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然界的水循环范文

自然界的水循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然界的水循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然界的水循环

第1篇:自然界的水循环范文

    一、整合课标内容及学生需求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材料才得以组织和调整,教学活动才得以合理的安排和开展,学习结果才得以预测和分析,学习评价才有科学的依据。确定教学准确的教学目标需要对课程标准、学生的学习需求等方面进行整合。

    本节课所涉及到课程标准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对于本条标准的把握,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不要求对水循环进行分类,而是要求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海陆间循环、陆上循环和海上循环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学生应能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行为动词“说出”与“说明”在知识层次目标上的不同,“说出”属于了解水平,“说明”属于理解水平,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本节课所上的中学是我区的三级达标校,因此确定学生学习的理想状态是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是教学要求的最低线。对于学生的需求分析,需要直接从学生中收集相关的信息。由于是借班上课,缺乏对学生的直接观察与了解,只能间接获取任教班级学生的情况,从整体上看,学生对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已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基础,主要问题是学生还未上升到理性的层面上进行分析,而且自然界的水循环属于全球尺度和大尺度的地理现象,学生难以理解,需要教师创设适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新知的建构。通过以上的分析,确定本节课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对“自然界的水循环”示意图的读图分析,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2、通过对实例的分析,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3、通过相关材料、图表或实例的分析,进而归纳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4、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二、整合各版本教材

    高中地理新课程实行“一纲多本”,出现了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鲁教版四种版本教材,不同版本的教材由于对课标理解的差异、把握角度的不同,都在课标基础上有所创造,着力体现自己的编写特色。教师在进行不同版本教材整合时,特别要注意研究不同版本教材中表述相同的内容,可以将各版本教材中个性化的内容及相关表述作为取舍教材的重要参考和借鉴,以博取众家之长。例如本节课人教版单独呈现框题,鲁教版以问题的形式,把陆地上的不同水体及其相互关系作为铺垫知识,而湘教版和中图版教材未呈现。因此,如何确定作为铺垫的知识,应根据学生实际,课程目标的达成等方面,从减轻学生负担出发进行处理。考虑到所上班级的学生实际水平,我采用各版本教材共性之处的做法,把自然界水的分布作为铺垫知识。这样处理,充分考虑到了借班上课学生的实际水平,避免造成课时不够的问题。由于本节课以长江为案例组织教学,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湘教版教材中的“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这样案例与示意图吻合,便于开展相关教与学活动。

    三、整合前后知识  

    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着眼于整体设计。根据教学内容,把初中、高中已学及以后将要学习的有关知识进行有机整合,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促进已学知识的迁移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本节课上到“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时,以长江为案例,首先展示长江上游的河谷地貌及长江中下游平原景观图,让学生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形成与自然界水循环的关系,把初中的知识与高中知识进行了整合,让学生明确河谷地貌的形成是水循环的杰作,并告诉学生以后我们还会学到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中,联系到了必修1前面所学的长江中下游江淮准静止锋的形成以及大气环流有关知识,以此为案例让学生明确自然界的水循环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把前面所学有关气候知识与新知识进行了整合。

    四、整合接受式与探究式学习方式

    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是学生认识活动的两种基本方式。随着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探究式学习被广大一线教师所推崇,课改也强调探究式学习。之所以强调探究,主要是针对以前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并不是“排斥”接受式学习,或是将它 “一棒子打死”。 总体说来,授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均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学习方式,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彼此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不可偏废。

    例如讲到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时,利用课件呈现“自然界的水循环”示意图(图上箭头改成线段),要求学生在线段上添加箭头的方向。在学生活动前,根据教学实际,讲解径流与植物蒸发腾等概念,采用的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然后,要求学生找出水循环的三种类型,描述其形成过程,让学生在绘图、读图、说图等活动中,发现水循环的三种类型和主要环节,采用的是探究式教学方式。

    五、整合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我们提倡多媒体辅助教学,因为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的综合效果,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但是,传统教学手段的一些优势却是多媒体所无法取代的,传统的板书,言简意赅,常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记忆;板图板画凝炼逼真,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媒体的“最佳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机”,进行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整合。

    例如本节课组织学生探究“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和主要环节”时,课件显示“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示意图,让学生找出水循环的三个环节并描述其形成过程,教师及时板书相关内容,形成三种自然界水循环的联系框图,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三种水循环的过程,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这样,把传统板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六、整合相关学科知识

    地理是唯一跨自然和人文的学科,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语、数、历、政、化、生、物、美等知识。在教学设计时,要立足地理,兼顾综合,整合相关学科知识,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合成,学生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第2篇:自然界的水循环范文

1.地理概念是地理问题之源

概念是在人们头脑里所形成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概念都具内涵和外延,并且随着主观、客观世界的发展而变化。

地理概念是人们对客观地理事物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是最基本的地理思维形式和单元,是地理课程学习的奠基石。地理概念是地理事物、现象或地理演变过程的本质属性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是学生认识各种地理事物的基础,区分不同地理事物的依据,学习地理原理性知识的前提。

深入地理概念内涵可以发现地理问题,例如:高中必修一《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节中,"水循环"这个概念:"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定义里有两个概念又需要质疑:水在地球的状态有几种状态?不同的地方上的水--即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什么地方?改变水的状态需要哪些条件? 解释中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

2.预设问题促进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既然地理概念是地理问题之源,那么如何在地理概念教学中帮助学生摆脱对地理概念的认识偏差,更好的理解地理概念的内涵、提升地理概念外延的应用能力,就上升为要抓住核心概念,可以通过预设地理问题促进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首先,在地理概念的习得阶段,从生活经验出发,以获得概念理解捷径;利用主观感知,以丰富地理表象;联系已有知识,以促进概念同化。例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节从生活可见的水的存在形式和空间分布入手,在教学上设计了以长江水体运动为主线索的一系列有关的探究问题--长江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水的存在形式,长江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对长江流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促进对水循环概念的同化。

其次,在地理概念的巩固阶段,进行变式练习,以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通过概念间的对比,加深对概念特性的认识;通过各种组织策略,以完善概念结构。学生对水循环概念的同化后,教师提高要求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加深掌握对水循环概念的本质属性的认识;让学生掌握简单的绘图技能并学会分析地理现象、描述地理事物的发生过程,以完善概念结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学习水的若干运动转化、更新规律,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H、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意在提高学生的图像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图文信息的转换教学:以长江"水体"为关键核心词,指导学生构建地理概念图做笔记。

3.构建地理概念图, 揭示地理概念间的联系,使学生形成概念体系

通过构建地理概念图,建立知识系统,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形成概念体系,帮助学生在表达时理清思路,把握全局,使讲解和学习流畅自然、重点突出。

《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节在解决上述问题基础上,引导以"长江--水体环境"为关键核心词,指导学生构建地理概念图,利用地理概念图做笔记。

通过运用地理概念图技术,将提升学生思考技巧,逆向思维讨论"如果自然界不存在水循环,那地球将会出现什么状况?"拓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大幅增进记忆力,组织力与创造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利用"地理概念图"为工具记录笔记,能将老师讲解的知识点核心内容记录下来它们之间的联系用线条连接,使思维重点、思维过程以及不同地理概念之间的联系清晰地呈现在图中。这样的课堂笔记不仅能够迅速帮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而且整堂课的授课过程也被形象地记录在图中,学生形成地理概念体系以便于课后复习,加深对地理概念内涵的理解和外延的拓展应用。

4.注重地理概念的灵活运用,提高地理素质能力

在地理概念的应用阶段,注重概念的灵活运用。可通过启发式自我提问、合作式相互提问、出声式思维训练以及归纳式错题整理等方面进行训练。高考对地理概念的考查,从来源包括对概念内涵的考查、对概念外延的考查及对概念间关系的考查三种形式,考查形式较灵活,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考查较全面。

例如【2015年新课标Ⅰ】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8分)

学生失分的原因:(1)多"冻土"和"多年冻土"概念区分不清。 (2)只分析青藏地区的纬度、海拔,而没有落脚到太阳辐射强;(3)对青藏地区和东北高纬地区气温年较差特征和成因认识不清。

根据材料中"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冻结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可得出以下结论:多年冻土的形成于冬夏季气温有关,只有冬季冻结厚度大,夏季不能全部融化,才能形成多年冻土层,故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当同样形成多年冻土层,青藏高原由于太阳辐射强,气温年较差小,冬季气温较高,冻结厚度薄,只有年气温更低时,才能保证夏季不会全部融化,也才能形成多年冻土层。

第3篇:自然界的水循环范文

在推广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中,转变观念是根本,但要使教育技术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提高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制作教学课件,并以恰当的方式把它嵌入到教学环节中,构建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才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导入新课;二是教学过程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营造师生互动的高效课堂;三是学生的能力培养要贯穿始终。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高效课堂,导入为先。导入的方法很多,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因人、因地、因时而异。中学地理教学内容主要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三大部分,知识体系的特点不同,设计思路也不同。自然地理主要是揭示自然界各要素的运动变化规律,我们在教学中大多设计相应的动画或视频导入,例如:运动着的地球、运动着的大气、运动着的水、正在爆发的火山等。人文地理是探讨人类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界的关系,我们一般是截取生产、生活中的视频,或利用时事热点进行导入,把教材中的相关理论与学生生活常识或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制成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例如:在学到“城市化”一节,导入视频:家乡城市里拥挤而川流不息的人群、密集的楼房、冒着黑烟的工厂烟囱;学到“农业区位”,用正在田间劳作的农民视频导入;在学到“工业区位”时,播放工厂车间的生产流水线的视频,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区域地理内容涉及的空间范围广泛,地球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人文等地理事物繁杂,在学习区域地理内容时,通过电脑播放该国家或该区域的人物、风土、名胜古迹等资料,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提高了学习兴趣、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例如,在学到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时,向学生展示美国玉米和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和储运过程的视频:广阔的田野、大型机械在作业、卡车在运粮……。在观看同时提出问题,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有何特点,区位因素如何等。学生有了视频的感性认识后,再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讨论,自然的导入新课,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课堂学习。

2.淡化难点,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有效性

地理学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学科领域的研究内容。许多地理自然现象的发生、发展是动态地理过程,如地球运动过程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洋流的形成、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各类外力作用过程等等,这些都很难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那么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借助其强大的资源管理能力来实现直观化教学,对运动变化的地理事物模拟演示,用闪动、定格、拉近、加快、放慢等动感手段,根据需要把每一个过程或瞬间的各种情况展示得一清二楚,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抽象地理原理在认知上的难度,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重复或后退,进行师生互动,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达到较完美的教学效果。例如: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节,既是本章的重点,又是难点,涉及水体、河流的补给(互相联系的水体)和水循环三个方面的内容,如何把三者融为一体,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链,这就得借助多媒体。在学习本节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先展示自然界各种水体视频,用定格、拉近、语言提示等方式,让学生看清各水体存在的环境以及它们的相对位置关系,为介绍其补给关系做铺垫;接着用动画显示:冰川和积雪融化流入河中、降落到地面的水汇入河流、泉水和湖水入河……这样的做法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使学生明白水体是相互联系的,接着提问:这些水都流入河流,对河流来说又叫什么现象?学生回答后,教师语言提示承上启下:这既是河流的补给又是水循环的一部分。然后再闪动显示水循环的其它环节:海面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下渗、径流、植物蒸腾……同时让学生说出这些环节的名称。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水圈内水的运动变化过程,不难看出,水循环就是各种水体相互联系的过程,而环节就是联系的纽带,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回答,活跃了课堂气氛,在学生兴致正浓之际我适时设问引发学生思考:水循环按空间范围分为哪几类?它们分别包含哪些环节?水循环对自然界和人类有何意义?要求学生先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最后,让学生画出水循环示意图,总结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可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解决了用语言文字难以描述、难以阐释的学习内容,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也营造了师生互动的和谐氛围。

3.注重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对学习地理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将地图活化,通过一些简单的操作,可把地图任意放大、缩小,既能看到全图,也可突出某个地点的特征,做到点面结合,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例如,高中地理必修三“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节,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功能将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放在同一幅图上,区别二者的位置关系,以及由此引起的水热差异,又可将图放大可分别读出其地理要素特征,之后再进行缩小,将两个地区作比较。让学生学会如何读图、用图,便于全面掌握地理知识。除了缩放功能外,多媒体还可以把不同要素的图层叠加重组,进行空间分析,例如把河流分布图与地形地势图和降水量图叠加就可分析水能资源的分布;把气压带风带图与气候类型图叠加可以分析气候特征的成因;将世界风带图与世界洋流分布图叠加可以分析洋流的形成;将世界地形图与六大板块分布图叠加可以分析世界海陆和地表起伏的原因等等。这样的例子很多,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叠置开展复合分析,是研究地理事物分布规律、相互联系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这种活用地图的理念传递给学生。

二、拓展教育空间,优化教育结构

一是,教师将自己的电子教案上传到学校学习网上,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地选择性地学习,选择学习内容、控制学习节奏,对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知识实现重复学习而不受时间的限制。还可以进行远距离的实时交互,通过和教师和同学的不断交流而充实自己,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和成长,这种建立在共享的、共讨的前提下的学习模式是传统面授教育所不能达到的。或者把网上学习与学校学习结合起来,根据自身学习的需要,在校园网中进行“以我为主”的二次学习。二是,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教会学生扫描、修图、下载、编辑等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引导学生收集各种有价值的与地理有关的图片、文字资料、视频录像等地理素材,上传入网,扩充教学内容,参与校园网络平台的建设。有了地理素材和编制的基本技能,学生可以虚拟课堂情景,参与组编设计教案和学案,纵横自己的思维,开拓创新,不拘泥于教材,不局限于教师定出的“框架”,学生在此过程中品尝着创造的乐趣,提升创新思维的人格品质。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的误区现代教育技术丰富了教育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然而,有的老师把现代教育技术片面地理解为教育媒体技术,陷入了误区,在课堂教学中,把关注点放在如何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上,忽视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淡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或是展现过量的信息,干扰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

1.片面追求教育媒体的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的教师设计课件时,把所有的知识点,每一个活动,都通过图像、文字、声音显示出来,排好顺序结构,上课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屏幕成了课堂的主宰,课堂中教师很多时候仅仅充当放映员、解说员的角色,被课件牵着走,教师的主导作用变成了媒体的主导,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不能充分体现其主体性,这显然已经本末倒置了。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要高度重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及师生互动环节,屏幕上的文字和画面,只是创设情境的手段,是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桥梁,其所想表达的意图和思想仍需通过适当的师生双边活动,让学生有效地“同化”和“顺应”。所以,教师一定要真正领会现代教育的内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和谐的学习共同体。本文来自于《地理教学》杂志。地理教学杂志简介详见

2.信息量过大,影响学生思维

第4篇:自然界的水循环范文

首先,针对性地设置水文站点,跟踪监测重要用水户的取水、排水。降水、蒸发、径流是自然水循环的三大要素,为了满足防汛抗旱和流域水资源规划、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的实际需要,水文部门通过设置雨量站、蒸发站、水文(水位)站对其进行日常监测,同时通过水质监测站网对自然水体进行监测以掌握其水质变化。随着水资源管理的不断深入,有必要对社会水循环中的取水、排水设置专用的水文监测站点,以加强取水和入河湖排污口的监测和管理。

通过对取水大户、主要灌区取水、退水的监测,水文部门可以分析计算社会水循环中取水、排水量的大小和水质情况,分析用水的合理性,为水行政主管部门落实“三条红线”制度和实现区域与流域控制指标提供基础性资料。水利部要求建立入河湖排污量统计和通报制度,加强入河湖排污口排污量监测设施建设,提高入河湖排污口监测覆盖率。在省、市、县行政交界处设置水文监测断面,对入境、过境水量水质进行监测,为水量分配和年度考核提供基础资料。

其次,加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水平衡测试工作,提供必要的水文服务。水文部门从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有其技术、人才和资料优势,应充分发挥其长期从事区域或流域水量、水质监测的经验,加强对建设项目和重要规划的水资源论证以及企业水平衡测试工作。

目前,从事水平衡测试的单位主要是水文部门,《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证书》的业务范围中包括了水平衡测试,有些省明确了由水文部门来承担水平衡测试工作。通过水平衡测试能够全面了解用水单位管网状况,各部位(单元)用水现状,并画出水平衡图,依据测定的水量数据,找出水量平衡关系和合理用水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挖掘用水潜力,达到加强用水管理,提高合理用水水平的目的。水平衡测试是对用水单位进行科学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进一步做好企业节约用水工作的基础。

第三,加强水文研究,探索社会水循环与自然水循环的相互作用和关系。以不同形态存在于自然界的水,受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两种作用而不停地运动,构成降水、蒸发、渗流和径流等水文现象,这属于自然水循环概念。随着人类社会对水的需求日益扩大,促使人类大规模地蓄水、引水,极大地改变了水的自然运动状况,这种水在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的运动过程即为社会水循环。自然水循环与社会水循环的相互作用和关系的研究,是水文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从河流湖泊某水功能区取的水,用于生产、生活后,又将其排回到河流湖泊中,成为下一个水功能区的取水,周而复始。取水对河湖径流的影响不可忽视,当取水量大到一定程度时势必影响到河湖的径流量,甚至造成河湖干枯,破坏水生态环境;用水效率低的项目,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不利于节水型社会的建设,还会影响取、排水;排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河湖径流量,但排水水质达不到要求甚至严重超标时,不仅对河湖的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而且会造成水质型缺水。

最后,加强资料汇总,为水资源公报编制提供基础数据。水资源公报是对社会水循环取水、用水、排水三个基本环节的年度总结,从中可以全面了解各地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情况。《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已上升为国家标准,公报按年度全面调查统计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等有关资料,并与前一年及多年平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不仅反映水资源演变情势及开发利用现状,而且可以结合社会经济指标统计分析用水指标,评价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状况,揭示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公报具有权威性,已成为政府及有关部门规划使用的依据。

第5篇:自然界的水循环范文

【摘要】教材的图表系统是指教材图表按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文章对我国人教版地理教材和美国McDougalLittell版地理教材的图表系统进行比较分析。人教版地理教材与McDougalLittell版地理教材相比,在图表分布及图表呈现效果上存在一定差异。故此,我国地理教材在编写和使用时可以增加统计图表的数量,丰富图表类型,改进图表的呈现方式,重视图表的使用策略。

关键词 人教版;McDougalLittell版;地理教材;图表系统;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4-0030-02

教材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来源,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地理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材由课文、图表和作业三个子系统组成。图表系统是指教材的图像和表格按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它是衡量教材质量的重要指标。它与教材文字有机结合,构成了完整、系统的地理知识,是中学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地理教材版本众多,其中使用范围最广、受众学生最多、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地理教材。本文选取的美国中学地理教材是由作为美国三大教育出版社之一的McDougalLittell出版社出版的WORLDGEOGRAPHY,以人教版地理教材与McDougalLittell版地理教材为例进行比较分析,寻找中美教材在图表系统中的差异,借鉴美国较为先进的教材图表系统的编写理念,以期为今后的教材图表系统改进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中美地理教材图表系统的分布比较

综合各类研究,可以发现地理图表系统分类虽众,但不外乎以下几种类型——地图、地理示意图、景观图、统计图表、漫画等。本研究对中美地理教材中的图表按上述分类进行统计整理,发现以下特征:

1.两版教材景观图、示意图所占的比重大。两版教材中地理景观图和地理示意图在数量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在翻看两版地理教材的过程中,映入眼帘的基本都是景观照片,景观照片有很强的真实性,在帮助学生感知陌生的地理景观时,能建立起具体、直观的印象。但是,景观照片也有一定缺点,表达的信息繁多、过滤性较差,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图像的表达效果。两版教材中的地理示意图主要集中表现在地理过程示意图、地理原理和概念示意图、地理关联图、地理示例图的大量使用。这些示意图取代了抽象冗杂的文字表述,表意更明确,而且与其他类型图表相比,重点更加突出,高度概括了课文所要表达的内容。

2.两版教材统计图的数量少,比重小。地理统计图表不但清晰准确、详实地反映地理事物,而且图表中有着丰富的地理信息可以让学生去发现和分析,进而得出各要素的联系及其蕴含的规律,试着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惜比较统计显示,两版教材对地理统计图表的使用都比较少。相较于美国教材,人教版教材中少量统计图表的使用主要集中于综合实践栏和课后习题,在正文中少见使用。许多抽象的地理事物及其特征难以借助数据进行定量描述,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

3.两版教材在图表的选取上各有侧重。美国教材更多地使用人文景观图,而人教版教材却比较偏重于用地理示意图来表现教材内容,这体现了两国教育理念的差异。McDougalLittell版蕴含的美国教育思想是注重多用直观可感的景观图来增强学生对于地理事物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而以人教版蕴含的中国教育思想,则更侧重于运用地理示意图来帮助学生建立逻辑思维体系和提高推理能力。

4.美国教材创新使用了定位地图和“时间轴”,见图1。定位地图,即是在现有的各类主题图旁边叠加一幅表示该主题图所表现事物的地理位置的定位图。通过这种组合的图表方式,充分表现了该区域地理事物确切的地理位置和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相邻关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有关这一地区的认知,降低学生对于新事物的理解难度,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空间定位技能。

此外,介绍区域地理时,教材的图表系统还创新性地引入了历史教材中常用的“时间轴”。通过时间轴上的文字及配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该区域的文化、名人、重大事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助于与历史学科的交叉衔接。

二、中美教材图表系统呈现效果的比较

1.图表负载的信息密度比较。McDougalLittell版地理教材多用单幅图表,信息量大,综合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广,但给学生阅读、分析和理解带来了不小困难。而人教版地理教材很注重对图表的信息量控制,为了避免单幅图表信息量过大的问题,往往采用了组图的方式,既避免了不同图表信息之间的相互干扰,淡化信息密度大的感觉,同时也增强了图表的表现力和亲和力。

2.图表说明的比较。人教版的图表一般没有说明,有时仅仅只有简单的图名。而McDougalLittell版的图表恰好相反,没有图名,但每一张图表都有几十个字的简单说明,对图中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作简单介绍。另外,McDougalLittell版教材的图表说明中注有图表中地理事物的来源信息,很多时候是指出了该地理事物所在地的地名,表明了其图表资料来源的严谨性,这样的图片更有说服力,也体现了科学性与生活性的统一。

3.图文结合的比较。以“水循环”图表系统为例,水循环是水在自然界的重要运动过程,学习水循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水在自然界各种存在形态之间的转化及其对自然界的影响。人教版和McDougalLittell版地理教材都设有专门章节,通过对这部分内容图表系统的对比,可以清晰地发现两版图表系统在图文结合上的差异,见图2。

人教版的插图对整个水循环的过程做了大致描述,而且水分流动箭头对应的环节都有标注,与课文中对水循环过程的文字表述相呼应,以图释文。插图对水循环的过程不仅用箭头表示,而且在箭头旁列举了各环节水分流动的数据,这样可以在课文对水循环过程的文字表述基础上,引发学生对于水循环意义的思考,以图补文。此外,McDougalLittell版在插图旁还配有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图,加深其对水循环的理解。

从两幅图的展示效果来看,McDougalLittell版的质量明显高于人教版。两幅图都是绘制而成的示意图,但是McDougalLittell版是三维立体示意图,相较与人教版二维的卡通绘画,表现得更为科学、严谨,给学生营造了身临其境的氛围。

三、对我国地理教材图表系统编写及使用的启示

1.增加统计图表的数量。统计图可以使抽象的描述对象形象化、定量化、具体化。适当地在正文部分增加统计图表的使用,可以发挥图表以图释文、以图补文的作用。具体量化的数据,增强了学生对于抽象地理概念的理解。学生通过对图表内容的研读,不仅可以培养其比较和归纳的学科思维能力,还避免了教师“满堂灌”,将学习的自主权还给了学生。

2.丰富图表类型。不同的图表类型有不同的表达优势,在增加教材图表数量的同时,还应注意平衡地理教材图表的类别分布,凸显能够反映地理特色的图表。可以引进定位地图,提升学生的空间定位技能,增强其对所要表述内容的理解;引进“时间轴”丰富学生认识区域的视角,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多样化的图表类型,丰富了课文内容,发散了学生思维。

3.改进图表的呈现方式。地理教材图表的呈现方式主要表现在它对信息负载的处理及图表的使用说明等方面,尤其要注意的是图表的使用说明。可以借鉴McDougalLittell版教材,对重要的图表附上1~3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图。一方面可以将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主线,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以此为学习的目标;另一方面,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不断发现新问题,再针对新问题不断探索分析、尝试解决。这样可以大大加强图表的使用效率,发挥图表的作用。

4.重视图表的使用策略。教材中的图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对教材中图表资源的利用,运用多种方法,充分发挥图表的教学功能。改变往昔过于重视传授地理学科知识导致学生学习方式僵化的状况,将死记硬背地理课文的学习方法转变为通过读图发现地理信息,分析、讨论得出对于地理事物正确认识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剖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地理二次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曙光.刍议初中地理教材插图及运用[J].科技风,2010,(24):52.

[2]袁书琪.中美初中地理教材图像系统的比较[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6,(5):36-37.

[3]肖川.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4]陈娴,杨广军,杨欣.浅谈外国教材插图的特点和功能[J].学科教育,2004,(1):45-49.

[5]韩良文.高中地理新教材插图运用初探[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1998,(4):12-14.

第6篇:自然界的水循环范文

[关键词]微课 初中地理 地理常识 地理技能 地理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122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等特点,并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能形象地展示复杂或者微观、宏观的现象,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因而在各科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微课,除了可以有效提高地理教学的针对性外,还体现了教学的灵活性,缩小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

一、微课与地理常识课整合

初中地理教材中大量常识性的知识相对比较简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就可以学会。另外,地理课堂上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占用了大量课堂时间,课堂时间没有被高效利用。对于大部分常识课,地理教师可将其制成知识点清晰、针对性强的微课,要求学生在预习阶段自主学习、自行消化,从而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七大洲的地理位置》一课就可以制成微课,让学生通过自学微课内容完成学习任务。首先,让学生观看世界地图,并提问:“大陆主体部分位于赤道以北的有哪些大洲。”“大陆主体部分位于赤道以南的有哪些大洲?”这两个问题中都提到一条重要的纬线――“赤道”,要求学生找出赤道,然后说出赤道南北各有哪些大洲。其次,提问:“大陆主体部分在西半球的有哪些大洲?”“大陆主体部分在东半球的有哪些大洲?”在地图中找出东西半球,指出分别有哪几个大洲。最后,提问一些重要的纬线贯穿了哪些大洲,如“赤道主要穿过哪些大洲?”“南、北回归线分别穿过哪些大洲?”等。随着问题的一一解答,学生自然了解和掌握了这部分地理知识。

二、微课与地理技能课整合

地图是日常生活以及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因此,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培养识图、析图的能力。在教学中,部分反应慢又羞于发问的学生对地图知识掌握不扎实,不能很好地运用地图解答问题,以致影响到学习成绩。这些学生就可以利用零散的时间,使用微课自主学习,弥补知识的不足。

例如,《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这节微课中,地理教师首先解释了海拔的定义,重点讲述什么是等高线、等高距;然后用动画形式演示等高线;接下来分别介绍山顶、洼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含义。有图、有画、有讲解,听不懂还可从头再来,这种方式,还有什么学不会呢?

三、微课与地理复习课整合

由于课时所限,地理复习课往往全面而不具体,甚至一带而过,知识得不到细化;听课的学生也往往是被牵着鼻子走,走马观花,复习效果不明显。微课可以做到详细讲述每个知识点,并可将同一知识点分层录制成基础篇、提升篇、超越篇等。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学习相应的视频资料。有了针对性,学习效率就得到了提高,真正实现了分层教学。

以《自然界的水循环》为例,地理教师可以做三个不同层次的复习视频。第一个:了解陆地水体的含义,能叙述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了解水循环的意义。第二个:了解水循环的构成,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水循环的过程,阐述水循环的意义。第三个:会分析“水循环构成图”,会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掌握三种水循环的联系和区别,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这样的微课适应了不同程度的学生,使学生可以由易到难递进学习,很好地解决了学困生的转化问题。

四、微课与地理活动课整合

随着时展,互联网和移动设备上有关地理活动的微课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彩,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简易地球仪的制作》《长江与黄河(相声)》《政区猜谜与拼图竞赛》等微课,既充实了课余时间,又使课堂学习得到重要的补充。

第7篇:自然界的水循环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地理 有效性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168-01

新课标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教师要适应新的要求,需要重新定位,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面和教学技能,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研究新形势下多样化的学习思维和模式,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本文根据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和途径:

1.教师要有热情饱满的授课情怀

教师热情饱满的授课情怀是建立在教师的专业知识、对一节课的课前准备以及教师的课堂情结之上的。作为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首先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要熟悉所教课程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相关性,平时要用心收集与地理专业知识相关的生活常识、实例;其次要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要有许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中,要能将这此知识、方法合理地进行利用,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

2.设置教学目标,明确学习内容

新课程要求教学要体现“三维目标”、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要注意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注意地方课程资源的发掘等。

例如,高中地理必修Ⅰ课程标准第二个模块“自然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第六点明确指出“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2],本条标准旨在让学生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白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中的循环过程,掌握实现水循环的途径,如蒸发、输送、降水及径流,其次让学生理解地球上各种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得淡水资源得到不断更新,而水的不断循环则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3.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多媒体教学成为现实,影音播放、动画模拟等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活动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可以成为教师的好帮手。在教学中可借助地理模型、地球仪、地理挂图等直观教具,尤其可借助投影、电视录像、幻灯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形象、直观地掌握地理知识,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2]。例如在教学“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时,可以播放《汶川大地震》纪实片段,从地震灾情、地震抢险、地震救援、地震赈灾几个大层面,点面线体“四位一体”结合,配以音乐与声情并茂的解说,营造浓郁的氛围。相信学生看完片段后不少人已经泪流满面,在这种情况下导入课程,相信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进而再教学生地震的逃生技能,相信这样的课程会让学生终身难忘。

新课改的背景,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扣住教学目标,以此为依据创设情境。一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培养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地理的有效性。

4.转变思维模式,提高认知能力

转变教学思维,可以让学生在教学中接受不同的模式训练,也可以尝试多样化教学,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多样的学习方法。思维模式的转变,可以大大地深化学习的层次,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头脑共识也能很好地展示课程内容,融学习、娱乐、引导、激发为一体,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5.注重延伸教学,培育创新精神

创新教学、创新学习也是新课程对地理教学的内在要求,教师在关注学生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内容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知识,并不断提高,同时也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另外,在教学中,要注重延伸性教学,尽可能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和道理让学生明白,尽量收集一些时事热点和生活中的地理小窍门,收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进行突破性教学;同时也要强化教师对知识内容进行再次探索,达到“点、线、面、体”的统一,以便提升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在讲授“资源中矿产的分布、降水的分布规律”这样相对比较枯燥的课程时,要单单照本宣科是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发散思维,综合概括,并合理利用一些多媒体信息让学生开阔眼界,通过数据分析和图表演示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3]。教师在课余时间,要注重信息的收集和课堂的回顾总结,定期回头看,并强化自己的感悟学习,及时总结经验,并第一时间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给予改进;同时要注重同学生间的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可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适量增加有难度的学习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6.开展第二课堂,强化社会实践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可成立课外活动小组,针对性地布置课外作业,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把学生带出校园到临近的工厂参观,注重开展第二课堂,力求把课本知识寓于各种活动中,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如,在讲授《亚洲季风气候的成因》时,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入手,事先按不同任务安排给学生,让学生分组观测一天内沙子和水在早、中、晚三个时段的气温,通过仔细观察沙子和水的温差变化,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为教学亚洲季风气候的成因设下铺垫[3],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

总之,新课程下高中地理的有效性教学要求教师在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的前提下,遵循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融入多学科的知识,同时也可以运用多学科的思维进行创新性学习,相信一定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真正让学生进行有效性学习。

参考文献:

[1]方敏 浅议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0.09:63-64。

第8篇:自然界的水循环范文

关键词:太空饮用水;制备方法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06-0046-03中图分类号:TS275.1文献标识码:E

太空之旅充满诱惑,而解决饮水问题又让人费尽心思。1961年加加林首次太空之旅成功,人类开始关注宇航员在太空的饮水问题。早期的饮用水都是宇航员从地球带去的。但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宇航员在太空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例如,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每人每天要消耗3加仑水(约11.4L),一年将要消耗1095加仑水[1],显然通过直接携带水的方式不是长久之计,因而研究如何在宇航过程直接制得饮用水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1太空饮用水的制取

1.1水循环法

水循环法是目前最主要的制取太空饮用水的方法,它是利用反渗透膜技术循环利用已经使用过的水。

1.1.1 反渗透工作原理

(1)渗透及渗透压

渗透现象在自然界是常见的,例如将一根黄瓜放入盐水中,黄瓜就会因失水而变小。黄瓜中的水分子进入盐水溶液的过程就是渗透过程。如图1所示,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例如淡水)和浓溶液(例如盐水)分别置于半透膜的两侧,稀溶液中的溶剂将自然穿过半透膜而自发地向浓溶液一侧流动,过一段时间纯水液面降低,而盐水的液面升高。这种水分子透过半透膜迁移到盐水中的现象叫做渗透现象。渗透达到平衡时,浓溶液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即形成一个压差,此压差即为渗透压。渗透压是溶液的一种依数性,其大小与溶液的浓度和温度有关而与溶液的性质无关。

(2)反渗透现象和反渗透净水技术

在上述装置达到平衡后,在浓溶液一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溶剂将向原来渗透方向的反方向流动。液体分子在压力作用下由稀溶液向浓溶液迁移的现象称为反渗透现象,反渗透是渗透的一种反向迁移运动。

反渗透净水技术的关键就是有选择性的膜,反渗透半透膜上有众多孔,这些孔的大小与水分子的大小相当,由于细菌、病毒、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和水合离子均比水分子大得多,因此在压力驱动下,借助于半透膜的选择截留作用能够将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分开。反渗透净水技术主要是利用水压(1000-10000kPa)[2] 使水由高浓度一方逆渗透到低浓度一方,存在于较高浓度一方的所有微细杂物、可溶性固体和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都不能通过高精密的半透膜,而只有水分子能透过。如图2所示:

在水中的众多杂质中,可溶性盐是最难清除的,因此通常是根据除盐率的高低来确定其净水效果。目前较好的反渗透膜除盐率可达99.7%。

1.1.2 反渗透技术的应用

反渗透技术能除去废水中的无机离子、细菌、病毒、有机物及胶体等杂质,以及水中的异色、异味。将反渗透技术应用于航天废水的回收,能够获得高质量的纯净水,完全能够达到航天饮用水的标准。经过反渗透处理,废水中85%-98%的水都能被回收[3]。太空中的循环原水主要来自宇航员的尿液和生活用水(如洗澡水、洗衣水及厨房用水等)。收集到的原水要先过滤,将废水中的固体残渣滤掉,再将液体压过渗透膜,为避免少量细菌等随水透过渗透膜,还要对水进行酸化处理,以杀死各种致病的细菌。反渗透技术目前也广泛应用于日常饮用水的制备中,经此技术净化制得的饮用水被称为“太空水”。

1.2化学法――氢氧燃料电池

1.2.1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种等温、直接将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高效、环境友好地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它质量轻、体积小、特别是无需对接电源的漫长充电过程,被广泛用于航天、能源等领域。

1.2.2氢氧燃料电池及工作原理

60年代初期,美国航空航天署(NASA)在宇宙飞船上安装了两个1000W的“PEM”(离子膜型)燃料电池,拉开了燃料电池在航天业应用的序幕。航天业上使用的主要是氢氧燃料电池,这种燃料电池通过氢和氧的反应为航天器提供电能,同时生成副产物――水。氢氧燃料电池由带多孔渗水镍电极的两个单独容器构成,一个容器内储存O2(阴极),另一个容器储存H2(阳极),电解质为KOH溶液。其工作原理是H2在阳极和催化剂接触,释放出电子和质子,电子经外接电路到达阴极,产生电流;同时O2被送入装满H2的容器,两种气体在容器内发生化学反应,质子通过电解质在阳极与O2和电子结合而形成水,从而完成整个发电过程,如图3所示:

整个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电化学反应式为:

阳极:H22H++2e-

阴极:1/2O2+2H++2e-H2O

负极反应:H2+2OH-2H2O+2e-

正极反应:1/2O2+H2O+2e-2OH-

总反应:H2+1/2O2H2O

反应中两个容器的温度和压力保持在756K和4.1×105 N/m2,产水的多少由电池产生的电量而定[4]。电池每输出1F电量,大约生成9g水[5],燃料电池制水法常常是作为循环法制水的补充。反应产生的水被储存到蓄水池,经过过滤、消毒等程序就能饮用了。1969年登月成功的“阿波罗”飞船就使用了这种方法制水。

1.3生物法

生物法是指2005年11月由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的一种新技术――浮萍湿养。浮萍科植物是一类以漂浮为主的水生被子植物,主要是无性繁殖。浮萍科植物生长快速、占地小、可以吸收水中大量的N和P、浮萍中所含的酶还可以降解有机磷农药等[6],而人类尿液中所含的无机盐、尿素、尿酸等物质正是浮萍所需的较好的营养物质,在促进浮萍生长的同时又可以将尿液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分解,从而转化为符合标准的饮用水。浮萍类植物的蛋白含量较高, 自然水体中生长萍体粗蛋白含量通常在20%以上, 而污水中生长的则高达30%以上[7]。浮萍蛋白质的质量也比较好,其所含的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的量除了蛋氨酸和色氨酸外都比较高,所以浮萍还可以作为食物食用。浮萍湿养技术的成功使人类在月球定居、建立永久空间站的梦想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4太空饮用水的净化

目前,国际空间站对太空饮用水的净化是模仿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地球上的水从动物体内排出,经过自然界的作用重新变成干净新鲜的水。其区别在于太空站上的水不是通过微生物净化而是水净化仪,如图4:

太空站上的水净化包括三个步骤[8]: 首先用过滤器滤去水中的粒子和残余物;然后将水通过“多过滤层”,除去水中的有机和无机杂质;最后在“接触氧化反应堆”中除去水中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杀死细菌和病毒。通过净化处理的水有机碳含量小于0.25mg/L,重碳酸盐离子、铵离子和其他无机离子含量也分别只有50mg/L、25mg/L和25ppm[9], 能够达到超纯水的标准。

2太空饮用水发展的展望

目前,国际空间站上的水回收系统主要回收燃料电池、尿液、漱口和洗手的水,还包括冷凝潮湿的空气,这套系统一年可为宇航员回收大约18143.69kg水。未来对太空饮用水制备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加强水处理仪器的净化能力上,科学家们正试图从动物的尿液和呼出的气体中回收水,水处理专家Layne Carter说,从72只老鼠身上回收的水完全能等同于从一个人那里回收的水,而且制得的水比美国任何一个地方的饮用水都要干净。目前美国开发的混合热再生离子交换树脂水处理系统[10],能够控制周围温度和压力、用最小的能耗快速高效的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和可溶性盐类。这个系统可能会用在早期行星的基础计划中。

用循环的方法制水回收率在80%左右[11],能满足人类短中期的饮水需求,人类想要在太空进行长期的研究或旅行,还必须在太空中找到水源。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希望在月球表面找到水并能加以利用。1998年美国探月者号传回的数据显示月球南北极阴暗处可能有冰存在,在月球干燥的风化层以下还可能隐藏着约40cm厚的冰层[12]。这一发现对人类太空探秘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一经证实月球冰存在,不仅能为宇航员提供充足的饮用水,还能制得人类呼吸所需的氧气和火箭燃料――氢气。现在人类对月球冰的探索只能说是刚刚起步,如何寻找月球冰存在的直接证据和挖掘月球冰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问题。

参考文献:

[1] .

[2] 刑启华.膜分离技术的应用[J]. 上海:化学教学, 2000(6).

[3] 黄理军.太空之旅水问题[J]. 水利天地, 2005(12).

[4] #X3.02.

第9篇:自然界的水循环范文

风水从字面上可以分为“风”和“水”2个部分。风水理论是一门结合了水文地质学、气象学、环境景观学、生态学以及建筑学等多种学科的自然科学。风水理论大致可以分为3个部分,即阴阳、五行和干支生肖。其中,阴阳最早起源于夏朝。从来自阳光的向背角度而言,物体背阴的一面称为“阴”,物体向阳的一面称为“阳”。通过进一步延伸,阴阳概念可以解释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的所有现象。阴阳规律可以归纳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分为正反2个方面,即阴与阳,阴阳现象是无处不在的。五行的说法最早见于董仲舒的《尚书》,认为客观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5种基本元素组成。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由这5种元素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五行的规律是相生相克。干支生肖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在我国传统的风水理论中有十天干,十二地支的说法。其中,十天干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将十二地支分别对应十二种动物,则为十二生肖。十二生肖和地支具有相同的特性,即相冲相克。从阴阳、五行以及干支生肖来看,我国的传统风水理论思想主要是将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整体系统是以人类为主体,包含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

2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1“天人合一”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传统风水理论强调“天人合一”,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具体地表现为,通过对景观的整体性把握,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同时,“天人合一”还体现在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应该做到因地制宜、因时而异。比如,在公园景观的设计中,要考虑到公园内各种各样的物种,在进行设计时需要注意到物种的特点。对一些大树进行单独种植时,要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以保证物种能够正常生长,比如银杏、皂角树等。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规划中,则良好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在选址方面,相关专家通过观察山水环境以及水文环境等因素,确定该处环境的“吉凶”。该地的主体基址处于山水环抱的中央,内有树林、河水,是一块“风水宝地”。其中,大型生态走廊的建设,能够有效地改善当地的热岛效应。湿地系统的营造和水循环系统的设计,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

2.2阴阳平衡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阴阳平衡包含了对立统一的哲学辩证思想。其在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中表现为,充分利用不同属性的景观,进行有机搭配,从而使不同的景观之间形成一种整体美感。这一原则具体表现为景观主题的表达:高雅与通俗;表现手法:疏与密、虚与实;结构组织:繁杂与单纯等。比如,南昌人民公园中植物景观的设计。阳性树种喜光,并且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够茂盛生长;相反,阴性树种喜阴,不需要太多光照。因此,该公园景观设计人员在了解这一属性之后,将桃树种植在向阳面,云杉种植在向阴面,不仅达到了设计所需要的景观效果,而且还促进了树种的正常生长。常见的喜阴植物还有万年青、绿萝等;喜阳植物还有牡丹、玫瑰、芍药以及等。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物种的习性,合理地选择生长环境。同时,当游客漫步在公园中往往会看到茂密的花丛,也会观赏到稀疏的树林。这种疏与密的结合,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景观效果,而且还能够给游客带来赏心悦目的感觉。

2.3五行相生相克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五行相生相克则是指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由金、木、水、火、土组成。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利用五行理念来布局,不仅可以改善园林景观的审美效果,而且还能够提高景观的价值功能。比如,在公园中移栽一些松树、葡桃树,能够达到改善环境,调节人们心情的效果。五行中属于火元素的植物有红草、木棉以及红桑等。通过对这些植物的合理搭配,能够调节心脏和神经。同时,五行相克的原则也要求设计师在选择植物造景时,要注意各种不同植物之间的相克性。比如,在松树旁边种植葡萄,葡萄就会不结果。

总之,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该注意不同植物生克制化的五行关系,既要营造园林景观的艺术美,又要发挥植物的功能,创造良好的风水环境。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