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我的育儿心得范文

我的育儿心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我的育儿心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的育儿心得

第1篇:我的育儿心得范文

今后我们继续遵循“重学习、重思考、重落实、重创新”的精神,将扎实完成上级部门和园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力争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研工作的自我鉴定五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幼儿园教研工作的自我鉴定1时代提高的潮流和社会变革的趋势,不断向我们提出改革和发展的新课题,在改革与竞争中探寻,在学习与反思中实践.一学年来,我们视课改为发展契机,进取营造自我追求,自我加压的环境,不懈努力,全园上下进取地投身于课改的实践,以课改为契机,推进幼儿园自主发展,取得了必须的提高。

一、师资建设――与课改同步。

新《纲要》的教育理念与精神的贯彻实施,关键在教师。保教质量是幼教工作的生命线,而提高保教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师。教师整体素质、理念的更新直接关系到保教质量的水平。本学期我们根据本园实际,开展了一些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本事。我们坚持外学习内研究(培训)批判地吸收外地先进幼儿园的教学经验,结合本园的实际,加强研究,从转变观念入手,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1、抓好政治学习,提高思想素质。

俗话说:教师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教师的影子。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我园十分重视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经过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幼儿教师日常行为规范》来约束自我的言行;经过学习先进典型事迹,开展师德征文比赛,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师们还进取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义务献血。

2、抓好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我们把引导教师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一年来,我们经过团体教研、团体培训等形式进行学习,充分发挥教育研究、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多次派遣教师外出学习,回园后进行业务讲座,使教师们互相学习,领悟课改精神,在学习中真正理会《新纲要》的实质,树立新的理念,运用新的教育方法去组织活动和正确的评价每一位幼儿发展。

3、抓好继续教育,提高文化业务素养。

优化师资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保教质量的的关键,我园将其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工作来抓。第一,帮忙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俗话说:要给孩子一杯水,自我得有一桶水。所以我们进取鼓励教师参加高层次学历进修,为业务水平的提高奠定文化基础。我们还进取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习,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如:计算机等级考试,参加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第二走出去,带进来。进取组织教师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类公开教学观摩活动,从中吸取养分,学习他人经验。第三,给年轻教师压担子。供给舞台让青年教师展示自我,供给机会让她们参加各级各类的公开教学活动、竞赛,使她们在教学活动中经历锤炼,迅速成长。第四,拓宽教师的视野,学会深层次的思考。幼儿园多次选派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听讲座,以此来增强教师对幼教信息的把握,启迪教学灵感。

由于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一学年来,我园教师先后多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蔡微微教师参加南安市幼儿园语言活动评选获一等奖,陈巧芬教师参加。

南安市幼儿教师教育技能竞赛获二等奖,在学区举行的师德征文比赛中我园教师也分获一、二等奖,有多篇论文被收入《官桥学区论文选》等。

二、保教工作——重质量,求特色。

幼儿园保教质量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生命,我园始终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本事为教育重点,以情感体验为根本,使幼儿成为“会生活、会学习、会做人、会交往、会竞争”的一代新人。

1、优化一日活动。

现代化的教育观念以现代化的儿童为出发点。现代儿童有其优秀的一面,他们健康、活泼、聪明、大方,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如自私、娇气、依靠性强、动手本事差。在一日活动中,我们怎样看待幼儿如何进行正确的师幼互动如何创设物质、精神环境,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和使幼儿获得不断学习的本事,对幼儿实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这些都是我们所必须重视和研究的。为此,我园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既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又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既认真制定各类计划又能根据幼儿实际情景灵活调整,既注重幼儿的身心健康又注重智力开发与品德培养,既关注教学的结果更注重教学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以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为本,经过日常活动渗透情感教育,优化一日活动。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对

教师的备课、教育活动,室内外游戏活动等加强管理,根据幼儿的年龄,依据《纲要》中各领域的教学目标,扎实落实保教常规,并在此基础上进取丰富保教内涵。园领导加强指导,深入班级听随堂课,抽查半日活动情景,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比赛活动:如环境布置评比、早操评比、班级常规评比、班级卫生评比,经过评比增强保教人员的竞争意识,同时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兴趣。

2、优化环境。

环境不仅仅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更是萌发创新思维实施素质教育的手段之一。新《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当是为幼儿供给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在进取完善设备设施的同时,还努力营造优美的育人环境,经过环境使师生身心得到愉悦,获得美的情感体验。我们还利用每一个空间和角落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园所的走廊、活动室的每一个空间和角落里,都由幼儿参与设计并自制的作品,幼儿在参与过程中获得身心发展的体验。活动室设置的阅读角、气象角、音乐角、科学角、小舞台、美工角、娃娃家等,让幼儿的日常活动变得丰富多彩。除了创设优美的物质环境以外,我们还十分中建构健康、平等、和谐的师幼环境,要求教师爱护、尊重、赏识每一个孩子,平等、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进取鼓励孩子,努力使他们成为自信、活泼、健康、欢乐的孩子。

三、教研工作——求实创新。

走“科研兴园”之路,向科研要质量,是提高办园水平的必然选择。教科研工作是一所幼儿园生存、发展和提高的灵魂。“科教促教、科研兴园”是幼教发展的新理念。所以,一向以来我园极为重视教研工作。

幼儿园教研工作的自我鉴定2一学期来,我们在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在上级领导的指导帮忙下、在教师们的默契配合下,圆满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教研工作鉴定如下: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统一思想

高质量的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实施教育的需要,是幼儿园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逐渐走入了农村幼儿园,它是一种时代的需要,也是幼教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对于我们农村幼儿园的教师来说,要求是比较高的,我们仅有不断学习,才能了解园本课程的真正含义。我们经过学习《幼儿教育研究》、《早期教育》、《学前教育》等杂志上有关的文章理论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经过听、看专家报告、姐妹园的介绍,逐渐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服务观,新观点的认识和深入,使之转化为教育行为,并加以分析、提炼、概括,体现以儿童发展为本,体现教育发展的新理念,逐渐建构适合本园实际的课程。每周一、三为幼儿园全体教师会,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仅有经过不断学习,才能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教研质量

“质量就是生命”,对幼儿园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都已掌握了一些正确的教育观念,但在观摩现场活动时,却发现教师并没有将理念在自我组织的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究其原因,一是理论与实践脱节。二是怕管不住幼儿,影响教育效果,故在组织教育活动时,不敢让幼儿充分感知,而是草草收场留于形式。教研组作为教师学习的阵地,是提高保教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恰当的教研活动方法,能使研究更为深入、精确,因而教研组也制定出相应的学习制度,构成“我要学”的学习氛围。在教师业务学习时采用听读式的基础上,观摩各种活动,并结合实际,充分发表自我的见解,交流看法,最终构成共识,这样使教师明白,幼儿的主体地位主要表此刻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时,凡是幼儿能想的,就让他自我去想;能做的,就让他自我去做,以充分发挥幼儿的进取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牢固树立以幼儿为主体的观念,促进观念与实践的统一。同时,为了帮忙教师能获取最新信息,每次外出活动的教师会及时反馈,让教师们从一个个优秀的活动中受到启发,获得感性的认识,教研活动的学与思、教与研的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促进教师提高自身认识,优化教育行为。

三、开展系列活动,提高教师素质

(一)深化一日活动的研究

根据新《纲要》的精神及幼儿园的实际,我们十分重视一日活动各环节的研究与管理,认真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使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再上台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一日活动各环节的管理

本学期我园对照《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的要求,经过半日活动跟踪来检查督促教师对各环节的组织,消除孩子的等待现象,我们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健康、和谐、安全、丰富、新颖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充分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及时挖掘生活常规的教育功能,经过常规的培养将道德教育同幼儿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使幼儿构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发展他们的自理自律本事。

2、加强活动区活动的研究

活动区活动是一种最适合于幼儿的学习方式。所以各班能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区域活动的环境和条件,保证幼儿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首先,在材料的投放上我们做到:供给的半成品材料有助于孩子活动,材料的利用率比较高。真正是孩子喜欢的,孩子进取与材料发生互动,在玩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在玩中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操作本事等。投放的材料能满足幼儿的活动的个别差异,让幼儿找到自我感兴趣的、适合自我发展水平的玩具材料;

其次,我们教师为孩子活动供给了支持。体现不一样层次水平、不一样活动阶段,体现了递进性,体现了教师主导、孩子主体地位的体现。好处:区域活动彰显幼儿的主体性、实践性、自我性,但幼儿的心理特点具有意识水平低、思维灵活性弱、操作连续性差等特点,教师供给的各种材料,满足不一样水平的孩子,教师的适时指导,让每一个孩子体验成功的乐趣。

最终,教师讲评时将知识、技能、情感融为一体,把讲述的机会给孩子,让孩子充分的表达自我的思想,让孩子体验成功。教师的讲评比较有深度,对幼儿知识经验的提升有帮忙。

但也存在不足:活动区材料投放上必须要让孩子会用。教会孩子玩的技巧。如:泥工的技巧、各种绘画技能、粘贴的技能、剪折的技能。区域活动每一天有目的的投放新材料,探索新玩法,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本事。体现出不一样的玩法。教师的支持必须要到位,及时上墙,随时更换。

3、加强家园合作的研究。

1)切实做好常规性的家长工作。为了使家长了解我们的工作,争取家长的理解与信任,我们进取利用家长会与全班家长进行沟通,在家长会上我们不仅仅向家长介绍了本班的具体情景和计划安排,还结合新《纲要》将我班的课题研究向家长进行具体的介绍,我们供给了一些已开展的主题活动的资料,如:幼儿的统计表、观察记录、幼儿自制的“我的小书”等,家长在翻阅的孩子的作品、记录本中看到了自我孩子的提高,也看到了班级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家长们心中引起了共鸣,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为了使家长能经常性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景,我们利用早晚接送的时间主动与每一位家长进行沟通,班级里的重大活动如需家长配合的,我们都以书面形式通知家长,使家长了解各个活动的目的和任务。

2)进取争取家长资源,丰富主题活动。每个主题活动即将开展,我们经过家园橱窗及时向家长介绍主题活动的目标和一些主要的活动,使每位家长了解班级正在开展的活动。在主题活动《伞的世界》中,班里好多的小朋友都从家带来了漂亮的伞。在《感官总动员》中请家长帮忙幼儿自备1-2种食物(例如:味道甜甜的、咬起来脆脆的、吃起来粘粘的、闻起来香香的……)家长能按照上头的规定日期逐一将物品带来,并将带来的物品装在自我的小塑料带里,写上名字,早上来园后放到幼儿的小厨便可,从而成功制作了“香香带”。在《我的奥运》系列主题活动中,家长主动与孩子一齐收集有关奥运的知识和见闻,当孩子来到幼儿园后都互相讲述着奥运吉祥物,奥运体育项目,自豪、高兴溢于言表。随着主题的开展,家长开始渐渐地对我们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更加促进了他们的参与自觉性。一些家长常对我们说:“你们的工作真琐碎,样样东西都要,以后我会留意帮你们收集的。”就这样,经常会有家长把家中的酸奶瓶、空壳子拿来,还主动地问我们:“这个需要吗”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使我园的主题活动得以顺利有效的开展。

3)召开家长会,家长会上我们向家长介绍了本学期目标、资料和任务,相关育儿知识,疾病预防知识等,使他们即使了解了班内课程特点和幼儿园最新动态,并针对一些适时问题开展讨论。

一学期在紧张而又忙碌、愉快而又充实中结束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每项活动的开展、成功都离不开我们每位教师的辛勤付出,在这个充满挑战、充满朝气、聚满人气的新世纪,我们将不断努力,不断摸索,以使我园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更好地为幼教事业作出贡献。

幼儿园教研工作的自我鉴定3本学期我们大班全体教师能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理念,进一步改革教育观念,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我们在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团结一致下,幼儿园领导的指导帮忙下、在教师们的默契配合下,圆满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将我们大班组的教研工作鉴定如下:

一、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对于每个人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需要我们教师具有更全面的专业知识和叫高层次的专业发展。为了使教师们在教学工作中有所提高,我们教研组加强了学习和实践。首先是制定了各类计划、学习制度,保证每次的业务学习,人人参与,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教师们能及时进行反思,鉴定经验与不足的地方。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许多的困惑,如幼儿常规引导方面、主题活动的实施、有效的幼小衔接工作、家园合作方面等,应对这些困惑,我们就会把它们拿到教研活动中来进行共同探讨、交流,将好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共同的分享,将存在的不足点在大家的策略下改正过来,这样的方法得到了实践的证实:效果十分好。

在业务学习时,大家能相互探讨如何使课题资料上的更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及材料供给的多样性,每两周一次的团体备课,教师都能充分准备,而后精心设计,并在上好课后及时进行反思,提高了自我对课题资料的理解本事。使教研活动更加科学化、系统化。教研组的实践活动也形式多样,每次教研评比活动后,我们都认真地进行讨论,使教师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既是参与者又是投资者,同时也是受益者,教师间的互动,使得个人经验和思考成为一种共享的资源。各种竞赛、家长开放日等活动。使教师在活动中不断充实自我,提高自我的业务水平。

二、课题探讨,提高科研水平。

本学期我们深入实施课题的研究工作,同时根据学龄前儿童心理需要与幼小衔接的目标,目的是既要满足幼儿的需求,同时又加强了幼儿的职责意识与规则意识,为入小学做好准备。本学期,我们大班教师继续自我课题的研究,在课题的交流、分享与合作中,在进取搜集资料中,大家对课题的了解又进了一步,能从实际出发,制定课题方案,每月开展研究活动,个案观察精心进行分析、评价和反思。使我们的科研工作取得了有效的成果。每位教师逐渐有了自我的想法和看法。

三、利用多种教研途径,为幼小衔接做好准备。

幼小衔接工作是大班的重点工作。教师组织活动如若按成人的经验与意图设想问题、提出要求,必然与幼儿的所思所想存在差距,为了了解幼儿的需求,激发其上学的愿望,消除其对将上小学的心理压力,我们教研组的教师群策群力探讨出多种活动方式,大班组教师共同探讨如何将教育资料渗入到活动区里、观摩教育活动等,为顺利地过渡做好进取的准备,同时也充分调动了教师“研”的进取性、主动性。

四、环境创设方面

这学期大环境进行调整,在创设之前,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设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创设了适合我们大班幼儿年龄段的大环境,异常是学习型区域的创设、班级的主题墙的创设,较以前有了较大的突破,各班级都能围绕主题活动的实施的进程逐步丰富主题墙,能充分利用幼儿作品,与幼儿的互动性更强,板块设计也更实用美观。在幼儿园走廊、楼梯的布置中,更是凝聚了教研组中每位教师的力量,无论是艺术性还是制作水平上都得到了大家的好评。

五、教研活动带给我们的启示。

教研活动让我们学会了带着问题去思考,养成了肯钻研、虚心向同行学习的工作作风,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本事已在不知不觉中成长、提高,在每次活动中的学习文章里,大家也能认真学习,并将好的经验利用到实践中去。在每次学习优秀的文章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引进别人的经验来提高段内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与此同时还请大家轮流阅读这些文章,这样不仅仅提高了教师们的自信心,更体会到了尊重别人的发言等。

总之,本学期我们开展了许多工作,成绩是有的,可是还有许多方面有待提高。有了大家的认真参与和进取配合,以后的工作会越来越出色!

幼儿园教研工作的自我鉴定4这学期,我们大班副班组全体教师继续坚持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模式,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以学习助实践,以实践促学习,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情景,有目的有选择地开展教研活动,现将主要工作做一下回顾鉴定:

一、让理论学习更具实效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仅有树立好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有效开展各项活动。理论学习有利于帮忙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帮忙教师构成与正确教育观念相吻合的教育行为策略,为更好的带领一日活动供给基础与保障。我们还改变了以往的活动模式,在教研活动中采用了"多问、多议、多讲"的形式,经常开展专题讨论,如:"如何看待幼儿园的课程"、"大班探索型主题活动如何开展"、"如何掌握好生成课程和预设课程的比例"等等,让教师们提出自我对课程的困惑、质疑,以及在实践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和难点,大家一齐讨论问题,交流情景,鉴定经验。使教研活动真正体现出学习和研究的浓厚氛围,成为教学研究的小阵地。

二、让实践活动更为生动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实践。在我们转变观念的同时,我们也经过日常活动每个环节的,体现课程的精神。具体表现为:其一,为幼儿创设更合理的活动环境。从一开学,我们就多次研究如何合理利用教室环境,创设半开放半封闭的区角环境,让幼儿即能够互相交往,又避免过多地干扰因素。其二,采用开放的活动形式。新的课程淡化了学科概念,凸现课程的整合性、系统性。本学期我们教师继续打破学科的束缚,在活动中注重各类教育因素的融合,使孩子的活动态度更进取,学习更主动。其三,关注孩子的兴趣点开展探索型主题活动。我们在生成探索型主题时就是关注了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以孩子的视角来确立探索主题,如"明亮的眼睛""中国娃""和动物做朋友"等等,这些主题都源自于生活,是孩子生活中比较常见和喜欢的事物。开展主题时我们也经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资料,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让孩子初步地获得相关的知识,激发了他们对探索世界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让家长工作更显人性

新的教育更强调家长的作用。在以往的观念中家长是幼儿教育的支持者,配合者,而此刻我们提倡让家长成为学前教育的亲密合作伙伴。为了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生活,平时我们灵活运用各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家教指导,充分发挥家园之窗的作用,结合家访、电话、随访、等形式进行家园之间的沟通交流。对不一样性格特点的幼儿,提议家长采用不用的教育方法,共同为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而努力。本学期我们的家长也十分配合工作,进取收集主题开展所需要的资料,收集制作户外体育玩具所需的物品,丰富自然角的资料,参与环保小制作的创作评比,共同制作孩子的成长档案等等。在大班幼儿毕业汇报中,我们在以往形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幼儿与家长互动的形式,例如智力竞赛中我们也出了一些有关幼小衔接和卫生常识的问题让家长参与回答,气氛相当活跃;家长们对这样的活动形式表示满意。

四、让个人本事更快发展

本学期我们比较注重给组内每位教师供给表现本事的机会,让年轻教师大胆尝试,展示自我的教学才能。在今年十月份,园内进行了创意美术的反思性教学活动,我们认真选材,确立研讨方案,这是一则能很好体现师幼互动的教学资料,在每次听课后,及时组织教师进行研讨,提出修改意见。

五、看成绩,展望未来

这学期经过大家自身的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1.在班级比赛中,大班荣获__幼儿园一等奖的好成绩。

2.大班都有幼儿在科幻画比赛和象棋比赛中获奖,取得优异的成绩。

以上每一点成绩都包含着我们全组教师的心血,正是这种进取向上团结奋进的团体主义精神,使我们的教研组活动开展得生机勃勃。在一学期的教研工作中我们体会到了欢乐,也感受到了挑战和困惑。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研组将越来越应发挥重要的作用,教研活动也应更体现创新和特色。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善工作,不断寻求教师需要为研究资料,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以促进教研工作向正确方向发展。我们还将继续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在这个充满挑战、充满朝气的新世纪,我们将继续思考,继续完善,争取更大的转变和提高。

幼儿园教研工作的自我鉴定5一学期的时间又在繁忙中悄然度过了,这学期我们仍然围绕《纲要》的资料,认真学习新教材,边学边研究实施,深入开展研讨,解决当前教育改革的问题,不断地更新观念,理清思路,提高新时期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一、加强学习进一步提升理念

我园师资处于十分薄弱的状况,因而时常给学习和研究带来许多困惑,反映了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缺乏,异常是思想观念转变与实践、行动的脱节,缺乏实践的鉴定研讨,往往使教学停止不前或前提高子太慢。异常是禁用幼儿用书方案的颁布,使我们在教学中遇到很多困惑。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所以本学期根据幼儿园实际存在情景,我园加强了教研组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学习活动,重点加大园本教研及学习新教材和实施新教材的力度,改变教研学习方式,每一周进行一次《纲要》的学习和研讨,边学边研,从中领会《纲要》精神,转变教师的课程理念。其次,采用参与式学习形式,共同理解细读教材,共同备课,使教师了解教材的不一样设计,展示个人的不一样风采。另外我们还经过不一样的案例进行分析,解剖案例中不一样的设计方法,以问题的形式进行展现,然后,大家一齐讨论解决,使方案活动设计更完整,案例剖析更直观、更形象,也更适应我园师资队伍薄弱的学习环境。我们结合园本培训的资料,在对新教材进行解读实施的基础上,又安排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到上海、合肥、阜阳、亳州等地学习,帮忙我们更进一步理解新教材,实施新教材。经过多形式的开展学习活动,教师们已明确自我陈旧观念、自身素质正是主宰着自我的行

为障碍,仅有提高自我专业化水平,才能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当然,经过学习,使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有了新的认识,他们能大胆地表达自我看法和见解,乐意提出各种问题和提议,使我们在学习中以问题线索,解决当前问题,使教师构成一种边寻边思,从反思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从同伴中解决问题的疑点,从而不断的提升新理念,更好地实践新教材。

二、继续注重实践尝试逐步适应改革的发展

由于幼儿园教育活动资料具有很大灵活性、选择性,所以,光靠理论上的学习,很难使教师们统一的理解和领会,而目前在实践新教材中,又有许多困难。(如:资料的选择编排,生成课资料组织和实施、教师本身的素质等)所以,半日活动除了给予教师选择教材的权力,给予教师必须的时间和空间的安排外,重点还是让她们进行实践的操作,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另外,加强团体交流,班组交流时间,尝试过程中谁有新的、好的经验及时传递给其他教师。比如:观察记录方法、区角活动的设计、个案分析、随笔、反思等,都能够在学校会上进行交流。在尝试课程中,不断地去领会《纲要》的精神。经过实践操作体会,本学期教师们对幼儿园的课程有了新的认识,活动中主动参与性较好,教学活动过程设计能研究孩子的需要,比如:教师的主题教育“手套”、“秋天的水果”等,整个活动充分体现了新理念,活动以游戏为主,动静交替,活动环节很自然,且整合资料很贴切,活动中充分关注孩子的需要,满足孩子的要求,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孩子探索欲望较高。虽说问题存在还很多,但我们相信,经过不断地实践尝试,教研的氛围会越来越浓。

三、加强反思学习深化专题研究

根据本园的实际情景,本学期采取小组式研讨,使研讨活动更具有灵活性、操作性。因为,根据孩子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的需要,编制教材资料有所不一样,所以,不一样的年龄有着不一样的教材,在研讨中,每个教师根据自我的教材资料进行学习反思,从反思中寻找问题切入口。活动过程中,不断地经过整合学习,使教师从点点滴滴中树立整合的思想,又从研讨中鉴定经验,列出问题,然后经过大家一齐商讨存在的情景,寻找资料解决问题。比如:主题活动中,各部分资料整合生存的整合活动中运用手段形式的整合学科之间的整合半日活动中的各环节整合等等经过这些问题,让教师们带着问题进行实施研讨,实践体会,每次小组活动互相交流分享,交流之余,又不断地反思学习,鉴定提炼。改变以往单纯指导为对话研讨。另外,有经过本学期对孩子的个案记录,寻找个性化发展,即发展教师观察记录本事,又为整合全面性供给帮忙。反思性学习,给教师带来了许多的反思经验,异常是专题研究,更需要去反思、鉴定。本学期为深化专题研究,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我们幼儿园又根据自我园情,在实践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每班都进行研究的实践活动,全体教师都进取参活动方案设计,使专题研究深化完善,从而更推动教改的发展。小班以电化教

育为引领,关注孩子习惯的养成发展,中班以美工区为引领,关注孩子动手动脑的发展,大班以艺术教育为引领,关注孩子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最终以专题鉴定的形式进行了交流,使整合的思想通领教改的发展。

四、利用家长资源推动保教活动的发展

本学期我们注重家长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引导幼儿进行探究,促进幼儿自身的修养,同时,我们也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指导家长利用家庭的教育资源,引导孩子进行自我表现,自我发展,积累生活经验。如:开展主题活动《小兔子衣服》、《趣味的萝卜》时,我们利用家长资源,班门口设立了“百宝箱”,搜集农村自然资源和废旧物品,一些有代表性的豆类、谷类、蔬菜、水果、饮料瓶等都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大大的丰富了孩子的操作材料。家长的参与,扩大了幼儿探究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拓宽了研究的渠道,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第2篇:我的育儿心得范文

开始养鱼了,爸爸把鱼缸内用高锰酸钾水消了毒,让我打了三大盆水倒进去。我急着问:“咋还不把鱼放进去呀?”爸爸说:“不急,鱼儿也得消好了毒再进新家。”大约等了十五六分钟,我看爸爸轻轻地把小金鱼儿一条条用漏勺从消毒盆中捞进鱼缸里。我就急着想用两手去抓它们。爸爸赶紧示意我不行,并说:“你手有汗味儿,鱼儿不喜欢的。人手还有什么?你想想?”“啊明白了,手有细菌。”爸爸笑了点点头。

接着我看爸爸喂起鱼,他边喂边说:“小金鱼两三天喂一次,一条鱼只能吃三两粒鱼食。喂食时特要注意不能用手拿捏食料,要用饵勺。十天左右换一次水。”我认真听着,用心记着。

每日上学前放学后,我都要跟金鱼们打声招呼。开始那会儿,他们害怕我,就在鱼缸里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游。惊吓得好像我要吃了他们似的。不到两三天的功夫,它们慢慢熟悉了我。我手一扬,它们都朝我手的方向游过来要东西吃,还不住地冲我叭叭地吐气泡。那一个个小嘴张得溜圆溜圆,可好玩儿了!

只从我家养了小金鱼,我的心就被他们锁住了。一写完作业,或一吃完饭,我都要蹲在渔缸附近看上半个小时。时间长了,我跟鱼儿有了感情。放假了,我每天一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看金鱼冲我吐气泡。心想:“你们可劲地吐着啊,吐好了有奖励。我手在鱼缸右边扬,鱼儿冲我手往右边吐泡泡;我再把手移到鱼缸的左边,鱼儿又全体一起向我手左边吐泡泡;我手若往鱼缸中间举起来,那鱼儿都要把身体伸直了,冲我手上方直吐泡泡。”那动作做得一点也不亚于今年春晚电视里演的魔术。鱼儿好听话,可爱极了!

不过鱼儿可不傻,时间一长,你无论咋逗,它们就是不上钩。这时候,你就得犒劳一下那“傻大个儿”,让它吃点儿偏食。记住:这勾当只能玩儿一两次,玩多了被老爸发现可不得了。老爸说,那会把鱼儿给胀死了的。果不出爸爸所料,那一日“傻大个儿“被我喂多了,早晨起来我发现它死体飘在水上面。我哭着用手小心翼翼地把它从鱼缸里面清理出来,将它葬在花盆里。

从那以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鱼儿锁心,饲养要用心。从此,我更加珍爱它们了!

第3篇:我的育儿心得范文

关键词: 小班幼儿 自我中心 表现

“自我中心”是指无论何时都把自己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遇到问题就喜欢从自身角度思考、解决,从而忽略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小班幼儿从未接触过集体生活,在家中都是宝贝,受到家人的呵护、宠爱,偶尔家长没有满足其要求,就会撒娇。久而久之,很多时候幼儿觉得自己的要求应该被满足,自己想要的东西应该给自己。特别是一些低龄幼儿在与同伴游戏时,家长常常会让年龄稍大的幼儿让让年龄小的。当他们与大人一起时就更不用说,大人都会以孩子为主,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潜移默化之中,他们习惯别人谦让自己,也养成自己想要的就一定要得到的倔强脾气。

一、小班幼儿的“自我中心”几种表现

1.想拿就拿,没有“是别人的”、“不是我的”的意识。

例1:开学时,为了安抚幼儿的情绪,请他们带自己喜欢的玩具来园。一天,欣欣玩着自己的玩具,看见旁边的好像很有趣,就随手把自己的玩具放在椅子上,去看别人玩。这时正巧一一路过她的椅子看见了玩具,就随手拿起来玩了,并且一声不响地带着玩具去了别的地方。过了一会,欣欣觉得看的没劲了,便回到座位,却发现自己的玩具不见了。等到发现在一一手里时,赶紧跑过去说:“这是我的玩具!”拿回了玩具。

2.我玩我的,没有“借给你”、“分享玩”的意识。

例2:有的小朋友带来班级的玩具数量有两三个,有人则没有带。等到中午玩玩具时,有两三个玩具的小女孩就把玩具都放在桌上,从中挑一个玩起来。另一个没有玩具的小朋友就眼巴巴地看着她,想去拿一个玩,刚刚伸手想摸摸,小女孩却不允许他摸。于是他就向女孩借一个玩玩,女孩仍不同意,并且说:“这个玩具是我的,不给你玩。”她宁愿放着,也不愿意借给没有玩具的小朋友。

3.我要就要,没有“你先来”、“一起来”的意识。

例3:开学前的家访,我们在客厅与毛毛的父母聊聊她的情况,她与隔壁哥哥在一边玩积木,突然我们就听到她的哭声,询问后才知道她要的积木被哥哥拿走了,哥哥不愿让给她。于是,大人就“做主”,让哥哥把积木让出来。后来我们了解到,一起玩的小朋友中就属她年纪最小,平时如果发生争抢的情况,经常都是大的让着她。如果不是,最后也会在大人的“协调”下让给她。开学后的一天,我们请小朋友收玩具,毛毛那桌上的玩具已有人先一步收了起来,毛毛却非要她来,两人互不相让。僵持一会后,小宝先表示愿意两人一起收,可是毛毛却要自己来。经过多次调解,毛毛还是坚持,一点不肯让步,最后还是小宝先妥协了。

4.我玩我的,没有“一起玩”、“合作玩”的意识。

例4:在娃娃家游戏中,妈妈一会出门买菜,一会回家烧菜,一会又出门买点心,一个人忙东忙西忙不停。没多久,就烧了整整一桌子的菜,但是她没有叫家里的其他人一起来吃,就自己不停地购买、烧菜。家中的其他成员虽然看到了一桌的菜,但是没有人去吃,出门的还是出门,哄宝宝的还是哄宝宝,相互间的交流基本没有,各自顾着玩好自己的角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进行着“一个人”的游戏。

5.我想我的,没有“他想”、“他感觉”的意识。

例5:有一次吃饭的菜中有胡萝卜,有的小朋友不爱吃就挑出来扔到盘子里,我们告诉幼儿胡萝卜营养好,要不挑食都吃完。有个小朋友不爱吃胡萝卜,他很想丢出来,可是老师刚刚才说不能扔掉,他犹豫着抬头看看别人怎么做。谁知他抬头后正好看到另一桌的小朋友把胡萝卜放到了盘子里,他马上就说:“老师,轩轩把胡萝卜挑出来扔到盘子里了。”结果,在我们询问后发现,原来那块扔进盘子里的胡萝卜是轩轩不小心掉地上,捡起来扔掉的,并不是他不吃挑出来的。

二、小班幼儿的“自我中心”分析。

1.在家获独宠。

每一个小朋友都是家中的宝贝,在家中受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宠爱,家中的食物、玩具他们都可以自己尽情享受。在亲戚中,大家也都会因为他们年龄小就让着他们,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东西都想着让他们先玩、先吃、先看。如果有什么东西他们喜欢,大人也会送给他们带回家,这是大人对孩子们的宠爱。以至于幼儿到了幼儿园中还是有着这样的习惯,有自己看上的东西或是想做的事情,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得到或是去做,并不知道要谦让、要与同伴一起分享,想到的只是要满足自己。

2.习惯成自然。

幼儿在家都是受宠爱的、被特殊对待的那一个。久而久之,他们就养成了习惯,自己想要的就要拿到,自己想做的就要做到。凭自己的经验知道,如果达不到自己的预期用哭就基本能解决问题。大多数家长看到宝宝哭,就会心疼、心软,答应他们的要求。特别是有的爷爷奶奶最见不得孙子、孙女哭,只要一哭马上就哄,甚至是什么要求都能答应。如果爸爸妈妈要管,爷爷奶奶也会帮忙挡着、劝说。所以到了幼儿园里,特别是小班开学时期,不想上学的幼儿进园就哭,抓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不肯松手,希望自己哭了大人就能像往常一样满足自己,把自己带回去。

3.与人交往少。

第4篇:我的育儿心得范文

孩子稚嫩的话语温暖了我

曹园园

开学的前两周我由于身体不适请假了,孩子们一开学没有看见我,回家都纷纷跟爸爸妈妈说:“妈妈,我们曹老师怎么没有来啊?她怎么了”,家长们也纷纷打电话询问我原因,我像家长们解释了原因,并让家长们告诉孩子老师下周身体康复了就会回到孩子们身边。

期间有一天早上我躺在床上休息,手机铃声响了我拿起来一看是个陌生号码,我接通电话,电话那头响起一个稚嫩的声音:“曹老师,你好,我是宋瑞鹏,你怎么还不来幼儿园啊?我都想你了,如果你不来幼儿园我也不想上幼儿园了,”听了孩子的话,我心里十分的感动,鹏鹏妈妈接着拿起电话说:“曹老师,鹏鹏非要我给你打电话,孩子是真的想你了,每天都会问我曹老师什么时候来幼儿园啊?看来孩子跟你的感情可真好。”我连忙向鹏鹏妈妈解释了请假的原因,并告诉她我周一就会到幼儿园上班,请他们放心。电话挂断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平时老是觉得鹏鹏小朋友很腼腆,没想到孩子还这么关心我,我真的很感动,也很欣慰,我觉得和孩子们相处的一年多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孩子们带给我更多的是快乐和幸福。当我身体康复来到班上的时候孩子们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有点跑过来拉拉我的手和衣服,有点孩子问我曹老师你这几天都去哪里了,我们都想你了。

孩子们稚嫩的话语瞬间温暖了我,我感觉心里暖暖的,虽然我的工作很平凡,干不出惊天动地的业绩,可是和这么可爱,纯净的孩子们在一起我感到很幸福,很知足。

第5篇:我的育儿心得范文

〔论文关键词〕儿童;延迟满足;心理素质 

 

一、延迟满足 

 

自我延迟满足是一种心理成熟的表现,专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延迟满足是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也是社会化和情绪调节的重要成分。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预示个体成熟、社会适应、健康发展的一种积极的人格变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二、延迟满足的心理机制 

 

1.认知 

(1)注意能力的发展。注意机制的成熟是自我控制发生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研究表明,对奖励物的注意会缩短延迟的时间,而奖励物没有在场或者个体不去注意奖励物,那么延迟时间将会加长。mischel在认知神经研究的基础上,用冷/热系统结构框架来说明策略性注意调配对延迟满足的作用机制。“冷”系统是认知的、中性情绪的、凝神的和策略性的注意调配,主要表现为儿童的各种注意分心活动,它可以延长延迟满足的时间。“热”系统,是情绪和恐惧的基础,是由先天释放刺激所控制的注意调配,主要表现为儿童持续将注意力固定在奖励物或奖励物的唤醒特征上,它可以削弱延迟满足。“热”系统发展比“冷”系统早,在人生最早的几年里,热系统发挥主要功能作用,因此儿童表现为十分冲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冷系统发展起来,开始在延迟满足中具有优势作用,儿童也意识到自发地使用冷注意调配策略有利于延迟。 

(2)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了更直接地测试对奖励物的思维所产生的效果,mischel等人在研究中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思维以引导儿童的注意力,结果表明:不管奖励物出现还是被遮盖起来,学前儿童在等待期间如被指引思考奖励物,那他们延迟等待的时间都将很短,不足5分钟;但当儿童被指引思考一些有趣的事情时,不管奖励物是否在儿童注意视线内,平均等待的时间都在10分钟以上;而当儿童没有任何分心思考的指引时,出现奖励物的情境儿童延迟的时间最短,不足1分钟。显然,认知的思维过程充当了分心的角色,某种程度上抵消了暴露于实际奖励物的强大刺激影响,使延迟等待的时间加长。 

(3)抽象认知能力的发展。抽象(abstraction)的策略似乎比分心(distraction)更为有效。mischel和moore(1973)发现:当儿童直接暴露在真实刺激物的情境中,他们很难做到较长时间的等待;而当儿童出现在以幻灯片呈现的刺激物影像(抽象表象)情境中,他们则较容易做到长时间的等待。可见,不同抽象程度的刺激呈现模式影响着儿童的延迟满足行为。在此基础上,moore等人教导儿童对刺激物作心理的认知转变,结果表明:儿童在面对奖励图片时,如果将图片假想成真实奖励物的话,延迟等待的时间将大大缩短;相反,如果把真实奖励物想象成图片时,能够等待很长的时间。另外,在认知上注意刺激物的抽象的、 “冷”(cool)的属性,而不是注意刺激物诱人的、唤醒特征的“热”(hot)的物质,也会促进延迟等待。 

简言之,个体如何对依随关系中的奖励物进行认知编码极大地影响着他们延迟等待的时间。显然,对奖励物的抽象认知表征对于延迟行为起到更为强大的决定作用。 

(4)元认知策略的发展。儿童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对有效的自我控制策略的了解与意识。mischel &mischel(1983)对学前至小学6年级的儿童进行了延迟策略元认知知识的研究。研究表明,4岁儿童通常偏爱那些对于自我延迟效率最低的策略,因而自我控制极为困难。到5岁,儿童开始理解对于延迟满足有效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避免注意奖励物;二是选择有效的分心策略。对于那些更有效的认知抽象和转换的策略,直到小学3年级,才逐渐开始能够使用;到6年级,儿童已显著地采用认知抽象和转换的策略。 

2.语言。语言发展水平和不同语用策略的使用都会影响到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在两岁儿童的延迟满足实验过程中,儿童经常会出现自言自语的情况,并且是作为一种延迟的策略出现。 

维果茨基认为,学前儿童在解决问题时常常利用自我言语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并最终完成任务。其对言语的调节功能及言语形式的简述得到了不少研究支持:一方面显示自我言语确实在4~10岁儿童身上表现明显,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言语形式由外部言语逐渐内化为内部言语思维,当个体在面临挑战性的任务时,内部言语思维又会外化为外部自我言语的形式;另一方面,儿童自我言语的使用可以预测自我控制的行为和任务的完成,从而起到调节的作用。 

鲁利亚发现言语控制的来源及形式(声音运动/语义内容)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行为起着不同的调节作用,并将儿童社会化中言语调节的发展划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5~3岁),只有成人的外部言语能够控制儿童的行为,而且成人言语只具有控制的启动功能,显然这一阶段控制行为的言语是其运动形式而不是语义内容;第二阶段(3~5岁),成人言语具有控制行为启动和抑制两种功能,儿童自己的言语只具有启动行为的功能,说明这一阶段言语的语义内容开始发生作用;第三阶段(5岁左右),儿童内部言语充当自我指导的功能,从而实现由外部言语调节向内部言语调节的转变。 

在传统的延迟满足行为控制的实验研究中,言语的调节作用得到了有力支持。对于幼小的儿童,产生言语的自我指导要有利于延迟满足,但言语指导的语义内容并不重要,与任务相关或不相关的言语都同等有效;而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言语指导的语义内容就显得很有意义,只有与任务相关的言语指导才能起到最有效的作用。 

3.情绪。smith& lazarus(1990)曾指出,任何意味着重要结果的事情,无论是对个体有害还是有益,都能触动情绪反应,人们感受到的情绪和情感对自我调节的努力和目标追求有重要影响。有研究表明,儿童积极的情绪状态可提高延迟满足的能力,而消极的情感则破坏自我控制的努力和采取目标行为,消极的情绪降低了对未来成功的期望和自我效能感。 

4.个性特征。 block j.h and block j.(1983)研究了延迟满足与个性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发现延迟满足能力强的男孩被描述为:深思熟虑、注意力集中、讲道理、合作,对动机和情绪冲动的控制;能延迟满足的女孩,其个性特征是:聪明、有智谋,同时与延迟满足相关的这些个性特征具有跨时间的一致性和稳定性。funder and block(1989)延续了青春期儿童延迟满足的研究,发现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儿童更有责任感、有能力、对智力问题感兴趣、过度控制;在反抗性、不可预测性、自我放任、敌意等个性特征上反应较低。延迟满足与智商、自我控制、自我韧力存在正相关,说明延迟满足能力与基本的认知技能和冲动控制能力有密切关联。 mischel, shoda, peake(1988,1990)对学前期儿童延迟满足行为的长期预测性进行研究,发现在学前阶段就能延迟满足的儿童,十年之后,在父母的评定中与延迟满足相关的特征有:不易受挫折的打击,在挫折情境中更易展示自我控制;受到激励时,学业表现很好;不易受诱惑,当面临选择时,朝向自我追求的目标,而不是追求即时满足;聪明、有智慧;有很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注意力集中等。 

 

三、幼儿自我延迟满足与其心理素质的关系 

 

心理素质是指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的刺激转化为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性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包括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能力三个基本维度。 

1.幼儿心理素质的成分。 梁运佳的研究发现,幼儿的心理素质并未完全分化为三个清晰的维度,这说明幼儿时期的心理素质处于萌芽状态,各心理素质的成分之间并未清楚分化,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幼儿心理成分的发展,经历了从最初的混乱到各种心理成分逐渐产生的过程。随着幼儿的成长,活动范围扩大、经验日益丰富,幼儿认知水平不断提高,认知水平的提高帮助幼儿逐渐认识自我和周围的环境。前者使幼儿发展起自信心、自主性等与个性密切相关的因素;后者使幼儿慢慢学会处理自己与他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适应能力逐渐加强,同情心、合作性等适应性成分发展起来。而适应性能力的加强又促进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幼儿心理素质是相互促进的整体,在这种相互促进中,幼儿心理素质逐步发展、丰富和完善起来。幼儿心理素质未完全分化为三个清晰维度,具有整体性与发展性的特点,包括16个基本成分:自信心、自我控制能力、情绪情感、自主性、敢为性、想象力、表达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操作性、同情心、合作性、交往礼仪、解决冲突、环境适应。 

2.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其心理素质的提高。自我延迟满足是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一个人的自控能力是衡量其心理素质水平的重要标志,自我控制能力与心理素质中的个性维度关系密切。在儿童的心理素质成分中包含自我控制能力,主要表现为控制直接、短期的欲望和控制冲动的能力,通过控制自己来达到某种目的。mischel的“糖果实验”表明,自制型的孩子成人后社会适应能力较好,自信,耐挫折,不易放弃,人际关系较好。因此,适当延迟对儿童欲望、要求的满足,让他们学会等待和控制情绪,这种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其心理素质的提高。 

3.心理素质的提高反过来促进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情绪情感是儿童心理素质的基本成分之一。有研究表明,儿童积极的情绪状态可提高延迟满足和抵抗诱惑的能力,能够使儿童更乐于参与活动,与周围人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而消极的情感则导致更加消极的自我评价,从而破坏自我控制的努力和采取目标行为。 

想象力是儿童心理素质的基本成分,它与认知维度密切相关。想象是指在外界现实刺激影响下,在人脑中对过去形成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moore等人(下转第18页)(上接第15页)的研究表明,儿童如果把真实奖励物想象成图片时,能够等待很长时间,这表明想象力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 

思维力也是儿童心理素质的成分,它与认知维度关系密切。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儿童心理活动发生质变,让儿童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出现了比较复杂的社会性行为。mischel等人在研究中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思维方式以引导儿童的注意力,结果表明,思维过程充当了分心的角色,使延迟等待的时间加长,换句话说就是思维力的发展可以起到促进儿童延迟满足能力提高的作用。 

第6篇:我的育儿心得范文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武汉 430079)

[摘要]虐待不仅对儿童造成身体伤害,还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对受虐儿童进行心理干预,要求各地成立由多方人士组成的专业团队,对受虐儿童进行心理评估、危机干预和康复治疗。心理评估注重证据的收集与处理、知情权的授予和儿童的保护与安置;危机干预包括消解危险性因素和增强保护性因素;康复治疗分为筛选诊断、建立友好关系、梳理症状与反应、心理重建与观念更新等四个阶段。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我国应加强相关社会宣传教育,制定心理干预的专项法律,成立专门的心理干预机构,加强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儿童安全防护体系,确保我国受虐儿童身心的全面康复与健康发展。

[

关键词 ]儿童虐待;受虐儿童;心理干预;康复治疗

儿童虐待是对儿童有抚养义务、监管及操控权的人做出的足以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及尊严造成实际的或者潜在的伤害行为,包括各种形式的躯体和情感虐待、待、忽视及经济性剥削。2012年,美国共有686000名儿童受到虐待,其中78.3%为忽视,18.3%为身体虐待,9.3%为待,8.5%为精神虐待(因部分孩子遭受的虐待不止一种,故总和超过100%)。虐待不仅对儿童的身体造成伤害,还会导致诸如沮丧、焦虑、创伤后压力等心理问题,进而引发心理疾病,严重者还会自杀。因此,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对受虐儿童进行心理干预,特别要求心理学家在儿童虐待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形成了由心理学家、儿科医生、儿童保护服务人员与执法人员、儿童发展专家、药物滥用专家、心理健康顾问等组成的专业团队,以解决受虐儿童目前面临的或对未来可能造成危害的各种问题和冲突,其心理干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心理评估、危机干预和康复治疗。

一、美国受虐儿童的心理评估

心理评估是评估人员采用标准化或非标准化测试、行为观察等方法对儿童虐待的相关问题,如儿童虐待的类型及程度、亲子间的互动及关系、父母的养育能力、儿童及家庭的需要等做出判断、解释和建议的过程,旨在为法庭的决策、受虐儿童的康复及家庭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依据。值得注意的是,该评估不同于法医的评估。法医的评估旨在收集关于儿童是否发生虐待的证据,而儿童虐待中的心理评估关注的是诸如人的能力、感知及需要等心理方面的问题。该评估也不同于传统的或一般的心理评估。儿童虐待中的心理评估以儿童心理治疗为目的;评估的设计必须以支持和尊重为原则,以合适的方式处理儿童虐待问题,不会让儿童感觉很匆忙或有心理压力;评估发生在评估者与被评估者的多次会期中,这样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以便进行更加深入的评估;评估类型和设置多样化且多重组合,把标准测试(如智力测试、性格测试等)、非正式的评估措施(如投影图、投影故事等)、行为观察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一)心理评估的缘起和目的

心理评估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儿童保护的程序中,尽管美国儿童保护的程序随司法管辖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在不同情况下的心理评估具有普遍一致的目的与侧重点。

第一,儿童虐待报告。美国在儿童虐待问题上实行强制报告制度,儿童福利局一旦收到有关儿童虐待或可能遭受虐待的报告就会展开调查,如果最初的报告显示需要进行紧急干预以确保儿童的安全,那么儿童福利局将会向法院寻求对儿童采取紧急监护的授权,等待进一步的调查。此时,评估人员需要判断虐待报告的可靠性。如果发现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虐待报告,这种报告将被认为无效,仅做记录以供今后参考;如果有证据表明存在虐待行为,儿童福利局就会认为举报有效,案件将进入司法程序并转给社会工作部门,由其决定下一步措施。在这一阶段,心理评估的目的主要是鉴别,即评判是否发生了虐待、虐待的类型、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等。

第二,儿童保护服务。如果调查结果显示儿童已经受到伤害或者极有可能受到伤害,儿童福利局就会主动提供免费服务或者向法院寻求延长儿童监护的授权。通常,在这个阶段将会形成一个初步的策略来实施进一步的评估和进行家庭干预,并把这个策略告知家庭,由家庭决定是否自愿参与,否则就提交给法庭处理。解决保护性监管问题和决定干预策略可能要求举行法庭听证会,法庭根据父母虐待儿童或者未能充分照料或保护儿童的调查结果,做出儿童是否继续获得保护性监管的决定。法庭会定期审查各种干预以及重建家庭的努力。在这一阶段的任何时候,法庭可能会指定儿童方面专业团队实施相关的评估。此时,心理评估是为了判断父母能否被成功转变,以防止对孩子造成后续伤害。如果判断孩子的父母已彻底转变了不良行为,就需要拿出足够的证据;如果判断孩子父母未能做出如期的改变,也需要查找原因。此外,还需判断如果孩子回到父母身边或者与父母分离将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影响,以便做出最优选择。

第三,儿童安置。如果改变孩子父母和重建孩子家庭的努力都失败了,那么儿童虐待案件会从儿童保护转移至父母权利的终结和为儿童制定永久性安置计划,如长期亲属照料、监护、收养。在这一阶段,需要通过心理评估来回答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临床或社会服务的干预措施未能实现家庭团聚、国家是否为儿童家庭团聚作出了法律要求的合理努力、父母是否有恢复养育能力的可能性、儿童是否会继续受到伤害,等等。此时,评估的目的是建议,即什么样的治疗性干预可以切实地帮助孩子。

(二)心理评估的具体步骤

儿童虐待问题涉及许多法律与道德方面的考虑,适用于某一案件的步骤不一定适用于另一案件,但美国受虐儿童的心理干预基本上都包含了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评估的范围、步骤与方法。首先,依据儿童虐待的性质和具体情境确定评估的重点及范围;其次,评估人员要基于自身的专业知识、训练和经验来确定评估的方法,确保方法建立在科学的专业知识基础之上;最后,及时妥善地处理儿童虐待案例。如果在评估过程中发现儿童受虐案件,在考虑将其转移介绍给其他的儿童保护与教育机构或个人时,评估的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评估人员需要告知当事人,并做出分析报告。如果需要采取紧急行动来确保被评估者的安全,则需要向当事人寻求授权以开展进一步的调查。

第二步,获得知情同意。按照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简称APA)的道德规范,评估人员在实施心理评估之前必须获得所有成人参与者(当事人、评估参与者、其他相关人员等)的知情同意,并告知他们与评估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评估人员的角色、评估人员与当事人或相关方关系的性质、评估的性质与目的、关于保密与特权的任何限制、谁将获得评估结果、评价费用的支付等任何有关评估过程及报告的重大事实。评估人员也要以一种合适的方式为儿童提供有关评估性质、目的、过程等方面的信息,并努力获得儿童的同意。

第三步,收集与解释数据。采用多样化方法收集数据,可以扩大信息的种类与数量,以便建立有质量的评价,用于支持专家的意见和评估者提出合理的建议,而过度或不充分的数据解释都无助于得出结论。因此,评估人员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如临床访谈、临床观察、间接查访、心理测试、审阅文本资料等。评估人员要基于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解释数据,了解在不同评估阶段存在的社会或文化因素的影响。在呈现评估内容和结论时,要采用接受者能明白的书面报告或口头证词方式,即要区分数据、推论、结论、意见等的异同。

第四步,提出观点和建议。评估人员在提出观点时,必须基于充分的数据,且这些数据能够支撑所得的结论。同理,在给出建议时,也必须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事实,特别要基于研究获得的数据、解释和推论,这样才有利于解决相关问题。

第五步,记录。评估人员在实施心理评估过程中获得的所有数据都要按照美国心理学会的“记录保存指南”(Record Keeping Guidelines)进行记录和保存。尤其当评估入员执行法医工作时,完整、清晰、准确地保持所有工作的文档极为重要。这些记录不仅可以支持评估者的观点和建议,还可以供其他专业人员及法庭等进行审阅。

二、美国受虐儿童的危机干预

受虐儿童的危机干预,主要依据儿童虐待报告的评估结果制定并实施干预计划,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或解除儿童遭受虐待的危险,其干预措施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消解导致儿童虐待发生的危险因素( Risk Factors),二是增强保护性因素(Protective Factors)。

(一)降低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存在于个体、家庭、社区以及社会之中,拥有与儿童虐待相关的特征,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儿童虐待的发生,可以主要分为以下四类:一是父母或照顾者因素,如父母有精神问题或药物滥用;二是儿童自身因素,如年龄幼小、发育迟缓、残疾等;三是家庭因素,如家庭解体或暴力;四是社区和环境因素,如贫穷、社区暴力等。单一危险因素可能导致儿童虐待的发生,多种危险因素同时存在则会大大增加儿童遭受虐待的可能性。因此,如果儿童福利局收到的报告证实儿童可能遭受虐待,危机干预人员就会对儿童、父母、家庭等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儿童遭受虐待的危险。

(二)增强保护性因素

保护性因素包括存在于个体、家庭、社区或社会中的、能够消除家庭和社区的危险、增加儿童和家庭健康福祉的条件,有助于孩子父母找到资源、支持或应对策略的各种物质、制度与文化的要素,如支持性的家庭环境和社交网络、稳定的家庭关系、支持父母和承担儿童虐待防控责任的社区环境等。为了有效地防止儿童遭受虐待,美国至少有七种形式的儿童虐待预防方案:即儿童早期家访(Early Childhood Home Visitation)、家长教育方案(Parent Education Programs)、虐待所致的头部创伤预防方案( Abusive Head Trauma)、多元干预(Multi-component Interventions)、儿童待预防(Child Sexual Abuse Prevention Programs)、以媒体为中心的干预(Media-based Interventions)、支持和互助团队(Support and Mutual Aid Groups)等。各种方案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吸纳、融合了心理学方面的相关干预知识与方法,从而使预防效果更为显著。

三、美国受虐儿童的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旨在帮助已经遭受虐待并已造成心理伤害的儿童理清个人感受、想法和行为,帮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改善与他人的互动,使他们尽快从虐待的心理创伤中恢复过来。为了取得良好的疗效,治疗人员在治疗过程中要努力与受虐儿童建立一种信任与安全的关系,避免出现一些不合适的行为,如坐立不安、打断、问一些不合适的问题等。治疗过程通常被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即摄入阶段(Intake Phase)、开始阶段(Beginning Phase)、中间阶段(Middle Phase)、结束阶段(Termina-tion Phase)。各个阶段的工作往往结合在一起,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

(一)摄入阶段

不是每个受虐儿童都需要心理治疗,因此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决定儿童是否需要治疗。如果需要,则根据之前心理评估的结果为受虐儿童制定一个治疗计划,计划中应包含治疗的目标、方法、时间估计等,并尽可能让儿童、家长或照料者参与计划的制定。此外,治疗人员还需要估计治疗的结果,其依据是父母、家庭、儿童运用治疗的能力。例如,父母充分回应孩子需要的能力和意愿,孩子对虐待经历认知的能力,父母和孩子对治疗目的的困惑等。

(二)开始阶段

治疗者与被治疗者之间建立信任、融洽的关系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此如何与儿童建立这种关系是该阶段的焦点。治疗人员要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来建立关系,积极与儿童进行沟通,使其理解治疗的目的。如果治疗人员了解该年龄段儿童喜欢的音乐、电影和活动等,将有助于他们之间的交流。只有基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建立起来的关系,治疗人员才能获得儿童虐待的真实情况,形成合适的应对方式,才能真正有助于受虐儿童的恢复。

(三)中间阶段

该阶段是治疗的具体实施阶段,主要有两大任务:一是识别虐待对儿童造成了何种影响;二是确定有效应对受虐症状的方法。为了完成第一个任务,治疗人员会让儿童“重温”虐待的经过和感受,以便让他们回答这样一些问题: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我为什么会那样表现,如果此类情况再发生我会怎么做。即使儿童没有表现出虐待经历的症状,也可以从这些问题的回答中受益。为了有效治疗儿童受虐后出现的症状,治疗人员会帮助儿童接受虐待记忆,如讨论虐待的细节,可以帮助儿童思考虐待的经历以及消除一些诸如“没有人会相信你”的假设;识别感觉刺激,如帮助儿童识别虐待发生时的照明、温度、位置、出现的人物等,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儿童噩梦、恐怖行为或恐慌的刺激源;辨别思想和情感,以帮助儿童意识到情感与自尊、自我价值和行为的关系;识别信念,即不让儿童把虐待的责任归于自己或他人,因为归于自己,会导致责备、内疚,而归于他人,则会导致生气、愤恨等,都不利于儿童的治疗。因此,治疗人员需要帮助儿童从关注虐待的原因转移到注意虐待对他们的影响,以便儿童能更好地接受治疗。

(四)结束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整合或利用受虐儿童在治疗过程中形成的新思想、情感、自我认识以及新的技能和行为。例如,鼓励儿童陈述自己的观点、做出选择和决定;鼓励儿童在生活的其他领域实施新技能,识别可以帮助和回应自己需要的成人和同伴,并向他们寻求帮助;形成问题解决的技能,即知道如何定义问题,形成选择,努力尝试,直至问题最终解决等。即使治疗结束了,如果儿童需要帮助,仍然可以与治疗人员联系进行后续治疗。

在整个心理干预过程中,干预人员会针对不同的虐待类型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法。对于忽视,美国研究者思科提( Cicchetti)与其他研究者分别采取三种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法,对三组受虐儿童的正常依恋关系进行了恢复治疗,其中第一种方法为定期的心理辅导家庭探访,着重提高父母关心与爱护孩子的养育能力,减少父母育儿压力,增加家庭的社会支持以及促进父母掌握关于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知识;第二种方法为亲子心理疗法,是一种精神分析学中依恋理论的运用;第三种方法是以社区资源为核心的干预,主要在社区中为受虐儿童和家庭提供民间团体和社会志愿者的专业支持。针对待,心理干预人员主要关注儿童对受虐经历及施虐者的思想和情感,处理具体的心理症状,教授应对技能,提供预防待、人身安全及健康性行为的教育。而身体虐待的心理干预则聚焦于家庭,如适应不良的家庭环境、家庭暴力史、父母关于纪律的态度和信念、对孩子扭曲的期望、使用令人厌恶的儿童管理策略以及父母在愤怒控制、情绪调节方面的不足。

四、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对受虐儿童的心理干预不仅有效地预防了儿童虐待的发生,对受虐儿童的康复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与2008年相比,美国2012年的儿童虐待人数减少了约30000例。思寇仁和芮丽曼(Skowron E,Reinemann D H)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与未接受心理治疗的受虐儿童相比,接受心理治疗的受虐儿童身心得到了改善,且功能运作优于71%的未接受心理治疗的受虐儿童。借鉴美国这一成功经验,我国在救助受虐儿童方面不应仅限于法律制度、社会生活和物质方面的扶持,还应重视儿童心理干预,为受虐儿童提供心理保护和支持,以促进受虐儿童的心理康复。

(一)加强宣传教育,全民重视心理干预

“当今中国,随着社会快速转型与变迁,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的人数不断增加”,这些儿童是否属于忽视性的虐待类型,目前尚有不少争议。但忽视是一种特殊的虐待类型,虽然不会对儿童造成明显的身体伤害,但是对其心理的伤害却不容小觑。有研究报告表明,留守儿童的人际关系和自信心显著地不如父母都在家的儿童,这对儿童未来的成长非常不利。此外,仅仅对受虐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物质帮助和经济补偿是不够的,只能取得短期效果,仍然无法弥补其心理所受的伤害。

因此,我国应重视儿童虐待中的心理干预,一方面应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加强对父母、家庭、社区等进行心理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供相应的训练以提高他们的敏感性,同时便于儿童周边的成人能及时发现儿童心理发展方面的问题,为专家实施评估和干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另外,要增强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幼儿园和中小学都要开设相关课程,教育儿童哪些属于虐待行为、如何应对虐待行为、如何求助于社会机构以避免自身的伤害和虐待,等等。另一方面,对弱势群体,如留守儿童实施心理评估和干预,以降低虐待发生的危险因素,增强保护性因素;对已经遭受虐待的儿童实施系统的心理治疗,以促进其心理的恢复和健康发展。

(二)制定心理干预专门法律,提供法制保障

美国心理学会颁布了《儿童保护问题心理评估指南》(Guidelines for Psychological Evaluations inC hild Protection Matters)、《心理干预指南》(Guidelines for Prevention in Psychology),为心理学家实施心理评估和干预提供了有效指导。我国虽有防治儿童虐待的相关法律法规,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但是缺少对儿童虐待心理干预的相关规定,虽在特殊教育的法律里面涉及到了一些有关特殊儿童心理评估的规定,但法律条款的内容都十分空洞,操作性不强。因此,我国应在与儿童保护相关的法律中,把儿童虐待的心理干预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或制定一项专门的法律法规。“要对儿童虐待的鉴别标准、评估范围、评估程序、评估原则、评估方法,以及评估人员的资格认定等予以明确的规定,对评估工具的研制、使用和管理等有比较具体的说明”,以使心理干预在儿童虐待问题中能够真正地发挥作用,切实保护儿童的心理健康。

(三)成立专门的心理干预机构,促进预防性干预

在我国,许多情况下只有当儿童虐待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如死亡、儿童的身体受到严重伤害或精神出现异常时,相关部门才会介入,学校的安全教育注重的也是身体方面的保护而相对忽视心理方面的保护,这就使得我国的儿童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预防作用不强。此外,实施心理干预的相关机构和资源比较分散,部门职责和权限也不清晰。因此,我国急需独立和完善儿童管理与救助的体制与机制,其下设立专门的处理儿童虐待问题的心理干预机构,一方面接受儿童虐待问题的报告、开展调查、提起诉讼,并对受虐儿童及家庭提供服务等,以此来提高虐童防控的前瞻性;另一方面,应整合社会各方资源,统筹规划和引领儿童相关事务,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儿童安全防护体系与网络,以便集中有效地处理儿童虐待问题。

第7篇:我的育儿心得范文

在长期的国民教育中,新加坡逐渐摸索出了诸多有成效的国民教育的途径和方式。一方面从建国开始政府就将开设公民教育课程作为根本途径,告诉学生系统的道德伦理知识;另一方面非常强调将国民教育目标纳入学校的其他课程和活动当中,整合学生在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各个领域,并和家庭、社会共同进行教育。其实施国民教育的主要途径有:其一,学校德育课程。这是学校进行国民教育的主渠道,绝不动摇。其二,各科日常教学渗透。新加坡各学校充分发挥各科日常教学的德育教育作用,通过渗透和整合,对学生进行国民教育。这是国民教育富有成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三,课外辅导活动。为了凸显和实现国民教育的目标,新加坡各学校普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辅导活动。其四,社区服务活动。这是新加坡进行国民教育的又一重要途径。其五,社会和家庭教育。新加坡学校在实施国民教育的过程中,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作用,通过建立广泛的社会教育网、教育监督站,创立融学校和社会机构为一体的互动合作的文明社区。

新加坡多管齐下的国民教育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在我国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不能仅靠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单打独斗,而应该“全民皆教”,共同担负起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职责和使命。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当然责无旁贷,要充当起教育的先锋和主力,且必须使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育,让德育内容真正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中。在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上不仅要有理论讲授,还要采取多种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可以是课堂讨论、模拟法庭、快乐大本营、知识竞猜、小品、相声等。同时为了提高德育实效,还应该将德育目标贯彻到全部教学和校内工作乃至社会的各个领域,坚持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五、必须确保课程内容的活泼型

如果我们仔细翻阅一下新加坡国民教育的课程,就会发现:新加坡国民教育课程形式活泼,引人注目。从教材内容上来看,与国民教育相关的德育教材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减少抽象的理论,注重实用性。从教材形式来看,引人入胜,情趣盎然。通常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作为故事框架,同时适当穿插历史故事、寓言和童话,版面设计更是新颖、漂亮,充满生活情趣,在视觉效果上大大冲淡了课程或多或少所具有的“说教性”。从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上来说,讲究灌输和启发相结合,非常注重形式的活泼性、学生的参与性。从教学手段上来看,现代教育技术的普遍运用,为提高课堂的生动程度提供了支持。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教育部根据不同时期道德教育的需求和重点,对国民教育课程及教材进行了多次改革和修订,不墨守成规,锐意改革进取,使新加坡国民教育课程针对各个时期的不同问题而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自建国以来,在目标、内容、形式、手段上,新加坡的学校国民教育都不断地随着国情的变化而进行着变革,正是在这种不断反思和改进的过程中,国民教育课程具有了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并且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

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近年来,我国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纯理论”和“教条式”的教材已经淡出我们的视线,教材开始变得生动活泼、图文并茂,逐步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但由于受学科特点的限制,相对来说,道德与法治教材还是显得刻板单调,尤其是一些理论知识的灌输让学生“想说爱你不容易”。笔者认为,要让学生真心爱上道德与法治学科,道德与法治教材必须与时俱进,彻底改头换面,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爱不释手。要将刻板单调的原理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案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感受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美,由此爱屋及乌,由衷爱上这门学科,不至于让道德与法治学科成为最不受学生喜欢的学科。

六、必须确保师资队伍的示范性

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对国民教育教师的选择和培训。凡是担任国民教育的教师,除了自己努力追求新知识外,还要是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公民。新加坡学校国民教育相关课程选择教师,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能够成为青少年道德教育学习的楷模。教要以身作则,身正垂范;以德治教,要具备对社会问题的意识及敏锐性、批判性思维、适应能力等。承担国民教育的教师既要做好“经师”,又要做好“人师”,用自己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然而,我国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队伍却让人担忧,如果我们仔细调查一下就会发现,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队伍良莠不齐,其中不乏优秀的“正规军”,但也有不少教师是半路出家的“改行教师”,甚至有不少教师是因为不能胜任其他所谓的“主学科”而改教道德与法治课,滥竽充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成了“杂牌军”。特别是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不参加中考的地区,或者不参加中考的年级中,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在基层学校,领导们在潜意识中都觉得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性不强,谁都可以教,以致有的学校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出现了“大杂烩”的现象。打铁还需自身硬,由于教师的不专业和素养不高,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有鉴于此,要提高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的有效性,提高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形象,学校应该挑选自身素质高、有敬业精神的教师担任,并且必须参加专门的培训,不合格的教师不能担任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迫切需要教师具有较广博的知识储备、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成为学生信服的楷模,是学生道德品质的航标和灯塔。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不能只是重视教学的业务指导,更要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师的道德、社会责任与职业特征教育,使道德与法治教师在人生价值观、公民素养等方面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真正担负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公民意识、道德品质的重任。

七、必须确保教育形式的实践性

新加坡国民教育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还在于新加坡国民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得法到位。新加坡的国民教育能充分考虑和针对学生的心理和认识发展规律,制定适合不同年龄层级的教育计划和纲要。在教育中充分遵循德育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顺序,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及分析道德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推理及道德价值判断。新加坡的国民教育十分尊重学生个性特长,激发其主体性,使其自觉提升道德境界。新加坡的国民教育能重视社会实践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开展各种德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变。在实践中,学生的道德认知得到强化,情感受到激励,意志得到锻炼,最终促使相应的行为习惯形成。

反观我们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习惯于采取“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育。为了防止学生出现意外事故,教师不肯将学生带出课堂,“清一色”地在纸上画画,照本宣科,导致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普遍不感兴趣。道德与法治学科沦落为最不受学生欢迎的学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此,我们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必须尽快更新观念和内涵,把社会需要与人的发展要求有机结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有侧重地进行不同阶段的德育教育,自觉把德育教育与生活教育相结合,在道德实践中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八、必须确保执行力度的强制性

第8篇:我的育儿心得范文

【关键词】 基层医院; 早产儿; 窒息; 高危因素; 干预

The Multicenter Study of Premature Choking Related Risk Factors and Early Intervention in the City Basic-Level Hospitals/ZHU Xiao-lian,ZHANG Wei-ling,ZHANG Li-jua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08):079-08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mature choking related risk factors and early intervention measures in the city basic-level hospitals.Method: 2154 cases of ≥28 weeks neonatal birth were collected from shenzhen city district, township and village community basic-level hospitals, 210 cases of premature infants, 1944 cases of full-term newborns, premature babies suffocation related high risk factors were analyzed by single factor analysis and multi-factor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early intervention measures were targeted drawed up.Result: The incidence of preterm infants asphyxia 12.86%, full-term newborn asphyxia rate was 1.80%, it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 Basic-level hospitals; Premature infants; Asphyxia; Risk factors; Interven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Shenzhen Bao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Shenzhen 5181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8.022

早产儿窒息发生率呈逐渐增高的倾向,新生儿窒息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早产儿死亡与致残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家庭与社会负担与伤害[1]。随着深圳市经济的发展,人们注重优生优育,如何降低早产儿窒息风险,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已经成为医务工作者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2]。本研究通过分析本市基层医院早产儿窒息相关高危因素及早期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建立深圳市2015年4月

1日-2016年3月31日新生儿数据库,收集深圳市市区级、乡镇社区等基层医院出生的≥28周新生儿2154例,其中早产儿210例,足月新生儿1944例。

1.2 诊断、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诊断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第7版教材关于早产、Apgar评分的定义标准与窒息的诊断标准[3],(1)早产:妊娠28~37周(196~258 d)分娩的活产婴儿;(2)Apgar评分:评估内容包括皮肤颜色(全身紫色:0分;手足末梢青紫色,

1分;全身粉红色:2分);心率(听不到心音:

0分;≤100次/min:1分;>100次/min:2分);呼吸(无呼吸:0分;呼吸节律不齐:1分;呼吸规律:2分);肌张力(肌张力松弛:0分;肌张力亢进或低下:1分;肌张力正常:2分);反射(弹足底或其他刺激时无任何反应:0分;弹足底或其他刺激时低声抽泣或皱眉:1分;弹足底或其他刺激时大声啼哭:2分)。(3)窒息:具有产前高危因素,Apgar评分≤7分,合并呼吸抑制,脐动脉血pH

>7分、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7分但出生后10 min Apgar评分

1.2.2 纳入标准 深圳市市区级、乡镇社区等基层医院出生的新生儿。

1.2.3 排除标准 家属放弃的极低出生胎龄(

1.3 调查方法 (1)制定新生儿出生信息调查表:充分学习、分析早产儿窒息的相关文献资料,选取早产儿窒息相关高危因素纳入新生儿出生出生信息调查表中,调查表内容包括:新生儿一般资料(住院号、性别、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出生日期、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监护人联系方式)、围产期资料(孕母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分娩前孕产检次数、孕期继续工作、胎膜早破、胎膜早破、宫内感染、下生殖道感染、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近两次妊娠间隔、盆腔手术史)、临床症状、治疗转归、随访与最终诊断等信息。(2)早产儿窒息资料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多胎、胎儿宫内窘迫、难产、子宫收缩异常、出生1、5、10 min Apgar评分、头颅CT、窒息抢救(气管插管、抢救药物、氧疗)、合并症与转归等。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早产儿相关高危因素分析 性别(男)、孕母年龄≥35岁、孕前BMI≤23 kg/m2、产检次数≤4次、孕期继续工作、合并胎膜早破、宫内感染、下生殖道感染、近两次妊娠间隔

2.2 早产儿窒息相关高危因素分析 早产儿窒息发生率为12.86%(27/210),足月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80%(35/194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2.88,P

3 讨论

早产儿是指出生胎龄

本研究结果显示,早产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足月新生儿,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相一致。早产儿窒息发生风险较高的原因主要为:(1)早产儿皮肤较薄,机体贮存糖原与脂肪组织较足月新生儿少,容易导致脂肪糖原组织耗尽,出现低血糖风险,因此,出生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新生儿窒息风险越高[8]。(2)早产儿肺组织发育不完全,缺乏足够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容易导致肺通气与肺换气功能异常,容易收到正压人工呼吸的损害,增加新生儿窒息风险[9]。(3)早产儿神经系统与肌肉组织发育不完全,缺乏呼吸系统驱动支配功能,增加新生儿窒息风险[10]。因此,早期降低早产相关高危因素在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风险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男)、孕母年龄≥35岁、孕前BMI≤23kg/m2、产检次数≤4次、孕期继续工作、合并胎膜早破、宫内感染、下生殖道感染、近两次妊娠间隔

综上所述,早产儿较足月新生儿窒息发生风险显著增加,制定早期干预措施以降低早产儿及其早产儿窒息相关高危因素有助于降低早产儿窒息发生风险及其改善窒息早产儿的疾病转归。

参考文献

[1]刘葵.血清CRP及脐动脉血气对早产儿窒息的诊断意义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2):162.

[2]邢子君,周宁,梁燕清.脐血血气分析和乳酸测定对早产儿窒息的诊断意义[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5,24(4):101.

[3]姜凯,谢琼,于凤琴.围产期缺氧早产儿心功能变化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的关系[J].贵州医药,2015,39(4):304-305.

[4]吴云霞.早产儿肌酸激酶同工酶影响因素及果糖干预效果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4,43(23):2800-2801.

[5]于雁玲,盖建芳,冀.早期应用小儿氨基酸对窒息早产儿宫外生长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11):1580-1582.

[6]杜薇,徐斌,王海丽,等.窒息儿早产儿血浆脑利钠肽右室 Tei指数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学,2014,20(12):2004-2006.

[7]胡媛,杜薇,白显树,等.早产儿和窒息儿肺动脉高压时肺静脉血流频谱的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23):1952-1954.

[8]李晋辉.早产儿产房复苏用氧的相关问题[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10(6):100-103.

[9]方承蕙.早产儿窒息性脑瘫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1):157.

[10]张红霞.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5,29(30):5181-5182.

[11]石增晔.围生期高危因素与新生儿窒息关系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4):52-53.

[12]曾丽萍,梁秋红,何苑苑.围生期高危因素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分析[J].医学综述,2015,21(12):2271-2273.

[13]鲍丽娟,胡丽娅,缪小红.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8):38-40.

[14]庞正钰,杨妹,孙艳萍,等.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5,39(7):795-796.

第9篇:我的育儿心得范文

关键词:新巴塞尔协议;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风险分析、风险预测、风险控制等方法,预测、回避、排除或者转移经营中的风险,从而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保证经营资金乃至金融体系的安全。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与对内放开,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巴塞尔协议最早是由10国集团提出并实施的,对世界银行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积极意义,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国际标准。虽然它发端于发达国家,但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业同样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随着金融全球化,金融创新和金融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如监管资本套利技术),银行业和资本市场的风险变得日益复杂,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已不能正确反映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无法实现其稳定金融体系和营造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的监管目标。因此,巴塞尔委员会2004年6月通过了新巴塞尔协议,以顺应不断变化的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要求。我国加入WTO的过渡期于2007年11月结束,从此我国银行业将全面融入国际银行体系,新巴塞尔协议在发达国家的全面实施,必将对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框架与三大支柱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Basel II)的本质集中在风险的差异性,要求增强评估信用风险的方法。通过对风险更灵敏的最低资本要求寻求提供更注意风险差异的激励。新协议主要由三大支柱(three pillars)构成,分别是:

(一)对银行风险和资本风险的新评估方式

在新协议中,委员会认为“压倒一切的目标是促进国际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健”,而充足的资本水平仍被认为是服务于这一目标的核心因素。新协议重点强调了最低资本充足率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三项风险,规定最低资本充足率的标准仍为8%,但必须是以健全的会计政策与估值方法做基础。信用风险的衡量和计算方法不再以1988年协议中根据债务人所在国是否为经合组织成员国来区分,而是强调自律行为与外部信用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在此基础上以内部评级(internal ratings-based approach简称IRB法)为基础来衡量风险资产,并为内部评级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方法,即标准法、银行内部评级法(基础IRB)和资产组合风险模型方法(高级IRB)。新协议用更加灵活、更加动态化的规则鼓励商业银行在坚持审慎性原则和具备充分数据的条件下,使用自己的内部评级系统。这样更有利于充分考虑各种潜在风险,更精确和更灵敏地区分风险大小,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现代银行业风险管理技术的进步。

IRB法能更准确地反映资本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内在关系,商业银行如果能满足技术和信息披露方面的标准,就可以将测算的借款人资信水平估计值转换成潜在损失,并依此算出监管部门规定的最低资本充足率。基础IRB仅要求计算出借款人的违约概率,其他风险要素值由监管部门提供;高级IRB允许商业银行使用自己的多项风险要素值,但为了顺利实现向IRB资本充足衡量体系转换,商业银行要向监管当局提交完备的内部风险评估制度安排、资产分类制度安排等等。另外,新协议适当扩大了资本充足约束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资本套利行为。

(二)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

新协议要求,监管当局要确保各家银行具备一套建立在认真分析风险基准之上评估资本充足率的完善内部程序。新框架强调,银行管理部门应制定内部资本评估程序,使其资本水平与本行特定的风险状况和控制环境相匹配;监管当局根据银行的风险状况有权要求银行具有超出最低资本的超额资本,并有维持资本水平的策略;监管者应该检查和评价银行内部评估程序与资本战略以及资本充足状况;监管当局应在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到最低限度之前及早采取干预措施。这一要求的提出,强化了资本充足率的监督约束。

(三)信息披露与市场纪律的约束

巴塞尔委员会认为,通过强化信息披露强化市场纪律,是新协议的重要内容。市场的奖惩机制有利于促进银行更有效地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但市场约束作用得以发挥的前提是提高银行的信息披露水平。因此,新协议要求银行建立严格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以便使市场参与者有机会评估银行的资本、风险暴露,评估及管理程序和资本充足率。有效的市场约束有利于加强监督、增加资本充足率和提高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确保市场约束的有效实施,新协议规定银行应提高透明度,在一年内至少披露一次财务状况、经营活动、风险度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信息。从而使市场参与者能估计银行的风险管理状况及清偿能力。

二、我国银行业与新巴塞尔协议

新巴塞尔协议代表了世界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有利于银行风险管理的不断创新。虽然目前尚不具备实施协议的各项条件,但是为了顺应新形势下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国际要求,我们应未雨绸缪,为新协议的实施积极做好准备。

(一)新巴塞尔协议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根据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现状,对照新协议的基本精神和技术方法,新巴塞尔协议的全面实施将对我国银行业产生深远影响。由于近几年我国银行资产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迅速扩大,我国各商业银行的加权风险资产总额增加。虽然可以通过减少风险资产业务和银行内部的利润转移以及外部资金注入增加银行资本金,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对于包括国有企业、银行、财政以及资本市场在内的整个经济体系而言,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新协议对银行内控制度的重视程度在世界范围内提到了更高的水平,这对国有性质的银行建立良好的内部治理机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在评级方法上向银行及监管当局提供了多种选择方式。由于内部评级法较标准法更有利,采用不同评级方法可能得出差距很大的风险权重,造成银行不同的资本配置要求,这使得发展中国家的银行较之发达国家银行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由于新协议是以发达国家银行业的监管水平为依据的,它所提倡的风险管理技术在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相应的人才而无法顺利实施。

(二)我国银行业需要新巴塞尔协议

由于新巴塞尔协议的上述影响因素,中国银监会已经表示,至少在10国集团2006年底开始实施新协议的几年内,中国仍将继续执行1988年的老协议。虽然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能力距离世界领先水平的银行还有相当的差距,无法在短期内具备实施新协议的条件,但是新协议提供了相对比较完整的银行内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形成了最低资本要求、监督检查与市场纪录三大支柱,包括信贷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在内的资本充足率计算框架,代表了世界银行业监管发展的大方向,反映了当今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是银行风险管理最佳实践,新协议有助于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提高。在银行风险方面,它综合考虑了各种风险,推行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使银行资本水平更能反映银行的风险状况。进一步强调了银行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充分考虑了不同性质银行间的差别,突破了传统银行业的限制,从机构和业务品种方面,推广了经典的最低资本比例的适用范围,这为我国银行业未来的综合监管奠定了重要的政策基础。总之,新巴塞尔协议的顺利实施,有利于我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几点思考

面对新巴塞尔协议对风险管理的新要求和新趋势,结合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在以下方面完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第一,建立先进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文化是一种融合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思想、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行为、风险道德标准与风险管理环境等要素于一体的文化力,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风险管理文化就是要倡导和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囊括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各种产品的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推行涵盖事前预测、事中管理、事后处置的全过程风险管理行为,引导和推进风险管理业务的发展。为此,一是正确认识金融风险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风险管理的持久性。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是商业银行并重的两项基本业务,正如银行业务的运行是个循环反复的过程一样,风险管理也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过程。二是明确风险管理的原则和指导思想。银行决策层要把风险文化的培育和完善作为重要职责,明确防范和控制风险是第一生命线的风险管理态度,制定严格的行为操守准则,建立相关的奖惩制度,规范经营,稳健发展。三是努力营造风险管理文化的氛围。一个高效的风险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全体员工对风险很敏感和了解,并将风险意识贯穿于日常的言语和行为中,形成一种道德评价标准和职业环境。这就要对全体员工,特别是市场开拓和风险控制岗位上的员工,加强风险管理知识教育,研究探讨风险管理文化,形成格守诚信、高效规范的工作氛围。

第二,架构全新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健全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实现全方位、全过程风险管理的组织保障,也是完备的风险管理制度和科学的风险管理流程的基础载体,还是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为此,一是整合商业银行后台管理部门,构建现代意义上的风险管理委员会。通过对全行风险内控管理政策、制度、程序的集中统一管理,实现风险管理从事后处置向前期控制转变,从风险资产的管理向资产风险的管理转变。二是在主要业务部门推行风险经理制,对本部门经营管理中的各类风险分别进行日常监测、评估、管理和报告。由于风险经理根据银行风险管理的需要,进行客户的风险识别,最终决定贷款的授信、发放等,所以要建立相关的考核和选拔“准入”制度,严格界定风险经理和客户经理之间的职责划分,力求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三是建立风险管理评价体系,对各级机构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动态考评。在目前情况下,评价体系要以资产质量和资本回报率为主要内容,降低不良资产比率,提高资本回报率。同时,对风险管理政策、风险决策过程进行“回头看”,总结经验教训,并据以完善政策,改进流程,加强管理。

第三,健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运行机制。我国商业银行要实现稳定发展的目标,在重组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体系后,必须建立、健全符合新巴塞尔协议精神的内部运行机制。首先要完善银行运作的自律机制,自觉接受来自监管当局(银监会)的监管指令和来自市场上的存款客户、投资者和有关债权人的约束力。为此,商业银行要以新巴塞尔协议信息披露规则为指导,借鉴美国、新加坡等的经验,按照由内到外、逐步公开的原则,构建多层次的信息披露体系,稳步推进以会计信息为核心包括其他信息在内的信息披露工作。其次要建立资产与负债的对称和平衡机制。所谓对称与平衡,从形式上看就是资产与负债相一致、相吻合;从实质上讲就是按照以存定贷、自主运用、比例管理的原则,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实行资产、负债的期限与利率结构配比的对称性管理。加大结构调控力度,使负债结构进一步优化,资产配置进一步合理,降低负债成本,提高资产整体获利能力。最后要建立健全御险机制。主要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积累机制,不断增补银行的自有资金;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适当提高准备金提取率;逐渐降低风险系数大的贷款资产的比重,扩大风险系数小的证券和其他资产形式的比重;对大额风险贷款实行保险,包括贷款企业财产保险和银行贷款保险;等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