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超星学习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自我同一性;个人评价;贫困大学生;相关研究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4.014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04-0291-04
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是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1]。基于前人的研究,Marcia以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探索和承诺的行为特征为定义标准,划分出四种自我同一性状态:⑴弥散型同一性(identity diffusion),指没有固定的承诺和不主动寻求形成承诺,处于没有目的与价值的彷徨迷惑之中,是最不成熟、最低级的同一性状态;⑵排他型同一性(identity foreclosure),指没有经历过探索就对一定的目标、价值观和生活信念形成承诺,而且这些承诺往往反映了权威人物的要求;⑶延缓型同一性(identity moratorium),指正在经历同一性危机,个体积极思考各种选择的可能性,并积极探索自我的目的、价值信念,但尚未形成最终的承诺;⑷成就型同一性(identity achievement),指已经经历了探索,总体上解决了同一性危机,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与承诺,这是一种最成熟、最高级的同一性状态[2]。
近年来,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状态得到了关注。王树青等研究发现,处于延缓状态的大学生占67.5%,其他的三种状态各占10%左右,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与父母教养权威性、同一性风格、亲子沟通都都存在相关关系[3-4];李文道的研究则发现,处于延缓状态的大学生占40%左右[5]。然而,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方面的研究至今仍为空白。面对贫困,他们有些更加自信,而有些则显得很自卑。对个人评价的这种差异,自我同一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因为自我同一性作为对自我的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它既包括对自我的价值观、生活目标等精神层面的认识,也包括对自我所处的环境,对自身的经历的认识,并以此对自我做出合适的评价,促进自我的发展。由此本文假设,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个人评价密切相关。
本文的被试都来自潮汕地区。潮汕文化在鲜明的特色中蕴含着多元的文化因素,潮汕人既受儒家文化又受重商观念影响,家族主义与出人头地观念特别牢固[6]。在这种特殊的文化生态下成长的贫困大学生,一方面其通过读书改变贫穷命运的动机、出人头地的观念会更强,许多潮汕商人的成功更是一种示范;但另一方面,对于某些贫困生来说,高校的生活与学习竞争中由于家庭环境带来的失意往往让他们对自我的认识与定位出现危机。自我同一性在特殊的经济、文化生态下,对个人的自我评价的影响也会显得特殊。本文以潮汕贫困大学生为对象,研究其自我同一性状态与个人评价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被试为接受“广东潮人海外联谊会”资助的潮汕地区贫困大学生。他们以优秀的高考成绩被广州各重点本科录取,包括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但因家境贫寒无法承担大学的生活费用而通过个人申请及学校推荐接受资助。这些学生的家庭经济贫困程度都必须经过当地村委和民政局证明认定,如单亲家庭,父母双双下岗等,潮汕地区三个市的教育局对申请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进行审核和择优择需推荐,最后由该会再度审核,每年一次召开助学金颁发大会。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05份。其中男女生分别占54.1%和45.9%;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分别占28.3%、41.5%、30.2%;年龄19~21岁。
1.2 工具
1.2.1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the Extend Objective Measure of Ego Identity Status-2,EOM-EIS-2)[1]
该量表共64道题目,分为4个分量表:成就型 (ACH)、延缓型 (MOR)、排他型 (FOR)、弥散型 (DIF)。采用6点计分,1代表非常赞同,6代表非常不赞同。在本研究中其内部一致性系数0.906。
1.2.2个人评价问卷(Personal Evaluation Inventory,PEI)[7]
该问卷用来评定自我评价的一个方面――自信。共54个条目。分为学业表现、体育运动、外表、爱情关系、社会相互作用及同人们交谈6分量表,除6个分量表外,还有一些条目是评定总体自信水平和有可能影响自信判断的心境状态。采用4级计分,1=非常同意,2=基本同意,3=基本不同意,4=极不同意。在本研究中,该问卷总的Cronbach α系数是0.886,分量表学业表现、体育运动、外表、爱情关系、社会相互作用、同人们交谈的α系数分别为0.342、0.880、0.768、0.750、0.718、0.811。
1.3 研究程序
问卷采用团体施测法。利用该团体召开“第三届颁发助学金大会”上同时对所有被试进行施测,测试前由主试按指导语训练被试学习使用这一问卷,再正式施测,约30分钟完成全部问卷并及时回收。
1.4 统计方法
进行ANOVA检验、积差相关分析以及典型相关分析。
2结果
2.1潮汕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性别差异
表1显示,女生弥散型得分高于男生。
2.2 潮汕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个人评价的相关分析
潮汕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自我评价的相关性见表2。
2.3潮汕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个人评价的典型相关分析
典型相关分析考察了自我同一性状态(W)与个人评价(V)两组变量的关系。典型变量(W,V)的Wiks检验的∧=0.513,P
个人评价与自我同一性的典型相关分析见图1。典型变量W在社会相互作用上的因素负荷最高,其次是同人们交谈、自信水平、体育运动、心境状态、爱情关系、学业表现、外表。对于自我同一性状态,典型变量V在弥散、延缓、排他及成就四个维度上,因素负荷分别为:-0.789、-0.436、-0.061及0.808。这表明,自我评价的社会相互作用、同人们交谈、自信水平、体育运动、心境状态、爱情关系、学业表现与自我同一性的弥散、排他及成就都有很强的相关。此外,典型相关变量组解释了自我评价典型变量W的39.6%,解释了自我同一性V的36.7%。自我评价典型变量W通过典型变量组可以解释自我同一性方差的15.9%,而自我同一性典型变量V通过典型变量组可以解释自我评价方差的14.7%。
3 讨论
3.1 潮汕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性别差异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潮汕贫困大学生中,女生自我同一性的弥散程度要比男生强,这与国外Archer[8]和Kroger[9]以及国内王树青等人[3]的研究结果不同,他们的结果都是男女两性在同一性形成的大多数方面不存在性别差异。然而,国外也有研究发现,青少年晚期的女性在延缓和扩散上的得分高于男性[10],郭金山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存在明显的性别特征,对于成就型同一性状态,男生显著地优于女生,而对于排他型和弥散型同一性状态女生则比较显著地多于男生[11],这与本文女生弥散程度要高于男生的结果一致。具体深究到潮汕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而言,该地区受传统男尊女卑影响,家庭与社会对男性的期望更高,他们往往背负着振兴家族、摆脱贫困的重任,迫使男性要对自我能力、自我责任及将来的努力方向做出思考,而女性在潮汕地区则是被赋予相夫教子,料理家务的角色,这些导致女性的弥散程度相对男性要高。
3.2 潮汕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个人评价的关系
对于两个主要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自我同一性与个人评份有很多重叠部分,这一点从他们之间具有一定水平的共享方差得到证据。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到,个人评价多维度与弥散型、排他型同一性状态呈负相关,与成就型同一性呈正相关,这样的结果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而延缓状态与个人评价之间不相关的结果,我们认为是非常合理的,因为延缓状态作为稳定性最差的一种自我同一性状态,处于该状态的贫困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一样正经历同一性危机。他们积极投入到自我的探索中去,探索各种人生观、价值观,尝试各种不同的选择,却还没有形成最终的人生观,从而影响了对自我评价的稳定性,这就使得它与个人评价关系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的被试都是来自潮汕地区的贫困大学生,相同的文化背景使被试同质性高,他们在儒家文化及重商观念的影响下家族主义与出人头地观念特别牢固,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及个人评价深受这种文化的影响,也因此使得该研究推广到贫困大学生受到一定的限制。另外一个不足之处是学业表现分量表的信度只有0.342,同质性较低。但此次研究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自我同一性对贫困大学生发展和大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启示大学、社会教育工作者应关注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发展,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应成为心理学、教育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郭金山,车文博.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51-55.
[2]Kroger J. Discussions on Ego Identity[M].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1993:13.
[3]王树青,张文新,张玲玲.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同一性风格、亲子沟通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59-65.
[4]王树青,陈会昌,石猛.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发展及其与父母教养权威性、同一性风格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65-72.
[5]李文道.大学生同一性发展的特点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6]杜经国,杜昭.有关汕头文化的两个问题[M]∥汕头大汕文化研究中心,汕头市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编.潮汕文化论丛.初集.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7]季益富,于欣.个人评价问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增刊):326-328.
[8]Archer SL. A feminist's approach to identity[M]∥ Adams GR, Gullotta TP, Montemayor R.Eds. Adolescent identity form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1992.
[9]Kroger J. Gender and identity: The intersection of structure,content and context[J]. Gender Roles, 1997, 36(11/12): 747-770.
[10]Fregeau DL, Barker MA. Measurement of the process of Adolescence: Standardization and interpretation[J]. Adolescence, 1986, 21:913-919.
中图分类号:R743.3 R255.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8-0756-01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而在引起脑梗死的因素中,颈动脉斑块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欧美约2/3脑梗死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在我国大约占1/3。现对5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以达到预防和减少脑梗死的发生为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病人50例,男37例,女13例,年龄(38-72)岁,排除合并心房纤颤者,并经头颅CT和磁共振成像(MRI)证实病人的梗死灶与此次症状相符合。
1.2 方法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onoline Omnia彩色多普勒超生检测仪,主要探查双侧颈总动脉(CCA)、颈动脉分叉处(BIF)、颈内动脉颅外段(ICA),观察管壁内膜有无斑块形成、斑块类型、内一中膜厚度(IMT)、斑块处血管狭窄率等超声学特征。并根据其超声学特征将其斑块分为扁平斑、软斑、硬斑、混合斑引,其中硬斑回声增强,其后不伴有声影;软斑为弱回声,等回声或混合性回声,其后不伴有声影。管腔狭窄率=(狭窄处近端正常血管管径一最狭窄处血管管径)/狭窄处近端正常血管管径×100%。
1.3 血管狭窄程度的分级采用文献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超声分级。I级:IMT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50例病人中,42例(84%)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左侧78块,右侧72块,左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斑块左右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主要分布在颈动脉分叉处,斑块类型以扁平斑多见(扁平斑60块,软斑35块,硬斑44块,混合斑1l块),与其他类型斑块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21±0.05)ng/ml、(86.31±24.05)ng/ml、(0.31±0.14)n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冠心病;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诊断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9.015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n significance of joint inspection of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serum homocysteine in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LIU Guo-lian, LI Xia, CHEN Yu-feng.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Guangdong Province Maoming City People’s Hospital, Maoming 52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value of joint inspection of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and serum homocysteine (HCY) in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There were 120 suspecte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atients as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0 cases in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able angina pectoris), and 40 health examination people as control group. All study subjects received joint inspection of hs-CRP and serum HCY. Results Stable angina pectoris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had HCY as (12.58±4.25) μmol/L,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as (186.25±85.36) pg/ml,
hs-CRP as(1.68±0.89) ng/ml, myohemoglobin as (124.36±36.47) ng/ml, troponin as (0.74±0.95) ng/ml.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had HCY as (13.98±4.74) μmol/L, BNP as (451.36±89.36) pg/ml, hs-CRP as (1.75±1.27) ng/ml,
myohemoglobin as (154.25±38.61) ng/ml, troponin as (1.65±0.47) ng/ml.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patients had HCY as (15.96±5.18) μmol/L, BNP as (765.36±105.69) pg/ml, hs-CRP as (1.87±1.47) ng/ml,
myohemoglobin as (174.85±42.95) ng/ml, troponin as (1.78±1.42) ng/ml. All were higher than (9.56±2.47) μmol/L,
(59.36±30.47) pg/ml, (0.21±0.05) ng/ml, (86.31±24.05) ng/ml and (0.31±0.14) ng/ml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Serum homocysteine; Diagnosis
冠心病常见的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若未及时干预, 可直接威胁患者生命, 对此应加强患者临床诊断和治疗[1]。目前临床常用的实验室指标为血清HCY、hs-CRP, 其中HCY属于含硫基氨基酸, 是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 hs-CRP属于炎症标记物, 有研究表明, 将两种实验室指标联合检测, 可提高临床诊断正_率 [2]。本文旨在探索冠心病诊断中hs-CRP与血清HCY联合检查的临床意义, 具体的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20例
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本次研究对象均知情, 且签署书面同意书。排除标准:危重症者;排除沟通障碍者;存在精神家族史者;依从性较差者。观察组患者年龄36~69岁, 平均年龄(48.69±8.51)岁;其中40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男14例、女26例), 40例为心肌梗死(男16例、女24例), 40例为稳定型心绞痛(男13例、女27例)。对照组年龄35~68岁, 平均年龄(48.47±6.51)岁, 男15例、女25例。两组研究对象及各亚组之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试剂和仪器 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选用OLYM-PUS AU5800型号, 试剂为原装配套)检测hs-CRP、HCY;使用贝克曼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UnicelDXI 800)检测血清肌红蛋白;使用瑞莱生物工程试剂检测肌钙蛋白、BNP。
1. 2. 2 标本处理和采集 抽取研究对象清晨2 ml静脉血, 进行血清分离处理(实施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分离血浆), 等待血液凝固后, 检测患者体内hs-CRP、血清HCY、BNP。
1. 3 观察指标 对比各组研究对象的HCY、BNP、hs-CRP、肌红蛋白、肌钙蛋白水平。分析hs-CRP联合血清HCY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检验。P
2 结果
2. 1 观察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HCY为(12.58±4.25)μmol/L,
BNP为(186.25±85.36)pg/ml, hs-CRP为(1.68±0.89)ng/ml, 肌红蛋白为(124.36±36.47)ng/ml, 肌钙蛋白为(0.74±0.95)ng/ml;
心肌梗死患者的HCY为(13.98±4.74)μmol/L, BNP为(451.36±
89.36)pg/ml, hs-CRP为(1.75±1.27)ng/ml, 肌红蛋白为(154.25±
38.61)ng/ml, 肌钙蛋白为(1.65±0.47)ng/ml;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HCY为(15.96±5.18)μmol/L, BNP为(765.36±105.69)pg/ml,
hs-CRP为(1.87±1.47)ng/ml, 肌红蛋白为(174.85±42.95)ng/ml,
肌钙蛋白为(1.78±1.42)ng/ml, 观察组各种患者各指标数据均高于对照组的(9.56±2.47)μmol/L、(59.36±30.47)pg/ml、(0.21±
0.05)ng/ml、(86.31±24.05)ng/ml、(0.31±0.14)n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120疑似冠心病患者中, 100例确诊为冠心病, hs-CRP联合血清HCY在冠心病患者中灵敏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8.00%、95.00%、2.00%、5.00%, 均优于hs-CRP检测的72.00%、50.00%、28.00%、50.00%和血清HCY检测的73.00%、45.00%、27.00%、5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情重、死亡率高等特点, 若不及早治疗、诊断, 可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早期临床常使用的诊断方式有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 通过多项研究实验, 发现实验室检查效果更为显著, 其中以hs-CRP联合血清HCY指标诊断价值性最高[3-8]。
HCY属于人体代谢产物, 可作为冠心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当机体血清HCY水平值呈上升趋势时, 则表明患者体内存在内皮毒性, 其可影响平滑肌正常功能, 引起血管平滑肌增生, 从而加快脂质沉积, 促进血栓形成和斑块钙化, 最终并发动脉粥样硬化[9-12]。hs-CRP是机体最重要的炎性反应指标, 当患者并l炎症反应时, 患者体内hs-CRP水平值可出现上升现象, 其可有效判定患者组织受损情况, 同时在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NP水平值能够反映患者心肌缺血情况, 当患者体内BNP水平呈上升趋势时, 则表明患者存在心肌受损, 同时BNP水平可与心肌受损程度呈正比[13-16]。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观察组各种患者各指标数据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hs-CRP联合血清HCY诊断, 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于慧, 穆彩琴, 刘英霞, 等. HbA1c、hs-CRP与TC、LDL-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并发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25):76-77.
[2] 黄永健, 陈美珍, 张民乐. 血清肌钙蛋白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中国医学工程, 2012, 20 (12):45-46.
[3] 章t, 王湛, 蔡梦娇.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高血压疾病发展的相关性. 广东医学, 2016, 37(13): 1989-1990.
[4] 李晓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高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评估中的价值.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1):20-22.
[5] 张小琼, 范春雨, 吕吉元, 等.血清OPG、hs-CRP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中国现代医生, 2012, 50(2):16-17, 20.
[6] 夏豫, 周瑾, 李春林, 等. 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临床误诊误治, 2010, 23(12):1140-1141.
[7] 张琛涛, 莫新玲. 冠心病、高血压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 中国老年学, 2013, 33(5):1035-1037.
[8] 耿明霞, 何峰容, 殷少华, 等. 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 8(21):2608-2609.
[9] 周建松.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冠心病中的临床价值. 中国临床研究, 2011, 24(4):324-325.
[10] 李燕, 王立忠.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 15(9):1536-1537.
[11] 林志芳, 岑丽莲, 柯尊彬, 等. 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和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分析. 热带医学杂志, 2008, 8(7):704-705.
[12] 金伟明. 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2(4):799-801.
[13] 周仲煜. 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3, 13(2):215-217.
[14] 张季, 朱海燕, 晏燕.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中国临床研究, 2011, 24(8):721.
[15] 宋荣海. 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脂蛋白(A)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11):159-160.
关键词:超星移动图书馆 读秀学术搜索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250-01
在信息技术、互联网、无线网极其发达的今天,本高职院校图书馆能紧跟时代步伐,以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平台和基于元数据的信息资源整合为基础,以适应移动终端一站式信息检索应用为核心,以云共享服务为保障,通过手机、IPad、psp等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为师生提供检索和阅读数字信息资源、自动查询和预约续借业务,为实现数字图书馆最初的梦想: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所需要的任何资源,把图书馆的服务送到读者的手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其中,超星移动图书馆“读秀”,基于3G技术,就是我院推广的学术产品之一。
1 读秀简介
读秀学术搜索是由海量全文数据及元数据组成的超大型数据库,其为读者提供330万种中文图书、10亿页全文资料为基础,为用户提供深入章节和内容的全文检索。以6700多万种期刊元数据及突破空间限制的获取方式,为用户方便、
快捷的提供了最全面的期刊文章。
通过读秀学术搜索,读者能一站式搜索馆藏纸质图书、电子图书、随书光盘等学术资源,几乎囊括了本单位文献服务机构内的所有信息源。不论是学习、研究、写论文、做课题、拓展阅读,读秀都能为读者提供最全面、准确的学术资料。而且是随时随地的,不再用过去的老方法―― 跑图书馆,消耗大量时间,花费不少精力,查询纸质图书的唯一办法。
现在,随着3G技术的不断推进,移动图书馆比数字图书馆更先进了一步。由于移动图书馆基于3G技术,是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具有手机增值服务和图书馆增值服务的双重性,是新技术的代表,具有方便、灵活,不受时间、空间和物理设备的限制,为读者打造一个随身的图书馆,读者可随时随地访问图书馆资源。
移动图书馆更新了读者的理念,拓展了读者的视野,解放了读者的体力、精力,读者简洁、快速地就能得到自己所需!这一切归功于稳定、和谐的社会大环境,归功于知识、技术的不断创新!
1.1 如何利用读秀搜索获得学术文献
1.1.1 图书搜索
读秀图书搜索特点如下。
(1)提供的搜索范围广阔快捷。
(2)提供图书的目次(章节)搜索。
(3)揭示图书信息丰富,提供封面页、书名页、版权页、前言页、目录页、正文部分页的试读。
(4)一次搜索可以获得馆藏纸书、馆藏电子书、随书光盘、图书馆文献传递等所有可以使用的资源。
1.1.2 知识搜索
知识频道将240万种图书等学术文献打散为10万亿页资料,当您输入一个搜索词时,读秀将在10亿页资料中寻找包含搜索词的章节、内容和知识点,为读者提供了突破原有一本本图书翻找知识点的新的搜索体验,更有利于资料的收集和查找。
1.1.3 一站式搜索
读秀集各种学术资源于同一平台,您在搜索任何词时,可以同时得到相关的各种学术资料(显示在页面的右侧),避免反复登录、查找的繁琐过程。一次搜索,即可获得本单位文献服务机构内所有的资料,为读者提供全面的学术信息。
1.2 如何利用读秀获得更多的研究信息
利用读秀获得更多的研究信息,有以下四种方式。
(1)可以查看图书被引用的情况报告。
(2)可以查看搜索词的趋势分析图。
(3)可以查看搜索报告。
(4)可以查看本馆馆藏结构分析。
1.3 多种检索入口
(1)快速检索、高级检索和专业检索
(2)图书分类导航。
读秀图书频道首页,在检索框后方设置有图书“分类导航”链接,点击“分类导航”进入图书导航页面。
(3)期刊导航。
(4)二次搜索。
为了使您快速获取有效搜索结果,读秀提供了二次搜索功能。支持多个词的同时使用(中间用半角空格分开)。
(5)另外,“读秀”对检索结果进行各种排序,并在结果中按照重要性优先显示。全面、权威的参考咨询服务,可以向读者提供任意文献的任何资料,满足读者查找文献以及知识搜索的需求。
1.4 超星阅览器(ssreader4.0)
超星移动图书馆“读秀”学术,已是比较成熟的技术,超星阅览器是不可却的工具。超星阅览器除阅读图书外,还可用于扫描资料,采集整理网络资源等,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便捷服务。
1.5 超星学术视频(ssvideo)
超星学术视频,汇集了海内外一流大家名师学者多年的学术精华,让学生零距离感受他们的分采,聆听大师的教诲。任何时候你都可以选择任何一位名师的课程进行在线或者下载学习,为广大学子建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天地。
超星学术视频目前已拍摄完成10万多集,分为哲学、文学、工学、理学、医学、农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军事学、法律政治、治学方法,大师风采等14个类别。读者可以在线观看,也可以下载到手机、MP5、pad等学习终端进行离线学习,很方便且随意。
1.6 如何解决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借后服务)
使用前,要告诉大家输入有效网址进入读秀学术首页。在使用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可以拨打客服电话,或发送邮件到客服信箱联系经销商,将意见和建议根据用户的需求不断改进。我认为这一点很重要,是超星移动图书馆不断持续改进的直接方法,很有必要强调。因为“读秀”提供的全新服务方式,能更加完美地服务各位读者。
另外,“读秀”在服务读者方面要制定相应的借阅政策和措施,安全保障每次使用过程中的稳定。
2 结语
总之,超星移动图书馆,基于3G时代的统一检索,畅享多种终端,海量资源移动阅读,数字与移动服务集成,自由而个性化的服务体验,使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手段更加现代化。在此,我希望更多的学校和企事业研究单位应用和推广,让我们共享人类现代的科技成果,为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祁卓麟,李其圣.百链云图书馆与高校文献传递服务对比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3(1):43-46.
[2] 读秀学术搜索使用手册[M].1-14.
关键词:课堂形态;个性化教学;大数据;超星泛雅平台;Linux系统管理
引言
近年,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社会快速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对教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作为“一端联系学生,一端连接社会未来的关键”的课堂教学,实际上也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发生着从“标准化”到“个性化”的根本转变[1]。
1职业教育课程的面临的转变
学校产生之后的很长时间里,中西方都有很长历史的“因材施教”的课堂[2]。孔子通过解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等学说,形成了他的“因材施教”的主张;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本质是通过学习者练习不同情境的思辨,塑造学习者的思维结构。目前通行的标准化课堂萌芽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过渡期,成型和发展于班级教学,它的特点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式与教学评价都按照标准化的模式执行[3],在近30年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标准化课堂教学载体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需要,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在线数字化课程网站和教学资源库进行线上线下衔接式学习,正成为趋势。近年来,新形态课程受到众多高校的重视,在平台建设和课程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在创设教学新环境、创建新课堂教学模式、运用新形态教学方法与手段、重塑新学习评价方式等方面也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充分利用数字化工具,成为新形态课程的重要手段。
2基于超星泛雅平台数据分析的Linux系统管理新形态课程实践
Linux系统管理在计算机职业技术教育里,是一门相对成熟的课程。近年来,Linux操作系统因为其开源和安全等多方面特性,正逐渐成为主流的企业网络服务器系统。我国高职计算机网络等专业日益重视学生Linux能力的培养,开设了相关课程,因其实践动手要求高、技术更新换代快等特点,从课程设立开始,国内各高职院校就不断开始教学改革探索,有基于工作过程的、有基于内容重构和基于项目驱动的,还涉及情景教学、案例法教学、讨论训练教学、归纳法教学和问题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重构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1超星泛雅平台的学习过程数据和学生个性化类别
泛雅平台是一款学校本地化部署的课程平台,是校内自建数字化课程的载体,通过平台,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课件、视频等学习资料,可以设计学习任务点,布置课堂作业,进行在线讨论;学生可以利用进行课程在线学习,完成课堂作业,并且能对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在线咨询和讨论。泛雅平台主要包含了8个大的模块,分别是网络教学门户、教学资源库、学习空间、幕课课程建设、教学互动平台、教学管理评估、质量工程、移动学习[4],各个模块之间无缝衔接,协同发挥作用,为网络教学提供全方位支持。笔者的个性化教改借助于该平台的运维数据,主要包括如图1所示的5个维度:①任务点完成度,该数据从泛雅平台的学生管理功能获得,可以了解每个学生对本课程任务点的完成情况,包括任务点完成数、视频观看时长、章节学习次数等信息;②学习进度数据,该数据从泛雅平台的统计功能获得,可以了解所授课班级的整体学习进度情况,包括平均进度、最快进度、最慢进度,以及课件的平均观看时长、最长观看时长、最短观看时长;③作业统计数据,该数据从泛雅平台的作业统计功能获得,不仅可以了解所授课班级的整体作业完成情况,还可以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作业成绩、主客观题的答题数据;④教学预警数据,数字化课程平台最大的优点就在于把所有的学习过程数据进行了记录,该数据从泛雅平台的教学预警功能获得,可以从学习次数、作业分数、综合成绩、任务点完成率等16个权重数据筛选学生进行动态观测和预警;⑤综合成绩数据,该数据从泛雅平台的成绩管理功能获得,以本课程为例,可根据权重设置,把课程成绩分成章节学习、参与讨论、作业情况、考试情况、课堂互动以及线下成绩等多个权重项进行统计和计算。在每次教学活动结束后,认真分析每个班5个维度的学习过程数据,通过半个学期的教学,大体将学生甄别为以下4类。第一类学生,任务点完成度好,学习进度超班级平均值,作业按时完成并且准确率高,综合成绩排班级前列。此类学生,有本课程的学习能力,对课程有深厚的学习兴趣,此类学生,归类于绿色个性化分类。第二类学生,任务完成度好,学习进度超班级平均值,作业能按时完成,但准确率不高。此类学生,有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但由于长期形成的学习习惯差、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弱等原因,导致虽然学习很努力,但学不得法,此类学生,归类于黄色个性化分类。第三类学生,任务完成一般,学习进度一般,作业能按时完成,但应付态度明显。此类学生,属于目前教学的大多数,归类于橙色个性化分类。第四类学生,任务完成度差,学习进度慢,教学预警和综合成绩数据明显落后大多数学生,归类于红色个性化分类。
2.2学习过程数据统计分析
在2016—2018年的数字化平台课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笔者对2018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2个班97位同学,分4个阶段进行了学习过程数据分析,并且在第三、四阶段进行个性化干预的教学改革探索,数据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针对第一类绿色分类学生,在半个学期教学后,通过平台调查问卷等反馈,明显感觉到正常的教学进度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进度,因此,在平台提供的PBL功能模块中,增加了与课程对应的基于企业项目的案例。针对第二类黄色分类学生,通过进一步细化教学内容,分解教学实例,如第四章磁盘管理章节,从原来的3个小节(分区管理、磁盘配额和磁盘阵列),细分成11个小节,其中磁盘阵列分解成RAID0、RAID1、RAID5和故障模拟等4个小节,强化实践操作演示讲解和个别指导。针对第三类橙色学生和第四类红色学生,在每次教学活动前,增加平台数据的解读分析和个性化督促,并对第四类学生增加教学预警提醒。在教学实践的前2个阶段,从泛雅平台数据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类别甄别,整体变化不大,在第三个阶段开始,对于绿色个性化类别的学生,由于受到PBL项目的激励,很快从常规进度的课堂教学转变到自我学习的过程,自觉借阅图书、网络资源检索以及主动提问,并且带动了橙色个性化类别的同学;黄色个性化类别的同学,由于教学内容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也开始顺利完成课程任务。
3新形态课程之个性化教学改革探索
在很长时间内,标准化和个性化是一组矛盾,它们甚至难以调和,但这些问题,通过数字化课程的支持,有了转变的契机。个性化教学的核心难点:①需要精准评估学习者的实时状态;②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精准使用教学策略和资源;③如何精准评价学习成效,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支持。超星泛雅在线课程教学平台不仅仅是一个课程载体,不是简单地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一些多媒体视频放到互联网上供学习者学习,而是依托平台,通过个体学习者的在线学习行为,感知、捕捉、清晰、汇聚、存储学习过程,为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数据,最终,为个体学习者精确画像[5]。只需要形成以学习者中心理念,并能按照个性化教学方向进行整合利用,就能满足需求,随着教师队伍的进一步迭代优化和学习者自身接触信息技术的时间前移,大规模个性化教学的技术障碍已经逐步消除。
Research of Expansion and Optimization of APP Function of University Mobile Library
Abstract The author found, through Network survey method and firsthand experience,that the service mode and main functions of mobile APP in domestic university libraries are not fully used as it is in foreign university libraries and public libraries. The expansion and optimization scheme of mobile APP function is discussed to provide advi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mobile library App.
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mobile library;APP;function optimized;function expanded
当前,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发展迅速。移动图书馆APP以其内容丰富、功能强大、扩展性强等移动客户端应用特点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网络体验,因此代表了当前移动图书馆技术最为先进、功能最为强大的一种服务模式[1],越来越多的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也选择提供这一满足用户需求、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服务模式。而决定高校图书馆APP寿命的APP用户体验,即APP的功能易用性与完备性如何,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APP具有的功能是否一致?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APP是否需要借鉴国外经验与实践?基于上述两大问题,本研究通过网络访问、安装体验等方法,对国内外能代表高校图书馆APP应用最高水平的13所高校图书馆APP应用及功能情况进行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和分析了我国高校图书馆APP功能的不足与改进之处,最后提出了我国高校移动图书馆APP功能的优化和拓展对策方案,以期为我国高校移动图书馆APP建设服务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1 国内高校移动图书馆的APP服务概况
笔者依据《2015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2](以下简称《报告》),在2015年7月对《报告》中排名前100的高等学校图书馆APP服务现状进行调研。方法为:①通过网络访问各图书馆网站;②查看、记录其开展移动信息服务的情况;③通过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下载、安装各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APP来体验其服务。调研后发现:国内高校图书馆的移动APP建设模式主要有定制开发(包括自主开发和委托外包开发,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都定制开发了自己的移动图书馆APP)与购买商业化产品(如国内的超星移动图书馆、书生移动图书馆及汇文手机图书馆三大商业化APP系统)两种模式;《报告》中排名前100的高校图书馆有90所高校图书馆提供了移动图书馆APP服务;国内高校图书馆的APP建设主要是购买商业化产品,超星移动图书馆、书生移动图书馆及汇文手机图书馆三大APP系统几乎占据了已开通移动图书馆APP服务馆约96%的份额(超星移动图书馆的有79所;书生之家的有6所,其中有3所同时也开通了超星;汇文手机图书馆的有10所,其中有6所同时也开通了超星)。
同时,笔者通过对国内三大手机APP系统(超星移动图书馆、书生移动图书馆及汇文手机图书馆)和代表了定制开发最高水平的高校APP移动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的功能调查和测试后发现:所调研的国内高校移动图书馆APP均已具备了“馆藏信息查询”、“个人借阅信息查询”、“续借预约”、“通知公告”、“新书推荐”、“读者荐购”“在线阅读”与“分享”等最基本功能。依托APP已经能够实现基本的移动信息服务。另外,每一款APP系统也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和技术水平开发了如“多媒体阅读”、“文献传递”、“资源导航”、“在线展览”和“空间预约”等特有功能(见表1)。
2 国外高校移动图书馆APP服务
笔者依据U.S News全球大学排名,对哈佛大学图书馆等前15名中具有代表性的10所大学图书馆进行了网络调查,发现国外高校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APP服务除具有如国内高校图书馆APP服务的馆藏查询、新书推荐等基本功能外,还具有如条码识别、资源推送等国内图书馆APP服务所没有的拓展功能(见表2)。这一结果也说明国外高校图书馆的移动APP通过拓展其服务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大、更深范围的服务而提升了用户的服务体验,也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APP开发与服务起到了借鉴作用。
目前,国外高校图书馆APP的拓展功能主要有:
(1)条码识别。条码识别获取图书馆文献和信息资源,不仅帮助使用者,而省去了输入文字的繁琐;(2)在线展览。在线展览可以在APP系统中展示学校的资源和内容。使用者可以随时使用移动终端浏览所展览的内容;(3)资源推送。资源推送可以是学校图书馆使用APP平台向所有用户推送图书馆的资源,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订制需求定期或不定期的向用户推送订制的资源。此功能在10所图书馆中都有使用,说明此功能较普及而且十分重要;(4)社区。该社区是根据具有共同爱好或兴趣的用户聚集到一起进行交流和学习的模块;(5)在线咨询。在线咨询具有实时的特点,在任意时间点上都需要有馆员为读者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答;(6)虚拟体验。虚拟体验功能主要用于体验对现实环境的模拟。
3 我国高校图书馆移动APP不足之处
通过对上述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APP开发与服务还在功能拓展上存在着内容单一等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发展中予以重视与完善改进。如果结合国内移动图书馆APP服务的开展现状去仔细分析这种问题产生的根源,则会发现功能单一只是其所存在的一个表面问题,其深层问题和不足还包括缺少标识性和文化性、缺乏结合用户的细致设计、缺失个性化订制功能等问题。
3.1 缺少标识性和文化性
如前所述,目前约96%的国内高校图书馆APP服务系统是购买的商业化产品,商业化APP服务系统的构建、设计和研发均由商业公司完成,没有针对具体图书馆设计适合的模式。国内已有学者提出第三方研发的移动图书馆APP标识和名称以第三方公司品牌标识和名称为主,完全不能体现购买和使用移动图书馆平台的图书馆形象。以“超星移动图书馆”为例,笔者通过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下载、安装“超星移动图书馆”APP后,需在APP的用户列表中选取所在学校并使用借阅证登录后使用。经测试,如选择其他学校用户,也可以通过取消 “登录”信息提示框后进入,但看到的界面都是一致的,仅在界面上方显示不同的学校用户名称而已。
可见,作为通用型的商业化APP产品,从APP的名称到APP的有关图片和文字均大体一致,只有涉及到某些具体的功能(如读者登录、本馆馆藏检索)时才体现出差异性。因而,大多高校移动图书馆APP不能符合本校的文化和形象,没有鲜明的标志性和学校图书馆的特色文化。
3.2 缺乏结合读者需求深入细致的设计
通过上述调研结果可以发现我国的商业化移动图书馆APP系统主要功能有馆藏信息查询、个人信息查询、续借预约、通知公告、新书推荐、读者荐购及在线阅读等内容,而其实这些功能通过图书馆Web网站早已实现。换言之,图书馆APP只是对图书馆Web网站功能的简单移植而已。这也表明目前国内移动图书馆APP的开发者对用户的需求及用户体验研究不足,没有根据移动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特点,进行功能拓展和优化。
例如,读者手里有一本老师推荐阅读的书,想检索下图书馆是否有收藏,如果检索功能相同的前提下,因APP一般运行于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屏幕较小,显示的信息较少,操作也没有电脑方便,读者往往会选择使用电脑。但如果移动图书馆APP具有扫描ISBN号二维码直接检索的功能,不再需要输入书名、作者等信息,直接扫描就可以进行检索。但目前并未发现国内有高校移动图书馆APP具备直接扫描ISBN号二维码进行资源检索的功能。
3.3 缺失个性化订制功能设计
不同的读者通过移动图书馆APP获取所需的资源和信息服务是不同的,移动图书馆APP应具备个性化订制功能,如能从界面订制、资源订制到使用喜好订制等多方面实现个性化订制功能设计,读者定会获得更良好的“针对”体验。目前,超星移动图书馆、书生移动图书馆及汇文手机图书馆三大APP系统和代表性定制开发高校移动图书馆(主要为清华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APP都没有个性化订制设计与功能,仅在读者登录后查询自己的借阅信息和下载所需电子图书到书架里时呈现出差别和不同,但这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个性化订制。
4 我国高校移动图书馆的APP功能优化与拓展方案
4.1 设计专属标识,融入学校和图书馆特色文化
高校图书馆可以将各自的馆徽、馆名、馆名题字、颜色、图书馆及学校标识性建筑物场景等嵌入高校移动图书馆APP界面设计中,同时将学校的办学特色、图书馆的办馆特色、馆藏特色资源等文化内容及元素融入到APP中,使读者在使用APP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APP的专属感、亲切感,提升熟悉度体验,从而提高移动图书馆APP的读者接纳度。
4.2 针对APP的载体特性,设计移动图书馆APP特有功能
如前所述,APP的载体一般为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具有屏幕小、显示信息量少、方便携带、随时使用等特性,可根据相关特性设计移动图书馆APP特有的一些功能。
如,“一键式”直达功能设计,包括:(1)“一键续借”,当读者通过APP接收到图书即将超期的推送信息后,需要续借时,读者点击APP中的“确定续借”,即完成续借操作;(2)“一键预约”,对于不在架上已借出图书,读者可以通过APP一键预约。当图书归还时,系统通过APP推送信息第一时间通知读者,方便读者第一时间借到;(3)“一键求助”,对于显示在馆,但是又在架上找不到的图书,读者可以在APP中向书库管理员请求帮助,读者点击APP中的“帮助请求”,即将未借出又不在架上的图书,通过APP直接反馈给图书馆员,便于图书馆及时处理图书遗失或者乱架等异常情况。如,设计图书的ISBN号扫码匹配功能,使读者随时随地快捷查看图书馆是否入藏,而省去读者输入书名、作者等信息查询的繁琐。
再如,APP嵌入电子报刊订阅功能,发送APP推送信息及时提醒读者电子报刊更新信息。还可通过电子期刊版面的导航功能设计,让读者能够轻松在电子报纸不同版面间切换,方便读者直达所需阅读版面。
4.3 以读者需求为导向,提供知识咨询等个性化服务
以读者需求为导向,不断设计和开发移动图书馆APP的个性化订制功能,使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最大满足,如推行:
(1)实时交互的参考咨询服务。读者使用移动终端通过移动图书馆的身份认证并进行信息捆绑,具有身份的唯一特性,无需读者再进行注册、建立用户信息和核对信息,即使读者不登录,不在线也可以收到离线信息,对于图书馆开展移动参考咨询服务具有先天便利条件。对于读者和图书馆馆员,只要移动终端随身,就能进行互动,使读者第一时间获得帮助和信息。
目前,国内移动APP应用客户端,如大家熟知的淘宝网APP中已嵌套其自开发“阿里旺旺”软件,能够实现基于文本、图片和语音的线上实时交流,及时交互,快速响应和解决用户的问题,其易用性和便捷性受到用户的普遍欢迎。高校图书馆可以借鉴相关经验和功能。
(2)语音搜索。各种移动设备体积小,便于随身携带,但与PC、手提电脑比较,文字录入不够快捷。目前,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推出了语音搜索功能,能够进行语音识别,将语音转换为文字,实现关键词搜索。国内移动App,如淘宝、京东商城、当当网等也推出了语音搜索功能,用户只需点击搜索栏中的麦克风图标,然后说话即可进行搜索,免去输入文字的麻烦。移动图书馆APP也应考虑读者在不便输入文字的情况下使用,实现语音搜索,既方便快捷,提高读者查找、获取资源效率,又能扩大信息服务用户范围,纳入更多的用户。
(3)嵌入式读者教育。借鉴MOOC模式,将读者教育内容碎片化,充分利用智能终端的硬件优势和软件优势,通过各种文本、语音、视频、动画,将读者教育内容嵌入读者利用APP的各个情景和过程。读者既可以系统的学习,也可以在利用APP过程中随时调出,反复学习,从而有效克服传统读者“入馆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不直观、现场教学破坏图书馆安静氛围的缺点,同时提高读者“入馆教育”普及率,积极发挥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职能。如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移动APP加入了一些微视频内容,可以使读者随时学习和及时获取所需信息资源。
伴随着科技手段的日新月异不断发展,人类的阅读手段也在受着科学技术承载的影响推动。从甲骨、玉石、丝帛、羊皮、竹简木牍,直到纸张的出现,使阅读变成一种常态享受,再经由传统纸质阅读,发展至电子书的诞生和现今电子书借由多种移动设备大行其道。现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终端几乎人手都有,无线通信网络速度和覆盖范围也在快速发展提升。
1 三种移动服务现状
在经历了十余年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后,“移动服务”将是未来图书馆服务的最主要形态。国家图书馆资源部主任王志庚将图书馆的“移动服务”定义为:图书馆或图书馆联合体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向移动人群和移动设备提供的服务。[1]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图书馆移动服务定义为是指应用于图书馆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为读者提供的信息服务。本文将选取微博、微信和超星移动图书馆三种目前最为普及的图书馆移动服务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析。
1.1 微博服务
1.1.1 应用现状
在新浪微博上,通过高级检索,以“图书馆”作为关键词,限定用户为“认证用户”,地点为“宁夏”“银川”,检索结果共得到3个结果,分别为“宁夏图书馆”“银川市图书馆”,“贺兰图书馆”。
1.1.2 服务内容
以微博为平台的图书馆移动服务,其主要内容是信息、实时咨询、讨论等。微博的运行机制决定了必须由人工在后台管理账号,从而提供各类型内容的移动服务。以其中做的较好的银川市图书馆为例,其微博内容主要包括图书馆服务平台推广、读者活动公告及宣传、惠民便民服务活动推介等。
1.2 微信服务
1.2.1 应用现状
微信官方称目前有超过三亿人在使用微信应用。在此基础上,诸如北大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广州图书馆等国内众多图书馆纷纷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服务,数量上虽然无法同微博用户相比,但发展速度却非常迅速。宁夏各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平台也已开始发展。
1.3 移动图书馆
1.3.1 ??用现状
以目前国内推广最为成功的超星移动图书馆为例,利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工具及登录各图书馆主页查看的方式,了解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宁夏大学图书馆、宁夏医科大学图书馆、北方民族大学图书馆这4个图书馆开通了超星移动图书馆,通过统计对比可以发现,其中开通超星移动图书馆的公共馆有1个,占总数的25%;高校馆为3个,占总数的75%。而银川市图书馆、贺兰县图书馆、固原师范学院、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图书馆则只是部分开通了超星视频或超星电子书等部分内容数据库,并未开通超星移动图书馆。其他更多的地县公共馆及高校高职院校图书馆并未开展超星数据库资源服务。
2 三种移动服务现状存在的问题
2.1 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宁夏地区图书馆开展微博、微信、超星移动图书馆三种移动服务现状的了解,不难发现宁夏地区图书馆在开展移动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1)起点低、起步晚。宁夏地区移动服务整体开展整体情况明显先天就已经不足,以微博、微信和移动图书馆为例,暂且不论服务质量如何,仅看迈出这一步开始这一涉足这一领域的图书馆就寥寥无几、屈指可数,仅为5家。但从整体来看,宁夏地区图书馆在移动服务领域已经明显落后于图书馆界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水平。
(2)服务内容简单单一,服务层次粗浅。目前,宁夏地区图书馆开通的移动服务多数尚还停留在比较简单单一浅层次的服务范围上。通过观察微博内容,可以发现开通微博的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活动通知,新书好书推介,图书馆新闻,开馆闭馆时间通知,到馆路线等,微博质量总体较低。且有的图书馆因为缺乏读者的关注,处于名存实亡无人管理的状态,如宁夏医科大学图书馆微博,除2017年4月25日开通微博当日了3条关于该馆开通试用数据库的通知性质的微博外,至今再无更新微博过。
(3)移动服务影响力较弱,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截止笔者写稿时,贺兰图书馆在新浪微博上的账号拥有173名粉丝关注,微博18条。银川市图书馆在新浪微博的账号有2200名粉丝关注,共微博1447条。宁夏医科大学图书馆新浪微博有8名粉丝关注,微博3条。北方民族大学图书馆拥有1006名粉丝关注,共微博97条。而像陕西图书馆、新疆图书馆的新浪微博关注度粉丝数均已上万。宁夏图书馆超星移动图书馆开通至今,下载并登陆使用该项服务的用户也非常有限。这与图书馆购置开通移动图书馆的成本和所提供的丰富资源有失平衡。
3 对策
针对宁夏地区图书馆移动服务存在的种种问题,通过究其原因,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缓解或是进一步解决:
(1)当地政府加大对于图书馆建设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重视图书馆在促进当地社会全面发展的作用。2017年11月4日,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为图书馆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全民阅读对于小至一个地区大至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及精神文明的创建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2]图书馆的角色定位决定了其首当其冲应在开展全民阅读这一活动中扮演中流砥柱一般无可替代的角色。
(2)提升图书馆馆员自身专业素质,树立图书馆服务与时俱进、积极主动的新理念。在图书馆学界多年大力提倡为用户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服务,国内各大图书馆均在各出奇招、与时俱进吸引读者这样的背景下,宁夏地区图书馆也应该树立服务理念与时俱进,同图书馆学界发展大趋势相接轨。图书馆馆员作为为读者提供信息传递的媒介对象,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才能懂读者之所需,为学科背景、教育背景、工作领域等各不相同的不同读者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移动服务。[3]
(3)图书馆须加强自身营销推广力度强度,强化自身包装,提高信息服务关注度。在人们愈加依赖网络搜索获取信息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缩小甚至消除图书馆方面同广大读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鸿沟,为读者提供开放式、全透明的服务日益重要。图书馆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将传统媒体平台同新媒体平台宣传推广手段相结合,将自身动态、资源建设情况、参考咨询、读者活动等各方面自身所作出的努力和发展动态呈现在广大用户面前,消除彼此的隔阂误会。[4]现阶段,利用微博、微信和移动图书馆等移动手段,对于营销推广、包装图书馆自身形象和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细致周到的移动服务,二者互为促进相辅相成,具有双赢的效果。自身服务手段和质量的提升创新,加上宣传的全面到位,图书馆信息服务关注度自然提升,图书馆所作出的努力和成绩自然可以得到大众认可。
关键词:慕课;高职院校;SPOC
中国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9-0043-03
一、引言
在线开放课程已成为教育模式研究与探索的热门话题,常见的两种形式是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和私播课(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慕课不是突然出现的,是在先前网络课程以及_放共享理念基础上的发展。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二十世纪末开始孕育,2012年开始涌现的浪潮,国际上大致进程是从公开课件开始,经历了视频公开课,来到慕课时代。中国也有相似的足迹,从最初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接着出现精品课、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然后慕课。笔者比较认可的对慕课的描述是主讲教师负责的、通过互联网开放支持大规模人群参与的、以讲课短视频、作业练习、论坛活动、通告邮件、测验考试等要素交织,有一定时长的教学过程。中国有一半以上的大学利用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学分教育,其中清华学堂在线、北大华文慕课等中文慕课服务平台提供的大规模、高水平的在线课程资源促进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私播课是小规模专有在线课程,是使用在线课程对少数真实在校注册的学生实施的教学过程。主要特点是针对校内或特定学习群体有组织的学习,除了在线视频、测验和习题、答疑,还可以有辅助的线下课堂教学和答疑。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指出“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有效提高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运用慕课实现信息化教学已是大势所趋。两年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在慕课的推广和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也遇到不少挑战。
二、“慕课”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建设面临的机遇
1.为加强高职院校公共课程教学带来了机遇
慕课的发展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参与慕课建设的名校多;二是慕课中通识课程所占比例较高;三是慕课的优质教学资源丰富。[1]与名校相比,高职类院校开设的通识课程存在优质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因此,引入优质的慕课,对学院有效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学生通识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2014年下半年学院引进了19门超星尔雅通识课程,教务处面向学生开设了学习平台使用指导的讲座,组织部分教学管理人员和420名学生参加了教学和学习。最后有373人总评成绩及格并获得学分,通过率达到89%。学院出台了相关文件,明确了通识课取得的学分可替代校内公共选修课学分。2014年12月,教务处组织了尔雅通识课学习的调查问卷,得到有效样本93份,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名校提供的慕课通识课满意度较高,85%的学生认可独立利用网络学习通识课的教学形式。目前学院已连续两年开设尔雅通识课,通过率都达到90%以上。
学院借助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整合海量教学资源,包括超星的资源库、互联网资源、学校以及教师个人资源,不断推进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实践。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创新,逐渐探索提升教学质量的新方法。2015年,学院对公共必修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教学改革,通过翻转课堂、小班化情景化教学,创新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课前学习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慕课课程,掌握相关知识点;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来讲授知识,其教学过程重点是组织开展师生互动、朋辈交流、体验性团体辅导等活动,突出对课程内容的感受性。通过教学改革,力求能达到更好的心理健康知识传授效果,更有效地帮助同学调适情绪,应对压力,健康成长。
2.为加强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带来了机遇
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者可以综合运用数据挖掘、数据处理软件等计算机技术对慕课网络平台提供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到结果,从而为决策提供支持和依据。
(1)学习者学习行为分析
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以预测学生未来的表现,发现学生的行为习惯。刘敏[2]搭建了通用的教育大数据分布式存储和处理平台,可以将跨平台和不同客户端的数据完全收集起来,根据云课堂客户端和论坛上收集到的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了分析,将分析的结果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教师和教育管理者。
(2)辅助教学过程决策
通过对慕课中各类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数据挖掘,将分析的结果呈现给课程开发者、课程设计者和课程学习者,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依据。[3]比如更加合理地设置课程,翻转课堂需要的总时间和课程内容的先后次序,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探索有效合理的考核方式,为学习者推荐合适的资源等等。
(3)教学质量评价
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由于慕课教学对互联网技术的依赖,以及教与学活动在时空上的分离,慕课教学质量评价重点应关注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评价。大数据时代,学生的学习过程、内容、反馈等都被全程记录和跟踪,研究有了全样数据,这为人数大规模状况下提高教学效果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必备的条件。李隆帜[4]通过计算观看教学视频的时长和回答习题正确率,将MOOC平台和大数据技术结合在一起,利用大数据技术和统计学知识评估出网络视频的教学质量。
三、“慕课”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建设面临的挑战
1.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中文慕课平台上的免费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大,高职教师必须尽快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学院在课程教学改革中,要求尽可能将名校开放的教育教学资源引入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同时要通过SPOC的建设,重点推出自己的精品课程;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师生互动环节,实施翻转教学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从而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是有一定理论知识、有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的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较为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采用基于岗位、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专业课程的讲授近一半时间是在实训基地或工作岗位上进行的。在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制作大量的实验、实训操作视频,因此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并大力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慕课的制作离不开资金和制作团队的支持。一方面学院加大了校内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与超星慕课建设团队协作制作出一批精良的微课程。另一方面,学院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使教师能掌握新的教学策略,解决慕课课程与课堂教学的衔接问题,培养教师慕课制作的技术素养和信息素养。李晓明[5]介绍的一种高质量低门槛慕课视频制作的方法,让已具备基本信息技术素养的教师能够轻松地自己制作慕课视频。所有的事情在教师自己的普通办公室,不需要特别场所,用普通的计算机软硬件就能完成,时间上像教师备课一样自己掌握进度。这样的视频可以直接用于慕课,也可以很好地用于辅助课堂教学。
3.对教学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慕课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方式的学习方式,从而对教育观念、教育体制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对高校教学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慕课背景下制定科学的教学管理政策对高校教学管理者来说是一种考验。例如,高校如何在学分获取、考试评测、专业评估等方面突破现行的封闭式教育教学的局限性,制定和建立符合教育教学新常态的教学管理政策和机制?如何制定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课程教学考评标准和教学成果认定标准?如何激励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丰富教学资源,营造终身学习的良好环境?等等。这些都需要高校教学管理者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开展积极的探索实践。目前学院制定了SPOC课程资源评审的标准,6个一级指标,13个两级指标,23个观测点,其中7个关键考核点。
(1)校企合作建设课程资源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教学项目全部来源于企业工程项目,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运用到企业的素材、实践场地、教具,校企合作项目等,行业企业对课程建设的贡献大。
(2)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程设计
根据课程目标,按照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内容,开发学习资源;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学习活动,合理运用多种学习评价方式。
(3)课程基本资源类型丰富
每个教学单元包含电子讲稿、演示PPT、动画、视频等资料,丰富充实;资源类型包括文本类、图形(图像)类、音视频类、动画类、虚拟仿真类等,文本、图形(图像)类占比不超过50%;配套出版教学做一体项目化教材。编写实践指导教材,参考书能选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职类新教材,或院级结项、正式出版自编教材,且能配套齐全,满足教学大纲及教学要求,实验教材配套齐全。
(4)课程基本资源质量高
视频和微课作品具有系列化、连续性特点,原创性视频和微课作品占总音视频、动画等富媒体资源的60%以上,音视频录制效果好,能完整反映教学重点、难点,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时把教改教研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经常更新教学内容。
(5)课程资源考核评价合理
能够根据课程特点采用作业、在线练习、在线仿真实验等多种评价方式,进行多元化、全面评价;题量充足、难易适中,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突出学生能力培养;运用资源平台学习记录形成的数据进行教学效果分析与评价,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数据支撑。
(6)课程资源运用效果好
通过设置任务点、在线交流等多种方式及时全面的记录学习和交互过程,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用于学习评价和教学研究。
(7)课程资源的可持续建设
实现资源校内共享,实现课程资源建设的常态化管理,课程资源运用效果好,能定期更新。形成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学校间通力合作,师生与社会共建的长效建设机制,保证课程资源的高效使用和可持续建设。
关键考核点引导教师注重资源的呈现、系列化发展趋势和多样化需求,注重教学的实施与互动交流,注重课程定性考核、定量评价。学院将重点放在少数学科、少数专业、和少数课程的建设上,以SPOC形式在校内试用优化,两年内已有23门自建课程在校内上线并进行SPOC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学院慕课建设尚处于探索实践的初级A段,在今后的课程建设方面重点将放在一些彰显学院办学特色、受众面大、具有特殊属性要求的课程上,构建慕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从定量的角度来评价慕课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慕课时代已经到来,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必将发生变革。高职院校慕课的推广要在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的基础上,对通识课程、公共课程、基础课程等慕课化,逐步推进专业核心课程SPOC、数字化,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让更多的高职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周统建.”慕课“背景下高等林业院校课程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应对策略[J].中国林业教育,2016,34(2):9-13.
[2]刘敏.基于SPOC数据的学习行为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
[3]刘钟情.数据挖掘技术在MOOC中的应用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4):367-370.
关键词:职业岗位能力;混合式教学;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
一、问题的提出
学科培养的不仅是学生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岗位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包括知识维度、技能维度、态度维度、情境维度等,从行为表现性的维度拓展到默会的、潜能的维度,从聚焦职业岗位本身扩展为职业群、甚至生活领域的相关能力[1]。高等职业教育是指在高等教育阶段实施的职业教育,兼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双重属性,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的,课程设置注重以职业需要为主线,强调职业素质和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2]。《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课程作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对应着企业的仓储配送岗位,也是物流管理专业其他课程的基础。课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仓储管理知识,还要熟练掌握仓储配送作业流程、会使用各种仓储设施设备,对仓储配送作业进行操作,是一门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仓储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课程。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将线上的数字化在线教育与线下的课题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微众,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借助在线教育职业与信息技术推动学科教学,以达到更有效的学习效果[3]。随着信息化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势在必行。2017年笔者承担的《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获得校级在线精品共享课程建设的立项支持,对本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以本课程参加2019年广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并获得一等奖。经过近年来课程改革与建设,已经建成较为完善的在线课程。文章基于仓储配送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根据课程特点,将从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最后通过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完成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讨和总结。
二、高职《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课程的教学现状
《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课程,包含仓储商务活动、仓储规划与设计、入库作业、在库保管、出库作业、配送作业六个模块,知识点和技能点多,对于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非常重要。目前本校该门课为56课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受课时限制,组织学生对部分技能点进行实践演练,更多的技能点需要学生课后进行实践和总结。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沟通实时性差,教师难于掌握学生课外实践演练情况,学生积极性和自主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混合式教学中,基于“超星学习通”建设课程平台,在平台上展示所有的课程资源,教师课前通过平台任务和引导问题,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进行课前在线测试,教师通过平台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确定教学难重点,调整教学策略。课堂上只需要针对学生在课前学习的难点和重点讲解即可,更具针对性;学生带着疑问进课堂,更具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和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解决问题,完成课程项目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学生课后技能训练情况可以录制视频上传平台,教师更易掌握学生技能培训情况,实时点评,学生能更好地改进和提高。师生通过平台可以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实施沟通交流,共同探讨课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二)网络环境和教学平台支持混合式教学的开展
笔者所在学校已经建设完成数字化校园,校园网络实现全覆盖,学生拥有智能手机和电脑的比例达到100%,学校已经购买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为实施混合式教学活动奠定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卷、在线测试、随机提问等方式,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
三、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根据《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的特点,确定以学生为中心,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包括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
(一)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主要包括对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情分析、教学环境分析、职业岗位能力与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1.学情分析。《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授课对象为物流管理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课前对学生发送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于网络学习的能力、对于课程的认知、仓储配送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认知。调查发现,通过前续学习,他们已经具备商品学和仓储管理基础知识,但是对于仓储配送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并不清楚;基于对高职物流管理学生学习特点分析,发现他们喜欢探究式学习、爱动手,愿意团队协作,不喜欢灌输式教学,愁死记,缺乏严谨细致的科学职业素养。
2.教学环境分析。要进行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必须需要有功能强大线上教学平台、教室学习环境和实训环境。课程所使用的平台是超星学习通,通过平台可以展示课程资源、讨论交流、教学任务、学习通知、主题讨论、在线提交作业等功能,教师可以通过平台掌握学生学习进度、在线测试情况,并实时反馈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平台也能满足学生线上学习需求,并方便沟通交流。学习环境和实训环境在本专业的物流综合实训室,配备有电脑、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设备,并建成仓储配送实训所需要的各类仓储设施設备、实训软件等,能满足课堂知识讲授和技能实践演练的需要。
3.职业岗位能力与教学目标分析。根据2019年7月30日教育部出版的《高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标准》,仓储配送主管是物流管理专业主要的岗位群之一,培养目标为具有信念坚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有一定科学文化水平、良好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具备专业技术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从事仓储、运输配送等基层管理和物流服务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通过对物流企业、企业物流部门仓储配送岗位进行调研,与企业行业专家进行座谈,共同确定仓储配送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有以下三个方面。
(1)职业素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能吃苦耐劳,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职业知识:熟悉仓储配送相关法律法规、环境保护、仓储安全等知识;掌握商品的出入库作业流程;熟悉仓储在库管理、库存控制知识;熟悉仓储商品流通加工的项目、操作方法及流通加工业务的组織知识;熟悉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了解典型的配送模式和类型并掌握配送路线设计和优化的方法。
(3)职业技能:能开展仓储商务活动;能独立开展仓库的出入库作业;能开展货物在库管理以及仓库安全管理;能进行有效的库存控制;能根据配送订单要求选择科学的方法进行商品分拣和流通加工作业并为出库商品选择合理的配送模式,完成配送作业。
确定仓储配送岗位职业要求,即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具有仓储配送管理、操作知识,具有独立开展仓储商务、仓储日常管理及配送工作、仓储信息处理等专业技能;具有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等职业素养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成为具备知识、技能、素养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物流管理人才。
4.教学内容分析。《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作为物流管专业的核心课程,选用国规教材《仓储管理实务》,依据国家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仓储从业人员资质国家标准,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教材进行重构,设置了六个教学项目:仓储商务管理、仓储规划与设计、入库作业组织、在库管理组织、出库作业组织、配送作业组织。并对各个项目进行细化,设置教学任务,并根据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和岗位能力要求确定课程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确定各个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技能训练关键点。
(二)教学设计
依据混合式教学理论,主要从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资源设计、教学环境设计、教学组织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五个方面开展。
1.教学策略设计。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均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协同育人,通过加强行业指导、评价来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通过引入企业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演练、强调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素养、指导学生的课后企业实践,并全程对学生的技能训练情况进行评价。在课堂设计实现工学结合,达到校企双主体育人的目的。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通过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Flash游戏、讲授、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思考和探究,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理念。采用超星学习通APP、国家教学资源库、动画、游戏、思维导图(Mindmaster)、微信视频连线、3D仓储虚拟仿真软件等教学手段,并引入企业导师参与到课堂答疑、技能实践评价、课后拓展教学中来,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最终实现课程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活跃教学气氛,实现“知行合一”教学目标。
以课程中项目三入库作业中的任务二“货物入库验收”为例,首先确定线上学习和课题学习的关键点。学生通过超星学习通进行课前学习和在线测试,掌握基础知识。在课程设计时以货物入库验收流程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任务;根据学生课前学习情况,设置任务情境,设计两类货物验收项目,分别是模拟货物验收,掌握货物验收关键知识和技能,并采用实训室货物,随机抽取货物进行实物验收,虚实结合,锤炼学生实操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三个引导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提升知识理解深度;依据货物验收步骤,将任务分解,确定验收四步骤,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完成子任务,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连连看、货物找茬”等Flash小游戏及绘制四维导图、企业导师参与指导评价等方式,促进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强化职业核心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任务驱动、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采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逐步推进教学环节,突破教学重难点,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2.教学资源设计。网络教学平台中所有课程资源,包括课程的基本文件、课程学习资源、课程拓展资源。通过实现各种资源形式的多样化,来提升学习的兴趣。资源形式如表1所示。
3.教学环境设计。线上的教学环境主要采用超星学习通APP,所有的课程资源,线上任务和在线测试,学生通过电脑或者下载APP利用手机完成线上学习任务和在线测试,学习中的疑问通过平台实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解答;教师通过平台了解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实时点评反馈;课堂教学环境主要利用物流实训室,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知识点的讲解、组织学生进行重难点讨论、展示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并利用实训室的仓储配送设备、仓储配送管理软件对技能点进行实践演练,提升专业技能。
4.教学组织与活动设计。《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教学组织方式主要包括课堂讲授、实践演练、在线学习。通过课堂讲授完成教学重难点的讲解,实践演练完成专业技能点的训练,在线学习主要在课前课后完成,通过网络平台在线学习,预习新知,巩固知识和技能点。因此整个教学活动设计为课前、课中、课后3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安排如图2所示。
(三)教学实施
依据构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本研究以课程中项目三“入库作业”中的任务二“货物入库验收”为例,实施混合式教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货物入库验收流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学内容细化,课程任务分解,通过课前感知、课中演练、课后提升来实施混合式教学。
1.课前感知。教师将提前一周通过教学平台任务,上传教学资源,设置课前在线测试;学生通过电脑或者手机登录学习平台,学习微课、教学资源,完成在线测试;以小组为单位到企业体验验收,拍摄视频上传学习平台,教师在平台上建立讨论主题,学生分享课前体验入库验收个人感悟,形成对货物验收的感性认识;教师查阅学生课前测试情况、完成的任务视频和讨论情况,分析学生对货物入库验收的感知程度和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策略,确定教学难点。
2.课中演练。学校每节课为45分钟,一般是两节课连排。课中演练的环节如下。
(1)创设情境(8分钟):教师创设任务情境并引导学生分析任务,要顺利完成此批货物的验收,必须要做哪些工作,一起对项目任务进行细化,确定子任务。
(2)任务解决(35分钟)。这部分主要是解决学习重难点。教师将入库验收任务分解成核对单据、确定验收比例、验收实物、异常处理四个子任务;设置“是不是所有货物入库前都要验收呢?货物验收需要验些什么呢?出现验收异常应该如何处理呢?”三个引导问题,并通过《验收流程拼图游戏》《货物验收比例连连看》《货物质量来找茬》等小游戏、知识点口诀归纳、企业专家连线、绘制货物验收思维导图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知识点的巩固,训练专业技能,实施过程通过由易到难,强化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学生通过游戏,自我反思,完善思维导图并展示。教师连线企业专家,讲解企业实际工作中异常处理的方式,并强调在验收过程中一定要严谨细致,做到诚实守信,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
在整个讲授过程中,教师利用教学平台、各种信息化教学工具在解决教学重难点,并指导各小组完成各个子任务。最后由学生汇总分解任务,完善情境任务方案,上传平台,教师点评打分。
(3)仿真实训(15分钟)。这部分主要是利用虚拟仿真软件检验其最终验收方案的正确性。学生登录3D仓储虚拟仿真软件,体验货物入库验收操作,如果某一环节操作错误,系统将自动给出提示,直到修改正确才能进入下一环节,最终完成货物入库验收,通过虚拟仿真实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4)实践演练(20分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在物流实训室设置多组具有不同异常情况的货物,并制定货物验收评分表。小组同学随机抽取一组货物完成验收操作。在这个过程中考察学生操作是否规范、异常处理是否妥当、现场是否做到7S,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同时,互拍视频上传教学平台,师生、校企专家同步评价。
(5)点评总结(12分钟)。学生针对方案设计、虚拟仿真、实践演练情况进行小结,教师对各小组表现及存在的问题点评总结。
(6)课后教学拓展与反馈。课后教师梳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易错点,编制课后测试题,学生完成课后测试,并参与合作企业、学校仓库、食堂入库验收工作,巩固提升专业技能。
(四)教学评价
课程在开展混合式教学时,采用过程性评价,对整个线上线下学习的内容进行分解,设置评价指标和评价权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据项目任务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学习情況实时调整。考核环节采取学习平台打分、仿真软件自动评分以及小组、教师、企业专家共同评价的多维度评价方式,保证评价的全面、公平与客观,以“货物入库验收”为例,教学评价设计如表2所示。
四、基于岗位职业能力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效果分析
(一)教学效果
《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课程在实施混合式教学之后,通过向学生发放问卷、课后座谈等方法,完成对课程混合式教学评价。问卷显示:(1)98%以上的学生认可当前进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他们认为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及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使用,能够提高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小组协作完成项目任务能提升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90%的同学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实时分享学习情况,提高了自主能力,线上的预习新知让课堂学习更具有针对性,课后拓展学习可以更好拓展知识面,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提升明显。(3)85%学生认可当前的评价体系,不再唯期末考试作为最关键的成绩参考,可以督促同学们平时加大对于课程的投入时间,主动去思考、解决课程项目任务,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加强知识的积累,在实践环节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职业岗位要求,学生更明白如何去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知识素养和职业素养。从教学效果来看,通过课前、课中的学习和演练,学生在课后测试成绩提升明显,参与企业的实践演练操作规范,学生参与企业工作好评率更高。
(二)教学特色与创新
《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课程在实施混合式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引导,多种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合使用,化解教学重难点,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好学、乐学、勤思、明辨的学习习惯。
通过课前在线学习、体验工作过程、课上学习重难点、完成项目任务、开展实践演练,课后参与企业实际的仓储配送工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实现课岗融合,工学交替,培养学生思学结合、学行并重的行为模式,实现知识、技能、素养的可持续提升。
五、基于岗位职业能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总结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