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装配工年度总结范文

装配工年度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装配工年度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装配工年度总结

第1篇:装配工年度总结范文

【关键词】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工作过程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其中课程建设和改革是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确保专业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近年来,我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尤其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方式得到了推广与应用。

《电子装配工艺》作为我校电子信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在课程体系和课程开发上积累了一些自己的思路和做法。

1 内容组织上,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电子装配工艺》课程是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核心课,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能够较全面的培养学生具备行业企业需求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时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

《电子装配工艺》是实践性与理论性并举的课程。我校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培养生产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为目标,减少理论分析,减少电子产品设计部分,增加了工艺工作、质量管理等内容,增加实验实训内容和课时。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过程,认识工艺过程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的意义,了解最新的电子产品制造技术和工艺。

本课程贯穿了以“职业岗位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为课程核心”,“教、学、做”一体化的先进新理念,教学内容改革上,我们解构、整合了《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电子仪表与测量》、《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等课程标准内容,按照“必需、够用”的教学原则,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体系,选择经过教学转换的多零件装配产品作为学习情境载体。精心设计了4 个学习情景,16 个工作任务。每个任务做到围绕技能训练这个中心,多学科相互渗透,理论知识针对性强,有利于提高学生心智技能的发展。

2 教学实施上,采用任务引导、项目驱动方式

教学实施上,采用任务书的形式,提出任务目标,学生做出完成任务的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任务完成后进行评估和检查。每个项目的实施,都按照“接受任务―制定计划―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检查任务――评价总结” 的过程和方法完成。在制定工作计划前,教师对完成任务所用到的知识和技能做出必要的讲解。知识的讲解建立在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提出任务,通过学生生产性实训,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找寻答案,再通过知识讲解、技能训练,然后完成任务。

教学场所从教室搬到了实训室和校内外实训基地,运用“教、学、做”合一、任务引导、项目驱动等方式,实现了“边教边学,边学边做,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使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与职业岗位结合,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与职业能力结合,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

3 教学评价上,以工作过程评价为主

在工学结合课程模式下,彻底了改变期末考试内容和方式陈腐的评价方式,将过程性评价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课程评价以工作过程评价为主,强调学生获取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能力。设立不同的考试形式,将试卷考试成绩、实训考试成绩、过程考试成绩、学生日常学习表现有机结合,把课程学习过程和实施情况纳入评价的范围之内,强调评价者与具体情境的交互作用。在评价主体上,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企业兼职教师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成绩。

成立由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专业、用人单位、学生及其家长、专业研究评估机构共同组建的教学质量评价专家委员会,建立由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考核体系,将日常教学管理、 专业教学质量考核有机融合,覆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形成评价结果反馈和再评价的循环机制。

4 实践条件上,打造校企合作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真正实施,创造良好的实训实习基地是不可或缺的条件,校企合作、校内校外结合的建设之路,是创造良好实践条件的捷径。我们经过多年实践,走出了一条“请进来,走出去”之路。

“请进来”即本着互利合作的原则,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实训基地,通过学校给企业提供免费的场所,为企业做产品推广等优惠条件,成功引进了富士康科技有限公司的SMT生产线进入校园,共同建设了“电子信息技术专业SMT实训室”。由企业技术人员把关产品的生产技术及质量,由学生顶替企业工人进入生产一线,真正贴近真实的生产岗位,并及时了解、接触了新技术、新工艺。使《电子装配工艺》课程内容真正融入实践生产中。

同时,学院聘请浪潮LG、东方电子等知名企业专家来校指导,先后扩建了电工电子实训室、电子产品装配实训室、电子创新实训室等。

“走出去”是指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岗位,有选择地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考虑到企业的一些非关键性岗位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在企业的生产旺季,大规模接纳本专业的学生实习,如我们和富士康科技有限公司、浪潮乐金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在第二学年的上半学期,学生分期进入企业实践,可以让学习企业文化,提高职业素质。

双方签订培养协议,采用“订单式”培养,由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明确要求,对基本素质、基本能力、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然后学校和企共同参与建设校内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协议,建立了统筹规划、功能明确、真实一线工作岗位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5 师资队伍上,建设“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是要有一支能够“工学结合”的教师队伍。因为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专业调整整合、课程体系的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都要靠这样的教师队伍去操作完成。

本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中,为了使教师既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学院派教师到企业学习,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且要求专业教师每两年至少有两个月的企业实习经历。并且为了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亲身体验企业工作环境,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学校还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参考文献:

[1] 徐国庆.职业能力的本质及其学习模式[J].职教通讯,2007(1).

[2]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 唐永泽。以工学结合为主线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1).

第2篇:装配工年度总结范文

明确目标,齐抓共管,强化督导考核。县劳务输出领导小组经常召开成员工作会议,建立了“追究制”的工作制度,及时总结布置工作,特别是劳动、教育、财政、公安、计生、工会、共青团、妇联、扶贫办及宣传等部门,都布置了具体工作,下达了任务,只要是有利于劳务输出工作的事,保证做到优办、快办,形成了强大的合力,为劳务输出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首先把农村劳务输出工作作为农村经济指标列入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自20xx年以来,每年年初即与各镇政府及有关部门下达劳务输出任务,并签订责任状,同时,加大了由县劳务办牵头对各镇、各部门采取“一月一督查、一季一调度、半年一小结、年终总结表彰”的考核力度,重点从“五有二率”(有组织、有经费、有目标、有档案、有实效和培训率、有组织输出率)方面采取“月月督查、月月公布,季季小结、季季排名”的方式进行督导检查。

建立协会,拓宽市场,发挥品牌作用。××县是全国知名的“建筑之乡”和“木材加工之乡”,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创建了一批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每年都有5万余名建筑工人分布在大庆、辽河、济南、西安、敦煌、银川、乌鲁木齐等地。目前全县从事木材加工销售的人数已达12.7万余人,其中从事木线条加工销售的仅王沟一镇就有1万多人,可以说凡有木线条销售的地方,就有××县人。在老品牌的基础上,我们不断开辟新的品牌,并在劳务输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一是重点网抓好“建筑工、电子装配工、缝纫工、电焊工和保安”五大品牌的培训和输出,在××县建筑业协会的基础上,分别为其他四大品牌建立了行业协会,同时组织外出务工人员在源头加入工会,通过协会和工会与务工地协会和工会的有效对接,使务工者在务工地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维权有了保障。二是坚持有组织输出主渠道。全县各镇及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及有关工作人员积极与苏南等地联络,主动挂靠,多形式、多渠道对接、培育新的劳动力市场,为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供了用武之地。三是建立南北交流平台,畅通南北交流渠道。今年就召开了各类中小型招聘会5次,大型招聘会二次,在××县--无锡滨湖区劳动部门共同举办的20xx年春、秋两次大型的南北劳务协作洽谈会上,来自苏南及上海、浙江、广州及本县的近50家中介、培训机构,提供了8000余个工作岗位,吸引了近两万人次的农民及分流的学生踊跃应聘,进一步拓宽了劳务市场。

创新机制,形成网络,抓好培训后有组织输出工作。我们对县内教育资源进行了合理开发,充分发挥能人作用,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开展社会化培训;创新投资体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办学作用,全县各类培训机构投资达1000余万元,55家培训机构形成了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以各职业中学和成职教中心校为基础,以社会力量办学为辐射的立体培训网络,建立了电子装配、缝纫、电焊、建筑、保安五大培训基地,可以从事社会上所急需的十多个工种培训。截至目前,已培训2.8万人,培训输出率达99.8%以上。

第3篇:装配工年度总结范文

古天乐佩戴飞亚达经典系列腕表拍摄广告大片,随着阅历和内涵的不断沉积,对腕表和经典风尚的演绎,也显得更得心应手。而飞亚达新增加的腕表代言人高圆圆,也已从曾经的清纯女生蜕变为气质女神,时间所赋予她的智慧与知性,与飞亚达女表雅致时尚,简约超凡的产品特质相得益彰。

在拍摄中,数枚飞亚达表款璀璨出镜,款款别致夺目,令人一见倾心,将时间与艺术完美的交融在一起。而在挑选对表时,古天乐和高圆圆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飞亚达“经典”的系列腕表,该系列将精湛工艺融入其中,传承永恒格调,呈现出卓尔不凡的典雅美感。

风尚平面大片

依波表全国巡礼南昌揭幕

2月11日,依波腕表2012全国巡礼活动在南昌百货大楼盛大启幕,台湾当红艺人“九头身美女”吴佩慈小姐亲临助阵,在情人节的浪漫气氛中与南昌市民分享时尚心得。

据依波品牌总监林女士介绍,今年的全国巡礼活动旨在传播腕表时尚,除了邀请时尚达人吴佩慈小姐参加外,还特意为依波卡纳KANA的2012限量款“梦享”举行了隆重的南昌首发仪式。与此同时,依波特别展出了最新推出的复杂机械表EC系列。EC品牌转为男士专业制造的复杂机械表,定位全球市场,自主研发的产品线主要由陀飞轮等高端腕表构成。

罗西尼推出“龙凤情缘”情侣对表

2012年罗西尼龙年情人节特别推出龙凤情缘对表,以礼献欢姻之喜。与龙年伊始,各大钟表品牌在表坛应景掀起的中国龙卷风略有不同的是,罗西尼在把握时代脉搏的同时,专注自己的研发路线,不断强化其品牌文化的内涵和表达。

且最优的性价比从来都是国内消费市场的瞩目焦点。从表款配置上看,该腕表上套及后盖采用独特的齿圈设计,与南瓜形有齿把的相映成辉,精雕龙凤双层面盘,具有独到的观赏性;透底蓝宝石表镜上电镀金色“福”字吉祥图案,包18K黄金上套,镶嵌宝蓝色锆石的南瓜型把的,体现了吉祥贵气的表款特质,再搭配贴合度极佳的九珠带粒间金色表带,佩戴舒适大方,优质进口机械机心,防水50米。在各大品牌推出的龙凤元素表款中,这款不失为性价比极高的腕表。

海鸥DIY手表礼盒正式上市,彰显真我个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彰显个性变成了一个手表领域普遍的追求。顺应这股个性潮流,海鸥表于2012年2月正式推出――海鸥手表DIY礼盒。开动大脑,用你的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表款,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钟表匠!

此款海鸥DIY手表礼盒,可谓是在2012年的开年海鸥表献给国产表爱好者的一份大礼。表盒内除了配备有机械机心、表盘面、表柄头、表外壳之外,手表装配工具也一目了然:放大镜、镊子、锁底器、起针器、去表带专用冲子、吹尘气球、绒布,一应俱全。组配这款DIY表款的步骤也非常简单,随礼盒附赠具体组装说明书。只需完成十个简单易学的步骤,属于您的一款DIY手表就会呈现在眼前。

海鸥集团“龙”系列纪念腕表开年巨献

2012年适逢农历壬辰龙年。海鸥手表集团融合东西方顶级制表技艺,倾力打造“龙”系列纪念腕表,包括套装版“臻龙耀世”、单行版“龙祥寰宇”和普及版“福龙”。

每套5枚限量200套的“臻龙耀世”由4枚颜色各异的珐琅龙纹玫瑰金表和1枚海鸥自主知识产权同轴无卡度陀飞轮表组成,而限量212枚的单行版“龙祥寰宇”则是1枚珐琅双龙纹偏心陀飞轮玫瑰金表。资料显示,珐琅表的表盘100%纯手工制成,工艺讲究且制作过程多有不可预见因素,一个成品珐琅表盘从开始到最后完成需要45道以上的工序,但成品率不足10%。珐琅表的这一妙处使每一只珐琅表都有理由成为收藏大家、玩表行家的珍品,珐琅表具有的极高艺术性以及由此形成的与众不同的华美风格难有匹敌。

宝时捷品牌首获全国性策划大奖

日前,由国内策划界权威中国策划协会联合国家信息中心主办的大型核心经济类期刊《财经界・策划家》主办的2011年度中国策划年会暨第九届“诸葛亮”策划奖评选活动在北京揭晓,深圳市迈尔格表业有限公司旗下钟表品牌宝时捷POSCER凭着2011年的创意广告片《拯救者》营销方案入围本次评选,并因策划方案具有原创性高、执行力强、明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等特点获得评委会的一致认可,从参评的全国数千家公司中脱颖而出,荣获由主办方中国策划协会颁发的“2011年度钟表品牌营销大奖”。据悉,这是国内钟表品牌首次获得全国性策划大奖的殊荣。

诸葛亮策划奖是中国“诸葛亮”策划奖精英盛典的简称,由中国策划协会2004年设立的,至今已经举办九届,大奖目的旨在鼓励中国本土策划业界的策划人士及单位,表彰他们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时至今日,已然被行业内外人士称为策划界的“诺贝尔奖”。叶茂中、李光斗、路长全、张艺谋等人均获得过“诸葛亮”策划大奖的殊荣。

雷诺“2011年度终端销售之星”海南三亚3日游

经过6个月的考核和评选,雷诺表业《2011年度终端销售之星大赛》的50名获胜者终于脱颖而出。雷诺表业《终端销售之星大赛组委会》按照大赛项目的要求,对各项数据进行了严格的统计排名,评选出最佳销售额、最佳同期比、最佳陈列、最佳库存管理四大项目的获奖者。50名获胜者除参加了雷诺公司组织的户外拓展训练和2011年度表彰总结大会外,并于12月17日至12月19日前往美丽的海南三亚游玩3天,感受素有“中国夏威夷“之称的三亚热带滨海风情。

第4篇:装配工年度总结范文

[关键词]完工百分比 利弊 施工企业

一、 完工百分比概念浅析

1、 完工百分比的概念

完工百分比是以合同完工进度确认合同收入和费用的方法,当合同收入与相应的发生的合同成本相匹配时,就可以用此方法计算当期已完工部分的项目合同收入、费用以及利润,从而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有关合同进度及本期业绩情况的相关信息,便于财务决策的制定。

2、 完工百分比的使用条件

完工百分比一般在项目周期较长的情况下使用,在建筑企业和船舶制造企业的收入确认中用得较为频繁。总的而言,完工百分比的使用条件有以下一些:当期收入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很有可能流入企业;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确定;交易中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成本可以可靠计量和预计。

二、 完工百分比在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分析

1、 完工进度的衡量

完工进度的衡量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根据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来计量,计算方式为:合同完工进度=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合同预计总成本×100%;第二种是根据已经完成的合同工作量占合同预计总工作量的比例来计量,其计算公式为:合同完工进度=已经完工的合同工作量/合同预计总工作量×100%,该方法适用于合同工作量容易确定的施工合同,如道路工程、砌筑工程等;第三种是根据已完合同工作的测量来计量,该方法是在无法根据上述两种方法确定合同完工进度时所采用的一种特殊的技术测量方法,由专业人员现场进行科学测定,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建造合同,如水下施工工程等。

2、 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和费用计算

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合同总收入×完工进度)-以前会计年度累计已确认的收入

当期确认的合同毛利=(合同总收入-合同预计总成本)×完工进度-以前会计年度累计已确认的毛利

当期确认的合同费用=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当期确认的合同毛利-以前会计年度预计损失准备

三、 完工百分比的利弊分析

完工百分比法的主要好处就是可以按工程进度来确认各会计期间的工程收入及费用,并将收入与费用配比确认收益,从而避免了各会计期间的工程收入、费用产生大的波动。但是,因为预计存在一定的不准确,运用完工百分比法很容易造成估计数与实际数的偏离,进而影响到各期成本和收入的正确性。由于按期确认收入、成本和利润,施工企业也就无法获取递延的纳税利益,但是使税务部门按期收取应交税款更为便利。具体而言,其优缺点分别如下:

1、 完工百分比的优点分析

(1) 符合收益与成本配比原则(各个会计期间的损益能正确反映生产经营状况)

完工百分比法主要用在施工周期较长的建筑企业和船舶制造企业的工程收入确认中,这些企业的工程项目具有结构繁杂、造价高、施工周期长等特点,工程项目建设工作时间包括从订立建造合同到工程竣工办理结算、交付使用,延至按合同规定保修。如何准确地核算收入,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一直是理论界探讨的热点问题。目前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的要求,大中型施工企业基本上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与费用,此种方法考虑了施工企业的特点,使施工企业在确认收入和费用上有据可依,从而避免各会计期间的工程收入、费用产生大的波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工程项目的总成本,确保其利润。同时,使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能够合理地确认收入,保证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流入和经济结果的可靠计量,符合收入与成本配比原则。

(2) 能及时提供与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相关的信息,有利于内部控制

采用完工百分比,能在项目没有完成之前,确认各会计期间发生的费用和应确认的收入,一方面能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相关的财务决策信息,另一方面能通过收入和费用等相关会计信息发现项目施工中的费用控制问题,便于加强内部控制,改善项目成本收入和利润。

(3) 督促企业做好成本核算,保证各项财务指标的相对稳定性

确认完工百分比的一项依据是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这就要求企业做好累计发生的成本计量和合同总成本的预计,即企业必须准确的归集各类成本。首先,预计总成本要做到准确。如果预计总成本出现大的偏差将直接影响收入成本的确认。其次,实际发生的成本要做到真实、及时归集和入账。对内,外包或劳务协作队伍等要及时收方与计价,保证当月发生的成本归集到当月;对外,业主的工程结算要及时,早日列入当月的工程结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实际施工与结算差额不会很大。只有总成本估计合理、实际成本及时归集的情况下,完工百分比才会准确,确认的成本和收入才真实。

在企业做好了各项成本的确认后,采用完工百分比,合理预计总成本及施工利润的情况下,确认的收入不会有太大变动,由此利润变动幅度也不会很大。因此能保证各财务指标的相对稳定性。

2、 完工百分比的缺点分析

(1)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较差

采用完工百分比确认收入时,最关键的要素是确认完工部分,而按大部分施工企业的完工部分计算方式,完工部分与当期累计发生的成本和预计总成本有关。因为环境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施工合同履行期间不确定因素很多,所以施工项目预计总成本会和实际成本存在出入,进而影响每期成本和利润的确定。

(2) 可能会使收入不真实

实行完工百分比法对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要求很高,该工作并不仅仅与财务部门有关,还需要各部门的通力配合,准确预测合同收入和成本,及时办理工程结算,严格控制成本开支。而目前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还很低,管理手段也很落后,有可能降低施工会计核算的准确性,比如:当已出库但未用于施工的材料在资产负债表编制日没能够及时退料时,就会增加当期的累计实际发生成本;当材料已用于施工但发票没有及时开出,核算又没能及时预估时,当期的累计实际发生成本会减少,无论累计实际发生成本是多计还是少计,完工进度的计算均不准确,从而施工项目当期收入和费用均不准确;此外,受市价影响,实际发生成本和预计总成本的度量标准存在一定差距。以上原因导致了施工过程中资产或者负债的不真实性。

正因为施工过程中资产或负债的确认有变动的空间,使得人为调节利润存在可能。在实际工程项目按完工百分比确认收入中,很多企业按照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来确定完工进度,这种将完工进度与成本结合的做法,有利于收入与成本的配比以及平衡各期的会计利润,但也意味着完工进度可以由企业内部控制,企业可以利用成本调节收入和利润,不能真实地反映施工项目的经营绩效。

(3) 存在缴税问题(营业税和所得税)

首先,营业税问题。在按完工百分比实际确认收入过程中,企业一般根据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并根据收入计提税金,但真正缴纳税金时间要等投资方结算。因此,必须到工程全部结算后应交税费科目才能结平,因为施工企业施工项目较多,应交税费账户长期悬账,这样“应交税费”中的余额不能反映纳税的实际义务。其次,企业所得税问题。税法规定“建筑、安装、装配工程和提供劳务,持续时间超过1年的,可以按完工进度或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这个与企业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与企业所得税的规定一致,但按准则的要求,当期产生的利润要立即缴纳企业所得税,在目前工程款收入远远滞后于工程完工进度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垫付大量的资金用于赋税,对于资金周转较慢的施工企业来说,加重了其资金负担。

四、 完善完工百分比的应用总结

依据完工百分比的应用缺点,企业在运用完工百分比确认收入时,要注意以下事项:首先,企业要制定良好的成本核算体系,保证各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其次,企业要加强管理,各个部门要积极沟通,做好成本核算的内部控制;最后,核算企业要与自己的上下游企业处理好合作关系,比如:施工企业和开发商,以保证资金的顺畅流动。

参考文献:

[1]陈和林.建筑施工企业完工百分比发核算利弊分析.财会通讯,2009;12

[2]张圣裁.完工百分比结算利润办法在施工企业中的运用.会计之友,2009;11

[3]张惊辰.施工企业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工程收入的探讨.财经界,2009;7

[4]朱宇群.执行建造合同完工百分比方法的利弊探析.中国总会计师,2009;5

第5篇:装配工年度总结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深度融合

一、国内外校企合作发展状况分析

国外发达国家已经进行了百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如著名的德国“双元制”模式、英国“三明治”教育、法国“学徒培训中心”等,都收到了显著的效果。目前,我国多数校企合作存在最大的问题是企业的积极性不高和主动性不足,其中,校企合作的源点来自院校主动与企业点对点联系,在合作过程中,多数高职校企合作意向由学校一方主动提出,很少有企业主动提出合作。学校一方面要完成正常教学任务,一方面要主动寻求企业合作,校方管理过程复杂,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如果缺乏第三方平台支持,可能任何一个校企合作都是变味的合作,缺乏相应的服务平台使学校和企业双方得以沟通和交流。另外合作机制不健全,校企合作多数缺乏约束力,处于自由化状态。法律法规不完善,也是影响校企合作的因素之一。因此,当前校企合作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的诸多问题集中体现为中小企业很需要职业教育为其提供后备人力资源,但是又没有相应的平台和成熟机制使其主动积极参与,合作企业作为校企合作中重要的一方,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一直是校企合作需要突破的一个瓶颈。因此,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学、实训、顶岗实习等环节为重点,探讨深度融合机制的制定与实施将有助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进入更深层次。

校企合作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社会企业无缝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现结合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际情况,对校企以“ 项目带动,工学结合”深度融合培养人才进行研究并探索,将有助于提高工学结合的质量,最大程度地发挥企业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进程中的主导功能;以校企合作过程中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训、顶岗实习等环节为对象,构建校企人才共同培养长效机制.目前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海产学研基地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校企合作,取得了一些经验,同时也遇到了很多问题,而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在校企合作中企业技术人员参与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因企业员工缺乏教学经验,企业员工很少参与课程的教学与生产研究,就单纯的生产,这无疑制约了校企合作向深层次的发展。因此如何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提高校企合作水平,建立引导、推动校企合作开展的动力机制是推动校企合作健康发展迫切急需解决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二、构建“生产项目共享,工学结合”的深度融合机制体系;

1.校企深度融合机制体系设计

构建成熟和完善的以“企业项目带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机制必须针对校企合作的各个环节全方位、多环节进行设计和制定,因此,一些高职院校在前期合作多年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首先设计深度融合机制体系是前提和基础,深度融合机制体系构建如下图1。

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融合实践

为达成深度融合合作,双方需要在多环节进行制定和实践,具体设想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校企合作需第三方服务平台的政策扶持与监管

国外,美国、日本、英国、法国、韩国和新加坡等国政府都通过立法、财政或税收手段鼓励和要求企业参与教育。目前,我国已经颁发了一些政策支持校企合作的开展,企业有责任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但落实到企业层面的扶持政策和措施还不够具体,希望地方政府多扶持地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一方面引导和鼓励学校参与合作教育,调动学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制定一些具体财政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优惠政策,可根据接受学生的数量享受一定的减免税等,吸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层次发展。

②校企合作专门组织机构体系

学校对外的接待及事务处理工作主要由学校传统组织机构学校办公室主要负责,为方便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学校及各分学院应该专门设置机构和部门负责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具体事项,从而能够对校企合作的各项工作形成有序规范科学的管理,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层次发展。

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制度构建

传统高职人才培养主要由校方完成,按照教育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校及专业特点进行设置和构建。高职人才培养的工学结合要求需要企业更多参与人才培养的指导和设计环节,而另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人才培养的考核、评定及反馈。合作协议明确规定校方在实习过程中将派专人教师负责实习学生的整体管理工作,同时企业方将由不同的部门经理、主管、专员等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岗位分配顶岗指导和实训过程管理。因此,传统由校方对学生实训进行评分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技能性成长真实水平,通过企业方进行考核、评定及反馈,能够有效客观反映学生的知识技能性形成,同时也便于对学生的实训过程进行整体管理。

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围绕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课程选择安排、实训条件构建及进度安排以及人才培养的考核评定及反馈进行机制探讨,将有助于现阶段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最终必定能够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无缝连接”。

3.“生产项目共享,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分析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我国很多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还欠缺以“生产项目共享,工学结合”的校企深度融合培养学生,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目标,与企业共同设计与制造、共同实施、共同评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使得“项目带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创新性的发展。实施“项目带动,工学结合”的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

①构建校企深度融合专业培养的“目标体系”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这两个基本问题而展开的。因此准确地确立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具有决定性意义和导向性作用。为了科学、准确地定位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学校引进企业,同时还应该进行社会调研行业用人需求分析,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商讨论证“项目带动、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的深度融合培养体系。

②构建校企合作的专业培养“内容体系”

构建“生产项目共享,任务驱动,工学结合”课程体系,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做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深入相关行业企业调研,与合作企业探讨,针对专业职业岗位(群)对人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以及典型工作任务要求来确立相应的学习领域课程,按“工作流程一条龙”的顺序编排课程,最终形成专业以“项目带动,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以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教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校方应该组织专业骨干教师社会调研、专家论证、企业合作的基础上,以“强化实践、突出实训、讲求实效”为原则,根据行业企业实际工作过程和真实工作任务来设置递进式实践教学项目,包括单项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顶岗实习三阶段递进式实训教学项目,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行业工种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所涵盖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融入到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中,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合与衔接。

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的以灌输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习领域课程、不同学习项目和工作任务的教学内容,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工学结合”教学,运用案例教学、实操训练、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善于积极思考、勤于实践操作,提高教学效率。如模具综合实践课程的“模具装配与检测”工作环节,做到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在企业,让学生以3-4人为一组,每组1个装配工作小组,教学任务由企业师傅带着装配和检测整个过程,校方指导老师应该提前把这些项目的岗位与企业技术员工沟通和协调好,做好教学前的一切准备,并在不同的项目中轮岗考核,并贯穿整个学期,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适合于项目教学的课件建设,建设相应在产学研基地的各级精品课程,实现课程网络化和教学资源的共享,优化了教学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4.构建校企深度合作的“质量保障体系”

①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培养,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锻炼、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等项目。构建产学研各专业技术教学团队,建设专业研究所等,通过参加技术服务和技术研发,有计划地选送中青年教师到省内知名行业企业进行“国培”等项目,安排青年教师通过到对口企业带队实习、挂职锻炼、深人企业开展调查研究、与企业共同进行科技研发等途径,促进了团队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时团队还应该从行业、企业聘请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项目指导,形成一支高水平“双师型”的教学团队。

②加强校内外实验实训硬件设施建设

继续建设好产学研基地,夯实高技能人才培养基础,以健全合作机制,出台各专业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与考核机制,实践教学管理规范,教学内容主要以合作企业运作的生产项目为主,突出工学结合特色。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职业实习环境,使专业紧密结合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和企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及时把握社会、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

③完善校企合作教材内容建设

积极与企业合作,利用校企合作的项目资源,筹划编写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的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教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行业生产、工艺和流程,确保学生的技能训练更加符合行业企业的需要,有利于增强毕业生岗位就业能力。教材重点以“企业项目带动,任务驱动,工序结合”为主线,教材要适应市场发展对相关专业能力的需要,突出高职特色。

④加强教学管理,健全校企合作激励机制。

各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上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在校企合作机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度融合,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能够有效推动改革深人进行的激励、竞争、监督机制,特别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强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坚持日常教学质量检查与督导,将“三级”(教务处、分院、专业)和“三期”(期初、期中、期末)的教学检查制度、领导听课制度、学生信息员反馈制度、教学督导制度结合起来,评选出优质课教师,并与教师的晋级、评优、评职及业务考核挂钩,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总结

实践证明,以“生产项目共享,工学结合”的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行业企业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共同评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职业素质教育融于专业教学全过程,积极对接各专业岗位工种鉴定标准,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前提和保障。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度校科研基金重点项目:《校企合作背景下“项目带动,工学结合”的深度融合实践研究---以宁海“教学工厂”为例》,项目编号(2014Z01)]

[参考文献]

[1]黄芳.校企共建,班级互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N].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教研室:2012(15)

[2]龚平.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致力打造中国IGA的人才摇篮[J].金田:2012(10)

第6篇:装配工年度总结范文

【关键词】 标准成本; 管理创新; 管理会计工具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7-0060-07

一、引言

标准成本是我国企业引入管理会计工具的基础。孟焰(2001)[ 1 ]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证明,尽管我国引进管理会计理论和工具的时间较长,但管理会计并未真正在我国企业得到重视,管理会计工具也并未得到良性运用。原因在于目前我国企业的管理会计应用仍在起步阶段,成功的管理实践经验较少,缺乏管理会计人才,财务数据基础薄弱,无法支撑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在管理会计基础不牢的情况下,如果一味追随所谓国际先进的管理会计理论,盲从地引进最先进的管理会计工具,如作业成本法、EVA(经济增加值)和平衡计分卡等,无异于拔苗助长。“标准”是企业进行管理的基础,没有“标准”就无法判断实际情况的正确性,管理更加无从下手。标准成本制度作为管理控制系统的服务支撑体系,是大部分管理会计工具发挥功能的基础。如果不先进行标准成本的管理实践,其他的管理工具(如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管理)将成为无根之木,无法在企业中真正切实地推行。我国的管理会计实践是一个从无到有、逐渐发展的过程。“标准成本”是我国企业进行管理会计实践的第一步。因此,对我国制造企业“从无到有”建立标准成本体系的过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国其他企业管理会计的实践。

本文对国有大型制造业C企业建立的标准成本体系展开研究:(1)详细分析其建立标准成本制度的动因;(2)描述其“从无到有”构建标准成本体系的过程;(3)概括其创新的标准成本编制框架要点;(4)归纳总结C企业构建标准成本体系过程中的特色和创新。

本文的贡献在于详细地描述了大型国有制造企业“从零开始”逐步建立标准成本体系的动因和过程,归纳总结出C企业在建立标准成本过程中的特色和创新,能够为我国其他企业引入和应用管理会计工具提供经验借鉴和实践指导。

二、理论基础和文献回顾

标准成本法思想起源自泰勒,发展于哈尔顿・爱默森,完善于卡特・哈里森。美国管理工程师泰勒在1895年首次提出了科学管理思想,他认为产品需要设立标准成本。哈尔顿・爱默森继承了泰勒的理论,在《作为经营和工资基础的效率》一书中对标准成本进行了更加准确细致的描述和研究。卡特・哈里森于1911年第一次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制度逐步在各国的制造业企业中实践运用。国外学者对于标准成本法的研究,由最初对科学管理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探讨,过渡到标准成本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方面的探讨,以及标准成本法与战略管理思想相结合的应用探讨。Horngren et al.(2015)的“Cost Accounting”教材中对标准成本法从预算执行、差异计算和分析、账务处理、管理控制和业绩评价等多角度进行了系统介绍[ 2 ]。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标准成本制度。最开始的研究关注标准成本相关的理论研究,随着我国企业不断进行标准成本实践,关于它的应用研究也随之丰富。范松林(2000)[ 3 ]和潘飞等(2008)[ 4 ]介绍了宝钢的标准成本制度。刘运国等(2010a、2010b)[ 5-6 ]介绍了XL日化集团的标准成本法实践。刘宝增(2013)[ 7 ]介绍了油气田企业的作业标准成本管理实践。车连夫等(2015)[ 8 ]介绍了重庆建设工业公司的工序标准成本管理实践。张德勇和潘锡睿(2015)[ 9 ]介绍了长江电工的标准成本体系实践。虽然标准成本在我国的应用范围尚不及欧美国家,但从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标准成本法的研究实现了多方面的发展,其通过与众多学科的结合,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提供了信息支持,为企业实现成本控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际操作经验。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获取

(一)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一直是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尽管对案例研究的质疑从未停止过,但是案例研究的优点却特别突出,它不需要对过程加以控制,能够对大量、非结构化的材料数据进行分析,且由于证据直接来自实践,因此更加具有现实有效性。基于我国目前管理会计的研究现状,案例研究法的运用尤其重要,特别对于C企业构建标准成本体系过程的研究,案例方法可能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二)案例资料的获取

本文资料来源主要分为两类:(1)文档资料。为了更加全面地认识案例企业,笔者收集了源于企业内外部的多种文献资料,包括媒体的新闻报道、内部工作会议报告、项目实施计划、经营报告、财务信息等共计10万字(包括媒体报道约3万字,C企业内部资料约5万字,门户网站资料约2万字)。(2)访谈资料。笔者亲赴C企业与企业的财务部门负责人、标准成本项目负责人以及企业的副总进行深度访谈。在访谈中,笔者深入地了解了C企业实施标准成本法的动因、实施过程、企业构建标准成本体系的特色和创新等问题。访谈总计获取有效录音资料为4小时,转换文字约2万字,最终将全部资料整理为电子文稿,总计得到12万字的资料。

四、C企业标准成本体系的构建和制度框架

(一)案例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C企业是隶属于国有集团公司的大型国有制造企业,是国家批准重点保留军品生产能力的骨干企业之一。公司创建于1905年,是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国有兵工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C企业已成为国家特品生产的定点企业,形成重庆、荣昌、宜宾三大加工制造基地的格局。目前C企业的产品主要有特品、汽车零部件、金属材料、高强度螺栓、紧固器材五大系列共60余个品种。

作为机械加工制造类企业,成本领先战略是C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必然选择。在近几年的实践中,C企业结合自身管理现实,建立了具有企业特色的标准成本体系,探索总结出标准成本的“五因素”编制法,编制出科学、可靠、先进的标准成本,有力促进了全面预算、成本领先战略等一系列管理工具的深入实施;同时,其将独具特色的标准成本体系融入到生产经营实践,实现了标准成本与其他管理工作的有机对接,为公司全面预算、成本领先、价格管理等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和参照标准,促进了技术、业务与财务的交汇融合,有效提升了企业管控决策质量,为C企业达成具有成本领先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目标起到了明显助推作用。

(二)C企业构建标准成本体系的动因

由外部环境看,近五十年,我国的军品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同时也沉淀了许多问题。一是企业主打产品属于有限竞争市场,订单规模受限、国防产品定价权归属于采购方等问题导致企业增收能力始终不强;二是弹药类军品产业的设备和人员配置均有专一性强和固定性高的特点,受政策制约,产业产品调整空间狭窄;三是C企业的上级部门S集团公司2010年提出新的发展战略,将“调结构、促转型、提升企业经营质量和效益”,提升员工收入水平推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些原因导致了C企业为了提升经营质量和效果,必须转变思想,加强成本管理。

从内部环境看,C企业内部面临降本增效、决策控制、绩效考核的需求。

1.降本增效的需求

作为传统机械加工企业,立足产品成本领先、打造其核心竞争力是C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必然选择。2010年之前,C企业仅以历史数据和两大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工时定额)作为经济活动控制和决策的依据,且企业一直采用较为传统的直线式管理结构,各职能部门对不同的业务工作“各负其责”,较少协同,成本管理一直由财务部门单独负责开展。C企业在这种传统管理模式下运营效率低下,成本费用管理粗放,控制活动乏力。在2010年一季度经济活动分析会上,总装厂的辅料消耗汇报中,与会人员吃惊地发现,两双手套一起戴在手上从事产品装配工作造成该厂每月手套消耗居然高达数千双。仅从这小小的一项手套消耗中就可以看出当时企业管理之粗放,工作标准之缺失。C企业对于降本增效的需求日益迫切。

2.决策控制的需求

一直以来,C企业使用历史数据进行成本核算及经营决策,2010年起,C企业领导班子对成本现代化和精细化的需求日益强烈,先后开展精益生产工程、全面预算管理及成本领先工程等一系列管理提升活动,不论是精益生产中的生产布线和存货控制,全面预算中的成本、采购预算,还是成本领先工程中的对标管理,使用历史成本数据作为支撑决策依据的不足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一是历史成本资料往往无法排除每年因生产安排、工艺技术变更等原因导致的成本超支现象,直接引用历史数据进行日常决策和控制等于变相承认浪费,严重削弱了数据的指导和标杆意义;二是C企业往年的历史成本仅核算材料消耗和直接工时,未形成定期修订机制,导致依赖定额进行核算的成本数据和供应链管理的准确性大大降低。

3.绩效考核的需求

C企业在管理提升过程中发现,对相应部门和人员进行客观公正的业绩评价不仅要求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式和机制,还要求选取恰当的评价标杆。比如对于加工制造业务承担部门,仅以历史成本和定额作为评价依据显然有失公允,难以调动员工积极性,而且由于缺乏相应评价机制,一线生产管理者中“产量为重、质量次之、成本最轻”意识根深蒂固,成本管理得不到其他业务部门的重视,也得不到生产一线的支持。目前C企业现行的成本管理系统距领导班子提出的“全员管成本”相去甚远。

实现上述要求均需要财务部门在历史数据之外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准确、全面、多维的成本信息以适应企业精细管理和价值创造的需求。经过多方面考量,标准成本法成为C企业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必然选择。与历史成本和目标管理等方法相比较,标准成本法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比较适应C企业产业现状,即企业的主打产品属于价值转移以“物”为基本载体的产品,其原材料成本占到整个产品总成本的40%以上,能够较好地实现成本项目标准化;二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沿用多年的历史成本数据,不必像实施作业成本法一样将整个成本计算系统推倒重来,易于为各级管理者理解接受,减少了新旧管理方式的冲突;三是标准成本法对基础管理的要求在C企业目前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范围内,具备实施可能性。

(三)C企业标准成本体系的构建过程

国有企业的规范管理有时会带来强大的管控定式和行为惯性,一定程度上制约管理创新。因此在导入新的管理工具前必须明确总体思路,选好推进策略,尽量减少新旧管理方式的冲突,实现平稳过渡才能顺利地达成目标。

1.第一阶段:发现问题阶段,2009―2010年

2009年,C企业领导班子为了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开展了精益生产工程、全面预算管理、成本领先工程等一系列管理提升活动。预算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重中之重,结合上级集团总公司的要求,C企业把推行全面预算作为当年的工作重点。C企业财务副总谈到,“我是把预算作为推进财务管理的一个基础性的手段,只有通过预算,才能发挥我们财务人员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牵头作用”。

在推行全面预算的过程中,C企业发现以下问题:

一是将全面预算目标分解下放至车间和部门时,由于缺乏标杆,车间和财务部门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预算的落实演化为部门间扯皮,车间和部门得到的预算取决于各自负责人的谈判水平,而非实际生产能力,导致鞭打快牛,这种制度对于员工激励和考核是极其不利的。

二是财务部门在进行成本管控时,由于无法掌握产品的正常标准成本,因而无法分清成本责任,这给财务部门的成本管控工作带来巨大阻碍。

三是传统模式下使用的历史数据无法排除每年因生产安排、工艺技术变更等原因导致的成本超支现象,直接使用历史数据进行预算编制等于变相承认浪费,不仅车间和财务部门无法认可,而且违背了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的目标。

为响应企业精细管理和价值创造的需求,C企业积极寻找新型成本管理工具。通过比较不同成本方法(如表1),结合自身实际情况,C企业选择标准成本作为企业成本管控的基础。

正如C企业财务负责人所说:“标准成本是接近理想状态的真实成本,是符合我们目前工艺水平、加工条件和人员结构等条件的成本,它是正向推导出来的。我们的标准成本剔除了一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通过努力工作是可以实现的正常标准成本。”

2.第二阶段:适用和接受阶段,2011―2013年

确定采用标准成本法之后,C企业开始着手标准成本体系的建设。C企业确定了运用标准成本的总体目标:构建由各零部件标准成本支撑的全产品谱系标准成本数据库,并逐步细化制定各工序、班组和部分工位的作业消耗标准,以成本标准化带动作业标准化,最终依靠管控作业动因实现成本规划控制和精益制造的目的。

在实践中C企业面临工序和班组核算基础较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信息处理手段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要将各项成本对应到责任工序和班组,耗时巨大不易见效,并且短期内无法得到一线生产员工和管理人员的理解与配合。同时,在未经培训的情况下要求工序和班组开展细致繁重的成本统计与管理工作也容易打乱工序和班组的正常生产节奏。

C企业标准成本实践的基本策略是:先面后点,逐步深入。首先解决有无的问题,即先建立所有主要产品的基本参照,横向到边,以尽快、尽力使用标准成本体系,带动多项管理工作提升;其次逐步渗入到车间、工序,实现纵向到底,建设直接作业层面的标准成本体系(如图1)。

在此阶段,C企业的策略分“两步走”。第一步先“全面”,即先“用起来”。“全面”是以产品为主线,针对目前及今后三年内可能制造的产品建立全面的标准成本数据库,每个产品的成本项目都建立明确的数量和价格标准。第二步是在全面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深化”运用,即“沉下去”。“深化”是以成本发生的责任主体为主线,即要求对最基层的成本责任主体如工序、班组或个人指定成本耗费标准。选择上述步骤的原因在于:由于C企业建设标准成本体系是为了服务支撑企业管理控制系统中各项管理会计工具的实施,因此只有“全系列”的标准成本才能为预算等管理工作提供标杆和基础,只有全面的标准成本才能作为决策的依据,成为日常管理的一部分。

C企业在标准成本建设的具体过程中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的起点是定额成本,第一年先分析各个业务部门的定额成本和历史成本差别,发现不够准确,所以第二年加入工艺技术变化、行业对照分析、产能变动等因素进行修正;第三年发现还需要考虑加工条件、人员结构变化、追求目标变化等因素的影响”。C企业财务副总这样描述:“追求目标的变化指的是以质量优先还是以成本优先。比如,最开始要求工装车间成本优先,原本车1万个零件应该更换刀具,但车间为了节省成本,可能会车1.2万个零件,这就极大地影响了产品质量,所以后来我们就按照1万的数量来进行考核,节省的刀具不加以奖励,但奖励质优的产品。总体来讲,第一年我们就做了定额成本加简单的修正,第二年运用‘五因素法’分析,得到一个较低的成本。但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现成本虽然降低,但偏离了其他目标,所以第三年我们讲符合战略、符合追求目标的标准成本才是合理的标准成本。第三年开始,我们的标准成本不再是一个最低的成本,而是一个合理的标杆值。”

3.第三阶段:惯例和融合阶段,2014年至今

经过多年实践,C企业最终建立了“全面”、“深入”的标准成本体系,并作为一个成型的制度在企业内部全面铺开,形成了服务于全面预算、运营控制分析、内部管理报告、业绩评价等管理控制系统,支撑成本领先战略的基础性管理会计工具。2014年,C企业标准成本实践案例入选S集团公司管理会计实战优秀案例,并在集团内部加以推行。

(四)C企业标准成本体系总体架构

C企业的标准成本以定额成本为基础,通过找出实际制造过程中资源耗费的影响动因,将实际耗费与定额差异量化分析,最终将定额修订为成本耗费标准,使工艺技术、生产制造、财务管控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以实现成本领先战略为目标的标准成本体系(如图2)。

C企业标准成本的制定源自定额成本。经过C企业实践,基于工艺消耗定额确定标准消耗量最为合适。C企业优化已有的材料和工时消耗定额,并完善了专用工装消耗定额,补充制定了能源动力和制造费用定额。定额成本的制定并不是简单地将消耗定额和标准成本相乘计算,C企业创造性的将工艺流程和加工制造过程与定额数据匹配,制定了切实匹配实际的定额成本。

然而,若只采用上述定额成本作为标准成本运用于企业成本管理,在实践中发现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定额制定的目的更多是为实现设计工艺要求和保障质量,资源消耗数量取值往往偏大,对产品经济性兼顾不够;二是定额只能基于生产安排和物料供应完全正常顺畅的理想状况制定,无法考虑年度生产安排出现特殊事项时消耗量的变化情况;三是定额的调整往往需要技术上的严谨论证,导致定额数据调整相比实际成本数据有一定滞后性。C企业经过几年的摸索总结出“五因素法”,将定额转换为标准,即在优化的产品定额成本基础上,考虑五种主要调整因素,对指标进行修订,推导出标准。

因此,制定标准成本的第二步是根据“五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修正定额成本。五因素包括:工艺进步因素、历史成本因素、年度预算因素、规模变动因素和产能变动因素。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