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教师交流材料范文

小学语文教师交流材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教师交流材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语文教师交流材料

第1篇:小学语文教师交流材料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3-0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它主要指在课堂中师生友好互动学习,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加深学习印象,变被动获取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学生在掌握阅读方法、阅读技巧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并且将相应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一、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效性的因素

在小学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影响其实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首先,教师单一的教学方式会影响其实效性的发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大部分教师为了方便省事,会选择单一的教学方式,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年复一年地使用同一本教案,在课堂中并没有任何创新之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早已失去了学习热情。单一的教学方式没有针对性,学生就不会对文本有全面透彻的理解,这样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学生就会对语文阅读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会逐渐失去学习的耐心,最终影响学习成绩。

其次,小学语文教师缺乏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会因为自身能力的不足和水平的缺陷,而影响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最终会降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最后,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很多小学生非常害怕和教师交流,也不愿意向教师敞开真实的内心世界,教师的角色定位也有所偏失。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目前,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缺乏实效性的现状,可以主要从以下几大策略着手改革。首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就教学方法而言,我们要将教学方法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相结合,要丰富其教学手段,设计多元化的教学课堂,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展现出现代课堂的教学优势。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在课堂中会发生很多出乎意料的事,教师要针对不同的课堂意外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将多媒体手段应用到小学语文的阅读课堂中,将音乐、视频和图片有机结合在一起,带给学生不同的课堂体验,提升学生的注意力。

其次,教师要从自身出发,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和教学能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积累更多的知识,持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作为刚入学的学生,他们对待老师更多的是一种尊敬崇拜之情。所以,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提高自身的素质及素养。教师对课本内容也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师生之间要多交流沟通,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最后,小学语文教师要争取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能够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经常、定时与学生交流阅读学习的经验教训。教师也要和学生一起分析阅读学习中的乐趣和魅力,这样的过程会激励教师博览群书,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还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教师和学生要成为朋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当然,小学生自控能力非常弱,教师还要有所调控,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在自由的基础上有所限制,在课堂中将强制学习变为启发式学习,教师还要积极维护课堂的学习秩序。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小学生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掌握阅读的学习方法,提升自己的学习技能水平,通过经常性阅读学习来帮助自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当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带着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最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学习。

参考文献:

[1]王世永.小学语文阅读实效性初探[J].学周刊,2016,(1):178.

第2篇:小学语文教师交流材料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

一、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内容

1.拓展阅读内容。小学语文教材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内容远远达不到素质教育中对小学六年各学段要求的阅读量,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以语文教材为基木依据,积极拓展与语文教材横向相关、向纵向深入的阅读内容,有效地将小学语文教材阅读和拓展阅读紧密结合起来,使课堂阅读教学得到及时补充和延伸。

2.拓展阅读空间。拓展阅读空间,是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充分开发和利用拓展阅读资源,拓展深厚和广博的阅读空间,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联系实际生活,积极开展课外阅读,使阅读更加广泛,提高阅读效率。

3.拓展阅读方式。随养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因此,在拓展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积极开展各种阅读活动,拓展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和音像资料,使阅读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和具体,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调动学生阅读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策略

1.课外阅读,丰富阅读内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每一本书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小小的视野,学生阅读的书多了,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如果小学的语文老师把学生的视野只是禁锢在小学的语文教材中,没有其他的一些课外阅读,就会禁锢学生的思想,学生的思想老化,和别人沟通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退化了,对学生将来的发展起到了阻碍的作用。所以小学的语文老师要多鼓励学生做一些课外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学生的素质也就提高了。老师要给学生明确地讲清阅读的积极作用,并引导学生科学地阅读,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能够自觉地进行阅读。老师讲课本的时候要进行知识的延伸,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阅读的兴趣。

2.建立各种学生阅读交流平台。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建立各种学生阅读交流平台,让学生能够及时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互相交流阅读心得,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乐读书,鼓励他们以阅读会友,享受阅读带来的无限乐趣,掌握有效的阅读规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使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可以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可以对自己的阅读内容进行生动地复述,也可以介绍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还可以将自己的阅读内容改编成小品或话剧,进行表演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学生在相互交流和思想碰撞中,得到了教育、提升和进步。学生不但提高了阅读能力,而且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开拓阅读的热情。

3.组织活动,展示阅读成果。采取多元化途径开展读书活动,为孩子们提供阅读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享受快乐阅读。首先,定期展开读书交流活动。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结合孩子们的心身特点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活动,鼓励全员参与、积极展示风采。活动要遵守“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原则,师生一起享受彼此带来的阅读乐趣,在思想的碰撞中获得发展。其次,多举办亲子活动。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经常举行亲子读书活动,不仅能为孩子们营造更温馨的阅读环境,还增长了家长与孩子们之问的互动情感。在国外亲子阅读活动是十分流行的,我国政府及教育机构也应采取一系列鼓励措施来落实。再次,开展阅读成果比赛。为了让孩子们主动阅读,体验拓展阅读带来的成功,还要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竞赛活动,如: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手抄报比赛……让孩子们在比赛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激发他们深层次的思维潜能,从中享受读书的乐趣。此外,此类活动还可以发挥榜样作用,一个小明星带动一个班级,营造越来越浓郁的校园书香氛围。

4.开设多元化的阅读活动。开设一些课外阅读活动,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方式,让学生能够自由、主动地进行阅读交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的老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讨论、研究,创建一个科学的、符合学生的阅读交流活动,并积极地鼓励,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感受到阅读的兴趣。在阅读活动中,老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阅读比赛,并有丰厚的奖励作为回报,让全校师生都沉浸在阅读的快乐中,在阅读的同时,学生和老师可以进行思想的交流沟通,增进学生和老师之问的感情。所以,学校要多设一些课外阅读活动,让全校师生都感受阅读的快乐,创建一个温馨、快乐的书香校园。

三、结语

语文拓展阅读在今天的新课改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地拓展学生的阅读才能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要注重拓展阅读的开展。

参考文献

第3篇:小学语文教师交流材料范文

关键词:农村 小学语文教师 培训 人文性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的课程

(一)人文性课程的选择

在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一系列的人文课程,如: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艺术欣赏与人文修养、中国传统文化简介、西方文化简介、教师的礼仪与修养、师德规范与践行策略、师生关系与关爱学生案例研修、语文教师职业理想的养成、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心理培育等。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培训项目必须结合参训教师的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开设一些人文课程,才能确保提升参训教师的人文素养。

(二)在课程中注入人文因素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与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相关的系列课程都具有较为明显的人文性,如:小学阅读教学设计实务及研讨、儿童文学作品解读、语文综合性学习含义及类型等。因此,在培训中,专家应彰显其人文性。帮助参训教师树立和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理念并付诸实践。在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课程标准中,还有系列语言类课程,如: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古典诗词吟诵、语用学知识要点、口语交际的类型及其学习内容、古代诗文诵读指导、小学口语交际教学设计实务及研讨、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等。这些课程在培训中不可或缺。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的管理应注入人文性

(一)建立富有人文性的管理体系

1、专业的管理团队。组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培训项目的管理团队,首先要考虑的是在研修内容、指导实习、后勤保障、沟通协调、摄影摄像等方面具有一定能力、基本能独当一面的老师,这样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参训教师班级管理上,管理团队要及时和专家沟通,设计好课程方案,并及时反馈参训教师的建议,保证活动的成效

2、敬业的班组团队。在管理上,要充分发挥参训教师和师范生的优势,以达成自我管理和共管的目标。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培训项目组班一定要打破地域的界限,把不同地域的学员分到同一小组,小组成员以5-10个为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参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在理念、方法、习惯等产生互动、形成碰撞,最终擦出智慧的火花,从而提高培训效果。

(二)选择富有人文性的管理内容

1、学业管理。学业管理的要求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参训教师研修及学生顶岗的效果。首先,应开设一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急需的课程,如留守儿童心理、农村教师心理调适等,这样才能使培训更切合农村小学教师的需求,使培训效果最大化。其次,还要妥善解决好专家的研究领域与课程方案不一致的问题,例如,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和考试中占的分量比较重,不少一线的小学语文专家都对阅读教师有自己的理解和研究,在选择培训课程时基本趋同讲授阅读教学相关的课程。

二是学习成果的管理。不管是参训教师还是顶岗学生,管理团队都会提出一些具体的任务和要求,这些任务和要求通过作业的形式来物化,以形成学习成果。学习成果不但要求提交纸质版,同时要求学员和学生充分利用QQ、音像等现代媒体技术平台,部分作业要求在QQ群上完成,部分作业要求提高音像材料,这样便于成果的交流和保存。

(三)采取加强人文性的管理策略

1、专业敬业。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培训项目要取得成效,对管理团队的要求必须是在人文性的基础上做到“专业、敬业”。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培训项目的管理团队的“专业”,一是要求管理团队成员在管理上的专业,二是要求管理团队成员在研修项目上的专业。因为项目涉及到的单位和人员较多、较复杂,而项目的时间又较短,这就对管理团队提出了高要求,必须具备比较专业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每个成员都必须能独立展开工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2、以“学”为本。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培训项目的管理,应努力做到以“学”为本,才能确保项目得以有效实施。“以学为本”,其中的“学”包括学习、参训教师和学生。不管是参训教师还是顶岗学生,其最终的目标都是通过培训学习,获得专业的进步和发展,所以项目的关键是培训学习方案和顶岗实习方案的制定,这些方案制定科学、合理,才能使培训和顶岗收到实效。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尊重参训教师和顶岗学生,以他们为本,实施人性化的管理,灵活处理各项管理事务,这样才能确保项目方案的顺利实施。

第4篇:小学语文教师交流材料范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育;师范生;阅读素养

“核心素养”概念首先由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旨在研究应该培养学生具备哪些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才能将个人自我价值实现与融入未来社会完美结合。2014年,教育部《进一步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1]2016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团队发表研究成果《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的“核心素养”,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既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此后,“核心素养”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施的导向。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成为课程实施的目标。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师阅读素养的要求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关键素养和能力,具体到小学语文方面就是“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与语文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审美能力、语言实践与运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2]小学语文教育重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具有与之相匹配的阅读素养。新课标对阅读教学实施建议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3]这一建议对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深度发掘课程内容的能力,自主开发教学内容的能力,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运用课堂教学策略的能力,把握现代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能力。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阅读素养包括:“教师按照阅读的方法和规律,在自主阅读学习中,完成符合语文教师职业需要的自我能力塑造,及对文本汲取、解读、评判、创新并获得阅读审美体验、建构文本意义、通过教学实践与思考,提高教书育人的效能,发展自己潜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4]

二、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师范生阅读素养现状

小学语文教育专业为小学语文教育培养师资,师范生在未来将承担传播灿烂文化的重大职责,担负人类文明的薪火承传。但令人担忧的现实是: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师范生中很大一部分文化底蕴薄弱,缺乏读书兴趣和良好的读书习惯,较少系统深入阅读。如果不进行针对性培养,阅读能力达不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具体表现为:教材解读能力低下,缺乏自主开发教学内容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较弱,生搬硬套网络现成模板,创新意识薄弱;朗读课文能力不足,难以深刻解读文本;语言运用能力较低,缺乏写作自觉性。三、提升小学语文专业师范生阅读素养的实践探索在基础教育大力倡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师范生的阅读素养与未来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密切相关。为了提升师范生的阅读素养,我们在实践中进行了大量探索。

(一)以活动促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以活动来促进阅读,激发阅读兴趣,是提升师范生阅读素养实践探索的第一步。首先,多样诵读促进阅读。诵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能够加深理解、丰厚积累、促进阅读。诵读技能也是小学语文专业师范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诵读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名句接读、主题诵读、李白诗歌朗诵会、杜甫诗歌朗诵会、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朗诵会、教育名言诵读会、经典剧目演出等活动。学生们调动阅读经验,完成搜集材料、组织策划、活动展演,串词衔接与声情并茂表演则更考验阅读能力。因此,诵读是阅读有声的助力,更是阅读无形的推动力。其次,读书沙龙助力阅读。定期举办读书沙龙,解决学生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沙龙的主题与形式由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在沙龙中交流阅读体验,分享阅读成果,进行思维碰撞。沙龙让学生们将阅读与现实的世界紧密连接,更鼓励学生去探求新的更广阔的阅读领域。第三,征文活动奖励阅读。阅读与写作密切相关。阅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阅读的动力,举办征文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征文获奖作品或见诸报端或结集成册,既保存了学生的阅读成果,又实现其阅读成就感。征文活动以正向激励,将阅读与写作连接起来,以写促读,以读带写,形成读写联动的良性循环。

(二)提倡师生共读,加强阅读指导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的引领与帮助,对提升师范生阅读素养实践意义重大。首先,师生共读,相得益彰。师生共读既能促进师生交流沟通,增进彼此信任,又有利于教学相长。其次,阅读之旅,方法先行。阅读不能盲目进行,需要方法引领。在阅读实践中,教师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阅读策略:预测策略、统整策略、寻找重点策略等。避免学生因阅读方法不得当产生畏难心理。第三,创设读书氛围,提升阅读意识。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对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至关重要。我们把教室、走廊、休息室都布置成有书可读、适合读书的地方,学生与教师时时处处读书,随时随地谈书。在浓厚的读书氛围中,读书成为师生的日常,阅读成为师生的需要。第四,专家文化引领,提升阅读素养。阅读不仅要注重数量,还要提升品质。阅读素养的提升需要专家的系统研究与文化引领。邀请阅读写作方面的专家举办读书讲座,组建教研团队进行阅读课题研究,及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阅读实践中,对学生起到引领作用。

(三)夯实基本技能,提高阅读能力

提升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师范生的阅读素养要与学生的师范技能训练紧密结合。所谓“师范技能”,是师范生区别于其他专业学生最具“师范性”的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技能、语言表达技能、课堂教学技能、“三笔一话”基本功等。师范技能与阅读能力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学生阅读能力强,其技能就会相应较强;反之亦然。在培养师范生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基本技能训练与阅读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以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的教学设计技能训练为例:我们先让学生将诗歌读十遍,涵泳诗意,写下文本解读。在此基础上阅读与此相关的十多种资料,再进行教学设计。这样的训练过程让学生认识到教学设计不是仅仅参照教学参考书就能完成的简单过程,而是建立在广泛阅读基础上的厚积薄发。基本技能训练的过程,就是渗透阅读的过程;学生基本技能夯实的过程,就是深度阅读、广为积淀的过程,阅读素养在扎实的训练中逐步提升。

(四)翻转教学模式,课堂助力阅读

提升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师范生的阅读素养必须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师讲,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出来,阅读积极性也相应地受到挫伤。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进行教学改革———翻转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课前布置相关阅读内容,课堂上以学生交流分享为主,教师讲解教授为辅。教学过程与阅读紧密联系,学生完成阅读任务便能理解教学内容。翻转的教学模式是指导学生循序渐进阅读的过程,教师的指导也遵循教—扶—放的教学规律。在翻转的教学模式语境下,师范生的阅读素养会逐步得到提升。

(五)创建课程体系,融入阅读训练

提升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师范生的阅读素养必须与课程建设结合起来。创建课程体系,将阅读训练渗透融入整个体系之中。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包括文学类与汉语类。儿童文学课主推绘本类与童话类作品阅读,现当代文学课同步现当代名家名著,外国文学课导读外国文学经典,古典文学课链接部编本教材。汉语类将语音、语法、词汇等知识与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紧密联系。阅读训练在课程体系的宏观构架下逐渐推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在系统的训练中也会稳步提升。

(六)完善过程评价,全面促进阅读

阅读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提升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师范生的阅读素养必须完善过程性评价。精当的考量、准确的评价能够有效地促进阅读:以阅读量化表定期对学生阅读的量与质进行观照与考察。学生的阅读量化表与学业成绩结合起来,整体构成学生的成绩评定。阅读的过程评价与学生的求学生涯共始终,也让学生从思想上更重视阅读,从而达到全面促进阅读的效果。

(七)落地教学实践,检验阅读成果

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师范生的阅读能力最终要经得起教学实践的检验。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学实践是模拟课堂。学生在模拟课堂中完成学生与教师角色的转换———自主解读文本,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语言,进行板书设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的阅读积累会得到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能力缺陷得以暴露,在今后的学习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补充。学生在模拟课堂中,备课、讲课、评课,不仅提高了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而且是其阅读成果的全面检验。

(八)立足学生终身,培养阅读习惯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作为未来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养成,都应该立足学生终身,密切关注学生未来发展,为其成为适应未来教育的卓越教师奠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EB/OL].

[2]原飞.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育[J].艺术教育,2019,(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庞孝瑾.提升语文教师阅读素养的策略与方法[J].新阅读,2019,(2).

[5]吴秀芳.基于技能素养需求的师范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现代职业教育,2018,(25).

第5篇:小学语文教师交流材料范文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于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不断提高。正所谓,教育是一个民族实现振兴大业的重点,教师是教育事业实现发展的关键。教师的个人素质对于教育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都有直接作用。教师的教学评价中的导向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作用于教育教学活动质量提高。因此,本文以试论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评价导向性问题为题,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评价导向性发挥的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师 教学评价 导向性 发挥

【引 言】

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使得知识成为现代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也使得学习成为社会当中最有价值的一种行为。小学语文,作为对现代少年汉语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学科,相对于其它学科教育教学工作而言,承载着更多的社会责任,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更要以汉字为凭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的熏陶。教师的评价行为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有效的反馈,监督与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更可以使学生全面地认识自我,发现优势与不足,实现快速进步。因此,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师为载体,进行教学评价导向性问题的研究是有一定社会价值的。

一、规范教师评价目的

在我国与语文相关的新课程标准当中,对于教师的评价行为的目的有明确的规定,教师的教学评价不仅是为了确认学生的学习程度有没有达到教学标准,更是为了使教师对教学行为进行提高,检验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成果。教师进行教学评价的角度有很多,选择哪一个角度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才能使二者共同促进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鼓动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来,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与思考成果的交流能力作为重点。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其教学评价的方向应当寻求发展为准,利用辩证的方式与全面的角度对教学进行评价。

比如说在讲解《怀素写字》这个正面故事之时,教师要利用教学评价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全面了解怀素这一形象的鲜明性格,将其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学习过程当中。在讨论“怀素学习精神”这样的问题之时,学生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像“我觉得怀素是一个十分刻苦的孩子,从字的结构入手进行汉字的学习,并对字的笔画进行反复练习”或者“我认为怀素是一个十分节约的孩子,当他知道纸非常贵的时候,用木板作为材料进行练习”“我认为怀素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他可以在纸贵的时候找到木板写字”。这时,教师要明确教学评价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肯定学生的答案,并使学生将其所表达的优良品质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二、丰富教师评价内容

现代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目标是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发展,而教师评价的片面性会阻碍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作用的发挥。因此,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师评价内容,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核心进行评价内容的调整。在传统的教学中,许多教师以学生的学习能力或者其它某个单一的评价内容为主,使教学评价不具有较高的客观性与科学性,造成师生关系的僵化。因此,小学教师要将教学态度的评价与教学内容的评价全面融入到现代教学评价工作当中,使教学评价的导向更加科学与正规。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态度的考察之时,教学监督工作人员可以从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考察。比如说对教师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规划的制定认真程度进行考察,对教学规划的执行力度与全面度进行分析,看小学语文教师是否可以在教学之前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与钻研等等。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评价之时,可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语文相关专业知识进行考察,更要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专业素养进行考量,只有具备较高语文专业知识与语文教学素质的教师才可以更好地驾驭当代小学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建立钻研的学习态度。

三、扩充教师评价标准

教师与学生一样,都是具有个性化特征的独立个体,因此,面对不同的学生与不同的教学环境,教师的评价标准也应当有所不同,加强教师评价标准的丰富与扩充显然成为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素质提高的重要方式。首先,在进行教师评价标准的丰富之时,要考虑到小学语文教师的年龄结构,利用不同尺度的教师评价标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规范。其次,要考虑到小学语文教师所带领的班级,将小学一到六年级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的语文教学目标是不一样的,因此,对于教不同年级的教师也要采取不同的教师评价标准。

比如在小学的每一个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识字与写字的训练,以提高学生汉语拼音的掌握程度与识字的能力作为教学重点,这也是教师评价的重点所在。对于阅读教学来说,不同的阶段要对学生的朗读能力、精读能力与浏览能力进行提高,使学生完成从字面意义的理解到文化内涵的理解的过渡等等。

【结 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评价导向性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都有重要作用。加强教师评价目的的明确、内容的丰富、标准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希望广大教师以教学评价作为重要凭借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第6篇:小学语文教师交流材料范文

记者:林老师,您好!您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相关研究,也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签约作者,与国内许多小学语文老师是老朋友了。您主持的“林志芳工作室”是设立在高等院校的一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为研究方向的名师工作室,这与我们熟悉的一线名师的工作室可能有所不同,请您先介绍一下工作室的基本情况。

林志芳:“林志芳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3月,是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设立的教学名师工作室。很多老师觉得奇怪,一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怎么会设立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的名师工作室?其实,我所在的学院是初等教育学院,学院的前身是山东省济南师范学校,这是一所培养小学师资的百年老校。2011年,它与济南幼儿师范学校合并升格,成为了今天的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全省招生,培养本科与专科层次的学前师资与小学师资。我所在的初等教育学院就是专门培养小学师资的。我们有语文教育专业,我在学院里主讲的课程就是“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工作室的设立就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基础教育的联系,开展小学语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我担任工作室主持人,同时也是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组的负责人。工作室核心成员共有5人,分别是李奎艳、罗怡、孙爱萍、李平、于琮。他们都是学院的骨干教师,在学院里分别承担着现当代文学、儿童文学、写作、书法和古代文学的教学任务。我把他们邀请到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领域中来,就是让他们以各自不同的学科背景观照小学语文教学,在本专业与小学语文教学的交界处寻找自己专业发展的增长点。比如,李奎艳老师是教现当代文学的硕士,在学院中承担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任务,她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组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小学课文中的现当代作品解读”;于琮老师是教古代文学的硕士,在学院里主要承担古代文学的教学工作,她在课程组中的主要研究任务就是“小学古诗词教学”;罗怡、孙爱萍、李平三位老师则分别是从儿童文学、写作教学、书法的角度切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的。

另外,工作室的成员还有来自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教研员,他们大多是我校的优秀毕业生,现在在小学语文教学的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的成就,是所在区县的骨干教师。我们常常去他们的课堂观课议课、学习研究,也常常邀请他们回到母校为在校的师范生们进行教学指导。可以说,一线教师的加入,使我们的团队更有希望实现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沟通。

二、在实用与审美的两端观照语文的核心素养

记者:您和工作室的核心成员都是师范院校的教师,虽然不直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观察者、研究者。那么,你们对语文教学本身有怎样的认识与理解?或者说,你们在观察与审视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时秉持了怎样的语文态度、语文观?

林志芳:关于语文教学本身,我们呼唤中庸的语文教育哲学,主张语文教学在实用与审美的两端行走。当前,我们关注“核心素养”的讨论,我想,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应该至少包含了实用与审美两个层面。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定位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实,语言文字运用就是“言语”,语文这门课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也就在于它的言语性。王尚文先生在《语言・言语・言语形式》一文中比较了语文与其他课程的区别:其他课程学的是言语内容,即教材“说了什么”,而语文课不仅要学习言语的内容,还要学习言语的形式,即教材是“怎么说”的。

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位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再加上“综合性、实践性”,就把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区别开来。这种定位表现出的是一种清醒的课程边界意识,是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反思与审视,并最终指向语文教育的价值叩问。这让我们将目光投向“语言文字运用”,投向语言本身,因为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只有语言才能使人成为万物之灵。

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特别注意不要陷入“工具主义”“科学主义”“技术主义”的纯理性窠臼。我们应该时刻提防一种非此即彼的怪圈:强调言语形式,就和内容说再见了;强调语文知识的回归,就试图按照自然科学的结构来构建语文的知识框架。其实,若是我们回头看看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我们的语文 教育没少在这上面吃苦头,摔跟头。

巢宗祺先生明确指出:语言文字运用包括实用运用与艺术化运用,语文的学习与教学须在“语言文字运用”上下功夫,包括实用的语文运用和审美的语文运用。强调“运用”,不是要将语文引入“实用主义”的樊篱,因为,“语言文字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学习中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而语文教育的主要材料,即我们的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这是艺术化的语言文字运用,也就是审美的运用。

我们要培养学生实用的语文运用能力与素养,也要培养学生审美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素养。

这里似乎隐含着一个矛盾:我们的教育材料是审美的,而我们的教育目标如果仅仅是实用的,仅仅要把“教材做个例子”,就会出现实用与审美的纠结。仔细分析当前小语界课例,就会发现执教者面对文本的这种矛盾与纠结,以及这种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焦灼。

其实,当我们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时,我们的态度是实用的,当试图将语文科学化时,我们的态度大抵在“求真”,当我们呼吁语文教育的人文精神时,我们主要在“求善”,我们不要忘了,在“真”与“善”的上面还有一层更高的追求,那就是“美”。美,就是“无为而为的欣赏”,就“用”字的狭义来说,美是最没有用处的。但是,美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一种饥渴。朱光潜曾说过:“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

语文学习的目标包括实用的目标,也包括审美的目标。也许,在这个喧嚣而浮躁的时代,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泛滥的时代,对美的追求更为急需也更为可贵。我们清楚地知道教育功能的局限,但是,我们仍要带着孩子们去追寻一种“胸无纤尘”的境界。

这样说来,倡导语文教育实用目标与审美目标的协调配置,倡导“无所为而为”的欣赏,既是一种出世的艺术化理想,也是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入世情怀。朱光潜先生说,“人,只有以出世的精神方能做入世的事业”,语文其实也一样。

三、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师范视角

记者:您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情况我们是比较熟悉的,我关注到您做了许多的名师课例研究,并且在文本解读、语文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那么,“林志芳工作室”作为一个学术团队,它又有哪些研究视角?

林志芳:“林志芳工作室”是一个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为研究核心的学术团队,与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相关的一般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都是我们研究与学习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我们也有自己的研究专题。

当代小学语文名师研究。我们关注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研究名师教学思想,以此为学生提供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并在此基础上观察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语文教学思想的发展`与变化。大家熟悉的于永正、贾志敏、王崧舟、薛法根等特级教师都是我们学习与研究的对象。当然,因为我和孙爱萍都是王崧舟老师的入室弟子,所以对王老师“诗意语文”的研究更多一些。特别要说明的是,我们还把“聂在富语文教学思想”作为我们重点研究的内容。聂老师是我校退休教师,他是小学语文教育专家、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委之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老作者、老朋友。对聂老师语文教学思想的研究不仅仅是校本资源的开发,更是我们对百年师范传统的追慕与继承吧!

儿童阅读研究。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儿童学会阅读。因此,我们把儿童阅读当作研究的一个专题。除了儿童阅读心理、儿童阅读习惯、少儿图书分级阅读指导等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之外,我们还积极地参与到儿童阅读推广的活动中来。近两年来,我们与济南市图书馆、济南市全民学习中心、济南出版社、青岛书城、琴岛教师成长工作室等单位合作,举办儿童阅读指导、农村教师培训等公益活动30多场。目前,我们正致力于小学生课外散文阅读的图书编写工作,将与济南出版社合作出版《小学生小散文100课》。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师资培养中的渗透。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专题。目前,国家非常重视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但是,在现实中,专业的传统文化师资严重缺乏,这使得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很难真正有效地开展。这种现状也倒逼师范教育的改革。我们试图在小学语文师资的培养过程中,有计划地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希望能够培养可以兼任小学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小学语文师资。工作室派于琮老师参加了首都师范大学举办的传统文化师资培训班,指导学生成立国学研究社团――“虚静国学研究会”,并积极开展茶艺、书法、吟诵等传统文化活动。国学研究会曾多次到各小学交流演出,并赴首都师范大学、中南大学、临沂大学等高校参加各种文化交流活动。

与此同时,我们还密切关注中小学国学经典课程建设的相关情况,倡导国学经典课程建设的文化自觉。

记者:儿童阅读指导与传统文化或者国学经典教学可以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补充,甚至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众多小学语文教师也正致力于这样的教育实践。请问在从事这个专题的研究与实践时,你们与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的思考有何不同?

林志芳:相对而言,我们可能会更关注和强调本体论层面的

研究。

就儿童阅读指导而言,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往往在阅读方法、阅读策略、阅读技巧等方面着力,我们可能会首先关注“阅读的本质”“阅读对儿童精神生命成长的意义”“儿童的学习心理与接受心理”等相对上位的问题。例如,在做一些阅读推广时,我都会跟家长和孩子们分享自己对阅读的理解:阅读在本质上是一种生存的方式,是一种精神的寻找与确证。阅读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获得知识,它是一个生命在静观另一个生命时所溢出的感动与狂喜。

在传统文化或国学经典教学方面,我们会更注重“文化的自觉”。“文化自觉”是先生于1997年提出的观点。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和所具特色,并对其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它是指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与自我创建。

目前,传统文化与国学经典教学都非常“热”,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多数学者、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或国学经典课程建设的动力与热情主要源于集体的文化乡愁。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几十年里,工业现代化为人们带来丰富的物质成果,同时也造成了信仰危机、道德危机和环境危机。随着片面强调科学技术与理性主义的现代化的弊端日显,以及后现代化反思的兴起,人们开始重新打量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试图在日益喧嚣浮躁的外在环境中找回人与自我生命对话的澄明与安宁。此时,注重“德性”、强调“内圣外王”“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等价值的中国传统文化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种人文传统恰好可以弥补工具理性的弊端,为人们提供了可能的救赎之途。

于是,带着“返乡”的冲动,社会上热闹地兴起了国学热。其间,有对传统文化真切的追寻,也不乏各种利益驱动下的政治或者商业的“炒作”。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或国学经典课程的建设,也呈现出“一拥而上”“泥沙下”的状态。

我们提倡文化自觉,意在提醒参与传统文化或国学经典教学的老师们(包括我们自己)对我们的文化传统、现实境况要有清醒的自知,对课程的未来发展要有一定的思考,并对课程的文化建设要有自觉的创新。只有在历史的视域中,在与西方文化的对照中,我们才能看清中国文化的特点,清楚它的长处,也承认它的“短板”,不盲目自大或者自卑,从而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另外,当我们怀着重塑精神家园,乃至复兴中国文化的期待,深情满怀地进行传统文化或国学经典课程开发的时候,还必须直面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文化断层所带来的痛楚以及文化重塑的艰难。

四、致虚守静的语文人生

记者:我在照片上看到您的工作室在学校里有一个典雅洁净的实体空间,名为“虚静斋”,这样的命名包含了您与您的团队怎样的文化追求?工作室的墙壁上有一方中国印,我看到是篆体的“语文人生”四个字,这里面又蕴含了你们对语文教学怎样的理解?

林志芳:工作室建在我们学校的图书楼,面积不大,大概有30多平方米,但是我们完全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了布置与装修,使它成为一个洁净典雅的场所。工作室面山而居,室内备有古琴、笔墨、茶具等,工作室的成员可以在这里看书习字、品茗论道、抚琴吟诵。工作室命名为“虚静斋”,“虚静”二字取自《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寓意工作室的每位成员以澄净的心态、笃实的态度观照学科发展的规律,追求“一真在抱”“复见其天地之心”的生命境界。

“语文人生”首先意指语文学科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影响。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成就学生丰富、诗意、优雅的言语人生。其次在于提醒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语文教学的研究从来不是外在于我们生命之外的东西,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拥有怎样的语文,就拥有怎样的人生。这是教师的学科依附性,更是教师从业状态的审美化追求。

第7篇:小学语文教师交流材料范文

关键词:小学课堂;阅读兴趣;培养;有效策略

学生在进行学校之前的阅读活动大都是被动与依赖性的,其不具备自主阅读的能力。而在进入学校之后就开始了系统性的知识学习与掌握,对拼音、字句、段落以及篇章等都有了完整系统的学习,为阅读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格外重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阅读兴趣的养成。采取有效的兴趣培养策略以促进学生阅读兴趣与积极性的提高,积累语言素材并且真正的感受到阅读过程中带来的乐趣,形成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获得良好的发展。

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师在课堂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创设愉悦活泼的阅读情境,能够使小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自主的学习,进而将教师的教学要求合理的转化为自身对知识的需求。在阅读的过程中转变被动的地位,自主的进行知识的探索与课堂的阅读,培养自身对课堂阅读的极大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合理的创设能够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课堂阅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阅读与学习,促进脑与手的共同发展。其次,教师要合理的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对阅读材料中所描绘的场景进行想象与感受,在教学开始之前创设合理的阅读情境,引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产生。最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善于发现与提出问题,并且在进行朗读的同时寻求问题的答案。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并且大胆的提出问题对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大有裨益,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加具有教学意义,能够使其充分的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主题与表现的方式。合理的创设问题型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不断的进行思考,在阅读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水平与能力。

例如在教学西师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四单元《田忌赛马》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就题目尽情地提出问题,例如“田忌与谁赛马?”、“赛马的过程如何并得到了怎样的结果”等等。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调动起自身的阅读热情与积极性。然后教师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同时可以布置分角色朗读的课堂阅读任务,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文中人物的特点并得出自己的理解。学生在这样的阅读课堂学习中能够充分的参与到过程中,培养对课堂阅读的学习兴趣。

二、拓展阅读空间,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时,要注重为学生拓展课内外阅读空间,以培养其对阅读的热情与兴趣。教师可以使学生在课内的书本与课外的资料甚至是自然中培养阅读的情趣,使学生的阅读视野能够大大的拓宽,阅读范围得到扩大,阅读素养得到提升。教师应当组织与号召学生在班级内建立图书漂流角,将平日阅读过的旧书自发送到图书角,使全班同学都能够充实课余时间。并且使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做好读书笔记,举行定期的图书阅读汇报会,交流各自的感想,促进共同阅读。学生的阅读与学习的空间不仅仅限于课堂之内,教师还应当促使学生投身于生活周边丰富的社会资源以及人文资源中,在大自然与社会集体实践中丰富自身的见闻,在广袤的空间中进行思考与创造,突破传统教材教学形式的禁锢,使语文的学习与阅读充满乐趣。

例如,在进行西师版第十一册第六单元《匆匆》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朗读与展示作者朱自清的其它散文名篇如《荷塘月色》、《春》等作为课外的拓展阅读,学生通过阅读学习,能够对朱自清其人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在日后的学习中有丰富的阅读素材积累。并且在学习其它朱自清散文时由于有一定的了解而有一定的成就感,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与热爱,促进自身的发展。

三、开展交流活动,巩固学生阅读兴趣

在课堂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阅读交流活动的展开,交流活动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与生生之间的互动。而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师、学生与书本三者进行交流的过程,学生与书本进行沟通交流后,教师的参与使得交流的对象转变为教师与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时保持耐心的态度与认真倾听的习惯,了解学生对作品文章的了解与感受,通过对学生观点的把握,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部分与疑惑的内容,并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教师要运用诚恳与真实性的教学语言,使学生感受到阅读学习过程中的自由与自主,进而激发其阅读的欲望,巩固其对阅读的兴趣。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需要教师给予充分的自由与适时的指导,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发自内心的热爱阅读,巩固与培养自身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进行西师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少年闰土》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定的课前问题,如“少年闰土的形象特点是什么?”、“闰土对作者产生的影响有什么?”等等。与学生共同进行寻找和探讨,并要求学生表述自己对文章的感受与理解,教师通过耐心的聆听对学生提出适当的指导意见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小学生课堂阅读的兴趣培养时,要注重具体阅读方法的传授与学生正确阅读方法的教导。给小学生创设融洽的课堂阅读氛围并且充分的给学生拓展阅读空间,同时还要注重阅读后的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巩固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进行思考,在阅读中提升自身的素养,并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自身阅读能力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湘.让热爱阅读的种子在阅读教学中发芽―浅谈对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J].教改聚焦.2013(04):176.

[2]田娟.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J].科教创新.2013(24):208.

第8篇:小学语文教师交流材料范文

关键词:体验生活;写作水平;写作训练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生找不到材料可写,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写,而且在作文中存在着内容空洞,雷同现象严重的特点。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探索作文教学新方法,提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教会学生写作方法,已经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作文教学应该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自身的生活体验出发,否则将会无话可说,无病。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形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为写作积累有利素材。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着重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提出观察目的,教给观察方法,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写话练习,不断丰富作文题材和素材。其次,引导学生体验生活,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贴近自然、社会和生活的活动,实地参观走访等,强化学生的体验意识,并让学生进行交流和写作,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二、加强课外阅读,提高写作水平

除了积累生活中的素材,还要加强课外阅读,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课文内容,通过学习词句篇、朗读训练、阅读训练等,强化学生的谋篇布局的能力,引导学生的写作规范性和丰富性。当然,在学习课文内容的时候,要引导学生积累课文佳句佳段,对课文内容进行改写、缩写、扩写等,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其次,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指导学生阅读一些适合他们年龄、心理特征和社会阅历方面的书籍、报刊等,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指导写作方法,加强写作训练

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有效的写作指导方法和写作训练进行促进,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指导学生学习科学的写作方法,并通过创新写作训练方式,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强化。首先,教师要积极改变学生的选择写作素材的观念,不能一味地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而应该注重自身的真实情感。其次,教师在加强学生写作形式和写作技巧的训练的基础上,还要注重作文的人文性色彩。再次,教师要积极改变命题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具有发挥写作能力的平台。

第9篇:小学语文教师交流材料范文

一、小学语文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使得小学语文教学进入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推进离不开新的教学理念的支撑。新的教学理念可以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全新的改变,有利于新的教学方法更顺利地实施。笔者认为,新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念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

1.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一言堂”,教师和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难免会觉得疲惫。传统观念也往往横亘在师生情感交流之间,使得师生难以平等对话,教师不了解学生,就难以更好地开展教学。新时期的教学改革就是要求教师走到学生中间,成为学生的一员,本着“以人为本”的教书育人理念展开工作,用学生的思维方式来设置教学内容,营造一种平等而和谐的学习环境,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

2.树立大语文意识

语文教育当中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又不局限于此。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综合性的,这就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树立“大语文”的意识。笔者认为要践行“大语文”的教育理念就要做到开展多元化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学习语文知识,更要体会其中的言外之意,将丰富的情感和对文章的分析结合起来,这样,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审美知识以及文化背景都可以向学生展现出来。

当然,情感与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大语文教育的一个方面,要真正践行“大语文”观,还要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充实我们的语文课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教育课,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例如教学《火烧云》一课,教师可以提前通知学生每天留意观察晚霞,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接受教学内容。

3.注重差异性教学

(1)学生的差异性教学

学生由于生活背景和个人能力的不同在学习中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教师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合理安排教学。应该注意设身处地地和学生交流,在注重学生间差异性的同时也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2)教材的差异性教学

教师应灵活按照不同文章的风格设计教学方案。例如,《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三首古诗虽然是同一课的课文,但是三首诗的创作背景、创作方式与内容都有很大差异。《独坐敬亭山》出自生性旷达的李白之手,连写孤独都带着几分豪迈,适合课堂上由学生模仿朗诵;《望洞庭》凸显平静阔大的洞庭湖面,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壮美的洞庭湖以及洞庭月色,激发学生的想象;《忆江南》在讲述江南美景的同时也带着深深的思念之情,需要学生细读并加以品味。

二、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所采用的方法。方法正确,教学就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试从备课、课堂实践以及练习等环节论述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1.精心备课,储备材料充足

有人把教案比作剧本,学生是演员,教师则是导演。如果教师事先没有熟悉剧本,又怎么能导演好这部戏呢?备课对语文教师来说非常重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为教师教学作出指导,有利于课堂教学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另外,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也应根据教材进行相关材料搜集,以备扩充课堂知识之用,帮助学生拓展知识。

2.理性把握课堂

精心备课是为了课堂教学得心应手,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理性控制课堂,笔者认为理性把握课堂应对教师提出以下要求:

(1)处理好各种知识点的关系

课堂时间非常宝贵,应注意时间的分配,用在重点知识教学的时间一定要多于一般知识点。例如《母鸡》一课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这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其他教学环节如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阅读与梳理等常常是服务于这一教学目标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分清主次。

(2)认清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语文教材的知识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教师要理性认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发挥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如《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这一课不单是知识的普及,更是让学生了解探索世界奥秘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进行有效练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切实对小学生进行思维和能力训练,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时要把握重点难点,落实知识点的强化巩固,使课堂知识得到升华。例如《幸福是什么》一文中智慧的女儿让三个青年人说出自己向往的幸福,不同的人对幸福的诠释不同,对小学生来说空谈幸福较为抽象,因此,课后教师可以布置练习题,要求小学生描述自己的幸福以及自己心中的幸福,在对本文理解更深的基础上,也能体会到自己身边的幸福,热爱并珍惜自己的生活。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

新时期的教学理念要求还课堂于学生,因此应该注重对学习方法的研究。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采用多种方式调动课堂的教学氛围是尤为重要的。

1.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打造交流性课堂氛围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学习方法,这样的学习方法既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又能使教师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共同交流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更多的自,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之后教师安排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结束以后各小组交流总结。交流性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自然也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微笑教学,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上文中笔者曾论述过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关心学生并与学生平等交流。一个常常板起面孔教学的教师很难走进学生的心里,也难以融入学生当中。以真诚的微笑面对学生,既是一种自信的力量也能感染学生。让学生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去学习,接受课堂知识。

3.以教学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永远不能演好教学这部戏,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行动起来。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则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参与到课堂当中。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不但让游戏更加吸引人,活跃的课堂气氛也能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例如在综合复习语文知识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芝麻开门”的方式,由教师给出关键词,学生做出回答,在游戏中开动脑筋,回忆所学过的知识点,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