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生的哲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听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树林里有一条小路,小路上有一块黑色的大石头,人们白天会绕着它走,可到了晚上,一不小心就会被它绊倒。
不少吃了亏的人都有过移开石头的念头,但转念一想,移开石头只是方便了别人,而自己已经摔了一跤了,权衡得失之后,便一走了之。
一天,一个年轻人在黑夜路过这里,也被石头绊倒,他的膝盖摔得流血不止。年轻人爬起来一摸,原来是一块很大的石头。
第二天白天,年轻人又来到小路上看这块石头,发现这是一块没有一点杂质的黑色石头,他左右端详着,觉得这块石头可以做成一个石凳,于是把石头运到了自己家里,将大黑石做成了一个石凳。
又过了几日,年轻人的朋友来到他家看到了石凳,发现这是一块品质上好的煤精石,是雕刻印章和砚台的好材质。朋友提出花钱买走这块石头,年轻人没有同意。他进城拜一位雕刻艺术家为师,用三年时间,学会了独特的雕刻工艺,从此走上了雕刻之路。他用这块煤精石雕出很多精美的印章和砚台,最终,成为有名的雕刻大师。
人们在赞叹年轻人的辉煌成就之时,却很少有人知道,成就他的就是那块曾经绊倒过许多人的石头。的确,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困难既可以绊倒我们,也可以成就我们,就看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
(摘自《青岛日报》 李剑红/文)
“转弯儿”的哲学
沙俄时代,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不小心掉进河里,无论他怎样大喊“救命”,岸上的两名警察都无动于衷。情急之下,落水者突然大喊“打倒沙皇!”两名警察一听,这还了得,辱骂沙皇是要坐牢的,于是他们立即跳入水中,把落水者救了上来,送进警察局,落水者也因此获救。这个人的智慧在于不按常规出牌,让思维拐了一个弯儿,成功化解了自己当前面临的生命危险。
英国诗人布莱克有一句格言:“在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学会转弯儿,虽然曲曲折折,却能通向智慧之宫。”
有人种葫芦,一下子结了一个大葫芦。葫芦一般是用来盛酒或水的,但由于这只葫芦太大,如果装满酒水肯定会炸裂,倘若锯开用它的一半当水瓢,也因为太大而不适用。于是一位智者说话了:你们只知把水装在它里面,而不知把水装在它外面,把它放在河塘当船用不是很好吗?
学会转个弯儿想问题,是一门精彩绝伦的艺术。调整一下目标,改变一下思路,就能巧妙地穿过人生荆棘,发现别样的风景。
(摘自《中国花卉报》 乔兆军/文)
用好你人生的那把“盐”
著名的民营企业家黄启均提出了“一把盐营销理论”。他把盐比作可用的营销资源,把汤比作市场。假如有一大锅汤,只有一把盐,如果把一把盐全放进锅里,汤会淡而无味。但是,如果把汤一碗一碗舀出来再放盐,每碗都有味道。
人生其实也是如此,生命是有限的,好比仅有的那把“盐”,用好那把“盐”,才会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动人。
成功学上有一个“二八”黄金法则,成功人士把80%的精力放在20%的重要的事情上,庸人恰恰相反,把80%的精力放在20%的不重要事情上。“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认为,在某个领域内如果十年坚持练习一万小时就会成为该领域的天才。匈牙利有个心理学家按照此理论把三个女儿训练成国际象棋大师。
人生只有一把“盐”,这就要求我们要找对“汤”。马克·吐温本是个天才的作家,可当时他热衷于淘金,想发财,结果做一行赔一行,欠了一屁股债。后来,他终于发现经商并不是他的长处,写作和演讲才是他的长处。于是,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和演讲中,获得巨大的成功,终于在58岁那年还清了以前的巨额欠债。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人生哲学;自我建构
我们每个人在进行自我建构,文化认同的时候,从小到大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在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环境中接受着不同教育,在人生的某些关键时候,我们往往犹豫不定,纠结徘徊,无法决定自己未来的道路,是服从家庭的要求,还是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这个问题或许困扰过不少的人,这个问题上升到哲学层面,就涉及到我们是认同儒家文化还是道家文化或者两者都认同?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说到:道家是对自然的理想化,儒家是对中国家族制度的理性化;儒家思想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道家则强调人内心自然自动的秉性。本文将主要探讨道家老子的人生哲学,文中有不足之处,祈盼各位专家指正。
一、完美人格的设想
老子的人生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所著的《道德经》中。在老子眼中,什么样的人具体完美人格呢?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1(八章)
这是老子对具有完美人格的人的特征描述,他应该拥有水一样的心态和行为。水有三个特征:1、柔弱。柔弱也是一种强大的表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2(七十八章),水滴石穿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水滴经过长年累月能把坚硬的石头凿穿,体现出弱小的事物也有着强悍的一面。同时柔弱也是充满生机的表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3(七十六章)在自然界,新生的事物总是柔弱的,但正是因为其柔弱,当中包含着无限的生机和可能性。如同刚出生的婴儿,是那么的需要人们的呵护,但他们第一声响亮的啼哭,紧紧握拳的小手,展示着他们拥有蓬勃的生命力。2、水总是处在低下的地方。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但老子认为,具有完美人格的人应该去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居低处后,贡献自己的力量来帮助他人,这样才“故几于道”。3、不争。水滋润万物而不与相争,万物在大自然中各在其位,各施其职,水为整个世界和谐有序的运转提供着养分,但并不与其争利。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知清静以为天下正。”4(四十五章)
这是老子对具有完美人格的人的形态描述,“若缺”、“若冲”、“若屈”、“若拙”、“若讷”这些描述都说明,一个完美的人格不是指外在,而是指内在。人格是在长期的锻炼中形成的,更多的是一种沉淀和内敛,而不关乎它向外的表露。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形成完美的人格呢?
二、自我修养和建设
老子在《道德经》中多处提到个人修养和自我建立,下面归纳为三点进行阐释。
1、致虚守静。“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5(十六章)老子认为,人心本是清明透澈的,只因私欲的活动使得心灵闭塞,所以需要下功夫,让心灵恢复本来的灵性。当今的中国是一个开放,发展的社会,各种的思想通过发达的媒体冲击着我们,我们有时都不清楚自己到底真正需要什么,盲目的随着他人往前冲刺,快节奏的生活着。生活需要我们静下来,想一想,生活的本质,人生的意义,虽然这些问题永远没有答案,但是“这些问题可以扩充我们对于一切可能事物的概念,丰富我们心灵方面的想象力,并且减低教条式的自信,这些都可能禁锢心灵的思考作用。此外,尤其在于通过哲学冥想中的宇宙之大,心灵便会变得伟大起来,因而就能够和那成其为至善的宇宙结合在一起。”6让多余的欲望停止,让我们的生活回归到正常的节奏。
2、深根固柢。在《皇帝内经.素问》里说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7阳气和人身的关系就如同天空和太阳的关系,人如果失去了阳气,就会生病,折寿。所以要养护阳气,它才能更好的守护我们的身体,抵御内外的侵害。阳气决定着一个人的长生,在道家养生修炼中,十分重视人阳气的养护。阳气充足的人,精力充沛,在学习和工作中,至少在体力上能应对各种挑战,现在的大学生,多呈现出面黄无神之态,缺乏朝气。身体健康才能为人们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故“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8(五十九章)
3、自知者明。这就是一个人自我的建立,自我人格的塑造。在塑造自我人格之前,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审视和克服自己的缺点,坚定自己的优点。这和儒家《论语》里记载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9有所不同,这里的三省吾身,主要是从工作,交友,学习上来反省自己是否有诚心尽力,这是人对自己社会生活的反思。而道家提倡的是首先要自知,要做一个了解自己的人,这才算是“明”,有了自知,再进一步开展自己的其他活动。
三、最高的行为准则
在《道德经》的最后一章里,老子提出了人的最高行为准则:“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10(八十一章)是要提示人们,做人要诚信,说话不要浮夸,巧辩;做学问,要专精,要深入的了解,踏踏实实的把问题搞清楚。这三句话是我们所有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共勉的。(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400715)
注解:
① 陈鼓应著:《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2010年,第86页
② 同上,第337页
③ 同上,第330页
④ 陈鼓应著:《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2010年,第236页
⑤ 同上,第121页
⑥ 罗素著,何兆武译:《哲学问题》,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33页
⑦ 刘永升主编,《皇帝内经》,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33页
⑧ 陈鼓应著:《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2010年,第283页
⑨ 王国轩等译:《四书》,中华书局,2007年,第2页
⑩ 陈鼓应著:《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2010年,第348页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著,《老子注释及评价》[M],中华书局,2010年
[2] 罗素著,何兆武译:《哲学问题》[M],商务印书馆,2001年
[3] 刘永升主编,《皇帝内经》[M],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
一、为活着而活着的意义
从余华先生的《活着》,我们看到了一个人悲惨的一生,一个人经历了生活的暴雨风霜的摧残而坚持寻找活着的人生真谛的执着。福贵并不是没想过死,可死之后又能有什么?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不过是肉体的终结罢了,可是相对于死,如何寻找生的意义,寻找活着的动力与勇气才是最为重要的。福贵在他的一生中不断追寻着这样一种东西,从浮华的物质追求到家庭亲情的珍惜,从命运的不断抗争到阅尽世事的淡然,最后连那头与自己同样快走到生命尽头的老牛也成了他生存下去的依靠。余华先生用这个悲惨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如此之多深邃的关于人生本质的东西,《活着》是对人的一生本质的思考,是对生命本质的拷问。有人说这完全是一个悲剧,悲剧的年代、悲剧的社会,悲剧的一家人,是啊,正是那个悲惨的年代,才有孕育这种悲剧的土壤,正是悲剧的现实才会激发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层次感悟和思考,才能挖掘出最为本质的东西,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自己是和现实矛盾的,进行着激烈的抗争,没有此,作者就无法写出这般深刻,这样有力度的作品,这是他给我们的用他的眼睛看到、用心灵感悟到的,最真实心灵触动。看福贵的一生,先是因自己赌博输掉家产气死了老爹,接着又在被抓壮丁给人拉大炮的时间死了娘,后米好不容易回到了家,而且又逢家乡解放,本以为日子会好好的过下去,可偏偏儿子有庆又因为抽血过多而死去,好好的家再一次遭受打击,可是上天似乎并没有让这个饱受苦难的家庭得到解脱的打算,又似乎是惩罚福贵,接下米女儿凤霞难产死掉,妻子家珍悲痛欲绝加上患病又离他而去,剩下仅有的两个亲人女婿和外孙,可女婿死在了建筑工地,外孙因吃多了炒豆而撑死,就这样,上天在给予福贵一次次希望的同时又让他一次次的绝望,有人会说,这完全是他自找的,年轻时不好好的,当败家子,到家产让他败光了才知道悔悟,晚了,这是他的报应。然而作者真正想让我们看到的、体悟的绝不仅仅是这些,不是这些需要批判的东西,而是他落寞时的担当,是他在经历了家破人亡,送走一个个亲人后对待生活,对待命运的态度和感悟,那是一种洗尽铅华的达观,是超越了肉体和精神的坦然。固然,福贵年轻时的行为确实令人愤恨,可是即使是如某些读者所说的报应,那也应该足够了,而且罪不及他人,要惩罚也应惩罚福贵一人,由此可见,作者通过福贵想要告诉世人的绝不仅仅是所谓的因果报应,而是一种思想,一种感悟,它要通过苦难的锤炼才能更完美的展现。
二、悲剧人生之外的人性温情
初读者很多人都可能会认为这应该是一部悲剧作品,然而,在这部作品里,除去主人公福贵极其悲惨的人生经历之外,我们同样也能感触到人世间的情暖,比如村长、村民、春生,以及老全,这些人是福贵在落魄之后的一系列遭遇中出现的,有些了解福贵,而有些并不了解(如老全,春生),但他们在福贵十分落魄(可以说以后甚至一辈子也不会再如意)的时候,在这个混乱而悲惨的年代里,却依然保有纯真善良的心,这让我们看到了这部悲剧里的一点儿温馨,而且,从福贵这个小说的主角来讲,他在经历了如此多的生离死别之后仍然坦然的活下去,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生命的感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如此说来,我们或许就不能单纯地把它当成一部悲剧来读,而要看到它温情的那一面,更要看到他积极向上的那一面。
语言是建构的而非透明的传达思想的工具,也存在审美价值,这种认识标志着现代批评的特点。作者用他那富于乡土气息的笔触,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富于乡土乡韵的世风图,从这里我们看到了那个年代的世风人情,看到了那个时期的人间悲苦,更看到了生活对于一个经历了那么多坎坷、困苦,最终依然还要忍受岁月打磨的农民的真正意义,正如书的名字,活着,是啊,活着,活着这两个字对于那些未曾经历人生的初生牛犊而言,不过是两个那么普通而又再普通不过的字罢了,可是只有真正经历的人才真正明白那两个字的重重的含义,它夹杂着他一生的泪、血、欢乐,无奈……一切的一切,有如那头陪伴着他的老牛,只有经历了由牛犊的倔强、壮年的方刚,才能在老年了的时候在晚风夕阳中安详悠闲地慢慢咀嚼生活的味道,我们可以体会,那每一次慢慢的一嚼可都是对生活的酸甜苦辣咸的体味。这时我们或许可理解为什么福贵能将他一生的经历讲解得那么透彻、那么明析,那是因为每一件事都在他那颗已经苍老的心里刻过一道深深的痕,那痕不会因为时间的变迁而消磨掉,反而会一点点加深,深入到了骨髓,深入到了灵魂,更深成了永恒。
Abstract: Schopenhauer Arther is in the modern West philosophy history only the panthelism founder, is also the modern West humanism thought founder. His philosophy of life has the strong pessimism and the nihilism color, thought that the life the essence is the pain and bored, and proposed two kinds rescue the human pain the way. Let the human in the majority question's views accept with difficulty freely, but is actually profound and incisive, therefore is worth to its thought conducting the research and the resonsideration.
关键词:叔本华 意志 悲观主义 人生哲学
Key word: Schopenhauer Arther will Pessimism philosophy of life
作者简介:邱君国 (1975.10-) 男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 讲师 大学本科 研究方向:政治学、党建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1788-1860)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唯意志主义的创始人,也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奠基人,开辟了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先河。由于当时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占据哲学界的主导地位,使他很不得志。代表作《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在沉默了二十几年之后才开始被人注意,继而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赞誉,遗憾的是这种时光对他来说已经不多。1860年他彻底地离开了他认定只能是永远痛苦的人世。他的人生哲学有着浓厚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色彩。时至今日,在世界的任何地方还可以听到其人生哲学回声。
一、 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根基
1、 叔本华用主体取代“自在之物”。
康德的“自在之物”指本身是不依赖于我于我们,不依赖于我们的认识而独立存在的事物。[1]这样“自在之物”的非对象性使我们既不能对其有所断言,也不能对其有所怀疑,这就使“自在之物”本身对于我们成为一种多余之物。叔本华看到了“自在之物”的这种缺陷,对其进行了继承和改造。“那认识一切而不为任何事物所认识的,就是主体。因此,主体就是这世界的支柱,是一切现象,一切客体一贯的,经常作为前提的条件,原来凡是存在着,就是对主体的存在。”[2]28这样叔本华用主体取代“自在之物”,为意志的产生提供了前提。
2、 叔本华的意志是在借助于柏拉图的“理念”的基础上确立。
叔本华要确立他的真理――意志,不得不借助予柏拉图的理念。“理念是独立于具体事物和人的意识之外的实体”;“理念是永恒不变的,是塑造个别事物的‘原型’,个别事物都是‘分有’理念而成的”;“客观事物是理念的‘影子’或‘摹本’”[1]。从中可以看出,理念既非理性的产物,也非常感觉的产物,而是我们从特殊事物中看出的普遍性。叔本华正是借助于理念在抛除“自在之物”的同时,继承了“自在之物”,建立起他自己的意志真理观。因为意志的确立,也不是靠理性和感觉,而是靠直观。在叔本华看来“真理是自身确立”。理念这种“自身确立的真理”使叔本华的意志得以确立。
3、 叔本华的意志从佛教思想中吸收了 “欲望”概念。
叔本华认为认识的主体和欲求的主体是合一的。他用主体的欲求代替主体的认识,用欲求的主体代替了认识的主体。这样康德那不能为我们所认识的“自在之物”在被叔本华归结为主体后,又被归结为欲求的主体,进一步确定其意志真理观。
叔本华正式在吸收和改造了康德哲学、柏拉图哲学和印度佛教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他的意志哲学。康德的“自在之物”使意志成为可能,理念使意志得以确立,欲望则构成了意志的核心。这样叔本华经过精心勾勒的作为世界的本质的意志就展现于我们的眼前:它是一种无时间性、无空间性、无固而成的活动,是一种“不能遏制的盲目的冲动”,是一种无目的,无止境的永不满足的欲求。基本特点是求生存,求生命。
二、 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基本内容
1、 人是痛苦的人。
叔本华认为意志是人不可遏制的生命冲动和欲求,它有两种表现方式:一是维持自己的生存的“生存意志”;二是繁殖后代的“生殖意志”。生殖意志是把生存意志保存的生命在时间上加以延续,两者都为了求得生命的存在。
人是意志发展的最高产物,是意志客体化最高等级,到了这个阶段,意志作为非理性的东西就会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理智。由于理智的产生,人认识到作为表象的人是注定要死亡的。人为了使自己活得好,生存得舒适,分化出并紧紧依靠理智,而人的本质就是生命意志,本身具有盲目的、不可遏制的冲动性和欲求,就不可避免地使意志和理智处于一种矛盾之中。
人的意志是求生存,而作为表象的人最终结局却是死亡。尽管人们的每一次的呼吸,每一分钟的努力都是为生存而斗争,但是最终还是逃脱不了一死。叔本华认为,人生真正的痛苦在于认识到这一点。“生物愈高等,意志现象愈完全,智力愈发达,烦恼痛苦也就愈显著”。[3]99这样也就不难印证叔本华认为的知识越多的人越痛苦,天才是人世上最痛苦的人,而痛苦正是天才灵感的源泉。
2、人生是痛苦、无聊的人生。
在叔本华看来,人的活动本身以意志的欲求为根本的动力,欲求总是产生于不足与匮乏,具有非满足性的特点,因而欲求的本质就是痛苦,给人生道路笼罩上了阴影。由于人具有欲海难填的本性,欲求是针对于自己的缺陷和对自己的状况不满而产生的。欲求追逐着满足,而其满足就质量而说都具有相对性,绝对的特征在于非满足性,这就导致人生的痛苦。欲望一天得不到满足,人就要痛苦一天,并且满足又不是持久的,当自己的一个欲求得到满足之后很快就会有一个新的欲求出现,这样人就无止境地陷于欲求――满足――新的欲求,这种恶性循环所带来的挣扎和痛苦中。
假若一个人易于满足并且没有什么欲求,那么随之袭来的便是空虚和无聊,这比痛苦还要难以煎熬。正如叔本华所认为的:“……所以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来回摆着,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就是人生的两种最后成份。”[2]427
3、人生是彻头彻尾悲观绝望的。
“我们的诞生就已把我们注定在死亡的掌心中了;死亡不过是在吞噬自己的捕获品之前,[如猫戏鼠]逗着它玩耍一会儿罢了”。[2]426在叔本华眼前,人生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悲剧,只有某些细节部分才具有喜剧的性质。幸福和快乐仅作为整场悲剧中的一个环节,它不是与悲剧相对立的,而是包含于悲剧之中。幸福与快乐只是人的一种愿望,这种愿望是以欲求为前提的,因而愿望实质上是痛苦的变形物,追求快乐的目的在于消除痛苦,这种努力除了改变痛苦的形态外,再也不会得到什么。
人生的痛苦,就是对生命意志的肯定。人们在心眼里不愿过这种痛苦和不幸的生活,却又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而不断地制造痛苦和不幸。通过种族的延续,意志就这样一代代被肯定下来,痛苦和不幸同时也被肯定下来,并代代相传。
4、痛苦人生的两种解脱途径。
一是生命意志的暂时否定。通过哲学的沉思,艺术的审美活动和道德的途径可以使人暂时忘记欲求,摆脱意志,从苦难的人生中得到暂时的解脱。比如在艺术审美中,我们对某一艺术品进行观审,我们就会摆脱了意志,然后也就不再感觉到它那不断的欲求的痛苦。“也就是认识从意志的奴役之下解放出来,忘记作为个体人的自我和意识也上升为纯粹的,不带意志的,超乎时间的,在一切相对关系之外的认识之主体。”[2]278这些方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痛苦,求得暂时的精神解脱,它们是不彻底的、消极的方法。
二是生命意志的彻底否定。叔本华力主达到佛教中的“涅”境界,也就是使一切意欲彻底泯灭,身外之物无所求,无所求即无所缺乏,也就无所痛苦了。“无欲是[人生的]最后目的,是的,是一切美德和神圣性的最内在本质,也是从尘世中得到解脱。”[2]220
叔本华认为通过禁欲,彻底的否定意志,是摆脱痛苦的根本途径。“随着自愿的否定,意志的放弃,……,随着意志的取消,意志的整个现象也取消了;末了,这些现象的普遍形式时间和空间,最后的基本形式主体和客体也取消了,没有意志、没有表象、没有世界。”[2]562这样意志“寂灭”之后,一切因意志的冲动而产生的痛苦,恐惧和令人激动的永不死心的希望也同归寂灭了。取而代之的将是那高于一切理性的心境和平,那古井无波的情绪,那深深的宁静和不可动摇的自得和怡悦,使得个人意志复归于宇宙的绝对意志,以实现人生最高理想,从而实现永久的的解脱,最终达到他人生哲学最终归宿点“无欲”的境界。
叔本华正这样从他自所构建的意志到欲求,由欲求到痛苦,来定格了他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他又从悲观主义走向虚无主义,虚无是他人生哲学最终归宿点。
三、 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影响及评价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是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是反对当时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而产生的。它对整个西方哲学界产生很大影响,他的唯意主义哲学和非理性主义的直观认识论,为尼采的“超人学说”,弗洛伊德的“泛观”,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尔库塞的“过剩压抑”等提供了理论准备。不仅如此,它对马赫主义、实用主义、生命哲学和现代美学文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把人上升为哲学本体论问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改变了柏拉图以来都以抽象概念作为研究对象的西方哲学的局面,使之开始注意到人。叔本华把人的生存作为哲学问题的第一要义来加以确证和研究。使哲学从纯粹的理性思辩转向了感性的个体生存本身。在一定意义上拓宽了哲学研究的领域,有助于我们对人的研究不断地朝人的内心要求变化。不断地揭示人的本性中深藏着普遍的永恒的东西。把人的生存问题上升为哲学本体论问题,具有合理性和永久的意义。因为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仍为摆脱作为人的第一要义的生存问题困扰。
理性哲学家们只对抽象的概念出发进行着研究,对人的生活这类问题不屑一顾或舍弃时叔本华却以全新的方式提出对人的生活这类问题加以研究,并以满腔热情加以肯定。这种倡导贴近生活、贴近自然的哲学研究,给当时凝重沉闷的哲学办带来一股徐徐的清风,注入了生命的活力,开启了后来哲学家的思路,掀起了现代人本主义的哲学思潮。弗洛伊德就曾直言宣告:“我们公开地沿着叔本华哲学足迹走自己的路。”[4]370
不过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把人看成了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其他一切哲学问题只有从人出发才能得到说明。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把意志看作是人的活动基础,抹杀了人的社会性特征,否认人是社会性的产物。把科学和理性看作是人的意识的工具,只有直觉才能看到真实的东西,他这种贬低科学和理性,抬高直觉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2、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以悲观见长、失之消极。
叔本华宣扬的悲观主义尽管以坦诚见长,较之盲目的乐观主义要深刻得多,但它毕竟失之消极。他过分的渲染人生受波折的痛苦,否定挫折和失败的认识论意义,从而也否定了人生奋斗的意义。如20世纪初的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自杀,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有着一定的联系。悲观主义与现实中有些青年颓唐失望的心态也有着不解之缘。因此,哲学家罗素称叔本华的哲学是一种“倦怠病弱的看法”。尼采作为他的哲学衣钵继承者亦称这种哲学是“死的说教”并对他的理论归宿――基督教进行了毁灭性的攻击。这种哲学说教是不可取的,针对这些消极部分我们应剔除和批判。
我们对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解释,应使得有益于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保持着某种危机感。从另一个方面给自己启迪,其实痛苦和无聊的产生,关键是在于人们认识之后是否计较它。我们应建立良好的社会的心理氛围,使自己在挫折和失利之后不至于陷入叔本华所说的“痛苦或无聊”的深渊,而又重新崛起,正面人生。
参考文献:
[1] 《哲学辞典》刘延勃 张弓长 马乾乐 张念丰 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02
[2]《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著,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关键词】《哲学与人生》;中职;任务教学法;应用
在中职学校中,开始《哲学与人生》课程的目的便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的理解,帮助其将来更好的进行问题解决,让其更好的面对人生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情。而任务教学法便是在制定总目标的情况下,进行各类分目标的设计,并利用各种手段来实现这些分目标,从而达到总目标实现的目的。
一、对任务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选择最合适的策略进行学习
任务相关的因素主要包含了下面几项,比如说任务的实际难度、任务的分类、人物特征造成的选择性影响、任务的参与者以及任务的实际熟悉程度等方面。在进行《哲学与人生》教学的时候,任务难度指的是依靠语言复杂性、交际压力以及认知复杂性来进行区别的,也就是任务完成所需要的思考、语言以及任务完成的情境。在使用任务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时候,任务的意义是最为重要的,在教学的时候只有创设出来的情境是和生活相关的,才能够真正的将哲学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真正的有意义。这样,我们便必须在认知因素的角度出发来对任务的难度进行评价,因为正是因为认知产生的意义来给任务赋予了实际的内容。并且,交际存在的压力也对任务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另一个重要联系进行了强调,也就是任务加工过程方法。任务的实际难度受到的影响比较的多,种类以及数量都会对其造成影响,学生往往更加容易完成那些自己比较熟悉的任务。在进行《哲学与人生》教学设计的时候便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这样学生学习的难度也会有明显的降低。在进行任务特征选择性影响研究的时候一般有两个方向,首先是对任务特征因果关系进行研究;其次则是研究任务给加工过程造成的实际影响。在进行第二种研究的时候,任务的复杂程度、类型以及难度都会受到时间长短、负担范围以及以往知识的影响。而在进行任务完成的时候,认为完成会受到参与者熟悉程度以及情绪的影响,若是情绪放松,参与者互相都很熟悉,那么完成起来也会更加的容易。
根据上面的分析,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必须重视学生的实际生活,并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办法,保证创设情境的生活化,做好教学任务的设计。比如说在讲到普遍联系以及人际和谐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和自己关系最不好的同学或者老师,让其在评估表上就二者关系进行评估,这样学生在认识自己和身边人联系的时候会更加的深刻,也会更加能够理解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二、进行任务教学目标的设计,进行教学基本步骤的掌握
在对任务的一些因素进行明确之后,老师应该根据任务的实际难度来进行教学任务的设计,保证其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的时候必须重视下面两点,首先,必须重视学生实际认知能力的培养。这门学科本身便是比较特殊的,这也决定了其在学生认知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性,所以,老师在进行教学任务设计的时候,必须学生认识能力方面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从实际出发,更好的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其次便是,老师在进行教学任务设计的时候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认清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的知识水平,这样能够避免课程过于枯燥,若是课程枯燥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在进行教学任务设计的时候,还必须注意难度,若是难度过大,超出学生的实际能力范围,对学生的学习也是不利的。在进行教学目标确定之后,老师还必须进行教学步骤的设计。教学步骤设计一般会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任务前阶段、任务中阶段以及任务后阶段。在任务前,老师应该有意识的对任务进行介绍,让学生更好的进行任务的讨论,鼓励学生更好的进行任务资料的收集;在任务中,老师应该要求学生进行任务的执行,并根据实际情况写好详细的报告,这样在介绍任务完成情况的时候会更加的方便,这个时候,老师最好不要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通过协商的方式进行任务的完成,在任务结束之后,老师可以让小组之间进行互评,找到对方任务完成过程中的不足。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帮助小组进行改正,并评价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
三、将网络教学内涵结合起来,进行任务教学措施的实施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学模式也有了新的变化,网络教学逐步的兴起。以往老师仅仅依靠一个教室、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便能够做好教学的方式已经过去了。很多学校已经将网络这种方式利用了起来。通过多校园网、多媒体网络的运用,可以进行《哲学与人生》的教学,用多种方式提高教学的实际质量,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将一些和学习有关的网址推荐给学生,并且还可以通过QQ群的建立来和学生更好的进行交流,这对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实现都是非常有利的。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将微博利用起来,其在互动、及时以及便捷方面优势非常的明显。网络教学将声音、图像、视频以及文本等方式集于一体,优势非常的明显,并且还能够将学生的主置更好的突出出来。但是在教学的时候若是仅仅依靠网络进行教学,那些学习自主性比较差的学生,学习效果会比较差,资源的利用效率也会比较的低下,并且,老师在对自己进行定位以及进行观念转变的时候也往往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将任务教学法利用进去,网络的优势会更加的明显,其作用发挥也更加的充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将网络利用起来,更好的进行资源和材料的搜集,掌握更多的教学案例,并且,多媒体课件本身图文并茂的优势非常的明显,完成任务的时候,可操作性也更强,并且手段也更加的灵活,对任务的完成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方式能够更好的将学生对《哲学与人生》的兴趣激发出来,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入情景中,掌握知识的速度也会更快,并且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也能够更好的将知识内化,能够帮助学生将来更好的面对社会和自己的人生。
四、结语
在中职学校中进行《哲学与人生》的学习,目的便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马克思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帮助学生在将来更好的面对社会和人生。而任务教学法的引入,能够让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好的实现,并且教学有效性也会有明显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覃少英.浅谈任务教学法在《哲学与人生》课堂的应用[J].才智,2013(30)
[2]王华贵.浅谈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哲学与人生》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1(24)
[3]曾记有.浅谈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以《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1)
[4]李宁.浅谈探究教学法在《哲学与人生》课程中应用的研究[J].新课程(下),2013(11)
关键词:庄子;道;逍遥游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又一重要代表。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但庄子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的重要区别在于它的相对主义。很多人认为庄子是唯心主义哲学家,其实庄子思想中有很多唯物主义因素,说他是唯物主义思想家也不为过。庄子的哲学思想内容博大精深,论证精辟。他从道出发,把道运用到物质起源和伦理纲常及社会政治领域之中去,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他对物质存在形式、物质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阐述都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值得我们认真继承和弘扬。
一、庄子唯物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庄子生活的时代是奴隶社会解体封建社会形成的时代。这时期,一部分奴隶主贵族在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没落下来,走向贫困破产的道路;另一部分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社会地位开始上升。庄子属于前者,他一生生活贫困,体验到当时受压迫受苦难的小百姓生活,他能够说出劳动者的一些要求。他从自己本阶级的没落看到不可挽回的阶级命运,他对当时的社会不存在任何幻想,因而能够比较清醒地认识现实,他不信上帝,不信鬼神,有反宗教思想,有产生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可能。庄子怀疑上帝,向宗教提出挑战,所以他的哲学思想蕴含了很多唯物主义成分。
二、庄子的人生观:逍遥游
“逍遥游”是“无所待”的自由,即绝对的自由。“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逍遥”一词始见于《诗经》,“羔裘逍遥,狐裘以朝。岂不尔思,劳心忉忉。”庄子的“逍遥游”,是一种人道合一后实现了对人生各种困境的超越的忘物忘我、无功无名无己、无待无累无患的绝对自由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超越了一切,无时空之限,无是非之辩,解决了人生一切苦难,内心充溢的是一种妙不可言的喜悦和。这是人生最佳的境界,在庄子看来,只有无己的至人(真人)、无功的神人、无名的圣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逍遥游”就是庄子精神的翱翔,也就是我们过去说的“神游”。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庄子,只有庄子的“神”,才能不需要任何外在的条件而无遮无拦地遨游在这个世界上,也就是说,在《逍遥游》中,真正逍遥的不是任何一个物质的实体,而是庄子的“神”、庄子的“精神”、庄子的“心灵”。时间和空间被我们超越了,一切的界限都被我们超越了,我们的心灵成了一个无限的宇宙,我们也在自己心灵中的这个无限的宇宙中自由地翱翔。……我们体验到了“逍遥”,体验到了无待的、绝对的自由――我们精神的自由、心灵的自由。
三、庄子的相对主义、不可知论
庄子认为有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这个世界是无限的、永恒的、伟大的。同时他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若以有限的知识和生命去认识无穷的世界,是十分困难的,最终结果只会使得人们精神疲惫,劳而无功。庄子在《庄子・养生主》里面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认为任何认识活动都不能认识这个伟大自然的全部,最好是不要作任何分别。有了分别,有了名称,有了概念,不但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而且也破坏了完整的“道”。他认为只有无知知识,才能够与“道”的原则相符,因为自然界本身无所谓知识,只有不求知识的人,才是真正有知识的。他说:“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庄子・肢箧》)庄子认为从“至大无外”的道去观察世界,“是非”和“万物”一样,也是相对的,因而关于是非的争辩毫无意义。他主张用自然齐一来调和是非,以因顺无穷的变化,达到穷尽天年的目的。
庄子的认识论提出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反对人们认识活动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但是他不是从正面迎接矛盾解决矛盾,而是企图逃避矛盾。企图避免对事物做出肯定,否定认识及其作用,这是庄子认识论中的严重不足。
四、庄子“自本自根”的道论体系
“道”在庄子哲学思想体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在庄子看来,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道衍生出来的,它们的兴衰成败也都取决于道。
庄子在此处指明了“道”的如下特点:第一,道在时间空间上都是无限的物质实体,它是一切具体事物的根源。第二,道比上帝、鬼神悠久,更为根本。宗教迷信思想认为天地是由神创造的,天地万物的生长变化和上帝鬼神没有关系,倒是上帝鬼神也是“道”的产物。第三,“道”是物质性的实体,不是感官直接的对象,而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础。庄子指出:人类生命的产生是由于“气”的聚集,人的死亡是由于“气”散。不只是人类如此,一切东西的生灭都是根据气的聚散的原则所决定的。一切事物都有它自己的变化。
作为一个哲学家,庄子肯定了自然界是独立发展着的,不是任何人的主观意志所能改变的,他认识到客观世界变化发展的规律性和普遍性。但庄子没有区别客观世界所发生的变化的性质。自然现象是不受人类主观意志影响的,但有些社会现象是由人类社会的阶级关系造成的,是可以改变的。这是庄子唯物主义哲学不彻底的表现。
尽管“道”玄妙莫测、无影无踪,却主宰着万物的成败生死。人们修道、悟道,超越生死、时空的束缚,达到无羁绊即无所待。道是万物的本源,它无影无形却真实存在,谁得到了它就可以无所不能,无所不成,超越生死,超越时空。庄子关于“道”的论述继承了老子的思想,把“道”描述成客观存在的东西,但又不同于具体的事物,抓住了物质的本质,因而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唐菊,范习中:论庄子哲学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因素[J].天府新论,2007
[2]宋辉,宋晓璐:漫谈庄子哲学思想[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
[3]冯田福:庄子哲学思想探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
[4]王富仁:论庄子的自由观――庄子《逍遥游》的哲学阐释[J].河北学刊,2009
作者简介: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人生哲学,可以说是典型的超脱哲学。庄子对自然、社会和个人人生的思考,展示出了人类精神现象中的一个经常发生的、具有危机性质的方面,即人生困境。庄子提供的个人体验、对人生困境的理性反思以及对人生理想境界的实践方法,在今天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更好地安身立命,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求得精神上的自由,仍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人生困境
《庄子》一书概括了人生困境可分为自然的、社会的和自我的三个方面。
(一)自然之限——生与死
庄子认为人作为自然界的万物之一,也是“气”的一种存在形式,死亡是人生无法跨越的界限。但是庄子并没有由此走向悲观,他认为生与死都是自然之表现,是自然的变化与循环。庄子通过对生死的观察和反思,认识到生死是自然规律,人不可能加以干预,也不能对此有所幻想。他提出了“以死生为一条”“死生存亡之一体”,甚至是“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唯一”。这样,生命就成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存在,生和死是生命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死是生命的潜伏状态,而生则是生命的显现状态。
(二)社会之限——命与礼
庄子还认为,在现实世界里还有一种外在的必然性,即,命主宰着人生。命是先天的必然性,是道的作用在人生变化上的体现,是不可干预和改变的。因此,对于命,应该因之顺之、听之任之,这样就可以去掉烦恼,获得心境的安宁与和谐,获得超脱与自由。作为外在规范的世俗之礼,如果违背我们的本性,我们就必然要大胆地超越它们。人生追求的高远,使庄子显得超然世外,社会现实的险恶,又使庄子只能潜伏于底层。然而庄子依然坦然从容,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但精神上却超然世外。
(三)自我之限——情与欲
庄子认为,哀乐之情与厉害之欲是与生俱来的,不能避免的,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这种自我设置的障碍,也构成人难以逾越的人生困境。但是,具体通过何种途径才能超脱的藩篱?庄子提出通过对自然本性的真正理解,达到“喜怒哀乐不入胸次”,“吾以为得失之非我也,而无忧色而已矣”。在庄子看来,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应顺于自然,相通于大道,这样他就不再为情所困扰,他的心也就不再受外物变化的影响,从而保持内心的虚静宁和。
二、逍遥游——对人生境界的超脱
在对待来自自然的生与死、社会的命与礼和自我的情与欲的现实人生困境上,庄子提出的超脱方法,流露出了庄子追求自然、自由的人生理想;庄子追求的超脱从根本上讲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脱。《逍遥游》作为庄子自由观的灵魂,也是他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逍遥游》通过对鲲鹏、斥鴳寓言性描述,通过对宋荣子、列子的议论,衬托表现出庄子人生哲学的三种境界:绝对精神自由的超世主义、理性认识的处世主义、服从现实的顺世主义;讲了三种意义上的逍遥游:一是主体精神的价值之游、二是理性认识的认识之游、三是肉体之躯的现实之游。这三种逍遥之游自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三、庄子人生哲学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一方面激发了当代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自主意识,但另一方面也使他们正在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不良影响,还给他们的安身立命带来危机。文化世俗化的流行,精神寻求得不到满足,道德标准下降,心理健康被忽视,使得当代大学生普遍有一种精神上的失落感。他们缺乏人生理想,缺乏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淡薄等等,处在人生的困境中,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力量来平衡失落,摆脱困境。
庄子的逍遥游思想所体现的尊重和顺从自然的生命哲学,启示我们在德育培养中让当代大学生树立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价值观,以超脱万物的姿态获得心灵的淡泊和宁静,增强学习和生活的信念和乐趣。庄子顺其自然、实现真我的生存观作为庄子哲学的基础,认为世界万物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没有高低贵贱、是非美丑之分。它启示我们在当今的大学教育中,要告诫学生不要被社会物质利益蒙蔽了自己的本性,随波逐流,而是要坚持自己内心的秉性,实现自我生命的内在价值,培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增强自信心,以一种豪迈奔放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和生活。
虽然庄子的人生哲学告诉我们要放弃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追求精神生活的快乐,放弃对名利的追求,自由自在地生活;但是庄子所说的不追求功名利禄指的是不要过度追求功名利禄,为了维持我们的生存,必要的物质利益也是不能放弃的。庄子的人生哲学希望我们可以摆脱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束缚,真正达到心灵上的解脱;但同时它又告诉我们,人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所以,我们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上,要让他们树立为人民、为社会和为国家勇于奉献的精神和信念,还要树立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培养,还要引导他们能够正确判断社会上的各种价值冲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辩证的态度来对待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
不过,庄子的人生哲学在起到了诸多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留下一些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对庄子的人生哲学应该辩证地看待,吸取其有用的成分,摆脱其负面的影响,化消极为积极,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哲学与人生;科学发展观;实践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以人为本是发展的核心。
《哲学与人生》是提升学生德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教材,只有结合科学发展观的相关理念,才能取得较为显著的教学成就。
一、结合科学发展观制订教学计划
《哲学与人生》属于德育的范畴,而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是保证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能够有所计划、符合社会发展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要在进行这门课程教学之前,保证学生领会和理解科学发展观思想的精神实质以及内涵,还要结合其主要思想内容制定出完善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保证德育与实际教学目标达到有机统一。在教材的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保证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哲学依据以及实际的背景,让学生掌握这种思想的深层次的内涵以及具体的哲学思
想。让学生通过前两个单元的系统学习,明确科学发展观是符合时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从而以此来指导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思想道德水平。在后期进行的人类社会的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人生目标的制定要符合一定的历史规律、人的本质认识以及如何达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等教学活动中,都要运用到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对于《哲学与教育》中的一些次要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状况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压缩。
二、保证相关知识点的教学满足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内涵要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来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面的内容进行教学时,要分析我们国家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需要解决的矛盾所在,并分析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应用对于人类社会产生的种种积极效果和影响,能够对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分析,并采取合适的方法解决种种矛盾,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实事求是是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反对各种唯心主义的思想。在唯物辩证法和联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我国的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发展、人与自然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及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部分和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实际存在的,是不以人的种种意志而发生转移的,这就能够引导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处理好与教师、同学、朋友、家人和同事之间的种种关系,从而给他们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在关于辩证发展的内容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之所以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就是因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以“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就是为了让人类社会的前进满足自然规律,这种发展包含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等,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思考问题,从而让自己的进步和发展满足与社会相协调统一。在《哲学与人生》教材中的第六课提到了主要矛盾,对于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的核心来进行分析,党和政府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核心,就说明他们把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并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主要的发展目的,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我国的发展战略综合考虑了抓主要矛盾的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发展方法就是要做到统筹兼顾,这说明经济建设是我国发展的中心,并致力于解决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环境污染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种种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文化、政治、生态文明建设上面不落后,充分体现了在抓住主要矛盾的同时,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让学生在这种统筹兼顾思想的指导下,认真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之间的种种关系。
在进行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是结合思想和其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以及实际的社会发展现状之上而产生的,科学发展观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只有保证认识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
关于人的本质的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构建和谐社会等知识进行重点教育,让学生明白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的最终结果和目标,明确自己的人生价值所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处理好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产生的种种矛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统一的局面。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方法
教师在进行《哲学与人生》的教学课程中,要坚持修生立德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树立良好的为人师表的形象,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所发展,要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师德素养,要保证自己的所有教学活动都符合法律法规和学校的政策制度规定,不做有违常理的事
情,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维护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师德,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来进行教学。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贯彻和落实相关思想,并选择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教学实际现状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正确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让他们在认真分析自我学习现状的基础上,树立远大的理想,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创业就业的能力。教师要保证在任何一个阶段的《哲学与人生》的教学过程中都要突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其进行引导性学习,这样就能够促使教师学生之间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还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提出良好的建议,及时发现不足,并采取方法加以改正。对于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教师也要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对其多加鼓励,保证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要根据教学现状和教学目标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质量,通过多媒体软件和现代科技技术对一些枯燥、乏味的哲学理论内容采取生动有趣的、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来进行教
学,在实际课堂中多使用辩论、讨论以及情境教学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哲学与人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和人生理想的一门课程,如要保证实际教学活动满足现代教育事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就要将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保证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都满足实际需求,从而提高这门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宁.关于对《哲学与人生》课程加强价值观教育研究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下,2013(07).
[2]李宁.浅谈探究教学法在《哲学与人生》课程中应用的研究[J].新课程:下,2013(11).
[3]闫承友.提高哲学素养 启迪人生智慧:浅谈《哲学与人生》教学感悟[J].新课程:中旬,2013(12).
[4]杨同卫,郑林娟.提高哲学素养 启迪人生智慧:开设《哲学与人生》大学选修课的体会[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02).
那年我参加瑞士巴塞尔博览会,除了接单做贸易还零售产品,以扩大中国出口商品的影响。
一天有位中年女子领着孩子来参观,那是个非常招人喜欢的小男孩,他趴在我们橱窗前,不愿走开。当时我们出售一款活动体闹钟,图案是“鸡啄米”,随着秒针走动,鸡群会一下一下啄米吃。看得出小男孩非常喜欢,两眼满是希冀的目光,他多次拖住妈妈的腿,好想妈妈能掏钱买下这款闹钟。我看到后拿出闹钟想送给小男孩,他妈妈有礼貌但坚决地拒绝了,她十分真诚地对我说,虽然闹钟很漂亮,但瑞士人从不买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对孩子不能满足他不合理的欲望。看着小男孩失望地离去,我觉得这位母亲有点小题大做,但他们对待欲望的态度又令我钦佩。
用余热将鸡蛋煮熟
博览会中国日那天,东道主举办酒会招待各方来宾。我发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那些端着酒杯四处寒暄的瑞士客商,葡萄酒杯里装的都是啤酒。我问个中原因,一位瑞士客商笑着说,巴塞尔人商场应酬时都喝啤酒,在他们眼中喝葡萄酒很奢侈,有违清教徒传统;即便在家中也很少喝葡萄酒,葡萄酒比啤酒贵,他们不喜欢花太多钱在吃喝上。他问我知不知道瑞士人煮鸡蛋的故事?瑞士人习惯在平底锅里放一厘米深的水,等水沸腾了就关掉电源,利用余热将鸡蛋煮熟,这样可节约一半电费。我从心底里钦佩他们富而不侈、始终守住节俭的心态。
创造财富靠自己的勤奋
有位客商买了我们好多商品,开了一辆小货车来提货。随车来的那个充满稚气的搬运工,搬铁皮封带木箱时手指被勒了条口子,鲜血直流。客商掏出创可贴让搬运工简单处理一下再接着干活,我想这下算是亲眼看到老板对雇工的厉害了。装完车我才知道这是老板的儿子,因学校放假临时来帮忙,“我会付他工钱”,客商郑重其事地补充。记得那天孩子穿了条舶来品牛仔裤,他很自豪地对我说,这不是老爸送的,是去年冬天为邻居扫雪挣钱买的。我顿时明白了瑞士人的生存哲学,几乎所有瑞士家庭都靠自己的勤奋创造财富,这样,花钱的时候就不会讲排场、求奢华。
国际都市日内瓦的“欧洲农民”生活
巴塞尔博览会结束后我们还随访了日内瓦。日内瓦是联合国欧洲总部所在地,有几万名各国外交官,每年要召开几千次国际会议;是法国服装设计师、意大利皮鞋制造商和纽约珠宝行争相来开店的地方;是查理・卓别林、奥黛丽・赫本等明星喜欢和居住一生的场所。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全城都是十几层火柴盒形状的办公楼和公寓楼,很少玻璃幕墙,更没有贴金箔之类花里胡哨的建筑。有天晚餐后,长驻日内瓦的老陈开车带我们观赏夜景,大多数商店都已打烊,没有看到灯红酒绿、笙歌艳舞的夜生活,很多当地居民竟早早熄灯睡了。
瑞士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高,可耕地不多,矿产资源又贫乏,加上冬季漫长、气候恶劣,所以瑞士人世代养成勤劳、节俭、居安思危、常为未来做好储备的美德。当今瑞士人均年收入5万美元,居世界第一,可这丝毫没有改变传统主流道德观。家庭主妇还喜欢买简装洗涤用品,回家后再灌进旧瓶;会开车去邻国购买价格较为便宜的食品;保持了修砌贮水池接雨水冲洗厕所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