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描写燕子的诗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描写夏天炎热的词语
暑热、热浪、滚热、灼热、炙热、炽热、火热、沸热、炎热、酷热燥热、毒热、闷热、烦热、湿热、热腾腾、火辣辣
二、描写夏天炎热的成语
挥汗如雨、烈日当空、暑气蒸人、骄阳似火、流金砾石、赤日炎炎、烈日当空、夏日炎炎、酷热难忍、三伏暑天、热不可耐、夏阳酷暑、闷热难当、热浪滚滚、郁热沉闷、烈日灼灼、大汗涔涔
三、描写夏天炎热的句子
1、夏天里的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热的让人无处躲闪。
2、那些铁器,被夏天的太阳一晒,就像一个个烤熟的红薯,让人不敢碰一下。
3、今年夏天,热的让人走在街上,就像进了蒸汽浴室一样难熬。
4、夏天来得那么的急,没几天人们便深刻的体会到什么叫酷热难耐了。大街上的柏油路在太阳的炙烤下变的软软的仿佛踩在橡皮泥上;街边的梧桐树像一把巨大的遮阳伞,给伞下的市民带来一丝可怜的阴凉时,自己也泛着耀眼的绿光;整个城市如同一个巨大的蒸锅,城市里的人们便在蒸锅里哗啦啦的淌着汗,觉得自己随时就要熟了。5、我喜欢,我喜欢满目苍翠的夏天,因为夏天可纵情泳池游泳。夏天给孩子们带来欢乐,他们是夏季里最快乐的天使。我喜欢,我喜欢狂风暴雨的夏天,因为夏雨是那么豪爽干脆。夏天的荷花给我们露出笑脸,夏天的荷叶向我们展示魅力。6、空中没有一丝云,头顶上一轮烈日,没有一点风,一切树木都无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
7、太阳刚一出头,地上像已着了火。
8、天气是那样炎热,仿佛一点星火就会引起爆炸似的。
9、烈日似火,大地像蒸笼一样,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
10、走在路上,迎面的风似热浪扑来。
11、大清早,蝉就高声大叫,告诉人们又一个火热的日子开始了。
12、夏日炎炎,小鸟不知躲藏到什么地方去了;草木都低垂着头;小狗热得吐出舌头不停地喘气。
13、知了不住地在枝头发着令人烦躁地叫声,像是在替烈日呐喊助威。
14、夏天,草木特别茂盛,冬青树的叶子油亮油亮的,老榆树枝繁叶茂,给人们撑起了一片浓浓的绿阴。
15、夏日里,
清清的小河成了孩子们避暑的好去处,你看,他们在水中嬉闹着,一会儿打水仗,一会儿扎猛子摸鱼,玩得十分开心。
16、夏天的太阳像个大火炉,把大地烤得发烫,就连空气也是热烘烘的,人一动就浑身冒汗。
17、水牛早就躲到了池塘里,整个身子埋在了池水中,只露出一个头在水面上透气。
18、静止的柳条上,知了一动不动的趴着,沉闷的空气中,它的叫声好象在不停的说:热死了——热死了——
四、描写夏天的诗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6.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8.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绝句漫兴》
9.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戴叔伦《题稚川山秀》
10.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一.描写燕子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表达诗人对燕子的思想感情。
杜甫的《绝句漫兴》诗:“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著人。”诗的大意是,燕子不嫌茅草盖成的书斋又低又小,在里面建筑巢穴。燕子衔泥时,不小心把琴书弄脏,口中的飞虫掉落,燕子飞过去接住,翅膀打着了诗人,诗人也没有气恼。全诗流露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宋朝诗人汪藻的《漫兴》诗:“燕子年年入户飞,向人无是亦无非。来春强健还相见,送汝将雏又一归。”这首诗前两句写燕子年年春天飞来寻找旧居,对人无是无非。后两句写我今天送你带领雏燕飞回,明春还会相见。诗中对燕子的喜爱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宋朝诗人葛天民的《迎燕》诗:“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诗歌的意是,在将近阳春三月的时候,一户普通老百姓家里。他为了迎接新春飞回的燕子进入家门,不放下旧帘子遮掩房门。春雨后,燕子翅膀上沾着微小的雨滴;土地里有落花,给泥土带来香味。修好巢窠,养育儿女,小燕子都长大了。人和燕子相伴,共度美好的年华。全诗描绘了燕子的生活习性,表达了人们对燕子的爱护和喜悦。
二.借燕子育雏辛苦,雏大则离母而去,讽谕世人不要忘记母亲的养育之恩。
白居易的《燕诗示刘叟》诗:“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嘴爪虽欲弊,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凋啾终夜悲。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这首诗中描写燕子夫妻,含泥衔草,建筑巢窠,生儿育女;捕虫养雏,呕心沥血。等到将雏燕长大,小燕子却展翅飞去。诗人以此讽谕世人,不要像小燕子那样,忘记父母双亲的深恩。
清代诗人周士彬的《营巢燕》诗:“双燕衔泥葺巢垒,飞去飞来掠烟水。巢成抱卵意苦辛,忍饥终日伏巢里。哺养新雏四五子,冲风冒雨寻虫蚁。燕雏羽弱飞难起,母燕呢喃翔复止。一朝相引向天飞,子去母归谁顾视。独有前林慈乳乌,衔恩反哺情无已。”这也是一首描写双燕哺育雏燕的诗作,借小燕子长大飞去,不像前边树林中的小乌鸦,能够反哺母鸟,指责世人忘记父母深恩的行为。
三.借燕子居所的改变表现时迁,朝代盛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
唐朝诗人李益的《隋宫燕》诗:“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旋落已成尘。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诗的意思是,曾经目睹过隋宫盛事的燕子,在呢喃低语,象是为逝去的旧国之春而感伤。如今的隋宫已春花凋落,化成泥土。当隋宫热闹繁华的春天风光过后,隋宫已经荒凉破败,燕子几次飞来巢居在宫内,却没见有人居住。诗人借燕子抒发吊古伤今之情。联系诗人所处的年代,正是李唐王朝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时代,可知诗人为李唐王朝命运的深深担忧。
四.借燕子代人传书,传达人间的离情别绪之苦。
唐代郭绍兰的丈夫任宗,离开家乡,到遥远的地方经商。过了几年也没有归来。郭绍兰十分思念丈夫,写了一首诗歌,拴在燕子腿上,然后将其放飞。当时,任宗正客居荆州。有一他天忽然见一只燕子落在自己肩膀上,任宗见燕子腿上系着一封书信,解下来看信,才知道是妻子所寄,感动地流下眼泪,然后赶紧返回故乡,和妻子团圆。郭绍兰的《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诗句的意思是,我丈夫远走江湖经商,滞留不归,我对着窗户流着血泪写一封书信,让燕子带去,寄给薄情的丈夫。从诗中可知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深。
五.借燕子一到秋天就结伴飞回南方老家,抒发诗人有家不能归的思乡情怀。
唐代诗人崔道融的《归燕》诗:“海燕频来去,西人独滞留。天边又相送,肠断故园秋。”此诗以燕子秋天归去南方,而诗人却滞留在异域他乡,不能归去,用人和燕子进行强烈对比,抒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六.借燕子每年秋天离去,春天归来寻找旧巢,表现燕子有有恋旧情结。
在古诗词中,有很多描写了生物学现象,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知识。笔者广泛阅读前人诗词解析,认真研究一些诗词名句中所蕴含的生物学内容,剖析和领悟诗词中所寄寓的生物学和人文教育价值,并将之自然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教学中的实践,谈一谈认识和体会。
1. 诗词中的生物学现象或生物学知识 我国古诗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诗人在对自然景观的观察、筛选基础上融入个人的情感而创作出来的,所以,有大量的诗词描写了生物学现象,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常用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描写生物个体的特征。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形象地描写了鹅的外形特征和习性特征。“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金黄甲”,描写了不同于其他“百花”的个体特征——在秋季开放。“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简洁生动地勾画出腊梅在寒冬开放,气味芬芳的鲜明特性。
(2)反映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反映了不同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精确地反映出生物间的捕食关系并隐含着一条食物链;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说明春天来临,藻类植物开始大量繁殖……
(3)描写生物的生活、生殖、行为等。“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说明了动物的运动及生活环境;“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诗句,则描绘了与植物的生殖发育有关的现象。“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说明了鸟类的迁徙行为。
2. 诗词中的人文教育价值 在传统的自然科学教育认识中,科学教育是严谨的、理性的,人文教育是感性的,两者界限分明。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两种教育显然不应继续界限分明了,只有把两种教育恰当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同时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才,更好地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在有意识地挖掘自然科学课程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同时,歌颂自然,赞美生灵,热爱生活的诗词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之一,优美的诗词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科学知识,更可以使教学和学习的过程充满语言美和情感美,让学生时时得到美和爱的熏陶。
有许多诗句描绘了自然之美,抒发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如“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等。在学习生物科学的过程中忽然听到这样的诗句,学生往往能感受到大自然不同季节的美,学生也会在对美的欣赏、感受中认同生物科学的美。
很多诗词都是诗人借物言志的产物,其中与生命现象相关的诗词,往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意义、人性伦理等问题的看法,同时又蕴涵着诗人的思想情感,反映了人类永恒的美好情感,如亲情、同情、坚毅等,具有深刻的人文教育价值。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借寸草抒发感恩母爱之情;“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忙”表达了对蜜蜂辛勤劳动敬仰和短暂而辛苦的一生的同情。
当然,诗人与生物学家观察世界的方式有明显的差异,诗词所着意的角度,与生物学研究着眼的角度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如白居易诗“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这首诗描写了燕子生儿育女的艰辛,赞美了伟大的父母爱。但从生物科学的角度看,其实是反映了生物繁衍后代的本能。但是,诗人诗句中所反映的人文情怀,却是经过千百年的文明积淀,潜存于人类内心的永恒的情感,这在以往的生物学教育中是被忽视的,而在今天却是需要通过教育去开启、唤醒和提升的。
3. 诗词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3.1 创设情景,巧妙导课。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夏日的夜晚,流萤点点,你知道萤火虫为什么能发光吗?”这可以作为《新陈代谢中的ATP》的导课。“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那么,除了从现象上来辨认性别外,怎样从本质上确定性别呢?”这可以作为《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导课方式。总之,利用诗词导课,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并使其能领悟到“生活处处皆学问”,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3.2 一语中的,突破重难点。诗词的语言简洁、生动、优美,教学中运用学生耳熟能详的诗句,能够唤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更好地理解生物学,将复杂的重点难点问题顺利攻克。
学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有许多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对学生来说是难点,此时引用诗词可以有效突破难点。如引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来形容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形成但形态不够清晰的特点;引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形容从细胞的不同方位观察,各分裂时期的图像也不同。
另外,从“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的有性生殖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营养生殖,从“阳光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的生态系统能量来源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诗词无不简洁生动、高度概括地描述了各种生物学现象。
3.3 编制习题,寓教于乐。由于诗词语言优美、简洁生动,令人人印象深刻便于记忆,故可用于编制习题对所学知识进行检验和强化。试举例如下:
(1)古代诗文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如“凡是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说明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幸福就像香水,洒给别人也一定会感染自己,心中有爱,所以走得更远。
1.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3.渭城朝雨徘岢,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4.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8.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9.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1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1.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秦添
语文,无处不在。在广告上,电视上,网络上,都能找到语文的身影,也都能从中学到语文。语文,是一首首优美动人的歌曲;语文,是一首首朗朗上口的文言文;语文,是一首首意境优美的诗歌。而我就从那一首首诗歌中,对语文有了更深一层的感受.
语文可以让你看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一片生机盎然的春景。想象着,那活泼的燕子嘴里含着春泥,正在勤劳地工作--盖新窝。别说是我,你一定也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了吧!
语文可以让你看到"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中那清幽,凉爽的夏景。想象着,在炎热的夏天,身处一所竹屋.那珠帘正在夏天的风中摇摆着她们那婀娜的身姿。时不时,还给我我们唱上一首清脆悦耳的歌,让你陶醉不已。别说是我,你一定也感受到了夏天的清幽与凉爽了吧。
当秋天来临的时候, 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中,我看到了语文;从“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叶子中,我学到了语文;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凄凉中,我感受到了语文。
【关键词】杜甫;写雨诗;艺术特点
杜甫一生创作了一千四百多首诗歌,其中写到雨的诗句约二百多处,试题中出现“雨”字的达五十多首,这与杜甫漂泊的生活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安史之乱前后,杜甫长期过着流亡生活,常常奔波于路途之上,雨给逃亡中的杜甫带来许多麻烦。后来流寓蜀中、渝州、夔州、湖湘等地,都是潮湿多雨的地方,杜甫又患有疟疾、消渴等疾病,身体孱弱,阴冷潮湿的雨天会加剧身体不适,所以比较关心天气情况,因此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写雨诗篇。
1.体物工细
杜甫在表现小雨、细雨的形态上常常采用细笔工描,突出刻画雨的细微特征。如最著名的《春夜喜雨》,写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只闻风声不闻雨声,春雨如丝,借着夜幕暗暗随风而来,可见其轻巧,滋润万物,却悄然无声,毫不张扬,将春夜丝雨的轻柔可爱用一个“潜”字刻画出来了,形神毕肖。《杜诗详注》:“曰潜,曰细,写得脉脉绵绵,见造物主发生之妙。” [1]p799《晨雨》一首也写得曼妙无比。“小雨晨光闪,初来叶上闻。雾交才洒地,风逆旋随云。暂起柴荆色,轻沾鸟兽群。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这首诗写清晨微雨,突出表现晨雨至细小。晨光熹微中的小雨,丝丝泛光,落在木叶上发出沙沙的声音,颔联写晨雨动态,极言雨丝轻细,借着雾的湿气才能落地,一有风便旋即飘向空中。颈联写晨雨润物之景,“暂”、“轻”二字仍然是着力刻画雨“小”。尾联由近及远,写濛濛细雨中的麝香山隐隐约约,还是突出晨雨之小。《杜臆》:“小雨晨光映之,最为分明,初来时木叶上即闻其声,必雾交才能洒地,风一逆而旋以随云,皆状小雨之景象也。” [2]P332又如《醉时歌赠郑广文》中的“清夜沈沈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两句,细雨之中,屋檐落水,灯光映之犹如银花闪闪烁烁,春夜的细雨,在杜甫笔下是如此的有声有色。王嗣奭亦赞曰:“檐水落而灯光映之如银花,余亲视之,始知其妙。” [2]p23《雨不绝》中“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飏如丝飞。”小雨如同细丝一般,被风轻轻地舞弄着,如此轻柔。后面“舞石旋应将乳子,行云莫自湿仙衣。”两句,用“石燕将子”“仙女湿衣”两个典故引发读者对细雨绵绵密密,轻柔纷飞景象的联想。此诗对细雨的之细、之轻、之不绝,不但正面描绘,更充分调动读者联想,让读者对细雨有一个更为真切的感受。杜甫表现细雨的诗句还有“野云低渡水,檐雨细随风。”(《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 “随风”两字,不仅使雨动态化,更突出的雨之轻细。“入空才漠漠,迥洒已纷纷。”(《喜雨》)两句更是巧妙,来不及思考,就感觉雨已经漫无边际的扑面而来了。
另外,杜甫的体物工细还表现在写雨时能够注意到常人不太注意的景致,使其写雨诗别有情致。如《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中的“骤雨落河鱼”句,下雨了,连鱼儿都潜入了深水去躲雨,可见这骤雨来势凶猛,王阮亭云:“骤雨落河鱼,亦是即目妙境。” [3]p5恐怕这种妙境也只有杜甫才能捕捉得到。还有《水槛遣心二首》中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诗详注》:“诗语忌过巧。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如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细雨着水面为沤,鱼常上浮而淰。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矣。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胜,惟微风乃受以为势,故又有‘轻燕受微风’之句。” [1]p812杜甫对客观事物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不易被人发觉的却最为自然的现象,再用精妙细致的语言将各种合乎逻辑、基于情理的意象组合起来,表现在诗中,让我们恍然领悟出自然之曼妙。
2.雨景宏阔
除了对雨的形态作极致的细巧描绘之外,杜甫还善于大笔渲染,烘托出宏阔的雨景图,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雨宏大的气势。如《村雨》:“雨声传两夜,寒事飒高秋。”不从正面写雨,而是通过听觉,夸张的渲染雨声盈耳两夜不绝,烘托出雨之大之久,次句点出雨寒。这两句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寒冷、连绵不绝、声势浩大的雨景犹在读者眼前,王嗣奭亦云:“‘声传两夜’,咏雨亦奇。” [2]p203《种莴苣》也是大笔描绘,“云雷欻奔命,师伯集所使。指麾赤白日,澒洞青光起。雨声先已风,散足尽西靡。山泉落沧江,霹雳犹在耳。终朝纡飒沓,信宿罢潇洒。”诗歌极力表现风雨来得急促,气势汹涌,云、雷、闪电搅和在一起,奔命一样滚滚而来,雨师竭尽力量来指挥这大自然的运转,瞬间乌云就遮天蔽日,紧接着狂风大作,雨声滂沱,大雨一泻如注。雨势凶猛,让人心惊,直至雨停,那炸耳的雷声似乎还萦绕在空气中。大笔渲染风、云、雷、日的变化和人的感受,侧面突出暴雨的宏大声势。《白帝》诗中描写的雨更是滂沱,“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高江急峡,云雨翻腾,江因骤雨而暴涨,水流更加湍急,发出雷霆一般的声响,雨借水声轰鸣而气势更盛,这翻盆大雨使日月无光,天地混沌。整个雨景场面非常壮阔,但色彩阴翳,让人悚惧。
3.工细与宏阔完美结合,意境优美。
杜甫根据不同雨的特点,有时将工细的笔法与大笔的渲染完美结合,展现给我们最自然最美妙的雨景图。如《梅雨》,“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描写蜀中四月的梅雨,长江的壮美与梅雨的纤丽形成对比,细雨濛濛,湿雾弥漫,江上空中,一片浩渺,意境非常壮阔优美。再如《雨》:“万木云深隐,连山雨未开。风扉掩不定,水鸟过仍回。鲛馆如鸣杼,樵舟岂伐枚。清凉破炎毒,衰意欲登台。”首联从大处落笔,极言云厚,绵延不绝,山都被这云粘连在一处,可见这雨势头之大。颔联从细处着手写风,通过“扉”和“水鸟”的动态表现狂风,为雨助势,颈联更是细致地从侧面刻画雨势,《杜诗镜诠》:“鸣杼,伐牧,皆,形容雨声,以极写雨势之猛。” [3]p782大笔渲染,为雨铺垫气势,细笔工描,突出雨势猛烈,整个境界细致生动又气势不凡。
4.语言曼妙,擅传雨“神”
杜甫写雨诗语言十分曼妙,他笔下的雨不单形态生动,而且富于生命的灵动性,各具神采。如《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中“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一个“催”字,传出雨匆匆而来的神态。《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更写出了春雨应时而来,善解人意的可贵,后面“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两句更是盛赞春雨润泽之功,花红柳绿的清新丽景,更让诗人喜不自禁,如浦启龙所说:“‘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 [4]p414《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中的“风起春灯乱,江鸣夜雨悬。”江雨乘风,一泻如注,势如悬瀑,发出轰鸣声,这雨肆无忌惮的神态暴露无遗。
【参考文献】
[1]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王嗣奭.杜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出”字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很多时候和现代汉语一样只是一个平常的动词,表达“出来”这样一个动作。比如“烟销日出不见人”“出没风波里”“却被斜阳拈出来”。但有些时候,特别是很多写景的诗句在使用“出”字的时候,往往会造成别样的意味。
一、出字营造动态之美
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文学场景。同样,在中国古典诗词里,诗人们为了创设飘渺的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化静为动。化静为动,就是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静态事物在运动时的形态和神态。这样做,是有一定的心理依据的,从心理学角度看,动态的事物往往容易被感知,被细致观察,而人们对静止的事物有时却而不见,所以用文字去描写景物,就要善于将静景化为动景。中国古典诗词中写景的诗句,经常用“出”字达到化静为动的效果。唐代于鹄的《巴女谣》:“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这是一首极富日常生活情趣的小诗,描绘一个巴女唱着《竹枝词》放牛时那种无忧无虑心情舒畅的情景,就像是一幅情趣盎然的小小风俗画,令人读来有心旷神怡之感。其中“记得芭蕉出槿篱”写景极为出色,广为人称道。此句之妙不仅在于有丰富的色彩――木槿是一种落叶灌木,花有红、白、紫等色;它与浓绿的芭蕉相互映衬,看去确实分外夺目。更在于用“出”字化静为动,把芭蕉的动态写了出来。在这首诗中,芭蕉本是静植于门前的,是一种静景。诗人用“出”字把静植于门前且高过木槿篱笆的芭蕉的动态写了出来,让人感到那绿色生命的律动,充满了生机,让整个画面生动了起来,活了起来。更好的表达了日常生活的情趣,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自由生活的向往。
南宋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一首广为人知的名诗,“一枝红杏出墙来”更是万口传颂的佳句。“出”字显示出一枝红彤彤、艳晶晶的杏花探出墙头,向人们泄露了院中春天的消息。此句用一“出”字把红杏拟人化、化静为动,让静态的红杏动了起来。这样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二、出字创造层次之感
层次感在绘画、雕刻、摄影中都很重要,它要求合理地表现出图案的主次,远近、大小、前后等透视关系。中国古典诗词描写景物也非常重视这种效果,常常用远近高低大小的处理造成景物的层次感。“出”字的动作特性常使诗人用它来表示景物远近高低大小的层次感。南宋赵师秀的《数日》:“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这是一首写秋天的诗歌却毫无秋天萧瑟肃杀之气,反而显得活泼丰富。这与作者善用“出”字,写景注意层次感,富有绘画的构图美有关。“林疏放得遥山出”写出秋风把树上的黄叶吹尽了,树林稀疏,把久被遮尽的遥山放了出来。在这里诗人用“放”“出”两个字把近处相对低矮的“疏林”、远处延绵不断高大雄伟的“遥山”完美的组合在一起,凸显出远近高低、大小迥异的层次感。这样一来本来令人感到非常凄凉悲怆的“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景象,却让诗人从中看到了另一面,叶落林疏,远山顿现,不禁给人以惊喜。用“放”用“出”,神采飞扬,既富画意,更有诗情,让赵师秀这首诗写秋天的诗不落窠臼。
北宋徐俯的《春日游湖上》:“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最后的一句诗是后人传诵的名句。南宋的赵鼎臣在《和默庵喜雨述怀》诗里边曾说:“解道春江断桥句,旧时闻说徐师川。”说懂得讲“春雨断桥”这个好句子的,人家说是谁呢?是徐师川。这与这句诗在写景上很有特点有关,这句诗除了用“小舟撑出”的动态和上句“人不渡”的静态对比外,还用“出”字造成画面的层次感。春天到了,河堤上的柳树又长出了茂密的绿叶。密密的,倒垂的柳条像一幅巨大的幕布遮住了整个河堤,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绿色背景中突然“出来了”一条小舟。这样,巨大的绿色背景和撑出来的小舟形成了鲜明的远近大小的对比,造成了明显的层次,丰富了画面内容。在“巨大的绿色背景”和“撑出来的小舟”的层次对比中,这条“撑出来的小舟”立刻成了焦点,瞬间抓住了人们的眼球。“春雨断桥人不渡”的懊丧瞬间被柳暗花明的惊喜所代替,春游显得更富有情趣了。
三、出字同时达到化静为动和层次感的效果
出字在更多的时候能同时达到化静为动和层次感的效果。唐代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蹴g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第六句“秋千竞出垂杨里”,写出了美景中人的活动。这句中的“出”字用得极妙。“出”字突出了秋千和打秋千的人,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人们好像隐约听到了绿杨成荫的临水人家传出的笑语喧闹之声,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娇美的身影。同时,一个“出”字让打秋千的人“飞出了”绿树成荫的背景,在远近大小的层次对比中凸显了人的活动。这样化静为动,注意景物远近大小的层次,在幽美的景色中,平添出一种盎然的生意。
金代赵秉文的《北都望雪》:“千山雪尽出樵车,一径云移去似蛇。小屋平头墟落里,炊烟起处是人家。”“千山雪尽出樵车”中的“出”也同样精彩。写樵车之“出”,用的是化静为动之法,在似不经意间带出了诗歌中的主体――人,在寂寥荒寒的画面中,幸赖这活动的车和人,为这似乎沉睡的、凝固的世界带来了生意。写樵车“出”于千山,有意识的把“樵车”和“千山”作对比,造成景物远近大小的层次感。和“千山”相比,这辆樵车自然是太小了,小得微乎其微,可是在大而静的背景映衬下,这个运动着的点却格外引人注目。正如“万绿丛中一点红”,这“红”之所以醒豁原不在它的多少。在这个基础上,由车而路,由路而村,在群山大壑中一步步透露出人的消息,表达了诗人的欣喜,流露出诗人盼望国家振兴、民众安居乐业的思想。
【关键词】信息技术;古诗教学;运用
中国古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无时无刻不散发着精炼隽永之美、古风悠远之韵,同时它也是文人墨客抒发内心情感的载体,是社会生活的写照,更是诗人们智慧的集中体现。古诗,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让它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下去,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值得思考和努力的。诗歌的个中神韵不是单单靠教师反复的讲解可以言表的。然而信息技术有着神奇的魔力,他能穿越时间,空间的阻隔,它将声,形,画集中在一起,只要运用的好,将会使学生在直观美妙的声、光、形、色组成的画面中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理解内容,探究内涵,体悟情感。
一、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古诗教学的原因
(一)时展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技术环境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实践和创新能力,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1]4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中外,大家对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都有着一致的认可。而古诗,他所描述的事物,表达的情感,由于时间的久远,与现实生活的脱节,词句的生涩让很多学生对其敬而远之。但是,小学学生处于童年期,他们好奇、好动、喜欢模仿,对直观、具体、形象的东西有着浓厚的兴趣。信息技术中的音乐、图片、声音和视频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的特点,这些恰恰迎合了这一学段孩子的特点,将古诗的基调用音乐传达,将描述的场景,久远的物品等等用图片展示,将古诗当时的背景用视频介绍……这些都大大激起了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二)启发学生思维,突破难点,更好理解体会。
小学学段的孩子具有直观性、具体性、形象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在教授古诗时,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能迅速启发他们的思维,帮助孩子突破古诗的难点,使其更容易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如:学习古诗《悯农》,如何让大多数从未见过农田的都市孩子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是本诗的重难点。在教授“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时,我通过展示在烈日下,农民伯伯辛苦耕作的一幅幅图片,孩子们很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一句诗人的感叹,我通过视频展示一粒种子到餐座上的米饭这一过程,让孩子们体会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产生了与诗人同样的感慨。由此,本诗的重难点在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中得到了完美的突破。
三、信息技术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已贯穿于教学的方方面面,下面我通过课前、课中、课后来阐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信息技术在课前的运用。
收集信息,自主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提出:“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媒体学习语文。”[1]7在综合性学习中指出:“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1]14现代信息技术信息量大,资源丰富,让学生在学习古诗之前,通过各种信息途径,自主学习,改变传统模式中的单向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习的自主性。通过课前查找,学生能从网上查询到所要学习的古诗的作者生平事迹及主要作品,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及与作品内容相关的文化常识,对于自己感兴趣或疑惑的地方再查找,再学习。课前的信息技术运用,让孩子的自主性,个体差异性得到充分体现,同时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培养。顺应了教改的方向。
(二)信息技术在课中的运用。
1、下载录音,感知韵律美、节奏美。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1]13因此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要加强诵读指导,通过对诗文朗诵中语调、韵律、节奏等指导,引导学生感知古诗文的韵律美、节奏美。[2]网络的资源丰富,让我们能很容易找到教材中古诗的优秀朗读材料,学生在这样的跟读中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内容,体验情感。在听读时,可分三步进行。第一遍播放录音时,要求孩子认真听,边听边想象画面。第二遍播放时,可要求学生跟着录音默读古诗并注意录音中的重音和停顿。播放第三遍时要求学生跟着录音高声齐读,同时强调在朗读中尽量呈现抑、扬、顿、挫。这样的录音跟读,有效激发了孩子的模仿欲,促进了孩子的朗读欲,使枯燥无味的朗读有了趣味性。
2、展示图片,发现欣赏画面美。
中国的古诗语句精炼,多一字不可,缺一字不行。这一字一句中,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面。这些画有的暗淡无光,有的花红柳绿,有的暗香疏影,有的浓墨重彩,有的精密幽远,有的动静相宜……正如诗人苏轼所言,正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诗句中的画面美,对于生活经验不足,形象思维见长的学生,让他们通过想象去发现从而欣赏是有一定困难的。叶圣陶先生指出:“图画不单是文字说明,且可以开拓儿童的想象。”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图片,帮助学生想象,让他们易于发现古诗中的画面美。如:教授古诗《望庐山瀑布》时,诗句中“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而对于大多数未曾去过庐山的孩子,他们难以感受体会这幅雄壮的画面。因此,在教学中,我出示了庐山香炉峰初晨和庐山瀑布从上喷涌而下的真实图片,学生们不禁发出连连赞叹,体会到了诗句中描绘出的壮丽景象。诗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而这些,对于缺乏生活经验和科学知识的孩子,又是另一难点。因此,我出示一尺的长度图片,让学生想象诗中“三千尺”的长度,体会其夸张的比喻。出示浩瀚宇宙中银河的美丽画面,让学生寻找银河和瀑布的相似点,引导孩子们体会诗人比喻和想象的精妙。图片的运用,启发了学生产生联想,帮助他们理解了古诗内涵,感受到那无与伦比的意境美,在他们脑中留下深刻的影响,使他们久久不能忘怀。这样的学习方式与在黑板上板书诗意让学生记忆,反复让学生对着文本启发联想的陈旧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动态演示,视频播放,理解感受意境美。
每一首古诗,都有着独特的意境美。在教学时,巧用视频,能帮助学生感受古诗所诠释的意境。视频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身,易于表现诗的意境。孩子们在观看视频时,各种感官同时得到了调动,兴趣得到激发,注意力充分集中。如教学古诗《绝句》时,“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首五言绝句,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份意境是教学的难点。因此,我用视频展现了这样一段画面: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四野青绿,溪水映日,春风和煦,百花初放,芳草如茵,春暖花开,泥融土湿,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在观看的过程中,孩子们被这一美妙春色深深吸引,纷纷发表着自己的看后感。回过头来看诗句,孩子们惊讶于诗人的描述,短短几句,初春的美丽景象尽在其中,再读古诗,那份悠闲,那份清新的意境令人神往。
4、配乐诵读,营造氛围,感受,抒感美。
每一首古诗,都饱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有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深深的思乡之情,或是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正因为如此,每一首古诗有了不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的朗读是体会诗中情感美的必要条件。音乐的加入,能迅速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或快或慢的音乐与古诗或激烈或绵长的情感相应,让孩子们在音乐渲染的不同氛围中,感受诗歌的美。当古诗抒发作者对大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时,我们可以选择舒缓或是轻快的音乐,当古诗抒发了诗人精忠报国的大无畏之情时,我们配上慷慨激昂的音乐,在配乐诵读的同时,在诗句中用醒目的斜线划出诗句的节奏,在这抑扬顿挫中,孩子们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相关联的艺术画面,在想象中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这如此强烈的艺术氛围中,孩子们怎能不有所体会,有所思考?
(三)信息技术在课后的运用。
金圣叹说:“人看花,人到花里去;花看人,花到人里去。”学习古诗词,就是要实现文本和读者间的真正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获得对文本更深入的理解。而课堂上短短的40分钟是不够的,因此,需要孩子们在课后继续专研。通过课后的拓展,孩子们的拓展思维得到了培养。这种思维的养成,促使他们以后再次学习古诗时,不仅仅满足于眼前的文本,而是对文本背后更多信息的收索和探寻。在这个过程中,每一首高度浓缩凝练的诗句将膨化开来,诗中的情意将如喷发的的火山岩浆,火光四溅,壮美华丽。
1、吟唱古诗,升华情感。
鄂教版低年段教材中的古诗大多数为诗人们的经典诗作,他们中的很多都被后世的歌者编成歌曲,广为传唱。在学完古诗后,可让孩子们上网查找对应的歌唱版,跟唱吟诵。随着音乐的节奏,孩子们在吟唱中,走进诗人内心,自己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如古诗《静夜思》、《游子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赋得古原草送别》……都能在网上找到歌唱版。在教学中,我曾开展过古诗新唱诗歌会,孩子们在歌声中唱出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对诗人情感的体验,令人映像深刻。
2、横纵向迁移,走近古诗,走近诗人。
横向纵向的迁移,能开阔学生的思维,扩充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让孩子们享受到知识带来的快乐。横向拓展主要指寻找描写内容相同的古诗,比如描写春天的古诗,描写植物的古诗,描写送别的古诗等等。在学习古诗《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全诗从形神两方面刻划了垂钓小儿栩栩如生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像这种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古诗还有很多,我列举出了一些,随后让孩子们回家上网查阅更多类似古诗。通过这样横向的拓展,孩子们在朗读中,了解了古时儿童的生活状况,被字里行间中透露出的童真童趣吸引。纵向的迁移主要是比较同一位诗人,他在不同时期所写古诗,初步体会他个人风格。这一迁移让孩子对某一位诗人留下更深的印象,帮助他们在学习该诗人其他名诗时,更好体会人物情感。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古诗教学,可使图、音、像并茂的情景代替静止的画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变枯燥为有趣,为学生创设出需要的学习情境,从而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知主体作用,照顾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得到更多的信息资料,增添课堂教学的活力,更好地学习掌握古诗,使古代文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得到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一、明确诗歌形象的分类
诗歌中的形象主要分三类:①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②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③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读后首先要明确这句诗或者这首诗是写人的,写景的还是写物的。
二、明确并掌握考查方向及设题模式
1.考察方向。我们把不同形象类别的诗歌考查方向进行了科学的梳理,主要有三个方面:①人:考查人物形象;②景:考查景的顺序、特征、意境;③物:考查物的特征、意象。考察方向的明确性也有助于考生情绪和心理上的稳定。
2.设题模式。明确了考查方向后,具体到每一道题目中,还要作进一步观察、分析,以对号入座。这涉及到设题模式,即“怎么问的”、“问的是什么”这一问题。要想作答准确,就必须掌握常见的设题模式,擦亮慧眼,识别出题人设置的陷阱。常见设题模式如下:
(1)单刀直入型。例如,“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景有什么特点”、“某物有何特征”等。这类问法开门见山,考生容易理解。
(2)转化型。例如,“某形象(某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这类问法不是直接的,考生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或者答不全面。因此,可将其转化成“意境”或“意象”来作答。
(3)综合型。例如,“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标题”。这就要求考生既要明确景物名称,又要点明景物特征,属于一题两问,无形中加大了难度。
三、抓切入点及归纳答题模式
我们通过例题抓住答题的切入点,并归纳相应的答题模式,让考生以不变应万变,举一反三,且屡试不爽。
1.塑造人物的方式。①正面: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②侧面:环境衬托、景物烘托、人物烘托等。注意:人物性格特征、身份特征。
例1: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问: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析:垂钓小儿“蓬头”、“侧坐”(肖像描写),天真可爱;“遥招手”(动作描写)、“怕”(心理描写),机灵动人。人物形神兼备,生动的形象跃然纸上。
答:这首诗刻画了聪明可爱、天真活泼的垂钓小儿的形象。
归纳答题模式1:人物形象=性格特征+身份特征
2.写景的方式。①动用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②运用描写顺序。③手法:修辞格及古诗中常见的手法。注意:情景关系。
例1: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析:这实际上是在考查景的特点。画面中丽日照耀下的秀美江山格外阔远明净(视觉),春风送暖(触觉),缤纷的花朵和嫩绿的小草散发出阵阵香气(视觉和嗅觉),令人心旷神怡,鸳鸯睡、燕子飞,动静结合(手法),温馨中又不乏生气。
答:描绘了一幅阔远明丽、色彩绚丽、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归纳答题模式2:景=特征+性质(春景图、秋景图、雨中耕作图,月夜图等)
例2:〔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问: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则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从写景的顺序这一角度出发,对这首散曲作简要的赏析。
析:写景的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
答:①由宏观到微观,由远及近。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②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
归纳答题模式3:鉴赏景物顺序=点明顺序+诗句分析
例3:山亭三日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问: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析: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意)与诗中所描绘的图景(境)有机融合而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把这个复杂的概念公式化,就可以简单地说:意境=景+情。
答:此诗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富有生气的夏日风景图:绿树浓阴,池塘倒影,微风水波,蔷薇花香。抒发了诗人陶醉于风景中的悠闲自得的思想感情。
归纳答题模式4:赏析意境=客观图景(景的特征)+主观感受(情感态度)
3.写物的方式。①动用感官。②兼顾环境、他物。注意归纳“物”的特征和象征意义。
例1:夜雪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节声。
问:作者笔下的雪有何特点?
析:触觉“衾枕冷”说明天寒,通过侧面烘托写出雪的冰冷。视觉“窗户明”则说明雪白、亮,能够反光;听觉“闻折节声”,说明雪大、重,把树枝都压断了。
答:作者写了冰冷、白亮、大、重的雪。
答题模式归纳5:物=特征+本体
例2: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问:“柳”的形象在诗中有什么寓意?
析:这实际是在考查意象。意象就是融入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我们也可以把这个复杂的概念公式化,即:意象=物+情
答:本诗塑造了“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柳树形象。作者以物喻人,讽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形容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