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散乱污整治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环境思想和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和全市生态环境工作暨污染防治攻坚推进会议精神,聚焦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突出问题,全力开展空气质量改善整改工作,改善县城环境空气质量,特制定本整改方案。
一、工作目标
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2%这些就是,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力争同比下降40%,全年优良天数达210天这些就是。
二、整改任务
(一)加强工业污染源深度治理
1.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综合运用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行政拘留等手段,依法从严处罚环境违法行为,加大超标处罚和联合惩戒力度。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一律依法实施停产整治。
2.强化“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全面排查“散乱污”企业及集群企业,依法实施分类处置。建立“散乱污”企业及集群排查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由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为“网格长”,明确网格督察员,落实“散乱污”企业排查、取缔责任。对排查、取缔工作落实不到位、监管严重失职的,追究“网格长”及相关人员责任。
3.推进焦化行业产业升级改造。福龙焦化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稳定达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精煤、焦炭等散状物料储存和输送完成密闭改造,焦炉炉体安装高清红外视频监控装置,焦炉烟囱、装煤地面站、推焦地面站、干法熄焦地面站等主要排放口安装自动监控设施,炼焦煤气净化系统冷鼓各类贮槽(罐)及其他区域焦油、苯等贮槽(罐)的有机废气接入压力平衡系统或收集净化处理,加快推进焦炉机侧炉口除尘系统建设。2020年底前完成挥发性有机物(vocs)控制和治理。
4.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建立工业炉窑管理清单,按照“淘汰一批,替代一批,治理一批”的原则,分类提出整改要求,7月底全面完成,未完成整治的工业炉窑,实施停产。
完成重点领域vocs综合整治。按照分业施策、一行一策的原则,推进化工、工业涂装等行业vocs综合治理,强化无组织排放废气收集,配套建设末端治理设施,全面开展ldar工作。所有加油站全部完成油气回收治理工作。
完成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管控。建立无组织排放改造全口径清单,对物料(废渣)储存、装卸、破碎、输送及工艺过程的无组织排放实施深度治理。
5.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特别排放限值管控。坚持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重点工业企业按照许可证要求,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许可要求的实施停产。对现已建成投运的砖瓦窑一律执行砖瓦窑特别排放限值标准(生态环境部征求意见标准),达不到排放标准的实施关停;
现有火电(燃煤以外)、水泥企业及锅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燃煤发电机组执行超低排放标准。
(二)强化燃煤管控
6.有效推进清洁取暖。2020年9月底前完成城区及周边的柳林镇和穆村镇13个村的集中供热和煤改气,新增清洁供暖200万平米,中心集镇机关单位燃煤锅炉全部采用清洁供暖。吕梁市区周边李家湾、圪垛、韩家坡和梁家会四个村全部实施煤改气,涉及居民2593户实施燃煤炉具和原煤双清零,实现城区、城中村及李家湾4个村清洁供暖全覆盖。
7.强化散煤煤质监管。2020年8月31日前,“禁煤区”范围内实施燃煤炉具和原煤“双清零”。农村分散小锅炉禁止燃用硫分高于1%、灰分高于16%的劣质散煤,设立优质煤供应点,采用政府补贴的形式,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民用煤;
一、主要工作
(一)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我镇将环保工作列入全年工作计划,制定环保目标任务,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为确保目标的实现,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和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具体经办人员,保证了组织机构完整。
(二)加大宣传,提高对环保的认识
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了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我镇利用多种形式进行环保宣传,通过广播宣传、张贴海报、分发传单、拉横幅等方式对环保知识进行大力宣传,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环保意识。
(三)齐抓共管,加强目标管理
在工作中,我镇严格按照环保目标责任书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抓住重点,齐抓共管,有效实施,强化管理,使环保目标责任的各项内容和指标落到实处,各项工作有序展开。
1、对集中饮用水源进行保护
认真配合协调水务、林业、农业等部门做好辖区内涪江水源地和太乙饮用水源地保护与宣传工作。饮用水地表水源各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内,禁止一切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活动以及破坏水源林、护岸林、与水源保护相关植被的活动禁止一切影响饮用水源地保护的活动、工程等禁止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不得滥用化肥,不得使用炸药、捕杀鱼类。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宣传力度,增大群众知晓率。同时,制定相关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全力推进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整改工作,通过宣传发动,目前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整改工作有机取得初步成效。
2、严抓秸秆禁烧工作
2020年以来,我镇针对秸秆禁烧工作的重要性,把秸秆禁烧工作列入了当年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为实现打赢蓝天保卫战工作目标,我镇把秸秆禁烧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作为今年最后三个月的一项中心工作之一,在前期努力基础上,再接再厉,全力以赴,严防死守,疏堵结合,想办法,添措施,多措并举,推进秸秆禁烧工作:
一是在镇村干部大会上具体安部署秸秆禁烧工作,并与各村签订《镇秸秆禁烧工作责任书》。二是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宣传秸秆禁烧工作:各镇村组干部结合脱贫攻坚、党风廉政社会满意度走访及其他日常走村串户田间地头工作的开展,加强对农户秸秆禁烧工作宣传;通过新媒体如网络、微信、微博等方式宣传秸秆禁烧工作;在人群聚居区、村委会宣传公示栏、镇政府宣传公示栏张贴秸秆禁烧相关宣传画册、广告标语。三是各村镇村干部结合脱贫攻坚、党风廉政社会满意度走访及其他日常走村串户田间地头工作的开展,重点做好秸秆禁烧的宣传、劝导、止及收取焚烧卫生处置费工作;同时,镇上成立巡查组,每天不定期由镇值班领导率值班人员和镇环保办工作人员对全镇秸秆禁烧重点区域施行全镇沿线)巡查,巡查过程中做到现场发放宣传手册、播放宣传广播,做好宣传、劝导、制止、处置等工作。四是大力配合市环保、农业、城管等部门对本镇辖区内重点区域的宣传、巡查、劝导、制止、查处,加强工作对接和相关信息上报等工作。五是在全镇各村公路沿线、生态环线沿线、各村传统农业种植集中区张贴秸秆禁烧和集中利用宣传标语30余幅和警示牌20余个。六是通过家家户户发放《秸秆禁烧宣传单》和签订《秸秆禁烧承诺书》,使秸秆禁烧、综合利用、焚烧危害及罚款措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按上级要求,落实厕污共治工作
我镇扎实推进”厕所革命”相关工作,全面提升乡村人居生活环境,全镇厕所建设工作紧扣上级部门卫生厕所和无害化厕所建设标准,全程专人跟踪督导指导施工工作,并组织施工方参与建设前标准培训会参加集中培训,对照标准逐条解读,答疑解惑确保施工质量。对照上级部门的标准规范,分管领导牵头到户考察按照何种方案施工,准确分类实施改造,同时按照相关卫生厕所、无害化厕所补助标准,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把钱花在刀刃上。各村按照各户实际情况建立一户一档台账,选择适合各户的施工方案,由各户签字认可后方可施工,并对每户改厕情况从开工、施工到完工的每一个阶段由镇上安排专人亲自参与督导,确保施工质量;并对相关照片、资料进行收集并分类整理统计。截至目前我镇建设完成卫生厕所13609户,无害化厕所7500户,新建公厕7座。
4、加强散乱污企业整治,促进环境污染防治工作
对全镇散乱污企业进行集中摸排,建立散乱污企业台账,对登记在册的散乱污企业做到底子清,情况明。由镇环保办牵头,加强对全镇散乱污企业的巡排查,针对辖区内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当地产业布局规划,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群众意见比较大反映比较突出以及土地、环保、工商、质监等手续不全的“散乱污”企业,依法依规开展专项整治,根据不同情况下发整改通知书。同时,协作配合市环保、发改、工商质检、国土、水务等部门,各司其职,联合执法,采取“断水断电、拆除设备、清除原料、恢复原貌”的工作标准,对环保不达标的“散乱污”企业彻底取缔关停,大气污染物排放有效减少。通过对这些散乱污企业的整治和有效监管,使我镇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得到了有效促进。
5、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加强群众环卫意识
结合新村聚居点管理工作的开展,各村组落实并加强环境保洁人员工作责任,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强对卫生死角的治理力度,对积存在路边、房边、地边、村边、渠边、坑边的农作物秸秆全部清理,保持清洁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积极预防各类传染病的发生。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农户卫生意识差,不能完全理解厕污共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接受改厕意愿不强,对新修建无害化设施接受度较低,认为有储粪池就不该修建化粪池;
(二)环保宣传教育工作还做得不够,群众环保意识有很大提升,但还不强;
(三)部分村组干部对环保工作不重视,环保意识不强,落实不到位,影响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面最大的短板就是秸秆禁烧工作目前无有效的既治标又治本的措施来全面禁烧秸秆,而且在巡查中逮到的秸秆焚烧人员多为老年人。
以上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总结、努力改进,更好地服务于全镇经济社会发展。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组织领导
镇在2021年将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坚持党政同责制度,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专人负责,切实把环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压实压紧责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切实把环境保护摆在更为突出位置。深入学习贯彻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观念,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实现发展惠民和生态惠民的有机统一。
一、目标任务
抓好全辖区污染源排查整治,是学习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保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强化责任担当,增强行动自觉,以最有力的工作措施,彻底整治解决污染存量问题,严防污染增量问题,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二、组织机构
党工委书记任组长,街道办事处主任任常务副组长,环保主管任副组长,其他科级干部任成员,下设办公室。
三、工作内容
(一)动员部署。将辖区进行网格管理,明确网格员。对辖区内污染源开展全面排查整治。街道按照属地管理、部门有责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牵头、谁协调”“谁排查、谁签字”“谁验收、谁担责”的原则,切实落实属地责任和监管责任。环保所要加强对排查整治工作的监督检查,督办重大环境污染问题,协调解决重大事项。
(二)立卡建档。按照查真、查实、查全、查准的要求,切实找准问题和成因,科学制定治理措施。充分依靠社区力量,建立排查清单和整改工作台账。对每一个污染源要逐一明确排查,做到全覆盖、无死角、零遗漏,清单台账准确无误。环保所对每一个问题都要逐一明确责任社区、整改时限、整改目标和整改措施。做到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名责任人,限期落实、全面销号。
一、工作进展情况
今年,高新区掀起“两型三化”建设新热潮,努力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智慧化、绿色化、服务化的工业园区发展之路,实现服务水平再提升。
(一)节约集约利用取得新成效。高新区多措并举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尤其是在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上下足功夫。一是制定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法规。已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新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若干规定》,文件明确在用地求不足15亩的企业不再供地,同时从投资强度、容积率、厂房层数等提出更高要求,并鼓励企业按要求建立多层厂房,政府给予一定补贴。二是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高新区每年投入巨资用于标准厂房建设,现已建成5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在实现资源节约的同时还能让企业轻资产入驻。三是清理闲置土地。已制定闲置土地清理有关工作方案,通过“腾笼换鸟”、政府回购等方式,不断加强闲置及低效利用土地清理工作,确保每一寸土地用到实处,获得效益,2019年根据县政府工作报告安排,全年将需完成380亩园区闲置和低效用地的清理整治工作,目前已完成120亩清理整治任务,另160亩清理整治土地目前正在商谈中。
(二)生态环保工作实现新突破。一是大力实施“净水”“净空”“净土”工程。高新区高标准建成日处理能力5000吨的污水处理厂,目前污水处理厂二期也正在规划设计,届时可覆盖高新区所有入园企业。建立环境一体化监测平台,对企业空气排放物进行24小时监控及动态管理、信息化管理。二是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结合高新区实际,制定了有关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方案及环境卫生督查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举措机制,组织开展“十乱”、“小散乱污”整治等一批专项行动,企业生产生活垃圾处理采取“指定投放定时清运集中转运”运作模式,高新区环境卫生整治取得良好成效。三是严把入园准入门槛。为从源头上抓好绿色生态发展,安福县制定了新项目入园审批流程,由安福县高新区管委会会同相关部门召开项目评审会,对新项目进行联审联批,对符合环保政策、国家产业政策并达到一定投资强度的项目才允许入园;建立租赁企业登记备案制度,对租赁园区企业厂房及标准厂房的新企业,经高新区管委会审核才可入园,坚决禁止“小乱散污”企业进入高新区。
(三)绿色循环发展实现新提升。高新区立足“循环发展,生态宜居”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是强化绿色循环项目招商。安福县重点围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通过专业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引进国锂电子、动利电子等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绿色循环大项目、好项目,为安福县高新区循环化发展注入强大后劲。二是大力推进绿色循环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重点围绕电子信息等产业,推进建成一批链条型、龙头型的大项目、好项目。如目前海能实业上市申请已经通过中国证监会发审;超威日化正在香港申请上市。三是建立科研创新平台。高新区引导银杉水泥等一批企业与知名大学建立合作关系,搭建产学研平台,支持鸿呈电子等一批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断激发循环发展新动能。
(四)服务平台搭建取得新进展。高新区将打造服务化园区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一是加快推进改革和创新发展。建立了全市首个政务服务超市及“周二并联审批日”,县相关服务部门进驻政务超市进行常态化办公,为企业提供项目建设并联审批、业务代办及咨询,目前已为企业办理400多项业务。高新区的服务环境更加优化,发展氛围将更加浓厚。二是完善配套设施。高新区当前正在推进园区小学、幼儿园、医院、集贸市场等配套建设,不断完善生产生活设施。三是市场化运作。高新区不断创新高新区经营管理机制,引导专业化公司参与高薪区绿化、卫生、市政维护、施工现场安全监管等工作,提高治理能力。
二、存在的困难或问题
一是服务化园区建设有差距。比如企业在办理项目前期手续时,手续仍较繁杂,企业来回跑还是常态,这与全国各地“一次不跑”改革相背离。二是软硬配套设施有欠缺。高新区目前没有一家成规模的超市,没有一家上档次的宾馆酒店,没有一个娱乐活动场所,配套设施较滞后。同时,高新区从招引项目到企业投产发展一系列环节没有形成一整套系统的保障机制,制定的政策法规及运行机制比较零散,不具备竞争优势。三是绿色循环项目培育较难。受区位因素等影响,在引进项目、培育项目上难度较大,尤其是智能、绿色、技术企业数量较少,绿色产业规模不大。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及建议
(一)加快推进智慧化,打造园区增长新动力。一是加快完成智慧产业园建设,着力引进一批智能化企业入驻产业园,实现电子信息产业向中高端转型,支持初级加工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向高端先进设备制造转型;实现一批有条件的企业“机器换人”智能化改造;引导绿色食品精加工、林木深加工等企业加强技术改造。二是围绕一批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引进资源消耗少的关联项目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延长上下游产业链,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三是建立园区企业网上信息化管理,解决好企业档案资料的保存、利用和更新等问题,实现信息共享。
今年来,街道办事处坚决贯彻落实区政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各项决策部署,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区政协的监督下,围绕《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全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推进会议精神,切实强化责任,落实任务,明确措施,严格考核,不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为进一步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办事处成立了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制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按照《区大气污染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要求,制定出台《大气污染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将任务分解下达到各片区和相关单位,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制度。
一是抓人力和设备投入。自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以来,办事处先后组织对公共区域裸露地面、拆违拆临建筑垃圾堆放点等进行防尘网覆盖30余次,出动人员1000余人,覆盖面积30万余平方米;街道新采购中型洒水车一辆,雾炮6台,招聘专职司机两人,截至目前出动洒水车200余次,对辖区内主要路段进行全覆盖喷洒,有效降低了PM10浓度。
二是抓责任主体。对辖区内所有工业企业和建筑工地进行了排查,确保所有工业企业裸露地面进行硬化或百分百全覆盖;按照厂区堆场、料场要建立围挡,实施覆盖、洒水、喷淋等要求,整改企业10余家。施工工地严格落实“四个一律”和“六个百分之百”的防尘降尘措施,辖区内共7个建筑工地均已落实属地帮包责任人制度。
三是抓污染源治理。此次行动开展以来,办事处对辖区内所有污染企业进行了逐一排查,共取缔散乱污企业8家,取缔30吨以下燃煤锅炉5处,取缔非法散煤销售点3处,禁烧区内所有烧烤转入室内,并使用环保炉具。
四是抓增绿透绿。结合此次拆违拆临工作,办事处已经将所有拆违完成的公共区域、无人管理的裸露地面纳入增绿透绿计划,分批逐步进行绿化,目前已完成绿化5000余平方米。
五是抓重点区域。对办事处空气质量监测点周边2000米范围内进行了全部清扫和地面硬化,并每天定时进行路面洒水和防尘喷洒。确保重点区域不出问题。
五是抓应对重污染天气。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按等级依次蓝、黄、橙、红四个级别预警,对应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实行重污染天气工业企业停产限产,保障发生重污染天气时能够有效应对。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办事处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环保执法力量较薄弱。办事处环保办无执法权,执法中队人手不足,在污染源排查力度和散乱污企业关停力度上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是过境货车缺乏监管。东外环大量渣土车、长途货车经过,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但一直缺乏监管,是办事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一项难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工作中,道将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进一步突出重点、狠抓关键,以坚定的决心和超常的举措,把各项要求落实到位,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一是压紧压实责任。深入贯彻《新环保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环保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调度、定期研判,统筹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提升。健全生态环境建设考核奖惩制度,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为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保障。严格按照“一岗双责”、“党政同责”要求,不断夯实党委、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责任,加快构建党委政府主导、部门齐抓共管、企业主体、社会共同管理的工作格局。
二是突出重点任务治理。落实区政府目标责任制各项目标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定期巡查裸露地面覆盖情况,定时洒水,加大淘汰城市建成区3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2019年底完成淘汰。进一步加强散乱污企业巡查,发现一家取缔一家。进一步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方案,细化应急响应措施,组织指导企业制定“一厂一策”的停产限产实施方案,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一、工作目标
以改善环境质量,在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约束性指标考核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环境质量排名为目标,根据市攻坚行动总体部署,坚持“四减四增”源头防控,产业、能源、运输和农业投入结构持续优化,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坚持问题导向,以环保督察、上级督查、各类巡查发现的问题整改为抓手,确保按时按要求完成整改;针对影响夏季环境质量的污染因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分类治理,采取超常措施,通过攻坚治理迅速解决我街道存在的环境问题,推动街道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坚持目标导向,全街道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分别控制到64微克/立方米、104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良好率提高到60%及以上;坚持冬病夏治,
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夏季VOCs、二氧化氮、臭氧等污染因子产生或排放,稳步提升我街道空气质量排名;省控重点河流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按计划完成25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分别比2015年削减32%、33%、11.1%、14.2%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
二、工作任务
(一)落实《省煤炭消费压减工作总体方案(2019-2020年)》,扎实推进市政府下达的煤炭消费压减任务。(经济发展办牵头)
(二)落实《关于单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下非所在地区唯一、不可替代民生热源燃煤机组及配套锅炉关停计划的通知》要求。(经济发展办牵头)
(三)65蒸吨/小时及以上燃煤锅炉在完成超低排放的基础上全部完成节能改造。(经济发展办牵头)
(四)加强成品油市场监管。按照《市成品油网格化监管试点方案》要求,组织开展全街道成品油市场专项检查治理,严厉打击黑加油站点等违法犯罪行为。(环保所、安监站、派出所、各管理区牵头)
(五)加强排污许可证管理。按照《2020年固定污染源发证清单》开展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7月底前,发证和登记率不少于60%,9月底前基本完成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环保所、各管理区牵头)
(六)推进运输结构调整。配合做好货运专用线建设,确保项目尽快建成投用。(重点项目办牵头)
(七)推进国三营运柴油货车淘汰工作。确保到2020年底前,完成上级下达的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任务。城市建成区新增或更新公交车、出租车全部为新能源汽车,实现全覆盖。(交通安全办、交管所牵头)
(八)交通干线等线性工程要实施分段施工、湿法作业,拆除现场实施湿法作业。施工现场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现场配制砂浆。(交通安全办牵头)
(九)对国、省、市、县、乡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积尘进行全部清理清洗,实行定期保洁、机械化清扫制度,降低道路积尘负荷,路面范围内达到路见本色、基本无浮土。开展城乡结合部,国道、省道等重点道路两侧路域综合整治,对道路两侧土地、破损路面进行绿化或硬化。(交通安全办、环卫所、公路站、综合行政执法局中队、城管大队、各管理区牵头)
(十)车站等物流园区堆场应当采取苫盖、喷淋、道路硬化、车辆清洗等措施。(交通安全办牵头)
(十一)加快高耗能行业高质量发展。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高耗能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要求,推进我街道钢铁、焦化等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工作,“一企一策”抓好落实,确保按时间完成上级确定的有关任务。(经济发展办牵头)
(十二)加强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治理。工业企业物料堆场,应按照“空中防扬散、地面防流失、地下防渗漏”的标准建设扬尘防控措施,易起尘物料堆场应采取防风抑尘网与喷淋相结合的措施,火电、钢铁、焦化、有色等重点行业企业建设密闭储存场所。(环保所、各管理区牵头)
(十三)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细化行业整治标准和要求,推进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整治。(环保所、各管理区牵头)
(十四)推进油气回收治理,确保全街道所有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完成油气回收治理工作,加快推进安装油气回收自动监控设备并与上级生态环境部门联网。(环保所、安监站、各管理区牵头)
(十五)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回头看”,对“散乱污”企业实施动态管理,发现一个整治一个,确保全部整治到位。(环保所、各管理区牵头)
(十六)开展特色产业集群综合整治,按照市统一要求,10月底前完成家具特色产业集群提升改造和验收工作。(环保所、各管理区牵头)。
(十七)推进重污染天气应对,按照上级有关要求,修订2020年重污染应急预案及应急减排清单;加快推进涉气重点污染企业电力监控系统与门禁系统建设,9月底前接入市级环保智慧平台。(环保所牵头)
(十八)强化属地政府秸秆禁烧主体责任,建立全覆盖网格化监管体系,对秸秆焚烧情况加强“定点、定时、定人、定责”管控。(环保所、各管理区牵头)
(十九)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督管理。加快推进工程机械安装精准定位系统和实时排放监控装置,2020年底前,新生产、销售的工程机械应当按标准规定安装,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日常监督抽测工作。(环保所、各管理区牵头)
(二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对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并对提交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进行评审,出具评审意见。(环保所、各管理区牵头)
(二十一)加强暂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对暂不开发利用的污染地块,督促土地使用权人按照国家有关环境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并落实管控方案。(环保所、各管理区牵头)
(二十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按计划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18年以前治理完成的村庄巩固提升达到省生态环境厅2019年验收要求。(环保所、水利站、各管理区牵头)
(二十三)提升危险废物监管能力。一是强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环保所按规定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评估工作,确保省级评估合格率不低于90%;二是开展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排查整治,梳理问题清单,环保、公安等部门开展联合督导整改、销号管理,对问题严重、拒不整改的依法严厉打击;三是督促现有危险废物经营企业和2019年危险废物产生量100吨以上的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2020年底前完成审核验收。(环保所、派出所、各管理区牵头)
(二十四)加快清理危险废物存量。对电解槽大修渣、精(蒸)留残渣等历史原因造成的贮存危险废物,加快清理进度,确保年底前历史贮存危险废物全部清零。对新产生的危险废物,规范贮存、妥善利用处置,全面化解危险废物环境风险。(环保所、各管理区牵头)
(二十五)加快智慧环保监管平台建设。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平台以整合环境管理资源、落实监管责任为重点建成全面覆盖的环境综合监测监管体系。按照“应装尽装,应联尽联”原则,完成2020年新增重点排污企业自动监测联网工作。(环保所牵头)。
(二十六)推进“天地车人”一体化监控体系建设和应用,加快对全街道具备条件的重型柴油车的车载诊断远程在线监控安装工作,实现与上级智慧环保监控平台的联网。(环保所、各管理区牵头)
(二十七)加强工业炉窑管控,梳理工业炉窑整治清单,开展工业炉窑深度治理。(环保所、各管理区牵头)
(二十八)会同相关部门完善对渣土、煤炭、石料、建筑垃圾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运输车辆的行驶路线、禁行、限行区域和时间的设定;负责城区外的渣土、土方、砂石、垃圾、煤炭等散装、流体物料的运输车辆遗洒、飘散载运物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交警五中队牵头)
(二十九)运输渣土、煤炭、石料、垃圾、灰浆、煤炭等散装、流体物料的车辆必须按规定安装号牌,不得故意遮挡、污损,对不符合要求的要严肃查处,并溯源追究运输公司责任。(交警五中队牵头)
(三十)会同环保所联合执法,对非法转运、填埋、处置危险废物构成犯罪的予以严厉打击。(派出所牵头)
(三十一)严格执行《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对于不听劝阻或制止无效的违法燃放行为,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派出所牵头)
(三十二)加强生产销售领域成品油市场监管。对成品油生产、销售企业开展监督抽测,及时公布油品质量抽检结果,对抽检不合格油品严格依法处理,年底前对辖区内炼化企业、加油站成品油质量抽检实现全覆盖。(市场监管所牵头)
(三十三)做好矿山修复和治理工作。做好摸底排查工作,一经发现问题立即修复治理,并严格落实扬尘污染防治管控措施。(自然资源和规划所、各管理区牵头)
(三十四)开展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核算。配合自然资源规划、生态环境、工信等职能部门梳理2017年7月1日以来的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以及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地块,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配合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规划部门依据评估报告,核算符合要求的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面积。6月底完成第一轮核算,并根据要求继续推进。(自然资源和规划所、环保所、各管理区牵头)
(三十五)严格再开发利用地块准入管理。按照省要求,配合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认真梳理2019年1月1日以来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地块,建立清单,严格审核再开发利用地块是否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对不符合环境质量的地块,不予办理相关用地手续。加强对列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地块的现场监督检查,防止非法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规划所牵头)
(三十六)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采用“煤改气”“煤改电”及集中供热等方式完成上级下达的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改造任务。(村建办、各管理区牵头)
(三十七)施工工程扬尘污染整治。建筑施工工地全面落实工地100%实行围挡封闭、出场车辆100%清洗、地面100%硬化、物料100%覆盖、土方开挖及拆迁100%湿法作业、100%封闭运输、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施工工地100%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置100%符合标准要求的密目式安全网或者防尘布“八个百分百”要求。高层建筑施工单位按照要求清运施工垃圾,严禁高空抛撒。暂停施工的现场采取洒水、覆盖、铺装、绿化等防尘措施。(村建办、各管理区牵头)
(三十八)市政道路要实施分段施工、湿法作业,拆除现场实施湿法作业。城市建成区内施工现场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现场配制砂浆。绿化工程要做好覆盖、洒水等防尘措施。(村建办、各管理区牵头)
(三十九)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综合监督管理。将部门管辖工地所使用非道路移动机械情况纳入管理,禁止工地使用不达标或未编码登记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村建办、交管所、水利站、各管理区牵头)
(四十)对辖区内企业进行排查,一经发现有企业涉及库存渗滤液问题,加大督导力度,确保企业按规定处理渗滤液。(环保所、综合行政执法局中队、各管理区牵头)
(四十一)道路扬尘污染整治。街道主干道路采取机械化清扫为主、人工捡拾为辅的环卫保洁作业模式。通过不断提升环卫保洁作业模式,使一级路段达到深度保洁标准,二级路段达到清洁、干净、无扬尘,同时增加对外环路的机械化清扫和洒水频次,降低道路积尘负荷,路面范围内达到路见本色、基本无浮土;加大渣土车经过路段的清扫保洁力度,按照“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恢复污染道路面貌;绿化工程要做好覆盖、洒水等防尘措施。坚决杜绝露天焚烧垃圾、落叶、杂草。(环卫所、综合行政执法局中队、各管理区牵头)。
(四十二)加大城区渣土、土方、砂石、垃圾、煤炭等散装、流体物料的运输车辆遗洒、飘散载运物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综合行政执法局中队牵头)
(四十三)严格执行《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积极巡查发现和劝阻制止违法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安监站、派出所、综合行政执法局中队牵头)
(四十四)严格落实餐饮业管控,产生油烟餐饮设施必须安装烟道排烟装置与油烟净化装置,达到检测标准要求且正常使用。(城管大队、综合行政执法局中队牵头)
(四十五)河道整治、水利工程建设要实施分段施工、湿法作业,拆除现场实施湿法作业。施工现场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现场配制砂浆。(水利站牵头)
(四十六)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复,确保到年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左右。(农业办、各管理区牵头)
(四十七)保持化肥使用量零增长态势,2020年全街道化肥使用总量比2015年减少6%,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0%以上。2020年全街道畜禽粪便利用率达到90%以上,污水处理利用率达到63%以上,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1%。(农业办、各管理区牵头)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组织保障
成立决胜2020——街道整治突出环境问题暨“夏季攻势”攻坚行动领导小组,由党工委、办事处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名单另行下发)。各管理区、村、各部门要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措施、工作时限,做好上下联动,迅速形成“夏季攻势”攻坚行动的新。
(二)严格巡查督查
1.做好自查。各管理区、村、各部门对照攻坚内容分类督导和治理,持续加强监管和整改工作,确保实现攻坚目标。
2.督查组巡查。街道办事处成立督查组在攻坚行动期间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四不两直”巡查;各分管领导根据分工,对分管领域常态化巡查。
(三)强化问题整改
各管理区、村、各部门对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方面的问题要即知即改;对上级反馈的问题,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向相关部门进行转办并及时调度整改情况,积极督促牵头部门向市牵头部门申请销号。对上级领导巡查、督查新发现的问题,要对相关问题做好抽查复核。
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对水、土、大气的关注成为日常。特别对于2017年来说,是雾霾治理的关键年。2017年是“大气十条”第一阶段实施的最后一年,确保圆满完成“大气十条”目标任务迫在眉睫。就在春节前夕,2017年省级“地方两会”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各地如何制定今年大气治理目标引人关注。可见,2017年环保话题的热度依然不退,这也标志着考验城市综合能力的战役并没有结束。
联动治理收效显著
近几年来,各省市地区都主动的开展大气治理,不断推出环境保护的方案,积极应对雾霾带来的城市问题。其中,联动治理成效显著。
2013年10月23日,由6省区市7部委协作联动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在北京启动。三年后的2016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又率先启动应急联动工作,通过推送预报预警提议,精准指导各地启动重污染天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措施。
为实现京津冀区域统一预警分级标准,共同应对重污染天气,依照环保部要求,三地还修订并印发了“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在预警分级标准上实现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域的统一。
根据大数据统计分析,在京津冀区域中,2016年京津冀PM2.5平均浓度下降明显,截至2016年11月底,三地的“PM2.5平均浓度”和“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这两项数值均有好转,其中,京津冀的PM2.5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了9.5%、3.1%和11.3%,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分别为185天、215天和197天,同比分别增加10天、8天和6天。一系列数据证明,京津冀三地空气质量的整体趋势确切是在好转。在这样的基础上,江苏、山东等地也已经开始效仿京津冀地区,开展城市联动,构建覆盖面积广阔的区域性联防联控系统。
环境治理是一场考验城市综合应变能力和统筹协调部署能力的战役。在区域联动部署的大框架下,任何一个区域内城市的动作,都将影响联动效应的发挥。同样,所谓联动并不单纯的指城市之间的联动,还有跨部门的协调、共享,跨技术平台的积极应对,联合处置。
相信大家在已经过去的2016年都有明显的感受,当大气污染程度达到预警程度时,都是由多部门联合预警的,并且很快就会有相关部门的应对措施(停课、停产、限时交通、限号出行等),这些都是在各部门数据共享的前提下,通过跨平台的技术手段实现的信息。
此外,据环保部今年1月24日下午刚刚的消息,为了应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要到来的重污染天气,环保部将重点区域城市划分为36793个网格,利用卫星遥感和大数据分析,筛选出共计280个PM2.5浓度最高的热点网格,进行集中执法检查。
例如在1月24日到26日期间,为应对河北中南部及其邻近区域可能出现的重度污染过程。环保部将京津冀及周边重点区域“2+26”城市按照3km×3km划分网格,共计36793个。
“2+26”城市中的“2”,指北京市和天津市,“26”指河北省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沧州、衡水、邯郸、邢台等8个城市,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等4个城市,山东省济南、淄博、聊城、德州、滨州、济、菏泽等7个城市,河南省郑州、新乡、鹤壁、安阳、焦作、濮阳、开封等7个城市。目前已经组织“2+26”城市环保部门,针对上述热点网格开展集中执法,检查政府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落实情况,限产停产企业、施工工地落实情况;检点大气污染物排放企业、燃煤供热锅炉达标排放和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以及“小散乱污”企业清理取缔情况,尤其在省界、市界、工业大院等区域。
除了“大气十条”,与之类似的还有“水十条”。环境保护部水环境管理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成立水环境管理司是贯彻落实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的举措之一,负责全国水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在污染治理方面,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等方面初步取得积极进展。
重点工作还包括督促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落实2016年底前完成工业集聚区建设污水集中治理设施、安装自动在线监测装置任务。通过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国各地设置饮用水水源防护设施3800多公里,拆除饮用水水源地排污口3400多处,全国22%建制村的生活污水得到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近60%。为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黑臭水体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联合印发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完成全国城市黑臭水体阶段性排查工作,建立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
可见,无论是大气还是水,联合治理作为一项行之有效的方式,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直面治霾质疑
在各个环保项目中,对于雾霾的治理效果恐怕是质疑声最多的。2016年的治霾效果从数据上看似乎是有效的,但从人们的感受上效果却有较大折扣。不少人抱怨空气质量并没有数据上看上去的舒服,也有不少人表示,2016年大气治理成效中人为的因素“太不明显”,所谓的蓝天不过是大风的功劳。
今年1月14日,一份由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的《京津冀雾霾治理政策评估报告》更是证实了这一说法。该报告指出,2013年~2016年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明显下降,但很大程度靠“天帮忙”,“人努力”效果不显著。报告建议京津冀治霾政策的重点应转向减少重污染天气发生频率,将PM2.5年均浓度每立方米70微克作为京津冀地区雾霾治理的过渡目标。
2016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为每立方米73微克,超过国家标准109%。北京要完成“大气十条”中规定的“2017年PM2.5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60微克”的任务,意味着今年要在2016年基础上再下降近20%。
一边是治霾靠风的无奈,一边是2017年治霾目标的艰巨任务。带着这样的矛盾开始的2017年,是不是真的会如此沉重呢?
有消息称,2017年北京将继续压减燃煤,计划对700个村进行清洁能源改造,实现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4个区和平原地区基本“无煤化”;供暖季结束后,北京地区唯一一家燃煤电厂华能北京热电厂将停机备用,全年至少压减10%以上发电量;基本淘汰远郊区平原地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全市煤炭消费总量同比压减30%,控制在700万吨以内。
同时,北京将进一步加大工业企业调整退出步伐。全面清理整治2560家“散乱污”企业,再关停退出500家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此外,还将推动实施六环路重型柴油车限行,淘汰老旧机动车30万辆,新建3000个新能源汽车公用充电桩。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在前不久的地方两会中表示,世界上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只有中国把PM2.5浓度作为大气是否合格的标准。可见,中国对雾霾治理的态度是负责的。
此外,在今年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不约而同的添加了环境保护的方案。其中:
云南启动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
湖北明确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环保执法力度也有望增强。北京增加环保执法编制,组建环保警察队伍,强化环境监管执法,严厉惩处偷排超排行为。
江苏明确严格执行新环保法,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江苏、广东等地强调推动落实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
江苏还在其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上强调“创新”,将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完善绿色发展评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河北的做法类似于要求其各个城市立下“军令状”。在明确把石家庄大气污染防治提升到全省重要位置的同时,其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各地特别是污染严重的市县,都要制定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城区工业企业调整退出、工业园区调整、散煤治理、矿山关闭复绿等规划,明确年度目标,定期公开结果,严格考核奖惩。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及时预报预警,科学精准应对。
城市治霾少不了的三板斧
虽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京津冀地区雾霾治理距离目标还有距离,效果也还需进一步加强,但通过对2016年一年的观察,也能够总结出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同样在其他地区,也不乏优秀的治霾方案。
例如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珠三角区域6项空气污染物年均浓度达标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其中,年均PM2.5浓度34微克/立方米,比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低32%;2016年在气象不利情况下,空气质量继续改善,PM2.5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对此,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解释说,珠三角在2000年左右就提出大气复合型污染,开始考虑PM2.5问题。“那时还未公开监测PM2.5,但减排方案已开始实施。广东用了十几年时间取得今天的进步,这速度比英、美、日都要快。”
就我国绝大部分地区而言,每个区域的大气污染成因,都不外乎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为主、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交通运输方式以柴油为主、管理和执法不到位等。因此治理雾霾也无外乎调整产业结构、削减燃煤、控制机动车数量这三板斧。
那么京津冀地^的雾霾治理手段上,能不能借鉴珠三角的经验呢?环保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归纳了珠三角地区治霾达标的原因,他总结,一是产业结构调整比较到位。现在珠三角没有钢铁企业,没有大的重工业企业,从2000年开始重化工比例不但没上升,还在下降。“珠三角产业逐步升级,跟发达国家走的路子基本上是一样的。”二是能源调整比较早,执行比较到位。珠三角煤炭消费量在我国是最早下降的,从2005年起,全国天然气消费量珠三角是最高,“机动车污染控制也是卓有成效”。三是领导重视、管理比较到位。“珠三角环境执法、环境管理政策落实比较好,很多有利于环保的政策,首先是在珠三角形成的,这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另据了解,珠三角地区建设了我国首个大气复合污染立体监测预警体系。据悉,“十二五”期间,科技部还联合环保部等8部门组织实施《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支撑工作方案》,开展国家科技计划统筹试点工作,重点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3个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同创新,集中开展区域大气联防联控技术研究。其中,科技部、环保部、广东省政府密切配合,集中优势科研力量开展珠三角区域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研究与实践,建立全国第一个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示范区,引领珠三角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珠三角空气质量改善科研成果为全国快速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提供关键性技术支持,也为其他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了先进经验和示范,使京津冀等地区树立信心。如按照支撑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目标,中国环科院牵头组成了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研究协同创新体,突破北京市污染源解析等关键科学问题,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坚定不移围绕中心工作,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牢抓中、省、市环保督察和督察发现问题整改这条主线,全面落实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全市基本形成了“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工作导向,环境保护工作呈现新局面。
一、以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增强班子队伍凝聚力
2017年6月6日至7月5日,市委第一巡察组对市环保局开展了集中巡察,2017年8月25日,市委第一巡察组在市环保局召开了巡察情况反馈会议,反馈了存在的问题。我局高度重视,迅速制定下发了《市委第一巡察组巡察市环境保护局情况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方案》,将巡察组反馈的四大类问题细化为29项具体问题进行整改。整改期间局党组先后召开专题研究整改工作4次,集中学习贯彻党的报告精神,再次深入学习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田林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等重要要求和论断,进一步健全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财经管理、人事管理、党内政治生活等一揽子制度机制20余项,开展交心谈心30余人次,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把全局各项工作凝聚到局党组这个领导核心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建设绿色经济强市的决定上来,在环境保护政策上决不搞变通、决不打折扣的落实环保责任和措施。
二、以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一是大气污染防治得到深化巩固。大力构建大气污染防治联动体系,实行环保牵头,气象、农业、城管执法、住建等部门多方联动,共同推进燃煤小锅炉淘汰、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机动车环保检测、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治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餐饮油烟治理、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等工作。中、省、市环保督察期间,全市共处理大气环境问题82个。截至9月底,全市已淘汰燃煤锅炉74台共176.29蒸吨,分别占全年目标任务的72.5%、68.7%;已完成“散乱污”企业整治94户,完成率44.7%,其余企业将于11月底前全部停产整治;全市120个加油站已完成油气回收治理104个,完成率86.6%;全市已淘汰黄标车(含老旧车)1800余辆,定期开展机动车环保检验51601辆,检测合格率99.04%;强化禁烧督查与考核,全年扣减有关辖区合计目标分值9.5分,工作经费16.5万元;完成100余家餐饮企业油烟治理工程;投入4110万元,加快实施志超科技、盛马化工、中腾能源等10余家企业涉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努力,今年1-9月,我市PM10(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为62微克/立方米,同比2016年下降7.5%;PM2.5(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3%;优良天数为率为81.3%,同比增加0.4个百分点。据省“三大战役”办1-9月通报,我市已获省财政激励资金694.86万元。
二是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全年,向上争取2017年涪江流域污染治理资金和水污染防治激励约束资金共计3046万元。强力推进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问题整改,与取水设施无关的项目(设施)93个,整改环保部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65个。全市设立河长2875名,启动了“一河一策”方案编制。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饮用水源、城镇污水、工业企业污水、塘库堰肥水养殖、河道采砂及侵占河道等6大专项整治行动。已建污水处理厂60座,31座正常运转,日处理能力27.68万吨,在建18座,日处理能力7.78万吨。截止10月25日,禁养区内已关闭或搬迁724家,完成94.2%,适养区已完成治理730家,完成58.78%。会同船山区、经开区、河东新区启动了明月河、联盟河、米家河、开善河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抓紧抓实攻坚水生态环境改善。
三是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核实全市详查点位376个,工业企业43家,农用地土壤采样工作正在进行中,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已呈雏形。摸排工业企业遗留场地88处,完成8个国控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土壤采样工作。梳理出全市130余个土壤污染风险源,确定了土壤环境监管重点名单。在全省率先完成土壤重点污染源遥感数据核实工作。编制并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市工作方案》《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市工作方案2017年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部门和具体举措。向上争取土壤污染治理专项资金和土壤污染防治先行示范区建设资金共计4200万元。主动对接环保厅调剂全市重金属总量指标,为微(光)电子产业、PCB电路板制造业发展争取发展空间。
三、以中省市环保督察及问题整改构建环保共治大格局
一是健全责任落实机制。为全力补齐生态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短板,结合实际,编制并出台《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市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市环境污染防治改革方案》《市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方案》等9个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改革方案和一揽子推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的实施方案,搭建了与发改、经信、公安、国土、住建、规划、农业、水务、城管、气象等部门在规划编制、项目审批、污染防治、联合执法、绿色信贷、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协作配合新框架。
二是环保督察取得阶段性成果。为迎接中省环保督察,率先在全省完成市级环保督察全覆盖,共查找398个,目前已完成整改248个。积极推进省级环保督察发现并移交的315个问题整改工作,目前已完成255个。截至10月19日,全市经受了中央环保督察的检阅,办结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我市环保举报案件168件,全市已立案处罚涉及环境污染问题32件,累计罚款53.0万元,依纪依规严肃问责党员干部61名。
三是健全考核述职机制。会同市级有关部门,编制并出台《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市县(区)、市直园区目标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和《环境保护考核办法》,环保指标考核权重按10%折算计入各县(区)、市直园区年度目标绩效考核总分,将环境质量、总量减排、重点任务、常态化管理等指标全部分解下达,今年8月份在全省率先创新建立县(区)和市直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述职制度。
四、以执法和监测为抓手保障环保工作有力有据
一是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在全市形成高压势态。2017年,全市通过“双随机”执法系统派发任务584起,年底前将全部执行到位,执行及行政处罚情况均在市环境保护局网站上公开。全市妥善处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投诉问题678件,办结率100%。除此以外,我局大力开展“利剑斩污”、执法大练兵等活动,坚持铁腕执法,严厉打击一切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截止10月27日,妥善处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投诉问题678件,全市共实施行政处罚163起,共计罚款684.544万元,行政拘留21件,查封扣押5件,限产、停产8件,涉嫌污染犯罪移送公安机关2件。其中,处罚金额超过2013年至2016年全市处罚金总额。蓬溪县环境监察执法大队办理了我市第一起环境犯罪案件——唐敏非法提铅案,该案一审判决唐敏被判有期徒刑2年,罚款5万元,没收46吨铅锭。形成了打击环境违法犯罪的高压势态,进一步减少环境污染事故风险,为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作贡献。
二是发挥环境监测“前哨”作用助力科学决策。2017年,环境监测以环境管理需求为导向,严格按照《2017年市环境监测工作计划》的要求,严格执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开展了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服务性监测和各项专项监测工作,为水、大气、土壤污染综合整治和环境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截至10月,共环境质量月报10期,环境质量季报3期,环境空气质量日报304期,空气质量预报信息304期。按时完成全市省控空气监测系统比对考核、臭氧的量值溯源、全市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源调查等专项任务。对市辖区24家国、省控重点企业的排污情况开展监督性监测和比对监测工作,建立了完整的重点污染源监测性监测数据库和完善的数据报表;完成了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在涪江支流增设15个市级监测断面,深刻分析了涪江玉溪出川断面水质为Ⅲ类的原因;对4个县级饮用水源和43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了监测,完成了涪江江油段水质异常应急监测等重要任务。同时,在省级及以上环境保护类核心期刊上发表了《流域水质现状及成因分析》《环境监测部门化学试剂库5S管理模式的探索》等技术性论文8篇。
五、环保服务发展保障有力
一是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依法依规落实对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切实做到“七不批、五不准”。稳步推进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和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顿工作。截至10月底,市本级通过环评审批的建设项目100个,受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79家;整顿完成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2144个,其中:完善备案1215个、整顿规范847个、淘汰关闭82个,完成率94.3%。
二是全面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对大气、水等各类污染物进行统一规范和约束,实施“一证式”管理,推行“一企一证”,促使企事业单位持证按证排污,减少重复申报,减轻企事业单位负担。截至目前,完成第一批6家造纸企业、1家自备电厂排污许可证申请、核发;完成39家老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52家排污许可证年审工作。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第二批水泥、氮肥、石化、印染及钢铁5个行业8家企业排污许可证申请办理工作。
三是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严格辐射环境与防护措施,强化安全责任体系,实行逐级落实辐射安全责任体制,积极回复并消除群众对电磁辐射的疑虑。截至10月底,核发辐射安全许可证11个,延续审批1个,重新申领审批7个,变更审批8个,吊销2个,完成了安居乌木110千伏变电站至安居110千伏变电站输变电工程、四川美青化工有限公司110千伏变电站工程等2个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
四是严格监管和处置危险废物。2017年审批、备案全市300余家企业1200余批次危险废物转移处置计划,累计转移处置各类危险废物超过1万吨。核发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2起。积极加强与卫计、交运等部门联动,开展年度危废申报登记、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信息公报、危险化学品环境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等工作,有效解决了危险废物台账不清、去向不明等监管难题,强化了危险废物监管能力。
五是扎实开展环境应急管理与演练。组织开展“环境安全月”、安全生产大排查、大督办等专项行动,在大英开展综合风险应急演练。制定下发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完善了市环境安全风险源名册64家,完成了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130家。
六是大力推动环保宣教多样化。以“六•五”环境日、国际生物性多样日等重要纪念日为契机,做好阵地宣传。我局坚持开展“环保开放日”活动,让公众走进环保、了解环保,营造宣传环保的热潮。印发了《市环境保护局政务公开办法》《环境保护信息公开职责分工方案(试行)》,利用“两微一网”积极宣传和报道党和国家、重大事件、重要理论、环保动态等讯息,截至目前,通过官方微博信息475条,公众号信息52条,门户网站信息1180条。
六、打好脱贫攻坚战
一是按计划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将枯井村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推动和落实列入党组会、局务会重点研究内容,制定年度帮扶方案,帮助枯井村制定完善年度脱贫计划,将结对帮扶、产业帮扶等列入年度重点帮扶内容。落实帮扶项目和专项经费,保障各项经费落实。局主要领导亲自组织研究脱贫攻坚各项帮扶任务进展,每半月听取“第一书记”专题汇报脱贫攻坚工作,班子成员分期、分批到枯井村调研、督导脱贫攻坚进展情况,确保年度脱贫攻坚任务有序推进。
二是精准支持脱贫项目。派1名同志驻枯井村专门协助开展产业脱贫攻坚工作,帮助村上制定了村集体产业发展规划。支持专项资金25万元用于村集体养牛基地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完善了养牛基地雨污分流系统及管网、干粪堆棚、沼液储存池、提升泵及管网建设。支持5万元帮助村上发展雷竹种植和跑山鸡养殖产业。支持1万元作为枯井村老年协会活动经费,开展九九重阳团拜会等活动。发动全局干部职工购买枯井村集体养牛基地牛肉,支持村集体经济增收。
三是强化对枯井村指导、督查。开展了“收集群众最不满意10件事”大走访工作。加强入户感恩教育和宣传,营造良好的脱贫攻坚氛围。开展了2次脱贫攻坚全覆盖督查。重点听取了村三委和“5+2”帮扶力量工作汇报,对全村130户贫困户实行全覆盖督查,并随机走访了非贫困户。同时,按照全市帮扶干部工作会要求,开展帮扶干部培训,督促帮扶干部按要求到村开展入户走访工作,为迎接省、市验收做准备。
七、2018年工作打算
(一)持续加力抓好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整改。严格按照中央环保督察原有的标准、要求和程序,制定长效机制固化现有经验。在中、省督察反馈的问题、突出问题的整治、环境反映的问题中再梳理、再分析,将整改“回头看”常态化,强化查处问责。坚持属地原则,坚持问题清单、责任清单的工作方法不变。坚持问题导向,新旧问题都要建立整改清单,按照“一个问题、一套整改方案、一套班子负责”的要求和“五个不放过”的原则,逐个办结销号。
(二)保持力度不变做好巡察发现问题整改。坚持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对巡视整改工作紧抓不放。对已基本完成的整改任务,适时组织“回头看”,巩固整改成果;对需要较长时间整改的项目,紧盯不放,做到边整边改、立行立改。着力建章立制,注重治本,注重预防,注重制度建设,加快完善我局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等一系列制度体系,并进一步严明党的纪律,加强督促检查,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三)大气污染防治再添措施。紧紧围绕《蓝天保卫行动方案(2017-2020)》和“2020年全面达标”的目标,加快编制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研究出台我市蓝天保卫行动方案及2018年度行动计划实施细则,为我市空气质量再提升再添举措。
(四)水污染防治抓重点领域。强化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快推进渠河取水口北移工程以及完成集中式饮用水环境问题整改,按照统一打包建设运营三年计划有序推进各县(区)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及其配套设施建设。
(五)土壤污染防治稳步推进。按照《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市工作方案》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市工作方案2017年工作计划》,统筹安排、落实好土壤污染防治各项工作,分解目标任务,督促各成员单位切实履行土壤污染防治职能职责,扎实推动全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有序开展。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我市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部署要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顶住压力、迎难而上,众志成城、砥砺前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五年来,我们全力以赴抓项目、帮企业,经济实力有了新提升。不断加强对经济运行的预警预判,宏观层面抓指导,微观层面抓落实,扎实开展项目受理大起底、干部入企服务,着力推进项目建设,逐步形成发展新优势,经济运行持续向好,经济发展平稳健康。一批如高科LED、康宝基因疫苗等科技含量高、带动就业多的好项目建成投产,一批如潞安180、漳泽电力2×100万千瓦“关小上大”等投资大、见效快、支撑能力强的大项目顺利推进,一批如潞宝己内酰胺、大唐风力发电、欧亚神龙湾开发、中技金谷新型建材等新兴产业项目在长治落地生根,一批如中南铁路大通道、长安高速、黎左高速等方便出行、提升运力的重大交通项目投入运营,一批如太焦高铁、长临高速、长治机场改扩建等群众期盼已久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切实加大帮扶实体经济力度,积极推进“晋材晋用”,举办了两届长治制造展销推介周,全力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减轻负担80多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总量始终保持在全省前两位。
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抓转型、调结构,产业升级迈出新步伐。有力有序有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完成120万吨煤炭去产能任务,煤炭行业告别了30万吨以下的开采时代,焦炭行业进入了5.5米以上大机焦发展阶段,煤化工行业实现多基联产;生物制药走在全国前沿,光伏光电产业从无到有不断壮大,新兴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由2011年的43%提高到62.9%,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由2011年的11.8%提高到13.7%。新增设施蔬菜47.1万亩,达到62.8万亩,发展速度连续五年排全省第一;粮食产量持续稳定,粮经作物种植比例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销售收入由2011年的95.3亿元增加到208.7亿元,年均增长16.9%。能交投长子集运站、太行山农产品物流园、新易达物流园建成运营。举办金秋让利系列促销活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促进消费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1年的321亿元增加到566.6亿元,年均增长12%。完成了太行山大峡谷旅游资源整合,新增AAAA级旅游景区4个,壶关、武乡、平顺、黎城成为全国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旅游总收入由2011年的124.8亿元提高到369.1亿元,年均增长24.2%。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5%,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4个百分点。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4.0:66.3:29.7调整为4.7:51.0:44.3。
五年来,我们攻坚克难抓创新、促改革,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持续推进“放管服效”改革,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64项,承接省级下放审批事项56项,下放市级审批事项22项,实行重大项目联审联批,审批时限进一步缩短。不断完善和改进政府管理方式,实行财政资金预拨付制,加快了征地拆迁和市政工程建设速度。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6家省级众创空间,新发展私营企业1.8万户,各类市场主体达到15.9万户,新增小巨人企业53户、小升规企业58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6.7%,较2011年提高15.3个百分点。在全省率先建成技术交易市场和技术交易信息平台,完成技术交易额87.2亿元。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83件。长治商业银行升级更名为长治银行,全市13家农信社中10家成功改制为农
商行,组建了5家村镇银行,3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各类金融机构达到158家,较2011年增加48家,各类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达到3318亿元,较2011年增长44%。长治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长治海关正式批准设立。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组织企业赴俄罗斯、蒙古等国开展经贸交流。积极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商事制度改革、国企改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供销社综合改革。全面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完成了新一轮行政机构改革和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五年来,我们坚持不懈抓城建、夯基础,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深入推进上党城镇群建设,以主城区建设为龙头,主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00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2.3倍,新建改造市政道路39条,新增市政道路28公里、面积178万平方米,“三环八纵十二横”路网框架基本形成。新敷设各类管道800多公里,新建14座人行过街天桥,改造3座铁路立交桥和130条背街小巷,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700万平方米,新增集中供水用户3万户,主城区辐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以大县城、重点镇、中心村建设为节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60亿元,集聚能力显著提升。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1年的43.43%提高到51.53%,年均提高1.62个百分点。全面完成城乡人居环境改善“四大工程”各项任务。全市新增公路通车里程689.7公里,总里程达到1.16万公里。开展了深得人心的“五道五治”行动,成效明显。
五年来,我们不遗余力抓治理、强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新成效。在主城区全面禁止露天烧烤、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燃煤,淘汰燃煤锅炉842台,拆除城中村城边村燃煤土小锅炉4728台,对3.54万台燃煤土小锅炉实施洁净焦替代。2500辆公共自行车、500辆纯电动公交车投入运行,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明显。三类以上水质断面达标率完成省定目标,“4+2”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大力推进焦化、电力、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企业对标升级改造,淘汰落后产能1395.5万吨,万元GDP综合能耗累计下降18.4%,工业固废利用率达到67.2%。深入推进浊漳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水土保持生态治理面积135万亩,治理度达到62%,位居全省第一。完成营造林面积19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7%,较2011年提高1.8个百分点。
五年来,我们真心实意抓保障、保稳定,民生福祉又有新增进。公共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到963.6亿元,占到全市公共财政支出的80%以上。新增城镇就业22.6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1.5万人,稳定脱贫16.1万贫困人口。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18429元提高到28094元,年均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7177元提高到11863元,年均增长10.6%,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连续7年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探索建立了联盟校办学模式,主城区建成3所公办幼儿园、启动8所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工程,5个县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免费营养餐工程,新建改扩建200所农村幼儿园。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农
合人均筹资标准由230元提高到540元。城市低保标准由月均224元提高到488元;农村低保标准由年均1940元提高到3139元。开展了新生儿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健苗工程。为经济困难的高龄与失能老年人及百岁老年人、重度残疾人发放补贴。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9.7万套,14万居民乔迁新居。完成农村危房改造近5万户,15万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创新夜查突查、“两议一报”制度,连续四年实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深入开展社会风险大防范、矛盾纠纷大排查,不断完善处置机制。始终保持打黑除恶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推进禁毒大会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加强,人民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高。有效应对洪涝、冰雹等灾害,最大限度降低了财产损失。
五年来,我们毫不懈怠抓作风、创环境,政府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积极支持政协履行职能,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93件、政协提案2209件,办复率100%。不断加强与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联系,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定不移推进政府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持续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三公”经费持续下降。全面完成“六五”普法,法治长治建设步伐加快。启用新的政务服务中心,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所有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入驻,市直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全部公布。开通《直通政务厅》,建立“市长县长接听”制度,政风行风持续改进,与群众更贴近、更贴心。
五年来,我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相继荣获了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中国曲艺名城等十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长治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明确的核心地位,体现了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过去一年,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认真贯彻省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按照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围绕把长治打造成为山西重要增长极的目标,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经济运行呈现稳步向好的积极态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69.2亿元、增长4.6%,较2015年加快了7.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83.1亿元、增长2.5%,较2015年加快了12.4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8.5亿元、增长2.2%,较2015年加快了31.5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扭转了负增长的局面,结束了五年来增速下滑的态势,实现了下半年好于上半年,全年好于上年的目标,为今后进一步好转奠定了基础。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亲切关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派、工商联、无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向驻市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长治改革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大、发展不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成为山西重要增长极的要求差距较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39项评价指标中,人均GDP只占目标值的68%、农业劳动生产率只占目标值的46.5%,特别是还有个别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加速发展的任务十分紧迫。二是产业结构不优,“一煤独大”、三产占比不高的问题没有根本性改变,煤炭产业仍然占到工业经济的三分之二,第三产业仅占GDP的44.3%,与“十三五”时期服务业占比稳定在50%以上目标差距较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任务艰巨。三是创新能力不足,科研经费投入强度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31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仅有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9家,创新驱动、科技引领亟待加强。四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大气、水、土壤污染问题突出,雾霾问题日益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万元GDP能耗指标高于小康社会目标值160%,能耗水平居高不下,土地利用效率偏低,资源利用低级粗放。五是城乡发展不均衡,就业增收困难,财政收支矛盾较大,脱贫攻坚难度大,民生社会事业欠账较多,补短板任务十分繁重。六是发展环境不优,行政办事效率不高,诚信体系不完善,法治观念、创新观念、市场观念还不强,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等问题仍一定程度存在。对此,我们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任务导向,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不辱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
二、今后五年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今天的长治正处于一个重大历史关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全面小康进入决胜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吹响了全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号角。以市十一次党代会为标志,长治发展翻开了新的一
页,开启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今年年初召开的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紧扣‘两个规划’,突出‘一个中心’,坚持‘两个抓手’,强化‘三大支撑’,推动长治转型综改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部署,这为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各级政府部门要深刻领会、牢牢把握,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不要带血的GDP,不要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GDP,不要掺假带水分的GDP,要努力创造有质量有效益真金白银的GDP、绿水青山可持续发展的GDP、老百姓有实实在在获得感和幸福感的GDP,向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要牢固树立全新资源观,切实加快转型发展步伐,统筹利用好煤炭、矿产、文化、生态、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政府效率、法治环境、社会诚信等各类资源,特别是要用好用活最具革命性、能动性的人力资源,走出长治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新路。要紧扣“两个规划”、突出“一个中心”,按照中原经济区规划和中原城市群规划,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把握正确方向,拓展发展新空间,围绕省委“六大工程”,找准切入点、对接点,着力打造“六大工程”长治版,努力构建具有长治鲜明特色的多元化中高端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的转移。要坚持“两个抓手”、强化“三大支撑”,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强化改革支撑、创新支撑、开放支撑,把转型深刻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主动转型,创新转型,深度转型,全面转型,把长治打造成为山西重要增长极。
未来五年,我们要如期完成21.6万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任务;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奠定基础。
——转型发展要有明显成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煤炭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持续下降,传统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控制在60%以内,传统产业竞争力有效增强;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军民融合、信息技术、现代医药等产业集群初具雏形,分享经济、数字经济、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年均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稳定在50%以上,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创新驱动能力要有明显提升。开发区改革创新取得重大进展,长治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明显壮大,再建一个国家级开发区,每个县建成一个省级开发区,实现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5%以上,真正成为转型综改主战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建立研发机构的占比超过15%,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7件。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全方位进展,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生态环境要有明显改善。能源资源使用效率大幅提高,能耗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逐年下降,全面完成国家、省下达任务。二级以上天数达标率、水质断面优良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分别达到80%、90%和90%以上。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0.5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人民生活水平要有明显提高。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完成行政区划调整,上党城镇群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基本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持续快于GDP,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社会综合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安全稳定工作基础更加巩固,平安长治建设扎实推进,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各位代表,实现上述目标绝非易事,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扛起加快长治发展、造福上党人民的历史责任,奋发有为,恪尽职守,努力破解改革发展稳定的各类难题,扎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项工作,全力办好事关人民幸福的每一件事情。
三、2017年工作安排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综改的深化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根本指针,全面贯彻省、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十一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全面深化“双改”为主线,以“对表、对标、对接”为要求,全力创优发展环境,保持全市经济稳步向好、社会和谐稳定,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根据新的统计口径设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上年持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左右和6%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4.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约束性指标是:资源节约方面,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9%,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2.8%。环境质量方面,全面完成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比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劣V类水体比例,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减排幅度等省下达任务。民生改善方面,农村贫困人口脱贫6.8万人,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11400套。
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狠抓“三去一降一补”。
“三去一降一补”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是破解我市结构性困局,加快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必须全力落实、落到实处,努力取得更大成效。
坚决去产能。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推进煤炭去产能,今年关停退出太行王家峪煤业、庄底煤业、师庄煤业3座矿井,压减产能165万吨;妥善做好职工安置和债权债务处置工作,确保职工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坚持淘汰落后产能与发展先进产能相结合,争取更多煤矿进入先进产能行列,有序释放先进产能。积极推进钢铁、电力、水泥、焦化等行业的去产能工作。
加力去库存。重点抓好房地产去库存和工业品去库存。加大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力度,货币化安置比例不低于80%,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管控,加快保障房分配,有效化解房地产库存。引导企业适应市场需求安排生产,鼓励企业创新营销模式,加大销售衔接力度。建立大中小微企业配套互补合作机制,深入推进“晋材晋用”,办好第三届长治制造展销推介周,不断提高市内企业使用本市产品的比例。力争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5%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5%以上。
多措去杠杆。以降低企业负债率为重点,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开展股权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引导金融机构帮助企业优化债务结构。建立企业债务重组和不良资产处置协调机制,有效防范企业债务风险。引导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力争壶化集团在主板上市,5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不断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积极降成本。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清理规范中介服务收费,努力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利用应急周转保障资金、信用增进等方式,支持企业多渠道融取低成本资金。将企业直供电范围扩大到40户以上,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完善物流配送网络,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挖潜增效降低管理成本。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降低制度易成本。
强力补短板。针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突出问题,加大补短板力度,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做实产业转型、创新驱动、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的重点项目,产业转型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84亿元,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65亿元,城乡一体化建设完成投资293亿元,民生社会事业完成投资54亿元。
重中之重是加快补齐脱贫攻坚这个短板。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落实“工程二十个专项行动”,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简化资金拨付程序。坚持产业为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带动2.4万名贫困人口脱贫,发展光伏发电带动3900名贫困人口脱贫,发展乡村旅游带动2400名贫困人口脱贫,发展农村电商帮扶2000名贫困人口创业。坚持就业为重,通过提供岗位、劳务输出和特色培训,帮助8000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吸纳5800名贫困人口参与专业队造林或参加天然林、公益林管护。坚持教育为基,全面落实“雨露计划”和贫困大学生资助,不断加大对贫困人口上学的支持力度。坚持健康为本,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政策,加强对贫困地区的医疗救助服务,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创新精准扶贫小额信贷模式,确保完成小额信贷4.6亿元的任务。实施9000人易地扶贫搬迁,完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村容村貌建设。确保完成291个贫困村退出,6.8万名贫困人口脱贫,沁源省级贫困县摘帽的目标任务。
(二)狠抓实体经济振兴。
振兴实体经济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要向实体经济发力、聚力,聚焦产业、企业、企业家,做优存量,做大增量,加快构建具有长治鲜明特色的多元化中高端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发展前沿,发挥现有新兴产业的基础,加快占领行业高端,形成新的优势产业。信息技术产业,实施大数据战略,培育大数据产业,加快智慧长治建设,推进大数据与工业、现代农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举办长治第三届互联网大会,筹划建设智慧长治云平台,在生产生活生态领域广泛推广大数据应用。加快推进国家北斗数据中心(山西)分中心、联通、移动、电信等数据中心建设。装备制造业,以智能化发展为方向,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装备、军民融合、节能环保装备等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成功集团30万辆新能源汽车、高科LED、易通低温余热发电机组、太重高性能液压产品等项目建设。新能源新材料,推动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重点打造光伏、风力发电、新型建材、镁铝合金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争取“国家光伏发电前沿技术依托基地”,扩大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装机规模,加快推进潞宝10万吨己内酰胺聚合切片、中德铝业汽车轻量化等项目建设。现代生物医药,重点打造党参、连翘、黄芪等道地中药材种植深加工现代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康宝血液制品、振东制药抗肿瘤药物、50万亩连翘种植产业化、太行药业中药提取技改等项目建设。
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全力创建“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加快推进综合能源产业基地建设,运用新技术、引入新工艺、使用新装备、研发新产品、探索新模式、催生新业态。全面提升煤炭产业、焦化产业的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加快实施低热值煤发电和漳泽电力2×100万千瓦“关小上大”项目。稳步提升煤层气抽采水平,年内完成长子5亿立方米煤层气开发项目。以发展精细煤化工和现代煤化工为方向,加快推进潞安180、瑞恒60万吨聚氯乙烯、襄矿20万吨乙二醇、潞宝60万吨烯烃等项目建设。做大做优建筑业,扩大钢结构、装配式混凝土和市政构件预制加工能力,努力构建全产业链生产体系,支持企业开拓市内外市场。严格产业技术、规模、环保、能耗、水耗、用地标准,逐步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能过剩的低端产业,改造取缔没有安全保障的高危企业,提高产业准入门槛。
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规上企业自主创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双创主体的示范作用,孵化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扶持一批成长性好的创新型企业,全年新增小升规企业12户以上,小巨人企业5户以上,新创办小微企业3300户以上。大力发展新建基地型、闲置厂房改造型、城市楼宇型等创业基地,推动唯美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钜星众创空间、天空之城创业基地上水平,年内完成长丰、长轴等5个创业基地建设,实现各类创业者“拎包创业”。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保障非公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一样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扎实开展民营经济政策落地、产业清底、创新提质、服务提升、融资对接行动。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支持民营企业技术中心创新提质,推进民营企业股份制改造。继续办好“长清班”和各项专业培训,促进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
持续加大实体经济帮扶力度。建立完善干部入企服务长效机制,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用电、用水、手续办理、品牌创建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引深项目受理大起底,加快项目联审联批,通过联审联批审批项目300个以上。创新要素配置机制,建立完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建立矿权、地权流转市场,用地指标向转型重点项目、向开发区倾斜。对土地、矿产资源占而不用、低效利用的,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予以调整优化,努力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三)狠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农产品质量为着力点,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加快实现农业向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转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围绕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建成6个省级、20个市级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区,建设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快紫团、方兴、沁州黄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壮大潞宝金和生、浩润食品等30个骨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加快发展功能农业,推进药食同源产品开发。新培育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20家,新发展家庭农牧场50家,培训新型职业农民8000人。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50个以上,举办首届国际农合长治周,培育10家农产品出口企业,促进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4亿公斤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增长6.5%以上。
强化农业基础建设。整合强农惠农政策,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农民增收工程。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实现种养加产业全覆盖。切实抓好农田水利建设,新开发水浇地1500亩,建设高标准农田6.8万亩,推广增施有机肥2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35万亩。扩大机耕机播面积,提高秸秆综合处理率,加大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理,推广建设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工程。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和检测监管体系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重点培养100名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专家、1000名村级农技推广员、1万名科技示范户。
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推广潞城市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成果,全面推进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对经营性资产开展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资产收益扶贫试点,确保贫困户资产保值增值。大力推进农村水权和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加快推进国有林场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村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四)狠抓现代服务业发展。
现代服务业是中高端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要不断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力争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以太行山农产品物流园、能交投物流园、紫坊农贸物流园等为龙头,重点发展能源矿产品物流、大宗商品物流、城市配送物流和农产品物流。以智慧物流、多式联运、连锁物流、城乡快递、冷链物流为重点,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延伸物流配送网络。引导商贸物流企业运用电子商务拓展销售规模,培育5至10家市级电商示范企业,新增2个电商孵化基地、500个村级电商服务站。
加快高新技术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服务业。加快发展以会计、法律、审计、评估、专利为重点的咨询服务业,不断推动在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和工程技术等领域引入咨询服务。积极发展会展业,培育会展市场主体,延伸会展产业链。
加快传统服务业优化提升。适应大众消费多样化、个性化、信息化需求,推动商贸、餐饮、住宿、家政等行业加快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促进线上线下互动发展。开展系列促销活动,推进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打造3条特色餐饮街区,提升商贸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健康养老、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幸福产业。
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做大做强“太行山水·红色经典”文化旅游品牌,推进神龙湾、太行红山、太行欢乐谷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力争太行山大峡谷创建成5A级景区。上半年完成18个旅游景区的改制工作。开工建设31项、530公里旅游公路,增设旅游景区标识标牌,新建改建旅游厕所76座。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举办太行经典·长治久安旅游摄影大赛。在壶关、武乡、平顺、黎城4个县,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探索建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工商分局,推动全市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旅游+”,建设全市智慧旅游平台,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工业、农业等相关产业融合。继续做好旅游惠民“一卡通”工作,增加旅游专线客车线路。集中开展旅游专项整治行动,优化旅游消费环境。确保全市旅游总收入增长12%以上。
(五)狠抓重点领域改革。
改革是发展的必由之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根本途径在于深化改革。我们必须攻坚克难、全力突破,推进各项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加速开发区改革创新。按照开发区整合改制扩区调规的要求,合理确定规模,坚持“五规合一”,坚决不碰生态保护区的底线,全部调出起步区内基本农田,加快起步区“九通一平”、标准化厂房建设。统筹产业布局,完成长治高新区的扩区工作,新设立长治经济技术开发区,今后凡是新上项目原则上全部入驻开发区,现有具备条件的项目逐步向开发区搬迁集聚,开发区内原有企业同主导产业不相符的逐步“腾笼换鸟”。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今年5月份前完成开发区“三化三制三改”工作,强化开发区经济属性,吸引更多大企业、大集团落户。确保襄垣、潞城两个工业园区升级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努力使开发区成为全市转型综改的主战场。
加速国资国企改革。对恢复生产无望的“僵尸企业”、“空壳企业”和问题突出的国有集体企业,创造条件推动企业采取兼并重组、产权划转、破产关闭等方式进行改制,妥善安置职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有效盘活国有企业闲置资产和土地,年内完成20户企业的改制工作。全面完成行政机关与所办企业脱钩改革任务,建立完善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平台,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不断提高国有资本收益。
加速投资体制改革。全面对标发达地区投资环境,大力推进投资审批改革,全面推行网上审批,坚持多评合一、多审合一、多图联审、联合验收,对技术审查类审批实行先建后验模式,积极探索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主动争取上级各类专项资金,积极引进世行、亚行、亚投行等国际资金。大力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力争今年有50个项目落地实施。按照财政政策金融化、财政资金杠杆化的思路,发挥民营经济转型发展基金、扶贫开发基金、美丽乡村建设基金等政府性基金的引导作用,利用城司、财鑫担保公司等平台,支持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
加速金融改革创新。促进长治银行做优做强做大,支持设立村镇银行,加快推进黎城、沁县、沁源的信用社改制步伐,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农商行全覆盖。完善政银企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政银企对接,提升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推动民间融资综合服务平台、股权登记托管平台、应收账款债权流转平台、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实质性运作。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用好保险资金防灾防损功能,发挥保险资金投融资功能,推广贷款保证保险,探索吸收保险资金支持经济建设。
(六)狠抓科技人才质量强市战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要素,质量是第一保障。我们必须在强化科技引领、发挥人才作用、提升质量水平上下实功、出实招、求实效。
全面推进科技强市。积极争取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新增2个省级技术中心、5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加快推进技术成果和知识产权交易,推进技术交易额持续增长,促进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筹建长治市工业技术研究院,实施20项以上科技重点攻关项目。建立科技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促进大型科学仪器和科技资源共用共享。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00件以上。
全面推进人才强市。创新“产业资本+人力资本”模式,实施“潞商潞才回乡创业创新工程”,力争引进2至3家企业的核心研发团队。创新用人机制,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统筹推进各类人才特别是实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鼓励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弘扬工匠精神,培育一批精益求精独具特色的长治工匠。
全面推进质量强市。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品牌为王、标准先行的理念。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以质量抓提升、占市场、促转型。开展品牌创建行动,积极参加山西品牌“中华行”“丝路行”“网上行”,打造潞商品牌,今年力争推出10家山西省名牌企业,2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加快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制定,选树15家以上质量提升标杆企业,力争制定3至5个新兴产业产品的行业标准,推动更多的企业标准、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全面开工建设国家煤基油质检中心。实施计量惠民工程,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七)狠抓开放型经济发展。
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是内陆地区实现追赶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全力推进全方位、高质量的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
全面落实“东融南承西联北拓”战略。主动参与中原城市群建设,强化与中原经济区的对接联系。积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深化与首钢集团的全方位合作。加快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组织企业赴沿线国家开展经贸交流活动,拓展经贸合作领域。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港澳台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不断扩大太阳能电池片、硝酸铵、新型建材、农产品等优势产品出口规模,新培育3至5家出口创汇企业,全年出口额增长3%以上。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内通外联。不断完善综合交通网络,优化提升“铁、公、机”。加快太焦客专、长治机场改扩建、长临高速、长邯高速改扩建等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建成投入运行,积极争取黎霍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畅通对外联系通道。加快建设“岸、港、网”,在中南铁路长子南编组站设立铁路口岸作业区,推进无水港建设,力争长治机场航空口岸实现临时开放。进一步完善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网络设施,推动“互联网+”工程实施。抓好海关综合服务设施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技术业务用房建设,力争年内主体完工。
更加注重招商引资成效。把开发区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围绕产业链条、产业集群、产业目录,创新招商方式,充实招商引资项目库、客商库、信息库、人才库,编制“招商地图”,实施精准招商和跟踪服务,促进项目落地投产。充分发挥驻外办事处在招商引资中的窗口和桥梁作用,组织开展专业性、系统性专场推介对接活动。加大对签约项目的开工率、资金到位率进行考核,力争境外到位资金达到5亿美元以上。
(八)狠抓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一体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坚持以“五个统筹”为引领,以“五规合一”为路径,以城中村、棚户区改造为主线,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加快上党城镇群建设,推动城乡共同繁荣。
推进主城区扩容提质。全力推动行政区划调整,优化城市发展框架,全面启动主城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年内完成36个城中村整村拆除任务,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1400套,基本建成8000套。围绕行政区划调整、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开工建设一批市政道路、桥梁等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启动机场与高铁站、东客站的快速通道建设。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推进污水处理、污泥处置、生活垃圾发电等PPP项目建设。加快太行公园改造和人民公园动物区搬迁。全力推进207、208、309国道过境段改线工程,全面完成“三河一渠”综合治理,形成主城区20公里长的环城水系、112公里的环城公路、135公里的绕城高速的三环格局。
提升城乡综合管理水平。引深“五道五治”行动,形成常抓常管严抓严管的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实现市县政府城市管理机构的综合设置,行政处罚权的集中行使。实施路灯节能改造和街道亮化提升工程,鼓励有条件的既有建筑增设电梯。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做好国家卫生城市的复审验收工作。
加快上党城镇群建设。推动主城区与周边县市的设施对接、产业对接、机制对接、服务对接,加快推进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布局、制度安排“五个一体化”,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积极推进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有序推动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有序落户城镇,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四大工程。以贫困村脱贫、沉陷村搬迁、城中村改造、中心村提升、文化村发展旅游为重点,抓好“改气、改厕、改水、改电”,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新创建12个省级、20个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改造农村危房7038户,推进5个农村垃圾治理试点县建设,所有行政村全部建成乡村清洁工程达标村。
(九)狠抓文化软实力培育。
上党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巨大。我们要像挖掘地下资源一样挖掘文化资源,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巩固提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加快推进市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建设。完善市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实施数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数字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数字服务项目。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和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启动文化资源大调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深入挖掘、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推进文化惠民。继续办好周末大剧院、流动图书车、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上党文化大讲堂等文化惠民活动。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净化网络环境。做好修志编鉴工作。强化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和文化市场管理,加快推进市梆子剧团、落子剧团、豫剧团、杂技团四个院团的排练场地建设,力争年内投入使用。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做好文化产业统计普查。促进文化与旅游、科技、信息、体育、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办好武乡八路军文化旅游节、黎城太行红山国际自行车骑游文化节、沁县端午民俗文化节等文化节庆活动。积极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等新业态,支持中小微等各层次文化企业发展,着力打造一批市场化的产业基地。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太行精神、纪兰精神,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选树长治好人、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培育良好家风。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民风。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争创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提高全社会文明水平。
(十)狠抓生态文明建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关切,坚持不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美丽家园。
突出大气污染防治。严格落实京津冀大气污染“2+26”城市群联防联控,把全市划分为大气污染防治敏感区、严控区、监管区,实施按区预警、因区施策。不断深化“控煤、治污、管车、降尘”措施,全面开展县城建成区燃煤锅炉整治,实施主城区及周边农村冬季取暖煤改电、煤改气替代工程。开展“小散乱污”企业专项取缔行动,实施工业企业冬季采暖期错峰生产。持续提升油品质量,推进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强化扬尘污染控制。实施20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加强企业节能降耗。持续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对偷排偷放、数据造假、屡查屡犯的企业依法严肃查处、上限处罚。
强化水污染防治。全面实施“河长制”,综合利用好地表水,严控地下水开采。全力保护上党盆地、长治湿地,完成5项湿地生态工程。辛安泉供水和东山供水工程正式投用,加快推进县域小水网建设。全面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加快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园区污水直排清零,确保水质断面达标。
注重土壤污染防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守539万亩耕地红线。全面落实国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启动农用地污染状况详查。加大土壤环境监测力度,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开展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估制度建设,明确保护、禁止、限制的措施要求。
创新环境保护机制。启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编制《长治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合理确定县市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区域和面积。坚持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利用,把土地产出率作为重要考核指标,提高土地集约节约高效利用水平。大力推行排污者付全费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全面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扩大企业在线监测范围,重点企业监测、重大项目验收全覆盖,强化环境风险防控,提升预警、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全市环境安全。
打造生态安全屏障。加强以太行山绿化、退耕还林为重点的林业生态建设,推进林业产业提质增效,强化森林资源管护,完成营造林面积30万亩。创建1个森林县城、10个森林乡镇、100个森林村庄。抓好浊漳河南源河流生态修复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万亩,完成2566户的采煤沉陷区治理。
(十一)狠抓民生改善。
民生是为政之要,必须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要持之以恒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扎实办好“六件实事”。今年省政府确定了要为广大群众办好的“六件实事”,我们要全力落实、抓紧抓好。一是实施4410名残疾预防重点干预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二是对3个国家贫困县3.2万名建档立卡的农村妇女免费进行“两癌”筛查。三是为全市城乡怀孕妇女提供免费产前检查和诊断服务。四是新建79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五是实施8000名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免费职业培训。六是免费送戏下乡800场。
着力促进就业创业。全面落实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实施职业培训全覆盖计划,不断深化创业型城市建设。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实施“三支一扶”、就业见习等基层服务项目,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扎实开展就业援助专项行动,托底帮扶就业困难人员,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做好城镇失业人员、“4050”人群、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群体就业工作。培育农村劳务经纪人,提高农村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认定扶持90所普惠性幼儿园,确保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全面规范学前教育办学。主城区8所义务教育学校建设主体基本完工,完成18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标准化建设,确保长子县、长治县今年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主动适应高考改革,全市所有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基本通过达标验收,稳定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水平。科学设置专业,加强产教融合,开工建设职教园区,加快推进体校搬迁,推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落实“1331”工程,加大市校合作,加快发展高等教育,长治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力争秋季先期招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推动脱贫线、低保线有效衔接。提高城乡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流浪乞讨人员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推进殡仪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殡葬业改革。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养老中心建设,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锲而不舍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决不允许他们的辛勤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逐步消除社会保障覆盖盲点,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
加快发展健康事业。加快市医院、市二院综合楼、市妇幼保健院改扩建、市中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基地、市儿童医院等项目建设。落实医药流通领域“两票制”改革,推进城乡药品配送一体化。积极推进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提升市县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实施乡村卫生标准化覆盖和健康扶贫工程,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全面落实两孩政策,继续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健苗工程”。加强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建设,争创食品安全城市,确保食品药品安全。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积极争取、主动创办大型赛事活动,做好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长治赛区的筹备工作。
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慈善和红十字会等事业,加强气象、地震、人防、科普、档案、双拥共建、地方志等工作。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对台等工作。扎实做好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工作。继续做好对口援疆工作。
(十二)狠抓安全稳定工作。
人命关天、安全至上。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总体安全观,以铁的担当尽责,铁的手腕治患,铁的心肠问责,铁的办法治本,坚决守住“三条底线”,绝不让安全稳定问题影响干扰转型发展大局。
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企业主责、失职追责”,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严格落实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挂牌责任制,实现所有工商登记注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监管全覆盖。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健全安全生产夜查突查和“两议一报”制度,始终保持安全监管高压态势。进一步优化安委会组织架构,设立多个行业专委会,构建运行高效的安全生产协调机制和组织管理格局。充实市县两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人员,强化乡镇(街道)监管力量,完善开发区、工业园区、风景区等功能区的安全生产监管。抓好山西省应急救援长治基地建设,运用现代化手段加强监管,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强力整治安全隐患。全面开展安全风险排查和评估,从人防、物防、技防等方面制定管控措施,实行差异化动态监管。在各行业各领域全面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真正把隐患当事故对待,坚持问题导向,对隐患问题盯死盯牢,对查处的隐患不解决不放过,实现隐患动态清零,确保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续“双下降”,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深化社区“网格化”管理,加强对特殊人群的帮扶和管理,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创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和非法集资活动。扎实做好工作,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效调处化解各领域矛盾纠纷。健全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体系,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深入推进平安长治建设,持续打好“六大战役”,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推动转型发展,创优发展环境,政府肩负着最直接、最重要的责任,我们要义无反顾地把如期实现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历史重任担当起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尽心履职尽责,始终忠诚干净担当,切实加强人民政府、法治政府、效能政府、担当政府、廉洁政府建设,不断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始终坚持为民尽责。牢固树立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根本宗旨,所有工作都要体现人民意愿、维护人民利益、接受人民监督。全面推行行政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依法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加强与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联系,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畅通与群众沟通渠道,坚持群众路线,重大决策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主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真正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深入贯彻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依法办事。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实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终身责任追究制和责任倒查机制。加大决策咨询力度,推进政府智库建设。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扎实做好地方立法工作。积极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探索建立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查等制度。全面推开“双随机、一公开”,随机确定执法人员和检查对象,公开执法结果。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搞好法律援助工作。
始终坚持创优环境。按照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要求,扎实推进“放管服效”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进一步完善项目联审联批制度,推行投资审批网上办理,让企业、群众办事更高效、更便捷。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覆盖市县乡政府的“13710”电子督办平台,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抓落实体系,将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改革事项、重点工作任务、重点产业项目纳入平台管理实行限时办结,见人见事、见根见果、确保实效。畅通“直通政务厅”,办好“市长县长接听”,做到企业问题有处说,群众问题有人答。始终坚持干事担当。我们要干字当头、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改进政府工作方式,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强化政策导向,细化行动目标,精准方案要求,实行重点工作清单化、项目化、责任化管理,建立清晰明确的责任可追溯体系。面对艰难险阻、不推不躲,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攻坚克难,在履职尽责中推动发展,切实把责任扛起来,把担子挑起来,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大胆创新,宽容合理失误,对工作主动作为、行动迅速、成效明显的予以褒奖,对工作落实不力、效能低下、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的慢作为、不作为、假落实、不落实行为严肃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