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如何创业范文

大学生如何创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如何创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如何创业

第1篇:大学生如何创业范文

【关键词】:创业素质 观念 素养

【基金】:主课题《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研究及系列教材开发工程》子课题《河南高职生自主创业态度和现状调查研究》;课题编号:【2010】CY0034号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大学生就业难早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随之,大学生就业难促生了人们对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的注目。然而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并不理想,中原地区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更是令人堪忧。为改变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各级政府不断改善大学生创业社会环境,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创业教育,许多家长也提高了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然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外在因素,切实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创业素质才是内在关键。自主创业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社会活动,是对创业者自身智慧、能力、气魄、胆识的全方位考验。中原地区大学生较之沿海省份大学生在自身创业素质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因此更应该在创业观念、心理素质、企业道德素养、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提高自身的创业素质。

一、 冲破传统文化的束缚,培养创业观念。

中原地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祥地,这固然值得自豪,但也必须认识到中原地区大学生受传统文化影响更深,被束缚得也更紧。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既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但也同样有禁锢大学生创业思想的因素。“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彰显了传道的孝道,却影响着大学生事业的发展。对家乡的眷恋几乎是中原人的共性,这与“温州商人遍天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然不利于公司业务的开展。“安贫乐道”、“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儒家思想也使中原大学生很容易滋生“知足常乐”的思想,这种保守的思想导致中原人的冒险精神和从商意识较之沿海发达地区是相当缺乏的。一位浙江经济学家总结出了浙江人的处世哲学:“宁做创业狼,不做打工狗”。然而中原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往往选择的是打工就业,而不去选择具有风险的创业。传统文化束缚着绝大多数中原地区学生的家长,自然也束缚着这里的学生。

中原地区的大学生应该学会接受创业教育,冲破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不能锢守传统的就业观念。必须认识到创业致富并不意为着就是金钱的奴隶,而是要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成功创业能为社会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既能缓解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也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不仅能取得自己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为社会创造财富。中原地区的大学生要担当起振兴中原经济的重任,必须打破等待就业的旧观念,树立自主创业的新思想,无愧于国家,无愧于社会。

培养创业观念,首先要树立自主意识。所谓自主意识,就是不受外界左右而对客观事物产生某种心理或行为。大学生在创业中所具备的自主意识就是要对自己的创业行为作主,不为他人所左右,一旦确认方向,果断投资。在不断地实践中培养独立的人格,培养独立思维能力,能够突破传统和世俗的束缚,能够摆脱舆论和环境的影响。其次是要树立风险意识。创业自然包含着冒险的成分。三是要树立竞争意识。竞争意识就是个人或团体力争压倒对手或别人的一种心态。具有竞争意识是自主创业的最重要的一个特征,也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竞争也愈来愈激烈,甚至是残酷。四是要树立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律的种种现象的感知、情绪和意志的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社会的经济,市场为创业者提供了施展能力的后台,法律则为这个后台制订了规则。如果一个创业者没有法律意识,他最终会受到淘汰和法律的制裁。

二、克服依赖他人的缺点,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强健的身体素质是成功创业的基石,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则是身体强健的重要保证。大学生创业之路是充满艰辛和曲折的,一个未走出校园或刚迈出校园大门的大学生要面对变化莫测的激烈竞争,要面对随时出现并且需要迅速解决的问题和矛盾,这需要具备非常强大的心理调控能力。因此,必须培养自己积极、沉稳的心态,必须培养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这就要求立志创业的大学生要培养具有独立性、勇敢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合作性等方面的意志和情感。

而新时期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依赖性强,独立性差。尤其是中原地区的大学生,更是承受父母的百般呵护。因此,立志创业的大学生应该通过学校教育,学会独立生活,学会独立学习,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坚守诚信,培养良好的企业道德素养。

企业道德素养是一个企业家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意识。一个企业是否和谐,一个企业是否能够实现永久性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企业的决策层是否具有道德素养。尔虞我诈、唯利是图往往是企业发展的致命危害。部分企业诚信缺失是困绕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瓶颈,一些商家唯利是图,没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致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屡屡受挫。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一个创业者不一定是万能的,但却至少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立志创业的大学生,必须先学会诚信、学会做人。我们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在拥有信息、质量、价格、服务优势之个,必须引入道德因子,应该具有重视诚信、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公道正派等良好的道德素养。承担起提升我国企业国际声誉的重任,成为我国商品畅销国际市场的有生力量。

四、高瞻远瞩,培养预谋决策能力。

预谋决策能力是指一个企业家事前解决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问题的能力。立志创业的大学生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在纷繁复杂的诸多事物中,透视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在处理企业所面对的众多问题时,能准确、迅速地找出并抓住主要矛盾,以创造性的思维,进行科学的提炼、总结、分析和判断,进行决策。能根据主客观条件,因地制宜,正确地确定创业的发展方向、目标、战略以及具体选择实施方案。一个立志创业的大学生应该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正确的决策者。培养分析、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决策能力。要从众多的创业目标以及方向中进行分析比较,选择最适合发挥自己特长与优势的创业方向和途径、方法。在创业的过程中,能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发现事物的本质,找出存在的真正问题,分析原因,从而正确处理问题。

五、培养经营管理能力

经营管理能力是指企业管理者对人员、资金的管理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包括人员的选择、使用、组合和优化;也包括资金聚集、核算、分配、使用、流动,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综合能力,是运筹性能力。立志创业的大学生要从学会经营、学会管理、学会用人、学会理财几个方面去努力。一旦确定了创业目标,进行组织实施,就必须学会经营、学会质量管理、学会效益管理。做为一个企业的负责人还要敢于对本企业、员工、消费者、顾客以及对整个社会负责。要想创业成功必须学会选用人才。要敢于于吸纳比自己具有创业才能的人共同创业,同时也要学会理财,在创业过程中除了抓好主要项目创收外,还要注意广辟资金来源,节约每一笔不必要的开支。

综上所述,我们已不难看出,中原地区的大学生的创业道路是艰难而曲折的,要克服比沿海省份大学生更多的困难,在各种外因条件支持的同时,更需要我们去强化内在的创业素质。

参考文献

创业者应具备的四大素质

黄明.宁做创业狼,不做打工狗.创业.2009.2

第2篇:大学生如何创业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创业;就业指导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大学生就业问题愈来愈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目前各高校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工作机制还不够十分完善,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各项指导也相对比较缺乏,因此,在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是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项重要补充,是顺应社会新经济形势的发展要求,是促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举措。

1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问题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对自我就业的全新定位和选择,是大学生结合自身各方面综合优势,由被动面对就业环境变为主动出击,能够更大程度实现大学生的社会价值,高校辅导员指导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规划将会是一项长期的和极具现实意义的工作。但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创业指导仍然是高校就业工作中的一项缺失,其难点在于:(1)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淡薄。(2)高校创业指导工作机制还未完善。(3)社会未形成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环境。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还需要很长时间来进行多方面的准备和完善。

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的年轻部分,具有思维敏锐、掌握最新知识和技术、创造性强等特点,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很多大学生并未意识到自身的巨大优势,很多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就业意识淡薄,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在面临就业时显得仓促被动,不能全面了解社会就业情况,因此不能准确定位自己,更不能坚持所长、有所突破,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当代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时,结合自身特点,另辟蹊径,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做合理准确的引导,而倡导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更是一个沙中淘金的漫长过程。

高校就业工作的紧迫性和严峻性使辅导员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就业指导老师需要准确掌握人才需求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意见,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高校创业指导队伍的建设则需要在此基础之上,首先对创业指导老师进行专业培训,创业指导老师需要更加全面了解社会创业大环境及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各项政策,做好及时传达大学生创业政策的传输带作用,引导大学生全面了解各种创业项目,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尝试;其次需要构建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平台,如加强校企合作,创造更多的大学生实习平台,拓宽大学生就业信息渠道,鼓励大学生正视就业压力,面对压力寻找机遇,等等。

大学生自主创业除了面临上述的一些问题,总体来说,社会也未形成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环境。仅靠大学三、四年的职业规划指导,很难应对自主创业的高要求。高校创业指导工作机制也不够完善,大部分高校还缺少一支高素质、掌握科学手段与现代化方式的专业化创业指导工作团队,不能对大学生创业做及时全面的协助和指导。

2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引导的措施

(一)加强就业观、创业观教育引导

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实际,深刻认识严峻的现实,切实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创业观;引导大学生结合当前形势和就业政策、就业预期,加强对世情、国情和社情的了解,树立国家至上、事业为先的观念,树立“行行可立功,处处能就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和成才观;引导大学生客观评价自己,妥善处理好职业理想与就业现实的关系;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正确对待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之间的关系;提升精神境界,确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

在创业上,应引导大学生大胆实践,勇于创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的经济成分更加多样化,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必是大学生的首选,大学生完全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整合资源,积极投身到自主创业的热潮中。一是培养创业的勇气、胆略、激情与信心,树立“创业”是成功开创事业的理念;二是以创立一项事业为目标,努力成为新兴行业、新兴领域的开拓者与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而不止于解决一己就业岗位,不停留于谋取一份职业;三是理性对待创业机会,合理定位创业目标。由于知识、技能、经验、资金、能力、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创业初期挫折多,投入大,并且整个过程都伴随着风险,要充分估计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境,用足够的勇气去面对,用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去解决。要帮助大学生认识到“条条道路通罗马”,社会在进步,人类在发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学习知识,提高素质,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创新,在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创新基础上创业。

(二)加强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的教育引导

职业道德是适应各种职业特殊要求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是道德意识和行为成熟的表现。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后备建设者和生力军,只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才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引导他们把学识和才智服务于社会,奉献于人民。

当代大学生思维灵活,自身意识强,注重个人奋斗,有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有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初步设计,希望凭借个人奋斗和努力向社会证明自我。但这种美好憧憬和愿望的背后又隐藏着他们对将来所从事职业的一些困惑和迷惘。针对大学生的这种希望与困惑、进取与彷徨、认识与失落交错的职业观现状,适时加以教育引导,加强职业道德、行业知识教育十分紧迫和必要。

(三)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引导

大学生在就业创业的实践活动中,要有利于提高素质,提高能力,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有利于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责任感与敬业精神。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引导和帮助大学生面向基层,把社会实践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起来。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结合理论学习在实践活动中提高素质是最为有效的学习。大学生需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主动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理解知识,增长知识,增长才干。

(四)加强创新意识和技能培训的教育引导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教育部要求加强对老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立高新技术企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大学生不应该仅仅是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更应是新岗位的创造者。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学生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实施创业教育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措施。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但是一条新的就业渠道,同时能带领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成为缓解劳动力就业压力的主力军。大学生是劳动力市场中素质较高且具有一定知识和技术的群体,这一群体较之其他劳动者更容易创办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竞争力的新型企业,容易形成对资金、劳动力都有吸附能力的企业群。

(五)加强就业创业个体化的教育引导

个体化引导即为有针对性的引导。不能顺利就业创业的原因很多,有个人能力、就业观念、社会需求量等问题……进行分类指导,可以针对学生的个体特征区别对待,有的放失,更有利于扬长避短,找准个人与职业的最佳结合点,提高教育指导的针对性。

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引导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渴望,服务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成长。在做好教育引导过程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寓教育于引导之中;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工作,寓指导于辅导之中;以学生事务管理为基础工作,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六)加强就业创业政策的学习指导

大学生就业是劳动力就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理所当然要受国家就业政策的指导和制约。大学生只有全面准确地掌握就业政策,了解社会的需求信息,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责、权、利,获得就业的主动权。

党和国家非常关心大学生就业,已把大学生就业情况纳入政府政绩考核内容之中;中小企业招收大学生就业给予了各项扶持政策;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给予了多种税收优惠政策;为大学生提供免费创业教育培训和创业指导服务……这些将极大地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推动高校就业与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

(七)加强就业创业过程中的心理疏导

在就业创业激烈的竞争中,在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的矛盾中,大学生承受着相当大的心理压力。工作待遇、工作环境是否满意,专长、兴趣能否得到发挥,择业屡屡受挫,创业困难更大,这些让他们忧心忡忡。诸如此类的问题让初次步人社会的大学生们寝食难安,也使他们本来正常的心态变得敏感起来,心理陡然问产生焦虑和恐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适时到位,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首先,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乐观的人生态度表现为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工作和事业,这种热爱会冲破暂时的困境与挫折,开动脑筋,百折不挠,化危为安,开辟崭新的人生境界。其次,要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构建和谐、良好的人生环境。心理的和谐与心理健康是积极应对竞争压力、挫折,适应环境的内在心理基础;人际关系的和谐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紧张、焦虑情绪,使个体在分享人际关系的和谐与温暖中获得继续奋斗的力量。最后,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掌握必要的情绪疏导、心理调整方法。尝试运用一些调适方法保持心态平衡,维持心理健康。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东方不亮西方亮”,相信社会,自强不息。同时,多参加健康向上的活动,多找朋友或老师、家长倾诉。变换环境,广交朋友,学会宽容等,进行心理调适,缓解心理压力。

3结语

第3篇:大学生如何创业范文

一、全国大学生创业第一人李玲玲:没有失败的女老板,指数为3

创业回放――1999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大三学生李玲玲因高杆喷雾器和防撬锁两项专利被武汉世博公司看好,获得了10万元创业风险基金,并注册成立天行健科技开发公司,李玲玲以专利入股,占公司40%的股份,出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于是,她便被媒体称为中国第一个获得风险创业基金的大学生,全国大学生创业第一人。公司创办后,因为内部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最终导致李玲玲与投资方合作破裂,公司也随之宣告倒闭,李玲玲的创业因此失败。

现状概述――天行健公司破产后,李玲玲于2000年创办了自己的网站――中国大学生创业网。5月注册成立了武汉海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任总经理。公司以“海纳百川,有融乃大”为创业理念,主要从事大学生素质拓展推广项目、软件开发及网络工程,以及专利技术的开发及销售;还有一个以李玲玲专利为核心技术的海纳防盗门厂,厂房建在武汉市江夏区,占地10亩,防盗门的生产销售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笔者感言――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条件下,年轻的李玲玲一路摸索,披荆斩棘,虽然跌倒过,失落过,甚至想到放弃过,但她凭着“年轻没有失败”的豪言壮语,在困难的边缘几经挣扎,始终坚持没有倒下,终于叩开了大学生的创业之门。创业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追求,需要资金,更需要承受失败打击的能力。

二、大学生休学创业第一人鲁军:蓄势待发的餐馆小老板,指数为2

创业回放――1998年12月15日,清华大学16号宿舍楼519活动室里,20来岁的刘颖靠一台老式的PC机开通了他的个人网站“化云坊”,并一跃成为教育网内最大的个人网站之一。随后,鲁军、童之磊、马云、陈曦和刘颖5人在宿舍的仓库里把“化云坊”演绎成了易得方舟公司。1999年5月,易得方舟成为“清华大学第二届学生创业大赛”诞生的首批学生创业团队。1999年7月18日,鲁军作为清华大学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申请休学获得批准,成为中国第一个休学创业的大学生。1999年8月,在获得第一笔私人投资后,他正式创立北京易得方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任总裁。2000年5月,公司又成立了北京易得方舟中文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易得方舟鼎盛时网站的日页面浏览量突破300万,注册用户达到15万。但到了2000年底,易得方舟账上只有几千元钱。到了2001年9月,鲁军已经无力交纳每个月12万元的服务器托管费,宣布放弃网站,离开了易得方舟。

现状概述――鲁军没有确切消息,但据有关媒体透露,他在北京经营一家餐馆,并准备从事与媒体相关的业务。

笔者感言――方舟沉没了,但船长和水手都是勇敢的。鲁军作为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敢于申请休学创业,这是何等的勇气和魄力。有了这种勇气和魄力,人生道路上还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碍呢?有了创业经验教训的积累,有了过去创业辉煌的铺垫,鲁军也许正在聚积力量,蓄势待发。我们相信,中国创业英雄谱上一定会有他的大名。

三、上海大学生创业第一人傅章强:身价千万的老总,指数为5

创业回放――1998年初,傅章强还是上海海运学院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他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投资2万余元,置办了三台电脑,开始了创业的历程。当年12月,他靠申德宝公司出资100万元这笔初始风险资金,悄悄在浦东正式注册了必特软件有限公司,成为申城大学生创业第一人。1999年6月趁上海浦东软件园首期工程结束招商之际,他抓住机会成为第一家谈判单位,并签订入园协议。2000年3月成为第一家入驻浦东软件园的公司。2001年11月,公司通过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现状概述――傅章强仍然是上海必特软件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公司总资产从注册时的100万元增长到2000多万元,拥有了上海必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必智软件有限公司、上海必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必特软件有限公司四家控股子公司,并在北京、广州、武汉等重要城市设有分支机构。公司计划出售逾30%的股份,以筹集资金为公司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申请上市做准备。

笔者感言――“做中国的微软”,是傅章强的一个梦,也是他的创业理想。正是这种理想,使他敢为第一:第一个注册公司,第一个与别人谈判,第一个入驻浦东软件园。敢,不仅是一种胆量,更是一种睿智。同志参观公司后,给予“敢说、敢学、敢做”的最高评价。

四、吉林大学生创业第一人董一萌:具有创业标兵头衔的董事长,指数为4

创业回放――1999年的7月份,董一萌考入吉林大学经济学专业学习。他从高中时代开始投身IT创业,创立了广播在线网站,进入大学后,在2000年作为制片人成功我国第一部网剧《原色》,并与中华商务网合股经营电子长春网站,致力于长春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2001年获得长春市政府“新星创业基金”10万元。有了这笔资金,董一萌认为是发展个人事业的时候了。在2001年9月11日,长春一萌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的营业执照发下来了,他也正式踏上了追求财富的路。董一萌因此被媒体冠以“吉林大学生创业第一人”称号。

现状概述――公司成立以来,董一萌一直任董事长。公司业务已经包括网站建设、网络推广、软件开发、财务管理软件、短信增值服务、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正版软件采购、硬件采购等多方面,新浪、用友软件等知名公司已成为公司的合作伙伴。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已成为营业规模达300万元的高科技企业。2005年,董一萌被评选为吉林省创业标兵。

笔者感言――年轻真好!董一萌才26岁,但已经身价百万。然而,百万的身价,不是捡来的,不是别人送来的,而是一个年轻人以锐气、执著和拼搏开拓出来的财富之路。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他都一直在坚持着,没有放弃。创业要有恒心,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更要有破釜沉舟的风险意识。

五、广东大学生创业第一人卢伟麟:身陷囹圄的囚徒,指数为0

创业回放――卢伟麟是中山大学公共关系专业学生,才华横溢,读书期间就一直在别人广告公司做市场策划,这也触发了他的创业灵感。大三的时候,他找到学计算机的几个朋友商量创办公司的事,大家一拍即合,并且制定了“要做,就要做大的”目标。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找朋友“贷款”、验资、办照……1999年4月,一个注册资金30万元的广州市民营高科技公司――智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诞生了,卢伟麟为法定代表人,后来他又担任逸挥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的副总裁。包括卢伟麟在内的7人团队被媒体誉为“开创广东大学生在IT界创业的先河”,“正式吹响广东大学生创业第一声号角”。

现状概述――2005年2月28日上午,广州东山区法院对一宗传播物品牟利犯罪案进行了一审公开宣判,案子的被告就是广州市智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卢伟麟。因以牟利为目的,在互联网上以经营电影网站的方式传播电影文件,构成传播物品牟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0元。庭审时,卢伟麟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面色苍白,样子十分斯文,安静地等待宣判。在听完判决后,他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面对蜂拥而上却被挡住的记者们,他一言不发,低头跟着法警走出了法庭,去度过他的囚犯生活。

第4篇:大学生如何创业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 风险 高校 政府

随着中国高校扩招,高校大学生的数量日益增多,高校的扩招最终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高校毕业的生的就业问题,庞大数量的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困扰现在的政府、高校、家庭以及大学生本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自主创业成为一部分优秀大学生的理想就业形式,但是高校大学生创业面临诸多创业风险,大学生是否具有效化解创业风险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的成败。大学生创业远非想象中那么顺利,由于缺乏经验、阅历及风险意识,创业的成功率不高。大学生创业是一个机会,创业并非一蹴而就,创业的路上总是伴随着各种风险。大学生创业者只有学会善于分析自己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才能懂得如何有效化解创业风险,才能确保创业的成功。

笔者认为,当今大学生的创业风险的有效化解,要通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化解,那就是通过政府、高校、家庭以及大学生本人的四位一体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有效化解大学生的创业风险。我们下面分别论述这四位一体在哪些方面化解大学生的创业风险。

一、政府在政策层面,应该制定专门针对大学生创业方面的政策,在政策层面支持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的就业模式

首先,政府应该完善法规,在法律层面上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进行立法规范,解决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产生的法律问题。大学生本身是一个弱势群体,只有专门制定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法律,从法律的层面对大学生的创业进行规范和管理,才能有效避免大学生盲目创业而带来的市场风险,有力保障大学生的创业的成功实施。有了专门针对大学生创业法规,对于解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是非常有效且及时的,对于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化解大学生的创业风险,也是有作用的。

其次,政府应该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们知道,大学生还是纯消费者,没有太大的经济能力,而资金问题就是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一大难题。解决创业资金问题,也有利于化解大学生的创业风险。通过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鼓励和扶植前景看好的学生企业,这不仅仅帮助大学生解决了资金问题,保障大学生的创业成功,而且,对于国家经济长期发展也是有利的。对于市场前景看好的大学生企业项目,政府通过专项资金的支持,使之发展壮大,顺利成长,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市场意识,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创业浪潮。

再次,政府可以制定对于大学生创业资金小额贴息贷款政策,化解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出现的资金难题。问题是摆在大学生创业面前的第一大道难题,也是创业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没有了资金创业也就无从谈起。通过银行设定的国家贴息贷款,大学生解决创业的第一大难题。

最后,政府应该定期组织专门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同学进行企业经营的培训,使之对于企业的运转,经营、管理等方面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和提高,避免因这方面知识的缺乏而导致创业之路坎坷,甚至是创业夭折,有效化解大学生因对于企业经营与管理方面的知识的缺乏而带来的风险。

二、作为承担大学教育的高校,我们认为应该积极在各个方面,促进大学生创业风险的化解

一名本科生而言,四年生活在大学里面,大学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政策,大学的课程设置,大学校园创业环境的培育,都会促进大学生创业风险的化解,我们认为高校在化解大学生创业风险方面应该也可以扮演更多的角色,我们分别论述高校在哪些方面的作为可以化解大学生创业风险的化解。

高等学校应该积极改变现行的圈养式的宿舍管理模式,给广大同学更多的接触社会的空间,促进大学生对于社会的了解。

我们现在的宿舍管理模式就是严格禁止学生夜不归宿,出发点是为了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而现代社会是一个复杂充满竞争的社会,大学生作为一名成年人,却享受未成年人的管理模式,这对于他们的成才与社会化历程是不利的。现行的宿舍管理模式对于大学生创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这种管理模式,是否认大学生成年人最基本的权利的。

大学生作为一个年满十八周岁的成年人,他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而我们现在宿舍管理模式却实际上否认大学生的成年人特征,圈养的结果是我们的大学生的心理永远停留在未成年人的水平上,这样就很多大程度上不利于大学生的创业,进而增加了大学生创业的心理成熟度方面的成本。

其次,这种圈养的宿舍管理模式,不利于大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延缓了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圈养的管理模式,压缩了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时间与空间,而社会却是教育青年人的一个很好的舞台,而在现行的管理制度之下,我们的大学生依然生活在象牙塔里面,缺乏社会最基本的经验与常识。

再次,这样圈养的宿舍管理模式,不利于大学生创业方向的选择。创业要面向市场,市场决定创业的方向。市场需要什么,行情如何,现在的行情是好还是坏,将来是好还是坏,这些都是在创业初期都是要了解和掌握的。而现在的这种圈养的宿舍管理模式,大大不利于大学生从校园走出去,从宿舍走出去,到广泛的社会上去了解市场行情。

最后,这种圈养式的宿舍管理模式,对于大学生成人意识的培养,责任感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这种管理模式下,只能塑造的是儿童版的大学生。因为老师没有把他当成一个大人来培养,而是对待小孩的心态去面对的,在这种心态之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他自然也会仍然把自己当小孩来看,而这种成人意识的缺乏,却是大大增加了大学生的创业风险。

鉴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弊端,我们认为,高校首先在管理方面应该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去管理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不能用老的办法,去管理今天的大学生。我们认为高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改革宿舍管理规定,实行灵活的查寝制度

比如,如果同学晚上有事不回来,应该及时和同宿舍说明,让本宿舍的同学知道其去向。以确保学生安全。

(二)允许与开放校外租房制度

允许学生外面租房,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学生及其父母和学校签订协议,承诺,在校外租房发生的一切事宜和学校无关。解除高校的后顾之忧。这样,一方面,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接触社会的空间和时间,有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增加社会阅历,了解如何与人交往等。

(三)关于上课,实行网上请假制度

现在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主流趋势。通过实行网上请假制度,有利简化大学生请假手续,从而更有利于大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业实践中去。从而为创业的成功多一份时间保障。

其次,高校在校内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多开设与就业有关的尤其是企业管理与经营方面的指导课程。企业是一个复杂的机构,他涉及方方面面,所以,高校加强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方面的课程的设置,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加创业所欠缺的企业知识,从而有利于化解创业路上因缺乏企业管理而带来的风险。

再次,高校应该在学校内部形成一股创业的风气,培养浓厚的创业环境。

1.高校可以设立扶植在校大学生的专项创业奖励基金,用于管理在创业方面搞得比较好的同学,增强其企业后续的发展能力。这种创业专项基金,可以每年评选一次,就可以在很多成都上带动影响同学们的创业热情。

2.大力邀请创业成功的名企老总,来校园举行创业经验交流演讲。像马云,马化腾等名人,如果每年能定期邀请到这些人前来校园讲座,这对于有创业梦想或者已经创业的人同学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指导,能坚定其创业决心,从而化解创业路上因为信心的丧失而中途放弃的这种选择。

3.对于创业比较成功的同学大力宣传,鼓励和激发有创业梦想或者正在创业的同学们的信心与勇气。

三、大学生父母的正确引导,也是化解当代大学生创业风险的又一大因素,我们认为,作为大学生的父母,为了有效化解当代大学生的创业风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市场风险意识

创业要面向市场,而创业前的市场调研,是创业的第一步,作为大学生的父母,应该首先引导大学生市场调研,树立市场需求第一的意识。没有市场需求,创业就变得很盲目,同时也增加了大学生的创业风险,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市场需求第一的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二)给予大学生必要的创业资金支持

大学生是纯消费者,没有太多的经济能力,而家庭对于大学生的创业第一桶金的支持,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是很重要的。同时父母要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资金监管,及时了解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出现的资金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大学生创业的资金风险。

(三)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创业过程中出现的挫折,增强大学生抗挫折能力

创业过程不是一帆风顺,可能会出现挫折,甚至,会出现创业失败的结果,如何面对挫折,增强抗挫折的能力,这对于初次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场考验,因此,父母应该引导大学生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增强抗挫折能力,才能保证创业的最终的成功。

四、大学生自身各方面的素质的提高对于大学生有效化解创业风险、最终创业成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我们认为,大学生要有效化解创业风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 大学生应该在创业前补充关于管理企业方面的各方面的知识

众所周知,企业是一个很复杂的整体,没有企业的相关知识,创业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了解企业的运营的最基本的知识,成为创业时候摆在大学生面前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只有具备关于企业运营方面的丰富的知识,才能保证自身创办企业的正确运营,才能有效化解因为不懂企业运营而造成的创业风险。

(二)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人际交往学,努力提高自身情商

企业设计到管理人,如何管理好企业员工,如何处理与其他企业人员的来往,如何与政府部门相关人员打交道,这就成为摆在大学生面前的一大门槛。因此,要想做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必须从提高自身情商做起,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积累企业的社会资源,保证自身企业的良好运营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黄珍.大学生创业的七大风险[J].特别策划,2008 (6)

[2]高风民,陆东辉.创业技能实训教程[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3]杨明东,邢瑞芳.十六大以来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新举措及其反思[J].当代经理人,2006.21.

[4]赵卫冲.大学生创业风险规避[J].经营管理者,2010(11)

基金项目:

本文系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专项基金号:KJZX201111

作者简介:

第5篇:大学生如何创业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困境;突破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2

随着市场经济就业压力的增大,党和国家倡导人们借助多种形式多渠道创业,以创业为途径解决就业难问题。高校作为各种人才的聚集地,在创业教育方面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并且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部分高校因创业教育理念过于陈旧、创业教育体系不健全、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缺乏等,使得当前的大学生创业教育陷入了困境,呈现出停滞不前的状况。那么,大学生创业教育该如何突破现状困境,是教育者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困境

笔者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尚且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创业教育活动陷入了困境,制约了教育成效的优化与提高。现将这些困境问题总结如下:①教师的创业教育意识过于陈旧。当前,我国很多高校虽然都开设有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但是很多都是流于形式,尚且建立其规范的制度与规划方案,并且很多课程都是选修课,没有建立专门的教育管理中心。在这种创业教育不受到重视的情况下,教师也不能与时俱进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愿投入过多的精力与时间研究创业教育思想与理念,甚至有些教师人为以就职形式就业更为稳妥,因此没有积极性了解学生对自主创业的看法与意愿高低。再加上学生畏惧创业中出现过大风险与过大困难,他们也不愿参与创业教育,以及高校在创业教育研究方面没有给予教师充足的资金与政策扶持,最终导致教师的教育意识也得不到及时更新,始终处于陈旧与落后状态。②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教师综合素质不高。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创业教育过于随意,没有构建出完善的教育体系,甚至创业教育中选用的教材都是就业指导类型的,这就使得当前的创业教育和学生的专业课程教学活动完全脱节,从而导致专业学习缺乏必要的指导性,进而阻碍了学生寻找优势创业项目能力的提高。而创业自身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与复杂性,这就要求创业教育中应涵盖有创业实践、创业技能、创业意识等课程,但是当前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十分单一,不能为学生创业做好必要准备。另一方面,创业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不能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③教学内容脱离实践,学生缺乏创业实践机会。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创业理论知识及创业技能,这就需要创业教育实践操作课程占较大比例。但是,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创业教育仍旧沿袭以往的理论教学模式,课外实践及案例教学很少,这就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创业理论没有用武之地,最终不利于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与增强。

二、突破大学生创业教育困境的有效策略

基于上文归纳的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一系列困境问题,笔者在深刻探究出现以上几种问题根本原因的基础上,依据自身多年从事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供各位读者参考。

1.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

理念是行为的指挥棒与导航灯,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与之相对应的教育方法、教育策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育理念科学性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育效果的优劣。因此,为了突破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困境,就需要高校创业教育教师大胆创新传统的创业教育理念,积极将先进的、崭新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教育活动中、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去,从而逐渐提高高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创业知识等。要想真正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在实际操作中高校应做好以下几点:①在思想上升华对创业教育作用与意义的认识,构建完善与科学的创业教育基本制度,专业设置创业教育管理中心。②依据大学生创业教育实际需求,制定一定的扶持政策,加大新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模式研究力度,确保研究资金足额、及时到位,激励创业教育教师积极参与创业技能、创业品质、创业动机、创业意愿等理论的研究工作,设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专项基金。③借助问卷调查、走访、访谈等形式全面了解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与看法,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培训方案努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创业意愿,用先进的创业思想替代其传统的就业理念,用科学的创业理念知识、健全的保障制度、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确保创业教育高质量进行,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创业观念,并使得他们对创业风险有充分的认识,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并自愿参与到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中来。

2.建立健全的创业教育体系

在高校的创业教学活动中,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性与否直接影响了教育效果的优劣。因此,要想切实增强大学生创业教育质量,就需要教师及高校努力建立健全的创业教育体系,从而为教育工作的顺利、有序、高效开展奠定基础。在构建创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点:①规范化设置课程。把创业教育当成必修学分内容,增加其学分占有比例,把其当成必选的课外学分类别。在设计教学内容方面,应增加心理健康、综合应用、经营管理等课程,尽可能使得创业教育知识多元化。②实施分层教学方案。依据学生的年龄、性格、年级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恰当的教学方案,推行具有鲜明特色的创业教育。针对刚入学的大学生,教育者应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愿、创业意识作为主要教育目标;针对高年级的大学生就应该将培养其创业素质、创业能力、创业技能等作为主要教育内容;针对各个不同专业的学生,教育者应恰当调整教学安排与教学计划,把创业教育和专业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促使专业理论教学可在学生的创业中充分发挥作用。③打造专业水平较高的教育团队。在教师选聘方面,应优先录用创业素质高的教师充当创业教育的任课教师,这时因为这样的人才在创业精神与创业意识上占有更多优势,对创业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并且积累有丰富的创业教育经验,在以后的创业教育中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及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高校还应积极为创业教育教师提供培训教育、外出学习、研讨会、学术交流等机会,使得他们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专业化程度,从而为优化创业教育实效创造有利条件。

3.建设先进的创业实践基地

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未来创业能力的高低。因此,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时,应加大对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努力为他们提供优越的创业实践机会,使得他们在实践中提升与锤炼,从而逐渐增强自身的创业能力。这就需要高校加强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应做好以下几点:①把创业实践较好地渗透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使得学生有充足的机会到本专业的实训基地中进行实践与学习,以精准掌握本专业的发展前景与趋势,了解与掌握本专业最新的科研成果。②激励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有创业热情及能力的学生可借助向学校创业计划书的形式获得一定的创业窗门资金帮助,并获得一定的场地支持,从而较为容易地实施创业实践。③充分借助校友资源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创业实验基地,使得学生在参与企业项目的研发与运营,逐渐提高自身学以致用的能力。④孵化大学生创业基本项目,保证创业项目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高校还应尽自己所能,努力为学生提供参与和创业相关的培训与高峰论坛,真诚邀请当地及全国成功的企业家到校和学生开展以“创业”为主题的交流会,从而将他们获得与积累的成功创业经验分享给学生。

总之,创业教育是先进知识与科学技术发热发光的转换器,还是推动国家经济、提高社会稳定性的有效途径。因此,高校应全面了解创业教育的重大意义,并积极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建立健全的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先进的创业实践基地,最终成功突破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困境。

参考文献:

[1]武巍.多S主体视阈下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与机制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5,3:115-118.

[2]张甜甜.浅谈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困境与突破[J].法制与社会,2015,32:231-232.

[3]潘浩.试论当前大学生创业培训教育发展之困境[J].亚太教育,2016,28:216-217.

[4]高晓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与策略探索――以医学生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0:294-295.

第6篇:大学生如何创业范文

关键词:企业资源;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能力培养;对策探究

一、依托企业资源推进高职大W生创业教育的意义

1.全面完善当下创业教育的应用观念

相对于西方大学的创业理念应用,我国高职院校在创业理念的应用上无疑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如当下很多高职院校对开展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存在认知偏差,同时有部分院校虽然开展了创业教育课程,但是课程的教育教学知识并没有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导致学生理论与实际脱节,无疑会造成创业教育只是纸上谈兵,因而无法发挥出很大的教育效用。企业资源的有效应用,可以帮助我国的高职院校逐步缩短这一差距。

2.提升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全面性

很多大学的创业教育课程缺乏系统性,这是由于一些高职院校在开展课堂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没有将高职院校的学生所学习的技术专业与创业课堂的教育内容紧密结合,这便导致学生认为创业教育的课堂教学内容“假大空”,因此,需要整合企业资源以创建全新的高职院校课程教育体系。

3.完善创业教育的师资建设系统

创业教育这一教学理念是由西方传来的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因此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并不了解创业教育的应用理念和应用模式,教学上缺乏经验,也就无法实现高职课堂上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引导高职教师明确企业资源的来源以及渠道,应用好企业资源,可以有效地提高高职教师对创业教育这一概念的认识水平。

二、依托企业资源推进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方式

1.通过应用企业资源,完善和改革高职院校课堂教育教学内容

将企业的创建经验和创建模式应用于高职院校课堂的教学内容当中,这不仅可以有效实现高职大学的创业课堂的教学内容丰富性和多元性,同时通过讲解实际案例,也可以使得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具有说服力,进而引导大学生系统地掌握创业知识。

2.发挥企业资源的优势,建立高职院校创业实践基地

高职院校应当与部分企业保持合作关系,进而可以有效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实现高职院校实践基地的有效创建。高职院校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可以使高职院校避免走入纸上谈兵的教育教学误区,真正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同时,高职大学生通过在校园的创业实践基地的实践学习,也可以有效提升创业自信心。

3.引导高职院校的教师应用企业资源丰富创业教育内容

高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加大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开展力度。高职院校可以定时派遣综合素质较高且学习能力较强的年轻教师去相应的企业进行学习,走出“象牙塔”,真正实现自身创业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从而能够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堂中,充分体现自身的课堂主导地位。

4.依托企业资源,创建校园创业环境

校园创业环境的有效建立,对学生的综合创业能力的提升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高职院校可以将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进行有效结合,创建多样化的高职院校创业文化活动,进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全面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实现学生的创业能力的进一步有效提升,为学生日后的发展铺设更加平坦的道路。

开展依托企业资源推进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研究,将企业资源充分应用于高职院校所开展的教育工作中,将高职院校开展教学工作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可以为学生在社会中实现良好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和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第7篇:大学生如何创业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措施

从当前社会发展现状来看,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而高职院校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就业的压力导致大多数高职院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此说在学校教学过程中老师就需要开展创业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职业理想,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下面本文就对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创新能力进行分析。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模式和方法,实现创新教学

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之下,缺少创新能力很难在社会立足,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老师片面的灌输式的传授给学生知识,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并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使学生缺乏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而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是形成并推动创业行为的内在推动力,同时也是创业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将创新意识以及创业精神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

这就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转变教学思想,从传统的教育理念束缚中走出来,深化改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要从就业教育的角度向创业创新的角度发展,并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既要注重就业教育,又需要不遗余力的推动创业创新教育的发展,这是实现高职院校学生成才的新型教育模式,也是今后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总趋势。

但需要注意的是,创业创新教育并不是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去创业,或者毕业之后就马上去创业,而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具有一种创新创业的精神,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技能,为其今后能过实现自主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创业教学平台,实现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融合

在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要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作为教学培养工作的核心,并构建起创业教学平台,实现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融合。

高职院校当中的创业教育,需要立足于基础教育,并在此基础上提倡实践教育和探索教育;同时,创业教育过程中需要更好的突出基础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并通过创业教育的社会性以及实践性更好的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实现两种教育的共同进步。教学中,需要以创业和创新为中心,培养专业人才,改革教育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形成创业教育、创业模拟以及创业实战于一体的立体化且多层次的创新创业课程的教育教学。

在构建创业教育基础平台的过程当中,则需要将创业的素质培养贯穿于专业素质培养过程当中,老师需要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要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必备的知识体系、能力及素质结构,构建起多层次的创业教学基础性平台,让大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创业的魅力、体会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将创新创业教学的实践互动和基础教学有机结合,形成特色特长加基础、专业加专长的特色培养体系。

具体来讲,教学中老师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专业第一课堂教学当中,并且在此过程中要充分的发挥第一课堂对于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塑造培养作用。创业素质培养中,需要采用典型化且特色化的精讲和多练教学方法,并积极的引入情景教学模拟训练法、角色扮演法等丰富的课堂教学方法,融合理论讲解和实战演练,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并学习到最新的企业管理策略等知识,在今后应用起来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三、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在学校教学中,单纯的通过老师的讲解并不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学校需要和社会企业进行合作教学,实现创新工学结合机制,不断加强深化改革实践性教育教学模式。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就一定要不断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深化“产”“学”“研”融合的程度,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基地,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创业实践提供基地。

高职院校既可以深入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企业建立起沟通合作的机会,力求与企业之间建立起合作关系,为学生实践学习提供基地,并和企业之间签订人才培养的协议,这样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学习,掌握实践经验,并且可以更加紧密的贴近市场和企业,培养自己敏锐的市场眼光,为今后的创业奠定基础。可以说,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高职院校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

同时,高职院校也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建立起校内创业孵化中心,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优势实现网络化交互性学习,并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个过程中通过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和现代化的管理技能,让学生更好的贴近企业,感受市场的动态变化。

因此,校企合作是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培养和提高创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的顺利实施,有助于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积极的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为高职院校学生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创新实践平台

创业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有实践平台作为依托,可以说,创业实战是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最终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构建起实践平台。

为了加强大学生创业实践经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校内外创业基地为载体,在高职院校内部,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搭建起良好的创业创新平台,营造良好的环境。如学校可以设立创业园区,让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也可以让学生自主申请项目,待方案通过之后学生可以在校内开办小型公司等。或者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进行自主创新,建立自己的创业工作室,学校给与一定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或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设计大赛等活动;同时,高职院校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学校可以采用创业实战竞赛的方式,有学校对项目进行跟踪、辅导、扶持、培养,通过创业服务中心的培养,通过各个团队之间的竞争,帮助创业学生看到自己更多的不足,借鉴其他创业团队和组织的优势,取长补短,实现创业项目的更好发展。

或采用考核的方式更好的挖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力。学校可以定期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考核,从项目内容、经营规模、实际用户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对于经营不善的大学生企业给与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克服经营过程中的难题,对于经营良好的大学生企业给与一定的奖励,比如,高职学校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对在校三年级以上大学生在具备相关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申办企业并且通过组织考评,换取一定学分。通过这种考核的方式既可以挖掘大学生的经营潜力,也有利于激发提升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

五、结束语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高职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转变教学思路,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创业能力,这是其培养人才的战略性发展策略,也是今后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趋势。本文就以此为中心,结合教学实际,对高职院校如何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对策,希望对于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帮助,更好的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共同扶持和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进一步激发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激情,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的队伍中来,引导青年大学生通过创业创新实现自己的梦想,成就自我。

参考文献:

[1] 余露,周盈.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途径[J].才智,2015(32):45.

[2] 李娟.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J].都市家教月刊,2014(3):3-4.

[3] 王中媛.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浅析[J].青年时代,2016(2):170.

[4] 顾静.浅析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23):75.

第8篇:大学生如何创业范文

一、新媒体的概念与特征

编者认为,不同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媒体是指通过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借助互联网与卫星等渠道,为用户提供快捷方便的信息服务。伴随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电脑与手机等终端进行网络的沟通与交流,这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也使高校教学育人工作面临极大的挑战,更是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课题。

从早期的寻呼机、无线广播、有声电视,到现在的互联网、数字电视、手机电视、微信等,仅仅二三十年间,我国新媒体的形式种类繁多,不断朝多样化方向发展。新媒体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由于日常办公与休闲娱乐的需要,人们在新媒体上花的时间逐渐变多,对新媒体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该书指出,新媒体符合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并已经与人们的生活、工作、休闲等联系日益紧密。而且,新媒体的信息容量非常大,信息传递速度十分迅速,人们获取、传递、分享信息的途径十分便捷。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工作起步较晚,一直致力于汲取英美等国的优秀经验,并结合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实际现状,研究和探索符合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相关理论、方法与模式,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不过在实际的操作中,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如下问题:首先,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团队。如今,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但是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却十分滞后,并不符合当前就业形势需求,尤其是缺乏专业化、高素质的专职人员队伍。一般来说,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由院系就业辅导员和就业管理部门共同协助完成,并没有专职的就业指导人员。举例来说,辅导员和学校管理部门事务性工作较多,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并不深刻,难以提供最新、最全的就业资讯,更难以为学生提高就业能力提供有效的咨询意见。其次,“季节性课程”影响学生发展。在书中,作者介绍我国的就业指导工作大部分属于教学某个学期或某个学年的最终环节,即所谓的“季节性课程”。尽管这种季节性课程符合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环境,发挥了一定的就业指导作用,但是并不能深刻全面地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反而是这种滞后性的就业课程影响了大学生的不断进步,无法提前认识和了解个人就业规划的发展前景。再次,就业指导渠道十分单一。该书指出,我国缺乏系统化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许多就业内容多为单纯的信息与政策宣传,或者是提供集中的招聘会、就业协议办理等工作,并没有结合不同层次、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指导性的就业帮助。尽管部分高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不过只是照本宣科地解释就业内容,并未将其当作一门学科进行深刻地分析。事实上,英美日等国就业指导渠道十分完善,不仅会针对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内容,而且还有系统化的就业后期服务,能帮助学生找到一份好工作,而不是一份普通的工作。此外,对于就业有困难的学生,高校还会提供定制化的就业服务,及时提供就业机会。最后,绝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观念非常陈旧,认为只要能找到一份工作即可,没有意识到学生成才的重要性,也无法为学生的就业出谋划策,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应付而已。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目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并不只是依靠课本,越来越多地通过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来拓宽自身的知识视野。并且,这些新媒体工具的传播速度很快,逐渐变成高校就业工作的主要技术支持,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模式,从而更便捷地帮助大学生就业。

该书指出,新媒体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摆脱了一对多的传统传播模式,能够迅速快捷地传递信息,提高信息的交互性。并且,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渠道增多,信息来源较广,信息更加便捷,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传播速度非常迅速。不过,对于不够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当看到大学生的负面就业信息时,很容易滋生消极情绪,从而影响高校就业工作推进的质量。所以,就业信息多元化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大学生迷失拼搏的动力。

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辩证分析

(1)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积极影响。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加方便的工作平台。所以,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了新媒体的重要性,将其融入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通过QQ群、微博、微信、贴吧等社交媒体,及时更新与高校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知识,希望能获得大学生的关注。同时,新媒体丰富了大学生就业工作平台。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能通过网络会议、图片、网络讲坛等方式,拉近和大学生之间的距离,摆脱严肃的教条环境,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丰富多样的传播渠道与传播内容。

(2)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消极影响。虽然新媒体创新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但是增加了就业推进的困y。孙丽园认为,新媒体的“海量信息”消解了传统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容易造成大学生缺少判断能力,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等冲击,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公共空间、公共秩序、公共精神、公共关系的维护被人遗忘。

五、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对策

由于全球经济接连面临“寒流”,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由来已久,大学生就业难的趋势愈加明显。如何帮助大学生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这是当前学生、家长、高校、教育部门等关注的焦点。所以,为了应对就业危机,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该采取如下创新对策:

(1)借助手机媒体技术,打造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新平台。在文字交流方面,短信息变成人们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之一。高校可以打造短信咨询平台,通过短信来提供丰富多样的就业咨询服务,尤其是就业手续、招聘信息、用人单位信息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毕业生还能把关注的问题以短信的方式发送到平台上,相关人员应该立即进行解答,并设置为“常见问题解答”提供基础性的热门咨询服务。此外,还可以构建手机就业指导网站,学生只要在手机上登录账号,就能直接浏览最新的就业指导菜单,选择性地获取所需的就业信息。

(2)打造优质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完善新媒体课程修订工作。高校必须结合新媒体的优势,打造专业资深的就业指导工作师资队伍,并及时地根据就业形势的变化制订科学合理的新媒体就业指导实施方案。同时,还应该结合学生对新媒体利用的现状,倾听学生的就业困惑,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新媒体就业指导手册,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资本。

(3)利用校园网,将校园招聘会和网络招聘会有效结合。就业工作的开展,需要从校园就业氛围入手,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校园招聘会与网络招聘会的结合,提高招聘会的质量与数量,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就业需求。还可以通过校园网,采取图片、文字、音乐等多种元素的呈现方式,及时更新用人单位的信息,吸引学生及时关注,有的放矢地投入到校园招聘会中。

(4)打造与完善高校就业部门的信息平台建设。高校应该借助新媒体的优势,打造与完善高校就业部门的信息平台建设,将学校就业官方用户植入到微信、微博、论坛等平台,定期定时做好宣传服务。同时,还可以在微博平台与招聘企业进行互动,鼓励和支持学生共同参与,把招聘内容、招聘信息与招聘活动有效地联系起来,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此外,还可打造和完善微信平台,通过形象生动的文字与图片,积极宣传和推广国家的最新就业政策、就业新闻、就业技巧,帮助大学生了解最新就业形势,增强就业能力。

(5)构建职业资源数据库,打造新媒体办公系统。对于就业指导工作来说,传统就业指导模式并不符合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就业需求,所以高校需要根据大学生的特征,研究与开发符合高校实际需求的就业办公系统,并且,构建职业资源数据库,方便大学生从中查询自身专业的典型职业企业与职业类型,从而提高他们在职业教育方面的能力,进而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第9篇:大学生如何创业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高等医学院校 大学生创业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55-02

在高等医专院校实施大学生创业课程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创业的品质,能够提高学生创业的能力。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的时代,互联网的发展促使就业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创造了更多的创业条件[1]。

1.互联网+时代下高等医学院校创业课程突出问题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过于表面化[2]。对高等医学院校的创业课程实际设置来看,大多数医学院校没有设置相关的课程,仅仅是将创业教育课程当作是一门指导课进行,创业课程在医学院校并未系统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创业教育也只是被当做是业余教育,并没有纳入到医学院正式教学体系中去,同学校专业教学间缺乏一定的结合以及联系。一些高等医学院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足,缺少急迫性和自觉性。认为创业教育仅仅是大学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的一项内容,不需要花太多的功夫实施。也有学校认为在大学期间,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得好专业知识。虽然一些医学院校对创业教育有一定的重视,但是对于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方式上认识主要是教学生如何经商或者是如何创立企业教育;甚至有学校认为创业教育的实施是为了解决就业困难的现象,创业教育的目标也仅仅是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就业。

2. 互联网+时代下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创业课程的改革

2.1 健全创业课程设计理念

要提高高等医学院校创业课程的设计理念,首先要明确学校创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从互联网+时代下的创业前景来看,高等医学院的创业教育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品质,建立良好的创业知识结构。从这一教学目标出发,在课程设计上要实现综合性和普适性的结合,创新课程教育理念,实现创业课程体系的完整。学校要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不仅要培养其创业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其创业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应提高创业课程设计的有效性。可以说,课程设计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会关系到创业教育的成败。具体来讲,高等医学院创业教育课程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涵盖创业组织、经营以及人际交往;第二部分应当包括医学院学生专业课程的开放性,要从学生需求以及专业兴趣出发。

在课程的设置时间上适当的延长。延长课程并不是说要占用专业课程。延长创业课程是将其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去,在提高专业教师创业意识同时对其进行创业培训的基础上结合医学专业进行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这样将教学无形中渗透到专业教学中也就能够延长创业课程教育的时间。创业课程设计要贯穿到医学院整个阶段,而不是仅仅针对毕业生。在整个学习阶段接受创业教育的熏陶,学生才有可能形成较强的创业能力。

2.2 构建四个体系

2.2.1 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

高等医学院创业教育应当包含创业意识和创业品质教育两大部分,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建立理论体系。创业意识教育包括了对学生进行风险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市场意识等的教育。在这个方面要引导学生在学校期间做好知识的储备,指导学生分析实际的创业案例,吸取一些成功的经验。创业品质教育则包含了学生创业独立性、坚韧性以及适应性的教育内容。多数创业成功的人士的综合能力较强,包括市场开拓、组织管理、决策能力以及交际能力等等。要实施创业课程教育,还应当将这些知识涵盖进去。在理论上打好实践的基础。

2.2.2 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可以多举办一些专业竞赛或者是创业设计等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提高学生创新以及思维等能力。

例如,可以建立校内的实践基地。设立创业一条街,给学生一定的场地,学生自己设计项目申请,又教师评审小组通过后可在校内进行创业活动。或者,学校开展模拟公司,给学生建立平台,结合学生实践、专业以及创业能力,进行模拟创业。

此外,还可以通过同校的一些实践基地合作,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企业生产中去,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市场经营的风险。

2.2.3 建立多元化的辅修课程体系

在互联网+时代下给创业提供了更多的条件,但同时又具有复杂性。仅仅是靠一门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可以设置必修课和辅修课。必修课涵盖创业入门、管理以及财务等知识。辅修课涵盖学生素质培养以及拓展训练等知识。

2.2.4 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体系

创业活动的操作性很强,课程也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进行师生交流,培养学生思考以及独立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来为学生讲解分析实际的创业案例指导学生如何全方位的实施创业。

互联网+时代下创业的方式有很多,创业的条件也充足,但是要如何创业成功并不简单。在高校中要设置创业课程就要能够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能真正为学生创业的培养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