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杨修之死教案范文

杨修之死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杨修之死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杨修之死教案

第1篇:杨修之死教案范文

三次教案都是在引导学生了解杨修屡犯曹操之忌道的心理反应后,要求用两三个词语概括杨修和曹操二人的性格特点。第一次的教案设计是:①分析人物形象 杨修:恃才放旷,毫无心机 曹操:阴险狡诈,嫉才妒能;②我们在七年级学过曹操的一首诗,谁来说一说题目?第二次的教案设计是:①分析人物形象 杨修:恃才放旷,毫无心机 曹操:阴险狡诈,嫉才妒能;②我们在七年级学过曹操的一首诗,谁能说一说题目?请同学们一起背一遍。这里的曹操是怎样一个人?③在《中国历史》课本中,曹操又是怎样一个人?第三次的教案设计是:①分析人物形象 杨修:恃才放旷,毫无心机,机智聪明 曹操:阴险狡诈,嫉才妒能,自私多疑;②我们在七年级学过曹操的一首诗,谁来背给同学们听?诗中的曹操是怎样一个人?历史上的曹操呢?③谁还通过其他形式(如电影、电视、戏剧、歌曲、评论等)认识到曹操的形象?④面对众说纷纭的曹操,我们该做怎样的评价?和同学们交流;⑤以“我心中的曹操”为题,组织一次活动。要求搜集资料,整理加工,用文章、图画、剧本、影评等形式,展示你的活动成果。

同一个问题,在先后三次教案中教学设计是有很大不同的。第一次设计由课文中的曹操联想到先前学过的曹操诗作,体现了语文课程内部新旧知识的前后联系。第二次设计,既涉及到已学过曹操诗作的主旨,又扩展到对历史上曹操的认识,体现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内容的交叉融合。第三次设计,把认识曹操的人物形象又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在多方位多角度认识曹操的同时,让学生评论历史或文学作品中的曹操,并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进一步展示人物形象。从教案的前后三次设计变化,可以看出问题的设计更丰富了、深入了、全面了、精彩了,也可以看出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成长过程。

这则案例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语文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学科走向学生。它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更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和平台。其次、体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一个教育教学研究者,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再次、体现了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教师成长的规律是“经验+反思=成长”,就足见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教学反思也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它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同时、这则案例也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整。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学生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围绕学习目标,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第2篇:杨修之死教案范文

一、吃透文本,精心备课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教师首先要深入文本,对文本进行准确、深入、富有个性的解读。小说、散文、戏剧、诗歌四大文体里,学生对小说的兴趣较为浓厚,所以对老师的小说课堂生动教学期望较高,因此,教师课前应该熟悉文本、研透文本,小说教学要设立哪些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是什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另外,除了要熟悉文本外还要备好学生,精心设计符合本班学生情况的教案。

二、注重预习,事半功倍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小说往往篇幅宏大、内涵蕴藉、手法多变,短时间内阅读量大,学生课前如果没有预习,听课就显得被动了,在一堂课内难以兼顾全面。因而学生在上课之前一定要熟读文本三遍,熟悉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三、巧设情境,渲染氛围

教师在平时授课时注意情境导入,目的是为了营造一种学生对课文学习的氛围和一种让学生去探求问题的欲望,学生有了探求问题的欲望,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就会达到事半功倍。如在教《杨修之死》以前,可以一边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一边展示《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图片,用它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三国的历史画卷。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刀光剑影下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浮现在我们眼前,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知人善任的刘备,胆气豪壮的孙权,英姿飒爽的周瑜……今天让我们再来结识两位三国人物——曹操和杨修。如是设置虽然不是很巧妙,却也能在课文学习前开启学生对课文中人物形象探讨的欲望。

四、抓住情节,分析人物

情节是小说的骨架,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教师在授课时要把文章的教学重点放在情节及人物刻画之上。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可谓情节跌宕起伏,在教学时,应尽量让学生讲述讨论梳理出小说的情节,最好让学生演绎展示,教师有意无意加以渲染,那么在对情节的梳理中就会妙趣横生,课堂就会活跃,印象自然也就深刻得多了。对人物描写方面细致引导展示,则更会增加形象性,小说的魅力就更能体现出来。在授课中如何让文中的人物形象展示出来,是小说教学成败的关键,我们在教学时尽量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探究与对话中表现并强化语文能力,让小说中的人物展示出来,小说的课堂教学就会生动得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就能体现出来,教学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 转贴于 五、多变教法,多维展示

1、影视欣赏法。

语文教材中的小说,有很多都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合理地利用这些影像资料,使小说阅读教学与电影电视欣赏结合起来,充分展示语言艺术与视觉艺术的魅力,这对小说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如多数同学对三国时期的人物都较为陌生,为此,讲授《杨修之死》时,可以安排学生欣赏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相关片断,使学生对人物的性格特点、为人处世有较多直观的认识。同时,还可借此学习感受编剧、导演、演员对小说主题、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的把握,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2、点拨教学法。

如吴敬梓的《范进中举》,该文的主要特色在于讽刺笔调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从而使得文章平中生奇、妙趣横生。我们不要急于解决同学们的疑惑,忙于去分析、讲解,而应重点抓住一些“变化”来下工夫,如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语言。在范进中举前,他是左一个“现世宝”,右一个“烂忠厚没有用的人”,贬得范进一钱不值;而当范进中举以后,他的态度便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称范进是“贤婿”、是“老爷”了,才学又高,品貌又好,是“天上的星宿”,极尽阿谀之能事。据此,可以趁势提问:为什么胡屠户的表现前倨后恭?这和什么有关?经过一番思考和讨论,同学们自然能够认识到这一切都与封建科举制度有关,进而看到其腐朽的本质。

3、改变情节法。

情节是小说的骨架,它支撑着整篇小说,有时让学生去改变小说情节,重新安排人物的命运,对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把握主旨有出乎意料的效果。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在教学中,大家常常要求学生续写故事,但这老套的做法既和理解主旨无关紧要,对分析人物亦无重大帮助,更好的做法是可以在于勒归来处做文章——假如于勒成为大富翁归来时会怎样?同学们纷纷叙述了菲利普夫妇、女婿等阿谀奉承的丑态。

第3篇:杨修之死教案范文

【关键词】文学类文本教学;情感体验;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本是作者情感体验的结晶。情感的冲动催生了写作的力量源泉。正是由于杜甫怀有忧国忧民的仁爱之情,在目睹战争动乱带给社会和人民巨大的灾难痛苦后,情感变得异常丰富复杂,所以才会写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包含真挚情感的惊世之作。白居易在仕途不顺被贬的途中,聆听了琵琶女凄惨的弹唱之后,联想到自身的遭际,情感不能自制,遂写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著名诗句,情感的共鸣令诗人“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朱自清在饱尝了20年兵荒马乱的人生况味之际,偏又逢上家境衰败,亲人去世,父亲送行时所流露出的关爱之情令作者三次流泪,情感的体验汇集成感人至深的《背影》。纵览人类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经典文本,无不包含着丰富的情感,读之令人为之动容,思之令人慨叹。

因此,情感是文学类文本的灵魂,“披文入情”是文学类文本的基本要求,在课程总目标中就提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对中外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在教学建议中有“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思考”的要求;在评价建议中又强调“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那么情感体验就应该是文学类文本教学的灵魂。要想使学生学好文学类文本,使其感受和领悟到文学类文本之美,教师在文学类文本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善于带领学生沉浸在文学类文本的情境中,使其与作者同欢乐共悲苦,从而使他们内在的精神向美的境界潜移默化,心灵境界也向美的高度提高升华。那么在文学类文本教学中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去进行情感体验呢?

一、引导学生在激情洋溢的诵读中进行情感体验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情感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应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的,增强教学效果。语文教学中的朗诵就是发挥情感因素积极作用重要的一环。充满激情的诵读,会使学生脑海里有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有所倾吐的情和意,这才能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从而进入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意象丰富、脍炙人口的现代抒情诗。这首诗歌,写的是个人的母子之情、夫妻之爱、生死之痛以及对于大陆故乡的怀念。诗歌用了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手法,旋律流畅而又深沉。教师对学生提出朗诵要求,学生自会在充满激情的朗诵中体验到亿万炎黄子孙所共有的那种历劫不灭的思乡之情、民族之魂。

案例1 如何读懂一句话的情感在《背影》的教学中,一个学生提出:“‘爸爸,你走吧’这句话该怎么读,应读出什么样的情感?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就拿出来让大家讨论。通过再读文章和小组讨论后,大家开始自由发言。

一个学生说:“应该读出‘留恋’, 因为父子马上要分离,不知何时才能再见面,所以应是依依不舍。”

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补充说:“我觉得她的分析不够全面,这里面还应该有无奈,因为作者家中光景惨淡,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到北京念书,分别是无奈的选择。”

我趁热打铁又叫了一个学生回答,这名学生接着刚才同学的话说:“我的看法和他不同,正是由于家境惨淡,又刚失去母亲,作者也已有二十岁了,所以这句话应读出关切的感情。”说完,他还用关切的语气有感情地读了“爸爸,你走吧”这句话,教室里发出了热烈的掌声。我觉得这个回答有点曲解文本的原意,是一种典型的一厢情愿的解读。学生之所以给以热烈的掌声,大概是因为他读得很有感情,所以,我说:“大家真的都同意他的观点吗?我请大家再读读上一段,看看他的回答有没有偏颇的地方。”大家又开始放声读起来,读完后,一女生站起来说:“我不认同他的观点,这里不应该关切,他的分析缺少内在逻辑。当父亲讲价时,作者总觉他讲话不大漂亮,当在车上托茶房照顾时,作者又在心里暗笑他的迂。所以紧接着的这句话应读出讨厌的情感。”后排一男生站起来说:“她说得很好,但讨厌用词不当,我想用不耐烦好一点儿。”

我觉得这回答已经比较准确了,但我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把以上的几种答案抛给学生,让他们再读文本,前后联系,得出自己的结论。读好后,大家都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但有个学生的回答让我至今铭记于心。他说:“在第6自然段的中间写道: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为什么作者的眼泪会很快地流下来?我看有两个原因:一是看到父亲吃力爬月台时的背影,二是作者刚才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和暗笑他的迂的自责心理,二者一结合,作者为自己刚才的想法深深愧疚,所以才会很快流下眼泪。注意是很快,如果没有第二点,作者或许不会很快流泪,甚至根本不会流泪。所以“爸爸,你走吧”这句在情感上有承上启下之效,应读出厌烦的感情。”他的分析太透彻了,我们给予了他长时间的掌声。

反思:在案例中学生对“爸爸,你走吧”这句话的解读就是随着朗读语气的把握而逐步深入。随着评价的逐步深入,学生对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的把握也越来越准确。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朗读实施点拨与指导,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和欣赏抒情文学类文本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入情入境地朗读文学类文本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在推敲关键字词中进行情感体验

朱光潜先生说过:“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文字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那些洋溢着诗情画意的文学类作品,许多都是字字珠玑、声情并茂的美文,字里行间渗透着丰富的美感。要让学生体会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使学生发自内心地从情感上认同这篇文章,就要引导学生品析文中极富艺术表现力的词语,引导学生深悟文中深层意蕴所包含的艺术美、情感美。

案例2 如何从字里行间揣度一个人的性格

教学《杨修之死》过程中在理解“杨修的恃才放旷”时,就进行了这样的教案设计:

师:“公真知魏王肺腑也”!然“公真知魏王肺腑”吗?

【幻灯片展示】真知?

生1:杨修对曹操他的忌讳一点儿也不知道。

师:何以见得?

生2:文中说“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师:“数”字应读“shuò”音,“多次、屡次”的意思。请同学们一起将这句话读一遍。

生齐读

师:文中的哪些字眼可以看出杨修的“恃才放旷”呢?

生3:课文第2段开头第一句:“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叫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这里的“便”字,可以看出。

师:“便”什么意思?

生4:“便”的意思是“就”,体现了杨修擅作主张,有违军纪。

生5:第5段,“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中的“竟”字,出乎意料的意思。

生6:第7段,“修知其事,径来告操”中的“径”字。

师:“径”作何解? “其事”指的是什么事?

生6: “径”就是“直接”,“其事”是指“曹丕用大簏装吴质进内府”之事。“径”可以看出杨修做事草率,根本不考虑后果。

生7:第6段,“惟修知其意,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一句中“指而叹”。

师:很好,我们读书要善于从字缝中去读,确实,刚才同学们所谈到的“便、竟、径、指而叹”这些字眼体现了杨修的放旷。

反思: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杨修的恃才放旷,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一些精彩的语段及关键词语如“便、竟、径、指而叹”进行揣摩、理解、赏析,体味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深刻体会作品的内蕴美。

三、引导学生在想象补白中进行情感体验

含蓄是文学语言的重要审美特征。《二十四诗品》中将“含蓄”列专品加以探讨,提出了著名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说法。南宋诗人姜夔也提倡“语贵含蓄”,认为“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这种含而不露、意在言外的语言,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白,从而造成一种独特的美感。文学类文本的魅力往往在文章的含蓄上,文章的情感更是如此,一眼望到底的文章总难以吸引人,因此文学类文本要讲究“空白”艺术,包括虚笔、休止、省略、残缺等,优秀的文学类文本往往在笔墨未染处包含丰富而深刻的意蕴、令人震颤的情感。这些“空白”的地方,正是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情感深体验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深刻领悟,对于激发学生的同情心,激发他们热爱真、善、美,痛恨一切丑恶现象与落后思想的感情,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案例3 如何给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李清照的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词中省略了不少情节:词人为何那样嗜酒,竟至浓睡一夜残酒还未消尽?酒醒之后并未起身去看花园,那她又是什么样的情态?她很关心花园里的花木,急切地询问了些什么?这些问题词人尽在不言之中,让我们去想象。喝酒,是因为伤春,时至暮春,忽来风狂雨横,词人担心春老景荒,便以酒解愁。因为残酒未消,懒于起身有系念着“花落知多少”,便询问卷帘人。问话,是关心海棠,这从答话中可知。用“试问”,颇有担心后果不妙的味道。否定卷帘人“海棠依旧”的回答,告之“应是绿肥红瘦”,未亲见者比已见者真切,这是因为侍者对花漫不经心,而词人虽然浓睡,实际上关注着“夜来风雨声”。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把情节补充完整,不仅如见词人慵起懒动的情态,更可以窥见词人悼红惜春的心情。

反思:文学性文本的意境并不是露天的珍珠、碧空的银星,抬头便可轻易看得见。这就需要我们展开联想和想象,通过想象和联想,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经验,在头脑中再现和创造性呈现出文本所描述的意境,使自己如同身临其境,将自己融入情景角色之中,同作品中的人物、事物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受到文本情境的感染,而产生深切独特的体验。

四、引导学生在比较改写中进行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不能拘泥于课本和课堂,文学类文本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情感,首先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来强化和丰富学生的情感,实现语文课堂的空灵生动,丰富多彩。

案例4 如何在比较体验中深化认识

比如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和鲁迅的《孔乙己》,讲的都是不幸可怜的人的故事。范进得知自己中举后,为什么突然发疯?尽管专家们已经提出了各种见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识和思路,大胆地谈自己的看法。作品中精彩的人物语言、有趣的动作和心理描写,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堪称经典,这是精读课文的又一重点。关于《孔乙己》的主题,也是众说纷纭,学生们可以展开讨论,鲁迅曾认为《孔乙己》是他写得最好的小说,孔乙己也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学典型。大家可以认真探究:孔乙己好在哪里?我们可以从大师的笔下学到什么?在精读和质疑之后可以从小说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的刻画、作品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使学生在比较归纳中将新旧知识自然联系起来,掌握同类知识的规律性,从而完成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提高学生综合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比较可以是多方面的,比如说立意的比较,意境的比较,风格的比较,也可以是对同一作家在不同时期的作品的比较。

其次,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改写,通过作品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美的感受和享受,去感受文本中的情怀。如在讲授《曹刿论战》时让学生进行改写,改写时要注意恰当运用语言、外貌、心理、行动等描写,尤其要善于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这样才会使人物性格更为突出,形象更为鲜明,思想感情更为丰富。比如曹刿与乡人交谈时的神情,肯定与他和鲁庄公交谈时的神情不一样,如果运用生动的文笔细腻描绘曹刿的神态,曹刿的远见卓识和乡人的目光短浅便凸显出来了。当然,也可以适当地嵌入对长勺之战的场面描写,通过作战场面来渲染烘托人物。这是改写获得成功的手段。

改写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进行人称改写,如鲁迅的《孔乙己》以掌柜的视角改写;也可以进行文体上的改写,如朱自清的《春》改写为诗歌。在改写中可强化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五、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场合产生的。特级教师于漪指出:“课的第一重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或者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因此,为了激起学生学习的情感,教师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根据具体的需要,通过运用多媒体的手段,再现文中描写的情景,或渲染情境,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对课文学习产生感情,使学生触景生情,以情激趣,融入到画的情境中去,进入到文字描写的情感氛围之中,从而充分体验到情感之美。

(一)课堂导入时运用

导课时可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引入教学内容中,如在大屏幕上播放一段与本课内容有关的音像资料,或片头音乐,或用数码摄像机自制相关内容的录像带,或者播放彩色幻灯片,把学生带入特定情景之中。

案例5 课间播放满文军的歌曲《望乡》

【投影展现歌词】

师导入:课间我们听的满文军的《望乡》中有这么一句:捧一盏乡酒陪伴着你。那么台湾作家琦君陪伴她度过余生的又是一杯怎样的酒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春酒》,去品一品别样的风味!

反思:在这里,教师用满文军的歌曲《望乡》,以及低缓、柔和的语调、感情充沛的语言,共同营造了一种温情、舒缓的气氛。这种气氛与课文的情感协调一致。这样,就为学生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做了感情上的准备。

(二)整体感知时运用

整体感知时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声文本内容,设置情境教学,把课文中优美的画面、诗一般的意境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陶醉其中,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陶冶美的情操,因美而生情。

案例6 配乐朗诵

教学朱自清先生的名作《春》一文时,利用多媒体放映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的春景图,再配上优美动听的乐曲《春江花月夜》,教师示范朗读后,学生自己进行配乐朗诵。

反思:教师声情并茂地配乐范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情,学生也都能放得开,大胆、激情地读,感受到了春雨那细腻柔和的美,达到了朗读教学和情感体验的有机融合。

(三)欣赏品味时运用

欣赏品味是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学生进行研读、交流、提高,是课堂教学部分。教师在充分调动学生口、耳、眼等多种感官的基础上,引导其在情感上与作者、作品中的情感产生共鸣。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让文、声、情、画等音像视听功能在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中综合应用,使学生五官都受到刺激,调动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展开想象的翅膀,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情感体验。

案例7 深刻发掘“背影”的情感因素

《背影》教学中,在教师紧紧抓住最能体现“背影”的情感因素—“蹒跚”、“探”、“攀”、“缩”等几个饱含深情的字眼,充分品味父亲背影的基础上,播放电视文学类文本《背影》中的相应片段。

反思:电视文学类文本《背影》中的相应片段引导学生更深入品味父亲对儿子真挚、深厚的情感,让学生体悟父亲对儿子关心的点点滴滴,使学生更加珍惜生命中所拥有的真情。

(四)理解领悟时运用

理解领悟将让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这时教师就可运用多媒体,利用图像、动画、色彩等手段来特别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他们向目标方向思考,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把握文本的情感体验。

案例8 电影《群鸟》片断的运用

郭初阳老师在教学《珍珠鸟》时,当学生思维来到“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时,播放电影《群鸟》中人被鸟赶进电话亭、汽车、房子等一类象征笼子的建筑片段,比照“力量一笼子”进行探讨,思考:

①人和鸟的力量对比是怎样的?

②影片中有没有笼子?

③你被鸟关在笼子里,成了“珍珠人”,你渴望怎么样的美好的境界?

反思:郭老师用“叛逆者”的眼光审视那些许多人所“想当然”的东西,结合电影《群鸟》的片段,我们突然发现作者笔下的“信赖”原来隐藏着如许令人不安的“历史密码”,精致的鸟笼原来窒息了生命的自由冲动。让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深刻理解什么是信赖,什么是美好的境界。

(五)课堂结尾时运用

精彩的结尾,不仅能为教学内容起到画龙点睛、为情感体验起到提炼升华的作用,还能充满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教学临近结束时精神为之一振,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而在乐声中激发学生用诗歌朗诵、理性思维等形式结尾方式,不仅满足了学生展现自我的需要,而且升华课文的主题。

案例9 《春酒》教学中的完美升华

《春酒》的结尾部分,主题升华之时教师就进行了这样的设计: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这句话于我们可能是淡淡的感伤,可对海外游子来说,却足以让他们潸然泪下了。琦君为什么找不到真正的家醅了,因为她已是“独在异乡为异客”了。

引入对作者琦君的介绍:(配乐激情)

琦君,1918年出生于温州,12岁迁居杭州,31岁赴台湾,57岁定居美国,90岁……2006年6月7日凌晨,90高龄的琦君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妙笔。临终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啊……

师:这个温婉的女子历经了数十年的沧桑变化后依然对家乡念念不忘,在她的文章中也多次写道:

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

——琦君《乡思》。(师动情朗读)

她还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生深情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