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论文范文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论文范文

1.1《机械优化设计》课程理论教学研究与改革

《机械优化设计》课程理论教学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优化课程内容、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课程教案几个方面。如前所述,机械优化设计课程教学需要克服“四个脱节”。因此在课程体系研究方面主要解决实现理论基础教学和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以及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相结合两个问题。

(1)实现理论基础教学和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针对因该课程数学基础较多导致工科学生畏难情绪大,学习热情不高等问题,在课程数学理论基础等知识点方面,侧重算法原理的讲解而非算法过程的介绍;侧重使学生掌握使用现有数学工具解决工程问题,而非自行编制算法程序求解数值问题。从而使学生从算法原理和理论基础中跳出来,提升到知识的应用的层次。

(2)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相结合机械设计问题已经从求解小规模单一问题发展到求解大规模复杂性问题。因此优化方法也从经典的优化方法发展到多学科设计优化、智能优化方法、基于仿真的优化等领域。因此课程内容应和技术发展相结合,适当引入先进优化方法的介绍。为学生从解决简单数值问题过渡到今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提供知识储备。适应“卓越计划”提出的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要求。

1.2《机械优化设计》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

《机械优化设计》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实验内容与实验项目的设置、制定实验教学大纲、编写实验指导书几个方面。实验体系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使实验项目设置与工程问题相结合,实验内容与工程实践所需的综合性知识应用相适应。

(1)首先在实验项目设置时,根据“卓越计划”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通过建立知识-能力-实验内容关系矩阵。将各个知识点的能力培养落实到各个实验项目环节。并且实验项目的设置突出和其他相关课程内容、工程问题相结合。避免知识点与工程应用脱节,从而达到工程技术人才的具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要求。

(2)其次在实验项目设置时,对不同类型的实验项目,优化其实验方法及其目的。主要改革体系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算法原理类实验,避免要求学生采用通用语言编写成熟优化算法的实验。而采用数值计算软件验证,并要求主要对比分析不同算法的求解过程的特点。工程问题类实验。侧重于工程优化问题数学模型的构建,如何选择合适的优化方法求解。综合类实验,和考核环节的课程project相结合,采取开放式的实验方式。侧重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工程素质和合作意识。

1.3《机械优化设计》教学方法研究

教学方法有多种,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特点和其适应性。本项目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是拟比较几种方法的特点,将其融入到不同实验的教学过程中。

(1)对于基础理论的介绍,以板书教学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基础,克服学生对数学推导的畏惧心理。

(2)对于各种算法的介绍,在简单介绍其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侧重于各种算法特点和适用性的比较。并应用结合成熟的数值计算软件,采取现场实验教学的方法进行讲解。

(3)在考核形式方面。除日常的考核和实验成绩考核以外,结合课程项目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完成一个自选的项目(Project),并以组为单位做一个展示(Presentation)。一方面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工程素质。

2改革特色及成效

“卓越计划”强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结合“卓越计划”的实施契机,在对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深入地分析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我校《机械优化设计》实验教学已初步形成了特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理论教学建设方面实现理论基础教学和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相结合。从而使学生从算法原理和理论基础中跳出来,提升到知识的应用的层次。适应“卓越计划”提出的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要求。

(2)在实验课程建设方面根据“卓越计划”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通过建立知识-能力-实验内容关系矩阵。将各个知识点的能力培养落实到各个实验项目环节。并针对不同类型实验,优化其实验方法。

第2篇: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论文范文

目前广东海洋大学理学院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有机化学实验的目前现状是:

(1)验证性实验过多,探究性、设计性实验极少,且实验项目的选择陈旧老化,这导致学生的实验设计、探究能力没有得到较好的培养;

(2)普遍存在药品试剂用量过大的缺点;

(3)受传统实验教学思想和方法制约,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2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

根据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对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针对当前实验教学现状,并结合学科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以下的一些措施对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很有帮助:

2.1精选实验内容现有的有机化学实验的内容选取陈旧,实验的安排次序也不合理。例如,教材先要求单独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像熔点、沸点测定等,然后再做一、两个有机物的制备实验和天然物的提取分离实验,这样的安排会使学生在学习基本操作时感到枯燥无味。此外,大部分合成实验的产物没有分离、纯化和表征,这是做有机合成的大忌。针对上述这些情况,笔者提出以下的几点改革措施:一、增加一些简单有机物的制备和提取分离、纯化天然物的实验,让学生在有趣的实验中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例如;在做乙酰苯胺的合成实验时,最后产品纯化需要用到重结晶的基本操作,而产物的表征要用到熔点的基本操作;在做乙酸乙酯的合成实验时,最后的产品纯化需要用到萃取、蒸馏的基本操作。二、在实验中,增加对产品结构的确定以及纯度验证的教学步骤,以加强学生对合成化合物的认识。

2.2制作短小精悍的微视频课件,实现慕课教学慕课(MOOC)的意思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2012年兴起的一场席卷全球的教学信息化革命。慕课的核心概念是“微课程、小测验、实时解答、学习自由”,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彻底撼动现行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更容易获得知识、吸收知识。我校叶春海副校长曾多次在报告会上动员老师要认识慕课、开发慕课并使用慕课。慕课的主要载体是十分钟左右的微视频,我们可以为每一个有机实验制作一个功多个微视频,在视频中,除了教会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外,还诱导学生通过不断改变实验条件,以获得更佳的实验结果。学生在实验之前,通过慕课的学习,对实验过程已心中有数,这样,在具体操作时,就避免了边看书边做实验的坏习惯,并且,针对老师在视频中提出的问题,学生在实验中寻求解决的方法,克服了以前“照方抓药”的依赖心理,从而达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能力的目的。

2.3实验的微型化微型化学实验具有一些常规化学实验无法比拟的优点:第一,节省实验经费,实验表明:微型实验的试剂用量比常规实验节省90%,故微型实验大大节省了实验经费;第二,操作安全、污染小,微型实验药品用量少,反应产物少,实验中不会造成危险;同时,生成的污染性物质的量少,对环境的污染就小;第三,节省实验时间、仪器简单、用剂量少、反应速率快、现象明显;第四,微型仪器来源广泛,可以做到人手一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4撰写实验报告借鉴国外的教学培养模式,实验报告采用的格式,譬如以《有机化学》或其他杂志的格式来写,包括中英文摘要、引言、仪器与试剂、实验方法、实验结果与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等。这种书写方式要求学生对文献综合分析,数据的合理处理,实验结果正确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所做反应理解和掌握,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写作能力,为今后写毕业论文和科技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2.5构建合理的考核方案在每次实验结束之后,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最后以一个分数和评语的形式体现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据日常教学的观察和思考,学生其实更关注老师在实验现场当场做出的实验分数评比,这样能够很快地回忆起自己哪些方面没有做好,甚至还有机会在考核之后再一次进行反思、实践。其实,除了给予评比之外,老师还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谈一谈实验的感想,比如在实验中收获了什么,哪些地方有失误,有没有建设性的意见等。这不仅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促进整个教学实验环节的水平提升。

3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展望

第3篇: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论文范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military theory class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however, in the military theory class teaching,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need to be faced and solved. Based on this, the author,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engaging in military theory class teaching,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in military theory class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es, and then points out the optimization principle in military theory class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ing countermeasures of strengthening the teaching of military theor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military theory class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 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问题;原则;优化对策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military theory class;teaching;problems;principle;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6-0244-02

1 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鉴于思想认识不够到位、教学模式缺乏创新以及机构设置和编制体系不够科学等,造成我国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军事教师培训途径相对单一,教学科研能力提升比较困难。高职院校开展军事理论课,需要对教师进行专门培训,不断丰富并更新其理论知识,同时应经常创新教学方法,然而,在近些年,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对此项工作产生足够的重视,造成军事教师培训途径不丰富,缺乏专门的培训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军事理论课教师的的岗前培养与在职培训工作,在教学方面,军事教师单凭自身的学习,不能及时地更新知识,难以提高理论水平;同时,在我国军事理论课的研究中,学术研究的浓厚氛围难以形成,缺少与此相对应的学术期刊,没有理论研究的条件,并且缺少学术研讨活动和横向交流的机会。大部分军事教师并没有自觉地进行理论研究,有些教师甚至还未公开发表相关论文,不但不可以形成自己的学术成果,而且还会使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1.2 高职院校军事教师队伍建设难以落实。主要表现在:其一,军事理论课教师缺乏深厚的军事素质。作为高职院校理论教师最主要的业务素质之一,军事素质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军事战略知识、现代战争知识以及军事思想知识,然而,多数军事教师的军事素质并不博厚,继续提高,从现实情况看,军事理论教师还没有正规的、系统的学习军事知识,缺乏以活跃的灵感、创造性的想象以及敏锐的洞察力为特征的创新性思维;其二,军事教师编制难以落到实处。有些高职院校有编制无人员,其他人员占了军事教师编制或者有编制有人员,但是军事教师数量十分不足,且多数是兼职,同从事军事理论教学的教师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最后,军事教研室建设不规范,军事教研人员结构不合理。有些高职院校将军事教研室设在学工部或保卫处,有的合并到体育部或者将武装部降格为科级,设置直接撤销,将军事理论教学列入人文教育范畴;同时,高职院校还有根据年龄、职称、学历以及科研组织能力对人员进行梯次配备,导致从事军事理论教学的教师难以担负教学任务;同时部分军事教研室办公条件有待提高,所购买的相关教学资料经费难以落实,同其他教研室相比,具有较大反差。

1.3 对军事理论课计划安排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很难纳入教学计划。有些高职院校对军事理论课的开设还没有足够的认识,措施不力,使得军事理论课在教学计划中很难同其他课程有同等待遇与地位;也有一些高职院校在新生入学后,仅仅借着短期军事技能训练期间对学生讲解些基本军事知识或者开设军事理论讲座;还有一些高职院校在开设军事理论课中,不能够严格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相关规范,存在压缩课时的情况,军事理论课被“边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军事理论教学质量。

2 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优化原则阐述

军事理论课教学不应整齐划一,要灵活多样,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军事教师要科学认识军事教学的特点,结合自身因素,发挥整体优势。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要坚持以下三条原则:①时效性原则。根据我国相关教学规范的要求,高职院校的军事理论教学只有36学时,对于庞大的军事理论体系而言,授课时间不多,而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还要收到效果,就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军事理论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地优化教学方法;②系统性原则。根据大学生自身特点和军事理论知识体系的的内在要求,系统地运用教学方法,在军事理论教学中逐步形成以某些教学方法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体系;③内容和方法内在统一原则。军事理论教学的优化要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为中心,有针对性的、科学地采取教学方法,做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内在统一。

3 加强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的优化对策研究

3.1 加大军事教师培训力度,理顺军事教师编制体制。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做好军事教师培训及其进修工作。鉴于军事理论的特殊教学规律以及对教师军事素质的要求,应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才能适应。军事教师培训机构的设置能够通过军事部门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有机联合的形式,对军事教师的培训工作进行负责,并对培训计划进行共同研究,同时,为有效提高军事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也可采取“轮训”的方式对军事教师进行培训,此外,高职院校为适应军事理论课学科发展的需要,还应逐步确立国防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落实军事教师的编制。具体而言,在军事教师编制体制理顺过程中,基于政治高度,将军事教师队伍建设列入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并且在配备军事教师中,应按照其自身特点,并以其他教师的任职条件作为参照,秉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一批优秀人才担任军事理论教学工作。同时还要深入研究军事理论知识,加强教学理论研讨,增强学术研究氛围。

3.2 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高职院校开设军事理论课,其突出特点是传授军事知识和进行国防教育。鉴于教育目的的综合性以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以及受到教学课时的约束的影响,在军事理论教学中,要创新其教学模式,以适应军事理论课特点。军事理论是有关战争与军队的概念、原则、原理等的理论体系,其每一章节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目标;并且军事理论教学的核心内容为传授国防法规、国防历史和国防思想等基本知识,内容多、涵盖面广,军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依据各章节的具体特点,并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选择主要章节,以讲授法在课堂上进行详细讲解,有的内容就可以通过学生自学进行教学实施,科学优化教学方法。此外,还要军事教师与派遣军官的合作,聘请具有较强专业素质的军官到校,将新的思想理念同高职院校军事教师进行交流,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师的授课水平。

3.3 针对军事理论教学规律和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要将趣味性、知识性和理论性相结合,通过战例和相关事例说明所讲授内容,提高学生对军事理论课的吸引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并且通过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将军事理论教学形象化、生动化,例如,在讲解一些高技术武器装备时,军事教师可以将讲解同影音材料相结合,可加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增强教学效果,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此外,如果学校有条件,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军营和一些实用的武器,以此培养他们的国防意识。

参考文献:

[1]王素舟.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与建议[J].科技信息,2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