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自我管理范文

大学生自我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自我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自我管理

第1篇:大学生自我管理范文

关键词:自我管理;问题;方法

一、大学生现阶段的成长背景

大学生目前正处于敏感时期,在给予充足自由的大学氛围里,松懈是不可避免的情况,很多大学生抱着考试及格就好的心理,整日无所事事。这也是一种缺乏自我管理的表现。因此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大学内的学习能力。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教育,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适应社会潮流的必要措施。

大学生处于一个半独立的状态,远离父母与亲人,同时,学校对于学生的约束也慢慢放松,但是绝大部分的学生还是依靠父母给予的生活费生活。正因如此,大学生普遍希望获得独立,得到家长和学校的认可,向家长证明自己的能力,这就是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萌芽;同时自我管理有利于大学生明确自身的能力和目标,有利于大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有效的自我管理才能让大学生活过得更加充实,避免时间的浪费。

随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带来的压力,学生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创业,比如代购、网店等等一些力所能及的创业项目,其实这也是一种自我管理的体现。在自我管理中通过自我选择,在目前的形势中根据自身情况获得最有利的方案。这就是在思想的狂流中产生的一种新潮。同时也说明了自我管理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只有通过有效的自我管理才能得到最全面的发展。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成为当下最重要的问题。多项社会数据表明,毕业之后,未能就业或者未能达到自己预期期望就业方向的大学生越来越多。造成这样情况的绝大多数原因在于大学生无法正确地进行自我管理。

二、大学生容易遇到的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周边环境的变化而带来的大学生生活、学习、心理等各方面的问题日益增多。

1、经济问题。进入大学后,每个学生的生活费都是由自己管理的。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各项开销没有规划。很多时候是月初大手大脚,月末精打细算。更有甚者花费超支,只能选择借钱或者做兼职弥补开销。

2、心理思想问题。当离开父母的庇护和管束,大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由。渴望自由是每一个人的天性,尤其是对于约束已久的大学生。所以很多大一新生的着重点放在了如何享受这种自由,如何解放自己的天性。但是他们把享受自由理解为可以尽情地玩游戏、睡觉、玩手机等等。自由是什么?自由是人类凭借自己的意志进行自由支配,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享受自由并不指的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缺乏了父母的约束,很多大学生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做某些事情会有怎样的后果。

3、学习工作问题。在进入大学之前,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都是在老师的督促和指导下进行的。然而进入大学,整个教学方式的转变让很多学生变得更加懒散,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的屡见不鲜,更有甚者为了睡懒觉或者打游戏直接逃课。大学的教学方式十分自由,每个人可选择自己想学习的课程,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老师。一个课堂有时候甚至会有100多个人同时听课。大学老师不可能还像高中那样管的很严厉,所以一个学期下来,老师对于听课的学生大部分都叫不上名字来。因此,也给了很多学生钻空子的机会,只要不点名就没有关系,如果点名让同学帮忙答一下到。同时,很多同学抱着及格就行的态度,平时听课不认真。只是考前突击一下,导致课程学习不扎实。此外,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学习不重要,锻炼自己的能力才重要,所以参加各种社团活动、部门活动等,不把学习放在心上。

4、健康问题。大学生体质问题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各省《公民体质监测公报》中,19~22岁的学生各项身体素质指标进一步下降,每次体育测试时,有很多学生不能达到标准。甚至有的人会在跑步中晕倒。大学生的健康问题越发严峻。

三、加强自我管理的方法与措施

自我认知。自我管理从自我认知开始。只有对自身做出精确定位,全方面的评估自身的情况,才能制定出最合适自己的方案。

确定目标。每个人的能力不同,优缺点不同,爱好不同,想法不同。所以适合别人的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最合适自己的目标。不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都可以确定一个目标,进行更好地管理。例如,对自己生活费的管理,对自己学习情况的管理等。

制定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根据自己的目标制定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长期计划是一个总体要达到的目标,而短期计划是为了适应长期计划而制定的,是在长期计划的基础上进行分解从而得到的。长期计划可以是大学四年内我们要达到的一个高度和水平。短期计划的时间可以是一个月、一周、一天。将目标不断地分解。只有长期有效地坚持,才能达到目标。

提高自身执行力。无论计划制定的多么完美,如果没有按照计划进行坚持的话,计划的制定就相当于1之前的0,毫无意义。只有提高自身约束力。每天坚持完成自己的目标,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如何提高自身的约束力。第一种方法是自己每天多定几个闹钟提醒自己。第二种方法就是给自己一个限制,比如说不完成不能睡觉等等,因人而异。

检验完成情况。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检验一下自己的完成情况。根据自身完成情况,思考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计划有不合理的地方修改或调整下一阶段计划。如是自身问题,则加强自律。

通过自我管理,大学生应该在原有基础上逐渐改善本身存在的缺点。确定自身发展方向,并为之努力,提高自身价值,使之在未来的就业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 廖秀美.浅谈大学生的自我管理[J].人力资源管理,2010,(02).

[2] 孟献雷.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02).

[3] 李满林.大学生自我管理探析[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03).

[4] 陈克江.大学生自我管理浅说[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4).

第2篇:大学生自我管理范文

心理学研究表明,信心是人成功的基础,而表扬是人获得信心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在教育学生时应尽量少批评,多表扬、多鼓励、多启发、多引导,做到既要关心爱护学生,又要严格要求,有错误决不迁就他们。认识自我是人对自身的反省和认识。如果学生不能全面认识自己,班主任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指导学生,让每个人都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因此,教师要根据班级的情况创设情境,让学生能主动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比如,每批新生的第一节课,要布置学生一份作业,让他们谈谈自己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是引以为豪的,还有哪些地方感到苦恼,以及自己本学期的打算。然后,再经常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写写阶段总结,或者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互相交流,让学生对班上的每位同学轮流进行优点点评,让每位学生都体会到自身的优点,树立信心。同时,这样的做法也让每位学生明白,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是有闪光点的,也有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

二 创造机会,让大学生查找不足,实现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就是行为的自我约束,在“规矩”中成就“方圆”。这一阶段,班主任要根据实现目标的需要,努力创设民主的管理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乐于参与,敢于参与,善于参与管理。在自我管理工作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学生既是主体又是执行者,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的成败取决于自我管理意识的强弱。由于民族地区的学生大多存在自我管理意识相对薄弱的情况,而且在学习和生活上都存在较大依赖性,因此更要着重在校园建立自我管理的氛围。为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们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但仍需要时刻督促他们,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为了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动机,本人将班中的大小事情都由班干去管,由学生自己处理。还可采取每周自我小结、期中期末自我总结等形式对自我管理工作加以归纳总结,有针对性地让一些同学在会上总结交流。通过这些方法,学生有效地自我督促、自我控制,逐渐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有效地提高了班级教育和管理水平。引导他们由“被管”向“自管”,由“他律”向“自律”过渡,班主任工作轻松多了,教育管理效果也明显好转。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些方法的确是教育好学生的“法宝”。它改变了教师总是跟在学生后面转,而效果却是事倍功半的状况,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管理学生就不再头痛了。

三 开展活动,在活动中促使大学生塑造自我、激励自我

自我激励是行为的内化过程,它把学生的自我目标变成持久的约束力,从被动实现目标转变到主动实现目标。这一阶段教师要积极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进行各种途径的自我激励。自我激励是自我教育能力形成的一个重要过程。受到藏族民族文化的影响,许多同学都能歌善舞,颇具文艺功底,基于这个特点,教师可以采取开展文艺活动的形式,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个人素养。每个学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几次大的班级的活动。如读书演讲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养成爱学习、爱读书的习惯。通过一些优秀生的上台演讲,让学生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又如,为一位平时一声不响、不为大家注意的同学过集体生日。在生日派对上,每个同学都对过生日的同学说出真诚的祝福语。通过这样的活动拉近学生们心与心的距离,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的同时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同学们懂得关爱同伴,同时让每一位同学都感受到他是受人关注的,大家非常在乎他。

此外,才艺展示也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值得开展。同学们发自肺腑的称赞、热烈的掌声和鲜花,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是最棒的,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们的个性在活动中展示,在别人的赞叹声中散发出自信的美。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为学生创造了自我锻炼、自我管理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展示个人魅力的舞台。这是学生认识社会、踏入社会的形式之一,也是实践自我管理的基本途径。

四 学会管理财物

物质基础是开展事业不可缺少的,没有财物的支撑就难以顺利开展各项活动,事业很难获得成功。大学生在校的花销主要靠父母供给,基本上没有理财观念。除此之外,地区大学生中贫困生所占比例相当大,如何解决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的来源是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因此,学会合理理财消费对于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五 结束语

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民族的希望,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还要学会自我管理。大学生只有充分认识自我,具备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独立处理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更好地融入集体和社会之中。

参考文献

[1]龚世星、江立成.把握大学生心理新特点,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第3篇:大学生自我管理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我管理 分析 研究

伴随社会飞速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成长,他们对自我管理的需求也不断增强。自我管理不仅能够满足大学生个体全面发展和社会对大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发展个性,开发创造力。但当前大学生对自我管理的认识和实施还不足,需要辅导员在大学生自我管理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

一、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概念内涵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创新,都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文明提升的高度。在众多能力中,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强弱将决定其发展的高度和速度。因此,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管理工作的创新。

1.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定义。大学生自我管理是大学生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为满足社会日益发展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有效利用、整合自我资源,而开展的对自己思想行为的支配和对自己所处环境的改造和控制调节。[1]

2.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容。从宏观角度看,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包括两方面内容,即大学生对自身的管理和大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大学生对自身进行管理是大学生自我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实现途径,包括对学习的管理、生活的管理和自我提升的管理。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大学生学习的自我管理主要包括课程选择、学习规划、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大学阶段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人生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对生活的自我管理包括健康管理、时间管理、金钱管理和宿舍管理等方面。自我提升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经之路,大学生对自我提升的管理体现在职业规划和人际交往中。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应明确自己的人生道路,在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能力,同时要处理好与同学、老师的关系,待人真诚,树立团队意识,在交往中提升自己的品格和素质。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是大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标志,当前大学生对学校事务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主人翁”意识、社团参与和规章制度的制订上。

二、大学生自我管理与高校学生管理的关系

1.大学生自我管理与高校学生管理相互依赖。离开学校管理,自我管理实际上是放任自流,导致无政府主义;相反,没有自我管理,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学生管理存在。学校管理就是组织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的体现,学生群众组织、社团等与学校党团行政部门保持着紧密的关系,他们的自我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和贯彻着学校管理的内容和意图。

2.大学生自我管理与高校学生管理相互转化。学生在接受管理时,是管理的客体,而在参与学校管理过程中,又是管理的主体。作为主体的个体自我管理,一方面要根据教育方针和学校管理的统一要求,对自己进行自我管理,并接受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指导。这样才能保证个体自我管理的正确方向,使之健康地进行;另一方面,要对学校行政管理部门的政策、决定和管理人员的言行进行监督,并参与学校的行政管理。因此,学校管理可以促进自我管理,向自我管理转化,自我管理可以丰富学校管理,使学校管理日趋完善。[2]

3.大学生自我管理与高校学生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学校管理主要是一种外在的约束,自我管理是内在的要求,本身是一对矛盾。但是,无论学校管理还是自我管理,它们体现的根本利益和培养目标是一致的:使其成为学生的内在要求,成为自觉服从的一种习惯。

三、大学生自我管理现状及成因分析

1.大学生自我管理现状调查

为了掌握大学生自我管理现状,我们在大学生中进行调查,同时对部分辅导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其目的在于真实反映大学生对自我管理的态度和想法,找到切实可行的自我管理的方法和途径,为学校管理者提供相关的参考意见,促进大学生自我管理理论的发展。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是否具有自我管理的愿望”“对目前的管理现状有何看法”“对自我管理是怎样理解的”“是否希望接受自我管理”“主要通过什么途径并希望通过哪些途径来进行自我管理”“在多大程度上进行自我管理”,等等。

调查选择的对象为广州五所高校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调查时间为2012年9月至2012年11月。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问卷调查为无记名方式,问卷包括28个题目,其中27个题目为自选题,1个为开放式问题。共发放调查问卷470份,回收有效问卷459份,回收有效率为97.7%。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当中,总体来说性别、年级、来自的家庭背景对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愿望没有显著影响,几乎99%的被调查者对大学生自我管理持肯定态度,83.7%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所在高校采取了相应措施促进大学生自我管理,提高他们对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重视。但仍有38.1%的被调查者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没有学习动力,遇到问题依靠家长和老师解决。从宏观角度来看,近五成被调查者自我管理能力呈不同程度缺失状态,有待提升。

具体来看,大学生个体自我管理上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生活自理能力差、时间安排不合理、经济支配过于盲目、网络应用不当、心理问题难以调适、职业定位不准确等问题;同时,大学生在参与学校管理方面表现出参与意识不强等问题。

2.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缺失成因分析。造成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教育理念上以服从、灌输教育为主,缺乏独立人格教育;二是教育模式上重视文化教育,轻视综合素质的培养;三是管理上以管理者为中心,以“管为主”;四是家庭教育上溺爱包办,剥夺孩子锻炼的机会,命令、控制多于沟通。

四、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

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高校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缺失的问题日益显现。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管理工作的创新。

1.更新高校教育管理理念。绝大多数的人都认同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意义,那么是不是赞同就意味着愿意投身其中呢?然而,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以教师为重,以管理为本位”而设计的,这种师生关系具有典型的“支配与从属”不对称性特征,学生被视为教育管理的对象,这在观念和事实上已经将学生预设为:学生总是有问题的,需要在思想和行为上进行纠偏和矫正。学校管理者对大学生因为不放心而不能放手,因此,大学生自我管理缺乏经常性的锻炼和有效的指导,使得部分大学生对于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持怀疑态度,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参与热情。作为学校管理者,保护并引导他们自我管理,广开渠道,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在实践中获得锻炼和提高,才是真正落实“以生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办学理念的关键所在。

2.强化大学生独立自主意识。学生主体地位的加强,除了要学生工作管理者放权外,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要有自主管理意识,从“被动服从管理”到“主动自主管理”,依靠学生自身力量推动这项工作。学生要积极主动去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学习、如何共处,培养自己的自主生活和管理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能力。学生要真正把自己看成学校的主体,履行主人翁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3.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力。自我约束能力就是自我反省与监控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帮助人们及时发现和反馈学习、生活中的各种信息,并能根据目标的要求及时做出调整。自我约束力是靠后天习得的,不是与生俱来的,缺少它将是一个人成功的最大障碍。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力是自我管理的基础。学校里的规章制度是来自外部的约束和监督,学生对它们的认识大部分停留在表面,不是发自内心对其理解和支持。如果没有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大学生在行为举止上就会对规章制度和教师产生依赖心理;在没有外力教育和监督的情况下,学生的行为就有可能失控。因为只有通过自己的自觉和自愿,外界的规章制度才能内化为学生内心的信念,规章制度才能成为学生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从而发挥应有的作用。

4.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固然重要,但是学校里的规章制度也不可或缺,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大学生自我管理的保障。我们提倡大学生自我管理,但决不能对学生没有一点约束从而导致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无章可循。并且,对于那些不能自律的同学,还要用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约束。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章制度是一个组织的准绳,如果一个组织缺少了健全的体制,这个组织就如一个思维健全的人缺胳膊少腿一样,也不可能健康发展。规章制度的作用,在于明确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做成什么样。

5.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在大学生自我管理中的作用。在这里说的学生组织是大学里的正式团体,是由学校批准,并按照学校规章制度独立运行的组织,例如学生会、共青团组织等。学生组织之所以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能主动承担一定工作,积极组织有益的活动,是因为学生组织的成员具有一定特征。首先,学生组织的成员一般都通过竞聘产生。通过竞选加入学生组织的学生一般都是综合素质较高,自我约束能力较强的学生,这样的同学能够以身作则,首先能做好个体的自我管理。其次,学生组织代表的是广大学生的利益,学校方面也给学生组织很大支持。学校除了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外,在财力上也应给予一定的支助;同时学校还下放一定权利给学生组织,保证了它们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组织利用这些权利,对广大的学生从学习、纪律、卫生等各方面进行学生群体的自我管理。第三,学生组织是学校和学生联系的纽带,学生组织对师生的沟通起到桥梁作用。学生干部的第一身份是学生,他们来自于广大的学生中间,生活在学生中间,他们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最了解。作为一名大学生,他们对如何做好大学生自我管理最有发言权,是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骨干,是学校和教师联系广大学生的纽带。

6.制定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激励机制。对高素质的人来说,激励远比惩罚见效得多。激励可以使做得好的学生得到鼓励,可以鞭策做得不够到位的学生。在大学生自我管理上,高校要制定和创新激励机制。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一直把学习成绩作为奖罚学生的依据,忽视了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评定。在今天提倡学生素质综合发展的社会,学习成绩已经不是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计量器,所以,学校在评价学生时应该制定多方面的标准。大学生自我管理也是大学生素质的一方面体现,也可以说是其他素质提高的基础和前提,对大学生自我管理激励机制的制定确实非常必要。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激励可以对行为起到强化作用。当一个人的行为受到别人重视的时候,他才有继续做下去的信念。高校对大学生自我管理行为的肯定是对他们的莫大鼓舞,可以激起大学生把自我管理这种行为做得更好的决心和信心。激励可以促进竞争,竞争可以促进大学生群体素质的提高。大学生争做自我管理模范的时候,其结果就是大学生群体素质的提高。[3]

五、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培养得力的学生干部。学校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后,就要靠学生干部来执行。因此选拔、培养一批素质优良、精明强干、有威信、有凝聚力、号召力的干部队伍是实施大学生自主管理必不可少的,学生干部能够正确传递管理工作信息,反馈同学意见和要求,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能够保证管理制度的顺利贯彻和落实。

2.对大学生自我管理要有个“度”的把握。由于大学生缺乏时间、精力和经验、相关技能,大学生自我管理有许多局限性,大学生自我管理不可能是完全的自我管理,只能是在最大程度上引导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只是为当前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思路、探索方法。此外,大学生自我管理也要有个“度”的限制,如果运用不当也会引起混乱,“过度的民主不一定更好”。在保证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的同时不妨碍高校的正常管理,其实是个很难把握的尺度,这需要我们高校学生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冯锦敏.新时期高校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探析[J].科教文汇,2012(6).

第4篇:大学生自我管理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管理;方法;探讨

教育不能任意朔造人,教育只能帮助学生发展自己。在大学里,教师的活动固然是为着具体的专业教育教学要求的实现,但终极目标仍然是为了学生的内部动力系统的开发和启动。为了让大学生在学习中自己能够掌握成功的机会,为自己成功创造条件,从而赢得终极意义上的成功,因此,大学生必须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就是指现实生活中具有自我控制力的每一个人“在适应所处的外部管理环境、在有明确的自我管理目标的前提下,经过多次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调控的动态过程,对自己进行能动地管理,并逐步趋向自我完善。”其目的在于应用科学的方法对自己进行管理,并使自己按照预定目标健康发展从而实现自己的宿愿,乃至成为对社会有较大贡献的人。重视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学校和社会的管理效益,造就社会有用人才,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同的人乃至同一人在不同时期的自我管理都有不同的方法。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阶段,这一阶段对大学生的一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在校大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管理作些探讨。

一、自觉适应外部环境

对大学生来说,首先要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一个遵纪守法的社会公民。其次,要认清形势,分析社会发展趋势,并及时调整自己,使自己具有超前意识,做到积极适应社会、创造性地适应社会。这样就能做到自我利益和社会利益相一致。由于两者关系复杂,他们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致的,当两者利益产生矛盾时,我们要优先考虑社会利益,有时甚至要以牺牲自我的代价来实现社会利益,对此,无数的革命先烈早已身先士卒,做出了榜样。和平年代也同样如此。如我们一些金融卫士为了国家财产和他人利益不受损失,与歹徒进行搏斗,不惜牺牲自己。再如我国的三峡水利工程建设,数百万移民都从自己的利益利益出发,不搬迁、不服从国家利益,那么会有中国的三峡水利工程吗?

二、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

对大学生来说,为了准确地找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应对自己目前的实际情况做静态分析,同时应打破自我封闭,拓宽社会范围,增加生活阅历,拓展交往空间,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扩大社会实践,以便多方面、多角度认识自我。

1、科学地认识自我

任何问题的产生总是有原因的。对于自己存在的问题,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有时交织在一起不易分清,应用科学的方法,找出产生的原因,以达到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的目的。如因果分析图法就是一种简单地的方法。在寻找原因时要实事求是,深入分析因果关系,从大到小,从粗到细,由表及里,一层一层地寻找原因,再从这些大大小小的原因中分析确定主要原因。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问题。

2、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心理学家认为,个体的自我认识要受他人评价和态度的影响,当然,大学生并不是不加思考地接受他人的评价,而是在接受前总是对评价者及其评价进行分析,然后才有选择地接受,形成自己的观念,达到自我认识。所以正确地开展同学间的互评(必要时还可借助于QC小组(质量管理小组)的做法,有计划地对各个自我进行评价)、教师给出具体而又有个性地评价,都将有助于大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提高。

3、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

大学生自我认识不是孤立进行的。需要通过与他人比较才能实现。通过比较,认识自己能力的高低,道德品质的好坏,追求目标是否恰当等。在比较对象的选择上,不仅要与自己条件差不多的人相比,更要敢于与强者相比。在比较中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达到取长补短、缩小差距的目的。

三、努力完善自我

自我完善是大学生在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自觉规划行为目标,主动调节自身行为,积极改造自己的个性,使个性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

1、目标确定

大学生在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后,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恰当的目标,其中包括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长期目标是终身为之奋斗的大目标,短期目标是指从进入大学到大学毕业要实现的目标,如本科毕业后继续读研究生就是一个具体目标。关于目标的确定要注意两点:一是短期目标要有较好的可行性;二是长期目标要有较高的价值(这只是相对而言,并不是说长期目标就不要考虑可行性,而短期目标不要考虑价值)。这里的价值是指社会价值。可行性是指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大小。

2、自我调节

在确立了恰当的目标后,就应针对自己的不足,做必要的自我调节。所谓自我调节是指“个人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抵制不良因素的影响或诱惑,预防越轨、过失、犯罪的发生,保证自我管理按照预定目标健康地进行”。

大学生处于世界观形成时期,不定因素较多,因此需要进行自我调节的因素比较多。以个人憎恨情感为例,某人若将敌人视为憎恨的对象,那么他可能会成为民族英雄,他若在某种竞赛中将同学或同事视为憎恨的对象,那么他就会被社会所抛弃。再如,面对“网络”的冲击,要树立正确的网络观:“网络”的主宰是“我”,“网络”是为我服务的。对于有利于自我的信息进行吸收,而将有害于自我的信息拒之门外,从而树立“自律、自管、自教、自我服务”的操守理念。

四、结语

总之,面对大千世界各种复杂因素,大学生只要冷静分析,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调节,那么,预定目标定能实现。【参考文献】

第5篇:大学生自我管理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管理;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1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对世界各个国家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也使国家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和挑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家想要应对各种接踵而来的困难,就要加强人才建设,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主要人才储备,培养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所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是时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途径。

一、大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自我管理是自己对于目标、时间、活动和心态等各个方面的管理,以达到自我约束的目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是通向成功的必然道路,也是实现自我价值和成长的重要内在驱动力。当代社会由于经济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大学生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的关爱只多不少,本身就抗压能力和实践能力就弱,加上现代社会环境的大变化,使得他们面临的社会上的诱惑越来越多,在这种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思想就极为重要了,能够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增强自制力和毅力,为他们走向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

1.学习帮助模式

学习是学生最主要的职责,自主学习也是自我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现在的高校大都设置了很多的n程,除了专业课、公共课还有很多的选修课,课程增多就意味着相关专业课的课时减少了,学生与专业教师之间的沟通减少了,所以在现在的大学,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课堂上用准备好的课件或者教科书快速的讲课,学生在下面飞快的记笔记,往往内容说完课堂时间也就结束了。这样造成的就是教师讲课速度过快,学生难以真正的理解和领会,但是专业课的课时是固定的,往往一个课程一周只有两节,这就意味着下次的课程要到一周之后,这之间如果在课程上有不理解的地方学生很难向教师请教,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也很差,不会在课后复习课堂内容,学习的效果就明显下降。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实行高年级向低年级学生补习,在晚自习时间或者加设的课堂时间进行专业的辅导,就像正常的课堂那样进行上课和讲解,这种课堂沟通方式简单,对于课堂的重点掌握的也很充分,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解答学习上的疑难。

这种方式的主要有两个优势:一是能够帮助学生普遍提高学习成绩;二是将这种方式与学生的综合评测挂钩,能够使优秀的学生得到更好的成绩,也刺激了其他的学生积极学习。

2.学长教导模式

现在的大学为了能够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尽快融入学校的氛围,缓解新生的压力,经常会通过辅导员和助教的方式对新生进行思想教育,但是现在的大学普遍存在辅导员人数不足的问题,经常会一个学院一个辅导员,毕竟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一个辅导员面对着好几百单位学生,在工作上难免会出现疏漏,所以在这种时候可以实行学长引导模式。从高年级中学出一些能力突出的学长对新生进行分组管理,分担辅导员的一部分工作,在学习和生活上对新生进行帮助,帮助他们尽快的融入大学生活。

这种模式如果运用到学校的日常中去,会起到很大的效果,被选中的学生会具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具有很强的责任感,他们有热情、有精力,在帮助学弟学妹上会很尽责,而且同为学生,在进行交流和沟通时也会很方便。很多的大学生在刚进入大学时都会产生懈怠的情绪,如果有高年级的学长作为榜样就能够更加的激励自己努力向上。

3.进行学生干部和党员的统一管理

我国近两年高校普遍扩招,学生的人数增加,但是学生管理的人员却一直都很稀缺,这种矛盾越来越突出,想要解决这种问题就要在学生中挑选能力出众的人进行培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管理能力,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

班干部作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纽带,在管理上一定要发挥效用,将学校的政策要求传达给学生,上令下达,也要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向学校积极的反应,与老师进行积极的沟通。党员在班级的日常学习和管理中要发挥出模范带头作用,积极主动的帮助学习较差的同学,在提升自身能力和成绩的同时主动带动其他同学,在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班级或者学校的集体活动中要能够做到主动参与、互帮互助、活跃气氛,要能够团结集体,为他人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

4.加强学生组织的作用

学生组织即学校和各个学院的学生会组织或者学校的社团组织,这些组织都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在学生组织中参与各种工作和活动的组织、策划,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在学生组织中进行锻炼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处事能力,锻炼学生的毅力和自控能力,从而实现自我管理。

三、结语

当今社会竞争加剧,社会和国家需要的是具有实践能力、自制力和毅力的全面综合性的人才,所以想要走向成功,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唐军.新时期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模式研究――以唐山学院机电工程系为例[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10:16-17.

[2]延婷,杨东杰.“90后”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2012,Z1:152-153.

第6篇:大学生自我管理范文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自我管理机制 构建

大学生在学校的引导下,积极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利用有关资源进行自我整合,并在有效的管理方法下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组织及自我评价等一系列教育,目的是塑造出满足社会发展的新形象,达到高效教育的目标,这一过程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本文结合学校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实际,对“90后”大学生自我管理机制的构建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1.大学生自我管理机制的作用

1.1为大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背景下,教学方式及管理模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原有的“填鸭式”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1]。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也由之前的“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对大学生的管理,实行自我管理模式既能减轻学生管理者的工作压力,又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意识的提升,使学生能够自主管理各自的事务。

1.2有利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高校对学生的培养,重点是综合素质的提高。在知识体系中,综合素质可分为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两部分。其中,专业知识主要在于构建学生专业知识的构架与体系,而人文知识则在于构建常识构架与体系。在能力体系中,又可分为专业技术能力、一般智力能力。在高等素质教育中,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主要体现在自我教育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看他们能否符合自身的主体地位,并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达到不断完善自己及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2]。

1.3对大学生的个人成长提供了条件

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有利于个人的成长,了解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在成长中的意义。采用自我管理机制,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及独立人格,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其拥有良好的自我判断力与是非辨别能力。

2.当前“90后”大学生自我管理机制的不足

2.1某些“90后”大学生缺乏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识

(1)思想政治觉悟不高。大学期间,学校过于重视专业成绩,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忽视了道德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专业能力虽可达到社会需求,但道德情操与社会发展脱节,从而无法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2)责任心不强。目前的教育,大学生的责任心与自我管理的成效有着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至关重要。如果学生缺乏责任心,会缺少积极的生活心态,自我管理意识不强,面对诱惑时无法抵御。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3)集体观、大局观不强。“9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及表现欲望非常强烈,而集体观念较差,缺乏大局意识,以自我为中心,做事特立独行,不利于自我管理模式的运行。由于缺乏大局观,在实践中过于重视眼前利益,个人和集体产生分离,影响学生的成长。

2.2某些“90后”大学生缺乏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1)学习能力不强。学习能力大多是经过后天一系列的学习计划的设计、学习时间安排而取得学习成果的一种能力,是学生自身智力和非智力优势结合并进行自我学习的一种能力,对学生成长与成才具有重要意义[3]。学生拥有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是进行自我管理的前提。(2)合理分配时间的能力不佳。在大学生自我管理中,若不能合理分配时间,则意味着自我管理机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且会打乱原计划与安排。若情况严重,则还可能使学生对自我管理机制失去信心,进而不参与自我管理。因此,合理分配时间是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关键。(3)自我约束力不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上充满了各种诱惑,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约束力,是自我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大学生自制力缺失的表现很多,主要包括生活放纵、专业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处理问题消极等[4]。不管身处学校或社会,自我约束能力都会对学生的工作与学习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对大学生给予足够的关注及正确引导,是提高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重要措施。

3.“90后”大学生自我管理机制的构建

3.1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

(1)加强坚实物质环境的构建。大学生实行自我管理必须有良好的物质环境作为保障。在优良的校园环境中,学生能够找到归属感与安全感,即使面对繁重的压力,也能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得以释放。(2)加强和谐精神环境的构建。和谐的精神环境对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具有积极作用。学校应积极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既要保留校园的传统,又要注入新的文化气息,努力建设和谐的精神环境。

3.2重视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认真做好大学生党风、班风、团风等建设工作。以党风带动学风,以团风促进学风,以班风建设学风。在良好的学习风气中,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机制的构建。(2)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培养。学生管理者应开展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不断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指导自身成长,通过自我管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3)重视学生管理者的自身建设。学生管理人员应加强自身思想政治建设,努力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并与实践相结合,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各项活动中起到模范作用,以身作则,是大学生自我管理机制构建的重要基础。

3.3重视对“90后”大学生自我规划能力的培养

(1)提高大学生对学习能力的规划意识。大学生管理者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使其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采用合适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规划指导,保证学生能够合理利用时间学习,达到规划学习的目标。(2)提高大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规划意识。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有利于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明确自己今后应做什么、怎样做。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树立自己的理想,对大学生自我管理机制的构建产生推动作用。

3.4重视对“90后”大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1)注重对大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的培养。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既有利于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在该阶段掌握并总结社会经验,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工作与学习中,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是自我管理机制应用于社会的重要体现。(2)注重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学竞赛或发表学术文章,引导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使其能够自我形成创新意识,敢于面对机遇和风险的挑战。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的特殊群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经过十二年苦读进入大学校门的莘莘学子从未成年步入成年,心理还不够成熟,因此,增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激活其自我管理意识尤为重要。

大学生自我管理机制是适应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一套管理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创新及自制等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实行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重要意义,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从各方面加强管理,促进大学生自我管理机制的构建及发展,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董刚,李才俊.学分制下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4).

[2]范晓光.试论大学生自我管理体系的构建与优化[J].中国成人教育,2012(8):28-29.

第7篇:大学生自我管理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0-0173-02

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健康成长。我国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现状令人担忧,我们须采取切实措施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更好地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现状令人担忧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自主学习能力弱

面对相对宽松的大学学习氛围和大量的自我支配时间,自制力不强的学生便无所适从,不少人整天沉迷于玩网络游戏,70.6%的学生等要考试了才会绷紧神经学习[1]。不少大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认真想过,整天忙忙碌碌,随波逐流,无个人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愿意或不能独立思考。课堂上老师提问,只是简单地敷衍一下,还会有人觉得是老师故意为难自己。课堂讨论时,65.9%的学生也较少发言[1]。

(二)价值取向有误区,责任感不强[2]

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有偏差,缺乏坚定的信念,怕苦怕累,道德意识薄弱,处处以自我利益为中心,把对社会、家庭的责任抛在脑后。极少数大学生还否定了学习的价值,迷失了生活的方向,一味地追求物质刺激和享受,生活极度空虚、颓废[2],甚至有个别人在校时就走上了违法犯罪之路。

(三)时间观念淡薄,组织活动过于形式化

部分大学生时间观念淡薄,上课经常迟到,时间安排亦不合理:大部分时间花在一些琐碎之事上,小部分时间花在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上;被动应付式的学习时间较多,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少;期初、期中、期末忙闲严重不均。对班级、社团组织活动,73.3%的学生不会提出有效的建议,57.2%的学生不会主动负责班级、寝室或社团活动[1],只是走走过场,做做表面文章,很多班级、社团活动的质量和效果都不高。

(四)消费盲目攀比,心理承受力弱,心理问题多

一些大学生无消费计划,花钱如流水,盲目攀比消费成风,25.5%的学生经常透支[1],同学间常因借钱而发生纠纷。不少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靠娱乐、消遣来打发时光,并因此而荒废了学业。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一旦际遇不顺心,就容易陷入忧虑、紧张、灰心、迷惘、自卑的窘境。有调查显示,72.4%的学生情绪易受环境影响,37.3%的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心情很不好且很难摆脱[1]。不能很好地转移和调适消极情绪,就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一旦不能得以很好的释放,就易产生冲动性的报复行为,也可能会引发精神疾病。

二、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

(一)传统的家庭教育理念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个性特征及未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大学生生长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不少人又是独生子女,得到了父母的细心呵护,动手能力较差。有的家庭生活条件不够好,父母也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宁愿自己吃苦,也要竭尽全力地满足孩子的要求。

(二)不完善的学校教育及管理模式

不少学校的教学活动仍是以“应试教育”为中心来开展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仍是课堂教学方法中的一个主角,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学生只要背背书或听课做笔记,就能考到不错的分数。分数被看成学生、教师及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志。这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只看到了分数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学生能力及心理素质的培养[3]。在学校日常管理中,学生亦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以辅导员为代表的管理人员仍以行政化训导管理为主,过分强调管理的一致性,不太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三)大学生个人自身因素

从小到大,学生们已习惯了对家长、老师、学校的依赖和服从,没有养成自己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习惯,也缺乏这种能力。进大学后,不少人觉得终于“翻身得解放”了,既不想按父母替自己制订的计划行事,也不去制定自己的目标,整天无所事事。也有一部分人认为父母替其制定的目标就是自己该奋斗的目标,没有自己的想法[4],不敢于也不善于创新。对不少学生而言,中学生活已成为一种心智模式,他们上大学后很不适应,角色意识不强,根本没有自我管理的意识。

(四)社会环境中的负面因素[5]

其一,社会转型时期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对物质的贪欲等负面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制约他们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其二,多元化的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对大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他们的价值取向日渐多元化,那些忽视了自身道德修养建设的大学生,就可能出现道德价值取向上的偏差和道德行为失范。其三,互联网及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发展,文化交流手段更加现代化,文化传播的即时性和互动性也进入了新时代。网络资源中的暴力及黄赌毒等不健康成分,对大学生是一种极大的诱惑,不利于其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出现后,不少大学生整天忙于刷微博、发微信,互粉、点赞,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也很容易受到其中一些不健康因素的影响,而抑制其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三、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对策

(一)更新家庭教育理念

父母应转变家庭教育观念,以尊重、自立为家庭教育的原则,实施民主式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期望不能过高,亦不要对子女过分溺爱,包揽子女的一切。从小就应让子女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学习,增强子女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

(二)建树“以学生为本”的学校教育和管理理念

“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高校管理中的具体要求。“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以人为本”的主要内容和特点,高校“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做到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鉴于大学生生理和心理还不完全成熟的现实,高校要将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学校的教育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健全大学生自我管理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

高校要正确引导大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学校有关管理制度的建设,以增强他们对学校管理制度的认同感和遵纪守法的自律性。学校还要构建融党团组织、学生会、班级、社团、学生公寓和网络等为一体的大学生自我管理组织体系,以增强大学生校内基本活动的自我约束、自我服务及他们的社会责任感[6]。

(四)家校联手,加强对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引导、监督[7]

父母不能只给上大学的子女经济方面的支持,也要通过电话、短信等各种方式继续加强对子女自我管理意识及自觉性的培养,适时地对子女的自我管理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要对学校提供的孩子的有关情况及教育建议进行必要的反馈和友好的配合。高校尤其是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应加强对学生自我管理的引导和监督:其一,要客观地了解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实际水平,并提出相应的要求,既要从整体上把握正确的方向,又要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个体差异;其二,要引导大学生直接参与自我管理,在自我管理过程中体验到自我管理的乐趣和成就感,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兴趣、信心和决心。

(五)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有目的性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客观地认识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优缺点,扬长避短或扬长补短地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并制定出合理的计划或实施细则,毕业后能很好地融入社会。心理有问题或障碍,不仅是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高的表现,也是影响其自我管理能力的一个因素。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相应的课程,教授基本的心理调适技巧。有条件的高校要有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在新生入校时就应对其开展心理问题摸排,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定期地进行单独辅导或适时地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8]。

(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抵御社会不正之风的侵袭,抵御多元化的社会文化及网络传媒中负面因素的消极影响。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还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生组织,积极开展和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联系大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环节的重要纽带,亦是大学生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十分有利于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七)大学生要有意识地提升自我管理的意识和技能

大学生进校之时就要培养和强化自己已经是大学生这种角色意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依赖家长和老师。大学生还应该注重利用多种途径来增加自己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既可以阅读相关书籍,也可以通过和自我管理水平高的学长、老师或相关专家的交流来学习自我管理的经验,还可以通过选修相关的课程来学习自我管理理念和方法[9]。

综上所述,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大学生自己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协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谢根华,彭辉,魏传成.当代大学生自我管理状况调查研究――以上海某高校为例[J].科教文汇,2013(2).

[2]张婷婷,刘苹,化斌.民办高校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实践探索――以青岛滨海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7).

[3]梁,晏晓.关于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几点思考[J].知识经济,2009(1).

[4]高金强.科学发展观对新时期大学生自我管理意义浅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5).

[5]罗竞红.当代大学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2008(4).

[6]蒋蕾,王永利.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我管理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

[7]柯采茶.新形势下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第8篇:大学生自我管理范文

关键词:“三自”能力;大学生;占座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高校扩招带来的学生规模扩张,大学生占座问题屡见曝光,受到了社会和高校管理人员及师生的极大关注,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大学生占座不但影响了同学情谊、班级氛围,甚至还会引发有偿占座、财务丢失、学生冲突[1]等,最终影响校园和谐和安全稳定。因此,要推动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学生安全稳定,必须着力解决占座问题。同时,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老百姓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很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家庭优渥,思维开阔,创新和学习能力较强,但在自我管理上尚存在不足。而增强学生的“三自”能力,不仅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我国以开放姿态、面向未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要求[2]。

本文通过分析了高校大学生上课占座的原因,针对所带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群体特征,就利用“三自”理念和方法解决大学生上课占座问题,谈谈几点看法。

1.占座危害

首先,占座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占座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个人学习的积极性,但是一些同学占了位置只是想一劳永逸,省去找座位的麻烦,而实际上经常没来学习。造成了教室资源的极大浪费,也造成教育不公平。没有固定座位的同学去找座位学习,也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综合来看,占座问题会导致教室资源和人的时间精力资源的双重浪费。

其次,占座会造成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滑坡。教室及座位资源本来是公共资源,由全校师生共享。但是,少数人处于私心的占座,将公共资源私有化,导致更多的同学抢占紧缺Y源,导致占座风气越演越烈,最后陷入“占座――风气败坏――占座”的死循环。由座位紧缺导致的利益寻租,会进一步加剧大学生道德素质滑坡。

再次,占座不利于优良学风和和谐校园的建设。新闻报道中常见,占座问题导致同学矛盾滋生、教室门窗损坏甚至出现人身伤害。这一切都跟优良学风和和谐校园的建设格格不入,反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2.“三自”能力概述

“三自”能力,是指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是基础,自我管理能力是核心,自我服务能力是目的,三种能力共同构筑了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体系。坚定的自信、良好的学业规划、交往实践和团队引领发展是大学生“三自”能力培育的主要路径。[3]这种能力很重要,是因为大学生“三自能力”,是学生个人或组织在大学教育、管理和服务的等领域具有的自我认知、自我供给、自我更新、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力量。[4]它与来自于外界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主体与客体的同一性;二、行为的自我指向性;三、过程的自我调控;四、目标的自我设定和结果的自我受益。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有生力量,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坚实基础。而大学是青年学生迅速成长成熟,为进入社会全面做好准备的最后阶段。大学生只有在校期间利用各种平台、资源和机会充分地锻炼和提高“三自”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才能更加自信地迎接人生的挑战和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高等教育深入改革以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理念逐渐被高校和相关教育者所接受,并被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去。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高校辅导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水平,与时俱进,着力培养学生的“三自”能力。这样,一方面能够减轻辅导员事务性工作的压力,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有力地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3.“三自”能力培养应用于学生自主解决上课占座问题的过程解析

解决占座问题有多种方法,比如加强宣传教育、建立规章制度、采用科技手段、设立学生管理员等,但是本人觉得切实提高学生“三自”能力,让学生自己成为解决问题的能手,发挥朋辈示范效应,能更好更长久的解决占座及相关问题。

本人自2015年9月开始,作为2015级辅导员,全面负责所带年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以安全稳定和学风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展“责任、诚信、成才”三项教育。学生干部是辅导员的左膀右臂,是老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从带班伊始,我就重视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不断挖掘和培养优秀学生骨干。在年级方面,先后遴选出班级临时负责人、班长支书,成立年级委,搭建学院易班工作平台,并发展品学兼优的5名学生干部入党。在学生会社团方面,我积极指导组织发展和新老交替,保障学生组织的稳定和发展。在班支例会和学生会工作会上,协调工作的同时,我也会适时传授相关的工作理念和方法,注重发挥榜样引领和朋辈示范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解决问题积极性。在学生活动和事务管理中,在打造学生骨干的同时,打造新老交流和传帮带的工作机制,请高年级的学生干部和优秀学子给本年级传经送宝,如学习方法、学生工作技巧、考研经验交流等;先进和暂时困难学子结对帮扶机制等,不仅加强了各年级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塑造了良好的学风院风,在青年学生中间形成了一股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这些,都为我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大一学年下来,本年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在学年五四评优和综合素质测评中表现不俗,在各种学术和文化活动中也屡有学生获得奖励。学生普遍有良好的责任担当,解决问题更有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作为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老师有更多的精力去自我成长,去思考和谋划更加适合新时期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新路子。下面以一则案例来展现学生“三自”能力增强后如何更加有效的解决占座问题:

大二下学期的一天课间,金融2班的学习委员小彭来到辅导员的办公室反映专业学生上大课占座现象严重,有的同学用一本书就占一个位置,有的还帮室友同学占座,一占就是四五个。辅导员还通过年级长和班级其他干部了解了相关情况,并在接下来的晚周课中强调了不要占座,相信大家的觉悟和和谐的专业氛围,倡导文明新风。在接下来的两三天中,通过学生干部反馈和辅导员走访,了解到占座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在启发年级长和班支带头发挥监督和示范效应的同时,鼓励采取收取占座书本、物品等办法。但是周四的金融专业群里关于占座问题的讨论引起了辅导员的重视。辅导员老师适时对年级L的意见进行了声援,支持了学生干部的监督行动。然而,不久又同学匿名在群里表达了自己的意见,称收书的学生干部没有了解具体情况。看着群里的讨论,辅导员意识到时候采取进一步行动了。

利用大课间,辅导员把年级长、各班班长支书、学习委员和占座学生代表叫到办公室对这个问题进行商讨,以期充分了解情况和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辅导员首先让占座代表陈述情况,发表看法,然后其他人补充意见。在意见的交流和碰撞中,占座同学自知理亏激动的心情也略微平复了下来,但帮室友占位子的想法还是很坚持。辅导员看准时机对大家学习的积极性表示了肯定,但也指出了占座做法的问题和长期影响,并期待大家一起克服困难,共同努力维护良好的学风,同时也指出占座可以用人性化、个性化的方式去逐步解决。年级长提出,可以帮一名同学提前选一个位子并设定保有时间,相当于预约。在经过一番讨论和教育后,这个法子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辅导员督促大家认真践行下去,并单独和年级长小王和占座代表小陈进行了谈心谈话。从之前班长和相关学生骨干的汇报中,辅导员已了解到在此次问题的处理中,两人在做法上均有一定欠妥。在谈心谈话中,辅导员老师解开两人的思想疙瘩,勉励年级长工作再接再厉,进一步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安抚占座代表情绪,引导关心帮助同学的注意时机实际效果。从接下来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占座问题得到了较为妥善的解决。

4.“三自”能力培养应用于学生自主解决上课占座问题的启示

4.1“三自”能力培养重在思想的教育引导

自学生入校起,辅导员应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教育为主,管理为辅,以干部选拔培养和谈心谈话为主要抓手,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抓在平时,点滴积累,潜移默化,不断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和主动性。

4.2“三自”能力的培养要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大学的第二课堂同样重要。作为辅导员,要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就要他们提供各种活动机会和实践平台,真正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不断增强“三自”能力。

4.3“三自”能力解决占座等相关问题要以人为本

新时期的大学生,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争取自我权利积极。辅导员要有效开展工作,更好的履行好岗位责任,必须走近学生,了解他们所思所需,以人为本,坚持正面引导,因材施教。这样更能利于大学生朋友做最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冀鹏飞. 大学生占座现象的法律思考[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6:174.

[2]徐利民,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研究[J]. Magnificent Writing,2013,14:166-167.

[3]李宏刚,石祥. 浅谈大学生的“三自”能力培育[J]. 教育探索,2014,02:73-76.

第9篇:大学生自我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大学阶段是一个特殊阶段,是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炼丹炉”,更是学生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社会实践技能的关键阶段。作为高校辅导员,不仅需要优化学生的思想工作,督促学生深化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同时更承担着引导学生深化自我管理的重要职责。未来的社会生活,未来的职场生涯,不同于大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只有自我管理能力优良的学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注重自身的引导作用,全面科学地提升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更是大学生全面素质的要求。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并不是大学生某一环节的管理,而是一个系统的管理体系。在当前高校辅导员的作用的认识中存在着普遍的认识误区。在辅导员自身看来,相比于初高中学生,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提升,大学生的自律意识比较高,同时大学校园讲究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因此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在于帮助大学生处理学习及生活中的琐碎事情,如入党、评奖评优等等。其实,在大学阶段,高校辅导员的角色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和引导的过程中,高校辅导员起着巨大的引导功能。反过来想,如果在高校辅导员的合理引导下,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优化,那么高校辅导员就能够从琐碎的学生管理中解放出来,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在当前高校大学生自我管理中,自我管理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大学生自我管理不仅是指学习方面的管理,还指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规划,制定长远的奋斗目标,充分运用自身的时间、身体、资源、价值观等,实现自我认识、自我计划、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以促进自我发展的一系列管理过程。作为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必须重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通过科学合理的引导,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自身的工作压力,同时更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

二、高校辅导员引导学生加强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

高校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够使得高校学生在学习、提升、规划等过程中,充分地依托于自身的优劣势及兴趣爱好,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需求,能够推动自身不断成长与进步的科学的规划和策略。作为高校辅导员,必须重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引导和培养,通过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通过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融洽师生关系等来综合全面地提升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高校辅导员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观念和思想

在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和引导的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观念和思想,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从传统只注重传授和灌输,改变为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管理能力、辨别能力等方面。首先,高校辅导员应该认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与关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强调辅导员要“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等方面的问题,综合性地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可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发展和完善,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和功能也发生了转移。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应该积极转变观念,充分认知到自身的引导功能,从细节做起,积极引导学生建构科学的自我管理能力。其次,高校辅导员应该学会“避轻就重”。当前高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非常的繁琐,使得他们难以有空暇的时间来进行学生的思想教育,更难以基于学生的个性和优势来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职业观。这显然难以发挥高校辅导员的引导作用。为了有效地提升高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应该积极“放权”,将一些常态化的工作交给学生干部执行,腾出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学生思想的干预性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最后,高校辅导员应该积极提升自身的思想观念。不少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管理中,存在着“甩手掌柜”的心态,将自身的精力和时间投身到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上,无暇顾及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优化。作为高校辅导员应该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高校辅导员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本身是一件动态化的东西,不同年级、不同年龄、不同成长背景的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各有不同,高校辅导员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做到科学管理,有的放矢。特别是在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的今天,高校学生面临的诱惑增多,如果辅导员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中,未能有效地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那么辅导员的引导作用将会大打折扣。首先,高校辅导员应该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积极向优秀的辅导员教师学习,通过校内辅导员的沙龙及校外辅导员之间的交流学习等,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管理能力。当前不少高校辅导员基本为刚刚研究生毕业的学生,这些年轻的辅导员自身的管理能力并不高,更遑论引导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其次,高校辅导员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规划和职业认知能力。在高校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即便是同一专业的学生,他们未来的就业规划和就业目标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高校辅导员在引导学生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学生的专业擅长及专业本身的就业形势、国家的就I政策等给予大学生精准性的辅导,以引动他们制定科学的职业规划。因此,在就业形势瞬息万变的当下,高辅导员必须注重提升自身对国家政策、行业形势的熟悉和了解程度。最后,高校辅导员必须注重提升自身的沟通协调能力。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管理,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的沟通,进而帮助辅导员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心理状态。为提升高校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辅导员应该提高协调沟通能力、危机处理能力、心理教育能力,在整合个人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进而以科学的方法完成对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培养。

(三)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搭建学生自我管理的平台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知自我,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要求高校辅导员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清每一个个体学生的特点,及时了解每个个体学生的专业擅长及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来进行科学的持之有效的自我管理教育。首先,高校辅导员需要融洽与学生的关系,充分利用空闲时间来翻阅学生的档案,在对学生进行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与专业课教师的沟通、通过与学生本人及同学的沟通等,来分析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及未来的职业规划。一旦发现学生职业规划存在偏差,要进行及时的干预。其次,高校辅导员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生是一个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比较强的群体,辅导员在引导大学生不断培养自身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同时,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引导学生及时展示自身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符合大学生需求,备受大学生推崇的才艺展示、专业知识风展示等,来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还可以通过团队类型的比赛,来培养大学生的自律和他律意识。此外,辅导员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中,应该通过有序的竞争机制来筛选学生干部,给予每一个学生管理能力的展示机会,通过此举来帮助辅导员教师认识到不同学生的不同的管理能力。结合学生的个性及特长等,交给学生最擅长、最感兴趣的工作,本身就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最后,高校辅导员在分析学生个性差异的同时,还可以主动地寻求家长的配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配合、协作等来深入地了解学生。对于家庭条件贫困的学生,辅导员应该利用假期的机会进行一定的回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当然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过程中,高校辅导员教师应该充分利于校内资源,给予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一个合理的展示平台。辅导员应该通过与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主要干部的交流,依托专业老师,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