力。以挖掘、利用家长资源为切入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家庭开展各种亲子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语言,让家长参与创造性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让家长参与创造性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等,不仅增进家园间的情感,也给幼儿创设了“说”的宽松环境。
2.加强区域探索,提高教师指导策略
区域的环境创设、材料投放以及指导策略也是我园课程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注重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充分体现潜能的启发性、情感的感染性,并不断丰富更新环境,为幼儿操作、探索、表现提供各种材料和半成品,使环境能始终起到引导幼儿发展的作用。
二、完善制度,提高教师教研的积极性
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使幼儿园这一群体健康地发展。在教师考核制度上参与教研的人员给予适当的加分,对于敢于动笔,勤于动笔的撰稿的教师,我们按国、省、市、区不同级别的文章分别给予100元80元、50元、30元的金额进行奖励。
积极开发阶梯管理模式,以园长为龙头,在业务园长与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各段段长组织全段教师开展课题研讨,形成科研网络,做到人人参研,确保教研工作的实施与落实。
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教师真正成为教研的主人 。要让幼儿主动学习,首先要让教师主动学习,自我提高,在研讨中感悟学习的真谛。我园教研活动以“教师是活动的主人”“以教师为主体”为学习原则,鼓励教师主动地去学习,并在园本培训中采用“互动式”学习方法,每一次活动由不同的教师主持,互动交流对带头学科的学习体会等,使教师之间获得不同信息的交流,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三、园本教研,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为了加强教师理论素质的提高,我园不断创设教师间互相交流、互相促进的学习机会,采取出外参观学习与传达、园内培训讲座、教研学习、观摩评悉、教师结对互帮等园本培训方式,让老师们在轻松自由的探讨活动中得到锻炼与提高。
1.开展园内培训讲座,提供相互促进的学习平台。
学园每位教龄在3年以上的教师,都是学科带头人,必须结合实践与理论,开展全园性的培训讲座,本学期有7位教师开展讲座。在讲座中,教师们能结合多媒体教育手段,拍摄录制有关讲座主题的活动剪影等内容,并提供实际的感性物品,让听讲座的教师得以获得有益的间接经验。
2.提倡多层次观摩,加强实践锻炼的。
观摩活动有利于教师自觉提高活动质量,主动去思考最佳活动方案、合理调整活动的组织语言。但它同时也会给老师增加不少的压力,造成负面影响。为了合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采取“段观摩——园内观摩——对外观摩”方式,逐步扩大观摩范围,并要求段观摩、园内观摩每学期每人至少各一次,让老师既有锻炼的机会,又能在心理上得到缓冲。
(1)段内观摩,指导为主。期初段长统筹安排段观摩的人员、时间、具体要求,落实到人。期中按时开展观摩,并邀请他段老师参与听课评课。本环节侧重以老带新,加强对新教师的指导,让她们在开课与听课中不断的吸取经验,提高实践能力。段观摩虽然轻松些,但对课程准备与组织仍然是十分重视的,不能随便应付,只是从心理的角度上,减轻教师的负荷。让老师在轻松的交流中进行学习。
根据省、市幼儿园教育工作要点,结合园所实际,新学期我园保教、教研中心工作是:紧紧围绕省级示范园创建目标,狠抓软件环境建设;以多层次的师训工作促保教人员的专业基本功提升;以深入的常规督导、示范展示促保教常规工作的规范化;以有效开展的磨课为载体的园本教研,促教师专业化成长,促教科研工作出特色、出成果。
每月工作安排如下:
三月份:
1、以大组为中心,邀请专家来园对教师进行“快乐体验数学”教材使用指导,帮助教师理解教材。每单周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快乐体验数学”小组集体备课、磨课。程。(本月重点:熟悉教材)
2、教研组长根据实际教学计划,拟出学期教师磨课安排表。
3、以大组为中心,邀请专家进行分享阅读教材培训,提高教师的语言领域教学水平。每双周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分享阅读小组集体备课、磨课(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讲故事的能力)。
4、班级开展区域环境创设及材料投放教研活动,培养幼儿的区域常规。教研组长进班对班级区域创设及区域教学进行实践指导,帮助教师提高执教水平。
5、奥尔夫小组每周备课
四月份:
1、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借鉴姐妹园的经验,结合本班幼儿发展情况,做好班级区域材料调整工作,培养幼儿的区域常规。教研组长对班级区域创设及区域教学进行实践指导,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本月重点)
2、在教研室的带领下,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分享阅读观摩研讨活动,观摩顺序为:大、中、小年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每双周在教研组长的组织进行分享阅读小组集体备课、磨课(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讲故事的能力)。
3、组织教师分批外出学习观摩“快乐体验数学”实验园——海南师范附属幼儿园的教学(解读教材)。每单周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快乐体验数学”小组集体备课、磨课。
4、奥尔夫小组每周备课。
五月份:
1、开展班级区域活动观摩、点评活动。班级三位教师一起组织一节区域活动,园内其他教师共同观摩,找出亮点及不足(关注教师的指导:何时指导、怎样指导),进行推广及调整、改进。(本月重点)
2、各年级做好分享阅读常规备课及课程开展工作(如何依据班级孩子情况灵活使用教材上的教案);邀请专家观摩指导分享阅读课堂教学活动。
3、各班级在年级组长的引领下做好“快乐体验数学”常规备课及课程开展工作。
4、奥尔夫小组每周备课。
六、七月份:
1、教研室邀请专家来园指导“快乐体验数学”观摩课。
一、常规教研:
在开学初,我们年级组的6位教师大家共同分析了各班教师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各自的情况从而制定了符合我们本年级组开展的工作计划,措施。在工作中我们本着积极认真、互相学习、探索的态度开展工作。
1、每位教师都积极认真的参加教研组的例会和各种观摩学习课,并且在教研会上鼓励每位教师设身处地为别的班级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我们的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在教研会上,有的教师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难题讲出来,我们大家共同来帮他想办法、出注意。如大一班洗手常规的培养,由于盥洗室离教室较远,不便于教师指导幼儿洗手、擦手及取放杯子,教师看得到这部分孩子又看不到另外的孩子,不利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当大一班的教师提出问题时,其余的教师均积极的为她们出谋划策,帮她们想办法,最后终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每周选两名幼儿当班长,协助老师提醒洗手的幼儿,而老师则指导擦手、放杯子的孩子,保育员管理教室里的孩子,这样就较好的解决了幼儿分散,老师指导不过来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矛盾。采用此方法后,大一班幼儿洗手的常规有了较大进步。又如,大二班老师提出困惑,不知把图书角设在哪恰当。我们通过观察场地,讨论哪个地方更合适,最后帮助他们找到了满意的地方。而学前班的教师则是初次执教新的教材,我们便通过例会等形式提出让家长满意而幼儿又能接受的教学内容给予意见和建议,为他们的幼小衔接打好坚实的基础。
2、进行了各班一日生活常规和新教师教学活动看评的观摩看评,推动并促进班级间、老师的相互学习,借鉴。本期我们共组织了四次观摩活动:包括早操,新教师教学活动,盥洗活动,游戏的观摩。通过观摩活动,互相之间取长补短,并制定出最适合本班特点的方案,进行实施。如开学初抓的一个重点工作:早操活动,在进行初次观摩时,我们认为大一班和大二班的音乐是一样的,便可以有互相交流的机会进行联合早操活动,而学前班的场地显得太窄了一些,可以利用楼下的大操场等,并研讨整改办法,通过这样,三个班的早操有较大进步,在全园的早操观摩中取得较好效果。后来,我们又觉得早操编排无创新,又一起商量整改方案,我们增加了班级间的互动,走步跑步走异形路线。通过这样的变化,幼儿做操的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在游戏的开展时,我们也采取了这样的方式,观摩,看评——找出优缺点——提出整改意见——再观摩看评。通过这样,我大班组的班级常规培养有了一定进步。新教师杨珍妮为我们提供了应该怎样节约我们身边的事和物的观摩现场,她通过让孩子们观察收集到的一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只能用砖头代替本子写字和非洲难民很瘦的形象,让幼儿体会我们应该节约的感受,并且表现出来。观摩后,每名教师都发表意见,一致认为,她的选材比较好平时很少开展。这种形式能很好的促进孩子欣赏水平的提高,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后教学中应多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3、组织幼儿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丰富幼儿的生活,我年级组开展了秋游
活动——参观动物园,也得到了家长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让孩子真正回归到大自然的生活中,幼儿也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和兴趣性,并希望以后多组织此类有益的活动。
4、本期我们大班组还新开设了一个栏目——新闻网站,把最新、最及时的国家大事或者身边发生的事情贴在教室外,让幼儿随时了解和观察,并主动积极的参与进来。
二、专题教研
本期,我大班组结合幼儿园教育教学创建特色“开发家庭资源——增进家园合作”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我们组织了理论学习,讨论了真正落实家园联系的各种方案。大一班提出制作家长参教,大二班提出分层次进行家长对话,学前班则提出制作精美的家园联系册。通过可行性的分析讨论,最后确定为这三种形式,并且各班都积极进行尝试。大一班由于没有家长愿意主动承担参教活动,而改成了分层次的与家长进行幼儿情况的交流和纸条的形式与家长交流,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大二班的分层次与家长则是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将家长请到幼儿园来与其进行口头交流,得到了家长的充分肯定。学前班的家园联系册也制作的非常有实效性,里面有幼儿在园的学习和生活照片、幼儿的情况简介、需要家长帮助收集的材料、以及幼儿的绘画作品。除此之外,各班还通过各种有效形式与家长联系。大二班的家园直通车栏目,及时向家长反映幼儿的学习情况;学前班的家园信箱也加大了与家长的书面交流,先后受到家长来信三十余封。
我们也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提出了我们的问题“怎样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让老师、幼儿、家长都能“看见”我们开展的活动并投入的参与进来?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 纵向衔接 策略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纵向衔接的实施策略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螺旋上升,突出实效;纵向衔接,立体实施。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
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一.组织学习,系统提升
1.学习理论,提升自我修养。研究初,组织教师系统学习了诸如《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综合性学习的资源开发》《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方式》《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与实践》等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理论、实践方面的书籍,并做好读书笔记、反思日记。
2.研读教材,树立全局观念。
研究初,组织教师系统研读了初中七至九年级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材料,另外研读了小学、高中尤其是小学六年级、高中一年级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树立实施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全局观念。
二.全盘整合,突出重点
本研究重点为七至九年级各年级间的衔接,课题组在系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做出了科学规划。人教版教材“七~九年级”36个“综合性学习”单元,内容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大致区分为六个版块:自然探究,艺术探究,社会探究,生活探究,学习探究,历史人物与动物探究。课题组成员基本每人负责一至两个板块的设计。通过这六个板块的有效教学设计,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通过自主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另外,在实际操作中,经常组织教师展开同级、不同级间互相听课、观摩学习,互动交流,还组织不同年级间学生的互相交流、观摩学习。
三.互相交流,突破难点
由于小、初、高三个学段的相对独立性,此研究的难点为三个学段间的纵向性衔接。课题组采取的措施为在作为实验校的小学、高中与本校三校领导的协调支持下,三校教师、学生展开了交流沟通、衔接提升,以使纵向衔接得以顺利实施。
1.组织校际间教师的交流沟通。课题组安排教师在系统学习教材的基础上,与小学、高中教师定期不定期举行学习沙龙,一起研讨学习、反思交流,组织教师互相听课,观摩、交流。如组织初中教师听六年级、高一年级,六年级教师听七年级综合性学习课。
2.组织校际间学生的交流沟通。经常组织小学生到初中、初中生到高中参观学习,交流沟通,观摩、参加一些诸如故事会、朗诵赛、联谊会等活动,让高一级学校学生给低一级学校学生举行讲座、演讲、经验交流等形式的活动。组织一些校际间的联欢活动。
3.建立制度保障,增强实效。将校际间学生教师交流沟通情况、成效计入教师业绩考核档案,作为工作业绩的一部分,从制度上保证此项工作的开展,使之不流于形式。
四.层层推进,螺旋上升
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由于学生在年龄、认知、心理方面的差异,呈螺旋上升之势。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从设计理念、形式、内容等方面,亦应呈螺旋上升之势。有差异、有重合,更有提升。每个学段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小学段重点突出趣味性、知识性,活动容量相对小,形式比较单一,尽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尤其突出其趣味性,让其在玩中学。多搞一些如故事会、猜谜语、成语接龙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初中学段主要突出能力性、创新性,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其语文素养,培养其创造性能力。活动形式上,多搞一些如演讲赛、征文竞赛、朗诵赛、课本剧、社会调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高中学段重点突出思辨性、审美性。由于学生的思维已较成熟,世界观、审美观已初步形成,在活动开展上,尽量突出其思辨性、审美性,多搞一些如演讲赛、辩论赛、文学创作、语文沙龙、调查研究、语文专题等活动。总之,在三个学段分别突出各自特性,使之层层推进、螺旋上升的基础上,总体又突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综合性、活动性、语文性的特点,亦即突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三位一体的设计理念。这样,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纵向衔接也便落到了实处。
一、高度重视,确保落实
为了确保园际联系正常开展,促使园际活动持续、深入、有效,四所幼儿园的领导高度重视,把开展园际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一是建立园际活动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四所园园长任组长,副园长或助理为副组长,各园骨干教师为组员的园际活动领导小组。大家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加强沟通、相互学习、互帮互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进行分工,明确各自在园际工作中应承担的责任,确保园际活动具体落实。二是明确目标,制订计划。每学期开学,四所园领导认真研究商讨,明确新学期园际活动的要求和重点,围绕教师发展、幼儿发展、幼儿园发展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使园际活动这项工作常规化、制度化,有序地开展。
二、加强交流,共同提高
园际联合是为了加强幼儿园间相互交流学习,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各园同步提高的目的。因此,开展活动是各园紧密联系的纽带。在开展活动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突出常规性,关注幼儿园整体发展。
1.注重学习,促使教师观念更新。实践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要真正促进和实现教师教育显观念和隐观念的和谐统一,必须将学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要求各园内部抓紧教师的学习,在园际计划中有要求、有安排。二是定期将有价值的学习材料通过网络相互传送学习,达到资源共享。三是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各园推选青年教师,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教师们在相互交流中学习、在思维碰撞中提高。
2.注重观摩,促使教师能力提高。为了进一步优化各园一日活动各环节,细化、精化每一个教育教学活动,优化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作为示范园,我们经常组织观摩现场让其他三园的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在实地观摩中研讨、学习。如,我们组织了游戏活动现场、环境创设现场、教学观摩现场等,每次活动我们都高度重视,认真准备,为园际单位提供可学习的高质量的现场活动。三所学习园的教师抓住一切学习机会,主动学习,积极参与,人人发言,学习我们的经验,从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形成了“人人动脑筋,个个说真话,争先提建议”的研讨氛围,在这样主动学习的氛围中,四园的教师保教能力不断提高。
3.注重互补,促进教师协同发展。在园际联合活动中,我们始终牢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原则。一方面,我们利用我园的特长及优势,进行帮带和辐射。如,我园在环境创设上有特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毫无保留地给园际联合幼儿园提供观摩现场,并赴各园进行实地指导,出主意、想办法。在我们的指导下,三所幼儿园环境创设水平整体提高,教师环境创设的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进一步树立了“以幼儿为主”的环境创设理念。另一方面,在传帮带过程中,我们也注重利用姐妹园的优势和资源,促进我园保教质量和教师水平的提升。
(二)突出针对性,关注幼儿园个性发展。
三所园际单位发展情况既有共性,同时又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开展活动时我们既有常规性的活动,又突出针对性,主要做法有:
1.送教上门:根据各园不同情况及不同需要,我园每学期组织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骨干教师分别去“对子园”听课、评课,指导,提高课堂教学和一日活动的有效性。如:针对周庄幼儿园需要观摩课堂教学的要求,我园学科带头人赵吉组织了健康活动――“减肥”;针对裕元幼儿园要验收的现状,我园领导及骨干教师帮助磨课、听课、点评;针对西塘幼儿园需要游戏环境创设指导的需求,我们实地去商讨,提建议等。针对性的指导,真正使三所幼儿园各尽所需,有提高、有发展。
2.专题讲座:为了使三所幼儿园教师整体都得益,也为了教学管理更规范,我园每学期定期派遣学科带头人为姐妹园教师进行讲座,有吴燕萍为西塘幼儿园教师作的“美术教学基础知识”的讲座,有诸取芳去裕元幼儿园作的“怎样做家长工作”的讲座,有园长俞洁为来园联系单位作“怎样备课、怎样设计活动”的讲座等。每次讲座,我们都认真对待,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切实使听者有收获、有启发,提高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3.一对一指导:在园际活动开展中,我们还注重帮助他们培养骨干教师。根据各园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开展“手拉手”、“一对一”活动,共同制订计划,充分发挥师傅的传帮带作用。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教学水平,使他们迅速成长,成为该幼儿园骨干教师、名教师。
一、培训模式
“提升培训”在实施过程中构建了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受训学员为中心,以解决教师教学真实问题为目的,以互动交流和协作学习为途径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模式。该模式涵盖了培训起航、培训实施、培训评价三大部分。培训起航是训前准备阶段,主要是在完成报名、选课、分班的基础上,开展破冰之旅,帮助学员熟悉培训平台、教师及具体培训要求、任务等,为后续学习奠定认识、技术和情感基础。培训实施主要基于平成,包括以视频为主的引领培训、以课例为主的观摩培训和以应用为主的实践培训三个有机部分。实施过程中,学员在专家引领下,通过学习、观摩、实践进行问题解决型的研修。培训评价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且评价主体呈现多元化特点,包括学员自评、小组互评和专家评价等。下面重点介绍培训实施阶段:
(一)以视频为主的引领培训“看”和“听”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以视频为主的引领培训”通过视频讲授并辅以拓展材料和典型案例来达到引领教学的目的,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提升培训”的四门综合素质课均包括课程内容、主题辩论、课程作业、学习体会四个板块,构成了本阶段的活动序列。该阶段的学习任务由教师布置。学员在完成课程视频学习的基础上,还需参与主题辩论、完成课程作业并撰写学习体会。主题辩论板块是进行师生、生生交互的园地,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实现学员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学员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还可以随时就相关问题在视频评论区进行评论。学员们畅所欲言,逐渐形成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中既有分享又有碰撞,增强了学习效果,同时也减轻了学员在线自主学习的孤独感。对于学员的课程作业和学习体会,课程辅导教师会及时批阅,给予反馈。同时,学员还可以阅览其他学员的作业和体会,引发思想的共鸣或碰撞。“以视频为主的引领培训”侧重于对学员进行间接经验传授,目的是高效率提高学员综合素质,最大化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受训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行理论奠基。
(二)以课例为主的观摩培训胡小勇经调研发现“通过案例探讨的网络课程学习”受到学员普遍欢迎(52.1%),高达97.1%的学员认为网络课程最需要提供的是典型案例,其次是网络课件(82.8%),再次是文献资料(69.4%),再接着是背景知识(54.9%)和网站链接(52.5%)。[2]不管从问卷调查,还是从学员填写的意见和建议来看,学员普遍反映需要增加一些典型的教学案例、专家对课例的点评等等。[3]因此在课程建设时应围绕网络课程目标,结合课程的类型定位和教法学法,对课程内容和媒体资源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4],注重理论、技能、实用案例相结合,从而提高学员观摩、评析、模仿和借鉴的能力。“以课例为主的观摩培训”是“提升培训”学科课的主流培训实施模式。学员通过观摩课例获得“观察的经验”,一种半具体化、半抽象化的模象直观,它在将现实的感觉事物一般化的过程中起到有力的媒介作用。学员观摩到的是与自身教学密切相关、高度相似的场景,因此学员为了解决实际教学或工作的问题会主动发现问题、寻求资源、建构知识。学科课是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的专题型、小模块形式呈现的,通过课例观摩与评析,让学员明确学科教学设计标准,掌握学科听课与评课方法,以及相关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研讨学科教学问题,汲取优秀教学经验,反思自身课堂教学实践,提高学科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首先,学习指南部分给出一段导学视频,由专家系统讲解怎样听课评课,给学员一个完整的概念。在学员深入了解了听课、评课的方法后,平台给出课程学习目标、学习安排以及学前思考,让学员带着目标、问题去观摩授课和说课视频。学员观摩课例以真实问题作为起点,观摩后进行反思、评析,并完成在线作业。在观摩和评析的基础上,培训辅导教师组织学员开展主题讨论并撰写心得体会,继而学员之间进行交流与分享。
(三)以应用为主的实践培训“以应用为主的实践培训”是让学员通过实战演练获得“做的经验”,也就是直接经验。在尝试和体验中学习,呼应了信息时代对学习的新理解。教师培训旨在改造教师的实践,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针对传统教师远程培训普遍存在的内容与实践脱离、偏重知识传递、轻视教师经验和知识结构重新优化的情况,“提升培训”在设计实施中着重考虑培训的实操性,将“用”贯穿于始终。首先,教师远程培训并不脱产,而是在工作中学习,这便于结合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其次,学员学习的同时开展网上教学研究,有利于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发现和解决自身教学的现实问题;最后,培训更是将阵地由线上转移到线下,受训教师以观摩课和汇报的形式把学习成果展示给大家,专家给予点评并指出学员的优点和不足,帮助学员更快进步,以达到使受训教师真正理解、掌握和应用培训内容的目的。“以应用为主的实践培训”是教师远程培训效果落地的重要环节,其组织工作主要由当地教师培训机构(如教师进修学校)或学员所在学校组织。北京师范大学黄怀荣教授提出,学习的发生应当满足五个条件,即以真实问题为起点,以学习兴趣为动力,以学习活动的体验为外显行为,以分析性思考为内隐行为,以指导、反馈为外部支持[5],教师远程培训也不例外。在整个培训活动中,应主要采用参与式培训方式,也就是以学员的积极参与和亲身体验为目的。培训活动的环节主要是由提出问题、学员参与活动、对活动进行反思等构成。[6]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提升培训”的实施过程,通过综合不同的学习途径和方法,整合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在线学习的真实发生,实现了教师“研训用”相统一。
二、支持服务模式
完善的支持服务对于保证教师远程培训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奥蒙德•辛普森从广义上概括地将学习支持服务分为教学支持服务和非教学支持服务两部分。[7]前者注重认知方面的支持,后者偏重于情感和管理方面的支持。由于教学支持服务主要由培训专家及辅导教师提供,服务内容直接融入培训教学过程,在培训模式中已述及,这部分我们重点阐述非教学支持服务。“提升培训”非教学支持服务从途径出发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基于平台的支持服务“提升培训”平台通过社区交流方式建立以学员为中心的学习共同体,并提供基于共同体的支持服务。平台将学员账号与个人识别信息(如身份证号码)绑定,建立教师终身学习档案并面向学员提供终身服务,管理每位学员的参训记录和成绩档案,为学员提供海量免费资源以及相应的检索、收藏、下载、上传、分享等服务功能。此外,培训平台还通过学员在线活动积分管理机制,搭建了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换平台,创新了资源共享模式。这些服务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有效加强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在提高培训效果的同时亦提升了教师的幸福感。
(二)基于手机等通讯工具的支持服务“提升培训”开通了客服热线电话、服务邮箱、平台在线客服、QQ群服务及服务论坛等多种远程支持服务的渠道,实现了7×12小时的在岗服务制度和7×24小时的电话支持服务,并建立了前端服务首问负责制和8小时内问题解答制度,以满足学员、辅导教师、班主任和相关区域教辅专员的咨询、互动需要。培训过程中,项目组还向学员发送提醒短信进行督学,并电话回访学员的学习情况,给予学员持续关注。
(三)直接面对面的支持服务面对面的支持服务主要由地方培训机构(通常是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提供。在培训准备阶段,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动员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并组织参训教师进行网上报名、注册及选课;在培训过程中,教师进修学校负责通知并组织学员集体参加视频答疑、集中辅导、线下研讨和其他线下活动;在培训后,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安排学员开展观摩课或学习汇报,与培训专家面对面交流。教师远程培训的支持服务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从学员的角度出发,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更好地帮助学员有效地利用资源,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学习目标。
三、培训效果分析
基于所构建的教师远程培训模式及支持服务,“提升培训”取得了显著效果。本研究分别对学员培训课程的参与率、交互层次和深度以及培训满意度进行测量,以全面获悉学员对培训的感受。
(一)参与率分析2012年,“提升培训”共开展在线主题讨论772次,其中课程首席专家组织全体学员参与的主题讨论50次,辅导教师组织722次。学员参与总量达438564人次,发帖总数达1008697条,是2011年全国业内平均水平的2.7倍。另一项调查显示,截至2013年1月24日,项目在全省有45966人完成培训,观看视频89931560分钟(人均1956.48分钟,32.61小时),完成作业331841份(人均7.22份),撰写学习体会237845篇(人均5.17篇),互动发帖总量2099179条(人均45.7条)。此外,63.7%的学员在培训中使用了“备课资源库”,97.31%的学员使用了“幸福家园”社区,有效促进了培训与教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与融合。这些数据表明大部分学员对培训产生了浓厚兴趣,激发了学习热情,参与度极高。
(二)交互层次和深度分析参与度能够表明学员是否顺利完成了培训任务,但对培训过程的互动深度无从知晓。交互能够提升学习动力,提高学习参与程度,促进思考过程的深入和保持。“提升培训”中学员互动主要集中于视频留言区、主题讨论区、个性空间话题区以及互动论坛四个部分。我们随机从这四部分中选取讨论的帖子,参照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对研修网“知行中国”项目互动效果分析模型[8],从互动层次和互动内容深度两方面对交互进行分析。1.互动层次统计经统计,“提升培训”学员的整体互动层次较高,其中主题讨论、个性空间话题是最受学员欢迎的交互形式,半数以上互动层次在3层以上。其中,视频评论区以浅层互动为主,中度互动次之,这可能是学员并不习惯在视频评论区交流讨论的原因,该区域互动情况差异较大,其中一段公共课视频评论数达221653条,人均留言达到4.1条之多。主题讨论区是辅导教师、课程专家引导学员针对课程内容交流互动的主要方式,55.00%达到了深度互动,23.33%为中层互动。个性空间话题是学员个人发起的,针对培训或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与其他学员共同探讨交流的区域,该区域48.00%为深层互动,20.67%为中层互动,31.33%为浅层互动。可见,学员与学员之间的共鸣很多,这主要是培训对象在教学中通常面临相似问题并对问题解决期望值高的原因,辅导教师适时、适度的指导,积极地参与对有效解决学员问题十分必要。互动论坛是学员获取各种动态信息、非正式知识的区域,便于学员自由沟通和辩论,互动层次较低,60.00%为浅层互动,22.33%为中层互动,只有17.67%为深层互动。2.互动内容深度分析依据互动内容深度的评价标准,我们将视频评论区、主题讨论区、个性空间话题和互动论坛主题帖进行处理后发现:互动层数在二层以上的回复中绝大多数达到了中度互动。当作者提出的观点既具有实践意义,又能引起学员深思时,往往能引起共鸣,吸引回复。而访客具有深度的回复,往往又能引起其他访者或作者本身的再思考,这就形成了就某话题的深度互动,实现了持续、动态、渐进的信息循环。这时,辅导教师对讨论活动深层次的引导、总结,将对学员的深度互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员的认知程度提升到更高水平。
(三)满意度分析根据问卷统计,97.21%的学员对培训的课程、教学活动、组织管理、平台功能、收获等方面表示认可,90.83%的学员给予了好评。其中,学员对培训教学活动的认可度最高(98.01%),对平台功能的认可度最低(95.93%);对学习收获的好评率最高(93.50%),对组织管理的好评率最低(89.42%)。从各地的学员座谈会和学员的网络回帖、论坛内容看,学员对“华师培训网”的专业服务精神以及教学团队都非常满意。而且,调查中大多数学员表示会在培训结束后继续登录平台,参加各种在线活动或使用相关功能,以帮助实现自身的终身学习。
四、结论与展望
幼儿园保教新学期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将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市普教室各项工作部署,进一步深入贯彻《幼儿园指导纲要》精神切实做好幼儿园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二、工作重点:
(一)目标的设定与上学期基本一致;
(二)切实做好幼儿园常规工作管理;
(三)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教师业务学习,优化常态课教学教研;
(四)积极开展《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加强对幼儿的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
(五)加强班级管理工作,重视环境和区域创设,优化幼儿一日活动;
(六)开展好幼儿园各种交流及观摩活动;
(七)深入做好新教师带教培养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提高;
(八)密切家园联系,实现家、园、社区和谐共育。举办闹元宵、 庆三八、庆六一 亲子系列活动;
(九)做好漳州市二职校实习生的实习与见习指导工作。
三、主要工作和措施:
1、加强学习,提升专业水平
(1)继续执行幼儿园业务学习制度,采用多种形式,使教研活动灵活多样,进一步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热情。
(2)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业务学习、培训活动,通过请专家进幼儿园指导、走出去观摩培训及精彩分享会等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2、注重班级建设,关注幼儿健康成长
(1)继续加强班级管理工作,实行下班推门听课制度。
(2)重视幼儿的习惯养成教育,加强对幼儿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培养。
3、加强内涵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继续开展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年段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以点带面在实验班以主题教学的方式开展本土课程活动,根据幼儿的兴趣生成教育内容,体现班级特色。
(3)积极开展《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以幼儿各活动(生活、学习、游戏、运动)中交往礼仪为切入点,加强对幼儿的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
(4)重视区域活动材料投放创设与活动中教师指导。
4、挖掘家庭、社区资源,实现家园共育
(1)充分利用班级QQ群探讨教育话题,实现家园沟通个性化指导。
(2)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功能,有针对性地在各年龄段开展家长讲座。
(3)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游戏或制作、亲子郊游、教学观摩等形式邀请家长参加活动,密切家园联系。
(4)利用节日与家长进行互动交流,举办闹元宵、庆三八、庆六一等亲子系列活动。
5、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1)本学期是大班幼儿在园的最后一学期,大班采取多种方式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一、立足教学图发展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日常教学生活才是自己成长的基石,只有扎实于日常教学,认真对待每一次的活动,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获得娴熟的教学技能。以新教师为例:新教师刚出校门,初入幼儿园,对幼儿的基本情况并不是很了解,对教材不是很熟悉,对目标的把握也不是很准确。于是,新教师认真备课就成了顺利完成活动的首要条件,当然,除了要备教材,更要备幼儿。毕竟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新教师甚至要在观察幼儿的基础上设想幼儿的可能表现,以防临场应变不足。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有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足见日常教学与反思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作用。课中实践是检验备课效果的有效手段,活动中所发生的问题,有些是对孩子的不了解,有些是活动的组织问题,有些是突发性的,还有些就是备课时教师没有设想到的,此时深刻的反思显得尤为重要。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所以反思可以让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评价自己行为的后果,帮助教师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教训,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教学质量,使教师的教学精益求精,日臻完善,并形成适合自己个性特征的教学风格。
当然在日常教学中常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于是同事之间的学习交流就显得非常必要,因此教师应与同事共同探讨活动组织过程中的疑问和难点,在此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形成自己的思维与见解。新教师常常会有一些教学困惑,如计划的拟定与实施的过程相违背,自己的思路不能带动幼儿,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行为超出自己的预想;老教师教材熟悉、经验丰富,但有时教法难免老套这时候就需要教师静下心来回顾自己的教学行为,思考自己的行为对幼儿行为的影响,年轻教师需要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学习老教师的指导策略,学习老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学习老教师如何与幼儿互动,了解幼儿的需要,并在日常教学中多实践,多思考;而老教师则应多思考自己的教学教法是否真正适合幼儿,这样新老教师完全可以在切磋与琢磨的过程中,尽快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
活动老,学到老,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了日常教学的实践,我们仍会思考到底怎样做才会更好?这个就是我们要做的多向书本学习,专心读一点书,用教育理论支撑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用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自觉地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理性地认识自己的教育实践,也更加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敏感地觉察他们的需要;同时加深文化底蕴,用书香滋润心灵,让自己在读书的过程中开窍,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自己尽快成长,就必须在日常教学中永无止境地学习、探索和实践。
二、倡导交流谋提升
公开观摩作为交流活动的一种形式,它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不管是开课的老师还是听课的老师都能在公开观摩中受益。因为公开观摩前,开课教师需要反复打磨自己的教学过程,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这其实就是教师成长的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开课教师常常要为一个情景的创设,为一句过渡语言的组织,为重难点的突破进行不断的思考、琢磨和改进。这些所带给教师的专业体验和行为跟进是常态活动所无法比拟的。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教师对如何分析教材、把握目标,如何引导孩子、如何设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就会变得十分清晰。
而听课教师则能从开课教师身上看到闪光点,看到开课教师对于整个活动过程所投入的精力,学习开课教师的方法,吸取开课教师的精华,同时避免活动中出现的失误。如:大班建构活动《公园》,执教老师首先从幼儿的设计图引入,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公园里有什么,准备做些什么,怎么做?接着放手让幼儿自己分工、合作建构,教师既不动手干预也不忙于指导,最后以照片回放的形式让幼儿了解自己的活动过程,整个活动,幼儿既忙碌又专注,既分工又合作,既放松又快乐。让听课教师对建构活动的有效开展从活动的组织,到幼儿的合作再到材料的投放,都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尤其是活动后的评课梳理,更让听课教师有了深刻的感悟,教师不仅仅只是从幼儿的作品角度出发,更从幼儿的学习、合作品质出发,与幼儿共同交流、分享此次游戏的快乐,让幼儿对自己的劳动成果有满满的自豪感,同时也对自己的付出有了正面的肯定。评课过程中,执教老师就此次活动开展的前期工作进行介绍,从经验准备到物质准备,无不详细而谈,从建构公园的一角凉亭、公园、水上乐园逐一开始,引导幼儿共同交流自己对公园设施的意见,把游戏还给幼儿,由幼儿自己设计心目中的公园,最后才是此次活动的呈现。通过这样的研讨交流也让听课教师更加明白执教老师的意图幼儿的游戏是建立在幼儿的意愿之上,当幼儿经验不足时教师、家长协同帮助,同时也让听课教师更清楚地明白执教老师此次活动的开始是建立在上次的经验之上,通过一次次递进,一次次深入,让幼儿在游戏中自己设计,自己创造,为自己是个小小设计师倍感自豪,同时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游戏的自主权,有信心接受一次又一次的挑战。
作为听课教师在每一次的公开观摩后都应该积极参与评课交流,公开观摩后的评课交流是教师教学思想的梳理,是集体教研的智慧,也是互助学习的平台。听课教师通过大胆发言,才能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思想的梳理,把对本次活动的感悟说出来,同时积极参与讨论,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困惑,形成互动,引发大家的共鸣。这样不管是听课教师还是开课教师都能在公开观摩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自己的教育思想得到飞速成长。而这个过程也是教师前进步伐最快的过程,是自我成长最快的过程。
三、接受挑战促成长
作为一所发展中的幼儿园,它本身就是一面旗帜,这面鲜艳的旗帜下需要的是老师们无穷的动力来推动,而如何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其实就是比赛。人的潜力是无法想象的,而残酷的比赛总能让我们瞬间迸发自己的潜力。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年轻的教师,更需要大胆地参与各项比赛,比赛虽苦,但却不失为促进教师成长的绝佳方式。
俗话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能力再好的老师,也可能在繁忙细碎的教学中消弭热情,丧失斗志。这时候就需要领导的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教师在比赛中完善自我,发挥特长。我园一年轻教师就是在这样的逼迫下一步步地成长起来,虽然过程很艰苦,但成长却是跨越式的。刚开始该年轻教师谨小慎微,总是怕说错、做错,面对观摩评议时也是拘束谨慎,你让她讲她才讲,大多数的时候是当一个听众,一个盲从者。后来园领导大力培养年轻教师,适时推她一把,让她发挥潜能,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教师演讲比赛、说课比赛、公开课观摩、技能大赛一次次的锻炼,该年轻教师不断突破自我,挑战自己,锻炼胆量,由于要参加各种比赛,该年轻教师不断地重新温习自己的教学领域,分析教材,琢磨设计,突破难点,攻克自己的缺陷,挑战自己的极限。渐渐地,在观摩交流中,该教师也能积极踊跃地表达自己的看法,颇有一番独到的见解。也许就是这种无形的准备、参与让该教师对教材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见地,也使该教师更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大胆前行、认真去做才能做得更好,唯有精心准备、自我积淀,才能从容迎战。
我园曾老师是绘画爱好者,她的爱好影响了全班的孩子,她们班孩子的想象力超强,绘画能力也是极强的,而且该老师对班级环境所蕴含的隐性教育意义也总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思路。但是她从不张扬,只是默默地做着自己的工作,这次,园领导给她下达任务让她承接全园环境总设计,同时参与班级环境布置的评比。刚开始她也是倍感压力,但是她勇敢地迎接挑战,认真考虑,从班级环境的整体布局,到区域、空间的划分,从班级环境垂吊物的选择,再到废旧物的利用,无不花费心思。破旧的扇子做成了家园互动的联系窗口,实用的夹子成了幼儿作品的展示台,废弃的纸箱做了幼儿的绘画展示板她布置的每个环境细节都蕴含着数学知识,扇子的作品垂吊让幼儿在无形之中感知高矮的空间关系,外墙的黑白琴键让幼儿感知正方体与立方体的区别,破旧的竹席被漆成了粉色,成为数学区的挂帘,在这次班级环境评比中曾老师把数学与环境完美融合,真正做到了将数学物化在环境中,为老师们做了很好的启示与榜样。
我在两年的工作中,积极参加各类学习,顺利完成测报上岗培训并通过考试,并在通过****认可后,提前*年独立当班,并且在值班中,无重大错情。多次参加******,初步掌握了其工作原理和安装方法。积极参加****和***的工作,并熟练掌握了***,初步了解***的知识,并积极参加*****工作。为本单位制定了***,成功改变了******的被动局面。在公司领导的精心培育和教导下,通过自身不断努力,无论是思想上,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收获:
思想上积极参加学习,坚持售楼原则,维护公司的形象及声誉,做到热情接待,温情待看,亲情售楼,友情交流,主动向比自己有经验的同事学习交流,采盘观摩,在短短的时间内比较熟悉的掌握销售流程.
平稳走过每一个熟悉阶段,做到了每一个客户接待到位,交流到位,记录到位,服务到位,初步掌握了客户的购房心理及意图和个人实力,并合理的推销公司的形象和房屋的结构,克服少数客户不友善的言语,对待老人服务做到细一点,讲解声音大一点,微笑多一点,主动帮扶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