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身残志坚的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无翼的飞翔》——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它叫做《无翼的飞翔》。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这本书的作者竟然是一位残疾人,他就是尹小星叔叔。在书中,生动地讲述了自己身残志坚的人生奋斗经历,个中每个故事都感人至深。
小星叔叔刚出生就八个月就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脚残废。当时他的父亲认为他此生已没意义了,曾怀着悲痛之心将他扔在火车站里,让他自生自灭。当小星的奶奶知道了此事时,哭着冲到火车站把他捡了回来。一天接着一天,尹小星终于在苦海之中长在成人。他以顽强的毅力、坚韧不拔的精神,展示了他不向命运低头,敢于向命运挑战,敢于向困难挑战的坚强品格和乐观的人生态度,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塑造了他灿烂辉煌的人生:他经过商、学过医,还先后受聘于国内多间杂志社担任记者、编辑。从91年开始,他以顽强的意志,只身手摇轮椅走遍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行程7万6千余公里,创造了多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期间,他征服了黄山、华山、泰山等名山,翻越了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成功穿越了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穿过了死亡之海——罗布泊;身残志坚的他不断创造着一个接一个的奇迹,谱写了一首精彩的生命之曲。
想想他走过的历程和做过的事,或许连身体健全的人们都不一定做得到,然而尹小星叔叔却用亲身经历将不可思异变成了事实!记得有一次和家人去乳源大峡谷游玩,当我们走到通天桥时,大家都鼓足了勇气,准备迎接挑战,而我却心存畏惧、退缩不前,家人见我胆怯便取消了过桥的计划。我虽是个身体健全的人,但对比小星叔叔那顽强的毅力、坚韧不拔的精神,实在让自己感到羞愧。
小星叔叔的事迹既是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为我们前进指明了方向。我已下定决心,要学习小星叔叔不屈不挠的精神,勇于挑战生命的极限,塑造辉煌的人生!
那是在春夏之季,我刚刚八岁。我们家住进了一个装修很好的大房子。开始我们全家都为住进新房而高兴,可是不久这高兴就变成了灾难和痛苦。由于装修用的地板,衣柜等家具用的材料里含的甲醛、苯超标,有怪味。我和妈妈都被熏得中毒了。中毒的症状就是头晕迷昏,恶心呕吐。而我最厉害。从那时起,我就跟呕吐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不能正常吃饭了。只要吃饭,就会呕吐。吃的少,呕吐得少;吃得多,呕吐得多。有时我会从晚上五点一直吐到半夜十二点。这样的呕吐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会持续三个多月。吐得我身上一点劲都没有。脸又清又绿。第一轮呕吐好了之后不久,我又得了心肌,在治疗心肌炎的过程中,打针用药又把我的呕吐的毛病诱发了出来。这一次我断断续续一直呕吐了六个多月。六个多月里我没法正常吃一顿饭。好的时候也只能吃下几小口稀粥。饿得直难受,也得挺着。只好靠输液来维持生命。为了治病,我每天去针灸。每天要扎上三十多针。就象一个小刺猬。扎到最后我一见大夫心里就紧张得直突突。更可怕的是我们到长春、沈阳、北京的大医院看病。大夫也弄不明白这是什么病。那时我几乎没法上学,天天躺在家里,心里充满了悲伤、绝望。有一天刚喝了一口粥,我又开始了激烈的呕吐。吐得浑身发软。我躺在床上一下子想起了楼下小老鼠吃了人们撒的鼠药后睡着的样子,我就很悲哀地跟妈妈说:“妈妈。我要是一只小老鼠多好!我就可以吃下人们给我准备的药,就可以安静地睡觉,不再遭罪了!”那一刻我真是不想活了。听了我的话,妈妈的眼泪簌簌地落了下来。妈妈可能没想到只有八岁的我那么小也会有对生命的厌倦。可能是我的话提醒了妈妈,从那以后,妈妈每天都找来那些身残志坚,热爱生命的故事,伴着我的呕吐和痛苦读给我听。
保尔、霍金、张海迪、海轮、贝多芬、史铁生……我的病一发作还伴随着胸闷,心烦意乱睡不着觉。妈妈的故事就常常是读到深夜,一直读到我合上眼睛。当时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被山东轻工业大学录取的蔡振国哥哥的事迹。他很小的时候,被一场大火烧得面目全非,变成了残废。可他身残志坚,硬是忍着巨疼,一点点把仅剩的两个蜷曲的手指掰开,用这两个手指写字。常常磨得鲜血直流,把书本都染红了。在小学他一直保持班级第一名的好成绩。最后以高出高考重点线很多的604的好成绩被重点大学录取。并且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大学生十大杰出人物。最终使我振奋起来的就是这个故事。每当我遭罪遭得不想活时,我的眼前就浮现出那双流着血还在不停地写字的手。心想,他那不是比我更痛苦吗?他残废成那样都从来没想过死,还那么热爱生活,我这算什么呢?
从那以后,我让妈妈陪着我坚持爬山锻炼、针灸按摩。虽然当时很迷茫,不知呕吐何时能止。但妈妈总跟我说:儿子,这是对咱娘俩的一种考验。咱们不能认输。只要热爱生命,永不放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熬过去的!
后来,在我吐到快七个月的时候,奇迹出现了,我的病突然好了起来!
(一)策划主旨
聋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何应对网络环境的机遇与挑战,让聋哑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健康成长,实现德育的实效性是聋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据对我们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六至九年级初中生关于网络的调查显示,聋生沉溺网络是普遍现状,对他们身心发展带来了不少的负作用。因此,学校根据本校聋哑学生的身心特点,利用网络及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开展“行自强教育、促聋生发展” 网络时代聋校自强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全面促进聋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活动安排
1.学一学
(1)每日学习一句关于如何健康上网的手语。
(2)每天在班级显示屏及校园网上滚动播放网络法规或有关规定。
(3)每周安排一次午会学习文明上网、行为规范。
2.找一找
(1)上网收集网瘾危害的相关资料。
(2)收集你所了解的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中国聋哑人的资料。
(3)找一找你所熟悉的在你身边的了不起的聋哑人事迹。
3.说一说
(1)以升旗仪式讲话的形式号召同学健康上网自强自立。
(2)举行“我做文明网络人”手语演讲比赛。
(3)以主题队会、晨会的形式来说说、学学你所了解的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聋哑人。
4.做一做
(1)文明上网小报制作活动。
(2)“特殊学校文明小使者在行动”活动。
(3)“文明上网、自强不息”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4)校内阳光牵手互助活动(聋哑―脑瘫)。
(5)“健康上网我参与,自强不息我能行”聋生才艺大比武活动。
二、活动实施
引导聋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光靠知识的教授和理念的灌输是不能完成的。我们设计了学一学、找一找、说一说、做一做这几个环节,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对聋哑孩子进行教育,让聋哑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健康成长,提高聋哑学生拒绝网瘾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以及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个性品质,实现德育的实效性。我们首先安排的是学一学环节,让我们根据聋哑孩子的特点,结合小公民“五小”道德建设教育,在网络教育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上有所侧重:低年级侧重“应知”,中年级侧重“应会”,高年级侧重“判断实践”,使网络道德教育形成一个阶梯形。同时,学校根据聋生的发展规律,按不同年级提出了明确的德育要求及训练内容,班主任制定了训练纲要,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训练。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与要求,修订了《学校一日行为规范》,使之更符合特殊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身心健康,使学生更加明确进校、升旗、上课、课间休息、十分钟劳动、午餐、离校、学习习惯、文明上网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每天我们都利用晨练的时间安排青年教师教聋生学习一句行为规范要求的手语;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校园网,把“行规”用语在班级显示屏和校园网上反复地播放进行强化训练,为他们普及法律知识和学生上网的有关规定,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自觉地遵守网络法规或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络人。学校也充分发挥了晨会、班会、队会、校会的作用,要求“四会”必须专时专用,把指导学生文明上网安排进课内,同时要针对学生的“行规”状况有计划,有过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德育室每月不定期组织班主任互听晨会、班会、队会,“四会”在落实网络道德教育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提高了聋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后我们安排了找一找环节,让孩子通过上网、到图书馆查阅等形式收集网瘾危害的相关资料及故事;收集他们所了解的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中国聋哑人的资料;找一找你所熟悉的身边的了不起的聋哑人。同学们通过学习相关课文、上网查资料、到图书馆看书等各种形式了解了很多的资料,并作了记录和积累,为以后“说一说”作好了准备。他们对于故事中同龄人网瘾的教训或网瘾带来的危害有了深刻的体会。同学们找到的聋哑人楷模让他们体验到了残疾人一样可以残而有为,一样可以为国家作出贡献,同学们为身边有这些聋哑人而感到自豪,也有了正面学习的榜样。
经过“看、找”的体验后,同学们有了很多的感触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于是顺其自然地想要表达自己的感受。学校组织了“争做健康网络人”手语演讲比赛。同学们以主题队会、晨会的形式来介绍他们所了解到的了不起的聋哑人,积极的参与与热烈的讨论,让聋哑学生能自己思考并在情感上得以认同。各班的主题班会组织得热烈而又感人,同学们把所学、所思、所想,都表达得淋漓尽致,通过说一说这个环节,同学们的感悟更加深刻,体验得到了深化。“找”让聋哑孩子感受到了网瘾对未成年人的危害,同时认识到作为聋哑人必须要健康上网,自强自立。在感情上引起了他们的共鸣,层层递进的教育方法为培养他们的自强行为作好了铺垫。
学校根据聋生的情况结合日常的教育活动开展文明上网小报制作展评、“特殊学校文明小使者在行动”活动、“文明上网、自强不息”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校内“阳光牵手”互助活动(聋哑―脑瘫)、“健康上网我参与、自强不息我能行”聋生才艺大比武活动,各项生动活泼的活动始终贯穿于系列活动中。学校搭建舞台,让同学们用各种形式宣传健康上网、学习聋人楷模、展现文明自我。特殊孩子们用自身的行动告诉大家:怎样拒绝网瘾,怎样自强不息。规范的手语表演反映了学生文明上网的内心想法;奔放的舞姿体现了同学们对生活的热爱;五彩的图画是同学们拒绝网瘾决心的表白;学生间的互助体现了他们乐于助人的爱心。同学们说啊、跳啊、演啊,学校成了欢乐的海洋,“行自强教育、促聋生发展”网络时代聋校自强系列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三、活动成效及体会
(一)活动成效
通过开展“行自强教育、促聋生发展”网络时代聋校自强系列活动,学校努力为残障学生找回了自信,使得学生在形成良好的行为道德习惯的同时,减低了残障程度,开发了潜在能力。学生们在各类竞赛中获奖无数,在各个领域展现风采,独具魅力。全体学生都能顺利毕业,大多聋哑学生以优秀成绩考入高中;有的甚至已经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二)若干思考
1.依托家庭社区、携手开展工作
由于学校聋生大多来自于南汇、嘉定、奉贤等地区,大部分家长为郊县农民及外来务工者,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我们认识到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文明上网自强教育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及教育,让家长既要为学生创造上网学习的机会,又要有效地对孩子的“网上行”进行合理的安排和控制。我们通过组织家委会、开办家长学校等形式系统地教授家长手语,对家长进行网络知识的普及,提高家长的育儿能力及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意识,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监护和指导的作用。学校也将进一步加强与学生所在地社区青保办的联系沟通,全方位地了解孩子的情况,重点关注严重上网成瘾学生的动态。我们希望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携手培养听障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和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良好品德。
2.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教育实效
网络道德教育的关键是要“内化”。学校网络时代背景下的自强教育活动虽然丰富多样,但不足的是大多为自上而下的安排,还未完全发挥听障学生的自主性自动性。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设想在听障学生中开展“文明上网、自强不息”金点子工程,建立学生校园网管队,进一步倾听听障孩子的心声,调动学生的主动行、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利用听障学生的聪明才智,真正把“他律”转化为听障学生的“自律”行为,创建以教师管理为辅,学生自主管理为主的教育管理模式,让聋生成为学校真正的小主人。
影片由两条主线贯穿始终:一条是女学生嘉嘉玩网络游戏成瘾,无心学业,妈妈为挽救女儿不懈努力,却得不到女儿理解;另一条主线是身残志坚的刘学萍阿姨无私地付出关爱,终于使嘉嘉幡然悔悟,重回正常的生活轨道。整部影片在朴素的场景中娓娓道来,就像在平静地讲述一个邻居的故事,却一次次掀起震撼人心的感情波澜。
影片的结局是令人欣慰的。女主人公嘉嘉唱着母亲的赞歌,为爱画上完美的句号。不过,影片的情节发展却是曲折的。直到此刻,妈妈拿着女儿的照片一个网吧一个网吧地请求吧主不要再让自己的孩子入内时的泪眼还不时在我眼前闪现;直到此刻,妈妈为了寻找夜不归宿的女儿而被汽车撞伤,却仍拄着双拐呼唤女儿回归的画面还在我脑中定格。这一切,除了生我们养我们的母亲,还有谁能够做到?
我不想去评论这位母亲的做法是否有效,但她那颗滚烫的心足以征服天下每一个良心未泯的人。那疲惫的眼神,那深情的呼唤,那为了女儿可以舍弃一切的精神,让我们每个人为之动容。嘉嘉很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母亲;嘉嘉很幸运,遇到了一个和母亲一样充满爱心的阿姨。刘学萍阿姨14岁时遭遇火灾,身体被严重烧伤,然而身残志坚的她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一天,她在上网时,嘉嘉母亲的求助帖子引起了她的关注。随后,刘学萍化名“满天星”同14岁的网瘾少女嘉嘉进行网络聊天,她用女人特有的耐心和细心启迪着嘉嘉那颗偏离轨道的心。如果说嘉嘉是一棵长满枝丫的树,那阿姨就应该是辛勤的园丁。不,这个比喻还不够准确,园丁修剪的只是树外面的枝杈,而这位阿姨筑起的却是心灵的大厦。无情的大火毁掉了她的双手,却没有摧毁她坚强的心;无情的大火将她大面积烧伤,并使她丧失了拥有爱情和做妈妈的机会,她却让自己的温柔遍地开花。她因为被大火夺去了手指而只能用腕部敲打键盘,在心与心的沟通和情与情的碰撞之中,拯救着一朵朵即将枯萎的花。
作为常人,我们很难想象全身被大面积烧伤,需要数次植皮才能勉强活着的痛苦;作为常人,我们很难想象本该通畅的毛孔却不能正常排汗的难受;作为常人,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女人失去了追求爱情的机会,被剥夺了做妈妈的权利后的疼痛。可她在我们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和压力下挺过来了。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自己承受巨大痛苦的同时,她还一直在努力地帮助别人,拯救迷途的少年。
这篇文章用感人的语言写下了因一场大病而导致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又失去了说话能力的女孩海伦·凯勒,她以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表达了自己对光明的渴望、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切热爱;并同时规劝身体健全的人们:珍惜生命、关爱他人、关爱社会。渴望能有三天时间去重见世界,重见父母、老师、伙伴。在她的渴望中,她要光顾每一个角落,去抚摸每一个她能看见的东西。
这篇文章中让我感受最深刻的是海伦·凯勒说:“只有失聪者才知道有听力是多么幸福,只有盲目者才知道能看见阳光是多么快乐。但是那些从未受过视听障碍的人却几乎不懂得如何去利用这珍贵的天赋,只有失去了才知道珍惜。”看着,看着,我就不由的想起了自己对待身边的事物的态度:我的眼睛粗枝大叶地扫过身边的世界,耳朵则迷迷糊糊地接受着周围传来的声音。但是,却从来没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或聆听过。记得,又一次从博物馆回来,一位同学问我看到了什么,而我却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没有看到什么……”这是同学惊奇不已。
更让我感受深刻的是:海伦·凯勒凭借着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克服了与外界沟通的障碍,并学会了读书、写作和说话。最终写下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和《我生活的故事》的作品。以前,我一遇到困难就退缩,读了这篇文章后,我变化不小,遇到困难就想办法解决。
轻轻抹去眼角的泪水,我的脑海里仍然是那不禁令人潸然泪下的心理影片——《小小的我》。
栗欣,一个只有六岁的小女孩,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使她失去了双手,同时双脚也不能长时间地站立,但是,她坚强的挺了过来,用她的爱心让人们永远记住了她。
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小栗欣在病房与祖威的叔叔那段对话。祖威的叔叔,曾经是优秀的运动员,却不慎下肢瘫痪,而服下安眠药想要轻生。“叔叔,活着真好”,正是栗欣的这句话令他幡然醒悟。在栗欣的努力下,让一个绝望的年轻人,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正如她最后所说的:“我要在天堂种一个红红的太阳,去照亮这个世界上所有人的前进路程。”“小小的我”虽然看似渺小,但却拥有博大的胸怀,她只向别人索取一点点,可是奉献给别人的却是最真诚最纯洁最无私的爱。虽然她在片中说:“眼泪只能掉一滴”,但是看到这里,我却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挥泪如雨。电影结束了,但从小栗欣的身上,让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身残志坚。
这篇文章自选《安徒生童话》而来的。作者笔下的这坚强的锡兵,虽然只有一只腿,但是它依然勇敢地面对他以后的路,坚强的走下去,只可惜它后来与盒子做的小城堡里的一位跳舞的小姐被大火活活烧死,最后变成了一颗闪耀的锡心。
读完后,我被坚强的锡兵的坚定感动了。这锡兵不断地被这些困难折磨着,他忍受着,始终没有放弃!看着看着,我会想起了我以前那些困难我有没有勇敢地去面对,是不是因这件事而退缩了呢?再仔细地一想,我很少这样勇敢地面对困难,想到这,我不由自主流了几滴眼泪。在人生的道路也要有锡兵的坚强之志,遇到困难不退缩,坚强的走下去,与困难勇敢地决斗,不应该失去坚强、自信,放弃自我,把人生的绊脚石尽量清除干净吧!
说一说我们中国今年的残运会吧,那些身残志坚的人多坚强啊!看残运会的观众,可能认为他们和我们正常人比赛一样简单,其实,我们错了。他们身后有许多艰辛的小故事,他们是付出了许多辛勤的汗水,他们并没有自暴自弃,每天不断地锻炼,不向困难低头,而是跟困难挑战,最后取得了个人与团体的优越成绩。他们为我们中国夺得了一块又一块的奖牌。倘若他们没有坚强地活下去,自暴自弃,根本不会有这样的好结果,所以做人要坚强!
看完这篇文章,我的感触就更深了,也悟得了一个道理: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出现相似的“绊脚石”等着我们挑战,这要我们勇于面对,不自暴自弃,百折不挠、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和而不舍,前面的人生道路上就会露出胜利的光辉,所以做人要坚强!
石兰松,是广西上林县的一名“摆渡教师”。1986年,他放弃高考,回乡做教师。他意识到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山里孩子的命运,便挨家挨户动员村民送孩子上学。他砍掉自家门前的椿树,出资请人制造船只,为学生摆渡。26年来,他用坏9只木船,摆渡孩子1000多人。他收入微薄,但慷慨资助家庭困难的孩子和留守孩子,并像家长一样对待他们,他自己的儿子初中毕业后想读中专,却交不起学费。26年来,他身兼“教师、船夫、保姆”三重角色,撑起了大山的希望,成了大山里一道美丽的风景。
【深度评论】石兰松是个平凡人,但他所做的事却是不平凡的,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他放弃了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高考,回乡做了一名教师,并把全部的心血都奉献给了山区教育事业,这体现了难能可贵的奉献精神。他无怨无悔、风雨无阻地做了26年“摆渡教师”,显示出了他的执著。他费尽口舌,动员山区孩子上学,并竭力传授知识,向他们讲述为人处世的道理,在贫瘠的山区播撒希望。现在,他所在的山区是著名的旅游风景区,每年都有很多旅游船只载着游人游览,而他的摆渡木船,成为这片土地上最美、最感人的人文风景。他几十年如一日坚守于此,源于对家乡和孩子真挚的爱。
【适用话题】奉献 执著 播撒希望 爱 最美的风景
【素材展示二】
马三小,河北省井陉县62岁退伍伤残老兵。他凭着军人的坚强毅力,在山沟里数十年如一日“爬行”植树造林,演绎着震撼人心却又真实的“士兵突击”。他因败血症双腿截肢,身体残疾了,但意志却没有垮,他想用在山里种树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生命价值。他一开始抱着维持生计的目的,想靠种树发家致富。后来得到了一些捐助,作为退伍老兵的待遇也越来越好,他就下定决心不卖树,只为改善生态环境。到2011年春天,他已经种植了3300多株杨树,大部分成活,早些年种植的树如今已经郁郁葱葱,改变了过去荒山光秃秃的面貌。
【深度评论】马三小是个残疾人,但他身残志不残,拖着残疾的身体植树多年,体现了身残志坚的坚毅品质。他为山区植树,不为挣钱,只为改善生态环境,表明他具有保护环境的强烈意识。他早年种植的树木已经郁郁葱葱,改变了过去荒山光秃秃的面貌,为环保做出了巨大贡献。身体残疾后,他没有自暴自弃,没有消极悲观,而是通过植树实现自己的价值,让生命散发出更多的光芒,因而也可以从“生命”“价值”等角度进行立意。
【适用话题】身残志坚生命的价值保护环境
【素材展示三】
李高峰,河南人,十年前去北京打工时,两个月内找了40多份工作,都遭到拒绝。他暗下决心,要为河南人正名。他义务清理垃圾1000多车,清理小广告多处,让周围生活环境改变了很多,河流清澈了许多。为了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环保中去,他和妻子放弃了每月2000多元的工作,做了月工资仅有800元的社区保洁员。他还成立了“河南在京务工人员环保志愿者服务队”,每逢周末,北京的街头巷尾都能看到李高峰和团队志愿者们活跃的身影。4年来,他们的服务已从朝阳区扩展到更多区域,内容也从打扫卫生、小广告清理拓展到禁烟、禁痰、水环境保护等。“看到首都的天更蓝,地更绿,我感觉很幸福。”李高峰说。
【深度评论】李高峰来自河南,因为某些河南人在外名声不好,很多人对河南人有成见,让正直善良的李高峰也受到牵连,屡次找工作碰壁。此时,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品质。他起初的目的是给自己正名,但日后的坚持和付出却证明,他真正热爱自己所做的事,真心希望周围的生活空间变得美丽,他在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他和他的团队的事迹,展示了志愿者甘于奉献不求回报的风采。
【适用话题】行动是最好的名片 保护生存环境志愿者的风采
【素材展示四】
社会资助她的儿子上了大学。儿子大学毕业后,她开始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反哺社会。6年来,她几乎倾其所有,先后资助3名贫困学生步入大学校门。李秀芹不仅资助困难学生非常慷慨,遇到其他有困难的人时,也总是出手“阔绰”。但她对自己却格外苛刻,每天早餐是5毛钱的馒头,中午随便吃点别人送来的饭菜充饥,晚上六七点钟才能回到姐姐家寄居。生活的重担、常年营养不良导致她疾病缠身,但她舍不得看病吃药,衣物也都是亲友和好心人赠送的。接受、回报、延伸,她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演绎了人性的崇高,在贫苦的生活中收获了精神的富足,用朴实无华的行动诠释了感恩与回报。
书中描写的是残疾少女方丹的故事。方丹因身患疾病导致双腿瘫痪,轮椅就成为她永久的伙伴。就如张海迪自己,五岁时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从此一辈子只能依靠轮椅生活。或许,在常人看来,一个残疾人的内心世界应该是灰暗狭小,孤独无助的,甚至是自卑渺小,黯淡无光的。然而,方丹却有着超乎常人的顽强毅力,对人生充满着梦想。在她的内心深处,她依然对世界充满着认知的激情、创造的欲望、对浪漫爱情的幻想,无时无刻不在向往自由的天空。张海迪通过对方丹生活的描述,强烈地表达出自己在命运面前不服输的个性。
故事用了第一人称描写,对身边的伙伴则用了第三人称,以此来拓宽主人公的生活空间。失去双腿的方丹在伙伴们的帮助下,对生活充满着信心,倾注着热情,奋勇地驾驭着双轮之舟与病魔作斗争,与命运抗争。她不断地战胜自我,在人生的旅途上留下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张海迪何尝不是如此?她从没有进过学校,但却凭着惊人的顽强毅力自学成才,完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专业课程。面对残酷的人生,她顽强地克服疾病与困难,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在轮椅上度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用炽热的纯情,生动的笔触,描绘着方丹与自己在轮椅上的人生。她们对生活充满着梦想,并为这一梦想付出比常人多百倍的努力。
张海迪的故事感动着很多人。她那种顽强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给予我们人生很大的启示。她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残酷艰辛,人生都应该充满梦想。为了实现梦想努力拼搏的人生才能多姿多彩。